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式论文

2024-12-24

理解公式论文(共8篇)

理解公式论文 篇1

位移公式是高中物理运动学部分中比较重要的公式,要求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但要推导公式,而且要掌握公式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公式的理解.

一、位移公式的推导

我们可以设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 (如图1)

末速度:vt=v0+at,根据v-t图象,位移就是图象下的面积,得:匀变速直线的位移=梯形的面积.

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二、位移公式应用注意事项

1.当a>0时,在已知s、a求时间时,要出现两值一正、一负,由于时间没有负值,应舍去.

例1一辆汽车的初速度为2.0米/秒,加速度为1.0米/秒2,如果发生6米的位移,那么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v0=2.0米/秒,a=1.0米/秒2, s=6米.

解之得:t1=-6秒, t2=2秒.

由于t1=-6秒,时间出现了负值不合题意,应舍去,故用的时间是2秒.

2. a<0时

(1) 在计算时间时, 出现两个值, 这两个值在理论上都符合题意.由于a为负值, 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物体运动的情况是:开始减速, 最后停止.即:Vt=0, 如果没有实际条件限制,又会以同样大的加速度倒回.即:如图2,由A减速到B,又由B到C停止,又以同样大的加速度返回B.

所以时间出现的两值分别是:一个是由A减速到B时的时间,另一个是由A→B→C→B时的时间,这样在解题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例2一辆汽车开始时速度为3.0米/秒,如果用2.0米/秒2的加速度刹车,通过两米位移时,用多少时间?

解:v0=3.0米/秒,a=-2米/秒2, s=2米.

解之得:t1=1秒,t2=2秒.

其中t1=1秒是减速时通过2米位置,2秒是刹车开始停止后又倒回到两米的位置.

这样根据实际而舍去时间比较大的 (时间较大的一般是倒回的值) .如果实际中是可倒回的,那么两值都符合.

所以此题通过两米位移时用1秒的时间.

(2) 在计算位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

例3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5.0米/秒,后来以1.5米/秒2的加速度刹车,问开始刹车后4秒位移是多少?

解析:首先考虑刹车是否用了4.0秒,如果汽车在4.0秒内没有刹住车或者恰好刹住车可用公式直接计算.如果在0.4秒内刹车时间有余,就不能直接用位移公式,正确的解法是,先计算刹车时间.

解:设刹车时间t,则刹车停止时的速度vt=0,已知a=-1.5米/秒2, v0=5.0米/秒.

根据速度公式vt=v0+at0得0=5-1.5t0.

所以t0=3.6秒.

我们用vt2-v02=2as进行计算.

所以,开始刹车后4.0秒位移是8.3米.

⑶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的位移计算.

s为正值时,物体在抛点的上方,S为负值时在抛点的下方.

在上抛运动的过程中,由于v0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是负值,此位移公式为:.

例4气球以10米/秒的速度上升,从上面掉下一物体10秒后落地,求气球掉下物体时离地面多远? (空气的阻力不计,g取10米/秒2) .

解:v0=10米/秒,g=10米/秒2,

t=10秒,由于做竖直上抛运动,则:

由于负值表示在抛点的下方 (如图由A→B→C) .所以,气球掉物体时离地面的高度为400米.

理解公式论文 篇2

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面对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理解文章意思的同时,在答题技巧上面也应下点功夫。今天小语整理了一些阅读理解中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希望对孩子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

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A、比喻、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

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

作用: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

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

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

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

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注意:

①字数大致相同;

②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在概念和现象上互相有联系;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引人深思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七、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可GET!

NO.1 审题

通常拿到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通读,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里的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倒读法”的好处在于学生是带着问题阅读, 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

NO.2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都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看出来。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 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 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很多,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 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 短句使用,使文章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5、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理解公式论文 篇3

例1 关于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度未达到最大以前,加速度是在不断增大的

B. 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度未达到最大以前,牵引力应是不断减小的

C. 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要减小速度,可减小牵引功率行驶

D. 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再减小牵引力,速率一定减小

解析 根据公式P =Fv可以判断:汽车在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时,在未达到最大速度之前,由于汽车的即时速度v在不断增大,而额定功率P保持不变,所以牵引力F在不断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加速度 ,可以判断加速度 将不断减小,所以选项A错B对。当 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如果减小牵引过来,则 也将随之减小,此时 ,加速度a < 0,汽车做减速运动,速度不断减小,所以选项C正确。若减小牵引力 ,则 ,加速度a < 0,汽车的速率减小,选项D正确。

