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高校

2024-09-27

闽台高校(通用10篇)

闽台高校 篇1

近年来福建省凭借人才智力和区域优势积极地和台湾高校进行跨区域合作, 通过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合作办学等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招生人数逐年上升, 在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从闽台合作办学的问题出发, 以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培养为基础, 分析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

1.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合作模式单一化。 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 “校校”、 “校校企”、“3+1”分段对接等几种合作模式。 已有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作用。 但单一的模式没有完全体现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合作管理、合作办学和共同规划的原则和方法都将面临革新。 近期武夷学院玉山健康管理学院就开创了 “4+0”的全新模式, 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模式、 培养方式上与台湾高校高度融合, 提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1.2多采用了拼盘教育的方式。 学生在大陆和在台湾学习期间基本上沿用双方已有的教学模式, 虽然在大陆期间也引进台湾教师来大陆授课, 但是往往采用集中授课。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借鉴和利用台湾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并吸收台湾高校优质的课程, 但并不能充分发挥台湾优质课程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适应性上所起的作用有限。

1.3职业适应性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闽台合作办学的目标是结合两岸优质教学资源, 尤其是充分利用台湾高等教育, 特别是职业性教育的丰富经验, 为福建经济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其中良好的职业适应性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当前闽台合作办学模式, 更多地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职业适应性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2.基于职业适应性分析闽台合作办学下的人才培养途径

2.1拓宽教育理念, 重视职业适应。 合作办学模式下要想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就应当拓宽教学理念和视野, 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本, 努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适应打好基础。 首先, 要认识到职业适应性的重要价值, 并将职业适应性的提升纳入合作办学的课程实践中。 其次, 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职业的探索和尝试, 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未来的职业潜能。 最后, 充分利用台湾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 制订有计划、有组织的职业发展探索计划, 并聘请相关职业的一线工作者指导完成各项工作。

2.2构建学科特色, 重视基础课程。 结合台湾高校的课程特点与模式, 深入分析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高校课程设置的要求和标准, 创新课程体系。 在专业基础、公共教育、专业方向、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专业特色, 构建学科特色。 另外,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职业适应性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体现特色的同时, 需要加强对基础课程的重视, 由闽台双方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和完善, 提高基础教学质量。

2.3深化素质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职业适应性的重要保障, 为了深化合作办学中的素质教育模块, 应当融合闽台教育资源,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更细致地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等方面入手, 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另外, 在实践教学中应当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及公选课体系的整合。 引进台湾地区先进的英语教育体系, 分层次地加强语言能力培养, 构建博雅课程模块, 鼓励跨学科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和气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多方入手系统培养职业适应素养。 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并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工作的适应, 还包含职业选择、职业意识、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技能适应性等。 因此在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 既要培养其职业技能和知识, 更要提高其职业人格和职业意识, 从多方入手对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进行有效培养。

3. 结语

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职业适应型人才培养和一般的大学教育一样有很多共同点, 同时存在闽台合作办学的特殊情况, 我们从当前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的问题出发, 分析了基于职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摘要: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趋势下, 能否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闽台高校合作日渐频繁, 两岸合作办学蓬勃发展, 并积极探索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职业适应性角度分析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适应性,合作办学模式,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林燕萍, 彭华, 郑细鸣, 江灿艳, 黄毅彪.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探讨——以海峡成功学院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 2012, 03:106-109.

[2]陈超.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福建省“闽台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为例) [J].改革与开放, 2014, 18:71-73.

[3]张兆文, 忻海然.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 06:70-74.

闽台送王船 篇2

所谓送王船就是在特定的日子,建造一只精美夺目的“王船”,装载金钱、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和鸡羊等牲礼,请来代天巡狩的王爷上船并将孤魂野鬼一并带走,使之随着王爷和王船一起离开,意在消除灾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2011年6月,由厦门市申报的“闽台送王船”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送王船在福建沿海一带皆有,但福州地区送王船据说是送瘟王,类与北方的“孤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近代以来,福州地区这一习俗也渐消失,只闽南台湾“送王船”依然盛行,甚至愈演愈烈。台湾屏东车港送王船甚至成为台湾著名的文化旅游景观。每逢王船祭,人山人海,海内外数十万人集聚观赏烈焰升腾中王船归天巡海。闽台“送王船”送的不是瘟王,而是代天巡狩的各路王爷。这一习俗产生于闽南地区,大约形成于明代,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而放小舟、彩船的习俗。后来,流放纸船、木船的仪式与王爷信仰和道教科仪“海醮”结合起来,逐渐演化成了集驱鬼禳除、祈安祈福、娱神娱人为一体,带有戏剧表演性的送王船仪式,并通过王船漂流、移民迁徙、请香分炉等方式广泛传播台湾各地,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异而成熟,是闽台民俗交融的产物。闽南人自明末开始大规模的“唐山过台湾”,把这一习俗也带到台湾。

泉州富美宫历史上送出的王爷船达百艘,许多漂抵台湾成为当地信俗,富美宫因此被称为“王爷庙的总部”;漳州送王船主要在九龙江流域,是分布比较密集地区之一;厦门送王船为近代闽南送王船的中心区域,是传承较好的区域;台湾是王爷信仰重要分布地,尤其在南台湾,王爷信仰与中台湾的妈祖信仰并称,俗曰:南王爷、中妈祖。其中,送王船以屏东县东港镇东隆宫和台南县西港庆安宫最为出名,被称颂为“南东港,北西港”;海外地区的印尼峇眼亚比市、马来西亚槟城至今也保存送王船习俗。

送王船一般三年或四年举办一届,仪式有卜选、造船、竖(谢)灯篙、请王、祀王、王醮、游境、普度、送王等,这些仪式反映人们珍爱生命的心理及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

卜选是产生送王船活动组织与管理机构的过程,一般在有送王船活动的当年年初进行,成员由各角落推荐,在神前掷筊产生。造船是王船的制造过程,王船是深具宗教象征的圣物,是鲜明的祭典标识,王船与真船一般大小,加上船身上各式精美的彩绘,堪称精彩夺目的工艺品。造船一般在送王三个月前进行,环节有选龙骨,中军府安座,安龙骨(开斧仪式),安龙眼,立桅、请帆、进水等。竖灯篙是王船醮典起迄的标识。灯篙采用青竹或树木制作,竖灯篙时机有先竖灯篙再进行造船、请王等仪式,也有请中军爷后或请王后进行。谢灯篙有的在送王前进行,有的在送王后进行。

请王是整个醮祭的关键环节,象征神灵的到来。请王的时机、地点、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到海边隆重进行,有的请王是在宫庙内神秘进行。环节有请中军爷、置府、开眼等。请王后即进入祀王阶段。祀王是向王爷献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的仪式。祭祀为儒教三献礼仪,由主会主持。在送王的末日需举办“宴王”仪式。

王醮是道家繁复的专业科仪,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是为了祈求地方平安与许愿、还愿,对神表示谢意之祭典仪礼,有净船、点眼、开光、开水路、唱载、祭船、净殿、恭请、安座、收命魔、翰林院献供、巡筵、说法、化食、送孤等,皆由专业道士来进行。

