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浅见

2024-10-11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浅见(精选11篇)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浅见 篇1

新课标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 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 特别是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建议。

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 总是心驰神往, 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为此, 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充满激情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 以温和亲切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 还可以利用幻灯片等新颖可视的教具、展示名家画作或利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可把音乐引入绘画课堂创设特殊的情境, 把审美情感融于美术学习中, 使学生感到愉快。同时, 要把美术的教学内容和音乐、戏剧、舞蹈、地理其他学科合理科学的整合起来,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音乐中有节奏美、韵律美, 诗词中有语言美、意境美, 思想品德中有道德美、人格美, 美术中也有线条美、构图美。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美感迁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上创作连环画“拾金不昧”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自编一个关于此主题的小故事, 再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个故事描绘出来。教师启发学生分析故事主人公这个人物特征, 同学们纷纷说:“这个人心灵很美”“这个人人格很美”教师顺势讲出刻画人物不在于人物的外表, 而在于心灵, 眼睛, 表情、动作等来体现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

二、利用多种资源,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也就是说现在的美术教育并非学习一点点美术技能的课程, 而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美术教育来了解地方的各种风土人情, 生活习惯, 人文地理, 文化传统等。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民间美术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丰富的美术资源, 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启蒙, 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美术教师要挖掘地方民间美术资源, 将美术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土陶、小刀、木雕、爱特莱斯绸、刺绣等具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品都可以引入到教学中。例如, 在上我的家乡绘画课时, 可以先带学生去参观家乡有名的建筑、名胜古迹、工艺品等。参观后写一篇观后感, 在上美术课之前学生已经对自己的家乡有所认识, 再上这节课时, 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分析与讨论中, 课堂教学效果就有所改曲经久不衰。

其次, 学堂乐歌改变了我国旧私塾无乐歌的教育形式, 这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一次伟大革新。现今的音乐教育虽然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 我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勇于改变旧的体制, 不断的总结经验, 力求将音乐课对学生的作用完美地体现出来。

观。再比如, 上粘贴画时, 可以利用树皮、草茎、豆子、蛋皮、沙子、羽毛等容易找到的民间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卷压、盘缠、粘贴等方法制作, 使民间美术资源的天然美与小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相结合, 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 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感悟。

三、创新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优化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 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等方法, 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设想, 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欣赏毕加索等立体派作品时, 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多角度表现的方法, 对形体进行重新组合重叠, 使五官和四肢相互错位, 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绘画结构美。这一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压缩训练时间, 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瞬间形象”, 从而达到顿悟, 产生新的灵感。通过以上训练, 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只要自己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 就可以想出新异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要注重创造想象, 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 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几何形体的把握和表现,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美术教学中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使评价达到最终的目的。首先, 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能力不是特别强, 可以采用谈话法进行评价。例如,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幅作品你是如何构思的?”“你认为作品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评价作品,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明确作品的优缺点。其次, 要让多方面主体都参与到评价中,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锻炼学生对形状、色彩、构图方式的感知能力, 增强学生美术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最后, 教师再从美术技能、学习态度、审美创造力等方面来评价。比如, 老师可以利用符号, 文字、评语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 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学生也可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本子上, 实现师生心与心的沟通。

综上所述, 教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美术教学研究永无止境, 只有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创新, 不断实践, 才能发挥好美术教学的功能, 才能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美术教学质量才能实现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孙继南.我国近代早期“乐歌”的重要发现——山东登州《文会馆志》“文会馆唱歌选抄”的发现经过[J].音乐研究, 2006, 02:73-77.[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浅见 篇2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然而,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没

有她应有的位置,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八年了。我认真上好我的每一课,重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经验,现就对农村美术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学习的机会少。在影视、书籍、图片等方面获得美术的机会就更少。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快,学习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探索、想象、创造,用自己方法在生活中跃跃欲试。他们常常用铅笔在书本的空白处画一些小的图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用薄纸印摹捡来的画面纸片。画多了,就会把这些他们经常画的图画进行拼凑创作,形成他们心中美的画卷。农村孩子喜欢美术,喜欢美术课。他们常常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要老师进行指导,每当这一刻,一种当老师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而当孩子们那怕是只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纯朴的小脸就会浮现出那令人欣慰的笑容。

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今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既要学习真、善、美,又要认识假、恶、丑。也可以说,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

