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问题

2024-09-29

理念问题(精选12篇)

理念问题 篇1

对于企业来讲, 最重要的是更新理论, 开拓创新, 全面促进理念的更新换代, 从而与国外先进理论接轨, 才能够保证自己在生存与壮大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经营理念的内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何谓经营理念的问题是本文必须直面并需要给出答案的首要问题。对于经营理念, 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 所谓经营理念, 就是为了追求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绩效的根据。一个企业, 要想真正地获得长足发展, 永续经营, 首先需要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经营理念, 它是企业追求效绩的根据。理念是一个系统, 它由许多个子系统构成, 不同的子理念之间彼此构成不同的逻辑层次。但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理念是始终如一的, 它是根本的管理思想。事实证明, 只有确立一整套经营理念, 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二、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内容

(一) 市场理念

需求决定市场, 市场刺激需求。企业的经营理念首先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满足市场的需要。它的基本内涵是:企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怎么生产这些问题都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假如脱离了这一理念, 那么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够在市场上销售, 生产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二) 竞争理念

企业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竞争, 脱离了竞争, 企业的生产效率就会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因此, 如何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而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企业经营理念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三) 效益理念

企业的生产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这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存法则。效益观念是反映一个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思想。企业总是追求最少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 效益理念可以被视作一个企业最关键的经营理念, 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经营理念。

(四) 创新理念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 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一个企业不能没有创新, 一个社会更不能没有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需要创新。创新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 有组织创新、内容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整个创新内容里面, 技术创新是关键。

三、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因素

(一) 领导者的素质

受领导者个人知识素养、文化背景、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的制约, 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必然受其影响。这在我国有着不少鲜活的例子, 如蒙牛、海尔集团等, 都是领导者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当然, 领导者应该是一个集体, 而不完全取决于个人, 但是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二) 经营形势

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形势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理念, 对于这一点很好理解。当企业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不同的境遇情况下, 它所做出的决策以及采取的措施, 必然会随着经营形势进行调整, 相应的经营理念也会发生调整。

(三)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营理念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营理念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经营要依法进行, 其经营行为要符合社会主义产权制度以及经营理念。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即使在相同的社会制度前提下, 企业的经营理念也都会遵循相同的准则。

(四)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保障。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时间, 都要求具有不同的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不光是企业自身应尽的责任, 也是企业自身发展最根本的保障。

(五) 经营战略与利润目标

企业的生产经营中, 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掌舵手, 要承接集团或董事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 给出正确的前进方向, 指明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企业经营目标是什么, 要做什么样的企业, 利润目标是多少以及怎么样的达成, 这些都是企业掌舵手需要考虑到的方方面面。

作为生产企业, 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专职部门, 结合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 在成本节约上下足工夫, 做好“材料、人工、生产制造费用”的管控, 做到“开源节流”, 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作为企业经营者, 应该深刻理解企业经营理念的内涵、企业经营理念的具体内容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因素。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首要问题。

关键词:企业,经营理念,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向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经营理念转变和管理创新[J].理论学刊, 2007, (12) .[1]徐向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经营理念转变和管理创新[J].理论学刊, 2007, (12) .

[2]胡祖华, 吴文涛.论企业经营理念——追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J].甘肃农业, 2003, (12) .[2]胡祖华, 吴文涛.论企业经营理念——追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J].甘肃农业, 2003, (12) .

理念问题 篇2

长而忽视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动力,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发展的重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把握发展的整体性,树立全面协调的理念。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全面协调发展之路。一是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树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四是统筹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把握发展的延续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是昨天发展的延续,也必须为明天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样文明才能传承,发展才能持续。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除了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合理等因素,也与过去发展理念上的偏差有关。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既考虑经济的发展,又考虑生态的保护;既考虑增长的需要,又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考虑发展的收益,又考虑付出的成本;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长远的发展。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发展的资源成本;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

当前办学理念的常见问题 篇3

限,特别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提出办学理念方面,有些问题是值得重视与解决的。

一、 以偏概全,造成办学目标的迷失

翻开许多特色学校的学校简介或宣传,我们多会看到特色为内容的学校办学理念。如以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为特色的学校,出现“以棋育德、棋益智、棋养性、棋交友为办学理念”,“学棋做人,励志明德为办学理念”,“以棋立德、以棋促学、以棋养能为办学理念”等表述。再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为特色的学校,出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以足球兴校、健身健脑、拼搏进取为办学理念”等表述。除这些特色学校之外,有些学校为追求在某一方面有所强化或突破,提出某些所谓入口较小的办学理念。如一所文体大课间操活动搞得比较丰富的小学,提出“动感X小,感动校园”的八字办学理念。

综观上述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不能说其办学思想或理念错误。但问题在于,这些推进特色建设或其他教育教学项目建设进程中所采用的理念代替了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问题,造成用这个特色成果取代学校整个教育成果的现象,即造成办学目标和方向的迷失。唐松林教授指出,“理念主要是对事实的最基本的抽象和概括,是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是思想的最高哲学层次或概括”。[1]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最基本的抽象与概括,不能用其中具体的意识行为来概括。再说,校长不但要有办学理念,更关键的是要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所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理念,这才能内化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而起到引领作用,不然办学理念仍留在口上,一无用处。而作为起、落都在一个教育或教学具体点上的理念,不可能被广大师生接受为引领整个教与学的实际行为的思想。

既然上述学校的理念主要是特色办学方法上所坚持的手段或措施,如要在学校办学理念上反映其思想的话,可以在学校办学理念中提出包含特色建校或特色方向等内容,并建议将上述所谓的办学理念作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中特色内容的具体措施,即落实于学生层面上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具体手段或方法上。

基于上述要求,应力求在包含校长学校管理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学活动观等方面提出完整的富有深刻含义的办学理念,然后通过这个办学理念的实践,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二、 一任校长一种理念,弃离理念本源

翻开一些知名学校的校史,会发现各任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各任校长各有办学理念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些办学理念是否有相对稳定性。在我国学校校长调换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一任校长一种不同理念,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更迭问题。有些还会出现前后任校长各唱各的调,即提出根本不搭界的办学理念,甚至出现相互否定的理念。对此,我们可以从理念本质和理念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理念是源于实际、具有永久价值和普遍意义的客观追求,正如韩延明教授指出的“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2]这一定义从唯物的角度,指出教育理念本质上所具有的主体意识性、实践超越性、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发展性。作为包含在教育理念之内的办学理念,同样要重视其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性。“若没有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就会因教育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而导致教育行为的失误,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推进和实施。”[3]

第二,一个学校的快速发展,必须依托其扎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期的基础与环境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前后任校长办学的物质基础基本相同。而作为各任校长所坚持的办学理念都是反映一个学校数年、数十年、近百年的文化积淀,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从而可以肯定,后任校长对待办学理念的处理方式应是:继承中丰富,继承中发展。

基于上述观点,后任坚持前任的思想并不违反办学规律,更要肯定的是:坚持也是一种创造。

三、 一个学校一个理念,泛滥为“贴牌”一般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走入现今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办学理念。都有办学理念并没有错,但关键是每一

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办学理念,这就有问题了。从数据上判断,按照我们国家有数十万所学校来估计,学校办学理念就有数十万种,这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没有道理的。各级各类学校同在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同一教育目标时,难道不能有相同的方法(办学理念)吗?尤其是相同基础的学校不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吗?可事实并非如此。分析其原因,其中不乏部分校长务虚行为造成。这部分校长的主要问题是放弃本应该建立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而片面追求内涵如何深、意义如何大的,花里胡哨、毫无实际引领作用的办学理念。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认清办学理念是否立足于学校实际,必须检验它是否能内化为师生的动力。因此,办学理念必须有一定过程的积淀,不可凭空臆造。在这个积淀过程中,必须对办学理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才能提出符合这个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经过这样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与他校相同的办学理念。这是非

常正常的事情。千万不要怕雷同,而将其表达为难以理解又神乎其神的言辞,非“创新”不可。

四、 时髦口号,缺乏实质引领

在我国教育发展各时段中,教育思想都有新的突破或创新。此时会在相应的时间内提出适合各时期教育并有政策侧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如近几十年内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学生一切”、“学会学习”、“创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教育要求,这是我们指向一致又有侧重的各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在这各个时段中,部分学校校长竟将这些直接挪来当作自己的办学理念,出现非常应时的、口号式的办学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办学理念与当今形势不协调的问题就出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办学理念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实现党和国家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的思想行动。如果再把教育方针搬来当作校长的办学理念,已经出现本末倒置。再说,“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关注生命为宗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发展和提高师生生命质量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不应是追求时髦的,而应是一种具体的、实在的、富有学校个性的[4]”。再加上我国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教育任务等,往往随着当时教育的达成情况和发展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这就会造成将前期教育目标挪作办学理念在字面上会有落后于现今形势的感觉。

