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2024-10-25

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共5篇)

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篇1

摘要: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管理者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十分重视企业运营管理。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运营,通过科学手段达到资本的增值目标,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问题。而实现资金有效运营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有效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高效运营。本文基于我国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可操作性对策,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关键词:运营,资金利用,效率,对策

一、引言

(一)资金运营管理的内涵

因为企业运营过程离不开流动资金,也离不开流动负债,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资金运营管理的内涵界定。资金运营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对两部分内容进行的管理活动:一是对内部流动资金进行管理,二是对企业流动负债进行管理。

(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意义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于企业运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基础的。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石,是实现企业运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可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动力支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二、运营过程中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考察、比较分析等多种分析方式,综合整理后发现,我国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很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切实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例如资金预算制度、资金结算制度等,但是资金管理制度却尚未健全,例如资金预算评估制度等。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的具体表现为:第一,资金管理制度中预测与决策制度不足。第二,资金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全面。第三,编制资金预算时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多依据财务人员专业经验。

(二)未按制度使用资金

这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重要方面之一。未按制度使用资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不够合理严谨。因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未能全面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资金使用计划过于草率与盲目,不合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资金使用计划不能执行。有部分企业制定的计划虽然详尽全面,但是不具可操作性,如遇突发事件,则不能按照计划使用资金,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存货管理效率低

存货管理效率低是导致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利用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存货管理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由于管理观念不清晰导致的管理不合理;二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到位引起的调整不恰当;三是由于应急能力不高引起的突发情况应急不及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造成存货管理效率较低的原因是信息化落后,未能全面掌握库存信息。另外,企业管理层管理观念的滞后性也是造成存货管理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四)盲目进行大额资金项目投资

在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很多企业盲目投资重大资金项目的问题尤为突出。未经科学论证,便草率投资多项重大资金项目,会造成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大量资金被并不重要的资金项目占用,造成运营资金不足;二是盲目投资的项目占有用资金多、收益低,造成企业资金浪费;三是过于冒险的项目往往会将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甚至使企业有倒闭的风险。以上问题造成企业资金占用过,资金使用低于预期,资金使用与企业经营目标偏离,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企业竞争力下降。

(五)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

很多企业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急于打开销路,往往存在资金安全意识不高的问题,这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具体体现在:第一,未对客户进行必要的资信调查。部分企业只是对客户进行了表面的了解,但是未能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为了尽快打开销路,便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第二,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不积极催收。企业对已形成的应收款监管不到位,业务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收不积极,这种行为都为企业的资金利用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三、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本文通过对大量案例企业进行研究,根据我国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利用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可操作性措施,以解决我国企业面临的资金利用困境,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一)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

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为资金的有效利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严谨合理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分别进行详细的年度预算、月度预算,甚至周预算。预算不仅应符合“以收定支”原则,更应符合“与成本费用相匹配”原则。没有详细的资金预算,就没有企业科学资金利用的基础;资金跟踪管理制度,资金跟踪管理制度应贯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资金的跟踪管理制度在滚动计划的基础上还应体现权变管理的思想。例如,当企业的业务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资金的使用做出合理的调整,以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资金监督考核制度。这一制度对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至关重要。许多企业认为考核反馈这一制度对企业的资金使用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总结资金使用的不足,应用到下一次的资金预算制定中,可更加有效利用资金。

(二)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规范

资金最终的使用方向是否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从这个角度来看,必须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规范。企业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高:严格落实资金使用逐层审批制度,为减少徇私舞弊、公款私用的现象发生,企业可通过实行逐层审批制度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规范;资金集中核算管理,如果资金的管理是分散的,就会大大增加使用资金时管理的难度。资金集中核算管理,就能实现集团内资金的统一调配,减少筹资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建立健全资金审计制度。通过审计部门对企业资金的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审查,监督管理资金使用全过程,实现企业对资金的严格把控,从而加强资金管理。

