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资源

2024-08-18

间隔资源(精选7篇)

间隔资源 篇1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配电网接入系统需求日益增多, 配电网间隔资源已十分紧缺, 需对间隔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并加强对间隔资源的使用管理, 有效提升配电网间隔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满足用户接入的需求。

关键词:配电网,间隔资源,优化,管理

一、目前城市配网间隔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进程日益加快, 用户接入系统需求和配电网规划项目日益增多, 城市中心配电网间隔资源已非常紧缺, 造成了配电网规划项目和营销业扩报装无足够出线间隔的情况, 严重制约了配电网的发展, 也大大增加了供需矛盾导致用户投诉的风险。城市配电网日益增多的接入系统需求与有限的电网间隔资源形成了较大的矛盾。仅仅通过新建变电站、更换大容量主变的方式并不能彻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大容量主变和110k V电压等级成为高压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但也同时带来间隔资源紧张、供电容量难以释放等新的问题。城区配网落后于城市发展除了与电源点本身的建设情况有关外, 还和设计时的接线模式与10k V出线间隔的规划密切相关, 由于初期考虑负荷较小, 因此设计出线间隔也较少, 随着城区负荷的不断增长, 现有的出线间隔远不能达到要求, 由于新的出线无法接出, 只能通过不尽合理的电源点临时供电, 严重影响着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电。因此, 如何通过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 有效解决间隔资源紧张、供电容量难以释放等问题, 提高电网间隔资源有效利用率, 已成为了我国各层面各地区电力公司最近几年的重点研究方向。

二、优化配电网间隔的方法

在出线间隔不够的情况下, 除了采用环网柜和电缆分支箱之外, 还可以采用直接合并间隔、改造开关柜柜型和新建开关站的方法。下面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

2.1采用环网柜接线

环网单元主要用于中压电缆线路分段、联络及分接负荷。按使用场所可分为户内环网单元和户外环网单元;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间隔式。

2.2采用电缆分支箱接线

电缆分支箱是为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 不配置开关, 不具备控制测量等二次辅助配置的专用电气连接设备。

2.3直接合并间隔

针对出间隔不够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 可通过对一部分出线进行改造, 比如由于企业关停导致空置的线路, 还有占用出线间隔但是负载率偏低的线路等, 在适当的条件下, 可以进行合并间隔处理, 减少不必要的间隔利用, 从而提高间隔利用率。

2.4改造变电站开关柜柜型

目前, 一些变电站仍使用老式的固定式开关柜, 固定柜占地较大, 可通过生技改造, 更换为占地较小的中置式开关柜, 从而增加出线间隔。

2.5合理规划新建开关站

10k V开关站可作为变电站母线的扩展, 可大幅增加10k V母线间隔数量, 优化间隔资源调配, 减少相同路径的电缆条数, 提高设备利用率。长期低负荷运行的公用或专用线路, 可通过优化改造, 将电源割接至开关站供电, 以降低变电站间隔利用率。科学地规划新建开关站, 可以减少相同路径的线路数量, 可以提高上级变电站出线间隔的利用率, 并保证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开关站建设初期应着眼于长远, 以有利于以后的规划发展, 将负荷集中到开关站供电, 这样可以增加电网网架的灵活性和负荷的转供能力。

三、配电网间隔资源使用管理

针对日益稀缺的配电网间隔资源, 应加强对间隔资源使用的管理力度。而如何利用有限的间隔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接入需求, 则需建立间隔分配数据库及间隔资源管理系统, 形成城市中心配电网间隔资源管理办法, 以实现对间隔资源使用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决策。间隔使用时, 应优先考虑公用线路的出线间隔, 再考虑专线用户的接入间隔。用户业扩接入时, 对于10k V专用间隔的安排必须谨慎, 不能单纯按照报装容量出具供电方案, 应对用户的实际用电负荷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等算法的计算, 并结合用户的重要性程度确定该用户从变电站、开关站、环网单元还是电缆分支箱接入系统。同时用户的备用线路可考虑在公用线路上T接备用, 或多家用户共同使用1个出线间隔。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用电需求量的增多, 配电网在分配电能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其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城市中压配电网对整个社会供电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电网网架结构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线路电网供电性能的发挥。间隔资源作为电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着负荷能否接入配电网。因此, 如何更好的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和间隔资源, 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应是我们规划研究中着重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S].国家电网公司, 2012

[2]孙志军.浅析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及其对供电影响[J].科学论坛, 2013 (17) :622

[3]宋若晨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配电开关站网架结构设计[J].华东电力, 2013, 41 (12) :2522-2525

