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类操作

2024-06-14

注射类操作(通用7篇)

注射类操作 篇1

摘要:注射类操作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问题较多, 包括教学方法落后、与临床结合程度不够、角色扮演不到位等, 需做好针对性的管理。

关键词:注射类操作,护理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注射是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 是护理实验教学的必要内容。当前, 我国注射操作护理实践教学往往是在实训中心开展, 存在许多问题, 有待改进。如, 注射是一种侵入性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 需做好安全管理, 同时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更注重教学是否规范、流程是否符合要求, 教学过程与临床实际结合程度不够。本次研究试简单分析了注射类操作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注射类操作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 教学方法落后、模式陈旧

注射操作主要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内注射及皮下注射四类, 练习主要针对以活体为对象的注射操作。注射操作实践教学的过程是先进行理论教学, 根据基础护理理论, 详细论述注射的类型、注射前准备, 包括药械准备、患者准备等, 包括配药、注射器选择、患者体位与肢体、注射部位与血管识别、注射前皮肤消毒等;注射时注意事项, 如注射手法、入针角度、入针深度、棉签使用等;注射后的工作, 包括医嘱、巡视等。在进行理论教学后, 往往通过视频播放, 教师模拟, 器械展示等方法, 让护生观看操作流程。最后, 通过模拟人, 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整个教学流程千篇一律, 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教师完成整个知识的灌输,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往往会反复强调规范操作, 从细节上要求严格遵守注射的流程。整个学习过程非常枯燥。

(二) 与临床结合程度不足

与临床结合程度不足, 是当前我国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突出问题, 注射类的实验教学活体注射量明显不足, 注射操作对象主要是模拟人、各类学生自己寻找的物品, 练习的是注射角度手法, 与真实的临床注射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现实过程中, 患者的精神状态、年龄、配合能力、体位、体型等都会影响注射。当前, 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自我权益, 往往不会接受实习护生的操作, 客观上减少了护生临床实践的难度, 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又无法采用活体操作。

(三) 教学安全管理不足

在注射教学过程中, 出现针刺伤非常常见, 针刺伤危害可大可小, 可能会导致针刺感染。部分院校对注射器等器材的管理不到位, 学生带出较容易, 而教师对安全宣教不够重视, 未能传授注射器安全管理的方法, 有时一个小小的提示, 如将注射器放在盒子里, 每次练习完, 都盖上注射帽, 每次自我练习时佩戴手套, 这些都可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在进行活体注射时, 是发生注射伤害的高峰时期, 部分护生初次活体注射往往过于紧张, 持针不牢, 导致针刺伤。

(四) 教学的硬件资源不足

在部分院校, 注射模拟的器材非常有限, 许多学生共用一个模拟人进行训练, 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资源进行训练, 学生寻找的材料五花八门, 猪肉皮、胶皮管等成为实践训练的主要对象, 部分院校缺乏小鼠等活体实验对象。

(五) 角色扮演问题

角色扮演是注射教学的重要方法, 一般由一名学生扮演患者, 一名学生扮演护士操作。在扮演时, “患者”往往出现紧张情绪, 甚至出现晕针表现, 晕针的发生与过于紧张、环境等因素有关。“护士”初次实践操作时, 也往往出现紧张情绪, 持针不稳,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反而给“患者”平添了许多痛苦。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无菌操作原则坚持不到位,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往往出现不带口罩、抽吸药液时针帽随意放置等问题。

二、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改善教学模式, 除进行视频教学等方法外, 还需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对注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进行深入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需要掌握注射的流程, 还要知其所以然, 了解这些注射流程的目的, 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循证能力; (2) 注重与临床相结合, 在进行角色扮演时, 不仅仅需要扮演患者及护士, 还可添加家属等角色, 丰富情境模式, 让护生熟悉多种环境下的注射; (3) 丰富教学资源, 有条件可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4) 做好安全管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坚持零容忍, 使学生从意识层面上重视无菌观念, 这是对自身的负责; (5) 做好护生课外练习的管理, 加强宣教; (6) 开展角色扮演时, 做好动员工作, 准备好葡萄糖等救助物品, 一旦有护生发生晕针, 立即急救, 暂停注射练习, 避免其他学生因出现晕针过于紧张而导致练习差错。

注射类操作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问题较多, 并不是单纯注射手法的反复练习, 而是应基于科学的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护士注射的相关护理技能、理论水平, 培养临床思维。

参考文献

[1]马启龙.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5) :24-28.

