控制建设项目论文

2024-11-06

控制建设项目论文(共12篇)

控制建设项目论文 篇1

1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 工程项目费用是贯穿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的控制, 每个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都必须有一个较长的时间, 在这个期间会有许多因素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费用产生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的费用在整个过程里都是不确定的, 直至施工, 直至决算后才能真正形成建设工程投资。

(2) 工程项目成本的层次性。工程项目的成本都是由若干分项工程, 分部工程组成, 最终汇总为单位工程。

(3) 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与质量, 进度控制是不能够完全分开的。因此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系统。

2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成本控制要求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部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全面的涵义有三层:一是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二是全部费用要素的控制;三是全员参预的成本控制。

(2) 例外管理的原则。“例外管理”是西方国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要求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不正常的、关键性问题上的一种管理方法。特别是在对成本指标日常控制的诸多方面, 确定“例外”的标准通常有重要性、一贯性、可控性和特殊性。

(3) 目标管理的原则。成本控制是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必须以目标成本为依据, 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开支进行严格地限制、监督和指导, 力求做到以最少的成本开支, 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目标管理是企业把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 并据以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目标成本应该使企业在平均先进定额的基础上, 既要考虑本企业的内部条件 (如现有设备情况、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历史成本资料等) , 又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如市场供需情况、国家的财经改革, 以及国内同行业同类产品的信息等) 。采用价值工程、量本利分析、以及最佳质量成本决策等专门方法, 制订出企业最佳的目标成本。同时按照责任会计的要求, 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为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 并形成责任预算, 落实到有关成本中心, 分级归口管理,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成本控制网络, 由各级管理人员根据责任预算进行控制, 包括限制、指导、监督和调节。

(4) 整体性原则。成本控制整体性原则也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成本控制各子系统应当合理协调、统一起来, 获得任何子系统在孤立状态中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控制效益;二是成本控制系统置身于企业经营管理总系统中, 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 在确保经营管理总系统达到最佳综合效果的前提下, 求得自身的合理。成本最优控制不仅在于成本控制系统本身的完善程度, 也在于它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充分协调和共同努力。

(5) 系统性原则。现代成本控制普遍采用分级控制、职责分担的组织方法, 即将目标成本按成本发生地和责任归属等标准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级管理层次, 形成按层次划分的垂直系统和按职能划分的水平分系统。各部门单位对归属自己的可控部分实施归口分级管理。

(6)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的责权利原则是指成本控制要真正发挥作用, 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要求, 贯彻责权利结合原则。权是指赋予控制主体在规定范围内决定费用开支与否以及开支多少的权力, 使其能够控制;责是赋予成本控制主体控制责任成本的责任, 使其有控制成本的外在压力;利是定期考核评价控制主体的控制业绩, 以决定奖惩, 这提供了控制主体实施控制的内在动力, 责与利共同构成控制的激励机制。

(7) 成本—效益原则。有人指出:“挑选各种制度或会计方法的主要标准是:看这种选择对花费一定成本来完成管理目标方面能起多大作用”, 用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 就是要求系统的功能效益超过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耗费。

(8)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成本控制赋予了新的观念。过去事后、事中总成本控制只是消极地限制和监督成本的节约开支, 精打细算, 这实质上是属于防护性的控制和反馈性控制。为此, 成本控制的重点还必须从单纯依靠节流的方法转变到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的方法, 抓好产品投产前的成本控制, 开展价值工程活动,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增产节约, 增收节支, 同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量本利分析, 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进行有机结合, 真正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产销量, 有效地发挥前馈性成本控制的作用。只有当产品生产过程的制造成本和整个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成本才会显著降低。

摘要:建设项目成本控制, 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 对建筑工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 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 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于降低项目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天银, 刘安胜, 詹汉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继秋, 唐慧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6.

[3]帕维兹F.拉德.项目估算与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

控制建设项目论文 篇2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

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个动态过程,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着眼于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往往陷入算小帐,扯小事的琐碎事务中,却忽视了项目前期的造价管理,对形成造价的源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种低效的被动的管理带来的结果大多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大家认为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或者说绝大部分是在建设实施(施工)阶段,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结算而忽视实施前的造价控制;只注重施工而忽视设计;只注重砍价和压价而忽视了科学合理的定价;只注重造价控制的形式而忽视其实质。

工程在经过项目决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后,影响该项目表态价值的各种因素,如建设规模、结构形式、工艺设备、建设主材甚至文秘杂烩网具体尺寸等均已确定,其表态价值量也相应形成,根据施工图纸和有关计价依据,已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该项目的造价,之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无非是在已存在的表态价值的基础上,力图使项目的市场会同价尽量贴近其真实价格而已,因此,必须改变目前造价控制重点只放在施工阶段的状况,应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重视工程的造价控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要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因为,设计的每一笔每一线都是需要投资来实现,所以在没有开工之前,把好设计关尤为重要,一旦设计阶段造价失控,就必将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有的业主往往为了赶周期、压低设计费,设计阶段的造价没有控制好,方案估算、设计概算没有或者有也不符合规定、质量不高,结果到施工阶段给造价控制造成困难。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建设单位)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这样,业主、设计师、造价师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估算、概算、预算非常齐全,www.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近年来建筑市场的发展,给各大设计院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产值一年高于一年,各种类型的建筑层出不穷,繁荣了建筑市场,也给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景色,施工图设计的工程技术力量越来越强,但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却变得十分匮乏。由于大多数业主没有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对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造价限额要求,导致我们的设计人员只关心项目如何美观靓丽、是否安全可靠,根本不会应用价值工程原理考虑设计方案的优化,造成工程设计技术与经济管理严重脱节。每次乘车穿行于省城市区,我时常感叹省城的高架桥、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柱、梁怎么那么的“单薄”,直到有一次随行的一位结构设计工程师道出玄机,“这样的结构设计完全能满足荷载、抗震等各项要求,只不过他们的设计人员正确处理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力争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的必要功能。而我们有设计人员,只考虑工程的安全系数,忽略了经济因素,导致我们的设计出的柱梁等比人家的都“大一号”,久而久之,我们反而觉得人家的结构太过单薄!”

