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2024-05-19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共10篇)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1

本刊讯8月24日, 由用友医疗与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联合举办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大会在京召开, 探讨在国家政策环境和医院可持续发展背景下, 如何构建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用友医疗推出首份《HRP:医院整体运营管理的创新手段》白皮书, 提出以HRP构建经济管理为主线的医院运营管理模式。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孙隆椿代表举办方之一致欢迎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主持了会议。

卫生部规财司副司长何锦国在发言时分析了国家医院运营管理的状况及未来发展展望, 并指出在新医改大势下, 医疗服务机构如何通过规划管理, 切实发挥国家财政补偿投入的最大效力, 落实公立医院为全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 确保生命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吴明教授在题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改革》的报告中, 介绍了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挑战及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 从北医三院的实践出发, 就实现公益性原则下的公立医院良性运营角度, 介绍了创新医院教研和人财物科学管理的经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长易学明, 以南京军区总医院通过经济管理, 实现人财物科学管理的创新发展战略, 与参会专家分享了经验。亚太地区、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与服务提供商, 用友集团旗下的用友医疗总裁吴晓冬在演讲时指出, 如何在医院服务规模和业务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获得进一步持续发展的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吴晓冬表示:“医院不是企业, 不能照搬企业管理的一套, 但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可以借鉴。22年来,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信息化建设, 已经为政府、社团组织、企业等80万家用户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 目前是亚太地区、中国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用友医疗整合公司全系列产品, 统一技术架构, 自主研发了一体化业务应用系统和整体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 其中包含以经济管理为主线的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HRP”。

会上, 用友医疗向业界首次发布了《HRP:医院整体运营管理的创新手段》白皮书, 提出构建以经济管理为主线的HRP的六大“利器”:建立统领财物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面向核算体系的财务管理平台、物流供应的物资管理平台、核算单元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绩效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以及成本核算、过程监管的整体运营、决策分析平台, 并且集成传统HIS中的医疗业务、药品和医疗物资消耗等数据, 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前、后台统一。

来自全国各大医院院长、主管副院长、总会计师、卫生经济管理科、财务科、设备科及信息中心等相关科室管理者等近300人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2

一、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实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提出,其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会计制度上也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较之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的制度,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之下,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会计运作速率的提升,同时还可有效的强化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监控力度,此外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主线,也是未来的趋势,因此实现医院会计信息也可促进医院的现代化进展。

二、现阶段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多数医院并未形成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部分医院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口头上,并未针对这一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形式上,财务管理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可见,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偏差已成为制约医院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二)财务信息失真。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多数医院对自身的财务信息始终持有保密的心态,即认为,若将自身财务信息至置于网络当中,将会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阻碍医院的发展,故并未对财务新消息的采集、整理、录入等相关工作进行严格把关,而弄虚作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对医院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医院和外部对其财务信息利用率大幅下降,不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还需说明的是,目前,国内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也使得各部门间对财务管理信息采集的标准也具有较大差异,加之所选择的财务软件不同,使得医院内各部门的财务信息呈现出较强的不对称性,进一步阻碍了医院科学战略决策的制定。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专业人才的缺失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当前多数医院进行分析可知,其财务管理人员的年龄均呈现出显著偏高的特点,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慢,导致其难以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2)多数医院并不具备财务管理领域,特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导致医院在财务管理人才的使用上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从而只能安排部分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较低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有关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是医院提高其财务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医院经营者和管理人员而言,其应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关系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准确把握该项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部门,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效率。在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的同时,为此项工作后续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整理和收集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措施。首先,针对现阶段财务信息失真和收集整理工作不到位这一问题,医院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在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医院决策重要关联的基础上,从源头上控制和把握财务信息,确保其真实、透明,除了需要对财务信息的录入和审核工作进行严格把握和监督外,还应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彻底杜绝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理财务信息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医院提高其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手段。首先,医院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重视,并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提升到关系医院财务管理乃至医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加强对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宣传力度,促使医院自上而下形成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重视。其次,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医院可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经营情况,创新专业人才的引进途径,除了在其网站发布相关招聘信息外,还可与高校展开合作,以“校企联合”的形式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招聘机制,从整体上提高人才的质量。此外,医院还可适当提高其财务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录用标准,确保其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初始阶段便具有较高水平。最后,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医院应进一步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定期开展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于既有人才,应考虑其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四、新医改下实现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分析

本文呈列了我国的十四所公立医院的详细会计信息化管理数据,将进行会计信息化管理前后的DEA核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部分医院在自身的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规模下降,需要及时找出并处理;还有一部医院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之中,总规模不变已经趋于稳定,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信息化的处理;最后大部分的医院在进行会计信息化之后医院的规模均得到了增加,说明医院会计的信息化处理对于医院的市场运营就有切实的作用。综上所述,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医院会计管理中,对于提升医院会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然而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在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给以处理,希望本文中提出的医院会计信息化的改善措施能够给医院在自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道路上一些参考和启迪。

参考文献:

[1]谢海玉.论新医改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10)

[2]梁凤娟.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实施效率研究[J].会计之友,2014(22)

[3]蓝文婷.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以广西A市人民医院为例[D].广西大学,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3

[关键词] 公立医院;人才;机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50-02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in public hospital