综上所述知,本题应选B、C、D。

例2 质量为2 t的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功率为30 kW,在水平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解析 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F = f,则根据P = Fv可得:

在以上几例中,讨论的是交通运输工具行驶的过程中,关于P = Fv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其它两个物理量随之变化,从而引起其它的相关物理量也发生变化。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公式P = Fv中F、v的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

理解公式论文 篇4

(一) 数学公式的概念

数学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 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 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 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 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二) 数学公式学习的重要性

在数学学习中, 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学生要在数学领域远行千里, 那么数学公式就是“足下”, 是远行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 数学公式掌握的好与坏牵涉到中学生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数学知识环环紧扣, 互相联系紧密, 只有在深刻理解数学公式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灵活应用.

二、初中生学习数学公式所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浅层记忆公式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公式的时候偏向于记忆公式, 但是对公式的本质意义理解层次低.如在记忆平方差公式 (a+b) (ab) =a2-b2时, 学生开口就直念a加b乘以a减b等于a的平方减b的平方, 只是浅层次记忆公式的表达式, 但是当公式换个字母或者换种形式, 部分学生就不知如何处理了.

(二) 在公式变式后无法辨认公式模型

公式的应用非常灵活, 但是灵活的应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深刻理解公式本质特征的基础之上, 如处理在平方差公式中产生的

符号变形 (-a+b) (-a-b) =a2-b2,

位置变形 (-b+a) (a+b) =a2-b2,

项数变形 (a+b+c) (a+b-c) = (a+b) 2-c2,

指数变形 (a2+b2) (a2-b2) = (a2) 2- (b2) 2时, 学生就容易一片混乱, 无法在各种变形中辨认出平方差公式, 因为学生并没有理解平方差公式“字母的可变、结构不变”这一本质特征.

三、在具体应用中无法抽象出公式模型

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分析问题条件, 根据条件特征, 去主动构造公式进行问题解决, 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在具体应用中抽象出公式的模型.如进行10002×9998的简便运算, 很多学生就直接死算, 构造不出 (10000+2) × (10000-2) .主要原因是学生心中对公式就只有一个符号概念, 没有现实中的意义解释.

四、以《平方差公式 (1) 》为例,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

(一) 设计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公式模型

如在新知引入中, 我设置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

(1) 现在有两个数, 不知其大小, 请你随意用两个字母来表示这两个数.

(2) 请求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乘积

(3) 请思考: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乘积等于什么?

这一活动没有要求具体用什么字母, 随机抽取几名同学到黑板上根据指示进行操作, 再抽取台下的学生回答, 这个环节可以突破平方差公式“字母可变, 结构不变”的本质特征, 它是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积, 结果为两数的平方差.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主动发现的公式模型, 远比老师自上而下灌输的效果好.

(二) 让学生出题构造公式, 深化公式理解

在“我出题我骄傲”环节里, 请补充一个因式, 使下列式子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 (2a+b) .根据构建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 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此在这个环节的设计,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构建的平台, 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主动整合和构建, 对公式的理解就会达到更深的层次.

(三) 代数意义与几何解释双管齐下, 多角度理解公式

教学设计中在代数推导之后, 添加了一个几何解释环节, 利用给出的图形对平方差公式进行验证.

教学中发现, 学生常把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自动隔离, 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知识模块, 在理解代数公式的时候, 认为就是符号的变换, 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实际上数学的很多公式都可以用图形进行解释和验证, 并且学习和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特别是解析几何的学习.

此外, 多角度理解代数公式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解决现实背景问题, 如义卖活动前期, 陈老师提出, 把咱班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场地, 一边增加5米, 另一边减少5米, 我们该答应吗?学习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后, 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就轻而易举.

(四) 提供公式变式, 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公式

(1) 20002-1998×2002

(2) 2000×1999×1997

(3) 542-462+772-232

(4) 502-492+482-472+…+22-12

(5) (3-1) (3+1) (32+1) (34+1)

(6) (2+1) (22+1) (24+1) (28+1) (提示2-1=1)

在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看, 我设计了一个速算奥秘揭晓环节, 这个环节是对平方差公式的变形应用.正用、逆用、变用是应用公式的三个层次, 正用是理解公式后所达到的基础层次, 逆用是掌握知识后的灵活应用, 而变用则是学习公式后的创造性应用.在这个环节设计中层层递进, 给学生铺设脚手架, 让学生在应用中深入理解公式, 达到应用公式的最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向仕军.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陈曦.于活动中生成, 从过程中体验, 在操作中建构——从一个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案例谈起[J].中学数学, 2010, (09) .

