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舞弊动机

2024-08-13

会计舞弊动机(精选12篇)

会计舞弊动机 篇1

一、引言

会计语言是人类商业活动中基础性的沟通方式, 用来描述货币所表现的经济活动, 从而为利益相关主体做出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当前, 会计语言准则已经开始向全球化趋同方向发展, 逐渐成为一种更加国际化的商业性语言。

会计语言中例如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方法、借贷记账法以及会计账簿等等都是表达财务观念的表现符号。架构起会计符号化财富世界, 就能够以空间规则为依据, 将现实中的财富世界用会计语言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语言能够反映现实财富世界中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等等经济活动, 让每个会计系统能足以反映财富活动的动态过程。会计符号应该公允的反应现实财富世界, 这种公允的要求不但指会计语言及语言规则在创造设计方面的公允, 而且指会计语言及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公允。然而, 现实企业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造成现实财富世界的建构扭曲或虚构, 导致有关主体获取不正当利益。因此, 有必要基于会计语言视角对企业会计舞弊的动机进行分析。

二、基于会计语言视角的企业会计舞弊动机分析

1. 生存动机, 主要包括企业和个人两方面

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产生的不良动机。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心理作用:投机心理、冒险心理和忠诚心理。尽管我国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改完善, 但是在法律法规的更迭中仍然有可乘之机。某些财务人员投机性的采取会计舞弊行为, 通过会计财务造假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谋取大量经济利益。另外, 即使会计舞弊者明确知道自身的虚构会计信息等非法行为存在风险, 一旦东窗事发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但是由于其冒险心理作祟, 再加上风险背后强大的利益诱惑, 足以使其铤而走险, 冒险进行会计舞弊的行为。最后, 由于会计舞弊等违规行为被查出之后将会影响该组织或企业的社会声誉, 而相关人员选择抵御或制止会计舞弊等行为一般会对团队或企业内部的忠诚关系, 因此, 在强调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的当前社会, 忠诚关系这种心理将会成为反对会计舞弊的消极因素。

2. 个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产生的不良动机

很多情况下, 会计人员的会计舞弊行为是为了“明哲保身”, 其本身心理素质较差, 对于违反规定的会计行为抱有消极对待的态度, 收到企业领导或相关人员的指示, 虚构造假会计信息。另外, 会计人员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和企业财务制度的更新, 对企业中领导层的依赖关系越来越深化。存在一些领导层忽略会计法规, 主观判断会计人员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导致会计人员盲目服从, 企业中会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最后, 由于我国当前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较为欠缺, 会计行业中出现了“法不责众”的心理。在群体性行为环境下, 很多会计人员无形中会产生从众心理, 跟风造假。现实情况中, 由于查处和惩罚的欠缺, 会计人员从众舞弊行为反而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会计行业一定程度的认可以及职业心理中得到满足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会计舞弊的不正之风。

3. 不良的自尊动机

某些企业负责人存在虚荣心理, 即使在自己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并不理想, 距达到所谓的考核指标仍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 仍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 或者得到上级的赏识, 进行会计舞弊行为。捏造虚假财务信息, 营造经济效益良好的局面。同时, 企业经营者也有可能为了满足其行使职权的自尊性的心理需要, 而通过操作会计信息, 进行会计舞弊行为来满足其过度职务消费的目的。一些企业领导人为自己的会计舞弊行为找了更合理的理由, 自然的认为舞弊行为的合法性。他们认为自己既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要为职工们谋取更多的福利, 从而进行会计舞弊行为,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偷税漏税等。

三、基于会计语言视角弱化企业会计舞弊动机的对策

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不给会计舞弊留下机会

会计行业法律法规不断修改, 但仍然存在较多的空隙, 为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如在新会计准则中, 强化了对确认和计量评判标准, 便于会计政策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估计的适用范围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提供了平台, 然而其主观性和灵活性又给会计舞弊提供了进行的可能。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相关法规, 以及各项具体实施细则, 从而实现会计法规更加容易理解, 更加全面的运用。具体来讲, 以上市公司为例, 其在对外公开企业会计信息时, 更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稳定公司股价。因此, 应该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 纠正上市公司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评判指标。另外, 还应明确强调他律, 将社会导向价值目标与会计人员自身的内在目标相结合, 以此来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

2. 建立健康正面导向的企业会计文化, 抵制不良的生存动机以及自尊性动机

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性质, 与财务接触密切, 其职业道德低劣, 意志不健全, 很容易堕落甚至严重者导致犯罪。另外会计人员工作事项繁杂, 工作压力较大, 心理素质较差,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 倘若精神压力难以得到及时有效释放, 很可能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为此, 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工作兴趣, 找到自我解压的有效方式, 积极自我调节心理问题。企业

应该及时采取有效行动, 积极培养和塑造正面健康、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包括会计文化, 努力为会计人员营造出一种和谐、公正、自尊、互信的会计工作环境, 减少冲突, 弱化不良动机的产生。另外, 有必要对企业强化诚信教育, 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对企业会计的主要负责人。具体实施会计行为的会计人员以及进行经济监督的审计人员等等进行诚信教育。对于这些人员要加强会计法规的认真学习, 还要加强会计人员执行具体细则的自律性和自觉性, 努力提升会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

3. 积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避免产生会计语言的应用错误

为了更好的适应财务岗位的不同的要求, 会计人员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价值观, 提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 强化正确的会计职业规范, 实事求是, 遵纪守法, 保持原则, 客观的反映会计信息。另外会计人员要优化技能素养和知识结构, 将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与会计实务结合起来, 理论运用于实践中, 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技能。同时还要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会计舞弊等诸多会计违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会计人员的心理素养紧密相关。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关注。会计人员心理素质包括能力心理和意志心理两个方面。能力心理素质要求会计人员的观察、记忆等基本能力和逻辑思维、分析预测能力等, 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过强的意志心理能够保证会计人员积极进取、坚持原则, 从而正确的做好财务会计工作。

四、小结

由于会计行业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较高要求, 会计语言相对于其他语言被赋予了更特别的特性。会计语言需要公允地反映现实财富世界, 包括在会计语言及其使用规则的设计和运用两个方面。然而会计语言毕竟是人工设计建构的, 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在环境和自身心理素质的综合影响下, 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会计舞弊行为。因此, 有必要基于会计语言视角对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动机进行分析, 只有从动机上了解了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 就能更好的开展弱化该动因的改善行动。

参考文献

[1]秦小丽, 陈沛然.企业会计舞弊动机分析——基于会计语言视角[J].财会通讯, 2015, 10:25-28.

[2]高锦标.企业内部财务舞弊的甄别与控制——基于法务会计视角[J].经营管理者, 2013, 04:136-137.

[3]唐立兵, 张平.基于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舞弊防范策略[J].生产力研究, 2010, 07:242-244.

会计舞弊动机 篇2

(l)变更销售收入确定方式

一些上市公司并非销售单一产品,而是销售整个系统,需要实施安装与服务,销售过程持续时间长,因而收入并非一次实现,特别是对于跨实现的销售,需要在间分配利润。一般企业根据销售的不同阶段划分收入实现比率,而该类比率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到当期盈利。

(2)虚构收入

这是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增值税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拟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比如,大庆股份所属的大庆毛纺织厂通过与n户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 1.07亿元,虚转成本7812万元,虚增利润2902万元,虚增存货2961万元,既达到了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又不增加税负。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如上市公司A利用子公司B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C公司,确认B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子E公司从C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操纵收入的目的。四是虚构经济业务,增加收入。上市公司创造两笔交易以一项资产抵偿一项高于资产的负债,再以相同负债金额购回先前抵债的资产,资产增值,公司获利。

(3)提前或者延后确认收入

使用提前确认收入手法的,主要是那些当期收入较低而费用较高的企业,尤其是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如:阳光股份将下属子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的住宅楼在住户入住手续尚未办理完毕和售房款没有全部结清的情况下,在年底将该楼盘预计收入160193359.00元全部记为本年收入。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有:一是将一些不确定性的收入确定为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在服务未完全提供完毕之前,即在账上确认了该服务带来的所有收益,而且还不转销预提费用,并将需抵偿的保证金计入利润;三是收入和费用不配比。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

延后确认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运用。

3.1.3 利用成本费用确认、计量的舞弊手法

(l)不同成本费用项目之间的分类变化

虽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对成本以及各项费用有较为明确的划分,但有些项目的归类仍有一定的弹性。此外,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间,也有一些归类上的随意性。

(2)相互间或在不同时间和项目间转移费用

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不少费用经常不当期入账,或交由母公司承担,更多的是通过折旧的计提方式或存货的计价方式和其他的一些跨期摊派项目来调节利润。

(3)随意改变广告费用与商标使用费的性质

对于拥有自有品牌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广告费用的政策变化主要是:将广告费用视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销售费用,或者是将广告费用支出视为资本性支出分期摊销,这一政策的变化对于广告费用支出较大的消费品类公司影响很大。而对于使用控股公司品牌的上市公司而言,一种情况是由控股公司支付当期广告费用,而上市公司则按该品牌产品的销售额提取一定比率支付给控股公司作为商标使用费。如波导股份,在2000将企业发生的10427万元的广告费转由其大股东承担,实现了4401万元的利润。另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除支付商标使用费外,还支付当期广告费用。前一种情况高估了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后一种情况则是低估了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

3.2 利用会计政策的舞弊

上市公司一般任意选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实行利润操纵。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所以企业在选用会计制度政策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同时由于一贯性原则又要求企业在已经选择会计政策后,应在各期保持一致,不能随便变更。只有法规要求变更和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后更符合企业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变更后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可靠时才可变更,但必须采取追溯调整法(除了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采用未来适用法)和在报表上予以披露。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一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可能给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出现上市公司任意选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会计利润进行操纵。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纳的会计政策,通常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需要披露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八项:编制合并报表所采纳的原

则,所采用的外币折算方法以及汇兑损益处理,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方法,企业所得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其中常用的会计舞弊方法有:1改变折旧政策变更折旧方法、2变更股权投资核算方法、3变更存货计价方法、4变更坏账损失核算方法、5变更合并政策、6滥用资产减值准备。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制度

