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机制

2024-11-03

投融资机制(精选12篇)

投融资机制 篇1

长期以来,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 对自然的依赖较大, 造成林业投入的风险性较大, 致使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林业、制约林业发展的难题。尽管中央政府对林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对林业投入的不足, 但中央财力有限, 现有林业资金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林业生产的需要。在当前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场态势及体制背景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 如何树立新的投融资观, 转变财政支持方式, 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以制度创新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等, 是新时期林业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林业投融资现状

我国林业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入、专项贷款、林业自筹资金以及外资投入等方式, 其中国家财政投入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林业系统实际到位各类建设资金793.68亿元, 比2006年增长25.78%;资金到位率为93.15%, 与2006年基本持平。其中, 中央林业资金522.46亿元, 占全部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65.83%, 同比下降5.34%。在中央林业资金中, 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24.10亿元, 同比增长97.87%;国债资金56.87亿元, 同比增长15.52%;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31亿元, 增长10.26%;其他国家预算内资金110.49亿元, 增长26.32%。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7.86亿美元, 比2006年增长0.64%, 占全国利用外资总水平 (826亿美元) 的0.95%。其中, 国外借款1.69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5.81亿美元, 无偿援助0.37亿美元, 分别占林业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的21.49%、73.86%和4.65%。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645.75亿元, 比2006年增长30.25%, 其中, 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29.72亿元, 同比增长31.4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1.24亿元, 同比下降19.37%;森工其他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79亿元, 同比增长67.48%;国家投资完成448.61亿元, 占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的69.47%。

从结构看, 营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1.71亿元, 比2006年增长29.93%;森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4亿元, 同比增长38.96%。在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中, 营林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15.11亿元, 比2006年增长30.66%;森工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62亿元, 比2006年增长77.64%。营林基本建设和森工基本建设投资比由2006年的57∶1调整为42∶1。

二、我国林业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林业投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 近几年来国家对林业的投入虽有增长, 但数量有限, 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林业产业建设肩负的任务相比, 还存在突出的矛盾。投资总量不足仍然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林业投入总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远不能满足林业生态建设的客观需要。例如, 全国林业生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九五”计划投资规257, 131亿元, 而实际投资只有167亿元, 缺口达90多亿元。根据林业“十五”规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 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家投资分别为58亿元和243亿元, 年均1, 116亿元和4, 616亿元。而2007年这两项投资实际却仅为211亿元和616亿元, 资金满足程度只有18.1%和14.2%。同时, 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上, 而投向后续管护的比例很低, 严重影响了林业建设成效的巩固, 不利于森林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

(二) 资金结构不合理。

从资金来源结构看, 林业建设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资金, 而利用银行贷款、外资以及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林业建设力度较弱, 多渠道参与林业建设力度不够。2007年中央林业投入占了林业建设资金总量的73.65%。除中央林业投入、林业治沙贴息贷款、育林基金和外资中的无偿援助和借款外, 非政府因素投入到林业的资金仅包含了外商直接投资的3.54亿美元、林业自筹资金中的18.8亿元和林业其他资金33.26亿元中的一部分。

从资金使用结构看, 由于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入, 决定了林业建设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投向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生态建设中又主要用于了造林方面, 对中幼林抚育、森林资源保护、病虫害防治、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受资金总量和其他原因的制约长期得不到重视, 客观上形成了建设与巩固、造林与保护不相协调, 从而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林业建设成效的巩固。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宏观政策背景下, 由于生态建设工程资金需求量大, 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总量有限的情况下, 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对林业产业建设的扶持上来。加之森林资源管理政策的制约和林业长周期、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使得林业产业发展很难从市场其他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资金, 这就使得对林业产业体系的投入基本处于萎缩和停滞状态。

(三) 资金管理成本高, 使用效率低。

虽然国家对天保、退耕还林 (还草) 等重点工程明确规定了“任务到省、责任到省”, 但需要国家投巨资进行生态建设的地方往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 地方财政本来就十分紧张, 无力对重点工程的实施予以地方配套, 因此使得地方的首要目标是怎样争取到尽可能多的中央投入资金, 其次才是怎样使用和管理, 怎样应付中央的检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相继启动了17个林业重点工程用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便于管理, 2000年整合为5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即便是如此, 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都可能同时有几个国家投入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而每个工程资金又都要求专款专用, 封闭运行。这样的局面, 一方面为地方弄虚作假骗取资金提供了条件, 造成了工程实施中资金被挪用, 或谎报面积骗取资金的案件屡见不鲜, 也造成了林业建设资金的大量浪费和无效使用;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避免在资金使用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千方百计地对下一级政府进行监督和检查, 再加之多项工程和各项工程资金繁琐的来源结构和使用方式, 使得整个林业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成本很高。

三、完善林业发展投融资机制对策

(一) 积极采取措施, 增加信贷资金投入。

我国目前具有政府扶持性质的林业贷款资金, 主要是林业治沙贴息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项目贷款。尽管它们在林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与目前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国家林业信贷资金投入政策与管理机制: (1) 建立中长期低息商品林贷款体系。从商品林长期稳定的发展需求来看, 我国应尽快建立中长期商品林低息贷款体系。对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林产品加工利用、林纸结合促进林纸业共同发展、竹藤花卉等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林业产业发展, 也应当给予低息贷款支持; (2) 加大林业政策性贷款投入力度。目前, 我国只有国家开发银行经营商品林基地等林业政策性贷款。由于该银行没有普遍设立基层经营机构, 贷款项目的审批均由总行实施, 因此国家开发银行承办的林业贷款项目很少, 贷款数量与林业建设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十一五”期间, 应继续设立林业政策性贷款, 增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贷款机构, 主要用于发展商品林和山区脱贫致富,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设; (3) 稳定林业信贷资金财政贴息扶持政策。在林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应继续稳定林业治沙建设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资金经济杠杆作用, 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各界自有资金投入林业建设; (4) 由于林业建设项目周期长, 前期投入较大, 因此需要适当延长造林项目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灵活设置, 林业长期贷款可以放宽到12~15年, 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

(二) 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 由于改革严重滞后, 我国林业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机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林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影响了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限制了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参与林业建设, 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的政策扶持, 是运用财政手段促进林业改革的重要方式, 也是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内在需要。财政支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 关键在于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 使其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商品林建设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开放, 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对私有商品林, 要切实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对公有商品林, 要通过个人承包等形式引入民营机制, 优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对于私人已取得林地使用权的, 鼓励发展成私有林;私人尚未取得林地使用权的, 也可将林地使用权承包、租赁、转让或无偿划拨给个人, 鼓励发展私有林。

(三) 改革现有的采伐限额制度。

目前, 我国实行了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森林采伐限额要一级一级地下达, 我国林业法律法规对林木采伐的年龄、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 采伐林木还要受到国家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的严格控制, 个体私营造林者因此而得不到及时合理的经济回报。我国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已有多年, 事实上, 采伐限额制度没有使森林资源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由于采伐管理办法和采伐限额不科学、不合理, 需要继续对其进行深化改革。区别森林的不同属性、区别商品林的不同所有制性质, 实行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对生态公益林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进行严格管理, 以发挥其生态功能、满足社会需求。其他生态公益林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具体采伐年龄、采伐方式由国家统一规定。商品林采伐应由蓄积控制转变为面积控制。

(四) 积极培育活立木市场。

要尽快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机制。要在明晰产权、减轻税费负担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活立木市场。一是要制定活立木市场交易规则。要确定转让内容、转让范围和转让双方的必备资格, 规范转让合同, 明确转让森林的采伐申请和伐后更新要求及管理程序, 以规范活立木交易活动;二是要制定和颁布活立木交易指导价格, 消除活立木交易价格与实际价值的过大差异, 促进平等交易;三是要制定活立木交易鼓励政策, 降低交易成本。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有关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条例, 以及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规范流转行为, 保障林木所有者和非公有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本文针对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不足、产权严重受限等问题, 做出分析, 找出解决方案。实现多种融资方式以及多种投融资形式的有机组合, 真正建立能够合理满足各类主体投融资需要的林业投融资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投融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学勇.我国林业投融资对策的思考.中国林业经济, 2007.3.

[2]陈玲芳, 金德凌.信息不对称与林业信贷融资问题.林业经济问题, 2005.6.

[3]刘晓光, 陈姚.论市场、政府与林业融资.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5.5.

