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

2024-07-29

产业资本(精选12篇)

产业资本 篇1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概念的界定

在资本论中, 产业资本被定义为投在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其存在和运动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增殖自身, 它的运动呈现为一种循环运动。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资本的价值从货币资本形态出发, 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 相应地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 实现增殖后又回到原来出发形态的运动过程。

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来看, 应该说是先有产业资本, 后有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开始阶段基本上是依附于产业资本的。而它真正独立于产业资本, 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不过, 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金融资本开始与产业资本展开了博弈。

一般来说, 只有那些投资实业, 并且具体控制某个企业、直接参与管理的资本, 才能称为产业资本。而在资本市场中控制公司股权的资本才可以被严格地称为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则以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代表。

提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就要提到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是指由于我国早期的制度设计, 只有占股票市场总量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交易 (流通股) , 另外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则暂时不上市交易 (非流通股) 。按照西方早期的金融资本理论划分, 非流通股在性质上属于产业资本, 而流通股属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 表现为:产业资本的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 金融资本的表现形式是虚拟经济。

上市公司上市时, 国有股、法人股就被剥夺了上市流通的权利, 从而直接导致我国在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初始设计时就出现了股权分置的情况。股权分置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是当时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制度上设计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是中国股票市场得以建立、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政府而言, 股权分置一方面能够控制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又能募集到大量资金。但是股权分置也存在很大弊端, 结果是:占三分之二绝对多数的国有股不能在证券市场上流通;占三分之一少数的流通股股东以远远高于股票面值的价格认购股票。所以它一直成为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托宾Q理论是现实中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套利的基础

托宾Q理论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 可作为衡量是否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这个比率称为“Q”。其中, 企业的重置成本指建造这个企业所需成本;企业的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总额, 它等于每股的价格乘总股数之积。用公式表示:

如果Q<1, 即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小于新建造企业的成本时, 收购该企业比建造新企业便宜, 此时会选择收购该企业, 就不会出现新增投资。

如果Q>1, 即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大于新建造企业的成本时, 建造新企业比收购该企业便宜, 此时当然会选择建造新企业, 就会有新增投资出现。由上说明, 若Q比较大时, 新增投资会较大。

在股权分置改革后, 部分限售股票允许上市流通。当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较高时, 即当Q>1时,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大于在实体经济中产业资本对相关企业股权的定价。因为存在这种价差, 产业资本就会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解禁的上市公司股权, 即存在从股票市场退出的理由, 这时它可以重新投资实业, 从而完成套利。进一步, 可能产生以下后果:原来的上市公司失去主要管理团队后, 开始走下坡路。而刚刚成立的新公司又在逐渐壮大, 再经过运作上市, 这时又给产业资本的套利提供了可能。因此, 可以看出:由于企业股票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存在价差, 产业资本的这种直接套现只是这些股东减持的一个动力所在;这些股东抛售股票获得资金后重新投入下一个即将上市的公司, 待新公司上市后再次套现是减持的另一个动力。这种模式重复循环, 实际上使大小非从二级市场的多头转变为空头。

当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 即当Q<1时,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小于在实体经济中产业资本对相关企业股权的定价。此时重新建造类似企业所需成本会高于购买已经上市的公司的股票, 这样当然会选择购买市值较低的公司的股票, 从而出现抄底或者并购等一系列做法。因此, 可以看出:由于企业股票市场价值小于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产业资本此时从股票市场退出的可能性很小, 替代的做法是并购其他市值较低的公司。

凸显的一个现实问题是, 如果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套现后, 把资金投入到待上市的新公司, 等到新公司运作上市后再次套现, 这样产业资本“左右逢源”, 在一轮一轮与金融资本的“蜜月”、“离异”、“联姻”的路途上完成超常规的套利操作。这主要缘于国内对于上市公司主要股东的这种行为没有在制度上和法制上进行约束, 因此存在这种套利空间。国外的制度比较成熟和完善, 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出售原有公司后, 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即禁止在一段时间内, 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在股票市场上抛出原公司的股份后再入股同行业的企业或者组建同行业的公司, 这就使该股东在若干年内无法再涉足这一行业, 从而产业资本反复套利的模式无法实现。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根据投资时间的长短和投资方式的差异, 金融资本又可以分为财务投资者和证券投资者。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模型

1.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

股票市场上存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这两种资本都有两个可选择的策略, 即做空与做多。如果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选择做多, 两种资本得到的效用都是9; (在经济学中, 具体的数值并没有意义, 只是用来作比较。) 如果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选择做空, 则两种资本得到的效用都是2;如果一种资本做空, 另一种资本做多, 那么做空得到的效用为10, 做多得到的效用为0。图1的支付矩阵描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图1中的数字均表示得到的效用。

2.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过程如下

先考虑产业资本的策略选择。产业资本在考虑金融资本的策略选择的前提下来决定自己的策略选择。根据已知的支付矩阵, 如果金融资本选择做空, 则此时产业资本也选择做空。 (因为做空的效用2优于做多的效用0。) 如果金融资本选择做多, 此时产业资本仍然选择做空。 (因为此时做空的效用10优于做多的效用9。) 这样, 无论金融资本选择做空还是做多, 产业资本均选择做空, 此时做空是产业资本的占优策略。

按照以上思路来分析金融资本的策略选择时, 我们会得到类似的结论, 即无论产业资本选择做空还是做多, 金融资本均选择做空, 此时金融资本的占优策略也是做空。

3.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博弈后结论

博弈双方都有一个占优策略, 即做空。这样该博弈有一个占优策略均衡 (做空, 做空) 。此时, 再仔细分析一下该矩阵, 我们发现:双方都选择做空策略是因为即使双方都采取合作的做法 (即都选择做多) , 这时股票价格可能会上涨, 对于两者整体来说可能会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每一方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 都会有一种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冲动, 即单方面偷偷独自采取不合作的策略 (即做空) , 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双方都会担心因为对方做空而给自己的利益带来损失, 这样双方都会产生先于对方做空的策略, 这样所赚到的盈利要好于做多。此时如果当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且这样实施后, 一方的做空会引致另一方的抛售。这样 (做空, 做空) 的最差结局就会出现, 不仅使得整体利益下降, 各自利益也没有得到满足。