1.改革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引进利益相关者监事如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改进监事会的地位,使其不受经营者的制约,敢于履行监督职责,增强监事的监督动力和监督能力;改进监事会成员知识结构,提高监督水平和效率,监管部门应定期举办上市公司监事培训班对监事进行系统培训;建立和完善监事的问责和激励机制。建立独立董事职业准则体系,建立独立董事问责制度;完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建议由中国证监会设立独立董事基金,统一考核独立董事的业绩,发放独立董事薪金;并每年评选最佳独立董事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公布最差独立董事并给予处罚,免除其独立董事资格;该基金由中国证监会根据不同上市公司的股本规模、股本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等因素确定收费标准,各上市公司必须每年在规定时间内缴纳;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责划分,建议在上市公司中加强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的权力,主要集中在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审核公司的定期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高管人员的聘请或更换等事项上。而监事则应重点关注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高管人员的离任审计以及高管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2.改革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制度,上市公司会计机构仅承担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和财务分析等职能,其对外财务报告职能,即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由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会计群体中的专业素质与长期从事审计业务的经验,使得他们承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更为有利;同时也能解决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合二为一问题。上市公司根据股本规模、销售收入等因素按一定比例向证券监管部门财务报表编制费用;证券监管部门再根据市场机制,向会计师事务所拍卖财务报表的编制权,并支付财务报表编制费用给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样一方面可充分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另一方面可基本

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减少社会成本。为防止注册会计师可能因个人效用最大化,而与上市公司合谋、寻租、损害广大会计信息消费者利益,由证券监管部门牵头,整合监管资源,从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注册会计师监督委员会,变多方监管为一方监管,形成一股合力,提高监管效力。

3.改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政府主管部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的事务管理权,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日常检查,政府主管部门对已经协会检查过的事务所进行抽查,并做出处罚决定。建立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机制,取消审计署的业务主管部门地位,取消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业务行政管理主体资格。界定直接监管部门与派生监管部门之间的权限,派生监管部门在业务上处于辅助地位,防止与直接监管部门的检查权重复。改进事务所组织形式(如增加有限责任合伙、个人独资的事务所组织形式),规定注册会计师与合伙人的最高年龄,改革考试制度和提高进入门槛,抓好继续教育,适当强化违规责任处罚。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完善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相关条例中规定监事会有相应的监督经费,并有一定的对违反公司章程、侵犯公司利益的董事、经理的处罚权;对违法的董事、经理有提起诉讼权。《公司法》应对监事的“检查公司财务”职权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一方面,规定董事会应定期向监事会报告经营和财务情况,确保监事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授予监事随时审核公司各种财务报表和账册,并可要求董事会提出报告的权力。有关部门应在总结我国独立董事运作情况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做出修订,对《意见》、《准则》及各证券交易所制定的章程、规则(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中涉及到独立董事的内容,进行协调和修改,做到统一口径,相互配套等。有关部门还应通过制定《独立董事法》,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期、选聘程序、作用、责任、义务等,给予独立董事制度相应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能并约束独立董事的行为,从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加强对债权人和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完善相关法律,如《破产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加强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特别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加强法律执行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同时,应当规定:当上市公司做出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时,债权人有权通过法律诉讼接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不是非要

等到上市公司破产时才接管上市公司,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引入辩方举证制度,所谓辩方举证,就是自己证明自己无罪;即中小股民在控告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时,应由上市公司自己证明其没有进行会计舞弊。赋予中小股民集体诉讼权利,并应遵循三个原则:①中小股民和上市公司打官司时,双方各自负担自己的成本;②中小股民诉讼可以不付钱,打胜了之后再付钱,打败则不付;③中小股民控告上市公司,只要有一名股民控告就行,这个股民控告的结果,如果成功,则利益归于全体股民。

结束语

会计舞弊所制造的错误信息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制定出错误决策,严重破坏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破坏市场运行机制。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舞弊治理措施也就成了证券市场规范化的重要保证。

我国一直相当重视会计舞弊的治理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现已初步形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规范。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难免会存在许多问题,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治理仍然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致谢

本文是在张李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确定主旨、选材到完成,均倾注了老师的心血。我要衷心地感谢继续教育学院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特别要感谢乔金玉同学与李丹桂同学在论文开题至完成过程中的指导与帮忙。

在此,亦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是你们始终如一的关爱和支持,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信心,并鼓励我不断探求新的知识。

谨以此文献给关爱、支持我的人。

最后,深深感谢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教授,是您们的辛勤劳动给我的自考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会计舞弊中的货币资金舞弊及对策 篇3

货币资金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凭证和尺度,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与企业经济交易或业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资金舞弊一直是会计舞弊中的主要形式。防范货币资金舞弊,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货币资金舞弊的种类和常见案例出发,深入分析货币资金舞弊的特点,并提出防范货币资金舞弊的对策。

一、货币资金舞弊的概念及种类

1.货币资金舞弊的概念。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包括侵占型和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由于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大量的现金将深入到企业运转的每一个角落,监管比较困难。因此,货币资金下的舞弊便成为会计舞弊中的常见形式。

2.货币资金舞弊的常见形式。

(1)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的常见形式。

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通常是企业财务人员或单位个人联合财务人员进行的内部欺诈,达到侵占企业经营成果的货币资金舞弊目的。主要手段有:

其一,现金收支业务中的舞弊:①在凭证上舞弊。主要是涂改原始凭证的金额、虚开发票、虚构内容。②在票据上舞弊。利用假复写,使票据存根联和凭证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或销毁收入现金的票据,将现金据为己有。③在账簿上舞弊。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错记金额,或将其合计数少加。

其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中的舞弊。①票据舞弊。将收到的各种有利票据私自转让与个人利害相连的单位从中捞取私利,或把公款转入自己私设的银行户头。②账务舞弊私自提现,通过涂改银行对账单把账做平。多头开户,将应收款转入私设户头。

(2)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的常见形式。

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一种常见手段。主要包括高现金舞弊、受限资金舞弊、货币资金流水舞弊、募集资金使用舞弊、账外现金舞弊等形式。

高现金舞弊的表现形式为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货币资金数额较大,而企业实际拥有的货币资金远少于报表数。这种舞弊可以通过核对银行存款询证函、银行对账单和余额节表的合理性得到验证。例如浙大海纳2003年报、2004年半年报披露的银行存款分别为2.32亿元和2.61亿元,但在这期间大股东及关联方多次私自从公司账户上划走存款,实际银行存款只有1.30亿元和2 585万元。另,2004年半年报披露的债券投资额,实际上全部落入关联方上海安正教育科技的囊中,公司的国债账户空空如也。

受限资金舞弊即企业将受限资金并入非受限资金,造成了公司拥有大额货币资金可供支配的假象。如金花股份自2004年11月以来,先后将2.85亿元以存单质押的方式为第三方提供全额银行承兑保证。质押期满后,第三方无力偿还,导致这笔存款被银行扣除同时以公司名义借贷,类似的占用资金达6.02亿元。

货币资金流水舞弊是由于货币资金是以时点数的形式出现在财务报告中,企业通过在财务报告时点临时虚增或虚减资金造成资金假相。

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是指该公司股票登陆二级市场交易以及挂牌后配送、发行债券、票据等获取的相关资金。中国证监会2007年3月19日发布规定,要求上市企业不得利用从股票、债券或票据发行中所募集的资金来进行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规定指出,当上市公司计划将超过本次募集金额10%以上的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时,须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账外资金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等手段套取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款项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二、货币资金舞弊的危害性

1.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的危害。

一是直接侵占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的经营交易通常以货币的形式支付。在支付过程中,出纳员和相关会计人员为侵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进行会计舞弊,侵占企业的经营成果危害企业和其他员工的利益。

二是舞弊所造成的错误信息误导经营决策者的决策。决策者通过销售和现金的收付了解市场的占有率以及坏账率。如果被会计人员贪污或者挪用了而导致企业已收账款仍然以应收账款形式表现,影响决策者对市场行情的正确判断。

三是影响企业正常的现金周转贪污或者挪用企业货币资金,使得企业缺少正常应有的可使用货币资金,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受到影响。

2.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的危害。

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所造成的危害,除如一般会计舞弊一样歪曲企业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决策、影响会计诚信外,上市公司货币资金舞弊通常伴随着控股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圈钱。因此,当上市公司发生货币资金舞弊时,就意味着公司发生重大财务危机,对中小股东带来灾害性的损失,社会危害性极大。

三、防范货币资金舞弊的对策

1.防范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的措施。

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的发生,其原因主要是行为者的个人品质低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因此,防范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应该从这两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把好用人关。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部门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应全面审阅应聘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其中对于思想品行、道德修养方面要重点把关。

二是把好制度关。第一,“严格核实”银行对账单。会计主管必须至少每月一次亲自核实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和未达账项的真实性,对于未达账项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督办清理。第二,“两个限制”控制货币资金交易,即限制银行代理业务、限制开设银行账号。不定期安排出纳人员到银行柜面办理业务,大额的现金收支,应由本单位人员自行操作,并通过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及时掌握企业的资金交易记录和余额情况。要经常检查账号使用情况,及时清理静态账号,归并多余账号。第三,坚持“三复核”,复核货币资金的支付必要性,复核资金支付的申请审批手续,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的落实情况。第四,实行“两分开”,即空白银行付款凭证与印鉴、财务专用章与个人名章分开,把好票据印鉴关。第五,做到“两发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网络实时传输功能、电子签名和加密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达到多方牵制的目的。

2.防范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的措施。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防范的关键在于审计能否发现、鉴别。货币资金舞弊尤其如此。审计人员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除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外,还必须运用一套有效的方法。

一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情况。审计师不仅仅是查账师,还应该是审计分析师,应先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户开设情况一览表,包括已经销户和近期没有业务发生的银行账户,以及被审计单位下设的有银行账户的分支机构及职能部门。了解开设银行账户的部门、开户时间、销户时间、开户银行、用途等信息。审阅全部银行账户的银行存款调节表,对于那些调节项目,要考虑是否需要做调整。如果存款很多,要考虑它的用途,是应该用来还贷,还是去做更好的投资,而不是简单存活期。一旦发现有委托理财等证券投资包括国债投资业务,要高度警惕其损益的真实性,以及账外的证券投资资产及负债存在的可能性。