XU Anq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01,China

[Abstract]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primary resources. As a local public hospital to a tertiary qualified personnel properly handle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ships,how excellent the new personnel system, personnel policies favorable to optimize employment environment,th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achieved some results.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Talent;Mechanism;Measure

胡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还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的人才观,是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1]。得人才者得天下,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中,人才工作也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笔者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同时也是地级市的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人才现状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医院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优新人才机制、优惠人才政策、优化用人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人才队伍的数量规模、质量档次和学术水平在镇江市卫生系统处于领先地位。

1.1 人才数量

医务人员中,共有博士60人、硕士200人,研究生学历达50%以上。

1.2 人才质量

拥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2人;省医学领军人才和省“135”人才各1人,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5人;省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8人,市级医学会主任委员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级科技骨干28人。在镇江市32名重点医学人才中笔者所在医院占20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快速提升了医院的专科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1.3 临床与科研

拥有省级临床专科10个(全市1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全市17个)。近两年,医院共取得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10项(实现镇江市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零突破)、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并先后开展了肝肾移植、心脏介入等新技术新项目,这些均填补了全市的空白。

2 基本做法

2.1 突破人才理念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服务性机构,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知识和技术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医院确立了“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按照“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留遗憾”的要求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并在全院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切实提高全院职工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并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在人才的选拔上正确处理“相马”与“赛马”的关系;二是在人才使用上正确处理“学历”与“能力”的关系;三是在人才的建设上正确处理“种树”和“移树”的关系。

2.2 突破激励政策

近年来医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的实施意见”“关于科研管理及奖励的规定”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每年投入200万专项经费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和奖教金、奖学金,对各类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津贴,对成绩突出者给予重奖。

2.3 突破用人机制

坚决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思想,按照重业绩、重水平、重能力的要求合理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能做事、做成事、做好事”的事业发展平台,使他们都有施展才能、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2.4 突破人才环境

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和氧分。为此,医院一方面快速推进硬环境建设速度,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近5万平米的新外科大楼已经基本建成;投资1.2亿元、面积达4万平米的门急诊楼改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8 000万元、面积达4万平米的内科大楼改建并投入使用。随后,又相继完成了门诊广场、院区景观建设等工程。一所“温馨、优美、规范、便捷”的基本现代化医院的环境已经实现。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强化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和谐氛围,努力创建“宽厚待人、宽阔聚才”的人才环境。

3 实践与体会

3.1 处理好学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重学历更要重能力

广义的人才应该是具备一技之长,能够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就是人才。人才不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代名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引进和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型和经验型学科,它的高风险性、高实践性赋予了人才特别的含义[2]。一名好医生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有临床实践的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所以应该全面地看待医疗卫生单位人才的培养,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临床医学教育过多强调培养博士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要讲学历但不唯学历、讲资历不唯资历,只要能为患者解除病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医院需要的有用之才,就是人才。有的医疗卫生单位,为了片面地追求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追求人才带来的短期的轰动效应,而忽视了人才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把人才当成医院的花瓶,花很高的代价引进的人才往往学历很高,但临床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很低,很难适应医院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医院、对人才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这些人才由于缺少成长的必要的土壤,也只能是引得进而留不住,得而复失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医院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切忌一窝风,要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既要注重学历,更要注重实干,既要注重名,更要注重利。

3.2 处理好引进与培养的关系,重引进更要重培养

引进人才往往是各用人单位提高人才层次的有效办法,虽然成本高,但周期短,见效快。但是一味地强调引进人才也有许多弊端。因为对引进的人才了解不深,尤其是对实际临床工作水平、实践能力很难把握得准,还有一些人才对医院处在地域环境氛围的不适应,或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造成人才引进过程中失败的例子也很多,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因此风险也很大。而自身培养的研究生、博士生,因为知根知底,可以选择优秀的苗子外出深造,对其综合素质更有把握,虽成才周期长,但风险小。短则2~3年,长则5~6年,而且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后也很容易外流。因此从短期来说,人才的引进是必需的,但从长远考虑人才的培养更符合医院的实际。医院必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重点科室重点人才要重点引进,加强考核和试用,要充分注意人才原工作单位的等级,最好是本土人才[3],一位名医的成长同个人努力、社会资源和人个的情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要加大培养力度,对看准的苗子大胆送出来培养,促使其尽快成才。

3.3 处理好科研与临床之间的关系,重科研更要重临床

一个优秀的医学学科团队的打造必须是各有所长的人才组合起来,研究方向的互补性,临床和科研互补性,作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在医疗技术岗位上,医院要注意培养两种人才,即科研型人才和临床技能型人才。科研型人才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围绕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开展科研攻关,能够代表本学科的最高水平,代表医院在本学科的发展发向,临床技能型人才不要求很高的学历和职称,但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些人才往往能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能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有广大的患者群,能够为医院带来效益,提升医院知名度。尤其是作为中小城市的综合性医院来说,医院的生存是第1位,医院首先追求的是效益。笔者所在医院中医科成为全国的综合性三级医院重点建设单位,与一位名中医是分不开,她没有高等学历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但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她的专家号“一号难求”。这是每个医疗单位所争取的,是医院生存这本。科研能够给医院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代表着医院的技术特色和水平,其目的还是吸引患者,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而最需要的还是要在临床一线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科研要转化成生产力,用于临床,造福于患者,因此医院要发展,需要有科研作为支撑,但根本目的还是要提高技术水平,争取更多的患者,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3.4 处理好待遇与机制的关系,要给待遇更要给机制

