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节教学法(共12篇)
六环节教学法 篇1
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概念教学应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括概念—明确概念—应用概念—形成认知.本文就此“六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简要概述,与同行交流探讨.
1. 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引入,另一类是从实际问题引入.
(1)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引入.例如:在讲分数指数幂时, 教材上只是给出定义.为什么引入分数指数幂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概念的引入, 以及相反数、倒数的引入过程。乘法的引入, 就是当多个因数相加时, 为了简化运算, 引入乘法;当多个因数相乘时, 为了简化运算, 引入乘方, 等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所在, 迅速参与到概念的学习之中.
(2)从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实际背景,并借助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出概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概念的引入就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如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生产中的函数关系,气温变化,买卖商品中的函数关系等,引入函数概念.再如指数函数的引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折纸游戏:将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报纸对折1, 2, 3,……30次,你知道会有多高吗?若对折x次,得到高度为y, y与x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很感兴趣,动手去折,折到7—8次,就折不动了.用计算器算一算,对折30次,得到约为1087千米.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得出y=2x (x>0)这个函数.
2.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典型、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揭示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对比和类比,对比概念,可以找出概念间的差异;类比概念,可以发现概念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在引入偶函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函数f (x)=x2, g (x)=|x|的图像,学生很容易看出图像关于y轴对称.教师提出问题:你能从数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关于y轴对称吗?学生根据初中对称的认识,发现自变量x的值对称着取,观察它们的函数值.于是,学生计算了f (1), f(-1), f (2), f(-2), f (3), f(-3),然后学生猜想:x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值,它们的函数值相等.教师追问:是对所有的x都成立吗?学生计算f(-x)与f (x),发现相等然后教师给出这类函数的名字为偶函数.
3. 概念的概括
概括概念就是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分析,比较,把这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并推广到一般,即给概念下了个定义概念教学中把握好概念的概括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科学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建立向量的概念时,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有:数的抽象过程、实数的绝对值(线段的长度)、数的相等、0和1的特殊性、线段的平行或共线等,这些将为学生自觉、有序、有效地认知向量概念提供“固着点”.具体教学时,要设计一个能让学生开展概括活动的过程,引导他们经历从具体事例(位移、力、速度等)中领悟向量概念的本质特征,类比数的概念获得向量概念的定义及表示,类比数的集合认识“向量的集合”,类比直线(段)的基本关系认识向量的基本关系.
4. 明确概念
明确概念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包含在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概念,才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里“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同一个常数”的含义,一定要透彻理解,让学生知道如果漏掉其中一句甚至一个字,如“同一个常数”中的“同”字,就会造成等差数列概念的错误.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和提高.如异面直线的定义,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1)利用模型,观察得出异面直线的形象理解;(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异面直线的定义;(3)应用异面直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应用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概念的内涵,认识概念的“原型”,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及解题能力的形成.
例如《函数的奇偶性》明确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式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两种方法:定义和图像,并规范解题格式. (2) 式是一个奇函数. (3) 式满足f (1)=f(-1),但是非奇非偶函数. (4) 式是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5) 式是既奇又偶函数.这样使学生能用概念判断面临的某一事物是否属于反映的具体对象,是在知觉水平上进行的应用.
6. 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学习了一个新概念后,一定要把它与相关的概念建立联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新概念纳入概念体系中,即在概念体系中进行概念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存在相对完善的产生式系统,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高效地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存储着化归问题的“如果要解决……那么需要解决……”“要解决……只需要解决……”等丰富的产生式.
另外,学生在学习新数学概念的时候,知道如何将新知识归类存放在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恰当位置上,知道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角度整理自己的知识系统.这是丰富和重组更加优良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关键所在,也正是积极的数学思维发生的过程.
六环节教学法 篇2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素质教育首先应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江总书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校自九九年冬开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课题研究以来,经过全体实验教师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提炼、修正、完善,构建了“激趣导向、自学生疑、讨论内化、点拨精讲、评价矫正、拓展深化”的“六环节”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对深化我校实验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一模式教学,而不同的教学理论,将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在创新学习“四为主”理论指导下,以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构建的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总课题组“四导”教学模式的变式,是创新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其主要理论要点如下:
1、现代教育哲学研究表明:创新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所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2、教育的目的是面向未来,是为推动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传承——接受”式的教育已无法完全适应时代要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产生。创新是实现这一教育功能转变的根本途径。
3、创新学习理论认为:创新学习对中学生来说,有别于科学家、发明家、文学艺术家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不拘泥、不守旧、不盲崇、敢质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新学习的根本所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认识,而不只是重视知识的结果。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感受和领悟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知识的摄取、同化、顺应和整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学会创新。凸现学生自学、探究、创新的智慧和能力。
4、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根据教与学的这一最新理论,模式把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需要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的方法,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关键环节,变被动的、单一的学习为主动的、积极的、创新的学习,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创造性学习”的转变,实现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二、操作阐释
1、激趣导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对创造力的形成有启动、导向功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精心设计创新的问题情景,寓教学目标和研究问题于引人入胜的情景、幽默风趣的导语、悬念丛生的问题、直观形象的模型、承上启下的思考、新颖奇妙的实验之中,让学生在民主、和谐、乐学的气氛中,敞开思维大门,走进问题情景,处于跃跃欲试的强烈问题意识状态中。为自学、质疑、探究营造积极的心理准备。
2、自学生疑。自学是创新学习的基础,是质疑求知的基本途径。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景或导学提纲,阅读教材、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发现疑难,在原有信息与探究内容的相互作用中促成知识的同化,顺应和重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疑难困惑中产生质疑,在矛盾冲突中提出问题,在探索研究中升华兴趣,为讨论内化,合作交流创造积极的条件。
3、讨论内化。古希腊哲学家昆体良认为“大家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讨论内化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精心筛选带有普遍性、反映重难点、启迪学生思维、具有创新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悟出新知,在争辩中闪现创新,在解疑中提升能力,达到训练思维、阐述观点、内化能力、融洽感情、活跃主体的目的。
4、点拨精讲。教师的点拨,不仅可以释疑,而且可以启智。是理解知识、扩大视野、形成方法、实现创新的保证。教师应该高屋建瓴,因势利导,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中的疑难点,理解知识的关键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新知识的生长点,精心设计,精讲精析。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易错处,思维阻塞处,新旧知识连接的断线处讲深讲透,让学生产生“顿悟”、“豁然开朗”的感觉,达到“画龙点睛”、“更上一层楼”的目的,构建清晰、完整、系统的认知结构,为迁移应用、拓展创新奠基铺路。
