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实践教学(精选12篇)
汽车实践教学 篇1
随着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轿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它越来越多地涌入到百姓家庭,从而带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促使市场迫切需求以汽车维修为中心的服务型专业人才。
我国高职院校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需要,开设了汽车检测及维修专业,用来迎合汽车维修行业对于汽车维修管理者、操作者的迫切需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突出反映了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深入开展汽车技术革新,推动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汽车技术与高职汽车专业的辩证关系
在高职汽车专业中加强汽车技术的革新,应该充分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建设,提高高级教师的比例范围,侧重加强毕业生动手能力与市场需求的联系,才能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具体的讲,汽车技术的发展与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于:
1.1汽车技术革新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汽车技术的革新必须建立在完整的理论基础知识之上,在没有高职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汽车技术的进步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只能是空中楼阁。面对一辆故障车,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完善的故障排查知识,他不能做到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排查,先进的汽车技术又如何使用?因此,在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中,首先要侧重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汽车技术。
1.2高级技能与高级教师的关系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高职生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但是他做不到对于汽车专业知识的全面把握,也不能接触到高级专业的汽车技术,这些都需要高职称的汽车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引导。此外,我们的很多高职生不能做到高级技能的有效运用,这也需要高职称的汽车专业教师灌输实际维修工艺,提高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职课堂,汽车专业课程授课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材料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和就业渠道狭窄。
2.1教学材料陈旧
在高职汽车专业教学中,我们沿用的教材还大多是十几年前的教材内容,课程设置非常笼统,课堂教学大多是泛泛而谈,不能做到深入结合学生的专业建设和岗位需求。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对于汽车检测及维修技术只能是泛泛而谈,与当前国际主流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远远落后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不能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使得学生毕业即失业,远远缺乏专业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2.2教学模式落后
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课程,它涉及到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机械制图、液压传动和气动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而学生要想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操作方面还需要掌握:汽车结构知识与拆装技能、故障排除与维修、电子电路的故障排除和汽车修复等技能。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机械专业,专业知识的匮乏造成了教学模式的落后。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沿袭着机械专业的授课模式,头脑中还深受机械知识的影响,造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受到极大的局限。而学校单纯为了过关毕业,强调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实践性操作严重匮乏,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提高。
2.3就业渠道狭窄
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是属于定点培养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集中于汽车检测部门、车辆管理机构、各种进口车和国产车的维修站,从市场基数来说对于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旺盛。但是,汽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汽车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他们需要综合掌握机动车检测诊断、汽车设备维修保养、车辆事故定损、汽车销售服务或管理等工作,汽车市场并不缺乏传统的维修人员,缺少的是对于汽车维护核心技术的运用,要求高职生具有运用新型仪器设备检查诊断的能力,需要其协助车主做好汽车自检诊断,提高车辆的运行和保养,采用现代诊断技术来实现汽车故障的快速诊断,高职毕业生能力差与市场对于综合型复合人才的旺盛需求成为鲜明的对比,造成了高职生就业渠道狭窄。
三、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
在高职汽车专业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采用以行为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授课。
3.1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
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设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认真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培训机制,提高先进的汽车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比例,满足不断更新的汽车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在教学汽车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时,需要教师深入开展汽车构造讲解、发动机部件检测、汽车电器电路技术、汽车现代诊断技术的专业讲解。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应该努力讲解汽车的实际构造原理,补充完善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技能水平。此外,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课程应该加强汽车专业知识的侧重点,做到汽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在教授英语课程时需要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课时需要涉及到汽车维修保养中的电脑检测技术运用。
3.2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特殊性和岗位需求,决定了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显著优点,它侧重于以教学项目为主线,开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例如,在讲授“传动轴异响的排除”时,教师先开展教学目标的项目设定,收集整理传动轴异响的故障现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学习故障的判断以及制定检测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测检修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操作现场进行点评和指导。
3.3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品专业课程授课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教学正在开展改革,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改革精神,提高授课专业性建设,加强有针对性的精品课程授课,建立健全网络化的汽车专业授课平台,加强授课方式建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将先进的汽车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传导与分享,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课堂教学的专业化建设。另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将抽象乏味的专业知识进行浅显地介绍,根据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师可以在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和分析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满足科学化教学的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专业维修人材的需求不断增大,在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从业人员成为迫切需求。因此,我们的高职汽车专业课程需要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加强自身改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职院校要侧重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教师要灌输实际维修工艺,根据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机制,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品专业课程授课,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汽车技术,高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叶坦.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开发[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沈盛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
[3]江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汽车实践教学 篇2
朱小源
本学期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刻苦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努力延伸相关专业深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民主,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本人特将本学期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大致工作任务:从第三周开始上汽车维修实习课,所上班级分别有09汽修1班的汽车修理工实习,10高技汽修,10高技农机汽修,10汽修1,10汽修2,10汽修3,10农机汽修这5个汽修班的汽车底盘实习,各班的实习纪律和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一、政治思想方面:
深刻体会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实操技能,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实习课。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作业少而精,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有些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四、工作成绩方面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0月份09级汽车维修技能证考试全部通过,2、12月份第二届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竞赛举办完满成功。
回想起来,这些微小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得益于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我是不可能取得以上成绩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与各班主任沟通不够,我总是认为,如果进一步与班主任沟通,学生各方面的成绩应该会再上一个台阶。教学语言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变化得越来越快。真正象文革里的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这些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汽车实践教学 篇3
关键词:冬季汽车养护;教学实例;行车技巧
基金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职教集团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20014。
一、车身养护
(一)车辆清洗。在冬季里清洗车辆要用温水,不能用冷水直接冲洗。尤其是发动机升温后,冷水清洗会急速降温,造成引擎盖表面油漆皴裂。冲洗后应及时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留水结冰,冻住车门,车窗被冻住时不要强行大力开关。另外,在冬季里时常会下雪,雪后车面清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雪水中带有酸性、腐蚀性物质避免车漆受损,过早出现锈迹,所以要及时清理。
(二)车辆打蜡、镀膜。入冬前,最好给爱车身上加一层保护膜。含特氟隆高分子聚合物的车漆镀膜或镜面釉等,均能抵御酸雨雾的侵蚀,同时车身也不易沾水,所以结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二、车底养护
冬天,汽车底盘总是直接和雪水打交道,很容易生锈。飞驰的轮胎会把泥水甩到汽车底盘上。雨过天晴后,汽车的底盘便开始生锈。所以,在入冬前最好花点时间,给底盘做个防锈护理。
三、轮胎养护
橡胶在冬季会变硬而且相对较脆,轮胎的摩擦系数会降低也较易漏气、扎胎。所以轮胎气压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过低。冬季要经常清理胎纹内夹杂物,尽量避免使用补过一次以上的轮胎,更换掉磨损较大和不同品牌不同花纹的轮胎。
四、油品养护
(一)更换机油。冬天气温低,夏季用机油黏度变稠,曲轴循环阻力变大,机油流动性差,造成活塞和缸套磨损加大导致汽车冷启动困难,严重的会造成烧瓦抱轴等事故。因此,要改用标号低流动性好的冬季机油。
(二)检查更换防冻液。冬季气温骤降,若车辆不及时检查更换防冻液,气温低于防冻液的冰点就会使水结冰而膨胀,从而导致水箱冻裂,使发动机不能运转。
(三)电器养护。冬季天气寒冷,蓄电池也最怕低温,低温环境下蓄电池电容量比常温时的电容量低得多。因此在寒冷季节来临之前,应补充蓄电池的电解液,调节好电解液的比重。同时清洁蓄电池的接线柱,并涂上专用油脂加以保护,保证启动可靠,延长蓄电池寿命。
由于近年来油价的节节走高,也有越来越多的车主陷入了油耗焦虑症。网上流传着一些“老司机支招”的省油技巧,使得一些新车主误入了省油歧途,最后导致油耗不降反增,更有甚者,让有些车主误认为这是车辆出了故障。下面和大家谈一下汽车使用养护中节油技巧的误区。
误区一:冬天原地热车时间过长。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有的车主认为:冬天气温低,机油的流动性会相对较差,开车前要热车时间长一些,这样反倒可以省油。其实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长时间原地热车,相当耗油,而且会让引擎缩短命。误区二:等红灯或堵车时要熄火。一些“老司机”会支招一些车主们,在遇到红灯或稍微出现堵车的情况时会将车辆熄火,可以达到省油的效果。大家都知道车子熄火不工作肯定能省油,但却存在另一个问题:发动机每次启动瞬间的油耗都很大,通常会高出正常工作状态20%左右。因此短时间内熄火又启动是省油还是耗油就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熄火前一定要考虑停留时间,如果停车时间大于2分钟可以熄火,如果停车时间比较短,完全没必要熄火。误区三:下坡时空挡滑行比较省油。还有一些“老司机”给车主们支妙招,手动挡的汽车在下坡路面或者减速滑行的情况下将挡位推至挂空挡,使车辆自由滑行可以省油。这使得很多手动挡的司机朋友经常做的空挡滑行来省油。但其实并不然,挂空挡行驶不仅违反交通禁令,而且对电喷发动机车辆反而更加费油,目前大多数电喷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具有减速减油或断油的功能,这类车子高速带挡滑行就可以依靠其自身的设计,达到省油的效果。如果车主反其道而行之,换空挡使滑行,那么这一设计就起不原有的作用,反而使称量更加费油。其实空挡滑行省油的理念是由多年前发动机电喷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的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种理念早已不适合当今的车辆。
以上内容仅仅提到了汽车保养中的部分误区,以及进行汽车保养中合理的方法,这部分内容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需要我们在平时中自己注意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养我们的爱车
参考文献:
[1] 关文达.汽车构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07
[2] 白雪.汽车冬季维护保养九法[J].道路交通管理,2006
汽车实践教学 篇4
关键词:汽车行业,维修专业,电动汽车,教学质量,策略
1电动汽车与汽车电器维修专业的教育现状
电动汽车的结构主要包含驱动系统、辅助装置,这些机构组合形成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的汽车并无过多的差异,从性能上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最主要的差异在驱动系统上, 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更加简化,除去了传统汽车上的一些不必要的部件,性能上会大大改善。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可以说就相当于人类的心脏,没有这一装置, 汽车无法运行。所以,在当下的电动汽车装置教育中,教师应着重突出对汽车组成部分的讲解,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的基础性知识,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汽车对比, 让学生对电动汽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1.1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目前汽车电气维修专业在教学上,没有充分的教学计划, 这样教学内容就不能够充分地展现给学生。目前的汽车电气维修专业的教育学制为3a,最后一年去参加社会实践,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学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际的维修环节中,专业课程内容大同小异,不存在教学特色。
1.2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汽车电气维修专业,大多都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述上,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效果上难见起色,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渐渐对枯燥的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如果理论和时间不能够充分地结合,最终就无法实现电动汽车与汽车电气维修专业的教学意义。
1.3学生缺乏兴趣
汽车维修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观意愿偏离了专业学习。
2电动汽车与电气维修专业的教学策略
电动汽车在当下的生活中,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汽车。在电动汽车不断发展的当下,相关的维修技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维修与电动汽车并行,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2.1转变学生观念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汽车维修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程,需要理论加实践,需要学生一步步刻苦努力学习, 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最后的学习结果中,不是谁都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观念转变,让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这门课程, 以更好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拥有良好的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 促进手脑结合,尽快适应这种学习节奏。
2.2关注电动汽车与汽车电气维修的差异性
电动汽车维修与汽车电气的维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驱动性能上。传统的汽车是靠柴油和汽油燃烧运行的,而电动汽车是靠电动驱动装置控制运行的,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在维修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以电动汽车维修为重点,详细向学生讲解有关的电气知识,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够使知识运用到实处,让实践更具有保障。不同的教学形式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2.3实现行为导向法教学
行为导向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当中,还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学生只有亲身地参与电动汽车与汽车电气的维修当中,才能够明白这门课程的乐趣所在。与此同时,教学成果一旦展现,就会让学生彼此之间有荣誉感和竞争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如此循环往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沟通,而教师则成为一个实践与理论的纽带,帮助学生提升个人技能的同时,也可以舒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一改往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摒弃过去高高在上的教师风格,积极地组织学生实践, 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升。
3结束语
电动汽车在我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使得电动汽车维修专业也更受社会欢迎。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 汽车电气维修专业应加强以“电”为主的教学任务,促进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教育。以“电动汽车”为教育和弦,站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端,为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画汽车》教学反思 篇5
宏伟区兰家镇单家小学
王
雪 2013年12月16日