[2]马少勇, 李远珍, 杨柳, 等.肌内注射技术教学在本科护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 (7) :153-154.

[3]郑杏, 杨敏, 高伟, 等.护理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 2014, 28 (12B) :4392-4394.

[4]张海荣, 陈云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教学系统设计[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 20 (3) :120-124.

猪场注射疫苗操作注意事项 篇2

1 滴鼻的免疫, 由于仔猪甩头喷鼻导致疫苗浪费。

2 栋舍领用剂量不准确, 导致疫苗量或多或少使用不完导致剩余。

3 操作流程不规范, 由于疫苗的使用剂量不同, 导致疫苗操作时剂量过少, 或者过多, 或者打分针。

4 采购剂量不明确, 由于栋舍猪群数量导致, 我们领用的疫苗有可能多于现存栏头数。

5 吸取疫苗时没有吸干净, 导致瓶内的疫苗残留。

6 注射时出血, 位置不准确。导致疫苗外流, 吸收不好。

7 注射器质量较差导致吸取的剂量不准。

注射类操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中职护理专业在校护生两个自然班共162人, 男32人, 女130人;年龄17岁~19岁;入学文化程度为初中。

1.2 方法

实验课中将每个自然班分成两大组, 每一大组分成若干小组, 2人为一小组, 护生自由组合。实验用物均为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药物为无菌生理盐水、其他消毒用物, 均一人一份用物。每一大组一名指导老师及一名实验员, 指导老师先进行操作示教, 提出实验要求及实验完成任务。护生分组操作注射, 课堂指导老师和实验员巡视观察指导, 课后与其他带教老师及实验员共同探讨, 与同学们座谈交流, 进行对真人注射课操作风险、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2 结果

2.1 真人注射操作风险项目、人数、比例、性别、年龄段分布 (见表1)

2.2 真人注射操作风险的原因分析

2.2.1 心理素质不稳定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因素:在校护生第1次真人注射, 害怕操作失败给同学造成痛苦或伤害, 担心老师批评、同学埋怨, 从而产生紧张和畏惧感, 部分护生出现心悸、出汗、手抖等情况。配合者的心理因素:目前大部分护生存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比如怕疼、怕引起对自己身体不好, 不相信同学的技术等, 扮演病人角色时表现出紧张、害怕, 甚至出现叫喊、流泪甚至晕厥的畏惧心理, 致使操作者操作时不知所措、慌乱和紧张。不管是操作者或配合者, 资料显示男生心理素质比女生好, 年龄长的比年龄小的好。

2.2.2 防护意识薄弱

在校护生初次接触真人注射, 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容易产生职业暴露[2]。如护生在注射完毕常不记得老师的指导而双手回套针帽, 操作结束整理用物时用手处理针头等, 存在针刺伤操作风险。

2.2.3 操作技术不熟练

①未能掌握锯安瓿及折安瓿的方法。②未能掌握分离针头与针帽的方法。③持注射器的要领及固定方法未能掌握。④进针点、角度、深度未能把握。⑤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注射时常因紧张而导致头脑空白, 动作笨拙[1]。如皮下注射针头进入皮肤后突然拔出针头, 皮内注射进针力度过猛, 肌肉注射绷紧皮肤方法不对等, 存在安瓿刮伤、针刺伤操作风险。

