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艺术性

2024-05-26

互动性艺术性(共11篇)

互动性艺术性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也不断增多,地铁交通正以其快速、优质、高效的独特优势成为现代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地铁人流量越来越大,这就使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成为展示城市精神风貌和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优秀的地铁公共空间艺术不但可以满足乘客交通导向需求,还可以让乘客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在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上产生舒适感,让乘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现代文明,让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更加舒适、愉悦。

一、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它不是一种特指的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艺术流派,它是体现公共空间具有交流共享的开放精神。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有装置、雕塑、建筑等形式,也有影像、表演、标志标识等形式,在城市地铁系统中,其公共艺术主要包括地铁站台的环境设计、广告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风貌展示和各类标志标识导视等。

二、地铁空间与公共艺术

地铁站是人群流动众多的场所,地铁处于地下,只有通道与地面相连接。地铁空间独特,空间狭小,通风不良,自然光线昏暗,乘客进入地铁,人群拥挤,感到视觉抑制、听觉嘈杂、触觉焦虑。如果对地铁公共空间开展科学巧妙的艺术设计,不但可以缓解乘客各种感官的不适感,也可以满足乘客对视觉心理的审美需求,所以地铁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天然场所。地铁站点具有独特的场所精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就要包涵是这些场所精神,让乘客一边欣赏公共艺术作品,一边感受到这些站点的场所精神,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创新精神。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大显身手,勾画出现代城市的时尚生活,彰显出现代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地铁公共艺术作品可以通过题材选择、色彩运用、材质优化等途径来增强乘客的视觉感受。在题材选择上如使用站点的历史故事,引起乘客对站点的场所精神的认知与回忆,进而延展出对于站点空间上的想象。在色彩运用上,一般要求色调统一,因为这样就会给乘客带来简单舒畅的视觉感觉和心理感受。在部分特定的容易引起乘客情绪暴躁的区域可以利用冷色、温色来镇静乘客心理情绪。在材质选择上,一般要求材质具有凹凸感,因为这些材质能减小噪声污染,能稳定乘客情绪,让乘客对地铁环境产生自然亲近感。地铁公共艺术反映大众文化倾向,满足受众艺术需求,普通大众能积极参与互动,让社会公众在欣赏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公共艺术教育,提升社会大众对于公共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功能

1. 城市交通导向功能

在地铁公共空间内,运用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为乘客准确传达信息,让乘客能方便快速地找到移动方向,也让乘客在有限的地铁站空间内迅速有效地感受这座城市的区域文化魅力。

2. 凸现城市风貌功能

在地铁公共空间内,充分利用公共艺术手段深度挖掘地方特色,使作品主题能反映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打造城市特色名片,追求城市的经典性和发展性。

3. 调节乘客情感功能

乘客对艺术作品的视觉点随着乘客在地铁空间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艺术作品在造型、颜色、尺寸、材质等方面都可以调节乘客的心理情感,唤起乘客的心灵呼唤和历史记忆,符合当下人的审美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四、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互动性分析

1. 武汉地铁洪山广场站

洪山广场站是2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车站,人流量特别大,地铁2号线主色调是梅花红,表达的主题是“脉动江城、书香地铁”。地铁4号线主色调是芳草绿,表达的主题是“绿色出行、人文地铁”。“书山有路”的壁画作品来自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把武汉画在地铁里”活动中的获奖作品,作品表达了孩子们“把武汉画在地铁里”的那份纯真情感。“楚风古韵”文化墙大多是传统的锻铜壁画,使用实物图片、文字等方法将楚文化刻入墙面,作品凸显生活哲理和公众精神。洪山广场站生肖系列公共座椅,生肖龙寓意吉祥、意韵深远,富于民族特色。

2. 杭州地铁站

杭州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充分表现了作品与乘客的互动性,对社会公众产生了持续的文化影响力。杭州地铁站的公共艺术墙主要采用壁画形式,从各个站点的场所精神出发,体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精神。杭州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各站点大量使用了杭州的自然景观,优化了乘客的视觉感受,如武林广场站选择自然植物葵花,婺江站选择在河池里畅游的鱼群,湘湖站选择丹顶鹤,安定路站选择杭州著名的西湖风光。这些作品既体现了站点周边的自然景观,起到标识作用,也让乘客在旅途中欣赏到杭州的风景秀丽。杭州地铁在主要站点大量采用了人物形象,人与自然环境相互照应,如临平站,船夫在荷花池中采莲;安定路站,市民在西湖山水中骑行,体现地铁站点的场所精神。

3. 上海地铁12号线汉中路换乘大厅

上海是一座“建立在地铁上的都市”,地铁是城市活动在空间上的延伸。上海地铁12号线汉中路换乘大厅是“地下蝴蝶魔法森林”。蝴蝶是美丽的化身,人们喜闻乐见。从地面引入阳光,给地铁空间带来温暖和光明,2015只形态各异的蝴蝶“飞入”地铁空间,整个大厅变成一片“阳光魔法森林”,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特色的地铁文化艺术元素。作品老少皆宜,很多乘客特意去看蝴蝶,也有父母专门带孩子去“捉蝴蝶”,体验都市里的数码田园。上海地铁拆掉了原设的安全围挡,让民众得以与这件作品零距离亲近与互动,真正让公共空间艺术融入地铁空间,与民众互动。

结语

地铁公共空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如设计手法单一、表现形式传统、光线照度强烈等问题,许多艺术作品用玻璃罩罩住,很难与乘客产生互动。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要为广大乘客服务,充分考虑乘客心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设计创造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吸引乘客在地铁空间与之互动,让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更具亲和力,增加人们对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要:地铁交通具有快速、优质、高效的特点,是现代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地铁站是集空间、时间、地域文化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能展示城市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位,能缓解乘客的不良心理和生理反应,使乘客愉快舒心地乘坐地铁出行。本文概述了公共艺术和地铁空间以及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功能,重点对武汉地铁洪山广场站、杭州地铁站和上海地铁12号线汉中路换乘大厅等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互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地铁站内空间的装饰美化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公共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互动性

参考文献

[1]吴琳.武汉地铁艺术设计可以凸显楚文化元素.长江日报,2012.12.01.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

互动性艺术性 篇2

-----曹妮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要求“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可见简单的“教+学”的静态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幼儿园音乐教学了,一种教师与幼儿在同一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的互动型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主流。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幼儿园指导纲要》在音乐教学中,互动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赞赏音乐的美,就会变得亲近起来。”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为幼儿提供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体验音乐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如果说师幼互动是引导型互动,那么幼儿之间的互动就是合作型互动。与师幼互动相比,幼儿之间的互动多是由解决问题的需要所引起的,这种活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更有效地拨动“幼幼”互动的“和弦”,奏出和谐愉悦的乐章。

互动式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法灵活多样,我们以两位老师具体实施的两个歌唱活动为例,比较他们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取得的不同教学效益.针对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师幼互动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师调整角色定位,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都是互动行为的主体,无论在互动行为的发起和行为的反馈方面都应具有主动权。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而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缺乏与幼儿的交流,孩子们也只是一味跟从教师一步一步地“过环节”,自然就看不到在教师乙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孩子们享受音乐带来快乐的场面了。

教师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将自己定位为环境的创设者、积极互动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为幼儿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乙不仅采用师幼对唱,而且提出幼儿之间对唱,并把如何开展对唱的问题抛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商量解决,学唱新歌这个问题就在教师乙和幼儿之间“一抛一接”的互动过程中很自然地解决了。

针对教师教育机制缺乏的问题,优化教师教育行为,提高幼儿之间互动策略的有效性,促进幼儿探索与创造.在开展音乐活动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幼儿,从幼儿的各种反馈中(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神态等各种表现形式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的所思所虑和心理需要、自觉分析自身教育行为的适宜程度,抓住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发挥幼儿之间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最终目的。

盛开互动:用科技激活艺术 篇3

2008年8月,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从北京奥运会拉开帷幕的那一刻,一幅动人心魄的中国文化历史长卷徐徐呈现在世界面前。当人们为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赞叹时,丰富的多媒体景观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奥运场馆的墙壁上,投影屏幕放映着各项运动的图案,当观众经过时,墙壁中的图案会随着观众的步伐一张一张翻转而渐变成运动员的照片,等观众完全走过投影屏幕后,屏幕则又会恢复到最初的图案。而那些放映在景观墙中的中国的名山大川更是富于动感。当观众们经过画面时,这些风景秀丽的山水或是碧波荡漾、泛起涟漪,或是随着游客的步伐渐变成“北京2008”。这就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置的多媒体景观,这些可以与观众互动的景观墙皆出自于北京盛开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在盛开互动的包装下,传统景观中静态的展板、灯箱、喷绘等环境装饰品变成了能够适应地面、墙面、台面、桌面、异形面等多种安装环境,且使用方式灵活的投影机、液晶屏和LED等显示设备。这些多媒体景观不仅可以感受到游客的动作,甚至可以灵活应对游客的一举一动,仿佛“活”了起来。

走出奥运比赛场馆,进入奥运博览会,一部“奥运历史大典”颇具吸引力。这部“书”不同于传统的电子书,它可以智能检测人手的翻页动作(不需触摸屏幕),即参观者通过简单的挥手动作就可以实现虚拟书页的仿真翻动功能,并能听到翻书的“哗哗”声与舒缓的背景音乐。在翻页的过程中,若您的手停留不动,书页也会保持当前半翻卷状态。这部“奥运历史大典”声情并茂,它借助于互动设备采集识别数字页码,可以在不同的实体书页展示不同的虚拟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使其更加生动且吸引人。

