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2024-10-21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共12篇)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1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行政管理学这门“政府工作学”如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学教育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更侧重于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教学特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导向明确。

高职院校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强调能力为本,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要求知识、技能二者的结合。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根据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弹性安排课程组合, 适合就业需要。

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多多参与, 亲自动手, 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4、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职业化训练, 实现与职业岗位群的“无缝对接”, 上岗就工作, 也就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 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二、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呆板

目前大多实行的是传统“填鸭式”教学, 而且教学基础设施不足, 使得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书中的章节目录的内容去讲, 很难把每堂课的内容连贯起来, 而高职的学生大多数又不懂得自己归纳整理, 不懂得自己扩充知识点, 日积月累, 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中讲理论的多, 讲应用的少

教师偏重理论知识讲授, 忽视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特别是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的结合, 也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实际行政管理事务所需要的理论品质、实际能力和操作技巧。

3、课时与任务量的不平衡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理解能力有限, 要在有限的课时中掌握、消化和运用大量的知识, 比较困难。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行政管理课程课时较少, 但教学任务量很大, 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 还要时间给学生实训, 这使得任务量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

1、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 要针对该课程和高职教育的特点, 通过采取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在行政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 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通过这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来, 充分理解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

2、加强实践教学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产生, 又要为行政管理的实践服务。教学中再多样化的理论教学形式也不能代替实践教学, 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见习方式来了解行政管理的实际状况,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 同时, 学校可以建设行政管理实习基地,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了解未来从事的工作所面临的基本形势以及今后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等。

3、加强行政管理学的师资队伍建

针对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学师资队伍水平低的情况, 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高现任教师的业务素养:一是进修深造, 可以是一般进修, 也可以是访问学者, 还可以是读研究生;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担任行政管理课程的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如到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实习一段时间, 以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和胜任案例教学的水平;三是聘请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 不定期来学校作学术报告、讲学或做兼职教师, 实行专兼结合, 以改善学校师资结构。

4、考试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行政管理教学重视的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学生只有死记硬背才能在考试时顺利过关。我们只有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 才能培养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生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一是改进考试方法。可以把现有的闭卷考试改成允许学生带课本、笔记等资料的开卷考试, 另外也可以用综合型大作业或专题小论文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闭卷考试方式。二是改进考试内容。要尽量减少行政管理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方面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探讨性或综合性的问题,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经过反复、仔细的分析思考后才能得出回答。考试方法的改进, 更加能够符合高职院校教学对实践性要求强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美萍:《论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煤炭高等教育》, 2006年第3期。

[2]何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探寻》,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年第11期。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2

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编案例

结合教学内容选编合适的教学案例,这是《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关键。对应于《行政管理学》各章

的理论内容,行政管理案例是大量存在的。这就要求

教师在选编案例时,要认真分析,精心选择,合理使

用。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2.1.1

案例的本土化。案例反映的情况要与

中国行政管理改革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色,易于理解和分析。由于我国《行政管理学》起步较晚,目前采取的案例多是西方行政管理活动的案例。如果采用西方国家的案例,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

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起来较为困难,不易把握,而且

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不真实感,学生难有置身其中的感受,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对案例的选择,要摈弃那些一味运用国外案例的做法,注重国内案

例的搜集和整理,使案例教学能够本土化、甚至本地

理论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运用。

2.1.2

案例的典型性。所选的案例必须是行

政管理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事例,要避免选择行政实践活动中的极少数、偶发的事件。这样,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使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行政监督的内容时,可以选编我国近几年来政府反腐败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成专学生对行政监督的系统性、紧迫性等重点内容和相关理论的认识和把握。

2.1.3

案例的时效性。所选的案例要尽量贴

近现实,要选择那些最新发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行政管理重大事件,避免选取那些发生时间比较久远的案例。因为较长的时间距离、比较陈旧的案例,学生难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分析起来也不容易把握。成

专在职学生一般对身边的事关注度往往比较高,如

果选取的案例是那些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案例,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的案例,比较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讨论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解决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2《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2.2.1

指导学生充分做好案例教学课前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首先要求教师要制定好课堂计划,预先分析教学案例的难度、仔细安排好

讨论的阶段以及组织讨论的方式、预计可能出现的

情况或突发问题,准备采取的应变措施等;其次,教师要提前l一2周将所选案例分发给学生,适当给学生指出问题发生的背景和问题所面临的困境,要求学生掌握与案例分析相关的理论,为案例分析、讨论

做好知识准备,并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案例,积极思考,并自行组织小组讨论、找出问题,合理进行逻辑推理,提出个人见解,撰写个人案例书面分析,做到

上课有备而来。

2.2.2

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组织好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形式和中心

环节,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所在。课堂讨论的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由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小组间展开讨论,最后由学员自由发言。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扮

演好主持人和引导者的角色,注意引导更多的学员积极参与,对于那些对案例有自己的看法但缺乏勇气参加讨论不太积极的学生,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发

33

化,贴近日常生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

韦玲云/著

言。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掌控好讨论主题,对讨论的

内容进行引导,不能使讨论漫无边际,脱离教学主题,要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积极思考,比如案例中成功运用(或违背)了行政管理哪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从而澄清认识,加深学生对课程理

论内容的理解,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认

识。

2.2.3

认真做好案例讨论总结和效果评价。

总结与效果评价是案例讨论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整个案例做出全面的总结,并对整个的案例分析过程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和所取得的进步,同

时需要进一步强化案例所传达的信息。同时,总结过

程还要注意对学生在讨论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

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或集中解答,指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要抓住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运用相关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为学

生进一步奠定广泛的.知识基础。

3在课程应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课时,坚持理论教

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

尽管案例教学在成专在职教育《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如前所述的优势,但它不能代替

系统的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

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结合。成专在职教育的学生基

本都是工作之余来学习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案例教学虽然有其长处,但它在知识传播的效率性、时问消耗性等方面比教师理论讲授法要差。案例教学需

要教师和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效率较

低,在成专在职教育《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如果过多的采用案例教学会占用理论教学有限的课时,