游境是送王船仪式的第一个高潮,是代天巡狩宣扬神威,绥靖宇内的象征行动。一般在送王船当天举办,有王船阵、香阵、各式阵头等参与,场面最为热闹。

普度意涵就是请王爷招集无主孤魂散鬼,送上王船随王爷离开本境,意在消除灾难根源,也呈现闽南人悲天怜人、普及鬼魂的仁爱之心,对弱势族群关怀及化怨为和的情怀。

送王是人们将王爷请上船并将王船焚化全过程,有添载、送船到锚地、请王爷上船、送王船等环节。送王船形式有“游天河”、“游地河”两种。“游天河”是将王船焚化使其升天而去,是近现代送王船的主要形式。“游地河”则是将船放入大海任其漂流,是送王船产生和发展阶段主要形式。当堆满纸钱的精美王船被烈火点燃,成千上万围拥的信众一起高呼“发啦!”形成了送王船的最高潮。

闽台高校 篇3

一、加强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

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确立了福建省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战略定位,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开放和多元的局面。其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指出,该省高校积极探索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不断创新模式、拓展领域,促进闽台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促进该省高校对台教育工作先行先试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由于闽台意识形态的不同,长期以来在政治互信上存在“认同危机”,可能会影响闽台合作办学的进程,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闽台合作办学理应遵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挖掘教育的新增长点,丰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经过了威权统治、政治开放、多元文化三个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从高度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到逐渐完成了去政治化。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台湾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了与通识教育的有效结合,教育内容由党化教育转向公民教育。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对大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3,4]。

二、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社会背景。一方面,由于招生类别和办学模式的特殊,大陆生如何和台湾本地生及其他国际生相处,尊重台湾社会政治体制,深入学习台湾的优点是很重要的教育工作[1]。另一方面,一些非法的、反华的、分裂的组织和人物,在台湾活动是较为公开化的,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他们到处散布反华言论,推行西方民主和分裂思想,应警惕他们的活动对赴台师生思想的渗透[5]。

学生特殊性。闽台合作背景下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学生整体文化基础不高;(2)学生兴趣广泛,社交能力较强;(3)学生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弱;(4)学生家庭贫富差距大;(5)学生处于成长期,抗压能力不足[1]。

高校的挑战。(1)党员培养考察不能如期有序进行;(2)随行思政师资队伍紧缺;(3)学生突发事件预见较差;(4)难以及时把控学生思想动态;(5)学生干部的培养缺失;(6)学生日常管理(奖、贷、助等)难[6]。

因此,探索闽台合作背景下福建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利于福建省内各个高校互相借鉴并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有利于推进两岸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是闽台合作相关制度的有益补充。

三、闽台合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一)全程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应重视并做好闽台合作项目学生赴台行前、在台期间、返校后的全程教育。大力开展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生入学初、军训环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等阶段,倡导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赴台学子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赴台行前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纳入赴台前学习的必修课;通过党团组织活动,进一步了解台湾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邀请台湾知名专家来校做客讲学,开展两岸学子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进一步增进民族认同感。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在台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注重主题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载体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学生返校后,适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学生总结、完善并提升自身思想认识,引导学生“自省”“自律”,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6]。

(二)分段对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

两岸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同,台湾高校倡导民主自由的原则,因此,对于闽台合作项目学生应在入学之初有侧重点地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鼓励他们多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考虑到专业赴台交流的特殊性,在学生会干部竞选等活动中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培养闽台合作项目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建立学习生活互助小组,有利于更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微信、QQ、微博、日志、心情、论坛等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开展线上线下沟通,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三)文化传承,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闽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开展诸如琴棋书画学习、民间工艺交流、中医中药普及、诗词歌赋鉴赏、饮食厨艺比拼、民风民俗探讨等活动,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选择传统文化中的某一方面长期开展教育并形成品牌效应,让两岸学子感受祖国优秀文化艺术魅力,有助于增强两岸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取长补短,加强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反对教育工具化,强调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台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突出的特点,就是与通识教育进行了积极的互通。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等渗透在全人教育中,用通识教育中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用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对通识教育的政治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五)高度重视,完善赴台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认同的东西更加广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据调查表明,目前福建省闽台合作项目学生赴台随行教师多为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相对注重在台学习期间的科研、学术水平提高,没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往往容易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在学生思想引领、个人成长等方面无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并引入赴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认识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实效,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定期选派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老师赴台研修学习,对台湾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经验可以真切而深入地了解,增强两岸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制订思想政治教师专项计划,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交流学习、出国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服务于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

(六)总结提升,规范赴台交流制度建设

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项目已开展多年,各个高校有自己独特的对台办学优势。进一步完善并规范赴台交流制度建设,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建立专门的闽台合作项目学生个人档案,制定翔实的赴台交流手册,建立相应的效果评价体系等,将大大增强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摘要:目前关于闽台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由于两岸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教育运行机制,导致两岸在办学理念、教育机制和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探索闽台合作背景下福建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利于福建省内各个高校互相借鉴并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推进两岸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是闽台合作相关制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闽台合作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永汀.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闽台生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3):89-92.

[2]刘地松,张志云.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2):94-96.

[3]张嵘.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175):64-68.

[4]刘玉萍.基于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48-152.

[5]陈超.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省闽台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为例[J].教育论丛,2015,(6):71-73.

[6]蔡素容.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在台陆生日常管理工作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1(3):177-178.

闽台风情走读金门 篇4

金门县,古称“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牧马监地。五代时编入泉州属尾,于1915年1月正式设县,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称“金门”。

金门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海域泉州围头湾与厦门湾内,屹立于台湾海峡西部,位于九龙江出海口外,西与厦门岛遥望,东隔台湾海峡与台中市相望,北与泉州、石狮市相望。2001年启动金门至厦门航海线,开始“小三通”。

金门自古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所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始创县治。金门在同安县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有“无金不成银”“无金不成铜”的俗谚。

水头古厝群

水头又名金水,位于金门县金城镇的西南角,是个以黄姓为主的多姓聚落,有700多年的历史,临近水头码头,早期为金门与厦门之间的交通要津,现今为小金门(烈屿)。居民往来金门本岛海上交通,也是“小三通”两岸往来的定点直航港口。

金门人称“有水头富,无水头厝”,意思就是就算你像水头人一样有钱,你也不一定能把房子盖得像水头村的一样。富裕的水头,不只有洋式建筑,还有条自导步道。顺着步道前行,就会看到金门最早的闽式集体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水头十八间”,门牌9号为其代表建筑黄绍光宅。一排又一排二落大厝整整齐齐地组成中国南方常见的“梳式”布局,前低后高,通风良好,又可御敌。这片建筑比金门另一座住宅群——山后民俗文化村早了120年以上。

水头古厝群,就是一处非常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厝群位于金门岛西南方,是一滨海村落,保留许多昔日繁华时期所建造的闽南古厝与西式洋楼建筑群,其中以具中国江南池沼园林风格的二级古迹“黄氏酉堂别业”及高耸别致,兼可作为瞭望枪楼的西式洋楼“得月楼”,最具代表性。