盛开互动通过技术手段重新激活传统文化艺术,让人机互动,游客从而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成了多媒体景观的驱动者,使传统文化艺术焕发新色彩。

科技与艺术的互动

奥运会中精彩的表现让盛开互动一跃成名。

此后,在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开互动再次大显身手,助力内蒙古馆、广东馆以及成都案例馆等设计并制作了大百科信息平台、模拟草原低空飞行器、模拟清洁能源汽车、互动拍照等数十种互动多媒体内容,使其成为游客所关注的焦点。今天,盛开互动的身影已遍布全国各大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展览展厅以及重大的商业活动和大型晚会,在数字多媒体行业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科技馆新馆,800余常设展项中不乏互动体验的项目。在“挑战与未来”展示区,盛开互动自主研发的“互动特效表情”受到了参观者的青睐。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体验者面前,有趣的是,这些卡通形象是“活”的,它能随着用户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变化,你笑它会随着你笑,你眨眼睛它也会自然地眨眼睛,可爱至极。

在山西大同城市规划展览馆中,盛开互动设计制作了拍照记忆、声音楼梯、幻影成像、大型环幕拼接、触摸互动、大型电子沙盘、手影识别、虚拟演播室等展项。其中“手影识别”让记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项展品将传统的手影艺术转化为电脑可以接受的图案,即计算机对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判断出其所表达的含义,以新颖而生动的方式让观众参与并了解城市建设成果。另一聚拢人气的产品“幻影成像”则将人物或时间的多种信息融于真实的城市发展模型场景之中。360度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辨,使展览的文化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吉林省科技馆的“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展区,盛开互动利用最新计算机图像检测识别技术和图形动画生成技术,创建了一面虚拟水流墙,使人与虚拟水流产生实时交互,可通过虚拟道具、白板笔、身体等,实现实时储水、控制水流方向等有趣的水上娱乐,让体验者在与水流的“亲密嬉戏”中,了解水的特性和规律,又不会浪费水资源,使保护水资源的主题深入人心。

除了可以应用于科技展馆、博物馆以及商务活动中的互动游戏、互动镜子、主动三维、虚拟拍照、数字水帘、雾屏显示以及激光交互等产品之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于2008年3月由盛开互动开创性地自主研发的适用于舞台的“互动舞台”系统。

“互动舞台”系统将影像识别、互动感应等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传统舞台艺术与高科技的互动技术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互动舞台”的系统效果包括天井、彩窗、如影随形、时光机器、光流、大红门、幻之焰、动之荆、蓝雨等数十种。这些特效在中央电视台金话筒颁奖晚会、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宁夏《盛世回乡》、南宁民歌节等大型晚会中均有展示。其中“如影随形” 最受欢迎。“如影随形”互动光电效果,可以随着演员的翩翩起舞平滑自然地变幻出不同的效果,加之音乐的配合,会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

“互动舞台”的推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表演和展示手段,而且首次打造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新概念,引领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从家庭互动体感游戏

到数字多媒体的跨越

盛开互动的一炮打响,并非运气。

从长期的技术研发积累,到2005年公司正式成立,再到2008年公司的转型,盛开互动早已蓄势待发。

据盛开互动总经理曾祥永介绍,2003年,国家863课题中第一批关于网络游戏的课题中的“智能化人机交互网络游戏示范应用”由中科院下属自动化研究所与某网络公司承担。课题从2003年开始,于2005年结项。当时,恰好盛大网络正在发展其家庭娱乐战略,需求适合家庭娱乐的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于是盛大网络将目标锁定在中科院自动化所。二者展开合作后,签署了课题部分研究成果的使用授权,随后盛大网络又出资,成立了北京盛开交互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家庭互动娱乐的先行者,2005年盛开互动助力盛大网络推出全新互动娱乐产品,在娱乐、生活、求知三大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鲜独特的体验。这些独创式的、人性化的设计,向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的互动方式、更为丰富的感官反馈和更为逼真的临场体验,为用户描绘了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互动娱乐生活蓝图。

2006年6月,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盛开互动研发的自然互动游戏——“海之星”大放异彩。9月,在中关村广播电影电视对接活动中,盛开互动参展的“自然互动游戏”和三款“自然互动展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2007年3月,盛开互动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代表,参加了在莫斯科克洛库斯展览中心进行的作为俄罗斯“中国年”的重要活动的“中国国家展”。在“中国科技与创新”主题展中,盛开互动带来的“互动影音”成为了8号展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互动影音”所特有的高精度运动捕捉技术,以及稳定成熟的分析引擎,能够保障互动响应实时准确、快捷直观,所以被安排在站位入口的最显眼处,向俄罗斯各界人士展示了互动影音领域的最新成就和若干基于人机虚拟互动的健康娱乐内容。在“中国科技与创新”展位中,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为前来参观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介绍盛开互动影音系统和自然互动系统。当尚勇走过一片飘洒在地面的虚拟落叶时,落叶骤然散开,露出“欢迎”的中文、俄文字幕时,胡主席和普京总统相视微笑。

曾祥永说,在那次活动的现场,许多小孩儿玩儿得流连忘返,甚至离开父母折回来再玩儿。俄经贸部长格列夫参观“科技与创新”主题展位和其他展位后,“感到高兴和自豪”,并建议中方选择包括盛开互动所在的“科技与创新”展位在内的有代表性的展位在圣彼得堡再次举行类似展览。

nlc202309010543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虽然耀眼的光环不断地出现在盛开互动的头上,但盛开互动从未满足过,反而野心更大。因为单纯的家庭体感游戏无法满足愈来愈庞大的消费市场,所以盛开互动欲放大视野、拓宽业务,转战数字多媒体。

2008年9月,北京盛开交互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盛开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其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逐步走进了各大历史盛会、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盛开互动由此被载入数字多媒体的历史史册。

从做项目到做产品

走过七年,虽然盛开互动的足迹遍布天南海北,但作为一家依赖于开拓市场的项目性的公司来说,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及规模化发展依然遇到很大的阻力。

曾祥永认为,想要突破瓶颈,就要想办法打破以做项目为生计的运营模式,要开发出适用于终端用户应用的产品来。

经过一番思考,盛开互动发现公司的很多技术和创意都可以运用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上,让人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这样,就打破了数字展示追求越来越大的屏幕,以及越来越震撼的视觉效果的物理局限,使一些应用可以通过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呈现给用户,便于用户体验。正是这个设想,打开了盛开互动通向移动互联网的大门。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一番努力,盛开互动在移动互联网上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在iPhone手机的App Store中,由盛开互动自主研发的“变脸秀”刚上线不久,就成了用户下载热点。“变脸秀”是一款真人照片特效软件,应用先进的脸部识别技术,一触即发,轻松搞定专业的PS效果。用户通过下载热点网络图片,找到最佳变脸素材,就可以穿越时空,或变成俊男靓女、大牌明星、话题人物、卡通形象等等,还可以轻松体验时尚造型与新潮服饰。熟悉的面孔,新颖的造型,为平凡的生活添加一抹亮色。

现在,盛开移动还在研发更多的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游戏,并将陆续上线。

曾祥永还告诉本刊记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除了一些应用和游戏之外,盛开互动还在研发一款名为“手机导览”的软件。“手机导览”是针对博物馆、文化艺术馆等场馆与旅游景点等场所设计的,用户通过在手机上安装“手机导览”软件,便可以轻松便捷地了解展馆中每一个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或者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还可以实时查看、浏览、点评、交互等等,给用户带来了及时、便捷的信息和分享。

总之,在2012年,盛开互动会在移动互联网上有更大的动作,将给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献上一份大礼。

互动性艺术性 篇4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 现代传媒中的“传统性”构成和“当代性”构成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而传媒的当代重构, 从结构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 即基于物质存在层面的技术方式重构和基于精神存在层面的文化内容重构。从印刷术的诞生到摄影术的出现, 人类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探索。但是, 从摄影术的诞生到电影、无线电的出现, 人类只用了50年, 而从电影、无线电的诞生到电视的诞生, 中间仅仅间隔了不到30年。在电视技术出现后的30到50年间, 又一种新技术逐渐从专业实验室、从专门的领域走向了千家万户、走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就是数字技术及与之相伴的数字传播媒体艺术。

技术创造了效率神话、创造了速度神话, 也创造了传播神话。人类的生活驶进了由技术开通的高速公路。这条技术的高速公路, 不仅限于信息车道, 而同时贯通了生活车道、经济车道、文化车道。伴随着技术发展的速度, 我们的生活也在提速——技术越发达、生活的节奏就越快。快节奏就意味着高效率。媒体艺术技术的数字化, 关键在于媒体技术对数字技术的品性的获取。数字技术的品性是从数字技术的诞生源头与生俱来的素质, 它不仅仅是技术设置, 更主要的是研发这些设置时的技术理念。如果我们稍微浏览一下技术发展史, 就不难发现数字技术并非是因为技术的自然发展而水到渠成的结果, 它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由的交流、全方位的沟通而做出的天才选择。开放、自由、人本, 凡是使用过网络媒体的人们都能够很具体的理解数字技术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品性。与此同时, 正如传媒的属性, 既是技术又是文化艺术的。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作用。

就数字时代的传统艺术而言, 《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释名》解释说:“契, 刻也, 刻识其数也。”也就是说, 上古时期, 人们用结绳的方法来保存对事物的记忆, 后世圣人则改变为用刀在木简、竹简上刻字以记事。事实上, 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体系中, “数字”本身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字。众所周知, 原始艺术中那些宗教式的数字崇拜, 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未必全然愚昧可笑, 某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观念, 是否蕴含着当代人一时还无法企及的智慧尚未克制。