事实上, 低位抛售无论对产业资本还是对金融资本来说, 都没有任何好处。但是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博弈的角度, 两者均会选择做空。首先产业资本存在做空冲动, 因为:第一, 当初股权分置时, 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 这些非流通股当初以极低的成本购入, 即使按照暴跌后的市价套现, 仍然能获取暴利。因此市场很难准确估量解禁后的套利冲动。第二, 后续的产业资本筹码会越来越多, 抛售难度会越来越大。第三, 产业资本也面临着宏观调控下的产业转型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套利的冲动之外, 产业资本套利还存在另一种冲动, 即套现后可以继续进入到下一个待上市公司, 等时机成熟后开始新一轮套现。所以, 此时产业资本会大量抛售所持有的股票, 而众多蓝筹被抛弃使得金融资本也更加确信产业资本做空的策略。此时, 如果股票市场上流动性的增长跟不上流通盘涌现的速度, 那么就会造成股票价格的下跌, 此时金融资本自然也会做空, 资本市场也必定会走低。这个时候对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来说, 抛售 (做空) 就是他们的占优策略。这就形成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囚徒困境”。

这样的恶性循环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当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抄底或者并购等行为,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又会频频做多, 重新抬高股价, 新一轮的博弈会重新开始, 形成一个重复的“囚徒困境”。

在我国, 股权分置和全流通这两个时期,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力量对比是有所不同的。在股权分置时期, 金融资本占据上风, 这时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票定价权基本由流通股确定, 也就是由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导的金融资本之间的博弈来确定。最近几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 逐渐进入全流通时期, 以前的非流通股大部分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转变为流通股。由于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人们对金融资本的信心, 此时产业资本又似乎有上升势头。随着股权分置的改革, 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之后, 出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博弈和转化, 并且逐步实现融合的趋势。毕竟产业资本是金融资本增殖的源泉, 金融资本是产业资本增殖的助推器。因此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博弈,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双赢的格局。

摘要:本文首先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托宾Q理论来分析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单方向套利过程;同时运用博弈论来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两者双向的博弈过程。

关键词: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套利,博弈

参考文献

[1].付刚.解禁引发估值向下:产业资本套利金融资本买单.华夏时报.2008.4.12.

[2].黄君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博弈困境.证券时报.2008.5.14.

[3].王盛, 叶军.地板界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博弈.中国木业国际网.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5].耿玉新.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学解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

产业资本 篇2

主导:本身成长性搞有高创新率,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有关键性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支柱:总产出中占比较大的产业。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新兴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的产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的产业分类)

课本: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加快了工业结构的变换过程,使得新兴产业出现的间隔比以前大卫缩短。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超出传统产业、具有全新经济形态的产业群;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形态下的技术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使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的产业

1.1 产业性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它的生态性。二是循环性。三是智能性。(自动化)四是福利性(产量最大化,福利最大化)

1.2 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刚刚兴起而且发展速度很快的产业,目前技术水平还较低,产业规模还较小,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或成长阶段)(传统高新技术产业大都已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快速成长期。

1.3 产业范围和领域不同

五大类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六大准则

国家意志准则、市场需求准则、技术自主准则、产业关联准则、就业带动准则和资源环境准则

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已演变为一个研发活动较少的加工制造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致力产业资本融通创新 篇3

“广东省上市公司今年将超过220家。资本市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支持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于拓展,广大中小企业尚未得到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我国中小企业1200万家,但上市公司只有2500多家,反映出资本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

侯外林指出,在我国金融资产总量中,银行资产占比超过80%,证券占比仅为8%,无论是总量、深度还是广度都存在不足。但是当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史无前例,产业资本融通面临的机遇也前所未有;统一监管、服务于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三板市场正在积极筹建之中;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也将完成清理整顿工作。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资本市场的层次将不断丰富,服务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支持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证监会不断出台的改革举措致力于满足实体经济需求,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更好地为国民经济、中小企业、 三农服务。广东证监局将进一步转变改革的理念、发展的观念和监管思维,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拓展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力,努力为推动产业和资本的有效对接创造条件”,侯外林说。

“当前广东省面临国企实施战略性并购重组改革的机遇。广东国有资产的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但国企资本证券化的程度非常低,广东省的国有企业应进行资本运作,推进并购重组”,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在论坛上表示,将推动广东省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打造三到四家资产超千亿元的企业。

李鲁云介绍,推进国企并购重组,要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资源,打造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产业基地,如国际性的汽车产业基地、稀土龙头企业、医药龙头企业、传媒龙头企业等。应引导基础设施行业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推动港口并购重组,形成分工合作的港口体系,大力推动全省机场并购重组,提升广东机场的整体竞争力,大力推动污水处理企业的并购重组,打造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圈。

她表示,要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打造若干航母型企业。推进省属24个国有企业集团之间的板块调整,打造三到四家资产超千亿元、两到三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航母型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大力推动粤电集团、交通集团等优势比较明显的千亿元国企实现整体上市。积极支持省属企业海外并购,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动国企与民企的联姻,打造若干混合型的大型企业。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路径分析 篇4

1、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简介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主要是指以股权关系为纽带, 通过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结合。从两种资本 (产业资本、金融资本) 的载体来看, 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可见,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间的资本联系、信贷联系、资产证券化 (股票、债券、抵押贷款或实物资产的证券化) 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结合、信息共享等等的总和, 是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 为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 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档次的进行的一种战略选择。

2、国内产融结合现状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 这是社会资源达到最优效配置的客观要求。公开资料显示, 世界500强企业中, 有80%以上进行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近些年,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 特别是国企, 纷纷圈地金融, 控股证券公司、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它们都把金融板块视为重要的业务板块和潜在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提出打造金融平台, 实现“产融结合”的构想。据调查, 目前正常经营的52家信托公司、50家资产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25家财产保险公司以及39家人寿保险公司的股东情况, 非金融企业集团已经实际控制了24家信托公司、19家证券公司、12家财产保险公司以及20家人寿保险公司, 分别占到受调查该种类金融机构的46.2%、38.0%、48.0%和51.3%。这些公司大多为央企或行业龙头, 例如:联想集团参与国民人寿的发起, 并成为汉口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以及苏州信托的第三大股东, 2010年3月又收购了中银国际证券12%的股权, 并且旗下有弘毅投资和君联资本立足于风险投资业;海尔在组建了财务公司、合资成立了海尔纽约人寿后, 又成为青岛商业银行、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宝钢、五矿等央企纷纷成立自己的金融业务板块, 旗下有基金、证券、期货和信托等业务;2012年6月江西铜业旗下江西铜业 (北京) 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运营, 主要从事金融服务业、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 (PE) 、投资理财、咨询顾问等五大业务。