《画汽车》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节课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的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体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由兴趣出发到回忆生活中的事物,再到概括事物的特征,最后运用这些特征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我考虑到一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创设了以卡通形象汽车小子为主线的教学情境,和汽车小子一起旅行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让学生听音辨车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听觉能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探究学习的气氛。同学们积极踊跃的猜着汽车的名字,看到自己猜对,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概括汽车特征这一重要环节中,学生在合作探究气氛中讨论不同汽车的共同之处。教师主持学生交流时,多鼓励学生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及时引导学生对汽车特征的概括。教师的适时演示使学生对汽车特征的总结变的更直观,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汽车特征也变的更明确。为了激起学生创新的意识,我让学生欣赏设计师设计的未来汽车、同龄小朋友的作品,特别是教师创作的海陆空多功能汽车,更让学生大开眼界,兴奋不已,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汽车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6
关键词:中职;汽车文化;教学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生,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比较随意,入学前并不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中考的失败又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大部分学生缺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能力不足、对专业缺乏了解以及心态的消极这三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目标,学无所获。在这种情况下,给汽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增设《汽车文化》这一专业课确实非常必要,它像一扇窗,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从更高层次赋予此专业从业者非同寻常的价值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铺平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汽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文化。《汽车文化》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门创新示范学科,从文化的层面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汽车发展史、汽车科技演变史、国内外车展及汽车市场概况,认识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知识、企业文化以及汽车与环保的关系,达到传承汽车文化、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使他们在专业课程中轻松入门。本着“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思路,充分考虑区域性特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指导思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上好《汽车文化》这门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与时俱进,丰富教材
《汽车文化》课是汽车专业的新兴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开启专业之门的钥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唐顺华、黄关山主编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汽车文化》第一版,全书共分六章,包括汽车发展史、汽车知识、汽车品牌、汽车与生活、汽车安全与环保、未来汽车等。此书图文并茂,从传承汽车文化的角度出发,逻辑体系比较完整,但该教材没有配套的视频资料,而且汽车知识日新月异,教材的有些内容显然跟不上汽车发展的趋势,因此要上好这门课,教师需要不断充实教材内容,不断更新相关知识,随时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补充到日常教学中去,实现与汽车行业的同步发展。
笔者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充实教学内容:第一,通过汽车杂志、汽车网络搜罗一些国内外最新汽车文化的内容并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介绍性和引导性的讲解,如国际车展、汽车市场行情、汽车改装新技术以及F1赛事等;第二,借助CCTV科教频道播出的大型高清纪录片《汽车百年》,引导学生借助著名导演的视角,追寻汽车的足迹,聆听“汽车大王”卡尔本茨、戴姆勒的后代讲述先辈的故事,感受汽车文明的演进,体会人类永不停止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感受中国历史,见证中国制造的力量和一个民族的崛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拥护中国自主品牌,激发他们“让世界领先品牌也有中国车”的豪气,从而自发地爱车,并爱上自己的专业;第三,借助学生对网络着迷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几个比较好的汽车文化网站,例如“中国汽车网” “汽车之家”等网站供学生课后学习,充分利用学生园地让他们展示自己所看到的各种汽车新信息、新技术,这一举措既让学生分享了彼此的学习成果,又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法灵活,手段多样
(一)“三步式”电影教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告诉我们,传授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汽车文化》的日常教学中,笔者以此为宗旨,归纳出本课程的 “三步式”教学法,即“欣赏影片、讨论答题、教师点评”三个步骤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如在讲解第一章“汽车发展史”时,我们可以采用“三步式”教学方法。首先,播放经典纪录片《汽车百年》之《发明家的黄金时代》,通过片中许多精彩的情景再现,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深刻地感受汽车发明的艰难历程,体验发明家对汽车的强烈兴趣和痴迷,学习他们锲而不舍、敢于创新的精神,成功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教师巧设疑问,组织学生互相讨论,根据准备的关键问题,可分组进行,也可全班讨论,强调各抒已见,争论有益,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点评、总结,使学习重点更加明确。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观察问题和自我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经典纪录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欣赏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汽车和生活的情感。
运用“三步式”教学法的时候,我们需注意三点:第一,在提问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式呈现问题。比如可将问题写在纸牌上,小组派代表抽取纸牌获得相应的问题;可直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题目;还可以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小组互相提问。总之,问题呈现时应该多一些变化,避免单一化和程式化;第二,“三步式”教学法中的三步可以调换顺序,让课堂教学步骤不重复、不枯燥、有变化;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问答氛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和教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不良教风,这样才有利于提问的有效展开。在学生回答的短暂间隙,教师可用饱含期待的目光,以扫视和注视相结合的方法,不时与处于不同位置的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二)“学导式”研究教学法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
“学导式” 研究教学方法是著名教育专家胥长辰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是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学导式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如《汽车品牌》这一章节,包含国内外多种车型,内容琐碎却又重要,按传统方法讲解易重复教条,所以结合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上网的好条件,可以按照欧洲、美洲、亚洲及中国自主品牌进行分组,让学生回家查阅汽车品牌资料,然后将找到的资料反馈到教师电脑上,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做成相应的幻灯片,课堂上小组进行总结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老师”制度,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或展览本小组的成果,与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最后教师加以总结、点评。
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两点:第一,“学是重点,导是关键”。与现在的信息化教学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资讯,学会小组合作,归纳整理资料,且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制定相应的评价表,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第二,分组要注意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并且使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号相同,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负责统筹本小组的整体工作,且为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如“雄鹰”队),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精神。总之,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精神,改变当前学生习惯“跟着教师走”的状况,而且能鼓励和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实践活动,走出校园
学生刚从初中升入中职,对专业的认识只局限于纸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汽车文化》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汽车文化基本知识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提高汽车文化实践环节的有效性,笔者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大型停车场(如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超市的停车场),调查了解各种汽车品牌、汽车外形、车辆颜色、车辆数量等。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好记录,重点认识汽车品牌,欣赏汽车外形,认识各种汽车牌照、参数,了解哪种汽车颜色受欢迎,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学校的牵头下,教师带领学生到汽车品牌4S店、二手车市场参观实训,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汽车品牌和各品牌的销售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兴趣,明确所学与所需,增强学习积极性。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汽车文化》可以开阔中职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普及汽车基本知识,传播和弘扬中国的汽车文化,该课程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步,上好这门课,能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学好《汽车文化》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符合汽车行业实际需求的专门人才。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唐顺华,黄关山.汽车文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汽车实践教学 篇7
