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2024-10-10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共12篇)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1

0 引言

为了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建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为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院校肩负着技能人才创新的重要使命,建立健全高职创新创业模式,刻不容缓。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但实现双创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还有待完善。本文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的分析,结合双创实现的内外部生态环境,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模式。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健全

受到双创浪潮的影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迅速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建设中来,申报双创课题、开展创业课程、建设创业园、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从项目的实际运作来看,大部分项目仍换汤不换药,绝大多数还只是在原有工学结合、项目式教学上的变身。

1.1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壁垒

中国体制内的传统授课式的教育模式已经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教师也习惯于讲授而非启发以及翻转课堂式的教学,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缺乏是阻碍双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简单的增加创业课程,设置几个创业园,却无法把握人才培养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影响创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

1.2 创业生态环境的缺失

创业需要的是天时地利和人和,对于高职学生这样的初创者更是需要人才、资金、政策、市场等创新全要素聚集的平台,但是目前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缺乏完善的服务平台与有力的政策激励,高职院校通常立足于创业人才的培养,但却缺少对创业项目孵化的培育和管理,缺乏资金的投入以及实践平台的搭建,忽视对创业生态环境的关注。帮助创业项目孵化成长,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才是高职院校双创的努力方向。

1.3 师资力量的缺乏

教师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负责双创教育的教师仍是由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历过创业,也缺乏专业的培训,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只能将创业课上成了一门新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往往缺乏资金聘请成功的企业导师,对于拥有企业的创业人员,更多的关注于自身企业的成长和融资,安排企业导师来指导创业学生,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导师而言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愿景。

2 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对高职创新创业的模式探讨,不应局限于提高大学生本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构建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针对创业的主体而言,提升自身创业技能,培育并持续优化企业、人才、高校院所、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新创业文化等要素,积极营造满足初创企业发展需求的创业生态体系,为初创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将从“人才、资金、政策、文化”四个角度,深入讨论创业生态环境的融合。

2.1 创新创业四位一体模型

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将人才、资金、政策和文化四个在创业中尤为重要的生态要素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为初创者的项目孵化和项目成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让创业项目成功进入孵化期,培养紧跟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2.2 多渠道多方位的引导创业者

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并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核心,在具体实施中,高职院校正逐步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的各种渠道和平台。

(1)校企共建的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以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为目标,整合社会、企业及学校的资源,侧重基础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能力的结合,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策划、实施、运作多个环节,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在能够从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学生项目团队,成立“项目运营指导委员会”,其成员包括主管校领导,教务处、实训中心、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专业主任和企业总经理,指导、帮助、规范学生团队运营。“项目运营指导委员会”规划校企合作的商业项目及实训目标,借助合作企业已有的管理平台进行公司管理制度的培训,企业文化的培训等培训工作,使学生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学生组成会展商业项目团队并参与项目运营相关的工作后将获得全程免费的培训,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亲历从市场调研到项目设计到销售各个环节,实践各种营销手段,体验职场,提升敏锐的商业意识和行动力,最后获得商业项目的运营能力。

(3)设立校内创新创业园。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为在校的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空间,包括空调、办公桌椅、电话及网络接入等,同时提供公共会议室、洽谈室、公共打印、复印、传真、扫描等硬件设施和办公设备。除硬件支持以外,还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集中提供工商、财税、管理咨询、知识产权等服务。定期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开设讲座论坛,介绍经验和技术。鼓励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创业,承接企业的真实项目,鼓励校外微小企业入驻校园,使用校内平台和资源,吸引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挖掘培育重点初创企业,带动校内学生团队创业。学校对校内创新创业园,从制度到资金给予一定的支持,对由二级学院选拔上来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后续的创业过程给予政策支持。在校园内创设具有激励机制的创业平台和氛围,鼓励学生创业。

2.3 吸引创业投资者的关注和注资

当前的双创面临的一个巨大矛盾,是创业者越来越多,而资本却越来越理性,结果是融资越来越难。有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在全国范围内纯粹的创业项目中,成功获取融资的仅有1%,其中北上广还占了四分之三。怎样吸引创业投资者的关注?怎样找到投资?成了每一个创业者关注的问题。

(1)从学校层面来说,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争取政府及对口单位的创业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支持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校内初创企业。并在校内建立创业基金支持校内优秀的创业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促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获取创业服务者更多支持。

(2)从创业者的层面来说,关注团队建设、市场调查商业价值则是获得创业投资者青睐的三个关键。人是创业的第一要素,无论创始人,还是团队成员,都需要对项目涉足的领域有足够的理解,体现出足够的热情和专业市场调研,是项目能进展下去的关键,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规模有多大?有无改造的空间?是否是第一个做?商业价值,创业项目不能为了融资而做,拥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才能实现商业和社会价值,和投资者的青睐。

2.4 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

针对初创者而言,争取政府和创业服务部门的扶持能使小微企业在复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多方面了解政府在收费、税收、扶持奖励、金融、人事和土地等各方面的创业政策以及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其次了解学校有没有对口的创业扶持单位,如果能从学校的对口扶持单位如共青委,科技委等获得政策或是资金上的支持,对初创者来说,将会获得很大的帮助。

最后关注创业失败后的补偿问题,以广州为例,20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试行细则》。广东将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失败给予补偿,孵化器内创业失败,政府补偿一半损失。

2.5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标志。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创业氛围,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开放式培养,邀请校友企业家分享成功经验保护创业者的知识产权等都能有效的营造校园内创业氛围的行成。

(1)注重倡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聘请校外管理专家、青年创业英才、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成为学生创业导师或者是实践教授,分享经验指导创业。同时,通过校政行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工作机会,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已开展项目的微小企业入驻校园,通过真实的创业团队来促进学生的持续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2)树立创业导师。邀请青年创业英才、成功创业的校友到学校来教学生创业,讲解创业政策,分享创业经历。让企业家成为学生的创业导师,让学生有自己的创业偶像和奋斗目标。

(3)培养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教师。高职院校里最缺乏的是足够多的有企业实战经验的教师,高职院校要整合各种资源,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加强教师顶岗实习学习。对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人员进行培训,鼓励教师持有“KAB创业讲师”证书、“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选派骨干和优秀教师进行外出交流,培养和选拔出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创业,在实践中成长。

总之,为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院校肩负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由双创特点出发,基于高职院校的现状,构建人才、资金、政策和文化,四要素融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更多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创业型人才。