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动因

1、多元化经营, 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在实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不但可以分散风险还可以稳定公司业绩。经营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金融领域, 因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运转周期不尽相同两者的结合可以缓解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冲击。同时, 金融业处于整个经济产业链的最高端, 在市场经济低迷时, 可以为实业提供宝贵现金流, 实现金融业务和主营业务的互补, 发挥协同效应, 提高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2、分享金融业的高收益

趋利性是我国产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最重要最直接原因, 产融结合能给它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成为了原动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长期处于相对垄断低位, 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行业利润丰厚。据上市公司年报统计, 金融服务业的毛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达到50%和19%以上, 为所有行业最高。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为10412亿元, 相比2010年7637亿净利润, 增长率达36.34%。金融业拥有天然的超乎实业运作的高额利润, 金融行业还是一个牌照和权力统治的行业, 资源的稀缺造就了这个行业必然的超额利润。可以说, 金融行业的高门槛和牌照的稀缺性决定了高收益, 这一趋势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持续。例如以饲料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希望集团, 其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持有该行4.99%的股权, 其2006、2007、2008年从民生银行获取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25亿元、3.74亿元、4.66亿元, 分别占同期公司利润总额的70%、94%、150%。另一方面, 金融企业上市还可以为参股的产业集团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机会。例如2004年宝钢入股建设银行, 到2005年10月建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当天, 宝钢账面盈利超过40亿元

3、满足公司融资需求, 降低运营成本

企业集团在主导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通常会涉及大量外部金融交易活动, 必须按较高的市场价格向金融企业支付相应的报酬费用。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 可以将相当一部分体外循环的资金变成体内循环资金, 以达到节省对外交易成本支出、增加企业集团内部利润的目的。比如, 海尔集团利用海尔财务公司开展同业拆借、国债投资与回购等金融业务, 向成员单位提供融资近60亿元, 累计节约资金成本约2亿多元, 成功地将集团的外部融资成本降低了3%以上。

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路径分析

参控股金融机构的主要途径有四种:包括独家或多家联合发起设立;借金融机构增资扩股之机参扩股;直接或利用关联企业去控股金融机构;借原股东退出之机受让金融机构的股权等。产融结合具体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参 (控) 股证券公司

企业集团投资控 (参) 股证券公司, 既可以利用证券公司的特定功能为企业集团资本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也可以通过分享证券业的丰厚利润获得高额回报。证券公司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桥梁和纽带, 可以帮助企业集团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 获得产业开发所需的资金;同时通过帮助企业集团实施收购兼并活动, 既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向优势产业聚集, 又可以促进企业集团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的扩大, 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 通过参与证券市场交易, 可以分享证券市场的丰厚利润, 为企业集团的资本积累提供一个新的赢利模式。目前国内共有106家证券公司, 已上市的证券公司不足20家,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未来将有大量的证券公司上市, 并且这种证券牌照将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参 (控) 证券公司未来有可能分享到高额的溢价回报。

2、参 (控) 股商业银行

在现代金融业中, 银行业处于核心地位, 企业集团进入银行业是实施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项最基本、最核心的金融业务, 也是健全企业集团金融功能的必然选择。

企业集团通过控股商业银行的储蓄功能, 利用其可以吸收存款的有利条件, 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 实行一种资源外取战略, 从而实现了金融资源在企业集团的内部化, 有力地支持了企业集团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和实施高速扩张战略, 赋予了企业集团强大的融资功能, 并将彼此的借贷关系内部化后, 可以为企业集团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效益。此外, 银行资本的利润率远远高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进入银行也可以分享到其高收益。

3、参 (控) 股基金公司

企业集团在实施金融产业发展战略过程中, 通过某种形式入主基金业, 既可以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效益, 又可以开辟一种新的产业融资渠道。企业集团通过直接发起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可以将社会上一些闲散的资金 (金融资源) 集中起来, 用于企业集团开发的一些有赢利前景的项目投资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讲, 为企业集团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工具, 开辟了一种新的产业融资渠道, 为企业集团实现“资源外取”战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同时, 企业集团通过以某种形式间接发起成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并利用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申购与赎回的便利以及专业理财功能, 在开放式基金寻找到赢利好的证券投资品种时, 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闲置的流动资金, 加大对开放式基金的申购, 以获取高于银行的存款利息且相对安全稳定的收益。通过投资基金专业理财功能, 有利于企业集团树立资金的机会成本意识, 提高自己的资金使用效益, 为企业集团闲置的流动资金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的套利工具。

4、设立风险投资公司

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风险投资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模式, 通过发起成立风险投资基金, 对创业初期难以在传统的投资模式下获得资金支持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和初级矿业公司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辅导。当这些项目孵化成熟后, 实现其上市后的高溢价汇报。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集群 论文 篇5

基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摘要:介绍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点与作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关系,二者之间互为前提又互相促进;提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一是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农业产业集群规划,二是注重培养和扶持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

关键词: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产业集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拥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数量日益增多。农产品地理标志使标志所在地区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该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弘扬和宣传。地理标志与农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充分的法律保护,加强对其品牌效应的利用,将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内涵与作用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内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的解释,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理标志区别于传统知识产权的两大特点为:第一,地理标志的权利主体是特定区域内的全体农民,而非某个特定的权利人专属,即地理标志为一项共有权利。第二,地理标志不像商标权、著作权那样具有一定的权力保护期限,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没有期限的,即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永久性的。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作用

首先,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农产品地理标志采取登记保护制度,特定区域内的达标企业和农户可以无期限地使用该地理标志,标注该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即表明其来源于特定区域并且达到了较高的质量要求且具备特有品质,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基于对地理标志的信赖而更倾向于购买其产品。此外,地理标志还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其次,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由于地理标志是一项共有权利,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或农户所生产农产品的原材料、工艺设备、安全卫生条件等必须沿革符合一定标准,才可能被登记为地理标志进行保护,这就推动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避免了分散经营、质量不一的农产品生产状况。

第三,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特定的良好品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提升该标示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价格水平。以湖南桃源县的“野茶王”为例,自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起,产品不但在全国范围内打开了市场,销售价格也平均上涨了20%,企业效益和农民收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地方产业集群

60%;印度约有350个中小企业集群,出口产品占全国的60%。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聚集效应、竞争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