1《汽车构造》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传统的《汽车构造》课程分成了汽车构造的理论讲授和汽车拆装与调整两部分。在前一学期进行课堂理论授课, 在接下来的学期内安排汽车构造拆装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有时间间隔较长, 导致理论上不理解, 实践中不认识。
课堂教学中, 学生看不到实物的具体结构, 难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的效果差, 教学的效率低。现代汽车部件繁多, 结构复杂, 其中有大量复杂的结构、设计精巧的原理 (如:差速器、同步器等) 。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对于刚开始涉足汽车的学生来说, 难以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 更不容易理解, 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的情绪。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描述汽车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难以将实际结构表述清楚。
进行实践教学时, 多数学生对讲过的理论知识已经印象不多, 见到具体实物时难以与学过的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 学生所学不能融会贯通, 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2《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理实分开的弊病, 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 而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 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 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 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以常用零部件活塞环的教学过程为例, 说明理实一体化在《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2.1 课前准备
这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上课过程的规划和课件、零件及工具的准备。
在教学规划上, 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期望要达到的效果提前设定, 并通过精心准备设定相关教学情境, 并通过提问、讨论和动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并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在活塞环的教学中, 我们将活塞环的教学划分为两大模块, 理论模块和技能模块, 理论模块主要针对活塞环的结构、功用、工作条件、材料、工作原理和使用等展开介绍, 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和动画等便于理解;技能模块包括活塞环的认识、装配和“三隙”的检验等内容进行实操。实际上课过程中, 两大模块交替进行, 以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在教学工具的准备上, 提前准备好需要的零件和工具, 需要准备的零件有若干套配有活塞环的活塞, 气缸体, 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活塞环拆装钳若干, 厚薄规若干。
2.2 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 理论中穿插实践, 实践中包含理论。采用实物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操作演示法→实践强化法进行教学, 逐级深入, 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法:在介绍活塞环的结构和功用的过程中, 可以现场向学生展示活塞环的实物, 结合活塞环的安装位置, 分析它的工作条件和所需要的材料。
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活塞环的工作原理, 同时结合动画演示活塞环工作过程, 分析气环的密封作用和油环的刮油作用。并引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各道活塞环能否互换, 活塞环开口方向有无要求, 活塞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通过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操作演示法:现场演示如何用工具拆装活塞环, 并主动邀请学生参与操作, 结合实际现场指出操作中的不规范做法, 具体说明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图片及动画讲解活塞环“三隙”, 并用厚薄规演示如何测量活塞环“三隙”。
实践强化法:通过学生实际手动操作, 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进行活塞环拆装和“三隙”的测量练习, 教师从旁观察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2.3 分组考核
各小组学生都操作一遍之后按小组进行考核并打分, 并将分数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以此提高学生对平时考核的重视程度。考核采取随机方式, 每个学生操作其中的一项, 教师现场进行点评,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能加强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4 教学评价
实际教学中得到的结论是, 相比传统教学而言, 在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积极性普遍提高, 上课气氛比较活跃,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情况也大有改善, 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 还能加强师生互动, 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
3《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1) 年轻教师的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目前, 我系年轻教师居多, 只有少部分来自企业, 大部分都是从大学直接到现在的教师工作岗位, 缺少动手实践能力, 很多年轻教师对汽车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的。在讲课的时候只能拿一些汽车构造的实物零件给学生看, 或者干脆带着学生到实训室, 走马观花地看看。在这样的背景下, 要想把理实一体化课的上好, 对于年轻教师, 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 理实一体化教室条件有待提高。首先理实一体化教室太少。我系2011级新生有12个班级, 而我系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室只有一间, 如果都上理实一体化课的话, 一个一体化教室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每次上课最多容纳一个班30人左右, 是无论怎么排都排不开的。第二, 理实一体化教室内的设备很多已经破旧不堪了。无论是发动机, 还是底盘的部件很多已经非常破旧, 例如, 一体化教室的那台日产发动机的外部的附属零件缺乏, 凸轮轴严重损坏, 活塞环损坏, 甚至转动起来都非常吃力。还有一些底盘也非常破旧, 零件丢失严重。虽然如此, 同一型号的发动机的数目太少, 都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3) 教材与理实一体不配套。当前所采用的教材并非专门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编写, 教材内容与实际上课的内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真正为理实一体而编写又符合我们上课实际的教材少之又少。
(4) 缺乏专门为理实一体配套的多媒体资源库。构造中的有些结构比较容易理解, 结合实物能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原理, 也有一些结构即使有实物, 学生也很难理解其工作原理, 如差速器、活塞销的偏置等, 如果能将实物和动画结合起来, 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将大有帮助。当前在教学中虽然有些通过网络搜集的动画, 但多数只针对个别零件的原理, 缺乏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
3.2 应采取的对策
(1)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理实一体化教师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 具备既要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 又能指导实践训练的双重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多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 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 也可以引进技能型人才, 实行以老带新的策略, 逐渐提升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保证工作的落实, 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认真考核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 真正达到提高教师水平的目的。
(2) 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要顺利开设, 其中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具备配套的实训室和相应实训设备。针对当前实训室过少的问题, 应考虑在原来基础上多开设几间实训室, 并配备上课所需要的汽车部件。适当引进配套全、较新式的发动机和底盘总成, 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 为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顺利接轨打下基础。
(3) 开发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根据传统教材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对教师来说困难很大。所以应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安排上做相应调整, 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及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 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 有效性原则编写出相关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材。
(4) 建设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实现教学的可视化, 实现教学和教研的结合, 使运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于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的知识重点、难点能够迎刃而解。通过多方资料收集, 将发动机和底盘各个系统相对应的视频、音频、动画系统性的归纳整理, 建立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对于汽车构造的教学会大有帮助,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子熙.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9) .