投融资机制 篇2

分析了当前农机化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归纳整理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一、农机化事业投融资需求情况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进一步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逐步与市场接轨,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0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74.8万千瓦,耕、播、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2%,其中,小麦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农民稳定增收。但是,由于资金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机化事业发展资金需求情况

1、农机购置资金需求状况。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农民购买先进、大型农业机械的热情持续高涨,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以2008年为例,**县农民共购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各种机械6800余台,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但于,现在的大型机具一般需要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这相对于很多农民的购买力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许多农民由于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只能放弃购买大型农机的想法。

2、发展农机合作经济组织资金需求状况。近年来,由于种田效益低,许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形成一定程度的土地闲置,促进了耕地的规模流转经营,**县顺应形势发展的需求,积极引导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规模作业,服务农业生产。目前,已建立各种农机协会72个,农机合作社11个,入会会员(社员)4200人,拥有各种大型机械6800多台,总资产达到9000多万元。但是,由于地块分散、机具价格上涨、作业价格低等原因,导致有的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社资金积累困难,无力添置设备扩大规模,也无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来提升服务水平;甚至有的协会和合作社由于经营不善,挣钱少,导致许多会员(社员)退出,经营难以为继。

3、农用燃油资金需求状况。自今年1月份开始实施燃油税改革后,农用柴油的税率由原来的0.1元/升上涨为现在的0.8元/升,每升要多支出0.7元。据统计,全县每年农业生产燃油消耗约为0.85万吨,仅此一项,全县农业机械用户每年就要多支出大约700万元,增加了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的费用,降低了收入水平。

(二)农机化发展资金供给情况及方式

当前,**县农机化事业投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农机户自筹资金,这是农机化投融资主要来源。二是上级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自2004年以来,中央、省财政共安排该县专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84万元,全部补贴给购买农机具的农民。三是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由于利率高、难度大、手续繁杂、期限短等原因,同时也受大型农机价格高、回收成本时间长等因素影响,选择贷款买农机的只是很少数农民。

二、农机化投融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财政支农资金数量少、方向单一。尽管近几年该县获得上级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684万元,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注入了较大的活力,但是相对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需求来说,缺口还是很大的。而在推进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机燃油等方面,尚未安排资金扶持资金和扶持政策。

(二)贷款难度大、利率高、期限短。目前,该县农机用户贷款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据许多农民反映,办理贷款难度很大,经信用社严格审核后才能办出来,并且手续繁杂。贷款利率也较高,都在1分以上,农机户的利息负担过重。同时,贷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内,而农民购置一台大型农机一般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投入10几万元,一般情况下,需要3—5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贷款期限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农机户经营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很多农机户经营农机挣钱后,由于要盖新房、买家电及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致使农机经营资金大量外流,难以积累资金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社通过开展农机经营获得收益后,很多会员(社员)不是群策群力的积累集体资金,而是各行其是,把资金过多地用到家庭事务方面;同时,由于管理困难,收取会费的难度较大,协会(合作社)难以积累资金、扩大经营规模,严重影响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进程,有的协会(合作社)甚至出现难以继续经营的窘境。

三、健全完善农机化投融资机制的建议

(一)增大政府财政扶持资金。一是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多的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争取种类更多、数额更大的农机化发展资金,对农机购置、农机燃油、农机合作经营组织都要进行补贴,使农民不仅买得起农业机械,还要用得起、用得好。

(二)建立更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政府与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合作,推出针对农机户的专项贷款,出台低息及贴息贷款政策、延长贷款期限。二是借鉴重庆等地的经验做法,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加强管理,使农机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更加方便、快捷的筹集到资金,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投融资机制 篇3

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研究提出“五通、八联、三保障”(五通: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信息及口岸;八联:城市轨道、市内铁路、通用机场、城市通道、普通公路、物流、电源电网、油气管网;三保障:水、环境、生态)三大体系、共十六大专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储备方案。同时,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区域(即主城九区)为主体,开展编制“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依据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整合资源要素,提出项目建设投融资思路。

在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推进PPP模式的同时,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设立股权投资引导基金

积极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放大效应,按照“资金同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研究设立运作各类基金。一是六大产业领域。财政连续五年每年筹集25亿元,按1:3的比例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支持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已设立18个专项基金、总规模已达180亿元。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由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和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并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计划总规模800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及国有企业出资255亿元,按1比2左右资金配比,与社保基金、银行、信托和大型企业设立若干子基金,主要投向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三是物流产业领域。组建100亿元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西部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等项目。此外,目前还在筹划设立重大基础设施股权投资基金,以市级财政专项建设资金发起后,吸引金融、保险等机构资金作为中间级,再以众筹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投资作为优先级,集中投向轨道交通等资金需求大、现金流稳定、风险较小的项目。

多渠道扩大和优化投资

一是通过IPO上市、定向增发、配股增发、减持股票和收购兼并等在股市融资,募集资金用于实体经济;二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中票融资,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实体经济,今年已累计融资935亿元;三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融资。除置换到期政府债务外,主要用于铁路等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四是利用政策性融资。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主要用于铁路、轨道、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重庆市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资金管理办法》,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贷款,主要用于安置房以及重点项目拆迁。同时,与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开展合作,积极探索银证保合作、PPP模式与开发性金融相结合的创新投融资体制、银团贷款等银政合作新模式。此外,还积极通过基础设施收费权和收益权质押、特许经营权招标、国外贷款、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等多渠道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

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新型城镇化资金来源渠道,为重庆市投资实现平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1—8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4%,比去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企业自筹资金同比增长19.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在重大项目持续推进、资金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确保政府支出压力可控,社会资本投资重庆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水利投融资机制的探索和创新 篇4

一、水利建设投资缺口仍然很大

(一) 我国水利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能源小国, 而水力资源的发展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 解决现有能源不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在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速度, 包括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输电大网建设等。可以说,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于环境保护热情的日益高涨, 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 加快水利发展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 在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水利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将会超过8000亿元, 这比是“十一五”规划投资的6000亿元要高出30%。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原材料及各类人工成本的上升。因此, 要解决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的资金融资和财政补贴。经初步估算, 到2020年, 我国整体各项水利投入约2.5万亿元。而今后10年资金缺口仍然巨大, 中央和地方水利投资年均都将还有超过一半的缺口, 因此如何寻求有效的资金缺口的填补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水利工程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和应用的重要因素。

二、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的相关建议

正如之前所述, 我国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资金已经成为工程发展和建设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 未来我国各部门及水利工程管理者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及水利工程实际情况, 进行有效的水利投融资改革与创新, 寻求有效的资金缺口填补方式。

(一) 抓紧研究制定完善和充实水利建设基金的方案

水利建设基金的筹备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并开始了初步的探索,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从国外的发展现状而言, 水利建设基金本身作为一种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资金保障, 其能够借助于基金的有序运行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基础上, 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资金规划, 避免大量的资金的沉淀。因此, 未来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紧研究制定完善和充实水利建设基金的方案。一方面是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投资方式, 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下进行相应的规划和使用, 从而保证能够得到良好的收益率。另一方面, 应该积极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期限的基础上, 扩大基金的来源范围, 除了每年固定的财政收入补贴之外, 可以尝试引入民间资本, 共同运营基金, 以扩大整体资本实力。

(二) 积极推动水利发展与改革政策性文件的出台

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磋商, 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彼此之间的共同协调和沟通。因而, 在此基础上未来需要积极推动水利发展与改革政策性文件的出台, 从政策层面就现有的水利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引导作用。同时, 在文件中要明确现有的财政投入及中长期贷款和债券等融资创新制度的细则, 这样可以为现有的水利工程的投融资机制奠定法律基础, 保证在后期相关融投资行为过程中都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 同时一旦产生了纠纷也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 深入研究论证水利市场融资的途径和方式

伴随着现代金融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现有市场的投融资方式及途径也愈来愈丰富, 不仅是传统的银行贷款, 同时包括了各类债券的发放及各种形式资本的募集等。而这些不同的投融资的选择需要相关部门及主管人员积极结合现有的水利工程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地融资方式、贷款期限及贷款类型的选择, 组织权威研究机构和专门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我国当前债券管理的政策, 研究提出发行水利建设债券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从而有利于现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四) 放宽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建设的市场门槛