摘要: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使命,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还处于探索中,面临着许多基础性的挑战。文章基于对现有高职创业教育模式不健全的现状,提出建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模式,分别从“人才、资金、政策、文化”等创新要素入手,以营造和谐的创业生态环境为目的,有效地推动初创者的快速成长,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教育模式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确立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这直接带来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在校人数的增加,也对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条件。目前的高职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仍旧带有比较大的行政色彩、应试思维,对招生管理和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影响了整体上的教育管理效率和效益,所以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和应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个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从而带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始发展。高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同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进步

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达成了共识,把学生作为学校基于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除了要重视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外,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基础教育也非常重视,以便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有助于保障职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其次,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规模的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也就逐渐得以确立,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系级管理部门拥有比较大的管理自主权,可以负责专业班级的具体教学管理工作,而校级管理部门可以将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宏观管理上,做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分工,避免了职能交叉和重复管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对传统教育管理经验的依赖性比较大。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依赖传统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缺乏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的意识,如依据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进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体现出严重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特征。但是高职学生在学校应该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有些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比较强,所以过于依赖传统管理经验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严重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采取事后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管理的任务,而缺乏教育管理的主动意识和灵活思维,容易造成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如高职院校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就是代表学校管理学生,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当出现教学问题或学生犯错时,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所以多是采取“事后管理”手段,“事前管理”、“预防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管理手段也不够先进,最终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再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教育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由于很多一线管理人员多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教育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比较低,容易出现离职现象。同时,很多院校不够重视教育管理人员,待遇和地位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培养和薪酬激励措施,所以容易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和均衡性,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应用实践策略

(一)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按照功能角度进行划分,组建管理组织结构,如根据学校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分别确立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校园文化管理等目标,然后逐个去实现。但是这在实现基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很难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效能。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任务的日益繁重和复杂,在有限的教育管理资源内追求管理效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要积极确立效能目标,对传统的组织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探索学校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的内在作用机制,明白如何管理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人才培养会更加有效,招生工作会更加高效,学生就业工作会更加顺利,从而逐渐确立学校的效能管理模式。例如,高职院校各个院系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教师等资源的共享,所以应当在整体上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搞“平均主义”,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基于高职院校效能管理模式构建的现实需要,学校可以加强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教育评价等教育管理手段的应用,促进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的有效改善。

(二)实现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以“分工制”为基础的,所以通常会根据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组建教学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外联部们、校园文化管理等部门等。这种传统的功能管理模式,虽然内部分工比较明确,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职务会比较明确,但是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战”,有时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很难实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统一指挥、有效协作。例如,学校的财务部门、人事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基本实现相互孤立,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各个部门会相互扯皮、内耗,所以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会比较严重,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整体优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就是要求学校打破传统的职能管理思想,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要求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都必须具体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当出现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时,要以整体利益为主,做到顾全大局,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上多给予支持与协助。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强规划理论与方法、对策理论与方法、特色管理理论的创新应用,这对于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整体优化管理模式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学校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三)实现从封闭强制管理向柔性开放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很多高职院校倾向于强制化的封闭管理模式,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但是这样很容易与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冲突。此外,有些学习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辅导员的依赖性比较大,而辅导员往往还承担比较多的学校管理任务,加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很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同时,带有强制性的封闭管理模式,学生只是管理的对象,而不是服务的对象,所以教育管理工作缺乏“服务学生”的主动意识,也缺乏情感教育因素的有效导入,很多管理者甚至不了解学情、不认识学生,机械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导向作用,积极转变过去“训导型”、“封闭型”的落后管理理念,将学生看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积极创设开放型、咨询服务型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开展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借助柔性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例如,学校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对其进行疏导,避免问题扩大化;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赋予校园文化更多隐性管理职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管理的相关作用和职能;校园制度设计的人性化,有助于实现学生对规章制度从被动遵守向主动遵守的有效转变,避免校园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硬性束缚,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

(四)实现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以“教”为中心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者的管理任务进行组织设计,说要实施的“单主管理”、“单向管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能够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以及控制管理进程,将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却遭到了严重忽视,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从“单主”向“双主”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变,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智能,赋予学生更多的管理自主权,老师等管理要更好的充当组织、引导职能,注意学生的自主管理动态,做到及时监督与有效指导,切记“越权”和不当干预,达成“双主”管理模式下双方之间的平衡,例如,高职院校的院系或班级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时,学校要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学生参与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参议权,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营造出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管理氛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五)实现从传统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下,很多教育管理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管理效率也比较低。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带来,现代信息技术也为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持,学校的传统管理思维方式要做出积极转变,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其更具“数字化”的特征。例如,学校的素质测评、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匿名沟通;各类通知和文件的下发也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下发;学校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都可以组建电子档案;图书馆管理可以实现在线预约、电子文献阅读与共享等。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实验与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教育成果,在管理模式上也在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上的创新,然后积极实现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从职能部门管理向整体管理、从机械管理向人性化管理、从“单主”管理向“双主”管理的积极转变,以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管理实践中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益。

参考文献:

[1]潘锡泉.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创新:“治理”和“自理”的耦合[J].职教论坛,2017(22):43-48.

[2]姚树伟,谷峪.高职院校发展动力因素与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18-20.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3

【摘要】大学预科是西方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在国外教育体系中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它被称为高中教育跨越到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在国内正在兴起,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预科班一般针对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出国留学生等,而针对高职或大学预科的较少。针对此情况,本文对高职教育的预科班培养模式进行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 预科班 培养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7-02

在新的教育体系下,我院也调研了招生考试的相关情况。我省已开始实施单独招生与注册招生政策,5月中旬考试结束后,考生将一直等待9月份的开学,这段等待时间较长,考生从紧张的学生生活突然变得轻松很长时间,将有可能对学习失去一些兴趣,同时家长在这段时间也不便于管理。

现为了提前让学生适应大学模式,完成角色转换,让学生在高考后过得更加有意义。针对已录取的自主招生学生进行系统的、综合的适应性教育——大学预科班,预计比以往开展的适应性教育更丰富、更有针对性。

