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模式

2024-06-25

知识模式(共12篇)

知识模式 篇1

摘要:在回顾传统知识分类的基础上, 以知识转移中知识对知识源的价值为切入点, 提出新的知识分类方法, 并结合基于知识自身属性的分类方法, 分析各种特征的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难度;从隐性知识转移的利益相关者着眼, 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 并分析不同特征的隐性知识的激励模式选择问题。

关键词:知识属性,隐性知识转移,核心知识,外围知识,激励,激励模式

1 引言

隐性知识是扎根于特定情境下的行动、参与和使命, 是非口语化、难以表达和难以编码的知识, 高度的个人化是隐性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 个人隐性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中个人隐性知识的顺畅转移, 将使企业的竞争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个体的行动与思考中, 因此隐性知识转移只能通过个体的交流与共事等互动过程来实现, 但是对于知识源来说, 这种互动过程的前、中、后却需要较大的代价, 一方面, 隐性知识的创造与转移需要知识源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 一旦知识接受方掌握了知识源的独特知识, 知识源的地位与收益将受到威胁。因此在没有其它要素激励的前提下, 知识源并不愿意转移隐性知识。但是由于隐性知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企业非常希望企业员工间能够互相转移他们独特的隐性知识, 这就形成了一组矛盾。

激励是引导有各自需要和个性的个人或群体,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同时也要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1], 大量的研究表明, 激励能够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本文将在分析知识的属性和知识转移难度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隐形知识转移的利益相关者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从而寻找适宜于不同属性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

2 知识的分类与隐性知识转移难度

2.1 核心知识与外围知识

不同学者对知识的关注视角不尽相同, 组织理论学者和知识管理学者采用的多是一种传统的视角, 他们从知识本身的属性出发, 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这一分类方法由科学哲学家Polanyi (1966) 最早提出, Polanyi认为显性知识可以用文字、数字来表达, 并通过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等形式来共享, 它是一种能够在个人、组织之间进行系统传递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 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高度个人化、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 是难以形式化或结构化的知识[2]。

组织经济学家Jensen & Meckling (1992) 以知识转移中的成本为切入点, 将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门知识, 一般知识是指知识转换成本低的知识;而专门知识是指知识转换成本高的知识[3]。这种分类方法与Polanyi的分类方法是相互独立的, 显性知识不一定就是一般知识, 也可以是专业知识;隐性知识也不一定就是专门知识, 也可以是一般知识。

也有学者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 将知识分为作为公共物品的知识和作为私人物品的知识, 这种分类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知识转移中“搭便车”现象, 并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来减少“搭便车”现象, 实现知识顺畅的转移。

通过前面对知识分类研究的简单回顾, 我们发现, 早期的研究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自然属性上, 而后续的研究则更加关注知识与知识转移中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如Jensen&Meckling的知识属性划分加入了成本的考量, 将与知识转移成本相关的组织环境、技术等要素纳入到知识分类的研究中来;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划分则突出了知识转移中知识源的行为动机, 强调了知识源在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以上的研究对知识转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些分类方式也有一项缺憾, 即没有进行知识的价值区分, 这不利于知识转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没有知识对知识源价值的区分, 知识的成本区分就不会精确, 另一方面, 没有知识对知识源价值的区分, 知识源行为动机的根源就无法找到。本文认为, 以知识对知识源的价值为切入点, 知识可以分为外围知识和核心知识。

外围知识与核心知识均来自于知识源的个体感知, 其中外围知识是指知识源认为不会从根本上决定自己在当前和未来的收益、权力和地位等的非关键知识;而核心知识是知识源认为会从根本上决定自己在当前和未来的收益、权力和地位等的关键知识。

因为知识是否是核心知识是来自于个体的个人感知, 所以外围知识和核心知识的一个本质属性就是动态性, 也即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 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可以互相转化。外围知识、核心知识的划分与一般知识、专门知识的划分并不矛盾, 外围知识可以是知识转移成本高的专门知识, 核心知识也可以是知识转移成本低的一般知识。同样, 外围知识、核心知识的划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划分也是相互独立的, 即显性知识不一定是外围知识, 也可以是核心知识;隐性知识不一定是核心知识, 也可以是外围知识。例如, 在一个技术创新团队中, 某团队成员灵机突现, 用一个旧方法解决了一个新问题, 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做为知识是显性的, 但它却是该成员的核心知识;同样在一个技术创新团队中, 某团队成员用一种独创的方法优化了原来的设计, 但这种优化带来的效果有限, 这一独创的方法属于隐性知识, 但是它仅仅是该成员的外围知识。

通常情况下, 知识源不愿转移自己的核心知识, 但是一项对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在适当激励的条件下, 知识源可以转移自己的核心知识。这种激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在知识转移活动中, 知识接受方的反馈能够提升知识源的核心知识, 这时, 知识源愿意把他们提升前的知识转移给知识接受方;第二, 当外部的激励足够大的时候, 知识源愿意转移其自身的核心知识, 这里面的外部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各种激励。

2.2 隐性知识转移难度

在分析公司的资源时, 隐性知识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 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4], 但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点使得其转移困难重重, 因此本文重点关注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问题。下面, 我们结合一般知识与专门知识, 外围知识与核心知识两种分类方式来区分隐性知识, 并分析各种类型的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隐性知识区分及其转移难度如表1所示 (●的多少表示隐性知识转移的困难程度) 。

作为一般知识的外围隐性知识, 因为其转移并不会影响知识源在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状态, 而且知识转移过程发生的成本较低, 因此其转移难度较低;而做为专门知识的外围隐性知识, 因其转移成本比前者高, 因此其转移难度比前者更高;对于做为一般知识的核心隐性知识, 因为核心隐性知识转移会影响到知识源当前和未来的收益、权力和地位等核心利益, 所以即使知识转移过程的成本较低, 知识转移的成本也会非常高;而做为专门知识的核心隐性知识, 其转移成本将会更高。

3 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

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知识源、知识接受方以及二者所服务、共事的企业或团队, 因此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是在这三者之间展开的。鉴于文章篇幅的限制,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对知识源的激励。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中, 三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过程型激励理论,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根本动因。因此在企业隐性知识转移中, 知识源参与知识转移活动也必然是以其特有的需求为基础的, 知识源的需要包括:人际关系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知识完善的需要以及经济利益的需要, 知识源的这些需要将在不同类型的知识源激励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此外, 企业主导的激励在隐性知识转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3.1 知识源的自我激励

知识源由于自身的需求会形成一种对隐性知识转移的自我激励, 知识源的自我激励是知识转移得以实现的重要推动因素, 其中人际关系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到了支付机制的作用。

企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混合型的关系, 在中国, 处理这种人际关系的法则是“以和为贵, 礼尚往来”, 企业中的个体必须遵守这样的行为准则, 否则将被组织边缘化。因此, 为了改善自身所处的人际环境, 组织中的个体有时需要贡献出相对稀缺的资源, 而隐性知识正是这些稀缺资源之一, 而且是最为稀缺的一种。

此外, 知识源自我实现的需要对隐性知识转移也有重要作用。隐性知识是知识源经过艰辛的探索与实践而得到的独特的经验、技能、创新以及思想方法, 这些隐性知识产生后, 知识源需要得到组织其他成员的认同, 并且也希望自己的独特知识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进步与绩效, 这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需求。

3.2 知识接受方主导的激励

为从知识源处获得知识, 知识接受方也愿意对知识源进行适当的激励, 知识接受方对知识源的激励是通过与知识源的互动来实现的, 其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满足了知识源对人际关系和知识完善的需要。

