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艺术

2024-10-24

语文艺术(共12篇)

语文艺术 篇1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 教师不仅要会教, 而且要善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问, 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不得, 即为讲明之。”可见,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无疑处激疑。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陈奂生上城》开头一句“漏斗户主陈奂生, 今日悠悠上城来”, 初读似乎一览无余:介绍了人物 (陈奂生) , 时间 (今日) 和事件 (上城) 。但细究“悠悠”一词, 内涵极为丰富, 可据此进行发问:你对“悠悠”一词如何理解?明确: (1) “悠悠”是心理描写, 表现陈奂生物质生活改善后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2) “悠悠”是神态描写。因时间尚早, 陈奂生不急于赶路, 写出了陈奂生走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神态。 (3) 用语诙谐, 为全文定下幽默效果的感情基调。因此, 如从对“悠悠”一词的理解处激起, 则效果不同。

二、发散性诱导。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如学完《项链》后可这样提问: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你觉得玛蒂尔德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 可打破定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三、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药》结尾处夏四奶奶上坟时, 作者运用了“踌躇”“羞愧”“硬着头皮”几个词语, 很多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对此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1) 夏四奶奶为什么会感到“羞愧”?明确:因为有华大妈在身边。 (2) 为什么华大妈不“羞愧”而夏四奶奶“羞愧”?明确:华大妈的儿子华小栓埋在路右边“穷人的丛冢”里, 儿子属生病正常死亡, 理所当然;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埋在路的左边, 是“违法”被处死的死刑犯, 当妈的自然觉得脸上无光, 感到“羞愧”。 (3) 夏四奶奶的“羞愧”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革命者夏瑜为革命献身, 连母亲都不理解, 何况其他群众。这就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有些问题涉及历史背景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药》一文中革命者夏瑜的坟上出现的“花环”, 学生不易理解, 因为它涉及历史背景。教师可作如下提问: (1) 联系课文看, 花环是什么人放置的?明确:革命同志。 (2) 花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有同志者在。 (3)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花环?明确:表明革命者 (夏瑜) 的牺牲并不寂寞。回答至此, 似乎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其实不然。还要设置问题 (4) 坟上不出现“花环”行吗?按说是可以的, 这与“革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是暗合的。花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主将不主张“消极”, 要求作品在暴露不足的同时要显出“亮色” (希望) 。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花环”, 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亮色”。这样迂回设问, 才能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说清楚。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时, 可作如下提问: (1) 结合课文, 分析概括出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明确: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2) 玛蒂尔德集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于一身, 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人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 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有一明显的界线, 丢失项链前她确实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丢失项链后, 为偿还债务, 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 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吃苦的劳动妇女。这样, 通过激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并解决它, 就教会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

总之,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3) 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 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同时, 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 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

语文艺术 篇2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风起云涌,语文教学改革更是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抓住语文科目最贴近生活,最丰富多彩的特征,其中诵读教学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最直接、最强烈的手段。当然,要掌握好这一手段,关键是教学者要不断提高自我诵读教学的艺术水平,重视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投入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表情,综合运用好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同时还要很正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情感、艺术风格,在生活当中,还得不断地学习、总结,提高自我的欣赏能力,培养更良好的文学修养,并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内外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最大限度地体现语文课程的特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 诵读艺术;文学修养;情景;魅力;语感;

有人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也有人说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最易教,是老师都会教。学生则称:爱上语文不容易。真是这样吗?语文教学让人迷茫,语文的生命、灵魂、蕴涵的美正逐渐失落、萎缩。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我不得不对语文教学的形状充满了忧虑和热切的期待。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比较贫困落后的乡镇中学,相较而言,师资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学生阅读面窄,见识少„„现实的无奈,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学效果的低效,极易使语文产生倦怠。对这样的现状,怎样找到一条适合语文教学的路子是如我这样的老师面临的困境。我认为,把握好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能放飞语文、还原语文本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自古以来都比较重视语文的诵读教学。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讲述了读书的情景。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也把诵读教学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但目前,大多数教师仍主要围绕“讲”字,熟不知讲得多教师费力、学生听得多则劳神。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提倡“少讲多读”,他认为“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该讲的内容,哪是讲了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有可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克服困难的能力。只有学生读书多、多划分层次,才可能形成划分层次的能力”。

吕淑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就是通过诵读获得的。

其实,不重视诵读教学,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教师讲得多,学生能支配的时间、空间就少,学生缺乏自主性,定然学习兴趣不高,思维无法参与,能力得不到提高。其次,填鸭式的满堂灌,必然导致教与学的分离,课堂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无法倾注自己的情感,得不到美的享受,对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甚至发展到反感厌恶的地步。此外,还会进一步影响说和写的能力。因为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对书面语的口头感知能力就少,表达能力很难提高。学生的头脑里缺少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及词汇,组织能力就差、思维枯竭,写出东西干巴巴、空洞洞,没有生命力。难怪有人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甚至把语文称为“断臂的维纳斯”。其实,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自我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语文绝不会“误人子弟”。那么,如何把握诵读教学的艺术,才能让语文获得新生?