二要分析被审计单位货币资金的构成形式。一般而言,被审计单位的货币资金主要是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放,一些资金充裕的企业也常常选择定期存款、股票国债投资、通过委托理财等方式。审计时要关注银行存款科目下的二级科目,除了活期、定期银行存款外,企业有无将存放在证券公司的款项、委托贷款等具有风险性的资金放在银行存款科目中进行核算。

三要核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在确定银行对账单真实性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本期全部银行对账单,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结合专业判断,确定需要核对的金额下限;如果发现没有入账的资金收付,要认真查找原因。在抽查银行存款大额收支程序时,关注频繁出现的大额提现和现存、大额的收款和付款,是否有合理的业务事项做支持。具体来说:

首先关注定期存款、保证金等受限制银行存款。当被审计单位有定期存款和承兑保证金时要考虑其是否存在未入账贷款和应付票据的可能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取得定期存单原件;对定期存单进行函证或抽样函证;定期存单的转存;确定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其次关注有无资金收付不记账。检查是否为出借银行账户或者是转移资金。出借银行账号的情况一般是在对账单上先有一笔资金收入,在相近日期又有一笔资金支出,或者是分若干笔转出或提现,金额相等,常以整数出现。对于这种情况,要进一步追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必要时可以进行函证。要核对有关的销售合同,查明是属于出借账号,还是收入没有入账。

再次关注大额现金收付记录。检查除了现金管理规定中的发放工资、领取备用金等几种情况外的大额提取现金和收取现金的记录,检查企业是否有意隐瞒现金的真实来源或者去向,有无利用现金结算方式进行舞弊。

另外还应关注转账支票的去向。由于支票自身的特点在财务凭证上只留存根,在企业内部控制较差的情况下,资金很有可能被暗渡陈仓。审计时应对某些性质或金额比较重要的转账业务到银行或收款方进行延伸核实。

结束语

货币资金舞弊是会计舞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严重危害到企业自身的利益和发展,更对我国经济环境造成很大的诚信缺失,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侵占型货币资金舞弊,可以通过建立、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实现对舞弊的防范。对于信息造假型货币资金舞弊,主要需要审计人员的有效鉴别和及时发现。审计人员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时,除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外,还必须运用一套有效的方法。

会计舞弊动机 篇4

作为人类商业交往的基本沟通工具,会计语言所要描述的内容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其描述的目的是为利益相关主体决策提供参考或向业主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会计准则全球趋同中,会计通常会被看成是一种国际化的商业语言。

(一)会计语言构成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即语音、词汇与语法。在会计准则不断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要很好地发挥功效,前提是先确定好其词汇构成与应用时的语法规则。

(1)会计语言的词汇构成。会计词汇通常涉及三个层次:即会计基本词汇、会计一般词汇及其它词汇。会计基本词汇通常被用来表达时点或时期的能够货币化的数据性信息,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界定的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达的是时点经济信息,而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则是时期财务数据。为了对会计要素涉及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类核算,需要将会计基本词汇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拆分,由此就形成了会计一般词汇,即会计科目。以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词汇为例,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通常会用到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这五个会计一般词汇。为了对更加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具体的反映和监督,会计一般词汇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调整和补充,所以其变动性比会计基本词汇要大一些。由于近年来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与1992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相比较,在科目设置和会计核算方面就做了不少修订和完善。如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和其对应的报表项目,代之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于是围绕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又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新的会计科目,这样,旧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就因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被删除。除了以上作为会计语言基本词汇的会计要素、作为会计一般词汇的会计科目外,会计语言有时还需借用一些日常词语来表达一些能够提升整体会计信息含量的非数字化信息,如股东信息、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董事会报告等,这些日常词语也应作为会计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必要时以会计语言披露出来。

(2)会计语言的语法规则。语言学中的语法可以被看成是语言中的规则,各种语言都会有相应的语法,尽管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可能会有差异,但总体上是相似的。以会计准则为例,其作为一种规制主要被用来约束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发挥的是会计语言中“语法”的作用。通常, 会计规则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联系,因此其规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影响使用者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反过来,会计规则也会在多个利益集团的不断博弈中发展完善。目前,我国的会计语言语法规则主要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第一个层次是会计法律,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上;第二个层次是会计行政法规,重要集中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第三个层次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由作为会计部门规章的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以及作为会计规范性文件的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等承载。

(二)会计语言整体理解从静态角度看,作为会计语言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报表要素及会计科目、各种会计计量方法、具有普适性的借贷记账法以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都是表达财富观念的符号。一旦会计符号化财富世界建构起来,其就能根据既定的会计语法即会计规则,从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将现实财富世界用会计特有的语言呈现出来。因为会计作为商业语言首先应当理解为一种经济语言,这样,会计语言又成为对现实财富世界进行动态表达的一种形式,其以特有的符号形式反映现实世界中的财富创造、积累、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相应结果,从而使得任何个体的会计系统成为反映其财富活动的符号视图。这些反映会计主体财富活动的符号视图会对其相关利益主体如投资人、债权人、 公司雇员、公司客户、政府监管部门等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团体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的利益。这样,执行会计语法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明显表现出对现实财富世界的分配功能,因而能够被应用于税款征纳、经理报酬契约等活动中。

二、关于虚假会计信息的语言学解释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语言特征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因为会计信息需要借助会计语言呈现出来,其基本要求势必会对会计语言产生特殊影响,从而使得会计语言具有了有别于其它语言的一些特性。一是会计语言的可比性。尽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单个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至关重要,但从会计语言的整体性出发,可比性才是发挥会计语言功能的最重要保障。为了能有一个共同的核算支撑平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明确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常用的一级会计科目和主要的账务处理规则,这些规定对同类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纵向可比,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要横向可比。二是会计语言的确切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及时性等要求会计语言应当明确切当,会计语言为了发挥好记录和报告的作用,在表达时要做到准确严谨、清晰明了、真实可靠;同时,会计语言只有做到确切性,才能更好地确保其可比性。三是会计语言的模糊性。会计信息的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正是会计语言中模糊性的体现。表面上,会计语言的模糊性与其确切性有冲突。事实上,会计信息在强调可靠性的同时并不否认信息的适度模糊性和主观性,因为有会计分期的假设、部分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以及会计处理主体职业判断的差异,使得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绝对精确。换句话说,适度模糊在会计上是允许和被接受的,只要会计人员谨守中立、恪守谨慎、如实反映,确保会计信息整体客观即可。此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这表明会计语言在应用上具备公认性和灵活性;同时会计词汇与会计语法规则通常都是以会计法律制度的形式提供的,其在语言风格上更加追求严肃确切,在语言特点更是强调表述意思的准确单义。

(二)虚假会计信息的语言学解释

(1)会计语言要实现公允反映的要求。经济个体的多数利益相关者需要直接面对会计符号化的财富世界,并从中获取化信息进行决策。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信息是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资本市场失败的重要制度安排。会计符号要公允地反映现实财富世界,一是需要会计语言及其规则在创设方面公允,二是要求会计语言及其规则在应用方面公允。创设公允主要针对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制度建设,而应用公允则对企业管理当局从事会计活动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公允反映,在应用会计语言及其规则时应遵循诚信原则与能力原则。

(2)会计信息失真的语言学现象。现实中一些企业的管理当局背离诚信原则,通过会计符号来虚构或粉饰自身的财富视图,结果不但扭曲了特定企业的财富世界,而且可能也破坏了社会公众对会计符号勾勒的抽象化财富机制的信任。同时,越来越复杂的会计语言及其规则对企业管理当局的应用能力提出了严重挑战。不可否认,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要以会计语言为依据,但一般不会机械地听从会计语言,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决策需求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当经济主体的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与其现实财富世界相吻合时,二者对经济个体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建构作用是类似的。但会计信息失真现却在国内外屡见不鲜。这是因为会计语言毕竟是人工建构的,其有可能偏离现实而对经济主体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产生差异化建构,进而导致经济主体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和谐,那些利用会计符号化财富世界扭曲或虚构现实财富世界的主体正是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诱导产生建构差异而获取不当利益。

三、企业会计舞弊动机分析

对应于奥尔德弗(Aldefor)的ERG理论,本文拟从Exsit (生存)、Relation(社会关系)和Grow(自我成长)三方面分析会计舞弊产生的不良动机。

(一)不良生存动机主要有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

(1)为了企业利益而产生的不良财务动机。一是投机心理。为了适应财务、审计等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我国财务、税法、审计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或修改完善。但法律法规的频繁变更也给部分人留下可乘之机。在规章制度尚未完全定型、体制过渡转轨期监管空缺之际, 不少投机分子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通过财务造假等大肆谋取私利。二是冒险心理。财务违规者一般都知道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非法获利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尤其是要逃脱工商、税务、审计等各方的监督检查更是悬之又悬。但一旦这种财务冒险行为成功,随之而来的庆幸感与快慰感可能会使那些有风险偏好的人利令智昏,使其更加胆大妄为,甚至不惜代价铤而走险。三是忠诚心理。在提倡团队精神及人际关系的今天,同事间或上下级间的忠诚关系可能会演变成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消极力量。因为会计违规行为一旦被查出,就可能会损害违规人所属组织的荣誉或声望,而选择抵御会计违规行为往往会挑战群体内的一些忠诚关系,由此所产生的内疚感和负罪感就会削弱相关人员正义的财务倾向。