一方面, 知识接受方通过建立与知识源良好的个人关系将会激励知识源的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 有与其他人交往的需要, 因此作为社会一员的知识源也会努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是关系是一种互动过程, 知识接受方也必须积极参与到与知识源的互动中来, 通过不断的感情和物质投入, 从而建立与知识源良好的个人关系, 并逐渐建立起信任, 从而使知识源愿意转移自己的隐性知识。

另一方面, 隐性知识是知识源独有的知识, 是知识源通过对原有同型知识的学习, 在自己经验与思考的基础上的新创造。对知识源来说, 其隐性知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不断发展的知识将为知识源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知识源有通过交流提升自身知识的需要, 而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反馈将为知识源的知识提升提供重要助力。因此, 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反馈将构成对知识源转移隐性知识的激励。

3.3 企业主导的激励

企业为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 需要对知识转移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激励, 企业对知识源的激励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环境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指为奖励知识源的知识转移活动而给予知识源的经济报酬、实物奖励等;精神激励包括对知识源的荣誉表彰、建立鼓励知识转移的企业文化、提高知识源在企业中的地位等;环境激励, 环境激励是指在企业内营造一种使人类天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环境, 来激发出个体成员资源合作、奉献、信任与忠诚行为的激励方式[5]。环境激励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 硬环境包括便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提供舒适的讨论交流环境等;软环境包括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等。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以及支付机制如表2所示:

4 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选择

Argote和Ingram (2000) 认为, 知识的不同属性影响着知识的创造、保持和转移[6], 具有不同特征的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各不相同, 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激励组合。

(1) 对于做为一般知识的外围隐性知识, 其转移并不会影响知识源的核心利益, 而且在企业中, 知识源还有人际关系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知识源一般愿意转移这样的知识。此时企业如果能够为知识转移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励, 包括硬环境激励和软环境激励, 知识转移的效果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大为提高。

(2) 对于做为专门知识的外围隐性知识, 由于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较高, 这种成本包括知识源的时间、精力付出, 以及知识源如果不进行知识转移而从事其他活动而获得的收益 (机会成本) 。因此, 这时企业的物质激励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对于作为一般知识的核心隐性知识, 由于对于具有该特征的知识转移将触及知识源的核心利益, 知识源的当前和未来收益将受到直接影响, 因此对其的激励模式将发生本质的变化, 企业主导的三类激励的作用将显著下降, 而知识接受方主导的激励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时, 知识接受方通过建立与知识源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及知识接受方通过知识反馈帮助知识源提升其原有隐性知识将对知识源形成有效激励。

(4) 对于做为专门知识的核心隐性知识, 其知识转移的难度最大, 因此对于该属性的隐性知识转移将需要知识接受方和企业的更多投入, 综合发挥人际关系激励、知识反馈激励以及物质、精神和环境激励的作用。

5 结论

在企业中, 知识源是否愿意贡献其特有的隐性知识是隐性知识转移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了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 必须重视对知识源的激励问题。本文着眼于知识对知识源的价值, 将知识分为外围知识和核心知识, 并结合Jensen&Meckling (1992) 以成本为切入点的知识分类, 从两个维度上讨论了隐性知识的转移难度, 并探讨了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性知识选择合适的激励模式。本文认为, 对于做为一般知识的外围隐性知识, 企业主导的环境激励将使知识转移的效果大为提高;对于做为专门知识的外围隐性知识, 企业主导的物质激励将发挥主要作用;对于做为一般知识的核心隐性知识, 知识接受方主导的激励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做为专门知识的核心隐性知识, 需要综合运用发挥多种激励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EGGINSON W L.小企业管理——企业家指南[M].李刚,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1-6.

[2]POLANYI M.The logic of tacit inference[J].Philosophy, 1966, 41 (1) :1-18.

[3]JENSEN M, MECKLING W.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organizational structure[M]//Werin L, Wikander H, eds.In:Contract economics.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2, 251-254.

[4]GRANTR M.Toward a kown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1996, 17 (4) :109-122.

[5]冯天学, 田金信.基于企业内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模式研究[J].预测, 2005, 24 (5) , 9-11.

[6]ARGOTE L, INGRAM P.Knowledge transfer: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 (1) :150-169.

知识模式 篇2

1.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衬托人物的心情(正衬反衬);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2.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二、情节类答题

1、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这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2、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3、情节结构的作用:

(1)开头作用:总领全文;照应题目, 呼应下文;引出下文, 为后文做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

(2)中间作用: 过渡, 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作铺垫(为议论抒情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结尾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记叙文、小说);点明题目;深化主题;照应全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4)标题作用: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4、情节的特点:

①一波三折式(就全文来说)。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首尾呼应式(就开头结尾来说)。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倒叙式(就开头来说)。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就结尾来说)。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5、结构常用术语: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行散神聚、,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

5、各种叙述方法的作用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6、答题思路:(这类情节作用题回答时要紧扣人物和主题,并要结合原文回答。)

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当然,这个三级概念中,本级和上一级为最基本。按照顺序,与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点。

公式: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7、线索作用: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表现文章主旨。

三、人物类答题

⒈刻画人物的方法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③ 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④ 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 创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⑥ 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

2、常见题型

⑴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⑵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⑶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⑷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3、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公式: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四、概括主题内容

1、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3、解题思路: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公式: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4、主题常用术语:立意深刻独到,鞭辟入里;突破定势,标新立异;主旨深远,意韵丰富

言近旨远,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人无我有,人有我奇;意境深远.五、分析写作技巧

1、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2、解题思路-------要了解以下的知识:

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常用表现手法作用:

象 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 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4、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启示。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引用----引用名言,为作者观点态度提供依据,增强文章说服力,增强艺术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5、答题模式:

小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2.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前文。

5、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8、起线索作用。

9、埋下伏笔。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鼓掌,揭穿谜底,使事故情节完整,又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题。又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书法家》。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解题技巧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命题角度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2)外貌(3)神态(4)动作(5)语言(对话)(6)心理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结合起来考)。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环境 常见题型: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环境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命题角度

(四)·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解题模式:(1)梳理文章结构。(2)概括内容主旨。(3)联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主题的概括: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歌颂了(赞扬了)„„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

一、把握故事情节。分析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既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把握住情节是分析人物的前提。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为塑造人物服务,体现人物的某种性格征;表现作者对其人或其事、物的某种特定情感;二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造成情节的起伏,创造悬念,更引人入胜或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三是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四是前后照应;五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六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然后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三、分析环境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常见类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象征暗示作用。⑦对比烘托 ⑧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⑨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对于要求“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一定要明确写作对像或主体,充分利用写作技巧,力争语言生动形象,要符合小说整体的氛围特点。

四、挖掘作品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主题思想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托物言志(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虚实相生: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和反衬):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联想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

知识模式 篇3

关键词:Folksonomy;领域知识;知识网络;时间序列分析;演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5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82

Dynamic Evolution Rules of Domain Knowledge in Folksonomy Knowledge Organization Mode

Abstract As a kind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model, folksonomy is applied in many libraries and literature databases and the evolution rules of folksonomy are one of the focuse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With the theory of complex networks, this article constructed domain knowledge networks based on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gs. From the basic properties, centrality and aggregation of domain knowledge network,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domain knowledge was tracked and time-serie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main knowledge network evolves to small-world network; Centralities of domain knowledge are not entirely concerted; Aggregations of domain knowledg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lationships of tags.