一、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至关重要,有感情的诵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煽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富有魅力。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达到彼此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境界,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情感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阅读是通过视觉来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或意境的,而诵读则调动学生听、说、读多种审美功能,使作品的遣词造句妥帖流畅、高昂平实、含蓄明快、清新奇巧,让学生受到双倍的感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凡是诵读能力强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强,特别是那些能正确、流畅诵读的学生,其作文语句都比较通顺,而那些诵读中添字、漏字、破读的学生,其作文语病也较多,这些情况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感和语言

能力。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汉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极为微妙,每篇文章从语言的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然后挖掘其思想内容,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事将近十年的语文教学,每年我都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早晚读不爱读书,常常拿着书看,结果这一部分学生特别容易走神,甚至睡觉,当然这些学生的语文也老上不去,相反,爱读书、勤读书的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也较好,因为诵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感性的部分,它往往更易于调动人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二、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

任何作品表现的都是情感,而诵读则以更直接、更强烈、更细腻的方式表现情感和心灵。

白居易《琵琶行》歌女一生坎坷经历在她道来如泣如诉,使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每人又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同身受,于是感慨万千,彼此悲伤的情绪又相互感染,正是她满腔真情的控诉,情感得到升华,彼此产生共鸣,打动在座所有的人,经历了仕途浮沉的白居易更是“青衫湿”。

又如朱自清《背影》,尽管文章语言朴实,却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靠的就是父子情深。虽然历经了世事沧桑、家境变迁、病痛折磨,但父爱至深。而“我”也经历了情感的波澜起伏,心中满是对父亲的爱与忧虑。在这对父子的身上,见证了普天下父子间的深厚感情。而饱满感情的诵读又使这份“情”更加动人,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表情则包含动作、姿态、表情等。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感情的表现更淋漓尽致。诵读过程中肢体语言必须自然、大方,还要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水调歌头》苏轼的情感此起彼伏、思绪万千。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不禁想到天上去(出世),可毕竟“高处不胜寒”,尽管人间有诸多不如意,但人生从来都如此,“但愿人长久”就算是千里之外也能共婵娟了(入世)。诗人的或喜或悲或旷达的情感,在诵读中,都要结合具体的肢体语言。试想,诵读时就一种表情、一种姿态,或许这首诗歌的艺术效果就很难完美地表现出来。去年上半年我任七年级语文教师,在教这首词之前,我用配

乐,并辅以相应的动作,充满感情地朗读,结果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还要求我再来。两遍后,学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情绪,于是稍加引导,学生读得非常好,有了这样好的开头,我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也相对轻松多。下半年我跟着学生到八年级,当讲到《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对当时讲苏轼的印象还记忆犹新,因此也相对容易理解他那种“闲人”的心态。看来教学者的情感是否丰富、表情是否生动,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纵向、横向连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讲究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的配合

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洋人讲中国话”。一句抑扬顿挫的话用一个语调,说得阴阳怪气,听起来就是别扭。情感的波澜起伏必须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此起彼伏来体现,通过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情感态度。

节奏则是诵读的骨骼和脉搏,它体现语气之间的衔接与转换,把握节奏必须立足于整体。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情感和艺术风格,准确地把握节奏能生动地表达感情,完整地体现文字的的魅力。而在诵读的同时选择恰当的语速(疾、缓、快、慢)则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涵。疾、快表现急迫、紧张;缓、慢则表现安闲、平静,和谐的语速,往往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场景、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增强艺术表达效果。

而语音要动听、适度,还要优美、规范,做到字正腔圆,正确地把握轻、重音、使语言表达或凄怨哀伤、或婉转流莹、或高亢或奋进„„

其实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语速、节奏,在诵读时往往者需要综合运用,才能满足不同作品的具体需要,比如都德《最后一课》结尾部分“‘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相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里是情感的精华,交织了韩麦尔先生巨大的悲痛和无与仑比的愤怒以及必胜的坚定信念,这种复杂的心情表现在诵读上,语调时而悲伤、低沉,时而高亢、激昂,节奏语速时疾时缓、时慢时快,轻音、重音,此起彼伏相互融合,只有在诵读过种中综合利用它们,才能完整地再现作品,使文章的艺术效果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在讲述此文的时,我要求学生首先划分好轻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等,然后模仿诵读直到能很好地把握韩麦尔先生此时复杂的情感。于是国恨家仇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子里。做到这一点,确实能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内涵。从事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总结出一个

经验,在每一节课课前与课后都利用一定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并强调轻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等的重要性,往往经过半个学期的时间,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往后也不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把自己融入书本内容,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四、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风格,是理解作品的关键。诵读要通过感情体验和艺术分析,形成对作品的深切感受,将作者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冲动变成诵读者热切的诵读愿望,并加以开拓和升华,然后从诵读者的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作品的基调进行总体的把握和设计。基调就是作品的主题、情趣、风格等与诵读者特定的语调、语气完美结合的体现。现在的中学教本,基本上是按主题安排课文内容,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是一大类,分别是“咏物抒怀、道德修养、事理说明„„”从总体上把握各单元的主题内容,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从复习上,都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特别是复习,我通常都是要求学生先合上课本,回忆每个单元的主题,然后再想想每个单元又包括哪些课文,再具体一点的如作家、作品、背景、中心、写作特点„„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形成清淅的思路,记忆也更长久。