就数字化的交互新媒体艺术而言, 交互是新媒体时代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在跳脱传统窠臼的数字新媒体时代, 无论是世界还是人与人之间, 彼此沟通不再受以往空间的限制和界定;而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当代性, 更加突显这种特殊的沟通经验与介质的改变。以往, 艺术创作呈现与观念沟通比较局限于美术馆、画廊或者其他单纯特定的展览空间。然而, 相对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创作, 有时反而却是一种局限, 这是因为善用不同场域的空间特质, 及已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时重要的语录之一, 因而追求自由宽广的呈现方式。

既然互动原本是所有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甚至可以说是艺术本质属性之一, 那么, 我们把“互动艺术”看作数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 数字艺术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却正是迅猛崛起的新兴艺术, 许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物我们还无法对它们的性质、作用、意义以及前途和命运做出全方位的判断, 许多揣测和推论不能作为我们对研究对象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规律下结论的依据。众所周知, 数字技术具有超强的综合性、兼容性和亲和力。例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同时处理传统传播业中分属不同行业的多种单一媒体, 如以文字为主的图书报刊、以声音影视为主的广播电视, 多媒体展开的过程伴随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除此之外, 多媒体还具有超强的交互性或互动性特征。多媒体不仅与用户具有强大的互动性, 即人机之间通过交流所做出的相互反应, 多媒体与多媒体之间、多媒体与单媒体之间、多媒体与互联网之间, 都存在着强有力的互动纽带。随着数字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对人类想象世界越来越深入的开拓和渗透, 互动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也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在这个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时尚的世纪里, 任何标新立异的想法很快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例如,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 这个博览会的主题就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生活的一些艺术设计。又如, 维也纳音乐博物馆, 也充分把科技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维也纳音乐博物馆里一个有趣的互动音乐项目。一个德英双语的“掷骰子编圆舞曲”大型游戏机了 (Waltz Dice Game) 。大屏幕前放着俩桌子, 上有一红一蓝俩骰子, 根据对玩家扔出来的不同频率、力度、骰子翻滚和弹跳情况等的感应, 机器会将其“翻译”成不同的旋律。两个骰子一个对应大提琴cello一个对应小提琴violin, 轮流各扔四次, 一段八小节 (一般是两个乐句) 的华尔兹 (结尾还自动带了个反复符号) 就写好了, 这个时候机器就会给你自动演奏一遍。

博物馆的二层叫作Sonosphere, 这一层通过不同高科技的手段, 向每位参观者展示了是自然界里各种神奇的声音, 你尽可用自己的耳朵聆听, 让耳朵引导着身心进行一次奇妙的漫步。这里有自然界声音的模拟, 比如子宫的声音、风的声音、雷的声音、海洋的声音、山谷的声音、威尼斯的圣马可港的声音、日本东京地铁站的声音、中国巴丹吉林沙漠的声音、等等。这种多媒体场馆互动项目就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艺术的魅力, 它完美的将科学技术与音乐结合起来, 让人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高中艺术生数学课堂互动研究 篇5

关键词:艺术生 数学课教学 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56-02

艺术班的学生大多个性张扬但思维敏捷,自由散慢但情商超群;文化功底薄弱但兴趣比较广泛。而数学课过于抽象,理论深刻,比较枯燥。久而久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然会产生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创新教学方式,形成互动机制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提升艺术班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1 精彩的提问,对话交流,用脑互动

在古代《学记》中早有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谓学问就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问学问既要学还要问,学后方有问,问后才知学。依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材中心问题,课前提问课后留问,使整个教学过程始于提问终于提问,通过教师启发激思明辩,通过对话交流,教学相长;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出疑问、反问、设问,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通过学与思、学与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促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教与学互动自如,整个教学过程有的放矢,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

提问是通过教学艺术殿堂的钥匙,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决定于教学成败。“万事开头难”嘛,开课前好的提问就等于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可谓事半功倍。结课前的提问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发人深思。采用“提问”的方式一定得讲究艺术,提什么问?怎样提问,为什么要提出这一问题,必须准确清晰,切忌随意盲目,必须面向主体学生,灵活互动。短小精焊的提问像磁石一样吸住学生,引人入胜;开门见山的提问可直击主题,一锤子敲在学生的心里,思绪万千;例题讲解后提出问题,耐人寻味,感慨倍出……总之,精彩的提问是一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或以疑问开头,或以创境设问或变换条件反问等等,教师应当用心摸索,认真研究,但基本应该做到准确严密富于科学性;发散思维富于启发性;通欲易懂,富于教育性;声情并茂,富于感染性;幽默诙谐,富于趣味性;学有所长富于针对性。针对艺术班学生喜欢表现,富于幻想的特点,根据他们各有所长,专业各异的不同,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找寻他们共同感兴趣,可以产生共鸣的问题,用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为了暴露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发现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几个等比数列的探索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我们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3个等比数列)请同学们填空:

①数列:1,3,9,,81,243,……

②数列:

③数列:

生:分别为27,,36×0.93

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各个数列的项的变化规律,结合以前的所学知识,给出这些数列一个统一的名称;

问题(2)与等差数列相似,上面三个数列的前后项之间满足什么关系?如何用符号语言,把等比数列的定义写成等式的形式并简洁地表示它?如果我要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该如何判断?

在学生了解了这几个数列其实就是等比数列,并且知道它们满足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本质的理解,我又提了下面几个问题:

问题(3)怎样可以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在等比数列中其通项以及公比的值是否有限制?

问题(4)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在定义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使我们想起有没有这样的数列,它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如果有,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问题(5)形如的数列一定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吗?

在这堂课中,把等比数列这一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作为教学重点.促使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体现了数学发现的本质,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等个性品质。

最后再留下一个问题: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假设其厚度为0.1mm,那么当你把这张纸折了51次时候,这张纸的厚度能达到多少?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带着看似懂非懂的问题思考着进入课堂,注意力集中;揣着生活中有趣的问题思索着,心有悬念;课下经常是讨论热烈、辩论激烈,其乐无穷,不同凡响,求知的欲望愈来愈强,上课的状况愈来愈好,听课的效率愈来愈高,一种良性的教学秩序已经形成,师生热情高涨,一个和谐的课堂开始出现,教学互动酣畅,数学课由原来的枯燥无味的课程可能变成最感兴趣的课程,产生了质的飞跃。

2 情通理达,情理交融,用心互动

“情”即情感情境。情感投入是在表达思想、表白观点时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情境则可以境育情,指的是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环境,形成健康的情感友谊,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理”即“理智”、“理性“道理“。理智表达指的是以理性的态度,思考分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态度,达到以理服人的教学效果。具体说来理智是一种思维活动,与情感原本就相互交织,只要人们有意识的加以控制便会自然融合。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理论化,并有较强的科学性及政治导向性,所以教师切忌感情用事,信口开河,应当高度理智,然而结果便是枯燥无味,难已形成效果,教师的教学可谓严谨认真,学生真的头脑昏昏。怎么办呢?“用心”教书是关键,“用心”就是理智与情感的交融。如何做到“用心”呢?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而信其道”,“身教胜于言教”是任何教学方法都无法比拟的教学方法。其次就是走近学生,以情容情,用“眼神”去洞察学生的心灵,去表达对学生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他们的期待与满足。当代中学生大多出生于90年代后,独生子女,他们集万般宠爱于一身,难免娇生惯养,教师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解读他们的困惑,以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达到情感通达,情理交融的效果,做到心照不宣、心心相映或心有灵犀一点通呢?心诚则灵灵则感人。学会“用心灵去美化天物”,要懂得生活是创新之源,情感是创新之魂,责任感是创新之力,道德是創新之本,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感情的结晶,启迪他们的智商、情商以及财商,可谓一举多得。总而言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激情是一切艺术之母,要想成为一名艺术班出色的数学教师,富有激情是必备条件,否则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顶多也是一位教书匠,成不了教学艺术家。激情教学源于由感而发,源于情真意切,源于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源于对学生的爱……教师必须敞开心扉,情通则理顺。只有情满则意深,情驰则无逐,情异则法别,而情是智慧之神,智慧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3 声形结合,图文并茂,用视听多感官互动

“声”指语言声音,声情并存,富有感染力,语调变化,抑扬顿挫,声声入耳。“形”指形象、形状、形态万千。声形结合是以语言的信息传递与直接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述、讲授、讲解的过程中采用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活动,或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参观的活动。一般说来,语言信息的传递是人类的抽象思维,它往往借助判断推理、概念假设等理论形式表达思想观点,其特点表现为间接性、有序性、能动性和深刻性,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各种事物的“形态”则是生动的、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具有直观性、具体性、行动性,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迅速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认识。

针对数学课的学科特点,它集科学性、理论性、方向性、深刻性于一体,明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科学地运用演示方法,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借助教学媒体手段,将所讲授内容制作成各种实物、模型、图线或挂图,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学生听课目的明确,教师讲授思路清晰,边讲解边指导边观察,形象生动,教与学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互动,视听艺术完美的结合,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因为根据实验表明,人们仅通过听觉获得知识只能是记忆的15%,通过效觉能获得记忆的25%,而视听结合则能够达到记忆的65%,不仅如此,这种有机结合还能够扩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节省教学时间,大大提高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尤其是对于艺术生来说,注重视听结合更是其它方法无法可比的。因为他们有感观视觉的天赋,比较注重形象思维,对视觉传达的领悟性一般高于一般普通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主题适时播放一些教学辅助篇,通过形声结合,视听互动往往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震撼力。通过这种多感官的协同活动达到追寻记忆,自我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多媒体能把具体形象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可以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里动起来,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二立体几何《圆锥的概念和性质》课件时,就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给这些几何体下定义,发现其性质。

