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共9篇)
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1
1 加强种子执法体系
1.1 加强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种子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 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保护意识, 让广大农户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如何识别真假种子, 如何识别守法经营和违法经营, 并使其掌握种子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教育农户正确购买种子, 购买时要查看经营者的证照是否齐全, 购买种子后要将包装袋、信誉卡和发票等凭证保存好。逐步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使制售假劣种子者没有立足之地, 从根本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1.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种子管理队伍肩负着管辖区内的种子管理工作, 由于其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强, 所以, 种子执法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种子法》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种子管理的各项工作。种子管理相关部门应将种子执法人员培养锻炼成既懂法律又精通业务、既讲原则又能准确执法的复合型人才。
1.3 加强对种子经营者的业务培训
1.3.1 严格审查种子经营资格
依《种子法》规定, 凡在介休市范围内从事农作物种子经营的单位或个人, 必须持有《种子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代销证》等有效证件, 方可从事种子经营活动, 对违反规定的, 要依法进行处罚。
1.3.2 严格农作物种子经营上岗制度
凡在介休市范围内从事农作物种子经营的单位或个人, 必须参加由县、市农业局举办的种子经营上岗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 领取《农作物种子经营上岗证》, 持证方可经营。
1.3.3 严格种子经营备案制度
凡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户、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小包装种子经营承包者, 均应到市种子管理站登记备案, 提供以下材料:《种子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营业执照复印件, 经营资格许可证, 销售合同, 所经销品种、数量及来源证明, 所经销品种的质量检验报告、审定公告、文书、引种批文, 种子调运检验证书, 种子经营者与委托商共同取样、封存、保留, 作为质量档案。
1.3.4 严格种子经营档案审查制度
各种子经营户所经营的品种、数量、来源、去向, 必须在销售凭证上逐一登记汇总。
1.3.5 严格种子标签检查
依《标签通则》的规定, 认真检查在市场上流通种子的标注、标识是否规范、齐全。
1.3.6 严格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引种与推广行为
凡在介休市区域未种植过的新品种, 必须在种子管理站监督下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种植, 并登记备案, 鉴定报告适宜, 方可推广销售。
2 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
2.1 加强种子生产环节的监督
在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关键时期, 深入田间, 加大检查力度, 引导种子生产企业在优势区域内生产种子, 推进种子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规范化, 力争把好种子源头关。
2.2 加强种子销售前登记备案的监督
每年在种子销售前, 各经营户必须把计划经营的农作物种子名单报种子管理站, 接受品种审查, 并将经营的品种、数量、来源向管理站备案, 领取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书后方可销售。
2.3 加强种子经营环节的监督
2.3.1 检查该种子是否通过审定
严格执行我国的种子审定制度, 杜绝未审先推, 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2.3.2 检查种子包装及标签内容
既要检查内容是否规范真实, 又要检查无证生产、无证经营、未审先推、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严格遵循《标签通则》的规定。
2.3.3 检查经营者是否给农户出据有效凭证和建立完整的种子经营档案
对介休市种子市场经营户进行资格审查并登记保存相关资料, 随时掌握各经营单位的经营情况, 坚决取缔不符合要求的。统一印制种子销售凭证和种子经营档案文本, 统一编号登记备案, 以便掌握种子的来源去向, 杜绝伪劣种子流入市场。
2.4 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督
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是种子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维护种子市场公平竞争的有效措施。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市场上的种子抽样检验, 重点查处未审先推、销售假劣种子、种子标签标志不全、经营档案不健全、不向购种者开据有效凭证、无证经营, 以及未登记备案而销售的行为。一经查处, 依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真正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免遭损害。
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2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其中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是衡量种子好坏的主要指标,两者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经营者和种植者正确掌握玉米种子的鉴别方法,对确保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杂交种子市场现状
梨树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之一,玉米常年播种面积305.6万亩,玉米杂交种子年销量900万斤左右。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国有种子部门已彻底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种子的供给工作全部由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来完成Ⅲ。
二、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
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玉米杂交种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随着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主体由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个体经营者素质不一,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2.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不规范