而要正确理解作品及艺术风格,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当然熟悉作品最直接的手段是诵读,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就可以知道。其次,了解作者的背景及思想特点,从客观上领会作品的主题、情感、风格。作者生活的时代对其作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比如伟大诗人李白,由于他生活在盛唐,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因此虽然在从政仕途上他也遭受了排挤,历经了挫折,心中难免失落,但盛唐国泰民安这样特定的时代背景铸就了他豁达的胸怀,因此豪放的风格始终是他诗歌的主流,因此有了“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的诗风。再如南宋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既要承受来自统治者的剥削,还要遭受来自异族人的掠夺、歧视。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宋高宗仓皇南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看不到希望,而生活于此的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也就是他们结婚29年后,赵明诚死于建康太守任上。赵明诚的死给李清照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南渡以后国破家亡,满目惨淡使得她更感凄楚悲凉。于

是,李清照带着丈夫残存的书画、金石、碑帖 等物流徙于各地,最后才落脚于杭州。饱受战乱之苦,又历经离丧之痛,她的诗风也由清雅变为哀怨,可以说这要她命运的分水岭,也是她风格的分水岭,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渔家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时代背景对一个人创作风格的影响。同时一个人的思想也会影响他的创作倾向,是积极是消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作品上,因此我们应该看到背景、思想对创作主题材、风格的重要性。再次根据不同体裁熟悉内容和结构。体裁不同,内容和结构也有所不同,拿小说与诗歌来说,小说要具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求塑造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都德《最后一课》,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从此以后,这两个被割让地方就再也不能使用法语,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唤起像课文主人公“小佛朗士”等等的当地人的民族意识,“小佛朗士”也经历了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诗歌则不同于小说,它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等的限制,但它对字数、格式、修辞、词性„„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两者在字数上也不一样,小说大都比较长,诗歌篇幅相对小,此外两者还区别于对表达方式的不同要求,小说大都彩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而在诗歌里使用的频率相对要少。确定了体裁,就能够从体裁的特点去把握作品,对于理解就容易得多。熟悉了内容、结构,了解了背景及思想,就能够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从而准确地把握不同的诵读方法。

五、提高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

优美诵读的熏陶对诵读素质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良好的诵读环境,又可以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所以平时应多听诵读录音等资料,尤其要多听名家的诵读,还要多看不同艺术形式的演出,如歌剧、话剧、戏曲等,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但能听到他们的发音方法,而且还能领悟到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不同处理和表现。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熏陶,能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自然地树立起正确的诵读状态,培养艺术素养,从中汲取不同风格的表

现手法,增强自我的艺术表现力。对于这一点,我从我儿子的身上体会最深,因为我平常很喜欢诵读优美的诗文,特别是怀孕的时候,每天睡前、醒后,我都会诵读一些优美的诗文,或是唱一些优美的歌曲,儿子出生后,我又爱上了儿歌,跟孩子在一块的时候,我最喜欢哼歌,现在我的儿子不到一岁半,可是他已经会唱很多歌,会说很多话,附近几个一般大的孩子远远比不上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这得归功于平常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其母也会有其子吧。

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不但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还可以提高思想和艺术修养。艺术上的成功,除具备高超的技术外,还应以很高的文学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为基础,否则到一定阶段很可能会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应该多浏览、多诵读一些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提高自我的诵读水平,更为使诵读体现作品的美奠定了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老师诵读综合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绝非一日之工,这必须经过长期学习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多听、多看、多读,逐步地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及艺术表现力,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实现课程改革的使命。

此外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诵读教学,才能使诵读发挥更好的作用?我认为: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创设好的情景,能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愉快地接受知识,并愉快地投入学习,在诵读中获得灵感。如《阿里山纪行》,这篇文章不仅描述了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景,还讲述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深情。课堂教学可以边听边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营造浓浓的抒情氛围,在这样的情景中再现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如此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文,激发求知欲,然后根据学生的诵读引导其进行再创造。只要我们精心创设情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由此可以变被动诵读为主动诵读。

其次以学生为主,张显文章魅力,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并达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而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自始到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

“以学生为主”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依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和性格特征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理解能力,从而使文章的魅力得到绽放,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再次课堂内外诵读相结合

诵读不仅仅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的知识面很窄,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诵读的一种延伸,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大多缺乏文学背景的知识,比如苏轼《记乘天寺夜游》,假如不借助一些材料,学生读了之后,还是很难明白苏轼的“闲人”心态,原来苏轼被贬官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做了个有名无实的闲官,对这样的社会难免抱怨,内心难免苦闷,但生性旷达的他,很快又能自我排遣,而甘于做一个不汲汲于各利、不追求功名利碌的“闲人”。像这些内容都只能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仅靠上课的45分钟老师是很难将那么多的内容把握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诵读的结合,借助更多的知识,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许多学生虽然都勤于诵读课文,但仅仅限于读,对于文章感人的地方、精彩的地方,很少有学生把它摘录下来,至于写文章时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诵读习惯。要求学生诵读时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动脑”,坚持作好读书笔记,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必然成为用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总之,诵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在语文的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已经被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程标准》也将“诵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与训练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要努力提高自我诵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诵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善于捕捉诵读训练的机会,多学习,多实践,使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诵读水平一定能够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正确的诵读训练能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加速这一进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让我们的语文课

堂多些朗朗的读书声,读出背影中凝结的父子深情,读出济南冬天的宜人温情,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活力,读出草原夜冬不拉的喜悦„„

[参考文献]