古村落现在搞起商业开发,为了表示对大陆游客的友好,小商店的外墙上居然张贴了毛主席的画像。

得月楼

位于福建省金门县金城镇的水头村,地处滨海,一直饱受盗匪的侵扰,为了捍卫家园,远赴他乡经商有成的华侨们,纷纷斥资构筑拥有防御自卫能力的枪楼。其中以旅居印尼华侨黄辉煌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建的“得月楼”最独特。

进入大门后首先看见的房子是伪装,并没有人住,以迷惑土匪及海盗,主人家通过地下坑道通往隔壁的二层洋楼。空城计唱到了生活里,感慨一下主人家的智慧和守业的艰难。

得月楼楼高6公尺。分为2层楼,铁铸栅栏、花格窗棂、造型典雅,拥有4面突出的炮口,每个正面都有2个大炮口和6个小炮口,具有货真价实的保卫功能,使洋楼在华丽的外表下,更有一股凛然不可欺的高贵气势。

今日的洋楼,在子孙早已远扬后,徒留楼台孑然屹立在荒烟漫草间,在岁月的摧残磨练下,更加显现出一种属于金门特有的顽强性格。

莒光楼

莒光楼是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的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所辟建,由名建筑师沉学海所设计,仿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外观雄伟、气宇非凡,是一座水泥钢骨仿宫殿式建筑,飞檐画栋,碧瓦朱柱,气派轩昂,屋身构造为硬山搁檩。莒光楼用以表彰当兵的英勇事迹,宏扬毋忘在莒的精神,为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

金门人说“没到过莒光楼,别夸说到过金门”;五十多年来常是金门邮票和风景明信片的主题,莒光楼已经成为金门的象征。

莒光楼长久以来一直是金门最具盛名的景点之一,位于金城莒光湖旁,为一古城堡式建筑,楼高三层。登临莒光楼顶楼,可一览后浦全景、浯江海潮,远可眺望建功屿、烈屿风光与大陆山河,成为许多宾客访金的第一站,与“毋忘在莒”勒石,同样成为战地金门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扁额上“莒光楼”三字是由赖生明所题。莒光楼一楼为简报室,二楼为金门建设成果及在地风俗,三楼有蒋介石巡视金门照片和历史文物,1992年11月7日金门解除军管后,为观光客游览金门的首站。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是金门的重要观光景点,它是海峡两岸铸剑为犁的历史见证。该坑道位于金门县古岗村翟山腹部,1961年开挖,1965年竣工,皆由当年驻岛军人一凿一斧开凿出来的,主要岩体是花岗岩。坑道分为坑道及水道两部份,全长约101公尺,宽约6公尺,高约3.5公尺,其中水道呈A字型,全长357公尺,宽约11.5公尺,高约8公尺,可容纳42艘小艇停舶。

这个坑道的主要作用是供登陆的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用。两岸局势缓和后,这个坑道的功能就消减了,后来被观光部门接管,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金门著名战地观光景点。

一晃50年过去了,坑道顶都长出了钟乳。与海相通的水,行走的不再是繁忙的运兵船,而是自由自在的鱼儿。

闽台高校 篇5

一、台湾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 立足本土, 积极扶持和培育原创。

台湾多年来为美日动漫代工生产, 日益认识到原创是动漫产业的生命线与核心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后, 来自动漫代工的收入锐减, 产业逐渐向自制动漫转型以争取更多的利润。因此, 台湾当局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鼓励动漫产业朝自主品牌开发转型。在台湾原创动画史上最值得肯定的是《七彩卡通老夫子》和《魔法阿妈》。“《七彩卡通老夫子》改编自20世纪80年代风靡港台两地的漫画《老夫子》, 该片当时在港台创下了一亿元的票房收入并且一举拿下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奖。”[2]此外, 还有一些与国际合作的原创影片, 如《孔子传》、《儿童十诫》、《魔豆传奇》等。

(二) 做好产品细分, 扩大消费群体。

台湾动漫产业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做到了细致的产品分类, 使之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有针对2至8岁儿童、已行销至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姆姆抱抱》, 有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群体的《折纸战士》、《恋爱季节》, 也有针对成人白领市场的漫画家朱德庸、几米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成功地开发出音乐剧、电影、舞台剧等多种产品, 而且一些还与众多的知名国际品牌合作, 延伸了动漫产业链。而在我国, 大多数动漫制作人都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小孩子, 导致国产动画片低龄化, 这样无形中减少了很多成人消费者。

(三) 加强产业化经营。

首先是重视动漫创意人才的培育。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力推动下, 台湾当局与动漫业界比较注重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训, 广涉创意设计、3D电脑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如2003年由台湾当局委托资讯工业策进会成立的“数位内容学院”, 专门培育台湾数位动漫产业人才、设立原创开发辅导平台和产业人才培育平台等, 并已陆续在动漫、影视与艺术等领域获得60多个国际奖项。其次是要有全方位的产业意识。台湾动漫业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开发, 以提升动漫产业的附加值。

(四) 拓展国际视野与立足本土相结合。

在全球化、数字化趋势下, 动漫产业尤其是数字制作和游戏产业, 要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台湾许多动漫企业都是从早期为美日动漫代工起步, 加入国家分工早且了解市场需求, 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 多家台湾动漫企业在立足本土创作自制动漫的同时, 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多项原创动漫产品获得国际大奖。

二、福建承接台湾动漫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 优势

1. 政府推动, 政策支持。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 赋予福建省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 其中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是重点扶持项目之一, 这就为闽台动漫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台湾动漫产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且面临动漫产业转移的趋势;但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小、资金短缺等因素存在, 台湾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有赖祖国大陆的支持。近年来, 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动漫企业的发展。2010年8月《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2年) 》出台, 《规划》制定了财政、税收、投融资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以此加快福建动漫产业发展。

2. 交流平台多元化。

近年来福建积极打造动漫产业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产业发展载体更加多元化。福建动漫产业可以借助于海峡版权 (创意) 产业精品博览会、海峡两岸 (厦门) 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厦门国际动漫节、海峡两岸动漫创意产业展 (福州) 、“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交流平台, 吸引一些好项目和知名企业落户福建, 加强闽台动漫合作项目的开发、对接和服务外包, 进而使双方合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3. 文化资源优势。

福建是海外华侨覆盖面最广的省份, 承接台湾动漫产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如闽南文化、湄洲岛妈祖文化、马尾船政文化、福州的三坊七巷、武夷山大红袍等资源, 不但能为福建动漫产业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题材和原型, 而且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动漫衍生品的推广和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以本土历史题材改编的原创动画片《评话甘国宝》曾获得了很高的市场评价。民间美术是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 在动漫创作中把一些民间美术如木偶戏、皮影戏、剪瓷雕、脸谱、剪纸等搬上荧屏, 加之以闽南语配音, 将会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二) 劣势