玉米杂交种子是季节性强的特殊商品,经营时间相对较短,购买时间较为集中,在经营种子时,种子销售者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条件;在销售种子时无法出具销售凭证,使得其所售种子无可追溯性,无经营档案可查,有的经营者甚至在到自己经营场所所在地之外的乡(镇)去摆摊设点,销售种子。
3.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有些陈种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进行销售,由于个体户仓储条件有限,种子保存不规范,很难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对农户造成过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经济损失。一些个体户或不法商贩,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别人品牌,盗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4.农户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少农户在购种时,为图方便和省钱,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场所购种,不索要销售凭证。有的经营者以促销为由,发放一些纪念品,使很多农户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很难索取赔偿,使得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建议
1.强化玉米种子选择与鉴别
(1)选种原则。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于玉米生长,如土质、地力、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预先了解市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正确选择适宜品种,特别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特性能够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明确所选品种栽培技术,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大型售种企业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种子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有效,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品种说明是否满足需求。选购专用玉米品种一定要到诚实守信的正规商家或育种科研单位购买。此外,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另外,种子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也有很大影响,过早收获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当地的有效积温,达到高产的目的,过晚则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获时水分过大,不易贮藏而发霉。
(2)鉴别种子。一般陈种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颜色变得深暗,胚部较硬;易受虫蚀,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手上有粉末。新收获的种子色泽鲜亮,隔年陈种色泽较暗,自交籽粒有浅色粒存在。此外,如果自交系或杂交种中混入异品种种子,则可根据籽粒类型鉴别。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与母本种子相同。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购种时应注意。
2.加强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协调,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3.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与工商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或单位的合作,在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贩的清查力度,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4.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特别是省外品种,由于不同区域,其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对于不适宜在梨树县进行种植的种子,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并禁止其销售。此外,还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营者的种子经营档案进行检查、核对,从而保证其所销售的种子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把好玉米种子市场准入关和种子源头关。
5.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县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共同维护种子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徐玉峰,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9(8):49
[2]李娜.玉米种子选购原则与播前种子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0):8
[3]张晓华.快速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两种方法[J].中国种业,2009(3):30-31
[4]郭润莲.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J].种子科技,2009(9):36-37
[5]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徐玉峰[J].种子科技,2009(8):16-17
加强吉林种子管理的建议 篇3
1 加强《种子法》宣传力度, 提高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结合多种形式, 宣传《种子法》及相关规程, 提高群众护法意识。首先, 宣传途径多样化, 通过网络媒体、报纸报刊、广播电视等等, 深入宣传, 提升普法意识。其次, 宣传形式多样化, 省、市、县层层专家讲座, 通过现场指导, 加强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其次, 宣传服务到位, 通过法律宣传月活动、“3.15”活动等等, 增加《种子法》宣传的深度和力度, 提升法制意识, 将爱法、护法变成一种自觉性的行动。
2 深化机构改革, 理顺上下级关系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种子管理体制必将形成。今后机构设置, 必须要理顺好上下级关系, 明确机构内职责, 避免内部相互扯皮。加强地区种子管理, 省级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农业执法总队, 地方成立专门的农业执法支队, 乡镇成立专门的农业执法大队。层层管辖, 明确直属关系, 将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有效整合起来。考虑到种子管理的特殊性, 传统种子管理站仍可沿用。但是, 必须要明确种子管理不是简单的处罚, 而在于警示世人生产上的重视和管理上的到位, 如此确保种子管理落实具体实践。
3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规范种子的生产经营行为