[3]朱彤.从高考题谈数学概念运用的三个层次[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1, (14) .

理解公式论文 篇5

一些难点的理解

考试结束两天了,这2天我深刻反省了考试准备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以及 几个重点地方的个人理解,共勉。

一反思: 心态,心态狠重要,细节决定成功,心态更决定成功,所说处事的态度-中庸,这个中庸对于我们来说也狠重要,中庸绝对不是说消极的态度,而是要求我们必须有 棵忍耐,承受,平稳的心积极的主动的出击,做好提前量的工作。CPA考试必须把他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后期准备过程中 我的心态不稳,有自骄自傲,狂妄自大的心理作怪,所以要始终有个平稳,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学习。

2要深信老师,跟着老师的方向走。这次考试我们也看到了,狠基础,狠综合,都是基础知识综合加运用,基础知识掌握了,以不变对万变,一切皆迎任而解。所以必 须跟着老师的方向走,不要怀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击,WX聘请的老师肯定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按照老师的方法要求把握教材的精髓。

3于丹讲 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最重要?有一天,他出去玩,住在一个老人家,睡觉的过程中,他被惊醒,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 人家,请求避难,这个老人就把就把他藏起来了。后来哪个人走了国王问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老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 是当下,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意思呢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就学什么不要推,不要等,不要忽视非重点章节。不要想以后学习,我今年比较吃亏的是3个选择 题,这个3个选择题不难,但是我要丢分,因为14 21 22 一直没学,到后来想学 也静不下心去学了,因为重点章也发现自己很多不会的东西要突 破,所以推啊推的就一直没学习,这几分对于一个58 分的卷子是多重要的事情?客观题不能丢,也丢不起,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学到什么地方,这个地方 就是最重要的 待解决的事情,必须背书既背定义,背公式,背例题!的要求其一背书死记硬背背定义,定义就是基础,定义就是方法,定义 就是万变不离其中的道!对于我们初次学习的人来说是先背后理解,是背的基础上去理解,而不是理解的基础上去背!新教材,很多定义未接触过,谈什么理解,例 如在学金融工具的时候,在学所得税的时候,什么叫交易性金融资产,什么叫计税基础?没法先理解,学习负债计税基础的时候,就背诵这个定义,然后反推,就是 未来不可以抵扣的事项,因为定义是 帐面价值减未来可以抵扣的事项!所以定义背下来了,就知道该如何理解了,理解了,脑海里的定义就有深刻的印象,就会很 轻松的去解决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例如今年最后一个综合题 第1问,是什么类型的合并,我觉得比较完美的回答: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这个就设涉及到了第 25章第1节的有关定义,定义不背下来,怎么在半分钟之内把这个题答出来?其二背例题,按照教材例题的方法,顺序去回答问题!例如在增殖税 计算免 抵

退,必须把教材的例题的处理方法背下来,计算过程中的 那些名词必须背下来,如 当期免 抵 退 不得棉征 抵扣税额,如果没背下来又怎么可能很流畅的 回答问题呢?其三 背公式,按照教材公式的要求的顺序去回答问题,一个综合题的回答顺序就是按照公式里的各个构成要素分拆回答问题。财管的资本资产定价模 型,在考这个方面知识的时候 当然要把无风险报酬率 算出来,然后再计算风险报酬率,我印象去年最后一个综合题的答题思路就是定义,公式的构成要素去回答 如何计算。必须多做题,做大题!我计划今年8 月份

9月份全部用来做模拟卷,因为审计该的地方不会变动狠多,所以今年的7月份下半月开始 到8月末必须开始做大题,难题,然后9月份回归到抓基础,抓重点,抓客观题,今年时间太短了,税法吃亏在于9月份忽略了做题,结果考试的时候速度上不来,速度上不来,结果题会做达不完,明年首要的任务就是多做题,做大题,嗷嗷做题,要写,多训练自己的脑袋反映速度,多训练自己的写字速度。

这些事情也是我在今年的备考过程中要注意的,我会按照这个反思去学习今年新教材的,因为审计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学科!