1. 原创优秀作品少, 动漫高端创意人才缺失。

本土动漫人才的缺乏, 尤其是高端创意专业人才缺失, 严重制约了福建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原创优秀作品稀少。随着网易、金山、巨人等企业来闽成立办事处, 福建对动漫行业的人才需求激增, 目前不少动漫企业程序员、场景设计师、3D设计师等岗位技术人员紧缺。尽管福建动漫最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相对于人才济济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来说, 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少, 加上福建在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方面与其它省份有较大差距, 很多高端人才并不愿来福建, 由此形成了“中间大, 两头小”的局面;刚毕业的很多动漫专业的学生虽然理论不缺, 但是动手能力差, 难以快速适应企业需要;即使是适应福建动漫企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员, 在企业里经过几年打磨、历练, 能独挡一面时, 则可能往发达地方流动, 以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 融资难成为动漫产业的瓶颈。

福建动漫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而且是靠承接外包、外加、代做来维持生存, 自有研发资金有限, 即使开发出新产品, 也没有多余的资金进入衍生品的开发和生产环节。从“制作——放映——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来看, 动漫游戏产品前期投入大、收益慢, 资金周转期较长, 如此大的成本已成为规模普遍较小的我省动漫企业发展瓶颈所在。“动漫原创作品的资金投入量很大, 而动漫企业往往只能通过融资才能得到项目开发资金。但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 往往遇到企业资产价值无法按传统方法评估的难题。在动漫企业的产权中, 包含大量知识产权, 如卡通形象、漫画创意及未来潜在的投资价值等, 但该类产权的价值认定模式在国内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评估价值认定无法实施, 使得大量动漫企业难以获得投资资金。”[3]

3. 动漫产业链不完善, 盈利模式不清晰。

开发衍生产品来获利是动漫产业价值链的终端, 也是动漫产业中利润最大、操作空间最广的一个环节。但是, 目前福建省动漫产业链处于断裂状态, 动漫前期的策划、创意和后期的营销、推广是其薄弱环节, 上游的动漫创意与策划、动漫运营与咨询以及下游的动漫发行与营销、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与代理这些环节出现了缺位的现象。后续衍生品开发的缺失是我省动漫产业还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原因。

4. 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兴起, 动漫产业与之融合, 并依托依托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的巨大广告效应和品牌效应, 许多商家开始将焦点对准动漫衍生产品的投资与开发, 动漫形象著作权、商标权以及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问题自然而然提上了日程。然而, 与之相配套的现有的法律法规适用性不强, 执行起来有难度等, 这一定程度上给福建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难度。

三、闽台动漫产业合作与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 大力培育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福建高校的动漫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该结合市场和产业的现实需求, 可以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战略。福建高校应当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台湾高校、动漫企业联合办学, 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创立与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充分利用台湾以及国外先进文化企业的优势资源,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素质和内涵。三是打破行业壁垒, 不拘一格培养、选拔与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 不断增强创意设计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才的培养, 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新型人才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

(二)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特色文化精品

实施品牌战略, 推进特色化经营, 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是闽台动漫产业应该充分发挥两地各自的优势、共享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一方面台湾可以利用福建较为广阔的市场、较低的人工成本以及诸多优惠政策, 到福建投资或者合作创办动漫企业;另一方面, 福建应该积极借鉴台湾在动漫原创、制作以及管理、营销上的先进经验, 挖掘本省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 从动漫形象创意与设计到市场营销管理提升质量和效益, 从而形成自主设计、自主产权的动漫品牌, 进而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动漫产业链集群。二是闽台两地应该加强合作开发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文化动漫精品。融合福建本土文化元素, 台湾的动漫将更有特色。闽台双方应该充分挖掘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 促进动漫产业的文化内涵与衍生发展。三是要以合作促发展, 开拓国际市场。在合作中福建动漫企业要争取主动, 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改变, 不断提升自身的企业竞争力, 改变传统运营模式, 延伸动漫产业链产业链, 从而开拓国际市场。

(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行业自律意识

要促进闽台文化产业合作, 必须要有良好产业环境, 这迫切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落实:一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尽快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的法律体系, 从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政府要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认识, 建立和健全动漫游戏行业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 规避不正当的竞争, 确保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建立与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作用,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四) 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破解融资难问题

一是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与监管。福建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上积极支持动漫企业或基地根据本地实际进行规划, 尤其是要增进企业或基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二是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多元化的融资形式, 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 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创作生产。三是建立健全动漫产业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摘要:闽台两地文化产业发展有各自的优势, 加强两地产业合作对提升双方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大有裨益。本文以闽台动漫产业为个案, 在分析台湾动漫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福建承接台湾动漫产业转移的优劣势以及加强闽台动漫产业合作以提升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对提升福建省动漫产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台动漫,文化产业竞争力,优势劣势,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EB/OL.2012-11-17.

[2]孟晓明.台湾动画的发展历程.当代电视J.2007年第4期.

闽台高校 篇6

近年来, 福建省在深入两岸标准化合作交流开展了大量工作和大胆尝试。通过建设台湾标准数据库、

互派标准化学者进修、举办闽台标准化研讨的形式, 在闽台标准信息平台建设、旅游标准化研究、农业标准研究和标准化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现已累计收录原版台湾标准1.66万份、台湾标准化期刊10余种;建成闽台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中心1个、标准化示范园13个;开展两岸标准化研讨10余次。真正发挥了“产业对接、标准先行”的作用。

福建省标准化与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林文平说, 此次互认的两项标准是根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精神和《闽台珠宝首饰互认标准合作协议

书》的要求开展的。遵循了“市场导向, 协会组织, 标准比对, 成果共享”的原则和“共同规划, 共同研制,

共同发布, 共同遵守”的合作模式。

闽台贸易互动与发展研究 篇7

(一)最终消费

台湾经济主要依靠最终消费来拉动。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岛内民众消费行为明显减少,使得本来人口、地域有限的台湾内需更加狭小。同时,台湾是浅碟式经济模式,其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出口,外在消费对台湾经济的贡献至关重要。

作为传统经济中大而稳定的市场,大陆惠台措施陆续出台:商务部、国台办2009年5月17日正式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在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大陆主管部门组织农产品采购团于2009年5、6、7月三次赴台采购,增加了台湾最终消费额。同时,福建省政府还积极鼓励省内居民赴台旅游。仅2009年“五一”期间,经福建省福州、泉州、三个口岸赴台游客达到55个团组1743人次。为台湾直接或间接增加巨额消费,扩大了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惠及民生。表1直观地呈现出,2003至2007年,资本形成总额是拉动福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台湾经济主要是依靠最终消费来拉动。从福建和台湾的GDP构成结构变化看,两岸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03年的41.7%和18.4%上升至2007年的50.4%和21.1%,分别提高8.7%和2.7%。

(二)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总额对福建GDP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福建省先后出台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从信贷金融、技术改造、拓展市场、发展服务等方面加大引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简化企业登记手续,放宽对台资企业的前置审批要求,推进台资生产性企业向服务业转型,还在资金信用担保、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与服务。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福建省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至2008年初,福建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361项,合同台资188亿美元,实际到资126亿美元。台资已成为福建省第二大资金来源。