(2)为了个人利益而产生的不良财务动机。一是自保心理。很多时候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重要是顺应单位领导或与其有密切关系人员的旨意,不少会计人员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在外部干扰力量作用下,对不合规定的会计事项处理或信息披露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见机行事、灵活掌握”来明哲保身。二是依附心理。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增加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深化,会计人员对企业尤其是对企业领导的依附关系越来越明显。一些企业领导无视会计法规,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命运。这种不健康的权威心态导致不少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唯唯诺诺,盲目服从,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做假账、偷漏税、提供虚假信息屡见不鲜。三是从众心理。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的查处力度不够、惩罚力度不大,于是在会计行业产生了“法不择众”、 “跟风造假”等心理。在群体心理鼓动效应影响下,不少会计人员会选择从众造假行为。现实中会计人员从众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会计群体的认同以及职业情感上的安全满足等,而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却可能面临较高的机会成本和“高处不胜寒”的情感困境,这更加剧了会计人员的逆向选择倾向。四是博弈心理。如果会计人员收到领导的违规指令,其就会承受“要不要坚持原则”、“我坚持原则但别人违规怎么办”等的心理煎熬,这样会计人员间就可能因相互博弈而陷入“囚徒困境”。为避免受到打击报复,不少会计人员可能会选择放弃财务原则。

(二)不良的“自尊”动机一是虚荣心理。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或经营者爱慕虚荣,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或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在实际经营状况不理想无法达到“指标考核”要求时,就可能依靠虚假财务数字人为造出效益或业绩,同时经营者也可能通过操作会计信息来满足其“过度职务消费”的需求,以此来满足其行使职权的“自尊”需要。 二是合理心理。一些企业领导或部门负责人认为,自己作为领头羊一方面要设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为职工谋福利以得到他们的支持。所以只要盈利额提升了或是单位业绩上去了,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或偷漏税的方式自己牟取私自或是给企业员工发放一些福利也未尝不可。

(三)不良的“自我实现”动机一是逐利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 当然,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造假也可能是一些人为实现政治利益所进行的追逐。总之,财务造假中映射出的逐利心理突出表现为对物质财富的极度渴望,对出人头地的热烈向往。二是仕途心理。有些企业负责人或会计人员为满足职位升迁或提高收入的需要,可能会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扭曲或篡改会计数据和会计报告,或以“后任不认前账”为借口,把前任已浮夸的数字保留,通过提升“效益”和“政绩”等达到保官升官甚至平步青云的目的。

四、会计语言视角下弱化企业会计舞弊动机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减少会计舞弊机会目前,相关会计法律制度仍存在不少空隙,这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机会。以新会计准则为例,其对确认和计量判断标准的强化方便了会计政策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会计估计的适用性也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提供了操作平台,而职业判断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又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能。因此,要继续完善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或完善各项具体实施细则及相应配套措施,以使会计法律法规更易理解,更好使用。以上市公司为例,其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更多考虑的是稳定股价或维持公司良好的形象,为此,应进一步发布会计惯例说明公告,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以此来矫正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此外,还应在明确他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自律,将会计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目标和外在的社会导向目标结合起来,借此充实并提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二)强化会计诚信理念,削弱不良会计行为动机

(1)培育健康的企业会计文化,弱化不良生存及自我实现动机。现实中会计人员会经常接触到钱、财、物等,如果其职业道德品质低劣、意志品质不健全,就容易堕落腐化甚至犯罪。同时会计人员核算事务繁杂,工作氛围微妙紧张, 其易受周围环境和同事关系刺激,陷入良心和法律的两难困境。如果其精神压力不能有效释放,长此以往就可能超负荷而导致心理失衡甚至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为此,一方面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兴趣和平和的心态,善于自我减压、自我调节;另一方面,企业应及时采取行动,积极培育或主动塑造与时俱进的企业会计文化,减少摩擦、降低冲突,为会计人员创造出一种自尊、互信、公正、和谐的企业会计工作软环境,以弱化不良的“自我实现”动机出现。

(2)强化诚信教育与诚信登记,弱化不良生存与自尊动机。会计诚信教育对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启发其职业良知意义重大,但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事实上,企业的会计诚信水平主要受企业负责人、企业外部审计人员等强势群体的操控,他们也应是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因此,有必要对承担企业会计行为主体责任的负责人、具体实施会计法律法规的会计人员、发挥经济监督作用的审计人员等进行经常性诚信教育,使其以诚立身,取信于人,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贪。为此,一方面应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不仅会计人员要依法开展工作,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更应熟悉法规,做知法守约的表率;另一方面要督促学习并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或指导意见等,加强会计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提高会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同时, 还要进一步完善会计诚信行为的披露制度,建立可以实现全国联网查询的会计人员个体、单位会计主体等的信誉档案,使得会计人员的个体诚信记录成为其奖惩、晋升等的重要依据,使得单位会计主体的诚信记录成为其获取财税支持、银行信贷等的重要参考。

会计舞弊的模式及防范 篇5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会计舞弊的模式及防范 姓 名 杨雨樵 学 号 ***9 专业年级 2011级会计学 指导教师 张踩峰 职 称 副教授

2014 年 9 月 9 日

目 录

绪言„„„„„„„„„„„„„„„„„„„„„„„„„„„„„„„„1

一、会计舞弊的相关解释„„„„„„„„„„„„„„„„„„„„„„„1

(一)会计舞弊的解释„„„„„„„„„„„„„„„„„„„„„„„„1

(二)会计舞弊的特点„„„„„„„„„„„„„„„„„„„„„„„„1

(三)会计舞弊的危害„„„„„„„„„„„„„„„„„„„„„„„„1

二、会计舞弊的表现与会计行业的现状„„„„„„„„„„„„„„„„„2

(一)会计舞弊的表现„„„„„„„„„„„„„„„„„„„„„„„„2

(二)会计行业的现状„„„„„„„„„„„„„„„„„„„„„„„„2

三、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3

(一)管理当局与会计舞弊„„„„„„„„„„„„„„„„„„„„„„3

(二)政府与会计舞弊„„„„„„„„„„„„„„„„„„„„„„„„3

(三)所有者与会计舞弊„„„„„„„„„„„„„„„„„„„„„„„3

(四)债权人与会计舞弊„„„„„„„„„„„„„„„„„„„„„„„3

(五)注册会计师与会计舞弊„„„„„„„„„„„„„„„„„„„„„3

四、会计舞弊的对策与防范„„„„„„„„„„„„„„„„„„„„„„4

(一)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4

(二)完善法律制度„„„„„„„„„„„„„„„„„„„„„„„„„4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4

(四)完善公司制度„„„„„„„„„„„„„„„„„„„„„„„„„4

(五)加强会计监督„„„„„„„„„„„„„„„„„„„„„„„„„4 结语„„„„„„„„„„„„„„„„„„„„„„„„„„„„„„„„5 参考文献„„„„„„„„„„„„„„„„„„„„„„„„„„„„„„5

会计舞弊的模式及防范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会计舞弊这一令人堪忧的问题,会计舞弊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合资企业及民营企业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存在,俨然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本文从会计舞弊的特征、危害出发,分析其形成原因。探索了防范、治理会计舞弊的对策和办法。

【关键词】会计舞弊 原因 防范 会计监督

绪言

会计舞弊是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谋取非法经济利益,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行为,会计舞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舞弊会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的反映,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决策,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给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考虑到会计舞弊的重大影晌,我们必须找到舞弊的原因并积极对其进行防治,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会计舞弊行为同其他违法性经济行为一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人的趋利行为和特定制度背景下的产物,说到底是人们的心理动机与各种制度相碰撞的结果。从经济学上解释,会计舞弊行为是相关当事人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因此,要想找到治理会计舞弊的药方,就必须首先弄清会计舞弊所赖以生存的制度土壤及会计舞弊当事人或参与者的行为机制。本文从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出发,来探讨会计舞弊的治理方法。

一、会计舞弊的相关解释

(一)、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会计舞弊通常包括:伪造或变造会计资料,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虚假披露会计政策等。由此可见,会计舞弊本质上是一种违法性经济行为。

(二)、会计舞弊的特点

1.舞弊行为主观上具有不良动机,是故意和有预谋的。

2.会计舞弊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

3.会计舞弊一般是“地下”的,行为人以种种伎俩予以粉饰、掩盖,使得经济业务失去了其本来面目,局外人难以发现。

4.会计舞弊有些是个人行为,如出纳贪污、挪用公款,但更多的是团伙作案。

(三)、会计舞弊的危害

会计舞弊造成的危害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投资者个人都是很大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1.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会计信息为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等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会计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商业语言”,其工作成果的好与坏,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我 1

国经济活动能否得以正常进行。

2.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财务失真,做假账,搞两本账,不少企业的会计报表没有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或团体腰包。

3.给各行业带来不正之风。会计舞弊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违纪或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即那些在权力或任何有利害关系的一方使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会计舞弊的行为主体—般来讲有会计人员本身或者是单位的领导,如果单位的领导通过唆使会计人员制造虚假报表来为个人的升迁提供政绩,或在单位经营状况和发放职工的工资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而自己却大肆挥霍公款,将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殴性,激化群众对当权者或政府官员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也增加了职工的对抗与不满,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二、会计舞弊的表现与会计行业的现状

(一)会计舞弊的表现

会计舞弊划分为挪用资产和财务报表舞弊。挪用资产是指偷盗或占用公司的资产并设法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掩饰。财务报表舞弊是指通过财务报表欺骗使用者,骗取资本市场的认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论是挪用资产还是财务报表舞弊都会造成财务报表不能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舞弊严熏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1.虚构业务

例如,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2.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

例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酒店开住宿发票,多报费用侵吞公款;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3.与他人串通进行舞弊

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核算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串通,在材料的采购、定价、核算方面做文章,利用出入库方便,侵吞单位材料。

4.真账假算

即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5.设内外两套账

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怠。主要指一些企监设内外两套张,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

(二)会计行业的现状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是以价值计量、记录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以书面的形式向管理当局及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报告企业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经济业务的决策;管理当局要据此调整经营管理措施;投资者或者潜在投资者要据此判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状态并作出投资决策;债权人也要通过阅读会计报表作出借贷决策„„凡此等等,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对人们的重要性。

但是信息是企业会计人员编制的,他们又是在管理当局的领导下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的,这就存在着内部人的问题,使得信息与外部人非对称,一旦会计信息是虚假的,信息使用者就被置于极为不利的境地。而事实上尽管我国已颁布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但由于制度管理存有漏洞,法律的预期与实际效果难免有距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很严重。