5、评价矫正。积极的评价导向,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测学习效果,而且对升华学生的兴趣,强化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并给予即时的鼓励和肯定,同时结合知识的重难点、学生易错处,设计小巧灵活、层次分明、思维开阔、寓知识检测、方法训练和能力形成于一体的开放性练习题。多层次、全方位反馈学习效果。对知识的遗漏或错误给以及时的补救和矫正。
小学英语六环节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六环节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2012)06-0007-05
徐水县中小学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三、四、五、六”的工作目标。实现三个转变: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四种景象: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有兴趣地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学习;五个走向:走向平等、走向自主、走向合作、走向生活、走向生成;五个目标:牢固掌握知识,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六个环节:“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一展示交流一引导点拨一总结归纳一检测提升”。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侧重谈谈小学英语六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思考。
一、六环节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年级目标的等级差异,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六个环节教学模式,以确保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一)教学宗旨
各年级遵循生本化、策略化、语用性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创新能力,特别注意语言的灵活应用,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按课标的一、二级要求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1.三、四年级:一级要求。重在培养兴趣,找准兴趣点,注重渗透学法。六个环节可灵活应用,侧重趣味化、活动化、生活化,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乐学,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感到——LearningEnglish is fun!It’s easyl
2.五、六年级:二级要求。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学要侧重灵活、开放、多样化,即教学手段要灵活,形式要多样、思维要开放。
学生学习过程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总结方法,学会学习,提高各种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六个环节的具体实施
1.自学质疑。此环节可以放到课前,也可以放到课中,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自学,初步了解新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和突兀性,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不仅了解教材,而且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并可勾画或记录自身实际问题,师生双向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目标的呈现可以口头介绍也可书面呈现。教学目标要依据课标、参考书、学生的需求而定,不能过易或过难,要适中,教师要把握“度”,切忌把教学目标定错方向,偏离主题。
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所学的不是母语,自学时会有困难,因此建议三、四年级在课中实施此环节,否则会弄巧成拙,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会有负面作用。
五、六年级依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时机。课前预习可以采用听读、跟读、请教、打电话询问老师、借助点读机预习、查网页在线词典等方法。
2.合作探究。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合作要有实效性,探究要有针对性。
首先,科学分组。每组4~6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注意男女生人数搭配,考虑性格差异,性别差异,爱好差异,从形式上让学生感觉差异性)。
其次,小组分工。选好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组长的选拔很重要,性格要外向、张扬,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合作探究是否成功,组长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此环节注意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人人融入到课堂中,做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最后,合作探究的问题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经过合作探究找出答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集思广益,体会成功很有必要。
3.展示交流。本环节学生通过倾听汲取知识。通过交流获得信息,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机会。各小组将本组内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组际交流,教师记录各小组疑难,其余小组尝试解决疑难,也可通过展示解决疑难。
①展示内容:展示单词或句子的读,展示记忆方法,展示简单应用。
②展示形式:展示形式为小组形式,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③展示的层次性:展示交流要有梯度,知识由易到难,先解决认读,再解决记忆,然后是应用。
④展示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组的真实情况,尽量让不同小组从不同角度,展示不同的内容。
⑤展示的激励性:教师要有奖励机制,方法多样,有鼓励性语言,让学生得到精神的鼓励,还可以有简单的物质小奖品,让学生双丰收。
4.引导点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当学生走人误区,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对知识徘徊,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快要走向成功的终点,遇到荆棘,教师要及时点拨,让学生如梦方醒,恍然大悟。这就是教师引导的作用,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在课堂中随时可以进行引导点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归纳总结。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目标,或者放手让学生谈收获,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完善板书设计。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学习生词时,启发学生将新学单词与原来学过的词进行比较,使新知与旧知发生联系,牢固纳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语篇时,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大意,解决Who、what、when、where和how的问题,通过阅读文本能够搜集获取信息,并能应用信息。
6.检测提升。此环节是对以上环节的检验及反馈,题量要适中,题型要多样。例如:学习颜色单词时,可以涂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能力;对话内容,根据对话内容创设真实的情景,采用编对话,把对话内容补充完整,或用采访、调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交际、创新能力;关于读和写,可以口头介绍或写成小文章。学习家庭一节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照片,体现学以致用,走向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
六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体系,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自疑自探,步步提升。但在实施时并非每节课都局限于该模式,一级要求的年级可突出部分环节,比如词汇可以让学生自学,对话则可合作等;二级要求的年级则在应用此模式基础上注重风格特色;在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变通。
践行六环节不能流于形式,第一,要注意实施其服务于有效教学的宗旨。第二,不能盲目、频繁地进行合作探究,要找准点,选好合作时机、合作内容,注意合作的有序与全员的参与。第三,环节间要衔接紧密,注意过渡,不可生搬硬套。
二、采用多种途径,实现六环节教学
(一)优质课展示与研讨
有了思想铺垫,继而进行教学行为的引领与实践。为使教学达到有效果、高效率,可以开展优质高效课堂展示与研讨会,通过观摩研讨,使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送课下乡活动
开展“城乡交流,资源共享”的送课下乡活动。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范例,从而使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深人、广泛地开展。送课下乡流程如下:本乡镇教师上课,骨干教师送课,交流研讨,教研员总结引领。送课下乡活动深受教师欢迎。而且可以使师生更为真切地感受课改的变化,体悟因需而学,因需而教,感悟教学的有效性,开拓教师视野,增强教师间思想的交流,激发教师改革的信心与热情。
(三)下乡巡回视导
成立小学英语学科课改教师协会,研究会的成员深入到各个乡校,从六环节人手,进行实际的培训与指导。
(四)教学设计、案例、反思、论文、随笔的评选
评选能起到鼓励作用,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评选,可以促进广大教师对“三四五六’’的反思与践行,记录教师的教学精彩以及教学的缺憾,鼓励教师原创,并在评选时成立网络筛查组、计分组、监督组。对抄袭作品采取一票否决,让原创作品脱颖而出。
(五)教学标兵评选
首先进行县级标兵评选活动,荟萃、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为六环节的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推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获得县级标兵的送市参加进一步评选,评出县、市级教学标兵。
(六)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技能大赛
为了促进教师学习,举办小学英语教师综合能力竞赛。内容分为上课、评课、反思、讲教育故事等等,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全方位发展,不仅能上课,还能科学评课,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完成自身的飞跃。
(七)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敦促教师发展
为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的自我发展与提高创建百度空间徐水小学英语,密码是用户名的首字母,在空间有活动记录,有教学设计,有问题研讨,有好书推荐等栏目。目前已有三万多人次的访问量。邮箱xjenglishg3@126.com,xjenglishg4@126.com,xjenglishgS@126.corn,xjenglishg6@126.eom,在相应年级邮箱中交流试题类型,完成任务布置,发送乡校级教学设计,讲述教育故事等。总之,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实现教师的共同进步与提高。
三、探索六环节教学具体课型
在六环节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堂观察,资料收集,初步探索出六环节模式下的小学英语词汇课课型。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参照,鼓励教师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地践行六环节教学模式。六环节词汇课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自学质疑
本环节包括游戏chant热身,简介目标,自学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独立思考。
以人教版六上Uintl PartA Let’s learn为例:学生预习可记录如下
1、I can read 1.——2.——3.——4.——5.——words.