(三)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良好的存货管理可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资金占有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存货管理,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对财务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要使三方数据保持一致:一是财务数据,二是物资数据;三是出入库数据。通过加强这三方数据的监管,提高存货管理水平;采用先进存货管理方法,例如ABC库存法。将企业存货进行科学分类后,在“二八原则”的基础上,对重点存货进行重点管理,非重点存货可适当减少管理投入,从而大大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先进的管理手段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能够是存货的管理更加精准,数据更易传输、处理和保存,从而对提高存货管理水平颇有益处。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存货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重大资金项目进行科学论证、科学决策

通过科学论证、科学决策,保证重大投资项目与企业经营目标相一致,能够达到项目预期目标。对于重大投资项目,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重要项目论证制度

只有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才能确保投资项目科学、严谨、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建立项目论证制度,设立项目论证委员会等专业机构,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在项目投资前充分论证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三重一大”项目必须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

2、建立重大项目的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

经科学论证、审批执行的重大项目,必须有专门的归口管理部门,不断跟踪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随时评估项目实施风险。项目验收时,由企业的内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项目实施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项目实施成果与项目计划相对比,评估项目实施质量。

3、建立重大项目的成本管理制度

由财务部门对重大项目进行项目分析,确定项目实施必要性、项目实施周期、项目预期收益、项目回收期等信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跟踪项目投入金额,重要设备通过招标形式采购,节约项目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意识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只是业务人员的工作,而是企业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关注的重点工作。只有企业中每个员工都从态度上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现象发生。具体来说,企业应加强如下应收账款的管理:(1)建立客户的资信评级制度。通过业务人员实地了解每个客户的真实资信情况,建立每个客户的资信评级档案,将赊销额度与客户资信评级相结合,才能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比率;(2)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的考核制度。业务人员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回款、收入等业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还要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使业务人员从根本上重视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

四、结束语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元之年,部分企业面临战略转型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双重问题。因此,企业更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资金合理配置,以实现在运营过程中对资金的充分利用。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后,对我国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以期能够强化资金管理,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实力,顺利实现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燕芬.如何提高资金运营效率[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2]张海瑛.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对策[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5

[3]林力维.论国有企业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的对策[J].新经济,2015;01

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篇2

有关调查表明,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集中表现为效益状况的不断恶化。效益是反映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综合指标。而造成中小企业效益滑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资金、管理、技术、人力资源和市场。笔者认为,在这五个方面的因素中,人力资源尤其是中小企业中的人才资源这一因素最为重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才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利用,是其最大的困难之一。有些中小企业花大力去招揽人才,结果却收效甚微,而一些大企业在这方面却常常是门庭若市,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中小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优劣势分析

劣势因素

社会知名度低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本行业、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知名度不会太高,这给吸引优秀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企业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价和地位,这也是大多数人愿意选择那些知名度高的企业就职的原因。

工作条件、物质和福利待遇较差

现代人工作生活方面的价值观取向更为实际、超前,他们往往追求较高的工作、生活质量,尤其把物质方面的追求作为其事业发展的基础,而这些是中小企业难以充分满足的。

资金和规模偏小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很难再有力量开出高额的薪资,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风险较大,破产和倒闭率较高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风险能力也较为薄弱,企业的发展前景很不明朗,一旦企业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被淘汰,企业的员工首当其冲地成为牺牲品,降低薪水、裁员、失业会接踵而至。对于人才来说,不能不考虑这一关乎生存的因素。

优势因素

发展潜力巨大

中小企业虽然发展前景充满风险,然而,一旦其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给个人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比较大的,这一优势对于风险偏好型、渴望追求成功的人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用人比较灵活

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一般不受学历、资格、年龄等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往往比较重视人的实际能力和工作实效。真正有才干的人容易获得破格任用并委以实权,有自由发挥的充分余地。

在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其优势,避开其劣势,选取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管理策略。

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策略

招聘策略

中小企业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招聘工作,抛弃很容易招到人才的看法,作好充分准备,并计划好招聘过程,招聘结束后还要注意进行事后的总结。

招聘前的精心准备

首先,制定职位说明书。它是招聘前的基础工作,通过制定职位说明书,明确不同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