目前在农村,美术教学的发展被束缚着。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没有好的教学用具,没有合理的教学设施。同时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计划情况的因素,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在教学民革的大潮中,农村美术教学又面临着改革、发展、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农村美术教学提高、发展,成为我们切实解决的问题。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根据自身条件,改变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材料困难

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教育投资意识比较强。抓住家长的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作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的美术学习用品。一个班里“富”的学生多了,就会带动整个班的进步。考虑到条件差的学生还占相当大比例,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做些调整。比如绘画,可以选择节材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绘画可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区别城镇学校,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教学色彩知识时,可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服装的色彩搭配等。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用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制,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树叶也是农村到处可见的,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有兴趣。

欣赏课除了书本上的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民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民居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

二、提高美术教师素质,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设一个专职美术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在有专职教师的前提下,教师要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同时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改革创新思想。能够根据农村教学条件,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基本素养。需要我们认真钻研中小学美术教材,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教材中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做到课时少,质量好,教学效果高。节庆日可多举办一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应对美术教学引起重视,提供好的教学环境,创设美术发展天地

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是提高学生素质、改变校风、校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应对美术教学引起重视,购置一些教学用具,创设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与此同时,适时开展美术展览、竞赛、课外活动等,给学生以展现自我、发挥自我的空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的世界无比广阔,美术世界无比璀璨,只要我们以美术为生活乐趣,并把它传递给学生。它就会散出五彩的光环,萦绕在我们的身边,和阳光相接,和世界相接。

多媒体美术教学运用之浅见 篇3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优势

1.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技能,也要对课程有更深入地理解和准备。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首先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使教育者有可能把精力的重点放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上来,使学生自己也有了成功的体验,学得更有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使美术教学更能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容易参与,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选择性,符合学生的个性。利用多媒体,還能使学生扬长避短,体验成功,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这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其中这里的人是决定因素,没有学生去主动探索,这一过程将不存在。因此,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3.有利于改变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专业知识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或画面进行赏析,不仅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内容的丰富又为使学生能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更何况,通过欣赏,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多媒体介入中专美术教学,把原来美术课堂结构中很难表述的欣赏部份,被大家重新重视,并能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使欣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多媒体引入美术教学后,也为评价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条件。作业的评价是进一步内化审美情趣、提高创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利用多媒体,使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作业,有利于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好的作品在讲评中,全班都受益,不好的作业的讲评,使每位同学了解了原因,提醒自己少犯或不犯相同的错误,这样不仅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品评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辅代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未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2.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只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创意的培养。

4.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动手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5.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对于美术教学尤其如此,美应是因人而异,体现各自的个性,所以各自不同的想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以多媒体技术将一种固定的影像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唯一”的印象。这是美术教学中应竭力避免的事。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之浅见 篇4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注意问题

1. 课堂教学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不可忽视的。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 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 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即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 学习不仅仅是作为观念形态的认知活动, 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全身心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教学情境要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教学情境要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从课本内容出发, 恰当地组织素材, 创设的情境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高度一致, 围绕情境所提出的问题, 恰当选择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3.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灵活多样

课本中或教参书中会提供一些情境例子,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经历, 不加思考地照搬照用。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及学习水平的不同, 所创设的情境内容也应灵活变通, 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 也可以是学生所熟悉的物体, 呈现给学生的情境应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以适应学生思考与学习。

4. 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要适度

在一节课中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可能不只有一个,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环境等加以适当取舍, 而不能“拿来主义”, 甚至是围绕一个问题创设多个情境, 结果是情境过多过滥冲淡了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要适量, 不可贪多求全,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途径和方法

1. 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

艺术来源于生活, 通过创设情境, 将学生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对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 无论是欣赏一件美术作品, 还是用造型表现一个场景或主题, 往往都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美术概念如构图、色调适当变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课题, 学生会觉得美术知识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中, 处处都有美术, 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例如, 讲解色彩知识, 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色彩的冷暖, 这样教学, 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果教师结合人们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如“相同样式的箱子,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深色的重?”“喜庆的场合, 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合适?”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 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采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