引进人才需要付出成本,需要为人才提供一定的待遇,否则就吸引不了高层次的人才。对于人才的待遇,既要根据人才的不同层次,享受固定的待遇,更要按人才对医院所作的贡献,享受医院根据各种激励政策所奖励的待遇,如人才发表的高质量的文章,开展的科研课题及新技术、新项目为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这些效益中提出一部分作为对人才的奖励,这样使人才拿得心安理得,职工也觉得心服口服[5]。医院还可以尝试对科室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对学科带头人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让人才不仅是专家,还要当老板。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给待遇不如给政策,不如给机制。只有人才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多,人才体现的价值越高,人才的作用才越明显,人才对医院对社会的贡献才更大。所以说到解放人才,人们应更多地考虑从政策上机制上去解放人才,为他们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更多发挥的空间,提供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3.5 处理好引进与使用的关系,重引进更要重使用

人才引进和培养后,如何用好人才,使其发挥作用是一个大文章,否则医院的人才也留不住。如何用好人才,个人的体会是要给人才宽松的环境,要有一套考核制度,要有灵活的激励机制。

人才首先是人,是普普通通的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学会宽容,既要用其所长,也要容其所短。要善于包容人才某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人才不是全才,只要它在某些方面成绩突出,为医院做出了贡献,医院就应该承认它的作用,明确它的地位,鼓励它的创造。医院要在工作上、生活上等为人才营造成长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从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从外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往往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但临床经验差,在患者中的知名度低,加上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值又高,使这些人才在短期内很难打开工作局面[6]。这时就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要指定专人进行带教,笔者所在医院引进外科学2名名校博士,在外科领域有先进技术,但由于是外地人,没有展示的机会,院党委指定医院专家与其配合,给予足够的手术机会和临床工作机会,积累更多的临床工作经验。要主动为其协调与同事间的关系,为这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其尽快地融入和适应医院的环境。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认真贯彻全国人才会议精神,把握好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的各个环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献]

[1] 裴娟.深化职称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J].中华医院管理,2003,19(6):364-365.

[2] 郭颖婕.公立医院人才流失的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1):71-72.

[3] 马衡阳.正确处理医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关系[J].解放军管理杂志,2003,10(2):139-139.

[4] 吴向辉.浅谈妨碍医学人才引进、使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2(2):117-118.

[5] 杨廉洁,尚兴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及意见[J].甘肃中医,2011,24(4):72-73.

[6] 刘永录.医院政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2010,10(8):116-117.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4

公立医院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因此, 公立医院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减轻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 降低医院的运作成本。另外, 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也是为了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而高效地运作, 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实现公立医院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

二、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义

第一, 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应对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能否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要想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切实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 就必须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 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转型升级, 优化其管理结构。

第二, 推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提高医院自身竞争力的要求。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 推动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有利于整合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实现医院在经营、投资等方面的目标, 从而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 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是实现医院经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财务工作是医院经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 对医院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有重要意义。

第四, 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有利于公立医院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切实有效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效减轻病人看病的费用压力, 实现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

第五, 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有利于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 并形成与之配套的医疗卫生制度, 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信息化在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 信息化的运用, 促进了科学技术与财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减少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本支出, 有效完善了财务管理的工作体制体系, 也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 信息化的运用, 促进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督促其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 与时俱进, 适应现代化要求, 从而推动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协调了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

第三, 信息化的运用, 可以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体制体系, 从而满足医疗的时代要求, 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更有效地解决医疗卫生问题, 更好地改善和保障民生。

第四,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有利于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以及各方面信息质量的提高, 形成高效的质量监控体系, 解决信息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没有形成坚实的基础, 财务信息不集中, 无法有效提供全面的财务资料, 不能及时获得精确的财务信息, 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功能不明确, 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楚, 没有形成宏观的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 无法提出配套的可行措施。

第二, 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尤其是领导层对于信息化发展的意识较弱, 从而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受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 缺乏创新, 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发展滞后。

第三, 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导致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能与时俱进, 管理效率低下, 工作运转流程冗杂。

第四, 没有形成全面配套的信息化制度, 各方面的组织结构存在漏洞, 导致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还不高, 利用信息的科学性还较低。 (转109页)

五、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措施

第一, 夯实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 加强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资料和及时精确的财务信息, 明确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功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形成宏观的信息化体制机制, 指定配套可行的措施。

第二, 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信息管理的能力, 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 督促相关人员切实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并对在职人员进行再教育, 使其不断与时俱进, 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加强自身业务本领, 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 改善信息化的技术手段, 精简工作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 根据自身情况, 构建切实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并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

第四, 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 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不断完善信息化工作流程, 明确信息化的需求, 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 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分析与评价工作, 并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处理、反馈, 科学评价工作中的各个问题, 不断提升医院发展潜力, 提高综合能力, 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第六, 完善公立医院的网络系统, 提高整体分析的水平, 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宽更广更高的发展平台, 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 促进各个部门协调运转,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摘要:看病问题在我国民生问题中地位突出, 为了有效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国实行了新医改体制,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公立医院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体制下,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论述新医改体制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并提出有关建议, 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医改制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兴灵.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会计之友, 2010 (26) .