其次,做好招聘预算。很多中小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事先不做预算,招聘过程中需要多少经费再由老板批准,这样往往会影响计划的实施。招聘前明确经费预算有助于更好地做好计划工作,如选择何种招聘方式、选择何种宣传媒体,从而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第三,组成招聘小组。由于招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所以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其他有关部门也必须共同参与,最好是由有关的人员组成招聘小组并明确分工,如谁负责面试、谁负责接待应聘者等。

招聘过程中的组织

进行招聘信息发布。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招聘方式很多,对于员工来说,中小企业有许多大企业所不能提供的机会,如由于发展的需要,对有能力的员工非常重视,有才能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工作的划分不细,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等。企业的招聘广告应该突出这些“亮点”。另外,招聘广告的用词要注意体现出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不能居高临下。在招聘过程中设立咨询电话回答应聘者的提问,能增加应聘者对企业的了解,吸引更多求职者。

进行招聘测试与选拔。在招聘测试中,可以通过文化考试或专业基础理论考试进行第一次筛选,考试应根据不同的学历、专业及工作要求分别命题。命题要注意分析和反应能力的测试,可采用试卷式、论文式和答辩式。第一次筛选后要确定第二轮面试者的名单。进行面试前要同应聘者预约面试时间,最好是双方都感觉方便的时间。面试当天,应聘者到达企业后,一般应由指定人员负责接待,并向他们出示关于企业的介绍资料,使他们事先对企业有大致的了解。面试应由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参加。提问前先确定好一些需要应聘者回答的问题,另外一些问题则需要根据应聘者的情况灵活提问。在面试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通过轻松的交谈,了解应聘者的经历、价值观等。

最后,进行招聘决策。在面试结束后,企业依照预定的标准选取录用人员,并分发录用通知。对于那些未录用者,也要对其表示感谢,表示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招聘后的总结

招聘结束后应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估:招聘采取的方式、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是否有效、应聘人员的人数是否达到原来的计划;招聘到合格员工的比率;招聘是否按原来的招聘计划正常进行、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招聘所花费的经费是否超支,以后招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等。

培训策略

目前中小企业重视培训并进行定期专业培训的很少。一方面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明知道培训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却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能由于企业发展太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培训;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不知道培训什么、怎么培训。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培训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建立培训机制,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发展目标,结合人才特点、项目需要和使用目标,对人才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训;制定计划,明确培训的时间、任务、目标和措施,避免为培训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突出重点,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急需人才加快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训,骨干人才提前培训;四是拓宽渠道,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薪酬策略

一般而言,可将薪酬策略划分为三种类型:激励型薪酬策略、竞争型薪酬策略和成本型薪酬策略。所谓激励型薪酬策略,是通过未来预期高收益来弥补企业发展的风险,从而对人才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种薪酬设计往往固定收入不高,可变收入在薪酬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个人收入不仅依赖于企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也同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密切相关;所谓竞争型薪酬策略,是指与本行业或本地区企业的薪酬水平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达到吸引行业优秀人才的目的;所谓成本型薪酬策略,是指压缩开支,尽量降低人力成本,一般适合于技术含量不高、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

企业在薪酬策略的选择过程中应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其发展战略一般是开发产品、扩展市场,需要优秀人才的加盟。但由于资金、规模、知名度等方面的劣势,对于竞争激烈的优秀人才来说,必然会存在一定选择上的风险。因此,薪酬策略应以激励型为主,以未来的预期收益抵消目前收益上的风险,这样才能对优秀人才特别是风险偏好型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使之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中,觉得值得冒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吸引和留住人才。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在薪酬策略的选择上要进一步考虑薪酬的竞争性和在人力成本方面的承受力。

激励策略

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篇3

摘 要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必须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企业应收账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一个企业的资金要想正常周转,必须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企业在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时,能够降低企业风险概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本文对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 应收账款 资金利用效率 管理措施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的重要因素。企业再要获得更好发展时,便会不断的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在企业产品销售中,通常是利用两种基本方式现销和赊销进行产品销售。在利用赊销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销售量,减少企业产品库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赊销方式进行销售,可以进行有效的结算。但是在进行赊销时,企业就需要加大应收账款力度,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营运。因此,必须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作用