语文艺术 篇3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知,笔者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大刀阔斧,革除旧有模式,探寻“闭嘴”和“留白”的艺术,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上教师“闭嘴”和“留白”的理论依据之一是:语文学习要回归生活,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体差异是教师所无法替代的。所以教师应适当“闭嘴”和“留白”,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探寻语文阅读与鉴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用生活的经验解读文本。具体到《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笔者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1)安排两个课时,笔者“张嘴讲课”总共约20分钟,其余时间“闭嘴旁观”。(2)雕像欣赏,导入正课——约4分钟。(3)学生研读全文——约12分钟。(4)老师提出问题:作者的审美观点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评析约8分钟。(5)老师抛出问题:学习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实在的感受?请在作业本上列出要点或写出全文——约16分钟。(6)第二课时学生就上节课写下的“感受”发言、交流。期间老师偶加点评。总共有16位同学比较系统和完整地发言。课后笔者把这些发言稿打印出来给同学们传阅。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提要:

学生一:维纳斯偶然失去了双臂,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美感,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古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学生二:作者认为维纳斯失去双臂“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我想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有放弃,才会有所获得。比如现在的我们虽然失去了很多玩耍嬉戏的时间,却获得了知识与更美好的未来。

学生三:维纳斯失去双臂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美往往在缥缈的想象中产生。我喜欢在静夜里一个人聆听音乐,思想意识往往超越时空界限和音乐本身,虚无缥缈,不知所起,不知所终。很惬意,很享受。

学生的这些发言,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透射出生活的感悟与积淀。他们的目光已经超越了断臂的维纳斯,触及生活的深处。学习一篇课文,能有什么收获比这更令老师倍感欣慰呢?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悄然间温润了学生纯洁的灵魂。

语文课堂上教师“闭嘴”和“留白”的理论依据之二是:语文学习要回归“自由”与“个性”,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审美体验,尊重审美体验中的个性差异。只有教师适当“闭嘴”和巧妙“留白”,学生才可能拥有“自由”与“个性”的空间。

韩军老师说过:真实、自由、个性,是“新语文教育”的精神内核。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严肃地批评这样的现象:“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找到自己,要说属于自己的话,要写属于自己的语言。

说说笔者上《米洛斯的维纳斯》时的课堂情景。学生四的发言是这样的:

刚才大家都认可了一个道理,即“维纳斯因残缺产生美,所以残缺是一种极美。”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你认为残缺不全的家庭幸福吗?美吗?比如你父母离异了,伤亡了,等等,你会感觉如何?还美吗?又比如,大家都赞叹霍金、邰丽华因残疾铸就坚强,创造生命之美,那么如果位置可以调换,你愿意选择他们的“美”吗?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反对者有之,赞同者有之,好不热闹。立场鲜明的两派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我马上意识到,学生的这些争论不但是审美体验中的多元价值观问题,而且出现了课堂知识生成问题,十分珍贵,必须好好开发,及时处理。于是在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约8分钟后我开口点评5分钟。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肯定每个同学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只是各人的视角不同而已,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二是这问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味,是典型的“悖论”命题。我先简单解说了一下学生可能陌生的“悖论”这个概念,接着举出一些实例来阐释。如文学史上的悖论“国家不幸诗家幸”,杰出人物有屈原、杜甫、司马迁、曹雪芹等。至此学生基本上理解了。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17

[2]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4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2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3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1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2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1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2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 3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篇5

中和小学 吕莉

在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书,其中的“经典深例”“观点”“解读”“讲述”等板块详细展示了小学名师的各种教学艺术,让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一)于永正老师的“艺术人生”

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将于永正老师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其实。他说:“没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综观于永正老师的课文,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向正确的一面。

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二)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

孙双金老师常说,他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他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他要还课堂一座金库,他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孙双金老师认为,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可是好课,即好课标准问题。拿语文课来说,孙双金老师把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近两年来,孙双金老师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以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他又重新总结了16字好课观,即一堂好课要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孙双金老师把从课堂里、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经验,及时地与同行交流,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改设想传播给更多的同行,带动语文教学攀登新的高峰。

(三)王崧舟老师的“精致大气的诗意课堂”

细致解读了王崧舟老师不同时期语文经典课例后,总结出他诗意语文教学的一个连续谱系,贯通这个教学谱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那就是王崧舟老师对自己的永无止境的超越。他的课堂教学之一:读出画面——教学构思的超越;之二;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之三:情与情的谐振——教学艺术的超越;之四:反教案——教学习性的超越;之五: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纵观课堂,王崧舟老师坚信“人品、师品、学品、课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他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四)赵景瑞老师:追求课堂教学魅力

已退休的赵老师像一个省略号,他退而不休,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那深湛的造诣、通俗的讲述、幽默的活语、谦虚的态度常常引起场下的共鸣与笑声,受到热烈欢迎,也是我们细致学习的典范。他在《语文教学的真谛》一文中提到“教文要育人,作文学做人;语文是生活,生活中有语文;语文要训练,语文需交际;‘教材观’的三部曲——看透、转透、用透;激学生主动地学,启学生创造地学;重视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等观点都看透了赵老师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五)闫学老师追求的语文之道

有人说,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是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只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便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闫学老师心中的语文是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的语文。她探索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演绎精致美丽的语文,追求灵动的语文,走进远方的语文„„