会计舞弊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蒙骗投资者债权人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国内时有发生的上市公司假账丑闻,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由此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职业的信用危机,并被视作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毒瘤”。它严重地打击了债权人和投资人的积极性和投资信心,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三、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当局与会计舞弊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管理当局与企业所有者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冲突。事实上,企业的管理当局(经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为了其自身的业绩考核需要及其高额薪酬的计算确定,往往在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极可能为了追求短期化行为利用手中的职权指使会计部门舞弊,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

(二)政府与会计舞弊

地方政府在会计舞弊中扮演着十分复杂的角色.一方面它作为一级政府。它要监督企业.防止会计舞弊;一方面它又有自己的地方利益,不仅漠视本地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而且有时还会帮助企业采用各种办法改变形象包装上市,甚至设法。关照”上市后的企业维护其形象,避免被ST或被摘牌。政府的这些行为往往为企业会计舞弊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所有者与会计舞弊

企业所有者应该是真实会计信息最大的需求者。并且有足够的动机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但是,由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企业的大股东拥有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中小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没有多少发言权,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力,而只能被动地接受公司经营和财务运作的结果。因此大股东很容易“合法”操纵股东大会,进而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最终大股东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转变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在此条件下,企业管理当局就很容易与大股东走到一起。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借以操纵股价,牟取暴利。

(四)债权人与会计舞弊

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银行为了其所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考虑,必然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因而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也是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然而现实情况是银企之间并未建立起真正的风险责任机制,银行只满足于对企业贷款的事前监督,银行对贷款的事中和事后监督严重不足,使得银行对企业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最终流于形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债权人激烈的竞争中,债权人为了赢得客户,还可能给企业开出许多诱人的条件。甚至间接帮助企业进行会计舞弊,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会计舞弊之风。

(五)注册会计师与会计舞弊

一般来讲,注册会计师审计效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会计舞弊治理的成效。然而,我国会计信息的审计需求是由政府创造的,而非市场的内在需求。这必然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先 3

天性不足。首先,我国目前的委托代理关系失衡。虽然注册会计师受股东的委托独立地对企业管理当局(经理人)的经营活动及其威果进行鉴证,但经理人又代替委托人对注册会计师行使聘用、续聘及确定和支付审计费用的权利。注册会计师审计在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持乃至丧失。其次,审计风险和收益不对称。近几年来,由于审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审计费用竞相降低,致使必要的审计程序一减再减,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不断加大。但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管机制尚不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追究制度存在较大漏洞。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违法成本较低,这必然导致一些事务所往往为了生存铤而走险,自觉或不自觉成为企业会计舞弊的帮手。

四、会计舞弊的对策与防范

(一)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应对未来经济行为和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允许采用的会计方法越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越差。同时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提高准则的权威性。

(二)完善法律制度

适当扩大刑事责任范围。就会计舞弊犯罪的规定而言,尽管刑法已有不少条文,但一些较为突出的、危害严重的会计舞弊行为仍未能纳入刑法的视野,以致使这些行为在一定领域中呈泛滥趋势,适当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大处罚力度势在必行。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改善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要彻底解决会计舞弊,必须先给会计人员创造一个优良的从环境。三思而后行。通过建立会计公司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更为可行。会计公司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在政策及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客观、公正的执业,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会计公司通过招聘使用会计人员,建立会计行业新的用人机制。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会计的职业特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其次,在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罚力度,以此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3.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四)完善公司制度

1.理顺各方利益关系。首先要理顺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键在于确定一个合理的报酬方案,这样所有者与经营者就有了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基础,使双方利益关系更加明确。其次,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真正由市场来优胜劣汰。

2.加强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实行累积投票制度。现行法律制度规定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实行一股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导致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完全可以左右公司的大小事务,中小股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3.形成对控股股东操纵行为的有效约束和监督,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应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监事会进行彻底改革。监事会应吸收除控股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加,使监事会成为一个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效监督控股股东和经营者各种会计行为的主体。

(五)加强会计监督

1.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拓宽审计业务的内容,加强对会计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

2.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减少对审计业务收入的依靠,进一步减少对被审计单位的依

赖,真正处于独立地位;要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高审计独立性,就要做到由股东大会来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和薪酬,而且确保事务所和委托人之间除了审计报酬之外不存在其他利益关系,同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门槛,保证业务素质。

3.加强媒体舆论监督。信用危机已是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在舆论导向上大力提倡诚信建设,使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在整个社会中营造一种诚实守信的体系和氛围。

结语

会计舞弊不良后果是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会计舞弊的治理也必须从多方面人手。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惩处)机制的建设一个也不能少;规范公司管理当局、中介机构、大股东、政府行为缺一不可。目前,尤其要抓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相关民法、商法和刑法的完善和强有力执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实现由小、散、乱向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转变,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实行审计轮聘制。但由于会计舞弊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治理会计舞弊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而只能是渐进式的治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多部门协调合作,还经济一个稳定有序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舞弊 内部控制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表现形式

1.1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1.1.1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投资的核算作了详细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满足一定条件时,如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具有控制或不产生重大影响的采用成本法。

1.1.2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专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长期资产购置有关的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待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就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来调节利润。

1.1.3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上市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利润,通常在产品或资产的风险或报酬未完全转移之前就确认销售业务和其他资产的转让收入。

1.1.4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延长折旧年限,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甚至不提折旧等虚增利润,在实际操作中屡见不鲜。

1.2利用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舞弊

剥离与模拟是与企业改制上市相伴而生的。在行政审批制下,由于实行“规模控制,限报家数”政策,股票发行额度成为十分稀缺的资源。企业通过激烈竞争拿到的股票发行额度往往与其资产规模不相匹配,只好将一部分经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剥离,或者进行局部改制,将原本不具有独立面向市场能力的生产线、车间或若干业务拼凑成一个上市公司,并通过模拟手段编制这些非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报表。一方面剥离与模拟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功不可没,如果不允许剥离与模拟,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是不具备上市资格的,是无法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摆脱困境的;另一方面剥离与模拟犹如“整容术”,通过将劣质资产、负债及相关的成本和潜亏剥离,便可轻而易举地将亏损企业模拟成盈利企业,但是剥离与模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3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舞弊

从理论上说,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与财务舞弊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确实以公允的价格定价,且在报表及附注中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做了恰当的披露,则不会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但事实上,上市公司的很多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都采用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可以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这样,资产重组与关联方交易就成为一种十分重要和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1.4虚构经济业务舞弊

1.4.1虚构销售

虚构销售业务是性质最为严重也最难以审查的舞弊方法之一。如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为了虚构销售业务往往从原始的销售合同开始就全套造假;黎明股份的虚构行为更是百密无疏,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虚构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

1.4.2虚构资产评估

虚假的资产评估包括未经正规程序立项的资产评估、虚无资产评估和不恰当的评估。琼民源就对未具有完全产权的资产进行评估,确认巨额的资本公积。

1.5通过关联交易编造虚假利润

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错综复杂。上市公司与其控制的大股东故意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告。通过重组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有的企业通过创建众多的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构建极为复杂的关联方交易网络,利用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与隐蔽性制造虚假的利润,迷惑投资者和债权人。

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治理对策

2.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2.1.1建立规范的会计体系

公司制度方面,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明晰产权,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完善的以公共产权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形成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同时,健全“委托-代理”合约,强化委托代理契约关系,通过加强委托人的素质教育,提高委托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加强对中间委托人的监督与激励,提高委托人的监督动力;缩短委托代理链,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通过规范契约关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和审计制度,加大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逐渐实现企业家职业化,建立企业家声誉评价机制等以防范“委托风险”。

2.1.2强化治理制度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组成的三级结构。董事会能够监督和控制经理人员,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监督,并防止他们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和滥用职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强化公司管理,改善公司经营业绩,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质量,遏制会计舞弊。

2.2完善外部控制

2.2.1增强查处及处罚力度

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声誉损失成本,还必须承担物质成本。因此,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風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物质上的内在激励措施。这便要求加强会计社会监督的力量,加大稽查力度和稽查面,以及加大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同时,定期公布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使会计造假成为无利可图的行为。

证监会一直重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对因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工作不负责任而导致严重审计过失的审计人员,将提请有关部门注销其执业资格,支持投资者民事诉讼;对上市公司出现会计舞弊行为,会计师事务所又未尽审计责任的,支持投资者对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提起民事诉讼,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力度,真正发挥对证监会的监管职能,既要管人更要管质量,加大检查范围和处罚力度。

2.2.2加大独立审计部门的工作力度,明确其审计责任

现行的注册会计师(CPA)聘任制度危及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并且,目前我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也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中介机构的造假收益。助长了中介机构的冒险意识。因此,注册会计师协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规范:

(1)明确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欺诈的责任问题。虽然说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公司财务信息是否公允发表意见,而不是专为发现舞弊或错误。但是,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总是与财务信息的公允性相联系的,很难想象与报表信息相关的错误和舞弊对财务信息是否公允没有影响。这也正是《独立审计准则--舞弊和错误》的主旨观念。因此,注册会计师要时刻铭记自己对与报表信息相关联的错误和舞弊应负的责任。

(2)增强审计独立性。为了增强审计独立性,应由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联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实行“审计轮聘”制度。另外,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制定合理的报酬机制。

(3)提高审计质量,严守审计规则。为了保证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意见确信,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机制。同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质量,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杜绝注册会计师的侥幸心理,确保其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做到“公正、公允、公开”。

参考文献:

[1] 陈艳.会计信息舞弊动机的理论分析及其现实识别的途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6).

[2]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

[3] 王琪.浅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

[4] 章刘成.《我国企业实施整体上市的对策研究 》,《 China's Foreign Trade》,2012(5).