影响到课程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系统传授。因此,在成

专在职教育《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要合理安排

案例教学的课时,要坚持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3.2

根据行政管理课程章节和成专在职学生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3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化教学环境,集通知发布、课程信息查询、多媒体视频点播、移动教育、网络教学环境于一身的教学支持综合系统。[1]网络教学平台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生的。网络教学平台由于网络技术的介入,因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和知识,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互灵活的学习环境。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先进教学手段来改进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行政管理学课程老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网络教学平台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互补的关系

1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首先是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这些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传授。行政管理学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理论性较强。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如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行政组织理论等等,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当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专题授课法等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以培养学生行政管理知识素养。

2网络教学平台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

网络教学平台,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模块,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必要的补充。这种教学活动,主要是拓展学生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这其实是一种拓展性学习。例如,《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课堂教学课时非常有限,不能很详细地介绍我国当前的改革措施、步骤、取得的成效、经验教训等。这就有必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这样一个教学平台把“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情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这能更好地让学生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的实践相结合起来,这也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

3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和网络教学平台有区别

网络教学平台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有固定的时间、地点,还有课堂纪律的维护,甚至还有考勤制度等,而网络教学,则更多的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学生什么时候学习,学习多长时间,学习什么内容,很多老师在当前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安排。大多是学生自己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有较强的学习欲望。

所以说,传统教学是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网络教学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的延伸和空间拓展,网络教学平台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尽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但网络辅助教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二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要科学地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活动要求老师更改原有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网络教学平台,以下一些模块是必须要的:

第一,学习大纲。包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教学大纲有助于学生了解该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考试大纲,则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要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以获得较好的成绩。

第二,课程教案。包括文本教案和ppt教案。传统课堂教学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主要靠听和记,学生在课后则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遗忘,如果有了这个教案和课件,学生可以一边看教案和课件一边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这样,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在上课时埋头记笔记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中能更好地听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使网络课件资源与课堂教学做到无缝链接。

第三,行政案例库。案例教学是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行政管理的实践,更可以使本课程的课堂更加富有趣味和现实性。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在课堂中的介绍的案例非常有限。所以为了使案例教学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应该要建设案例库,并把这些案例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行政案例库中的行政案例可以是文本案例,也可以是视频案例,可以是国内的的行政案例,也可以是国外的行政案例。行政案例库中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数量,还要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更要体现现在的行政管理实践。[3]所以,案例库中的行政案例要及时更新。

第四,教学视频。一方面可以把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过程制成录像,方便学生课后的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表现制成录像。比如,我们在教学时,会布置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之后,做成ppt文件并利用一定的时间搞读书发布会。我们就会把学生讲解的情况制作成录像,并把录像上传到网上。这样一方面鼓励学生认真去读书,认真去准备读书发布会。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录像了解自己讲课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自己。

第五,学习园地。为了更好地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行政管理学的课程,要好好地建设这一模块的内容。首先,通过这个模块把课堂上不能呈现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这能很好地弥补传统课堂课时不足的缺陷。其次,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把行政管理学的一些前沿性理论和实践等信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的内容能够扩充行政管理的知识面,又可以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比如,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内容,教材中几乎没有,老师在课堂上补充这部分知识的时间也有限。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先搜集、过滤、筛选有关于“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和知识,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大部制改革”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再次,在这里可以设一个网络链接,把中国行政管理、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府网等等的网络链接呈现在这里,让学生可以直接通过链接浏览这些网站的内容。由此,可以不断地让学生充实自己和丰富自己,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让学生能及时地了解和关注国家的时事,了解行政管理的现状,了解行政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通过这个模块,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行政管理的素养。endprint

第六,复习题。要很好地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应适当地安排一些练习题,以掌握这门学科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行政管理学的传统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练习只能利用课外的时间来完成。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模块,在这个模块里,安排一些练习题、模拟试卷等。包括章节练习题、综合练习题,题型应该包含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析、案例分析、简答题、论述题等。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这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如果在做题过程中,有不懂的、不会的可以在网上或是当面请教老师。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把握。这样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课时的不足,夯实学生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互动模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为晦涩的理论讲解增色添彩,在网络平台教学中同样不能只见其文不见其人,教师要融入其中,跟学生互动交流。[4]通过这个模块,学生可以随时和教师进行互动。学生可以针对行政管理学课堂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也可以针对自己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探讨,也可以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新的问题、热点问题或现象进行探讨。另外教师也可以灵活设置一些不同的讨论题,让学生根据讨论的题目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互动学生可以及时和教师针对行政管理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沟通,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互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其他的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

三对优化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思考

1学校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要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首先要有一个较好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模块,在上面已经分析过了。但是要把这些模块很好地组织起来,还有上传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要有专业的技术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人才能完成。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师是很难以独自一个人完成的。这就涉及到请专业人员的费用问题,这个费用目前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完全由个人来承担,恐怕不现实。为了更好地鼓励教师多多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学校应当给予适当的资金或是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校是通过重点课程或是精品课程的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这个支持的面则并不是很广。所以有的学校行政管理学课程可以采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更多的学校则是没有这个平台。在今后,应该加大支持的力度,使更多学校的行政管理学课程能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

2加强教师的网络知识培训

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作为教师应该能与时俱进,能很好地利用新的技术为教学服务。教师要意识到这是当前大学教学的一种必然的趋势,积极去适应这种趋势。主动利用先进的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很好地运用这个网络平台。比如整合资源,上传资源,与学生互动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网络教学平台制作之初,这些专业人员都会设计好和制作好。但是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这不可能每次都交由专业人员去完成,这就滞后了教学过程,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的技能,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才能及时整合资源,上传资源,与学生互动,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全新教学方式。

3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

丰富和完善的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基础。网络上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多如牛毛,但是内容内容良莠不齐并且不成系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较好的分辨力,因此很难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网络上的知识。因此,有必要建构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学生网络教学平台,以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在设计网络教学平台模块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材料,对网络上的资源和其他来源的资源进行优化,使其精华浓缩在这个网络教学平台上。同时,因为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前沿性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行政管理实践,所以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和内容。所以,行政管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要进行经常性的更新、完善和扩充,才能保证行政管理的教学活动所需资源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合理灵活地安排网络教学活动时间

