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现状

2024-07-06

投融资现状(精选12篇)

投融资现状 篇1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各高校都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总额不足、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管理等。因此,从政府、社会和资本市场以及高校自身等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投融资的合理高效,实现高校的良性运转,是促进当前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

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 547.7万人,远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高校需靠大量资金支持,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虽然目前高校收入总量逐年增加、收入渠道日益拓宽,但高校发展所需资金仅靠政府投入、学校内部或银行贷款等渠道融资,是难以满足高校发展所需。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教育投入是一国之内政府和民众对教育领域的投资额,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列入预算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等,属于国家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是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主力。而社会民间投资及社会捐赠和高校企业等投入则是国内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对我国来说,这些渠道的高等教育投入严重匮乏。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作为事业部门,办学经费几乎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保持在5%—6%左右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近4%,而我国则为3%左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随着高教改革,我国高校经费结构中家庭等社会投入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占到高校经费的58.3%,而学杂费所占高校经费比例已上升到26.5%,如果考虑除却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之外的事业性投入,已占高校经费投入的35.1%。政府高校教育投入比例连年下降,而且政府投入在地区、学校之间还存在严重失衡问题:政府投入更偏重于核心城市或东部地区的一流高校,忽视筹资困难的普通高校尤其是中西部普通高校投资需求,阻碍了我国高校体系健康发展和完善。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清华大学一所学校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已高达50多亿元,科研经费超过39.31亿元,到2016年累计已获得社会捐赠高达101.82亿元,其各领域收入都远超广大普通院校获得的各类收入[1]。根据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年部属高校校均获得政府投入是地方高校校均政府投入的1.7倍左右[2]。

二、当前我国高校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强态势,然而教育投入却远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2014年我国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为23 041.71亿元,其中中央政府为1 253.62亿元,地方政府为21 788.09亿元,只占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6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随着“分税制”财税制度,以及政府间分权型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深入推行,拥有稳定税源和高财政收入的中央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占全国总投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其与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权责方面出现了严重不对等的问题。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较低的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基本围绕基础教育项目,所以用于高等教育的地方政府投入比例在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中不断下降。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依赖国家的前提下,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资金使用存在盲目性,效率低下

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有233多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只有153余万人,具有编制的教辅行政人员比例远远高于实施社会化后勤管理体制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过多的教辅行政人员、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导致高校资金分配上过度浪费于行政环节尤其是不必要的行政职位岗位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高校资金分配上,过度偏重校长等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得不到合理的收入分配,导致部分专任教师轻视甚至忽略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同时,低效率的资金管理和运用模式造成我国高校教育设施、教学条件的建设严重滞后于高校规模扩张,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所需,如实验室使用效率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所需资金短缺等。另外,由于各高校内部目前在图书和实验设备的使用上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条块分割、行政过度干预,进一步制约了资金投入效果。

(三)高校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过度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其他途径的投入很少。一方面,校办产业规模很小,难以满足高校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吸引社会捐赠方面,力度不大,数量不多。校友捐赠率是衡量美国大学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而我国大学长期以来缺乏这方面意识,尤其是地方高校受知名度等制约,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社会捐赠,来自本土企业家或本校校友的捐赠非常少,缺乏良好的社会捐赠氛围。

(四)高校资金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机制

一方面,受“国家办教育”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我国高校管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高校各种经费来源及利益获得只能通过行政方式,如高校职称制度完全脱胎于行政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摆脱行政的过度干预。这种僵化的高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缺乏激励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效率,严重制约了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高校对政府部门的“等、靠、要”不良作风,限制了高校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对高校投融资的监管措施有所欠缺。我国高校基本没有形成专门的审计机制,经营收入处于混乱管理状态,甚至一些学校存在资金的大量流失和浪费。

三、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促进高校良性运转

(一)稳定政府财政支持,有效降低政府投入风险

首先,各级政府须继续坚持和稳定高校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公益事业的思想指导,继续强力支持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扶持,针对高校扩招和扩建带来的高额债务,可以实行利息补贴等政策来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

其次,各级政府应积极创新制度,降低政府投入和高校融资风险。通过政府引导,打破“条块分割”,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以合并、改建、置换、重组等市场运作方式盘活教育资源存量,筹措建设资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行“拨改投”,构建政府和高校间的委托-代理治理结构,积极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贷款、控股、参股等金融工具筹措建设资金,有效放大政府投资。理顺教育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监管之间的关系,全面实行高等教育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做到投资、建设、管理、营运“四分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投资建设程序,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和施工质量。建立资金运用绩效考评机制,按照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建立均衡性拨款和竞争性拨款相结合的高校拨款制度,形成内部自主自律与外部监督评估相结合的经费管理机制,增强拨款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政府投资风险。

(二)利用科研人才优势,积极开拓自我增值能力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整合优质资源,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机制和全员聘任制,在原有体制基础之上,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矩阵式网状管理结构,促进高校内部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高校自我创新能力的改善,可促进科研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改善高校自我增值能力,保障资金供给,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三)吸引社会各阶层参与,降低投资主体风险

首先,应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助学,不断拓宽教育投资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构建、梳理教育部门或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沟通渠道。高校获得的各种投融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引导资金投向教育领域。

其次,应完善校企与银校合作,建立“政府投入、学校主导、多方集资、面向社会”的混合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开辟高校投融资的多元化,降低高校融资成本,提高其融资能力,促进资金高效使用。

(四)积极创新金融工具,有效控制投融资成本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运作,创新金融工具,扩大高校资金来源。比如,通过发行具有国债性质、企业债券性质的高等教育债券,发行高等教育彩票,建立教育发展公司、高校资金信托公司等方式,实现高等教育资金良性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凭借教育资源优势和特色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高校建设,积极健康地运作高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保障高校投入资金增值,有效控制高校获取资金成本,避免高校资产缩水和商业借贷中财务风险。

(五)改善高校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

高校既要承担传授学术、研究学术的社会职能,又要肩负提高自身运行质量、创造办学经济支撑条件的任务,所以应通过学术和资本纽带同外界发生关系。但我国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行政色彩浓厚,基本是通过行政行为同社会各界进行交往。要想完善高校投融资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必须解除高校和行政部门的挂钩,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使行政管理干部转变为职员身份,实现高校由行政管理模式向专业教育部门管理模式转变;有效控制后勤和管理成本,降低资金重复使用和低效率风险,形成高校投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燕燕,胡光宇.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经费构成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117-120.

[2]黄臻,易罗婕.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公平性与教育整体效率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1-25.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投融资现状 篇2

所谓企业融资,就是企业以资产、权益和预期收益作为基础,对项目建设进行筹集、对业务进行拓展的行为过程。企业发展就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和再发展的过程。

企业融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上解读。在广义上,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也叫做金融,是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在金融市场上贷放或筹措。从狭义上,融资过程也是企业资金集中过程。公司要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资金现状,考虑未来的发展,通过预测和决策从一定的渠道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理财行为。

国企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1、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效率。

成立财务公司专门对资金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利用资金。但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成立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地方功能性企业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条件具备后争取创建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另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如成立资金结算中心走委托贷款或者银行对集团统一授信分别拨付的路子,对下属各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配置和统一使用,使资金在体系内的高效循环和流转,减少资金的闲置。

2、积极探索境外融资。

境外投资者对融资对象的选择标准较国内更加严格,且目前人民币的贬值趋势扩大了境外融资的汇率风险。以境内企业作为发债主体直接在境外发债,其资金流向和审批方式都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倾向于资金留在境外,发债需要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进行个案审批。目前很多地方企业基本还未打通海外融资通道,地方功能性企业只能说是逐步加大对海外资本市场的探索,争取合理享受境内外利率差异的红利,最大限度筹集低成本资金。

3、努力争取财政资金。

地方功能性企业的项目很多都围绕国家财政资金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企业应进一步加大争取财政支持和国有资本预算支持的工作力度,通过提高国有资本比例,有效控制负债率水平,以减少融资难度、降低融资成本。

4、高效使用资金。

在多方融资的过程中,还是要回归企业经营的本源: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力,尽可能节约投资资金,切实提升盈利能力和增量现金流产出能力,有效防控融资风险和债务风险。

当前融资结构产生的原因

1.政府干预或导向力量不足,政策不到位。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或导向对国有企业的融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金的供给、流向和价格方面,政府会影响企业融资的选择,导致了企业融资行为的扭曲和不理性。另外,政府的政策并没有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优惠,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刚性。

2.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大,国有企业融资困难。对银行来说,借贷给企业时应该首先考虑企业的信誉、实力及融资项目的可行性,但国有企业因为贷款金额不大、贷款次数较多等特点,会导致银行对其项目或业务收受较高的交易成本。而目前商业银行也面临贷款成本的问题,从而,如果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减少或不接受国有企业的融资也是会存在的。