(三)净出口

进入21世纪以来,福建出口增速持续高于台湾,差幅大多保持在10%左右。2004年以前两地的差距较大,此后差距明显缩小,高低走势不一。台湾外贸依存度高于福建,2008年闽台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54.1%和124.6%。

由于沿海的地理位置因素,福建与台湾在产业结构调整后都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在近几年不断上升,大陆不断放宽对台商品的进口。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上升到25%以上,福建省对台贸易额占全国总额的10%,实际利用台资约占全国总数的25%。可见,福建在两岸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农产品为例:2005年,中央政府提出切实帮助台湾果农解决丰收滞销问题,提出大陆对台15种水果实施零关税的措施。由此带来的是台湾农产品热销大陆市场。2008年底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大陆和台湾海上运输路途缩短。使得保鲜要求高的两岸农产品进入对方市场更为便捷、成本更低,也推动了闽台农产品贸易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8年福建对台农产品进口0.57亿美元,增长18.0%;出口1.45亿美元,增长92.8%。2009年前6个月,对台农产品进口0.28亿美元,增长17.8%;出口1.17亿美元,增长89.6%。

二、扩大闽台经济互动合作的建议

(一)扩大互动合作的领域、地域和范围

如前所述,在两岸贸易交换不充分时,社会福利程度要低于贸易充分时的水平。根据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分析。闽台经贸交换不充分的条件下,由于“溢出效应”,当一个理性人在一个市场上交换的东西比他希望交换的要少时,它就会根据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来调整自己在其他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使一个市场的不平衡传递到另外一个市场。有可能造成两岸按比例分配货源或销路,也有可能造成先来先买(或先来先卖)的排队分配等低效率贸易形式,不利于两岸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扩大双方合作的领域、地域和范围。

(二)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正式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西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闽台经贸合作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两岸都应该充分利用政策上诸多优惠,集中两岸各自优势产业的生产,通过互惠互利的贸易,把福利带给两岸人民,让民众的福利得到切实提高。

(三)更加注重发挥区位优势

福建省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以来,得到台湾岛内各界的关注,特别是两岸直接“三通”后,福建省对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2010年2月福建省经贸交流考察团赴台参访、经贸洽谈取得突破性成果,通过走访并与台湾工业总会等六大工商团体、行业协会以及中钢等15家大型企业集团、基隆自由贸易港区、高雄港等洽谈,达成了31个合作项目,主要涉及石化、机电电子光电、信息等产业。应当说,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要更加注重发挥对台的区位优势,加强闽台经贸交流。

(四)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推进闽台产业对接

闽台之间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区域优势,它们构成了推进闽台产业对接的基础。要在实施福建省政府出台的“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规划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信息、机械、石化等十大重点领域的产业对接。根据台湾产业特点和产业转移趋势,策划闽台产业对接的招商引资项目,积极引导各类内资企业与之配套协作,着眼于闽台两地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两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摘要:本文从GDP及其核算成分中的消费、投资、净出口几要素出发,分析了闽台经济的互补性,提出扩大闽台经济互动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互补性,贸易,经济互动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译丛2002。

[2]袁志刚:西方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及其发展,学术月刊1995(2)。

[3]杨洪春等: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发展比较研究。

[4]中国福建网,2010.3.27。

闽台狮文化信仰——风狮爷 篇8

连横著《台湾通史》中描述:“屋之上或立土偶, 骑马弯弓, 状甚威猛, 是为蚩尤, 谓可厌胜”。这个厌胜就是避邪的吉祥物—风狮爷。“屋里立风狮, 赚钱无人知”、“风狮立一对, 年年大富贵”, 这些家喻户晓的顺口溜, 说明闽台人民对风狮爷的崇拜程度, 及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据《金门县志》记载:“明清时代, 金门、大嶝经历多次天灾人祸, 风沙茫茫, 粮食绝收, 岛上居民生活极度艰苦, 始于村头巷尾设置“风狮爷”, 岁时节间, 顶礼膜拜, 终于风平沙息, 化凶为吉, 后来演变成能镇风、镇历鬼、镇水煞、护风水、破路冲、驱邪、求财添丁、升官进爵等无所不能之神物”。

风狮爷分二种, 一种是安置于村落外缘的地面, 称为“村落风狮爷”, 多为作人立状石刻, 伫立在村头路口当风处, 狮口朝向村外, 其防护范围是整个村落, 属公设性质;另一种安置在屋脊上或者屋顶斜面上, 多为陶制, 称之为“屋顶风狮爷”, 亦称为“瓦将军”、“镇邪 (煞) 将军”, 通常屋顶风狮爷的体积较小, 高约20余公分左右, 庇护的对象局限于住宅, 属私设性质。这两种风狮爷均具备镇风押煞, 驱邪伏魔的功效。

一、由来

风狮爷的起源缺乏历史文献记载, 民间有着不同的说法。

(一) 村落风狮爷

1. 由石狮形象演变而来, 风狮爷在民间也称“风狮”、“石狮公”或“石将军”, 认为就是由自古以来被国人视为能辟邪招福的神兽狮子的形象所演变而來, 以“百兽之王”的威猛來嚇阻四面八方的邪魔妖怪, 而最主要的任务是用来克制造成风害的邪魔, 因此称这一类石狮为“风狮”, 冠上公或爷表示对神祗的尊称, 有些风狮爷的造型与庙宇前的石狮造型相同, 便可见其渊源。

2. 由风神、风兽之形象演变而來:原始民俗信天下万物有灵, 将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力量归于某种神祗或动物, 各民族常以自己的生活区域为中心, 根据他们对风的观察和经验, 而塑造出不同风貌和神性的风神。

3. 从周至春秋战国时, 我国北方各国尊称风神为“风伯”, 风神的另一尊称是“风师”, 俗传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 属于自然崇拜中无机界的自然神, 但南方的楚则把风神取名为“飞廉”。

到汉时已将风师、风伯、箕星、飞廉视为均指有司风能力的风神。狮子传入我国时, 采用原有的“师”字为名, 称作“师子”, 因为是兽, 所以后來加犬部首作“狮”, 才改称为狮子, 师与狮读音相同, 因此将风神“风师”的形体想像成狮形, 因而成为“风狮”。

(二) 屋顶风狮爷

大部分是武士坐在狮身上的塑像, 凶猛、张口是狮的特征, 主要作用是克制住宅对面兽头、屋脊、墙头、牌坊脊等尖角的冲犯。呈张弓射箭状, 含有时时警戒, 枕戈待旦, 先发制人之意。狮子的缘由同上文所述, 关于人偶众说纷纭, 既有“蚩尤”之说, 亦有“瓦将军”、“黄飞虎”之说。