因为行政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所以要安排固定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时间。首先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比例。一般四个传统课堂教学课时,最好安排一次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时间。这样有助于帮助消化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助于及时拓展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及时把相关理论知识和行政管理的实践相结合,也可以及时答疑解惑。其次,在安排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时间要灵活一点。学生都有一定的课业,尽量不要太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也不要过多占用学生课余的时间。不然,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激励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

5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不断优化网络教学平台是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保证。网络教学平台因为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一般由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根据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师的规划开发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周详或其他原因导致内容或模块方面会存在一些漏洞或问题,因而不能达到当初所设想的目标。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要不断地优化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平台更为科学合理,功能强大,教学内容资源丰富,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实际效用。

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要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成效,必然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行政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学生的主动参与。要取得较好的行政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很好地运用网络技术,更要教师的有效组织、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薛调.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定位及服务设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

[2]贡福海,范守信.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3]李文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6).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4

因此高校教师要讲好该门课程也需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纠正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认识偏差,加强实践教学与课程知识点的衔接,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案研究,重构行政管理实践性教学模式,完成行政管理教学服务与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要求。

1 更新教学理念,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实践性教学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理论”式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专业课以理论讲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拓展知识面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本着“理论够用、实践够强”的教学原则,倡导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2 修订教学大纲,形成适应实践性

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一门课程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可见,修订教学大纲是公选课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主要通过梳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深化和拓展教学内容来重点突出实践课时等环节,修订完善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大纲。

(1)重视教学对象意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学对象感兴趣和困惑的问题,以便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深化和拓展课程内容。行政管理学课程要向实践性强的方向发展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即学生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详细掌握了解教学对象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实践性教学的特点进行比较。因此笔者在开课前进行针对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目前感兴趣的方向和实践中疑惑的问题。梳理调查问卷后发现学生感兴趣和困惑的前六个方面问题是:公务员考录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行政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设置适应组织结构层次的行政编制管理;目前新的行政生态环境对行政管理提出何种新要求方面的问题;与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相比,我国行政职能的特点和存在改进的方向方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廉政政府建设方面的问题。从学生的列出的问题分析,他们普遍较为关注实用性强或与现实形势紧密结合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准备方面要尽可能地贴合实际,贴近学生需求。

(2)课前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结合学生对各章的熟悉程度,确定各章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进度,在实际的讲解中不求面面俱到,而要严控重难点,为深化拓展实践教学留好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达到将学生的实践性需求和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3 改革传统“讲授式”教学手段,探索应用以“任务中心”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行政管理教学中,高校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手段。虽在逐渐提倡实践性教学模式日益重要的今天,很多教师对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已达成了共识,但多数教师的教改活动则停留在浅尝辄止地使用较为单一的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手段范畴,并未对教学方式实行系统的改革思考及实践。因此尝试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相结合,采用“双讲”式互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样型教学方法的立体交叉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3.1 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良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并非是失效的,如果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组合应用必然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将传统的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交叉整合应用于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独特的教学效果,可缓解枯燥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带来的懈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双讲”式互动教学是在汲取了互动式和案例式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以任务为中心,以双师同时授课。在传统的讲授教师之外配备实训教师,指导学生的案例教学、专题研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任务式学生小组学习,师生之间多向互动,有效完成知识横向建构和纵向建构的教学设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完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行政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内容涉及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职能、人事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问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等实际情况,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课堂讨论、自由发言、情景模拟等有效教学方式,如针对人事行政这一章节就可以设置案例讨论:浙江义务公务员统一奖金福利标准;分组讨论: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情景模拟: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进行学习和辅导,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3.2 国外先进教学方式的吸收借鉴

国外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较为成熟,可供借鉴学习的教学模式也较丰富。

(1)将美国教育学家萨尔曼·汗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行政管理公选课教学,制作教学视频要求学生在家学习理论知识,留出足够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课程实践,关注于学生的互动体验。在应用型导向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与行政管理公选课教学相结合,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行政管理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必要的,例如课程的“绪论”部分,每一章节的“综述”部分。这些部分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相关环节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和应用于实践环节做准备,设计面广、理论性强是这部分内容的突出特点,适合使用教师主讲式。但是对于易于学生把握、学生较为熟悉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部分来讲则适合采用这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便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跟随教师讲授视频反复重复学习和理解。从国内制作慕课较权威的超星公司关于超星尔雅慕课的介绍来看,所提供的视频都可以做到学生线上重复反复学习。同时据统计也表明,对于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教师讲解较为深入精彩的部分学生重复学习的次数是明显成正比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为进行实践教学留足余地。主讲教师讲教学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供学生线上学习,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线下课堂指导。如行政决策、行政组织、人事行政等章节,深入的理论讲解的同时仍需辅助以相关的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深化内化教学内容,达到理解和熟练应用的学习目标。

(2)“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体验中自觉地将行政管理学相关知识点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为“实践”而实践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学生如果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必将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并模拟实践,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效果的检验评估是十分有效的,也定会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公务员面试考核、人事考录培训、行政决策的两难抉择等方面的问题就比较适合让学生亲自角色扮演进行情景模拟,在课堂活跃程度、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方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 摒弃单一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尝试使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目前行政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多为论文或试卷考核,不能全面检验教学效果。对现有的考核模式进行大胆创新,根据授课内容,结合教学方式,对学生课堂出勤、操作实践能力、完成实训日志、报告及项目设计操作的质量、实训小组的团队配合、个人创新能力的体现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合理分配各环节得分,数量控制和质量控制相结合,研究出一套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可以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体系。

4.1 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完全部课程内容后进行一次最终的综合性考核。这部分内容宜沿袭课程考核的一贯做法采用试卷或论文的形式进行综合性考察评估学生能力。虽然这种考试的常规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质疑,如“由于学生作弊等情况对学生的评价缺乏真实性”“一锤定音”等,但是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考核方式都存在优点和缺陷,关键是如何运用。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考核方式并非是无效的。第一,能对考试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精确衡量分析,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有效加强学校的目标管理,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对考生群体水平的真实性作出精确的数量分析和判断,如考生总体水平在什么层次,考生水平的差异状况如何,考生水平的典型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等,有助于教师根据考生总体水平所折射出的问题改进教学过程。但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可考虑在试题或论文考核的部分增加实践性、研究性报告或考核内容的比例,测评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形成性考核