此外,设计过度保守除了造成工程成本提高外,还为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提供温床。“反正设计如此保守,偷点工减点料绝不会影响安全”这是很多施工承包商的想法。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非常必要,在设计一开始,就应将控制投资的思想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通过设计阶段开展限额设计、设计方案竞标及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统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也应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投资分析,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造价的有效控制。

浅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造价控制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大型化,项目投资也在不断地攀升,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也慢慢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原因,在工程建设中人们还存在着把工程造价控制看作是财务类人员职责的误解。但是工程造价控制却是一门严格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工程造价控制不是仅仅算工程量、套定额、打报表就完成那么简单,而应该从方案比选到设计优化再到施工最后到投入的全方位控制;不是只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某个时期或阶段,而应该是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运营周期,存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过程。

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是通过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甄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是对于项目建设的科学判断。

然而就目前来看项目决策的失误还是不少的,主要是对于不该建设的项目盲目投资、在错误的地点乱投资、在不合理的方案上乱下决策等等,如此一来便造成了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此时再谈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已经是回天无力了。因此必须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避免决策的失误。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做好基础资料的搜集工作,加大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预测和估算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投资估算,这样才能保证后续阶段的工程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设计是对于建设项目的全面规划和建设意图的具体体现,是进行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阶段。

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涉及费用在项目建设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极少一般只有1%~2%,然而其对于项目总投资的影响却可以达到75%甚至更多,同等条件下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使项目总投资降低10%以上。

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设计人员一味的追求技术而片面的强调安全系数,或者保守地估算提高设计标准,或者盲目地追求新颖时尚而随意增加不必要的装饰,或者只考虑了最新技术设备的投资而忽略了投入后的配套与运营等等。如此种种造成了投资的过多投入和财力的浪费,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增大。

要在设计阶段就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造价干预,就应该慎重比选设计方案,发挥集体智慧优势运用价值工程通过众多专家的考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加强图纸审查,不仅仅局限于设计方案对于国家规范是否符合,更应该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进行审查,业主自身也要明确自身需求,为设计人员提供真实详尽的要求,从设计阶段减少变更的发生,减少或去除不必要功能,从而使设计方案在限额中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3、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招投标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在竞争中筛选出合适的设备、材料供应商和施工队伍。

由于招投标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造成了在目前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陪标、串标等违规行为和暗箱操作,甚至于一些甲方为了某些目的串通代理单位和乙方刻意压低投标价,造成了有先进技术的施工单位名落孙山,使得一些蛀虫得以从中谋取私利。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应该加强对于招投标活动的监督,完善开标后的监督工作,杜绝转包、分包等行为,完善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与预测,做好标底的计算使其能够成为后续工作的参考。更好的利用招投标工作进行供求双方的互选,使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更加符合市场实际,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4、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施工是项目总投资实体化的过程,是设计方案具体化、实物化的表现,是形成建筑物的具体过程,是人工、机械、材料投入的主要阶段。

由于项目的大型化、规模化,建设周期也随之开始日益增长,涉及到的政策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也对项目工程造价有所影响,而工程质量更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

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对于业主来说做好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的审核和签订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做到主动监控、严格审核,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遵照合同约定程序,及时准确审批签证的发生,避免与合同中已订立项目的重复计算。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加强现场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及时准确上报甲方和监理相关的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要求对方给与确认和回复。双方应作好记录与备案归档,为竣工结算提供准确翔实的依据。

(2)索赔

在招投标过程中双方已经确定了合同价款金额,但由于工程建设的不确定性,总会有某些项目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索赔的问题。索赔的发生在于合同的不明确,应该在订立合同时准确预测未来的风险和因素,做好提前量。索赔过程总以合同为依据,严把审核关,避免和杜绝不合理的索赔费用发生。

(3)合同

既然现场签证、工程变更和索赔都是依据合同进行,那么合同就成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合同的订立应该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明确订立相关的内容条款,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工期、计算方法、违约赔偿等问题应该准确翔实地进行约定。对不明确、不确定的项目要依据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评估,确定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和结算方法。正确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影响因素,避免过多索赔项目的发生,有效地进行风险转移,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4)管理机制

施工过程是一个人员纷杂的过程,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对于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业主来说加强监督力度,依靠监理人员切实对现场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尽可能地避免影响施工进度问题的发生。对施工单位来说应加强项目部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将技术和经济简单分离,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优先考虑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从而缩短工期;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控制管理成本压低办公损耗;加强质量管理,从最基础的施工人员开始严格要求工程质量,确保每一立方砌筑、每一根钢筋、每一次浇筑不出任何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现场隐患,杜绝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工整顿,尽最大可能减少返工,消除怠工;加强安全教育,杜绝施工安全事故,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停工。从而达到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的合理搭配。

5、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建设完毕后根据合同、相关定额、竣工资料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项目进行结算,这是项目实体货币化的回归,是对项目建设的总结为今后的建设提供参考。

业主和施工单位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编制或审核竣工结算,认真核实所涉及到的工程量,落实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单,做好材料、机械设备单价的核定,结合现场人员做到项项符合,使工程结算能够最大程度体现建设项目真实的价值。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是每位投资者都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必然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府间接调控,制订了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完善了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依托精确的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必将更加准确地体现项目的价值,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柯洪主编,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工程计价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张凌云,工程造价控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国训,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及存在问题,科技广场,2006(12)

控制建设项目论文 篇4

作为依法向用人单位提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机构, 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 按照相同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 必须公正、有效和准确。要实现这一目标, 评价机构应当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职业病危害评价过程的质量控制, 是保证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具有公正、有效和准确性的重要基础。为了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质量[1,2]予以控制, 我中心根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要求, 在职业卫生所内设评价组、审核组, 在履行评价程序时, 分别对评价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的编制及审核与发放4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确保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顺利完成。

1 根据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要求, 对评价工作进行控制

评价组负责人由职业卫生所专家担任, 负责评价方案和评价的具体实施[1]。评价组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检测报告审核人、评价与检验人员等组成。审核组组长由中心质量负责人担任, 负责评价报告的审核和签发。中心下设质量管理部, 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工作, 并对评价过程中的方法、仪器、原始记录、评价报告等进行质量抽查, 保证评价工作在良好的质量控制状态下完成。

2 评价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评价委托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提出评价申请, 接洽时须提供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专家组经过论证, 确定是否是本中心资质范围内可以承担的项目, 如果可以承担, 根据评价项目的规模、行业、性质等基本情况, 确定项目的技术难度, 而后与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方面的洽谈。建设单位有委托意向时, 首先应递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

2.2 评价合同评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设项目提交评价委托书后, 中心成立项目评价组, 确定项目负责人, 积极准备评价相关工作。同时, 项目负责人与企业就建设项目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中心财务部、质管部、质量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对合同条款进行评审, 最终使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3 资料审核的质量控制

