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化

2024-05-26

台文化(精选12篇)

台文化 篇1

1 相关概念释涵

文化认同 (cultural identity) 指个体对其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的归属感 (sense of belonging) 及内心对所属文化的承诺 (commitment) , 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以文化作为独立的意义属性形成群体的文化认同, 是通过个体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时, 有意识地依据由语言、文化价值、文化习俗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属性进行。人类学家Linnekin和Poyer (Linnekin﹠Poyer 1990) 强调文化认同是由广义的环境而非遗传所决定的, 而且这种文化认同存在一定的弹性, 是可以在一定的空间灵活变化的。

漳台“扒龙舟”伴随强烈的民间祭祀及信仰, 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祗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制, 它世代传承, 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1]祭祀有四个因素组成:第一, 祭祀对象;第二, 主祭人和参祭人群;第三, 祭祀程序;第四, 进行奉献, 提供祭品。祭祀依其范围的大小, 分部落性、村落性、超村落性与全镇性等不同层次。民间信仰,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2]它包括信仰对象、信仰媒介、信仰方式。信仰的表现方式就是祭祀, 祭祀又是通过祭祀仪式体现的。仪式在1771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一本秩序和方式的书, 它是指在特定的教会、教区或相似地点举行的庆典和礼拜”。漳台“扒龙舟”蕴含两地的祭祀文化, “水仙”和“扒龙舟”是通过祭祀联系起来的, 信仰是祭祀的原动力, 而龙舟则是信仰的载体, 参与“扒龙舟”成为当地居民区域文化认同的体现。

2 漳台龙舟祭祀概要

2.1 漳台龙舟队伍分布

俗话说“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九龙江是福建第二大河流, 漳州位于九龙江沿岸, 漳州人称九龙江为他们的“母亲河”。九龙江的水域除了养育该地区的人们, 另外也为该地区“扒龙舟”提供了充足的水域条件。截止到2013年, 沿九龙江西溪北岸的漳州龙文区, 就分布有23个自然村, 龙舟计55艘, 蓝田镇18支队伍, 步文镇25支, 朝阳镇10支, 郭坑镇2支 (见图1) 。台湾近三分之一的居民祖籍在漳州 (见图2) , 也就是说漳州和现在部分台湾人有切不断的血缘关系, 台湾有一句谚语:一府、二鹿、三艋舺, 概括了清朝年间全岛三大城市的盛况, 反映了台湾由南至北的开垦史, 以及各城仰赖海洋贸易的情况。其实, 龙舟运动也随着开发进程在各地盛行, 加上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发展, 两岸龙舟赛交流逐渐增多, 中华台北队教练王庆堂介绍说, 每年农历端午节, 岛内各地就会举办多项龙舟比赛。据金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董博士介绍, 台湾地区主要是传统的夺标式“扒龙舟”。据了解, 祭拜“关帝公”“水仙尊王”, “祈求水仙的福佑”表达“奋勇拼搏、团结合作”的龙舟精神, 成为闽台龙舟传承的重要文化因素。

2.2“信仰的载体”———龙舟

漳台的龙舟多是一种狭长型的船, 没有龙头。据漳州龙文区武术协会常务副会长陈金水先生介绍, 以前漳州龙舟长度15m左右, 划手32人左右。随着人们制舟技术的进步, 现在龙舟发展到长25m以上, 划手60人以上。漳州龙文地区的整艘龙舟由用一至两根漳州特有的杉木制成, 龙舟中间的一根长木称为整个龙舟的“中枪”, 犹如主轴, 主要起稳固作用。“中枪”短于舟长约3 m, 整体形状是距形, “中枪”掏空形成船仓。每仓长2m至2.5m不等。周身的侧面为“押竹”, 长度约为舟身的长度, 船头翘离水面1m左右。龙文区发展至今, 现在最大的龙舟长达26米, 一次可乘近70名桨手, 其中一个舵就有16米左右, 甚显气势。龙舟的舟身图案油漆漆成“龙鳞”的形状, 颜色有绿、蓝、红、黄、白等, 控制龙舟方向的“舵”有5米多长在水中就像是龙的“尾巴”一样。在整艘龙舟上, 船舱外侧、尾部、舵身、桨叶上均写有“水仙尊王”四个大字。

至于该地区的龙舟为什么没有龙头, 却又有“龙鳞”代表的“龙身”, “舵”代表的“龙尾”?主要推论如下:漳州地区的龙舟是由当地先民从事海上贸易的“船”和中原龙舟的“龙”元素结合形成的, 台湾地区的龙舟是由移民台湾的漳州人传承传播形成的, 二者是同源的。漳州沿海先民从事海上贸易, 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 途中遇到大风浪, 人们会“划水仙”祈祷神灵的福佑;另外据文献记载, 唐末时期中原人民避乱入闽。举族南下, 人数可观;平民百姓成群结队集体南迁, 也将中原的风俗带到了福建。如龙舟竞渡、放风筝、舞狮等。[3]当时中原龙舟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随着与当地特色的融合, 就逐渐形成了该区没有龙头、却又用龙身、龙尾以保留“龙”的记忆, 且纪念的水仙尊王也含有纪念屈原元素的特色龙舟文化。

2.3 祭祀的原动力———信仰

民间祭祀性体育活动往往与民间信仰有密切的联系, 信仰是一个具有特定的个体实现但又超越个体的社会化“存在”, 虽然无法“看见”, 却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漳台人们多信仰开漳圣王、妈祖、保生大帝、关公等, 段凌平先生在《漳台民间信仰》一书中指出, 漳台都有许多座水仙尊王庙, 多分布在沿海和平原, 船舶在航行中遇到风险, 船员和乘客都要众口一齐作锣鼓之声, 各人手里拿着一支筷子, 好像比赛龙舟般虚作划船的样子, 就得脱险平安靠岸, 称为“划水仙”, 即求救于水仙王, 漳州龙文龙舟祭祀的“水仙尊王”多数认同是古代的名人转化而来, 主要是纪念屈原, 屈原就是“水仙神”, 但段凌平指出, “水仙尊王”又称“水仙王”, 不是专指某一神明, 而是一群水神的总称。被认为水仙神的很多, 不过漳台较多的是大禹、伍员 (伍子胥) 、屈原、王勃、李白这5位;或以为还有鲁班和项羽等 (见表1) 。

以上人物形成的“水仙尊王”, 均被视为航海者或水旱的守护神, 素为沿海民众、渔民、贸易商人所崇信。这些神明或者是因为以治水为业绩, 或者是最终归宿与水有关, 或爱国, 或有才能者。全国范围内流传最多的是纪念屈原, 而漳台的村民不管有没有屈原, 他们都会在端午节划龙舟, 拜水仙, 或认为水仙尊王会镇邪, 保佑旱涝保收;或认为“水仙”是民族英雄, 是爱国人士, 是值得敬仰的人才等, 表达信民们的“有求必应、现世现报”等功能性期待。总之, 水仙信仰凝聚着当地民众的生活信念和理想追求, 影响着民众的文化性格和社会心理, 成为劳苦大众的主要精神依托;同时他们通过塑造历史上与“水仙”相关的历史人物, 提高当地龙舟活动的正当性与权威性。

3 闽台龙舟的文化认同分析

3.1 闽台龙舟的文化整合功能———祭祀仪式

漳州许多村在端午节前后“扒龙舟”, 主要是由民间自发组织, 往往由一村一族发起主持, 邀请附近村舍参加, 并且整个竞赛过程伴随水仙祭祀仪式。仪式本身是由文化秩序所塑造的, 反过来又塑造产生它们的社会秩序。[4]仪式一旦启动, 便在该时间内形成仪式的场域, 即由仪式举办地点、仪式组织者、参与者、仪式中所使用的物品等共同构成的神圣空间。这样的时空是靠社会成员共同参加, 在反复操作中形成自觉的心理定势, 并把它传给新一代, 成为后者生长环境的一部分。