I can’t read 1.——2.——3.——4.——5.—— words.
2、How to remember these words:
taller→tall/all/waU/ball/small/short(通过相似词形联想和反义词联想进行记忆)
stronger→strong/long/song/street/stream(利用相似联系和长词分解进行记忆)
3、How t0 use these words:
You’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由此句发现规律A is——er than B,进而尝试用本课其他形容词比较级谈论自己和身边朋友及家人,让英语走向生活。
由自学过程可得知词汇教学目标实际为解决“三个怎样”:即怎样读,怎样记,怎样用。
无论三、四年级还是五、六年级,自学指导要求有具体内容,有明确目的要求、有可行方法、有时间限定。
Step 2合作探究
本环节是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学生个体的问题如单词发音、记忆、应用,应先进行小组内交流,兵教兵,初步尝试解决单词读音问题,并探究发音规律,然后探究单词记忆方法,探究词汇的实际应用。汇总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本小组记忆词的方法,以便组际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具体(合作内容应为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合作要求要明确、分工要具体,做法要明确,时间要恰当。仍以pep六上Part A Let’s learn为例:学生合作学习内容(1)单词taller、stronger、shorter、older,younger读音问题——探究发音规律;(2)如何记忆这些单词——探究记忆方法,进而探究词汇的实际应用。
Step 3展示交流
本环节学生通过倾听和交流获得信息,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和机会。各小组将本组内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组际交流,教师记录各小组疑难,其余小组尝试解决疑难,也可通过展示解决疑难。
以小组形式展示单词的读,展示单词的记忆方法,如:根据发音规律older,shorter,younger;根据反义词taller←→shorter,younger←→older;根据词形拼写stronger/younger,taller/smaller;根据单词简单应用,小组成员分别用所学词介绍自己。
展示交流先解决认读,再解决记记忆、应用。不同小组选取不同角度展示不同内容。非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或质疑或纠正。教师择机评价激励。
Step 4引导点拨
听音正音。教师提供标准录音,引导学生借助录音尝试自己解决单词读音问题。听音正音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补充,最后点拨释疑,引导归纳发音规律、词汇记忆策略。
Step 5提升运用
本环节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词汇的应用练习,依托本课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本课内容,可联系旧知,进行整合和创新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灵活应用。此环节一般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学生在小组创新应用形容词比较级表述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可开拓思维,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并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升华。
仍以pep六上UnitlPartA Let’s learn为例:学生创造性地将比较级用于家庭成员,从身高,体格和年龄描述人物。而且在活动中较好地应用人物角色分配,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迁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1.A:How tall are you?
B:I’m 160 cm tall,
A:YOU’re taller than nle,
2.A:My father i8 stronger,
B:Yes,He’s stronger than our P,E。teacher,
3.A:How tall is Mike?
B:He’s 169cm,
C:What about his mother?
D:She’s 158em,He is taller than his mother,His mother is shorter than him,
4.A:Look at that old man,Who’s he?
B:He’s my grandfather
C:How old is he?