2.2.4 无菌观念差

在校护生在真人注射实验操作中无菌观念差主要表现为操作时忘记戴口罩、消毒皮肤范围不合理、消毒不彻底留有空隙、污染无菌物品不主动更换、反复跨越无菌区而不自知、用口吹消毒液没干的注射部位、用手按压进针点等[1], 存在配合者皮肤感染风险。

3 对策

3.1 消除心理因素, 提高护生操作自信心

①针对在校护生真人注射前的种种不良心理因素 (包括操作者和配合者) ;对操作者教师应给予正确的鼓励, 帮助护生建立合理的期望值;鼓励护生互相交流经验和感受, 以减轻心理压力, 保证注射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操作遭遇失误或失败, 教师应对护生抱以宽容, 鼓励护生, 使其树立信心。②对心理紧张、畏惧的配合者同样要用关心、体贴、赞美、肯定的语言进行鼓励, 以胆大操作成功的同学为榜样, 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些有思维创造性的话题和用手遮挡住“病人”的视线, 从而有效转移配合者的注意力, 可减少护生因疼痛导致的叫喊、流泪, 从而避免给操作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③教师规范娴熟的操作技术, 整套操作流程清晰, 有条不紊, 也为护生开始操作奠定了基础,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在缓解紧张情绪的同时注重对护生的鼓励, 增强其自信心, 鼓励和肯定贯穿于操作的全过程。指导护生自我调节, 积极有效地控制情绪是成功的前提, 可采用一些心理放松的技巧, 如做深呼吸、暗示疗法、榜样效应等。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 还要注重培养护生对病人极端负责的品格。护士的角色意味着他们要对另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负责, 提高护生自身素质和修养, 保持积极向上、稳重、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

3.2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指导护生正确处理针头

在校护生没有到过临床, 意识不到护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同时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对书本的知识点理解不透, 未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因此, 老师在对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授课的同时强调护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加强护生对真人注射操作时危险性的认识, 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老师在实验开始前, 示范正确使用注射器方法, 示范正确处理注射针头方法, 并强调存在操作风险的危险性, 减少操作风险因素存在, 提高教学质量。

3.3 规范操作, 加强练习, 耐心、细致指导

为了确保在校护生在真人注射前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 在注射理论课讲授后让护生多看操作录像, 模拟课堂让护生在萝卜上反复练习各种注射操作方法, 并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 在同学身上互相定注射部位, 模拟课堂严格要求且与真人注射课要求同步, 让护生初次就适应和接受各种规则。课间、晚修开放实验室, 让护生模拟反复练习各种注射, 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反复强调操作要领。①锯安瓿一定锯蓝色点面并锯凹陷处。②折安瓿时要用纱布包裹, 手着力点应在安瓿锯点上。③分离针帽时用力不要过猛, 避免惯性使两手回缩碰撞而刺伤。④消毒注射部位范围要在5 cm以上并不能留有空隙。⑤绷紧注射部位皮肤时, 手不能触及消毒范围。⑥注射完毕严禁回套针帽。⑦处理注射用物时操作应者戴手套, 处理针头时要用镊子。⑧操作者注射时要胆大心细, 皮内注射入针时可用针头挑起表皮再把针尖斜面完全刺入;皮下注射如入针较浅, 但又不敢再进针时可稍停片刻再把针头刺入至要求深度;肌肉注射持注射器要避免手指触及针梗部分, 左手持按压棉棒在绷紧注射部位时避免棉棒跨越注射部位。

3.4 强化无菌操作, 增强无菌观念[1]