据考察, 龙文地区四月初一, 水仙庙前“打龙船鼓”, 参赛队伍以“社”为一个单元, 该单元内基本是同姓氏、同宗族的人。如2012年龙文首届雪津杯龙舟赛的冠军队都是“陈”姓的队员;2013年龙文区第二届龙舟比赛的冠军队95%以上是姓“郭”的队员。四月初一“打龙船鼓”代表今年要“扒龙船”, 十五过后练船, 五月初一请水仙, 初二禁港 (休息) , 初四游江 (夜间点龙灯沿江撒纸钱和贡品, 意在养鱼虾, 要鱼虾不要伤及屈原的遗体) , 每到一个弯都要喊“嘘”声 (哭找屈原) 。初五拜水仙, 龙舟下水要拜水仙, 由一名长者手持“花心草”和“净水”来净龙舟, 舟里摆放有焚烧的香炉及“祭品”, 长者净舟完毕, 说明顺利祭拜“水仙尊王”, “扒龙船”得到“水仙”的福佑, 不会有翻船、队员溺水等危险情况, 之后方可进行比赛, 龙舟上岸要放鞭炮拜水仙。据2013年金门龙舟赛知, 金门龙舟祭祀过程分三步:第一, 庙内拜土地神“关公”, 程序为主祭者、陪祭者等就位;上香、献花、献爵、献馔 (猪肉、烧鸡) 、献果、献金帛;向神像行祭礼 (长老要脱帽) 、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献炉敬;礼成;第二, 庙外点睛仪式, 主要有道士用“净水”净舟, 然后在道士的引导下, 县长和议长等到场的高级领导点睛, 包括龙头上龙的眼睛、舌头、鼻头、耳后、腹部、龙尾、龙颈等处都需要点上红色的红点;第三, 鸣炮, 龙舟下水。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知, 漳台多是传统式的“扒龙舟”, 有完整的祭祀仪式, 但大陆和台湾祭祀又有不同, 大陆主要是村民自发、自主建关帝庙、妈祖庙、水仙尊王庙等, 并进行祭祀。台湾是政府行为, 县长和议长会亲自到场参加祭拜和点睛仪式, 说明政府对民间祭祀的认同, 对划龙舟过程中祭祀文化的认同。总之, 祭祀仪式中包含着宗族认同和归属依据, 它是人们在某一时间、某一处所的“指南”和“路标”, 又是历史掠越至此时此处所发生的关系和效益。[5]闽台龙舟祭祀文化体现在“民间信仰”、“祭祀仪式”等方面, “强制”人们参与“扒龙舟”从而对人们进行言传身教, 约束和教化人们, 起到调节社会关系, 整合社会秩序的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体育文化生活, 展示村落祥和、团结的氛围。

3.2 闽台龙舟的文化认同功能

人构成社会的集体, 人在社会中出生、成长, 成为社会集体的一份子。漳台“扒龙舟”使得该区的集体价值观得以实践, 强化了村民对集体力量、团结精神的认同感, 即个体对于其它个人或团体所表现出的态度、观念或行为模式表示认可, 而愿意成为团体的一份子, 参与其行动而产生归属感。“扒龙舟”就如同一个文化磁场, 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本村落、本民族的人们。人们通过“扒龙舟”活动把亲和内聚等团结精神拧成一股绳, 交汇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及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据悉, 漳州“扒龙舟”主要是各个村镇联盟形成, 集体商定哪一村做东, 然后村里的长者或在学识较高者协助下调动群体的力量, 共同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龙舟赛。端午期间, 不管在外打工、当兵或工作的, 只要是男丁都要在龙舟赛期间回到村里, 参加或观看龙舟赛。大家从中寻找自我、证明自我, 体现集体主义、凝聚族群、强化权威和地位等;不参加或不通过集资等其它方式参与者, 会受到歧视, 或被排除在集体认同之外;反之, 能参赛或为集体龙舟赛出一份力, 则是家族荣誉的体现, 据悉漳州蓬州村因舟小导致2012年比赛输了, 结果全村在2013年集资30多万元集体造大龙舟。

文化是人为的, 人创造文化, 文化为人服务, 同时文化制约人。[6]人和文化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社会结构和人的关系是互动的, 互动的存在形式就是实践。龙舟作为民俗体育的“活态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受到闽南文化的“再创造”, 反过来, 龙舟文化也影响着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据龙文区陈金水先生介绍, 漳州龙文区的龙舟制作所需树种, 主要是杉树。在伐木工伐树时, “祭祀山神土地”是伐木工的规矩, 但只祭祀百年老树, 仪式顺利通过后方可进行树木的砍伐。漳州地区杉木釆伐在 (农历) 八月期间, 古言有“七竹八木”之说, 意思是七月伐竹八月伐木, 因这季节竹木的含水量比较少 (不象雨季) , 伐下的竹木便于畜存, 而且不易烂掉或长虫。这些“规矩”或“古言”正是漳州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经历或听说这些事象, 逐渐接受和传承传播形成文化认同, 在认同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区域内的文化整合, 形成集体的禁忌和相同的价值观念等。

当地村民在对“扒龙舟”, 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认同, 例如, 当问及当地村民认为当地龙舟的特色时, 他们会把“站立式划姿”、“船体积大”等与其它地方龙舟的“共性”作为当地特有的、感到很骄傲的“特性”, 这些事情恰恰说明了人们在逐步加强对当地“龙舟”的认同。具有“文化认同”意义的龙舟, 有利于子孙继承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 逐渐形成文化自觉, 即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从而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权。闽台人在形成“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达到“文化自觉”, 可以表达和解释该区域内扒龙舟的起源、发展、命运及其在闽南、中国乃至全球的地位, 更好地对民俗体育进行传承和保护。

摘要:文章透过人类学视角, 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对漳台地区龙舟祭祀进行考察, 发现漳台“扒龙舟”遵循一定的祭祀过程, 分析可知漳台“扒龙舟”祭祀“关帝公”、“水仙尊王”由闽台两岸人们祭拜神灵的民间信仰决定, “扒龙舟”具有强化两岸文化认同的功能, 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闽台龙舟,祭祀仪式,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19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182.

[3]陈少坚, 谢军.闽台体育文化交融与发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4]李志清.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以桂北桐乡抢花炮为个案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5]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民族出版社, 2007.

[6]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台文化 篇2

长泰电大:杨义文老师

《闽台区域文化》知识点

第一章 闽台历史渊源

了解:

1、闽台地缘、人缘的密切关系。

2、古代闽台关系的发展过程。

理解:

1、近代闽台共同经历的历史变迁。

第二章 闽台文化

了解

1、文化内涵与闽台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理解:

1、台湾文化特征与形成原因。

2、闽南文化特征与形成原因。

3、比较台湾人与闽南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异同点。

拓展:

1、剖析台湾人的心理特征。

第三章 闽台宗教

了解:

1、闽台宗教交流的现状和模式。

理解

1、闽台宗教的历史渊源

2、闽台宗教交往的特点

3、闽台宗教交往的作用

拓展:

1、把握闽台宗教交往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第四章 闽台民俗

了解:

1、闽台民俗的名称与形式。

理解:

1、闽台民俗对闽台两地人的行为与情感的影响。

拓展:

1、比较闽台民俗的异同。

2、从闽台民俗中认识闽台文化的亲缘性。

第五章 闽台民间信仰与禁忌

了解:

1、闽台民间信仰形成过程与形式。

2、闽台民间禁忌的形式。

理解:

1、闽台民间信仰与禁忌对闽台两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拓展:

1、闽台民间信仰和禁忌对闽台人意识行为的共同影响。

第六章 闽台文学

了解:

1、闽台文学产生的历史渊源。

2、闽台文学创作题材交融、作家往来的情况。

理解:

1、闽台诗钟的概念,形成过程。

2、诗钟竞咏产生的原因与影响。

第七章 闽台艺术

了解:

1、闽台音乐的形式、类型与特征。

2、闽台舞蹈的形式、类型与特征。

理解:

1、闽台戏曲繁荣的原因。

2、闽台戏曲主要剧种的特色。

拓展:

1、闽台戏曲对闽台两地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2、闽台戏曲在沟通闽台两地人民情感中的特殊作用。

第八章 闽台民间文学

了解:

1、闽台民间文学的内容。

理解:

1、闽台民间谚语的特征和类型。

2、闽台民间歌谣的特征与类型。

3、闽台民间故事的特征与类型。

拓展:

1、概括闽台民间文学对闽台人生活的影响作用。

第九章 闽台建筑

理解

1、闽台民居共同点。

2、闽台寺庙建筑的风格及相互影响。

拓展:

1、从闽台民居风格中分析闽台人共同的审美意识。

第十章 闽台教育

了解:

1、闽台科举考试的历史沿革。

2、闽台府县儒学的历史沿革。

理解:

1、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与交融,2、闽台府县儒学的联系与交融。

拓展:

1、从闽台庙学规制形式中论证闽台文化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

第十一章 闽台方言

了解:

1、闽台方言的形成的源流和过程。

2、闽台方言的分区基础和社会背景、分区情况。

理解:

1、闽台方言的流播。

2、闽台方言的文化内涵。

拓展:

1、从本地方言中发掘闽台方言的共同特征。

第十二章 闽台法律

了解:

1、闽台刑事诉讼法的异同。

2、闽台婚姻法的异同。

3、闽台司法制度。

理解:

1、从闽台区际司法协助特点、现状,分析闽台区际司法协助的重要性。

2、闽台区际司法协助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

《闽台区域文化》模拟试题(开)

一、填空

1、于绍熙间任漳州知州,他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使“漳民独蒙大儒之泽”,造就一些文人学者,文化发昌盛,文化教育普及。

2、闽台两地宗教法脉相联。以佛教为例,台湾佛教法脉与福清黄檗寺、福州怡山西禅寺、关系密切。

3、新娘出嫁后数日内由新郎陪同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当日,新婚夫妇须由娘家弟妹前来迎接;须在日落前返回男家,据说这样才能有望生男孩。

4、可视为反映福建教育培养人才状况的重要标志。这些进士和举人,构成了福建历史上政治、文化和教育人才的主体。

5、祖国大陆夫妻离婚办理形式,一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而台湾地区“离婚制度表明台湾地区离婚形式也有两种:一是,二是诉讼离婚。