首先,农业集群化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前提。农业是对自然资源依赖度较强的产业,农业资源的天然地理分布使得某一地区因特殊的资源、环境等条件,吸引了农户和农业联合体来进行特定的农业生产。这种为了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而集中在特定区域的生产有利于农业的集群化发展,同时也是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前提。

其次,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往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拥有地理标志的产品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促使该产品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围绕地理标志产品上游的品种改良、种植、新品种开发等科研力量,生产加工等中间环节,以及下游的产品销售、品牌推广、物流配送等环节逐步形成聚集效应,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得以形成。

第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价值。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扩大相关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并且围绕该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开展的科研、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农业产业集群成为地理标志这一无形资产的有形载体,它可以实现地理标志的价值最大化。

三、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一)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农业产业集群规划

对于已经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区,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规划,使该地区围绕该地理标志的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更加科学合理地布局,促进该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良性发展。对于具有一定地理优势但尚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的特色农产品,政府可以通过规划该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出口、扩大规模等措施,为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有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注重培养和扶持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

企业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实施者,其自身的规模、效益、竞争力对地理标志的发展和价值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对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引导他们加强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提升产品和生产环节的科技含量,协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将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和地理标志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①林东华.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②崔俊敏.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商业时代,2009(18)

③常跃智.宁夏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前景思考.甘肃农业,2008(12)

④洪艳.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提升湖南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9)

股市定价落入产业资本之手 篇6

马克思说,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这波股改行行情使“大小非”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很多人做了一辈子实业。也没“大小非”解禁减持来得快。

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本轮大盘下跌过程中,有上千名上市公司高管纷纷减持套现,这说明中国股市目前溢价过高,高到让上市公司的高管对继续在本公司从事实体经济丧失了兴趣。毕竟,上市公司高管由于直接掌控上市公司的经营,最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产品价格变化等等,具有信息优势,知道公司值多少钱。

市场上以三四十倍的市盈率水平进行股票买卖交易,势必也难能长久。特别是股改以后上市公司业绩的确是上去了,但其中难免会把先前隐藏下来的利润进行集中释放。在过去的两年,A股市场静态市盈率远远超过国际水准。事实上,近期“大小非”的抛售,从某种意义上,流通股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2007年流通股东把股价炒到不合理的高价,才带来了今年“大小非”的坚决卖出。

尽管“大小非”经历了股改送股的成本付出,但是其总体股权购入成本仍然极低,即便按照暴跌后的市价套现,依旧能够获得暴利。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由于不少股东是作为财务投资者进入的,仍有强烈的卖出意愿。特别是不少个股经过了两年牛市的炒作后,股价已经远远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撑,这样的股权只要有上市的机会,大都会选择卖出。而“大小非”解禁造成的市场筹码批发式供给,也导致基金等机构成为弱者。这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资本,因为连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投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大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必须客观地看到,全流通阶段,尽管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表面上是一致的,但是,这更多指的是在股市上涨时的情景,“大小非”和其他股东都将在持有中获益,但是,当市场长期处于高估值状态,或者进入“大小非”股东所认为的高估值区域时,对企业经营和盈利状况更加了解的大股东将会抛售,成为重要的空头力量。更不要说“大小非”的成本远远低于股价,而股价又被高估的时候了。前期的高估值水平难以为继,高估值又引发上市公司无节制的融资冲动。融资用于不产生整合效应的外部并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仅靠内生性增长已无法支撑目前的高估值,而过度依赖外部并购将模糊中国股市与成熟股市及实体资产的界限,进一步凸显高估值的脆弱性。很多公司交叉持股就是例子。

根据测算,未来两年,如果“大小非”有一半减持,市场就需要接近10万亿元的巨量资金,才能维持现在的股价。“大小非”解禁只是市场存量供给,此外,市场还有增量供给,其中包括IPO、再融资和创业板、股指期货。从最简单的供给与需求上来说,市场重心必然下移,这也是“大小非”们减持的原因。

同时重大的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还来源于上市公司业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而在去年,此数据一度达到50%左右,显示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已经放缓。由于银根持续紧缩的负面效应与累积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可能出现拐点,且会迫使小非大量减持。其实产业资本从玩具事件已经看到了急于套现的迫切性,而珠三角、温州民营企业数以万计倒闭,更坚定了产业资本择机出逃的信念。

“大小非”减持有利于形成新的估值平衡

在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所决定,而反映到股市当中就是股价由资金预期暂时主导。随着限售股的纷纷解禁,A股市场将从原先的1/3流通向1/2流通且迅速向全流通过渡,这就意味着市场的筹码供应量将超出资金的承接预期。此时,筹码与资金需要在一个新的低位获得平衡。那么,资金流动性过剩所支撑起的高估值体系自然土崩瓦解。统计显示,今明两年“大小非”解禁市值合计近10万亿元,超过了再造一个股市的容量。

在A股市场剧烈动荡之后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在寻找新的估值均衡标准。虽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同一上市公司的估值给出不同的“叫价”,就如同A股与H股因不同的市场所带来不同的角度而形成同一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价格一样。但是殊途同归,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最终着眼点均是企业的内在价值。只不过因为二级市场的资金、题材等市场因素的不同而略有差距而已。所以,产业资本的“出价”更符合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从而形成二级市场股价走势的新坐标。

因此,凡是产业资本“出价”与二级市场接近或高于二级市场股价的话,往往意味着在产业的角度,目前二级市场股价是低估的,反之亦然。

证券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最直接的影响是产业资本可以通过具有流通性的股票获得参与虚拟资本的定价。当股市泡沫泛滥,市盈率偏高的氛围下,管理层或大股东的理性选择是增发股票,促使股价回归理性,而当股价被低估时,管理层可以回购自己的股票,大股东或并购者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扩大自己的控股比例或控股权,从而使得价值回归。在股改当初宝钢股份、紫江企业等众多企业承诺回购股份,在股价跌破承诺增持价时,这些公司完成了增持承诺,如今看来,他们确实买到了最低价。这一幕,也让人们想起了2006年国航上市“破发”时国航董事会马上决定回购的往事。

在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减持套现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一些另类。3月19日,美的电器两大非流通股股东美的集团、开联实业主动放弃在今年3月22日限售股解禁时减持的权利。不减持作为一种积极的姿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估值的认可。

还有从苏宁电器、大族激光、伟星股份等多家优质民营企业来看,经过了公开发行和再融资,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大多不到33%,如果再减持,控股权地位难以为继。倘若A股真正进入了全流通时代,难免会发生竞争对手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恶意收购的事件。