鉴于终结性考核所存在弊端,可考虑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重来实现学习考核和评定的需要。一方面可以矫正终结性考核“一锤定音”考核方式对学生考核结果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可弥补终结性考核常用试卷、论文等方式的弊端。这些方式往往以笔试为主,能很好地考核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但对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则较牵强,因此合理规划应用、增加形成新考核的比重是有效的考核手段。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划分为数量控制和质量控制两块,即数量控制和质量控制。数量控制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完成课程提问和参与小组活动的次数、完成课程作业和实训日志的篇数等,从数量上规范学生的学习和实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践中来。质量控制则是不仅要求学生参与进来,更对学生参与的程度和质量严格控制的标杆。质量控制包括操作实践能力、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实训日志、报告及项目设计操作的质量、实训小组的团队配合、个人创新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韩娅宁.行政管理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大纲 篇5

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张正钊、胡锦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一编 行政法概述 第一章 行政法的概念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法

一、行政

(一)关于行政含义的几种观点

1.把行政看成是与国家没有必然联系或特定联系的日常组织和管理活动。2.把行政看成是与国家有必然联系或特定联系的组织管理活动。

(二)行政的含义

行政就是国家行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

(三)行政的特征

1.国家意志性 2.执行性 3.法律性 34.国家强制性

(四)行政的类型

二、行政法

(一)关于行政法概念的几种观点

1.行政法是规定主权行使限度与行使方式的法 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特定行政内容的法 3.行政法是控制政府权力的法 4.行政法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法 5.行政法是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6.行政法是执行机关适用的法

(二)行政法的含义

行政法是法的一个独立部门,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产生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行政法的特点 1.内容上的特点

(1)行政法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技术性较强(2)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命令、服从性(3)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易于变动 2.形式上的特点

(1)行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相互交织,往往共存于同一法律文件中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于分类

一、行政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规章

(七)条约和协定

二、行政法的分类

(一)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二)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三)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

(四)经济行政法、军事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公安行政法、司法行政法等 第三节 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

一、行政法的地位

(一)从整体上看,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从与宪法的关系上看,行政法是与宪法关系最为密切的普通法律部门,是宪法最重要的实施法

(三)从与其他普通法律部门的关系上看,行政法是最具社会影响的部门法

二、行政法的作用

(一)保障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

(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四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行政法部门所特有的,统率、指导一切行政法律规范与实施的法律原则或准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法律性

(二)特殊性

(三)普遍性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西方主要国家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二)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行政合法性原则: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拥有行政职权和行使行政职权都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任何违法行政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行政主体的设立必须合法(2)行政职权的拥有应当合法(3)行政职权的行使应当合法

(4)违法行使行政职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合理原则:指行政主体的设立、拥有行政职权、行使行政职权、追究违法行为和实施行政救济等都必须正当、客观、适度。(1)行政主体的设立应当合理(2)行政职权的拥有应当合理(3)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合理

(4)对违法行政行为的追究和救济应当合理 3.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1)二者并存于行政法中,缺一不可(2)二者互为前提,互为补充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一)有助于行政法体系的统一、协调与稳定

(二)有助于行政法实施的统一与协调

(三)有助于弥补行政法律规范的不足与疏漏 第五节 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

行政法律关系,是由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由行政主体行使职权而形成的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其组成机构及公务员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以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二)行政法律关系一特定的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三)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四)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行政主体的意志和行为具有单一性

(五)行政法律关系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社会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也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

(一)行政主体

(二)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简称“相对人”,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处于被管理被支配地位的机关、组织、个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可以成为相对人的主要有: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外国组织和个人。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总和。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五、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行政法律事实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第二章 行政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的含义与类型

一、行政主体的含义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一)行政主体是一种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二)行政主体是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三)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四)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 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五)行政主体是能独立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一)外部行政主体与内部行政主体

(二)中央行政主体与地方行政主体

(三)职权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

(四)地域性行政主体与公务性行政主体 第二节 行政主体的资格、地位与职务关系

一、行政主体的资格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职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依法成立(2)拥有法定职权(3)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4)拥有独立的行政经费(5)拥有必要的办公条件(6)经过必要的公告程序 2.授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有特别授权(2)具有相应的组织形式(3)符合法定程序要求

(二)行政主体资格的变更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消灭

(四)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

二、行政主体的地位

(一)行政主体地位的含义

(二)行政主体资格、行政主体地位与行政主体

三、行政主体间的职务关系

(一)行政主体的职务关系的概念

(二)行政主体职务关系的类型 1.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3.公务协助关系

(三)行政主体的职务纠纷及其处理原则 第三节 行政主体与相关组织或个人的联系与区别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含义

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

(二)行政机关的特征

1.行政机关从其成立之日起就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机关从其成立之日起就具有相应的优益性 3.行政机关有较为稳定的组织机关和公务员编制

(三)我国行政机关体系 1.中央行政机关 2.地方行政机关

(四)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二、行政主体与被授权的组织

(一)被授权的组织的含义

(二)被授权组织的范围 1.行政机构

2.社会组织、人民团体 3.事业单位

(三)行政主体与被授权组织的关系

三、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一)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含义

(二)行政机关委托组织的范围

(三)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关系

四、行政主体与公务员

(一)公务员的含义

我国的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公务员担任国家公职

2.公务员职位的产生变更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并具有法定理由 3.公务员具有双重身份

(二)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1.公务员的权利

(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公务员的义务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行政主体与公务员的关系 第三章 行政职权

第一节 行政职权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一、行政职权的含义

(一)行政职权是具体化的国家行政权

(二)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拥有和行政的国家行政权

(三)行政职权是法定的国家行政权

二、行政职权的特征

(一)国家强制性

(二)不可处分性

(三)单方性

(四)优益性

三、行政职权的类型

第二节 行政职权的设定与授予

一、行政职权的设定

二、行政职权的授予

三、行政职权的设定与行政职权授予的区别

(一)二者的法律来源及行为性质不尽相同

(二)二者适用的对象和赋予的职权不尽相同

(三)二者的法律效果不尽相同

第三节 行政职权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协助

一、行政职权的分配

(一)行政职权分配的含义与特征

(二)行政职权分配的意义

二、行政职权的委托

(一)行政职权委托的含义与特征

(二)行政职权委托的条件

三、行政协助

(一)行政协助的含义与特征(二)行政协助的事项

第四节 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行政权限

一、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

(一)行政职责的含义与特征 1.不可推卸性 2.法定性与合理性 3.与行政职权的并存性

(二)行政职责的基本内容

二、行政职权与行政权限

(一)行政职权的含义和特征

1.法定性 2.义务性 3.对行政职权的依附性

(二)行政权限的类型 第二编 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 第四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的含义