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更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通过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资金贷款支持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资金保障。但是, 伴随着我国现有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其对于资金的要求及规模越来越高, 显然传统的资金募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有的时代发展。因此,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适当放宽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建设的市场门槛, 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及配套的监督管理措施, 以更好地保证社会资金进入之后的利益保障。同时, 利用良好的招投标制度, 将部分项目进行外包, 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更好地促进资本化和法制化, 实现社会资本的投入与运营。

(五) 大力整合各类水利建设资金

目前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渠道很多, 既有固定资产投资, 又有财政专项投入, 既有以工代赈, 又有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不同的资金来源及类型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金管理的混乱和使用效率的下降。并且因为其渠道的多元化, 造成了管理部门及使用要求的差异性, 这些都会进一步制约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 为了能够充分保证资金的合理有序使用, 实现物尽其用, 有必要整合现有各类资金, 将其转入到专项账户中, 进行统一的记账和管理, 综合考虑资金的投入使用, 真正让现有的各类资金得到充分的使用。

时代在发展, 对于我国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借助于市场经济制度, 为现有的水利工程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方案, 进而保证现有的水利工程的资金支持, 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有序推进。

摘要:水利工程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及企业能源能否得到保障。而目前, 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重要的制约因素就在于资金。因而, 如何在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寻求与构建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无疑是未来我国水利工程能否得到有效开展, 能否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实施及投工建设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及水利工程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全新的水利投融资机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市场经济,投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旺, 范卓玮.我国水利投融资探索和创新[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08) .

[2]王瑜, 乔根平.水利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及效益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 2008 (04) .

[3]周学文.新中国成立60年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政策[J].中国水利, 2009 (18) .

投融资机制 篇5

一、投融资机制的定义

在我国企业发展中,资本管理开始走向人们的视野,其中投融资理论更为引人关注,也是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投融资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研究更少。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扩张的势态较为缓慢,投融资模式单一,国内对这类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模式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我国,投融资机制一词是随着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而出现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投融资机制中只有投资的内涵,而没有融资的概念。随着197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投融资机制的提法逐渐多了起来,也有不少称之为“投融资体制”或“投融资机理”等。总的来说,投融资机制是一国投资活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投融资主体的确立及其行为、资金筹措途径、投资使用方式、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建设实施管理和宏观调控制度等内容。投融资机制是一国或一个地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是经济机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既与经济活动中的微观管理相关,又与经济活动中的宏观管理机制紧密联系。可以说,投融资机制涉及整个经济体制从微观到宏观的全过程。

二、廊坊市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一)投融资机制不够健全

廊坊市科技企业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法律机制不健全。廊坊市至今未出台有关投融资平台的法律规范,许多方面出现管理上的空白。如投融资业务的开展、投资方向的确定、债务管理、投融资运作机构的地位和基本运作内容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导致廊坊市投融资机构发展不均衡,政策目标不一致,有关部门或机构行为随意性较大,投融资运作不规范,影响其职能的发挥。为此,当务之急,廊坊市政府应尽快建立一些与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投融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由于科技型企业本身存在的弱质性,使其投融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同时由于廊坊市对科技型企业风险保障机制的建设较为缓慢,导致廊坊市投融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目前,廊坊市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专业经营科技保险的保险公司在廊坊市几乎处于空白。另外,缺乏相应的科技互助保险组织。规范的互助保险组织可以为小投资者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是保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三,没有建立保险风险补偿基金。这类基金可以为科技资金提供补贴。由于廊坊市科技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的不健全,投资造成的巨额损失大多数无法挽回,这些都影响了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二)财政、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不能满足科技企业的发展

根据2006年至2008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记载,廊坊市财政对科研三项经费的投入分别为10 942万元、13 695万元、14 872万元,比上年增长的比例为15.6%、25.2%、8.59%,尽管廊坊市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增长比率有所下降。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科技企业的投资,特别是种子期科技企业的融资起着关健的作用,廊坊市财政应加大对科研三项经费的投入力度。另外,高度集中的银行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廊坊市科技型企业融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从体制上把科技型企业排除在信贷资金供给之外,即使有部分贷款,也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很难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对等,大大降低了金融机贷款的积极性。此外,银行内部缺乏有利于科技企业融资的激励机制。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为避免承担责任,基本放弃了那些风险大但有更高收益预期的项目,从而进一步限制了科技型企业的贷款。表1是2004年至2009年廊坊市国有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图1是廊坊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筹资情况。

从表1及图1的统计数据来看,2004年至2009年中,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总体呈一个上升的趋势。在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过程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企业自有资金,而金融机构的贷款总体规模较小,反而呈一个下降的趋势,金融机构的贷款不能满足工业企业的发展。另外,政府资金所占的比重也较少,从中也可以折射出,科技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从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就更少,这也成为科技型企业筹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

从廊坊市目前的情况看,风险资本筹集机制尚未建立,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还没有充分参与到科技企业中。尽管目前社会资金相当充裕,但风险投资行业要想获得资金却十分困难。民间资本大多储蓄在金融机构,或从事一些利润率相当低的行业,社会闲散资金没有实现投资的高效运作。

此外,资本市场在廊坊市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本市场与高科技型产业的对接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国家在股票市场上推出了高新技术产业优先上市的政策,但在具体的操作措施上支持力度仍然显得不足,主板市场对上市企业要求过高,对于大多数处在创业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少而又少。

三、国外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简介

在美国,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主要的一项是民间的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处在种子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天使投资一直以“高风险、高回报”的传奇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另外,在风险投资的法律机制保障方面,美国有众多的法律与之相配套,如表2所示,廊坊市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来鼓励科技型企业发展。

(二)日本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简介

日本政府十分关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之间信息网络建设与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外,日本政府尤其注重相关科技型企业的配套政策的建设。如给科技型企业建立“创造性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减免税赋,提供低息贷款,支持科技型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促进科技型企业与各大高校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设立知识产权中心,促进专利技术的流通和科技型企业引进专利技术以及提供各种融资服务等。这些为日本科技型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 矿业院校生态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 高职高专语文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高职《园艺植物保护》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高职食品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

★ 医学遗传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 实践与探索课件教学设计

★ 剪纸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英语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投融资机制 篇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要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政项目、实体产业部分资金循环不畅问题;要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要调动地方积极性,特别是运用市场化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形成多方合力,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要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以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取消下放核准事项、改革核准制度、规范中介服务、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积累了不少经验,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但是,目前的投融资体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投资领域的简政放权不协同、不到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二是投资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三是政府投资管理亟需创新,引导和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四是权力下放与配套制度建立不同步,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仍需加强;五是投资法制建设滞后,投资监管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二、《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意见》是投资体制改革历史上第一份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综合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意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投融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

投资是影响经济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投资既能增加生产能力,又对生产构成需求,从短期看体现为需求来影响经济的发展,长期看更多地体现为供给效应,投资是适度扩大有效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结合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意见》是在新起点上纵深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2013年以来,通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投资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从事前审批核准转向过程服务和事后监管,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投资积极性。《意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高更新要求,提出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是在新起点上纵深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三)《意见》是经济新常态下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的重要遵循

《意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自觉把投融资体制摆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大局中,充分利用其他改革营造的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牵引带动其他相关改革。《意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着眼于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通过体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方面扩大合理有效投资的活力与动力,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

三、《意见》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意见》提出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制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意见》分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二是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三是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四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五是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四、《意见》的重大创新举措

一是推行首问负责制。《意见》第十四条提出,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投资项目审批首问负责制,投资主管部门或审批协调机构作为首家受理单位,提供“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这是在投资项目服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在简政放权、实行并联审批后,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统筹协调,为项目单位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二是探索“不再审批”管理模式。《意见》第一条提出,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的企业投资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这一模式的实行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要有清晰、完善、可操作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准入性政策条件为前提;第二,要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对失信企业实行联合惩戒、对守信企业实行联合激励;第三,要有全面、高效、有约束的监管、处罚制度为保障。目前来看,这一新的管理模式需要通过试点探索逐步积累经验。

三是创新“多评合一”的中介服务新模式。《意见》第三条提出,探索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新模式。针对当前投资领域存在的中介服务较多、技术审查重复、评审效率不高、中介费用较高等问题,在实行并联评审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对各类评估评审事项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多评合一。这一模式有利于减少事项、避免重复、提高效率、降低费用。