护生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是造成皮肤感染风险的主要因素。老师在无菌技术章节授课时讲透操作要领, 无菌操作技术考试要求人人过关, 交代护生熟背无菌操作原则, 课堂默写并作为平时测试成绩计算。在无菌技术课之后的各种操作中加强无菌观念的灌输并反复强化, 如每个操作提醒护生要戴口罩, 消毒手, 使护生形成良好习惯。在模拟注射实验课中严格要求且与真人注射课要求同步:①课前由实验员组织学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②护生仪表整洁, 修剪指甲老师课前进行检查, 操作前戴口罩并消毒手。③吸药针栓不能伸入安瓿内, 手不能触及活塞。④对各注射用物明确区分无菌及非无菌。 真人注射操作实验, 既培养了护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同时也锻炼了护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提高护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为能更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普遍存在操作风险, 要求老师明确风险因素, 加强对护生指导, 与其他老师探讨, 与学生沟通, 积极采取对策, 以减少风险存在, 最高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邵玉净, 刘林, 王艳.浅谈真人注射课中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0) :69.

初中几何操作类问题探究 篇4

一、折叠的本质

几何图形通过折叠后 (如图1) , 折叠部分在折叠前后是关于折痕成轴对称, 即△AB′C和△ABC关于直线AC成轴对称, 所以△AB′C≌△ABC, AB=AB′, BC=B′C, ∠B=B′, ∠BAC=∠B′AC, ∠BCA=∠B′CA, ……几何图形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 折叠前后的图形全等, 其中, 对应线段相等, 对应角相等, 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1]

二、矩形折叠的方式

矩形折叠的方式有很多,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此, 根据折痕的位置可以将矩形折叠分为如下几种方式 (如下图) :

其中, 图2-1、图2-2中折痕经过一个顶点和一边上一点, 区别在于图2-1中将顶点B折到对角线AC上, 图2-2将顶点B折到边AD上;图2-3中的折痕经过矩形中相对的两个顶点;图2-4中的折痕经过两边上的两个点.

三、矩形折叠问题中蕴含的基本几何图形

三角形是几何问题中最基本的图形, 也是我们解决几何问题时常用的图形, 特别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在矩形折叠问题中蕴含着这样的图形.此外, 除了全等三角形, 矩形折叠问题中还有相似三角形, 可以为我们的解题提供帮助.

1.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较为常见的研究对象, 在矩形的折叠问题中, 一般都有 (折叠产生的) 角平分线和 (矩形提供的) 平行的条件, 所以常常能在图形中找到等腰三角形, 如图3-1中, 由矩形折叠可知∠1=∠2, ∵AD∥BC, ∴∠1=∠3, ∴∠2=∠3, 在△ACO中, ∴△ACO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我们经常考虑用它的轴对称性、三线合一等性质来解决问题.

2. 直角三角形

中学几何中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用方程的思想加以解决, 而方程思想的关键是要能找出等量关系.矩形中提供的直角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如图3-1中, 有Rt△ABC、Rt△ADC、Rt△AB′O等, 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从而求出某些线段的长度.

3. 相似三角形

在矩形折叠问题中除了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外, 还有相似三角形, 如图3-2中, Rt△CB′E∽Rt△CBA (A型相似) ;图3-3中, Rt△AEF∽Rt△DFC (直角型相似) .所以, 在这些图形中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一等量关系构造方程, 求线段的长.

此外, 在矩形折叠问题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几何图形, 我们要能够从中把它们找出来, 利用这些基本图形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

四、具体例题分析

矩形折叠问题主要解决有关角的度数、线段长度的计算、图形面积问题和说明图形的形状, 等等, 尤其是有关线段长度的计算是这一类问题的常见问法.

例1 (2009年中考) 如图4-1, 把矩形ABCD沿EF折叠, 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N处, 点A落在点M处.若AE=a, AB=b, BF=c, 请写出a, b, c之间的一个等量关系.

分析本题属于矩形折叠折痕经过两边上的点.

由矩形折叠可知:MN=AB=b, NF=BF=c,

∠BFE=∠NFE, ∠M=∠A=90°.

又∵AD∥BC, ∴∠NEF=∠BFE.∴∠NEF=∠NFE.

∴△NEF是等腰三角形, 则NE=NF=BF=c.

在Rt△MNE中, 由勾股定理知:MN2+ME2=NE2.

∴a2+b2=c2.