合同签订后, 建设单位按照评价组的要求提供相关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的真实、可靠和详实, 直接影响到评价报告的质量。如果建设单位提供的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控制的技术资料有误, 可能直接影响评价结论, 会导致评价工作的失败。因此,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审核和留档, 以便在发生争议时查阅。

3 评价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3.1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最为重要的是现场调查工作[3], 项目负责人带领评价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及相关资料, 结合现场实际, 对企业的工艺流程、产品及副产品、原料及辅料、中间产品、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定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急救援设施及状态、总平面布置、设备及布局、运行方式等进行详细的调查。调查采用调查表的方法, 详细记录各岗位人员的操作方式, 接触的有害因素种类和时间。依据现场调查资料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3.2 现场采样和监测的质量控制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资料、采样和检测方法的确定、现场采样和监测点位的确定、人员安排、时间安排及经费预算等。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的要求, 各评价组准备相关仪器和试剂、并组织组员进行演练。现场采样和检测时, 各组应严格按照评价方案要求采样和检测, 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对采样和检测人员的操作过程实施监督, 确保采样和检测人员的操作真实、规范。现场采样记录表所记录的内容须经过企业方确认, 签字后方可生效, 从而确保采样和检测人员所作工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并使企业参与现场采样和检测的监督。

3.3 评价报告编制过程的质量控制

评价报告的编制包括实验室检测报告的编制、评价报告初稿编制、评价报告内部审核、评价报告报审稿的编制、评价报告专家评审、评价报告报批稿编制、评价报告签发等过程。实验室检测报告由实验室组长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编制, 实验室的检测过程和检测报告的编制过程受中心质管部、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监督和抽查。评价组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编制评价各章节, 然后由项目负责人统稿, 编制完成评价报告初稿, 并组织项目组成员讨论修改。评价报告初稿完成后, 送交内部专家组进行技术审核。根据技术审核专家提出具体的审核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评价人员对评价报告进行修改, 完善评价报告报批稿编制。而后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 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报批稿编制, 印刷、签发。

3.4 参与评价的下级人员的质量控制

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技术支撑单位, 对全区各盟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负有培训和指导作用。对参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盟市人员要求必须取得中国卫生部或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资质证书, 而后经过中心的专业培训, 达到中心的技术要求后方可参与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文兰, 郭红梅.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质量控制的探讨[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7) :76.

[2]赵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5, 4 (4) :248-250.

关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及控制 篇5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控制

1 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①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项目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要求,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是否允许,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研究结果,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般来说,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力求解答下述问题: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拟建项目在财务上是否盈利,有多大的盈利;建设项目需要多少投资;这些投资通过哪些渠道来筹集,怎样使用,何时偿还,怎样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它建成;项目在建设中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需哪些资源,怎样获得;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哪些影响,影响多大;

②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一般要求具备以下主要内容:项目提出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设置、劳动定员和平人员培训计划;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的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

③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主要作用是: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签订设计合同的依据;筹措资金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各部门签订协作合同的依据;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设备、与国外厂商谈判和签约的依据;编制新技术、新设备需用计划和大型专用设备生产预安排的依据。

参考文献:

探讨医院行政控制和财务控制建设 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医院加强内部控制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行政控制;财务控制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将逐步开放医疗服务领域,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公立医院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对医院的运行机制进行调整、改造、改善,建立健全符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同时也促进公立医院事业发展,最终实现医患双赢。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医院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2.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目前,公立医院虽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经验和做法,开展成本核算,但是,许多医院还仅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上,尚未建立成本考核指標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

3.医院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薄弱。随着财务管理软件和医院HIS系统在医院的普及与应用,医院的会计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将失去作用,因此如何重新设计内部控制环节,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数据安全显得十分必要。

4.预算编制草率,预算执行失控。有些医院预算编制由财务部门闭门造车,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医疗市场变化,而是依据上年的决算数据加加减减而成,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具体执行部门,也没有对预算进行可行性论证。由于预算编制的缺陷,造成了执行预算时脱节,削弱了其约束力。医院的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预算执行主观随意性很大,资金运营效率较低,使预算执行失控。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设

1.建立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建立医院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程序,使医院经济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医院要按照《会计法》和《医院会计制度》建立会计账册,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建立严密的原始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原始记录填制人、审核人的责任。

2.实施成本控制,应着重加强的几方面工作

(1)医院领导要把成本控制列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2)开展医疗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使医院管理者能够选择最佳方案,做出正确科学决策,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势头。

(3)调节与控制科室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建立和完善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与审批制度,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降低人员费用,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能。防止因人力资源配置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耗费。

(5)推行药品、卫生材料等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杜绝采购中的不正之风。

(6)提高医院技术效率,通过技术进步的技术创新提高治愈率,加快床位周转率,提高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7)推行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如清洁卫生社会化、食堂经营社会化、保安工作社会化等,减轻医院的负担。

3.医院信息系统控制

医院信息系统(HIS)作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标志之一,已经在各公立医院普遍实施,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信息系统下的工作人员要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分工,应设置系统数据管理员、系统维护员、操作员和审核员、记账员、会计档案管理员等岗位,各岗位按不相容岗位加以分离的原则给予授权,各操作员之间权限明确且要相互制约。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操作系统软件,不得进入、操作相应的功能模块,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预防或减少错误和舞弊发生的目的。

4.预算控制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方法之一

医院预算控制是为了实现医院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医院内部控制来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公立医院应加强预算管理,使其对医院经济运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首先必须更新预算管理观念,使预算管理成为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和理念,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其次,收入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支出预算要量入为出,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要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预算编制要细化到部门、项目,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控性。完成了医院年度预算的编制,不等于实现了全面预算控制,重要的是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协调和控制。预算执行过程中总会有偏离甚至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执行预算分析评估,把预算执行情况与医院经营状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编一套、做一套”。

三、结束语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公立医院从计划时期遗留下来了大而全的模式,人员多,负担重,资源已经处于低效率使用状态。加入WTO后,公立医院已被推向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公立医院的管理层应意识到有效内部控制对医院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建设项目前期的投资控制 篇7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 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 拟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 2010年还将新增中央投资5885亿元, 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主要用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

2 工程投资控制的意义及前期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包括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它只是整个铁路产品生命期的一部分。每一个项目阶段的结束必须为下阶段的实施提供基础和必要的保证, 这种建设项目生命期的延伸使得前期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前期工作有哪些呢?我们做的又如何?一般来说,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是指工程建设中的项目决策阶段, 它包括: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阶段。目前建设单位没有四个阶段都介入, 尤其是前期介入更少, 这就会造成责任的盲区, 再加上设计阶段过短、招标时施工图设计不准使得三超现象普遍存在。这样, 加强项目的前期投资控制, 特别是加强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决定了项目能否存在和继续发展, 也基本预测了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效果, 同时还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从几个方面入手, 把握投资控制关键点