Key words Folksonomy; domain knowledge; knowledge network; time-series analysis; evolution rules

1 引言

Folksonomy[1]知识组织模式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图书情报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学术性图书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新泽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及Bibsonomy、CiteULike等学术文献资源网站。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雪城大学的M Weaver[2]基于公共图书馆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的研究表明,现实中的标签集可以被分解为不同的分面结构,能够帮助用户获取所需要的内容;德国曼海姆大学的K Eckert[3]对著名的学术型文献数据库Elsevier中的三种经典期刊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Folksonomy模式下的用户标注是最适合塑造文献注释的方法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开源软件工具用于主题词表和知识分类的分析;纽约城市大学的K Ma[4]采用幂律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对文献数据库CiteULike的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七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特定文献的突出标签具有鲜明的统计显著性和稳定的增长模式;阿姆斯特丹大学的H Voorbij[5]基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的600条随机样本对标签性质和标签与关键词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主题标目和其他关键词学科差异的分析,发现大多数标签与主题相符,大约将近一半的记录能够基于标签丰富语义内容。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比较典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olksonomy与受控词表结合[6]或者Folksonomy与本体结合[7]的研究方向上,也有部分学者对Folksonomy模式中的标签紧密性[8]、标签聚类[9]、层级结构[10]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应用,学术界关于Folksonomy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其中大多数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静态分析的层面,仅有极少数成果采用了动态的研究视角,更缺少对Folksonomy模式中知识演化规律的揭示。鉴于此,本研究以复杂网络理论为指导,基于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特定领域的知识网络。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对Folksonomy模式中领域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跟踪。以期为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下领域知识演化规律的揭示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 研究方案与思路

2.1 整体研究方案

领域知识往往限定于特定的学科领域或者具体的学术方向,既带有一定程度的专指性也含有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中借助复杂网络科学[11]的理论与方法,主要从领域知识网络的基本属性、中心性和群聚性三个方面,对Folksonomy模式中领域知识的演化过程展开时间序列分析。

nlc202309091559

研究首先针对特定领域的文献数据,按照不同的时间窗口根据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了标签邻接矩阵,并进行二值化处理以获得相应的二值邻接矩阵;然后基于二值邻接矩阵构建领域知识网络,以此作为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再对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的标签及其关联关系、网络密度、聚类系数、特征路径、点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紧密中心势、派系、k-丛等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其中隐含的领域知识动态演化规律(研究思路见图1)。

2.2 数据采集与领域知识网络构建

研究以卡塞尔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德国L3S

研究中心共同资助的Bibsonomy文献出版共享系统作为基础数据源。以“semanticweb(语义网)”为检索标签进行检索,共获得领域知识相关文献1002篇。所获得的文献共被287个标签标注过,时间跨度为2006-2015年。以年份为时间刻度,将2006-2015时间区间划分为10个时间窗口,汇总各个时间窗口中文献数量与标签数量的统计结果(见表1)。

进一步对标签之间的共现(共同标注)关系进行提取,即如果2个标签被用于同一篇文献的标注,则这2个标签之间具有共现(共同标注)关系。由此获得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总量为1508对。以标签为节点,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为连线构建各个时间窗口的领域知识网络。首先基于文献与标签之间的隶属关系构建隶属关系矩阵,然后基于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将隶属关系矩阵转换为邻接矩阵。对邻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邻接矩阵。基于二值邻接矩阵构建10个时间窗口下的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见图2)。

3 领域知识演化分析

3.1 基于网络基本属性的演化分析

从领域知识网络演化发展的时间序列(见图2)可以发现,在时间轴的起始阶段网络规模较小,而且结构相对简洁。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领域知识网络的规模沿着时间轴逐渐扩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将不同时间窗口领域知识网络的节点(标签)数量与连线(共现关系)数量进行对比,得到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节点数量与连线数量对比折线图(见图3)。

可以看出,起始阶段领域知识网络的节点数量与连线数量比较接近,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二者逐渐拉开差距。领域知识网络中的连线数量远远大于标签节点数量,《信息简史》的作者J Gleick[12]所强调的知识之间的连通性通过标签间的共现关系逐渐凸现出来。从曲线的发展形态上看,节点曲线与连线曲线都经历了由缓慢发展到高速增长并最终逐渐趋稳的过程,曲线存在理论上的极值和拐点,整体形态趋近于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13]。

进一步对10个时间窗口中领域知识网络的密度和聚类系数分别进行计算,得到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密度和聚类系数(见表2)。

可以看出,领域知识网络的密度较低,并且随着时间轴的延展呈现下降趋势,即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网络逐渐稀疏。反映出领域知识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新知识不断涌入到领域内部,既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渗入也包括领域内部的知识新生;另一方面,表2中领域知识网络的聚类系数虽然存在波动,但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0.78)。这一现象说明,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基于标签共现关系构建的领域知识网络一直保持较高的聚类性。领域知识网络的稀疏性和高聚类性比较符合小世界(Small World)[14]的特征,因此,进一步对领域知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进行探查,获得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的路径距离分布(见表3)。

从领域知识网络特征路径距离分布可以发现,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距离为2步的情况占据绝大多数,且比例逐渐增大,除去起始阶段(2006、2007)外,都保持在90%以上。而且尽管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网络节点不断增加,但是平均路径长度始终保持在较短的范围内(1.6-2.0)。这一现象说明领域知识网络中任意2个标签节点之间最多需要2步就可以实现连接,而且Folksonomy模式中基于标签共现关系的领域知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相比传统的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的领域知识网络的特征路径[15]更

短。结合前述领域知识网络的网络密度、聚类系数综合考察可以发现,随着领域知识的不断扩容,领域知识网络的密度逐渐下降,网络越来越稀疏。同时,网络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聚类性和较短的特征路径长度。根据D J Watts[16]的理论可知,领域知识网的演化越来越符合小世界网络的判定标准,演化的结果向小世界网络趋近。

3.2 基于网络中心性的演化分析

传统知识组织体系中都带有鲜明的中心性,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的中心性[17]则隐含于离散的外在表象之后。出于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演化规律进行揭示的目的,研究中采用L C Freeman[18]提出的网络中心性测度方法,对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见图2)的中心性进行测算。所获得的点度中心势(Degree Centralization)、中介中心势(Betweenness Centralization)、紧密中心势(Closeness Centralization)的相关指标数据(见表4)。

可以发现,领域知识网络的点度中心势呈现高位(2006年时间窗口中点度中心势为78.57%,其余年份窗口中点度中心势都大于90%)震荡发展态势。由于网络的点度中心性反映节点在网络中的核心聚集程度,因此,点度中心势的高位波动现象说明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领域核心焦点比较鲜明,知识的扩充与核心的凝聚交叉伴生。一般情况下,知识领域内的核心焦点总是处于不断地凝聚过程中,但是当领域中新知识扩充的步伐超越核心凝聚的脚步时,领域中原有的核心焦点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网络的点度中心势就会下降。当然,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

核心焦点也会被重塑,进而表现出网络点度中心势的起伏波动。

知识模式 篇4

目前, 信息化的发展使物流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全然一新的蜕变:使物流系统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并得以协调运行;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即通过物流业的信息化消除了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 使生产与消耗达到了时间、空间的一致。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它却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缺乏创新。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环境变化更加迅速, 而拥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及快速的知识创新能力成为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利剑。因此, 物流企业必须转变管理观念, 把管理对象从表面的信息转向创新的土壤—知识, 即实现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