[2].郝燕玲.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012 (06) .

[3].杨建国.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05) .

[4].张晓红.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经济师, 2013 (09) .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5

【关键词】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事业方面也得到了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国内的一些大中型公立医院正在渐渐的进行转变,而通过分析与总结,这种转变可以简单的归纳为:用更具规模性的发展方式取代了过去仅有的一种医疗机构方式。与此同时,在管理的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转型措施。医院管理的核心部分是财务管理工作,伴随着相关内容的改进,也被提出了更为全面、细致的要求。依据我国当前一些公立医院的具体管理模式,公立医院是将医疗作为自身主体的法人机构,在当前形势下,它存在着多样的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仅由一名法人管理的模式以及由多家医院法人组成的医疗集团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之所以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差异,是因为其自身的一些历史影响因素以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是站在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以及企业管理的元素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的集中管理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期能在日后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一、财务集中管理的含义

财务集中管理,就是借助网络技术,将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的财务信息建立共享,有利于集团管理者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反映、控制、分析与评价,从而在战略上实行集中监控,整合内部财务资源,防范风险,提高效率。公立医院的集团化管理,在财务的集中管理方面,主要实现了资金与账务的有机统一管理,将信息管理技术与财务资源有机结合,并且实现共享,这一管理模式将有利推进医院未来的整体发展。

二、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的相关对策

1.配合科学的财务审批制度

医疗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从全局统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要配合科学的预算审批制度以及突发特别情况审批制度。医疗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可将各成员医院闲散资金统一管理统一支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医院的发展;但也存在弊端,即,成员单位支出的每一笔资金都要经过审批后才能支付,若不配合科学、高效的财务审批制度将会影响成员单位正常的工作效率。科学的财务审批制度是医疗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基本保障。

2.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为了充分保障财务集中管理能够顺利进行,其首要任务便是任命财务负责人,使他们对财务集中管理进行监督与反馈,这样一来,便可以实现会计监督的相对独立性,以保证医疗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受到影响或临时更改,同时也保证了下属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管理问题及时反馈到医疗集团并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促使下属医院的发展方向与医疗集团整体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3.建立起ERP系统

ERP系统,指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用较为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为领导层以及内部的相关员工提供解决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该系统通常是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它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建立我国公立医院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达到提高效率的主要目标。

首先,是财务会计系统这一方面。公立医院集团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建立ERP系统才能使得财务会计系统能够合理的应用到其中。财务会计系统这一个方面包含了多个相关内容,主要有成本核算部分、利润分析部分以及医院的财务管理部分等。ERP系统对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集中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将医院内部的控制度与之相结合,更是起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积极作用。

其次,在库存管理这一方面,主要是对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以及库存支领等各种情况进行实时的管理,对卫生材料及类似的医疗物资消耗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医疗成本。另外,该系统可加大管理层的管理力度,加强科室对经济管理方面的参与意识,例如科室下放人、财、物权等情况。

再次,是信息系统这一方面。ERP系统能够帮助医院的管理层提供更及时、准确、全面的决策信息。

三、公立医院财务集中管理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提升综合竞争力

对公立医院的集团化建设实行财务的集中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有利于医院提升自身在当前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情况下的竞争能力,而且能够帮助我国的国有医院加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以此来达到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这样的终极目标。当前的形势下,医院处于政策、市场环境双重变化的大环境下,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医院实现了由过去的传统模式向新型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发展。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正是在当前形势下,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情况、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实行集中管理,才能实现它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进行协同管理的能力。医疗集团之所以实行内部管理的统一,是因为财务管理是医院集团化管理的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实现医院集团化的内部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医院集团化不断发展与完善。

2.有利于控制财务情况

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财务管理的漏洞,也可以使我国的国有医院实现对财务的控制权。如若财、务分开,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医院的整体发展失去控制。集中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的实施,是因为公立医院中的财务如果是分权管理的,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整体控制力度弱,导致其难以完成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前景,并且在医院进行未来发展的情况下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其发展缓慢。

3.有利于控制资金

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一方面可以加强医院强有力控制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资金利用率的提升。医院不断的壮大与发展,是需要大量资金作为物质支持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医院发展的大部分资金多数都是经由贷款、自筹等各种方式筹到一起的,与此同时,这个因素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详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医院中的有效资金,合理运用到医院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一些大中型公立医院正在进行逐渐的转变,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被提出了更加精细的要求。财务集中管理机制,在公立医院的集团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一方面,它可以对控制财务的相关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我国的一些公立医院提升自身在当前大背景下的竞争能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可以为医院的正常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洲,张甄.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财务集中管理初探[J].金融经济,2010(14)

[2]张甄.探讨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中的财务集中管理机制[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2009(04)

[3]何娟玲.基本建设财务集中管理和统一核算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6(22)

[4]苏端平.关于医院集团化下财务集中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6

辽宁省滕卫平副省长,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赵自林司长, 辽宁省卫生厅曾晓菲副厅长, 中国医院协会潘学田常务副会长,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禄生教授,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0家医院的领导及卫生经济界专家, 参加了本届高峰论坛。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教授主持高峰论坛大会演讲。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陈晓红少将、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曾国洪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李宏为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陈安民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董立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郭启勇教授、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石光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教授、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王保真教授、重庆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培林教授、解放军251医院的王景明院长等共有12位嘉宾在论坛上进行演讲, 他们的演讲围绕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这个论坛主题, 结合自身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 各具特色、高水平地反映了我国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现状。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7