二 总结一下教材有关难点我个人的理解:这总结我希望大家看一下,尤其关于追溯调整我的处理方法上,很简单,可以说,今年考试最后一个综合题先别管我结果是否正确,但是我不到20分钟做完,完全依靠的就是下边的公式

第3章

教材P47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融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总结: 此定义只是给出了概念,没具体涉及到实际利率法的实质,为什么会发生溢价或者折价呢? 见教材P226

(二)解释的关键就是一个差额问题,既借方反映面值部分与贷方的银行存款之间的差额

反映为利息调整.深刻把握债券价值想面值回归的过程,那么溢价的累计摊消金额肯定要冲初始成本了,折价相反,这个摊消金额也就是与原---利息调整科目 相反的方向。

掌 握实际利率法如何对初始确认的借贷方差额反映的利息调整进行摊销问题.实际利率法的原理还是要确认投资方真正的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肯定是面值*利率(溢 价折价下是滩余成本*实际利率),根据溢价折折的内涵,投资方在贷方反映的投资收益应该是名义收入-溢价本期摊销(+折价本期摊销).教材的两个典型例题 P48表3-1 P50 表3-3 ,其实没有把每期摊销折价反映出来, 这就容易带来错觉.而这对于单利计息 的表3-3 的计算更是致命的,表3-3似乎给人的表象就是不必考虑单利计算的利息了,所以计算结果根据此表容易弄错,这里增加一个列,标明 单利

经典例题:

参考WX模4单选郭老师的讲解!或者轻松过关模3最后一个综合题,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才是最典型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核算

关键 :帐面价值与摊余成本是两个体系!必须严格按照 P47 定义去操作这个问题!2 P80 存货期末计价

存货分为两类,商品存货与材料存货,商品存货有价格发现属性,材料存货没有价格发现属性,如果材料有价格发现属性也就是商品存货了,商品存货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或者合同价格,材料存货因为没有价格发现属性,所以必用其产成品价格计算其自身的可变现净值!那么就要按照P80—二 定义 去处理!还是背定义熟练的结果!

3长期股权投资问题:

一 P99-3 只需记住(1)的处理,(2)(3)不太符合实际,我们分析一下,资本市场信息对称,被投资单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怎么可能小于其帐面价值?被投资单位的会计会严格执行第10章资产减值处理的!所以只存在(1)的情况,这个很关键,会涉及到我总结追溯调整公式的运用基础条件之一

二 购买法的核心,购买法的核心就是取得了控制权,在够买日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基础之日开始持续计算!

仔 细分析一下P103例-14 此题为多次交易分步实现控制,所以以 2次投资之日为权益法核算的基础开始持续计算,P104例-15,最初投资时点就可以取得了控制权,所以原投资时点为购买日,以原投资时间开始持续计算权 益法的核算!那么处置之日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因为权益法已经站在原投资时点既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处理了!

追溯调整法的公式,这 个公式是我根据习题班第26章最后一个大题总结出来的,对于我这个初次学会计 有关追溯调整处理,我是自我感觉良好,非常适用。今年考试最后一个综合题,我无论正确与否,但是20分钟之内搞定,完全靠的是这个公式,这个公式,简单明了,不需要分析题目中的那些条件,直接把数字代入公式,然后根据公式分析两 种方法的差异,既可直接进行追溯调整!所以对于追溯调整这块,这个公式掌握了,不论你往前追几年,只要分区间,分段追溯调整一汇总结果就出来了,整个处理 过程不到5分钟就可以搞顶,而且不容易错!!公式理论条件之一P99-3-(1)既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20均冲减—损益调整科目,理论条件之二P496例-4 --(3)关于原10%的处理问题,理论条件之三P493-

(七)理论条件之四 P450-

(一)追溯调整法的定义!公式如下:

BTW:以下所有表达必须在卷子中写出来

成本法:

①冲减的成本或者恢复的成本

②确认的投资收益

(说明:这两个步骤具体要求见教材P95-

(三)的公式,这个步骤记忆方法,就是成本与收益相关,要想有收获必须有付出,所以先计算成本,后计算收益)

③帐面价值----既成本法本年末核算的最终结果

权益法:

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这步为选项,如果对于多次交易分步实现控制有意义,也就是对于P103例—14 P496例—4 有意义,所以这两类例题此步必写出来,如果对于P104例—15 类 减资取得控制权没有意义,可不必写出来)

②被投资单位调整后的净利润---(必须写出来,不要以为自己的脑袋很灵光,很多人在追溯调整的过程中,都忘记了按照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③确认的投资收益-------根据②*控股比例计算确定

④其他权益变动------(如果是P103例—14 P496例—4 类型根据①-③确定,如果是P104例—15类型,直接按照原投资点的其他权益变动计算既可)

⑤ 帐面价值=本年初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本年被投资单位分配的股利+③+④。-----(减被投资单位分配的股利+③ 结果综合反映为权益法的二级科目