间隔资源 篇2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三尖瓣闭锁系因胎儿期房室通道发育畸形所致的三尖瓣先天闭合不存在瓣孔, 常伴右心发育不良, 且多合并其他畸形, 如常见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发育不良和大动脉转位。一般在婴幼儿时期即有发绀或气促, 甚或发作性缺氧性昏厥, 多为肺循环量不足,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所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 半数以上于1岁内死亡。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 出生18d。5d前无诱因开始轻咳, 鼻塞伴纳差, 无发热。查:鼻唇周发绀, 唇尚红润, 咽稍充血, R 50次/分, 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音;心率130次/分, 心前区扪及震颤, 并闻及收缩期杂音, TV/VI, 第一心音稍低钝。胸部CT:双下肺纹理增多, 心影稍显增大。心脏彩超:左室增大, 右室极小, 大血管解剖位置正常, 主、肺动脉内径正常, 室间隔上份 (膜周) 回声中断8.5mm、房间隔处可见约4mm回声中断;三尖瓣未见明显瓣膜活动, 以一横膜取代, 余各瓣膜形态、结构及活动未见异常, PFI:三尖瓣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室间隔上份缺损处探及左向右红色为主过隔分流, Vmax=2.47m/s:房间隔处可见探及右向左蓝色血流, Vmax=0.92m/s, 肺动脉瓣前向血流加速, 大血管未见分流。血常规:WBC 12.32×109;N 0.30;L 0.593, RBC 3.89×1012/L, HB 135G/L, PLT 633×109/L, K+5.28 mmol/L, Na+138.7mmol/L, CL-111.6mmol/L, CO2CP 17.7mmol/L, Ca2+2.67mmol/L, Mg2+0.9mmol/L, P3+2.44mmol/L, 葡萄糖4.4mmol/L, 尿素氮0.90mmol/L, 肌酐36.3μmol/L, 尿酸98μmol/L, 肌磷激酶同工酶37U/L (略高) , 总胆红素147.8μmol/L, 直接胆红素16.4μmol/L, C反应蛋白正常。诊断: (1) 新生儿肺炎; (2) 先天性心脏病 (三尖瓣闭锁、房缺、室缺) 。

母孕12周曾发热1d, 咳嗽3d, 自服甘草片6#/晚, ×2d, 同时在电脑前每天工作3~4h, 间隔2~3d, 累计70h, 未穿防护服。否认放射线接触及其他服药史。否认心脏病家族史。

2 治疗

患儿入院后经利尿, 强心, 抗感染等治疗5d后, 病情好转, 但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3 讨论

三尖瓣闭锁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1%~2.4%[1], 三尖瓣闭锁通常包括几种畸形: (1) 三尖瓣闭锁, 无右房, 右室间的直接交通; (2) 合并房间隔缺损 (或卵圆孔未闭) ; (3) 合并右室发育不良或缺如; (4) 合并肺循环之间的连接, 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1]。

先心病的形成主要在心脏胚胎发育的2~8周[1]。先心病, 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 及其相互作用所致。由单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各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占10%, 但多数仍认为由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素主要为: (1) 早期宫内感染; (2) 孕母有与大剂量的放射线接触和服用药物史; (3) 孕妇代谢紊乱性疾病; (4) 引起子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 (5) 妊娠早期酗酒, 吸食毒品等[2]。本例患儿母亲无不良嗜好, 仅在孕早期患“上呼吸道感染”, 较长时间接触电脑, 可能为发病原因。在孕期未作相关筛查而及时妊娠, 导致生后发病。因此, 在少数边远山区加强对孕妇的保健, 特别是妊娠早期积极预防病毒性感染性疾病, 避免与发病相关的一些高危因素, 对预防小儿先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怀孕早、中期, 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及染色体、基因诊断等手段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早诊断、早干预[2]。

参考文献

[1]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82.

层间隔震结构研究 篇3

在各种振动控制技术中,理论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基础隔震技术,其结构设计已经纳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2001)[2]中,并且已有很多工程应用。但是基础隔震时的基础在设计施工时的处理复杂,而且隔震层承重较大,不利于梁柱等结构构件设计。层间隔震是隔震技术的新发展[3],它将隔震层设置在建筑物某层柱子和楼板之间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避免了基础隔震上述的缺点。

层间隔震结构在减震机理、振动特性以及设计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基础隔震结构。层间隔震结构的出现拓展了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层间隔震的研究处于开始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在一些工程实践中,由于一些特殊的情况,要求结构采用层间隔震形式,但也只是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进行专门的研究。徐忠根等在文献[4]中对某工程二层框架平台上多塔楼与平台间隔震和非隔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层间隔震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加速度、层间位移角及层间剪力等地震反应,其中结构在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x向降低70%,y向降低67%,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

本文以广州大学结构抗震研究中心制作的6层钢框架模型为例,在试验的基础上选3层底、4层底及6层底隔震三种隔震工况,对不同位置的隔震结构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8.1[5]进行动力时程计算,分析隔震层位置不同时层间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

2 模型概况

该钢框架为一6层的非对称钢结构框架模型,模型结构的短边为0.8m,长边为2×0.8m,层高0.8m。该体系总高度5.388m,长边方向高宽比为3.37,与一般多层结构的高宽比接近;短边方向高宽比为6.74,属于高层结构体系。每层配重1.3t,模型总重12t。由于采用钢结构拼装模型,隔震层可以分别放置在结构各层,形成多种位置的中间层隔震体系,也可以设置多层隔震层,形成基底和中间层隔震复合体系。试验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测参数如表1所示。