根据《种子法》及规章相关文件精神, 落实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颁发种子经营许可证, 切实抓好经营准入关, 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严禁进入。同时, 借助颁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机会, 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制约市场买卖人的生产经营行为。根据本地区经营许可实践, 种子的生产和经营审批做好政务分开。
4 打破地方垄断保护主义, 真真实现法律保护下的公平竞争
就目前, 种子公司和农业部门间的关系来看, 实属上下级的关系。各级国有种子公司均属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属机构, 有的种子公司每年还要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交钱, 承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人员。有的国有种子公司, 通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保护, 经营未经审定的农作物品种, 对有关部门的查处, 通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 从轻处罚或不受处罚, 同时, 有的种子公司通过农业行政部门出面, 争取奖金和项目。正是由于两者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导致在某种程度上, 农业部门需要种子公司, 种子公司更不愿意脱离农业主管部门。久而久之, 两者之间的裙带保护关系终将形成。而要改变这种局面, 必须要进行种子公司的改制, 通过这种改制切断彼此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法律意义保护下真正的公平竞争。
5 依法规范市场种子买卖, 做好种子质量监控工作
第一, 参照有关规定, 规范市场种子买卖。所有参与买卖种子, 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装。并严格规范种子标签, 做到经营规范到位。种子生产部门, 建立生产档案。经营买卖部分, 成立经营档案。杜绝一切假冒伪劣种子, 流转入市。第二, 执法落实实际, 坚持做到持之不懈。种子的管理, 如果仅靠几次口号, 必定是空谈低效。实际效果的好坏, 还是依赖于坚持不懈的实践操作。一方面, 严把准入关的基础上, 同样不能松懈, 不定期查包装、查标枪、查经营档案、查商品质量等等。由此, 质量是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种子质量的监控, 要抓好田间质量检验, 抓好室内贮藏质量检验, 避免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另一方面, 种子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 还应重视相关部门间的通力合作, 形成执法合力,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像是工商管理部门间的配合, 吊销经营许可的同时, 也应吊销营业执照。
6 完善软硬件建设, 发挥好种子监管的执法效力
完善软硬件建设, 软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硬件加强各种器材的配备力度, 为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在监控种子质量的工作中, 种子检验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县级以上的农业主管部门都应配备齐全, 形成高效的监测能力, 发挥有关部门对种子质量的监控职能。关于种子检验室的配置, 财力支持是关键。建议由同级财政部门拨款, 或者是上级部门和同级部门通力合作模式下, 来组织构建, 如此更有利于发挥综合财力水平, 调动地方财政投资的积极性。经建成的中职检验室, 必须要经相关部门验收, 取的认证资格。种子管理和品种示范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 配备工作必需的交通工具、照相和摄像等取证工具, 并尽快制定统一的执法服装, 避免乱着装问题, 维护农业执法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张斌, 李海燕.巴基斯坦种子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6) :2752-2754.
[2]贺利云.美国种业的转型升级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 2013, (2) :51-56.
种子管理的工作总结 篇4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0xx年县农技中心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农业局的安排组织的各期政治思想学习,巩固了职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同时进一步完善强化了单位内部学习、考勤、工作岗位职责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与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提高农民科学管理红枣、农作物水平,20xx年我单位结合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红枣、设施农业、主要农作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实用技术的培训,深入各乡(镇)、村委会举办培训20场次,培训农户0.15万人,发放项目科技宣传材料0.35万份。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根据农时深入村进行现场技术培训5期,培训农户近500人次。
三、主要项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广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情况
20xx年我单位实施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4.3万亩。经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测产点试验结果统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我县红枣产业累计总增产1.01万吨,亩均增产30.1公斤,增产率15.3%。
2、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间试验完成情况
在红枣方面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村3个。完成红枣“3414”试验、氮肥总量控制试验、配方肥验证试验等田间肥效试验和校正试验各8个。
3、土壤的取样分析,建立土样档案完成情况
20xx年在全县各乡镇共采集土样320个,分析化验检测土样320个,化验项目为常规五项和10%微量元素共计化验项次2560项次。为下一步我县的耕地地力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完成情况
开展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12期,培训1800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200张,开展技术员入户宣传指导农导500户,赶集宣传2次,为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建立完成情况
20xx年完成建立10个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其中5个为全国土壤监测点,5个为县级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圆满完成了今年自治区土肥站下达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的任务。
6、土壤化验室建设情况