与此相比,金融资本不过是玩筹码的行家。而已经或者接近全流通的股票市场定价和股票运行将具有示范作用和接近其市场真实价格的意义。

制度性缺陷亟待填补

股改启动之初,管理层、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已经明确地达成一个契约,“大小非”付出对价,为今日的流通权买单。就目前的法律规定而言,“大小非”和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行为并不违法,但此举却令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基础受到伤害。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高管买卖股份的行为,2007年4月9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对转让股份基数的确定、短线交易禁止期的计算、交易窗口的选择、股份变动的及时披露等多个事项做了明确规定,以遏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超比例转让所持公司股份或在六个月内进行短线交易的违法行为。

然而在高薪与“巨额套现”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选择主动辞职,绕过《公司法》和证监会“严控高管买卖股票”的相关法规,就成为部分高管的“最优选择”。

批评辞职高管的套现行为不道德毫无价值,市场规律,价高时售,价跌时买,本属寻常。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高管套现行为普遍,而增持行为凤毛麟角,这种市场之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是否需要矫正?

全流通对于A股市场来说是一个新的格局,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市场参与者对于全流通后市场的认识都还存在局限性。新情况需要新的监管体系,目前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备,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以及“大小非”的市场行为需要新的监管体系进行规范。虽然“大小非”股改的对价已经支付了,“大小非”股东要卖出不应受到限制。但国内对于主要股东的竞争行为没有进行约束。在国外,主要股东出售原有的公司之后,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就是该股东在若千年之内不得再涉足这一行业。但是在国内,上市公司股东在二级市场套现后。可以再成立一个新公司,由此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原上市公司失去了主要管理团队后,开始走下坡路,而新公司则红红火火地做起来了,然后再运作上市。就这样产业资本就完成了他们的套利操作。如果上述担忧成立,那么则意味着减持之后的资金,相当一部分将不会再度进入二级市场,而是通过投资PRE-IPO项目来循环套利。股市将彻底沦落为一个“提款机”。结合境外经验,管理层可考虑尽快出台这方面的限制措施,例如控股股东卖掉股权后,应该在至少3年内不能从事同业竞争性业务等等。同时要让股市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消化扩容大跃进的后果,消化“大小非”流通压力。除慎推创业板外,还要减少新股扩容压力,减轻再融资压力。同时,要对今后再融资进一步规范。而在世道极度低迷时,应鼓励上市公司回购流通股。目前“大小非”减持的信息不透明,相对于上市公司回购先行披露而言,“大小非”先减持后公告的方式有待调整。“大小非”减持的公告方式应该调整为先公告后减持,公告的内容应具体到减持数量和减持的时间范围。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7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产业资本 篇8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其作用

人力资本概念真正确立源于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缺陷的发现。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将经济增长只归因于劳动、物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在柯布·道格拉斯集合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Q=AKαLβ) 中, 资本K和劳动L仅仅是数量上的规定, 即它们是同质的, 可以相互替代。传统理论只重视劳动力的数量, 却忽视了劳动力质量因素。这种缺失导致新古典经济分析模型无法解释经济增长中的索罗余值和其他一些理论难题。舒尔茨正是在传统理论的窘迫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将经济增长的“余值”和新古典经济学所面理论难题归结为人力资本的贡献。人力资本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根基。人力资本也存在不足之处, 即它片面强调了人作为理性的人追求自身资源的积累作用, 却忽视了人的社会特性以及个体资源运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社会背景。针对这些缺陷,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人的社会属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 人力资本及其作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人的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获得需要接受一些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等。贝克尔在其成名作《人力资本》中写道: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与心理收入的活动, 被称为人力资本投资。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多种形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使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 人力资本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他资本只有和人力资本配合才会发挥其效力。

人力资本, 即人的知识和技能, 它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行动者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 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可动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本可分为同质型人力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具有非竞争性、难以模仿性、价值性、稀缺性等特点。异质性人力资本行动者在社会竞争中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它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竞争优势。

2. 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 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 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 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 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人力资本关注人自身资源的开发, 强调个体素质的提高与经济水平的关系。与人力资本不同, 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相互信赖、互惠互利、社会合作等方面。社会资本常常被看作公共物品, 资源共同体中的成员都能享受到社会资本的效应。

社会资本有助于行动者利用社会结构中其他成员所拥有的稀缺资源。社会资本的高低决定了拥有这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义务、期望、互惠、信任与合作机制能够使社会结构间的信息和情感沟通, 降低了行动者与外界交往时的信息的不对称;正式和非正式规则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任何个体和组织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处于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结点, 通过与之相关联的结点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在以儒家文化为底蕴形成的具有差序格局特征的中国社会结构中, 社会资本对于个体与组织的发展尤为重要。

3.文化资本及其作用

布迪厄指出, 文化资本是“指一种标志行动者的社会身份的, 被视为正统的文化趣味、消费方式、文化能力和教育资历等的价值形式”。文化资本主要存在于知识与文化生产的领域, 它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是构成社会符号的基本条件。在功能上, 文化资本的主要效用在于给个体带来超常价值。它能为拥有文化资本的个人提供物质利益和符号利益等多方面的庇护。

按照布迪厄的观点, 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第一种是身体化状态。例如, 长久地附着在个体思想和身体中的性情;第二种是客观化状态。当文化资本转化成文化商品时就属于这种状态, 例如, 电影、图书、器械等;第三种是制度化状态。当身体化文化资本以某种方式得到正式认可时就属于这种状态, 例如, 学位证书。布迪厄认为, 身体化文化资本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本形式。因为其他文化资本形式都可以从身体化文化资本找到根源。因此, 身体化文化资本是最基本的状态。

身体化文化资本体现了个体价值信念、理想追求、精神气质。它是个体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客观化文化资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对国内外现当代优秀文化主动选择的客观结果。它是行动者获得全体人类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身体化文化资本的基础和源泉。通过制度化文化资本, 个体拥有的文化资源存量能顺利地得到社会认可, 为其融入社会结构网络之中提供便利。

校长成长过程的资本构成及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1.校长人力资本及其作用

校长人力资本是指校长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所拥有的经营管理知识、技能、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总和。校长人力资本是一种异质型人力资本, 即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校长在其成长过程中, 其人力资本是通过其接受的学校教育、管理专业实践 (如担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务) 、学校管理培训 (如校长培训) 以及自我研修等途径积累的。