2 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最早提出“知识管理”这一术语的是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的概念一直众说纷纭, 未有定论。本文从知识管理运用意义的角度出发, 对知识管理进行界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对组织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管理, 以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 (1) 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造适宜的知识共享平台和创新机制, 以促进知识在企业内的快速流动和创新的快速发生。 (2) 重视企业员工。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而大量的隐性知识是存储于个人, 体现在个人的行为活动中的, 因此企业必须激励员工不断地获取知识和自学成才, 创造新的知识。 (3) 重视组织文化建设。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企业精神, 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 独特的组织文化全面影响着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 以及集体效力的发挥。⑷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型。知识经济条件下, 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 领导层要不断进行学习, 扩展成员能力, 未来的领导应是集体领导、集中员工智慧和统一员工行为的领导。

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可以提供更优化的物流决策方案。企业的供应、配送信息都会通过企业知识管理平台选择最优方案, 或从知识库中找到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方案; (2) 整合信息, 实时反应。而物流知识管理在信息化的基础上, 实现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和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应,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3)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应用知识管理平台, 物流企业可以将散置在各地、分属于不同系统的物流设施资源通过虚拟企业连接起来, 提高服务水平。

3 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模式设计

从目前国内学者对物流企业实行知识管理有所论述, 但成果并不多。张培林、刘继伟等论述了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作用;桂学文、陈鹏从企业的理念、网络建设、员工激励、组织结构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知识库的建立, 也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显然, 这样的研究是不全面的。真正建立起知识管理, 并使之顺利运行, 知识管理的实施情景、企业组织架构、员工和领导者这些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它们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本文从情景、组织结构、员工、领导者、知识创新过程五个维度出发, 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图1) 。

3.1 领导者的意识、观念

在组织中, 巨大的变革往往开始于组织的领导者。物流企业实现知识管理, 作为领导者必须有知识管理的观念和意识。这将直接影响知识管理需要的情景、组织的结构和员工的行为在企业中的实现。首先, 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具有远见的目光。领导者应该看到,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其次, 领导者应该具备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要在企业中实现真正的知识管理, 而不是流于表面, 必然要求领导者对知识管理有比较正确全面的认识。

3.2 构建适合知识共享的情景

知识的传递、共享总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的。首先, 物流企业知识管理需要一种知识型的物流企业文化, 也就是指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亚文化”, 它是物流企业的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其次, 要建立信任的文化氛围。员工拥有的知识就是其价值的体现。如果员工之间竞争氛围过于强烈, 人人都对自己的知识严加保护, 唯恐失去自己的优势, 这势必阻碍企业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更不能促进创新。因此, 企业必须建立一种信任合作的文化氛围, 鼓励员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3.3 重视员工, 建立多种激励机制

员工是知识传递的主体。由于知识与人的依存关系, 对知识的管理首先要对掌握知识的人实施管理。因而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应该贯穿于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因此, 物流企业在知识管理中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建立多种激励机制, 激发人的潜能:首先, 实施多方位的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其次, 建立适合的培训机制, 不断为员工充电, 也是不断为企业积累知识资本。

3.4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实施知识管理必然要求企业组织应具备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利用、积累、分享和创造新知识的战略能力, 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 企业应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减少组织结构中的层次, 以提高企业的信息、传递速度, 实现企业组织的高效运作, 以利于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其二是要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价值, 有利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 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

3.5 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知识传递、共享是整个知识管理的中心。在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建立知识库。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最需要的人找到需要的知识, 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自己的电子图书馆等, 这就是企业的知识库, 或者称之为知识平台。拥有一个齐全且查询方便的知识库, 无疑是对传递和共享活动最好的支撑。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客户需求越来越苛刻, 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对知识积累和应用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运用企业人才资源的集体智慧, 形成知识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实施知识管理是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领导者、情景、员工、组织结构和知识传递共享五个维度, 探讨了物流企业新的管理模式, 以期为物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指导。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 2000, (3) .

[2]陈鹏.基于知识管理的物流企业虚拟化运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5) .

[3]杨露, 黄世祥.论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的实施[J].技术经济, 2007, (1) .

[4]张培林, 刘继伟.论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J].物流科技, 2006, (4) .

知识型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 篇5

(摘自因特网)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已不再能够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而是要依靠不断创新。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的承载者、所有者,是企业创新的主体,由此决定了知识型企业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新型的企业,必须要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

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追求自主性,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倾向于拥有一个灵活的组织和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约束于人甚至无法忍受上司的遥控指挥,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2.独特的价值观。他们到企业工作,不单纯是为了挣钱,更加有着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事业的追求,他们很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3.流动意愿较强和团队协作精神。一项工作的完成往往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团队组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4.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创新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很难进行分割。知识型员工工作的成果也不像一般劳动者工作所获得成果一样容易量化。

传统人力资源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直接对副总裁或总裁负责,传统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管理,来提高产出效率。具体表现为通过对员工上班时间、任务完成状况、下级对上级服从程度和员工对制度的遵守等方面来进行严格管理,甚至将一系列管理指标进行量化积分,将积分与工资收入直接挂钩。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应弱化制度管理,提升服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企业文化、沟通交流环境以及信任、承诺、尊重、自主、支持、创新、学习、合作、支援、授权和公正等人力资源管理新准则。

知识型企业员工管理模式的设计: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创新人”的新理念,实现分散式管理。充分认识到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主体;要转管理为服务的工作作风,使知识型员工不要束缚于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被动地工作,管理部门多倾听员工的意见,使信息畅通,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

2.提供一种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有利于知识型员工的创新。在非知识型企业,主要重视对物质资源和员工重复性工作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让员工被限制在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工作地点,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管理者进行严密监督和指导,因此,员工的自主性得到很大限制,大大地抑制了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在知识型企业,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活动是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活动。要把员工的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就心须创建一种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

企业创新的三大知识获取模式综述 篇6

关键词:知识获取内部研发战略联盟企业并购

在企业创新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获取、吸收并运用知识是大家普遍关心和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在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知识获取处于基础地位,只有充分探索知识获取的各种功能模式,企业才能对其拥有的知识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1 知识获取模式1——内部研发

Helfat[1]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表明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其是否能够长期保持在某一技术领域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众多的内部知识获取方式中,大多将内部研发作为区分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最关键的特征。企业研发主要是指企业为获取新知识,实质性地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并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而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一般包括技术开发和科技研发两部分。其中,技术开发是指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质型、可靠型、创新型的产品、材料、公益和服务的系统性活动;科技研发是指为了探索科学技术的重大改进从事的有计划的调查、实验、分析活动,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必须重新组合企业内部已有的知识来产生新知识,改进产品设计,形成产品的差异化,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内部研发的过程中,不同知识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技术能力,并产生不同的绩效。一般来说,企业的内部研发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知识存量水平,加快企业搜寻和选择相关领域知识的效率。一个重大的研发承诺意味企业将把新产生的知识流动转移给现有的知识库,这些知识可创造专利技术和发展核心能力,并从诞生开始就为企业自主拥有,并以较低的成本应用于技术创新活动中。另外,内部研发还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目前市场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专有新知识并吸引合作伙伴。也有研究证明,在新技术背景下获取竞争者的创新技术大多停留在编码化的部分,相当一部分隐性知识是无法获取的,高强度的研发能力可以改善企业吸收外技术知识源的能力,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经营产出也会随之增加(Crépon等,1998)。