20xx年5月投资建成240m2的土壤化验室,仪器设备购买投入14.28万元。培训化验员6名,计划明年2月化验室已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7、初步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自治区土肥站要求,在今年8月底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农户施肥调查表》及土壤化验数据等的录入及审核工作,收集相关材料为开展我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作好准备。
8、顺利完成项目自验以及地州级验收
根据项目要求,我单位完成对20xx年项目的自验,并及时申请上级验收。地州级专家组于20xx年9月18日对我县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并顺利通过验收。专家组提出的项目不足之处,并列入明年的计划当中,保证全面完成相关工作。
四、严格开展农业执法工作
1、深入宣传,努力提高认识。为尽快提高群众对农业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学法守法氛围。
2、强化学习,广泛开展培训。一是注重内部学习。为提高执法水平,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经常组织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我单位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水平。二是强化外部培训。农资经营是个特殊行业,为提高经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制意识,年初对全县经营人员进行诚信合法经营培训,共培训25多人次,通过培训,他们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3、严格依法行政执法。为了规范自身的执法行为,农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公正、公开、公平,坚持原则,不为利所诱,不为情所动,不畏强权暴力,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监督检查权。办案人员职责明确,档案卷宗专人管理,真正做到主体合法、依据合法、程序合法。
五、紧抓红枣、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为了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我站坚持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测报方法进行分析预测。截止目前,已完成枣树、蔬菜、瓜类病虫情报等12期,向各部门、乡镇村发放病虫测报475份,其中长期预报1期,准确率在85%以上,短期预报4期,准确率达95%以上,中期预报7期;为各乡镇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防治农作物、红枣病虫害的时间及方法,给各级领导当好了参谋,起到了全程为农服务的作用。病虫预报信息的覆盖面和普及率较往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六、工作打算
(一)认真回顾,稳步前进
一是紧紧围绕岗位目标责任制认真地进行查缺补漏,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年底之前达到要求。
二是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做好明年项目的落实不断拓展单位业务空间,力争项目、多做事,确保有项目、有资金,使单位能够正常运转。
三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和工作进行后续巩固完善,同时进行认真总结,接受专家组的宝贵意见,做好明年自治区检查验收的准备。
(二)依托项目抓重点
一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5
一、目前种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 无序竞争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在部分不法企业为追求利益, 套购、套牌行为比较突出, 严重损害了守法企业的利益, 同时容易引发质量问题损害农民的利益。也有些企业抓住农民求新心里, 销售代、仿畅销品种来抢占市场, 以假乱真, 牟取最大利润。
2. 品种多, 农民很难选择。
目前市场上每种作物的品种数量有上百种, 经销商夸大其词, 渲染种子优点, 掩盖缺点, 农民往往很难鉴别品种的优劣, 造成老百姓购买时无法选择良种, 坑农事件常有发生。
3. 种子经营网点过多。
其中多数种子经营者不懂农业技术, 对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知道的甚少, 售后服务不周到, 缺乏推广技能, 良种良法不配套, 严重影响种子种植效益。
二、对种子市场管理提出的建议
1. 加强种子执法队伍建设, 搞好种子管理。
提高种子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公正执法队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建立岗位责任制, 层层落实,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对于玩忽职守, 监管不严, 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 要依法严肃处理。
2. 增强经营单位法制观念, 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大力宣
传, 学习《种子法》, 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使种子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从而提高全社会对种子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共同营造依法治种的氛围。
3. 严查种子质量, 严审品种审定情况, 对于不按规定销售的种子, 需要严管、重罚;
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6
1 种子备案工作的依据
农业部2011年制定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对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备案作了说明。2012年1月31日, 山西省又根据《种子法》和农业部制定的《办法》, 重新制定了《山西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实施办法》。其中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就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委托代销种子的经营者以及种子经营者在种子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备案作了说明。
2 夏县对种子备案实行农作物种子市场准入登记备案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委托代销种子的经营者需提供委托方的营业执照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种子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植物检疫证书复印件、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种子经营企业委托代销合同和购销合同复印件, 这是对进入夏县境内的种子企业进行备案所需的证件。另外, 还要对各经营门店进行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登记, 包括种子门店名称、营业地点、经营品种、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等材料。
3 备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备案格式不统一