3 计算模型及方法

本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已有单元进行组合,模拟实物结构模型。结构中的梁柱采用Beam188单元。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简化为由水平两方向的非线性弹簧与黏滞阻尼器、竖向的线性弹簧所组成,竖向刚度的模拟采用Combin14单元。在两个水平方向采用Combin40单元。隔震垫水平方向基本参数主要有:Kb1(屈服前刚度)、Kb2(屈服度)、Qy(屈服力)、阻尼比。而Combin40单元的实常数主要有:K1,K2,C,FSLIDE,GAP。由Combin40力学原理图(见图1),可以得到这些实常数的选取方法:K2=Kb2,K1=Kb1-Kb2,K1=Kb1-Kb2,FSLIDE=Qy,GAP=0,C为一定的黏滞阻尼。隔震层的阻尼特性除了滞回型阻尼外还包含一定的黏滞阻尼成分,分析时指定了一定的粘滞阻尼。根据以上所述按实体结构建立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图2。

文中将隔震层分别设置在3层、4层、6层柱底,且均按8度、9度地震烈度下罕遇地震作用计算各不同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并与基础固定结构作比较。文中选用Taft波并按地震波三向输入进行时程分析。三向地震输入时,输入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时程。由计算程序的时程后处理器得出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层间剪力等地震反应。

4 计算结果分析

4.1 动力特性分析

本文首先对各种层间隔震结构基础固定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利用自空间迭代法求解各阶频率。自振频率、基本周期结果如表2所示。由结果数据可看出,隔震层位置越高,结构的基本周期越小。如将隔震层设置在3层柱底时,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4088s,而将其设置在6层柱底时,基本周期变为0.2949s。由此可得,对于层间隔震结构,在隔震层位置较低时,此时的层间隔震结构具有基础隔震结构的特征,即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基本周期。

4.2 结构加速度反应分析

图3为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Taft波)不同结构天面相对加速度时程曲线。表3、表4为按8度罕遇地震作用时不同隔震结构相对加速度反应分析。

由图表看出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隔震层设置在不同位置对结构都有较好的隔震作用,6层隔震时x向加速度的反应比最大可达2.688,而3层隔震可达到3.604,隔震层位置越低隔震效果越好。并且不同位置隔震时,加速度反应比变化规律是不同的。隔震层位于6层底时,隔振层以下结构的反应比大于其上部结构的反应比,而对于4层底和3层底隔震来说变化规律恰恰相反,隔震层下部结构的反应比相对较小,这种变化规律在y向更为明显,4层底隔震与3层地隔震相比可以看出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反应比是3层底隔震较大,而隔震层以下结构的反应比恰恰相反。

4.3 结构层间位移反应分析

表5、表6是不同烈度三向地震动输入时各隔震结构的各楼层位移反应幅值。图4为按8度罕遇地震输入三向Taft波时不同隔震结构(不包括隔震层)层间位移与基础固定结构层间位移的对比。图6为分别按8度、9度罕遇地震作用输入三向Taft波计算所的不同隔震结构层间位移(包括隔震层)幅值。由图表数据得:

1)相同地震波作用下,隔震层在不同位置时结构各层的位移反应数值不同,但变化规律相同,即在相同地震波作用下,上、下部结构楼层位移随着层高(除隔震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下部结构各层的位移都很小,而上部结构各层位移相对较大。

2)与基础固定结构相比,隔震层在不同位置时,都可以很好的减小隔震层上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但隔震层位置不同,隔震效果(与非隔震相比较)有很大不同。隔震位置越高,减震效果越差,特别是对下部结构。

3)随地震烈度的增加隔震层位移增大,而隔震层上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变化不大,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从而可以有效的耗散地震能量,不致使上下部结构由于变形过大而破坏。

4.4 结构层间剪力反应分析

从表7中可以看出:层间剪力随隔震层位置的变化规律与层间位移随隔震层位置的变化规律相似,隔震层位置不变时,在不同地震波下,下部结构的层间剪力比较大,并且相差也较大。上部结构各层的层间剪力也有不同,但与下部结构的层间剪力相比还是小了很多;隔震层位置不同,隔震效果(与非隔震相比较)不同,位置越高,减震效果越差。如,在8度罕遇地震(Taft波)作用下,隔震层在3层、4层和6层柱底时,1层的剪力反应比分别为3.52、3.08、2.14。



5 结论

1)采用层间隔震形式的结构,选择合理的隔震层水平刚度和阻尼比,在三向地震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及层间剪力等地震反应。且隔震位置越低效果越明显。

2)增大地震动输入时,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上下部结构的位移变形变化不大,此时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刚度减小,铅芯塑性变形增大,吸收地震能量,有效地隔离地面运动向上传播。

3)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与隔震层位置有很大的关系,隔震层位置不同时,隔震机理和效果也不同:隔震层位置较高时,结构工作机理类似于TMD系统的工作机理,地震动时上部结构由于惯性产生与下部结构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下部结构的振动减弱,有一定的减震效果;隔震层位置较低时,工作机理类似于基础隔震结构的工作机理,是通过延长结构周期避开地震动的主要能量频段,以减小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播,减震效果比较好。

摘要:层间隔震结构是在基础隔震结构的工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隔震结构形式。讨论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8.1计算一6层钢框架模型隔震层位置改变时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对计算结果与非隔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隔震效果随隔震层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基础隔震,层间隔震,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地震反应

参考文献

[1]徐忠根,周福霖.我国首栋橡胶垫隔震住宅楼动力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1996,12(1):38-421.