我院大学预科是从高中通往大学的桥梁,是同学们进入大学学习的“地图”。

在借鉴国外预科班的同时,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为同学们量身打造学院高职技能特色课程,由专业教师精心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北软特色教学平台、预科班特色教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学习的同时融入“快乐夏令营”的学习模式(见图1),将组织校园美食节、素质拓展、企业观摩实践、踏青、专家讲座、校学生会体验、技能知识赏析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的快乐学习态度;让学生建立自信、懂得感恩、培养信任;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沟通能力。

预科班授不分专业,以学院特色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利用北软特色平台与学生互动完成,以学生为本,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让同学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我们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特色活动,了解校学生会,与学哥学姐互动,将学生活动、互动照片布置在学习教室中,让同学们温馨学习、快乐学习、自信学习,跑过昨天的自己,成为同届学生的领跑者。

一、在预科班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如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取得最佳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传授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要做好导演,但是有时候总体策划还得由预科班管理小组研讨完成,例如: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课程的素材很重要:

1)学生的所有活动,包括出游活动、美食节活动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并且兼当学生的摄影师,记录学生的快乐时刻。

2)这些照片就是学生课堂最好的素材,ps课程的学习不用再从网上找素材,每周的活动、劳动、跑操等照片就是很好的素材,同学们拿自己熟悉的照片学习,兴趣颇高。

3)汇报演出的视频是学生做的?如何完成的?

这就是如何导演视频软件这门课程?都是利用每周三晚上的视频制作软件课程完成的。

二、辅导员与教师完美融合,发挥了各自优势进行管理,任务分工明确,考核明确,效果提前预知明确。

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一致性归根到底就是共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进而去培养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成为一个合格有用的高级专门人才,辅导员在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又要以专业学习为主,其课程的学习活动自然要占用大部分时间,而任课教师又是整个“学业”教育工作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共性是“育人”,而个性在于侧重“成人”还是“成才”。双方在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同时,又实现了一个共同目标,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两个方面,只有及时沟通,互相配合,才能相互提高,共同进步。若把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教育与引导”互相促进,效果可倍增。我们也可以考虑任课教师兼辅导员或辅导员兼课模式,这样的深度融合既能锻炼教师,又能将“教育与引导”互相促进,但是这样的担任者应该精挑细选。

三、精彩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

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积极将活动主题导演到自己的课堂中来。

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学习成长新模式

我们通过建立与家长的互动群,第一时间向家长汇报和分享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见证孩子的点滴成长。与家长携手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一起将其点亮。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4

一、拓展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 高职学生对于文化素质的内涵理解较浅, 很大程度是因为学习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一方面,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选择文史、科技、财经甚至军事等多元领域的主题,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让学生可以获得极为丰富且及时的学习资料。

教师可以将原有的教科书作为一种参考, 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特点, 选择并设计合理的学习内容, 编制教学资料, 有效整合丰富的教育信息和相关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笔记本、手机、Pad等移动设备, 实时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学习资料, 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知识, 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大大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调整课程设计, 创新教育模式

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 要结合现有教育资源和环境, 有效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 创新文化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模式,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1.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将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 形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性, 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互动问答, 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主题, 由学生主动学习后进行成果汇报与展示, 让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思考,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文化素质培养。

3.创新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有侧重的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方面进行搭配, 根据学生的水平、职业理想和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

4.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通过企业交流、行业互动等形式, 使“工业文化进校园, 企业文化进课堂”, 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 拓宽并加深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三、变革考核方式, 注重学习实效

文化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通过课堂“教出来”, 还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 通过传统的期末考试来评价和考核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情况并不合适。在考核评价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分组, 每个小组收集文献、视频、图片等文化素质学习资料, 构建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 展示自己对兴趣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并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 并加以梳理和整合, 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教师以网络空间构建的情况作为评价学习实效的重要依据, 强化学习过程的管理, 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探索如何创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实时化, 对于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10) :1-5.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5

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

文/罗启强

摘 要:从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结合从事一线教学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对现在高校动漫专业发展状况的观点及想法。

关键词:动漫教育;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学校作为承担人才培养责任的教育机构,不得不深思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为我国的动漫产业输送优秀的动漫人才。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动漫相关企业求贤若渴,苦于找不到人才;另一方面多数动漫专业的毕业生正为找工作而奔波。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学校、教师、学生。学校应该提供一个怎么样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当如何教?学生应该怎么学?下面是本人的一些想法,愿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增进校企合作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培养人才就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的产品才是合格的产品。同样,能够被市场接受,能被用人单位录用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市场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

1.以就业为导向

总能听到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担忧:我能找到工作吗?造成这种还未毕业就已“失业”的境况,很多时候并非是学生学习不努力,没有学好,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企业中根本用不上,企业需要用的知识,学校又没有开设相应课程。学校的领导层在制订动漫专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当多去一些动漫企业、用人单位,实地考察情况,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制订什么样的培养方案。应当与市场接轨,实行“定单式”培养。

2.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动漫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占有很重要的比例。而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就需要学校大量经费的投入,进行实训场地安排,仪器设备购置等。这远比集中在教室上理论课的费用要高很多。这是学校实训场所缺失或不足的重要原因。然而,实践性教学环节跟不上,学生的技能只能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学校应该按生配置相应的实训场所、实训设备。

3.增进校企合作,创办校属企业

学生最终是要走进企业,参加工作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而不至于上岗时无所适从。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校直接与企业对接。学生在学习完专业课程之后,安排到企业中去顶岗实习。这种实训,跟毕业后的工作是不同的。作为学生实训,企业能够容忍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会指导他下次如何避免再犯此种错误。而企业对员工犯错往往是不能容忍的,会施加惩处甚至解聘。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就应当促进与各动漫相关企业的合作。

二、以项目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是主导,是教学活动中的施教者,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自己所任教的课程教好。动漫好作品,创意是关键。这种创意来自创作者的灵感,灵感如何产生?任课老师的引导很关键。老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这种兴趣如何建立?我认为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以我所任教的《Flash二维动画制作》为例来阐述我的观点。《Flash二维动画制作》是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三维动画制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在开学第一堂课上,我介绍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并播放了学生所创作的一些二维动画作品,告诉他们学完此课程,他们能够做得比这些更好。在教学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完成与知识点相对应的项目(作品)。每个项目大小不等,但需要学生协作完成,以此考查学生组合团队的能力。项目完成后,再对项目进行评价,由项目负责人阐述创作目的和创新点,最后由我进行点评。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对课程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方法不当,即使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能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大学不像高中那样带有升学的压力,课程任务也不会很重。我认为,学生自身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1)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2)勤于思考,思考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先导;(3)主动参与,让自己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角色。