2 知识获取模式2——战略联盟

Nonaka(1994)年在知识基础论指出,战略联盟可以作为获取外部知识流的一种手段或平台,可以让组织拥有创造持续竞争力的异质资源。通过与资源互补组织组建战略联盟,可以知晓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和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抵消内部开发的成本(Baum,1998),从而快速地获取和运用知识,并能有效防止核心技术外溢的组织,加快组织知识累积的速度(Argote,1999)。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联盟已经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无论是中小规模还是大规模,都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并把联盟作为组织学习和外部知识获取的一个有效途径。

战略联盟虽起源于日本企业界的合资浪潮中,后来却在美国企业界盛行。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认为,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的企业为了共同使用资源、共同占有市场,通过各种契约结成风险共担、优势互补、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2]。包括:①R&D合作协议;②排他性的购买协议、合作生产;③技术成果的互换;④共同营销等。Hitt等(1977)指出联盟成员通过结合不同组织的资源、技能和核心能力,可以达到开发、制造或分销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共同利益。为了提高双方的合作能力,顺利完成战略目标,企业间应积极开展战略联盟(John Child)。Chen[48]等将战略联盟定义地相当广泛,认为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内进行的企业间合作都属于战略联盟,内涵与合作基本一致。Susan等(1988)将联盟理解为两个或更多法人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司目标,组织的各种商业联盟,组织结构上并非一定是新成立的法定实体。Inkpen(1998)把战略联盟定义为为达到组织的个体目标而签订的持续的组织间合作协议,这一协议包含了使用各组织提供的治理结构或者资源而形成的不同链接和流程。Pyka和Windrum(2003)把联盟定义为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为共同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合作,或两个或两个以上伙伴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而达成的合作协议。通过战略联盟,组织可以将知识统一到复杂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并在将来的对知识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的领域以及产品可以提供先行优势的领域内获得静态效率优势。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从概念上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界定。姚群峰(1997)将战略联盟定义为: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通过设立双方都拥有股权的合资企业或在特定的经营环节下进行协作并签订短期协议等形式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赵昌平(2005)在研究跨国战略联盟时,定义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在全球市场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设立的组织机构在深入分析自身战略情况下,为了降低进入其他市场的风险、获取竞争优势,同其他企业结成的一种以契约或非契约协议为纽带的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多边贸易协议、顾客联盟、研究开发联盟、许可证、合资等。

上述学者给出的联盟定义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学术界对战略联盟的定义持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广义角度出发,企业间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属于战略联盟,例如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营销、合资、参股式战略联盟、供应合作协议、许可经营、分销协议等。另一种狭义的观点则认为,战略联盟指两个或更多组织为转移、分享和合作为目标而进行的以承诺、信任为特征的活动,只包含那些具有秘密合作关系、不涉及任何股权的联盟形式的组织形式[3]。本文主要从广义的战略联盟定义出发,深入而有效地分析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如何获取及吸收知识的问题。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战略联盟,可以为企业及联盟成员创造良好的合作利益和竞争优势以对抗联盟外的竞争者,为组织开启一扇“洞悉合作伙伴广阔能力”的窗户。

3 知识获取模式3——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之间的兼并,二是指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收购。两家规模相当的企业合并或一家企业完全融合另一家企业称为兼并;一家企业为了获取另一企业的控制权,购买其大部分债券或资产叫作收购。近年来,企业的并购在企业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将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作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外部获取方式,并探讨了战略联盟和成功并购与创新的关系研究。Vermeulen(2001)指出并购可以扩充企业的知识存量,增加技术的多样性,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Belderbos(2003)的研究发现日本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获取海外技术,提高并购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发展多样性[4],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绩效。伴随着我国企业向海外市场的扩张,吴添祖(2006)认为中国应借鉴日本企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并购快速获取核心技术,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当然,中国企业对于并购的得与失,应从组织层面、技术兼容、整合过程等多方面论述并购对企业绩效带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胡祖光,2007)。

传统上按照并购双方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关联程度,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当参与并购的双方在同一市场存在相互竞争,企业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横向并购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横向并购是指提供相同服务、生产同种产品的两家企业间的并购;纵向并购往往发生在生产或经营环节中同一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这些衔接紧密的企业通过并购加快了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可以节省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使部门间更易沟通、协调;当两家企业的规模较大且从事不同领域时,但具有类似技术、市场或在这两方面没有任何联系,仅追求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时,企业间会发生混合并购。由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并购方式层出不穷。如果企业进行内部研发,往往会耗费大量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并且绩效的产生不能得到保证,企业并购与之相比,可以快速的获得某项技术,并且能将该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开发人员纳入企业内部以保证新团队的完整性。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考虑,都有助于企业持续创新的提高和后续产品的开发,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1]HelfatC E.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in petroleum fir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Management Science,1994,40(12):1720-1747.

[2]付春.国际战略联盟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J].国际经贸探索,2001,2:65-68.

[3]Stafford E R.Using cooperative strategies to make alliance workp].Long Range Plannimng,1994,27(3):64-74.

[4]Belderbos R.Entry model,organizational,learning and R&D in foreign affiliates:evidence from Japanese firms[J].Strategi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235-259.

作者简介:

景玲(1988-),女,江苏镇江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论百度知道知识分享模式 篇7

关键词:在线知识分享社区,百度知道,知识分享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俨然成为目前最快速且普遍的传播媒介。知识通过网络分享不仅可以有效加速流通, 更可以使具有相同喜好的网络使用者, 透过知识分享聚集成网络虚拟社群。各种在线知识分享社区由此而生。这些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 不仅可以分享知识, 更能藉由已分享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然而由于网民的良莠不齐, 知识社区用户的责任意识普遍淡薄, 致使知识分享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 可能给人们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等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对于在线知识分享社区的研究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在线知识分享社区的研究背景

前人对于在线知识分享社区已经作了很多研究, 从研究角度的不同, 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两派予以区别。

国外对在线知识社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群体智慧的分析讨论。“粉丝” (fans) 社区中的群体智慧;消费者“创新社区”;有人认为网络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人们只需花费极低的成本就能够为“数字公地”作出贡献, 从而使知识生产成为众人参与的群体活动;其中有人肯定了“业余生产者”的作用。另外杰夫·豪则 (Howe, 2008) 在“众包” (crowdsourcing) 研究中指出:“每个人都拥有在别人看来很有价值的知识和才华”, “比起最具才华、最专业的员工, 数量庞大而多样化的劳动力群体总是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国外的学者对当前互联网的在线知识分享社区发展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辛辣地讽刺互联网时代“高贵的业余者”及其“群体智慧”, 并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 “极端的民主化”无助于知识和创新的产生, 掘客、社会化书签等网络群体智慧是在让一帮乌合之众决定什么是真理、什么应该流行, 对网络业余者的信任只会导致“傻瓜专政”和文化的低品位。有人表达的观点显得比较“辩证”。他认为:互联网为信息的聚合提供了巨大的风险和非常的承诺, 网民群体传播存在“错误放大”、“群体极化”等问题, 但是健康的信息聚合与知识生产是可能的。认为“群体的智慧要优于少数专家”、“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比群体知道得更多”, 但很多群体由于盲从, 作出的决策平庸甚至错误的, 他提出集体决策的艺术。

国内对在线知识社区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各种存在形式、发展因素的阐述。有人以“百度知道“为案例, 研究了互联网知识市场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通过对百度案例的研究分析目前网上市场存在着的许多复杂的不确定性对知识交易的影响, 提出实名认证交易、现实货币交易、信用评估等一系列举措。有人研究了基于百度知道的知识自组织现象, 他们认为百度知道是用户用自己掌握的经验、情感、灵感等来解决其他用户提出的问题。还有人以百度知道、腾讯搜搜问问、新浪爱问知识人为例, 比较分析了中文知识问答分享平台激励机制, 认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激励系统应由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等四大机制组成。