二、名词解释

1、闽台文化

2、妈祖

3、泉州孔子庙

三、论述题

1、概括闽台地缘、人缘的密切关系。

四、知识拓展

1、发掘本地方言中称谓词、熟语、地名中具有闽台方言的共同特征的实例,并说明理由。(结合本地或家乡方言占10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朱熹

2、福州鼓山涌泉寺

3、“归宁”

4、历代科名人数

5、两愿离婚

二、名词解释

1、闽台文化

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具有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妈祖

妈祖原名林黙,又称林默娘,莆田县湄洲人,传说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她秉性聪颖,救人济世,拯救海难。升天后被渔民视为海航保护神。妈祖作为民间的海上女神,历史上又受到封建王朝的青睐,推波助澜,妈祖信仰不仅在东南沿海广为流传,而且被带往世界各地。每年妈祖的诞辰和忌辰,各地信徒都要到妈祖庙祭祀,有些还愿的信徒不远千里感到湄洲祖庙进香以示虔诚,这几年台湾的香客不断增长。

3、泉州孔子庙

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主体建筑为宋代典型的重檐庑殿式,殿为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屋脊较短,四角斜坡面较长,殿柱皆为花岗岩石,束腰嵌有莲花图案青石浮雕,台北孔庙位于大龙洞、哈密街一带,由泉州府惠安县着名建筑大师王益顺于1925年重建,主要模仿泉州孔庙,建成“正统南中国式孔庙”。

三、论述题

1、概括闽台地缘、人缘的密切关系。

(1)地缘关系

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台湾海峡,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200千米,狭处只有130千米,离福州最近,据地质学家研究,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连结的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遂变成为海岛。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2)人缘关系

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己传到台湾。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左镇人、长滨文化、圆山文化等,说明台湾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居住,而且它的原始社会史的每一个阶段,在文化内涵上,都与福建等东南省份的原始文化息息相关。创造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住民,多直接来自大陆东南部,他们成为后来台湾土着的一支主要来源。

四、知识拓展

1、发掘本地方言中称谓词、熟语、地名中具有闽台方言的共同特征的实例,并说明理由。(结合本地或家乡方言占10分)

(1)称谓:闽台两地有些家庭因世代单传或人丁稀薄,父母等多视其子女为掌上明珠(民间称此类子女为“罕囝”),台湾父母为孩子取名多有意抑贬,称其为“粪扫(垃圾)”、“戆囝(傻瓜)”“阿扁”等,厦门也多把男孩起名为“臭p”福州有“依土”“依乖”以示卑贱之物易为成活。而这类“罕囝”,面称其父母时也适当加以变通为“阿伯、阿叔、阿哥”或“阿姆、阿婶、阿姊、”等,寓与己血脉无关,得以免灾避祸。

(2)熟语是一种独特的口语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由于熟语内容丰富、反映面广、富有乡土气息、形式、固定,因而群众喜闻乐见,闽台均有“爱拼才会赢”

(3)地名命名的共同特点

地名一般由专名与通名两部分构成。

专名特指某地地理实体并借以区分同类地物的专用词,起定位作用;通名则用以概括某种地物的共性,起定性作用。闽台地名中的专名多采取闽台方言中对同类地形、地物的惯用指称为主要构词成分,再辅以大小、形状、方位、色彩以及姓氏、人名、数字等各种描写性成分,进行相互结合而加以命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厦门有东埔、前埔等十几处,漳埔县有乌石埔、平和县有枫埔、永春县有桥头埔、安溪县有郭埔等,举不胜举;台湾带埔字地名更多达数百处,如台南、台北、新竹均有牛埔、屏东有草埔等。

两岸地名在命名上有相当数量的地名出现出相同、雷同的现象。

台高官痛批公务文化“五大恶” 篇3

“考试院”系台当局最高考试机构,掌理公务员的铨叙、任免、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恶质文化使人才变庸才 关中表示,自己曾在会议上询问部内同仁:“心目中的公務文化是什么?”但没人回答,他因此计划在年后办征文活动,让公务员说真话。

关中将“保守”、“乡愿”(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和稀泥”、“虚应故事”(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名实不副”归纳为公务文化中的“恶质文化”。而这“五大恶”让有理想与使命感的公务员感到失望,无辜背负了恶名。

关中指出,文化影响制度,而关乎公务员生涯最重要的考绩制度,就是齐备这五种恶质文化的制度,影响公务体系,使得人才变庸才。

关中说,在推行考绩改革时,有主管不愿得罪同事,不愿诚实考评。许多单位用轮流、投票的方式决定,“这不是乡愿,什么才是乡愿?”

关中表示,现行的考绩制度没有评估、没有绩效、没有管理、没有是非、只有奖金,甚至还有“潜规则”可以代替,“关乎公务人员生涯最重要的升迁、薪水的制度都能虚应故事,那还有什么是实在的?”

他举例说,名不符实的考绩制度,造成一个能力不够、明明最多只能当科长的人,结果却当上司长;原本只能当司长者,结果却当上副部长。最后全都因能力不足,无法推动工作。

基层公务员叫屈 有很多公务员对关中的批评感到委屈,陈姓基层公务人员说,所有批评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不过基层单位什么都要做,还有挨不完的骂。

担任公务员3年的李小姐说,公务员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么清闲,有的人工作多得做不完,节假日也要加班,而且加班费还有上限,有些机关甚至不准报加班费。她说自己曾在工作时被民众指着鼻子骂:“公家单位的‘米虫’,浪费纳税人的钱。”回到家后哭得很伤心,如今早已经习惯外界的各种漫骂。

但也有些公务人员对“五大恶”之说十分认同,认为公务文化早该改改,要建立赏罚分明、奖优汰劣的制度,才能鼓励公务机关里的优秀人才有所发挥。

而目前,大部分人抱着“少做少错”的心态,只想“钱多、事少、离家近”,积极作为者反遭打压。2013年有近1200名公务员递辞呈,告别“铁饭碗”。

台文化 篇4

关键词:闽南文化,闽商精神,对台宣传,郑成功文化,闽台交流

2014年6月20日, 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 日本平户市以及国内外异地南安商会的代表和嘉宾共700多人聚集在一起, 共同拜谒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郑成功的故乡——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拉开序幕。腰鼓震天响、龙狮共飞舞, “两岸阵头大踩街”活动正式登场。由龙狮队、腰鼓队、布袋木偶、 大开道、器乐队等组成的10多个民俗“阵头”各展风采, 吸引了八方来客驻足观看。

由南安市人民政府、郑成功文化研究会、南安市广播电台联合闽南话广播协作网两岸15家电台, 现场直播“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热闹的气氛、熟悉的乡音正跨越海峡, 在微风中温馨地传播着。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 海峡两岸地域相连、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语言相通, 自古以来两地交往就十分密切。台湾有80% 的居民祖籍福建, 目前台湾岛内使用闽南话的人口多达1200多万。闽南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

近年来, 南安市广播电台立足郑成功祖籍地的优势, 以郑成功文化为主题, 在“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郑成功研究会”等团体的配合下, 突破原有的传播方式, 积极拓展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 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闽南话文化栏目精品吸引台湾民众, 用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乡音乡情感染台湾民众;同时在栏目中植入“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 并将其作为栏目的灵魂去触动台湾民众深藏内心的、 与生俱来的敢闯敢拼的情怀, 把同根同源、血溶于水的民族情感统一到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上, 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一、听“乡音”, 用相同的声音拉进两岸的亲情

“天黑黑, 欲落雨, 阿公仔揶锄头要掘芋……”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谣, 结合《咱厝人》女主播阿莹那清脆的闽南乡音, 又准时回响在闽台两岸的上空。“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20世纪40年代, 是福建群众移居台湾的高峰期, 他们在故乡的亲属多达80多万。但由于两岸断绝交往, 这些来自福建的民众无法回到家乡, 开始了与亲人和故土长达几十年的分离, 对家乡的思念, 成为这些祖籍福建的民众心底最深沉的痛。几十年过去了, 两岸终于恢复了交流, 但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 如今都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即便有心回乡看看, 也没有了那份体力。所以, 他们大多会选择通过对台广播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甚至通过对台广播来寻找失联多年的亲人。通过对台广播的闽南语节目, 不仅让这些老年人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也让他们在台湾的家中能够听到来自故土的乡音, 体会家乡的亲情。

对台广播将闽南文化植入闽南语广播中, 并通过广播、微信等多渠道媒体分享给台湾听众, 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 还能唤起他们对故土的深情回忆。在闽南语美食节目《咱厝美食》中, 我们通过探求“洪濑鸡爪”、“酸菜面”、 “草屯割包”、蚵仔煎、闽南“四物汤”等南安特色小吃的做法与渊源, 让台湾的年轻受众了解到, 原来在台湾常见的小吃都是来源于福建, 来源于南安。浓浓的乡音, 更激起了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那一种亲如一家的情分, 延续乡情, 根植民间, 渗透到了每一个同胞的心间。