直观性物品在各学科教学中都需运用, 但美术运用得更为广泛, 它包括范画、图片、模型、投影演示等其他辅助教具。这些直观性教具的运用, 将会使一些抽象又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简单化。在美术教学中, 有许多问题, 如用语言表达显得十分复杂, 但通过直观展示反映十分简单与清晰。例如在将素描五大调子时, 运用一只白色石膏球和一个聚光灯教具, 石膏球在聚光灯的照射下会呈现出明显的五个调子, 这样分析, 既形象又直观。而过程示范也是在美术技能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 美术教学中有许多难以表述的东西, 通过形象示范便能直观地解决问题。例如, 中国画教学, 毛笔和宣纸性能的掌握, 需要教师反复示范, 学生通过反复实践训练才能领悟其法。如果没有示范, 任凭老师精讲, 学生就很难了解笔、墨在宣纸上的微妙变化。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于一体, 能够对真实情境进行再现和模拟, 打破条件的限制, 学生获得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丰富的资源展示和多角度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 教学《和平鸽》一课,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 很少见过和平鸽, 教师将和平鸽的资料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认识和平鸽的形象。通过教师栩栩如生的讲述, 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学生产生对生活的关爱之情, 加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于美术教学, 能使教学重点突出, 易突破难点, 信息量增大, 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 省时高效。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 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 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

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 就是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 运用教材中作品内容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或作者的短小故事增添美术作品欣赏的趣味性, 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例如, 在欣赏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 画家徐悲鸿先生的写意作品时, 通过简要介绍徐悲鸿先生在十分贫困的境况下坚持学画, 成名之后创办中央美术学院, 还把卖画所得捐献祖国救济难民的感人经历, 激发学生对画家的崇敬之情,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要灵活多样。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高中政治情境教学之浅见 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55-01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技能,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高中政治情境教学呢?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推动着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产生排斥心理,消极情绪占主导,自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高中政治情境教学,其中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能够凸显政治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其快乐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率。趣味情境创设的方式有许多,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典型事例中反射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如在讲《文化生活》的“文化塑造人生”这一框时,我们可以播放《千手观音》的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发出了“哗!哗!”的赞叹声,显然他们已经陶醉其中并深受震撼。趁此机会,我们可以提出这些问题:“你知道表演这一节目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演员吗?你了解这一节目背后的故事吗?谈谈你欣赏完这一节目后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情境,在有效的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极大限度地降低了教学的枯燥性,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古语曰:“学起于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情景开始的,如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高中政治情境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有效的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空,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 点燃学生好奇之火。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据苏果连锁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为此一项,每年要损失15至20万元。问:(1)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2)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陷入了深思中,在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落在实处。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都固守课堂,过分关注于书本知识和理论原理的灌输,教学效率一直无法提高。自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改革指出必须加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融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在传授给予他们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特点关注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培育他们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性,特别注重学生生活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因此,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效的情境教学必须要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取得联系。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生活中寻找一些素材进行情境创设,使之充分凸显生活性,强化学生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人生的价值观》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不同人的事迹,将它们偷偷地录制下来,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不同人价值观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学习,以实现学有所用。

四、高中政治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虽然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和促使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但是,万事都有一个前提、有一个前因,高中政治情境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其教学的重要意义,需要我们教师遵循好以下几个教学原则:首先,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原则: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要能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启发性原则:情境的创设要善于借助问题,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不断的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再次,情境的创设还应遵循真实性原则: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应充分考虑其材料等各方面的真实性。

总结:情境教学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境界。教学中,只要我们广大的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不断的去拓宽教育教学途径,我们的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郝志华. 试探高中政治情境教学[J]. 学周刊:b, 201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浅见 篇6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 对词汇的掌握是最基础的环节。没有词汇, 就没有句子, 就没有语言的存在。“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这是语言学家Wilkins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阐明了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位置[1]。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 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是以掌握和认识大量词汇为前提的, 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也是需要很多高级词汇为基础的。如若学生的词汇匮乏, 就会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遇到困难, 成为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绊脚石。例如在一些高考英语作文中, 经常会发现分数很低的文章, 纵观其文字可知, 是因为学生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会拼写, 何谈成句、成段、成文呢?这属于词穷。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就要从词汇开始, 词汇是“万物”之首。总而言之, 词汇是基础, 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尤其重要。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在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复杂, 涉及到的英语词汇越来越多, 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缺乏信心, 进而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走下坡路线。经调研发现, 现在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身为教师, 要按时完成自己的教研任务, 所以在面对较多的词汇时, 大多数都是让学生以自己学习为主[2]。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消化大量的较难词汇。但是, 如果对于词汇的学习只是用这种最基本也是最无效的方法, 那只能浪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收获却寥寥无几。更有甚者, 有些教师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上, 而忽视了最基本的环节———词汇教学[3]。基于调研, 有些问题更是普遍存在的, 如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不懂得温故, 造成了词汇的遗忘。中学生的记忆是有意识性的发展的, 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弥补这种遗忘。人在学习记住某一知识后, 遗忘就开始发生, 尤其是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所以, 如果在学生将记忆的词汇遗忘之前就再次复习, 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如果等到记忆的东西全部忘了之后再去温习, 就等于重新学起, 此时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 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应该对词汇的学习进行研究, 并建立科学的词汇教学对策, 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定的词汇数量。