1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整体框架研究

1.1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萌芽期 (2005年-2009年)

1.1.1内控存在的问题。该阶段的公立医院内控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导致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宽松, 执行力差; (2) 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流程不完整; (3) 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和科学的预算控制; (4) 人员素质不高, 风险意识较差[1,2]; (5) 独立的评价监督机制缺乏或力度不够[3]; (6) 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未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4]。 该阶段的问题更多的出现在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上。

1.1.2研究进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了初步的重视。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在此阶段呈现出理论基础薄弱, 内控体系不完整的特点。研究直接针对医院出现的问题, 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但并未提出有效的措施, 从实际情况来看,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之初, 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内控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但对于如何建立适合各家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 学者们众说风云。自2006年有学者首次提出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前要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以来[5], 学者们就公立医院是否应该围绕财务和预算控制手段建立公立医院内控体系进行了研究。然而在内控环境上只强调了成立内控办公室、专门的行政办公室监管以及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尚未对内控环境进行完整阐述。也有学者提出在医院尚未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情况下, 仅依靠财务人员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并不能完全达到内部控制目的, 致使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6]。

从实践角度来说, 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从来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情, 需要院领导牵头, 相关部门参加, 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完成。有学者[7]从业务梳理、 流程整合、再造的角度提出了一条可行性较高、适合不同公立医院的内控体系建立路径。还有学者[8]以内部控制要素为主线, 结合公立非营利性医院内部控制要素的特点提出:从加强基础管理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着手, 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医院文化建设;从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角度, 尝试加强内部控制活动;从风险防范与控制角度, 加强医院医疗风险评价与控制。

1.2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成长期 (2010年至今)

1.2.1内控存在的问题。该阶段的公立医院内控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健全的内控环境, 包括权责划分、组织机构、价值观、人才招聘机制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 (2) 风险评估不足, 特别是医院的管理者对单位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 风险评估意识不强, 缺乏有限的风险管理机制; (3) 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评价作用; (4) 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应用比较薄弱; (5) 缺乏必要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9,10]。随着原卫生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各地的公立医院开始探索构建本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该阶段存在的问题开始出现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各个方面, 内部控制建设更具有系统性。

1.2.2研究进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在该阶段的研究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 首先研究的理论性更强, 出现了采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有学者结合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的最新政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框架进行研究, 通过对其及其配套指引的目标、 原则、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解读强调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运用信息系统作为内控手段的必然性, 提出该政策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不能采取“拿来主义”[11]。也有学者结合波特“五力”模型, 从监管机构、患者、供应商、医院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12]。更有学者基于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 (COSO) 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对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重新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13], 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之中。

其次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 研究的范围更加集中。有学者专门从内外部因素分析了大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探讨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14]。也有学者聚焦于公立医院文化软约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当两者都处于高效时能够相互影响, 共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及医院竞争力[15]。 公立医院集团化模式作为解决公立医院法人治理难题的试点途径之一, 近年来也备受关注。有学者就探讨了随着公立医院管理层级的增加, 如何控制集团运营中的代理风险增加的问题。文章从集团管控的视角, 对医院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内部控制组织框架的构建进行探讨, 并从战略、人事、 财务、 投资等不同方面组织实施, 解决了医院集团内部控制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16]。

1.3研究新趋势

随着风险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学者们开始结合风险管理谈内部控制体系。这一新趋势越来越重视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也融入了更多的风险管理的理念, 提出了不同的论点。“构建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13], “建立财务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框架是公立医院规范财务行为的有效途径”[17]、“内部控制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与可操作规范建设, 以及与之配套的评价标准体系”[18]、“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之内”[19]等都对公立医院领域内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做了新的诠释。

对于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发展何时才能走到成熟期, 应当以政府出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指引” 为标志。当政府能够根据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发展制定出适合我国各级公立医院发展现状的内部控制建设指引时, 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才算正式步入成熟期。

2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通过综合国内专家学者对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 基本梳理了有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时间脉络。研究发现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过程中有以下4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2.1从思路到内容上集中度、类似度过高

国内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研究理论基础逐年加深, 逻辑思路逐年清晰, 但是很多现状类的文章从思路到内容上集中度类似度过高, 且由于政策导向的原因, 有很多的文献成果集中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2.2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经过多年的实践, 大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 但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起步晚, 至今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 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内控建设指引, 致使医院的内部控制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 甚至有些制度形同虚设, 增加执行成本, 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2.3内控体系构建实践发展缓慢

整体而言,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未改善, 对于各位学者提出的针对性建议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内控管理现状陷入了“提而不变”的怪圈。

2.4内控办公室的独立性无法保障

对于现阶段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政策导向应该是构建以财务模块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 但国内还有部分学者错误地认为要将财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 而不是设置独立的内控办公室, 这不仅不符合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 也不利于内控的审计和监管, 削弱了内审的独立性, 容易产生舞弊和漏洞。