校长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具有较高水平异质型人力资本水平的校长能够突破传统并创新学校发展模式, 避免学校陷入同质化境地, 使学校始终拥有非均衡优势, 从而有效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校长还能根据自身拥有的科学管理知识和技能优化学校内部结构, 实施卓越管理, 协调学校内部各种力量, 从宏观上谋划学校发展;优秀的校长依据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各种外部的机会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决策, 以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

2. 校长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校长社会资本是校长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 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社会资源并转化为学校利益和促进自身职业成熟的能力。以校长通过社会交往形成的信任、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威望、声誉等为表现形式, 并以校长所拥有的社会头衔为其社会关系特征。

学校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镶嵌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普特南指出, “社会资本与学校运作方面也有紧密的联系”。“当教师、家长、校长之间具有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时, 将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校长利用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本为学校拓展发展空间, 获取优质稀缺资源, 构建学校发展的资源共同体。学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 不仅校长的人力资本是异质型人力资本, 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本也具有类似的特性。他们拥有的知识和能力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评估, 大量表现为非正式的默示或隐性知识, 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合作, 才能相互理解与认同, 最终形成文化共同体。只有形成文化共同体, 才能具有文化冲突, 为凝聚学校各种力量, 共同致力于学校发展创造条件。因此, 校长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高超的管理技能和远见卓识的前瞻意识, 更要善于谈判、交际和应酬。由是观之, 社会资本在校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 校长文化资本及其作用

校长文化资本是指校长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适应校长学校管理和学校经营活动的文化艺术修养、气质、风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以作品、文凭、学衔为其符号特征。校长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身体化状态。这是校长最重要的文化资本的形式, 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价值观、人格特征、品德修养、文化艺术修养、气质、风度、行为方式、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信念、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意识等;客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作品、占有的图书资料等;体制化状态具体表现为校长获得的各种资格证书、文凭、被授予的各种称号、名誉等。

产业资本 篇9

1. 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 它可以被用来创造收入, 是企业进行再生产所必需的, 与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资料的资本是相同的。贝克尔则认为,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或者是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

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大多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李建民和伍中信从个体角度定义了人力资本, 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身上、后天具备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素质。邵云飞和唐小我认为, 人力资本的实质是知识资本。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使得人力资本变得重要。兰玉杰和陈晓剑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凝结于人身上, 投入到生产中的知识、技术、能力、健康和努力程度等因素的价值总和, 它是以劳动者的异质性为前提, 它反映了人的观念、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素质的稀缺性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关系。

从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可以看出, 除西奥多·舒尔茨以外, 其他人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产相混淆。本文倾向于西奥多·舒尔茨的观点, 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 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 在积累和增值的同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本。人力资本又可以分为个体人力资本和群体人力资本。

2. 知识资本概念的研究。

最初, 知识资本是由西尼尔于1836年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提出的, 他认为知识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提出知识资本概念的是加尔布雷思, 他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动态的资本形式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托马斯·斯图尔特是知识资本概念的大力推广者, 他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 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忠诚度和公司文化、制度和运作过程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等都反映为知识资本。布鲁金指出, 知识资本是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包括市场资产、人才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

在国内的研究中, 钱省三认为知识资本的本质是能带来市场交易价值的价值, 而且只有那些能创造市场交易价值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申明在《知识资本运营论》一书中也指出, 知识资本是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是企业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要素。王兴元认为, 知识资本是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 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并投入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具有知识含量的无形资产及其载体。

鉴于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资本概念的理解, 除加尔布雷思和钱省三以外, 其他人将知识资本与知识资产 (或无形资产) 相混淆。笔者认为, 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或总结, 知识资本不应该等同于知识资产 (或无形资产) , 知识资本具有一般资本的特征, 是一组以员工和组织的知识为基础的资产, 其可以被长期使用,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值, 同时它又不像有形资本那样可以被直接量化, 但它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比传统的物质资本要大得多。知识资本是指由知识转化而来的, 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 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本。知识资本包括个体知识资本和群体知识资本。

3. 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

K.E.Sveiby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oos G.和Roos J.认为智力资本是所有员工知识的总和, 包括员工智力、专有技术等, 它能创造公司价值但却是无形的。Annie Brooking认为智力资本是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埃德文森认为, 智力资本是指掌握的知识、实际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 其能让组织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李平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 指出企业智力资本是指企业拥有的、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形成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 其存在以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载体, 其实质是企业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闫化海和徐寅峰认为, 凡是可以提升公司价值或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或使公司市场价值超出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 都可以称为公司的智力资本。张小红认为, 智力是脑力劳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智力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价值或者社会价值的脑力劳动的成果。徐程兴和柯大钢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指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而使企业价值增加的知识。

从国内外学者对智力资本概念的理解可以看出, 除李平以外, 其他人将智力资本与智力资产 (或无形资产) 相混淆。笔者认为, 智力是脑力劳动, 智力资本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 以创造性智慧为突出特征的, 能够使组织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 存在于员工身上或组织中的, 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本。

二、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的关系辨析

1. 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区别。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先有人力资本的概念, 后有知识资本的概念。知识资本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提出的, 一开始它们的概念就被模糊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知识资本也逐渐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本。

从现有知识资本概念的研究看, 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倡者正是将企业中有关人力的因素归结为知识并使其在企业获取收益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人力因素可以增加企业收益, 于是将其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然而, 马克思在论述劳动二重性时, 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笔者认为, 人力资本来自于企业的普通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一般从事的是简单劳动, 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技能或者需要较少;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般从事复杂劳动, 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文把从事复杂劳动的员工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概括为知识资本。对于企业来说, 知识资本是集体所拥有的, 是增加企业收益的资本;对于员工来说, 知识资本是个人的财富。企业应引导员工通过运用知识资本来增加企业收益。

2. 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区别。

国内外学者对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虽有不同的观察视角, 但学术界基本上认可了Stewart提出的“H-S-C” (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 模型, 认为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这里的人力资本是从个体角度来考虑的, 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是从群体角度来考虑的。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认可“H-S-C”模型。

笔者认为, “H-S-C”模型中的人力资本是狭义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者中, 个体与群体通过相互作用来推动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与增值, 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构成总体的人力资本 (或称广义的人力资本) 价值。所以, 智力资本是一个企业独有的资本。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基础和重要载体, 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智力资本是在微观层面对人力资本的拓展、运用和深化, 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要有相应的结构资本作为支持, 要通过组织和制度的安排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及其价值的实现。同时, 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之间存在一种反馈关系, 体现为个体与群体相互依赖。与人力资本相比, 智力资本更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根源所在。明确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关系、深入研究企业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 这对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增强竞争优势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3. 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区别。