执着追求,不断反思,超与自我,永不言弃——这就是闫学老师,一个永远在求真、求善、求美的人。

(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

盛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个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活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此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可谓过瘾。

“以两极端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是盛新凤老师在借鉴古今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诣在平衡小学语文于都课堂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境界,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

盛老师的“和美语文”扎根于课堂实践,从她的几个经典课堂案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和美语文”的理念,感受到了盛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6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课堂; 问题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23-001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中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跟着教师的思路发展。因此,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学生能否积极主动探究问题,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与败。如何设计问题和怎样问是课堂提问的关键。

一、提问要遵循教学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设问要有技巧,要能抓住学生的三心:“好奇心”、“好胜心”、“责任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学生的思维自然会紧紧地围绕着老师,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起学习的责任心。问题设计应紧扣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必须遵循教学原则,不得背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不能背离科学去凭主观臆造,随意发挥,信口发问,满堂问或无目的问都不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

提问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因此,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一个都不能少”

教师施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提问时应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较难的问题要求优秀学生回答,中等问题由一般学生回答,这样做到因材施问,使课堂不至于出现尴尬或冷场的局面。

4.“一刻都不放松”

即思维流程环环相扣,要让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在教《祝福》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把课文浏览一遍,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是一个善良的人”、有的说“是一个老实、安分守己的人”,还有的说“是一个呆板、麻木的人”,甚至有同学说“是一个让人烦厌的人”,答案很多,我对同学们的回答都做了肯定。接着,我加重语气,郑重的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哄的笑了起来,“老师,你这个问题提过了”。我笑着说:“真的问过了吗?注意我的语气,没有任何不同吗?”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之中,进一步结合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同学们发言之后,我再次郑重其事的对大家说:“请注意听好我的第三个问题,要注意我提问的语气。”同学们哄的又笑了,纷纷说:“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笑了,通过一个巧妙的提问,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时刻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挖掘、对人物的理解、对主题的认识,课堂氛围自然也搞活了。

二、提问艺术的思路

恰当地选用提问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既要掌握问的主动权,又要掌握问的艺术,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一要掌握问的时机,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二要注意变换问的角度,善于“曲问”,故设迂回,以激发兴趣,开拓思路。

1.开门见山法

这种直截了当的提问法在于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加强记忆,了解预习的情况,同时也可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课文《赤壁赋》时,可提问:以前我们学过苏轼的哪些作品?同学们能背一背吗?唐宋八大家是指哪八大家?通过提问,教师能快速地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和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很自然地进入课文角色。

2.情境启示法

语文教学重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在教学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愫,创设新的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示其思维,使其投人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在《我与地坛》一文:为什么史铁生自从无意中进了地坛之后,“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设问:假若你们是“史铁生”,会有怎样地感受?这样使学生进入角色,让他们置身于当时的情境,在心理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就不难理解作者那种复杂的心情了。

3.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逐步引导,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从现象到本质昭然揭示。例如,我在讲授鲁迅的《祝福》一文时,设置了系列问题:课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怎样理解?为什么这样写?和全文的中心论点有什么联系?这样提问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层层理清,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对比区别、求异设问法

即将相类似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我在讲授《阿房宫赋》一文时,设置问题:《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以分析国家灭亡原因为题材,两篇文章的论点是否也相同呢?这样一问,就使学生在对比中弄清了两篇文章论述国家灭亡的不同原因,达到触类旁通解疑析理的目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刍议 篇7

一、注重诵读,激活语感

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比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读”这一环节。我就特别重视朗读,采用吟诵、默读、朗读等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思考理解,并学会圈点批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情味。我还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使他们体会到人物情感。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让学生认真读,认真与文本交流,而是以引导学生获得答案和结论为满足。这样的教师总是让学生草草读过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讨论,或者机械地挑出文章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样做的结果,即使再美的文章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语文味也荡然无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比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片段,再将自己认为最好的句子或片段读给同座位听,读给全班同学听,再全班同学一起读。我注意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情节,感知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学生在反复吟诵课文中,语感不断被激活,学生的头脑中就会自觉“复活”作品中的形象,这样就会触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陶醉在作者营造的美妙的艺术世界中。因此,学生在不自觉中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励思维

创设情境可以满足学生发现和探索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发展语文,体验语文的价值。中学各科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和其他科学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其他学科只是将语言作为思维训练的媒介或载体,主要的目的还是通过已学的概念、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来实现,而阅读教学则直接把语言训练作为思维训练的必经途径,即用语言来教授语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首先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和想象等手段接受和理解课文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信息。只有入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教学的这一个特殊的教学规律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等手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其感受到思维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说教,不能将本来充满人性化,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文章,经过肢解和解剖,呈现给学生的只是干巴巴的内容。这种机械化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三、联系生活,激发需要