我国动漫产业方兴未艾,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培养优秀的动漫产业人才,让民族动漫走向世界,是每一个动漫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宋玲,漆成。关于高校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5)。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目前,高职院绝大多数实施的“2+1”人才培养模式,学制短、实习期长的培养模式导致了很多学生党员入党不久就进入为期一年的实习期。这给高职院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出了一个难题。本文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对当前高职院学生党员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探索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

1 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1.1 学生党员大多数实习在外,教育管理难以落实到位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少部分留在学校参加专接本深造或者备战专转本考试,大多数在外实习,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高峰主要集中在大二下学期造成的。很多学生党员刚入党不久,就进入为期一年的实习期,因此,党龄较短,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于一些学生党员实习后,对自己的党员身份认识不足,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另外,由于离校在外实习,学生党员无法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党务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就常常难落实到位。一些学生党员步入社会,党员意识减弱,责任感有所下降,不能坚持以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一言一行。

1.2 就业导向性加之毕业班事务繁杂弱化了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2013以来,在“最难毕业季”的冲击之下,毕业生人数仍在增加,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班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忙碌着:专转本、专接本、就业等等。这一阶段学生党员更显忙碌:找工作须更积极,做论文须更认真。这使得部分学生党员投入党务工作时间减少,步调与组织不能协调统一,活动上不能全身心投入。入党前后表现出明显落差。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很多学生党员忙于自己的事情甚至忽视了党组织的工作和自身的理论水平的进步,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思想汇报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

1.3 学生党员的流动性给党员支部活动的开展带来不确定性

学生党员到了大三,基本上都处于毕业实习的流动状态,由于就业范围广,实习单位较分散,加上毕业生的离职率偏高等等方面原因,学生党员的去向就很难掌控。这客观上造成他们很难集中统一管理,无法按时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工作。

另外,在组织考察方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等工作以及入党联系人对发展对象的真实情况了解工作不够深入,致使部分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得不到深入的保障。组织批准以后,教育培养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不够,更谈不上将学习集中在党的理论以及贯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学生党员在离校后,容易出现组织观念不强和党性意识淡漠等情况,对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欠缺思考,作用难以发挥,先进性难以体现。

2 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模式创新与探索

对于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创新探索出一套工作模式,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迫切需

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从高职院学生党员的特点出发,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有效资源,关注实习后的学生党员再培养、再教育、再考察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各方面素质。

2.1 切实加强引导,增强党性观念,促进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努力做到实习期 “学习不放松,思想不放松,纪律不放松,使命不放松”。强化学生党员的使命意识,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网络等平台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党的党员责任和义务、组织生活纪律教育,教育他们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充实和提高自己,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实践者。

2.2 建立教育管理服务的沟通平台,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和新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建立学生党员沟通、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党员大多数在外实习,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集中教育、管理已经与学生党员的流动性不相匹配,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性很高,他们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认识等在社会工作受到了影响,党员的先进性很难发挥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 群、微信、微博等有效的网络联络工具,使整个党支部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散而神不散”组织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等活动。突破空间限制,通过QQ群、微信群讨论、视频会议等多种交流形式开展党的日常教育活动,将党的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与自我监督的可控性通过网络平台一一实现。

基于高职院校“2+1”模式带来的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高职院校只有立足自身特点和实际,坚持质量导向,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既要体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不断提高认识,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切实做好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江炳坤,张晓红.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索[J]. 院校管理,2013.

[2]许江荣.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的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7

一、“县校合作”模式的解读

县是城乡之间的结合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1]。县域经济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急需高等教育的技术支撑和科研服务。为此,有学者提出一个创新的概念“县校合作”。史秋衡等在《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县校合作”就是县域地区与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协同平台的构建,在县级相关部门与高校之间建立有序的协同机制,实现知识互惠、资源优化,在扎实的平台土壤中生长出创新成果[2]。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正处在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期:正逐步由依靠传统农业向依靠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3];制造产业快速升级换代,基础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支柱产业向技术化发展,第三产业向内涵化发展,这些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技术支持与科研服务。但按我国现有政策规定,县域是不能独立举办高等院校的,而现在的县域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强烈和迫切。县校合作正可弥补这一缺失,通过充分发挥县域优势和高职院校特色,达到县校合作的资源优化配置、要素互动、产学合作、专产融合,从而促进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有1113所,与普通本科院校1112所相当(截至2010年统计),如果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能服务2-3个县,我国2856个县级单位的高等教育及相应的服务就能达到全覆盖,可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利国利民的大事。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探索县校合作的典范,从2006年开始,学校主动服务于宁海,尤其是为宁海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县校合作模式的创新,引起了各地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专家们在“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专题研讨会”上对这一产学合作新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纷纷对此做了大量的报道。现在,宁海基地已成为“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荣获全国产学研促进奖和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二等奖。

县校合作模式的提出,能使学校与企业、产业之间进一步加强联系,并以“合作教育”的形式共同参与到学生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紧密联系,形成深度合作。一方面,高校借助政府及企业提供的平台,努力打造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类型特征鲜明、服务产业转型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队伍,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借助高校的智库、信息库、人才库的优势,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政府决策、企业转型及生产实践中去,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及技术保障,为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企业管理以及人才培训等带来新思路和新机遇,从而使产学研合作由原来单一的技术合作发展为面对面的战略合作。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不仅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发展环境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可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全面拉动县域经济。这是新形势下县校双方发展进步的内在需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及发展的创新,更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

二、“县校合作”回应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与县域经济、县政发展的新诉求

1.“县校合作”可以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的不同诉求。

政府、高校、企业由于性质不同,在社会中扮演角色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使命、不同的诉求、不同的追求目标。县级政府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经济,需要把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统一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迫切希望通过县校合作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引导的功能,把高职院校人力、智力引进县域,促使学校的专业链与县域的产业链紧密对接,快速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追求是生存、发展和营利,更看重经济效益和利益最大化。企业通过县校合作平台,不但能够得到高校的研究成果、技术服务和优秀毕业生,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来企业参加研发,而且能共享学校的研发成果、智力和设备资源,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县校合作能使县政府提供产学研的配套政策,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困难,并把企业先进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为学生提供顶岗锻炼的场所、就业岗位,并在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由此可见,通过县校合作这个平台,不仅能够整合政校企三方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合作体的综合优势,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县校合作”回应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诉求。