汽车实践教学 篇8
尽管现在各大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都开设有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 但是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校把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各种过级考试上而把英语的学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 而非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 大部分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 毕业后多数是从事一些一线的技术工作, 或是在4S店做销售或售后服务, 面对的客户以中国人居多, 需要用到汽车专业英语的时候很少, 因此不会把这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来开设, 学生也不会当成专业课来重视。事实上, 通过联系往届的毕业生, 大多数都后悔没有认真学好英语, 由于是专业英语, 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要想到一个好的外企, 英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英语学得好的员工能占很大的优势。当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会影响这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 那就是师资的缺乏, 毕竟“懂专业, 通英语”的专职教师是占少数的, 大部分学校因为这个原因而将这门课程搁置。
很多学校在进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 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些实质性的专业问题, 让学生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因此, 它的实用性应该是不可小觑的。然而大部分的学校只是把这门课程当作一般的英语理论课来进行教学。首先是学习单词, 其次是老师翻译课文。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兴趣, 并且也得不到实战的锻炼, 收到的效果甚微。
2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
2.1 师资队伍的重组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首先是师资队伍的重组。现在大部分学校专业英语教师几乎都是由专职的英语教师或者专职的专业教师构成。这样的教师组成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即在对汽车英语这样一门既需要英语水平, 又需要汽车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中, 是很缺乏专业性的。英语好的老师缺乏汽车专业知识, 而汽车专业知识强的老师对英语的教学又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汽车英语专业课可以由基础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中英语应用能力高的教师共同组成课程组, 在向汽车行业专家征询意见以及平时授课中及时调研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后, 共同开发教学课件并讲授此课程。”另外, 学校也可以鼓励专业英语教师积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
2.2 教材的改革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教材的改革。现阶段, 很多与汽车英语相关的教材都大同小异, 基本都是以“课文+词汇”的形式出现, 并且很多的课文内容都是由国内的老师自己编写, 不能让学生读到原汁原味的国外科技文章。汽车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与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市场对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导向”。编写教材的老师应该通过对市场的调研, 收集资料, 让教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提高教材的实用性。课文内容尽量摘自一些国外的原文资料。首先国外原文资料里使用的汽车专业词汇更具有权威性, 其次, 在课堂上学习并讲解此类文章, 也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容易适应对汽车原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除此之外, 教材中也可以适当加入汽车使用或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原版说明书的英汉对照资料, 因为科技文章中学到的是一些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基础词汇, 而说明书中使用得更多的是一些缩写, 因此只学习基础词汇并不足以满足学生能读懂原本说明书的需求。由于汽车专业也涉及到营销和保险理赔方面, 这部分教材的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将现在市场上已经较为成熟的商务英语教材与汽车专业知识融合。
2.3 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汽车专业英语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门课程, 在课程教学的形式上, 除了使用现在主流的理论教学外, 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室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的教学。“以真实的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以科学的多元化评估方式考核教学效果,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 使培养对象更符合岗位的需求, 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例如汽车营销英语, 可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 比如一些专业词汇, 常用句型, 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去熟悉, 自己模拟一些场景, 然后带学生进入实训室分组进行模拟实训。汽车保险、维修英语也可以参照此方式进行。除了实践课进实训室操练之外, 理论课也可以进入实训室, 一边讲解一边参照实物, 让学生更能将专业词汇跟具体实物紧密联系。
2.4 课程教学的项目化改革
上面提到的课程形式上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所有汽车专业的学生。而为了使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能够培养出在某一方面较为精英的学生, 也可以使教学项目化, 根据项目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训。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项目, 里面有很多涉及到使用汽车专业英语的地方, 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培训参赛学生看懂各项设计参数的英文表达, 能够对自己的赛车设计进行详细的英语描述, 能够用流利口语进行英语答辩。
2.5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是局限在教室或者学校内部进行。就学生英语能力的培训这方面来说, 学校应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到校外外资企业见习或实习的机会, 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要有所进步, 必须有运用和锻炼的机会, 见习或实习能够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去与国际人士交流, 去体会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的意义。
3 结语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 相比其他专业英语来说, 汽车专业英语走过的历史的确很短, 因此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改进。但是也正因为如此, 进步的空间也很大, 需要更多的专业老师共同努力。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都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 使培养对象更符合社会岗位的需求, 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战性。
参考文献
[1]王刚, 吴卉, 党小苗.高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浅探[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8.