这对高中数学课来说,这无疑是任何优秀的教师仅凭一张铜牙铁嘴所无法说教的,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深奥的哲理形象化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了,……真的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辅助方法。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面对高中艺术班数学课十分复杂困难的局面,探索出在新形势下行之有效地高中数学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思路显得格外重要,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互动机制更是重中之重,但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探索出一条通往数学课终极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新思路。

数字互动艺术的审美诉求 篇6

如今, 数字互动艺术方兴未艾。数字互动艺术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但对于数字艺术的欣赏方式却仍然停留在传统艺术欣赏方式, 对于互动艺术的理解仍然存在着肤浅的一面。本文意图在论述传统艺术欣赏方式和数字新媒体艺术审美方式的基础上, 探究数字互动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二、数字互动艺术的起源和现状

数字互动艺术, 目前是指利用计算机为创作工具, 以视频、动画、摄影为主要媒介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是一门通过“场域”的创造来传达信息的艺术。

追述数字互动艺术的历史, 其开端应是20世纪初的“达达”主义的各种艺术试验。另外, 其源头还包括上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 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及“偶发艺术”转变而成的“表演艺术”。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出现的结合了机械技术的艺术作品则与当今的“新媒体”艺术最为接近。

探寻五花八门的新媒体艺术, 互动与沟通是它们的显著特征。艺术家们通过互动与沟通不断寻找新的创作手段, 不断尝试新的媒介, 表现新的人类经验, 甚至尝试开拓“新世界”。

三、传统架上艺术的审美经验

艺术一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型的”, 或是“视觉的”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按理说, 艺术亦应包括文学与音乐。多种艺术形式皆有一定的共性。

艺术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物质特征——注入色彩、音响、姿势与许多更复杂的物理反应的知觉。第二阶段是把这些知觉合成具有观赏性的形状与图案。而第三个阶段只有当知觉组合与原有的情感状态相符时才会出现。

人的美感是一种持久的静态因素。可变因素则指人们在其感觉印象的抽象过程中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艺术中也存在可变的因素——表现,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理解力的缘故。艺术的造型法则本身就是一种表现方式。尽管形式可以被分解为尺度、均衡、节奏与和谐等理性术语, 但形式原本是直觉的, 它并非是理性的产物。

当我们谈及一件艺术品时, 往往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即一种以某种方式打动我们的形式。形式并不意味着规则、对称或任何固定的比例。谈论一件艺术品同谈论一位运动员的体型完全是一回事。说一名运动员的体型好, 是鉴于他身体的比例适中, 肌肉强健, 姿态优美。同样, 说一尊雕像或一幅画美, 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但是, 当我们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某项运动时, 想必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他进行这项运动的过程, 这位运动的体型在这时的体验过程中下降到了次要的位置。

在传统美学框架中, 审美主体总是在与审美客体的相遇中得到规范和界定的, 主体—客体模式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使得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以一种距离感来对待各种艺术作品, 从而获得审美感受。所谓的“共鸣”就是个人经验或者理解与作品本身交流而产生的主体感受, 但作为审美的主体则不可能改变作品本身, 连与艺术家的直接交流都存在困难。

四、电子互动装置艺术体验的独特性

谈到电子互动装置带给我们的艺术审美体验的独特性, 就必须要谈到数字艺术的特性。

一旦我们以怀旧之情回顾电视时代, 就会想到在那个时代里, 我们还可以无所用心地避入闲散状态中, 尚未受到我们的新型媒介魔鬼的全面困扰。 (R·雅各布森)

信息技术的到来带给世界全方位的变化, 人类本身也似乎由于这个原因而加快了进化的步伐。信息技术使我们面临着一种关涉几乎所有艺术乃至整个文化的社会发展态势。然而, 无论这种发展多么有趣, 它也无法影响艺术的本质。当电脑不仅被用作一种复制到数码的方式, 同时也被用作一种艺术工具或媒介的时候, 它便具有了美学蕴涵。

我们认为数字艺术的构成有三个特征——多媒体性、互动性和虚拟性。在对它们加以考量之前, 我想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多种媒介在我们的体验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 多媒体性

数字艺术的第一个突出特征是他们皆为多媒体, 也就是说他们合并了文字、声音和形象。虽然多种媒介的融合并非数字时代的发明, 古典时代以来改良的戏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这种融合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同时由于数字化, 使各种各样的媒介拥有了统一的数字编码, 使它们的复制和存储获得了无可比拟的便利性。虽然人们往往无法分辨数字表现和模拟表现的差别, 但是这种物理的差别却具有了重要的文化蕴涵。数字表现方式能够以光速传送, 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被拷贝和复制而它们的品质丝毫无损, 这对于考察原作与副本之间的关系和保存文化遗产中的作品光韵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具有实践的意义, 而且对理论思考也极具意义。

(二) 互动性

数字艺术的第二个特征即互动性。近几年来, 似乎任何和新媒介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和互动沾上边, 我们不难发现“互动”被滥用了。这里我刻意避开对所谓广义互动和狭义互动的探讨, 我所说的互动性简单来说就是指用户处于一个能够决定可用信息序列的位置。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利用数字手段将《清明上河图》制作成为一个拥有多媒体界面的画卷, 即使我们可以和画中人物对话, 可以借助搜索功能去寻找画面中我们感兴趣的部分, 加入了动画和音效后可以给予观众多媒介信息, 然而从本质上来说, 这幅画与之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尽管用户的参与具有超过消费数字化传统文本、图像和音乐的意义, 但是, 我们还是要好好掂量一下, 这样的东西是否真的是互动性的。迈克尔·乔伊斯认为, 真正的互动性不是发生在传媒与用户之间互相反应的情况下, 而只能是传媒与用户在交互作用的影响下, 两者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英国电影理论家安迪·卡梅伦这样解释互动性:互动性是指受众积极参与对艺术品或者表现方式加以掌控的可能性。直至目前, 我们所谓的文化并未让受众享有多少互动性, 虽然把解释空间和反映空间留给了受众, 但是却没有给予互动空间。毫无疑问, 有人会持有这样的观点, 他们认为对作品的理解就是一种互动, 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并不是我希望关涉的互动, 我在这里希望探讨的互动性是指能够用一种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方式干预表现方法本身, 而不是对它做出不同的理解。

在传统艺术表现领域, 互动性和叙事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作者进行叙事时, 互动性必然受到贬斥, 当充斥了互动性后, 叙事的完整和可读性就不复存在。然而在数字艺术领域, 这种限制或者称之为互动性的尴尬是不存在的, 甚至, 我们可以说, 在数字艺术领域, 互动性成为了它理念的标杆。数字迅捷的传播速度、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使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维度同一化, 使原来不可能的创作手段成为现实。

(三) 虚拟性

最后轮到我们探讨数字美学的第三个特征——虚拟性。类似互动性的概念, 虚拟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如果我们到字典里查找“虚拟性” (virtuality) 这个词, 一方面, 虚拟性是指实际呈现的东西, 另一方面, 它又是指一种可以呈现现实或行动的能力。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 大量的技术复制摧毁了艺术品的光韵, 即艺术品在时间与空间中丧失了独一无二性。在数字可复制的时代, 全部显示都处于丧失光韵、自身被无休止复制的危险中。但是, 问题在于我们的不安是不是因为我们心中的这种怀旧之情, 在对原作光韵消失的惋惜之余, 我们可以将目光朝向前方。实际上, 在真正采用互动性传媒的情况下, 观众通过多方面的干预, 可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光韵, 这种摹本不仅仅是从前某个原作的复制品, 而且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创造。在这种意义上, 任何摹本都是一种“原作”。

在数字可复制时代, 文化的表现方式经历了重要转型。在独一无二的作品时代, 膜拜价值构成了作品的价值;在机械复制时代, 展示价值构成了作品的价值;而在数字可复制时代, 操控价值构成了再现的价值。这对美学有重要的意义。

五、摆脱架上艺术审美遗风带来的新的创造力

(一) 艺术欣赏的导向性。

进入数字艺术时代, 艺术表达的渠道已经从实在的物质转向由艺术家创造的数字虚拟空间。当我们看到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 我们往往会第一时间被画面上的肖像吸引住, 好奇心驱使我们试图通过这幅二维的图像来与作者沟通, 试图通过画面来揣测作者的意图, 来揣测丽莎女士微笑的用意。对于一个没有偏见的、有一个开放头脑的欣赏者来说, 对一件艺术品的评价和喜好几乎都是随机的, 虽然对于一件艺术品优劣的评价可以达成共识, 但是对于特定艺术品的具体感受仍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往往会混淆艺术家的意图和艺术家创造出的作品的意图, 正如人们很容易把自己通过语言符号表达的意义混同于这些符号本身的意义一样。

在数字艺术领域, 信息技术的使用将艺术家创造出的作品转化成表达艺术家艺术理念的语言, 使原先分离的二者得到统一。并且由于数字艺术特有的互动性, 使参与者拥有了改变和编译艺术品所包涵信息的权利。由于数字艺术的多媒体性, 艺术家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媒介来传递不同信息, 不同感官层面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带来对于这些信息更直观、更深刻理解。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数字艺术语言正在生成, 如同影视语言一般, 它使观众的注意力精准地投射在艺术家所期望表达的概念上。虽然目前这种数字艺术语言并没有形成一种能和影视语言相提并论的成熟的语言体系, 但是这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将逐渐改变我们的审美习惯和欣赏方式。不难发现, 这种有趣的表达形式已经对我们欣赏和阅读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艺术欣赏的过程化