多年来,县域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盲区,高层次人才很少涉足其中;现有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也远远不能适应、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更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为此,县域对技术、管理、人才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常渴望高等教育的加盟和支持,以帮助县域培养人才和提高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有形态,在服务地方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驱使高职院校不但要转变发展方式,更要转变服务方向,要把服务重点放到为县域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当中。由此,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内在要求,从而催生了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

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和实施条例;二是没有建立县校深度融合、强强协同机制,不能高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高职产学合作的互利原则未能充分实现,给高职教育的深度合作带来许多的困难;四是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意识不强,没有建立校县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使得地方政府与企业投资并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由此,高职教育亟需探讨新的产学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如果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主动服务于县域经济,不仅回应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同时,对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也不乏积极的助推作用。县校合作的合作办学机制,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更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且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选择。

3.“县校合作”回应了县域经济、县政发展的新诉求。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仅靠县域自身的力量发展经济及加快产业转型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县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地域,且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又处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校的技术支持和科研服务,这就对为之提供服务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和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能否很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能否适应县域发展基层战略,能否满足县域发展新诉求,不但直接影响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也必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除产学研合作遭遇体制机制的障碍外,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把目光瞄准大城市,仍然关注数量极其有限的地级区域[2],却很少直接关注数量更多的县级区域,缺乏主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意识,不能很好适应我国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县校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将高职院校与县域经济相结合,形成县校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平台,使高校与企业、产业之间加强联系,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过程。“县校合作”既是一种具有创新价值且有实效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县校合作”模式不但有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且将更加有利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这表明,只要高职院校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主动服务县域经济,就能有力回应我国县域经济深度发展和县政发展的新诉求。

三、实现“县校合作”的路径选择

由于历史和区域等原因,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全国百强县和落后县域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人力基础相差甚远,教育、文化基础和发展背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规划和实现“县校合作”的具体实践中,必然会选择不同的路径进行。但是,不管目前各县域的教育、经济、物质基础如何,县校合作都需要遵循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的理念和路径。为了使县校合作能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各地还要构建有利于实施县校合作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县域经济的战略机制、县校合作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县校合作模式真正得以实施、推广和落地。

1. 构建有利于实施县校合作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是以国有办学形式为主,政府

主导作用的效果非常明显。在历来实施和推行重大教育改革时,往往都是通过政府颁布法律法规、设立管理机构、推行发展战略等措施来推动教育改革项目的贯彻实施。当前,提出实施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的战略举措,政府应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并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实施县校合作提高到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加以实施、普及和推广。根据已实施县校合作试点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指导、调整、规范和推动县校合作项目开展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实施县校合作项目得以落地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在实施县校合作战略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法律法规或地方实施条例,进一步完善《企业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重要法律文件。同时,还要及时出台有利于实施县校合作模式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一定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行业企业特殊的优惠政策,引导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并要明确规定县级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在县校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显然,政府立法、颁布条例和积极引导能为县校合作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平台,从而极大地调动各方参与县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建立县校深度融合、强强协同的战略机制。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由高等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高职院校实行县校合作,能够根据县域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接县域行业产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主动服务于县域经济,使学校的专业链与县域特色产业链实现有效对接,把县校合作建成一个集实训、鉴定、科研、培训、创业孵化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基地,使高职教育深度融合县域经济,并通过县校战略联合、强强协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县校合作”模式大大拓展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使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县域生产实践,充分利用人才、技术、知识和信息高度聚集的优势,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服务,并借此“下乡”———将触角延伸到县域经济,以此为支点,向周边甚至更远区域扩散,形成蛛网结构的密集辐射。高职院校正是通过县校深度融合、强强协同机制的强烈辐射,使城乡合作教育链得以建立、加长和延伸,并形成“共振”的效应,大大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另一方面,县域通过高校的技术支撑与科研服务,充分发挥县域人脉和劳动力优势,承接并扩散基于教育培训、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应用、职业技能鉴定等重任所形成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提升县域的科技竞争力。高职院校和县域的深度融合、强强协同战略,既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基础,又能高效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终促进县校的迅速、高效发展,使县校合作成为县域经济再次腾飞的“助推器”。

3. 建立校县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当今我国县域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遇和挑战并存,亟需现代化及高端技术的武装,亟需高校的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因此,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竞争,既给高职院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迫使高职院校主动深入县域,并加大科研攻关、社会服务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特别是要制定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政策和措施,从而真正拓宽与企业合作的领域、深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也要在县校合作的重大平台建设、顶层设计、争取政府支持的重大项目上有新作为。

此外,高职院校更应着眼于县域的高新技术培育和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探索“县校合作”从单一的科技合作向一体化合作的方向发展,全面建立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起县校“资源整合、双赢共进”的长效合作机制,即以共建产学研基地、共同策划重大项目等为载体,为县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出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县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具备技术支持和保障,更使县校合作成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李振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了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求,并有力推动了县校合作的实践。研究与实践表明,县校合作模式使高职教育深度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县校合作有力地回应了我国高职教育与县域经济、县政发展的新诉求。构建有利于实施县校合作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建立县校深度融合、强强协同的战略机制,建立校县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是实现县校合作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史秋衡,张湘韵,矫怡程.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2(07).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8

高职院校近两年才开始面对全体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公认的比较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不多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加少见。这可能与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大学生创业大多属于机会型创业等因素有关。

为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很有必要对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结合高职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构建、孵化基地建设、机制体制创新、校园文化营造、发展规划制定等角度探讨如何构建“知行合一、分层递进”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体现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更要体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理由有三: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二是教育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构建有针对性的、时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8年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并把创业教育看作是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并重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二、构建“知行合一、分层递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知、情、意、行”认知规律,结合学生教育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第三课堂(企业实践)、第四课堂(互联网)等载体,构建知行合一的、渐进式的、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五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竞赛模拟训练、项目实战演练、创业项目孵化、注册创办企业。具体如表1所示。

(一)构建包括必修课、任选课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不分专业,开设2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必修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创划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两大模块:(1)创意方法和创新思维训练;(2)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内容包新思维方法、具有产生并分析各种企业想法的能力,以便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想法作为制定创业计括企业家素质的自我评估、产生企业想法的方法、分析并筛选出最好的企业想法。