损益调整,这个综合处理的结果在追溯调整分录中意义重大,而且上面的关于P99-(3)-(1)分析我也讨论了分配现金股利权益法的处理)

说明:1这些所有的步骤必须写出来,而且如果站在最后一年,必须分区间,分年限进行追溯调整处理。无论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对于投资当年分配股利均视同清算性股利,冲成本,所以不存在差异问题,无须处理,直接将成本法的帐面价值转为权益法的二级科目—成本 既可。3 计算成本法 权益法的帐面价值的意义是为了复核追溯调整是否正确,更主要的是第26章的抵消分录如果不要求权益法的明细科目,直接把这数整到抵消分录就可以了。

举2例题运用这个公式分析一下,一个是增资,一个是减资,减资既为本年最后一个综合题,估计明年可能要出增资了

例 题:甲乙非同一控制。甲03年初1350W投资乙,占5%股份,当日乙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500W.03年甲收到乙分配的02年股利 40W,03年乙 净利润1000W,乙资本公积增加200W.04年甲收到乙分配的03年股利48W,04年净利润200W.05年1月1日甲4550收 购20%乙的股 份,达到重大影响,此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4140,05年收购时的会计分录呢?

对于追溯调整分录下面这种一揽子的计算方法下必须按照会计事项的时点顺序进行处理,特别强调的就是权益法的商誉,因为权益法下的商誉产生于每个交易时点,所以追溯调整时必须先把商誉计算出来。

追溯调整2003年

成本法:

帐面价值=1350-40=1310 权益法:

商誉=1350-24500*5%=125 确认收益=1000*5%=50 其他权益变动=200*5%=10 帐面价值=1350-40+50+10=137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310

-损益调整 50

-其他权益变动 1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1310

未分配利润 50

资本公积 追溯调整 2004年

成本法:

冲减的成本=[(40+48)-50]-40

=-2 确认的收益=48+2=50 帐面价值=1310+2=1312 权益法

确认的收益=200*5%=10

帐面价值=1370-48+10=1332(注意权益法下 分配的现金股利 48与 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10是综合反映在—损益调整 科目,所以在追溯调整分录情况下只需综合反映二者综合的结果38既可)

借 未分配利润 4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8---系补冲权益法下分配股利48与实现收益10综合结果

长期股权投资 -------------系成本法下恢复的成本2W,调整分录冲掉

综合2003年 2004年 追溯调整分录结果如下: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31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0 贷:长期股权投资131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盈余公积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 减资:

根据徐老师模4改编,系本人理解,可能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1.甲公司和C公司均为上市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C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3500取得C公司60%% 的股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C公司2007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帐面价值为4900,其中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超过帐面价 值100W,年限10年,蚕纸为0),因对C公司具有控制,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每年均按10%提取盈余公积。(2)2007年C公司实现净利 润1010万元。当年分配现金股利500W。当年资本公积增加100W)2007年末,C公司因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00 万元。(4)2008年4月2日,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甲公司于5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5)2008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1210元。6)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2100万元出售C公司30%的股权,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100万元,甲公司将对C公司的股权投 资转为权益法核算编制甲公司股权投资的追溯调整有关会计分录。【答疑编号3294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站在2009年追溯调整2007年 2008年,所以为了保证准确率,分期间,分段追溯调整!这种减资的处理 由成本该为权益法是将原处置之后原成本法30%遗留的痕迹清理掉。

追溯调整2007年

成本法:

帐面价值=3500-500*30%=3350W 权益法:

调整后的净利润=1010-10=1000W

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30%=300w 其他权益变动=100*30%=30

帐面价值=3500-500*30%+300+30=3680 调整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350-损益调整 300-其他权益变动30 贷 长期股权投资 3350 投资收益

300

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变动 30 追溯调整 2008年

成本法

冲减的成本=[(200+500)-1010]*30%-150》原冲150,所以恢复150

确认投资收益=150+200*30%=210 帐面价值=3350+150=3500 权益法:

调整后净利润=1210-10=1200 确认的投资收益=1200*30%=360 帐面价值=4010-200*30%+360=4310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系公式中-200*30%+360的综合结果

贷 长期股权投资 150-------------------系公式中原成本法恢复帐面价值的冲消

投资收益 150--------------------------系公式之中两种方法确认收益之差,因为追溯调整法是对原成本法的补救,所以只需将原成本法未确认的收益补确认 如果仅仅是2009年的追溯一笔调整分录,需要将上述2步合2为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析