语文课堂的取舍艺术 篇8

一、合理取舍教学目标,做到取舍有理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定位得是否合理。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教师总想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毕竟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目标定多了,面面俱到反而贪多嚼不烂;目标定高了,结果不是学生浅尝辄止就是教师越俎代庖;目标定少了和定低了,学生吃不饱会直接导致课堂严重低效。那教师该如何把握、拟定教学目标,使其准确而又合理呢?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就能够找出切合教材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再有,语文课堂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教学的整体要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我结合课后习题拟订出如下的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其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以及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会运用。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又依据占班级多数的中等生情况对目标2进行了细化。中等生需要达到能通过查找课外书,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并认真观察某一景物,结合季节特点写一段文字的目标;学优生要达到认真观察周围的景物,仿照朱自清的《春》写一篇写景的散文的目标。学困生只要能达到背诵课文,摘抄本文优美的写景语句,并仿写一个写景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这样的目标就够了。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各有所得。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做到取舍有度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有经过教师的取舍之后,方能过滤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决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取舍之后的教材”。而选入教材的课文,不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美文,还是经典名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许多内容都是有学习价值的,那么哪些内容该取、哪些内容该舍,怎样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出更利于学生发展的进行教学,我想关键要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

1. 立足学情做减法。

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该以课标的学段目标、教材的编者意图、学生的现有水平等因素为依据,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以点带面。教学实践中,我通常的做法是“教学生之所想,授学生之未知,释学生之所疑”,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处理、解决的内容坚决舍弃;凡是与本课目标相关不大的内容应尽量舍弃;凡是以后将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应暂时舍弃。

例如:《土地的誓言》一文,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爱国精神的显现”放进这一单元的。然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那种背景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是根本无法体会的,加上此文修辞手法多变,景物叠加,词语移用以及文章所具有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很难,更不用说去感受文字的内涵了。

对此,我想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由此我删繁就简,将文章中描绘的景物,运用的抒情方式等一些难理解的东西大胆舍弃。既然本文作者是借回忆自己故乡的景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要收回故土的愿望,那么只要能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就够了。教学时,先播放“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视频,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修辞、写作手法等,学生在朗读揣摩语句、语气时适时点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深入探究;最后从对课文的诠释与补充角度,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作结,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有开放的空间,又简约明了,教学效果能较好。

2. 依托教材做加法。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教科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但决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它不是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要善于多方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地处理教材,重构教学内容,为课堂引入“活水”,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增值。因此,教材中有的知识不一定要讲,而有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却很有必要加进来。

如: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在课中将《胯下受辱》这一故事作为补充材料的案例。

师:韩信和晏子一样,都是受辱。同样是受辱,为什么晏子不进狗洞,而韩信却选择从胯下钻过呢?

生1: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晏子作为一个外交官,他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

生2:晏子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侮辱,而是对齐国的侮辱。

生3:我看出了晏子的爱国精神。

师: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大智若愚和非凡的气度。这一特殊的经历锻炼了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晏子背后藏着的是大智慧。

片段中,老师将晏子“不进狗洞”和韩信“胯下钻”进行对比,通过对这个拓展“点”的深入挖掘,既加深了学生对文中所写人物、事件的理解,又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感悟。这样的拓展与反哺,使文本的意义得到了新的提升,整个课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当然,将教材“二度开发”不是每节课都要用拓展或迁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灵活把握,做到因文而异,因势利导。

三、合理取舍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取舍有效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全面、具体地考虑到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等方面因素,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小说教学,像《孔乙己》这样的文章,我们要讲的东西非常多,小到字词的学习,大到主旨的理解,值得探究学习的内容很多。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抓住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主旨等传统讲授法组织教学。教师唯恐哪个句子没有分析透彻,哪个段落内涵未能全部挖掘而喋喋不休以至于口燥唇干,学生枯燥乏味地被动接受以至于昏昏欲睡,我们的教师可谓是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就是方法不当。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孰不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多少,能力发展得如何,思维得到了怎样的训练等。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讲懂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地取舍,采取长课短讲或精讲多练的方法,舍得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自学,去探究,不能把“新课标”中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停留在口号上,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但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为我们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多媒体课件也在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学生往往沉浸在富有动感的演示中,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蜻蜓点水,思维变得越来越狭窄。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的,语文教学更强调的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多媒体课件仅在“辅助”,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或滥用多媒体,就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9

一、中其“标”, 有的放矢

打靶要瞄准靶心才不至于放空箭, 设问也应如此。 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 我之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此处提出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之不得, 则为讲明之。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来提问。一个关键问题的提出往往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 跳板”, 而这个问题就要求直中靶心。

如在执教《 阿长与〈 山海经〉》 一文时, 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 课后习题中也涉及到:作者先写“ 讨厌”“ 憎恶”阿长, 但在结尾却说“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 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如何理解作者的感情?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一时没了头绪。 这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 1) 作者为什么讨厌阿长? 生答:因为她有很多缺点 ( 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成“ 大”字姿势……) ( 2) 作者为何又怀念阿长? 生答: 因为她疼爱、关心我。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 这时我接着问: 阿长身上存在的这些缺点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吗? 学生恍然大悟, 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求其“法”, 管中窥豹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 往往能“ 四两拨千斤”, 通过“ 一斑”而引出“ 全豹”。 这里的“ 一斑”可以看作是整堂课的精华, 是最具营养, 最有嚼头的。 抓住这一点进行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提高学习兴趣, 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 提问时切不可忽视。

如教学《 五柳先生传》 一文, 我对“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一句设问:既然家贫, 为何不戒酒或者少喝一些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反响强烈, 有的说:“ 这表现了五柳先生豪爽、率真的性格。 ”有的说:“ 五柳先生是‘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这时我提示学生结合陶渊明的身世背景来思考, 经过讨论, 学生最终达成共识———陶渊明是因不满现实而借酒销愁。 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率真洒脱并不是陶渊明的全部, 他们了解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掩映下的另一个陶渊明, 一个更为真实的陶渊明。 同时, 也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思考方法。