由于种子备案登记没有统一的模式, 各个种子管理部门备案的格式、要求的材料有所不同, 造成经营门店去备案时, 所提供种子经营企业的材料与当地备案所需材料不符, 往往需要重新准备。
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种子备案标准格式, 明确需要提供的资料, 便于种子市场规范化。
3.2 未审先推
一个品种可由不同省份审定, 但若无本省审定或引入, 则该品种不能备案。通过各门店检查发现, 大部分品种虽经过审定, 但仍有部分品种未审先推, 或审定区域不包含本区域。如益丰29, 在天津、吉林都已审定, 但山西未审定, 又没通过适应性种植试验, 因此不能准入山西市场。还有个别品种属于退出品种, 但仍在门店有售。
建议:备案时, 查看是否属于本省审定或引入品种。属于国审的, 看是否涵盖本区域种植, 退出品种看是否经发布退出满一年, 满一年则不能备案, 必须停止经营。
3.3 证件不符
在备案过程中, 发现有个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不符。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 若无种子生产许可证, 可委托具有种子生产证的企业生产种子。
建议:在备案时, 种子企业经营许可证必须与营业执照保持一致。
3.4 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种子门店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无备案意识, 或认为备案可有可无, 造成备案工作的不彻底。有的经营者专业知识欠缺, 部分经营者被利益驱使, 经销散种子和包装不规范的种子, 使假劣种子、套牌种子混入市场有机可乘, 损害农民利益。
建议:对各门店销售人员进行种子专业知识及备案知识培训, 考核通过发放培训合格证后, 方可销售种子。
3.5 违法经销
有一部分被委托代销种子的经营者在备案后, 把自己代销的种子再次委托其他经销者。《山西省农作物种子条列》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代销种子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再次委托代销种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无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代销种子。
建议:加大市场查处力度, 杜绝违法经销种子, 切实做好种子市场备案工作。
总之, 基层种子管理站和执法部门只有加大对种子市场管理, 把种子备案工作落到实处, 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假劣种子、套牌种子混入市场, 减少种子质量问题的发生, 将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 让农民播上安全放心的种子。
摘要:叙述了种子备案工作的必要性和依据, 分析了种子备案工作中存在的多种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颍上县种子管理工作建议 篇7
1 加大对新品种展示经费的投入, 新品种审定后须先展示示范后推广应用, 明确种子经销商售后服务和相关责任
就颍上县种子市场而言, 近年上市的水稻品种有上百个, 农民对新品种性状难以掌握, 因此在客观上新品种存在适应性风险。而乡镇农技服务站也不完全了解所有品种的特征特性, 难以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 另外, 法律对经销商种子售后技术服务和相关责任的规定过于笼统, 客观上经销商的义务没有落实, 而且绝大多数种子经销商限于自身素质, 往往难以提供优质的栽培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近几年, 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加大、程度加重, 人们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而造成一些品种大幅度减产;过迟过量施用除草剂等药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土壤缺乏某种微量元素等现象普遍出现;品种的适应性出现问题, 表现在抗逆性, 尤其是抗病性和对高温、低温的适应性等方面, 这些问题有时恰好与药害或其他问题混在一起, 难以究其根本, 使受害农户往往将其归咎于种子质量。目前, 审定的品种只有审定结果, 而没有生产应用结果, 笔者认为, 国家、省两级审定存在一定弊端, 审定级别能否下移或以其他方式增加审定品种的适应性要求, 并加大对新品种展示经费的投入, 作出先展示示范后推广应用的相关规定, 及落实种子经销商售后服务和相关责任的规定等是现在所要解决的问题。
2 统一印制种子经营委托代销票证, 加强对委托代销点的监督管理
当前, 由于种子市场全面放开, 种子经营企业不断增加, 建立种子委托代销点已成为种子经营企业扩大销售、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于是, 种子经营企业在办理种子委托代销上随意放开, 对于委托代销种子经营人员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导致委托代销点多、乱、杂, 代销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代销人员对种子专业技术、种子经营、种子法律法规一窍不通, 根本不具备经营种子最基本的要求, 从而增加了种子管理工作的难度;有些代销人员经营中为农意识淡薄, 单纯以赢利为目的, 对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不能认真解答, 对种子质量纠纷不能冷静处理, 从而造成种子纠纷不断增加,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通过这些现象笔者认为, 颍上县应统一印制种子经营委托代销票证, 对种子经营企业要求在办理种子委托代销的同时, 制定最基本的委托代销经营条件:一要具有经营场所, 便于农民供种;二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 便于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时理赔;三要具有业务精、素质高的代销人员, 种子经营企业在发放委托代销时, 要严格控制数量, 合理布局;四要种子经营企业必须定期对代销人员进行培训, 合格者持证上岗;五要种子经营企业配合种子管理部门加强对委托代销点的监督管理, 没有代销资格不允许经营农作物种子, 不发给统一票证, 向群众大力宣传购种时索要统一票证, 同时, 要求各合格代销点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 对种子销售去向逐一登记, 出具统一票证, 便于售后跟踪服务。
3 为确保执法工作质量和全方位的执法体系建设, 实行岗位责任制, 明确权责关系
为加大种子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违纪责任, 确保工作质量和全方位的执法体系建设, 笔者认为种子行政执法工作应建立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依法行政责任人制度, 增强文明执法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自觉性。
公开行政执法检查结果, 明示行政执法责任及相关服务的落实情况, 追究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索取或收受财物等行为;检查行政执法程序的履行情况, 杜绝越权执法和滥用职权行为。笔者认为, 通过认真检查, 用以反馈信息、严明纪律, 可以树正气、杀歪风, 营造健康向上的种子市场, 保证当地一方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落到实处。
摘要: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颍上县种子市场的建议, 如加大新品种展示经费投入, 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 明确种子经销商相关责任;统一印制种子经营委托代销票证, 加强对委托代销点的监督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 明确权责关系, 确保执法工作和执法体系建设。
关键词:种子管理,建议,安徽颍上
参考文献
[1]付金芳.浅林腾冲县种子市场管理的现状及管理措施[J].云南农业, 2009 (7) :50.