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正确步骤

针对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步骤进行教学。下面是经过调研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首先, 课前预习单词。在每章节学习之前, 教师应该督促学生提前预习单词 (包括朗读和拼写) , 把这些词汇划分出等级, 根据自己的基础标记出较难的。教师再对单词进行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会读、会拼, 让学生的脑子里有大体的记忆轮廓。这样就不会使其因为单词的陌生而产生抵触心理, 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其次, 课堂上通过语境记忆。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后, 教师应该利用文章的意境引导学生近一步地掌握此章节的词汇。有语境的帮助, 能使学生在学习记忆单词的时候不会因为无聊而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 因为语境的出现能使词汇的真正意思生动而清晰地展现出来。这种有方向性的教学, 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前提下, 无形中也增强了词汇在学生脑中的印象。这样通过前面两个步骤, 学生就能将大多数的词汇记忆下来了。最后, 课后巩固练习。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不要为了赶进度, 而忽略了对学生课后的巩固, 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词汇的巩固练习。可以通过听写单词、词语造句、默背课文等多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这种巩固练习在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同时, 也暴露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薄弱环节, 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弥补自己的缺陷, 提高自己的水平。

身为教师, 主要任务就是教学, 因此总结出科学的教学策略是重中之重。下面是一些总结性的策略。第一, 把单词融于一定的语境中。语境即言语环境。当把词汇置于一种环境中时, 不仅使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词的意思展现地淋漓尽致。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记忆效率的同时, 也提高了其应用词汇的能力。这种方法也要求学生要扩大阅读量, 将课上和课外文章结合起来全部来为词汇提供素材。第二, 教会学生构词的能力[4]。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构词知识, 并把这种构词方法教授下去。例如, 英语单词不仅可以通过加前缀构成新词, 也可加后缀构成新词。后缀通常会改变单词的词性, 构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还有少数后缀会改变词义, 变为与原来词义相反的新词。当然英语还有好多种构词方法, 只要学会了这些构词方法, 许多单词是不用费力去记忆的。第三, 加强语音训练。语音是为学习词汇打基础的, 语音会影响单词的拼写。所以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是要加强学生的听力锻炼, 纠正学生发音错误的现象, 使其能够正确地读出单词, 并辅助拼写。

总之, 高中英语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而词汇又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学习。所以教师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 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词汇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综合能力,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奠定敦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引出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了正确的学习步骤和科学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叶建映.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J].考试周刊, 2012, (3) .

[2]华敏.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J].知识经济, 2011, (14) .

[3]苏昌凤.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4) .

高中政治多媒体教学浅见 篇7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1. 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多种媒体技术,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形象、生动、直观、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眼、耳、脑,使他们兴奋并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多媒体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生动活泼、具体形象,更能激发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 巨大的信息容量,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充实和拓展。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容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无用。尽管政治课的教材时常更新,可读性大大增强,也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但始终跟不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此时政治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国际和国内的大事、要事、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把网上最新时政及时引入课堂,增加信息量和时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说服力,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生动的再现,有利于学生情感教育的升华。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为情感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它把生动的图像、具体的音频和视频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了德育中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实现了审美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如在介绍中华民族精神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两段视频:《纪念抗震精神》和《纪念抗雪凝精神》,创设情境,创造气氛,再现有关场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二、多媒体在政治教学的使用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应用华而不实。