会计舞弊动机 篇7

会计舞弊是具有一定的舞弊技能, 是熟知法律、精通会计业务的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通过与他人实现预谋在会计操作中违背真实性核算原则, 违反了国家的政策法规, 规范、制度, 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故意行为, 通常表现为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和费用具体包括多计存货价值, 多计固定资产费用、任意递延或漏列负债, 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等。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因素

动机是上市公司进行舞弊行为的主要目的, 也是会计舞弊现象发生的前提条件, 根据我国会计舞弊现象的特点及具体情况笔者将我国公司无比比动机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融资 (圈钱) 动机

现阶段, 企业发行新股上市仍然是对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及要求, 发行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而证监会明确规定公司发行上市必须严格遵守《上市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因此, 上市公司不惜作假, 利用证券市场“骗取”巨额资金。

从增发新股层面和发行上市来看, 公司发行上市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并通过证券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也是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增发新股必须严格按照上市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实施。因此,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要求, 聘用一些具有具有会计舞弊能力的”高手”采取各种会计守法进行舞弊行为。通常做法是伙同相关中介机构通过伪造的文件和凭据, 如假批复文件、假假评估材料等骗取上市资格, 其行为等同于欺诈上市。

(2) 政治经济利益动机

1. 政治利益动机

主要是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政绩, 个人升迁的资本, 而个人发展升迁主要从成功地经营和管理和业绩中才能获得, 而进行非法的会计舞弊行为, 一般来说, 企业经营总是在经济发展周期中起伏的, 甚至有时还可能会深陷危机之中。这将严重的危机企业的生存, 当企业处于业绩不佳甚至财务危机的时候,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为了抓住晋升与荣誉争当“危难时英雄“就会通过会计舞弊手段调节利润, 扭转公司业绩和形象。甚至有些国有企业与政治联系过于紧密“依靠虚假数字某政绩“同时, 上市公司的巨大竞争力也成为会计舞弊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

2. 经济利益动机

这主要是指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获取高额报酬, 通过利用与其经营业绩挂钩的薪酬, 奖金, 股权, 期权, 虚增收入、隐满费用等方法, 为个人谋取经济上的巨额利益动机。

通过研究发现, 出现会计舞弊现象的公司大都是一些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大企业他们为了维持昔日的辉煌形象及业绩而进行会计虚假报账, 虚报利润, 另外, 会计舞弊的成本明显小于企业虚报利润、产值的预期收益, 这也成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诱因和动机之一。

(3) 操纵市场股价的动机

由于公司股票上市后在流通市场的交易价格是公司的再融资能力评判标准之一, 因此上市公司通常会利用公开上市公司的虚假的财务信息和风险管理情况, 炒作公司的股价导致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提高, 从而达到改善公司财务的目的, 从而实现上市公司在流通市场顺利进行再筹资的目的。另一方面, 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也是发硬公司经营情况的指标, 因此通常公司为了控制股价的稳定, 通常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操纵股价。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性上涨或下跌, 以便操作者得以高价抛售股票或者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公司控制权。

(4) 免被特别处理或被退市动机

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 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到达一定程度, 要受到相应的处理, 如特别处理、暂停上市或者被终止上市。为了保证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 我国实施股票发行额度“标准控制”和”ST”特别处理制度。但是这无疑对上市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某上市公司发行上市后而后又被特别处理或摘牌, 这将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相关利益人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同时也将大大的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若公司被实行”ST”或者从”ST”沦为”PT”或者退市威胁时, 往往会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如虚报利润, 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来掩盖公司的巨额亏损事实。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产权制度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客观上给公司人员进行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上市公司应从完善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和利益安排协调问题出发, 第一,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第二, 促进建设公司治理文化和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建设。上市公司内部,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内部, 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守法合规的会计核算文化氛围, 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三, 完善公司产权制度, 目前, 我国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成, 因此产权不清晰成为公司治理的突出问题, 产权不明晰,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是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因此, 只有明确了产权关系, 才能激发股东去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 增强股东对公司的监控能力和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真正形成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2. 加强会计的监管和法律制裁力度

从监管的角度, 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管,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勤勉尽责的职业道德以及守法合规思想水平, 其次, 要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建立起实质有效地制约监督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从法律的角度, 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是指不仅要给予舞弊主使人, 参与者民事方面的赔偿, 更要加大刑事方面的法律制裁。加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不断地完善刑法, 民法, 会计法对相关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措施和力度,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会计造假的成本。

综上所述,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呈现多样性, 因此相关机构应根据具体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根源上有效地控制和抑制会计舞弊行为, 实现我国证券市场、资本市场、会计市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余慕星.杨运东浅析上市公司舞弊新动向及其治理对策[期刊论文]一会计之友2010 (27) [1]余慕星.杨运东浅析上市公司舞弊新动向及其治理对策[期刊论文]一会计之友2010 (27)

[2]李世权.周舟.LIShi-quan.ZHOU Zhou,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公司治理结构视角的分析[J]一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11 (18) [2]李世权.周舟.LIShi-quan.ZHOU Zhou,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公司治理结构视角的分析[J]一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11 (18)

[3]干红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及防范财会探析2009, 1月第528期[3]干红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及防范财会探析2009, 1月第528期

会计舞弊动机 篇8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动机

(一) 筹资和再筹资动机。

首先, 通过发行股票上市, 公司可获得大量的资金, 一些上市公司把股票融资视作无需支付资本成本却可大大圈钱的最佳方式。然而股票的发行和上市资格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获得。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有关规定, 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于是, 许多企业为了其股票发行和上市, 在实际业绩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 便会通过会计信息舞弊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 如“黎明股份”和“郑百文”等都是虚构前三年的利润包装上市的。在新股发行公司中除了存在能够“圈钱”的想法外, 还存在多“圈钱”的强烈动机。在股票市场产生和发展的较长时期内, 我国对新股发行定价采用政府确定而非市场自由确定的方法, 即按照预先确定的、统一的市盈率乘以相应的每股盈余来定价, 这势必诱发上市公司虚增收益以提高发行价格达到多“圈钱”目的。其次, 除初次股票发行外, 上市公司还可通过配股和增发两种方式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由于配股融资不仅成本低、难度小, 而且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功能是无限的, 只要上市公司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规定, 便可以不断地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融资, 因此, 配股是我国公司上市之后进行再融资的重要手段。然而配股不是无条件的, 中国证监会为了保证在证券市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质量, 使有限的资源流向绩优的上市公司, 对配股资格方面先后颁布过5个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 即上市公司“必须在近三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 同时每年不低于6%”。10%对上市公司无异于“生命线”, 当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达不到“生命线”时, 未失去配股资格的公司保资格, 失去配股资格的公司则会千方百计重新获得配股资格, 在公司经营业绩无法完成的情况下, 只好借助于会计信息舞弊。

(二) 避免监管政策的惩罚, 保留“壳”资源动机。

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规定:对于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 如连续二年亏损且最近一个年度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要进行ST (实行日涨跌幅度为5%) 特别处理;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要摘牌退市。公司退市不仅对股东来说是莫大的损失, 而且公司将长期失去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资格, 严重威胁到公司的生存, 为避免出现连续亏损的状况, 保住紧缺的“壳资源”。上市公司需要扭亏为盈。但扭亏为盈又不是一时之间就能轻易可以做到的, 因而上市公司往往会千方百计地在会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 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关联交易等手段来制造“一年巨亏, 一年微利”以避免退市, 保住上市资格。如桂林集琦2000年虚增收入, ST龙建 (原北满特钢) 2000年虚增利润2, 590万元就是此类的典型案例。陆建桥和王安武的实证研究均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显著采用了会计舞弊手段以达到避免摘牌, 保住“壳资源”的目的。

(三) 操纵股价以牟取二级市场暴利的动机。

中国股市仍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 在二级市场中上市公司为配合庄家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 经常进行会计舞弊来操纵利润。在不谙内情的中小投资者看来似一团雾水的忽高忽低的净利润, 与二级市场的行情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市公司能够做成“外表风光”, 不仅可以通过实施增发和配股来扩张自己的股本结构, 让原来的袖珍股变成超级大盘股, 而且还可以和大股东联手操纵市场, 大肆掠夺市场资源。“银广厦”、“风华高科”、“东方电子”等舞弊案就是此项典型。另外由于上市资格不易取得, 众多非上市公司试图通过购并来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购并谈判中关键的是购并价格, 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股价无疑可以卖个好价钱, 故上市公司有可能为购并增加筹码而进行会计信息舞弊。

(四) 减少纳税、分配股利的动机。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 通过纳税调整计算得出的。因此基于偷漏税或推迟纳税等目的, 有些上市公司以舞弊手段, 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同时有些上市公司为了侵占股东权益, 也会以舞弊手段来调整报表业绩, 达到不向股东分配股利或少分配股利的目的。

(五) 业绩考核需要的动机。

为激励公司管理层而设计的业绩考核制度成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直接动力。众所周知, 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等大多数报酬计划都是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管理业绩并对之进行奖励的。而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难以保证年年增长, 在业绩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中, 公司高管人员要确保自己任期内的各项指标达标、超标, 就会通过会计信息舞弊来满足考核的需要。

(六) 政绩及荣誉追逐的动机。

追求荣誉和知名度也是上市公司经营者舞弊的重要动机。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取物质奖励与行政手段激励相结合的制度, 将公司的业绩考核直接与职位的晋升挂钩。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取得了“政绩”就可能被提升, 从而带来更多的有形和无形收入, 而“政绩”通常是以公司的收益指标来衡量的。公司管理当局有时也会出于追逐荣誉的考虑, 粉饰考核业绩的“硬指标”, 搞起“数字招商”, 任意地夸大其工作能力, 从而改变人们的认识或取得一定的知名度, 并处于有利的地位。这种用虚假的“政绩”骗取荣誉和利益, 是一个典型的无效绩效考核的设计, 最终会造成资本市场资源的无效配置。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治理的相关对策