(2)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群。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业方向,选修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形式包括培训课程、专题讲座和网络课程。其中,开办你的企业培训(SYB培训)是由政府资助的免费培训,学生获得SYB培训合格证书之后创业企业将得到政府许多扶持政策,因此,每年参加者众多,需要通过竞争获得上课资格。“创业+”系列课程涵盖经营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项目管理、微商运营方向、信息传媒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连锁经营方向等网络课程。

(二)搭建由模拟训练、实战演练、创业孵化、自主创业组成的实践体系

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一是模拟的创业项目训练,如各级创意类竞赛和创业计划类竞赛;二是真实的创业项目实践,如创业实践竞赛、教师工作室创业项目、校企合作创业项目、个人自主创业项目和创业部、创业协会开展的创业项目。三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全年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入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学院免费提供创业物理空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创业指导师提供创业咨询,孵化期间发生的基本办公费用由学院负责。四是自主创业服务:学院为自主创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帮助他们申请政府创业扶持的各种优惠,定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等。

三、构建由SYB合格讲师和具有创业实战经验人士组成的专兼职讲师团队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求理论知识够用即可,但对课程实操性要求比较强。这就要求讲师团队具有SYB创业培训经验或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SYB培训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旨在帮助微小企业创办者的培训,该培训拥有统一授课标准和培训教材,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取得成功。由政府相关部门培训和认定的SYB合格讲师讲授的创业培训,其教学特点是模拟性和实际演练,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学生高度参与的培训教学方法,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建立和经营自己的小微企业。具有丰富创业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士,则可以利用他们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在创业项目孵化指导方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指引作用,帮助创业新手少走弯路,早日使新创企业走上正轨、健康发展。学院派与实战派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四、构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架构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高职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由院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全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可以下设两个实施机构:(1)创新创业推进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各项规章制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推进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建设及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事项;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经费的统筹管理,整合财政资金和统筹资金管理;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资金等。(2)创新创业教研室,负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建设;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创业指导师,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论坛等,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知行合一”,落实到位。

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可能与正常的课程教学活动相冲突,这常常使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处于工学矛盾之中。实际上,知识、技能的获取途径,既可以通过“学中做”,也可以通过“做中学”,二者可谓殊途同归。高职院校通过设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制订创新创业项目的学分置换制度、课程置换制度以及课程免修制度等,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规范有序、公开透明。通过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创新创业项目进出基地有章可依,确保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使之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温床和苗圃

校、政、企、行协同创新,共同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使基地成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苗圃。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向政府创新创业指导部门靠拢,熟悉国家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投入真金白银,因地制宜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排扰解难,聘请创业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师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指导、咨询等便利。另外,高职院校也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筛选合作企业,引入合适的创业项目,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或移出孵化基地工作,培育大学生的契约精神,使孵化基地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温床和苗圃。

六、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通过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引进校企合作的创业项目,由创业部、创业协会、创业沙龙、学习部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培训活动、竞赛活动和创业项目孵化。采用O2O宣传形式,线上利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QQ号、门户网站等互联网宣传媒介,线下则通过学校的校园宣传专栏、报纸、杂志、文艺晚会等传统媒体,营造“鼓励创新,欣赏成功,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创业项目转让展销会、校庆日或设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技文化节等特定形式,面向公众广泛宣传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才智。

七、制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以利于持续推进“双创”教育发展

制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2016-2020),是从认知层面、制度层面、资源层面为持续、稳定、健康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途径。当前,不少人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有疑虑或偏见,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挤占了宝贵的课时资源,甚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误导学生。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的制订过程,不仅提高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度和认同度,还为师生共同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五年规划,持续推动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持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只有与本校教育特色、生源特色相结合,才能产生旺盛生命力,值得高职院校加以认真探索,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雷家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26-29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9

1 会展人才业务培养要求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会展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要能敏锐观察和了解国内外会展行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备会展策划、组织、运营、管理、营销、文案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熟悉会展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具有国际化视野, 熟悉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并能进行业务处理;能够掌握资料查询以及相关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接受实践教学的系统训练, 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获得与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如会展策划师、会展设计师、会展职业经理人等。总之, 高职会展专业的学生学成毕业后, 要能系统的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会展策划、营销、组织和管理方法, 要具备项目调研、立项、招展和运营管理的专业能力, 要能够在各级各类会展企事业单位从事会展方案策划、会展项目销售和会展现场运营管理工作。

2 会展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2.1 知识结构

会展业是一个整合度极高的行业, 应该有宽泛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 最重要的还是要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知识;另外相关行业工作着还应该拥有产业、区域、产品经济等学科知识;要了解会展经济法规, 掌握会展运营管理、广告物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拥有公文起草、文件处理、办公自动化等相应能力;除熟练运用普通话外, 还应拥有相当的英语交流能力乃至更多外语能力;拥有从事会展工作的相应的调查研究、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熟悉会展工作的大致操作流程和基本经济运行方面的知识;拥有基本的经济、行政、会展工作等方面管理能力;拥有会展策划包括会展营销、公关等方面营销的策划知识和能力;拥有场地及现场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能力;拥有一般的策划方案设计能力;熟悉一般的商务礼仪和拥有一般的会展设计能力;最后, 要掌握知识产权与法律知识。

2.2 能力结构

从事会展行业的工作, 各个具体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是不同的, 但共性的能力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可以写作, 拥有公文起草、文件处理、办公自动化等相应能力;第二要能说会道, 除熟练运用普通话外, 还应拥有相当的英语交流能力乃至更多外语能力;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拥有从事会展工作的相应的调查研究、信息搜集处理能力;拥有一定的从事会展经济分析的经验;拥有开展策划和协调组织的相应公关能力;拥有从事基本会展宣传设计的能力;要能够从事策划和综合的管理工作, 并且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述能力是会展人才必备的。

2.3 素质结构

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充分的团队合作、诚实信用、管理、创新与服务意识;要自信坚强, 形成专业的工作习惯和稳定的应变能力, 培养从业人员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3 会展专业特色定位

高职会展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符合应用型技能的培养要求, 在专业设置时要考虑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功能定位以及培养模式定位, 只有把握好这些定位, 才能避免和本科课程设置雷同, 才能保证会展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3.1 培养目标定位