综上所述, 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重心还是在于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而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没有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核心在于没有构建适合公立医院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虽然现阶段国内正在试点不同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 模仿上市公司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代为履行出资人职责, 但是公立医院依然缺乏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动力。原因在于,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和全体股民的监督, 在“经济人”的假设下,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为了“逐利”有最直接的动力来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公立医院由政府代为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不但公众无法直接对公立医院及政府实施监督, 而且新医改对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定位使得政府或者类似董事会的决策机构并无改善医院内部控制的直接动力。想要解决当前问题,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等内控信息的披露, 提高公立医院对公众的透明度,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加之政策上的问责机制促使公立医院不断改进内部控制。

3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现实途径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8

200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其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 新一轮的医改拉开大幕。而公立医院改革成为了此次医改的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0年2月23日,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 标志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式启动。由各省 (区、市) 分别选择1~2个城市或城区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以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 重点围绕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全国共有16个城市入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的城市名单。

而为了对《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相关工作安排的进一步细化, 2011年3月7日,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发布, 明确提出了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在全国推行惠民便民措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等五项改革重点任务。截至目前, 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已经时间过半, 各试点城市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 形成了各具本地特色的改革模式, 但改革还在深入进行下去。

2 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影响

广义的医院文化泛指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改革措施也势必将影响到医院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医院文化的各个层次上带来机遇和挑战[1]。

首先, 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的要求, 政府将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 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 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 对中医院 (民族医院) 、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这将对医院的院容院貌、医疗技术设备和文化基础设施等物质文化的发展带来契机。

第二, 在行为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是医院全体人员在履行各自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文化, 它包括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科教、文体娱乐、人际关系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在政府、社会、个人的三方利益调整中, 突出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明确提出通过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改善服务等举措, 切实发挥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促进公平公正。公益属性的确立也为规范和明确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以及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三, 在制度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是具有医院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管理制度等。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在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以及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给了医院进一步进行医院文化建设, 尤其是完善制度建设的政策支持。

最后, 在精神文化方面。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层, 决定着医院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其内容包括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思想意识、心理态势、道德风尚等。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相关规定, 将通过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有了这些支持性的政策措施, 将使医院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进一步完善。

3 对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院文化建设的建议

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都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在医院文化的根基上的医院管理, 才能形成服务热情、优质高效、敬业奉献, 更加具有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 才有医院管理的现代化。为此, 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3.1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群众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要求有良好的医疗治病的环境和更安全的医疗技术和素质。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不仅能给患者带来身心的愉悦, 也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先进的设备则有助于医院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诊疗服务。因此, 在当前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应该抓住公立医院改革的时机, 积极有效的利用政府投入, 积极培养人才, 改进医疗条件, 优化服务环境, 改善基础设施,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完善的医疗。

3.2 重塑规章, 进行制度文化创新

由于当前公立医院的趋利性倾向, 使得医院的规章制度也产生了偏移, 更加侧重于确保医院自身经济收入。这也是造成医患矛盾突出的原因之一。而如前所述, 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在医院的运营与管理方面有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措施, 医院可以在这些指导性的政策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大胆创新, 以维护公益性为核心来制订最适合本院的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用这些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有效激励员工, 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 提高服务质量[2]。

3.3 明确公益性, 创建和谐医院

本次公立医院改革将“公益性”作为一个鲜明的特征提了出来。“回归公益性”将使医院从对于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向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转变。这一转变也为医院文化的塑造指明了方向。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的配套与支持, 如政府补偿机制的变革、管理机制的转变, 医院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 而通过进一步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宣传和引导, 使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正确辨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按劳取酬与无私奉献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将对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形成医院精神、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起到关键的作用, 使医院步入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江阳, 医院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 (6) :218~219.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9

我国的公立医院原来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公立医院的开支属于财政拨款,医护人员捧着铁饭碗, 抱着做多做少都一样的心态,因此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也对医疗体制进行了改革,由于竞争压力加大,公立医院不得不对内部的运营制度进行改革, 推进其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新医疗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一)加强预算管理

新医疗制度要求公立医院加强预算方面的管理,对医院的收支都要做好预算管理, 不能随意改变一个项目的收支,杜绝舞弊行为, 以规范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 这也要求医院的预算做得更加完善、细致, 因此医院必须对信息化加强研究,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严格要求资产负债信息

新的医疗制度要求医院严格管理资产负债信息,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对财务信息的风险控制。新制度的这些规定要求医院对资产进行全面的跟踪,而不只是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医院要对一些花费较大的设备要慎重采购,不能舞弊,不能造成浪费。

(三)完善会计科目

新的会计制度完善了医院的会计科目,做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规定,以适应医院的实际情况。新医疗制度下对各个科目的确认,计量都更细致明确,那么医院制定的报表也增多,信息来源也更广,这要求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不能再孤立,必须实现资源共享,那么这对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的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医院的日常工作也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网络。 但是,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不足,比如大多数医院都拥有会计核算软件,解决了手工记账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但是其信息技术系统的功能不完善,过于独立,应用领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网络环境比较开放,外界的访问具有随意性,还容易受到病毒的恶意攻击, 医院内部的信息易产生泄露。 一旦医院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崩溃,如果数据没有备份,将会给医院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影响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二) 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对其投入比较大,所以在预算的要求上比较严格,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还是过于独立,没能与其他系统连接, 并实现采用电子表格来管理, 导致医院的预算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