当我们来到一个艺术馆, 走过拐角, 突然看到一幅绘画作品, 画面中的“线”、“色”、“调”、“形”将首先使我们对这幅画作出初步的评判, 之后我们所在社会的文化会对我们对这幅画作的评价产生间接影响。艺术品本身会使我们从实践活动领域进入审美的高级领域。此时此刻, 我们与利益暂时隔绝了, 我们的期望和记忆被压制, 被提升到高于生活的高度。这个审美的过程是发生在我们看到画作的一瞬间。回到数字艺术领域,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 数字艺术通过多媒体性、互动性和虚拟性, 将我们对于形式的瞬间的强烈情感压制下来, 如同缓释药剂一样, 利用它特有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通道, 将艺术家的理念通过观众的参与, 利用多种媒介对信息的传递, 甚至借助观众既有的审美标准和好恶来更精准地展现出来, 它是一种基于非线性形式的线性的理念传递。随着观众的不断参与, 作者是谁已经不再重要, 作者可以说只是这个虚拟平台的缔造者, 他提供了一个供参与者创造的空间, 而艺术品本身与作者正在渐行渐远, 与参与者逐渐不分你我, 这就是数字艺术过程化的特征。

导向性和过程化, 是数字艺术迥异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习惯的两大特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既是信息, 在我们评价某种艺术创造的时候, 我们需要将数字媒体这个载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和特质考虑进去, 甚至将其理解为某个艺术品的一部分, 它带来的创作的自由和巨大的创造力是传统艺术不能比拟的。我在这里无意去评价传统艺术与数字艺术孰优孰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质提供给艺术创作者和参与者无以伦比的自由, 而自由就是创造力温床。如今, 在这个传统的艺术一如既往地发展着, 数字艺术方兴未艾的时期, 多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 多种创作工具彼此借鉴, 必将产生更多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打动我们的心。

摘要:数字互动艺术扎根于传统艺术, 伴随着工业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相对于传统艺术, 数字互动艺术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具有独特的审美渠道和艺术语言体系。对传统艺术的借鉴将激发数字互动艺术的创造力, 对数字艺术自身审美诉求的深入探究更有助于释放这种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荷]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

[2][美]H·G·布洛克.美学新解[M].滕守尧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8

互动装置艺术的建构方式 篇7

1 互动装置的概述

在装置艺术范畴中, 互动装置艺术作为一个分支, 属于新媒体艺术。互动装置艺术是装置艺术与高科技不断融合的艺术形式, 是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 它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其表达方式比较直观, 侧重于观众的互动性, 凭借独特的语言形式创造出视觉幻境, 将全新的感知方式与审美体验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近几年来, 互动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逐渐成为国际上颇具活力的艺术形式。本文希望通过对当代优秀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收集、整理、分析, 结合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 从文化情景的角度对它的高新技术的建构方式进行集中探析。

通过上述分析, 互动装置侧重艺术作品本身的制作方式, 与艺术性效果紧密联系。通过研究分析对互动装置艺术, 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与传统的艺术作品存在很大的差异, 互动装置艺术作品更多地是彰显艺术形式, 技术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2 互动装置对现实进行虚拟

在本文中虚拟现实是互动装置艺术中的一种建构方式, 也是一种最基本的互动形式。

受研究角度的影响, 虚拟现实的含义有所差异, 有人认为虚拟现实是“由交互式计算机通过仿真构成的一种媒体, 借助各种交互设备它能够感知参与者的位置和动作,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感官反馈, 从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精神沉浸和身体沉浸, 这是一种数字化的人机接口技术。”[2]也有人认为“借助技术和设备通过对现实模拟出一个可交互的三维空间场景, 让参与者获得一个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与现实一样的感觉场景。”[2]

迈恩·柯尤格 (Myron Krueger) 在《人工现实》 (Artificial Reality) 一书中宣称:“设计人性化的科技如同工程技术一样”是一个美学问题。在设计人性化科技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意识到:是否能够理解和选择所造成的结果。”[3]

虚拟现实技术从软件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建模以及绘制方法的差异, 分为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图形的虚拟现实技术两种。所谓基于图象的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采集离散图形和视频, 获取一系列的图片, 再将图片拼成全景图象, 进而组装成虚拟全景空间。这种软件技术的优点是易制作, 速度快, 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强。

对于图形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各种方式对真实世界进行抽象、建模、输出 (转换) 、构造出虚拟场景, 为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在场景中使用纹理、材质、灯光和声音等。

将真实物体进行虚拟化处理在虚拟画册、虚拟博物馆、虚拟文化遗产展示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对真实物体进行处理,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展示的费用以及制作成本, 进而对文物或文化遗产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3 互动装置与网络链接和远程交互

随着科技的进步, 电子资讯媒体和网络科技得到迅猛发展, 网络空间为艺术的发展营造了宽广的舞台。凭借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视角互动装置艺术家把网络纳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将不同的话题、空间、时间进行相互的派生, 以网络为平台创造了远程信息交互的建构模式。

基于网络链接为平台的远程信息交互方式比较复杂, 在互动装置艺术创作的软硬件为前提的基础上, 加上局域网或广域网, 使得作品不仅可以在一个展场进行展示。观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地域进行人机交互, 而且互动的层次不断提高。

本文认为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建构方式, 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建构方式。艺术家借助各种信息采集设备, 采集空间的数据信息, 并将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 经计算机处理, 进而得到随机的图形、图像, 以及音效等。

作品经上述处理后, 逐渐显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这些生成的图形、图像或音效具有随机性, 进而展示了作品的不确定性, 并且作品与人的交互效果也是不可预测的。只要观者不断地与作品进行互动, 每次都会出现异样的画面效果, 其观赏性、娱乐性都比较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进而将互动艺术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4 结论

随着技术的发展, 我们在尊重技术的同时需要作出思考:如何将艺术形式以新的观念、审美经验、表达逻辑与技术进行融合。

艺术作品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 而借助技术进行创作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4]同时,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士都遵守赋予科学技术以哲学思维这一艺术法则。正如白南准所言:“科学技术的议题不是制作另一个科学玩具, 而是在于如何将急速变化的科学与电子媒介人性化。[2]

参考文献

[1]杨华, 任丙忠, 高明武.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

[2]王荔.新媒体·新观念·新生活——2008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 (院长) 论坛[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10) .

[3]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互动装置艺术的语言形式研究 篇8

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说:“艺术史是艺术家在规定情景中不断设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化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歌猛进和广泛应用, 人们的生活渐渐步入了信息化的科技时代, 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艺术观念以及对于艺术的审美诉求都随之发生着重大转变。在这种情景之下, 艺术家们逐渐感受到传统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过于单一, 难以适应大量信息集成、实时交互的要求。于是, 如何创造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语言形式, 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为世界艺术形态寻找到恰当的突破口, 就成为了艺术家们渴望解决并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当代美学对于观众主体性的尊重变得愈加强烈。尤其是90年以后, 大量的艺术家们已经不满足于观众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欣赏或者瞻仰他们的作品。他们渴望探索以前从未涉及过的艺术领域, 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把观众纳入到作品之中, 并使观众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因素, 成为参与作品创造的平等的创造者和介入者, 从而与艺术家一起来共同探询作品的意义所在。于是,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 互动装置艺术应运而生。鉴于互动装置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它诞生不久就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无数艺术家的青睐, 并且在众多艺术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和潜心研究之下, 逐渐具备了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

塔尔图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洛特曼把艺术也看成是像语言一样的交际工具, 它在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充当信息传递者的作用, 实现着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互动装置艺术作为一种语言, 是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给观众的呢?这就是我在本文中想分类探讨的重点。当然, 在作品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到, 很多作品兼具了多种语言形式。

二、沉浸于虚拟现实

“沉浸”, 一般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某种思想活动中。它是互动装置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也可以说是互动装置艺术创作的一种最高追求目标。黄鸣奋教授在他的《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中曾这样说到, “‘沉浸’是人类精神生态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以当事人将注意力集中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为特征。这种境界通常是当事人高度向往的, 这种思想活动则对于当事人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沉浸于虚拟现实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需要人在一定的状态下,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知功能, 来体验一种在虚拟的空间和虚拟的环境中人的存在, 并能根据人的意识进行适当的参与或改变。这类作品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获取真实的体验和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并且这种语言形式能将本质的真实寓于直观的真实之中, 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客观世界, 最大限度的表现主观世界。这类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就是力求通过改革知觉和人机界面技术, 在知觉感性方面表现出令用户感觉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视觉和声觉体验。”

虚拟现实通过各种技术制作出立体感很强的三维视觉形象、环绕式投映影像、三维立体声音定位等, 来刺激人类的生理反应, 给人以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当然, 从主观性上来说, “沉浸”于虚拟现实又可以分为被动感受和主动操控。

1. 被动感受

我们在欣赏虚拟现实作品时, 有一类作品只需要观众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知功能来体验虚拟的空间和环境, 不需要作出任何的信息反馈, 这种情况就可以称之为被动感受。