由于将目标当作行动,这些办学理念便变成停留在口上的时髦口号,缺乏实质引领作用。

五、 急功近利,抛弃教育初始功能

在很多学校里,办学理念越来越多地被赋入短期行为的思想。如不管学生的爱好和意向,按学生原有的基础将他们分成如“铜鼓班”、“书法班”等各种不同特色的班级,然后强化对应教育,从而获得学校各类特长学生“人才”普遍存在的“全面发展”理念。再如,在初中建立重点班,然后集中优质师资教学,从而获得学科尖子学生增多的所谓“分层教学”的理念。这些办学理念在学校实践中,其危害性往往不被充分认识,而且可能会因这种“短、平、快”的效益而受到青睐。我们就其教育观、学生观、管理观等来看,它们都是一种以眼前利益的获得为价值取向的理念,突出了“功利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理念[5]。

对于教育效益问题,我们教育理所应当要追求效益,但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利益是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而非教育的眼前利益。我们在落实学生长远利益时,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所追求的真正本意。

除利益问题外,这种短期行为的理念还会导致急功近利的知识观和教学观的出现,结果造成教学行为的混乱,这种局面非整改不可。

上述五类问题的出现,都是在我国前期教育倡导“校长要有办学理念”背景下产生的。通过近二十年的充分积累,校长都已经有相应的办学理念,现在已经转入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客观性的论证阶段。本文的目的是促进办学理念的再提炼、再升华和再创造,从而形成确实能引领学校长期发展的一个完整、系统的观念体系。

参考文献

[1] 唐松林.论大学理念.复旦教育论坛,2003(4).

[2] 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9).

[3] 叶志明,张丕德,刘小丹等.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发展.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4).

[4] 陈进兴.校长要有现代办学理念.人民教育,2004(8).

生存教育审视:问题·理念·策略 篇4

一、生存教育在实践中的误读与困境

斯宾塞曾引入达尔文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的概念来解释复杂又充满矛盾的社会现象,社会中人与人的竞争不可避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方式,那是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环境。”[1]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难以生存,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生存问题的持续担忧下,科学技术得以逐渐祛魅,而对“人”本身的关注则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存教育在此土壤中生根发芽,它的实施能够促使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环境更融洽地相处,进而使人们个体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然而,面对当下人们对生存教育的更高需求与在实践中对生存教育误读的矛盾,我们有必要对生存教育进行重新思考和审视。

1.生存教育概念的窄化

毫无疑问,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被精准预测的突发情况,例如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袭击、战争等人为灾难,要从容面对不期而至的天灾人祸离不开生存教育。然而,生存教育就等同于在技术上对人们进行求生训练和安全教育等基本素质方面的指导吗?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前学校教育中可能并不缺乏生存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包含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安全教育课等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都有相关内容涉及。但可以说,这些课程的实施对生存教育的理解只能是在浅层次上的。生存教育包括安全教育,但却并不仅局限于自救逃生等安全知识技能的传授。开展珍惜生命、交通安全、处理意外事件等片面理解的课程,将生存教育理解为传递知识取向,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它不仅缺乏内在价值的体现,更是限制和窄化了生存教育的内涵,并不能体现出生存教育的全部意蕴。生存教育除了要保证维持生存的基本底线,还应该满足生存的内在意义,这是生存哲学任务讨论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向平凡人的基本生存,是“低限”问题;另一方面指富有追求的人的生存,称为“高限”问题。[2]也就是说,除了基本层次的生存问题,还有着由于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扩张、科学迷信以及人们生存方式急剧变化所带来的精神匮乏等危机,对生存危机的警觉以及对生存价值的寻求等更为艰难的生存问题也寄希望于借助生存教育的良方。可以说,现今生存教育的主题已经不能止步于温饱和基本安全等生存问题,而是要迎难而上去解决关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生存教育内容的异化

另外一种观点将生存教育作为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它认为生存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生活技能。持这种观点的人以问卷调查数据说明现在的学生大多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3],并且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应该“接地气”,将十字绣、剪纸等技能纳入课程之中。这些行为毋庸置疑是将生存教育当做技能技巧学习的载体,这种对生存教育的定位恰恰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其一,自理能力的确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它是否能够属于生存教育的范畴仍有待探讨,对生存教育内容的选择不应该是什么都往里装;其二,技能技巧的学习可以看做是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当做课外实践活动的选题,但是将其拔高而视为生存教育的主体内容是万万不可行的。实施生存教育既要避免其内容的泛化,更重要的是警惕生存教育中滋生的技术主义倾向。过于强调技术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盲目去追寻某种情境性的、操作化的技巧,看似热闹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却是对生存教育价值的遮蔽。生存不是简单地指人的“生命的存活”,而是指人作为生存者是“生成着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它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开放,而不会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一旦凝固下来,它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张力,物化甚至腐化。[4]缺乏精神内涵和价值承载的生存教育不具有任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哪怕学生学了手艺有一定程度上的实用性,但在对个人、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上所起到的作用仍是让人担忧的。

3.生存教育形式的僵化

生存教育现有的形式多以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进行。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知识讲座,例如“预防踩踏事件”“防溺水与自救”“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的等等,主题活动包括“师生共建‘生存画廊’”“生存教育主题演讲赛”“生存教育知识竞赛”等等。[5]仅从名字上看,这些活动的形式都大同小异,不外乎包括知识讲座、活动课程以及专题探讨等,然而这样的形式是否使生存教育只是流于表面,是否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唤醒其真实的情感呢?第一,不管是教师讲座、学生演讲或是各类竞赛等等,生存教育的基本形式都无法避开知识传授形式。需要承认的是,生存教育的确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但是这不该成为其最重要的形式。不经过学生内化的知识只是学生大脑中存储的字符和图像而已,只有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或感悟的内容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观念和态度。第二,生存教育在其本质中就隐含了实践与活动的倾向,然而在学校中以活动形式开展的生存教育并不能达到其根本目标,学校和教师对生存教育活动的理解仍处在初级阶段,并不是学生进行了演讲活动或者竞赛活动就是实施了生存教育。相反,生存教育的活动设计要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维度,区别于理解知识点的表面化的活动。生存教育的活动是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实践体验,最终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与社会对话,甚至切实改善自身的生存境遇。第三,较为新颖的生存教育形式借助了国外野外生存教育的思想,让学生在陌生的野外环境中去体验,但是这种形式的生存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所有活动都已经经过事先完善的安排、计划和组织,反倒更像是大型的野外虚拟游戏,试问在这种被设计的情境中训练出来的行为和观念,是否真的能够适用于现实社会呢?

二、生存教育在理念上的澄清

解决生存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再考察生存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而这就要追溯到支撑生存教育发展的生存哲学。从生存哲学的角度而言,生存教育主要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状态。雅斯贝尔斯对生存哲学进行了相关研究,“生存”作为他的哲学中心和主要对象,“被视为一切现实问题的核心”[6],他提出了三个基本范畴,包括“自由、历史性、交往,生存本身是不能表述的,只有通过这三个范畴表现出来”[7]。

1.生存教育与历史性

雅斯贝尔斯从生存的视角来理解历史性,他认为人处在历史进程之中,并且正是人类的自我创造与人类所处社会的不断自我生成建构着历史。个人的生存具有有限性,它表现在生存是一次性的,是不能代替、不可重来的,而“历史是人的生存延续,只有生存意识能体现出历史意识,也使人成为历史的存在”[8]。个体的存在不应该被完全客观化,主观的个人生存意识使个体不再始终处于固化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形成之中,这就需要持续进行内在的实践与反思。实施生存教育有必要对生存意识进行解构,求生意识与危机意识是生存意识中最基本的要素。求生意识是作为自然人基本生存的要求,是受一种历史责任感的驱使,它将个人的安全和存在放在首位;而危机意识是作为社会人存在的需求,是受历史延续性要求的驱动,它是个人持续追求发展的体现。求生意识从对象上看,既包括了对自我生存有意识的渴望,也包括了对他人生存无意识的支持,其核心内容是尊重全体的生命、关注生存的价值。从时间的延续上看,既包括了对当前生存的重视,也包括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冀,认识当下客观的存在的生存危机、保持危机意识和警惕性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存意识。