(一)关于行政行为含义的学说

(二)行政行为概念的构成要素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主体要素)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职权要素)

3.行政行为是具有行政法意义,对外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法律要素)4.行政行为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目的要素)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一)从属法律性

(二)裁量性

(三)单方意志性

(四)效力先定性

(五)强制性(六)无偿性

三、行政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国家行为和行政行为

(二)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

(三)个人行为与职务行为

四、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三)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

(四)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五)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六)无附加条件行政行为与有附加条件行政行为

(七)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八)行政行为的其他分类

五、行政行为的功能

(一)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二)设定义务和免除义务

(三)确认法律事实和确认法律地位

六、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生效要件

(一)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1.存在行政主体 2.存在行政相对人 3.存在相关具体事实的法律规制即行政目的 4.存在基于法律的优越的意思表示或精神作用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1.行政主体无瑕疵 2.行政相对人无瑕疵 3.目的和内容无瑕疵 4.程序和形式无瑕疵

七、行政行为的生效时间

(一)即时生效

(二)告知生效

(三)受领生效

(四)附条件生效

八、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一)拘束力

(二)公定力

(三)执行力

(四)不可争力

(五)不可变更力

九、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消灭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含义、特征和种类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含义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特征

1.行为规范性 2.对象的普遍性 3.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种类

二、行政立法行为

(一)行政立法的含义

行政立法是指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二)行政立法的特征

1.行政立法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2.行政立法是从属性立法

3.行政立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4.行政立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行政立法的种类 1.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2.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自主立法 3.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四)行政立法的主体 1.国务院

2.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 3.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

(五)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

(六)行政立法程序

(七)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三、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一)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的含义

(二)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特征 1.主体的广泛性

2.效力的多层级性和从属性 3.规范性

(三)完善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程序

(四)对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为的监督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征收

三、行政征用

四、行政确认

五、行政给付

六、行政奖励

七、行政强制

八、行政裁决

九、行政调解

十、行政处罚

十一、行政指导

十二、行政合同 第五章 行政程序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

二、行政程序的种类

三、行政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行政程序基本原则

一、行政民主原则

二、行政法治原则

三、行政公平原则

四、行政效率原则 第三节 行政程序基本制度

一、行政程序基本制度概述

二、信息公开制度

三、职能分离制度

四、听证制度

第四节 行政程序法治化

一、行政程序法的理论基础

二、依法设定行政程序

三、行政程序法的发展过程与完善途径 第三编 行政救济 第六章 行政赔偿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

一、行政赔偿的含义

行政赔偿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给予受害人的赔偿。

二、行政赔偿的特征

1.行政赔偿必须是由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引起的 2.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必须是行使职权的行为 3.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4.违法职权行为造成公民损害 5.赔偿责任由国家承担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失责任原则

三、违法责任原则 第三节 行政赔偿的范围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

《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3)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二、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

《国家赔偿法》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三、不予赔偿的情形

《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一、行政赔偿请求人

《国家赔偿法》第6规定:条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第五节 行政赔偿的程序

一、行政赔偿的提出

二、赔偿请求的处理

三、行政赔偿诉讼

四、行政赔偿的时效

第六节 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一、行政赔偿的方式

《国家赔偿法》第23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二、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 第七节 行政追偿 第七章 行政补偿 第一节 行政补偿概述

一、行政补偿的含义

二、行政补偿的特征

第二节 行政补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一、行政补偿责任的宪法和法律基础

二、行政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行政补偿的范围与方式

一、行政补偿的原则

二、行政补偿的范围

三、行政补偿的方式

第四节 行政补偿的标准与程序

一、行政补偿的标准

二、行政补偿的程序 第八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一、行政复议的含义

二、行政复议的特征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原则与作用

一、行政复议的原则

二、行政复议的作用 第三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三、第三人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

一、具体行政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

三、行政复议的排除

第五节 行政复议管辖与复议机关

一、复议管辖

二、复议机关

第六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

一、申请

二、受理

三、审理

四、决定

五、执行 第四编 行政诉讼 第九章 行政诉讼概述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1.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具有恒定性 2.行政诉讼针对的是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诉讼案件的构成要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政相对人 2.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 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属于法院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四、新中国行政诉讼的发展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功能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行政诉讼法简言之就是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身上发生又称形式意义的行政诉讼法,仅指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行政诉讼法,除行政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行政诉讼的原则、制度和一些具体规定。

二、行政诉讼法的渊源 1.《行政诉讼法》

2.行政实体法中有关行政诉讼问题的规定 3.民事诉讼法中可以使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4.“两高”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5.国际条约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

三、行政诉讼法的功能

1.保证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2.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用以指导整个行政诉讼活动或者行政诉讼主要阶段的活动的基本准则。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共有原则和特有原则之分。

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选择复议原则

(二)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三)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四)不适应调解原则

(五)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第十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确立受案范围的原则和方式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人民法院主管范围,是指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1.总的概括规定 2.限定的概括规定 3.肯定式分类列举 4.肯定式个别列举 5.否定式分类列举

二、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三、法院不受理的事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和有关司法解释,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 3.内部行政行为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一、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行政申诉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2.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3.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法院不宜审理的案件,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重大的涉外或涉及港澳台的案件,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三、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一般地域管辖: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特殊地域管辖

(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 民法院管辖。(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共同管辖: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裁定管辖

1.移送管辖: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2.指定管辖:(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2)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3.管辖权的转移: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与行政诉讼参与人

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者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

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

二、当事人的概念和特征

当事人是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

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

五、诉讼代理人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被告和共同诉讼人

一、行政诉讼原告(一)原告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的行政相对人。

(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转移

依照行政诉讼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二、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讼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其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3.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4.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5.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三、共同诉讼人