1、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利用赊销方式进行产品销售,这时企业就需要向有关债务人或者是企业进行相关账款的收取。利用赊销方式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增强企业销售利润,并能够减少企业库存。企业利用赊销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向顾客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顾客提供资金。企业在处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或者是市场处于疲软时期,企业利用赊销方式,进行企业新产品的的销售,可以有效的开拓产品市场规模。利用赊销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应收账款。但是在大量的应收账款中,有可能会发生坏账成本,并会增加管理成本,对企业财务管理和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和发展。

二、企业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比重较大。首先是较大的应收账款总量。应收账款的总量每年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我国各个企业之间都有互相拖欠账款的现象,有着大量的逾期应收账款现象并不断增加。甚至有的企业没有较高的信用意识,缺乏先进的信用管理制度,这些都阻碍了应收账款工作。许多企业在没有及时回收到账款时,使企业资金无法很好的进行周转。其次是应收账款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有着较高的比例。企业应收账款的速度呈现着快速增长趋势,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应收账款的速度,使一些企业有着严重拖欠的账款,并无法收回时,其面临的经营风险以及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是无法比拟的。

2、较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当企业有着较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时,企业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应收账款的变现,这时就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就会在很大限度上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那么很可能增加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机率。企业在发生坏账损失时,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债务人没有较高的信用程度,二是企业自身没有较强的账款催收力度,使企业资产流动不畅。

3、应收赃款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首先是企业有着大量的应收账款,虽然在理论上使企业经营中资金有着较高的周转率,但是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尤其是在应收账款中逾期应收账款不断的上升,使应收账款资金的失去了一定的利用价值。其次不断增加的催收成本。企业在应收账款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应收账款的催收成本。最后企业中有着大量沉淀资金,不断延长的借款时间,提高了账款的利息费用。然而不断增加的成本费用,使资金无法获得盈利,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1、加大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力度。首先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管理过程。加大企业内部成员对赊销业务的认识,在赊销业务时要利用内部控制,对企业决策、执行等进行有力监督,对赊销业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按照规范进行办理赊销业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对账款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及时发现应收账款中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找出对策。在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完成。财务部门要对应收账款的回款和结算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业务部门要对应收账款发生时间的先后滚动收款进行分析,对客户的财务资金状况进行及时了解,有效处理管理过程中的业务问题。

其次制定完善合理的信用制度。企业要对自身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以及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要充分考虑信用政策对赊销业务的影响,将企业赊销业务的信用标准进行确定,选用科学的信用条件,建立合理的信用额度。同时要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虑,选择信用程度较高的客户,有效控制应收账款信用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减少应收账款带来的损失。

2、加强应收账款内部会计控制力度。

2.1建立科学的账龄分析和清理核对制度。首先企业财务部门要对赊销货款的回收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建立有效的账龄分析制度。企业要重点对逾期赊销账款进行回收,要及时检查和分析逾期客户的信用程度,查看制定的信用标准和信用审批制度中是否存有漏洞,并能够及时调整和完善信用制度。另外,要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定期清理,并进行有效核对。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组织,进行账款的催收。对于无法回收的账款,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进行回收,尽量减少由于逾期应收账款带来的损失。

2.2做好计提坏账的准备工作。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建立有效的坏账准备金制度。在计提坏账损失准备金时,要有效分析账龄,并对函证的核对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要仔细分析债务人实际偿还债务的能力,独立审查,并进行合理预期。提取充足的坏账准备金,减少由于坏账损失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

2.3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责任制,实施过错追究制度。企业销售部门要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全面落实账款催收责任制度,明确各个人员的责任,有效实施奖惩措施,提高收款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收款力度。对于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出现逾期应收账款时,企业在内部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警示。确保应收账款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能够全面落实。