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过于追求课件的画面、花大力气准备,将一堂课中能用的文字、数值、图表、录音、录像、投影等全部输进电脑,然后,让它们在课堂上相继通过屏幕登台亮相,频繁地变换,图文并茂,令人眼花缭乱,课堂上一片繁忙景象。但实践证明,这种思想导致课件内容主次不分,杂乱无章,导致上课时学生一味地注意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老师对具体内容的讲授,反而使其画面、音响成为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耗时、费力影响教学进度。

多媒体教学要求不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精神,而且要结合微机的特点编制电子教案;不仅要输入文字,而且要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或电影画面;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而且要通过微机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是很难在教学中用好多媒体的,由于一些教师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不深,尤其是年龄稍大点的教师,就有着一定的难度。他们编制电子教案的速度可能稍慢些,编制的效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

3. 多媒体的视频运用过多学生想象力受到限制。

在教学中,视频的适当添加会起到调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深化知识理解等作用,但要注意不能将多媒体视频过度使用。若视频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一味地用来追求激发学生兴趣而忽视正确引导,使政治课变成“放像课”,教师对知识讲授的时间将会压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时间也会减少,影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虽然收到了具体、形象、易懂的效果,但它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使学生的想象空间不断缩小。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在视频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做到精准、精简和精巧,注意时空的容量度,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三、开展多媒体政治教学应重视的意见

1. 媒体的选择方面注理论联系实际。

多媒体的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的利用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但是也要注意选择。政治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选择的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所选是学生所见、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避免人为地编造材料;所选媒体力求“近”,实际问题离教学内容的时间尽可能近。选用的事例所发生的地点距学生要尽可能近,因为事例越近,越能引起学生重视,学生越能产生兴趣。

2. 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易于被学生接受,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和思考,容易创造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等。但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替换,而是对传统手段的一种补充和改善。如课件教学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的优势。但是如果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没有留够充分时间让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3. 开展培训和教学实践,扫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技术障碍。

高中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教学浅见 篇8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选择, 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开端, 如何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高的数学素养, 就是摆在高三数学教学面前的问题。那种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 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是不完备的教学, 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 难以提高;反之, 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 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 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 提高数学能力, 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下面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浅谈一些体会。

一、在高三复习教学中,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主要有

1、用数学思想指导基础复习, 在基础复习中培养思想方法。

(1) 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充分展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 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讨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把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 讨论方程组解的情况;二是从几何图形上考虑直线和圆锥曲线交点的情况,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将会使问题清晰明了。 (2) 注重知识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 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纽带作用。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当函数值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常数时, 分别可得方程, 不等式, 联想函数图象可提供方程, 不等式的解的几何意义。运用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 这三块知识可相互为用。

例如若关于x的方程9x+ (4+a) 3x+4=0有实根, 求实数a的范围。

分析:若令3x=t, 则t>0, 原方程有解的充要条件是方程t2+ (4+a) t+4=0有正根, 故解得:a≤-8。这种解法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讨论, 思维方法是常规合理的, 但解法繁琐, 若采取以下解法:因为x∈R, 所以原方程有解的a的取值范围为函数的值域。根据基本不等式上式a≤-4-4=-8。则思维突破常规, 利用函数与方程的转化, 解法灵活简捷。

2、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练习, 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1) 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题的过程就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 合理联想提取相关知识, 调用一定数学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及知识, 逐步缩小题设与题断间的差异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运用化归思想的过程, 解题思想的寻求就自然是运用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例如选择题中的求解不等式:, 虽然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求解, 但若用数形结合, 转化为半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问题将变得非常简单。 (3) 用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 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灵活性, 敏捷性;对习题灵活变通, 引伸推广,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抽象性;组织引导对解法的简捷性的反思评估, 不断优化思维品质, 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批判性。对同一数学问题的多角度的审视引发的不同联想, 是一题多解的思维本源。丰富的合理的联想, 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及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运用的必然。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我们运算简捷、推理机敏, 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二、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有以下几类

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量的依存关系, 是对问题本身的数量本质特征和制约关系的一种动态刻画。因此, 函数思想的实质是提取问题的数学特征, 用联系的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 抽象其数学特征, 建立函数关系。很明显, 只有在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 具备有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深刻性、独创性思维, 才能构造出函数原型, 化归为方程的问题, 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函数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多, 面广, 在概念性、应用性、理解性上能达到一定的要求, 有利于检测学生的深刻性、独创性思维。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 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 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 通过对图形的认识, 数形结合的转化, 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形象性, 使问题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

3、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 也是一种数学思想, 这种思想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二, 其一: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特点;其二:能训练人思维的条理性概括性。如“参数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 它实际上是对具体个别问题的概括.从绝对值、算术根以及在一般情况下讨论字母系数的方程、不等式、函数, 到曲线方程等等, 无不包含着参数讨论的思想.