[2]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祁皑.层间隔震技术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6):114-120.

[4]徐忠根,胡敏茵,周福霖.房屋建筑中间层隔震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10(5):23-28.

尾流间隔的应用研究 篇4

尾流间隔是影响机场终端区流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基于尾流对飞行的影响及尾流安全间隔,提出提高机场终端区容量和促进安全的建议。本文通过运用空气动力学相关理论和试验数据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尾流的各种属性及对飞行的影响。提出在起飞、进近、着陆灯飞行阶段尾流间隔标准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针对现行最小尾流间隔标准,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内容包括:简单地介绍一下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然后对尾流形成的原因、尾流的属性以及其对后机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ICAO及中国的最小尾流间隔标准,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和把握混合起降尾流间隔标准,为管制员提供一个实用的放飞间隔判断辅助方案;针对现行最小尾流间隔标准的不足之处,提出几条改进尾流间隔标准应当遵循的准则。

1 尾流间隔的应用

1.1 雷达标准和非雷达标准的比较分析[1]

由于现代的一、二次精密进近雷达能够提供准确的飞机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信息,雷达间隔标准则要简单明了得多;而且其相对间隔距离要小一些,尤其是当轻型机跟在重型机后面的时候最为明显,例如:前机是波音747,其进近速度为150海里/小时,后机为一架Cessna的轻型机,当实施的是程序管制间隔时,最小尾流间隔标准是3分钟[7],以前机的进近速度计算得到等价的距离间隔值为7.5海里,比雷达管制提供的最小尾流间隔标准5海里大得多。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际机场的终端区均配备了精密进近雷达,实施雷达管制、提供雷达引导服务。例如美国和西欧早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终端区实施雷达管制服务;如果在这些交通繁忙的机场使用非雷达间隔,将会大大减小机场容量,而且也只有在这些雷达管制下交通繁忙的机场里,尾流最低间隔标准问题才会显得如此的突出和重要;相反的,在那些较为空闲的机场环境下,几乎不会因为尾流危险遭遇问题造成机场终端区容量减小,原因很简单,因为有着足够空闲的空间和时间可加以利用。

大多数的ICAO的成员国均采用PANS-ATM,Doc4444的尾流间隔标准,中国使用的尾流间隔标准也是同ICAO的一致;但是英国和美国等少数几个航空大国在多年本国实行运行经验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使用的尾流间隔标准与ICAO的标准略有不同。

1.2 尾流标准与空中交通管制中其他标准的分析

尾流间隔标准与空中交通服务中所规定的其他标准如:纵向间隔标准,侧向间隔标准以及飞行高度层的配备等等差别很大,具体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尾流间隔标准与其他间隔标准的适用空间范围不一样。尾流间隔标准只在机场终端区的飞机起飞爬升阶段和最后进近着陆阶段适用,在这个空间范围内,飞机的速度变化范围大,但绝对数值小、飞机外形变化大(如:落地时飞机由光洁外形转换为起落架放下、襟翼放下的着陆形态;而起飞过程则正好相反);而纵向间隔、侧向间隔标准主要是用于飞机巡航飞行阶段,还包括部分起始进近阶段及起飞后的上升阶段:在这个空间范围内,飞机的速度变化范围小,其绝对数值大,机体外形几乎不发生变化,都是光洁外形。

其次,正是由于活动的空间范围的不同,才使得各种间隔标准的侧重点不同。侧向、纵向间隔标准以及垂直间隔标准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让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的危险性尽可能地降低,使之符合一个安全的概率水平。它们常常重点研究的是导航设备误差引起的飞机在空中的定位容差,而很少去考虑飞机所产生的尾流强度在巡航飞行中会不会对其他的飞机造成影响,从实际的飞行来看,意义也的确不大。与此相反的是,尾流间隔标准必须考虑在起飞、进近着陆阶段前机形成的尾流强度是否会对后机的正常飞行造成影响:由于在终端区内,现代一次和二次精密进近雷达完全可以对区域内起飞、落地的飞机进行精确的定位,其高度、位置、速度、航向等等数据信息要比巡航飞行要准确得多,所以很少去考虑和研究两架飞机相撞的情形;最坏的情况是后面跟进的小型机由于间隔问题进入前面重型机的尾涡造成急剧滚转失事或机身结构损坏而失事。

再者,在确定间隔标准时所考虑的参数也不一样;对纵向间隔、侧向间隔及垂直间隔标准,其主要的影响参数包括航空器的速度大小、飞行高度差、航路结构、两机的飞行轨迹构型等等,几乎不用考虑天气变化的影响;在尾流间隔标准的主要影响参数中,飞机速度的大小同样是考虑的内容;但同时机型最大起飞重量、跑道的构型及跑道的使用方式以及近地面层大气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得不同等的加以研究的。