闽南话广播是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 易引起彼此的共鸣。 通过闽南语广播消除隔阂, 传递温情, 分享最新文化的成果, 达到最终的情感回归。其次, 闽南文化广播节目推陈出新, 既回顾了祖上一辈的传统文化习俗, 又把握了互联网时代求新求变的心理, 及时报道和体现祖籍地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变化, 符合台湾听众的所思所想, 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二、接“地气”, 用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不管是台湾同胞来到南安, 还是我们走进台湾, 当大家坐在一起泡茶、聊天时, 你一定会发现, 尽管两地的政治、社会形态有所不同, 甚至曾经分割近六十年, 但彼此之间的精神沟通却没有多少障碍, 在对事物的看法上, 双方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原因何在?血缘、文缘、地缘等即所谓的“五缘”文化, 其所代表的是闽台之间紧密的五种联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 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五缘”被认为是南安在发展闽台关系方面的优势所在。

如何在对台宣传中更接“地气”, 更容易形成“以内容吸引人”、“以容量留住人”的新广播模式呢?在节目中,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利用亲缘、血缘关系, 讲述平实感人的故事, 同时结合闽南俗语、打油诗、童瑶、歌谣等, 进一步满足台湾百姓的需求, 拉近彼此的情感, 以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首先, 从“文缘相承”看传播效果。“文缘”, 在闽台文化、 教育、艺术、民俗、宗教诸多领域中一脉相承。“文缘”可细分为“语缘”、“诗缘”、“戏缘” (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木偶) 、“乐缘” (南音、铜乐小调等) 、“艺缘” (木偶头雕刻、 花灯、石雕、木艺等民间工艺) 、“俗缘” (节庆习俗、婚嫁习俗等) 、“信源” (妈祖、广泽尊王等) 。“文缘”林林总总, 丰富多彩, 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闽台文化一脉相承的气息。

闽台的主要方言为“闽南方言”, 福建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对“闽南方言”的熟悉、理解和应用, 这使得福建媒体特别是闽南的媒体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同源化文字”解读, 这样解读出来的讯息在对台广播中偏差也会较小。

其次, 从“血缘相亲”看“受众选择”。春秋战国时期, 闽越族部落选择舟楫, 成了首批登上台湾岛的原住民。据说, 现生活在台湾中部山区、平原、岛屿上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的原住民, 至今还保留着造舟出航、额头刺青和文身等习俗, 这是古闽越遗风的延续。南宋时期, 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开始到澎湖屯垦。明代开始, 福建人大批移民台湾。清朝康熙年间, 台湾划归福建省, 出现了历史上长达200年的“闽台合治”。据1926年统计, 台湾民众祖籍为福建的占83.1%, 其中泉州府属各县占44.8%。

“血缘相亲”是现代社会人们“寻根”的原动力, “家人亲戚的话比外人的话可靠, 同乡人的话比外乡人的话可信”。 因此, 对台广播要从“同声同气”、从闽台两地文化相通之处入手, 增进台胞对闽南文化和内地发展的关注, 同时挖掘郑成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九日山祈风、凤山旅游文化等本土文化要素, 让对台广播更接“地气”。使两岸关系在认祖归宗的亲情的基础上, 唤醒两岸统一的愿景;在老乡同乡的情感中, 填平心理深深的鸿沟。

三、展“魅力”, 用相似的“魂”凝聚共同的“心”

20世纪80年代, 由台湾歌手叶启田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红遍了海峡两岸, 并经久不衰。歌曲唱出了闽南人共同的“魂”——“爱闯敢赢”的闽商精神。

多年来, 对台广播一直在挖掘和创新闽南文化要素的精神之魂及其呈现形式, 只有在节目形态中植入两岸观众能产生共鸣的“魂”, 才能凝聚起两岸人民共同的“心”。

在对台广播中, FM881广播电台结合闽商精神、海洋文化, 把“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新时代闽商精神植入栏目中, 建立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使海外各国闽商、海外侨商、 港澳台新闽商, 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航行和发展。

台湾文化尽管有其浓郁的本土特色, 但它是闽南文化的一种自然延伸和拓展, 与中华文化更是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链。特别是在“输人不输阵”、“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鼓舞下, 两岸文化商贸交流激发出了极高的热情与创造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需要透过两岸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来共同发展, 两岸共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应当携起手来, 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搭建两岸交流平台。2008年以来,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的发展态势, 合作交流深化, 与此同时, 随着两岸信息社会的发展, 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对台广播资源正由“独享”变成“共享”, 内容也由“异质”趋向“同质”。对台广播报道和栏目更应顺应形势发展和媒体自身的需要, 通过突破、创新, 有效地引导听众, 同时在栏目中合理应用本土资源, 用闽南文化要素更多地接“地气”, 力求使台湾受众“深有所感”, 互为交流沟通, 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杜苏闽.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J].中国广播, 2014 (10) :32-34.

台文化 篇5

班级博客-构筑网络环境下班级文化新平台

一、构建班级博客的`背景和设想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环境以及方式方法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与中学生追求自主、反对权威、追求个性等精神需要相契合,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

作 者:叶国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嵊泗中学,202450 刊 名:班主任 英文刊名:TEACHER IN CHARGE OF CLASS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巴塘天葬台及玉树藏族的天葬文化 篇6

神奇的青藏雪域,隐藏着太多的秘密,独特而奇异的藏族天葬就是其一。静冷阴森的施尸台、黑压压的鹰鹫、形色峻酷手脚干净利落的天葬师,及周遭斑驳陆离的玛尼经石和猎猎劲舞的经幡,营造出一场场看似充满恐怖气氛,实则神秘、庄严和极其圣洁的藏区天葬盛典。天葬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奇特的高原藏民族文化。

瑞祥繁盛的天葬圣台

康藏地区最著名的天葬台是青海南部的玉树县巴塘天葬台,它坐落在一个徐缓开阔的绿色山坡上。

顺着长满青草的山坡向上步行200米,便是天葬台所在地。这个天葬台与我在玛多牛头碑山下所见的那座天葬台不同的是,解尸台不是长方的石板而是拉开一段距离的一方一圆两个大石礅,石面上泛着黑油油的光。天葬台有篮球场大小,长方形,地面平坦,寸草不生。解尸台四周地面粗糙,有很多孔眼和小坑,这是鹰鹫的利爪留下的印迹。石礅四周,还有一些白生生的碎骨片和散乱的绳索。圆形的石礅中央有比人头骨略小的一个坑窝,据说是用来敲碎死者头骨的,做成坑状是为了避免敲击时脑浆四溅。天葬台上坡方向不远处有玛尼经石墙和一些经石堆,上面刻着“六字真言”或经文、佛像,一些较大的彩色玛尼石成排地摆在玛尼堆的前面或顶部,显得格外耀眼和肃穆!

天葬,是普通藏族人奉行的一种葬俗。它是按照藏传佛教的丧葬程序,诵往生经,然后将尸体送到天葬台,经天葬师解尸后喂给秃鹫吃光的一种独特丧葬习俗,非常奇特和神秘。

据考证,巴塘天葬台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哇久丁桑贡选定的,为康藏地区最大的“优胜天葬台”,风水方面,它具备了佛经中所描还的那种“地有八瓣莲花相,天有宝幢九顶相”的瑞祥。又有说,一千多年前这里地下曾伏藏有“权威十相”及上中下3个坛城等风水瑞相,可调整风水,驱凶纳吉。通常,天葬台选址,都要求后面有高山,前面有平原,山下有东水西流幸运之河,实地观察,巴塘天葬台完全与这种要求吻合。所以,自创建以来,它一直兴旺繁盛,葬典不绝。

天葬台旁边的班庆寺建于明洪武年间,这里有几座佛殿和白塔,最大的建筑是二层的藏式平顶大经堂,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达日如来,还有观音、文殊、绿度母和把佛教从印度传到青藏高原的莲花生大师的塑像。

引起我注意的是另一座不大的更仁堂,里面供奉的狰猛百神(即牛头马面神像),神态狞厉可怕。别看他们面目可憎,其实都是些“好人”,是他们引领亡者的灵魂从“中阴”到达安宁境地的。修建更仁堂的目的很明显,是让活着的人早早地经常拜认,以免死后遇到他们因惧怕而乱跑,投胎为各种苦行动物或坠入地狱。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些狰猛百神又是精美的雕塑艺术品和珍贵文物。更仁堂门内两旁摆放着两具一进门会吓你一跳的骷髅,他们是这个天葬台的坟主,悉心管理着这座天葬台,并把它侍弄得洁净无污。

班庆寺和天葬台的后坡,有座规模宏大的幡城,有一个足球场大,印有各种经文的风马旗(经幡)挂在几十米高的许多木杆上,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给这座本已很出名的天葬台增添了更多的宏伟和神秘色彩。这种大规模的经幡城,是我在别的藏区没有见过的,它是佛教信众们内心虔诚的极至张扬,也为这块风水宝地营造了一种宗教的特殊魅力。