3.国有企业缺乏抵押资产或担保人、担保企业。国有企业在融资时,必须要提供合格担保。而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担保的问题,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因为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和风险意识的提高,不太会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而国有企业还存在固定资产比率较低,可抵押资产过少的问题,也比较难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国有企业融资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够具有时代特色。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发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已经不满足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且单一的银行信贷融资也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国有企业缺乏新时期融资管理的专业人员。随着时代赋予企业发展的新使命,新型的专业管理人员也是企业发展的新资源,就当前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扩宽问题来说,扩宽渠道和方向也是不行的,必须有专业的融资管理人员才会促使融资渠道扩宽有保障,然而现在国有企业确是缺乏这类人才。

投融资现状 篇3

【关键词】水利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

一、水利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项目融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与当前水利建设大规模开展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巨大。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水利投融资平台募集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成了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

1.水利投融资平台的特殊性质水利投融资平台相对于普通投资公司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虽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⑵以投融资为主,承担地方水利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职能。⑶与地方政府直接形成委托关系。

2.水利投融资平台主要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

⑴融资投资建设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模式。⑵以融资和投资为主要业务的投资基金模式。⑶以水利建设为核心,以其他经营性收入为重要支撑的复合发展模式。

二、水利投融资平台的主要风险

按形成风险的来源,水利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类。外部风险多为系统性风险,内部风险则主要是非系统风险,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主要着力点应是控制非系统风险。

1.外部风险

水利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既包括一般企业所面对的风险,也包括一些体现水利投融资平台特殊性的风险,如受政策影响大、高度依赖财政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宏观管理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以及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是否会继续收紧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资本金的注入情况、平台公益类贷款还款来源保障程度、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的推出和执行情况。

2.内部风险

⑴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水利投融资平台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一旦银行收紧信贷,平台的融资能力将受到极大冲击。因此,融资渠道单一是一项主要的融资风险。⑵项目收益不高项目收益低,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现金流。收入主体主要为政府以拨款形式补充的资本金。一方面影响未来融资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对现有负债的偿还造成影响,对平台的持续健康运营造成风险。⑶还款能力不强水利投融资平台主要投资领域为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现金流不足,还款能力不强。同时,政府对平台扶持力度的变化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波动都将对平台债务的偿还带来风险。⑷缺乏有效的抵押资源实质上水利投融资平台是在依靠政府的信用资源为基础,以水利基础设施为依托进行融资。但是,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政策的收紧,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平台贷款进行担保,将严重影响平台的新增融资。

三、建立全面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议

全面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要通過持续跟踪统计,获得相应数据,它可以对水利投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预测、预警,并及时防控风险的发生。

1.明确风险评价机构和人员

应明确全面风险控制系统在国家层面应包括财政部、水利部、银监局、人民银行共同组成的协调机构,成立全国风险控制委员会,并由专职的人员负责。在各地方的融资平台公司应有基于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价工作组,并以省级为单位形成省级风险控制委员会,向全国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

2.融资平台公司风险控制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收集战略方面、财务方面、市场方面、建设运营方面、法律风险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初步分类和研究。

3.确定并评价风险

通过收集到的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辨识找出对应风险点,对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与破坏性进行分析,并用风险控制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现有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确定一个共同的评价准则,以保证将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风险评价准则一般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两方面来确定,根据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的不同情况,将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分成不同的级别,确定了风险程度也就是风险级别。

4.制订风险控制策略

根据已收集的风险信息为基础,在通过前期风险评价的基础上,依照融资平台公司和水利建设特点,根据已有控制经验,研究并制订风险控制策略,并对高风险级别的风险点进行风险承受度进行全面考核,拟订预备方案,上报省级风险控制委员会同意。

5.实施风险控制解决方案

针对风险解决的方案,经省级风险控制委员会同意,并报全国风险控制委员会备案后下发执行。在融资平台公司执行中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内控,确保公司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保持实时自查与自纠状态。在满足合规性的基础上,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二是适当外包,即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进行方案设计。同时在聘请外包时应注意做到保密。

6.风险控制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控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这不仅要求要每隔一段时间都进行一次风险评价,还要加强实时监督。在执行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应采用自我评估及外部评估等方法检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并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杰.关于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3(5):13-17.

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分析 篇4

1 我国现阶段显现水利投融资难的现状

现阶段水利投融资来源基本上是靠政府财政作为资金支持, 银行业提供贷款仅占一小部分, 而民营资本或是外资资本所占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a. 水利企业投融资难的决定因素———企业及其提供的商品 ( 服务) 性质。水利工程主要指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工程 ( 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 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的统称。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达到除害兴利而修建的工程。而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 运用各种生产要素 (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 , 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从以上两个概念不难看出, 水利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他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是公共物品或者附带部分公共物品属性的。同时, 水利企业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多具备对环境影响大、工程条件复杂、经济效益具有随机性、生产周期长、专业难度高、区域偏远、后期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可见现阶段水利企业投融资是极其困难的。

另外, 造成水利企业投融资难现状的还有其他几方面因素[2]。

b. 对综合水利工程缺乏合理的投融资定位。在水利产业政策中, 明确确立了甲、乙两类项目, 即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由国家财政支付, 经营性资产由企业自筹自支。然而在实际中存在大量综合水利工程是同时具备以上两类资产性质的, 它既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这类项目, 水利产业政策并无明确定义, 这无疑增加了衡量标准的难度。究竟国家财政应如何拨款建设, 拨多少建设款, 以及工程建设完成后后期维护费用是企业承担还是国家承担, 承担金额或比例等, 这些细节问题都没有明确定义。

c. 管理体制的割裂制约了水利投融资。现阶段我国水利资源管理体制是割裂的。没有形成有机的系统化管理。水利资源的项目申报和立项由国家各级发改委管理, 水利资源的开发由水利部门负责监管, 水利设施又根据其不同的功能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如此的管理体制导致工程规划上出现割裂, 资金估算上难以做到相对准确, 且无形中增加了项目投资周期, 投资者或者金融机构对于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存在恐惧心理, 导致投融资困难。

d. 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措施不完善。目前我国水利建设基金主要采取从各项政府性基金提取一定比例的方式, 而不是采取对终端使用者根据用途、用量及其获益或影响力等方面综合筹措。从实际执行来看, 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政府性基金的压力, 还难以使水利企业得到足够的建设资金。

e.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愿向水利企业提供资金借贷[3]。政府在政策上并没有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水利借贷提供政策补偿。导致金融机构宁愿将大批资金投入股市、信托等高风险行业, 也不愿将剩余资金投资到水利建设上。一方面导致金融业资金过剩, 存在不稳定因素。另一方水利企业投融资难却苦无贷款来源, 使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甚至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

f. 缺乏吸引民间投资的激励政策。作为经营性的水利项目, 供水、水力发电或水利景观等相关工程项目是能吸引民间投资的, 但现有过高的入行门槛和不合理的效益收入政策完全缺乏吸引力。举例来说。供水工程的水价标准由于缺乏合理的价格定位或者监管缺失, 导致供水企业难以获得预期应得效益或本身回报率极低; 而水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 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 但由于上网电价的原因, 导致建设周期较长的水电项目相对于火电项目并没有明显投资优势。以一般投资者角度来看, 不会选择水电投资。由以上所述不难看出, 因为补偿激励政策关系, 很难吸引非政府投资者的投融资。同时, 也不利于水利项目通过资本的自我积累求得可持续发展。

g. 外商投资有意向但难以进入国内市场。由于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在政策上对外资资本实行过度严格管制, 其结果是国内财政资金不足, 外资资本难以进入, 水利项目搁置不前, 水利企业很难获得理想的资本注入, 得不到快速稳定发展。