注:本题运用折叠的本质——轴对称性, 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还运用了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相关的性质勾股定理得出结论.

历史题材类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 篇5

而面对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 很多教师由于学生对过去历史和故事的人物一无所知, 所以阅读课上成了资料汇报课、历史知识课、品德教育课, 甚至把叙事类的课文当成写人的文章, 去重点分析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功勋。这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笔者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特点, 经过一些摸索和讨论, 总结出在执教历史故事类课文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主线, 拓展历史知识学习领域。具体操作要点为三段式: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一、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

所谓历史性词语是指只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才会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现在读起来十分生僻, 但对了解当时的历史却非常必要。可是,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这些词语的处理却不能面面俱到, 要根据感悟课文中心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理解。只有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开展阅读教学, 才不会使阅读课上成历史知识课。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中, 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性词语:“战国时期、邺、魏王、西门豹、漳河、河伯、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等。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这些词语的理解就要有所侧重, 选择不同的策略来理解。

(一) 阅读中自然了解

“战国时期”一词,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知道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 不需要对战国时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作深入了解。“魏王”是派西门豹去治邺的君王, 在本文中不是主要人物, 所以在课文中读一读就可以了, 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

“邺”和“漳河”这两个词, 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邺”是个“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地方。“漳河”就是“河伯的所在地, 从没有发过大水, 年年闹旱灾”。关于“邺”和“漳河”位于魏国的什么方位?现在又在什么地方?都不需要补充资料。

(三) 根据插图理解

“巫婆、官绅、绸褂”这些词语的理解,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 巫婆的样子、官绅的穿着、绸褂的款式一目了然, 不需要讲解。理解的重点还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巫婆和官绅都做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迷惑老百姓, 骗取钱财的。他们面对西门豹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怎样“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的, 从而感悟他们骗人的本质, 这是课文内容方面理解的重点。

(四) 结合旧知理解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理解。“开凿、渠道、灌溉”这些词语, 虽然是西门豹治邺时使用的一些方法, 但是学生对这些词语并不是特别陌生, 可以结合学生在马路上看到的修管道、浇灌马路两旁的树木等现象帮助理解这些词语。

对文中“战国时期、邺、漳河、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这些“历史性”词语的理解我们都不作为重点。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我们确定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由此可见,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历史性词语, 使用一些巧妙的策略理解起来并不难, 而且也并不都是理解的重点。

二、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往往伴随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经历的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课文的文体, 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 根据文体确定课文的阅读重点。写历史人物的课文要侧重体会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写历史事件的课文要重点理解事件的历史价值。

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治邺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怎样的聪明智慧, 我们无需作重点的理解, 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历史人物, 而是历史事件———了解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 他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悟的中心。

比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文中介绍了许多徐霞客经历的事件, 他荒野露宿, 栖身洞穴;他燃松拾穗, 走笔为记;他遭遇抢劫, 勇闯深洞。但是在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 重点却是感悟徐霞客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是这篇课文的中心。

三、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小学课本选入的历史题材课文, 往往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部分内容, 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拓展资料是必要的, 但是资料的补充不能由教师一厢情愿, 补充多了, 失去了课文的作用, 喧宾夺主, 还会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一) 辅助学文, 升华情感

例如要把一篇小小的《三顾茅庐》讲明白, 我们似乎有讲完《三国演义》的冲动。可是,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怎样处理这些看起来都很有必要讲一讲的资料呢?