4、等价转化的思想。

等价转化思想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 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应是充分必要的, 这样的转化能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所需要的结果;而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 这样的转化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是分析问题中思维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转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 每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实质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浅见 篇9

因为高中英语写作的难度较大,高中生对高中作文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感,再加上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英语作文创作能力有高有低,也就说,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不让分快班和慢班的新形势下,学生基本的素质和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样势必会影响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可能影响全体的英语教学成绩。这种影响往往使得成绩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差,成绩优秀的学生知识拓宽受阻的尴尬局面。为此,广大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科学有效的实施分层教学,确保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使高中英语教学全面照顾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二、高中作文写作教学分层实施的步骤

结合教学经验,结合英语作文创作能力和学习基础,及所取得的成绩情况,再充分融合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来抓好高中作文写作的分层教学。

1.科学地对学生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高中英语作文分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也就是对学生们的分层,根据成绩来升幂排列把学生们分成A、B、C三个学习小组。另外,在高中英语作文分层教学中,教师还要对高中英语作文写作知识进行分层备课,高中英语作文写作备课必须做到周到、周详,对课堂上作以充分的考虑。

2.科学对知识进行分层传授。在高中英语作文分层教学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总的讲述什么,然后布置课堂作业,余下的同学再就刚才的知识详细讲授,再布置,最后可能就是手把手、言传身教的A组了。

3.科学对学生分层辅导。就上一个学习环节而言,在高中英语作文分层教学中,当学生们完成相关作业之后,教师要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们进行分层辅导,单凭老师一个人势单力薄,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力量,C组辅导B组,B组辅导A组,形成全员推进的局面。

4.科学对成绩分层评价。在高中英语作文分层教学中,知识的分层评价,是对学生们高中英语作文的一个评价,对成绩的分层归纳,是根据高中生在高中作文中取得的实际成绩进行等级划分,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作以科学规范的评议。

5.重新调整,科学周期教学重新分组分层。在高中英语作文分层教学中,科学的周期性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根据成绩的变动情况再实施新一轮的分层教学、实施新一个周期的分组分层,这种变动也是有依据的,就是依据学生们这一周期以来的成绩和学习情况,也就是说,各个层次的学生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作以调整的,是要交错上升或者下降的。

三、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分层实施、科学实施的途径

对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要进行科学的考量,并且根据上述的五种实施步骤,一一予以展开,在这五种中寻找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分层教学的三条可行性路径。

1.教好高中英语作文,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层。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要想实施有效的分层、有效的教学,就是要分出难易点,在前面已经对学生们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生们的成绩情况有了较为详实的掌握,掌握了这两点之后,高中英语教师在教授作文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布置及批改作文的时候,就能够从客观、科学、公正的角度去分配知识点,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顺利的推进,从而取得应有的实效。

2.教好高中英语作文,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分层。知识基础分层也是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分层,通过学情前测的方式进行全面摸底。一是把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一一查实,客观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把学生们分成3—4个梯队,然后根据每一梯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科学策划,规范实施。同时,在高中英语写作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文作以不同程度的修改和辅导。

3.教好高中英语作文,根据管理的统筹方式进行分层。管理的统筹方式要在全盘把握的基础上,一是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分层,二是对所教学的内容知识进行科学分层。两者既要分步设计实施,又要由老师统一掌握分层后的教学状况,科学管理一定要跟进跟紧,避免孤立的开展教学,我行我素,无计划行的开展教学。笔者感觉应该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见机行事,又要科学宏观管理,不能孤立的进行知识分配,同科教研活动要由教务处统一科学规划,操作后掌握总体情况,实施科学分层,既要统一掌握,又要发展学生个性,力争把所有的知识点分类实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总之,分层的手发都需要科学管理的把握。out of this world,very good,VG!打造最佳、最好的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管理模式。