正是有了如此多的差异和不同,使得对侧向、纵向间隔及垂直间隔标准的研究和对尾流间隔标准的研究而相差甚远;从60年代起出现的Rich模型及相关的理论,经过不断地完善可以很好的用于前者的间隔标准的修改和制定:而对于后者,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成熟的尾流间隔模型:尤其是涉及大气条件的限制,如尾涡的形成与消散机理以及对机翼的作用力的分析非常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上文讨论了我国尾流标准的特性,对尾流间隔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是这还不够,间隔标准只有在被运用得当时才能体现该体系的价值。空中交通管制员运用尾流间隔时,只是熟知数字是不够的,还应当能使用专业知识判断如何将遭遇尾流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在操作性上,由于尾流不可见,造成尾流规避的困难性,这一点对管制员和飞行员的素质都提出了要求。要尽量不受尾流影响,保证飞行安全,管制员和飞行员必须依靠其专业知识和对尾流的特性的了解,在大脑中形成尾流的情形,才能使得间隔标准的效用最大化。结合飞机性能,适合于不同的尾流遭遇程度,选择适用的尾流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严格遵守安全保障程序,帮助飞行员通过不断调整其操作或改变飞行航迹来躲避尾流的影响[2]。针对全球正在服役的多数机型,考虑可能预见的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尾流预防和规避策略,作为管制员预判尾流遭遇情形[3]和已经遭遇尾流时飞行员的操作参考。同时,为更好地应用好尾流间隔标准,提出了一些对管制员的专业素质上的要求。

2 尾流的预防和规避策略

2.1 在同一跑道上追随一架较大型飞机着陆的标准和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间隔最小标准(雷达标准在此省略1):

a)中型航空器于重型航空器2之后——2分钟;若前机为A380-800机型,后机为中型机——3分钟;

b)轻型航空器于中型或重型航空器之后——3分钟;若前机为A380-800机型,后机为轻型机——4分钟。

规避策略:

(1)保持在较大型飞机最后进近飞行航迹的上方。

(2)注意较大型飞机接地点的位置。

(3)在跑道长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在接地点前方着陆。

(4)如果不能安全地在接地点前方着陆,立即复飞。

2.2 间距小于2500米的平行跑道上跟随一架较大型机着陆的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间隔最小标准(雷达标准在此省略):

a)中型航空器于重型航空器之后——2分钟。

b)轻型航空器于重型或重型航空器之后——3分钟。

规避策略:

(1)考虑可能的尾流飘散影响到平行跑道。

(2)保持在较大型机最后进近航迹的上方。

(3)注意较大型机的接地点。

2.3 交叉跑道上的跟随较大型飞机着陆的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间隔最小标准(雷达标准在此省略):

a)中型航空器于重型航空器之后——2分钟。

b)轻型航空器于重型或重型航空器之后——3分钟。

规避策略:

(1)垂直或从侧方穿越较大型机的飞行航迹时应当保持在较大型机最后进近航迹的上方。

(2)如果发现不安全现象,立即复飞。

2.4 在同一条跑道上跟随较大型飞机起飞后着陆的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间隔最小标准(雷达标准在此省略):

a)中型航空器于重型航空器之后——2分钟。

b)轻型航空器于重型或重型航空器之后——3分钟。

规避策略:

(1)注意较大型机在跑道上的抬前轮点。

(2)在抬前轮点之前飞机接地,否则直接选择复飞。

2.5 在交叉跑道上较大型机后起飞后着陆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间隔最小标准(雷达标准在此省略):

a)中型航空器于重型航空器之后——2分钟。

b)轻型航空器于重型或重型航空器之后——3分钟。

规避策略:

(1)注意大型机抬前轮点,如果抬前轮点在交叉跑道之后,则可以继续进近,且着陆点应在跑道交叉点之前。

(2)如果大型机抬前轮点在跑道交叉点之前,应该保证飞机在大型机飞行航迹的上方,,除非能够保证在到达跑道交叉点之前接地,否则放弃进近。

2.6 较小型机在大型机后离港的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间隔最小标准(雷达标准在此省略):

2分钟的最低标准适用于在重型航空器之后起飞——轻型航空器之间或用于在重型航空器之后起飞的一轻型航空器之间,并且这些航空器均在使用;

a)同向跑道;

b)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

c)交叉跑道,当第二架航空器的预计飞行航径将与第一架航空器的预计飞行航径在相同高度或低于300米(1000米)处交叉时;

d)间隔大于760米的平行跑道,当第二架航空器的预计飞行航径将与第一架航空器的预计飞行航径在相同高度或低于300米(1000米)处交叉时。

注:当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空器分别为A380-800机型和中型机、A380-800机型和轻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当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空器分别为A380-800机型和其他重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分钟。

3分钟最低间隔标准适用于在一重型航空器值后起飞一轻型或中型航空器之间或适用于在一中型航空器之后起飞一轻型航空器之间,且起飞于:

a)一同向跑道的中部。

b)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的中部。

注:当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空器分别为A380-800机型和中型机、A380-800机型和轻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分钟。

规避策略:

(1)注意较大型机抬前轮点的位置。

(2)多等待一段时间,不急于滑跑,除非确定本机的抬前轮点在前机之前。

(3)爬升时避开大型机的尾流影响方位。

(4)继续爬升到大型机的爬升航迹的上方直到转弯避开前机尾流(因为大型机的性能因素,可操作性待商榷)。

(5)避开前机航迹从那个大型机的下方和后方穿越。

(6)对任何危险情况都进行告警。

2.7 在较大型机后起飞或者着陆进行低空飞行或者复飞的策略

管制员注意实施的非雷达尾流最小间隔(雷达标准在此省略):

2分钟最低间隔标准适用于一轻型或中型航空器于一重型航空器之间以及一轻型航空器与一重型航空器之间,当较重的航空器正在作低空飞行或进行复飞,且较轻的航空器:

a)使用逆向跑道起飞时。

b)同一跑道作逆向着陆或在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逆向跑道着陆时。

注:当轻型机与A380-800机型之间、中型机与A380-800机型之间,其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少于3分钟。

规避策略:

(1)确认在起飞或开始进近前至少有两分钟间隔。

(2)如果不安全,立即终止起飞或者立即复飞。

2.8 在航路上规避尾流的策略

(1)避开较大型机航迹的下方和后方方位。

(2)如果观察到较大型机和本机在同一航迹(相聚或者飞越),调整你的侧向位置,最好是上风方向。

3 管制员应用尾流间隔时的注意事项

IMC条件下,管制员在严格执行飞机尾流间隔标准的同时,应当对当时的大气环境等进行专业判断,对尾流的消散和漂移状况进行预测,同时为后机发布尾流告警的预报,为飞行员提供提前的相关提示。由于尾流是不可见的,所以管制员能否及时预警,完全取决于管制员的经验和能力。管制员应当多多改进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工作环境和极强的反应要求。

管制员在发布注意尾流影响的建议时,应为以下航空器提供重型航空器或B757的位置、高度、飞行方向等信息:

(1)终端区内无雷达引导且跟随在重型航空器后的目视飞行的航空器。

(2)进行能见进近的航空器。

(3)终端区内受到雷达的引导并且引导已经结束的目视飞行的航空器。

管制员在提供尾流告警服务时,应注意适当使用以下字眼:jet blast、prop blast和rotor wash等。

4 结论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尾流间隔应用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尾流的产生及特性,同时通过对间隔的最佳方式,使得空域利用效率增高,空域容量增加。空中交通管制使用航空器最小间隔标准来防止航空器相撞,防止航空器遭遇尾流威胁。间隔标准要求取决于飞行阶段(起飞、巡航、进近、着陆)和空域的几何结构(等待方式、单跑道运行、平行跑道运行)。航空器之间的间隔需求还取决于雷达的覆盖范围和航空器的类型(美国标准:重、B 7 5 7、中、轻;德国标准:重、中、轻)。运用尾流间隔标准避免尾流的最佳方法是:了解尾流的影响区域和性质,并尽量避免尾流影响的区域。前几章详细讨论了尾流的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最小尾流间隔标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当跟进的后机纵向进入前机形成的尾涡流场的中心区时所造成的滚转运动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值得重点加以研究;

其次,具体分析了尾流在不同状况下前机尾流对后机的影响,指出在着陆和进近、航路阶段遭遇尾流的特点,指出了飞行员应当了解的飞机性能和应当具备的良好判断;

再次,对目前实行的尾流间隔标准的特性(雷达标准与非雷达标准,尾流标准与其他间隔标准诸如横向间隔、纵向间隔等)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尾流间隔标准的应用条件。

最后,对如何规避尾流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保证安全的辅助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意见,要求了飞行员在尾随或者横穿前机航迹等具体情况时做出具体的判断,以达到最好的安全目标。当然,在适用尾流规避程序时,要注意某些特殊机型,如B757等,注意在实施尾流间隔时全力保证安全。

随着对尾流研究的深入,合理的修改尾流间隔标准,顺应尾流标准的修改将其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应用,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关于尾流的数据研究等资料均取自于国外研究成果,所援引理论均为参考FAA的数据,取其较为保守的数值,可能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航空航天和科技研究部门,应当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国内的理论研究和数据采集上多做研究,使我国国内的尾流间隔应用研究更适合民航事业的发展。可望不久的未来,航空港的飞机能够接续不停的安全起飞和降落,而不必被动无奈地长时间等待前面飞机尾涡的消散。

参考文献

[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空中规则与空中交通服务.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出版社.2001年1月20日

[2]空中交通服务计划手册(ICA09426-AN/924文件).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出版.1999年9月9日

[3]Pilot and Air Traffic Controller Guide toWake Turbulence,FAA

看上去很美的“间隔年” 篇5

“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胡彬彬是一个资深“驴友”,从高二起就开始自助游。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开始了计划已久的“间隔年”之行。不过,如今胡彬彬并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需要付出的东西太多”。她说,直到去年年中,她才觉得“自己的状态回来了”。

“很多人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胡彬彬在2009年结识的驴友,有的5年多了还没有回来,打着“旅行”的名义,其实一直在外面“混”。“在旅行中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但是等你回来之后,所有的美好都突然消失,就会感觉非常的不适应。”