2 水利投融资改革的思路及途径

上述所呈现的各种问题制约了水利建设和水利企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更好的发展水利企业, 结合国际水利建设经验, 应从以下几点着眼探索改革途径。

a. 建立健全 法律法规 政策作为 制度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改善水利投资的决心, 但改善现状, 不能只限于财政资金层面, 因为资金的投入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要彻底改变现状, 首先应从法律政策上着手。1立法保障水利建设。由国家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 避免违规项目和交叉性建设, 节省水利投资资金。2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水利投资。水利投融资资金应有财政部门与水利部门统筹综合利用, 做到专款专用、合理调度。3用法律政策手段保证资金投入。国家应立法保证水利建设的资金按时按项投入, 避免由资金搁置导致的建设成本增加。4立法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和规模。水利投融资是举国大事, 不应由中央一力承担, 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应按职责范围分摊水利投融资。只有制定好完整严谨的法律法规政策, 才是解决水利投融资现状的根本途径和先决条件。

b. 厘清水利投资的界限。厘清水利项目的性质、明确各种性质的水利项目如何投融资。非经营性资产即具备公共物品属性的水利项目是利用市场调节机制难以完成的, 应由中央财政和各级政府财政共同承担; 兼具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性质的水利项目应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 但是应明确政府承担的比例, 减少水利投资财政负担。只有厘清了这些界限才能更好的完成财政资金对于水利项目和水利企业的投融资。避免出现投融资真空地带。

c. 彻底改变割裂的管理体制。政府要明确水利项目的管辖权、监督权和建设权, 简化水利项目的申报审批手续与时间, 降低水利项目的申报成本和时间成本, 使水利项目投融资概算透明化、简单化。减少投资人对于水利项目投融资规模不明确的恐惧和困惑心理, 进而减少水利企业在投融资方面的压力。

d. 制定完善的金融市场投融资政策。现阶段我国水利项目以及水利企业的投融资还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 银行和金融机构参与较少。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解决水利企业投融资难的问题, 应适当降低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水利投融资中所占的比例, 有效利用金融市场筹措资金。例如政府可以将部分拨款改为优惠贷款; 出台金融激励政策, 鼓励银行或者金融结构向水利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适度放开水利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建立政府基金避免其他行业的财政资金闲置或过度使用; 同时也可向受益区征税, 让受益区的企业或群众参与到水利投融资建设中; 亦应大力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捐赠等。

e. 完善水利补偿政策。国家应尽量完善水利补偿政策从而吸引民营资本。例如, 对于供水工程, 根据地区、水质、用水用途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 并做好水价监督工作, 确实保证供水企业在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收益及投资者的回报率, 适当情况下应给与一定价格补偿; 再如适当提高水力发电的上网电价, 提高水电企业的收益, 吸引社会资本的融入。合理完善的水利补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水利投融资困境。

f. 适度放开外资资本进入水利领域[4]。外资资本是水利投融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是由于水利是基础设施建设, 关乎到国民经济命脉, 国家设置了很高的准入门槛限制外资的进入, 这本是无可厚非事情。可鉴于我国水利投融资的现状, 可以转变外资进入形式, 适度引入外资。例如由国内水利企业为建设主体, 以全部或绝对控股为前提, 引进外资投融资; 待项目建成后将一定时间段内全部或部分经营收益返回给外资投资人。

g. 使用融资租赁、高新 技术等其 他辅助手段[5]。为缓解水利企业投融资的现状还可以在工程建设中使用融资租赁、采用高新技术等辅助手段。水利建设中多要用到大型机械设备, 这方面的资金压力相对也增加了建设成本。采用融资租赁, 可以将这方面成本分摊到机械制造行业, 从而减轻水利企业投融资压力。另外, 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了水利项目的质量、缩短了建设周期, 而且还减少了因工程事故带来的损失, 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由此, 相对减少了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了收益回报率。

3 结 语

当前我国出现人口增长过快, 可利用水资源不足, 城镇供水紧张, 能源短缺, 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 更加强调了水利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这都要求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扶持水利企业的发展, 而解决水利投融资问题是前提条件。由水利基础设施的特性决定, 应重新构建水利投融资机制[6], 而不能套用其他行业的改革思路和模式。解决水利投融资不单是政府财政出资可以解决的, 而是需要政府在加大财政拨款的同时, 制定适度合理的法规政策, 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水利投融资中,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建设和水利企业投融资难的困境, 才能为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雷.关于几个重大水利问题的思考:在2010年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01-29].http://www.jsgg.com.cn/Index/Display.asp?NewsID=12726.

[2]徐家贵, 徐雪红.国外典型水利投融资模式及启示[J].水利经济, 2006, 24 (1) :49-51.

[3]张汉亚.我国水利投资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水利, 2006 (1) :29-33.

[4]朱玮.争取更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促进新时期水利发展[J].中国水利, 2006 (10) :1-2.

[5]刘芹, 方国华, 朱庆元, 等.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及设想[J].水利经济, 2006, 24 (2) :31-34.

江浙票据融资现状与风险分析 篇5

近年来,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票据市场欣欣向荣,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应运而生,票据空转十分活跃,信贷规模随之急剧扩张,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削弱信贷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秩序紊乱。

一、票据融资现状

在浙江,融资性票据于2000年市场零星出现.当时以有交易有真实贸易背景票据为主。杭州市场一周交易额从2005年初5亿一10亿发展到目前50亿——100亿。主要以融资性票据为主。目前杭州市场大小中介不下500人。日均规模2亿——3亿左右贴现份额的大中介有10家左右。据票据业内人士估计,2008年、2009年浙江省有l万亿左右规模。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链条清晰,参与各方充分竞争的区域性票据市场。

(一)发行状况

由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创新过程中与市场紧密联动,结构设计兼顾了参与各方的利益,且在一整套规范性文件体系框架下运行,因此自2009年底至今,产品在全国的发行非常顺利,引发全国性发行热潮。目前,全国各省都在抓紧推出各自的集合票据产品。全国已注册发行了11支票据融资总额达45.06亿元,还有近100支票据在等待发行中。

(二)运作模式

集合票据不是单一企业的独立行为,而是弱势群体的捆绑式组合融资。从各地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情况看,总体上坚持市场取向,同时辅以政府支持。票据推行前期,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加大宣传、宣讲力度,全面介绍集合票据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广大中小企业对集合票据的认知度;加大政府对票据发行前期投入的扶持;政府或国有企业提供担保;政府对产业发展情况的推介及规划等,在票据发行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单靠金融机构一方推进,票据的推行会事倍功半。当然,随着各项制度设计的日益规范,票据的市场化运作将会水到渠成。

二、票据融资风险

一般而言,票据业务的风险度是较低的。但我国信用基础薄弱、商业信用基本依赖银行信用,因此,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违约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经营过程。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随着我国银行票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多样化。

(一)信用风险

个别企业无视票据信用原则,利用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采取多种形式骗取、占用银行资金,套取银行信用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一是企业联手采用伪造无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合同和对开增值税发票的方式,欺骗银行相互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再办理票据贴现,从而骗取银行资金。二是大型企业利用本身信用等级高、缴保证金较少的优势,签发大量的“融资票”,然后将这些票据交有关企业或下属企业办理贴现,再将资金转回由自己使用,出现占用银行资金现象。三是企业利用当前票据贴现利率与保证金存款利率倒挂的时机,想法设法连续滚动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用于套取利息,造成银行信用膨胀,风险加大。

(二)操作风险

银行机构出于种种原因,在办理票据融资业务时,降低门槛和授信标准,甚至协同作假,屡屡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一是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不执行保证金专户管理制度,不能足额收取保证金。二是对客户资格、企业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基础性资料审查力度不够,没有严格审查票据业务商品交易合同和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合规性,出现了在合同失效、承兑总量超过商品交易量、企业无真实贸易背景证明材料等情况下,仍办理票据融资业务现象。三是审查票据时,对票据要素、防伪点和底纹的审查存在不严格、鉴别失真现象。四是没有执行先查后贴的操作程序,对查询查复有“他查”、“二查”等疑点的票据,没有及时落实真实原因后,再办理贴现业务,存在不查询就贴现或先贴现后查询现象。

(三)管理风险

银行机构出于内部考核的压力,超常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出现了“重数量、轻管理”的状况,在管理上存在许多风险。一是因银行从业人员认识上存有麻痹大意思想,认为票据融资业务有票据抵押,不会出现风险隐患,进而放松了对票据融资业务的管理,未能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审批。二是银行机构认为大型企业信誉好、有实力,在票据融资业务方面给予优先,从而出现了银行机构票据融资业务垒大象,造成银行信贷资金集中度风险增大。三是因银行机构从事票据业务管理人员较少,但业务量大,造成无力跟踪每笔票据融资业务,存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的状况。

(四)道德风险

随着银行承兑汇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使用,部分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票据融资业务,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和发票诈骗银行资金的现象有所抬头。一是银行职工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虚开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想方设法办理贴现、转贴现,再转移转贴现资金,使票据到期以“无力足额交存票款”为由,转为短期贷款,导致银行垫款。二是不法分子利用假交易合同和伪造、变造发票等手段,备齐银行所需资料,申请办理贴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三是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承付期较长、金额大和反复多次转让等特点,采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变造或克隆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诈骗银行资金,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三、应对措施

(一)健全票据融资市场管理体系,规范票据业务行为

1、建立健全票据融资业务制度规则,统一业务管理办法。应尽快修评《票据法》、《票据管理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分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票据业务管理办法,统一票据资料审核标准与程序,使各项票据业务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进一步规范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操作。

2、尽快出台《票据转贴现管理办法》。随着转贴现业务的日益活跃,其跨系统、跨地区现象增加,风险较大,且操作程序无章可循的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全国性的制度加以统一规范。

3、建立健全激励和制裁机制。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组织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自律管理制度等。加强对票据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4、发挥专营机构职能,健全、完善票据专营机构模式。票据专营机构要切实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进行专门化、规模化的管理和操作,积极配合各银行、企业进行业务咨询、票据查询和鉴别,自觉主动地加强与银行、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