例如日本艺术家桥本由纪的作品《Conspiratio》, 在一个平铺的显示器上, 艺术家设置了许多食物和饮料的平面图像。观众可以从菜单上任意选择一种可吸食的饮料或食物 (如可乐、果汁等) , 这些食物或饮料的图像就会在显示器上来回浮动, 然后观众就可以使用一个名为SUI (Straw–like User Interface) 的特制吸管来“喝”他们所选定的食物。只要对准这些图形猛吸几口, 它们就会逐渐变少、缩小, 直到完全消失, 就如同真的被参与者吸进肚子了一样。在观众吸食的同时, 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 吸管的颤动以及从系统中传出来的特别的声音, 都能让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即便这件在艺术单元中获奖的作品乍看起来娱乐性更强一点, 但是通过这一装置, 参与者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通过吸管享受美食的真实感受, 这在普通境况下绝对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是美味, 或者苦口, 这一崭新的艺术表达方式都能让参与者与他人共同分享。

2. 主动操控

就趣味性来说, 主动操控就更加生动有趣, 因为他极大的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设置好的虚拟空间中, 观众不仅需要通过多重感知功能来体验在虚拟的空间和环境中人的存在, 还要通过各种高科技设备以极其自然的方式与电脑程序进行自由交互, 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愿望给予作品一定的信息反馈, 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 满足观众多角度的新奇体验。

由布伦达·劳拉 (Brenda laurel) 和雷切尔·史翠兰 (Rachel Strickland) 合作的作品《占位符:虚拟环境的风景和叙述》就是一个探索在虚拟环境中叙述故事的装置。《占位符》环境布局的灵感来自于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周围的三个真实场所, 一个山洞, 一个瀑布, 和一个耸立在河流上的风化陶土堆, 再加上三维视屏摄影机、音响、录制的语音、多种动物图像 (如乌鸦、蜘蛛、鱼、蛇) , 共同够造出一种合成景观。观众的在参与作品的过程中, 两个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佩戴顶置式显示器同时进入这个虚拟世界, 访问者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行走、交谈、触摸或移动虚拟物体, 音响中传出的“女神声音”会指引着他们。人类在某些地方为了预防迷路往往会采取做记号的方式, 而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访问者也可以留下声音记录以作为确定空间位置的“记号”。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录制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的故事片段。

访问者在进入这个虚拟世界以后需要化身为其中的一种动物, 采用动物的走动方式和声音, 从动物的独特视角来感受作品。这个作品采用了动物的感觉运动神经和语言方式, 创建了一个变化、运动、不连续的空间, 让观众采用与平时迥然相异的视角, 来探索深层次的时空概念。

这件作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有目的地进行交流和叙述, 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敬意和赞美, 也清晰地表达了我们的想象力, 同时也对人类组织空间的能力进行了探索。艺术家极力反对人们在艺术世界放弃探索新的可能性, 她认为:“艺术家已经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边缘, 他们认为玩世不恭的态度胜过对一切充满信息, 这是多么可悲。就我而言, 没有什么比为这个世界带来新奇的快乐幻想和使用新技术更美好, 那真的可以充分展露我们的灵魂。”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沉浸于虚拟现实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形式, 在各种视听传感器的作用下, 我们获得了超越以往的真实的感官体验。就像刘自力教授所说的:“虚拟真实给人类带来的永远不可取代的快感就像镜子本身对你构成一种看的诱惑。作为一个哲学美学概念, 它唤醒了哲学美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 它所蕴含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从本体上结构了以往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 打破了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 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

三、以人的行为作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的本质是人的多维信息认知空间和计算机的信息表示空间之间的相互映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传统的人机界面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已经有个很大的局限性, 如键盘、鼠标等, 它们不仅无法将数字信息系统自由融入人类生动的思维想象力。还要将人限定在某一个装置上, 交互的意图也不能自然、高效的表达, 互动装置艺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态, 它展现出的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令人惊叹。

1. 手势和动作

以手势和动作作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是通过手势及动作来表达艺术家的意图和观念的, 手势和动作中含有大量的交互信息, 同时语言方式简单易懂, 也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这种语言方式具有非准确, 多通道, 无重复, 连续等特点, 能够轻易地实现人的认知空间和计算机计算空间之间的平滑过渡。

迈恩·柯尤格 (Myron Krueger) 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影像场地》采用了捕捉影像、随机生成的建构方式, 以及以手势和动作作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的语言形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迈恩·柯尤格已经是研究定位和手势感知技术的先锋人物, 他于1969-1975年创作的作品《影像场地》是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堪称是对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作品, 同时也是互动影像的第一次亮相。互动影像的美学第一次通过这个经典的创意——有屏幕前的参与者和摄像机及计算机组成的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个作品由屏幕前的观众、一台摄像机和屏幕上观众自己的实时影象组成。观众面对投影屏幕, 摄像机摄取他的身影轮廓图像, 与计算机产生的图像合成, 再由投影机投射到屏幕上。室内安装的传感器可以识别观众的动作, 屏幕上会显示一些诸如实验者在游泳、爬山等情景。在互动的过程中访问者可以主动将自己的轮廓投影和屏幕上出现的视频创造物相重叠, 产生一些有趣的互动效果, 也可以通过手指动作, 在屏幕上的自身投影上进行绘画。作品由于观众的介入形成了不同的意义, 同时观众也获得了将自身作为艺术品界面的崭新艺术体验。这件作品创造了基于“作者—计算机—观察者”交互的新艺术形式, 这种直接捕捉观者的移动影像纳入作品之中的互动形式, 成为后来许多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基本建构模式。它在这个基本模式上, 后来的许多艺术家不断探索观众与自身影像互动的表达形式与意义, 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的类别。

《Funky Forest》是一种由Theodore Watson和Emily Gobeille于2007年在荷兰制作的互动装置作品。它是一种互动的生态系统, 孩子们可以用他们的身体语言影响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他们可以用动作制造树木, 之后从瀑布引导水源流向树木, 水流又可以不断地被分流, 如果树木得不到充分的水分, 他们就会消亡。孩子们通过和这个生态系统的互动, 帮助所有栖息在这个互动森林中的生物存活并长大在游戏的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很多生物的生态系统。

2. 触摸

加拿大计算机媒体艺术家瑟克拉·斯基福斯特 (Thecla Schiphorst) 为了在当代文化中保持感官及性爱的活跃, 于1995–1997年创作了将信息技术与触摸相结合的作品《身体地图:触摸艺术品》 (Bodymaps:artifacts of Touch) 。这件作品邀请访问者用手高进和触摸投映在台面上的身体影像。当访问者的手指接近, 影像开始战栗, 并发出不同声音。

观众在这件作品中, 经历了全面的本体感受, 包括皮肤感觉, 采用触摸改变影像发出的声音, 再由所听见的影响他们所看见的, 并将所有感觉整合为一体, 投射在表面的任务影像渴望观众的触摸, 从而观众与作品简历复杂而微妙却无法解释的关系, 而表现出来的效果则是令人感到迷惑, 具有色情、性感的和主观的影响力。

作品旨在颠覆观察与对象、目标于眼睛、点激和拖拽、分析与力量之间的关系, 作品还在参与者与科技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所有权和客观性的关系, 挑战了人们的感受、权利与存在。艺术家希望提升人类自身的身体感受和感知能力, 同时也认为身体可以具有创新意义。

3. 语音

在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中, 声音元素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时在作品中单独传达信息,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是同视觉语言一起产生作用。

如戈兰·李文 (Golan Levin) 和扎卡里·利伯曼 (Zachary Lieberman) 合作的作品《re:mark》, 就是以声音作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在这个装置将人们的声音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能再传递给计算机, 然后通过软件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 来激发影像的内容, 从而声音和影像的内容之间就通过人的介入而发生了关系。

4. 凝视

达克·鲁斯布林克 (Dirk Luesebrink) 和琼克姆·索特 (Joachim Sauter) 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不可见》 (De-Viewer) 用象征手段探索了注视的力量。在这个装置里, 观众欣赏艺术馆墙面上的一幅绘画作品, 但画面后方隐藏了观众看不见的“眼睛追踪器”实时追踪定位眼睛凝视方向, 观众聚焦的画面会消散, 并且旁边的另一幅画显示观众的聚焦眼神。如果超过三十秒钟无人观察画面, 画面即恢复原状。艺术电子网站描述了这个装置:“观众突然意识到他看向哪里, 都是在用眼睛破坏影像。”

5. 呼吸

夏洛特.戴维斯 (Charlotte Davies) 在1995年创作的《渗透》 (Osmose) 是以呼吸作为界面进行互动的虚拟现实装置, 这件作品使他闻名于世。当我们进入作品, 置身于一个安全但陌生的虚拟环境, 在虚拟的空间中漫游, 吸气则上升, 吐气则下降, 我们呼吸时它与我们相互渗透,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着改变漂浮的方向。这个作品依赖于观众的身体, 在体验过程中的呼吸对于理解作品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这件作品挑战了通常的人造界面和界面传统, 它的虚拟世界与一般的三维计算机图像有所不同, 在以往的计算机世界中, 每个图像之间边界分明, 而在《渗透》的人造世界中, 植物、风景、身体和水等有机形态是半具体、半抽象的, 由半透明的材质和流动粒子组成。人物和场景的关系在空间上并不明确, 各个世界之间的转换也是微妙缓慢的。由于戴维斯在采用计算机创作之前是一名画家, 这种经历对她创作虚拟现实有重要影响。