2.生存教育与自由

“生存自由强调的是一种内在自由”[9],内在自由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雅斯贝尔斯所指的拥有选择的权力和发展可能性。人们可以根据个体自身所处境况进行主动的抉择,从而为生活提供一种可能的存在,自由和选择是开放的行为,它代表着主体的意向和愿望。生存自由有高低不同程度的区分,其最低标准是指能够生存,也就是指生存教育的最低目标是教会人们如何作为自然人生存下去。这不仅包括在紧急状况下进行自我保护和提供自我救助,而且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等以维持日常存活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体格和提升身体素质是对身体健康的需求,而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则对心理健康有了相应的要求。除却这些基本要求,生存和发展关系密不可分,更高层次生存自由的目标是以社会性生存和发展需求为主,以关注人的生存自由、追求人生质量和意义为重点。学校“作为无条件的‘生存共同体’,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它的本质不能由外部的共同属性来界定,而只能由每个人的自由存在来说明”[10]。这就要求生存教育必须超越原有旧有知识体系,超越对技术、技艺、技能的寻求,更多关注人的发展和自由生成,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进行更新,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更加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

3.生存教育与交往

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交往,是对存在最本质的认识。他既认为个体是孤独而区别于他者的,又认为个体是开放而能够与他者联结的。正是这种非封闭性使得具有绝对意识的独立价值主体能通过爱与理解等进行相互间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实现生存的应有意义。雅斯贝尔斯提出的“生存危机”概念,实质上就是人类的精神危机,“生存的阐明使我们意识到,人不仅仅是一般意识,更不仅仅是世界中的一个存在,而且是一个丰富的整体,一个由知、情、意构成的精神”[8]。由于社会中愈发激烈的各类竞争,引发了人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和精神危机,人们过于轻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人们对欲望的不满足带来冲动和焦躁,对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忧虑和恐慌,对他人的不理解造成冷漠和绝望。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才能走向他人、获得帮助、完成救赎。“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的延续,人必须同时实现自然生命存在和社会生命存在的有机统一,必然处在与自然的互动、社会生产劳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结成的各种各样群体、社会、国家或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10]基于交往的生存能力既有对个人在社会中进行职业劳动的要求,也有对个体融入社会特定文化中的要求。生存教育中针对缺乏锻炼、缺乏挫折、依赖性强等问题,对人的培养就需要包含对个体实践能力的拓展,不断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使人自身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针对不断更新的动态知识观,则应该发展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针对社会中自发形成的一套价值规范,则要夯实交流能力、增强适应能力,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使自身存在拥有无限可能性。

三、实施生存教育的立体化路径

通过上述讨论可知,生存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指导思想上的纠偏,将生存教育仅仅当做提高个人的自理能力或者正确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观念是不可取的,这是对生存教育深刻内涵的遮蔽。生存教育不仅需要求生意识和安全教育来促进个人维持基本生存,更应该关注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存在的危机意识。生存教育应该直面个体存在的精神焦虑和严峻的环境危机,使个体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且有所超越,在破除个体生存危机的同时,也对解决可能爆发的社会危机有着重大意义。要在真正意义上实施生存教育、触及生存教育的本质,还不可否认生存教育的价值追求。它除了让作为自然人的个体得以保全,更是让作为社会人的个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既有在文化上的追求,也获得选择上的自由。

1.生存教育应设置有梯度性的教育目标

在对生存教育理念进行澄清之后,则应该讨论更为具体的问题,例如,生存教育的内容具体包括哪些,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是什么等等。开展以增强人们生存意识、丰富其生存知识、提高其生存能力为主要理念的生存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措施。生存教育的内容应该兼容并包,并非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是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获得“安全感”,这既包括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重新审视,也有学生对周围社会和环境的深入认识。生存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就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言,一是需要对学生的安全“生存”进行教育,许多学校开设的防火灾、防溺水教育就属于这一类;二是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包括与自身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和环境相处等命题。就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教师需要具有教学敏感性,关注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教学,完成课程的动态生成,更进一步有能力独立完成课程开发。生存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能千篇一律,还需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层次性,内容选择应是梯级式上升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应该达到不同的课程目标。

2.生存教育的实施形式应该多样化

在学校场域中,课程仍是实施生存教育的重要手段。生存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体现在对课程的设置和丰富上,建构和完善的生存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对生存教育进行课程开发。(1)专门学科渗透,生存教育与学科性资源加以整合。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生存教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使学生获得生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素养;(2)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体育、以培训学生道德品质为主的德育等学科能够以专业课程设置的形式进行生存教育;(3)生存教育可以通过选修课形式进行课程的拓展和开发。在选修课模式下可以使用专题性案例分析,围绕相关主题开发生存教育活动,根据社会上实时发生的生存教育相关案例,深入探究生存教育相关的知识性话题,使学生获得更新的生存常识。

3.生存教育的理念应该扎根于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体系之中

生存自由的可选择性要求对周围环境有着深刻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去理解当下所处的环境。学校是个小型的社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要使学校与社会进行更有效的衔接,生存教育就应该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全力打造校园生存教育文化。开展具有社会性质和文化性质的社团活动可以建构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初步使学生符合现代社会生存的潜在要求。并且在具有生存教育意义的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掌握立足于社会所需的交流能力,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获得精神的丰富,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寻求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另外,生存教育的理念应该体现在真实而丰富的实践之中。生存教育存在于课堂内、校园内,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学校有能力、有资源与社会共同搭建起一座桥梁,在实实在在的具体社会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生存教育相关的锻炼。生存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藩篱之内,而更应该走出校园,在落实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生存教育技能培训、生存情境相关演练、社会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融入生活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应对可能的生存危机所必需的意志磨炼,从而得到精神的丰裕和敢于正视挑战的决心。“成功的教育并不是学生学业成绩的获得,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结果,不是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娴熟,而是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的教育,这是人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题自我剖析 篇5

自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来,通过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聆听各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讲座,经过认真的思考,使自己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对自己的思想有了新的触动,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按照“查大局意识、看全局观念;查执法思想、看服务质量;查执法作风、看办事效能;查执法行为、看司法公正;查执法纪律、看执法形象”这“五查五看”的要求,结合检察院办公室主任这一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一)大局意识不强、全局观念淡化。一个单位的大局是什么?就是本单位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所有部门和个人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为其服务。而自己忙起来时尤其是院里工作与自己工作安排有冲突时,有时会忘记这样一种意识,往往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会把办公室本身的工作放在第一位,会把完成办公室岗位目标考核任务放在首要的位置,表现为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强调客观,强调原则,缺乏自觉从全局来思考和调整工作的意识,有单纯业务工作的观点,没有从全院的角度来审视办公室的工作,这样有时既会给全院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会使本身工作的效果产生折扣。

(二)宗旨观念弱化,服务有待改进。执法思想反映在我这里就是个公仆意识和宗旨观念的问题,办公室主任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一方面要克服自己因掌握一定财物权而有特权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更要敢于管理、善于服务。前者自己做得还可以,而后者自己有时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过多,无私奉献精神少了。比如在管理公用财物上,存在着公家的事领导来当家,自己管严了得罪了人是自己吃亏,倒霉的是自己,因此对公家财物使用浪费现象存在着少过问的思想,对执行制度督查的力度在减弱。在服务上存在着不主动、怕麻烦的思想,服务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需要提高。

(三)作风有待转变,效能需要提高。自己认为自己的工作不是最好的也不会是最差的,工作快三十年了基本素质是有的,现在自己的年龄是退休太小、而提拔太老,拼命工作意义不大,自己工作的意义主要就在于能够有工资发,因此过得去就行,要求不高,混同于一般的公务员。没有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有时不是十分要紧的工作就有拖拉的现象,难办的事而认为又不是自己职责内的事好推就想推。

通过认真的反思和剖析,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从主观上来说,主要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上产生了一些偏差。

首先,在世界观改造上有所放松,思想观念陈旧,缺少与时俱进精神。世界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新,就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是,这些年来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学了没用,只要工作能做好就可以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把它作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来认识,学习中也只把它作为一般的政治理论来学,浅尝即止,更不要说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用它来清洗充实自己的头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至于思想上产生了模糊认识,理想信念不再那样坚定,说到底是世界观产生了偏差。

其次,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有向个人利益偏转的苗头,患得患失的心态有所增加,宗旨观念淡薄,群众利益观念不强。共产党员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应当是我们一生奉行的准则,是我们价值取向的基准。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了活思想,近几年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觉得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在检察院也立过功,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在提职、晋级等方面永远没有自己的份,甚至像主任科员这样的非领导职务待遇都得不到落实,吃亏的想法多了,而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人民应该做些什么思考的少了。于是就表现出了精神不够振奋、工作不够主动、管理不够严格,怕难、怕烦、怕承担责任,过一天算一天等消极的态度。