四是编制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意见》第七条提出,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编制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合理安排政府投资,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库,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这是改进和规范政府投资管理的重要创新举措。

五是试点金融机构依法持有企业股权。《意见》第十条提出,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创新。一方面,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间接融资业务获得高收益的时代已基本结束,股权融资业务以其轻资本、高收益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加快转型的重要创新方向;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将有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顺应企业股权融资的巨大需求,有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

六是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不断创新投资管理方式,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将其作为投资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建立透明、规范、高效的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

五、以工匠精神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投融资改革领域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高更新要求,投融资体制改革既要考虑简政放权协同性又要考虑放管结合,既要不断改革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又要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法制化水平,既要充分运用好传统投资手段又要考虑投资手段与金融手段的充分融合。

投融资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为扎实有效推进改革任务的落实,要重点抓紧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分工协作。充分认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分工协作,制定具体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定期督查、强化问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投资调控管理的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职责。

二是加快立法工作。制订实施《政府投资条例》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股权投资等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与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护各方权益,维护竞争公平有序、要素合理流动的投融资市场环境。

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创新路径探析 篇7

关键词:环保融投资,资本市场,规范运作,机制创新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和破坏环境为代价, 近年来的环境现状已经表明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2009年11月26日我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 也对环保事业加大了资金的投入, 但环境保护所需资金目前缺口依然存在,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 况且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也不是一次性大量投入就能解决的, 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理、长期投入、多元融资的问题。笔者认为, 只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长效机制, 才能保障环保资金的长期投入, 为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实现永续环保提供资金保障。

1 目前我国环保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

近年来,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凸显的同时, 环保投融资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方面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尽管如此, 与环境治理的力度和达标要求所需要的资金相比, 目前的环保投资情况仍然是杯水车薪, 而且从投资渠道方面来看仍显狭窄, 从融资方式方面来看还是停留在简单层面, 从管理方式方面看仍不灵活。比如, 环保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 而私人及企业等环保投资主体的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 这样便造成了宏观上投资总量不足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 环保资金的筹集和投入不能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 还必须聚集社会、民间、企业和外资等方面的社会力量, 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这样在环保中才能力大无比。与此同时, 需要树立企业、政府等多方投资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拓宽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及外商等多种融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 广泛吸纳财政资金、商业资本、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等资金进入环境保护领域。

1.2 环保投资总量不足, 相对比例低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环保投资总量不断上升。其中环保投资总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时期当属90年代末期, 而且环保投资增加的效应在局部地区已经凸显。然而, 尽管环保投资总量逐年有所增加, 但相对于GDP总量而言, 环保投资所占的比重却还是很小。“八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投资1102亿元, 占同期GDP的0.69% (“八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是0.85%) 。“九五”期间, 虽然提高到近1% (在经济、财政政策有利形势下, 环保计划投资4500亿元, 但留有缺口900亿元) , 但远低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环境投资约占GDP的1.5%) 。“十五”期间,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投入约7000多亿元, 占同期GDP的1.3%。“十一五”期间, 环保投资达到1.3万亿, 占同期GDP的1.35%。从现在情况来看, 资金缺口仍很大。若不尽快实行多元化环保融资机制, 未来的环保投资缺口会更大。导致环保投资不足的原因:一是重视不够, 二是民间环保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得以很好地调动, 私人资本没有积极主动地介入该领域。

1.3 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很完善, 环保产业投融资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一时还难以充分发挥和明确, 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事业, 所需资金理应由政府承担;又比如跨地区污染治理问题, 不是哪个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能够协调或单独完成的事情, 也应该由政府出面进行区域联动、综合治理等。国务院在2013年9月12日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当月18日下午, 环保部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立下大气污染防治“军令状”。这些举措标志着政府正在朝着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环保政策的方向努力和行进, 标志着从京津冀地区的区域联动和大气污染治理开始, 逐步向全国发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这些规定为环保投融资指明了方向, 但政府的环保投资范围和责任不够清晰, 政府投资的总量及比重尚未明确, 相关的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和措施尚未出台。

2 实现多元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路径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积极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以企业、个人、外商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多元化资金为辅的多元投融资机制, 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资。政府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筹集到的各项资金真正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上, 以保障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

2.1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明确政府主导作用

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方可达到预期目标。然而在对环境的污染责任认定和环境治理效果的判定方面, 往往由于存在着多个环保主体致使环保责任和权利不易明确, 另外由于环保投资的回报没有或偏低, 也会导致环保主体不愿投资或不投资的现象出现。考虑到环境保护是公益性很强的公益事业, 政府本身又是个非营利组织, 政府在环保投融资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理所应当。

2.1.1 运用经济手段,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政府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 应该运用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经济法制和制度约束等多种经济手段, 通过制定有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有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信贷利率政策;有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的价格政策和减免税收优惠等一系列相关政策, 在实现宏观调控的同时,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限制落后的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 淘汰落后产能, 引导先进、经济、高效的技术、工艺和装备进入环保领域, 实现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2.1.2 建立和完善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各种经济手段的出台和实施是实现环保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使环保产业投融资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基本保障, 然而要使环保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为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和实现环保投融资保驾护航。比如从国家部委层面来看, 与节能环保关系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简称发改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简称工信部) 和环境保护部 (简称环保部) 。发改委又设有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局、应对气候变化司;工信部设有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产业政策司;环保部设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影响评价司、环境监测司、污染防治司、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监察局等。所以, 在节能环保领域各部门有分工, 但也有交叉。在涉及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时候, 由于部门多、节能环保产业本身渗透性强、产业范围划定尺度不同、交叉面宽等, 给产业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产业统计体系的制定、政策支持范围的划定都带来一定难处, 因此, 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理顺关系协调配合, 充分发挥各部门应有作用。

2.1.3进一步出台和完善环保投融资政策。

在强化现有投融资政策基础上, 还应该进一步制定和出台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环保投融资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从政策层面扶持环保产业的投融资, 解决环保投融资困难或资金不足的问题。比如, 通过出台涉及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技术及环保产业优惠方面的融资政策, 出台涉及环境服务业方面的融资政策, 出台税收优惠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 在促使环保产业实现多元化融资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环保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2.2 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

近年来, 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投融资方面, 已经集中财力加大了支持力度, 并取得了一定程度进展, 但投融资机制陈旧、筹资渠道不宽、融资方式简单、筹资困难等现象仍然存在。在环保投融资方面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 因为政府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必须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从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民间资金、企业内部资金、外商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引入环保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形成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新格局。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环保资金, 是加快解决环保投融资问题的当务之急。

2.2.1 降低环保企业风险, 尽可能提高收益。

风险与收益往往是相伴而生, 我们都知道高收益背后潜在的是高风险, 但有些风险是可控的。政府在鼓励和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在环保投融资方面,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是通过制定环保投融资优惠政策予以引导投资者大量投资, 必须保证环保企业投资者能够在低风险环境下经营, 并获取较大的投资收益, 从而刺激和引导各类投资者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投资。

2.2.2 积极拓宽新的融资渠道, 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

环保企业在不断积极的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 还就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 尤其是体制外的各种商业融资渠道和方式, 结合利用多元环保融资模式保障其市场化运作得以顺利实施。比如, 通过大力发展BOT (建设—经营—转让) 模式、BOO (建设—拥有—运营) 模式、TOT (移交—经营—移交) 等模式, 运用多元融资解决环保投融资产业资金缺乏问题。

2.2.3 鼓励环保企业改制或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资本市场是环保产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为发展环保产业应该有更多的环保企业改组成股份公司后上市融资。对于属于高科技的环保企业, 规模虽小或虽然还没有赢利的记录, 但发展前景看好, 就可以到创业板上市。有条件的环保企业还可设法借壳或买壳上市。除发行股票外, 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也是可行的。

2.3 加大市场配置资源力度, 落实环保投资主体责任

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能否高质、快速、协调发展。而配置资源的机制、责权、范围的界定, 对资源配置结果的影响也是事关重大, 尤其是涉及到环保投融资方面的配置资源的问题, 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和能力还很欠缺, 在环保投融资事权划分中投资主体的责权还不够明确, 环保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不高。此时应在资金配置上, 进一步明确政府的环保投资范围和责任, 政府从全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规范和引导环保投融资行为;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投融资市场的作用, 完善市场配置机制, 加大市配置资源的力度, 落实环保投资主体责任, 避免出现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率低等问题。

2.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为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4.1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良好的投资者权益风险保障制度, 出台优惠政策, 为投资主体的进入创造条件。

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在确定投资主体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 明确所有者权益及债务, 保障投资者取得一定投资回报, 吸引投资者加大投资。

2.4.2 建立有利于多元环保投融资的财税体制, 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从政府的角度, 制定和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加大投资, 加大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环保经济发展;二是建议将财政在环保领域的投资转变成补助性投资;三是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资源税税法, 建立包括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综合性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扶持中小型环保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爱平.美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研究[J].工业设计, 2011 (07) .