B:He’s sixty years old,
D:Oh,He’younger than my grandpa,My grandpa is 70 years old,He’s olde~
Step 6达标测评
本环节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是口头形式。题目来源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之间互评,也可是教师总评,形式多样,也可交替穿插进行。注意此环节包括测评后的反馈与评价总结及作业布置,且测评后的反馈要注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练习、反馈练习。
小学英语对课堂教学课型的总结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在实践中推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三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这是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按自学提纲进行学习。
2.导学达标阶段:这是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这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五、经历改革谈收获,发现问题找对策。
(一)在六环节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课型的归纳总结,我们还收获了很多
1.词汇教学的"Three hows”。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词汇教学依据“How to read,How to-remember,How to use"这一主线,巧妙应用六环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并初见成效,我们欣慰地看到:课堂变化了,学习有趣了,教学相长了,师生发展了。
2.可操作性强的英语听读。即:有具体要求,有具体时间,有效果,有监督。听读是一项软性作业,如果只是布置听读,泛泛而谈,就会是空头支票。徐水小学英语教师在长期实践中,依据自身学校身处县城,学生条件优越,家长素质较高等长处,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外听读作业五步法:①内容:XXX②遍数:跟读、指读、大声读五遍;独立读、大声读五遍。③效果:会读、读熟会背、背熟。④时间:XXX⑤家长签字。这种要求具体的听读做法,加强了可操作性,培养了学生听读习惯,利于学生形成语感、增强其熟练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
3.在六环节教学改革中,教师变了。教师的角色变了——由原来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组织者、点拨者、激励者、合作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了——由填鸭讲授变为点拨引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了——师生是平等的朋友的关系;教师的教学设计变了——更多联系理论,科学设计,统筹安排,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教师转型了——由经验型教师转向了科研型教师,人人反思,时时、事事反思,教师在反思中提升了自我。’
此外,改革激起人们的参与热情,借课堂教学改革之风,教师积极反思,积极参与县、市、省论文评比,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参加省、市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七名老师获奖。
4.在六环节教学改革中,学生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听、记、背,变为交流、合作与探究;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单纯是教师的预设,而是师生双方面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地位变了:由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兴趣浓了,解决了自身问题,减少了拦路虎,学困生开始入门了,学优生在互助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的胆子大了,学生在交流合作与展示中锻炼了胆量以及其它非智力能力,以前不敢说话的爱说了,也会说了。
(二)在六环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引发了思考
1.小组合作中学生参与广度不够,部分学生还不能积极参与到其中,有依赖性,滥竿充数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2.六环节教学模式之间的过渡还有些生硬,运用不能得心应手。有些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还不很清楚,不敢轻易发言,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
六环节教学法 篇4
“六环节”教学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 充分参与学习过程, 主动探究, 自我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六环节教学法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展示点拨——总结梳理——巩固检测。其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成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激发者和引导者。
二、“六环节”教学法的教育功能与教学价值
“六环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越来越凸显出独特的模式与强大的动力, 对于提高和引领中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思维容量, 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模式。
“六环节”教学法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 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欲望。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过程, 以创造性的“教”来诱惑学生创造性的“学”, 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环节”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注重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其次,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进师生关系, 不仅有利于情感交流, 而且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为学生潜能的充分营造适当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认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同时应做到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做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创造性地丰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再次, 鼓励学生发扬挑战精神,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思维得以产生、维持和深入。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六环节”教学法的教学价值
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学习成果, 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六环节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能力, 提高课堂的生机活力, 对教师的专业法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首先, 教师的教育理念要超前, 教学技能要高标准, 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主体来开展。例如, 教师指导环节中, 要向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内容及具体要求, 同时, 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 体现思维的层次。其次, 小组合作过程中, 教师应提前做好合作的准备, 如: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合作交流内容, 设计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小组的评价方式。第三, 合作学习课堂与传统课堂最明显的差异在于, 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 这对教师驾驭课堂和组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 作为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应变能力。
四、“六环节”教学法的结构和操作程序
(1) 教师指导。这一环节主要是对第二环节“学生自学”进行指导:自学的内容、自学具体要求、自学时间、对疑难问题或思考性问题进行标记,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2) 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老师的设计或导读提纲, 进行自学, 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巡回观察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标识, 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作好准备。
(3)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中要有学生之间的讨论, 即兵教兵。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长安排记录好经过小组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要巡回指导, 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 为展示点拨作好充分准备。
(4) 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让每个小组提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 进行小组间交流展示, 各抒己见;其次,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 对各小组讨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进行点拨总结, 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点拨答题方法思路;再次, 教师讲解需要拓宽、加深的内容, 以及本部分内容在理解或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 总结梳理。让学生总结、归纳、梳理学习的内容、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梳理情况进行指导, 总结提炼升华, 画龙点睛, 交给学生理解、掌握、记忆的方法。最后可以将师生总结梳理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出来。
(6) 巩固检测。针对所学内容, 精选习题,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理解或记忆。或一分钟记忆比赛, 或知识性、方法性的思考题巩固, 或习题检测。最后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总结, 对未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落实补救措施, 实现“堂堂清”, 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五、相互关系
导学案教学六环节 篇5
长白实验中学
李
升
“导学案”教学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是由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上,甚至有的还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从教师这个“缸”里把知识一瓢一瓢地装在学生“桶”中。这种模式是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来的。我们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一个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课,没有活动,没有”做“,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我们还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标的探索和高度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正是形成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基础。所以我们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更关注学生作为”社会中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的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正是在这种全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逐步总结并提出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同样,要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必须建立起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因此,我们在总结了以往 “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导学案”的六个教学环节。
1、教学目标:
以本节知识重点、难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知识流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本节要解决那些问题;以教材阅读为背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主线设计教学目标。当然,目标的设计既要简洁又要明确。
2、引导发现: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或设置问题。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和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从上课开始的前一天,自行设计相关的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课本内容提出或设置需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激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此引导的作用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合作探索:
对(2)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的问题;或形成引入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把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归一的思考更科学化,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如,让学生从背景材料中发现知识规律、特点、方法,进而解决本节研究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自主探究:
在(3)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式进行。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要激励学生,争取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全学生们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并且由知识点所散发的辐射区域形成规律性流向形式,以便学生能够灵活多样地理解、掌握、应用所学解决本节知识所涉及的问题。使课前课后问题的衔接、扩展、延伸紧密结合,并构成问题链。这种把课前、课中、课后知识及问题组合成类似于食物链的问题链,就是一种不局限于单纯课堂教学的开放教学模式。
5、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3)、(4)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让学生来评价: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的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有何意义?有何应用价值等等?对于某一学生的评价或小结,教师还可以让另一个学生再作”评价“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构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课堂上不在是只传授知识,课
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也不是简单地只由教师来讲授,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地自学探索,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并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
6、拓展转化:
课的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问题的思维度、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来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并将新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引导学生提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设问、疑问、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能否最终解决问题,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后教师布置三类作业:一类是不限定格式、自主式的作业,如阅读参考书的相关章节,预习或在教科书的右边处写的批注,作略解等;二类是有指定要求的常规书面作业,要“少而精”;三类是选作性作业,或探索性作业,或微科研小课题等。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导学案”的”导学“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或“示范”,是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而学生在”导学"启示下进行探索,学会自学,掌握学习过程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谈“少教多学六环节”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巧妙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定下良好的基调。《毛主席在花山》是一篇写人的课文,根据这一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然后问:这一课主要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事?作者是怎样写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类型特点和教学重点,巧布疑阵,并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
目标既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又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用目标引领学习行为,才能保证有效学习。根据写人课文的特点和教学重点,我把《毛主席在花山》一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这样,学生学习时有目的地学,有针对性地学,学得有效。
三、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途径。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指导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时,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进行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解决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时,互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教师引导解决。如《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先出示学习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默读课文,从三件事中,每人选择一件最喜欢的事,从这件事中勾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看出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依据学习指导进行自主学习(一般10分钟),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一般3-5分钟)。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一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一边搜集学习信息,具体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高质量地教提供依据。
四、反馈质疑
这一环节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度。只有通过反馈质疑,教师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为下一环节以疑定教提供依据。如教《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时,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反馈学习收获,然后要求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的问题,简单的让差生回答,较难的让中等生回答,难的让优等生回答,优等生回答不了的问题,有待教师引导解决。
五、以疑定教
这一环节是教师主体行为最精湛的表现,教学时,教师心中要明确“教什么”和“怎样教”。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了解描写人物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体会,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情的共鸣,从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领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从而达到少教多学这一目的。如教《毛主席在花山》一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解决学生的疑难,然后抓住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读中体会、读中欣赏,深刻感受毛主席关心群众,热爱群众,一心为群众着想的伟大形象,深刻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从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丰满起来。
六、迁移训练
学习的目的为了运用。只有经过训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会学奠定基础。如教《毛主席在花山》一课时,学生掌握了写人类课文的阅读方法后,首先要求学生完成(1.本文按________顺序,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本文抓住人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细节描写,表现了毛泽东一心为群众着想的高贵品质。)这两个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小片断。这样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长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教学时采用“以一带多”的教学策略,重在“一”字上下功夫,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以一篇课文带动其他类似结构的课文的阅读,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语文素养,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例谈 篇7
为了提高“六环节”教学法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有效教学, 我们又推出了“一案”来辅助“六环节”教学, 形成了“一案六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我以《幼时记趣》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为例来谈谈“一案六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与运用。
●设定三维立体的学习目标, 确立教学重难点
《幼时记趣》是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的一篇文言文。其所在单元专题是“金色年华”, 共有四篇描绘童年乐趣的文章, 而《幼时记趣》写的也是童年趣事, 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本课实际, 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断句;
2.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二、能力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意, 读懂课文;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物外之趣”;
3.能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从而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
三、情感目标
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 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 观察生活, 体会作者想象奇特的童真童趣。
有效教学不能漫无目的, 只有设立好重难点并围绕其展开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把本课的重点设定为: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 观察生活, 体会作者想象奇特的童真童趣。
●利用教学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并突破重难点
学案起着预习提纲的作用, 我把学生需要掌握的作者介绍和关键字词等基础知识, 还有围绕课文预设的问题以问题序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这些问题, 能够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我预设教学重点的突破也是通过前4个问题来实现的:
问题1:走进作者和课文。
沈复, 生于1763年, 卒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 长洲 (今江苏苏州市) 人。清代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浮生六记》。“记趣”的意思是记叙童年趣事。
问题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藐项为之强怡然唳凹凸沟壑土砾蛤蟆
问题3:找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例: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 眼力。察, 看清。秋毫,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问题4:从文中找出所有含有下列字的句子并翻译。
强、邱、观、察、然、神、方、之、以、或、其、盖。
翻译句子: (1) 群鹤舞空; (2) 徐喷以烟; (3) 作青云白鹤观; (4)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 以丛草为林; (6) 二虫尽为所吞。
而对教学难点则是通过问题5至问题9来突破:
问题5: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请你概括一下。你认为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个事例?它好在哪里?
问题6: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
问题7:课题中的“趣”指的是什么?在文中作者认为自己能得“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8: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很普通, 比起人来很微不足道的草木昆虫是仙鹤、山林野兽和庞然大物呢?你的童年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 请谈一谈。
问题9:作者把癞蛤蟆“鞭数十, 驱之别院”, 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童心”?
●“六环节”教学流程
为了激发学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 调动学生激情昂扬的情绪, 在背景音乐下,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天空是用纯洁的心灵描绘成的海蓝色;童年的画卷是用希望勾勒出的五彩缤纷的梦想;童年的诗歌是用幻想谱写成的一曲完美的乐章。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幼时记趣》一起来追忆美好童年, 一起来感受那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接下来我运用学校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六环节”课堂教学模板来设计教学流程。
(一) 预习
在预习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听读课文和教学案检测, 听读课文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规范朗读断句。教学案检测的5个问题则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考核和验收, 了解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做到“以学定教”。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我采用学校一贯坚持的小组加分制, 把每个问题设置为3分。