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使自己及时认识和找到了差距和不足,通过整改无疑对自己今后的思想、作风的转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先进理念,其五个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领会,才能掌握其精髓实质,才能变为自己的理念,才能运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其次,抓住这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切实使自己思想能有大的提高,作风有大的转变,工作有大的起色。振奋精神,克服无所作为的工作态度,立足本职,眼观大局,做出成绩;坚持原则,克服怕得罪人不敢抓不敢管的思想;积极参与政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真抓实干,确定了的、应当的办的事不推不拖,狠抓落实,提高效率。

第三,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办公室管钱管物是一个容易诱

发错误的岗位。对此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常常提醒自己不占公家的便宜,不利用现在的职务为自己谋利。同时要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做好对其他同志的的提醒和监督,负起“一岗双责”的职责,在购物、接待等方面坚持按规定程序批准,不自作主张,公开办事的过程不搞暗箱操作,不用公款宴请自己的客人,非紧急私事不用公车,不以检察院的名义办自己的私事,不邀请有业务往来的业主到家里谈公事,自觉谢绝别人给的好处。做到警钟长鸣,努力保持清廉本色。

第四,向先进典型看齐,增强宗旨意识。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思,个人利益永远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树立大局观念,自觉把自己的工作与院中心工作联系起来,努力做好为干警、为领导两个服务。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意识浅析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数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1.新课程理念的背景

当今,中国处在伟大复兴的二十一世纪,国家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为了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对中学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追求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利用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仅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仍旧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单方面的注重知识教授,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质教育[2].

数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教师应在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和边总结改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探索适合于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就教育现状而言,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分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2.1 教学内容局限

虽然我国目前强调开放式教育,但是在中学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仍旧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生搬硬套教授给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刻研究,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維.

2.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而又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若想开展活跃的课堂教学,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支持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思维的挖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的,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由于中学数学其中涉及的内容宽广,且难度较深,这就令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容易适应,一部分学生更是因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构筑

我国长期的文化背景下,教师、教材以及课堂“三中心”论的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们必须有破有立地进行探索和改革,结合国外现有数学教育培养模式成功经验,找出符合我国当代国情下的有效实施途径.

3.1 改进教育目标

未来生活是和创新科技相联系的,我国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个性品质、思想情操等方面有成就的优秀学生,还应注意平时对于计算机、计算器等先进科技产品的运用,适度学习科技产品不仅不影响学生数学基本功的练习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探索兴趣.

3.2 改善班级授课制度 构建新型教育方式

初中的课堂可以让小组成员搜集生活相关的实例进行内部讨论教师分组指点,来探索新的知识.在学生讨论过后,分享学生讨论结果,在最后纠正总结并讲授新的知识,确保每组学生均能获取到本节课所应掌握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现代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因此,教师可以创造问题情景引起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优化教学过程,打造自主学习空间

在传统数学课堂上,学教“相离”现象比较严重,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放开教学思路,把握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大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思想空间,积极发言和交流,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自主学习有效引路.

4.1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合作学习提倡学生互启、互教、互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极大增强,这对其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有很大帮助.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来进行合作方式的建构,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组建“帮扶型”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互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彼此的认知冲突中进行更广泛、更多元的思考,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激发探究能力.

4.2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单靠一味的学习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或者以典故、趣事的方式,创设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层层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思维的互动是一种体悟

中学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输入,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培养利于国家利于社会的青少年.然而现今的数学教育模式下不仅学生思维欠缺弹性,而且教师讲授知识的方法单一枯燥,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与排斥.除此之外,我国在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还有很多的有所欠缺的地方,这正是本文的立足之处.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1、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应结合学生心理以及生理的发展来安排.

2、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与现代科技产品相联系、与生活紧密结合.

3、学生的求知欲、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是否善于思考是能否学好数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伯芝.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J].成功(教育版 ),2013(11):16.

[2] 王南平.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J]. 新课程( 小学),2010,01(09):213-215.

[3]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6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汽车服务营销理念问题探析 篇7

汽车产品要送到用户手里, 必须通过商品交换, 又必须通过营销人员有效的销售工作, 才能实现。所以, 营销人员要认识到服务营销的价值, 树立起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 一切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对消费者的需求考虑周全, 服务到位。无论哪个汽车销售公司, 服务营销理念总括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对顾客在整个购车过程中, 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对顾客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第一次购买新车到旧车置换, 直至第二次购车, 提供全程式服务。 (2) 个性化的服务, 即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体现品牌形象和品牌内涵, 还必须体现企业的形象。 (3) 菜单式的服务, 将整个服务过程分成若干个服务模块, 顾客可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 选择所需要的服务。而每个服务模块, 都是以增加顾客让渡价值为原则来设计的。

1 汽车服务理念的逻辑基础

服务理念的逻辑基础应包括车辆品牌的内涵、企业形象, 增加企业对顾客服务的让渡价值, 以及对消费者的服务歧视。

1.1 车辆品牌的内涵

车辆品牌内涵主要指产品的质量, 显示尽善尽美的质量是企业永远的追求。车辆的质量对企业来说有99%是好的, 但对顾客来说, 若购到那个1%, 就变成了100%的坏质量了。此外, 车辆产品的安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会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提供给顾客的车辆必须是一款安全的车辆, 并给顾客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给顾客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媒介曾报道过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我国销售的帕杰罗V31和V33越野车, 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后轮制动油管破裂, 完全失去制动效能, 暴露这两款车存在设计上的严重缺陷。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提出要求, 对中国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 中国消费者有权要求更换车辆或退货, 车辆的保质期应从更换合格的制动油管后重新计算。汽车产品与一般的家电产品一样, 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极易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 将无法弥补。所以, 车辆的安全性是品牌极其重要的内涵。

显然, 车辆品牌内涵还包括高度的、良好的、个性化的、完善的服务。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对帕杰罗V31和V33两款车出现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 应该主动、积极地给用户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新的油管。但三菱汽车公司设在中国的40多个特约维修厂 (站) , 分布并不合理, 我国购买该款越野车数量较多, 使用最频繁的西部各省区, 只有特约维修厂 (站) 16个, 从而影响维修、更换工作, 也影响客户的使用, 给用户造成损失。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暴露的质量安全隐患, 从反面说明了要树立汽车产品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必须绝对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汽车产品来说, 其安全质量是首要的。此外, 一流的营销服务网络, 先进、高效的企业运作经营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 对品牌和企业形象都将造成伤害。这次三菱事件, 给了中国消费者一个信息, 那就是外国的东西也不全是好的, 不要盲目崇拜, 事实上, 本国的产品有许多是很可靠的。汽车企业的营销人员应意识到这一点, 在工作中向消费者宣传国产品牌并不逊色的服务理念。

1.2 服务让渡价值与服务歧视

对于顾客服务的让渡价值, 对于理性的顾客而言, 只有服务价值超过服务成本的服务, 才是有意义的。所以, 服务让渡价值=服务价值-服务成本。显然, 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的价值, 就可增加对顾客服务的让渡价值, 顾客就可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服务。

服务歧视是沿于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一种差别定价策略。汽车销售商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上的顾客购买同样的汽车产品, 采取不同的价格。实行差别定价是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 也是因为各个细分市场消费者的价格弹性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确定合适的价格。但实行价格歧视时, 不能引起顾客的反感, 进而放弃购买, 影响消费, 也不能违法。

服务歧视是销售商根据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期望值不同, 而采用的不同服务方式和服务标准。实行服务歧视的前提, 是各个细分市场上的消费者对销售商提供服务的期望值不同。实际上也是一种差别服务策略。实行服务歧视时, 也不能引起顾客反感, 需得到顾客的认同。

2 树立汽车服务营销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服务产品不同于有形产品, 服务产品具有独特的特征, 所以在汽车营销过程中, 服务产品始终与有形产品的营销组合在一起向顾客提供服务, 甚至比有形产品的营销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要大。汽车服务营销的活动已扩展到汽车销售前、销售中以及销售后的整个全过程。汽车服务营销理念要解决三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坚持服务理念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要确定服务理念的逻辑基础, 即服务标准的问题;最后, 应该框定服务理念的主要内容。

在汽车营销过程中, 要强化服务理念, 其目的就是要提升顾客对企业或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与消费者建立知识联盟,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增加企业和顾客的价值, 使企业和顾客得到双赢的结果。