3.1 与设计单位

当前在大中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 普遍忽视对设计阶段的项目投资控制, 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放在实施阶段。据研究分析, 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 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 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投资, 并且还影响经常性费用。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 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 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线路养保、设备的维修费等, 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 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 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 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 设计责任多数占40.1%, 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 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 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 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 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 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控制成本的途径。

3.1.1 与设计单位、地方政府充分沟通, 确定最优方案

对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 需尽一切努力在项目实施前与设计单位充分的沟通。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方案的确定、合理的结构以及材料的选用都会影响项目的投资造价, 因此, 投资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设计。首先, 应对设计概算进行审查, 看它是否在批准的投资估算之内。如发现有超估算现象, 应找出原因, 修改设计, 调整概算。这也就是所谓的“限额设计”。其次, 对不同的设计材料进行费用分析, 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效果的前提下, 项目建设单位应向设计提出节约投资造价的建议, 尽量选用国产的、价格合理的材料, 协助他们在投资限额范围内进行设计。另外, 审查是否有漏算、少算的其他费用项目, 如对前期费用、管线搬迁费用的匡算。对这部分费用, 就要求设计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 掌握详细资料, 做好概算, 对于设计单位作出的方案应当认真比选、审核。在设计阶段,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不仅从技术上, 更重要的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 进行充分的论证。在进行方案比选时, 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满足工程结构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依据经济指标选择设计方案。而设计方案一经确定, 又可采用价值工程方法, 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价值工程就是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 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 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运用这一方法, 就可能通过功能细化, 把多余的功能去掉, 对造价高的功能实施重点控制, 从而最终降低工程投资, 实现建设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1.2 督促设计单位的现场调查, 保证

勘探定测的深度, 避免风险, 提高设计概算的精确度, 也为施工实施阶段减少变更提供基础

地质勘察数据是进行项目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不把详细的地质调查报告提供给设计部门, 将会使投资产生大量漏洞, 而且极易造成工程事故。根据钻探地质报告, 邀请专家会同设计人员对基础选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做经济比较, 充分挖掘地基潜力, 选用最佳基础设计方案, 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设计概算的内容是否完善、有无漏项, 不仅制约着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 而且直接影响到对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目前由于设计时间短, 设计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融入度欠缺, 设计单位的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项目的设计深度、精度不够的现象比较普遍。对设计单位漏项、计算错误等造成的概算增加或减少, 应给设计单位一定的经济处罚。这样, 一可以加强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心, 二可以追究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投资损失或投资超概算的项目管理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从根本上为解决投资失控、实现投资目标创造条件。

3.1.3 对施工图进行审查

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 其限额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 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 然后再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上。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 切实做好控制造价工作。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充分熟悉图纸, 对图纸进行会审, 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和存在的矛盾, 并及时要求设计单位尽早进行修改, 避免施工中出现返工现象, 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我们还应该认真审核承包商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周围的施工环境, 提出优化意见, 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 节约工程费用。

3.2 招标文件的编制和签订

招投标对建设项目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项目招标包括设计招标、监理招标、施工招标、设备及材料的招标等。招投标制最明显的表现是若干投标人之间出现相互竞争。这种市场竞争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价格上的竞争, 通过竞争确定出尽可能低的工程价格, 这样有利于节约投资, 提高效益。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运作的不规范, 造成表面招投标工作是按规定程序去完成, 实质上受设计阶段质量问题影响, 施工图预算普遍存在差错漏, 直接影响合同标的确定, 只能以“最后按批复的概算降造一定百分比”或“待定”充当合同价。还有违规分包, 由于急于开工建设, 致使招标工作仓促运作不规范造成系列问题。投资控制者应在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文中细致考虑一切影响投资的因素, 尽可能避免疏漏和文字含混, 避免因合同原因而受到索赔。严密的合同条款是投资控制的前提。合同签订后, 应主动做好合同的跟踪管理, 严格按合同办事, 通过对合同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 及时采取措施实现合同的总目标。下面我仅以招标文件的编制和签订为轴线, 分析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3.2.1 材料采购方面

一般工程工程材料费大约占工程成本的70%左右, 其价格的合理性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影响很大。现阶段建筑市场格外活跃, 建筑材料品种繁多, 来源广泛且价格变化快、差异性大, 因此, 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材料价格是建筑价格控制的关键问题。

3.2.2 施工合同

在工程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中, 施工单位的选择是通过招投标来实现的, 根据目前要求及实际情况, 对施工单位的招标应该是我们建设单位最重要的控制投资的手段之一。通过对合同示范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当前该领域的现状的理解, 我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注意把握。

(1) 工程质量是我们首先要关心的;在合同的条款中, 我们要从 (1) 是否同意联合体投标及相应的规定; (2) 该项目是否同意分包及对分包内容和质量的控制等; (3) 对承包人项目经理的要求和承包人人员的管理; (4) 对施工单位所购材料及设备的要求; (5) 对施工设备和临时设施的要求等做明确的表达。 (2) 经济方面尽一切可能降低施工总成本, 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我们可以对一些特殊的词语进行必要的定义和详尽的说明。例如, 根据新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 可对签约合同价定义为指签订合同时合同协议书中写明的合同总金额, 包括安全生产费、激励约束考核费、总承包风险费、甲供材料设备费等。但在实际结算时要扣除甲供料进行补充说明;对一些有关款项的支付及扣回也必须作明确的描述;还有计量、变更及其估价、物价波动的处理原则, 竣工决算和最终结算的内容等规定。 (3) 进度方面, 在这里我们重点把握合同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停工复工的条件, 延误工期双方的责任, 几个关键日期的约定。合同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施工成本, 所以说工期的合理也是致命的, 快慢都有问题, 抢工有可能为后期工作或运营带来更多的费用;延误工期又影响投产, 资金效率得不到体现, 严重的会引发投资公司破产。 (4) 另外在组成合同文件的优先顺序, 发包人 (建设单位) 、承包人 (施工单位) 与监理人员的义务, 违约、风险、保险及争议的处理等方面也需要明确地描述。