对高中英语的作文教学改革,我们要扬起探索的风帆,实施科学探究,要克服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停步与懈怠的倾向,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分层教学实施科学有效的探索,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寻有效分层理论,对探索出的经验要及时总结,并赋予浓厚的新课程实践的理论和创新,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中去,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适应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迈过高中英语写作的难关。

摘要: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分层教学一直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和深入探究,本文将就这一课题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科学有效的实施分层教学,确保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使高中英语教学全面照顾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不少省市轰轰烈烈进行了,我省今秋也将全面推行高中新课改。而语文教学的改革这些年来一直是沸沸扬扬。备受社会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新课程是一场深刻的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一环,自然备受重视,但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些雾里看花,很是茫然。因为我们对理论层面的东西也许了解不少,但实践起来,却是千人千样。这也许正是语文课的特点。阅读课堂,从来没有、也不该有什么模式。我认为面对新课改中的高中语文阅读课,语文教师应该强化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终身学习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先要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丰厚的语文素养。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宏观上、整体上、方法上指导学生阅读,而在具体问题上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以前的阅读课,重在对文本的理一解,教师要把课文讲深讲透。而为了讲深讲透,教师课前要做充分准备,有时为了一个细小的问题要阅读大量的参考书。课堂上,学生是随着教师的思路走的。所以说。教师课上的功夫是在课前。而新课程要求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有时课堂上要面对的内容,教师是无法在课前准别好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课上的功夫就不止在课前,还更在平时。教师就要根据课程的要求不断充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语文阅读需宏观指导。强调积累

任何改革都不是推倒重来。语文阅读教学,也有许多优秀的传统需要继承,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都很值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深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需要有积累,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教师要鼓励学生读书,可以“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囫囵吞枣”,读得多了就有了文化底蕴,有了自己感悟文字的方法。使学生有积累,就要引导学生做计划和坚持经常。平时阅读中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也可以摘抄片段或全篇;在摘抄的基础上,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在摘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寻找补充积累,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储备和个性化阅读。有计划的积累,并持之以恒,三年下来,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了提高学生的积累兴趣。教师定期组织交流积累的内容和心得很重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别人或自己积累的内容所吸引,产生继续积累与背诵的欲望。积累的内容多了,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三、阅读课教师要敢放手。让学生学会感悟

阅读课让学生受益的核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感悟文本。

从注重“理解”到注重“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理解”多是教师讲解而使学生懂:“感悟”贵在“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张口品读、亲身感受,用心感悟。以前的阅读课,教师生怕有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所以滔滔不绝地讲。可效果如何呢。教师把自己根据教参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即使理解也是机械的,更别说变成自己的知识或能力从而活学活用了。

对一篇课文的解读,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发表阅读感受,并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同学间进行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触类旁通,集思广益,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使课堂更有效率。

四、教师要注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做到“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基本要义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而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指导阅读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应首先有整体阅读意识,谙熟整体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如每教一篇课文都不应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确定对课文的整体观念,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让课文中的“景物”有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问题”有个整体思考。

另外,必须注意把整体阅读与文中词句的品读相结合。因为每篇文章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抓好词句教学是中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而对词句的品味常常又是和品读、感悟全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远比知识重要。

五、悟透阅读课的根本,避免过度追求

新课标有许多新的理念,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但也应避免过度追求。无论什么理念方法。能让学生学会终身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好的。我们不能再追求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形式了。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就要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不能顾此失彼。新课标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我们不能为了“多元解读”而多元解读。不能把“多元解读”误解为“多元标准”,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应有个客观底线。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浅见 篇11

1. 改变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作为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学生被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对象, 这样只会把学生培养成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接受型人才, 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需要进行改革。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融汇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各种思想方法, 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等方法, 学会进行科学假设和建立简单数学模型, 学会化学实验中的科学方法。方法是活的知识, 它能够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提供启示。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打破教科书的局限, 突破经验教训的禁锢, 不做知识的奴隶, 不做教师驱赶的绵羊, 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 着力构建创新能力。

2. 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其理论的建立大多是通过实验。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中, 除了教师演示实验外, 还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素材。在实验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过程包含的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在教学中,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探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 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与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 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多媒体能够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研究分子、原子及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运动时, 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 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 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既有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养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 养成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行为习惯, 使其在化学学习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CI实施下一篇:人肺腺癌A549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