(二) 展示
在展示环节我设置了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朗读比赛的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 选取2、3、4三个自然段中的任意一个段落进行朗读, 朗读方式自选———可以是个人或几人读也可以是小组一起读。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培养其良好的朗读习惯。翻译比赛的目的则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具体操作如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把课文翻译成易懂的现代文, 事先不告诉各小组要翻译的段落, 小组准备5分钟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任务并在班级进行翻译成果展示, 然后教师作点评, 点拨难以理解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三) 互动———生成
互动———生成环节, 通过针对文章内容设置的问题序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 然后汇总答案、教师点评。学生讨论研究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体会作者童年乐趣和童心的过程。在问题8生成答案时我对“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加以讲解, 目的是对拓展环节设计的写作练习做好知识铺垫。
(四) 拓展
如果说在课内习得了知识是把握了基础, 那么拓展便是基础的延伸, 兴趣的再次激发, 能力的更深层次培养。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A.请同学们把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联想联系起来。
1.“钢笔”———“袜子”2.“香烟”———“梨子”
3.“火车”———“金矿”4.“书籍”———“电脑”
B.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下面的这句话续写一段话。
八月十五的晚上, 望着圆圆的月亮, 我想:___________。
我设计此环节的初衷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并学会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
(五) 达标
课堂教学中, 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 及时矫正;真实反馈, 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焦点, 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 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包括学案中的基础练习与巩固案中的巩固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 做到“课课清”“堂堂清”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填空。
1. 沈复, 字 () , () 代作家, 著有《》。
2. 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围绕 () , 记叙了 () , () , () 。
二、解释加点字
1.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 私拟作群鹤舞空
4. 蹲其身, 使与台齐。
三、翻译句子
1.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2.徐喷以烟, 使其冲烟飞鸣。
3.作青云白鹤观。
四、课文理解。
找出文中能体现“物外之趣”的句子。
六环节教学法 篇8
为此,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构建“六环节”课堂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现分享如下:
一、“六环节”教学模式简介
“六环节”教学模即把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总体设计为“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反思促学”六个环节:
1. 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环节是在强烈的目标意识下, 教师和学生共同“导”出新旧认知的矛盾冲突、“导”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导入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是以旧导新、以新导新, 也可以是从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导入教学目标;导入的思维模式上, 要有强烈的新旧认知的矛盾冲突意识, 要在认知的冲突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建构中, 力求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高度统一。如在八年级地理《农业》第二课时中, 设置了两个问题: (1) 是否可以将南北方两种粮食作物相互交换吗? (2) 为什么?通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总结得出相关知识要点。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就有话可说,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学生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自主探学
自主探学要求学生以独立自主的品质,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教材文本的学习理解, 初步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找出难点, 并初步解决各自的问题。自主不是放任自由, 要有具体的学习问题 (体例) 和任务 (要求) 做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各学习小组的困难和问题 (以备合作研学之用) , 并适时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如在八年级地理《黄河的治理》课中的“黄河的概况”请大家认真阅读48页的文字以及图片, 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小组中的同学分别找出答案, 时间3分钟。 (1) 黄河发源于哪里?又注入哪里? (2) 用记号作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3) 描出重要的支流 (4) 依次流经哪9个省区, 如何记忆? (5) 流经哪些地形区? (6) 黄河的贡献?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完成思考题, 找出自己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各学习小组的困难和问题, 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并且培养学生读图、归纳总结的能力,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
3. 合作研学
合作研学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传承, 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否定和发展。要明确合作的问题和项目, 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研学;学习小组的分工要明确, 要有“兵教兵”、“兵强乓”的具体责任, 尽可能地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各小组指导学生开展合作, 并在小组中做简要评价, 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学困生的表现, 并做个别辅导;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 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实时深化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教学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比如在上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这一课时, 当学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时, 先播放了几幅画面:海船远去的画面、月食时月亮上看地球的影子的画面和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的画面等, 然后提出问题: (1) 海船海船远去时, 为什么先是看不见船身, 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2) 月食时从月亮上为什么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3) 为什么平面中北极星的高度角大, 球面中北极星的高度角小?学生以此情景探究活动为载体,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以活动为平台呈现知识, 这样,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道理, 自觉地、主动地获得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4. 展示比 (赏) 学
展示比 (赏) 学通过组际间展示、交流各小组在“自主探学, 合作研学”中取得的学习成果, 展现自我、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要让每一学习小组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 避免少数的好生重复表演;要鼓励展示的学生面向全体同学大声地表述, 同时允许同组的同学进行补充;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分析、欣赏, 又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同时适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并及时地板书;教师还要以精彩的串联与精准的引导展现教学智慧, 让学生欣赏的同时巧妙地将展示活动引向深入。如在八年级地理《农业》第二课时中, 在学过新知识的的基础上, 以“我是中华小导游”的形式, 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讲一讲当地的农业特产。这样各小组在“自主探学, 合作研学”中取得的学习成果, 展现自我风采;同时各小组对展示的过程、展示的结果相互欣赏, 感受成功也分享喜悦, 体会学习的乐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5. 检测评学
“检测评学”这一环节, 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练习巩固的传承, 其主旨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但又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练习巩固, 它的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可以是 (1) 评学生, 评效率:上台绘画并填写, 课内完成指定作业, 用一句话总结本节内容 (2) 评老师, 评教法:学生是否喜欢 (3) 布置作业:填充地图册课本作业等。通过小组PK、师生交流、练习巩固, 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达到当堂补缺补漏, 不留学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和效率, 也增进师生感情。
6. 反思促学
反思就是对自己经历过的思想、心理感受及行为的体验和思考。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自我评价, 和对“评价”进行再评价。让学生做的、说的、写的尽可能多些, 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小结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 并对合作小组当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本环节学生可在在课后完成。
二、“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关注点
“六环节”教学模式, 是以新课标为依据, 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 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 以活动为呈现平台来设计的。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 开展活动, 体现基础性
新课改不是忽视基础, 而是要重新审视基础, 特别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即在选择课堂活动时, 要重视对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过程的阐述, 更应把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课堂教学的范围, 坚持基础的全面性、发展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师生互动, 把握平等性
新模式中要求师生互动, 老师的职业特征转换为管理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并没有消失, 而是成功的进行了角色转换。而学生学习小组内的分工切忌按学习成绩排序, 可以按角色分配, 也可以由小组自行推荐, 这样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相互帮助, 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 保护每个学生活动的平等, 增强集体荣誉感。
3. 与时俱进, 突出创新性
与时俱进,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地理教学中更应把握时代的脉搏, 不断创新, 无论是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 还是活动的开展, 都应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的发展合拍, 贴近社会实际,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堂教学需要模式, 无模式则无强制性规范, 课改理念和质量效果就无法落实和保证。“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立新不破旧, 改革不忘本, 旧瓶装新酒, 补短不弃长, 导学交互, 动静交错, 讲练结合, 张驰有度,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六环节”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作用;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学统一;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为原则;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六环节”,课堂教学,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吴飞, 孙志满, 程光龙.和易以“学”.走进“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12.
[2]王廷发.把握课堂“六环节”构建课堂高效性——新课改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之我见.科学咨询:中甸, 2012 (1) .