少有改变的奇特仪轨

在玉树藏区,天葬有严格而神圣的程序,这种丧葬风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少有改变。

一般死者临终前,要请当地活佛或高僧念经;死后还要念让灵魂往生净土的往生经,同时将死者身上的动物皮衣服换成布料衣服,并在尸体未僵之前,将其用白布或死者的衣服及白羊毛绳捆绑好,固定成跏趺“坐化”状安放另室,设祭坛念超度经若干天。

出殡送葬日,由僧人择定,送葬的人除僧人外,都是死者家人及至亲好友。尸体运送途中由亡者亲属背尸,中途不能落地,不然阴魂就会折返或在落地的地方游荡7天,影响转生。

天葬仪式由僧人司葬,先点桑烟,诵度亡经和祷告经。奇怪的是,大群的鹫鹰不知从何得知,居然会按时飞临天葬场,等候在一旁。接下来,“洛甲巴”(天葬师)揭除裹尸布,将尸体以俯卧状安放在施尸台(解尸石礅)上,再用利刃在尸体背部划出几道花纹,然后站起身来,朝鹫群一声高喝!似是首领的一只巨大秃鹫立时腾空而起,一个威猛的俯冲扑向施尸台,在尸体背部啄取几口后又闪向一旁。这时,天葬师也退后几步,其余的秃鹫立刻像一片黑云般冲至,争先恐后你拥我挤地撕扯和吞食尸上的肉和内脏,顷刻间,一具完整的尸体就变成了一堆骷髅。这时,天葬师赶开鹫群,重又来到施尸台前,用榔头或石头砸碎剩下的骨头架,然后再把人头放到施尸台的石窝里砸碎,用糌粑和脑浆把碎骨拌和成团喂鹰。等肉和骨头全部被秃鹰吃完,鹰群重又高高飞走之后,天葬仪式即告结束。

如果尸体被秃鹫吃得一干二净,就视为吉祥,表明死者生前勤于诵经拜佛,多有行善积德,灵魂已经升天;反之说明死者生前犯有大罪孽,灵魂难以升天转世,家人就特别痛苦和不安,接着还要念经做法,为死者超度赎罪。

天葬之后,家人服丧时间为“七七”49天,因为佛教认为,死者的灵魂在“中阴”途中要游荡49天才能找到归宿。这期间,家人为了让亡灵顺利转世,要每天不断地念超度经。服丧期间,家人不能洗脸梳头,不能穿新衣,不能娱乐,当年不能宰杀牛羊……禁忌甚多。

天葬的对象是正常死亡的人。在玉树,因得怪病,或自杀或服毒或中弹死亡的人,是不能天葬的,如送到天葬场就是对佛和天神不敬,死者是无法超生的。

据一位当地藏族朋友说,玉树藏族的天葬仪式,除了亲属和好友外,是不允许其他人到场的,更不准游人观看和拍照,正因此,天葬才恒久地保持着它特有的纯洁和神秘。

玉树的天葬师,是一个独特的人群,很少有人过问和知道他们的秘密。按照教义,天葬师是人间与天国的中介使臣,是人生命轮回的助产士。一般每个天葬场有两三个天葬师,多由僧人担当。巴塘天葬台现有3位天葬师。历史上,天葬师是世袭的,现在有不少人是为了做善事,追求来生的幸福而选择此职业的,也有的仅为生存。每葬一具死尸,天葬师往往可以得到死者亲属馈赠的一些钱物,有时数量可观,足以维持生活之需。有些天葬师,天长日久,积累了不少解剖和医学知识,可以给人看病。教义上天葬师的地位不低,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这种职业还是存有一定偏见和歧视的。

尸身无用灵魂永恒

当然,玉树藏人的丧葬形式,不惟天葬一种,还有塔葬、火葬、水葬和土葬几种。但这几种丧葬形式有特定性:塔葬,是最高等级,只属于有很高佛位的大活佛;火葬,用于活佛、有名望的高僧或旧时的千百户等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水葬的主要对象是夭折的婴幼儿。土葬,用于死于

非命的人,如死于刀枪剑戟和各种灾祸者,或患麻疯病、鼠疫等恶疾者。玉树藏人认为,土葬把尸体埋入地下,灵魂永远不能转生,所以他们选择天葬。

天葬的独特性,体现在它奇特而神圣的宗教精神、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意义上。

天葬文化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观。藏传佛教轮回转世思想认为,人生有今生来世,灵魂是不灭的。而且,人生短暂,生了死,死了再生,永远轮回不息。人死后的尸体,只不过是“灵魂”所抛弃的不再有用的躯壳而已,所以,用它喂食饥饿的鹫鹰,是一种高尚的施舍行为,是善举和做功德的好机会。这里,透露出大乘佛教波罗密(大慈悲心)舍身布施的最高精神,有崇高的含义和象征性。“六波罗密”是大乘佛教的一种菩萨道,以大慈悲心为根本。菩萨为救人,可以把自身的一切以至血肉予以施舍,因此,佛教把“舍身”视为布施的最高境界。佛经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摩诃萨陀舍身饲虎》的故事。藏人虔诚地追求佛教“六波罗密”中的布施波罗密精神,推崇天葬,无疑是受到佛教精神的深刻影响。此外,藏人认为鹫鹰是神鸟,是空行母的化身,是来接引人的灵魂上天的。它吃了尸肉以后高飞天穹,可以把人的灵魂直接带入天国,有利于转世来生。

又据说,天葬更早的源起是藏族先民崇信的本波教。据说本教认为人死后如果灵魂能升天,到“年神”(天神)那里,就会得到“年神”的褒奖,获得来世的幸福。又据本教典籍称:世间一切神灵均源于凤鸟,凤鸟是藏族的始祖,灵魂升天自然要借助“通天神鸟”的翅膀了。

实际上,生活在藏区深山的这种猛禽鹫鹰是很善良的,它哪怕饿死也不会伤害有生命的动物甚至一只蚂蚁,它只吃死物的尸体,所以藏人特别崇拜天性慈悲的秃鹫。有说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一群鹫鸟常来到他身边。释迦牟尼问它们:“你们是不是想皈依佛门?”鹫鸟们立即点头作应。释迦牟尼就摸了摸鹫鸟的头顶说:“那就收下你们吧!”这时,鹫鸟头顶的毛立刻脱落,变成了秃顶,从此被佛陀安排执行“天葬”引领灵魂升天的重任。

新乐市伏羲台文化意义探究 篇7

一、伏羲台地理位置及建筑

新乐市北郊的何家庄东、吴家庄村北, 坐落一处名胜遗迹——伏羲台, 也称人祖庙。伏羲台始建于商周时期, 据历史记载, 是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首伏羲、女娲繁衍、生息、开创中华文明之地。其由上下三层台罗叠而成, 台高9.3米, 加上台上的伏羲正殿高18米, 共计总高27.3米, 总占地面积151875平方米。第三台呈不等边八角形, 名八卦台, 又称伏羲画卦台。台上的羲皇古庙 (人祖庙) 、寝殿始建于汉代。第二层面积较大, 在其中轴线南端建有十王殿, 中轴线两侧原有钟楼、鼓楼和东西配庙十多座, 与第三层台上的主体建筑成为一体, 高低错落有序。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将伏羲台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隶属新乐市文物管理所管辖。

二、伏羲台的历史

伏羲台为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 可谓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伏羲创造了华夏文明, 他曾结网罟教民渔猎、养牲畜以充庖厨、尝百草始制九针、种五谷转向农耕、建房屋形成聚落、制嫁娶肇启文明、作甲历始有年月、画八卦以展民用、造琴瑟傩庆升平等丰功伟绩, 龙图腾团结一致, 他的功绩对后世影响深远。

伏羲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伏羲氏时代为史前时代, 没有文字记载。据当地传说故事和伏羲台古碑刻记载, 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新乐、葬于淮阳”, 伏羲台曾是伏羲氏生活过的地方。伏羲台历经风雨, 经过各个朝代的重修和修葺多达百余次。伏羲台现存有华夏“四最”和“四奇”。“四最”:最早的人工灌溉金水河开凿地, 流经八十余里, 灌溉地亩无数, 华夏民族第一个家庭组成地, 伏羲甲历起源地, 先天八卦发明地;“四奇”:伏羲台人祖树叶, 红绿半边的刺孩草, 千年古树“槐抱槐”, 人间奇景“槐抱椿”。