汽车实践教学 篇9
关于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 教材既要考虑高职学生的自身素质, 也要考虑本专业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现在很多高职教材还在沿用普通高校的专业教材, 多数《汽车构造》课程的教材理论部分脱离现代汽车的发展实际。例如, 我们通常把汽车分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个部分。现行教材中的《汽车构造》主要介绍汽车的发动机和底盘, 而《汽车电气设备》则主要介绍汽车的蓄电池、用电设备等。对于现代汽车来说, 制动系、传动系等各个系统上都采用电子设备, 如“ABS”、“ESP”、“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等。那么, 这些设备是属于底盘还是属于电气设备呢?这就对传统的构造理论教材提出了挑战。另外, 国内乃至世界汽车发展中以轿车发展速度为最快, 因此很多的汽车维修培训主要针对轿车维修, 然而目前的传统教材还以东风、解放等车型为主要学习对象, 甚至有的教材连电子控制燃油喷射部分都没有, 与专业发展很不协调,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需要选择一本适合自身的教材。如果有条件的话, 教师还可以根据本校实习条件和地区汽车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教材的整理和编写, 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解。
关于教学内容
《汽车构造》课程在内容上, 应该既体现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又要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 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这样学生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为此, 必须把汽车新知识、新技术、新车型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由于正式出版的教材内容存在不可避免的滞后性, 要选择一部完全适合于目前教学要求的教材比较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按照某一教材的内容全盘讲授, 而是应当按照汽车的整体构造、各系统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为主线进行讲授。在讲授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时, 结合目前流行的车型和最新的车型;对于书中过时的内容, 我们应当少讲或不讲。比如, 我国汽车法规已经禁止生产化油器轿车, 但很多教材还在以化油器为主, 讲解汽油车的燃油供给系统。对此, 在讲解汽油车燃油供给系统时, 对化油器只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汽油机的电喷系统上。在教学中, 及时补充新技术和汽车新结构, 体现高职教育精简而实用的特点。加大与汽车有关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液压技术等知识的信息量, 为后续课程教学做好铺垫。
关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除了加强教材建设、注重内容更新之外, 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以此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 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中, 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 授课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同时合理地安排时间。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 采用在我校汽车技术中心环境下的一体化授课方式。下面从该课程课堂教学的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及小结等方面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 导入新课
为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联系法 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借助与新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 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想象,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与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 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 在讲“汽车制动系”时, 借助自行车刹车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如何制动刹车。另外, 可以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设备, 让学生观察并接触教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法 在讲解新课之前,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新知识, 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非常重要。例如, 在引入讲解“汽油的物理特性”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路边加油站93、97号汽油的含义,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新课讲解
讲授新知识应当从先进的教学方法着手, 围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来组织教学,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 依托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让《汽车构造》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显得更加灵活, 教学手段更加先进,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实践性很强, 而且现代汽车结构的复杂性是传统汽车所无可比拟的。为了把内容讲解透彻,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理论讲解与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相结合, 把难讲、难懂、难记的内容用形象、直观、仿真的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例如, 用软件仿真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 并与实物相结合讲解理论知识;把汽车启动的过程, 用Flash动画展示出来,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体积不大的总成部件, 在讲解其结构时, 可以通过实物投影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 等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提高了教学效率, 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增加了单位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同时, 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 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该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可能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广泛搜集相关的多媒体材料, 精心制作课件, 将最丰富、最完备的课件展现给学生。
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从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教学。提出问题是指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思考、讨论、训练,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差速器”这一节时, 首先不是讲差速器的作用和它的工作原理, 而是提出问题:如果汽车不存在差速器时, 汽车怎样转弯, 转向左右驱动轮将如何动作?接下来是解决这个问题, 讲解差速器的结构, 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如何动作, 能否起到差速作用。同样, 当讲到“防滑差速器”时, 完全可以在普通差速器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假如汽车在沼泽地行驶, 一轮附着力为零时, 汽车会出现什么状态?然后带着疑问引出防滑差速器, 陈述防滑差速器的结构, 最后分析工作原理。另外, 在讲解“汽车ABS系统”时, 结合录像及该系统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析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观看汽车ABS系统的实际作用、效果之后再学习其原理,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 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增加学习兴趣的同时, 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堂小结
我们常常在一节课的结尾用总结法来巩固新知识, 但这种方法如果反复运用, 就会削弱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应当设计新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 因为好的结尾能使学生对整堂课的内容有深刻的记忆。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环节好好利用, 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向一个新高度。另外, 课下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讨论, 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实践环节
《汽车构造》课程的实习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实操演示操作指导两个方面。该课程现有的实习主要以观摩为主, 然而观摩课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 (1)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操作时, 为完成教学进度, 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 对学生课后独立操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2) 缺乏观赏性。例如, 在演示汽车构造实习中, 发动机拆出来的零件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齿轮, 内容很枯燥,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实习通过观看录像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师在专注于演示拆装过程和讲解的同时, 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堂纪律, 带领学生观摩时, 也无法照顾及到所有的学生, 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4) 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或者对拆装操作不熟练, 就会影响学生对该课题的掌握程度。
针对现有实践课程的不足, 笔者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1) 教案由多位讲授实践课经验丰富的教师研讨, 制定出统一的操作要领及标准, 制定出实习指导书, 便于学生学习及操作。 (2) 教师提前拆卸一些实物, 由一位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并提前拍摄录像, 上课时可对照录像及相关零部件, 分步骤地给学生讲解。 (3) 讲解具体实物时, 应当先复习相关知识及图片, 或者在讲解前, 先补充相关的知识点,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 不断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操环节动手能力的训练。
总之, 《汽车构造》本身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出发,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教材建设, 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钻研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注重实践,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将来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桑楠.《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 (6) .
[2]胡青.《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9) .
[3]胡群, 等.“汽车构造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 .