如果题中给定了残值,那么残值是不能折没的,所以任何折旧方法必是余额的概念,只不过双倍余额法加速阶段采用的是帐面余额,待其转为正常直线法再考虑残值!第10章P184—3 有关分析

因 为站在当年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测试的当年的财务状况,所以必以当前状况为基础进行测试,预计现金流量,既然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可使用状态能够产生 现金流量,所以不在需要考虑考虑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了,因此不能将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整到减值测试过程之中。也就是不考虑投资活动 的改良支出,不考虑筹资活动的负债问题,将二者的现金流量均为与当年状况的非相关因素不考虑。16章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嘛,当然是以钱还钱,所以债权人重组资产的入帐价值必为公允价值,只不过非货币资产的:)过程中没产生现金流量而已。20章 负债正常的会计处理产生的必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只有P390 例10 P391例 11这2个负债有暂时性差异确认 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均为0 7 章狠简单的一句话,外币业务正常处理,只不过要折合成人民币 用调整系数既汇率折算即可。

如上分析,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开始准备明年的考试喽!最后感谢 张志风老师的讲解,向 魏老师致敬,深深的给您 二位深深 拘一躬!~ 王铮

理解公式论文 篇6

【关键词】:口译理解公式 公众演讲技巧 交替传译 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6-02

1. 引言

口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即时准确地用口头表达出来。[1]由此看来,表达是口译的必要步骤也是最终结果,同时又是衡量口译质量的依据。译语表达要迅速,交替传译通常要在发言人话音刚落时即开始翻译,停顿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秒钟,否则会影响现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这实际上对译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交传译员在表达时不仅要保持思维敏捷,同时也要在表达的过程中保持发音清晰,音量、语速适中,面对观众要沉着冷静落落大方,并与之保持目光交流,并且要根据讲话人的语气、措辞和风格等采取相应的表达方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演讲时需要掌握的必要技巧有着共通之处。

显而易见,对于口译受训者来说,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公众演讲技能十分重要,因为要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只有双语能力而没有经过系统的技能训练是很难成为合格的译员的。所以在口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公众演讲的技巧训练能辅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发言人的讲话信息,从而进一步快速、准确、得体地完成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表达。本文试从Daniel Gile的口译理解公式着手,探析公众演讲技巧在交替传译中应用的必要性。

2.从口译理解公式谈公众演讲和交传的共通性

在口译中,理解源语是口译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此,口译界世界知名教授丹尼•吉尔博士提出了C=KL+ELK+A的口译理解公式。其中,C代表Comprehension(理解),KL代表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语言知识),ELK代表Extralinguistic Language(语外知识),A代表Analysis(分析)。[2]这个公式诠释了理解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它是语言知识、语外知识和分析这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要快速准确地理解源语信息,译员首先需要很好地掌握源语的语言知识和语外知识。其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知识以及语域、衔接、连贯等语篇知识。语外知识指的是语言之外的知识体系,既包括广义上的百科知识,也包括狭义上的情境知识和专题知识。[3]另外,口译分析也是贯穿口译理解始终的关键,它为译员准确理解和顺畅表达提供了保障。分析包括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话语和跨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它既作用于理解阶段以帮助译员获得讲话人所传递的信息,又作用于表达阶段以使译员将信息用听众所能接受的目的语表达出来。在口译中,译员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充分理解发言人要表达的本意,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词汇、语域、语气和语体,将其译成目的语,以此完成口译任务。

同样,公众演讲也要求演讲者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把握良好的韵律与节奏,强调语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利度,同时也要做到准确达意,措辞恰当,内容完整。再者,掌握公众演讲的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语言以外的知识的积累。演讲者的讲话内容要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就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达到这些要求仅凭有语言上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公众演讲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这包括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日常生活和周遭事物的关注了解。而这恰恰又是与口译中要求译员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百科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不谋而合的。另外,不论是公众演讲者还是交传译员都必须拥有的语外素质就是要有出众的记忆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在不可能有机会借阅工具书的情况下凭记忆准确详尽地进行表达,包括所需的大量词汇、成语、典故等等;另一方面能够承受来自现场的压力,面对听众不怯场、不心慌,不会因情绪紧张而影响发挥,乱了阵脚。谈到分析,公众演讲跟口译一样,在结合语言内和语言外知识的同时,需要快速、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根据听众的反应进行自我调整,在有限的时间内妥善处理随时出现的突发情况。