[2]刘鹏.中国环保投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9.

[3]葛察忠, 秦昌波.水污染控制社会化投融资政策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05) .

[4]刘振露.分类经营模式下林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07) .

[5]姜占英, 杨杨.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J].城市管理, 2010 (11) .

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机制研究 篇8

近几年来,江苏省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的成效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初步形成的以政府财政为主体,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1],但仍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资效益偏低等问题。目前“十三五”规划和“水十条”对太湖水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加强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工业污染企业;加强生活污染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如何合理地开展太湖水污染防治的投融资工作、合理规划投融资方向来实现最大化防治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客观分析目前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模式,借鉴国外水环境保护领域投融资的成功经验,结合时代背景下的目标与任务,有针对性地创新和完善投融资机制,这对于推进“十三五”时期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来源

太湖水污染防治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财政为主体、多元化方式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金,提高投融资质量和效率。

1.1 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财政是太湖水污染防治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国家“三河三湖”的重点,太湖接受中央财政的直接专项拨款;江苏省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

1.2 排污费收入

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对化工、印染等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作为太湖水污染防治资金的部分来源。

1.3 企业自筹

企业自筹是政府财政方式的重要补充,其融资方式有企业自有资金投入,以及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经济手段来进行融资。企业自筹能充分体现市场化的优势,有效整合社会资本。

2 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近10年来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总量不足、机制不完善、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2]。

2.1 水污染防治投资总量不足

目前太湖水污染防治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投资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2 政府与市场职能作用边界模糊、责任不清晰

目前太湖水污染防治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和排污收费,收费项目单一,标准偏低,金额有限;市场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社会资本无法有效融合;环境责权事权过多地由政府承担,企业和个人没有或过少地承担相应的责任、成本和风险。

2.3 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仍未有效形成

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额度较低,融资担保条件苛刻,制约有效融资。另一方面是缺少社会资本引导机制,由于水污染防治项目与社会资本投资的盈利理念难以协同,社会资本无法有效融合,使其投入预期不高[3]。

2.4 投资结构与方向仍需完善

“十三五”规划和“水十条”对太湖水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投资结构应依据目标在投资方向和金额上均作出调整。目前太湖流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活污染处理面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积极响应“水十条”对工业中重点行业的整治,将投资适当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修复方面倾斜。

2.5 管理运营水平偏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牵涉环保、水利、农业等直接相关部门,以及国土、城建等工程建设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格局,政府投入的资金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如重复建设和建成后设施闲置[4]。

3 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的经验借鉴与创新建议

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5-7)]水环境保护领域投融资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提供借鉴和启示,有针对性地实现投融资机制的创新。总的来说,太湖流域各地政府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理念,建立向上争取、企业出资、社会筹资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太湖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水环境保护基金的正常运作;全面完善污染付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推进市场化运作,以BOT、TOT、PPP等多种形式拓展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

3.1 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有效落实水环境保护投融资计划、推进水污染防治进程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现行水环境法宏观把控的基础上,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过程还应遵守地方性法规,如《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级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同时江苏省应根据时代背景和局势的变化,及时对法律规章做出修订和调整,保持其实时性和有效性。

一是调整完善税收制度,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环保项目实行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二是完善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收费制度,征收有偿使用费和排污费,并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违背者进行相应的罚款处罚。三是尽快建立完善资金相关法律制度,对投融资过程中的适用范围、交易规则、监督管理、违法责任等内容均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3.2 清晰明确边界,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

在融资过程中,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明确职能与责任的同时,保证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进来。目前太湖水污染防治方面仍然存在着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对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水污染防治投融资方面的职能、作用定位进行明确区分。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对投融资情况进行行政监督,确保资金投入的到位;企业则在微观层面支持,融入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太湖水污染防治的顺利进行。

3.3多元化投资主体,完善投资结构与方向

除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国外发达国家还依靠成立的水环境基金、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等手段,探索适应本国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模式。太湖水污染防治在借鉴的基础上,也应结合自身目标与任务,完善投资主体、结构与方向。

除财政直接拨款到太湖水污染防治专项,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可以运用财政补贴、贴息等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借鉴美国五大湖项目基金、英国国民信托基金、德国联邦环境基金,其均以基金的形式支持环保项目建设,对水环境加以修复和整治。江苏省已成立太湖相关的水环境保护基金,应继续投入保持其活力,作为水污染防治资金的稳定来源。基金可考虑以政府财政为引导,整合部分专项资金,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银行贷款、市政债券[8]、企业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金融手段是投融资重要的补充手段。除了争取国内银行贷款,太湖水污染防治还应积极吸收国际金融组织[9]和相关国家的长期优惠贷款。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也可成为太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的新方向,以地方税收为信用基础,确保融资质量和资金稳定。通过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委托信托投资公司,开拓资本市场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运作,提高融资效率。

投资方向应适当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修复方面倾斜。一方面太湖流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活污染处理面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积极响应“水十条”中对工业中重点行业的整治。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资金主要由企业自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项目建设以地方为主,省里给予适当补助,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生态修复项目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融入。

3.4 开辟新的融资途径,拓宽融资渠道

在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移交-经营-移交(Transfer-Operate-Transfer,TOT)等方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的融资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美国Rouge河道走廊的治理上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太湖水污染防治融资过程中,应以PPP模式为重点,对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等采用市场化模式,有效推进社会资本的融合,提高融资效率。可考虑将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等项目融入社会资本,建立社会资本投入回报机制。向金融机构推介PPP项目,鼓励其为相关项目提高授信额度、增进信用等级。联合信托等投资机构提供融资顾问及“投资、贷款、债券、证券”等综合服务,积极加强水环境金融服务,提高融资效率;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资产证券化、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为重点,加强水环境金融模式和产品创新[10]。

3.5 狠抓落实,确保投资到位

太湖水污染防治中提出的需建工程,各部门按照项目的事权划分投资分摊的办法及时做出安排,对农村地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类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设立太湖保护项目资金实施监督小组,加强资金整合,督促资金到位和合理利用,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提升使用效率与效益,推动太湖水污染防治进程,尽快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德明,张伟新,丁伯康.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融资运作模式研究[C].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2005.

[2]苏明,傅志华,刘军民.部分发达国家水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10(46):46-59.

[3]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德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Z].环境产业研究,2009,11.

[4]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德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Z].环境产业研究,2009,12.

[5]张万明.从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谈治污投融资[J].应用经济学评论,2010(1):166-169.

[6]逯元堂,高军,陈鹏.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融资思路与建议——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J].环境保护科学,2015(3):53-56.

[7]吕丹,李翔.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融资机制探究——以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30-34.

[8]李树.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策略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3):60-69.

[9]徐波.流域综合治理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太湖综合治理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7):83-87.