(一) 加强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几十项相关法规和制度, 如《会计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 这些法规和制度是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和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笔者认为再好的制度都有其缺陷和不足, 就是十全十美的制度, 也需要市场参与者共同来遵守, 如果市场参与者不讲道德, 不讲诚信, 对制度、规则不以为然, 再好的制度也将显得苍白无力。美国的证券交易的法规和会计准则也可谓全世界的典范, 可近来美国上市公司安然公司、世界通讯等连曝会计造假丑闻, 不正说明仅有完善的制度是不够的, 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尤为重要, 因为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相碰撞时, 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 才能使道德发挥效能。不仅要对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进行诚信教育, 而且要对律师、证券分析师、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进行诚信教育, 还要加强对包括政府官员、监管机构和新闻界在内的市场监管者的诚信教育。只有市场各参与者都弘扬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的道德风范, 才能使制度、规范得以落实到实处, 才能防范会计信息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 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

虚假会计信息从生成到披露要涉及多个市场主体, 仿佛是一个链条, 环环相接, 而上市公司是产生、披露虚假信息的源头。我国治理虚假信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董事会、监事会, 它们主要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在于, 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 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 最终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要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 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 强化对管理高层的监督。其次, 独立董事作为理性经济人, 与企业经营者一样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当其利益高于道德损失时, 他很有可能不顾自己的职责谋取经济上的利益。所以必须通过立法构建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和义务, 建立起有利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土壤和配套措施, 从而有效地遏制虚假信息的披露。

(三) 严格执法, 加大处罚力度。

对恶意造假者, 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使舞弊者付出的代价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针对我国造假违规成本低廉的现实, 不妨借鉴国外的做法, 如法国刑法规定:“如果公司负责人故意毁灭或隐匿会计文档的, 将被处三年监禁和三十万法郎罚款;如果伪造或滥用凭证, 将被处一百五十万法郎罚款, 并强制宣布其破产”。为此, 笔者建议应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法制和刑事责任法制, 对造假的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处以重罚, 还要对协同造假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重罚, 提高造假者的造假成本, 使造假者无利可图,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会计舞弊行为势头。

(四) 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审计的质量,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应做到:一是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 改善执业环境, 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 大力提高注册会计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二是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证监会和中国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形成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质量。三是避免由管理层、执行董事聘用注册会计师, 而应把这一权利交还给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四是建立和实施审计问责制, 并通过法律手段, 大幅度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

综上所述, 舞弊者在会计信息舞弊行为中可以获取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利益, 这些利益都是进行舞弊行为的根本动机所在。治理舞弊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标本兼治才是出路。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 (惩处) 机制的建设一个也不能少;规范公司管理当局、中介机构、政府行为缺一不可。

摘要: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 危害极大。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动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旨在对信息使用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动机,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1999, 9

[2].王安武.从现金流量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2

[3].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4].陈少华.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会计舞弊与会计报表的审计 篇9

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几年的起起伏伏, 使日益成熟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会计报表成为广大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渠道。但中国乃至世界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严重侵扰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也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觉。

首先, 我们分析一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 (1) 高管人员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盈利直接有关,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成为会计舞弊的直接驱动力。 (2) 国家监管政策一直是上市公司的压力所在。如为了获得投资者或供应商的持续支持, 或者为了避免连续亏损被退市或特别处理。爆出丑闻的浏阳花炮就是一例典型的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财务舞弊的案例。 (3) 债务契约、客户及供应商契约等一般多对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等一系列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严格的规定, 违背契约条款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 如银行收回贷款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报表粉饰手段也在步步升级, 让我们分析一下会计舞弊的主要手段:

(1) 高估资产。具体形式有: (1) 存货计价不正确, 增加期末存货价值, 从而降低销售成本。 (2) 高估应收账款, 比如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依然挂账, 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增加。 (3) 高估其他固定资产项目, 比如将研究开发支出列作递延资产。 (4) 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价值是少数企业进行重大会计舞弊的手段之一。

(2) 虚增销售收入, 虚增利润。具体形式有: (1) 虚构客户, 虚拟销售。有些上市公司通过伪造订单、原始凭证、销售合同, 开具增值税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如黎明股份即通过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的形式, 虚构购销业务, 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收入和利润。 (2) 寅吃卯粮, 提前确认收入或费用。如天津磁卡公司将吉林天洁公司支付的1 100万元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计入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截至审计报告日, 合同硬件部分尚未履行, 该公司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

(3) 关联交易。我国的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上市公司与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 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上市公司的业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可以将公司生产的产品卖给其控股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也可以通过竞争性项目卖给关联方而转移到关联方;公司可以通过将宣称有价值的专利卖给关联公司使每股收益大增, 而这种专利价值难以判断。

(4) 企业重组。上市公司想方设法通过置换、剥离、兼并等方式将公司不良资产“变为”优质资产。还可以将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权, 赶在年度决算前高价出售, 虚增年报利润。

(5) 变更会计政策, 调节利润。由于同一交易或事项往往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加之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无法涵盖涉及不到企业核算的方方面面, 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上的选择和变更来操纵利润, 粉饰经营业绩。

(6) 会计信息违规披露。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 对有利于公司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 对不利于公司利益的会计信息披露常常不够充分, 甚至三缄其口, 使投资者决策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2 会计报表审计方法

在审计发展史上, 公司财务报表舞弊一直是困扰审计界的重大问题。审计人员需要运用多种分析程序, 综合各种结果才能揭示出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

2.1 分析性复核

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例如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较前期发生重大变化或高出同行业平均值, 则可能存在高估收入或低估成本的舞弊行为。如果一家公司营业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前期出现下降或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值, 管理费用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较前期出现重大变化, 或余额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 财务费用与公司借款的比例明显与银行利率有差异, 则可能存在期间费用的舞弊行为。

2.2 交易实质分析法

应用交易实质分析方法, 可以透过经济业务现象发现经济实质。比如, 公司通过调整会计科目, 把应收账款转到其他应收款上或预付账款上, 推迟办理存货入库, 存货挂账预付账款, 然后少结转销售成本等办法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使相关财务指标趋于正常。

2.3 资产质量分析法

对于虚构收入等欺诈行为, 检查时应采用审阅法仔细审查待处理财产损益明细账及有关原始凭证, 考察其投资是否存在, 其质量如何。审计时通过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进行比较, 若前者大于或接近后者, 即说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存在问题, 也可能表明上市公司在过去多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如果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加幅度大于利润总额增加幅度, 则表明上市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是虚假的或错报。

2.4 税项分析法

在应付税法下, 企业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计算而得。如果公司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距扩大, 则表明公司提供给股东的财务报告有可能变得不是非常真实。根据会计公式计算的应交税金期末余额与公司的实际期末欠税额比较, 若两者相差较大, 则公司造假确定无疑, 基本手法就是虚开发票。反之, 若公司的实际税负非常低, 与其主营业务收入难以配比, 则其收入和利润都可能是虚构的。

会计舞弊与防范 篇10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舞弊,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会计舞弊所制造的错误信息严重误导信息使用者, 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制订出的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破坏市场运行机制。因此, 立足我国国情研究会计舞弊与防范问题十分必要,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概念、特点及危害

(一) 会计舞弊的概念

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以及相关人员违反财经法规、弄虚作假, 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二) 会计舞弊的特点

1、弄虚作假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

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与税收制度还存在一些漏洞, 加之会计主体自我设计意识增强, 这都促成了会计舞弊的动机与机会。再者新会计制度、税制的实施, 尽管消除或减少了一些特殊形态的会计舞弊, 但是由于记账规则的不断复杂化, 新的会计科目的产生使得一些人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进行会计舞弊和欺诈。

2、造假的手段不断翻新。

会计舞弊行为由于属于智能型违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造假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造假手段复杂化。在经济往来中, 开假发票、造假凭证的现象相当严重, 购销双方联合作弊, 销货方可以多卖出商品, 也能隐瞒收入、偷漏税款等;购货方可以摊挤成本, 也可以化公为私。

(2) 以合作的形式掩盖违法犯罪行为。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 有的单位借联营之机钻空子, 或以横向联营为名, 浑水摸鱼, 慷国家之慨, 中饱私囊。有些串通个体户, 以签订生产、维修合同的形式, 贪污本单位公款或收受贿赂。

(3) 抵抗查处能力不断增强。由于造假的构想不断更新, 所采用的手段也不断变化, 财务造假的行为人反查账的意识也在增强。其作弊形式呈现以下特征:

(1) 次数少、金额大, 以缩小目标, 减少影响。如果经济监督部门或者单位管理者采取抽查的方法就有可能被遗漏过去。

(2) 手续完备, 蒙混过关。在进行造假时编造种种理由, 伪造单据、帐目, 写假报告, 欺骗审查人员。

(三) 会计舞弊的危害

会计舞弊造成的危害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投资者个人都是很大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1、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会计信息为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和社会公众等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会计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商业语言”, 其工作成果的好与坏,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否, 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活动能否得以正常进行。

2、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财务失真, 做假账, 搞两本账, 不少企业的会计报表没有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使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或团体腰包。

3、给各行业带来不正之风。

会计舞弊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违纪或经济犯罪, 是一种腐败, 即那些在权力或任何有利害关系的一方使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会计舞弊的行为主体一般来讲有会计人员本身或者是单位的领导, 如果单位的领导通过唆使会计人员制造虚假报表来为个人的升迁提供政绩, 或在单位经营状况和发放职工的工资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而自己却大肆挥霍公款, 将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激化群众对当权者或政府官员的不满和愤怒情绪。也增加了职工的对抗与不满, 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二、我国会计舞弊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会计舞弊的现状

1、目前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会计舞弊与盈余管理都缺乏规范的操作和统一的认识, 这导致了我国近年来企业会计舞弊、财务造假的现象常常发生, 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其次, 因为会计舞弊的行为, 使盈余信息变成了数字游戏, 发送错误的会计信号导致会计舞弊现象严重, 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2、虽然企业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 但重要的因素是人性方面的控制, 它可以使一切似乎看起来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失效。因此各个方面的管理与员工个体方面的内容不能被忽略。除了员工的资产舞弊以外, 操纵董事会的大股东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的又一大特征。

(二) 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责任缺陷。

我国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和相关法律对会计舞弊的惩罚进行了规定, 但是其法律责任过轻且不具体, 使不法分子为了高额的舞弊收益不惜犯法, 钻法律漏洞。其次一些企业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有章不循, 有法不依。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 或为了完成企业的考核指标等目的, 进行会计舞弊.。