综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 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分界线非常含糊, 经常被相互替代。虽然这两者的概念很相似, 而且都要依附“人”这个载体, 但是它们所涵盖的范围不同, 智力资本的外延比知识资本的外延更广一些, 它还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长期客户关系、自创商誉、顾客满意度等。智力资本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探索过程中提出来的, 但是又不能和核心竞争力混为一谈。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体现在其未来的增值潜力上;而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体现在其当前的创值能力上。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智力资本的凝结和转化。

笔者认为, 知识本身并不是资本, 只有人掌握后并应用于企业, 促使企业价值增值时才成为资本。这样的知识是社会共享的, 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并运用, 所以企业中的知识资本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和有条件拥有的。而智力资本并非如此, 它是某个企业所独有的。

4. 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的联系。

虽然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但它们又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 依附性。这三种资本都凝结在组织机构当中, 表现出与“人”的不可分离性。除此之外, 还表现出对社会环境的依附性。一般来说, 社会发展越快, 它们所能起的作用就会越大。

(2) 积累性。三种资本都是可以积累的, 通过自身的积累能形成资本性的经验、技术、能力等, 并且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富的积累。

(3) 流动性。它们不仅表现为静态的知识资源, 而且在企业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中循环流动, 从而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5. 三者的关系图。

关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智力资本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智力资本只包括人力资本中的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广义的智力资本包括狭义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部分内容。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的解析以及本文对这三者的定义, 笔者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下页图来表示。

(1)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 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等概念的提出都是对传统资本理论的扩充。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升华, 智力资本又是知识资本发展和深化的产物。

(2) 从三者的内涵来看, 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通过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来推动企业发展, 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也是企业创造未来价值的强大推动力。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还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积累、增值的过程。

产业资本 篇10

资本存量是一个国家财富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资本存量数据是研究宏观经济政策重要因子之一。资本投入量是测算全要素生产率 (TFP) 、资本回报率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支撑了与投资相关的大量实证研究。分行业资本存量 (K) 对于分析不同产业生产效率、结构效应等问题尤为重要。

常见的测算资本存量的方法有两种:Hedonic Valuation (HV) 和永续盘存法 (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 PIM) 。HV方法使用的物质资本数据要求比较详细, 要兼顾资本品当前和过去的市场价格。严苛的使用条件严重阻碍了其使用范围, 故只有阿根廷等少数国家及地区利用此方法。永续盘存法是当前国际上估算资本存量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估算法是由Goldmith开创, 随后被Kuznets, Dension等广泛使用在经济增长核算中, Christensen和Jorgenson将资本品价格和资本租赁服务价格概念加入PIM, 构成了数量和价格对偶体系, 扩大了PIM的使用范围。

二、文献综述

邹至庄 (Chow) 是中国最早对某个或几个资本存量进行测算的学者, 他根据自己获得的数据测算出我国1952年的农业资本存量为450亿元。Chow假定1952年资本在农业国民收入的贡献率为25%, 年收益率为19%, 从而测算出1952年农业部门的资本存量为450亿元, 1953—1985年农业固定资产积累占总固定资产积累的85.18%, 农业部门1952年的固定资本为38313亿元;对非农业部门的资本也通过了有关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测算结果为31516亿元, 总计为69816亿元[1]。

徐现祥等借助《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的数据资料利用永续盘存法率先对省际分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他们选取3%作为基期的资本折旧率, 但是其他时期的折旧率则是按照收入核算法的折旧率计算的, 没有做到变量选取的前后一致性[2]。宗振利, 廖直东采用永续盘存法, 利用相对效率几何递减模型估算了我国各省区1978—2011年的三次产业资本存量。选取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来作为当年投资, 对于基期资本存量采取的是折旧-贴现法这与大多数学者采取的方法是一致的。由于选取的折旧率以及其他指标的不同徐现祥计算出第一产业资本存量的合计值1222亿元大于宗振利计算出的第一产业的合计值562.6亿元[3]。

三、方法和数据

采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我国西部12省区的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 使用的基本公式为:

其中δ为经济折旧率, I为当年投资, K为资本存量, t为时间。

(一) 当年投资It的选择

(二) 投资缩减指数的构造

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 这里选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分别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资缩减指数。第三产业的投资缩减指数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 I代表固定资产投资额;P为投资缩减指数, i为三次产业, i=1, 2, 3。这里用四川省的数据代替重庆市的缺失数据, 西藏省缺失的2003-2005年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2003-2014年的固定资产价格投资指数用青海省相应的数据补齐。

(三) 经济折旧率的选择

已有文献对折旧的选取有两种方法:一是估计或设定一个固定折旧率对资本存量进行扣减, 如王小刚、樊鲁、徐现祥等人的做法。二是直接避开折旧问题, 选取净投资指标, 直接采用净投资指标, 如Chow和张军、章元采用资本积累衡量当年投资[4]。论文采用国民收入的核算公式来计算折旧率, 按照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的折旧数据来计算经济折旧率。由于没有分产业的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故用总体固定资产折旧率代替三产业的经济折旧率。

(四) 基期资本存量的估计

关于基期资本存量的选择上, 已有研究通常选取1952或1978年作为基期。根据所获取的数据, 这里将基期定为2003年。根据公式K2003=I2003/ (δ+gt) , 计算出西部十二省区2003年的资本存量,

摘要:通过研读和借鉴有关测算资本存量的文献, 利用永续盘存法 (PIM) , 选取并界定了其所涉及的当年投资、经济折旧率、投资缩减指数和基期资本存量, 系统的测算了我国西部十二省区2003—2014年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 为以后的相关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永续盘存法,资本存量,投资缩减指数

参考文献

[1]Chow G.C.,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 (3) :809-842.

[2]徐现祥, 周吉梅, 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J].统计研究, 2007 (5) .

[3]宗振利, 廖直东.中国省际三次资本存量再估算:1978-2011[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 .

孙立坚:产业资本存在劣根性 篇11

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不过相当一部分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IPO所募得的资金并未投放到承诺募投项目中,而是挪作金融投资,由此带来一个议题,即产业资本到底是自身出了问题,还是被日渐膨胀的金融资本所稀释?深圳电台先锋898(FM89.8)上午9点至10点播出的《创富赢家》节目主持人孙小美与特约评论员孙立坚就此展开了讨论。孙立坚表示,中小企业产业资本受限于其弱势的盈利模式,基于逐利需求,大量转作金融资本,参与民间借贷;而在人才、资金等诸多瓶颈的压制下,产业投向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难度极大。

孙小美:产业资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是否会造成冲击?