2.4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催收方法。首先要仔细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等级。在催收应收账款时,要进行多渠道、多方法催收。比如传统的清收方法、债务重组等方法。其次要加大法律催收账款力度,可以将一些账款交与律师等进行催收。对于一些企业部门有着较大的欠款额度时,要实施有效的项目清收制度,采取清收措施,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3、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首先可以建立最高赊销额,对不同客户设置不同的最高赊销额。其次采用最长赊销期。由业务人员进行账款回收,对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交付账款的企业部门,要立即停止供货,并组织进行催收。相关人员进一步运用有效的措施方法,确保应收账款的流动性,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总结:为了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时,要加大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力度、加强应收账款内部会计控制水平,并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以此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柴屹松.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商情.2010,38(18):156-158.

[2]刘启云.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7(05):13-15.

[3]刘来春.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35(16):19-25.

[4]胡明通.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及管理创新.现代管理科学.2003,37(01):113-115.

[5]马利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管理科学文摘.2008,35(21):119-123.

财务管理中资金的有效利用研究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金有效利用

任何企业都会为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满足临时性生产需要、扩大适销产品的生产规模或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而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满足日常所需和临时事件的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部分。资金的闲置会使企业失去投资机会而阻碍其发展,完善的资金利用和运营体制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也可以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目前我国企业资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外部环境,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管理体制不可能总是符合环境的要求,企业资金利用体制应不断改进完善,以适应变化迅速的企业内外环境。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仍存在很多固有的问题,大部分企业资金使用并不充分,融资过程也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一)财务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发挥,监控乏力

企业财务部门的基础工作是会计核算,而很多企业只进行核算这一基本工作,忽略了财务管理的决策、调控和监督等职能。财务监控应由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的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而目前内部审计部门不仅独立性难以保证,而且仍停留在资产负债的核实等事后审计上,事前和后续审计及经营绩效审计等没有展开,监控极为不力。对处于分散状态的资金,集团公司给予下属各公司一定的资金使用权是必要的,但监管不到位会使其失去制约,终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和使用的混乱,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有效资金供给不足,融资渠道狭窄

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银行信贷,中小企业的银行资金供给会受到自身发展不足的限制。非正规融资渠道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环境的保障,加之我国尚未建立起全面的正规资本市场,企业的直接有效资金供给不足。内源融资、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是企业常用的融资方法,而内源融资需要企业有一定的自有资金比例,是吸引外部资金的基础,我国企业中自有资金比例较低,不能满足融资要求。集团企业会通过内部建立的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为各成员企业提供资金,但其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内部企业生产周期中的闲余资金,企业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导致资金内部贷款筹资的短期性和贷款资金使用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降低总体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内部分配不合理,风险投资渠道不完善

对于采用集权式管理的资金管理,多数企业普遍缺乏对资金的及时有效管理和筹划,资金长期分散于各下属公司或部门的多个账户,统一时点上内部资金闲置和短缺并存,无法相互融通,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而大量中小企业投资能力有限,政府资金比例过高,风险投资总额低,而且资金退出机制不健全,许多风险投资使用信贷或担保方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商业信用不发达,票据使用范围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也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得到合理运用。

(四)信息沟通不充分,决策失效

企业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整理统计财务信息,却只将其用于报表审计而不是为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服务。这造成企业内财务信息流通不充分,会计工作难以及时、准确地为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影响了资金的使用决策,造成某些部门资金闲置而可能同时期其他部门存在资金闲置的情况。而且,由于受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企业各层面都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不良资产有增无减,会计帐面严重失真,企业高层决策者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二、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措施

我国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健全,资金运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应对外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能力较差。企业资金运作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企业风险的承受能力和风险的偏好程度、管理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员工素质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决策。企业有效的筹集资金,从而利用资金实现价值最大化是优化企业资金运作,在新经济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应收帐款是企业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提供的一种短期信用,及时回收应收帐款能够减少企业营运资金在应收帐款上的呆滞和占用。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额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财务人员直接参与货权交割过程的监督,加强销售合同的审查,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从而避免其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建立高效的决策机构和约束机构可以帮助企业高层做出正确决策,严格遵循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利用财务信息提高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及时筹足资金,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加强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此外,企业要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加强了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作用,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过程也进行审计和监督,从而保证企业各项资金都在严格的监督下发挥最大作用。