(二)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减少企业套利几率

现行的票据业务贴现利率形成机制是基于利率市场化前提下产生的,其与法定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导致了目前保证金存款利率与银行贴现利率的倒挂,给企业留下了结构性的套利空间,市场的趋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票据功能异化问题。为此,建议银监会通过适当平台与人民银行协商,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优化利率结构,平衡利率水平,降低法定利差,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确保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各类金融产品定价的科学性,减少企业套利几率,促使票据业务回归本色。

(三)强化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篇6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一)内部融资渠道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资金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长期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流动资金和沉淀资金构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主要有合伙入股、直接投资等形式。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初始资金都来源于主要的业主。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在发展时期,都高度依赖自由资金融资。

(二)外部融资渠道

外部融资是指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资金流通,其范围既可以限于国内,又可以扩展到国外。主要有借款、企业之间担保融资等,从企业竞争和发展来看,在国际资本市场全面开展外部融资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趋势。外部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时,外源融资将成为企业扩大的主要融资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外源融资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尤其是以加工业务为主的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直接融资比例比较低。一般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较多地集中于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只有少数的融资来源于直接融资,而且我国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很高,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的标准,而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缺乏,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的考虑,很少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性融资。企业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融资和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单一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内部融资和借款融资的情况下,各种融资方式没有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结构,形成了结构性失衡。在各种融资方式中资金的利用也不合理。如向银行贷款时,由于银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所以针对银行融资应主要解决短期流动性短缺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中小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是用来进行中长期投资发展的中长期资金,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发展急需的中长期资金,而其他融资渠道也难以提供其发展需要的资金,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严重的还会使企业在经营中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破产。

(三)融资成本过高

融资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占有资金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前者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后者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单一和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只能借助于银行和内源融资,其在融资时无法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融资渠道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资金需求的融资方式,并且由于在借款过程中的手续问题,借款过程时间过长,而且部分企业还要面临高额的招待费用,因此在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间的融资的结构性失衡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复杂性大,融资成本高。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缺陷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不能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就可能对中小企业的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理财薄弱也影响了其融资渠道。一方面,中小企业制度不规范,缺少精通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有些企业出于不同目的准备了不同的财务报表,让银行无法弄清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不敢发放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往往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在投资发展方面,往往不考虑外源融资数量,而将营运资金盲目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在收益分配上,长远打算不够,积累不够。

(二)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制度不完善

银行从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不愿意给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我国银行目前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大,机构多,审批程序固定,分摊在每一笔信贷业务的固定成本几乎是不变的,而贷款收益却随金额、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从成本收益的情况分析,国有银行自然倾向于大客户、大金额的贷款业务。从业务操作流程上看,传统的信贷体系主要是为大客户的长期大额信贷业务而设计的,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短期、小额、次数多的贷款要求。

(三)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担保公司是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服务性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看,建立担保机构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环节,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育缓慢。目前担保机构在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有限,并且地区之间也不平衡。

由于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只有少数地区设立民营的担保公司。现在许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保规模较小,没有补偿机制。再者,银行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协作银行往往只享受权利而不愿承担义务或少承担义务,即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在保证方式选择上,协作银行则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信用担保机构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政府职能,融资方式

基础设施是指那些对产出水平或生产效率有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作用的经济项目, 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运输系统、发电设施、通讯设施、金融设施、教育和卫生设施, 以及一个组织有序的政府和政治体制。城市基础设施又具有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以及社会效益显著的特征, 具有公共物品性质, 因此需要政府在整个融资活动中适当参与甚至发挥主导作用。

基础设施投融资框架是指基础设施投融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方式的总和, 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的决策层次与结构、投资主体的运行方式、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主体与其他相关经济实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调控与管理模式等问题。

经过30年的改革, 中国已经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体系,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之处。

1 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加, 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各种困难, 存在融资功能减退、企业缺乏自主选择项目的权力以及政府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单一政府投资行为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投资主体单一。在基础设施资金的投资主体方面分析, 政府仍是主要的投资主体, 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尽管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已经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但由于非公有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前在投资、生产和经营等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以及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一些垄断领域和行业已形成利益集团, 表面上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背地里却联合抵制。因此, 从表面上看一些行业和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了, 但在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放开。

(2) 融资渠道有待丰富。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渠道为主要依靠政府动员财政性资源来满足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依据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融资经验来看, 地方政府则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等方式为基础设施融资。由于我国城市地方政府不能发行政府债券, 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过分依赖于出让土地收益和银行贷款。

另一方面,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主要采取项目举债、政府担保的形式,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和投资活动的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基础设施投融资活动, 固然有利于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投资, 确保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先发展, 但因此造成的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 投资主体不明确等问题使得资金利用率较低, 投资效率低下。

目前, 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融资监管上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 降低了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调控和引导能力, 投融资市场秩序难以保证, 项目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严重。此外, 各级政府为获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而大量负债, 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公信力下降。

(3) 融资环境仍有待完善。我国当前的投融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至今仍没有一部国家层面基础设施投融资法规。但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地方性基础设施投融资操作规范文件。相关部门也各自出台了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法律规范, 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层次太低, 也不健全。没有相关法律, 各种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形式得不到有效保障。

由于存在行政体制、市场准入、政策环境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障碍, 民间资本在进入基础设施项目初期, 审批环节多、耗时长;在投资期, 缺乏有效的政府服务、完善的政府规制和管制机构;在收益期, 缺乏法律保护、政策难以操作、收费体制不完善等困难, 甚至往往在投资阶段的既定政策, 而到了收取回报的时候, 政府的政策就发生了变化, 由此带来的民间投资的风险损失往往得不到补偿。某些行业还存在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部门垄断的现象对民间资本进入设置人为的障碍。

2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现有问题

2.1 科学划分项目类型, 重新确定投资主体

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改革之前, 须将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同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类, 并重新确定其主要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

竞争性项目由于其产业附加值高、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率显著、经济效益决定于市场需求等特点, 适合于企业和居民面向各类资金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政府应当减少甚至退出竞争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活动。

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而收益低具有社会效益性的项目。政府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放在公益性项目和基础性项目上。

2.2 完善政府内部职能定位,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在进行政府内部职责划分时, 须将财权与事权统一化, 充分调动提防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根据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 将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范围和责任。针对目前存在部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缺乏还款约束机制, 建议实行借款责任制化, 已有债务根据财权、事权的调整, 相应制定还款计划;对新的借款融资, 实行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按照“谁用钱, 谁还债”的原则, 明确还款责任,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3 多渠道引入资金,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在竞争性项目的融资方面应广泛采用新型融资方式。对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如桥梁、隧道、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等, 可以采用BOT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通过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形式, 引入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政府允许投资者享有一定时期内的专营权, 并享受经营收益, 专营期届满后, 政府无偿收回经营权。

对已完成的竞争性项目可以通过推进TOT融资方式, 转让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筹集资金。通过“转让—运营—移交”的形式, 将已建成的某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如污水处理设施) 作价后转让给民间资本, 政府以将转让的资金投入到新的项目建设, 受让方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专营权, 期满后无偿将经营权移交给政府

对于一些投资特别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可以尝试ABS融资方式, 进行基础设施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政府将基础设施有关项目进行资产重组, 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 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升级, 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证券, 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证券以完成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转让。

3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涉及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由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运营对政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须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在基础设施经营方面, 建立相对独立, 无利益关联的监管机构, 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质量和效益评估。

在引入民间资本方面, 通过建立统一的投融资平台, 进行公开政策指导, 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为民间资本解决后顾之忧。

4 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未到结束的阶段, 只有逐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体制,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长期以来的政府职责不明, 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璧, 朱小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12, (10) :46-52.

[2]朱相平.地方投融资平台建设与政府的责任边界——基于风险控制的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 2012, (7) :11-16.

[3]曾伟, 郑汉金.中小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发展与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 (下) , 2012, (8) :111-113.

[4]严盛虎, 李宇, 毛琦梁等.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问题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5) :28-33.