关于在线知识分享社区的研究不止这些, 还有很多, 都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但前人已有的研究也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 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不容忽视的, 滴水汇聚可以成江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群体智慧作为一个矛盾的存在, 可以产生真理, 也可以生出谬论, 我们应辩证地对待。国内对在线知识社区的研究大多浮于形式, 没有深入的研究。而本课题在肯定每个网民对互联网的影响的观点上, 提出要提升网民的责任意识, 每个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应对网络负责, 而并不只是把关人的责任。鉴于互联网的庞大, 本课题也只是从其中影响显著的在线知识社区中的百度知道为个案, 难免有以管窥豹之嫌。网络在发展, 研究无止境, 笔者也只是承前人之见, 作一小小补充。

二、以“百度知道”为例的个案研究

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以“百度知道”作为“在线知识分享社区”中的一个个案进行研究。百度知道作为最大的中文问答社区, 是在线知识分享社区中一个强有力的个体, 它具有知识分享社区的共性因素, 也有自身的个性成分。对于责任意识低的普遍问题, 从这个个体的研究中可以反映, 同时百度知道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对于在线社区这个大团体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研究发现。

1.功利心导致很多重复的问答。

由于百度知道设置有积分和等级体制, 回答问题有经验奖励提升等级, 还有悬赏财富积分, 累计的财富值可以用于在百度文库下载文献, 还能在财富商城兑换实物或虚拟奖品。怀着对等级和财富的追求, 在同一个问题已有的回答和自己观点相同时, 还是有很多人再提交相同的答案。

2.利欲熏心利用社区打广告。

因为网络的传播效应强, 在网络上做广告已是各大小商家的常用手段。可是知识分享社区需要的是干净舒适的环境, 不应该有太多广告的介入。相对于提交重复内容, 还有一种行为更为可恶, 就是在大家交流分享社区家庭中打广告。广告满天飞, 这是大家不愿看到的。可由于在线知识分享社区用户多、受众广, 大多数投机商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3.怀着娱乐心态作无用回答。

娱乐无罪, 但须有度。就笔者观点, 在人们获取知识的地方取乐, 拿知识开玩笑是不应该的, 利用有限的网络空间, 我们应该做更多有益的事。经常到百度知道上逛, 看五花八门的问题和答案, 会发现国人还是蛮有幽默感的, 只是可能用错了地方, 如果这种幽默感用在人际交往上, 或许收获更多乐趣。但知识、科学还是严谨些更好。

4.不负责提交错误回答。

有些问题是只有唯一正确答案, 在不知道或不确定答案的情况下, 不能作肯定回答, 以免误导提问者以及其他参考者, 特别在涉及人身安全的问题上, 更要谨慎。但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做。在回答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时, 用户应该怀着负责任的心理, 以免误导他人,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百度知道的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了由于用户责任心缺乏导致出现很多问题。鉴于这些问题和百度知道已有的对问答质量方面的把关措施, 我们补充一些对责任心提升的策略。

第一, 从提问者开始, 提出问题的质量要提升, 减少问题的重复率, 可以搜到答案的问题不重复提交。百度知道在鼓励用户参与时, 不仅仅是量的增加, 而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百度知道在问题的提出时加大把关, 重复的问题不予通过。

第二, 回答者, 百度知道的重心在问题的回答上, 问题回答者不仅是知识的分享者也可能是知识的创造者, 他们的言论直接影响知识分享的结果。责任心的缺失, 更多的是发生在问题的回答上, 对于回答者的管束应该加强。如何评判问题的答案属于有用还是无用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目前也无一个定性的标准, 也很难给出标准, 只能靠个人的自觉, 但对垃圾信息的杜绝是必要的。百度知道把关人员要树立质量意识, 严把质量关, 在把社区做大的同时做精。问题回答者树立责任意识, 对每一个自己的回答负责, 分享创造知识的时候, 不能保证有益但一定要无害。

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环境下, 知识传播的速度无法想象, 群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是分享真理, 还是传播谬论, 主要靠自觉。提升大众的自身素质才是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索诺维尔基.百万大决定——世界是如何运作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58

知识模式 篇8

目前,知识管理研究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理论体系和看法各异,为了克服知识管理研究过于宽泛的不足,人们提出了知识链的概念,并把知识管理的核心归属于知识链的管理。因此,以知识链模型为框架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可以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起到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对原有知识链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建议框架。

一、知识链模型

1. 知识链一般模型

知识链一般模型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知识链条,在这个链条形的网络中,企业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这种观点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知识从捕获到创新的过程,并将这种过程抽象为一个无限循环的链条。

2. 知识链改进模型

孤立的知识链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组织均呈辐射状与外部众多组织发生基于知识流的密切联系。因此,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

为了保证知识链的正常工作,还必须开展一些辅助活动。知识链的辅助活动一般包括:领导、合作、控制、测量,知识链的成功运作还需要相应的环境支持,如技术、组织结构及文化等方面。

根据对知识链的认识,本文建立了新的知识链模型(如图1所示)。

二、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

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的文献有很多,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和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因此,核心企业在构建供应链网络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进行知识创新网络的构建,从而形成一个包含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知识流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中建立知识创新网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市场的关联性

供应链成员在市场上的地位影响着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同时合作创新的成功率也越大。在竞争转化为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更关心未来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创新来战胜竞争对手,因此,市场关联性越大的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小,市场关联性构造了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和可能性的矛盾统一体。

2. 知识的重要程度与知识跟踪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程度不同的知识环节。企业可以将核心知识之外的相关知识,分配给供应链节点企业来承担,这不仅有利于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而且,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知识优势,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核心企业要时刻了解相对较新知识的开发,并跟踪拥有这些新知识和技能的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客户。然后,当时机成熟时,核心企业通过把供应商或下游客户的设计队伍与自己的集成起来,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在新产品中引进这些新知识的目标。这使核心企业可以在前沿新知识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之间进行平衡。

3. 文化的一致性与人才知识结构的互补性

供应链成员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是否一致,会直接影响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建立供应链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格与合适的供应链成员。供应链节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就有所差异,如果要在供应链中建立知识创新网络,核心企业必须有能力整合这些人力资源,从而可以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4. 渠道的畅通性

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知识创新网络,不仅需要保持物流的畅通,而且,更需要保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供应链节点企业在网络中的任何拖延,都将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制约着企业知识创新的效率,制约着知识创新成果的先进性。知识创新网络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外部知识内化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聚集更多的知识源,形成更大的知识内核。

三、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系统结构

如前所述,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强调供应链成员间能力的匹配。同时,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还必须不断地寻求外部知识资源,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调知识创新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结构框架。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集成的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

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均是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充分利用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下,实现ERP、CRM与SCM有机整合。网络平台是知识创新系统运作的技术基础,其中,以企业内部网为核心,再通过它延伸至外部网和互联网。增强各企业的信息系统网络通信处理能力用于与其他节点进行信息共享及供应链全局决策中的信息收集,进而实行知识交流和创新,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2. 知识处理与发现

知识处理与发现是对供应链企业中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序化的过程。知识处理,主要研究知识条理化、知识标准化和知识分类编码等。知识发现,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挖掘,整合后产生新的知识;知识发现的实现技术专门研究如何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具体的实现技术有数据挖掘、决策树方法、神经网络等。