高中英语教学要抓好六个环节 篇9
一、兴趣的培养。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充实感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情趣的语言环境,精心设计多种交际活动,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创造性地发挥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习惯。
1.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有一本好的工具书。
2. 预习的习惯,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做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预习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课前预习单词时,不光要识记单词,还要查词典,记例句,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
3. 整理错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4. 阅读课外书和摘抄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阅读,做好摘记。
三、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模块的内容进行筛选。
特别是有选择地进行口语、听力部分的训练。教学过程中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词汇语法的掌握,并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方面,首先要教给学生泛读、查读和精读的策略;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复习背诵模块的单词,鼓励他们通过音标、构词法等科学地记忆单词,并坚持每节课课前进行小测;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语法点,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重难点,然后再归纳总结,课后布置相关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避免“中国式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五、通过扎实掌握单词、短语等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单词、短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掌握好单词、短语,才能看懂句子和题目和文章,才能连词成句,行文流畅,而没有掌握好单词、短语的学生是很难运用好英语的。
六、创设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
1. 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待学困生,我尽量用难度适中的问题问他们,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如果回答错误我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增强了参与意识,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于优等生,我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课后要多做提高题,增加阅读量等。
2. 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与学生沟通, 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而且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并加以改正。
六环节教学法 篇10
“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天津中学创立并实行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我校于2012年引入, 通过学习、借鉴、实验后, 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校大部分班级推广。
其环节为:导入 (引入) ———自学———交流———展示———反馈———小结。
这六个环节贯穿着“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理念, 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其中, 易学易懂。
“导入”环节, 实际上是“确定目标”, 指点方向。它回答的是“我们要带学生去哪里”这个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的行为就是确定目标, 构建学习情境。而学生的行为就是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并在目标的牵引下进入学习情境, 进而走向好的学习状态。这一环节的要求是, 在内容上要充分反映本节课教学的价值内容, 是教学重点、难点的预设;在时间上要快速传递信息, 不拖泥带水, 直奔教学主题;在情境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调足学生的口味,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学习欲望在情境中陡然升起来, 被教学目标吸引。
“自学”环节是由“确定目标”向“导向目标”转化的第一个途径, 是学法指导的第一个环节,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自学目标要细化教学目标, 使每个教学目标都要有任务落实, 有途径可循。指向性一定要明确。划分一定要有层次性, 一层一层剥笋, 便于学生自学, 学生易于对问题的解决, 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所以, 导学案中自学环节内容设置是最考验老师水平的———自学既要体现教学的价值问题, 但又不宜全面开花;既要注意学生的学情, 又不宜把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跳一跳, 就摘到果子”。同时, 自学中还要充分体现学法指导, 因为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 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是学法的有效积累。
“交流”环节是“导向目标”的第二个环节, 是“自学”后的自然流露。它是在学生自学后, 小组内部的一次交流。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把自学中独立完成的任务拿到小组中去, 自我交流, 在相互学习中形成补漏改错,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成自然;体现的是学习既是一个共同体, 又是具有差异性的:优等生可以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也可以在交流中获得辅导, 大家一起合作, 共同成长。结果是, 解决了的问题, 全组形成共同认识;疑惑的问题可以在展示中提出, 求得老师和他组同学的帮助。
“展示”环节是在交流环节实施后的一次成果交流, 是“导向目标”的第三个环节;面对的是全班同学, 而不是小组内部。通常以各小组为单位, 选代表进行展示;代表轮流, 一节课一换, 要形成“人人是代表, 人人都发言”的良好学风。代表要能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同时把本组在交流中遇到的问题提交上来, 求得帮助。
以上三个环节体现的是“我将怎样带学生去”, 融合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馈”环节, 是在上述环节实施后的一次矫正辅导和学习评价, 就是“评价目标”。其目的就是检查督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它的任务就是评价学生“到那里了吗”, 有两重任务:一是矫正学习错误, 二是对本课时学习进行评价。这一环节, 一是老师要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矫正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 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步骤;可以是老师以讲促学, 也可以让优秀学生代讲, 让有疑问的学生获得问题的最终解答。二是要检验学生“达到目标了吗”。老师要巧设问题, 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对全体学生进行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检查。其作用一是巩固知识, 二是督导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关注, 三是通过这一环节的评价, 掌握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帮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
“小结”是课堂总结, 是对课文内容的再次回忆, 这一环节老师的行为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寻找规律, 建构知识模块, 使学习目标内化于学生之心, 形成技能,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我校“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工作进展状况
2011年底, 我们组织学科教研组长到天津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回来后, 我们于2011年12月29日组织学习参观者进行了研讨;大家通过天津中学之行, 把我校学情进行了比较, 都看到了开展这一工作的价值意义。随后我们出台了我校实施“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方案, 从目标、实施途径上进行了规划。先是选取四个班进行实验, 通过近一学期的实验、总结, 2012年秋季, 在全校非毕业班中全面展开。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广, 我们首先是教研室、教务科领导和学科组长带头上了一堂示范课, 然后是各学科组老师每人上一堂学习切磋课, 通过实践领悟“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真谛。随后我们又请了省专家吴益先生来校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的专题辅导。本学期我们又先后进行了多次“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青年老师比赛、备课组长“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展示课……一系列的活动, 让我们从触摸“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进入到推广运用“六环节”自主学习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
三、推广的有利条件和挑战
【有利条件】
1.我们有了统一的实施路线图, 整个行为体现了学校今后的发展战略, 方向是确定的。
2.有外省经验可学;学校有一大批骨干力量在摸索, 在摸索中不断完善。
3.有了很好的实施开端:全校老师对“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因为每人都有过一次尝试经历, 所以对“六环节”的内容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 有实践真干的勇气。
【挑战】
1.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六环节”课堂教学实质不了解, 从内心对该模式不是那么乐意接受, 课堂教学中, 学校要求了, 就照葫芦画瓢。多数情况下, 课堂教学仍然是“我自己的课堂我做主”, 讲风盛行;“等现成”、“观成败”的思想还存在。
2.老师中“经验主义”倾向性思想较重, 总认为:我的经验是最好的、我不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同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吗?……
3.教师队伍中对教育科研认识不足, 缺乏对“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课堂教学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
4.学校评价督导机制相对滞后,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促进力度不大。学校缺乏一个统一的有力度的协调机构。
四、建议
1.继续高举“科研兴校”的大旗。学校的发展, 离不开改革;教育改革要向前、出成效, 离不开教育科研。任何的经验, 都不是全可适用于“自我”, 需要我们放远眼光, 运用脑髓进行学习、选择, 取其适合“我”的东西而用之。而如何把适合“我”的东西选择出来, 就需要教育科研做后盾。“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只是众多有效学习模式中的一种, 如何借其“形式”为我所用, 而且科学地用?这不是你我说说就可以的, 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对其内容不断丰富。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离开了教育科研, 我们将难以做得更好。如目标的确定、自学任务的细化、教学过程的整合、各环节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等, 如果不去研究, 就难以内化为自我的东西。
2.修改学校教学评价督导制度, 与时俱进, 让勇于改革的实践者获得实惠、荣誉, 建立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把老师的担忧卸下来。
3.建立一个权威的校方管理推动机构。学校发展, 改革思路、政策出台都要统一规划, 以随时跟进课改;一旦形成决议, 就要拧成一根绳, 努力抓好落实。
六环节教学法 篇11
关键词:自学自探;合作探讨;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达标测评
一、教学六环节过程
1、自学自探:这一环节应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与书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从而形成阅读——思考——质疑——探索的思想。