1. 蚩尤为古代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风神, 又称“风伯”、“风师”。

或因为“风师”与“风狮”谐音, 民间则附会“风师”的形象为狮子。孙静江《大陈纪略》述:“屋脊立偶 (蚩尤) 。谓可厌胜”推断所述的蚩尤就是风狮爷。

2.《绘图鲁班经》记载着民间避邪物之一的“瓦将军”。

“凡置瓦将军者, 皆因对面或有兽头、屋脊、墙头、牌坊脊, 如隔屋见者宜用瓦将军”, 由此可见, 瓦将军的功能可克制住宅对面兽头、屋脊、墙头、牌坊脊等尖角的冲犯, 与屋顶风狮爷具备相同的功能, 并且均安置于屋顶上, 因此风狮爷亦成为“瓦将军”。

3.《绘图鲁班经》中另有记载。

“飞虎将军, 或纸书或板上书, 凡人家飞檐横冲者用此, 横冲屋脊等项亦用此镇之。”飞虎将军的形象是拉弓站立的武人, 身旁有只老虎, 而风狮爷是武士张弓跨坐在狮身上, 与黄飞虎形象相近, 遂有风狮爷由封神榜中的黄飞虎演变而来之说。

二、风狮爷的造型

风狮爷的造型尊尊不同, 随雕刻者的意念, 自由发挥他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没有固定模式, 独具特色, 呈现不同的造型旨趣。由于民间将风狮爷视为神明, 因此不少采取拟人神的方式雕塑, 远看像真人伫立。

(一) 姿态可分成立姿和蹲踞, 立姿或坐立、或蹲立, 或如人直立状, 浑圆的身躯, 立体感并不强。

由于将风狮变成直立姿态, 有的比例上并不匀称, 四肢显得细小些;部分立姿风狮爷的双后肢向前弯曲, 而后部尚有一截圆柱, 犹如坐在一张圆凳上;有些村风狮爷则像圆柱体上的浮雕。

(二) 高度:

有的雕塑成庞然大物、高达几百公分, 有的体态娇小, 仅十几公分。

(三) 雕刻技术:

有的雕工细致, 神态逼真;有的雕工粗糙、造型简略, 徒具狮子象征的形象而已, 五官与四肢雕得并不明显。

(四)

风狮爷雕刻的精华在头部, 尤其是脸部, 一般为圆眼凸出, 鼻头宽阔, 毗咧的大嘴, 甚至与头等宽、露出尖锐的牙齿, 有的嘴角夸大成二凹洞, 这是较显著的共同特征。

(五)

风狮爷有各种丰富的表情, 或凶悍无比, 虎视眈眈;或露齿含笑, 圆圆酒窝, 逗趣可掬的;有狰狞像, 有忸怩作态, 也有一脸稚气者, 并不全是一副百兽之尊凛然不可侵的神态。

(六)

风狮爷的背部, 有的没有施雕, 有的雕饰出整齐的背鬃, 背部中央刻一条中分线, 背毛对称的分叉或卷至两侧, 犹如垂下的长辫, 尾巴上翘贴着背部, 尾毛亦分成数叉或卷成尾髻。

(七) 信物:

不少风狮爷额头上刻有王字, 表示狮子为百兽之王, 有吓退妖魔鬼怪的力量;手持三角形或四方形令旗和朱笔、令印等物, 这是许多神像共同持有的信物, 也表示神明之威严, 可差遣神兵以克制妖魔, 所配饰的宝剑 (七星剑) 就是斩妖魔的利器。身上穿戴黄色, 拿印斗、拿文笔、拿宝书的称为文狮, 身上穿戴红色, 拿宝剑、令牌、斧头、弓箭的称为武狮。

(八) 饰物与性别:

绣球或为双前足捧着, 或左右前足之一持着, 也有像一般石狮一样是足踏着的, 至于颈系铜铃, 或胸前置有双钱、彩带、盘长等, 均与一般石狮雕刻之配饰物相同。风狮爷多以雄性为主, 双后足间常见有雄性生殖器, 有的下腹部雕出葫芦, 葫芦是仙家所持有之物, 有除病、辟邪的象征。其雕刻形状如勃起的阳具, 是写意的阳性器官, 亦代表男性的特征。葫芦亦喻内藏有生殖的种子, 所以将原来雕雄根的部分雕成葫芦, 象征庇佑村落人丁兴旺。传统观念, 雄性代表强壮威武, 磁性代表慈爱柔弱, 且“男主外, 女主内”, 而风狮爷处于村落外围第一道防线, 用来镇煞, 则应当以雄性为是。

三、风狮爷的设置目的与功效

(一) 镇风煞:

许多风狮爷指向海的方向, 尤其是朝向深入內陸的海湾, 兼具镇海和镇风煞的作用。

(二) 祭煞:

村落若发生不祥之事, 尤其是有凶死者, 立风狮爷可驱邪押煞, 使各种鬼怪无法作祟, 防止災祸重演。

(三) 克制蚁害:

古时有“风动虫生”之说, 民间认为白蚁的孳生是由不吉的风煞引起, 因此白蚁也被称为“风蚁”, 风狮爷可镇风煞, 自然兼具克制蚁害的法力。

(四) 护风水与破解村落犯冲:

破解对村落或房屋不吉利有形象可寻的凶煞, 如镇路冲、镇宅冲、镇柱冲。

安立风狮爷:择时、日和定方位等均经过求神问卜而定, 请法师或道士举行神圣而庄严的安置仪式, 设置后若倒置, 不可随意将其立起, 需另行择日择时, 请法师或道士依照一定的仪式安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人们对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天灾人祸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而风狮爷作为闽台民间信仰产物, 已人们的心坎里深深的打下络印, 成为一种不可逾越的、神圣的、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蜕变, 从镇风止煞的神祇转变成无所不能的万能神, 它具有丰富的民俗象征内涵, 深远的历史文化, 传统手工艺的美学价值, 是闽台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且是具有地区性文化色彩与特殊性的闽台民间信仰文化。

参考文献

[1]谢宗荣.《台湾的信仰文化与装饰艺术》.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初版.

[2]吴炳辉.《台湾传统民宅的人文风貌》.稻田初版有限公司, 2003年5月第一版.

[3]江柏炜.《庶民生活的空间美学:金门的历史建筑概说》.金门县立文化中心, 2002年6月版.

[4]叶钧培.《金门避邪物》.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9年1月第一版.

[5]康诺锡.《台湾古建筑装饰图鉴》.猫头鹰出版社, 2007年10月初版.