顾客的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性指标, 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 服务水平达到或超出顾客期望的水平程度。顾客满意度与服务水平不是一个简单线性关系, 不是服务水平越高, 顾客的满意度也就越高, 而是顾客的满意度到达一定值后, 反而随服务水平的提高而迅速下降。现实生活中确实是这样的, 服务过头, 热情过头, 反而会使顾客感到别扭, 感到不自在、不舒服。凡事都有个度, 恰到好处, 过头了就会出现物极必反, 提供服务也是这样。服务满意度较高, 就能驱动顾客对企业或对品牌的忠诚度的提高。顾客对汽车产品除关注汽车产品的价格、产品的性能外, 还特别注重产品的服务。在汽车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中, 若都能使顾客满意, 那么企业或品牌形象就能赢得该顾客的信任。根据有关汽车销售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 顾客对企业的服务满意度较高, 那么顾客对企业产品再一次购买的影响程度, 比顾客对企业产品的满意度还大。产品满意度对顾客再次购买的比例, 在大部分的时间内比对顾客服务满意度低。特别是在购买产品一年半以后, 对顾客服务满意度影响其再次购买的比例直线上升;而对产品满意度影响顾客再次购买的比例则直线下降。清楚地表明了服务满意度对驱动重复购买某些品牌汽车的顾客比例, 服务满意度驱动顾客比例总的趋势是直线上升的。

此外, 通过服务还可实现汽车销售商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汽车销售商可将汽车市场的基本情况、汽车产品的基本知识、汽车品牌信息、产品的服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顾客。而顾客的消费需求信息、顾客的背景信息、顾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及其变化趋势, 可反馈给汽车销售商。

3 汽车营销服务理念的基本内容

汽车服务营销理念要落实到实处, 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要有具体贯彻实施的措施。各汽车销售公司大都制定有自己的服务手册, 详细规定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 通过对这些服务手册内容的研究, 可以总结出汽车营销服务理念的基本内容。根据对市场的调查研究, 大多数公司采取菜单式服务, 整个全程式服务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寻找潜在消费者、售前的沟通与交流、售中的沟通与交流、售后的沟通与交流。服务循环往复地进行, 但不是简单的循环, 而是每次循环都要根据各目标市场情况, 在手段、内容、方式方法上都有调整或改进, 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全程式和个性化的服务。

整个全程式服务过程分为四个服务模块:服务模块1:寻找潜在消费者。其最基本的工作是市场调查, 建立客户的数据库。这项工作必须做得充分。在找到潜在消费者以后, 就可进入下一个服务模块了。服务模块2:售前的沟通与交流。这个服务模块的核心是在找到潜在消费者以后, 要对其购车的意向进行了解和确认。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做许多沟通工作, 强化其购车意向, 促使潜在消费者变为现实消费者。然后就可进入服务模块3了。服务模块3:售中的沟通与交流。在此服务模块中, 继续巩固和加强消费者的购车意向, 向其充分展示车辆的品牌内涵, 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 将车辆性能、特点或优势向顾客介绍、演示。表现出本车型完全能满足其需要, 并向顾客逐步讲解本公司的有关承诺。在顾客坚定信念, 着手购买并签订购销合同, 提走车辆后, 就进入服务模块4。服务模块4:售后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服务模块中, 要加强公司与顾客的沟通,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对品牌的忠诚度。仔细倾听消费者对整个服务过程的评价、建议。

4 强化汽车营销服务理念——提升竞争能力

在汽车工业中, 由于汽车产品竞争加剧, 使制造商之间在有形产品竞争中拉开差距的难度越来越大, 保持一定数量的产品区别化很困难。因此, 服务已成为汽车企业营销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许多汽车企业在提供有形产品的同时, 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通过服务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所以, 汽车企业要注重服务理念的提升, 只有通过富有成效的服务营销意识的强化工作, 保持或不断提高顾客对本汽车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 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恰当的服务营销理念能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 为汽车企业营销提供其基本保证, 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汽车企业全部的服务营销理念都要最终要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 要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向消费者提供超越其心里期望的、超越常规的全方位服务, 使顾客对汽车企业服务的满意感超越其对汽车的期望, 让顾客真正地认可提供服务的企业, 这无疑将对汽车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立臣.运用服务营销理念, 提高服务企业竞争力[J].知识经济, 2009 (16) .

[2]高姗.汽车服务营销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研究[J].学理论, 2009 (20) .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情境设计 篇8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 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将生活情境数学化, 将数学生活化的融合,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从趣味因素入手, 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整式乘除的知识,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在心中想好一个除以0以外的数, 然后按下列顺序计算: (1) 把这个数加上2后平方; (2) 然后再减去4; (3) 再除以原来所想的数, 得到一个商; (4) 最后把你得的商是多少告诉我, 我立刻知道你原来想的数是什么.你能知道期中的奥妙吗?说出其中的道理.接下来学生积极思考, 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一名学生的解法:设这个数为x, 根据上述题意所描述的步骤, 可得[ (x+2) 2-4]÷x= (x2+4x) ÷x=x+4.所以把这个商告诉老师时, 老师只需减去4, 就知道这个数是多少, 这就是老师迅速答出这个数的原因.通过这道趣味题的创设, 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从探究活动入手, 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碰到一些对于大部分学生较为抽象的问题, 这时候情景设计就更为重要.就像我们在生活中, 如果遇到一个很抽象的东西, 我们也是会先认识它跟我们生活中联系密切的一面.建构主义教学论明确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无疑是让学生乐学, 爱学的最佳途径.例如, 在七年级下册《确定与不确定》这堂课中, 要让学生掌握判断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 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我设计了一个我们最有默契的游戏, 请各小组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设计一些事件进行探究, 再请你们的好友表示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看哪些同学配合的最默契!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设计出很多很有意思、有意义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 然后请他们的好友回答该事件的概率是多少.我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 被叫到的学生显得非常兴奋, 他们对于自己成为他人默契的好朋友非常高兴.整堂课学生抒发了自己的热情, 还有对同学友谊的真诚.

三、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 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设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领域时, 提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让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 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而这颗好奇心正是每一个学生身上重要的素质, 它将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得到发展, 还可能使一个人走进科学的殿堂.由此, 我根据教材设计了镶嵌问题, 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例如, 在七年级下册的“镶嵌”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各种不同的地砖来铺砌地面,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假设给自己的房间或者家里的房间来设计自己喜欢的地砖.在这过程中, 学生利用不同形状的卡片来代替不同形状的瓷砖, 学生发挥了想象力, 不只弄清了道理, 还根据不同的适用人群设计了不同的风格, 在这其中, 我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同艺术的结合.让学生看到原来数学也可以有很美丽、很有用的一面.

四、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入手, 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提倡解法多样化、思维的多样性是数学新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的特点之一, 对此数学问题情景设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设计过程中, 其重点应放在学生活动层面上, 教师活动主要是组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 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潜能.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 教学设计应突出合作交流, 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选择.例如, 设计用火柴棒搭正方形问题: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进行交流.

解答此问题, 来自学生的解法可能会有:

第一种: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 以后每一个正方形都有3根, 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 就需要[4+3 (x-1) ]根.

第二种:因为除第一个正方形外, 其余正方形都只用3根, 如果把第一个也看成用3根, x个正方形就需要[ (3x+1) ]根.

第三种: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各用了x根, 竖直方向用了 (x+1) 根, 于是x个这样的正方形, 就需要[x+x+ (x+1) ]根.

第四种: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4根搭成, 但是除了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 后面的 (x-1) 个正方形都多用1根, 应减去, 于是x个正方形就需要[4x- (x-1) ]根.这些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教学设计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的基本思想.