(二)改善资金来源和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寻求以最少的成本、最低的风险筹集资金的方式,提高自有资金的比例,保持最佳的资金结构,增加有效资金利用的供给。企业应保持比较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有效利用企业利用外部资金,并且合理预测企业资金需求量,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要努力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和自我积累能力,严格按公司法规定提取积累资金,在追求增量筹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筹资。

同时,企业要加强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内部筹资的不稳定性对公司长期资产投资和利用良好投资机会的影响。充分利用企业的信用,向内部财务管理中心发行债券并向社会融资,广泛吸收外部资金。充分利用各部门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向高效的产业和行业或企业现有的发展项目,使资金运用最大化。企业也可以适当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部财务管理中心参股的比例,充分利用银行的融资优势,或借用同业拆借资金,以外部拆入资金弥补内部资金的临时不足,拓宽了融资渠道。

(三)合理分布资金,积极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资金要注意保持流动性资产和结构性资产的合理比例,保持企业的资金灵活运作。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和压力意识,使自有资金保值增值,并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向,把资金的来源和投向结合起来,使投入的资金风险最小、收益最高,在恰当的时间综合考虑经营需要、资金成本、融资风险、投资收益等多方面的因素,避免决策失误。企业应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内部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降低资金管理成本,规避财务风险。要明确资金调度的审批权限和程序,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将多渠道筹集到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监控、服务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利用现代化资金监控体系,保证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建立信息体系,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重视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提高财会工作效率。建立上下通畅、能随时得到信息验证的信息通道,保证财会人员及时积极地提供企业财务资金信息,统一账面,统一监督,统一管理,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充分沟通企业信息,随时汇集资金流向。并且采用高科技计算机系统,节约人力,保障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使企业决策者能使获取有效信息,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结合最新动向决定资金的利用方向,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总结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资金运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贯穿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资金利用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最大可能的为企业赚取最大经济效益。新时代的企业经营者应积极研究和掌握资金运作的规律,具备优化企业资金运作的能力,维持资金周转和流动的平衡,促使资金的快速流通增值,增加现金流量和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益。企业营运的本质就是资金运营,对资金实行集中式预算控制和管理,将企业的资金使用目标和资金配置规划加以量化,促进资金的高效使用。

企业资金的合理有效运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投资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双向受益,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强化资金管理的关键是提高资金流动速度,高流动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提高资金流动要求企业努力盘活资金,不断更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资金的分布和投资使用以获取较高的回报,最大限度的实现盈利,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郝光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经济管理.2007年8月,第21卷第3期

[2]陶伟东,王国军.如何利用负债经营发挥杠杆优势[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6月,第19卷第6期

[3]赵西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会计之友.2007年第28卷第3期

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篇5

关键词:资金管理;资金使用理论;流动资金管理;长期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金的运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重要环节,它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管理活动。对企业而言,资金运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日常运作及综合竞争能力。企业资金的使用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相连,明确资金使用管理的核心地位,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挖掘企业资金使用潜力,提高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作都是企业应面对并急待解决和完善的重要问题。针对企业存在的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有效结合资金使用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与管理水平。

一、合理使用资金对企业和重要意义

通过统计分析,不少企业的破产是由于财务管理不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所至,造成资不抵债的后果。因此,有效的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同时,企业要不断的完善和规范资金的使用制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所以,设立一套健全的资金管理体制,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保障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企业资金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强烈,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如何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使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

许多企业使用资金缺乏计划性,随机性大,资金使用制度不完善,企业各部门间协调能力差,日常经营环节衔接差,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更主要的是企业对于各项经费缺乏统筹安排,资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计划性,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金,甚至会导致超支使用资金,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出现资金缺口或大量资金不能及时变现,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周转困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二)对资金的使用监控不利