闽台文化之河洛基因 篇9

据诸多历史文献、姓氏谱牒记载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闽台两地和中原有着源远流长的史缘、文缘、亲缘关系,中原姓氏、河洛文化,是闽台地区的姓氏之根和文化之源。

许明镇编辑的《台湾源流》,在《台湾百家姓固始探源》中开宗明义说:台湾百家姓的根源在大陆,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闽南与粤东两地,而进一步考察历史,探究闽、粤汉人来源,就在固始县,固始虽僻居河南省之东南隅,离开封与洛阳有四五百公里之遥,但它却是通往长江流域与闽、粤的要地。在由晋唐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地处江淮豫皖边区的固始县,作为历代中原河洛人南迁的肇始地与集散地,在中华移民史上,和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村、广东南雄珠玑巷一样,同为中国最著名的古代移民集散地,它们在历史上遥相辉映,都是海内外移民后裔神圣的根脉家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历史学博士王大良在《闽台姓氏的“光州固始”之根》中论述: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姓氏上不仅是一种同源同根的关系,而且无论在福建还是在台湾的大多数家谱中,都赫然写着“先世居光州固始”。早在1953年,台湾曾进行过一次户籍普查,发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姓在族谱上明确记载他们的先祖来自光州固始。这63姓共计67万多户,占台湾总户数的近81%。

从晋唐到两宋,大规模南迁闽、粤的固始先民,是第二故乡的拓荒者、建设者,也是中原河洛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传播者,他们推动了我国东南边陲的开发建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带来了徙居地人口的大幅增长,逐渐成为闽、粤人口的主体。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包括郑成功、施琅、陈嘉庚等在内的南徙固始移民后裔,渐次播迁台湾、南洋及欧美各地。固始因此成为众多闽台同胞、海外侨胞、世界客属华人的祖根地,成为欧美和东南亚各地唐人街的一大血缘和历史源头。“开漳圣王”陈元光、闽王王审知的名字及其祖地中原河洛、“光州固始”与闽台历史和侨胞、客家,永恒地连在了一起。千百年来,根在固始的闽粤台同胞、海外侨胞、客家后裔,把祖地固始这个难忘的故土记忆,写进家谱,刻进祠堂,融人世代延续的血脉中。

河洛文化,闽台文化之源头

千百年来,徙居闽台乃至海外的光州固始人,从故土带去的中原文化、风俗习惯,虽然在沿袭中有所演化,但今天仍还保留着一些依稀可辨的“原乡”印记。

1.方言土语

闽台方言,又称“福佬话”“河洛话”。厦门大学著名方言学家黄典诚教授说:“福建方言就是从河南带去的,至今称闽语为‘河南话,称说闽语的人为‘河洛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考古学教授欧潭生先生曾在河南省信阳地区从事文物考古工作20多年。他在《台湾汉族同胞的祖根在中原》一文中,列举了一些字、词的特殊读音,以说明固始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及与闽南方言的渊源关系。

普通话与河南固始方言读音对比:

还有一些,不再一一列举。上述汉字,在闽台地区尤其是泉州和漳州,读音与固始基本相同。

普通话、固始方言、闽台方言日常用语对比:

此类用语甚多,不再列举。为什么闽台方言与固始方言如此相似呢?这是因为中原人多次南迁入闽,以唐初陈氏父子率众开漳和唐末王氏兄弟率众人闽影响最为深远,这两次入闽的大都是河南固始人,他们中的许多人与闽粤女子结婚,在当地安家落户,被称为“唐部人”。这些“唐部人”,自然而然地会把固始方言或河南其他地方的方言带到闽粤地区,传给他们的妻儿子孙,后又渡海传播到台湾。据相关资料显示,现台湾岛内80%以上的人讲闽南话,而其中占全岛总人口一半左右的人是讲漳州腔的闽南话。这便是唐代固始人人闽“开漳”,其后人人台传衍的一大文化标志。

2.地名文化

福建、台湾有许多地名明显地带有中原移民的痕迹。例如,河南有九朝古都洛阳,福建有一个小镇名洛阳,位于泉州湾的一条小河畔,这小河名叫洛阳江。河南洛阳有著名的“洛阳桥”,固始有“洛阳桥”,闽南也有“洛阳桥”。固始有“乌龙集”(现属淮滨县),福州有“乌龙江”,两地都有“乌龙庙”。固始有“杨集”,杨集的人南迁到福建同安县境,仍住在一起,便称其地为“杨宅”。

3.民间文艺

闽南和台湾的皮影戏,民间俗称“皮猴戏”,与固始的“皮影戏”人物造型、制作材料、刀枪剑戟、操作程式以及唱腔、唱词,异曲同工,比如文官武将上朝时的唱段,两地都是“迈步来自金銮宝殿,一问万岁、二问江山,满朝文武可平安……”

再看戏曲。南下的中原军民带往闽、粤地区的有许多民间歌舞、戏曲,比如“中军乐吹,大鼓凉伞”歌舞和竹马戏。竹马戏又称“跋马”,将竹扎纸糊的马头和马尾,缚在演员的前身和后臀,点灯夜游,载歌载舞,与固始的“跑驴舞”形式相同;扮“春、夏、秋、冬”的女孩同固始“花鼓灯”中的“四装”(四女孩)意义相同;表演动作突出“上身和手势的左右摇摆”“眉目传情”“三进四退”“转身四向”等同固始“嗨子戏”中的“走要一条线,身似水上漂,腰如风摆柳”,欲左先右、欲进先退等表演动作相同。相隔数千里的两地地方歌舞小戏,竟如此相同,许多漳州老艺人道出了个中缘由:闽南民间艺术之花,根在河南固始!

固始为歌舞之乡,尤其民歌、民谣对闽粤山歌、情歌影响深广,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血缘、地缘关系。比如:固始民歌总是从写实开头,如“樱桃好吃树难栽,鲜鱼好吃网难抬,大米好吃田难种,山歌好唱口难开”便是一例。而闽南民歌也常常以写实开头,而且与固始惊人的相似,如:“树遇好风枝枝摆,花逢好时朵朵开,人有缘分来相会,千歌万曲顺口来。”再如“五句山歌”,俗称“五旬翘”“五句挑”“赶五句”,为固始“特产”。其特点是,前四句比兴铺垫,第五句暴露观点,阐明结果,为画龙点睛之笔。比如“唱歌还得嗓子盈,顺风听到紫禁城,武官听得下战马,文官听得忘大印,做官不如唱歌人”。而闽南人也会唱传统的“五旬山歌”,如“山歌又好声又娇,月弦来和九龙箫。妹出山歌哥来对,一唱一和真逍遥,胜过炀帝坐天朝。”可见二者唱的是一脉相承的姊妹篇。

4.民间信仰

闽台高校 篇10

关键词:闽南文化,闽商精神,对台宣传,郑成功文化,闽台交流

2014年6月20日, 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 日本平户市以及国内外异地南安商会的代表和嘉宾共700多人聚集在一起, 共同拜谒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郑成功的故乡——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 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拉开序幕。腰鼓震天响、龙狮共飞舞, “两岸阵头大踩街”活动正式登场。由龙狮队、腰鼓队、布袋木偶、 大开道、器乐队等组成的10多个民俗“阵头”各展风采, 吸引了八方来客驻足观看。

由南安市人民政府、郑成功文化研究会、南安市广播电台联合闽南话广播协作网两岸15家电台, 现场直播“纪念郑成功诞辰390周年暨第三届南安·国际郑成功文化节”。热闹的气氛、熟悉的乡音正跨越海峡, 在微风中温馨地传播着。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居地, 海峡两岸地域相连、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语言相通, 自古以来两地交往就十分密切。台湾有80% 的居民祖籍福建, 目前台湾岛内使用闽南话的人口多达1200多万。闽南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