( 三) 医院对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盲目性

医院没有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借鉴其他医院的成功经验,没有提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在对信息技术设备的选择上不够慎重,致使花费巨额建成的信息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在实践中发现系统的很多功能并不能很好地使用, 其仅仅是替代了原来的手工劳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缺乏一些应有的基本功能, 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该医院的实际工作。 医院在与开发集成厂商签订合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售后服务问题, 当院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时,如果所选的开发集成厂商服务不到位,将使得后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四)管理决策者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复杂而且投入巨大,建设周期长,这就需要决策者在事前做好长远规划,比如风险评估等。 但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往往只关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多少软、硬件设备、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却忽视了长远规划,甚至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当作花钱就能买来的软硬件, 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盲目建设。 公立医院能够得到财政支持,管理决策者往往忽视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以为一次性投资就可以永久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国的市场环境和国际形势不断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 五)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不深

财务管理人员是实现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得到大量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但是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期间只掌握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其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 又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这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我国的市场经济变化快,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也缩短,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完善更新,就会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后于市场形势的变化,难以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

四、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面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期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有所帮助。

( 一) 公立医院的决策管理者应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管理决策者必须深入认识到信息化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数据高度共享,在强大的系统支持下,将医院的全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层次,而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作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为医院日常管理和发展提供财务决策依据,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尽快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

( 二) 公立医院要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信息系统

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很多,功能也参差不齐。所以管理决策者在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要综合考察软件的运用情况,比如软件的功能是否完善, 系统是否稳定,数据是否安全,服务是否到位等,并且必须把售后服务考虑在内。 所以,决策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必须慎重。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信息系统的功能再完善,但最终能否发挥出作用,关键还在于使用者,人才是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作为医院的财务人员大多是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出身, 其主要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信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了解程度不够深。财务信息化建设除了要对现有的财务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信息系统使用技巧,充分发挥出财务软件的作用。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复合型人才,既要了解医院财务管理的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能够在使用日常财务管理软件过程中,自己解决遇到的信息系统中的小问题,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四) 政府要帮助推进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公立医院是公益性的组织,属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应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以促进其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其对人民的服务质量。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将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作为公立医院评级的指标之一,这样可以促使医院对其信息化进行专研,不断提高其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公立医院应加强对预算的管理

医院要规范其预算管理,加强信息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使预算管理与其他系统连接,采用电子表格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我国市场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我国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 在新的医疗制度下,医院应做好新旧财务信息的衔接,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已不足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公立医院必须不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使工作更轻松,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使公立医院的信息不再独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适应新的医疗制度,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医院的经营积极性提高,医院对其经营效益情况更重视了。因为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下,医院之间的竞争压力加大,我国公立医院的开支不仅仅只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医护人员的铁饭碗也被打破。医院为了提升其竞争力,必须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质量。医院管理人员也不得不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规范其运营行为,使各个方面高效运行,以提高其竞争力。虽然公立医院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但是距离医疗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还很远,医院必须变革其资本控制方式,建立健全其资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医疗体制改革,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敏芳.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财会通讯,2013(10).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篇10

关键词:医院,民主管理,实践经验

0 引言

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形势下,作为公立医院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医院民主管理建设,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而必须研究的课题。民主管理是管理者把科学的管理思想进行传递,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医院在民主管理建设实践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将职工置于主人的地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院务公开或其他形式,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医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力地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

1 医院开展民主管理的意义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力量源泉。没有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医院的改革发展是不可能成功的。特别是实行卫生体制改革以后,医院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民主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医院职工更加重视自身权益的保障和维护,更加懂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自身最起码的权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强化职工民主管理。职工民主管理是医院自身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对职工的恩赐,构建和谐医院需要“双赢”。职工是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医院是职工安居乐业的基本生活载体,职工群众也深深懂得离开医院的发展,那来我们自身的利益保障。

2 医院民主管理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医院党委紧紧围绕“加强领导、以人为本、围绕中心、突出服务”的工作原则,坚持“保障职工四项权力,以培育职工主人翁理念,构建内部和谐氛围,提升全员履职能力”为工作重点,着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锐意进取实践”的工作思路,使“民主建院、民主兴院”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打造出了“风正、气顺、人和、劲足、绩优”的良好工作局面。2010年医院被评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无锡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

2.1 主要做法:

2.1.1 狠抓制度建设,规范民主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长效管理制度、提案管理制度,优化了民主决策。由于医院是由原市一院、市儿童医院和市五院等单位整建制合并而成,医院占地300亩,床位1850张,用工达3000多人。医院于2007年整合初期,院党委按照《中国工会章程》、《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医管中心关于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程序选举产生医院第一届职工代表和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选举产生职工代表155人。2007年12月以来,医院召开职代会8次,召开专题主席团扩大会议2次。凡是涉及医院的重大改革意见、绩效分配方案、三级目标责任制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二是建立了院务公开责任制。成立了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和院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组建了以党、政、工、团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建立了以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的院务公开监督小组。在党政统一领导下,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职责明确,把院务公开工作纳入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了民主管理的考评奖惩制度。每月对机关各职能处室的作风建设,岗位职责的履行,办事效率的优化进行测评,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职能处室的工作,为月度发放绩效工资提供依据。每年结合年终工作总结、民主生活会,采取座谈和无记名测评等形式,对医院领导干部、职能处室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并将职工满意度作为选拔作用干部的重要指标,有效地落实了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制度。