企业资金监控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控制等方面,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有力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控工作。导致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事前缺少预防措施,事中监督不严,对部门管理掌控不到位;事后控制考核不及时,执行力度不够,使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导致资金管理失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资金越来越紧张,最终导致企业崩溃。

(三)资金使用过程中部门间缺乏协调与沟通

多数企业资金长期分散于各下属部门,无法做到统筹调配,资金不能高效使用。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协调沟通,需要理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关系,明确划分部门职能,形成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资金使用理论为企业优化使用资金提供指导措施

(一)加强流动资金的运用管理和分配

流动资金的管理,除了在做好存货管理以处,还要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1、现金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保持合理的现金水平是现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金是企业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是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拥有足够的现金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和偿还债务能力。但是现金收益性最差,持有过量会导致收益性下降。所以高效的现金管理,要求降低企业风险的同时要实现收益最大化。根据资金使用理论,通过分析现金的持有动机,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合理选择采用成本模型、存货模型以及随机模型分析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实现企业以最少代价使用现金。

2、应收账款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应收账款具有增加销售、减少存货的功能。是企业通过提供商业信用、采取赊销、分期付款等方式产生的,是企业扩大盈利的一种手段。应收账款过量或能否及时收回,关系着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偿债能力。因此,企业需要在因应收账款而增加的盈利与应收账款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当因应收账款而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应收账款成本时,企业才可以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否则,应当调整信用政策。企业在增加应收账款时,应当合理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并且,要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监控,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目标。

3、存货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是账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持有存货有利于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有利于销售,便于维持均衡生产和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降低存货取得成本,还可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等诸多功能。但是,大量持有存货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同增加存货的机会成本和储存成本,因此,要利用存货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业务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最佳的经济进货批量,并结合存货的控制系统进行存货管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权衡长期资金的使用

长期资金的管理关系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问题,长期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做好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长期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

1、项目投资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项目投资主要是企业通过购买经营资产,包括有形资和无形资产,形成具体的生产经营能力,开展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谋取经营利润,属于企业的直接投资。

项目投资由于投资期限较长,需要计算项目计算期的现金净流量,并同时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用来决策项目是否可行。其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折现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另一类是非折现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在使用项目评价指标评价项目是否可行时,要考虑指标计算时的前提假设,要考虑应用指标时的注意事项。

2、证券投资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证券投资是企业将资金应用于股票投资或债券投资,其目的在于,通过持有证券而获取投资收益,并不直接从事具体生产经营过程,属于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具有价值虚拟性、持有目的多元性、强流动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因此,要求企业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要在考虑证券收益的同时衡量证券投资的风险,在实现证券投资目的的基础上规避风险。证券投资是通过计算证券的价值和收益率,进而决策投资行为是否可行,在使用估价模型时,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特点进行选择,并选择合理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三)关注资金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企业应该企业要以“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调度”为原则,努力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通过资金计划来调控余缺,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和损失。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要切合企业实际,做到科学、合理、可行,以年度资金计划为基础,结合季度、月度的实际情况,制定季度、月度的收支计划,以保证收支平衡。要充分考虑各重大收支项目,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尽量不受到影响;在执行过程中,对于计划外开支项目要严格控制,对于收入计划的同步落实情况要进行跟踪;对于本月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要在每月末进行分析和考核,以维护资金计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以保证资金可以及时变现,防止资金短缺、防止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出现,形成良性循环后可以减少风险。要实现资金运用的全过程管理,就要保证业务经营部门与财会部门的相互配合,努力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高效性,为企业带来效益。

2、完善资金使用管理的控制制度

强化资金运用意识,健全资金管理控制制度。将资金的使用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资金的优化运用,实现资金运用的最佳效益。健全资金管理控制制度,设立一套完整的优胜劣汰资金导向体系,要全面考虑自身发展目标,并结合自身的长远工作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使用资金项目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可靠性。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编号:14G325)。

上一篇:单词记忆的有效策略下一篇:全自动电子型软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