投融资机制 篇9

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明确要求, 国资委不能干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 不能做“婆婆加老板”。但是“婆婆”和“老板”的界限在哪里?如何界定维护出资人权利和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界限?已经成为目前各级国资委和国有企业面临的难题。

在当前, 企业的重大决策风险突出表现为企业的投融资风险, 各级国资委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管不管, 如何管, 已经成为当前的矛盾焦点。

一、历史与现状的矛盾

由于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 长期以来, 一直是企业负责人, 尤其是“一把手”决定重大投融资行为, 报有关政府部门审批后执行。一方面, 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问题突出, 在“海南房地产热”、“期货热”、“股票热”中, 损失惨重的多数是国有企业, 充分暴露了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漏洞;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打着宏观调控、“治理重复建设”的旗子, 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行审批。结果造成一方面国有企业上项目审批手续繁琐, 一个项目一年甚至几年批不下来, 耽误了不少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决定投融资行为, 客观上造成了不平等竞争, 束缚了国有企业的手脚。同时重复建设屡禁不止, 以“五小工厂”为代表的落后生产能力长期淘汰不了。

如果说在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的情况下, 政府部门审批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还可以理解, 那么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大背景之下, 在各级国资委建立之后, 有关政府部门继续审批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已经明显不合理。有关政府部门只行使审批权力, 不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 审批既缺乏法律依据, 又侵犯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合法权利, 属于明显的“越位”。

面对政府部门的越权审批, 面对不少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 对国有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现状, 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 已经是各级国资委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实际包含三个内容:管不管, 如何管, 管到什么程度。

管不管。长期以来, 由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水平低下, 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部分国有企业负责人不经科学论证, 盲目、随意、甚至出于自身的利益进行重大的投融资, 屡屡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 教训极为沉痛。特别令人不能容忍的是, 在国有企业, 许多重大决策失误找不到责任人, 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所以, 从历史教训和现实情况看, 各级国资委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必须管, 必须建立健全对国有企业负责人, 尤其是“一把手”重大决策的约束机制, 不管绝对不行。

如何管。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管理既不同于政府部门的审批制, 也不同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行为, 必须走法制化的道路。通过建立健全制度, 明确程序, 实现谁决策、谁承担风险, 必须责任落实到个人, 一旦出现投资失误, 必须追究审批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 甚至法律责任。

管到什么程度。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只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管理, 但是什么样的行为算“重大”?必须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分类, 区别对待。

二、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出资监管是为了防范风险, 而不是束缚发展

建立与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损失, 使国有经济更好的发展。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防止国有企业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 应该是管住不规范的企业, 同时要放开好企业的手脚, 实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不能对所有的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实行一种标准。

从实践看, 国有企业发生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的重灾区, 主要是那些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 内控制度不完善, 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从规模看, 基本是中小企业, 从行业看, 基本是商贸企业、投资性企业。在内控制度比较完善, 尤其是主营业务已经上市, 法人治理结构水平较高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 盲目投资、决策失误的情况不是很普遍。

例如, 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100多家企业, 规模有大有小, 管理水平差别极大。如果对所有的企业实行一种标准, 一视同仁, 实际是“少数人生病, 多数人吃药”, 只有对好企业和坏企业区别对待, 分别管理, 才能达到“少数人生病, 少数人吃药”的效果。

三、困难与风险

从目前看, 国资委建立与完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处理的不好, 还会带来风险。

有没有能力。首先, 国资委的人员多数来自原经贸委、企业工委、财政部、中组部, 有企业经历的人员很少。第二, 国资委虽然是特设机构, 但是使用行政编制, “一个萝卜一个坑”, 吸收外部人员进入国资委很困难。第三, 目前国资委工作人员收入水平较低, 企业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国资委工作。

信息不对称。面对几十个行业, 180多家企业, 国资委的工作人员不可能比企业人员更了解具体投资行为的优势和风险所在。如果企业想上一个项目, 总能找出许多理由, 国资委的工作人员审核的过程, 实际是“业余队员”和“专业队员”的比赛过程。结果往往是“业余队员”赛不过“专业队员”。

以上两个原因, 容易造成国资委对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行为的审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盲目批”现象与“盲目不批”现象的并存。

决策责任。国资委对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行为的审批过程, 也是决策责任沿着审批环节上到国资委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好, 容易出现决策权力主体和责任主体的脱节, 一旦出现投融资决策失误, 难以找到责任主体, 实际是走了行政审批的老路。

重复审批。目前, 在以国家发改委为代表的行政部门仍然坚持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资行为审批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已不堪重负, 如果国资委再加上一道“投融资审批”, 会不会置国有企业于死地?

四、有效建立国有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风险控制机制的途径

从行政部门审批制的经验教训看, 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机构对企业重大投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机制决不能再走审批制的老步子, 必须有新思路。

特别要注意决策权力主体和决策责任主体的一体化, 避免决策权力主体和决策责任主体的脱节, 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要做到谁决策, 谁负责, 出现决策失误, 要追究决策者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建议结合董事会试点和完善授权经营制度, 从建立对监管企业管理水平和内控制度的评级制度入手, 将国资委监管企业按照管理水平分为优、良、中、较差、差五类, 分别对应A、B、C、D、E五级。对A、B两级, 在企业内控制度完善, 管理水平较高, 决策程序和责任主体明确的前提下, 国资委将重大投融资决策权授予企业董事会。对C级, 企业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即将制定的《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对D、E两级, 鉴于企业管理水平较差, 内控制度不健全, 原则上不允许企业进行新的投融资行为。

经过建立评级制度, 对不同级次的企业分类对待, 使好企业能够放开手脚, 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及时决策、科学决策, 同时规避风险。使不规范的企业难以乱投资, 避免风险。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十条规定, “所出资企业及其投资设立的企业, 享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经营自主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除履行出资人职责外, 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所出资企业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其所出资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 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

投融资机制 篇10

一、当前农村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国家为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 制定了多项优惠保障政策, 采取了各项措施, 逐年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初步搭建起了农村投融资平台, 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 并且成效显著。但是, 随着发展的深入, 现行的农村投融资体制中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 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一) 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机制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当前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财政支农力度不够, 而且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 间接补贴比重过大, 直接补贴太少;地方财政支农不足, 支农资金配套投入渠道不畅;资金使用范围模糊, 容易导致支农资金的投入缺乏方向, 难以将支农投入转化为实际有效的建设结果, 投资与融资效率大打折扣。以上种种原因, 使得财政的支农投入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 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滞后

目前农村的金融体系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 较多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的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机构仅发挥吸储功能, 对农业的信贷投入逐步减少;二是农村政策性金融网络尚不完善, 商业银行没有真正担负起农村政策金融服务的重任;三是农村大多还实行的是传统的农业合作化经营模式, 农村信贷业务刚起步, 小额贷款的发放量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与农民投资的需要。

二、构建新农村投融资创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要根据涉农财政拨款政策, 规范与完善支农项目投资管理体制, 强化部门资金整合的职能, 拓宽农业投资渠道, 加强对不同渠道投资的监督与管理, 对资金支出实行统一部署、统一分配, 将部门合力与资金效益发挥到最大。实行直接集中支付, 有效疏通资金下拨渠道, 减少划拨中间环节。在取消农业税, 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直接集中支付可以有效避免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 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二) 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涉农投资机制

一方面要引入灵活的投资机制,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比如, 对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可采用建设-营运-转让或者政府与私人投资者联合的投资机制, 并且应根据各地区农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 灵活调整投资机制。另一方面继续加快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 提高集约化程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的投资与再投资, 并结合实际配套优惠政策, 如税、费方面的进一步优惠, 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 帮助龙头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应对市场风险。另外, 还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扩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资的规模, 提高内源融资能力。

(三) 健全多层次的农村商业性融资机制

鼓励建立“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的金融创新方式, 由地方乡镇龙头企业牵头, 成立专业的担保公司, 负责为农户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 在降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同时, 农户可以将贷到的钱用来发展生产, 龙头企业可以用融资来扩大基地规模。这种四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方式, 不仅能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 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还能通过农投企业带动农民创收, 加速经济发展, 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四)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形成稳定的外部资金导入渠道

一方面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业务, 通过改变邮政储蓄的资金流向的办法, 彻底扭转农村资金从邮政储蓄这一渠道流失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大小额贷款的发放力度, 通过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会和农民共同基金会等形式, 吸收农民和农业组织与银行共向参股管理, 扩大支农资金的规模, 保证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另外, 还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形式, 大力推广以政府为引导、金融为依托、协会为平台、利益为纽带的合作模式, 结合县域经济的实际与特点, 积极推进其他各种农业产业化金融合作模式的创新。

三、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离不开一个有效运转的农村投融资服务机制。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投入巨大, 单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的投融资保障机制, 建立起在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做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增学, 李虹含.农业投融资问题研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9) .

[2]时小侬.浅谈如何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9) .