中国高速公路投融资现状与思考 篇8

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1.1 高速公路建设潮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我国,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有效缓解了国民经济, 但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 并实现公路现代化, 仍然是公路建设的目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指出, 我国将在2034年左右建成8.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 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取得较大成就, 各地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相继出台, 东西部和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公路发展规划如表1所示。

1.2 资金需求量大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大潮背景下, 2003年至2011年, 我国公路建设投资67, 251亿元, 到位资金59, 923亿元, 如表2所示[3]。按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 到2020年, 我国要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资金需求约2万亿元, 年均资金需求量1000亿。在我国东西部地区, 高速公路融资现状有所区别, 东部地区融资环境较好, 西部地区则面临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高、车流量相对较少、投资回收期长、融资范围较小等窘境。

1.3 资金来源多元化

表3所示为我国2003至2011九年间公路建设资金构成状况, 截止目前为止, 我国公路建设已经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过渡至由政府引导、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新形势。在我国, 自“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设想提出以来,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方式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融资方式。同时, 公路债券, BOT融资, 股票融资均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2 中国高速公路投融资现状

2.1 通行费收入依然是高速公路建设主要资金来源

自1984年我国实施车辆通行费制度以来, 通行费制度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 极大促进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实行车辆通行费制度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 但是, 我国收费站点设置和收费管理当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社会舆论对于公路通行费制度也争议颇多。如高速公路收费站点设置过密, 我国规定费封闭式的收费公路的统一主线上, 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50km。很多高速公路并没有执行此标准, 如“京-开高速”某两收费站间距不到1km。

2.2 民间资本逐渐进入公路建设融资体制

从表4可知, 我国公路建设资金中的85%来自于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我国民间资本引入的方式有BOT融资、发行股票、发行债权等[4], 但国内贷款占国内民间资本主导地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融资体制自引入民间资本以来, 进行了重大改革, 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因素, 民间资本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规模还是有限, 银行贷款比例过高会有潜在的金融风险, 一些地区部分项目已经出现了偿还困难的局面。

2.3 国外资本已经进入我国公路建设市场

2003年, 我国公路建设到位资金中, 外资所占比例为2.2%, 表明我国已开始尝试将国外资本引入中国公路建设中。但由于公路建设涉及公共事业, 相关法律制度没有完善, 国外资金引入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至2003至2011年间, 外资在公路建设资金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2011年底, 国外资金引入比例已降至0.5%, 表明我国对于国外资本的引入保持谨慎态度。

2.4 缺乏完善的高速公路投融资制度保障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证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正常运行的保障。就目前来看, 我国关于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 不同法规条文之间衔接不到位。截止目前为止, 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相关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2004年) 、《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 (2008年) 等。上述两份文件中对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做出说明, 但未能够说明在公路收费期间对公路改造升级的后续问题进行规定。第二, 法规的实施性有待加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指出公路发展应当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 适当发展收费公路, 则意味着财政投入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如何增加, 增加多少并没有提及。

3 对我国高速公路融资体制的几点思考

3.1 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前文数据表明, 我国政府投资仅占公路建设资金的15%左右。高速公路属于公共基础设施, 理应由政府财政进行投资, 引入民间资本等形式是由当前建设资金需求较大所致。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财政资金是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一方面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有能力承担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巨额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路网络已较为完善。因此,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政府财政资金将在我国公路建设资金中占据重要比例。事实上, 2011年, 我国政府投资所占比重已由2003年的15.30%增长至20.20%。

3.2 积极引入更多民间资本

引入民间资本是我国目前不得不采取的方式, 但必须承认, 民间资本的进入, 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 也保障了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事业的持续飞速发展。目前, 我国引入民间资本的主要形式依然是以贷款为主, “收费还贷、统借统还”将是我国公路建设融资的主要方式。

3.3 逐渐开放国外资本进入

在发达国家, 外国资本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来源。如美国曾利用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资金, 分别修建印第安纳州80号收费公路, 融资38亿美元, 和芝加哥高架公路, 融资18亿美元。利用外资可有效分散风险, 加快开发进度。

3.4 合理推行收费公路模式

目前, 我国收费公路主要有经营性收费公路和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两种形式, 学术界对收费公路权益的讨论依然激烈, 收费公路商品属性也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 公路收费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 应当继续探索收费公路经营模式, 克服弊端, 合理推行收费公路模式。

3.5 完善公路投融资法律制度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法律制度的缺失, 导致外国资本和国内民间资本对进入高速公路市场有所犹豫。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政府、企业、中介、金融组织的权益, 科学合理制定高速公路定价策略, 明确公路产权, 明确参与各方权利与义务, 保障投资者有利益, 公共基础建设有保障, 人民生活有保障。

4 结论

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体系有传统政府财政资金发展到现在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在我国未来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 应当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纳民间资本、引入外资的融资模式, 通过逐渐完善公路投融资法律建设, 合理推行收费公路模式, 做到“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吸纳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高速公路网不断得到完善,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 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设成为关键。本文在分析中国高速公路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 对未来投融资体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投融资,融资体制,通行费制度

参考文献

[1]周国光.中国路桥收费问题透视[J].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7) .

[2]周国光, 卫静.中国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 2009.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2.04.25.

投融资现状 篇9

关键词:影视产业,投资,融资,风险,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巨大需求。据统计2013 年-2014 年中国观影年龄构成,发现目前19~35 岁的年轻观众已经成为我国影院的主力观众,占所有影院观众总数的86%。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军,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2014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96.39 亿元,同比增长36.15%。此外,2014 年全年城市影院观众达到8.3 亿人次,同比增长34.52%;全年新增影院1015 家,新增银幕5397 块,日均增长15 块银幕,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36 万块。可以看出中国影视处于爆发式增长期。但同时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也因资金短缺等问题正处于瓶颈时期,影视行业的投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相关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影视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及其风险,旨在打破我国影视行业的瓶颈制约,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影视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一)我国影视行业投资特点

1.投资金额大。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影视行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资。据统计,电影如果投资总额在一千万以下可以被归类为低成本电影,近几年来,一部电影的投资过亿在我国逐渐增多。如捉妖记,制作成本3.5 亿,一步之遥,制片成本超3 亿人民币。

2.投资周期短。影视行业由于其投资的特殊性,投资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一至三年。在影视行业中,经过影视作品制作阶段及发行环节之后,影视的投资期就结束了,一般电影发行公司会和电影院线签电影发行合同,电影上映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如果电影在上映一周或三周内上座率相当的低,电影院和院线就下片。在影视作品上映之后,是资金的回收的阶段,可以通过票房以及版权的出售回收资金。

3.投资风险大。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是看不到资金回收的,投资者在影视作品的投资期很难准确估计投资的回收率,只有在影视的投资阶段结束之后,影视作品上映时,才能够通过票房以及版权出售获得收益,这就决定了影视投资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而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充满了很多变数,其收益性也是无法具体衡量的,这就决定了其投资的高风险性。

4.投资回报率低。电影资金利用率较低从而使得总的回报率降低,表1 为2010 年-2014 年我国三大上市影视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影视行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作品不能上映。据统计,每年只有30%左右影片,能与观众见面。更多耗资大成本拍出来的片子,最后也未能上映,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014 年我国电影产量为618 部,院线放映国产影片约259 部,约359 部影片没能在影院放映,供应比例只占到42%。如表2 所示。

2.投资体系不成熟。由于影视行业体制及市场因素等问题,影视行业属于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始终存在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投资者对影视行业的投资信心严重不足,间接导致了影视作品质量无法保证,形成了影视行业的投资怪圈。如图1 所示。

3.缺乏完善的投资回报体系。我国影视行业的投资者来自多方,只有当影视行业有利可图时,投资者才会投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影视行业缺乏有效的评价系统,而影视行业的专业性较高,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有效的专业评价体系来得知影视作品的价值,这就导致了很多投资者不能准确预测投资回报率,阻碍了影视行业的投融资,进而阻碍了影视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影视行业融资现状及模式分析

(一)我国影视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总额不足。影视行业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我国影视行业中,低成本电影占据我国影视行业的大多数,有着85%的比例,剩下25%中的电影,除了少数电影的融资额能够达到千万甚至上亿,其他电影的融资额都在几百万左右,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影视行业的融资总额还远远不够。

2.融资模式以权益融资为主。分析我国五家影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博纳影业,中影集团)不难看出,我国影视公司行业的上市公司都以股本融资为主,非上市公司以权益融资为主。这说明,影视公司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累积,进行影视作品的制作,获取利益,再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3.负债融资模式以短期负债融资为主。影视公司的流动负债率过高,明显是以流动负债融资为主。高流动负债率通常显示了企业以短期负债为主,需要经常对外融资。

(二)我国影视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我国电影制作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入、银行贷款、版权预售、风险投资、广告融资、个人融资等方式。

1.银行贷款。对于我国影视行业来说,从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已经成为其投资除了自由资本累积之外最主要的一种融资模式。表3 为我国电影企业银行融资模式。

2.上市融资。资本累积是现代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许多企业选择上市融资。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市融资已经成为电影融资的新型渠道。如表4 所示。

3.政府投入。政府可以为一些影片内容集中于主旋律的电影进行投资,如《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等影片。政府通过运用财政资金对其进行投资,也可以通过提供土地及免费拍摄场景等形式对其进行资助。此外,政府也通过设立一些电影项目专项基金诸如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农村电影资助项目、电影走出去工程对一些电影进行支持。

4.版权预售。预售版权是指影视制作公司在影视作品正式上映之前,把影视作品的发行权以及放映权出售给海内外的发行机构、放映公司,以此来取得资金,支持影视作品的创作。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甚至是制作过程前就能够募集到大量资金,短期之内促进资金回笼,筹集到制作影视作品所需要的资金。