3.2.3 监理合同

在小业主大咨询的形势下, 监理的作用更加叠显。监理不是第三方, 不是独立的, 他代表建设单位全面跟踪施工过程, 对建设施工进行监理是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的最好方式。目前我国大中型建设项目虽都已普遍采用这一制度, 但有些监理人员素质低下, 不能按监理原则办事, 不具备相应的监理水平和能力, 影响了监理效果。所以我们在与监理公司签订合同时应该对监理人员和各自的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地描述。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篇8

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 该阶段的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收集有关资料, 编制工程投资预算, 实事求是地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析项目的投资风险, 分析、研究各种拟建方案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在建设上的可行性。同时, 科学地预测和评价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根据项目评价决策是否投资建设该项目, 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和建设标准, 选定最佳建设方案。另外, 在编制投资预算报告时要有依据, 并尽量详细。投资预算编制不可一味地追求项目的可批性, 应尽量避免在可研阶段人为减少工程量、工程内容, 降低建设标准和故意压低工程投资等做法。

2 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要想降低建筑安装成本, 就要做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应将全面造价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设计阶段, 并具有未雨绸缪的思想,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建设单位应以对建安成本影响最大的设计阶段为关键环节, 并注意以下7个方面。

2.1 推行设计招标, 开展方案竞选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设计招标、评标不能以设计费投标报价为主要定标因素, 设计方案的好坏对造价的影响远比设计费大得多, 越是大型、复杂的项目, 设计对其造价的影响就越大。因此,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定标时, 设计费可不作为主要条件考虑, 而在中小型工程项目中可适当考虑。对符合要求的标书, 应对投标方的技术能力、设计资历、信誉、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组织进度计划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另外, 应该考虑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概算质量, 大型项目设计期的服务中是否包括资深设计人员长驻施工现场、就地绘图解决现场技术变更等方面, 并重点衡量标书中是否将技术性与经济性有效结合, 以确保中标方案技术先进且经济、合理。

2.2 推行限额设计

应在设计单位内部建立限额设计责任制, 使设计与概算形成有机整体。设计单位在取得设计权利后, 应根据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制订内部限额的设计责任制。一般情况下, 各专业在保证功能齐备和技术指标合格的前提下, 应按分配投资限额的90%控制设计, 并严格控制变更, 保证投资限额不被轻易突破, 以有效控制造价。

2.3 改革支付办法, 建立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 在设计评优中不能缺少对造价控制的评价。应将投资效益作为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有利于促进设计人员树立经济观念, 有利于激励工程造价人员努力工作, 更有利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深入开展。甲方在与中标方签定合同时, 应约定激励性的设计费支付方式。比如, 在正常情况下, 应按国家现行规定适当下浮, 以作为基本费率支付费用。设计单位应通过优化、限额设计节省投资, 并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如果因设计原因而引起超额投资, 则不仅要扣减设计费, 还应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

2.4 运用价值工程优化工程设计

在设计阶段可运用价值工程控制工程造价。应综合分析、研究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个方面, 只有当价值系数最大时 (即满足必要功能的费用, 消除不必要功能的费用) , 才能真正满足价值功能的要求, 这也是工程成本控制本身的要求。

2.5 充分发挥造价人员的作用

造价人员从设计开始就应全面介入。在工程设计中, 许多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或认为只要技术可行、安全可靠, 就希望工程造价越高越好。因此, 要真正控制造价, 就要使懂技术、精造价的工程造价人员参与设计, 密切配合设计人员。造价人员应充分利用其功能定位, 并利用同类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比较优化设计, 以降低工程造价。

2.6 强化质量体系认证

应对设计单位实行质量体系认证, 通过抬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跨级设计和杜绝挂靠, 以有效保证设计质量。

2.7 加强对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的管理

设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图纸设计质量和深度的管理, 建立较为完善的设计文件审核、审定制度, 避免设计图中出现错、漏、缺的现象, 为进一步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打好基础。同时, 应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健全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 切实避免通过设计变更任意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 进而抬高造价的做法。

3 项目招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应规范入围单位的资格审核, 原则上应按合理最低投标价法确定中标单位;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并通过参考市场价, 按定额基价编制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在招标文件中规定材料品牌的选定范围, 在暂定价、暂估价中列入专业分包、甲认 (甲供) 材料的种类、数量和单价, 以减少施工中因选择材料品质而产生争议, 减低材料费用, 减少甲方把控主要材料的进货量、单价和费用支出;解释和澄清评标过程中的问题, 以免投标单位二次报价。

4 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在施工阶段, 应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管理。

4.1 合理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和工程项目变更, 这些变更主要由建设单位发起。控制工程变更的关键在于建设单位自我约束, 并按洽商变更程序执行变更。应建立工程洽商签证管理制度, 明确工程、造价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权限、分工和职责, 确保洽商签证的质量, 杜绝不实和虚假签证的产生。洽商变更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办理增减预算, 审核过程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标准和有关规定, 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4.2 严格审核承包商的索赔要求

对于承包商索赔要求的处理, 应按合同执行。应加强对索赔资料的审查, 强调处理索赔的及时性, 加强预见性, 并尽量减少索赔案的发生, 以免因索赔额度过大而引起投资失控。

4.3 做好材料设备的加工订货

造价人员要掌握建材行情, 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材料限价工作, 并合理控制价差水平。对于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 且所购材料属于指定价格范围内的, 只监督其质量, 不干预订货。具体而言, 对于属于指导价范围的采购行为, 应遵循“适当参与 (不包办代替) 、推荐厂家 (不指定厂家) 、监督质量 (采购质量的主要责任者是施工单位) 和合理限价 (不可不顾产品质量而片面压价) ”的原则, 且设备采购实行招投标形式, 以确保质优价廉。

4.4 加强对成本的动态控制

加强对成本动态的控制分为两方面: (1) 实时比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值, 动态掌握和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如果发现成本超支, 则应及时报警, 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应编制成本动态控制表, 即合同、付款台账、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台账、成本动态控制表等。 (2) 及时分析项目所在公司上报的成本动态控制表, 分析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的原因、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以便于对今后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5 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应以合同指导项目施工, 尽可能地在合同中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扯皮、现场签证有误、施工配合不良等问题, 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5 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结算工程必须按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完成, 且必须要留有竣工验收单。如果有甩项, 则应在验收单中注明, 并在结算中扣除。应做好工程洽商签证和变更预算增减账的清理, 重点做好变更费用和竣工调价的审定工作。在审核时, 应与原招标文件对照, 凡原清单内已含的项目不能重复出现。此外, 要严格按合同和有关协议的规定, 合理确定技措费、提前奖和优质奖等相关费用, 并认真实行结算复审制度和工程尾款会签制度, 以确保结算质量。