第三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

二、行政诉讼代理人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程序、证据、法律适用及涉外行政诉讼 第一节 行政诉讼程序

一、起诉与受理

(一)起诉 1.直接向法院起诉 2.经复议后向法院起诉

(二)受理

二、第一审程序

(一)审判组织形式和审理方式 1.组成合议庭 2.开庭审理

审理方式有两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

(二)审理前的准备事项

(三)开庭审理的程序 1.开庭前主要准备事项 2.出庭情况审查内容 3.法庭调查的内容 4.法庭辩论 5.合议庭评议 6.公开宣判

(四)诉讼阻却 1.延期审理 2.延长审限 3.撤诉 4.缺席判决 5.诉讼中止 6.诉讼终结

7.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8.移送

三、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二)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和裁决

四、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1.人民法院院长通过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 2.上级人民法院提审或者指令再审 3.人民检察院抗诉

(三)再审案件的审理

五、执行程序

(一)执行程序的概述

(二)执行根据和执行条件

(三)执行程序的提起与执行准备

(四)强制执行措施的适用

(五)执行阻却

(六)执行回转和再执行

六、判决、裁定与决定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与种类

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负担原则

(二)原告的举证责任

(三)被告的举证时限

(四)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

三、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四、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

五、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核认定

(一)行政诉讼证据审查规则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认证规则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一、行政诉讼的审理依据

(一)诉讼程序法律规范的适用

(二)实体法律规范的适用

二、法律规范冲突及其适用规则

(一)不同等级的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

(二)相同等级的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 第四节 涉外行政诉讼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种类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一)适用行政诉讼法原则

(二)同等原则

(三)对等原则

(四)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

(五)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6

摘要: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的交叉性学科,自创立以来对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行政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阐述,从行政生态学的新视角来分析中国的行政环境现状,试图探寻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行政生态学 公共行政 行政改革

1 行政生态学基本理论阐述

最早将行政学与生态学联系起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斯教授,他在1947年发表《政府的生态学》一书中,提出政府组织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要考虑行政生态环境。而真正让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学科并且在公共行政学领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的,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他在1957年发表的《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与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被评为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典范。他的主要贡献是利用比较,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问题。按照里格斯的观点,行政生态学应该是:“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科[1]。他研究美国的公共行政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国所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是否会影响到该国的公共行政以及会如何塑造该国的公共行政模式;第二个问题是一国的公共行政模式形成后又会如何反作用于该国的社会文化,这就是“行政生态学”。

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的具体内容:

首先,影响各国行政生态的要素。里格斯在对美国行政管理研究的过程中总结了会影响到公共行政的五个关键因素,被称之为行政组织赖以生存的“行政环境”。行政管理涉及的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是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体系和政治制度,这五个方面的行政环境要素都对公共行政都有重要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要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居于首位的,经济结构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都会深刻影响行政模式。在里格斯的研究中,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各大利益群体及社区也对政府和公共行政有着重要影响。网络沟通在信息化时代到来后也显得愈来愈有影响力,这包括社会舆论的力量,公众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和公众的整体文化水平。符号系统实际上则是关于政治意识层面的问题,政治与行政本就联系紧密,一国的政治结构直接影响该国的行政管理。这五种要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行政生态环境。

其次,三种社会形态和三种行政模式。在里格斯的研究当中,人类历史上共存在过三种基本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行政生态环境,而每一种行政生态环境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模式。第一种是传统农业社会,融合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此时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最重要事务,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政治与行政不分。第二种是现代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现代工业化社会政府职能明确,各行政机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界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是第三种,里格斯称之为过渡型社会,棱柱型行政模式与过渡社会相适应,这种社会形态有着独特的生态特色,高度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

最后,重点讲解过渡型社会的行政生态问题。发展中国家处于过渡型社会,战后西方国家试图让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的行政制度,均宣告失败,于是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行政生态进行研讨。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转型期或过渡期,一切都处在“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2]状态。旧文化被西方思想和文化打破甚至颠覆,新文化没有真正的形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出现了严重不协调,引发很多重大的社会难题。里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中,存在三个重要特征: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

高度异质性。所谓异质性就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与观点,而多元社会、多元经济、多元价值导致公共行政的多元性[3]。不协调、不完善、不彻底是此时社会的变革的突出表现。重叠性。过渡型社会中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严重存在,即行政机构不一定产生其应当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非由行政标准决定。形式主义。在过渡社会形态中,虽然各种法律制度都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令往往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传统的思想和理念仍具有很大影响力。

2 行政生态学视阈下中国行政环境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那么行政环境自然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模式要和行政生态环境保持一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我国处在典型的过渡期,行政环境中的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的表现则尤为突出。

首先,我国行政生态环境的高度异质性。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仅有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要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摒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要摆脱计划经济的干扰迅速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要迅速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及其民主意识,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从社会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特色的市场经济已经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从行政技术上来看,中国政府在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行政层级过多,导致的行政不力、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我国行政机构的重叠性。以上介绍的中国行政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决定当前我国政府必须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众所周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谓的“大政府”对一切的行政事务大包大揽,机构迅速膨胀。尽管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数次的机构改革,但老是进入“膨胀-精简”与“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政府部门较多,职能不清楚。行政审批的环节众多,机构重复建设严重,行政效率低下。

最后,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决定,大众的“人治”[4]思想和“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法治观念薄弱。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近年来的拜金主义盛行,个人私利至上思想的影响,行政人员无视法律、知法犯法,于是出现权钱交易,寻租成风。法律只是一个口号性的东西而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

3 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的启示

3.1 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按照行政生态学理论,我们应该由过渡型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而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匹配的衍射型行政模式要求,市场经济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由国家所引导。这事关行政权力的界定,政府应该是“掌舵者”的而不是“划桨者”,在必要的时候实施宏观调控不可或缺,但是不要出现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要想成功地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政府必须避免依赖于严厉的行政调控手段。政府部门能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真正的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将行政权力关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笼子里,避免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才能有效防止政府机构膨胀及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才能使市场竞争充分有序发展,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转。

3.2 消除公共行政中的形式主义

根据行政生态学的观点,形式主义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令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宪法、法律、条例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组织、统计资料与政府和社会的实际、事实之间存在的差异的程度[5]。另外在我们国家,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也被认为是形式主义。我国目前处于典型的社会发展过渡期,公共行政同时受到新制度和旧传统观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形式主义。这要求我们在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中,将完整的科层制政府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政府人员的实际行动上,要求公务人员真正做到“职业化”;在权力的实现上,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疏通和拓宽人民参与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的渠道,把权力真正的归还给人民。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的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现法治达到规范与现实之间的统一,杜绝形式主义,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6]。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卉群.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与中国行政环境分析[J].当代经济人,2006.6.