理念问题 篇9

一、“以人为本”的传统民居建筑理念

传统民居是乡土、地域、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受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传统农房普遍形成了质朴而不呆板、粗犷中透着秀气的鲜明而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风格。比如, 同样以砖石作为围护结构的合院形式, 闽南民居的红墙红瓦, 表现了当地群众对吉祥如意的崇尚;皖南起伏于山水绿树之间的粉墙黛瓦, 则演绎出一片楼台烟雨的诗意景致;京畿屹立于苍天厚土之上的青砖灰瓦, 又展现的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传统民居建筑既是历代工匠高超艺术才能与精巧营造手法的集中展示, 也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身与物化”的朴素哲学思想的外在表现, 反映了劳动人民浓厚的环境意识, 并传递出既亲切理智, 又空静淡远, 既恢宏大度, 又意蕴深长的审美情趣。

“天人合一”、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理念的精髓所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适应环境、与自然界长期抗争的过程中, 形成了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敬畏、尊重的朴素情感, 这是传统民居建设十分讲究风水、堪舆的根本原因。尽管也存在一些糟粕, 但是, 传统风水学、堪舆学中崇尚自然, 尊重“天时、地利、人和”内在规律的价值取向, 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其合理性。风水学、堪舆学的核心是取势纳气, 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要在无法改变的自然环境中顺势而为。在此思想体系中孕育的传统民居, 普遍强调以环境为背景和依托, 讲究认识自然的基本规律, 巧借天地、自然的势, 依山傍水, 用足自然的风力、地质、地貌, 以展示出建筑、人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的和谐之美。

传统民居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方式的选择, 都蕴含有深刻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建筑理念。一方面, 规划、选址注重因地制宜, 强调巧借地形地势以达到节地和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比如, 贵州山地苗族、侗族民居多顺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江南水乡民居沿河道逶迤布局;陕北窑洞则依托天然黄土崖壁而建。另一方面, 空间设计、平面布局强调通过采取合理的建筑技术与构造措施, 达到宜居的目的。比如, 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四合院均以厅或院子为中心, 由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 与西方国家普遍的院落以房屋为中心的营造模式相比, 更能有效地抵御冷空气侵袭, 更方便居民的起居及日常生活。藏族碉房的大门要朝向当地神山或风景秀丽之山, 绝不能面向山口、大路或是怪石嶙峋的山;三峡地区山陡而地狭, 农宅布局并不十分追求传统的“朝南”、“朝东”, 而是要面向大江, 住宅大门也常与院墙、中轴线偏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 上述两种设计都能取得开阔视野、畅通风流、方便采光以及放松心情、平静心绪的效果。此外, 注重村落、庭院的布局, 强调空间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强调辈分观念和邻里乡情等, 也是传统民居普遍强调并始终坚持的建筑理念。

二、传统民居蕴涵的美学特征及其实用价值

传统民居的建筑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结构强调和突出建筑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教化性, 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与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首先, 具有“尚中”的强烈意识。即注重平面布局的对称, 强调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无论是北京四合院、山西“四水归堂”、还是云南大理“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民居形式, 这种对称之美无所不在。其次, 有“贵和”的审美倾向, 表现为不强调单体的突兀诡异、形状样貌, 而着力于群体建筑的逶迤交错、空间神韵。比如山西临县碛口合院、四川理县桃坪羌寨碉楼、山西阳城皇城相府、安徽黟县宏村民居所营造的整体魅力, 就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第三, 有重“规矩”的价值取向。由于长期受儒、道文化影响的原因, 传统民居的功能分区往往传递出守规则、求对称、重等级的意念。比如合院民居“北屋为尊, 西厢为次, 倒座为宾, 杂物为附”的严格功能分区。这样的设计尽管遵循的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道德, 但也包含有对长辈的孝道以及家庭成员密切交往、彼此关怀的合理因素。除了已被普遍认可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统民居在另外四个方面所具有的物质价值、实用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第一, 就地取材且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各地传统民居形成、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对生土、木材、石材等当地材料采集、加工和使用的历史。四川阿坝、甘孜和西藏昌都的羌、藏等族群众, 利用当地盛产的片石、木材、生土等建造的碉楼, 既能满足日常起居及生产、生活需要, 还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吉林延边是我国水稻传统产区, 因而朝鲜族群众居住的矮屋多使用稻草覆顶, 这种稻草顶十分巨大, 多采用四坡水形式, 屋脊中段平如行舟, 两头翘立如飞鹤, 各个角度的线和面均为舒缓的曲线与曲面, 十分美观大方。云南西双版纳干栏式傣楼, 由当地盛产的竹子建成, 构造空透、底层架空, 巨大的歇山式屋顶陡坡脊短、出檐深远, 不仅有利于抵御野兽蛇虫侵袭, 而且遮阳、排水、通风和隔湿、隔热效果良好, 非常适应当地高温、多雨、湿润、季风的热带雨林气候条件。闽南沿海民居中有非常特殊的“蚵壳厝”, 当地农民将当地大量出产的牡蛎壳, 或用石灰、沙、土“三合”泥浆片片相砌用于修建住宅外墙和院墙, 或简单烧制成灰作为砖石土的粘结材料。蚵壳大而中空, 有天然的气孔, 砌墙后可起到炎夏隔热、寒冬保暖, 以及抵御咸湿海风侵蚀的效果, 同时, 又具有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和自然美, 也成就了自然淳朴、韵味无穷的滨海独特风景。

第二, 兼具节能、节地、省材的优点。经历了在漫长历史阶段中无数次适应、选择的优胜劣汰后, 各地建筑形态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均具有了与气候、地域特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特点, 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相对较少。新疆维吾尔族的阿依旺民居, 生土夯筑, 平面布局紧凑, 房间多向内庭院开启, 中庭加盖, 外墙厚实且不开窗或仅开小窗, 院内广植葡萄, 既能抵御风沙侵袭, 还有利于减弱热辐射和水分蒸发, 适应了当地干热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江浙民居进深大, 厅阔且高、出檐宽, 一般设有天井、厅堂、回廊, 讲究门与窗、窗与窗的对齐, 这些设计有利于形成“穿堂风”, 内部空间的开敞、通透, 在不多耗能、不产生污染的情况下, 达到了降低气温、调节气候的功效。桂北吊脚楼, 四柱撑地, 横梁对穿, 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 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 多开小窗, 隔热、通风好的优点符合岭南一带夏季炎热、湿度大的气候特点。此外, 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窑洞充分利用了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 冬暖夏凉, 成为传统建筑的节能节地典范;新疆、青海荒漠气候地区的民居大量采用厚实的土坯墙, 最大限度地适应了昼热夜冷的气候条件;福建客家民居采用极厚的生土筑墙, 其吸湿能力强, 既可防潮隔热, 又可保温御寒, 冬暖夏凉;南方民居的外墙普遍白垩漆刷, 可反射阳光从而更好隔热。

第三, 抗震避险设计独具特色。西方近现代抗震建筑强调“以刚克刚”, 通过提高砖石材料质量、结构强度, 达到抗击地震波冲击力的目的。而中国传统民居中的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建筑, 按照“以柔克刚”的思维,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设计, 能将地震的破坏力消弭到最小程度。由砖石基座和木柱、梁、檩、椽等组成下大上小的框架结构, 有利于抵消纵向地震波的能量;主房大两侧耳房小, 建筑平面多为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而很少有复杂结构, 有利于缓解横向地震波的冲击;建筑构架水平分层, 屋顶由大量结构复杂的构件组成、有大量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 精巧的榫卯设计, 都有利于抵御地震波中垂直冲击波的攻击。云南丽江纳西族榫卯结构的木框架民居, 在1996年经历7.0级大地震考验时创造了“墙倒屋不塌”的奇迹;四川什邡市蓥华镇周边乡村居民点传统的土木式结构农房、阿坝州理县桃坪乡卵石、片石相混建构的羌楼, 在汶川大地震中屹立不倒。传统木石结构建筑、藏羌碉楼由于普遍采用木结构加片石砌筑维护墙、水平屋面筑为弧形等柔性设计, 事实证明能达到一定的抗震防灾要求。这些实例也证明, 传统民居的建造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的积累也达到很高水平。此外, 徽派建筑马头墙、天井内砌井的设计对于防盗、防火也有明显功效。

第四, 居住小环境的营造手法独到。东北、华北民居多设火炕、火墙, 墙内有回环盘绕的烟道, 炊烟经过火炕、空心火墙的烟道后方可流至排烟口排出, 这样的设计就把炊事余热作为采暖热源进行了充分的二次利用, 也提高了冬季居住舒适度。江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讲究在庭院或天井中开辟花圃, 种植绿色植物, 在向阳墙面种植爬山虎, 甚至还在庭院、天井或周边设水池、鱼缸、莲花缸等, 这些均能起到降温、缓解空气干燥、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各地民居在住宅周围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正房堂前宜植造型优美、树干不大、不挡阳光的梅、海棠、石榴, 屋后种植生长快、耐荫的竹, 四周则种植枝叶繁茂, 能吸附烟尘、防虫防蚊的榆树、樟树。