首先, 《三顾茅庐》是一个历史故事, 写事的文章, 所以, 要果断地摒弃对于人物的分析, 直奔课文的中心“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

其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可以适当补充“刘备从前一年的秋天去拜访诸葛亮, 大雪纷飞的寒冬第二次拜访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只是补充了三顾茅庐的时间, 让学生感受到刘备的执著和诚意。这点资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

(二) 培养兴趣, 拓展阅读

在讲完《三顾茅庐》一文的最后, 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地进行资料的拓展。这些资料的拓展放在课外, 全凭学生兴趣, 因此每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都可以鼓励学生这样做。

(三) 审视历史, 公正评价

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历史资料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功过不照本宣科, 还给学生一个认识和判断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审视过去的历史, 学会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与过。

注射类操作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共1 060例, 其中男520例, 女540例;年龄最大80岁, 最小14岁, 平均年龄 (41.2±5.4) 岁;皮试应用抗生素为头孢菌素和青霉素, 均需要先进行抗生素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类为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青霉素类的有青霉素钠、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1.2 方法

将选择的病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 常规组用直接配制皮试液的一次性1 m L针头去皮试, 试验组用更换过的一次性1 m L针头进行皮试。操作人员要求:已经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且在临床工作2年以上, 有一定的经验。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 主管护师2人, 护师3人, 护士3人。

皮试液配制方法为:以头孢哌酮舒巴坦 (规格为每瓶2.0 g) 粉剂为例, 溶媒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 L。具体步骤为第1步, 头孢哌酮舒巴坦2.0 g加生理盐水8 m L, 浓度为250 mg/m L;第2步, 取上液0.2 m L加生理盐水至1 m L, 浓度为50 mg/m L;第3步, 取上液0.1 m L加生理盐水至1 m L, 浓度为5 mg/m L;第4步, 取上液0.1 m L加生理盐水至1 m L, 浓度为500μg/m L。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以此类推。皮试部位为上肢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皮内注射0.1 m L, 浓度为50μg/m L。

1.3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皮试后15 min~20 min后由2人同时观察皮试结果并记录。阳性:局部皮肤隆起, 并出现红晕、硬块, 直径>1 cm, 或红晕周围有伪足, 自觉痒感。阴性:局部皮丘无改变, 周围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假阳性反应结果判断指皮试结果阳性, 经更换皮试用注射器针头后重新做皮试, 皮试结果显示阴性, 静脉滴注抗生素液体后未出现过敏反应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用原液配制皮试液推荐使用的浓度为300~500μg/m L[2]。青霉素类抗生素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主要是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机体变态反应, 抗原的专属性取决于与蛋白载体结合的青霉噻唑盐酸等小抗原决定族[3], 所以在临床上不能以青霉素皮试液来替代头孢菌素的皮试液进行皮试比照。对青霉素过敏者中有10%~30%对先锋霉素过敏[4]。临床上采用头孢菌素原液进行皮试液配制, 要求皮试液浓度的配制要精确, 以诱发机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作为有效标准, 皮试液浓度配制太小不足以诱发机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则有可能显示假阴性, 浓度太大却可能刺激机体显示假阳性, 因此皮试液浓度在300~500μg/m L为宜。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要达到准确的浓度, 需要反复穿刺生理盐水瓶口, 在反复穿刺过程中钢针的针头会发生卷曲和损伤。皮试时用卷曲的针头, 对患者皮肤会产生不良刺激, 进针时也会不顺利, 拔针时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皮肤会相应出现潮红、皮疹等过敏反应, 直接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还存在新上岗护士技术掌握不熟练, 皮试液的配制需要更多的穿刺次数, 才能达到准确的浓度。此时的皮试针头已经不能再用于皮试了, 如果为了节省一个注射器, 这样皮试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干扰, 无法判断是否是因为皮肤过敏反应引起的假阳性。临床假阳性率高导致药物浪费, 患者无法应用更有效的药物, 造成治疗上的困扰, 也为医疗护理工作带来隐患, 需要我们采用更好的方法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我科通过反复实践, 科学观察, 采用皮试前更换新注射器针头的方法, 进针无阻碍, 拔针时也很顺利, 患者无明显疼痛,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 对皮试结果的判断没有了干扰, 降低了皮试阳性率。皮试结果判断更准确, 能够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 消除了医疗活动中的事故隐患,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樊学翠.对先锋霉素皮试液配制法的改进[J].黑龙江护理杂志, 2000, 6 (12) :34.