城镇化融资机制亟待改革 篇1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推动新型城镇化需要巨额投资,这就需要寻找渠道筹集资金。目前,城镇化融资,总体上看,主要是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过去这种模式对于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正面作用,但考虑到可持续的问题,地方政府作为融资主体存在一些难题。客观上看,需要由政府来筹资,来支持城镇化,但我们缺乏正规、合理和可持续的融资渠道。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钱可以直接从财政收入里拿出来支持城镇的发展。

我们经常说,在中国财政体制里,尤其是地方政府这一级,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钱不够多,这是一个客观矛盾,下一步如果我们要真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就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宏观经济风险。2011年的时候,国家公布了一个数据,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概为10.7万亿,在当时相当于GDP的27%。目前,政府正在重新查到底有多少,数据还没出来,但每个学者、官员都有自己的估计。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据,我的看法是,现在地方政府的负债确实比较多,但不见得马上面临财政危机,或者是债务风险。因为中国中央政府的负债占GDP的15.5%,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数字在全球来看都是相当低的。

不过,我们有很多隐性的债务,包括地方政府的负债,养老的缺口,把所有可能的或者隐性的债务加在一起,我们做了一个匡算,可能也高达GDP的100%左右。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不是到今天就要爆发,但是债务的压力其实已经相当大。

在我看来,我们面临的更大问题可能是个流量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存量的问题。流量的问题困难在什么地方?就在于是地方政府借钱,但是在一定意义上面临的是一个软预算约束。在去年财经会议上周小川行长讲话,讨论地方政府负债和货币政策的问题,他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过去我们货币政策管不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面对的软预算约束。

这个问题不解决,软预算约束继续下去,我们早晚有一天要爆发债务危机,这是我认为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当中要特别防范的一点。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钱,另一方面又要防范债务风险,怎么办?核心办法有两个:第一,开辟新的可持续的融资渠道,而不是单一的依赖政府向银行借钱。第二,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通俗地讲就是,谁借钱,谁负责,不能像现在这样的一个糊涂账。这其实意味着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官员考核的问题。城镇化,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成为新一轮的用投资推动GDP增长的一个运转,这以后可能是灾难性的。

具体来说,几个渠道有可能以后用来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投资需求。

第一,解决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问题,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能够控制的或者是能够运用的财政收入。目前来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在总的收入当中的比重比较小。怎么样增加地方政府合法合理的收入,使得他们有资源可以支持城镇化的建设,这是我们在这一次财税改革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按照国际惯例,就是要发展增债,但是增债的核心就是要有一个能够独立评估的资产负债表。

此外,转移支付和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本,利用资本市场,这些也都是可以利用的融资渠道。在这里面,我们还有很多创新的工作可以做。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投融资机制 篇12

党的十八大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 福建省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等, 决定了其大型水利项目日显突出的重要性, 以及该类项目对资金日趋增长的需求。而大型水利项目公益性、准公益性等又加剧了其投融资难度。合理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会促进大型水利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有效运营, 而无效或欠缺的机制则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因此, 构建科学的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 极具重要性和迫切性。

当前国外对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的研究相对成熟。Neal等[1]基于气候变化下澳大利亚城市供水现状, 对有关水利工程投融资的最优政策进行了评估。Hall等[2]对水利建设投融资中政府投融资和民间投融资两部分间关系予以追溯。Baird[3]阐述了投资对水利项目的促进作用。Smaller[4]构建了水利投资可持续发展模式。近年来针对我国大型水利项目所进行的投融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祁孝珍[5]对大型水利工程投融资项目风险分散进行了研究。但有较多学者研究了我国或个别省份整体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完善问题。如, 李洁[6]提出了深化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赵敏[7]对福建省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 季倩等[8]对江苏省水利建设投资机制, 项德良等[9]对上海市农田水利项目融资策略, 卢国林[10]对新疆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支持路径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已有研究均强调了引入民间资本、完善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 而在地区范围内针对大型水利项目的投融资机制研究则相对较少。笔者将对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予以分析。

2理论基础

2. 1 公共产品理论

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 都不会导致其他人的消费减少, 每个人消费公共产品的总量等于该公共产品的总量”。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消费中的非竞争性, 即一人的消费并不妨碍另一个人的享受。公共产品的定价不能遵从边际定价原理, 在产品提供上也与私人产品有不同之处。2消费的非排他性, 即当一些人享用某一公共产品时, 不能排斥其他人消费, 而是存在“免费搭车”的问题。

据此, 可将大型水利项目分为几类:基于供水、发电等经营项目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 该类项目为私人产品;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同时具有一定外部性和排他性, 属于准公益性产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等基础设施项目符合公共产品特点, 属于公共产品。

2. 2 公共投资理论

公共投资指的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 也被称作政府投资, 与私人投资共同构成经济学中的总投资。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投资的作用有:可弥补市场失灵, 帮助资源有效配置;对扩张总需求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刺激私人投资, 促进经济的累积增长;教育与科技投资等特殊的公共投资能促进技术进步。

结合公共投资理论, 水利投资包括:1灌溉、防洪、排涝、供水、发电等直接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投资。2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等环境治理 投资。3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类投资。

2. 3 项目融资理论

项目融资是指以项目为导向, 根据项目的资产、现金流、未来收益等作为抵押来进行有限或无限追索的融资活动。一般对不同的项目会建立不同的融资结构和模式。项目融资的运作程序包括:投资决策分析、融资决策分析、融资结构分析、融资谈判及项目融资执行。其中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发展比其他项目更成熟, 有其比较典型的代表模式。其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是以政府转让管理权、资产权和特许权等形式为基础的。

大型水利项目融资中, 应根据项目不同类别, 区分私人产品、准公益性产品及公共产品, 对政府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采取适合项目实际需求的融资方式。

3 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3. 1 投融资机制总体现状

目前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主体仍为政府, 银行融资与其他市场投融资手段则尚起步。除晋江防洪工程投资主要源于中央补助外, 福建省其他主要在建大型水利项目的投资均多由地方自筹组成 (表1) , 且省级补助资金以基金预算拨款为主。2013、2014年福建省水利厅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中, 地方重大水利建设与其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支出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分别为60 000万元、30 667万元, 占比35. 6% 和26. 1% , 居各项支出之首, 且均源自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福建省各级水利投融资平台有利于实现水利投入多元化, 对有效缓解省水利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但目前该类平台尚不成熟, 资金主要源于财政投资及银行贷款, 而对社会资金、商业银行贷款等的运用仍较少 (图1) 。

注: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3. 2 投融资机制现存问题

福建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现存问题可归纳如下。

a. 政府型投资机制效率较低。由于自身财力因素, 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往往不能落实, 省级以上资金投入越多基层压力越大, 地方政府争取到的项目越多资金配套越难, 导致大型水利项目较大额度的资金缺口。据有关公开数据, 省内某以财政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截至三季度末, 累计到位资金仅占其年度计划投资的25% 。

b. 市场融资机制不完善。一方面, 融资渠道结构不合理。大型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很少实际采用金融机构贷款、外资等。由表1可知, 福建省主要在建大型水利项目投资中银行贷款、社会资金均为零。而截至2011年12月底, 依靠全国用电加价以及葛洲坝电厂上缴利润方式筹得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向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发电机组收入以及电网收益再投入三者共占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99. 91% 。截至2014年2月底,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中,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贷款金额的比重之和为85. 55% 。可见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市场融资空间仍较大。另一方面, 融资平台资金链相对脆弱。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收益率低、管理成本较高;新增建设用地收储获得收益程序繁杂, 且近年来由于房地产政策影响, 地方政府违约风险较大;项目民间资本吸收困难;财政注资压力大, 水利规费总量不高且一般已有固定支出用途。

c. 补偿机制不健全。当前福建省水价形成机制仍相对不合理;部分项目功能定位尚不准确, 公益性支出管理机制不完善, 项目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低。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建设资金、运行成本费用的补偿以及投资增值效应的实现。

3. 3 投融资机制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

a. 大型水利项目投资收益率较低。该特点阻碍了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的流入。一方面, 项目较高的造价成本、偏低的水价, 以及部分项目需水量低于初设供水量等, 导致该类工程较低的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 目前福建省部分大型水利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之间缺少资金统筹环节, 提高了投资管理成本。

b. 融资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福建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身实力有限, 无法为所有的贷款提供保证担保, 有关金融机构对大型水利项目贷款在政策上无明确的补偿和信用担保机制, 导致大型水利项目贷款无法进行。对于部分大型水利项目以未来收益或收费权作为贷款担保, 现有金融服务体系不但不能享受一定税费减免政策, 在贷款损失时也无法获得补偿, 同时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和完善的操作办法。目前各大银行与各级政府虽已签订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但实际贷款项目落地情况与协议内容尚存差距。

c. 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资金配置上, 福建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尚存难度, 项目资金到位率低。资金使用上, 工程前期论证不充分导致滞留资金等现象;申报过程中投资估 (概) 算偏大;相关制度对大型水利项目评估审批程序的要求相对复杂;存在缓拨、欠拨、截留、随意调整计划、违规置换使用等违规使用资金现象;部分单位支付审批手续不严密;资金下达拨付方式有待改善;资金多部门管理, ·16·