[3]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著.越轨社会学概论[M].皮艺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4]彭文显.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1988.

[5]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3.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行政管理学,教学

行政管理学是为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公共管理实践能力, 提高专业素质而设置的基础课程,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探讨行政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分析行政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阐述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研究政府组织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掌握坚实的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为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 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分析方法, 逐渐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使得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 学生可以依靠现有的理论知识在案例当中发现问题, 并揭露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应有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1. 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

1.1 便于学生对行政管理学课程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 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领域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到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众多学科,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之高。而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的社会实践大部分都是一片空白, 对行政管理学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学习之上, 他们对行政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只能是停留在几个片面的、散乱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则通过系统的案例, 将一个个理论知识串联成一个鲜活的案例, 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而更加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

1.2 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主导地位, 通过“填鸭式”的方式, 让学生对行政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 以应付考试为教学目的。而案例教学法则严格区别于行政管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 它是由老师或者学生自身搜集案例, 在课堂由师生共同讨论, 并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知识分析案例, 可以说,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占据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模式, 而变成了教学互长, 师生之间互动良好的教学模式。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可以极大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并有效提高其应用行政管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具体实际案例的能力, 为其今后进入社会, 快速的融入社会, 并运用所掌握的行政管理学知识夯实了根基。

2. 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

2.1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经验还不足, 方式还待改进。

案例教学法源自于美国的哈佛大学, 虽然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 但是传入我国, 并真正的应用到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却还是于近几年才开始。行政管理学教师往往是大学毕业就开始站上三尺讲台, 传授行政管理学知识, 他们普遍都缺乏真正的在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经历, 因而,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 就会感觉到明显吃力, 而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 甚至部分教师会误解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意义, 而是将案例教学法误解为仅仅用举例子就可以代替。而有部分教师虽然理解了案例教学法的真实意义, 却还是更习惯于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 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上述问题, 导致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行政管理学课堂中还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上还有待改进。

2.2 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身性格极大的影响了案例教学法发挥效果。

案例教学法不仅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 也要求着学生有着较高的自身素质。但是, 由于我国长期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 导致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目的, 而让他们快速的转变思维方式, 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去案例当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 显然, 这要求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 并能够很好的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 而当前我国大部分行政管理学专业学生都还停留在过去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上, 怀疑精神不够, 缺乏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此外,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勇于发言, 敢于针对具体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而这对于性格内向, 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而言, 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 案例教学法能否发挥其价值和功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身性格。

3. 如何有效促进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发挥其价值

首先, 从教师素质这一层面来看, 政府应当鼓励学校壮大教师队伍, 甚至可以辅助学习聘请一些退休的行政管理单位的老干部、老职工来校开专题座谈会, 运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拓展思路。其次, 从学生自身这一层面来看, 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一个前提在于快速扭转其学习态度, 以往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普遍形成了“唯分数论”的不良学习目标, 而素质教育的实行, 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而不应高分低能。具体到案例教学法应有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来说, 就是要求学生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并有效提高自身运用行政管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还要求学生要保有怀疑精神, 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并有效的运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付雪莲.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铜仁学院学报, 2012.

[2]戴媛.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8

一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熟练技术和实操能力的专门人才, 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 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 均是以岗位群为基础, 专业能力的培养亦是瞄准就业市场,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教学目标以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标准。

高职院校输出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师型”人才, 是为生产、管理等一线工作进行服务的, 要求技能强, 有特长, 有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类人才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技术, 实践动手能力强, 职业技能技巧熟练, 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完整, 具有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毕业后能零距离上岗就业。

3.教学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和安排, 侧重于实践教学环节, 多以实践操作为主,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授法, 即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阐述, 其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系统性强、适用范围广。但弊病是“呆板、单调, 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照本宣科, 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 这就是所谓“注入式”教学。”[1]因而导致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枯燥。

行政管理学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 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紧密。这种教材导致教学过程“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2]教学内容形象性和生动性较差, 缺乏灵活性, 对学生持续性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不够, 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懒惰心理, 久而久之,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死气沉沉, 万马齐喑的气氛。同时, 由于缺乏人性化管理能力培养, 学生也缺乏对人性化管理的实践。

3.教学目标模糊。

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 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就业方向往往不明确。教师不知道以掌握理论知识为重点还是以掌握实践技能为重点, 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背诵, 而缺少实践技能的掌握。考核以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评价学习的效果, 忽视实践技能的检验, 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强, 而实践能力差。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1.革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 讲授法仍然是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我们不应弃如敝屣, 而应优化发展,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捕捉身边的事物,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 通过组织课外学习活动, 让学生学习更为自主。不仅如此, 利用学生年龄特征和课程实践性特点, 还应该将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如组织公司经营沙盘模拟赛、市场调查、信息发布等方式。同时, 应加强实践教学法, 目前“项目驱动, 任务引领”式教学方法就是实践教学法的重要发展。应开展企业经营仿真决策训练, 使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对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进行实践性尝试。通过干任务、做项目, 提高感性认识, 增强理性理解, 应与政府部门、企业等建立实习基地, 让学去顶岗实习, 亲身体验行政管理工作。邀请企业家来校讲课, 安排学生和企业家交谈对话, 使学生更加清楚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了解企业运作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方向性。

2.改革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学是适应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首先, 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 明确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其次, 教学内容要反映行政管理学研究领域的现实、热点问题, 跟踪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发展, 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现象和实质。通过一个热点的分析, 一个问题的讨论, 激发学生理性的思考, 促使学生深入的辩论。最后, 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前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使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 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逻辑力、思维力有待提高, 作为辅助、补充的教学方法不应过多, 否则会使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 难以锻炼和展示出自身的能力素质。