“对于工作前5年的年轻人,‘间隔年’会导致他们的职业生涯断层。”《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的作者赵星也很赞同胡彬彬的说法。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许月薪税后3000多元,好不容易历练了一两年,可以升职加薪了,却因为旅行而让之前的努力归零。

预料不到的安全问题

在开始自助旅行之前,不断有人提醒胡彬彬要注意安全,但她都当做“耳边风”。“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小心的人,绝对不会遇到安全问题。”

2009年8月16日,胡彬彬突然接到同行驴友小黑遭遇车祸的消息。此刻她正在珠穆朗玛峰脚下,“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小黑在从西藏纳木错回来的路上搭了便车,遭遇车祸,他和司机当场身亡。因为搭便车没有签协议,没有保险,司机也去世了,最后小黑的家人也没得到任何赔偿。

2011年4月,广东女孩魏茵辞职后独行川藏,在云南迪庆遭遇抢劫后被杀害,尸体被丢在河中。“各种安全事故一不小心就会遇到,抢钱都是小事儿。”胡彬彬说,“旅行中你预料不到的安全问题真是多了去了。生活里你觉得恶心黑暗的东西,旅行中一样会有,甚至更混乱。”

“旅行明星”背后的商业链条

“间隔年”的风潮还捧红了一批“旅行明星”。他们通常都有过万的微博粉丝,不断地“晒”出沿途的美食美景和各种“有范儿”的照片。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不用工作,天天在旅行。很多人对此表示羡慕甚至崇拜,以为他们靠自己的能力“游遍全世界”。

赵星告诉记者,这些“旅行明星”很多都是“多方利益合作诞生的产物”。一些户外运动网站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他们往往就是被大众追捧的“旅行明星”,“拿着赞助费环游世界”,却摆出一副自己是“穷游”的姿态。只要在网上“晒一晒”这些赞助商提供的相机、电脑、服装、汽车等,他们就可以轻松赚到钱,每个月少则上千,多则上万元。

“其实真正的行者,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地走着呢。”胡彬彬说,在决定实施“间隔年”之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考虑清楚,不要被“旅行明星”蒙蔽了双眼。

巧用VBA实现间隔开关机 篇6

我的想法很简单:每次只能使用30分钟计算机, 到时间后计算机就自动关闭;休息30分钟以后可以重开计算机再使用30分钟;如果在计算机关机后不到30分钟就开机的话, 计算机就自动关闭。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着重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最后使用VBA和BAT配合编写一个简单的小程序解决了这个问题。

(1) 在C盘建立一个close文件夹, 当然文件夹可以任意命名, 最好将文件夹建立在c:windows等一些系统文件夹内并把文件夹的名字做得更隐蔽些。

(2) 建立两个批处理文件, 批处理文件的建立可以直接建一个记事本文件然后把扩展名改为bat就行了。文件名和内容分别如下:

0.bat

@echo off

shutdown-s-f-t 20-c″李佳蓉小朋友, 计算机还没有休息够哟, 马上就要关机了!过30分钟来找我玩吧。再见!″

30.bat

@echo off

ping 127.0.0.1-n 1800

shutdown-s-f-t 60-c″李佳蓉小朋友, 您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太久了。计算机已经累了, 马上就要关机了!30分钟后再来找我玩吧。再见!″

上面2个文件总共使用到了三个东西:

@echo off这是批处理中不显示内容信息。

ping 127.0.0.1-n 1800这个是巧用ping命令进行计时1800秒。

shutdown-s-f-t 60-c“消息”这个命令的4个参数“-s”表示关机, “-f”表示强行关闭应用程序, “-t”设置关机倒计时, “-c”用来显示对话框内容。

(3) 建立一个用于判断时间的VBA程序, 直接建立一个记事本文件, 然后把内容输入完成存盘退出后把文件名改为close.vbs就行了, 内容如下: (‘后面是注释不用输入)

Set fs=CreateObject (″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建立一个文件对像

Set f=fs.GetFile (″close.txt″) ‘获得用于记录时间的文件

Set ts=f.OpenAsTextStream (1, -2) ‘以读取的方式打开文件

FileTime=ts.ReadLine‘把文件中记录的时间读出

ts.Close‘关闭文件

NowTime=day (Now) 觹24觹60+Hour (Now) 觹60+Minute (Now) ‘计算出本月当前时间到现在共有多少分钟

If Abs (NowTime-FileTime) <60 or Hour (Now) >21 Then‘如果上次开机和现在的时间差小于60分钟或者现在时间已到22点就