3.公众演讲技巧在交传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公众演讲和交替传译的共通性,在交替传译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公众演讲的技巧显得尤为必要,并逐步应该发展成为当今口译教学的一个环节,赢得对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度。因此,口译课堂应该提倡将公众演讲的技巧与口译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第一,负责口译教学的老师应让学生在口译上让学生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和总结,公众演讲的这一技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口译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原语信息的预测能力。第二,通过在公众演讲中作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有利于学生衍生到口译当中,做好译前的背景资料储备工作和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工作。第三,由于交替传译和公众演讲都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口头表达方式,因此,在语外知识方面,可以把公众演讲中对讲话者身势语以及眼神的交流应用到交传中来,应提醒学生在口译过程中举止、表情和手势等因素的把握,使他们在受训过程中使自己的口译表达更加传神,更加得体,从而达到和观众更为良好的交流效果。第四,把在公众演讲当中对语言组织的训练要求应用到交传中,使译员在瞬时做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措辞,何种句式以及何种结构,在语言层次上做到清晰明了,自然流畅。

此外,由于公众演讲和交替传译都是即时即兴的口头表达,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成为了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因此,公众演讲中角色扮演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不仅迅速地消化课堂上所掌握的技巧,同时也训练了自己如何在众人面前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并应对各种临场情况的处理能力。这一训练环节在交传中的应用能够帮助译员塑造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临场口译中敏捷的思辨能力和社交场合适应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讲演技巧的训练能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个积极动态的环境,对学生在语言和语外知识上的培养和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4.结语

丹尼•吉尔博士的口译理解公式带给了我们在口译教学上新的启示:良好的公众口译技巧训练是交传训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译员的语言素质,语言的组织和构架能力,各种语外因素的把握和关注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对现场的临时应变能力都直接决定着口译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必须要意识到在口译课堂的内外加强学生公众演讲能力的训练,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译综合能力以及他们的自信心。相信在口译课程技巧的优化改革下,口译教学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高素质口译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Gile, Daniel. Issues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 In Dimitrova and Hylyenstam (eds.)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C]. Ams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3]雷天放,陈菁(主编).口译教程(第一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理解公式论文 篇7

一、对现象的追问

“三角形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是一节“老课”, 主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亲身经历推导公式的全过程。教学中老师们总是习以为常地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就不难理解。可是老师眼中的“不难理解”到了学生那里怎么就那么容易出错呢?让我们听听学生是怎么说的。有的学生说, 我最记得推导公式时是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有的学生说我总是忘了“÷2”, 错的次数多了, 后来就记住了。还有的学生说, 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别忘记“÷2”。……从学生的回答分析:他们对“÷2”的印象是相对模糊的。是不是我们设计的操作活动过于粗略, 导致学生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是蜻蜓点水般观察一下便下结论, 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刻的体验和发现, 印象当然不鲜明。带着思索, 我们改变了“习以为常”的教法, 对课堂进行了新的尝试。

二、对课堂的追击

1. 铺垫联系。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学生求面积、说理由,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同时为后面的推导做铺垫。

2. 激发猜想。

师:你会将平行四边形分成2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吗?

当有学生说到分成2个三角形时, 老师便用粉笔相应地添了一条辅助线, 请学生说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生:10×4÷2=20 (cm2)

师:为什么?

生: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那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老师接着出示一个任意三角形, 问: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全班只有几个人说出“底×高÷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妈妈教我的。

生2:我昨天预习了。

生3:我看到黑板上那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更多的学生显得有些茫然, 不知所措……

3. 实践尝试。

见此情景, 老师提议:刚才有同学提到平行四边形, 那么你能不能自己先拿出一个三角形, 然后再找一个三角形和它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并未指明拼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需具备的条件。) 学生积极进行操作 (每人手里都有约10个三角形) , 继而展示如下:

师:刚才你们是用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生: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 (刚才操作时, 同桌之间已经忍不住窃窃私语, 述说自己的发现。)

师:请你具体介绍一下, 分别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什么三角形?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可以。

小结: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 感悟联系。

请每位同学亲手画一个三角形, 再画一个与它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它拼成平行四边形, 标出底和高。

画着画着, 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让我们画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它们还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师:画了你就知道了!