2、合作探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提交至小组内,共同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广开思路,在探究中发现新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展示提升:所谓展示提升,是学生将自己在合作探讨中获得的结论以一定的形式呈献给大家。通过展示,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提升。
4、质疑评价: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具有主动性。然而,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现象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获取知识。质疑评价则是让学生在合作探讨和展示提升中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哪怕是错的也没关系),对既定的知识敢于说不,真正的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5、总结归纳:总结所学,突出重点。
6、达标测评:是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可以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效,注意反馈。
二、教学六环节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上课时应特别重视新课导入的环节。比如在上《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可参考网络向学生展示了“大象鼻子”的实验,在上《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可现场展示了“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应该说,效果是不错的,听着学生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看到学生充满好奇的目光,就知道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1、自學自探。如:在讲授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一课时,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让学生自己发现本节课的知识点。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谈谈如何节约用水。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的方式说说可以向政府提出哪些意见和建议来防治水体污染,以更好保护我国的水资源。
2、合作探讨。在学习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一课时,请学生结合学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目的,筛选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内容并进行实验操作来探究燃烧应具备的条件。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思路不清的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明确了问题的本质;个别环节有疑问的同学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也恍然大悟。
3、展示提升。在学习第六单元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时,先请学生结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相关实验仪器组装出一套发生装置,并比较说明哪一套发生装置最优。在展示环节,学生将自己组装的发生装置拿到讲台前展示并阐明其优越性。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通过与自己装置的比较发现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积极性特别高,甚至有几位学困生也勇敢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展示,使学生在知识上、思想上、能力上都获得了提升。
4、质疑评价。在讲授《如何鉴别物质》一课时,要鉴别NaOH和Na2CO3,请学生根据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自主设计实验鉴别并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余同学也纷纷给予评价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也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进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实验,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密闭容器和敞口容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实验验证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比起以前的满堂灌,学生学习成效更明显了。
5、总结归纳。大部分教师几乎每堂课结束后都有总结归纳。可以由教师总结,但更好的是由学生总结归纳,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也对这些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6、达标测评。通过达标测评可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应注意将测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测评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该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困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反思与评价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应该说六环节教学模式是有良好的成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的去完善、去发展。首先,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而细致的准备,针对不同的课时、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研究,各个环节都要设计好,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与基础。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多锻炼自己,多积累经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信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一定能使六环节教学模式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以教会学生的学习为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环节教学法 篇12
那么什么是六环节授课方式呢?所谓的六环节授课方式就是某个班级按照成绩、兴趣等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小组4~6人, 最好以4人为一组, 在授课过程中有六个主要环节, 包括教师导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质疑、小组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反馈、总结等环节。
这种新方法的尝试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有一定理论支撑的。它主要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创设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又包含自主建构、在情境中建构和在交流中建构。自主建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通过新的理解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知识学习不能像搬家一样, 从老师的头脑中搬到学生的头脑中。情境建构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 所以情境的设置尤为重要, 情境设置要做到新旧知识的相结合。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 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抛给学生, 而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学生把新旧知识在头脑中建构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在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 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愉快的自主学习。
基于以上理论, 本人正在展开的语文授课活动主要有以下六个环节:
一导入环节
语文教学活动中, 情境导入法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适用。它将一个语文教学任务置于某个具体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理解教学内容, 并受到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感的陶冶。在教师所创设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讲解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可以讲一段孔子不喝盗泉水的故事, 启发学生在不义的前提下孔子连水都不饮, 更何况在不义的前提下如何能贪图富贵呢?使得学生对孔子的言行中的“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合理的导入设计能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环节
自主学习中学生主要完成教师设计的学案, 学案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检测与反馈部分。教师进行导入后, 学生一般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中。自主学习部分是简单的内容, 如字音、字义,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即能自行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先自己进行思考, 给出初步答案。
三展示质疑环节
展示质疑是教学活动中最能体现学生思维结果的环节。展示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本组的答题和讨论的情况, 通过小组安排组员代表到讲台上把本组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该环节有历练学生胆量、认知逻辑和表达能力等作用, 并且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环节并非是优秀导学案的展示, 也包括对存在问题学案的展示, 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讨论, 了解学生的困惑, 指出讨论存在的问题, 引导其他同学合作解答。教师为了使学生深入思考, 也可采取有意偏袒错误一方的策略, 以激起学生的质疑勇气, 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
四合作探究环节
合作意味着交流, 交流是不同思维的碰撞, 同学们分享智慧成果, 彼此交换做题方式、思考过程,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积极找出各种论据, 提高思维效率。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讨论是否与主题有关;每人是否积极发言;组员的合作程度是否高效。在交流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独立思考在先, 小组讨论在后;文字书写在前, 口头表达在后;让学生都理性参与。
五反馈与检测
这一环节主要设计与教学相关的习题, 包括高考考察过的相似题型, 也可包括在自主学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若检测与反馈的内容未能及时完成可作为作业进行考察。
六总结
六环节中的总结是学生以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的总结。总结在高考复习中很适用, 如诗歌的鉴赏就可用知识树的方法, 同学们可利用想象力把鉴赏方法用图形表达, 图形可以是树、手指、彩虹, 甚至是贝壳,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这种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创造性, 让备课变得高效而有趣, 然而学案的编排成本很高。一些教师只是在网上复制学案, 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或过于复杂化, 不符合学情, 因此教师必须以本班的学情设计适合的导学案。
摘要:中国语文课堂教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 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为辅的教学活动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授课模式应运而生, 这就是六环节授课方式, 它已经得到很多学校和教师的认同, 并被如火如荼地实践在一线教学活动中, 收到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六环节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导入
参考文献
【六环节教学法】推荐阅读:
六环节螺旋教学法论文参考05-13
文言文教学六环节06-24
两段六环节教学模式10-20
田湖一中六环节教学模式05-26
课堂教学四段六环节教学模式06-27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我的课改教研之路10-21
教学环节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