[2]国家药典委员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617.

[3]孙定人, 齐平.药物不良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10.

岗位操作类标准视频化的探讨 篇7

针对操作岗位的特性,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岗位操作类标准视频化。在这个平台上,将枯燥的说教式标准宣贯培训提升为寓教于乐、直观生动的培训教育,员工能够易于接受,学习效果好,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 标准宣贯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标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制定标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其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最大的社会效益。标准制定后必须进行宣贯,标准宣贯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标准实施的前提条件,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安全。只有全员参与标准的宣贯,深入人心,标准实施变被动为主动的时候,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2]。目前,标准的宣贯方式通常是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标准宣贯会和学习班,对标准的编制说明及技术指标的确定进行宣讲。这类标准宣贯的方式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1)由于是直接对标准的学习,在培训中容易出现枯燥无味的现象,造成员工对标准的学习、培训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培训效果不理想。

(2)员工对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刻、形象,不能理解标准中要求的内容,不能严格按照标准的条款执行,造成了操作不规范,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新入厂的员工,从开始就没有接触到规范的操作,导致同一岗位的不同人员工作“走样”。

(4)宣贯中理解程度不一样,很多职工只是肤浅的对标准的字面语言进行理解,造成了对标准的认识不足,形成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

2 岗位标准视频化

为有效对标准进行宣贯,探索油田标准化宣贯的新模式,使各级人员都能了解、掌握标准的内容及执行标准的有关知识。为此,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标准宣贯新方法———岗位操作类标准视频化。做法主要是根据标准内容以及操作过程中的相关要求,编写视频拍摄的实施方案以及解说词,对标准的每一项条款及解释进行解说,使整个操作过程和解说词有机结合。

2.1 岗位标准视频化的优点

视频是对标准条款的解释,对标准学习宣贯的过程,操作中每个动作都用标准的语言、标准的条款来体现,直观、形象,使员工看后对标准条款一目了然。标准宣贯时,以视频的形式对标准的条款进行讲解,改变了传统的仅对标准文本宣讲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工作积极性。

(1)把科学严谨的操作类标准变成员工容易理解的视频,注意了情景的创设,实现了情景与内容的有机融合,更加直观的对标准条款进行解释。

(2)通过视频化对标准进行形象的解释,突出了学习重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和操作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操作类标准视频化是新入厂员工训练基本功的载体,使新员工在工作中操作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惯性思维和习惯性错误。

(4)视频化有助于解决工作程序不清、工作环节不标准,同一岗位的不同人员工作“走样”的问题。

(5)岗位标准视频化有利于岗位操作能手的培养,解决违章操作造成的安全问题。

2.2 岗位标准视频化预期达到的效果

岗位标准视频化可作为岗位练兵的活动载体,操作人员在观看规范的操作后,按照操作标准的条款,反复练习,直至熟练、规范的操作。使员工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逐步提高操作水平。

(1)岗位标准视频化是培训方式和岗位练兵的创新,培训效果好,增强了标准的使用针对性。

(2)岗位标准视频化使员工的操作更加规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

(3)岗位标准视频化对于提升员工的操作水平和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4)岗位标准视频化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创新,效率高,实用性强,为油田的标准化管理开创了新的模式。

3 岗位标准视频化在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3.1 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的队伍

油田是高危行业,涉及工序多,操作复杂,为规范员工的监测操作动作,以岗位标准视频化为载体,结合实际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实现监测现场的标准化管理,为形成一支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检测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为油田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通过视频化的岗位练兵,丰富员工知识储备,增强学习动力,提高业务技能,让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为油田提供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油田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 结束语

岗位练兵练出了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岗位练兵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视频化是岗位练兵的活动载体。在这个平台上,为油田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操作队伍。

参考文献

[1]常政刚.如何做好石油工业标准宣贯[C]//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第十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2-14.

上一篇:TCP/IP网络安全下一篇: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