三、传统民居建筑当代传承的意义与局限

民居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建筑, 不仅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 更重要的是表现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当前, 无论在经济发达的浙、闽、粤, 还是经济快速起步的滇、陕、内蒙, 农民对高档豪华住房的需求十分强烈, 新建了大量缺乏地方、民族和乡土特色的别墅型、独院式农房。至于简单套用城市建设模式, 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贴瓷砖建筑方式等, 在各地农房建设中更为流行和普遍。此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种趋向, 地方干部热衷于引导农民独立建设或集中兴建“标准化”别墅和排房, 以期节省农房建设用地和降低各类基础设施配置、运行成本。愿望与初衷无可厚非。但是, 这种树典型、搞样板, 一哄而上的做法, 会造成新建农房的式样和风格不能体现乡土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割裂农房与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脉和乡土文化的天然联系, 中断经世沿袭的生产习俗与农民生活习惯对农房建设的内在影响。新农村建设中的这些趋向, 已经造成承载有丰富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信息的合院、干栏式吊脚楼、窑洞等传统农房建筑形式的加速消失。这些现象均说明, 尽管传统民居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从自然生态、建筑技术角度, 了解、认识传统民居积淀的厚重建筑理念和优秀营造经验, 如何对其实质加以提炼并选择应用于现代农房建设中, 还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的多种因素。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及风格形成与演变, 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深刻制约和影响。因为社会生产力能为居住建筑提供一定的经济力量、建材及建筑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断开拓建筑的社会需求。所以, 人类的居住建筑都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可以导致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居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多数传统民居孕育、形成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是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 较慢的生活、工作节奏, 并不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以及社会财富相对集中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所以传统建筑无可避免地刻有当时的时代印记。一是建设周期长。传统民居的建造从备料到施工、装修、维护, 几乎每个环节都要遵循许多的规范, 要精挑细选、精雕细琢, 因而建造一座完整的合院民居不仅耗费大量人力, 而且动辄需要5、6年, 甚至10来年、几十年的时间。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持续加快的背景下, 大量耗费人力、时间的传统民居修建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二是建材来源窄。传统民居修建要耗费大量原生态的木材、条石、实心砖等建筑材料, 在当时各个村落每年新建住房规模非常小, 民居更新换代间隔年限较长的情况下, 砍伐、开采、烧制这些建筑材料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会有太明显的破坏。及至现在, 我国农村每年的住房建设总量已经稳定在6亿平方米左右, 农房的更新换代间隔年限只有8—15年左右, 每年如此之大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强度, 如果全部沿袭传统营造手法、采用传统建筑材料, 仅这些原材料的消耗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三是居住功能不便。由于史上不少地区会经常性地经历社会动荡不安, 盗匪横行的时期等原因, 不少传统民居十分强调防御的功能, 不可避免地导致与生活起居舒适度相关的功能被弱化。比如, 福建土楼及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等, 都在采光、隔音、私密性的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瑕疵。此外, 密切依存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窑洞、竹楼、吊脚楼等, 在采光、降噪、通气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局限。这些局限直接导致这些民居形式如果不进行较大改革, 也很难满足现代居民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 以及对住房居住功能的潜在和现实需求。

四、一点讨论

传统民居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缩影,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 散发出浓郁的乡土历史气息和无穷魅力。传统民居巧用自然力———热力、风力、水力, 以及自然因素———阳光、空气、雨水、凉风、绿化、泥土、地冷等, 消耗极少的能源, 改善湿热微气候, 创造宜居的环境, 这些在新农村农房建设中大力借鉴和承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 考虑到社会的不断发展, 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 大规模去建造土楼、四合院、窑洞等已经不合时宜。对于传统民居精华传承, 不应局限于具体形式的照搬照用, 更重要的是对建筑理念和技术概念的借鉴, 比如传统民居蕴含的丰富且朴素的原生“绿色”思想, 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 以及不拘一格、不落窠臼、彰显特色的建筑风格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新建农房完全照搬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和营造方式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汲取传统民居在规划布局、功能设计、组织构造、材料运用、节能抗震以及造型装饰等方面具有传承价值的建筑语言、优秀元素, 深刻理解当年产生这些建筑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氛围, 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鲜活、最激动人心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部分密切结合, 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房建设突出和彰显特色。创造性地领悟和应用传统民居的建筑语言和元素, 不仅仅是建筑式样和建造技术的简单挪用和拼贴, 或所谓的神似形似, 而是真正给当代农房建设注入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民居的建筑理念和风格, 就是要求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保持特色, 努力实现每个地区、每个村庄乃至每栋农房都能在总体协调的基础上独具风采。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不仅轮廓外形质朴大方、乡土历史气息厚重浓郁, 而且其建筑理念和风格、建筑手法和技巧在当代仍然具有传承、借鉴的价值。汲取传统民居建筑在适应环境、选择材料、节能抗震、外型装饰等方面的理念和技艺精粹, 并创造性地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房建设中, 对于规避各地新建设的农村住房中普遍存在的外形单一、设计呆板、形式沉闷、环境欠佳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千吉.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特点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7/4

[2].缪小龙.福建传统民居节能技术初探.建筑科学.2007/12

[3].杨慧陈平宫光明赵玉华田甜.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关探析.工业建筑.2007 (增)

[4].余自力.传统建筑的启示.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12

[5].赵时华周璐杨晓红.三峡地区传统聚落形态和古民居建筑.人民长江.2007/12

理念问题 篇10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 形象上来说就是具备海绵物理性质功能的城市。在许多国外的文献资料中检索, 很多学者在形容城市的吐纳雨水的能力上都是运用了海绵城市的概念。

从根本上转变城市建设的理念, 以及修复城市被破坏的自然生态, 为了能够达到提升水资源的承载力以及水安全保障能力等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同于以往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建设模式, 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大大减少, 原本的建设模式造成的生态危机已经逐渐展现出来。海绵城市的创建过程属于顺应自然的建设模式, 将原本的“快排”思路转换为“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方针,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和谐, 同时海绵城市也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备受国家政府的关注,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用于指导各地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 由此可见, 国家政府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十分积极推进的。

二、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不足

我国目前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城市管道排水基础设施过于落后, 以及防洪、排水等工程的规划也过于落后。因此在应对内洪涝灾害以及水安全的问题上处理起来不能得心应手, 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主要问题是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意识还是很薄弱。

我国传统的城市排水设施的主导思想还是由西方工业时期的人战胜自然的思维方式, 设施基本也都是工程式的管道, 基本都是依靠着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建立起的保护模式。但是, 在现今社会中, 传统的指导思想已经并不适用。这种纯粹依赖现代科技的方式, 严重忽略了自然的力量, 暴露出我国排水系统的严重不足, 排水系统在建设时期所采用的标准过低, 造成后期进行改建的成本过大, 工程也不便, 同时雨污混合污染问题的忽视造成的内涝、污染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不停袭来。

在我国目前的恶劣城市排水系统以及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 相关专业领域学者提出以及大力推广的海绵城市的理念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地发挥了城市水生态的服务功能, 同时, 也为国家政府解决了相关性的难题。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1. 避免和减少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

我国目前城市内涝情况十分严重, 爆发情况也十分频繁, 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时间内, 全国各地大约有62%的城市爆发过不同程度的暴雨内涝。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归列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 与内涝有关的高强特大暴雨、台风等极端气候频现;城市高楼林立、循环不畅, 城市上空的热气流无法疏散, 城市热岛产生的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雨的发生, 同时城市空气中的凝结核多, 也会促进降雨, 由此形成的“雨岛效应”是城市内涝的诱因之一。

另一方面,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 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 由于降雨不能及时下渗, 形成地表径流, 传统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适应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量洪峰, 产生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控制径流, 降低汇流是海绵城市控制的关键。建设方针中的“渗”是减少屋面、路面和地面的硬质铺装, 充分采用渗透和绿地技术, 从源头减少径流;“滞”是通过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 降低雨水汇集速度, 延缓洪峰出现时间, 降低排水强度, 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通过各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多项措施联合作用, 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的目的。

2. 海绵城市建设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形式严峻, 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面源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城市面源污染是除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类型。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 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 在短时间内, 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 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 在暴雨初期 (降雨前20min) 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 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3.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但是我国的水资源严重匮乏,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 仅仅占全球份额的6%, 人均水资源量也仅仅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造成雨水的外流、导致地下水的补给不足。水体污染对于水资源的危害也是非常重大, 造成了水资源的紧缺。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 所以, 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原水源的污染进行治理, 另外, 也需要探究寻找新的水资源。

在水资源中, 雨水的污染相对较小, 因此对于雨水的处理成本是较低的, 水域再生水中的优质水源。因此, 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中, 要充分利用到雨水。降雨时, 用自然水体或者人工蓄水池等进行收集雨水, 然后再利用各层级的净化设施进行处理, 回收利用处理后达标的雨水,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自来水, 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水资源。

五、结语

理念问题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情境;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26-02

【作者简介】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江苏常熟,215500)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