三、探其“疑”, 平中出奇

朱熹说过:“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可是学生读书, 往往一读而过, 不留印象, 究其原因则是不会“ 生疑”, 因而领略不到文章的“ 妙处” 理解课文就不深, “ 长进”自然也就不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生疑”、“ 质疑”、“ 释疑”,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在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似乎没问题时,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 “ 平中见奇, 一石激起千层浪。 ”

比如《 孔乙己》 一文中有一句话:“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这句话, 学生很可能一掠而过, 不去领会其内在深意。 对此可以提问学生: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 根据何在?“ 大约”和“ 的确”是否矛盾? 学生经过琢磨, 讨论, 就能进一步明白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透其“表”, 化深为浅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小说《 范进中举》 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 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 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 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 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 可以化难为易。

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 教贵得法, 学无止境, 教也无止境,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就能把握课堂提问这门艺术, 就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和魅力, 就能启开一扇扇心灵的门扉, 让无比绚烂的知识阳光装满年青一代的心坎。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启发性,创造性思维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 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动脑去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问起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 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教师的责任应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顾茅庐》教师提出问题:刘备是堂堂的一国之君, 而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 然而, 刘备却三番两次、屈尊降贵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邀他出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悬疑,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吸引学生注意力

坡度, 就是提问设计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 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 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 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 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对那些需要想一想也应该想一想便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讲的是一位老师在“文革”后期上公开课,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七律·送瘟神》, 他为了使课堂活跃, 加强师生双边互动, 便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老师:“同学们, 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万千条!”老师:“对!那么六亿神州怎么尧呢?”学生:“尽舜尧!”听课者啼笑皆非。这位教师提问过于简单, 不该设问处设了问。

四、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些语文教师提问时, 如前所述, 只是想到通过提问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设计一连串简单的问题,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使用情景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通过音乐、图画, 把作者在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展示出来,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展示潜伏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情境, 以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篇课文、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11

一、提问应有的放矢。

提问应紧扣教学目标,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达要清晰、准确,涉及的范围要有限制,要避免由于指向不明、限制不严而造成学生理解偏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设计提问时,要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答予以充分估计,并准备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

二、提问应把握好时机。

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之前,一般的做法是先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诸如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某些重要段落的理解等。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学生只倾向于学习与预先提问有关的内容。由于缺乏对全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学生对预先提问的问题理解也很难全面、透彻。另一种做法是先让学生随意阅读,教师先不提什么问题,这样做学生反而可能学得全面一些,记得多一些,思考得周密一些,他们没有被老师的问题所以约束,更注意对全篇文章宏观上的把握,这样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最好放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并在了解了学生对文章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这样效果更佳。

三、提问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应,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惧情绪,或因问题过分简单而感到勃然无味。伸手摘到的“苹果”和架上梯子也摘不下来的“苹果”,都引不起学生“摘取”的兴趣。其次,教师的提问应新颖独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奇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达之心。例如在讲授《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比较新奇,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对杨二嫂、闫土的言行、品质的分析、比较,去解开谜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另外,对一些老问题,如果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切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从看似无疑之处寻找疑点,从有疑之处强化疑点,对那些看似平常的地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细细回味其精妙所在。

四、提问时应由学生自己回答问题

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一般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回答。如果提问了几个学生,学生的回答不得要领,就急于“代疱”,那就失去了这个问题的提问价值。当学生不能回答或回答得很不全面,或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认识的误区,帮学生理清思维,诱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做到田“点”达“悟”。当遇到学生固执己见、偏执一端时,更要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帮学生找出认识上的误区,排除障碍,作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当导演角色,戏还要由學生主演。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期间可以做一些“煸风点火”的工作,以激活争论,使问题在争论中越来越明晰,最后让学生得结论,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五、提问应是一个师生双向活动

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这不仅仅指学生请教老师,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向老师质疑部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就会主动探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而且有着技巧和艺术性的提问,能加快学生接受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艺术谈 篇12

关键词:情感,语言,胸怀

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 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 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课堂教学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因此, 如何实施教学达到课堂教学预期目的, 便成为教育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所谓“更是一门艺术”, 大而言之, 是指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时空内会获得美的熏陶、美的净化、美的感染、美的教育。小而言之, 是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技巧运用的艺术魅力。那么, 如何才能使一堂语文课充满艺术魅力呢?这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水平, 更重要的是要求语文教师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素质。

一、丰富的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我们不妨说:“动学生心者, 莫先乎老师的情。”教育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是协同双边活动。教与学不可避免地贯穿着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 而愉快、有兴趣、信心十足的情感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催化剂。情, 可以感染人、触动人、调节人;情, 可以促使学生情随境迁、忧乐与共;情, 可以使师生在和谐的共鸣中, 实现最佳的信息交流。因此,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用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教师无论在备课时, 还是讲课中都要进入角色, 倾注感情。只有先“动情”于己, 而后才会“辞发”。

首先, 备课时要“入得去”。即应该深入钻研教材, 深刻挖掘出文章的思想内涵, 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使自己与作者同休戚, 共哀乐, 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还要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洞悉作者的生平思想, 挖掘作者写作的匠心。