画完时, 学生果然恍然大悟: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同学们激动地互相交流着。

5. 比较抽象。

师: (指着图) “底×高”是什么意思?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对!它不是任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是两个你用去拼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现在你会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

生: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同桌互相边指图边说。

接着, 请学生自己画一个底为6cm, 高为3cm的三角形, 然后求它的面积。

……

三、对实践的追思

1. 只要动手操作, 学生就会了吗?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老师一般都是让学生亲自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一拼 (书上有现成的学具, 每人一份) 。接着让学生观察一下三角形的底、高和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有什么联系, 进而小结。显然, 这样的操作是被动的表面的“假”操作。其一,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老师让学生拿的, 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其二, 观察是老师的指令, 对学生的触动并不深刻, 甚至有学生还没找到三角形, 个别灵活的孩子就先跑上台发言了, 所以学生学习这一知识不要动太多的脑筋。没有深刻的体验, 哪里会有深刻的理解?“动手了, 学生不一定会。”在后来的实践中, 我们让学生经历了自己从众多三角形中挑选出两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使他们于不自觉中发现, 必须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让学生经历自己标画底、高这个过程, 他们在疑问中迟疑, 在迟疑中思考, 终于豁然开朗, 兴奋于自己发现的同时, 也深深体会到三角形的底、高和平行四边形底、高的关系。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发现更能理解事物的本质联系了, 所以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演绎“实践者的精彩”, 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 记住公式, 理解就透彻了吗?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记住公式不难, 但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为随着学习者知识逐渐增多, 当他们需要不断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融合建构时, 思维断层就会出现。比如, 判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时, 许多学生都回答“是”。透过这题, 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的感觉还仅仅停留在“面积的一半”上, 三角形没有从平行四边形上剥离开来的原因就是没有将三角形的底、高与它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进行深刻的联系对比。所以, 在重新教学的尝试中, 我们让学生自己去画, 同时想一想画的是谁的底, 谁的高, 从而使学生深深地体验到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进而自觉分析出“底×高”和“底×高÷2”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数学化就是在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铺排, 是穿行于实物与符号之间的形式化过渡。这种对数学的逐步抽象领悟和历练岂止一个“记”字!

3. 学生出现错误, 教师提醒就够了吗?

理解公式论文 篇8

现对其讨论如下。

1 一元弱酸

对于浓度为c mol/L的一元弱酸 (HA) 来讲, 由于只含有一个质子 (H+) , 如何设定不会影响学生的理解, 推导过程为:

HA、A-的分布系数一般设定为 δHA、δA-, 则其分布系数公式为:

2 二元弱酸

对于浓度为c mol/L的二元弱酸 (H2A) 来讲, 含有两个质子, 分两步进行解离, 推导过程为:

对于此酸的分布系数计算, 其分布系数符号的设定就应该进行考虑, 一般教材设, 计算公式分别为:

此时, 若设, 则其系数分别对应弱酸各型体的质子数:2、1、0, 这样利于学生对公式的记忆。

3 三元弱酸

对于浓度为c mol/L的三元弱酸 (H3A) 来讲, 含有三个质子, 分三步进行解离, 推导过程为:

对于此酸的分布系数计算, 所有的教材均设, 计算公式分别为:

这种设定方式, 同样容易让学生的长期记忆产生混淆, 没有用这种设定容易理解。

4 多元弱酸

由以上公式可以推导出多元酸HnA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弱酸各型体分布系数 δ 的下脚标按照酸根离子保留的价位来设定, 笔者认为不利于学生的记忆, 因为多元酸分布系数公式在分析化学中主要用于溶液质子浓度 (p H) 的计算, δ 的下脚标如果按照各型体质子 (H+) 数量来设定比较适合, 即应由多元酸对应的质子数量来设定, 即, 这样学生在记忆时就比较容易。

5 多元酸[H+]浓度计算通式

当根据分布系数公式计算溶液的酸度时, 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利用质子平衡式和分布系数公式计算浓度为c mol/L多元酸 (HnA) 在水溶液中的[H+]浓度时, 计算方法如下:

质子条件式为:

此一元高次方程为多元弱酸水溶液[H+]计算的精确式, 计算起来非常复杂, 因此在对准确度要求不高的p H计算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处理, 一般原则为“20 倍简化原则”, 即根据分析化学允许的误差 ( <5% ) 进行简化计算, 例如当时, 可忽略水的离解, 即可约去项, 当时, 可只考虑多元酸的第一次离解, 按一元酸进行处理计算, 即, 。

分析化学是各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 其教学过程受到高校的重视, 尤其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 如果在基础知识方面不进行统合, 在跨校之间进行考试时,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因此在编撰教材时, 希望能够在基础问题上保持一致, 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 应以简单易懂为前提,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运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 (12) :30-31.

[2]武汉大学.分析化学.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4-37.

[3]孙毓庆, 胡育筑.分析化学.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55-60.

上一篇:美国总统的工资下一篇:工作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