6 项目成本实例分析

6.1 广合大厦续建工程

广合大厦裙楼加建和外檐幕墙工程的实际结算值比合同值增加了14.22%.广合大厦续建是天保控股公司收购后进行的改造加建项目, 规划占地面积为8 074.2 m2, 建筑面积为27 921 m2。

广合大厦裙楼加建和外檐幕墙工程经公开招标, 中标合同值为3 498.825 7万元,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28项变更, 变更费用为497.546 1万元, 结算值为3 996.371 8万元。

该工程为旧楼改造项目, 招标采用的设计图纸并不完善。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实际采用的施工图纸与“招标图”有很大差异, 因而造成变更费用的增加较大。对此情况, 在今后的招标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应在项目招标前进行精细化设计, 不应边施工边设计, 以免造成招标清单特征描述不清晰、漏项、新增项目多等, 进而有效控制变更单价。

6.2 纺织员工集体宿舍一期工程

纺织员工集体宿舍一期工程的结算值比合同值减少了38.27%.该工程的建筑规模为22 715 m2, 7层框架结构。该工程经公开招标, 中标合同值为2 073.879 5万元, 最终结算值为1 280.226 237万元。

因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总包单位中途退场, 造成了经济损失。经法院裁定, 扣除未施工项目费用和其他赔偿费用, 确定了最终的结算值。对此情况, 在今后的招标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在招标过程中, 应加强对投标单位的信誉、资格的审查力度, 并摸清投标单位在中标后能否承担任务, 以免因其技术不足而发生非法转包现象, 进而造成损失。

6.3 广合大厦续建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广合大厦续建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的结算值比合同值增加了3.11%.该项目是天保控股公司收购后进行的改造项目, 规划占地面积为8 074.2 m2, 建筑面积为27 921 m2。

广合大厦续建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经公开招标, 中标合同值为3 098.606 9万元,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 变更费用为97.391 4万元, 结算值为3 195.114 0万元。具体如表1和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 设计变更, 电力安全、消防验收等要求的变更占总变更费用的比例较大, 分别占57.08%、35.95%.对此情况, 在今后的招标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应加强施工图设计的审核力度, 充分考虑各专业公司对验收的要求, 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加以解决, 且应将切实责任落实到各专业人员身上;招标阶段应增强清单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避免在结算时发生索赔现象, 同时, 在招标文件中应增加各投标单位承担风险幅度的条款, 避免在结算时产生争议。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成本控制中, 必须重点加强对决策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强化技术人员对投资决策预算的重视和对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意识, 以提高工程造价效益为目的,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对立统一关系, 将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决策、设计及其他阶段中去。节约成本、降低造价、加强成本管理、增强成本意识是工程全员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需要在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加强管理, 控制成本。

2010-01—04结算审核项目情况如表2所示, 部分工程合同值与结算值的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

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命脉所在, 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完成需经过多个阶段, 比如立项审批阶段、立项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计价方式和成本控制方法。因此, 每一个环节都对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阐述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和控制内容, 提出了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和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的措施, 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 篇9

1. 招投标不规范。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模式是工程项目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较为规范的运作方式, 是预防建设项目腐败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 使工程造价趋于合理, 打破行业、地区的分部切割和垄断。能够通过竞争把信誉良好、业绩优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施工企业吸引进来。

但是, 在当前的招投标过程中, 仍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竞争因素, 主要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正当交易, 将工程项目承包给指定的单位;施工企业仅从自身利益考虑, 一味要求追加工程费用, 造成工程造价过高, 难以控制。这些都给建设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是工程造价超投资预期的根本所在。

2. 工程量签证造假。

工程量签证是在工程完成后, 质量得到监理认可, 工程数量符合施工要求, 由监理计量签证后报送项目部批准。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 由于项目部人员是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的业主代表, 有少数项目部人员违反项目管理规定, 对施工单位未达到计量工作要求、不能签证的, 在业主代表的压力下签发工程量签证, 更有甚者未经监督部门同意, 私自签认虚假工程量签证, 使工程造价严重超出投资预期。

二、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1. 完善造价管理措施, 力求准确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新生事物, 也是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 在实施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 还需进一步探索新方法、新政策, 对于当前造价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必须在实施中进行修补完善, 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办法和政策, 使工程造价控制适合我国国情, 并且要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

(1) 在方案决策和设计中应注重提高工程性价比。为了做好建设工程方案的选择决策工作, 造价人员需要树立建设工程性价比意识, 理顺工程功能和工程造价的关系, 对同样能够达到某种功能或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工程, 尽量选择造价最低的方案, 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性价比。

(2) 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预算外投资, 提高工程效益。施工期间节约投资的空间有限, 但投资浪费、造价增加的可能性却很大, 因此, 施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外聘监理的项目, 建设单位应选择信誉好、业绩优的监理公司, 签订规范的监理合同, 并积极配合监理工作。对于非外聘监理的项目, 建设单位一般由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派出甲方现场监理员或质量监督代表, 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在深入现场, 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 发现、解决现场问题的同时, 应慎重办理涉及投资变动的事项。这要求监理人员了解预算状况, 熟悉定额子目、工作含量及有关费用内容, 避免签发与设计预算重复的签证。对工程的变更、设计通知、签证、材料代换等应及时准确测量、估价, 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监理人员应分清责任, 对属于乙方原因追加的工作量、材料替代等造成的工程费用超支应由乙方承担。

(3) 严格准确地进行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重点是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预算单价套用定额是否正确、各项取费是否合规、施工索赔是否合理等。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企业个体利益或人员素质的原因, 施工单位虚报或错报工程预算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 有些百万元内的建设工程, 编报预算与审核预算 (包括实际结算) 最高相差达20万元, 工程预算审减率高达35%。除此之外, 在工作中, 预算编制不仅经常出现多算、多计费用, 增加工程造价的现象, 偶尔也会发生预算偏低的情况。审核工程预结算不应仅仅消减不合理的费用, 同时也要针对因工作失误或专业水平不足出现的丢项、投资预算缺额等, 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在满足工程必须资金的同时, 保护施工企业的应得利益, 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 招投标必须公平公开公正。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 通过各竞标单位的公平竞争, 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并且有利于合理安排工程项目计划。因此,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 必须公开透明。建设单位必须思想明确, 严格控制不利于招投标的各种因素, 真正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 把工程项目建设中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较强的质量意识、较高的人员素质和具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施工企业招标进来。这样不仅可以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可以使各投标单位心服口服。