艺术家通过这个虚拟世界所表现的作用更多是希望“唤醒”观众, 而不是表述具体实在的影像。与此同时也探索了在沉浸式的虚拟空间中, 观众的化身、观众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曾有五千位观众体验了这件作品, 许多人都形容他们的感觉“身处另外一个地方”“失去了时间轨迹”“到后来不能进行理想谈话”“觉得精神特别愉快”等等。艺术家在这件作品中把呼吸作为人机界面, 不再强调手和动作的作用, 突破了常规的交互和导航模式, 从而让观众以新的方式感受自己的身体和知觉, 并从中体验到超自然的感受。

6. 大脑活动

以大脑活动作为界面进行人机交互的作品比较少见, 它需要用脑波侦测仪来侦测观者脑波的活动状态, 对技术的要求也会更高。

如美籍华人林书民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内功》, 艺术家在地面上投影出一个水池, 旁边有个假山, 观众可以各自坐在假山石的一端, 然后将头部贴着脑波侦测仪来侦测自己的脑波活动状况, 观众可以用自己意念让水池中的莲花盛开或者凋谢, 也可以用自己的心念来钓池中的鲤鱼。观众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决定池中莲花的生长状态, 有些情绪比较急躁的观众会导致莲花的影像快速生长灭亡, 而情绪平和乐观的观众则会使莲花开的格外茂盛。

四、以面容识别作为界面进行人际交互

互动虚拟装置艺术作品《等离子体:很强的茶杯》 (Plasn:Yer Mug) 是由“等离子区小组”的部分成员运用面部识别技术完成的。这个互动装置艺术作品被安置在由美国图形图像学会提供给参观者的一个酒吧里。在吧台后面安装的显示屏就像是一些非常奇怪的“镜子”, 显示屏上的吐司、培根、鸡蛋会根据人的面部特征和运动重新组合, 重新组合后的结果会和对面观众的面部特征相一致。

从以上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 互动装置艺术的语言形式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互动装置艺术独具创意的语言形式,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互动装置艺术之精髓, 有利用创作者在最大范围地打开想象力, 从而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 创造出更富表现力的、给人以更强感官刺激的艺术作品。

摘要:近年来, 互动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逐渐成为国际上颇具活力的艺术形式。本文围绕大量的当代优秀艺术家的作品, 扬弃以往互动装置艺术研究中唯技术决定论的特征, 坚持以艺术理念为主、技术介绍为辅的原则, 对互动装置艺术的语言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分类和深入探析, 希望能够为大家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互动装置,语言形式,虚拟现实,人机交互

参考文献

[1] (英) 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2]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

[3]童芳.新媒体一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互动性艺术性 篇9

首先, 教师启发激趣———互动的萌芽期。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的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 当学生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 总伴随着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是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维, 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在互动过程中, 哪些是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例如, 变幻莫测、奥秘无穷的大千世界, 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对同类事物的“爱屋及乌”的情感, 会使学生在兴趣迁移规律的作用下, 建立稳定而持久的兴趣。那些曾经获得成功的活动、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活动, 给学生带来愉快的经历, 都应当成为教师启发学生的契机。

其次, 个体品味感悟———互动的酝酿期。人的内部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 会提升自己的心灵认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连接点, 着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储存在书本或其他信息载体中的物化知识转化为学生认识的客体, 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 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例如, 在教学《航天飞机》这一课时, 要考虑到本课从普通飞机的视角, 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来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在这篇科学童话中, “普通飞机”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的经验, 属于日常概念, 而“航天飞机”是课文通过童话形式要教给学生的科学概念。自主阅读, 可以使学生明晰两者的区别, 从而有效地掌握科学概念的内涵。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 会形成初步认识, 此时要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逻辑结构设计条理清晰的表格, 呈现“航天飞机”不同的方面:外形特点、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神奇本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弄清全文的脉络, 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上的新成果,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这些生动的特点都是学生在自我感悟的过程中, 通过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来实现的。

第三, 小组交流讨论———互动的豁朗期。在小组的互动过程中, 教师应当持续关注生生互动, 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指导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提到:“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在互动中要训练学生的思维,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智力的内化是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途径, 才能真正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 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语文教学应当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平台上, 突出互动的灵活性, 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早》这一课时,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按照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 层次清晰, 介绍具体。为了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空间描写, 可以采取如下的互动策略:首先, 请学生标注出第三自然段中表示方位的名词, 学生依次找出“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接着, 请学生看着课文插图, 在合作小组内按照文中的说明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此环节力求使学生通过复述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和布局结构, 为后面的独立介绍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 请学生在组内对照插图说说, 如果你来到了“三味书屋”, 你还会用怎样的方位顺序来介绍它呢。有的学生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 还有的学生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了介绍, 只要是介绍清晰合理的学生, 都可以予以鼓励。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打破了作者唯一介绍途径的空间局限性, 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空间, 在借鉴作者按顺序说明的基础上, 探索了新的介绍途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对于课后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处所, 更加有把握。

第四, 集体分享展示———互动的高峰期。在互动学习进程中,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或缺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 学生才能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学习, 追求新知识,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而营造民主、良好的交流情境会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想和创造才能。因此, 在师生的互动中, 要通过在集体中的广泛交流产生群体效应, 也应注重问题的生成性, 使其简明具体、有启发性, 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苏教版第十册的第四单元集中介绍了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包括《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 或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辉煌史, 或是赞扬了古埃及人的杰出智慧, 或是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集体交流时, 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产生思想的火花。学生会回顾这些风光名胜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以及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同时, 化身成一名游客, 巧妙地拉近了课本和生活的距离, 使学生如临其境, 在探索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对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 师生评价反馈———互动的验证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 都各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小班化教学情境中, 师生的反馈交流不仅能对集体起到评价矫正的作用, 而且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质疑解难的机会, 得到教师的具体指导和规范。小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评价, 能帮助教师诊断教学问题, 提供反馈信息, 调控教学方向, 检验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互动的关键点, 将使学生在充满期待的心境中, 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使其知识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小班化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进一步发挥教育潜能,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寻求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南江.语文教学散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互动性艺术性 篇10

[关键词] 文化;中国画;互动;理念;表现语言

一、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中国幅员辽阔,自古至今即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因地域广袤所带来的物种丰富、气候多样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与各民族不同的审美诉求。从历史演进中可得知,文化形态、政治体制的类型、经济模式,三者在推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均以各自的独特效能发挥其各自的作用,三者间的互动塑造了社会总的形态。艺术的样式或时代的风貌是否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形成呢?绝对不是。历史发展证明,文化是一个活性、动态的纳取系统,通过战争、贸易、人口迁徒等人类的生存活动,给文化的发展带来动能,愈是以上活动的频仍,文化的形态愈会为我们呈现更为动人的表现样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内在发展缘由。正如许倬云教授在《另类考古学》一文中所指出的:“其实,多线平行的演化论,即已容纳了传播的扩散效应,及相应而起的跃进效应。”[1]“多线”,我认为就是多种因素,如政治、区域、物种、经济等,“多线”的交织、重叠,影响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形成,尤其对民族文化的背景会起到决定性影响。“一个资源领域与另一个资源领域相接触、经过交流而至融合,其间互相的影响,会改变演化阶段的发展的速度及发展的方向。在一个领域的文化与另一领域的文化相融合时,新的文化综合体,已不再是原来任何一方的生活方法,而是另一生活方式。”[2] 各民族纳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因子,因子碰撞后会产生一个新的结果,中国文化正是在历朝历代发展中,在汇入其他文化的养分中,发展形成了时新时变的文化综合体。不过 “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会导致“演化阶段”的发展速度,发展速度会给我们展现“新的文化综合体”内在鲜活的生命力。

这种“新的文化综合体”,从内核到外在的样式均承载着丰厚的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成为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如古希腊从埃及文明纳取的营养促使希腊文明全方位地鼎盛发展。以上简要的梳理,是由于中国文化在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的曲折及其自身系统的复杂性;但无论怎样,中国文化的形态,是在历代发展中与其他异域文化交流、融汇并且不断整合而产生的文化形态。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画在文化导引下再发展的认识基础,亦是中国画必须依时代发展而求新求变的发展的逻辑动因。

二、对文化发展规律作用下中国画必然再发展的认识

何新在《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一书中,对文化的构成这样描述:“第一,社会的经济体系……第二,是这个社会中人和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第三,是指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它的精神产品、宗教、艺术……第四,是指这个社会的行为价值系统……”四个层面的环环相扣构成社会的文化形态。艺术在这个活跃的结构中,它的左右上下均被其他构成因素所制约。它的发展虽有个性的反映,但它必须谙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两者间是纵向、横向的因缘互动。如宋代创出最彻底反映中国艺术精神的水墨及淡彩山水画,照徐复观的阐述,此高峰“乃出现在第10世纪到11世纪百余年间的北宋时代”。同时中国画另外二科(花鸟、人物)亦达至高峰。唐自王维开创水墨新表现语言,中国画在中古期所表现出的创造张力和勇气,对于今天中国画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借鉴意义。但我们也不能不忧虑:中国画呈现唐宋高峰后,中国画在表现语言上以墨为上的理念,自宋代士大夫文人掌握艺坛,其理念为中国画各科“尊”用,水墨语言已统领中国画千余年,其后果是致使中国画表现语言日趋单一,中国画失去了多元表现语言存活的土壤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当代中国画要使其创作理念、表现语言与当下时代需求结合,必须要在创作与理论研究中进行双向的多元探索与变革。