5.植入广告。广告植入也是这些年影视业最为常用的融资模式。1999 年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是中国首部运用了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商业影片。2010 年到2013 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收入增加7.9 亿元,增长22%。

6.互联网金融。目前,阿里巴巴娱乐宝、众筹等新兴的电影融资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娱乐宝实现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电影投资人的目标,也实现了电影融资需求快速对接的意愿,粉丝、电影企业都能从中受益。互联网行业的影视项目也在快速增长,2014 年比2013 年上升了244%。

三、案例分析

(一)唐山大地震融资模式分析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2010 年7 月22 日在全国公映从视觉和听觉创下中国电影的奇迹,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口碑双赢大片。该片总投资为1.2 亿,主要融资模式有: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政府投入和广告收入。

1.银行贷款。《唐山大地震》以电影版权作质押和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做担保,在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与其他3 部电影一起贷款共1.2 亿元。如表5 所示。

2.政府投入。在该片的拍摄中,唐山市政府除了划拨了200 亩的土地以供剧组拍摄之用外还提供了6000 万元赞助。

3.广告收入。《唐山大地震》有8000 万元植入广告费用,植入广告统计(按出场顺序):剑南春酒、宝马汽车、卡帕kappa运动服、中国工商银行、《读者文摘》、乐百氏矿泉水、中国人寿保险、中联重科。

(二)影片《锦衣卫》融资模式分析

《锦衣卫》是李仁港导演的上乘之作,其以大制作、大投资、大明星、大场面为主要噱头,集聚了赵薇、甄子丹等大牌明星。投资高达1.3 亿人民币,主要的融资模式如下:第一,该影片拍摄采用联合投资方式,由上影、天翔、大盛、星霖多家公司投资出品,这种模式有利于降低各方投资风险,增加融资金额,保证影片的拍摄顺利完成;第二,采用银行贷款,第三方保险,进一步扩大融资;第三,采用植入式广告,促进投资方与影视制作公司的双赢;第四,预售版权,促进资金的回笼。多种融资方式的结合,多重保险,不仅扩大了融资,保证了影片的顺利拍摄,还促进了投资方与影片制作公司的双赢。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尽管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一种模式能够在市场经济的融资运作中起模板作用,成为主流模式,而且纵观我国电影产业的融资状况,可以发现,我国电影企业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模式为银行版权贷款融资和大量的非专业投资者投资,融资模式单一且发展不成熟,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障碍。2014 年,文化部与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建设金融投资体系的逐渐重视。目前,一部分中小电影企业已经开始借助互联网金融如众筹网、P2P这些平台进行融资,在众筹网上,企业或者团体将自己的影视作品方案发布到网上,有兴趣的大众对其项目进行赞助,帮助其完成影视作品的拍摄。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将成为继银行版权融资和非专业投资者投资融资之后的又一种主要融资模式。同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如美国目前电影融资渠道正在从直接投资、上市融资等传统模式,向电影基金融资、证券化融资和股权协议等多种融资方式转变。使得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四、我国影视产业的风险及风险应对

影视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是期望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投资者的期望能否实现,存在着一定风险性。如从银行债权融资来讲,企业有可能出现到期还不了贷款的风险;在版权估价方面,也存在着定价风险;从政府投入方面看,政府可能会对主旋律正确的影片进行投资,涉及面较小,无法全面推广。再加上我国影视行业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市场,缺乏投融资风险控制的成熟体系,法制环境也不成熟,这些因素导致了影视行业的高风险性。因此,采取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一)影视产业主要风险

影视产业的主要风险如表6所示。

(二)我国影视行业的风险应对政策

1.政策风险。我国对于影视作品的审查十分严格,不仅审查制度严格,审查程序还十分复杂。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减少不必要的审查环节,减短审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市场风险。票房和收视率是影视作品收益的保证。在现实生活中,电影企业应激发消费者的需求,鼓励人们支持国产电影,尽量减小引进进口电影,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3.超支风险。影视公司应当从决策、经营管理、财务成本控制等多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影视作品质量,从根源上降低影视行业的风险。

4.主创配合风险。影视作品的制作需要很多专业人才,制作单位应加强导演、演员、化妆、摄影等人才组织结构,积极协作影视制片单位。因为人员管理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能否继续制作。

5.题材撞车风险。在影视作品制作之前,决策者应当充分考察市场、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其他同类型电影的上映时间,进而决定其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向和制作内容。

6.盗版风险。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打击力度,在源头上打击非法制造光盘窝点,在市场上严禁销售盗版光碟,给影视制作者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浅谈BT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分析 篇10

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生活水平的也同步提高, 与之相配套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势保证生活品质和推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个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人民的生活, 同时也反应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尤其像重庆这种山城, 城市立交桥和跨江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的造价高, 工程费用小则几亿, 大则几十亿, 这些设施的投入单纯靠政府的财政资金进行建设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这种背景下, BT投融资模式渐渐的被凸显出来, 应运而生。

2 BT投融资模式的运行机制

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 项目的建设必须实行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项目的启动首先由政府背景大型的国有投资公司承担项目法人,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 组织项目的建设。为保证拟建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进行回购, 政府通常需要在项目启动之前给项目法人配置一定的资源。配置的资源在项目建设时期逐步变现, 项目建设完毕后一定时间内 (通常是质保期结束后) 再进行回购。以项目建设时期的“空间”, 换取了资源变现的“时间”, 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BT投融资模式的启动

以BT投融资模式进行建设的工程, 前期审批手续和文件基本由项目法人办理完成, 包括立项、可研、初设和施工图。为减少项目法人和BT投融资人的风险, 本人认为工程在施工图完成之后再进行BT投融资人的招标比较合理。由于在可研阶段, 工程实施的模式还不能确定, 可研批复中对工程实施时施工、监理、勘查和设计的招标方式一般都核准为公开招标, 但BT投融资模式的招标不在其核准之列。项目如以BT投融资模式实施, 招标需重新报项目审批部门核定并报批, 经同意后方可启动BT投融资模式的招标工作。

4 BT投融资单位的选择方式及优缺点

4.1 纯BT投融资单位的选择 (二次招标)

BT模式即“融资—建设—移交”, BT投融资人可以是自然人、企业和外资机构。其承担的重要任务和负责的主要内容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并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 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管理。并在取得BT投融资中标资格后进行第二次招标, 选择工程的施工、监理及重要材料及设备的供应单位, 接替项目法人在管理建设期间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履行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的职责。

优点:此种方式管理层次明显, 管理结构和程序简单, 符合现行法规的要求。

缺点:此种方式只选择了BT投融资人即出资单位。首先, 由于BT投融资人可能不是从事建设管理及相关工作的企业, 在成立项目管理公司时可能缺乏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 在项目实施时缺乏管理经验, 不能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推动, 特别是工程外围环境的协调能力, 可能使工程建设受阻且不能有效的推动, 难以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如BT投融资人专门聘请项目管理人才组建项目管理公司, 工程在日常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解决, 但在有一些大问题上由于其不是决策层, 而处于决策层的人又对工程建设的相关法规和管理经验比较欠缺, 往往对有些事情难以推动和开展, 不利于工程的推动。其次, BT投融资人作为企业, 其必须追求一定的利润, 而项目法人给予BT投融资人投资的资金利息只略高于银行同期利率, 不给予或给予很少的投资回报 (投资回报一般低于或等于其投资机会成本) 。则其利润部分肯定会从下一步的施工中获取, 在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时候, 其发包价格将会很低。施工单位进场为控制成本将会牺牲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且索赔和扯皮的事情将时常发生, 此时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将受影响。如其不压低施工价格, 赚取施工利润, 则其投资回报比较少, BT投融资人往往不愿意参与项目的投融资, 而提高投资回报又不利于控制项目的总投资, 节约本已紧张的建设资金。

4.2 BT投融资单位带施工 (一次招标)

BT投融资人可以是有资金实力和资质的建设代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 在工程BT投标时, 其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满足资质和业绩要求的施工单位作为工程后期的施工单位, 一旦中标施工单位不能变化。其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参与工程投标, 为能顺利进行投标, 在BT投融资人选择施工单位时他们必须达成意向。此时能一起参与工程投标, 表明BT投融资人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价格和利益分配方面各方都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中标后只是对施工合同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优点:第一, 在选择BT投融资人时, 要求BT投融资人是有一定的资质和业绩的单位 (通常为建设代理或设计或监理或施工单位) 。选择的BT投融资人具备了一定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第二, 在选择BT投融资人的同时选择了施工单位, 与二次招标相比, 节约了工程建设的时间, 能使项目早日实现投资及社会效益。第三, BT投融资人往往是具有施工能力的大型的国企和央企单位,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项目管理经验丰富, 推动工程建设得心应手, 遇到复杂的问题能快速解决, 且外围协调能力强。第四, BT投融资人通常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或长期合作的单位作为施工单位, 其为利益共同体, 工程实施期间索赔事情比较少, 有利于项目的推动。