3. 合理确定人工单价。

自2007年2月1日以后, 有关单位在编制工程设计概算、工程标底、工程投标报价时, 其人工工资单价不再按现行概预算定额中的人工工资基价确定。根据规定, 相关单位应根据各地现行建设工程造价计价办法及有关规定, 参照编制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中的人工市场价格信息, 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市场行情确定, 但不应低于人工市场信息价的下限。

4. 严禁公务人员承揽工程。

工程建设项目是民生工程, 任何人都不能垄断材料市场, 政府人员更不能参与工程承包。政府部门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是宏观管理者角色, 而不是陷身于金钱之中。对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 并且要有明文规定。政府工作人员不准经商, 这是中央早已三令五申, 明令禁止的。凡是有政府人员或其亲属参与的工程, 就会引起工程费用高、工程质量差、群众反应大等连锁反应, 使政府部门对工程的宏观管理形同虚设, 这虽是少数人的个别做法, 但社会影响很坏, 也是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的焦点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篇10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 但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是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确定项目投资方案的过程, 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项目投资决策是否正确, 直接决定了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项目负责人往往忽视项目前期对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只注重项目的中后期——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这样, 虽然也会取得一些效果, 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造价, 就要将控制的重点确定在项目建设前期。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初始阶段, 投入资金不多, 但对项目投资造价的影响却占到70%以上。在这一阶段, 要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规模, 科学确定建设标准, 做好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 经审查批准后, 作为项目总投资的控制额, 不得任意突破, 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的作用。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便进入到下一个控制造价的重要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造价控制都有不同的目标和精细度。一般情况下, 初步设计阶段总概算投资额不允许超过批准的投资估算额, 而技术设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对项目的各个使用功能及安全性能给予满足, 项目投资额不突破初步设计的概算额。

在工程设计阶段, 最有效的手段是主动控制。设计质量的优劣, 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控制目标和资源投资的多少, 而且对投资额的控制和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建筑产品一次性投资大、建成后可变性小的特点, 决定了要以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来实现工程项目。

设计确定了项目建成后的规模、外观及使用功能, 它将投资者的设想变为蓝图, 并指导施工, 实现投资,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项目是否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在经济效益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一般在设计阶段就确定了。由于设计人员偏重于结构安全性能方面的考虑, 设计保守、浪费, 忽视经济效益;建设方忽视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盲目追求奇、特、美, 使工程投资大大增加,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一些国外专家分析, 工程的设计费用仅占工程建设费用的1%, 而就是这1%的费用就决定了其后的80%~90%的投资。因此, 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 被动的控制施工阶段造价收效甚微, 不如主动地进行工程设计阶段的控制, 采取必要措施, 充分调动设计、工程、经济人员的积极性, 使他们紧密配合, 运用技术经济比较法, 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工夫, 使项目投资控制在投资概算限额内。

三、建设项目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方在项目立项决策与设计阶段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后, 对整个项目的造价也就基本控制了。接着, 应注重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我国《建筑法》、《招投标法》规定, 凡在我国境内进行的各项建设工程活动都要进行招标。通过招标活动, 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施工能力、工程经验、财务状况及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选择最佳施工单位, 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质量, 因此, 作为项目建设方必须重视招标阶段。

在招标准备阶段, 项目建设方要组织参与建设项目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严格地审核, 提出问题, 消除施工图中存在的漏洞, 力争招标图纸完整、准确, 使设计施工图能更好地指导施工, 避免各专业人员各自为政,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打架”现象, 有效地控制现场变更。例如, 某工程施工中, 厨房配电插座与燃气管道设计在同一位置, 配电施工已经完成, 当燃气进行施工时发现位置已被占用, 经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协商, 只能改变配电系统的插座位置, 虽然改变很小, 却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 要求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负起责任, 认真会审图纸, 将一些可以避免的失误消除在施工前。

项目的标底编制要依据施工图及相关技术会审纪要进行编制, 若投资方有编制能力可自行编制, 没能力可委托信誉好、有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制。标底是作为评审和比较的重要参考标准。开标前, 标底必须保密。因为, 有的投标人在投标前不是认真研究招标文件, 根据招标文件来编制投标文件,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技术方案, 提出准确合理的工程报价, 而是为了获得中标, 不择手段获取标底。标底一旦泄露, 招标人无法招到优秀的施工单位, 同时对其他投标人也失去了公平性。《招投标法》严格规定, 相关保密的资料被泄露, 影响中标结果的无效。因此, 任何一个投标单位都应该依据招标文件, 结合自身实力情况, 提出经济合理的报价, 在竞争中获胜, 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评价阶段, 项目建设方要会同经济、技术专家一起对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认真、仔细地审查, 特别是工程报价的合理性, 施工技术是否先进合理, 施工机械和人力安排是否满足项目要求, 要识破投标单位在投标中惯用的手法。如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 将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等单价定高一些, 而后期的油漆、电气工程等单价定得略低一些, 方便前期获得较多工程款, 有利于资金周转;对于今后有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 单价报高一些等。总之, 只有对项目的主要工程量、总造价额度等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在招标过程中选出报价合理, 能保证质量、工期, 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的施工单位。

由于合同条款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是双方行动的依据, 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管理过程的始终, 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同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 要反复推敲合同条款及合同语言, 特别注意条款前后逻辑是否矛盾, 用词是否规范、严谨, 才能有效避免施工方利用合同条款缺陷的索赔。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招标、合同签订后, 项目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完成, 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建设周期长,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 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 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造价, 做好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也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在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施工阶段的投资。

组织措施方面, 在项目管理中明确组织结构, 落实造价控制的人员, 明确责任分工, 避免人浮于事、出现问题推诿责任。要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计划, 合理地确定项目造价控制的目标值, 如果没有明确的控制目标, 控制措施就缺乏针对性;同时, 确定造价控制目标时, 应有科学依据, 如果与人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相关费用和取费标准不相符, 那么投资控制目标就无法完成, 控制也是无效的。

技术措施方面, 审核施工方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 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强, 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性文件, 涵盖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序、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可能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案, 经过认真审核, 施工组织设计就能看到施工技术是否先进、合理, 使投资与工期、投资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正确处理,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的设计和优化。认真研究施工方案、设计文件, 积极寻找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进行技术革新、创新, 挖潜节能, 采取对节约投资有利的给予奖励等措施, 使每一项投资发挥最大效能,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在工程项目实施工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经常会出现施工进度、工程量变化等诸多问题。如设计文件深度不够,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招标时未考虑或工程量不准等情况, 必然会造成施工项目和工程量的增减。甚至发生了不可预见的自然或社会原因 (如发现地下文物, 50年一遇的风暴、洪水) 等引起停工或工期延误, 所有这些都可能使项目投资超出预算投资。因此, 必须严格控制技术变更和现场签证。