[2]孔金凤, 孔庆利, 王文宏.如何科学规范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工作[J].中国农业信息, 2009 (6) :39.
[3]徐惠中.大力推进种子工作创新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 2009 (6) :5-7.
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 篇8
1 强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种子质量监督管理, 是保障种子质量的必要手段, 也是其重要的职责和任务。
1.1 强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身管理
1.1.1 认真宣传学习贯彻《种子法》, 充分认识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种子法》是种子行业实施的主要法律依据;它的核心作用是强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工作的管理;其目的在于规范农作物的品种选育和种子的生产、经营、使用、推广、管理工作, 保证种子质量, 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因此, 要采取办培训班、宣传车、广播、电视、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 增强广大领导干部、种子管理者、种子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种子法律、法规观念;要让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管理者能熟悉掌握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种子管理部门依靠法律手段促使种子市场公平竞争。
1.1.2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
种子管理执法工作专业技术性强, 社会责任重大。因此, 必须安排懂得种子专业技术、责任心强、精通与种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人员组成种子管理执法机构, 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办事公道、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种子管理执法队伍。同时, 种子管理机构要千方百计争取政府领导、财政部门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管理工作的支持, 保障种子管理正常开展的各项经费和办案经费, 逐步改善薄弱的交通、办公、办案、检测条件, 提高种子管理工作效率, 确保种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1.3 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根据现阶段的种子市场发展情况, 建立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四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形成种子质量监测网络,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种子质量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 各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要做好“机构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工作, 提高检测水平,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重演性。
1.2 强化对种子企业的监督管理
1.2.1 把好监督管理的入口关。
建立种子质量报检制度。各种子批发单位在每批种子调入后, 必须主动向当地种子管理机构申报, 由种子管理机构对质量状况进行了解和组织检测, 建立质量档案,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从源头上杜绝劣质种子进入市场。
1.2.2 把好种子质量监督抽检关。
按照《种子法》、《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各种子生产单位、经营企业和个人应无条件接受种子质量监督抽检, 经抽检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种子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1.2.3 妥善处理种子案件, 实施对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
种子管理工作要做到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 为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 为种子使用者提供优质高产良种, 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在整个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 种子管理机构要按照《种子法》、《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 认真加强品种审定、种子包装、种子标签、种子生产档案、种子经营档案、种子质量档案、备案登记等项目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确保用种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 要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严格执法程序, 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行为, 努力做到执法公正、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 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执法不公和不作为行为。
2 强化对种子企业自身监督管理
2.1 加强种子企业自身建设
种子企业是种子质量管理的主体, 应严格遵守《种子法》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质量管理办法, 规范自身工作行为, 切实提高种子质量水平。在种子经营和进出口环节中, 种子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没有标准的也可以按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种子法》的这些规定, 实质上是要求种子企业对种子质量实行过程管理, 从而确保种子质量。
2.2 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种子经营企业要把种子质量放在首位, 建立健全种子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度, 明确每个人的责、权、利, 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并从原种生产、隔离、花期除杂、收割、翻晒、收购、入库、加工、包装、保管、运输以及种子批发的保管、运输、零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全程监控和跟踪, 建立详细的种子质量跟踪档案, 以便于种子管理机构随时了解有关情况和企业内部加强质量管理。
2.3 实施种子质量认证