所谓“问题解决”教学,指的是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中心环节。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利用素材、资料,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探究,进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让课堂教学成为始于问题、围绕问题、为分析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师生共同合作的活动?试针对这一话题,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一、“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何提出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适度的开放性的好问题,借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呢?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看,可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学科内容所标示的重点、难点中寻求与发现问题。例如教读散文《肖邦故园》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梳理文章脉络,说说你对课文主题的理解;(2)研读课文前两段,思考这两段文字中包含哪几组对比,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慨叹;(3)诵读文本第20~27段,明确作家将四季美景与肖邦音乐融会在一起,把自然景色与音乐家人生对应起来描绘的意图。二是从学生感兴趣且有争议的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发现问题。教师尤须关注的,是文本的看似矛盾处(或曰“貌似不合理处”)。如学习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学生普遍的困惑是:由开头的“印象最深”“受益也最多”,不难看出作者是要褒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为什么第2~6段,作者却不惜笔墨描写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呢?为此,师生不妨就抓住这一看似矛盾处深入研讨。此外,文本的留白处(或曰“不确定处”)也不容忽视。三是从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学生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中寻求与发现问题。例如上海建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郑朝晖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他将学习重点放在了探寻“人物交流异常”之上(即体味违反常规的语言交流背后的心理)。郑老师提出文中有两处描写值得思考:一处是,“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另一处是“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由此入手,启发学生将文中的对话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作比较,从而发现老王言谈中异乎寻常的地方,深挖人物心理,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解决”教学提倡为学生构建一个有利于质疑问难的开放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探求解决方法。换言之,问题的提出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除了教师,也完全可以是学生。这方面,笔者常采用的做法有二:

其一,引导学生写“预习提问”——让他们在预读课文(预读活动可安排在课前,也可设置在课堂)中初步感知文本,列出有疑惑的问题,教师从中选取有价值、有意义的提问作为教学要点。比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学前,鉴于课文篇幅长、阅读障碍多,而要领略文本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读懂文意是前提,所以我要求学生读思结合,踊跃地就课文提问,并把提出相关疑难点(至少两个问题)作为书面作业来布置。事实上,学生的不少问题颇具思维含金量。

其二,将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由相互讨论所引发的高质量问题作为新一轮“问题解决”的对象。如阅读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课堂上有学生质疑:刘兰芝既然“生小出野里”,为什么她的嫁妆会有那么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提问很有意思,我让学生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有学生这样解释:课文中有刘兰芝自述“十六诵诗书”,其母也说女儿“十六知礼仪”,可见刘兰芝确实有着良好的教养;她对焦母诉说的“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既是一种谦辞,也说明了她“知礼仪”且性格刚强。可以设想,如果她真的“生小出野里”,那么以焦母的势利,当初怎么会同意儿子娶刘兰芝?县令家、太守家后来又怎么会向刘家提亲?所以刘兰芝家境应该是富裕的,这就不难解释她的嫁妆为何会有“箱帘六七十”之多。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时应随学情而有机调整。此类调整有助于我们找到打破教与学隔阂的钥匙,唤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二、“问题解决”教学应遵循的理念

1.教学要引领学生形成观念。

实施“问题解决”教学,其根本目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产生更精彩的观念”,因而,语文教师应着意观察、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规律,研究他们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把观念的培养纳入到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过程中去。例如教学《项脊轩志》,我提出的问题之一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从这句话的语气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很快从文中摘选语句作答:“大家庭‘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以至于‘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作者为此而慨叹。”我给出评判与指引:“这样的理解没错,但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未能进行情感体验。请结合原文,再用心品味一下。”一番默读、沉思后,有学生发言:“‘通南北为一的大院落现在已破碎不堪,被分割成多个小块,在视觉上形成巨大反差,因此,作者的感伤是由家道中落的破败情景引发的。”教师的理答是:这个理解“深”了一层,已经由文字表层进入作者心灵世界了,但还没有“深”到位,仅仅是对家道中落的伤感吗?结合文本再仔细揣摩……学生进一步发现作者心灵世界里更深层的东西,咀嚼出“诸父异爨”“多置小门”“东犬西吠”这些诉诸视觉、听觉的文字,还传递着作者对于至亲疏离、亲情淡漠的苦痛与无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细读深思而形成观念,问与答之间呈现协调一致的和谐感。

2.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高中语文学科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教师应以理解学生的心灵为前提,为他们提供主动建构知识的情境和机会;对“问题解决”活动的调节,不应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要将对学生的理解、等待和帮助作为教学的关键,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源于生活和经验,学会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与应用。比如,当学生面对问题茫然无措时,教师可提供能使问题解决逐步深入的阶梯式的“问题链”,或提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的来源,让学生查阅信息并找到正确的思考路径。

3.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问题解决”教学强调用问题启动思维,注重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地对话、真诚地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得以凸显。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应经常性地用小组合作、自我展示与反思等形式开展多边活动,使学生拥有更多讨论、表达的机会。如教读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之后,我与学生协力研究两个问题:(1)假如要为贝尔曼写一段墓志铭或写一则颁奖辞,怎样写比较合适?(2)构思《最后的常春藤叶》,可有不同的写法。欧·亨利为什么不这样写?“欧·亨利笔法”的好处究竟在哪里?

学生一致认为上述问题很有挑战性,于是教师提议分组讨论,通过小组研讨、班级交流、师生对话,帮助学生生成文本阅读的经验、方法和技能。小组成员开始时意见并不统一,教师希望他们讲清各自的理由以说服对方;教师汇集不同的方案、资源,组织学生比较、评价、互补、修正,通过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换,实现了知识的共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几个问题 篇12

一、语文课堂活动观

有的教师学了新的教学理念, 或是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做法, 在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后, 要求其他学生一起鼓掌。我认为, 倘若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 几乎折服了所有的听众, 这样的掌声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声音, 是无可厚非的。但每一个学生回答之后都要鼓掌, 一堂课掌声达10多次, 课堂是热闹了不少, 却浪费了时间, 也浪费了学生的感情。还有的教师在讲到《一夜的工作》时, 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情, 竟来了个“全体起立, 齐唱国歌”。其实, 这样的教育活动完全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表现在课堂上除了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感情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这些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备课前, 对课堂活动的理念认识不足。中学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一定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 学生乐于参与。如果不是这样, 不仅对教学无益, 而且会被学生所取笑;同时, 活动的目标性要强, 活动内容一定要有价值, 切忌盲目无效浪费时间的活动。因此, 课堂活动必须要有周密的预设, 既要设计活动目标, 又要设计活动过程, 使活动发挥应有的价值。

二、正确的教材观

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学校教育中, 教科书就是该学科基础知识最简洁、最清晰、最准确, 也是最经济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最方便的学习工具。所以, 我们要始终把教科书放在课程资源的核心、语文教学的基础地位。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唯教科书为是, 对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没有理解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理念。我们要依据课标、依托教材, 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 微观上适当地进行取舍、增减, 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教材即材料, 是我们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是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平台。它的作用是被我们“用”, 而不是用来束缚我们的教学, 也就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三、情景教学设计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的语文教师都注意到了情景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另一个问题却浮出水面, 一些教师认为情景设置得越多越好、声像资料越多越好, 以至于上了半天课, 学生还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一堂课的情景设置要适当, 既能引人入胜, 又要使学生能通过设置的情景, 去体验、思考、创新。声像资料要以能辅助解决教学问题为关键点。如, 在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时, 有位教师插入了千姿百态的花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各种花的姿态。然而, 学生只欣赏了花的漂亮, 对其品质却没有感受, 教师几次启发之后, 只得牵强地拉到富贵者、君子的品质上。有位教师同样讲这一课, 却没有用多媒体课件, 而是用几位先贤的故事来引入情景, 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教师自身的知识观

新课程是在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过去我们教师主要把精力放在学科知识的吸取上, 较少注意拓宽自己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 年复一年就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长年凭经验性的教育知识开展教学, 不注意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新课程对我们这种传统的生存状态带来了冲击。所以, 在面临新的教材内容时, 我们感到了诸多困惑, 一方面是感觉专业知识的广度不够, 前沿知识的占领不够。由于缺乏知识的更新, 总是教那么几个问题、几个观点, 一用几十年。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缺乏动态的、开放性的课堂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他们拟订了自己感兴趣的两个课题——《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我们中学生眼中的网络游戏》, 请我指导。说实话, 我除了能提供一般性论文写作和方向性的指导之外, 在专业方面, 我都不能深入指导, 几乎就是门外汉, 倒是学生研究的成果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教师要通过自学、研修、培训等多种方式, 利用业余时间, 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改善,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否则教师就无法应对新课程改革。

上一篇:建筑企业施工工程预算下一篇:井身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