3. 建立共享知识库

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应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内容以显性知识为主,注重集体知识的交互和传播。这是因为在供应链中企业是知识共享的主体,显性知识由于其内容明确,易于整理和传播的特点容易突破地理限制和企业边界,成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处于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竞争优势等因素的考虑,由于隐性知识的内容抽象,其潜在价值不易估量,所以供应链企业不提倡隐性知识的共享,而趋向于剔除企业独有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显性知识的共享。

4. 建立供应链知识创新网络

基于知识创新网络的创新全过程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顾客的所有创新活动和过程。这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跨越界限,在一起并行协同工作,并要求各节点企业及时收集各合作企业及顾客、特别是关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网络体现了来自不同资源和领域的知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整合,有效地弥补了核心组织自身知识的不足,克服了知识供应主体与知识使用主体之间存在的知识缺口。知识创新网络在协同供应链成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供应链外部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增加供应链的知识带宽,以提高供应链中的知识存量与创新能力。

5. 人际网络与环境支持

知识创新系统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不同个体、团队和组织间在共同工作生活中建立的镶嵌式社会交流关系网络。完善的人际网络是保障其正常运作的有效机制。人际网络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挖掘并激活人脑中的隐性知识,从而使企业知识创新永不停息。

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取决于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供应链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知识创新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的支持,物流、保险、法律等服务,科研机构的研究培训以及竞争者的合作。此外,为了激励成员企业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奉献可共享的隐性知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须辅以灵活和比较公平的激励机制、有效的知识创新评价体系、具有凝聚力的联盟文化、柔性化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等内部环境的支撑。

实践表明,供应链成员要依靠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越来越困难,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协同和利用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然而,知识创新的实施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它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许多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难题需要解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为知识创新的有效实施,以及供应链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敏:现代企业知识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悦:企业信息管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Gann DM,SalterA J.Innovation in Project-based,Service Enhanced Firms: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00,29(7~8):955~972

[4]Andreas Pyka.Innovation Networks in Economic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5(3):152~163

[5]吴冰刘仲英等: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软科学,2007,8

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析 篇9

一、专业化知识服务模式

专业化知识服务模式是根据学科专业领域需求,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面向学科专业用户的服务, 从而提高用户对知识需求的满意度。一是建立专业网站。将专业信息资源导航、专业化网络检索工具、专业研究和专题文献、专业咨询频道等集成在图书馆网站上, 使图书馆网站成为专业信息服务中心。二是提供专题服务。图书馆为了帮助用户节省查询、检索文献信息所需的时间, 根据用户所委托的某一专门项目或课题需要进行检索, 以书目、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形式提供一套完整的专题信息资料给用户。三是提供定题服务。根据用户教学、科研和项目需要, 围绕某一主题, 定期或不定期对特定主题进行跟踪检索, 并提供最新的检索结果, 从而为用户提供对口的专业化知识服务。专业化知识服务模式可根据具体用户群组的研究项目的需求、知识体系、组织方式、活动形式等定制集成分布式多元化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的数字信息系统, 并以此为该项目组提供连续的、贯穿项目始终的服务。与其他知识服务模式相比, 专业化知识服务的特点是深入细致。随着社会发展, 各学科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 呈现出学科的细化和交叉渗透的现象。这就需要知识服务提供者对相关学科有较深入、全面地了解, 从而根据用户需求, 对相关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选择、整合, 进而深入挖掘、分析、揭示、剔除不相关内容, 并予以细致合理分类, 找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利于用户作纵深研究, 从而实现知识应用和创新。

二、个性化定制知识服务模式

个性化定制知识服务是指图书馆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专业特征、研究兴趣进行智能分析, 主动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知识或利用建议, 从而帮助用户解决获取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 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个性化特征, 因此, 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为他们量身定制一整套互动式的服务体系, 向用户提供合适的知识产品, 提高对特定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个性化定制知识服务是以用户为主轴展开的, 强调针对具体用户的需要和决策过程提供连续服务, 并保证对用户决策过程进行跟踪和全面知识服务。其服务效果的验证也以是否解决用户问题为标准。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个性化知识推荐服务是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 国内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心与该校信息学院合作开发的基于知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两者在工作机制上都是对特定类型的数据集进行知识发现和利用, 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 向用户主动、及时、准确地提供其所需知识和信息, 并能根据用户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推荐结果。

三、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一) 实时交互式参考咨询服务。所谓实时交互式, 是指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利用网络, 通过文字和图像, 甚至语音和视频与用户面对面进行交流, 从而达到用户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当面交流的效果, 是一种全新、高效的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实时服务实现同步浏览, 弥补了FAQ、E-mail、Web表单等网上交流工具不具备实时性的缺陷, 为用户提供网络时代实时、动态、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二) 异步式参考咨询服务。在异步式参考咨询服务中, 用户的提问和专家的回答是非即时的, 目前主要采用E-mail、Web表单、BBS、留言版、FAQ等单一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实现参考咨询服务。通常的做法是用户通过E-mail或Web表单提交咨询问题请求, 图书馆收到用户信息请求后, 一般在1~2个工作日内以E-mail或在留言簿直接回答读者的问题, 从而完成用户信息咨询。异步式参考咨询服务的突出特点是简单易行,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但最大的问题是因基于异步处理而使用户与咨询人员之间缺乏实时的交流, 导致咨询结果不能得到及时反馈。

(三) 专家式参考咨询服务。这是突破图书馆人力资源短缺局限, 得到各学科专家支持的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图书馆首先通过各种方式接受用户的提问, 然后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初步整理后送交相应的学科专家, 由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所获取资源解答问题, 将答案传回图书馆, 再由参考服务人员将答案粘贴发布或直接传送给用户。引进学科专家参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 可缓解馆内人力资源的不足, 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使其在外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 层次化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层次化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是以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纵向分类为特点而开展的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深层次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服务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细分咨询体系, 建立层次结构, 深化和拓展咨询服务内容。图书馆将收集到的咨询问题按难易程度、利用方式、专业类型等标准, 划分成若干层次分别给予解答, 从而提高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林.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5

“知识模块分级建构”教学模式 篇1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我们不但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 还要让教学行为和方式有所创新。理念决定我们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指引行动, 行动决定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 科学探究是核心理念,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探究优先的原则。一个好的探究过程, 是生生、师生互动的平台, 是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良好的落实, 并非一日之功,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的各个环节, 从不了解到了解再到深入认识, 从“学着做”到“做着学”, 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教学中,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孩子, 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切实的发展, 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以往的科学探究, 教师把每一个环节完整地进行, 甚至一节课完成多个完整探究, 这样的课堂, 没有时间让学生消化和反馈, 没有真正体验探究的过程。一节课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探究完毕, 若一节课就能完成, 初中物理又何必安排两学年来学习呢?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某一个环节的探究能力, 这也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不完整的探究为的是一个完整的探究”。为此, 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 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模式。因此, 我们提出:教学中, 降低难度, 面对全部, 高要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随时巩固、随时反馈掌握所学内容,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坚决避免“回锅饭”, 使教师和学生乐有所教, 乐有所学。在这样的背景下, “知识模块分级建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知识模块分级建构”教学模式

“知识模块分级建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对课题知识结构进行分级构建的, 将探究与反馈检查相结合的教学法, 它将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分解成几个知识板块,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采用先分后合, 由简到繁, 步步登高。通过不同级别的反馈校正, 不失时机地练习巩固每一个知识点,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把各种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生进入每一级学习, 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和新的创造。

三、“知识模块分级建构”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新授课应用案例】光的折射 (分为以下知识模块)

(1) 探究一: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怎样传播?