部门监管职责较模糊。

d. 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缺乏匹配性。当前中央及福建省各级政府与市场在大型水利项目上的职能划分仍不明确, 财政补助对公益性项目资金供给存在缺位现象;中央和福建省地方政府大型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运营管理分工尚不明确, 事权长期下移、财政权限上移, 影响到水利投入机制的稳定性。

4 国外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借鉴

当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的科学性已取得一定认可, 笔者将结合上述现存问题, 研究三国有关机制的借鉴意义。

4. 1 水利投资机制

三国大型水利项目投资主体均以政府为主导。美国水利总投资额 ( 包括大型水利项目投资额) 60% 以上为政府投资。日本大型水利资金投入主要源自财政资金。澳大利亚防洪工程建设总投资中40% 、40% 、20% 分别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出资;灌溉工程中水库、堰和配水工程等的建设费用主要由政府拨款。

4. 2 水利融资机制

三国大型水利项目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结构均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应融资渠道包括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向社会发行债券、项目业主自筹资金、向受益区征税、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等;该类融资结合直接与间接融资, 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导。美国联邦政府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政府基金等;日本以建设省、地方政府 (都道府县) 及受益人群为公益性大型水利工程投资主体, 并要求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提供金融担保;使用者收费是澳大利亚大型水利项目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如供水和下水道工程多依靠水费偿还部分投资。

4. 3 运行补偿机制

三国对主要公益性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补偿均由政府承担。美国各级政府对不同时期、不同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分摊和补偿比例不完全相同, 且在项目建设时主要采用由政府拨款形式补偿。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大型水利项目运行补偿的主要部分。澳大利亚防洪工程维护费用一般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灌溉工程运行维修费用由使用者支付, 部分州提供补贴;城市供水部分依靠使用者收费偿还投资, 其公益性效益部分则源自财政拨款和税收。

5 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完善对策

基于上述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借鉴国外有关经验, 笔者认为福建省在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完善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内容。

5. 1 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并优化投资资金结构

应建立健全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为主, 政府出资、银行贷款、市场融资三位一体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a. 政府出资方面, 稳定中央财政支持并拉动福建省地方财力跟进。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包括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补偿和财政信贷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水利投入主导作用, 逐步提高水利投资在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中的比重, 并关注投资结构调整, 提高投资效益, 适度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筹措范围。同时, 需要明确中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以及福建省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财政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负责有关投入方式、产权制度改革、管护机制以及鼓励投资多元化等方面;福建省政府则需根据各省内具体大型水利项目发展情况, 制定符合中央方针的具体政策措施, 并鼓励社会参与, 提供配套中央的财政支持。

b. 银行贷款方面, 发展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的资本市场, 对满足条件的项目采取发行水利工程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 规划建立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债券银行类政府融资平台;鼓励银行调整创新贷款产品、发行设备抵押、工程抵押、以项目未来水电费等收费权质押、政府提供的“收益权”质押、未来土地开发收益质押、财政补贴收益权质押等贷款;在适度风险下, 鼓励水利建设的中长政策性贷款业务开展;鼓励国开行、农业银行、福建省地方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有关信贷资金;鼓励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或信托理财产品;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运作, 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各国政府优惠贷款。

c. 市场融资方面, 福建省政府可通过以公共财政作为资本金投资入股、提供借款担保,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实行税收减免、价格补贴、发放特许经营权、优化规费征管体系、降低社会资金准入门槛、落实土地出让及开发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 鼓励外商、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及个人参与大型水利项目的投资与运营;可以公共投入作为担保, 扩展财政贴息政策, 剥离福建省大型水利工程中具有收益性的资产, 将该收益性资产投入市场化运作, 从而提高民营资金投入的回报率;出售、重组水利企业所拥有的存量资本, 实现资本增值, 进一步筹集水利建设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组建股份制公司等现代企业形式, 用股票和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以福建省财政投入作为担保和补贴, 结合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充分发挥金融杠杆效应, 如建立水利发展滚动基金, 支持符合相关要求的已上市水利企业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发行上市公司股票、债券等, 实现市场融资。

d. 同时, 不同性质大型水利项目的投资资金结构应有所不同。福建省具有生产经营性的水电等项目应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包括国内外合资合作、证券融资、TOT、BOT、ABS等。防洪除涝等公益性质显著的项目应以福建省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 并依托财政投入的信用保证进行市场融资。准公益项目可由政府引导市场介入, 政府通过投资参股、提供优惠借款等方式资助;利用财政资金补偿水利项目中公益性支出部分;剥离其中的收益性资产, 将收益性资产投入市场化运作, 从而提高民营资金投入的回报率 (图2) 。

5. 2 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

借助金融机构资金优势、创新融资机制模式, 是化解大型水利项目资金瓶颈的根本途径。各金融机构可按自身经营特点,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事项措施的通知》要求, 积极探索收益权、规费权质押贷款业务。国家开发银行可充分利用其开发性金融融资和融智优势, 参与各地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和重大水利项目运营模式设计工作, 利用中长期贷款、信托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全方位支持项目建设, 并加强防范信用、市场性、流动性和操作等方面风险。信贷规范管理及金融配套政策上, 福建省需规范大型水利项目信贷支持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操作规程, 促进支水服务电子化, 创新水利贷款发放管理模式, 建立和完善信贷、资金、结算等服务功能。省级财政应加快落实《福建省水利建设项目贷款省级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并合理调整监管政策, 配合地方政府积极为水利企业及部门、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

5. 3 加强项目投资管理

在投资主体管理上, 应努力提高投资主体的受益程度;建立大型水利项目法人责任制, 并加强项目法人指导;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市场的事权划分, 并遵循市场优先原则。在投资过程管理上, 应建立包括模式目标原则、实施方式、约束机制等完整的项目投资管控体系, 如基于《福建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制指导意见》 (闽水建设[2011]81号) , 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中加强投融资战略规划。

5. 4 发挥保险功能,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保障

引导保险机构根据具体的大型水利项目特点和项目主体需求, 大力开发与水利建设发展相关的新险种, 增强保险业务在大型水利项目领域的渗透力, 加大经济补偿力度, 为水利项目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同时, 应积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以推进水价改革, 拉动大型水利项目运行投入, 完善投资补偿机制, 发挥政府干预对市场功能的弥补作用, 完善大型水利项目的市场信用体系。

6 结 语

本文分析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借鉴国外有关经验, 提出了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的完善对策, 包括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并优化投资资金结构;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加强项目投资管理;发挥保险功能,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保障。

资金是当前福建省大型水利项目建设的重要需求之一, 满足该需求是该类项目建设迫在眉睫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可为福建省改善大型水利项目投融资现状提供参考, 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NEAL H, AHMED H, TIM G.Urban water management:optimal price and investment policy under climate variability[J].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9, 53:175-192.

[2]HALL D, LOBINA E.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finance for investment in water systems[C]//IRC International Water and Sanitation Centre.IRC Symposium 2010.The Hague:2010:1-22.

[3]BAIRD G M.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engineers and finance[J].Journal AWWA, 2011 (7) :20-24.

[4]SMALLER C.Investment Contracts for Farmland and Water:Ten steps[R].Manitoba: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3:1-10.

[5]祁孝珍, 耿延君, 曾庆国.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投融资新方式探索:以辽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建设投融资为例[J].水利经济, 2008, 26 (2) :43-45.

[6]李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策探讨[J].中国水利, 2012 (16) :55-58.

[7]赵敏, 张天明, 郑垂勇.福建水利投资现状分析及其改革思路的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3, 9 (3) :155-158.

[8]季倩, 谷文林.江苏省水利投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水利经济, 2012, 30 (6) :48-57.

[9]项德良, 杨正勇, 徐文涛, 等.农村水利融资与收益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12) :102-105.

上一篇:改进LLE算法下一篇:设备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