近年来, 南安市广播电台立足郑成功祖籍地的优势, 以郑成功文化为主题, 在“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郑成功研究会”等团体的配合下, 突破原有的传播方式, 积极拓展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 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闽南话文化栏目精品吸引台湾民众, 用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等乡音乡情感染台湾民众;同时在栏目中植入“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 并将其作为栏目的灵魂去触动台湾民众深藏内心的、 与生俱来的敢闯敢拼的情怀, 把同根同源、血溶于水的民族情感统一到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上, 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一、听“乡音”, 用相同的声音拉进两岸的亲情

“天黑黑, 欲落雨, 阿公仔揶锄头要掘芋……”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谣, 结合《咱厝人》女主播阿莹那清脆的闽南乡音, 又准时回响在闽台两岸的上空。“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20世纪40年代, 是福建群众移居台湾的高峰期, 他们在故乡的亲属多达80多万。但由于两岸断绝交往, 这些来自福建的民众无法回到家乡, 开始了与亲人和故土长达几十年的分离, 对家乡的思念, 成为这些祖籍福建的民众心底最深沉的痛。几十年过去了, 两岸终于恢复了交流, 但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 如今都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即便有心回乡看看, 也没有了那份体力。所以, 他们大多会选择通过对台广播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甚至通过对台广播来寻找失联多年的亲人。通过对台广播的闽南语节目, 不仅让这些老年人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也让他们在台湾的家中能够听到来自故土的乡音, 体会家乡的亲情。

对台广播将闽南文化植入闽南语广播中, 并通过广播、微信等多渠道媒体分享给台湾听众, 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 还能唤起他们对故土的深情回忆。在闽南语美食节目《咱厝美食》中, 我们通过探求“洪濑鸡爪”、“酸菜面”、 “草屯割包”、蚵仔煎、闽南“四物汤”等南安特色小吃的做法与渊源, 让台湾的年轻受众了解到, 原来在台湾常见的小吃都是来源于福建, 来源于南安。浓浓的乡音, 更激起了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那一种亲如一家的情分, 延续乡情, 根植民间, 渗透到了每一个同胞的心间。

闽南话广播是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 易引起彼此的共鸣。 通过闽南语广播消除隔阂, 传递温情, 分享最新文化的成果, 达到最终的情感回归。其次, 闽南文化广播节目推陈出新, 既回顾了祖上一辈的传统文化习俗, 又把握了互联网时代求新求变的心理, 及时报道和体现祖籍地的最新情况和发展变化, 符合台湾听众的所思所想, 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二、接“地气”, 用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不管是台湾同胞来到南安, 还是我们走进台湾, 当大家坐在一起泡茶、聊天时, 你一定会发现, 尽管两地的政治、社会形态有所不同, 甚至曾经分割近六十年, 但彼此之间的精神沟通却没有多少障碍, 在对事物的看法上, 双方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原因何在?血缘、文缘、地缘等即所谓的“五缘”文化, 其所代表的是闽台之间紧密的五种联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 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五缘”被认为是南安在发展闽台关系方面的优势所在。

如何在对台宣传中更接“地气”, 更容易形成“以内容吸引人”、“以容量留住人”的新广播模式呢?在节目中,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利用亲缘、血缘关系, 讲述平实感人的故事, 同时结合闽南俗语、打油诗、童瑶、歌谣等, 进一步满足台湾百姓的需求, 拉近彼此的情感, 以共同的语言讲述共同的文化。

首先, 从“文缘相承”看传播效果。“文缘”, 在闽台文化、 教育、艺术、民俗、宗教诸多领域中一脉相承。“文缘”可细分为“语缘”、“诗缘”、“戏缘” (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木偶) 、“乐缘” (南音、铜乐小调等) 、“艺缘” (木偶头雕刻、 花灯、石雕、木艺等民间工艺) 、“俗缘” (节庆习俗、婚嫁习俗等) 、“信源” (妈祖、广泽尊王等) 。“文缘”林林总总, 丰富多彩, 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闽台文化一脉相承的气息。

闽台的主要方言为“闽南方言”, 福建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对“闽南方言”的熟悉、理解和应用, 这使得福建媒体特别是闽南的媒体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同源化文字”解读, 这样解读出来的讯息在对台广播中偏差也会较小。

其次, 从“血缘相亲”看“受众选择”。春秋战国时期, 闽越族部落选择舟楫, 成了首批登上台湾岛的原住民。据说, 现生活在台湾中部山区、平原、岛屿上的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的原住民, 至今还保留着造舟出航、额头刺青和文身等习俗, 这是古闽越遗风的延续。南宋时期, 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开始到澎湖屯垦。明代开始, 福建人大批移民台湾。清朝康熙年间, 台湾划归福建省, 出现了历史上长达200年的“闽台合治”。据1926年统计, 台湾民众祖籍为福建的占83.1%, 其中泉州府属各县占44.8%。

“血缘相亲”是现代社会人们“寻根”的原动力, “家人亲戚的话比外人的话可靠, 同乡人的话比外乡人的话可信”。 因此, 对台广播要从“同声同气”、从闽台两地文化相通之处入手, 增进台胞对闽南文化和内地发展的关注, 同时挖掘郑成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九日山祈风、凤山旅游文化等本土文化要素, 让对台广播更接“地气”。使两岸关系在认祖归宗的亲情的基础上, 唤醒两岸统一的愿景;在老乡同乡的情感中, 填平心理深深的鸿沟。

三、展“魅力”, 用相似的“魂”凝聚共同的“心”

20世纪80年代, 由台湾歌手叶启田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红遍了海峡两岸, 并经久不衰。歌曲唱出了闽南人共同的“魂”——“爱闯敢赢”的闽商精神。

多年来, 对台广播一直在挖掘和创新闽南文化要素的精神之魂及其呈现形式, 只有在节目形态中植入两岸观众能产生共鸣的“魂”, 才能凝聚起两岸人民共同的“心”。

在对台广播中, FM881广播电台结合闽商精神、海洋文化, 把“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新时代闽商精神植入栏目中, 建立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使海外各国闽商、海外侨商、 港澳台新闽商, 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航行和发展。

台湾文化尽管有其浓郁的本土特色, 但它是闽南文化的一种自然延伸和拓展, 与中华文化更是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链。特别是在“输人不输阵”、“爱拼敢赢”的闽商精神鼓舞下, 两岸文化商贸交流激发出了极高的热情与创造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需要透过两岸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来共同发展, 两岸共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 应当携起手来, 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深耕本地文化资源, 搭建两岸交流平台。2008年以来,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的发展态势, 合作交流深化, 与此同时, 随着两岸信息社会的发展, 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对台广播资源正由“独享”变成“共享”, 内容也由“异质”趋向“同质”。对台广播报道和栏目更应顺应形势发展和媒体自身的需要, 通过突破、创新, 有效地引导听众, 同时在栏目中合理应用本土资源, 用闽南文化要素更多地接“地气”, 力求使台湾受众“深有所感”, 互为交流沟通, 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杜苏闽.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J].中国广播, 2014 (10) :32-34.

上一篇:本科生教育学下一篇:图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