由于时代变迁, 原台上有大量的碑刻流失, 后经过文物专家挖掘已找到十几通碑刻, 这些碑刻是很有价值的书法珍品。

三、伏羲台的价值体现

伏羲台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伏羲台与浴儿池、凉亭岗、刺孩草是此地古代八景的景观内容, 伏羲氏曾“寓此生人, 仰观俯察, 泄阴阳之秘奥, 配干支, 作甲子, 观河洛, 制八卦, 而万古文明始基于此”。伏羲台上层为八卦台, 形似八角, 吻合八卦八方。伏羲所创八卦现已逐渐被应用于各个方面, 具有不可估量的功绩, 由此可见伏羲台有着其科学价值。伏羲台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伏羲时代为我国史前文化, 很多史书对伏羲有不同程度的描述, 如《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 (野台即伏羲台) 以窥齐中山之境。”《魏书》百衲本、明代的南本、北本、汲本、殿本、局本中的地形志载:“中山郡领县七……新市。”“皇始二年 (公元397年) 道武与慕容麟战于义台坞 (义台坞即古伏羲台) 大败之。”在伏羲台周围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商周和春秋时期的土灶、陶片、陶器、青铜器及汉代瓦当, 这些出土文物代表着各个时期伏羲文化的历史象征, 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伏羲台展现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伏羲台在选址上, 北有黄山环抱, 又有龙王庙发祥地“中同涌泉”之水通过涌泉沟绕其而过。历史上其湖光山色, 风景秀丽, 气候宜人。可见, 伏羲氏不仅创八卦, 连居住也根据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天垂象、地势坤来应用于人道, 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万物育焉”的境地。另外, 伏羲台在建造上为突出伏羲创制先天八卦, 供奉人文之祖的画卦台, 伏羲正殿形似八角, 正对八方, 连天花、椽头都体现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由六十四爻而派生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伏羲台现存有历代碑刻, 明嘉庆年间的伏羲台庙碑, 明万历年间的重修三司圣母殿宇记碑刻, 清顺治年间的新乐县重修伏羲庙碑等等, 这些是碑刻艺术的瑰宝, 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四、伏羲台的未来规划

新乐市的经济和文化要实现快速发展, 其中一个思路就是依托伏羲台这个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新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遵照文物保护“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利用伏羲台、人祖庙、葫芦头、浴儿池、凉亭岗、金水河、刺孩草等景观建设伏羲文化城。“伏羲文化城”由三大部分组成, 建有以伏羲画卦台、人祖庙为主的古建筑群体, 以各种古代建筑艺术形式建造伏羲业绩管、伏羲和女娲传说故事宫、伏羲先天八卦演景场、历代著名帝王将相、民族英雄、名人名家、功禄史话管等, 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控制, 使其立体化、故事化, 引游人于其中, 达到观赏、娱乐、参与、了解之目的;其二是利用伏羲台以北的低洼沼泽地兴建羲台公园, 园内挖人工湖泊, 水面中心建岛, 岛内设置多功能游乐宫。湖面的东北方向用石、土堆集假山, 野坡上广植风景名目花卉, 野坡之上建造上古时期人类居住、游猎、劳作等景点的伏羲寨;第三部分是以葫芦头、浴儿池、刺孩草为主导建设“浴池亭公园”。这是新乐市做的《伏羲文化园旅游开发规划》, 这个规划全面反映了伏羲文化内涵, 展示了伏羲文化的面貌。伏羲文化园内占地2000亩, 分祭坛、伏羲台、中华四季钟, “易经”文化园、新乐博物馆、甲历馆与五方神宫、龙凤图腾园、美满家园、沙疗区、百鸟乐园、伏羲雕像、万亩狩猎场、网罟池13个部分。

新乐市的发展以伏羲台为依托, 进而更好地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文化, 更好地弘扬伏羲文化精神。

摘要:人祖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 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新乐、葬于淮阳”, 这里所说的新乐即今天河北省新乐市, 其地伏羲台等相关建筑及挖掘出的文物也为伏羲“长于新乐”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伏羲台有着久远的历史, 我们通过对伏羲台更深入的了解, 并结合当地以伏羲台为经济发展依托, 希望能够对伏羲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伏羲台,历史,价值,规划

参考文献

[1]田造栓《“羲皇圣里”在新乐》,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2]张小娟《沉睡在“羲皇圣里”的村庄---何家庄村的调查记录》

对台广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宣传 篇8

在当今社会, 文化已经被视作同政治、经济、军事并列的国家四大实力之一, 也是“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对台广播曾经是海峡两岸唯一能使台湾民众了解大陆信息的传播方式, 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对台广播仍旧是大陆对台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经由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的, 具有民族特质和地方风貌。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只要我们合理的传承和利用, 就能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因此, 加强对台广播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 就能唤起台湾民众的归属感, 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1. 当前对台广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国家, 中国的传统文化均反映着民族特质和文化风貌, 是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精华。然而由于两岸政府还处于对峙状态, 与台湾的交流还存在很大障碍, 尤其是陈水扁等上台执政后, 极力反对台湾的回归, 大力鼓吹“文化台独”, 加快“去中国化”的步伐。因此台湾民众的政治态度、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都与大陆人们差异较大, 新生代的台湾青年更加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于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都一概忽略甚至抛弃, 他们彻底地排斥甚至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对两岸关系的和谐统一是非常不利的。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 台独势力都企图隔绝台湾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联系, 并不断贬低中国传统文化, 以此来否定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对台广播的从业者, 我认为我们要以两岸人民的共通点入手, 加强对台广播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魅力吸引海峡对岸的听众, 并唤起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强烈的归属感。

2. 对台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电台广播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早已在全国范围内覆盖, 成为一种覆盖人口最多的传播媒体。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其中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对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对台广播向台湾民众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传播给海峡对岸的人民并将其植根于他们思想和观念中, 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对台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的建议

3.1 在对台广播节目中多加入一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在对台广播节目的安排时, 加入一些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节目, 让台湾人们以经济、方便的方式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对台广播可以开办一个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我国传统文化的系列广播讲座节目, 邀请省内外名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知识向台湾人民呈现, 以此搭建一个能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平台。例如我们可以在广播中播放中国各民族婚嫁风俗或特色饮食文化, 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台湾的听众接受并吸收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信能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3.2 在对台广播的现代节目中融合一些传统文化元素

现今大部分的广播电台为了收听率都选择播出时尚潮流的节目, 例如播放流行歌曲的歌曲类节目或是传播西方文化的文化类节目。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时尚潮流类的节目更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当然现在大部分人们都喜欢这些节目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以对台广播形式强行直接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给台湾人民, 可能许多听众都会不愿意收听。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在现代文化的传播中穿插一些传统文化, 这样台湾那边的观众就会更易于接受。

4. 结语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的领土, 台湾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因此在传统文化上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大国,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思想道德、责任感、职业道德等各方面都发挥着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台独势力的不断施压, 使得台湾民众越来越不重视甚至排斥否定传统文化。对台广播作为向台湾民众传播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应当大力在对台广播中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达给台湾人民。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两岸和谐统一的关系, 并促进祖国统一, 我台必须以对台广播作为载体, 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 使得海峡两岸的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袁勇鳞.对台湾广播的传播策略、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188

[2]颜纯钧.传播地理与传播互动:海峡两岸传媒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2 (4) :14-16

[3]杨胜云.对台传播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4) :17-22

台文化 篇9

一、坚持以人为本, 把企业员工的利益作为思想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企业的任何一项决策或计划, 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 那就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构思, 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庙沟铁矿党委充分利用自办电视、办公局域网、文化长廊、板报、月报、微信等多种媒介, 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塑造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 从强化宣传思想工作入手, 努力掌握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 所期所盼, 把职工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 把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选择”, 把职工的要求作为“第一考虑”, 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 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生活, 注重把握职工需求特点, 把党的关怀和行政的帮助, 落实到实现职工的合法权益上, 落实到为职工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上, 为职工办实事, 办好事, 解决后顾之忧。让形势任务宣传教育融入职工的内心, 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同时要更多地做好动态中的职工思想工作, 更多地了解职工动态的思想活动, 掌握职工思想上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 运用“一对一”的方法, 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同时, 更加灵活多样的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适应职工思想上的新需求和新变化, 创新更多的载体和形式。

二、坚持以贯彻“贴近实际, 贴近基层, 贴近群众”的宣传工作方针,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庙沟铁矿党委贯彻“贴近实际, 贴近基层, 贴近群众”的宣传工作方针, 努力构建完整的通讯报道工作体系, 建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通讯报道工作机制,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和生产经营的重点任务, 广开通讯报道稿件的来源渠道, 利用矿生产早会、车间班前班后会、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职工宣传相关理论知识, 着力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目标, 大力弘扬“科学发展,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遵循“同心同力, 共创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职工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工作的认识。通过广泛宣传, 企业文化理念被职工接受并自觉实践, 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庙沟铁矿通过在原有的自办电视节目《矿内新闻》的基础上将新增《矿区景点欣赏》《矿区儿童乐园》《安全你我他》《健康之声》《知识殿堂》《职工文艺家园》《班组管理经验谈》和《人物专栏》等多个栏目。从不同角度真实反映和宣传庙沟铁矿在生产经营、科技进步、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和先模人物以及职工生活上品质等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充分展示矿山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筑牢思想基础。