汽车制造工艺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篇10
汽车制造工艺学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它阐述材料成形、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的知识;其逻辑性、关联性、系统性较差, 理论教学效果不佳, 通过汽车制造工艺实践教学能理顺工艺学内容主线, 帮助学生从工艺观点去分析和评价汽车零、部件 (总成) 的结构, 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践教学包括参观、实习。联系企业利用其生产现场进行实践教学, 存在理论课程体系与生产实践不完全吻合, 学生不知道切入点, 导致兴趣不大;又由于企业存在以生产盈利为最终目的, 师傅带教积极性不高;整个参观、实习如同走马观花, 收获不大。因此, 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为了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达到技能培训与素质提高, 在实践教学中应强调动态发展的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过程为重心, 让学习过程充满反思、顿悟、自省等心理活动。为此对汽车制造工艺实践教学进行试探性的改革, 整个过程节设定为三个环节:布置任务、编制文件、完善提高。
2.1 布置任务
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内容广而杂, 实践教学环节应将整个内容梳理成清晰的两条主线 (如图1) , 由于时间有限, 结合实习基地的条件, 确定主线中的一个模块做为实践内容, 编制后桥桥壳机加工工序及工艺过程 (见图2) 。
布置实践教学任务后, 引领学生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相关设备、量具及加工过程, 从中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以学生为主体, 分析实现汽车后桥的工艺途径 (见图3) , 使学生了解各工艺过程的关联性和整个工艺体系全貌;针对铸造桥壳的毛胚其内孔和外园面的粗糙度是无法达到装配的要求, 引导学生如何从机加工手段来提高精度, 从而将车、钻、镗等各加工工种紧密联系起来, 进入机加工工艺方案的设计。
2.2 编制文件
编制工序及工艺过程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一步, 带领学生分析后桥桥壳零件图确定机加工技术要求 (见表1) ,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讨论零件的外圆, 两端面, 内孔可以在车床车切削加工完成, 而加工旋转表面时, 毛坯应装卡在主轴顶尖和尾座顶尖之间, 工件由主轴上的拔盘或拔齿顶尖带动旋转, 夹具才能传递足够大的转矩进行车削, 由此必须先加工两端顶尖孔;为保证达到内孔要求的精度, 粗车、半精车、精车应逐渐递进;而Φ305孔及主减速端面由镗床完成。通过此环节学生自己确定桥壳机加工的工序和工艺过程的编制, 该文件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
对实习基地的初步了解而制定的, 由于大家缺乏实际经验, 指导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指出可取之处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将学习融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 更好地理解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3 完善提高
为了检验学生的作品是否实用于生产实践, 带领学生到现场观摩机床夹具和定位, 记录桥壳加工工艺过程写实, 通过对比自己编制的文件和现场的写实, 从“比”中找差距, 在“看”中促提高, 使学生从“听”、看, “练”三部曲中深化对加工工艺过程的理解, 例如:学生对加工切削深度、刀具的进给量、切削速度的确定掌握不好, 通过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以及观摩工人师傅的加工过程,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种形式开展的实践教学, 学生能完成现场实用的后桥桥壳机加工工序及工艺过程的文件, 使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能力的提高。
3 结论
汽车制造工艺实践教学的改革, 首先应优化教学内容, 选择与专业理论知识密切相关, 学生具足够的知识储备的项目, 诱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针对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加工方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 应融入到生产现场验证, 让学生真切明白自己作品优劣所在, 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信, 有能明确自己的差距和弱项, 并及时的弥补修正, 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有所收获, 提高了实践效率。
参考文献
[1]申晓龙, 张来希, 黎永祥.高校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6.8:54-55.
[2]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2:117-118.
汽车实践教学 篇11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汽车空调维修;竞赛指导;教学方法运用
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汽车空调是汽车电气的一个附属设备。要想做好汽车空调的维修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如:汽车空调系统的构造及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制冷剂的鉴别回收加注及性能检测等。作为汽车空调竞赛课题组成员或者是该项目的指导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一到两个车系的手动自动空调系统检测与维修实操技能。如:丰田手动自动空调系统维修、大众车系手动自动空调系统维修。在实操方面还应该熟练掌握一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制冷剂回收加注机(AC350C)、干湿计(TIF3110IR)、汽车空调诊断仪(RA007PLUS)等。
二、对技能大赛规程及评分标准的掌握
实操步骤及注意事项:
1.制冷剂回收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以下主要操作内容:比赛开始前的仪器、工具、设备的常规检查,车辆状况检查,汽车发动前的常规检查等。
2.制冷剂类型鉴别及纯度检测
使用制冷剂鉴别仪检测制冷剂类型及纯度。鉴别5种成分:R134a、R12、R22、HC、AIR(空气)纯度以百分比显示,若纯度低于98%需要净化后再回收。比赛中若显示AIR(空气)纯度100%则为采样管接头未连接到低压检测端。注意要设置海拔高度。
3.制冷剂检漏及回收前的准备
在制冷剂加注作业环节中需要在加注前检查制冷剂是否泄露,加注之后也要检查加注阀处是否泄露,操作完毕后在制冷装置工作状态下,还需检查加注阀处有无泄漏。常用的检漏方法有电子检漏法和荧光卤素检漏法。注意此时发动机需要发动1~2分钟,空调制冷系统需要运转。
4.制冷剂的回收及加注
使用制冷剂回收加注机(AC350C)进行此项操作,主要操作步骤为:关闭发动机,连接高低压检测管路,清理管路,排放空气,查阅手册,双管回收制冷剂,双管抽真空,保压,高压侧加注冷冻机油,低压侧抽真空,保压,高压侧加注制冷剂,断开高低压管路连接,清理管路,关闭制冷剂加注机。
5.空调性能检测
启动发动机,让空调系统正常运转,检查空调系统性能。空调系统性能检测需使用汽车空调诊断仪(RA007PLUS)。使用时需要注意电源的连接及各个取样传感器的连接,诊断仪系统的设置等。并能从仪器显示的数据中判断出空调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两个冷却风扇风速是否一致,冷凝器入口和出口温度变化,蒸发器入口和出口温度变化。
6.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实际比赛中空调系统一定存在故障,故障为两个类型电器类和非电器类。要注意非电气类故障。故障的诊断及排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这个方面需要在选手的日常训练中进行强化。发现故障后要及时和裁判报告,并要求解除故障,并重新启动发动机,检查空调系统的性能是否正常。
三、教授过程中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
1.示范模仿法
这种教学方法在维护操作中最为适用。是由授课教师做出操作示范,学生模仿进行操作。如:制冷剂回收加注机(AC350C)、干湿计(TIF3110IR)等的使用方法。故障诊断思路,排除方法等。学生在认真观摩后就可以分组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对操作过程进行互评,再请老师进行点评,这样更容易掌握操作要领。
2.导生制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人数比较多的班级的教学有利。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也都很有帮助。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确定两个各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加以指导,使得他们的操作比较规范,再由他们去给其他操作相对较差的学生示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又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更可以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从中选出操作比较好的学生参加竞赛的集训。