反馈练习:完成光由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

(2) 探究二:光由水射入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反馈练习:完成光由水射入空气的光路。

(3) 探究三:光路是否可逆?

反馈练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4) 本节课完成一级归纳、二级归纳, 小结并完成练习。

【课堂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新课 (以沙漠海市蜃楼引入课题)

(二) 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1) 复习提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提出问题: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又是怎样传播的? (模块一及分一)

猜测: (1) 教师为学生创设猜测的物理情境, 教师演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的落点B; (2) 让学生想象改变后光线的光路 (也就引导学生完成猜测) ; (3) 让学生上台表示出光路。

演示折射光路: (1) 让学生描述光的折射现象。

(2) 向其他角度入射能否发生折射?验证:垂直入射时不能发生折射。 (补)

(3) 提出问题: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能否发生折射? (模块二及分二)

学生分组实验:看水中的硬币。

(让学生上讲台完成光路图。)

2.根据光路图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合一)

(1) 回顾光的反射规律。

(2) 类比反射总结折射规律。

一级结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由水射入空气中,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二级结论:在空气中的角大于在水中的角。

3.光路的可逆性 (合二)

(1) 提出问题; (2) 猜想; (3) 演示。

4.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模块三及其应用)

拜耳: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新模式 篇11

是史无前例的做法,而拜耳早在近两年前就已实现了该模式创新。

2012年 4月,拜耳在德国成立了这家独立的知识产权公司——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分别设立在孟海姆、柏林附近的S ch.nefeld,以及法兰克福南部的E schborn。这家涵盖了拜耳所有知识产权业务的公司目前已拥有195名员工,其中仅负责专利的律师就有95人,而对比拜耳集团在全球的数据——超过380名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员工及包含在内的180名负责专利和商标律师,这家独立的知识产权公司几乎集中了拜耳全球近一半的知识产权人力资源。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运营,曾经备受担忧的拜耳知识产权有限公司终于走进公众的视野。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总裁J oerg Thomaier博士,他表示:将拜耳的知识产权回归到一个更为精简高效的组织,无论从总体战略或是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模式对于拜耳集团公司是非常有利的。

更为精简高效的组织

拜耳是一家在医药保健、作物科学、高科技材料三大业务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单独的知识产权公司成立以前,知识产权部门的员工就分散在这三大业务集团的各个子业务单元里。Joerg Thomaier博士告诉记者,事实上,这种原有组织架构存在诸多缺陷:“比如,知识产权律师在各个业务单元内都是独立发展的,没有整体策略性的发展思路;考虑到每个子业务单元有各自的目标收益,这些单元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此时很难找到对集团公司最有利的解决方案;从人才发展角度来说,这些员工通常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就会被转到另一项任务中,整体缺乏策略性,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也难以集中进行。”

“我们把2012年4月份以前拜耳的所有专利和商标全部集中在这样一个单独公司内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精简机构,优化流程,从而调整和平衡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工作负荷,使原来分散的业务组之间更好的实现了协同配合。同时,行政开支也削减了三分之一左右。”J o e r g T h o m a i er博士说,“知识产权集中化管理,更有利于我们保持集团知识产权战略的一致性,而不是过分顾及某个子业务集团的利益。”

记者发现,该知识产权公司在欧洲的三大办公地点,均靠近拜耳的研发中心。比如,孟海姆附近有拜耳作物研发中心、医药保健研发中心,勒沃库森有聚合物研发中心,而柏林有拜耳的医药公司,研发中心的地点似乎是拜耳知识产权公司最首要的区位选择。Joerg Thomaier博士也告诉记者,“在拜耳有一个原则,当出现工作量大、事务比较重要的时候,公司就会成立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团队,而这个团队最好要靠近我们的研发中心。”

本科生知识共享模式探究 篇12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兼有活动和个性2种功能。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其社会方向,可以划分为2种类型:个体本位的学习风格和协作型学习风格。当下,交互式的学习风格越来越受欢迎。所谓交互式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师过去所扮演的信息传送器的角色开始削弱,学生的角色已经转换成小组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影响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积极、自主的信息共享。这种交互式的学习风格带来了诸多益处,学生获得了更优异的学习成绩,更好的交流技巧,增强了团队动力,学生开始主动地共享信息与知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学生对知识共享的总体态度、知识共享得以实施的具体情境、知识共享的首选途径、阻碍或激励本科生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以大体掌握本科生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表现,帮助教育工作者选择鼓励学生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和知识共享的适当的学习方法。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涉及了A大学4个年级的200名本科生,回收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从调查样本的性别来看,男女人数比例为1:1。在专业构成方面,人文社科类占38.1%,理工医科类占61.0%,艺体类占0.8%。同时利用访谈法,了解与分析制约知识分享的因素。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于知识共享的整体态度。

71.6%的本科生认为与同学共享知识非常重要;34.5%的本科生认为只有当与同学观点接近时才应该分享知识;53.9%的本科生认为应该与同学自愿分享知识;只有45%的本科生认为“共享是关怀”;5%的本科生认为应该尽量避免和同学交流;11.7%的本科生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剽窃;14.5%的本科生认为知识共享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可见,一方面本科生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诸多本科生在实际行动中疑虑重重。这主要是因为本科生对于知识共享的本质和运用机理不明朗,尚未收到知识共享正面效果的充分回馈。这既是本科生本身认识的局限性和实践的匮乏性导致的,同时与学院、学校和同辈群体的互动不足息息相关。

(2)知识共享的感知频率。

92.8%的本科生更倾向于在处理小组任务时和自己所在的小组共享知识;69.4%的本科生选择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共享知识;只有22.2%的本科生选择在做作业时共享知识;仅有23.3%的本科生愿意在处理小组任务时和其他的小组进行知识共享。由此可见,本科生知识共享的频率受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对象的深远影响。究其原因,受班级授课制和师生关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教师亲自组织的知识共享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以任务和成果为导向的小组研讨形式的知识分享的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在做作业和在处理其他小组的任务时,由于本科生往往把活动的参与者当成竞争对手来对待,因而知识共享的内部动力机制产生异化,导致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严重下降。

(3)知识共享的类型。

当下本科生知识共享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87.2%的本科生通过表达意见共享知识;64.4%的本科生通过提供答案提高其他学生的理解的形式共享知识;62.8%的本科生通过共享相关网站的形式共享知识;42.8%的本科生通过提供与考试相关材料的形式共享知识;41.1%的本科生通过提供个人书籍和课堂笔记的形式共享知识;37.8%的本科生通过帮助其他学生搜索数据库、使用软件和图书馆的形式共享知识。其中,通过共享相关网站共享知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远程教育的空前发展演化而来的知识共享的新形式,具有便利、快捷、准确、信息量大等优势。相对而言,传统的书面形式的学习资料颇受本科生青睐,仍旧是本科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本科生利用数据库、软件和图书馆以增加信息量、促进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

(4)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

为了深入、全面地挖掘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本文采用了无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发现,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有:缺乏深度的友谊;害怕别人比自己表现更好;只和愿意相互分享知识的同学合作;不想被视为“自以为是的人”;害怕提供错误的信息;缺乏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羞于提供自己的意见;缺乏时间;缺乏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害怕意见不匹配会冒犯他人;不知道该如何共享。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不能构成反对知识共享的强有力的理由。

3. 结语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下一篇:美术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