三、完善保障机制, 规范宣传报道体系, 充分发挥企业的“喉舌”作用

该矿切实发挥思想宣传工作在矿山生产经营建设中的喉舌作用。加强全矿新闻宣传工作的互联体系, 由该矿党委牵头, 与其他车间和科室相关信息通讯员积极配合, 把建立完善共同愿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制定“培养一支‘铁’的队伍, 稳定矿山生产,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改善职工生活、工作环境, 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庙沟铁矿个性鲜明和先进内涵的愿景目标。通过进一步加强通讯报道工作的体系建设, 在全矿形成覆盖每个班组、容纳各个岗位相结合的通讯报道员网络体系。使全矿通讯员着眼全局, 拓展新闻报道思路, 进一步提高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力争在宣传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融合, 建立文化管理的系统平台, 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真正融为一体, 以企业文化的无形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四、建立“以制度为准则, 以教育为根本”的企业规范, 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

近年来,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庙沟铁矿在培养一支“铁”的队伍, 稳定矿山生产,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改善职工队伍建设及奖励、激励等方面制定保障机制和制度17项;制定生产经营经济技术指标的保障机制和制度20余项等。如:对科级干部日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日常学习做出具体详细安排、工作业绩实行半年考核讲评;对职工奖金与培训教育实行与个人利益挂钩;对班段长实行备案管理和津贴制;对各技术岗位实行定期技术能手选拔和津贴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各工序产品技术质量明确管理、考核标准等等。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 是矿山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保障, 是稳定的基础。同时,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庙沟铁矿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由矿党政联合提出了《庙沟铁矿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 确定了近期发展目标, 指出了发展方向, 从制度上保证了创建工作持续开展。从而实现管理机制要从对企业职工的形式化约束转向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管理目的从目标相对单一型转向综合成长型, 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回报社会, 实现持续、稳定、和谐、绿色发展;管理心态也从固守其成、循规蹈矩转向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摘要:在全矿职工中倡导要树立“以‘同心’建矿, 以矿为家, 炼就‘铁’的队伍;“创造最佳效益”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以制度为准则, 以教育为根本”的企业规范;塑造“整洁、文明、诚信、果断”的矿山形象, 形成“扎根矿山,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与时俱进”的庙沟铁矿精神。使职工把个人岗位工作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 引导职工从个人愿景向企业共同愿景迈进。

台文化 篇10

关键词:体育文化,传统养生,普通高校,健康教育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我国道家思想和“周易”理论,以及后续产生的“贵人重生”、“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性命双修”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基本结构。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善摄生者”之说。《吕氏春秋·节殓》中说:“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保养生命”中的“保”是护利御害,“养”是扶正祛邪,“保养”也就是指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1]通常以身体按摩、行气引导、武术锻炼、养身气功和滋补医药为手段,综合运用,统一施治,其功效奇绝,叹为观止。现代医学对传统养生术研究发现:传统养生术能很好的改善人体代谢机能,使人体血液、骨骼、神经、内分泌等各系统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良好适应能力。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极佳的实现了人类生命健康和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平衡及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那么,作为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后备人才的高校,无疑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优质平台和主力军。因此,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如何更好的融入学校健康教育,实现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双赢局面,就成为当代体育工作者们要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弘扬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斗争中,逐步建立起的对生命健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还是大众生活等各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大力推进其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了三个重要的途径: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和推进文化的创新。[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健康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化的繁荣发展。所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然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平台构建的重要支撑。“中央7号文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健康教育平台除了建立现代竞技体育特点的培养体系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体现自然属性的生命健康与文化传递等方面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起居、学习生活、健身锻炼、健康饮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诸多方面,对促进和提高广大学生健康水平可以起到极佳的作用。在高校教育环境下,运用现代健身原理、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不断的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展开理论挖掘和方法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点,继而实现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实现了学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推动作用。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必然对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备带来深远的影响,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 高校健康教育引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2.1 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人体科学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其所著的《论人体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和“人体科学”的观点;“人天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体科学的概括和指导。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新平台的建立,其核心价值应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自然适应力和生存能力,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科学的服务于人体这个“开放的巨系统”。因此,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必然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形成的“人天观”思想,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规划和设计具体的教育行为。那么,作为“人天观”思想重要组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充分体现出人体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必要构成,为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

2.2 现实意义

2.2.1“贵人重生”体现了高校健康教育的根本夙愿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贵人重生”,认为人乃“天地神明之统”、“生为第一”、“人命最重”。这种基于古代科学辩证观的思想强调的是“道”,即生命、物质形成发展的规律,[4]充分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本质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国现阶段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健康第一”,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最终实现这一根本夙愿而服务的。所以说“贵人重生”的观点是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这一根本夙愿。

2.2.2“天人合一”引导高校健康教育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唯物主义思维观,《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人类生存与天地之间,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宇宙运化中得到自身的生发、运化和返归。[2]从养生健身角度出发,表现为:人类生命过程要得到健康的延续,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从人体脏腑、经络的本质机理出发,在不同的时节、环境下,通过适时的生理导引、饮食调理、提高道德修养等修炼之术,来达到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应该逆天道之法则,违背人体自然生发之规律,追求人体机能的极致,急功近利,最终只能带来生命的损耗与透支。因此,“天人合一”的思维观,能够引导学校健康教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摒弃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使学校健康教育回归生命健康的自然本位。

2.2.3 传统养生术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宝贵资源

“中央7号文件”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即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并使之掌握能保障其“终生体育”目标的健身知识、锻炼方法和手段。要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使学生拥有自我锻炼能力则是问题根本所在,学校教育阶段必须要解决好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自我锻炼和生命健康需求。因此,这种自我锻炼能力应具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力、对健康问题的辩证处理能力,还应具备锻炼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锻炼方法的生活化和简单化等特点。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自我锻炼能力,才能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传统养生术内外兼修,身心并育,练养并举,练习方法简单易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能通过协调和激发人体的生理潜能,推迟或延缓人的衰老过程,实现延年益寿。将传统体育养生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中,其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质必将极大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

3 对高校养生健康教育平台构筑的思考

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平台构筑的思考,是在普通意义学校范围内进行的,不包括体育专业学校和特殊类别学校。

3.1 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健康学科体系

“健康第一”是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健康”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以期实现人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获得平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要实现以传统竞技体育为核心的学校体育,向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转化,就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完备学科体系,全面系统的考虑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配置问题,将现代体育与传统养生保健有机的结合,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提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时,传统竞技体育应作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手段来出现,而不应成为教育目的。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前瞻和发展的眼光,向广大学生群体提供系统科学的健身理论和知识,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简单易用的健身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要求来规划和开发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康理论体系、课程编制与开发体系、教学指导体系、师资建设体系、项目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现代体育知识、身体锻炼方法、养生保健理论和手段等,编制到各阶段的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保健课及其他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及时的对自我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并有能力实施有效的自我锻炼。

3.2 教材建设应务实、创新

目标明确,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而具吸引力的一本教材,是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教材应体现其教育性和导向性,即以促进健康为主线,以自我锻炼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满足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锻炼方法、养生保健、体育文化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结构规划和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全体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总结开发出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手段,尤其注重集体项目的开发,使之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养生保健内容是健康教材的重要组成,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极具教育价值,但对于传统养生保健术的引入,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剔除迷信陈腐的观念和伪科学的方法,通过现代科学从新发掘、整理、提炼、创新出简单易用的健身原理和练习方法,使其更具生活化和时代特点。总之,实用教材的编制要展现其两个特性,即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的显性教育和人格健全、文化传承的隐性教育。

3.3 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知识的更新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既是历史机遇又是自我挑战。在原有体育师资教育体系下,“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5]对体育课程及其他体育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缺乏职业能力。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拥有如此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体育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要改变目标要求与教师职业能力的不对称性,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职后教育来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补充和完善科学健身的专业知识与健身方法,尤其是将传统养生保健原理和手段进行科学加工,形成较完备的科学健身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的学习,特别是多学科横向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极为重要。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而不应是“阶段教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4 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独特的养生保健理论和修炼方法,对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极具效果,是“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中,无疑会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反之,又丰富和完善了学校健康教育平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与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不谋如何。当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走进学校,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这代人,甚至几代人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努力去搭建好这一学校健康教育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唐宏贵.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理论来源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60-63.

[2]覃燕庆.传承弘扬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J].体育文化导刊,2012(5):7-11.

[3]次仁多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三种途径和两个规范[J].科学社会主义,2008(2):85-87.

[4]罗元翔,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3-5.