2.1.2 落实“四项权力”,激发主人翁意识。

一是扩大参与权。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渠道,充分赋予职工参与权,最大限度地扩大职工参与面,采取形式积极,动员职工多方式地广泛征集意见,实事求是地向党委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意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二是拓展知情权。从干部选拔任用、财务管理、廉政建设、职工入党、评先推优、困难职工补助慰问、为职工“办实事”等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事情,按照规定都要做到公开。三是广赋监督权。我们制定了院务公开的定期督查制度,并对检查督促的范围、形式及程序、工作纪律做出严格的规定,与其他有关制度相结合,形成“党、政、纪、工”等相关工作的检查、测评、考评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充分保障了职工代表的参与权与监督权的落实。四是尊重表达权。围绕中心工作、业务风险防范工作、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相关难点、热点问题,在职工中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同时,开展院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午餐交流会,设立工会信箱、工会主席微博等形式,方便职工提建议,实现了多渠道倾听民声、集中民智、落实民意的工作要求,有力地推进了管理民主化进程。

2.1.3 推进院务公开,打造“阳光工程”。

一是健全院务公开领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把手挂帅,党、政、纪、工四方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院务公开工作机制。建立了院务公开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医院院务公开实施办法》,将院务公开作为医院日常运行管理的重要工作。二是明确了公开的具体要求。规定凡行内重大决策和制度出台都必须有职工群众参与,凡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由职工代表讨论通过,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等群众关注的问题必须由下至上层层推荐并按程序予以公示,最大限度地落实职工参与权、知情权、评议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规范院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院务公开内容涵盖医院发展规划、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型器械的购置、职工晋级、职称评定、中层干部的聘任、财务收支和预决算、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货币住房补贴、职工福利、物资采购供应、药品采购,以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2010年,我院开展职工岗位设置管理聘用的工作,涉及全院职工,改变了以往人事聘用的身份管理,而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力资源,凝聚了优秀人才。虽说人员涉及广,但由于做到了事前征求职工意见,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广大干部职工十分满意。

2.1.4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参政”能力。

一是强化正面引导。针对历年提案和建议中存在的偏福利、轻履职,讲待遇、忽素质等问题,着力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引导职工树立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履职理念,把更多的注意力引向关注医院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围绕中心工作献良策上来;同时,积极开展了好提案、好建议评选活动,议案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职工代表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章和方式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的能力。三是严把骨干和职工代表“选用”关。在职工代表中选出了一些懂政策、能组织、会办事的骨干人员组成专门的职工提案小组。按照政治业务素质好,公道正派,群众公认度高的选举标准,选出了一批热心民主管理,又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干部职工作为职工代表。通过上述工作,使参政议政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提升民主管理工作层次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2.2 主要经验

2.2.1 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建立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改革的大环境下,职工代表大会职权的拓展,更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深化,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建设。结合医院实际,特别要注意从解决突出问题人手,坚持医院重大决策必须向职代会报告、医院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广泛征求职工代表意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请职代会审议通过、医院领导成员必须向职工代表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职工代表民主评议等。

2.2.2 搭建以院务公开为主要载体的服务平台,是建立民主管理的重要前提。

推行院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加强职工民主监督,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通过院务公开这一载体,充分表达职工利益诉求,凝聚职工智慧力量,推动医院和谐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医院每年二次的职代会审议行政工作报告和财务运行报告,审议医院业务资金使用情况,医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医院定期召开党政领导联系会或职代会主席团联席会,由行政领导通报医院运行情况,研究决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医院通过院务公开栏、局域网、内部报刊、院月会、晨会等及时公开有关事项。

2.2.3 营造以和谐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良好氛围,是体现民主管理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家大型现代化综合型医院的民主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医院文化在医院职工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提高竞争力,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时刻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职工的思想变化,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关注职工的多种需求,特别关注职工的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精神世界需要。同时,要注重做到公正民主。要从公平正义出发,妥善协调职工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职工与医院、职工与家庭、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的各种利益,这是构建医院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2.2.4 夯实以提高职工代表参政的综合素质,是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条件。

提高职工代表素质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前提。高素质的职工代表就是医院的财富。一要严格把好职工代表人口关;二要针对职工代表整体素质情况,采取参观学习、定期培训、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推动广大职工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利,不断提高整体意识、全局意识。

2.2.5 打牢以维护职工利益为根本的工作理念,是做好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石。

职工群众是医院和谐健康发展的主力军,建设和谐医院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医院领导干部把真诚团结职工、热忱服务职工、正确对待职工群众,用心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医院党政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朋友,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职能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工作方式由“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向“我听你讲、我给你答、我为你办”的模式转变,变管理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多为职工排忧解难。

参考文献

[1]张建民编注.基层工会组织工作.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0)第55851号.

[2]唐月霞.公立医院管理机制改革探讨[J].医药产业资讯,2006(20).

[3]姜染全,张楷莹.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沿革及方向[J].现代医院管理,2006(01).

上一篇:质控系统下一篇:勘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