会展人才可以分为从事会展策划、管理的高级核心人才;能够进行展会、展台设计制作的设计类辅助人才;能够从事会展营销、会展现场服务管理的基础性支持人才。要按照不同的培养要求进行分工, 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是以这些人才为前提和基础的, 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大同小异, 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体现出侧重点, 设置课不合理, 使得培养出来的会展人才不专业。

3.2 培养功能定位

培养功能必须要与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现在的在职培训、职业技能教育、学历学位教育等, 培养目标有所差异, 如在职培训, 注重会展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职业技能教育, 关注的则是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历学位教育, 主要传授的是会展专业的相关知识, 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3.3 培养模式定位

在市场大环境下, 合作是重要的手段, 在高职会展人才的培养中, 合作是加强职业培训, 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 通过和企业合作, 共建企业学院, 聘请企业学院导师定期开展讲座, 使得学生在迈出校园之前就对相关行业有所了解, 这些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 是会展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 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要基于将要采取的教育模式。

4 会展专业课程设置

会展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基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展教育的需要, 既要强调理论性又要兼顾实践性, 必须要设置一套切实的会展教育课程体系, 把它作为会展专业教育的一个总体课程框架, 而这个框架的设计科学性要高、现实性和实践性都要强。

结合国内目前会展方面学科情况和行业工作对于相关人员在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并就相关学科教学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地方进行了研究, 建议“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拓展课模块以及实践体验与创新课模块”可以作为会展专业课程设置的“总菜单”。通过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处理, 将会展行业从业这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加以整合, 以目标为导向, 通过课程项目任务的开展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 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5.1“项目教学, 任务导向”, 突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 任务导向”的特点就是要根据会展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来开发相应的实训方案, 把全部环节划分成单个的事件, 并且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依照会展工作的要求来明确教学方法, 完成会展项目的具体教学任务, 突出会展策划、设计和销售等各方面的关键素质培养, 既要打造好学生相应的理论基础, 同时要加强培育其实践能力, 进而达到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目标, 推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教学相长。

5.2 实施“项目训能力、环境练过程”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 必须要紧紧把握项目要求, 依照会展单位在工作方面的规范和对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的需求着手, 合理设计培训任务, 确保每一个任务都能发挥作用培养学员的某一方面能力和知识, 运用层进式的教学模式塑造学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从而完成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要善于运用工作场景式教学, 将实习环境同教学场地融为一体, 利用集中和分组、学生自学和老师传授等多种方式, 完善规定和自选项目相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5.3 工学结合实施课程改革

会展行业的专业能力, 必须经过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掌握。在教学中, 要安排较多的实践、实训课时。实践教学应该按照工作流程规定, 符合实际操作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将项目作为相应载体, 训练学生的展会操作相关技能。在训练学生某项技能时, 我们可以采用单一项目模式, 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融合于各项目之中的最新指示、技能和技巧, 如会展新闻发布会策划部分的学习内容, 可以先看案例, 案例的选择应该围绕典型的职业任务, 再讲新闻发布会策划的步骤、要求和技术要点,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拟策划。在训练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 完成实际的会展策划、运作项目, 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真实的考验和充分展示。

5.4“3W+1H”教学模式

过去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依靠的是教师主动传授, 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即“刺激和反应”、“传递和接受”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学习基本上就是三步, 对概念的提出、解释和例证分析。而“3W+1H”教学模式是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将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企业现场教学、校内教师讲授与企业导师业务指导有机地结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指导教师队伍由具有企业经历的会展项目组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根据每次实习的要求, 由工作实习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的人选, 并通过制度建设等措施使实习指导教师具有责任感, 真正发挥作用。

5.5“榜样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企业导师可以为学员演示实际中项目是如何实施的, 并且细致分析有关具体事项, 利用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集体中学习和在竞争中学习等方式, 帮助学员充分掌握工作开展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 进而改善会展企业项目销售和策划水平。另外, 还能够运用学员自主参与、分组合作等多种方式, 提升学生完善自学和创新意识, 培育拥有全面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胡信.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2]瞿立新, 张岩岩.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 2013, (01) .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10

1. 政府、企业和学校进一步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充分认识到这种模式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 这种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2. 要切实建立政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

教育的特殊性质和职能, 决定了国家应成为办学主体, 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实行校企合作, 而校企合作又必须要由政府来牵引、搭台、促进和监督。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 不愿意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 严重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我国职业教育要大发展, 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运用财政税收等行政手段, 强力推进校企合作, 搭建起校企合作的平台, 构建起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形成校企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各施其职、形成合力, 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格局;这样才能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3. 改革现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方式, 纠正其偏差, 丰富完善其内涵, 创新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

(1) 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致使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思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动手创新能力不强。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得到纠正, 完善工学结合的内容, 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真正落实合作育人的要求, 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全面开展、健康进行。 (2) 建立和完善“双元”的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一是构建“双元”的合作育人内容。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因此在此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偏废思想政治教育, 二者必须并重, 形成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存共融的育人机制。企业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 要侧重于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中,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精湛、思想政治素质优良、人格健全、体魄强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构建“双元”的合作育人主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体制, 决定了学校和企业都是育人主体, 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师傅都必须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教育者, 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人, 师傅也不能只传艺不传道。学校在此项育人工作中的教师队伍应该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务工作者等, 企业里育人者也不仅仅只是专业师傅, 还应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其他员工。而且根据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 在学校和企业里应分别或者共同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 成立专门的学生教育管理机构, 统筹学生的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工作、技能培养、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 做到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教师和师傅要形成育人团队, 根据各自的优势、社会阅历、人生感悟和职业生涯, 进行合理的分工, 实现优势互补, 形成育人的合力, 教师和师傅从多个角度、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构建最佳的育人机制, 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三是构建“双元”的合作育人途径和方式。在传统单一的学校办学模式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侧重于以教师为主体地位, 较大程度体现为教育和管理上的主导性、规范性、强硬性和灌输性, 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 基本上都是课堂教学、理论教学, 采用的也基本上都是教师一言堂、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变化, 除了确保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还要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建立和完善构建“双元”的合作育人评价标准。目前多数高职学校和企业在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 一般只有对专业技能和业务考核的评价要求, 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后也只向学校上交一份实习报告或者实习总结, 缺乏或者淡化了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和考核要求。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11