如讲《荷塘月色》时, 若不深入了解朱自清先生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和写作背景, 就难以讲好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是那种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之情, 难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深沉的意境。所以, 备课时动情于心, 讲课时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

其次, 教学开始, 就应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意境, 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 上课之始, 应当做到:未进教室, 先入角色;登上讲台, 满面春风;环视全班, 双目含情;开口数语,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稳定他们的情绪。这一举一动, 引导着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第三, 还要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因为语文教材大多是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 其中蕴含着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 要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情色彩的美读, 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样, 就需要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朗读功底, 不仅要读出课文的感情和韵味, 还要随着课文的内容, 营造一种氛围, 或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式的荡气回肠;或是“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一样自强豪迈的气概。通过老师这种美读, 就使课本无声的铅字变为有声、有形, 令人可听见的动情语言, 生动地展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学生在这种气氛中, 既能得到理智上的满足, 又能得到情感上的愉悦;既能学到书本知识, 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灵魂的陶冶。由此可见,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任何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 都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 一般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幽默的语言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今天,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说”。较高的语言素质是做好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中的幽默风趣是较高语言素质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 高明的教师总是积极创造和运用幽默进行教学, 从而给学生留下美好的享受和快乐的笑声, 并且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悟出道理。要想达到这一境界, 需要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而且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把握, 并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

教学中, 幽默性语言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常用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妙语导入法。

这种方法就是指教师开始授课时, 用妙言峻语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学生注意力被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所吸引时, 教师“投其所好”, 以获得感情上的共鸣。如有一次是在元旦联欢会过后的第二天去上课, 教室里同学都还沉浸在互相祝福的温馨之中。于是, 我灵机一动, 说道:“值此新春佳节之际, 我谨祝大家:好运时时有, 快乐天天在。祝愿大家乘坐上《幸福快车》, 满载上我的《365个祝福》, 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这样,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大家一片静寂, 继而一片哗然, 掌声四起。然后, 我紧接着说:“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新年之际, 又是如何祝福的呢?”这就自然地组织了教学, 导入了新课。用这种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比简单生硬的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2. 俚俗故事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俗语、谚语、典故、相声等来说明事物的一种方法。俚俗谚语虽属“下里巴人”, 也不乏熠熠生辉之处, 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别开生面, 思维上的别开洞天。如在讲《恰到好处》一文时, 通过引用一个小笑话来说明:古时候, 有一个女婿不太会说话, 在岳父73岁生日那一天买了许多礼物前去祝寿。席间大伙纷纷祝愿老爷子“万寿无疆”、“福如东海”, 这位女婿也不甘落后, 说:“岳父大人, 俗话说, 七十三、八十四, 阎王不找自己去, 你可得留点神。”一句话, 把老爷子说恼了。过了几天, 正赶上小舅子的孩子过满月, 妻子千嘱咐、万叮咛:“这次你千万别说话了!”果然, 这位贤婿一言不发。不料, 快离开时却来了一句:“这回我可一句话没说, 等将来这孩子死了, 你们可别怨我。”一言既出, 把小舅子气得直瞪眼。这样, 通过这一幽默风趣的笑话, 使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怎样说话才能得体, 才算做到恰到好处, 同时也省去了单调枯燥的讲解。

3. 诗词变用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学生熟知的成语、诗词等灵活恰当地变用或借用, 以此达到一种新的教学效果。如引用《天净沙·秋思》教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以多彩的工笔手法, 创造了一个朦胧、素淡, 如诗如画的意境, 委婉地抒发了自己隐隐哀愁的心境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情趣。为了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整篇课文的意境, 可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另创一首:盛夏深夜民屋, 微风小路蝉鸣, 淡月荷塘美景, 苦闷书生, 偷来片刻安宁。

这种寓庄于谐手法的采用, 简练地使平淡的内容增彩添色, 又收到了表达的特殊效果。

4. 漫画欣赏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欣赏漫画来领会书中奥秘和道理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 漫画直观、生动, 富有幽默感, 运用漫画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如在讲《拿来主义》一文时, 可把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孱头、昏蛋、废物和对待文化遗产的四种正确态度———鱼翅 (吃掉) 、鸦片 (剔除) 、烟灯和烟枪 (存放) 、姨太太 (走散) 分别用漫画设计出来, 让学生一目了然, 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而且运用这种方法, 往往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

三、宽广的胸怀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虽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大大超过学生, 但并不是说教师永远正确, 学生永远落后。“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教师同样也有出错的时候, 学生在某些地方更有超出教师之处。故此, 在教学中应欢迎和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质疑。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问题时, 教师就应当诚恳接受, 而不要拒人千里之外, 更不能讽刺打击。这就是说, 教师要有容纳学生的气度。除此之外, 作为有现代民主品格和素养的教师还应及时地请学生平等地参与评教, 这不但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测试, 更是对其胸怀气度是否具有宽容意识的一种考验。所以, 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 就必须有勇气把对教学的评估权交给学生。应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评教恳谈会, 倾听其意见, 追踪其思路, 探究其心态, 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材、教法和教师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教师又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 我们看到一篇虽不典范的课文, 如在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手里, 也能“书尽其用”, 从多方面给学生以启发, 教出质量较高的课来。反之, 在业务素质较差教师的手中, 即使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也会教得令人兴味索然, 让人不禁发出还不如自读几遍好的慨叹!

上一篇:社会时事下一篇:吹风气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