种子企业应打造一支与种子质量认证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技术队伍, 在种子认证官方检验机构的指导下, 制定相应认证品种的《质量管理手册》, 将影响种子质量的各个环节落实在具体的岗位责任制中, 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认证体系。
2.3.1 种子质量认证有利于控制种子质量。
在种子质量事故中, 种子纯度问题影响最大。纯度检验需要一个生长季节, 往往是当时得不到鉴定结果, 一旦发现问题, 为期已晚。按照种子质量认证办法, 质量控制重点应放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 在对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严格控制种子纯度, 以达到保证种子质量的目的。这样则可解决我国基层种子检验工作的被动局面, 弥补室内检验的不足, 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生产质量。
2.3.2 种子质量认证有利于国际种子贸易活动。
县级种子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9
1 县级种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 种子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种子市场监管是种子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之一,但是种子管理人员没有执法权利。行政执法的罚没权利归农业执法大队,种子管理人员在市场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只能口头告知经营者整改或告知农业执法大队处理。若种子生产经营单位不备案,种子管理部门就无计可施,这样种子管理力度相应地就被削弱了。
建议:(1)进一步明确种子管理站和执法大队的职责。可将种子市场监管权归农业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负责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2)整合执法力量。没有农业执法大队的,可在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农业执法大队,施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根据农业部门的职责范围,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实行综合执法,化解人员编制矛盾。
1.2 种子管理人员年龄老化,专业人员青黄不接
目前大部分县虽然种子管理体制已改制到位,但种子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原种子公司年龄较大的人员,而且近年来受编制、人员等问题的影响,没有新生力量补充,所以年龄结构相对老化,种子管理力度相对较弱。
建议:加强种子执法队伍建设,补充新生力量。种子市场执法检查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农业行政管理工作,从事种子执法的工作人员既要懂得农业行政执法程序,又要懂得农业技术、种子知识,工作稍有马虎,就会出现差错。只有严格要求,使其认真学习、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办事公正,练就较高的办案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准,才能搞好市场的管理。
1.3 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1)人员与经费问题。县级种子管理站大都设在县农委,基本属于农委内设站。人员、经费都受农委领导和支配,经费只能维持办公开支,这样制约了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在办公配备上,基本的办公设施不齐。大多数县站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种子最基本的检验用房和检测设备,无交通工具,难于开展正常的种子质量检测和监督工作。
(3)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无专项工作经费。借用农民的土地需要付款,少了还不行。所以没有经费就不可能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工作。
建议:(1)要确保种子管理机构和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保障种子质量监督、技术推广、品种试验、示范和检验检疫等活动的经费支出。
(2)完善种子监督设备。建立健全种子实验室、种子检验室,完善必须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形成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能力,发挥农业部门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控职能。
(3)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是种子管理站的主要职责。近几年来,种子企业发展快,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的不少,投放市场也多,农民对新品种的适宜性、抗性等难以了解,容易盲目购种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为此,要在不同的生态区建立较为固定的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以便选择出适宜性强、抗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为市场准入和农民购种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主导品种进行发布推广。
良种的推广也应由种子管理部门为主、企业为辅。种子经营企业往往夸大宣传能够代理到的利润高的品种,甚至诋毁自己代理不到的品种。因此种子管理部门必须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加强对品种育、繁、推的管理,严禁未审先推、未引先售、未试先种、越区推广,打击乱引滥繁的违法行为,以区域试验、品种示范展示、适应性考察、组织观摩等方式评定新品种的推广价值。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县、乡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给农民朋友创造一个选择新品种的平台。让农民通过观摩去选择种子生产销售企业和新的品种,种植放心的优良品种。
2 种子经营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从事种子经营门槛低
根据《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审批及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农农发[2001]20号)文件精神: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种子经营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经营户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就可以经销种子。县级基本是此类经营户,只要有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从事经营活动,其资质无明确规定,投机经营空间很大。