另外, 经济措施方面, 包括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进行过程计量;在施工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 定期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 发现偏差, 及时分析, 采取纠偏措施;定期向决策层提交项目投资控制及存在问题的报告等。

合同措施方面, 做好施工记录, 保存好各种相关文件、图纸, 特别是一些变更、签证, 为以后处理有可能发生的索赔积累完善的资料。

四、建设项目竣工结算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审核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变化, 如地质条件的变化、材料的代换、工程量的增加等。投资方通过对竣工结算的管理, 使结算价款不仅能符合合同的约定, 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业主对工程所作的变更情况。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 篇1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国家建立了相对健全的法律和措施,以适应项目造价管理的发展。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费用的管理,二是建设项目的工程价格管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项目管理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建设项目管理来说是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建设项目从确立到完成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完成后竣工结算阶段,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使得每一个阶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投资决策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决定阶段,而设计是关键阶段。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是使得工程造价在投资限额内,并且能够促进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加强合作管理,充分利用人力、物理、财力等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控制好建设项目全国过程的造价对加快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

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决定阶段,正确的项目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在工程项目的造价中,决策阶段的各项经济技术对其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项目决策是决定的是该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建设方案,一经确定就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假和投资效果以及经济效益。

2. 项目投资估算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预算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步骤之一,在分析研究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之前,都会事先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为项目投资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设计任务提供投资额度,对项目投资提供理论依据。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因此,为正确的反应项目的建设,必须要做出完整的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可以真实的反映项目的设计内容,投资估算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作用以下作用:(1)投资估算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2)投资估算是评价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基础。(3)投资估算控制着工程设计概算。(4)投资估算可以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定建设贷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5)投资估算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

(1)推广标准的设计方案

采用标准的项目设计方案,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缩短项目设计的时间。采用标准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建设项目的投资要求,关系到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采用优化设计方案的管理模式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对所设计的项目进行合理优化,有利于陈本得到控制,还可以调动设计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

(2)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实行限额设计,根据已经被批准的设计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计算,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设计结果的变化,保证投资总额不被突破。实行限额设计的管理方法,实现设计规范、设计标准、项目资源等方面合理的初步设计,严格控制设计方案的变更,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正,最终达到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造价工程师应该全面掌握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以及其他的相关文件。而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资源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为了提高建设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全过程的造价,发挥投资资金的最大效益,就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增强管理职能,以及采取一定的督促监督措施,从而全方位、全过程对工程项目加强造价控制。

4.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之后,工资的结算这一环节是各单位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要核对竣工的项目质量是否符合合同书里的条件要求,要做到严格、合理、公平、公正。项目竣工验收是建设项目全过程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全面检验工程是否合格,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竣工决算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各单位的监督管理意识和完善管理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项目投资估算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上述每一方面都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总之,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 篇12

1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 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

在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的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规模是否合理、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的选择是否合理、工程技术方案的采用是否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设备与技术是否匹配、工程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并满足标准规范要求和生产要求、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措施是否完备。制定建设标准的目的在于建立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程序,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指导投资者科学决策和管理, 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 充分利用资源, 推动技术进步, 提高投资效益。

另外, 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的参考依据。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即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及承包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 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相应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及竣工决算。这些造价形式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 后者补充前者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只有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 保证投资估算打足, 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 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 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2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 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经济、经济要求, 拟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的工作。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否节约投资,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的优劣。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 在初步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很显然,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应该在设计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目标贯穿于设计工作中, 保证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形式是编制设计概预算, 通过设计概预算可以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 分析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可以了解工程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比例, 对于投资比例较大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控制的重点, 这样可以提高投资效率。

由于传统习惯原因, 我国的工程设计工作往往由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的。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关注工程的使用功能, 而对经济因素考虑较少。在工程设计阶段造价工程师应共同参与全过程设计, 使设计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另外投资限额一旦确定, 设计只能在确定的限额内进行, 有利于选择一种最经济的方式实现技术目标, 从而确保设计方案能较好地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长期以来, 人们把工程造价的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 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只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确定下一步对策, 这是不对的。对于工程项目而言, 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 这种管理方法只能发现差异, 不能消除差异, 也不能预防差异的发生, 而且差异一旦发生, 损失很大, 因此是一种被动的控制方法。若要在工程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可以先按一定的质量标准, 提出新建项目每一部分或分项的计划支出费用的报表, 即造价计划。然后当详细设计制定出来以后, 对工程的每一部分或分项的估算造价, 对照造价计划中所列的指标进行审核, 预先发现差异, 主动采取控制方法消除差异, 使设计更经济。

3 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指招标人在发包建筑项目之前, 依据法定程序, 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 鼓励潜在投标人参与竞争, 通过评审, 从中择优选定中标人的经济活动。

实行招投标制对于择优选择承包单位, 全面降低工程造价, 合理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通过竞争确定工程造价, 使其趋于合理或下降, 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 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招投标为供求双向选择创造了条件, 需求者对供给者选择的出发点是报价低、工期短、业绩及管理水平好, 这样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了基础;招投标能够减少交易费用,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使工程造价降低。

4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程变更、工程索赔。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 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 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 从而引起各种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包括工程量变更、工程项目的变更、进度计划的变更、施工条件的变更等。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减少损失, 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工程变更程序, 在出现必须变更的情况时, 应当尽快变更, 这时不论是停止施工等待变更指令, 还是继续施工, 无疑都会增加损失;在工程变更后, 应当尽快落实变更;对变更影响应当作进一步分析。

工程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 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出现了应当由对方承担的风险而遭受损失时, 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不论是风险事件的发生, 还是当事人不完成合同工作, 都必须在合同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当然, 有些依据是在合同中隐含的。索赔事件发生后, 索赔应当及时提出, 索赔的处理也应当及时, 以免对双方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承包人的索赔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 结果会导致其资金困难, 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处理索赔还必须坚持合理性原则, 既考虑到国家的有关规定, 也应该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另外在工程的管理中应当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 加强主动控制, 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这样能够使工程更顺利地进行, 降低工程投资缩短工期。

5 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覆盖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 在以上各个阶段中形成一个不断修改、补充、调整、控制、反馈的过程, 我们应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依靠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通过运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预测措施, 采取主动控制的方法, 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

摘要: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 通过主动控制, 将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合理的限额范围内, 使项目投资能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雷达体制下一篇:后内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