3.案例教学法
在实践操作中适当的穿插空调维修操作的一些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对一些相关操作印象深刻。比如空调不制冷,压缩机不工作,出风口处无风吹出等维修案例都是实际存在的。通过这些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对空调维修项目印象加深,兴趣更加浓厚。
4.电教手段的运用
电教手段的运用主要是使学生在空调维修操作中对相关操作步骤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掌握。包含动画演示,视频录制及播放,使用电脑查阅维修手册等。视频技术的使用在维护中比较常见。比如在学生操作中使用数码相机对全程进行录像,操作完毕后集合选手观看视频,通过视频回放对学生操作内容进行回顾,从中找出不足,加以点评修正。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拆装教学实践 篇12
汽车拆装是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的有效结合,是培养学生从“应知”到“应会”,再到“应能”的实践过程。通过实习,使学生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培养职业道德的综合目标。
1 汽车拆装工作过程分析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汽车拆解与装配是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维修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维修工作任务,正确选择拆解工具,确定汽车总成拆解顺序和工艺,实施拆解;合理使用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结果提出维修方案,实施修理或更换;确定总成装配顺序和工艺,选择装配工具,实施装配;对装配质量进行检验。
根据汽车拆装工作过程实施汽车拆装实习教学,意义重大:模拟汽车维修车间的实际操作场景,营造生产性实训环境;学习正确选用和使用汽车拆装设备、工具、量具;学习汽车拆装工艺和规范,培养拆装技能,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安全操作常识,树立文明生产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标准的职业行为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结合汽车拆装工作过程,积极探索汽车拆装教学的有效模式,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
2 汽车拆装实习的主要内容
2.1 汽车拆装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汽车拆装工具包括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大类,通用工具有扳手类、手锤类、手钳类、起子类等;专用工具有火花塞套筒、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黄油枪、千斤顶等。通过对拆装工具类别、性能和使用场合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正确选用工具,学会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以扳手的选择及使用为例:一是所选用的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选择;一般优先选用套筒扳手,其次为梅花扳手,再次为开口扳手,最后选活动扳手。二是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口较厚的一边。三是采用扭力扳手紧固螺栓或螺母时,一定要参照维修手册中所规定的紧固力矩、紧固顺序和紧固次数。
2.2 汽车常用量具的使用与典型零件的测量
在汽车拆装和维修过程中,很多工序都需要精确测量零件的尺寸和公差。常用的量具有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量缸表、塞尺、气缸压力表等。通过对各种量具的结构、读数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量具对汽车零件进行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分析零件是否需要修理,并确定修理的级别。
2.3 汽车发动机拆装工艺
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汽车拆装工具,实施发动机总成的拆卸与装配,掌握发动机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发动机拆装工艺。
2.4 汽车变速器拆装工艺
通过汽车变速器的拆装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汽车拆装工具,实施变速器总成的拆卸与装配,掌握变速器各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变速器拆装工艺,巩固汽车底盘理论知识。
3 汽车拆装实习的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从职业素养、实践操作和操作记录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职业素养包括出勤表现、着装规范、爱护工具、场地清洁、听从指挥、严守规程、分工协作、爱岗敬业等方面;实践操作包括汽车拆装工具的选择及使用、常用量具的使用与典型零件的测量、汽车发动机拆装工艺、汽车变速器拆装工艺等方面;操作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和实习报告。
4 汽车拆装教学的关键点与解决方法
4.1 实习硬件环境的建立
拆装总成标准化。汽车拆装实习对拆装用发动机、变速器或整车的技术性能、品牌档次没有过高要求,常见的国产品牌即可满足,但所选总成必须完整,数量足够,通常2~3人配置一套,并配有相应的易损零部件,作为更换备件。切忌选用几种不同品牌、型号的总成同时进行拆装操作。拆装工具、量具与机具标准化。各个实习小组配置相同的拆装工具、量具以及机具,方便教学,提高效率。拆装机具包括翻转支架、零部件摆放台、油盆等等。投影设备。配置一套实时的视频采集投影设备,将教师演示操作直接投在大屏幕上,方便教师讲解、学生模仿。
4.2 实习软件环境的建立
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书是指导汽车拆装实习的基本文件,指导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实习总成、工具、量具的类型,编制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书,控制实习过程和质量。拆装教学录像。根据实习指导书,将教师的演示过程、拆装工艺、操作要点拍摄成教学录像,记录下来,用于视频教学和学生参考查阅。维修手册。维修手册是汽车拆装的技术文件,记录着车型、总成的结构组成、拆装步骤、检测步骤和维修方法。依据所选车型和总成,配备相应的维修手册,作为拆装实习的技术依据,方便查阅。
4.3 实习指导教师拆装技能的标准化
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有一流的教师。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指导教师的拆装技能首先要规范化、标准化,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拆装工艺。目前职业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大多缺乏这方面的锻炼,缺少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汽车维修企业,学习操作技能,提高和规范自身的汽车拆装技术水平。另外,配备一套规范的汽车拆装教学录像,是减少个体教学差异,提高教学标准化的一个办法,同时也适度降低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高要求。
摘要:汽车拆装实习是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文章从实习内容、实习考核、实习环境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思路。同时提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汽车拆装,实习内容,考核方法,实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吉国.汽车修理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天津夏利TJ7100型轿车维修手册[K].天津: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2003.
【汽车实践教学】推荐阅读:
汽车实践课程07-04
汽车实践课程改革06-29
汽车维修实践教学研究09-07
汽车底盘实践教学计划09-05
汽车售后服务实践模板06-01
“汽车概论”课程融合思政内容教学研究实践07-01
汽车销售公司暑期社会实践报告10-14
去汽车修理厂的社会实践报告05-23
关于汽车配件行业发展的实践报告07-10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浅探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