台文化 篇11

据了解,该联盟是由二次元产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联盟。腾讯、Ac fun、韩国win Asia one、英雄互娱、起凡数字、炫动汇展、Data Eye等36家中日韩企业成为联盟首批发起单位。它将成为中国与全球二次元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

二次元产业是全球泛娱乐产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的政府部门近年来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即将迎来千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同时,二次元内容已经成为三次元世界里必不可少的文化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二次元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7亿人次,其中核心用户规模达到7000万人次。中国二次元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動了动漫、动画制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二次元文化与游戏、影视等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同时也面临专业人才稀缺、商业模式不成熟、社会服务功能不强、原创精良的二次元文化产品较少、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保护不完善、盗版严重等问题。

据联盟秘书长高东旭介绍,成立ACGN有三个初衷:一是践行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加快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二是搭建二次元产业链,促进二次元相关产业聚集与融合,促进产业内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推动全球二次元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高东旭还介绍了ACGN的工作计划,主要有建立二次元跨国制作委员会,针对国外企业、视线知识产权、内容等方面开展集体维权和谈判,推动产品出口、版权交易和投资并购,促进资本与二次元企业的联姻与合作,建立行业自律规范,组织国际及国内高端会议活动,搭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推动行业人才培训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由中国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常州也因此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展示中心、交易中心、生产中心和推广中心。全球二次元产业联盟成立仪式结束后,召开了“次元世界———亚洲二次元产业发展论坛”。与会中外嘉宾在发言中,十分看好二次元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台文化 篇12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它是近几年旅游业中新崛起的新兴文化旅游项目,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旅游产品,同时也应该是茶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品。茶文化旅游以其自然、清幽、淡泊、恬静的生活方式,顺应人们愉悦身心、体验特色民俗风情和文化探源,进而获取人生感悟的需要。

二、闽台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地茶文化一脉相承,交流源远流长。台湾地区茶叶源于福建,台湾地区植茶、制茶的技术与闽地相同,著名的茶树品种都源自闽南、闽北。长期以来,闽台在茶树良种、种茶制茶技术、茶文化上不断交流、合作,取得累累硕果。由福建茶叶专家张天福等人研制的乌龙茶“做青”工艺被台湾地区吸收后,改良的工艺又被安溪等福建乌龙茶区接受;台湾地区著名茶学家吴振铎教授精心培育的台乌龙茶良种“金萱”、“翠玉”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福建栽培成功;台湾地区创制出的“清香型铁观音”被引入福建后,在福建乃至整个大陆掀起“清香型”乌龙茶热。闽台茶文化在世界茶文化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两岸茶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闽台茶业交流非常频繁。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机构与台湾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茶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海峡两岸乌龙茶新产品创新及国际化品牌建设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并在安溪、漳平、武夷山等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两岸茶业交流活动,如漳平市永福镇与南投县鹿谷乡开展了闽台乡镇结对交流活动,安溪县举办了闽台茶乡交流会等。很多台湾茶商参与历届在福建举办的“茶博会”等展会,福建也组团参加了两届台湾南投县举办的茶博会。

三、闽台茶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与未来规划

(一)福建茶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与未来规划

1、福建茶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

闽南地区—铁观音文化游:闽南铁观音茶文化旅游区以安溪为中心,包括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的全部,以茶园茶山、遗迹遗址、民俗风情为主要景观,以铁观音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区。此茶文化旅游区是福建省茶文化旅游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茶文化旅游较发达地区。区内有中国茶都、茶叶大观园、茶业公园、生态观光茶园、铁观音发源地遗址、茶王赛、天福茶博物院、宋代瓷窑遗址、宿燕寺等优良旅游资源。

闽北地区—岩茶文化游:以武夷山为中心,包括南平市全部地区,该地区是以岩茶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区,有独特的丹霞地貌、遗迹遗址、茶俗文化等。区内有武夷山景区、下梅村古民居、摩崖石刻、宋代建州北苑贡茶园遗址、建盏遗物遗址等。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得,具有不可替代性、独特性。

闽西地区—客家茶文化、红色游:闽西客家茶文化旅游区以龙岩为中心,包括龙岩市全部和三明市的西南部,以茶园茶山、名茶、客家文化和茶文化为主要景观,以客家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区。区内有客家土楼、红色旅游文化、云顶茶园、采茶灯、客家茶俗茶艺等优良旅游资源。

闽东地区—多茶类文化游:白茶文化旅游区以太姥山为中心,坦洋工夫红茶旅游区以福安为中心,辐射宁德市的全部,以山地茶园、名茶、少数民族畲族茶俗风情为主要景观,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区内山、海、川、瀑景观融为一体,畲族风情与滨海风光为特色,生态环境极佳。

闽中地区—茉莉花茶文化游:闽中茉莉花茶文化旅游区以福州为中心,包括福州市和莆田市的全部,以茶园、名茶、茶贸易、名人文化为主要景观,以茉莉花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区。此茶文化旅游区是福建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将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都市风貌、山海风光融为一体。区内有三坊七巷、鼓山、海峡茶都、蔡襄陵园等优良旅游资源。

2、福建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的《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将“闽茶文化”、“安溪海峡茶博园”作为全省文化旅游精品来打造;将武夷山茶博园、安溪中国茶都作为旅游商品市场打造,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地区消费;将具有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茶园的漳平永福镇打造成为“特色旅游名镇”。下表为福建省“十二五”重点旅游项目中的茶旅项目。

(二)台湾茶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与未来规划

1、台湾茶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分析

冻顶山:冻顶产茶历史悠久,据传说,清咸丰五年(1855年),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往福建考试读书,还乡时带回武夷乌龙茶苗36株种于冻顶山等地,逐渐发展成当今的冻顶茶园。冻顶乌龙茶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被誉为“茶中圣品”。

阿里山:位于嘉义市以东,群峰参峙,溪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区内除了丰富珍贵的自然资源之外,亦保留了邹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资源,同时与玉山国家公园串连起来,是一段兼具知性与感性的森林之旅。阿里山高山茶原产区嘉义县是当前台湾生产高山茶的重要产区,其所产茶质地香醇,入口甘甜润醇且耐泡,可谓茶中上品。

大禹岭茶园:位处于台湾合欢山,刚好是在南投、台中、花莲三县交会点,是目前全世界生长海拔高度最高的乌龙茶产地,所生产的高山乌龙茶口感醇厚,香气芬芳,一般认为是台湾高山茶中最好的产地。

日月谭:台湾的“天池”,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台湾于日据时代开始生产红茶,1920年代引进印度阿萨姆红茶,分别在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试种,结果发现日月潭地区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阿萨姆种生长。试种的成效非常优秀,所制成的红茶在各地茶会皆得到相当高的评价。

台北-(猫空)木栅观光茶园:原本木栅茶区只是一片单纯种茶、卖茶的山坡地,后来由于观光休闲农业风潮的兴起,使得茶区铺上柏油道路,休闲茶坊林立,才变成一个精致化休闲品茗的热门去处。遍布在环山公路上的休闲茶坊,从庭园景观到露天茶座,造型别致,每家茶坊各有其独特之处。

台湾茶叶博物馆(坪林):座落在台北县坪林乡北势溪畔的坪林茶业博物馆,是一座闽南安溪风格的四合院建筑,以婉约深邃的江南庭院之美,架构这座茶文化的殿堂。茶业博物馆在其古朴典雅的外表下,典藏着全台湾最丰富茶的专业知识与文化,茶业博物馆的展示区与主题馆,层次分明的将茶的物质与精神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莺歌老街及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是古老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正如中国各地的陶瓷都有不同特色,陶瓷艺术在台湾也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新北市莺歌区是台湾著名的陶瓷重镇,被称为台湾的“景德区”。两年前在此建立的新北市莺歌陶瓷博物馆记录了台湾陶瓷的历史、现状及其艺术特色。

台湾茶业改良场:省级茶叶专业研究机构,位于台湾桃园杨梅镇。前身为台湾平镇茶业试验场,1903年成立,1968年改为现名。台湾茶业改良场在台湾近百年发展茶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近代台湾茶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国著名茶学专家吴振铎教授曾任该场场长。

2、台湾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据台湾“观光局”公布材料显示:台湾将整合推出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鱼池阿萨姆红茶、阿里山高山茶与瑞穗蜜香红茶等5条茶旅游线路,通过丰富旅游商品与提高旅游质量,能够吸引更多自由行的旅游客层,增加旅台人数。随着近年文化与健康美食蓬勃发展,为向国际市场推广台湾好山好水好人情外的观光优势,台湾现规划的茶旅游线路,未来也将结合旅游路线、茶具创作、茶食的整体设计,作进一步完善,以塑造台湾茶旅的优质形象。

四、闽台茶文化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途径探索

闽台茶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沉深厚,更有诸多名茶响誉世界。随着闽台旅游交流不断深化,应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加强两岸旅游线路互联、客源互送、信息互享,积极探索两岸茶文化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途径,最终通过实施“海峡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构建环海峡茶文化旅游圈,从而推动两岸的茶文化、旅游事业的交流与发展。现结合《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相关内容,对“闽台茶文化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途径”进行阐述。

(一)构建“海峡茶文化旅游”品牌产品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明确“海峡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支撑产品和主体市场,构建层次分明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大在主流媒体和客源市场主要媒体的宣传投放力度,不断扩大“海峡茶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策划推介旅游精品线路,增强整体吸引力

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分类整合旅游产品,精心设计策划如闽台名茶游、经典茶区游、访两岸著名茶人游、各茶类制作体验游、茶乡寻根游、茶文化探索访古游等一批适销对路、主题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两岸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吸引力。

(三)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形成合力提升效益

实施新技术营销,运用物联网、现代网络信息、移动信息等新技术,开辟新型营销渠道;实施联合营销机制,形成营销合力;实施差别化营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差异,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提升营销效益。

(四)开通四地邮轮航线,打造环海峡茶文化旅游圈

上一篇:糖尿病临床护理分析下一篇:语文课上的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