2、各种利益的驱使导致会计舞弊。

当今社会, 经济快速发展, 竞争不断加剧, 人们渴望获取财富和地位的欲望更加强烈, 这些导致各种利益相关者为自身利益而进行舞弊行为。企业股票所有者为稳定企业的股价、知名度、摆脱ST名号等原因;管理部门通常是通过舞弊来提升业绩, 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薪酬等;企业的会计人员为个人的私利而进行舞弊。

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直接分析、处理各种会计资料, 编制会计报表供企业内外部使用者使用, 因而,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的高低和会计舞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为个人的私利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 欺骗公众, 侵害有关利益方的利益和企业财产, 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遏制会计舞弊, 然而当前我国的多数的企业却难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度。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 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因而难以发现会计舞弊, 并且即使发现了这种舞弊现象的存在公司也难以处理。

5、外部监督不力。

一些政府部门自身为了追求政绩, 过分盲目的关注经济的虚增长, 客观纵容会计的舞弊行为, 一些单位为了完成指标、为讨好政府的青睐也做出舞弊的行为。

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管理人员, 仍然集中在事后处罚, 轻事前监督, 日常监管和效率是比较低, 很难发现会计风险, 难尽其职。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的账务处理、审计时, 比较容易发现该企业在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但是收入过于单一的会计师事务所, 主要依靠的审计业务。这就导致了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过度的依赖客户, 为留住大客户, 很多时候不得不违背职业道德, 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6、独立审计具有期望差距。

独立审计的期望差距就使得会计舞弊成为可能。这是因为:现代审计是抽样审计, 抽样审计必然存在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的存在使得注册会计师虽发表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却可能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

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也是形成这一期望差距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历史较短, 注册会计师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审计准则开始实施, 人们的理解还不尽一致, 准则的规定还存在某些内容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尚没有最终理顺, 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尚不健全。

三、我国会计舞弊的防范对策

(一)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使其对会计舞弊的规定更明确化、具体化, 对会计舞弊行为严惩不贷。同时, 对董事会、监事会等的监督权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二)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是会计人员, 国家和会计的工作管理部门都应该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制定会计道德规范, 同时也要抓好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 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质量信誉意识, 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三) 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防范会计舞弊的有效措施。

(四) 加强监管

强化会计的监督职能, 是防治会计造假现象产生的有力举措。在会计的监督中单纯依靠内部的监督是不够的, 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 即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一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 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在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的同时, 而且要迅速解决在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中的一些问题, 以改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要提高会计无比舞弊的风险和成本, 加大打击力度。同时还要宣传典型案例, 使其他的会计人员从中得到教育, 在经济活动中的权衡利弊、得失, 自觉地遵守财经法规。

参考文献

[1]汤寿珩、何建国.基于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舞弊防范策略[J].生产力研究, 2010, (07) .

[2]廖洪.对我国企业会计舞弊的探究——基于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师, 2008, (06) .

[3]杜兴强.会计舞弊的危害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 2009, (11)

[4]黄秋涛.会计舞弊及治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22) .

[5]马文琼.会计舞弊成因分析及其防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6]牛连果.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01) .

[7]徐融等.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J].财务与会计, 2000, (7) .

[8]闫晓洁.会计舞弊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0)

[9]徐融等.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J].财务与会计, 2000, (7) .

[10]王彦宽.浅谈企业会计舞弊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07, (7) .

浅谈会计报表舞弊与防范 篇11

关键词:会计报表;舞弊;防范

1.会计报表舞弊的涵义及其特征

会计报表舞弊的涵义和特征是了解会计报表舞弊、识别会计报表舞弊以及防范会计报表舞弊的基础,古今中外,无论是学者还是专家对会计报表舞弊的涵义和特征表述不一,本文对其做以下介绍。

A.会计报表舞弊的涵义

会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表使用者而对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数字或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它包括:对会计报表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会计报表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B.会计报表舞弊的常见手段分析

会计报表既是会计管理活动的直接结果,也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会计报表的舞弊方式很多,本文以资产负债表为例,对于报表中舞弊的常见手段进行以下举例分析。

C.资产负债表中的舞弊手段

a.资产舞弊

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这种物质资源在会计上称为“资产”。资产舞弊手段多种多样:

应收账款舞弊。企业因赊销商品产生的应收款项,外单位还款后不冲销往来账,而是截留并转移他处,再通过坏账损失挤列管理费用。或者,有的企业将实现的收入暂时存放在“预付账款”账户中,作为预付款,日后再作相反会计分录,视同退款,借此隐瞒收入、偷逃税款。

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中的舞弊。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项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然而,在现实过程中,许多企业的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巨大,往往与应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应收账款的余额。出现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利用这两个账户调节利润。事实上,职业界已经将这两个科目戏称为“垃圾筒”。一般地,“其他应收款”明细账和预付款项中的内容经常涉及不能收回的坏账、已经支付的费用或失败的投资,所以它是隐藏潜亏的“垃极桶”。

b.负债舞弊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应付账款中的舞弊。企业在正常經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收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利用入账时间做文章。例如材料已入库,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是购货发票尚未收到,这种情况下应确认负债的存在,增加应付账款,而舞弊企业则有意漏计或者推迟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也是企业会计报表舞弊较常用的科目,主要做法有:隐匿成本费用。企业将应计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工资和福利,应计入预提费用的负债都有意地计入其他应付款来隐匿部分成本费用;随意处理民间借款,掩盖负债性质。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民间融资没有明确的指明应计入的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在处理的时候经常计入其他应付款下。

2.对于会计报表舞弊的防范

会计报表舞弊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损害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损害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做好对会计报表舞弊的防范措施尤为重要。

A.加大处罚力度是当前防范化解会计报表舞弊风险的关键

针对普遍存在的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执业工作粗糙等问题,加强外部监管仍然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

持续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有利于消除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抑制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实现管理的透明和规范。目前某些财务部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才能保证实现。对财务部门的信息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虚假行为者,要依法进行严惩。尽早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对提供虚假信息给单位和集体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赔偿。

B.提高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水平是防范会计报表舞弊的根本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广泛宣传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教育会计人员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则,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自律、自重、自强,上顶住压力,下挡住诱惑,维护会计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按岗施教,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和财经法规制度,使其不断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提高其职业判断技能,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坚持原则,忠于职守;三是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考核、奖惩、培训、退出等办法,同时将会计职业道德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范畴,纳入会计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尹 平.财务造假监控与预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 石俊霞.浅谈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代企业.2007.04

强化会计监督与防范会计舞弊研究 篇12

近年来, 随着一大批国际大型公司相继爆出财务丑闻、我国银广厦、琼民源等会计舞弊现象的出现, 导致企业会计诚信、会计信息真实度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使得社会投资者对企业、金融监管机构、会计师的信心大为降低。通过分析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 甑别会计信息失真行为、防范财务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 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对会计制度进行研究, 建设和推广会计强化手段, 对会计准则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 对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会计监督的主要作用

(一) 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保证国家财政安全

国家的财经法规是维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和法律依据, 而会计监督则是以国家所颁布的各项财经法规对各个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保证所有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可行性, 达到监督检查, 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的目的。所以, 通过强化会计监督可以保证各个企业在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同时, 保证国家财政秩序的顺利进行。而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则是会计工作, 它是把握一切财物收支状况的关隘。所以, 强化会计监督在财政监管中的作用, 对维护国家基本的财政秩序, 保护国家与集体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化

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手段, 会计监督的重要作用就是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通过强化会计监督, 对经济活动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等进行监督, 不但能够确保各个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在国家财政法规之下顺利进行, 同时还能使得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企业自身的计划预算、经营管理要求等, 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化。

二、导致会计监督弱化和会计舞弊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当前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尤其是一些家族式的民营企业, 其会计基础工作的弱化程度较为严重。存在着诸如:会计部门设置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尽合理、岗位责任设置不清晰、会计操作程序与手续欠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对应的原始凭证支撑、账目信息登记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督手段。这些问题都导致了账目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以及数据差错等问题, 给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趁之机。

(二) 部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作为一项技术型强、政策性高的工作, 会计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非专业性人才不能胜任。同时,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直接的生产者, 其整体素质的高低、会计能力的大小、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以及工作过程中创新能力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用性。但是, 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来看, 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存在着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所掌握会计知识老化等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不能利用先进的会计处理手段和工具对会计工作进行处理。另外, 由于一些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面前, 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不能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使得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成为可能。

三、强化会计监督、防范会计舞弊的几点建议

(一) 注重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的培养

由于会计监督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虽然其中一些因素难以把握, 但是其关键因素还是人。所以, 只有建立并形成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监督功能得以实现。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予以着手:

其一, 注重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熟悉各项财务会计法规, 在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体系之下进行工作;

其二, 形成一个完善的会计人员培养、选拔与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合法工作的积极性。同时, 通过多个渠道开展针对已经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这部分从业人员的会计处理知识进行实时更新;

其三, 会计管理部门通过定期举办培训活动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尤其是对一些问题进行创新处理能力的培养, 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单一的“检查与督促”思维方式中纠正出来,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与服务, 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二) 形成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实现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针对性调整、规划与约束行为, 属于企业自我管理的范畴。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保证企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一般情况下, 可以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控制过程中的事件进行事前的防范、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监督三个方面来进行, 形成针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控制体系, 有效的避免了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

(三) 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企业的审计工作通常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来进行的。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不依附任何机构, 完全实行自行收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及依法纳税的管理方式, 保证了其在审计工作中完全的独立性、公正性, 其审计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 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可以通过这种固有的优势来强化企业的审计质量。

在审计工作中, 财务部门首先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进行审核, 保证其具有对应的审计工作资质;其次, 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在工作过程重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工作, 通过全面质量控制的方式保证审计工作得以全面开展;再次, 为了确保审计质量, 杜绝企业客户出现风险转移等问题, 会计事务所在审计之前应该要求企业承诺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可靠, 否则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这样也有效的控制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万森.浅谈会计监督及其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应用方法[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8) :123

上一篇:留白也精彩下一篇:无线VOIP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