建议:先备案后办照。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并且直接把种子卖到农民手中的很少,绝大部分是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经营者将种子卖到农民手中,这部分经营者办理营业执照门槛太低,不需任何资质,导致一个县少则几十个、多的几百个种子销售点。不少经营者没有好品种可代理,见品种就代理,甚至经营“套包”种子,以及未审先推、未引先售、未试先种种子。因此建议先备案后办照,或者取得一定的资质(持证)方可办理营业执照,变目前先上岗后持证为先持证再上岗。未经备案的品种同样不能销售。
2.2 从事种子经营的人员素质低
一是种子经营人员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技能和种子使用技术缺乏,不能正常开展咨询服务。二是法制观念淡薄,用A公司的种子销售发票销售B公司种子,甚至不给老百姓开购种发票,经营不建立档案。三是对抗检查,采取隐蔽销售和逃避检查销售未审定品种种子或者其他违规种子。四是变更营业执照后不按规定到农业部门备案,经营的品种备案不全,不按规定记载保存经营档案。五是对农民进行欺骗性销售,出现问题逃避责任。
建议:提高种子经营人员素质。基层种子经营人员直接与农民打交道,不少经营人员利用农民追求新优品种的心理特点,将“套牌”、未审定、越区的品种卖给农民。因此,提高种子基层经营人员素质是关键。在种子市场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办班培训、持证前培训等多种方式,搞好县级种子经营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种子经营人员年度培训制度,逐步将县、乡种子经营人员打造成一支知法、守法、精通业务的种子营销队伍。
2.3 从事种子生产、加工、经营的企业不遵守相关规定
一是擅自更改种子生产日期。市场上基本看不到上年陈种子,从事种子生产加工的企业会将上年陈种回收后掺混或改为当年的新种。二是将市场不畅销的品种改成畅销品种。三是种子标签制作不规范,使用说明、适宜区域与审定公告不符。四是种子包装袋没有透明面,不便于种子购买者和种子管理人员观看外观质量。五是随意调运、经营。门店经营、流动经营(送种下乡)、提前预订、购买肥料、种子奖励赠送并存。经营的种子不备案、不试验、乱销售,种子纠纷案件时有发生。
建议:加强企业市场行为规范,强化企业自律和责任意识。对种子加工企业加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一是擅自更改种子生产日期的,由企业所在地的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二是使用说明、适宜区域和审定公告不符的,市场不畅销的品种改成畅销品种(套包)的,应该由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和上级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三是品种的真实性县级种子管理部门难以或无资质鉴别,建议由上级种子管理部门负责。好歹近年来“套包”种子假而不劣,问题才发生不多,且面积不大,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也时有发生。对此类侵权行为不加严惩,将严重阻碍种业的创新和发展,建议上级部门加强对品种真实性的管理。四是规定种子包装袋一定要有透明面。五是对流动经营(送种下乡、科技下乡)、购买肥料、种子赠送或奖励种子的应当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哪些人或单位可以送种下乡、科技下乡,由工商或农业执法大队监管。六是生产中有缺陷、适宜特定区域的,通过品种备案来限制其销售量和区域。
3 种子使用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购买种子时考虑价格因素较多
有条件的种子使用者会多渠道选择多个门店考察,不容易被经营者忽悠。没有条件的一是老年人和妇女,二是山区农民,他们出门较为困难,信息了解不多,购买农资产品有人送货上门当然高兴,这就给流动经营、“套包”种子带来一定的市场。近年来种子价格年年上涨,在购买种子时农民咨询价格也相对较多,“套包”种子价格相对较低,所以有了一定的市场。
建议:加强农民培训。培养农业科技示(下转46页)(上接44页)范户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带头人,以点带面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新品种保护力度,打击“套包”行为,组织诚信销售企业送“放心”种子到边远山区,尽可能保持种子价格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3.2 小农意识较为严重
种子管理部门由于经费问题,组织的品种观摩会、技术培训会大部分是利用政府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会议,参与此类会议的一般是村干部,品种观摩会邀请的一般也只有科技示范户和种粮大户,往往场次人员都较少,有效果但不理想。而种子经营者召开的销售会议场次较多,农民参加人数相对较多,原因是种子经销商提供车接送、给吃饭,发纪念品,农民往往容易被经销商忽悠。
建议:保障工作经费,种子管理部门应当分区域、地域进行品种示范和展示,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后,选择确定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进行宣传发布,尽可能让更多农民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会、品种观摩会、收获测产现场会,引导农民购买“正牌”种子,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朋友要积极参加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新品种观摩会,多去观看种子管理部门的各类品种试验、示范、展示,不要被经销商的花言巧语所欺骗。
新品种是否能成为主干品种,不仅在于品种本身是否具备较强的适应性、高产稳产性、综合抗逆性,还要加上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其优良的种性。同时要适应农民或引导农民心理需求。这不是哪个企业能够主宰的,只有那些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稳产、丰产,农民种植省力省工的品种,才能得到农民的认可,成为大面积种植品种。这也不是哪些人说了算的,是要经过农民种植检验的。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管理工作面对农村、农民,涉及千村万户,事关粮食生产安全,是一项关系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心工作”,但难以引起高度重视。种子管理站又是一个小小的股级单位,“人小帽子低,说话无人理”,提出的建议往往无人理睬。政府部门应该把贯彻实施《种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宣传种子政策法规,加强种子行政监管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来抓。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特别是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种子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也暴露出基层种子管理中存在的不少问题。针对县级种子管理者、种子经营者及种子使用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种子管理工作的建议】推荐阅读:
玉米种子的贮藏管理11-20
种子质量管理的重要性08-03
基层种子管理10-24
种子市场监督与管理07-20
加强种子质量管理10-15
农业种子经营管理07-06
种子生产管理论文09-18
县级种子管理工作浅见06-01
18年种子管理站年终总结11-14
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