关键词:阶梯化;实践教育;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G712.4

1 前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知识经济社会的创新已由一次性创新向持续创新发展,由个别创新向系列创新发展,由专家创新向全员创新发展。高职工科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实践性更强,与行业对接度更高。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更要强调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教育类课程,将创新教育纳入到对学生的培养中来,创新教育类课程侧重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在创新活动的训练上显的不足。高职培养的是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技能创新上。

2阶梯化实践教育模式

实践教育是贯穿于高职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的,包括从课堂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创新教育的不同时期,所采用的实践教育形式是不同的。在分析国内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阶梯化的实践教育模式。针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梯化培养。如图1所示。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需要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的联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的。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以校内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是校内实践能力培养的进一步提升。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教学法,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采用CDIO理念,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教学组织方法,由于知识已经案例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通过思维发散法、翻转课堂等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图1 阶梯化实践教育模式

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后,可以进入创新工作室,进行特长生和带徒工程的培养,其中带徒工程培养中,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指导。创新工作室以培养学生的项目意识、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学生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可以申请进驻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可进入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

校外实践教育是贯穿始终,分阶段开展的,采取“0.5+0.5+1”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校外实践教育模式

从大一暑假开始,大学期间的每个假期,安排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短期实踐教育。在短期实践教育期间,由校外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实践教育指导。假期实践结束,由校外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假期实践课程成绩,该实践课程跟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和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是挂钩的。从第6个学期开始,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师傅对其进行岗位适应性实践培养和企业顶岗实践,校内指导教师定期对实践质量进行监督,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外企业评价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两部分组成。

3 运作成效

阶梯化的实践教育模式承认实践教育的渐进性,在从校内到校外的实践教育中,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在创新教育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实践教育形式。目前,该模式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实施,采用此培养模式,能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受益学生达到200余人,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楠,王延川等.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80-82

[2] 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13(9):83-85

[3] 仇志海.新加坡NYP“教学工厂”理念对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的启示.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103-104

[4] 裴云,邢益良,陈敏.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58-259

[5] 于金霞,贾宗璞等.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IT类专业实践教学.计算机教育, 2014(22):107-110

作者简介:

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篇12

一、国际化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客观必要性

(一) 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浙江, 地方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 浙江GDP已达3.4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 55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 552元, 三大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经济快速增长, 尤其是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外商在浙投资和浙商对外投资规模扩张, 迫切要求浙江的高等职业教育努力适应国家和浙江省改革开放、转型升级的要求,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 (2010~2015年》和《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发展规划 (2009~2013年) 》都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 提高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 浙江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浙江省目前有高职院校46所, 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开设有经贸类专业, 但与国外高校建有合作办学项目, 培养经贸类国际化人才的院校仅有3所。且从浙江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整体来看, 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合作的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项目发展后劲不足, 专业结构不合理, 管理队伍跟不上项目发展需求等等;尤其是高职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准缺失, 缺乏一套规范性好、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严重制约了基于中外合作的高职经贸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职经贸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否生存和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去破解这一难题。另一方面, 从1999年浙江省首批18所高职院校筹建至今, 高职教育在浙江的发展时间较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急切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以此来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此外, 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使得目前仅能办三年制的高等专科教育,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展3+1、2+2等合作培养模式, 可以突破办学瓶颈, 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职业院校。

二、国际化背景下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 高职国际化经贸类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高职国际化经贸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至少包括两方面, 即培养国际化人才与怎样培养这类人才。然而, 在高职国际化经贸类人才培养目标上, 目前无论是教育部门, 还是学生家长, 对高职国际化经贸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偏差。一是从学校方面看, 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高职经贸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带有盲目性, 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二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类型的人才、毕业以后去向如何等关键问题均模糊不清;三是从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方面看, 在高职院校的扩大招生中, 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忽视了高职经贸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缺乏对高职经贸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

(二) 高职国际化经贸类人才素质和职业能力偏低。素质和能力的结合是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经贸类人才, 大多数企业反映毕业生的基本素质 (如身心素质) 和特殊素质即职业素质方面有待提高, 尤其是职业技能素质与职业创新素质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经贸类人才在从事国际化企业或某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方面比较弱, 不太符合国际化市场需求和企业行业所需。浙江高职院校在经贸类国际化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得不太好, 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性不强, 与职业、岗位的要求不能完全一致。

(三) 高职国际化经贸类人才培养的运作方式不完善。开设国际化课程是高职经贸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目前浙江省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很少, 能够担当双语课程的教师比较少。培养出来的学生, 思维还是局限于国内市场, 而不是站在世界先进科技的尖端。在开设国际化专业方面,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硬件方面都达不到开设国际化专业的条件。在校际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 高职院校在学分互换、学分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多方面都比较薄弱。

三、国际化背景下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 借鉴先进办学理念,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服务好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外向型经发展的特点, 决定高职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选择真正适应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经贸类专业中的物流专业可以汲取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 注重职业资格准入制, 编制职业技能训练包, 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训练包, 取得标志从事不同职业等级的资格证书, 从而更为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吸收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宽基础, 二年级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研习不同的专业教学模块, 三年级根据职业岗位就业方向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块进行技能提升。

(二) 引进国外优质课程, 架构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国际化是高职经贸类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开设注重国际新技术的新课程, 如创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等新课程;或是增设信息科学、比较文化学等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在此基础上, 以实践性与行业性的紧密结合为特点, 使课程的设置符合国际化专业建设需求, 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国际市场企业行业培养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同时加强双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能力。

(三)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国外科技大学和职业院校注重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整个环节。高职经贸类专业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业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率。此外,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应用与企业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经贸类专业, 通过校企的紧密结合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四) 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 创造性地利用教育信息技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比较推崇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该院自主开发了线上学习系统, 将学生作业批改、问题答疑等模块集成其中, 极大地方便学生学习。此外, 新加坡的高校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大大提高了学生使用学校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积极性。因此, 浙江高职院校要注重数字化校园的打造, 尤其是经贸类专业, 要将典型案例、岗位工作经验、学习技巧等内容集中上网,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五) 完善教学运行机制, 全面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一是学习发达国家学分制模式, 深化学分制改革, 试行按学分收费制, 实施选课制、导师制、弹性学制、重修制以及学业预警制度, 探索和完善大类招生与分类培养。二是出台个性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生自主创业期间的休学制度, 成绩考核制度等。三是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功效,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发展规划 (2009~2013年)

上一篇:电催化氧化氨研究下一篇:联合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