孙立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金融危机之后,我陆续调研了江浙等中小企业云集的沿海地区,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这些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数量却是惊人的,解决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就业问题。2008年以来,中小企业长期以出口为导向、以制造业为本的盈利模式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当时我们强调,“船小好调头”,希望他们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商机,进而寻求利润的增长。但我们很快发现,全球范围的另一波冲击使这些中小企业再度面临艰难的选择,而此处的“冲击”指的是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具体就是工业原材料绑架了全球金融资本,使得中小企业如果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高价引入原材料,这就不可避免的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金融危机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之下,产业资本让步于金融资本。

这当中分为两个阶段,08年沿海省份有一批中小企业退出了实体经济领域,将巨额资本投向当时受国家政策扶持的房地产业,但现在银根收紧,资金成本骤升,中小企业为此需支付大量利息,造成资金链断裂。于是,部分中小企业抛出楼盘,套现还贷。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沿海地区高利贷现象盛行,而融资一方多是前述存在资金链缺口的中小企业。另一个阶段,部分中小企业当时并未置换其产业资本,而是坚守阵地,期待“春天”的来临,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个冬天有点漫长,民工荒、人民币升值等众多问题相互叠加,这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良好的盈利模式。为此,坚守多年的理念随之发生改变,产业资本逐步淡出,换来的是金融资本,寻求高利贷市场上的高额回报。

孙小美:如您所述,市场资金依旧充足,只不过结构不尽合理,参与民间借贷的资金为何不选择受国家政策扶持的产业,如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有什么顾虑?

孙立坚:我们刚才说道,“船小好调头”。理论上,中小企业应尽快抛弃此前“三高一低”的制造模式,转向国家重点扶持的六大新兴产业;但实际上,中小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瓶颈。其一则是人才瓶颈,中小企业以前只是做标准化的制造业,过程相对简单,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对人才的需求并不迫切;但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端人才,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力叠加。然而问题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程度远不如央企及大型外企等,缺乏必要的人才,中小企业“掉头”谈何容易?

第二是资金瓶颈,目前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属于风投性质,由于特定的优势,容易获得资金。而传统的中小企业想要获得资金就比较难了,其抵押能力有限,即便拥有受政策扶持的项目,若无地方政府提供信用担保,银行也不会轻易放贷的。退一步讲,有些中小企业为了顺利获得银行贷款,便想方设法揽到上述项目,得到政府支持进而获得资金,可这些企业拿到资金后却发现对所谓的新项目根本无能为力,充其量只是参与其中的一些较为低端的制造环节,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他们望而却步。

产业资本增减持与A股走势分析 篇12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物质生产部门 (如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 的资本。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 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 在购买阶段表现为货币资本;在生产阶段表现为生产资本;在销售阶段表现为商品资本, 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 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不同, 其特征是直接生产剩余价值。所以, 相对于别的形式的资本, 产业资本处于企业经营第一线, 最先感知经济、行业、企业运行状况, 因此对股价的判断力可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我国自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 占总市值约百分之六十的产业资本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东逐步进入二级市场流通, 成为主要的市场参与主体。产业资本的进入将彻底改变市场的运行格局, 产业资本对市场的影响将超过几年前管理层大力发展的基金和保险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所以, 分析产业资本的增持和减持行为, 对分析A股市场走势意义重大。

二、产业资本增减持与A股走势

为了研究产业资本的增减持行为, 我们以净减持金额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净减持金额:当月净减持金额=当月股东减持金额-当月股东增持金额

其中, 假设股东减持/增持在公告的交易区间平均分布, 计算每一股票在各月份减持/增持量, 以当月该股票总成交金额/总成交量作为减持/增持价格, 据此计算减持/增持金额。产业资本增持股票的选取方法是在全部增持公告中剔除金融类投资机构对公司的增持、股东间股票的交换、公司股东的误操作和短线交易。

通过提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之后, (1) 以沪深300指数为参照对象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最近两年来, 产业资本绝大多数时候是净减持的, 只是力度大小不同, 很少时候出现净增持, 从这里也可以解释了我国A股市场这几年为什么持续低迷。观察上图, 可以发现净减持高峰往往意味着大盘将出现阶段性高点, 比如2010年11月份和2011年11月份;而净减持低谷往往意味着大盘将出现重要底部, 比如2010年5、6月份和2011年12月份, 从最近一次来说, 2013年5月份产业资本处在一个抛售高峰期, 六月份行情就出现了非常大的跌幅, 再一次验证了所建立指标的准确性。

目前A股市场, 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达到60%, 扮演着寡头的角色, 而且这个寡头是习惯性抛售的, 可以说是市场最大的抛售方。如果产业资本抛售踊跃, 那么大盘下行的风险将非常大;反之产业资本停止抛售, 甚至开始增持, 则对于市场信心修复, 市场止跌回升的意义重大。所以, 我们上面建立的净减持金额指标见顶与见底, 往往都要稍早于沪深300指数, 因此对行情转折的预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三、给投资者的启示

证券市场的涨跌由资金推动, 那么, 目前最大的主力资金就是产业资本, 因为产业资本与经济基本面的结合最为紧密, 产业资本的动作应该成为A股中长期市场趋势的风向标, 我们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 学会关注产业资本的增减持行为应该成为投资者的必修课。我们注意到进入2013年10月份之后, 产业资本的减持规模下降, 而且主板再现净增持、非主板减持规模同样下降明显。根据银河证券的研究, 10月产业资本减持规模下降明显, 增持规模也有所下降, 其中增持140次、减持229次, 增持36亿元, 较上月下降10.44亿元;减持60.71亿元, 较上月下降109.21亿元;全市场净减持24.7亿元, 比9月下降98.77亿元 (2) 。

目前, 恰逢改革时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表明了政府改革的决心, 将会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对A股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消息, 有望成为A股中长期市场走牛的基础, 产业资本的增持行为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 我们认为目前的A股市场或将成为新一轮上涨的起点, 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孙建波.银河证券策略研究报告.《产业资本观察月报》, 2013年11月.

上一篇:Hp感染消化性溃疡下一篇:樱桃谷鸭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