缺点:传统建设制度下, 在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时, 因前期工作由项目法人完成, 而BT投融资人为实施期间建设单位, 施工许可证上不能得到有效体现工程相关方的职责 (目前项目法人和BT投融资人合并填为建设单位) ;在工程相关费用缴纳时, 由于施工单位与BT投融资人签订的合同不能在BT投融资人招标时体现, 缴费基数往往不好确定, 合同备案和施工手续办理困难, 行政质量和安全监督介入比较延后。

5 BT投融资模式相应行政制度的完善

BT投融资模式作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种产物, 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BT投融资模式在全国已实施多年, 但都没有统一的实施模式和相应的制度支持, 建设程序还没有得到详尽的规范。另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只规定了建设五方 (建设、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 的职责, BT投融资模式下工程参建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还没上升到法律层面上来, 对于BT投融资人的职责还停留在合同的约定上, 致使在办理手续和行政监管时出现定位不准确的情况, 目前急需政府层面进行规范, 完善相应的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水波, 何伯森.FIDIC新版合同条件导读与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贸易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篇11

一、娄底市贸易融资发展现状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省内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煤炭等资源性行业,进出口货物主要为铁矿石、煤炭、钢材等大宗商品,外贸量长期稳居全省前列,贸易融资需求旺盛。2012年以来,一方面随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推广,贸易融资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国内货币信贷政策趋紧,企业贸易融资需求也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近年来辖内贸易融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并呈现一些新特点、新变化:

1.贸易融资总量快速增长,融资比率大幅上升

2011年以来,娄底市外汇指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迅速增多,目前,共有海外代付、进口押汇、进口项下境外银行融资、出口项下境外银行融资4大类13种贸易融资产品(见表1),贸易融资总量快速增长,2011-2015年,全市贸易融资发生额从6亿美元增加至12.08亿美元,增长了1倍多;对外贸易的融资倾向不断提高,剔除单笔贸易组合融资因素后,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率从6.8%提升至61.8%。

2.贸易融资表外化特征明显

2012年以前,娄底市外汇指定银行表外贸易融资产品主要为海外代付。2013年来辖内银行推出了7种“境内担保+境外融资”模式的新型表外融资产品,如委托付款、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等,2015年全年办理表外贸易融资7.8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0.7%,表外融资占到贸易融资总量的40.8%,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

3.贸易融资存在本币化、长期化倾向

2013年以前,娄底市贸易融资的币种主要是美元,融资期限大多为3个月。2013年以来,辖内银行推出了订单融资、直融通等5种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融资期限为6个月-1年,全年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折美元2.6亿,占同期贸易融资总额的21.4%,平均融资期限达295天;受此拉动,2015年辖内贸易融资平均期限140天,比2012年延长了近50天。

4.企业融资动机趋于多元化

娄底辖内外贸企业主要为华菱涟钢、冷钢、闪星锑业等大中型企业,2011年以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信贷环境相对宽松,企业贷款满足率较高,贸易融资更多是企业主动通过负债外币化套利的一种手段。如娄底市,2009-2011年银行机构贷款余额增长了38.8%,是同期贸易融资增幅的2倍多,企业贷款需求得到较好满足。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趋缓,整体信贷环境趋紧,部分企业将贸易融资当做国内贷款的替代渠道之一,融资动机趋于多元化。2012-2015年,娄底贸易融资增长了101.3%。尤其是“两高一剩”企业,银行贷款面临逐步压缩、退出,企业资金压力增大,为弥补流动资金缺口、节约财务成本,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贸易融资套利空间缩窄的不利形势下,仍加大了表外贸易融资尤其是跨境人民币融资的力度。

二、主要问题

1.加剧短期跨境资金波动,影响跨境收支均衡管理

贸易融资主要从两方面影响短期跨境资金流动:一是提前或推后贸易收付款、结售汇时点,造成结售汇差额、贸易收支差额与进出口差额三者偏离。如进口押汇,推后了境内进口商购汇时点,造成结售汇差额与跨境收支差额偏差;又如进口海外代付,推后了境内进口商购付汇时点,引起结售汇及收支差额与进出口差额的偏离。二是扩大短期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如出口订单融资,是境外银行为企业出口应收账款提供的非买断式融资,境内企业出口收汇后,到期再归还境外银行,1笔出口形成3笔跨境收支,扩大了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当处于流入窗口期时,企业往往通过贸易融资等杠杆推进“负债外币化、境外化”,导致短期跨境资金净流入或结售汇顺差,当流入窗口条件消失后,企业又会实施剧烈的去杠杆化操作,造成短期跨境资金集中流出或结售汇逆差,贸易融资的这种内在波动性,导致短期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加大了跨境收支均衡管理难度。

2.现行政策管理框架难以有效管控贸易融资

(1)管理政策欠完善,银行规避监管容易

目前,贸易融资管理主要涉及外汇局、人民银行及银监部门,其中,外汇局对银行贸易融资的管理主要涉及短债指标、担保指标、结售汇综合头寸与外汇贷存比挂钩等政策;人民银行规定本币贸易融资不纳入外债、担保指标;银监部门要求将同业代付纳入表内核算,但对表外业务的风险资本监管要求较低,其风险权重仅为一般信贷的20%。贸易融资管理政策“本外币有别、表内外有别”,银行很容易规避。

(2)宏观调控机制缺位,难以管控过度融资行为

目前,我国贸易融资按币种分开管理,外汇局负责外币贸易融资管控,人民银行负责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管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制放松,跨境贸易融资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尚未建立宏观层面的调控机制。一是外币贸易融资宏观管理工具缺失。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前,外汇局主要通过企业贸易信贷比例限制这个“总阀门”管控长期(90天以上)贸易融资规模,2012年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局对外贸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占绝大多数的A类企业取消了贸易信贷比例限制,仅对B、C类企业贸易信贷及转口贸易有所限制,而且分类管理对下调企业监管等级的条件要求较严、流程时间较长、操作成本较高,一般仅能对无法合理解释其贸易信贷(融资)业务的企业实行降级,整个程序约需1个月,难以对企业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过度贸易融资行为进行调控。二是部门管理目标不一、管理政策欠协调。外汇局的政策目标主要是促进跨境收支均衡,人民银行更侧重于“防通胀”,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银行为调控货币供应量而运用利率、汇率、信贷规模等政策工具时,可能产生较强的溢出效应,改变贸易融资窗口条件,进而影响市场主体贸易融资行为,冲击外汇主管部门贸易融资管理。

(3)商业银行柜台监管职责履行欠到位

贸易便利化改革后,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交由银行柜台执行,但由于银行管理理念转变滞后、相关技术手段缺乏,柜台审核职责履行欠到位,是导致贸易融资过度扩张的重要原因。一是理念转变滞后,银行不愿“管”。交易背景真实性是保证贸易融资自偿性和低风险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以来银行“以信贷风险为纲”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对贸易融资风险的管理更多基于信用风险角度,忽视了对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重形式、轻实质,甚至部分银行在信贷规模紧张时,主动向企业推介用表外贸易融资代替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二是技术手段缺乏,银行很难“管”。如出口订单及转口贸易融资,是以贸易合同为质押进行融资,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业务信息及质押登记查询平台,银行很难防范企业同一合同多头融资、与关联公司虚签合同套取融资、利用一般贸易构造转口贸易重复融资等行为。

3.外贸企业过度贸易融资面临较大汇率风险

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总体呈现升值走势。在长期升值环境下,企业形成了稳定升值预期,汇率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在长期的负债外币化过程中,累积了较大的汇率风险敞口。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步接近均衡水平,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企业面临较大汇率风险。以娄底市为例,辖内一企业外币负债规模达9亿美元,2015年企业预计因汇兑损失达1.2亿人民币。

三、对策建议

1.完善贸易融资微观管理框架,增强监管有效性

一是完善现行贸易融资管理政策。加强外汇局、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间贸易融资监管协调,增强政策在本外币之间、表内外之间的协同性。二是督促银行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督促银行加快管理理念转变,尽快形成以真实性、合规性审核为核心的贸易融资管理理念,实现由形式审核向实质审核转变;管理部门要搭建统一的贸易融资服务平台,为银行提供企业进出口业务、贸易收支、贸易融资等数据查询和贸易单据质押情况查询服务,为银行加强真实性、合规性审核,管控贸易融资授信风险提供信息支持。