CreateObject (″wscript.shell″) .run″0.bat″, 0‘执行0.bat立即关闭电脑

Else

Set ts=f.OpenAsTextStream (2, -2) ‘以写入的方式打开文件

ts.Write NowTime‘把现在的时间写入文件存储

ts.Close‘关闭文件

CreateObject (″wscript.shell″) .run″30.bat″, 0‘执行30.bat延时30分钟关闭电脑

End If‘判断结束

(4) 手动建立一个close.txt文件, 并在里面第一行输入数字0, 以作为记录时间的初始值。

经过简单的4步就把一个可以间隔开关机的程序完成了。这个程序的关键是通过执行close.vbs来判断上次开机和现在开机的时间差从而作出立即关机和延时关机。因此, 只要把close.vbs加入到系统自动启动项中就行了。

shutdown还有一个参数是取消关机的, 就是shutdown-a,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关机时使用一个延时20秒以上来关机了。当我们自己要使用计算机时, 只要出现关机对话框, 我们直接在开始菜单的运行处输入shutdown-a就会取消自动关机功能。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来存储这个命令, 以后只要一显示关机就去运行一下从而取消关机也是可以的。

另外对于怎么把close.vbs加入到启动项, 网上有很多软件和介绍, 这里也使用一个简单的批处理来完成。内容如下:

reg add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v lin/t REG_SZ/d C:closeclose.vbs/f

感温光纤敷设间隔参数实验验证 篇7

1 研究背景

国外对感温光纤安装主要从屋顶高度与光纤间隔参数、保护区域关系等方面考虑,而我国、地方标准规范中主要针对区域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做了要求,具体安装参数不详细,不能很好地指导工程实际。如《上海光纤测温系统设计地方标准》中规定,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报警系统最小报警长度不应大于15m;保护半径不应小于3.5m等。

NFPA 72《美国国家火灾报警规范》(UL 521)中对天花板高度与线型光纤安装间隔给出了具体的参数,距离墙的间隔是传感光缆间隔的一半,如表1所示。

德国VdS 2095对线型热量探测器规定了安装间隔最大为7m和3.5m的工作半径和距离墙的距离。德国VDE作为享有很高声誉的认证机构,其指定的DIN 0833-2-6.2.7.2节中对感温探测器也给出了不同热量探测器、不同安装高度和对应的最大保护区域。其中,保护区域分平天花板和斜天花板,对于线型热量探测器而言,平天花板中最大保护区域可转换成保护半径和安装间隔,如表2所示。

新加坡CP 10-2.7.3.3节中限定了平天花板上任何点到最近的探测器的距离不能超过5.1 m,任何两个传感器的间隔不大于7.2m;EN 54-14对认证的线型热量探测器,其工作半径可以转变为传感光缆间隔10 m,传感光缆距离墙壁5 m。可见,各国对线型探测的安装标准并不统一,而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对线型感温探测的安装间隔进行细化。

2 火灾实验

2.1 火灾实验平台

以某公司的大空间火灾实验为实验平台,不锈钢结构搭建,11m×10m×10m,屋顶可在3.5~10m内自由升降。模拟实验平台和光纤布置,如图1所示。

实验采用汽油盘作为火源,油盘1m×1m,93#汽油5L/次,室内风速可忽略不计,室温为6.3 ℃,感温光纤按长10m、每隔0.5m安装敷设,10m×10m的阵列安装布设。实验设计如图2所示。

2.2 火灾实验

火灾实验中,通过升降平台调节不同天花板高度,并依据不同高度设计分布感温光纤安装敷设间隔,火灾工况分别设计了6组实验,如表3所示。

2.3 结果及分析

实验时,设置40 ℃为报警阈值。通过不同的天花板高度火灾模拟实验,如图3对比可知,天花板高度越低,各敷设间距下的感温光纤温升越快。

根据DTS温升数据分析可知,温度在30s内上升至40 ℃时,其结果如表4所示。

3 结论

根据火灾实验所得的实测数据,并对比国内外不同的规范标准,归纳总结如表5所示。

(1)由表5可知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不同的天花板高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所得到分布式感温光纤的最佳安装间隔与美国的NFPA 72标准相符。

(2)由表5可知,为能够早期及时准确探测到火灾,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感温光纤的安装间隔随天花板高度的增加应减小。

(3)由于火灾测试实验在室内完成,无风速等环境因素影响,实际应用时光纤敷设间距应稍小于测试值。

摘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感温光纤的铺设安装间隔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感温光纤顶部敷设方式探测地面油盘火灾的实验。通过调节顶棚高度,获得了不同顶棚高度下感温光纤报警响应的敷设间隔数据,认为分布式感温光纤的最佳安装间隔与美国的NFPA 72标准相符,感温光纤的安装间隔需要随天花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可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关键词:感温光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敷设间隔,火灾实验

参考文献

[1]严晓龙,赵庆平.浅谈分布式光纤火灾报警系统及其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6):793-795.

[2]石晓龙,乔艺强.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在高架立体仓库内的应用[J].现代职业安全,2014,(11):29-31.

[3]刘辉,刘苏敏,姚斌,等.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监测地铁火灾的试验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2):66-70.

[4]王文青,刘筱璐.高风速条件下隧道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报警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12):1408-1411.

[5]张立功,胡晓花.火电厂感温电缆选型及安装技术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50-53.

[6]蒙明朝,刘颖.火灾报警中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3):226-229.

[7]陈海生,吴建蓉,王乐天.分布式光纤温度探测报警系统的实现及产品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4):366-368.

[8]邵嫄琴.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校准中参考温度的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3.

上一篇:区域竞争力提升下一篇:情境教学与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