三、中国画创作理念的转变缘由

纵观近现代世界发展,在西方工业革命产生巨大效能的影响下,所在文化步入一个新的调整期。20世纪初的东方,“第一个承受此西方文化的是中国、日本,日本很快就决定要全盘接受;中国则一直在抗拒与磨合,其过程到今天还没完成。”[3] 抗拒与磨合的时间之长久是中国历史悠久、知识分子心态复杂原因所致。依此,中国画自近现代在创作理念上的转变亦显得异常困难。上溯近现代多种改革中国画的理念,如:“陈独秀的‘革命论’,徐悲鸿的‘改良论’,潘天寿的‘距离论’,高剑文、高奇峰的‘结合论’,林风眠的‘调和论’等。”[4] 以上理念的提出均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审视以往中国画的历史发展与当时的创作结果而提出的;但是由于种种制约,中国画创作与理论上变革的“抗拒与磨合”,今天仍在继续。

中国画在与异域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流中,面对如何传承(中国画传统)与发展中国画新的表现语言两大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画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在创作理念上要符合时代发展,依人类发展之需,不能再狭隘地站在“二分思维”、“斗争哲学”、“肯定否定”的角度去看待今天的时代文化,而要以翟墨先生所论的“在同步性增长的基础上创造一个高度协同化生存、可持续发展的‘优存生境’和‘悠存心态’”[5] 。依此,当下中国画必须突破自身,破除近现代中国画在发展中存有的所有疑虑,以包容的学术胸怀,纳取人类所创造出的诸多文明成果。只有在创作理念上有所转变,才能视各种努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与探索均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增加涵量之举;当下的中国画创作要以悠然心态容纳异域文化,只有树立以上理念,才能构成今天发展创造的元动力。

四、创作理念的转变与表现语言间的互动关系作用

阅史细读画论可以感知,任何时代的发展,任何艺术所呈现的高峰,其内核的作用无不是理念转变为事物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无论其创作理念的适时顺变还是表现语言的革新等,均为当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素材。中国画发展至宋进入高峰期,宋之前时期创作理念以自然为重,注重绘画与政治间的互动及绘画功能的发挥。如“图画天地……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等理念促动艺术前行;宋以前至宋时的绘画创作理念的旷达,直接造就其时绘画在表现语言上的恢宏雄阔与典雅精妙(而此时期亦不可忘记民间绘画的与职业画师的互相借鉴作用,敦煌壁画的辉煌即可明证)。由于体察自然精深“写载其状”与对“助人伦”政治需求的理解,这一时期期绘画在表现语言上是多元表现语言并重、唯自然为真的创作态度。

nlc202309031305

自唐王维提倡水墨,至宋产生了诸多伟大的传承者,如郭熙、范宽等;但不可忘记在水墨山水之外还有大量以丹青绘就的绝代佳品。考察某个时代是否强盛,艺术品之高下是一项重要的参考系数,唐宋之文化艺术高峰期可以看到文化交流与涵化吸纳的结果。唐宋当时为世界文化中心。如许倬云先生所论:“中国文化不断从核心向周围发展,但同时,核心也因为吸收了周围传进来的东西而不断产生变化。”[6] 据此说明,当时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同时亦吸纳了诸多外来文化的因子以构成恢宏的艺术气象。而宋以后,士大夫阶层在承传中国画水墨语言表现上不遗余力,渐使墨色不做为色彩中的一种颜色进行研究,而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等层面上,将墨色的运用上升至一个哲学层面去加以论证、肯定和推广。“水墨为上”的理念含有社会、政治等方面强制性推进的意味;“水墨为上”的理念泛荡开来,致使丹青之事就此退隐幕后或仅为墨之辅助材料,更甚者以用墨为上视雅,其间虽有起伏波澜,但墨色的使用太多太滥毕竟单调。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艺术理念对艺术表现语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画于创作理念与创作实践两方面,在拿来、融合、蜕变、创造等多个层面上有所探索与践行,已使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其理念的追求与创作成果的表现性上,仍存有磨合中的抗拒意味,未有脱胎换骨的新语汇出现。中国绘画怎么才能在新的理念作用下以新的图式语言融入世界?同时在中国画再发展的路途上,有哪些是强化与理解理念和表现语言的互动关系以及有所突破的途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展开思考:(一)以构筑类文明思考的大视野为基点,以纳取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为原则,以各类文化间无碍交流为前提,以此建立中国画创新理念;(二)以当下全球一体化为思考点,以多门类艺术形式为借鉴,在理念的基本转变下,努力实践现当代各艺术门类在形式语言上的创新,以突破中国画自身所设科目的界限(山水、花鸟、人物),将科目设定视为限制创想的条框而破除之,换之以视觉研究为出发点的融创支点;(三)突破题材的限制,拓宽取材视野,摒弃“折枝花、寄居鸟”的程式化图式语言,视自然中生机盎然的千万物种均为托情寄语之物;(四)塑造“平”的结构画面,将虚幻的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压缩至逼迫你不得不看的“平”的结构空间;(五)让色彩进入画幅,黑色只是一种颜色,不是形而上的概念表述,黑色是沉稳、神秘、高雅的重色,黑色于当下也绝不能代替阳光折射下的七彩,它仅仅是一种颜色。只要符合表现感受,任何色彩都是可以采纳取用的。色彩的进入与使用还原了中国画表现语言在初创与发展阶段的全部意蕴,更能反映中国画传承的全部意义。

结语

中国画在当下文化接触→冲突→交流→适应导引下,必定能在近百年前人努力基础上,整合出中国画于当下与未来可以再发展的路径。统观中国画漫长的发展历程,值得欣慰的是正像已故著名美术评论家翟墨先生所言:“中国文化在外界刺激和自身变异中一直进行着生生不已的发展……”中国每个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对纳取外来文化所反映出来的敏锐与勇气,正是我们要传承的最根本的传统所在。近百年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仍能运用自身的肌体来消化与融汇,而产生出新的文化基因,必然会促动中国画的再发展。通过近百年的努力,当下中国画亦会在努力创新的形势下必然会出现多种新的多彩语汇,提出“后中国画”的概念以适应当下文化艺术发展主流趋势亦不为过。由于当今世界文明趋同的逐渐加快,文化中有你有我的迷离缠绕而又独显各自特色,中国画的再发展必然会以此背景去展开思考,在艺术践行中修得正果。

艺术理念与创作以互动的方式凸显人的创造精神。中国画必须纳取多元文化以融合创出中国画的新语言,使中国画新的图式语言共鸣于当下世界。依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以开拓未来中国画发展的新天地。

幼儿艺术互动教学模式的实现 篇11

一、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 作品与幼儿之间紧密结合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 教师要学会启发引导幼儿主动与作品产生交流、“会话”, 领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用言语去强调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让幼儿铭记在心。同时, 教师在进行信息交流时, 要灵活地设计作品信息输出的方式, 学会调控, 快速抓住孩子的心, 调动孩子的兴趣, 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例如幼儿园活动《小鸟的家》在教学方法设计上, 可以首先采用多媒体手段声像兼备的功能, 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快速融入教学内容中, 体会小鸟的喜怒哀乐。

2. 师幼的自主参与性

对教师而言, 互动不仅局限于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 还要引导、支持、帮助幼儿去发现自我兴趣、主动探索。《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强调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艺术教学。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条件的需要决定的。同时, 也是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主体的价值, 更好地发展主体的参与性和创新性。例如:美术活动《蔬菜 (记忆画) 》是一节以具体物形进行构图学习的记忆课。教学目的主要是学习如何构图。教师以一首童谣的方式导入教学活动, 这样既接近了幼儿的生活, 又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提问, 大胆质疑, 并尊重幼儿的意见, 师幼共同讨论, 鼓励幼儿到教室前面动手操作。这些环节, 既增加幼儿锻炼的机会, 又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3. 艺术影响的交互性和反思性

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的认识活动, 互动教学在这种交互影响中向前发展。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因为影响存在互动, 而互动是以对方行为的反映为基础。艺术活动在幼儿教育阶段特别重视互动, 因为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互动的存在。例如音乐活动《丰富的表情》, 教师应从欣赏音乐入手, 让幼儿思考音乐带来的情绪, 然后提出问题:音乐给了你什么感觉?能不能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幼儿感觉很新奇, 纷纷努力思考, 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幼儿园艺术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1. 游戏互动法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采用恰当而合理的游戏形式是各个国家艺术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和一直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 如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例如:音乐教学在幼儿园实践中表明, 幼儿音乐活动内容必须带有一定的游戏性, 不能是赤裸裸的音乐理论知识, 否则音乐教学活动无法在幼儿园中开展。

2. 互动合作法

互动合作是指互动与合作彼此相渗透相互交叉包含。互动合作幼儿根据自己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共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实现信息的交流、情感的建立, 从而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性。同时, 这种方式有利于幼儿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共同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消除胆小孩子的恐惧心理。

3. 多媒体参与法

幼儿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 并能依据新纲要的要求, 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 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 就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想象性和幼儿记忆的形象性, 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并最终形成优良个性品质。

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幼儿对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个体的体验来获取, 不是简单地依靠教师的说教就能获得。因此, 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和感悟应当放到具有艺术文化的氛围中进行, 让幼儿走进艺术世界, 获得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灵感。同时, 在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中, 幼儿通过主体参与, 师幼一起动手创造幼儿园和教室的环境, 使幼儿生活在艺术环境中, 感受艺术情怀, 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摘要:为了有效地把主体性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中, 当前幼儿艺术教学需要进一步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 提出了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幼儿教育,幼儿园,艺术教学

参考文献

[1]黄静.让幼儿互动, 让环境说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01) .

[2]赵志英.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01) .

上一篇:经验比较下一篇:商务英语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