2.探索贸易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防范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一是健全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建立“1+1”(外汇局+人民银行)的贸易融资调控机制,不断增强外汇局、人民银行在管理目标、政策制定、业务改革等方面的统筹性,降低宏观政策溢出效应。二是完善贸易融资宏观管理工具。加强论证评估并适时推出托宾税,作为调控贸易融资的“刹车片”;进一步完善外贸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细化分类层级,增强管理灵活性,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并适当简化程序,便利批量操作。三是探索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构建以宏观容忍度为指引、市场化调控为主体、行政管理为补充的贸易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根据贸易融资占结售汇、跨境收支、进出口比重等要素设定贸易融资宏观风险容忍度指标,并制定贸易融资应急管理预案,将贸易信贷比例控制、分类管理作为应急管理手段予以保留。当贸易融资整体风险处在宏观风险容忍度内时,主要通过综合运用窗口指导、利率、汇率、信贷规模、托宾税等市场化工具进行调控,通过利益引导、预期引导改变企业贸易融资行为;当贸易融资风险超出宏观容忍度时,迅速启动应急管理预案,通过比例控制、分类管理等行政手段加强贸易融资风险管控。

3.加强对市场主体汇率风险和避险技能教育、培训

投融资现状 篇12

一、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及主要模式

据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2011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1年, 全国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5万亿元, 同比增长9.5%, 其中, 我国加大了对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公共财政投入, 实施通畅建设工程, 安排中央资金438亿元, 同比增长38%, 全年共完成投资2010亿元, 投资额巨大, 国家财政负担严重。而在“十二五”期间, 我国还将安排国省道改造18万公里, 其中新改建国道8万公里, 重点建设15条国道、1.7万公里;新增加省道一、二级公路约15万公里, 其中, 二级公路约为12万公里。据交通部测算, “十二五”期间预期需要3万亿元以上的投资用于国省公路升级改造, 而根据现有的公路投融资体系, 国省道建设难度较大, 其中12万公里的二级公路将成为“十二五”公路交通发展的难点, 资金缺口预测超过1万亿元。因而, 如何加大项目前期融资工作力度, 用好国家资金, 落实配套资金, 争取信贷资金, 调动社会资金, 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建成, 已成为我国公路建设各主管部门迫在眉睫的工作内容。

目前, 我国公路交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 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型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公共机构发起, 全部或部分由市场经营主体 (企业或其他机构) 进行资本投入的融资模式。其中常见的是政府主导的负债型投融资模式, 通常以政府背景所成立的轨道交通投资公司作为政府的投融资主体, 组建项目公司, 吸纳地方政府财力, 并在政策支持下吸引各类企业自筹资金, 共同为拟建项目筹集资本金, 资本金以外的部分通过国内外政府贷款、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多元化的债务融资手段予以解决。具体而言, 其主要方式包括以下方面。

1、各级政府投资。这部分资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交通部对国道主干线建设、扶贫项目和国防道路建设的补助资金;二是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用于省干线公路、国道改扩建等公路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三是省内一些地、市、县政府财政对辖区内公路建设的投资。目前, 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地方为主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 坚持“统筹规划, 条块结合, 分层负责, 联合建设”的方针。中央政府财政性资金主要由车辆购置税和国债组成, 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由公路养路费和公路建设基金及其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等组成, 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依赖性较大。

2、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融资政策已成为公路交通基础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 国内银行贷款在所有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是数额和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已成为目前为止我国公路交通筹措交通建设资本金以外资金的最主要融资渠道, 包括项目贷款 (中长期贷款) 和流动资金贷款 (短期贷款) 以及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贷款。但是由于国内银行贷款的还款期限和宽限期一般比较短, 而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 营运初期的交通量较低, 交通量需要较长时间方可达到较高水平。因此, 在公路营运的初期, 偿还贷款是比较困难的。

综上所述, 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加上现存的投融资渠道又存在一定的问题, 必须通过进一步探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内含的深层次问题, 进行融资渠道创新。

二、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深层次问题

通过对现有投融资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和资金补助;设立交通投资公司, 向金融机构贷款、适度负债等措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是由于受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日趋繁重、造价成本不断提高、外部融资环境 (如宏观调控政策) 的影响, 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

1、原有的信贷融资平台消失, 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费改税”改革前, 由交通部门掌握的交通规费资金在公路交通基建投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市、县级政府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的主要来源, 而且是地方交通部门用来吸引银行信贷资金或担保融资的重要基础, 这两项资金在普通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结构中一直保持在70%以上。改革后, 原来用作质押贷款的交通规费收入不复存在, 不仅地方配套资金面临新的困难, 也失去了以此作质押担保融资和贷款的基础, 再加上二级公路收费权益取消, 地方交通部门普通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融资平台也随之消失。如此一来, 原有社会化融资平台已不复存在, 而国家也未对国省公路发展资金安排替代的资金来源。显然, 原来作为公路建设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贷款方式已行不通, 如果不尽快建立新的普通公路交通基建投融资平台, 仅靠包括车辆购置税和燃油税分配形成的财政性公路建设资金, 远远满足不了普通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需求。

2、投资体制“厚主薄客”,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相当单一。

首先, 长期以来, 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市场过于封闭, 建设模式始终沿用传统高度集权的运作模式, 表现为,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设计、审批、投资、建设、验收、运营和监管等所有方面均在交通系统内部完成, 无法引入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和竞争机制, 造成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缺乏活力, 外部投资者缺乏热情, 制约了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其次,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往往都是交由国家或省市级国有公路开发总公司单家来建设的, 而且垄断了效益最好的区段。近年来由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任务繁重, 开发总公司难以独揽, 才逐步放开, 吸引社会资金介入, 但开发公司还是有“近水楼台”之便:一是效益好的线路可以预留下来给自己建, 二是在公开招标中可以获得较多的份额, 可见, 由于受根深蒂固的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 以及权力寻租之便, 造成名义上是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表明上积极招商引资, 实际上还是在交通系统内部运作。

此外, 由于受体制环境和信用环境问题、企业和社会的认知问题, 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等问题的困扰, 国外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过程中一些有效方法, 如发行股票、经营权转让和股份制、BTO、BOT、发行企业债券等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方式在我国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可以预见,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占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较小比重的现状不会有明显变化。

三、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改进建议

1、深挖内部潜力, 构建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随着改革后原有融资平台的消失, 系统内原有其他平台融资能力趋于饱和的情况下, 要通过改革创新, 想方设法构建新的融资渠道。为此, 可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通过改革挖潜融资。即尽快推动各省市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与公路交通建设开发总公司实现政企分离, 着力挖掘公路交通建设系统内在的融资潜力, 包括:通过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原则,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激发内部活力, 并加快上市步伐, 走资本证券化道路, 提升其资本实力, 从而增强融资能力。其次, 通过盘活资产融资。即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建设的公路基础设施, 要积极做好资本营运工作,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经营权转让、资本金置换等多种方式, 盘活存量资产, 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最后, 进一步完善公路基础设施的产权交易体制, 培育好市场主体, 使价格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从而优化投资环境,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2、寻求新的银行贷款质押渠道, 继续争取信贷支持。

在各级政府一时难以加大财政投入的情况下, 信贷融资渠道还有必要保持。首先, 随着我国居民汽车消费量的提升, 车购税收入会随之增大, 因此可以利用公路建设的阶段性和车购税使用“前紧后宽”的时间差, 由中央政府用车购税资金质押统一贷款、统一还款。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未来财政资金, 缓解当前财政支出压力, 加快普通公路建设步伐。其次,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筹资作用, 通过财政贴息, 由中央财政部下属的各省市财政厅、经济与产业发展融资中心和各非税收入管理局配合, 以中央专项项目资金、各省本级非税收入资金作担保, 向省内各相关金融机构以适当的方式融资, 用于补充公路交通建设资本金;同时还可以通过财政贴息, 对公路交通系统融资平台予以支持, 增加银行授信, 增强其融资能力。此外, 还可利用政府信用, 由各省财政厅外贷办出面, 向外国政府及国外金融机构融资。

3、设立公路交通产业投资基金, 完善公路交通投融资系统。

公路产业投资基金是以国家股份为主, 由政府设立的特定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进行控股的, 是首先出现于美国的一种特殊投资基金。一方面, 其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为投资对象, 以市场收益为投资导向, 以公众为募集对象, 吸引对公路交通产业有兴趣的投资者资金, 以扶助这些产业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筹集长期建设基金, 增强投资预算约束, 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强化投资风险机制以追求长期收益为目标, 属成长及收益型基金, 将会成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一种新的低成本的融资工具。另一方面, 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具有专家管理优势, 能够有效组织居民投资, 变无序投资为有序投资, 大大降低居民投资风险, 从而进一步推动公路建设和经营管理向市场化转变的进程。当然这个基金的设立, 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并且需要运作这只基金的机构积极学习海外基金运作的理论和先进技术, 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和投资回报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阳:浅析成品油税费改革对地方公路建设融资的影响[J].区域金融研究, 2010 (1) .

[2]戚晓莉:控制负债比例, 完善公路建设资金结构[J].求实, 2008 (S2) .

[3]郭建生: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的思考[J].交通财会, 2010 (6) .

上一篇:政治法律指标下一篇:数字的规范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