3.精细教学目标。

确定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近年来, 教育部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 强调的是知识理论的扎实性、操作能力的精确性和实践能力的熟练性, 该教学目标当然是建筑在“以能力为本位”理念基础上, 它充分体现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 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教特色。

首先, 职业教育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 按照“定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运行机制的改革, 打造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其次, 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目标教学理念赋予“能力”新内涵——知识的理解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强调能力的全面性。最后, 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 强调职业知识、动手能力的完整性和操作技能的实践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特点入手, 就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 分别从革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精细教学目标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义遒.教学方法改革, 改什么, 怎么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6期.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9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行政管理学》传统教学与考核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一)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的行政部门、教师、学生三方面的积极配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行政部门往往扮演着监督者与考核者的角色,通过对教师上课进行定期检查,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实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辅之于相应的奖惩机制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这种显性的绩效考核标准的压力下,客观上扮演着学生所希望的“讲授者”角色。教师“要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向学生“我要学”的现代大学教学模式转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生希望能在求学期间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以促进就业,对教师教学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教师希望加强平时教学以取得较高的学生评教分数。基于交易理论的“双赢”原则,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各自的内在动机使得他们实现一定程度的合作。教师尽量配合学生的心理加大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考核,学生着重于对重点考核部分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心理需求往往催生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流行。这种简单化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反过来也制约了学生的就业与长期发展。

2. 学生缺勤的情况比较普遍。

由于每个班级有60人左右,时间的有限性与教师“一对多”的局限性,促使教师通过“抽点”的方式加强考勤。由于每位学生被抽点的几率较低,逃课、迟到的机会成本过低导致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而教师也因为担心对学生过于严苛而影响评教分数,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客观上纵容了学生的逃课行为。

3.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不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感与主动性不强。目前课堂气氛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学生集体沉默,教师被迫自问自答;二是小部分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沉默。教师对积极参与者实行打高分的策略以示鼓励,而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成绩偏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使得他们相互之间形成负向的心理博弈,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与嫉妒心理;而过于活跃的学生也因为这种心理压力选择沉默,课堂气氛容易滑向学生集体沉默的状态。

(二)考核方式的非科学化

传统的考核内容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总分的20%~40%,包括考勤、课后作业与小组讲演三部分,每项各占一定比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80%,主要是通过试题测验来体现。期末考试由于教师有意识地讲解重点与专题复习来降低学生考试难度;而平时成绩的考核效用则因各项考核标准受到限制而大打折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完整考勤的难度系数较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趋于主观化与模糊性;课外作业由于网络的便利,学生对网络资料的简单粘贴与复制来获取高分;小组讲演则会有一系列问题:一是小组内部的过度分工导致教师对小组的集体考核变为对单独个人的考核,团结协作的效应无法实现。本组组员进行明确分工,如某位同学负责某门课程的全部工作,或者各位组员分别负责收集资料、课件制作和小组讲演,这种组合式的专业分工模式,使得原本强调集体精神与合作变为对单独个人某项能力的考核。二是小组之间的差距拉大,助长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小组内部的分工最终以某个单独个人的表现来评判,会增加集体分数因为个人表现或高或低的风险,这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现象助长了学生相互组团的投机性、选择性与差异性,出现了部分小组过强而部分小组过弱苦乐不均的现象。三是小组内部“搭便车”的情况普遍。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提出,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由于小组实行专业分工,10人左右组成的小组无疑会形成部分人过劳而部分人无事可做的现象出现,小组内部的分工不均也会增加小组组员之间的矛盾。

二、新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探索实践

新型教学与考核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理念,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学习模式,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引导式发问与讲解,辅之以更为具体与科学而的考核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与探究,课堂气氛明显趋向紧张与活跃,目前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制度设计如下:

(一)平时成绩考核比例的加重

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合计为100分。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试题注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更多地注重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平时成绩比例的提升,使得平时不认真听讲、缺勤或者不做课后作业的学生很可能本门课程不及格,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平时考核的重要性。

(二)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协作机制

新型的教学模式则强调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学习机制,目前每班规模是在60—65人左右,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10—11人,选出本组的组长,负责统筹与协调。小组组长的工作主要有:统计本小组以及各位组员在每次课中回答问题的正确次数,教师根据每组上报数据进行小组排名与打分;组长在学期末提供本小组累计得分,并根据平时课堂记录推选本组的优胜组员。这种累计积分制将小组之间竞争、小组内组员之间竞争与合作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新型考核方式与比例的确定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50%,由课堂抢答、小组讲演和课后作业三部分组成。

1. 课堂抢答为30分,2分/次,共分为15次课进行考核。

(说明:本课程共有16周的学习时间,除去一次课程复习时间,则共有15周学习时间。)实行累计积分制,学期末则将前15周的得分累计为本组课堂抢答项目的总分。小组的得分即为每位组员这项的得分(组长和优胜组员在本小组得分基础上加10分,总分不超过30分,以示对其工作的鼓励)。由于小组之间实行抢答,每次发言由本小组组长记录本小组回答问题正确的次数,每次课结束后进行排名,前两组作为优胜组,得2分;其他发言组得1分,不发言组为0分。

2. 小组讲演为10分,教师会根据授课内容选择1—2个

专题供小组讨论与讲演,每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示,小组的成绩即为每位学员的成绩。排名前两名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其演讲的同学与本组组长会在小组成绩基础上加5分(总分不超过10分),其他组长或组员不予加分。

3. 课后作业总分为10分,每小组组员作业的分数的平均

数则为本小组的得分(进行四舍五入),本小组的得分即为每位同学的得分。排名前两名的优胜小组所有成员在本小组分数上加2分(总分不超过10分)。这种组员与本小组“捆绑式”的考核模式有利于增强组员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团队意识得到提升。

以本班A小组为例,在课堂抢答环节该组得到25分;小组讲演为6分,排名第二;课后作业本小组平均分为7分,排名第一。由于每项优胜者不能累计加分,假设课堂抢答优胜者与组长、讲演优胜者均不重复(如有课堂抢答优胜者与讲演者重复,则以高分为计),各项得分如下:

(四)对课堂学习节奏的调整与控制

1. 对考勤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由于平时成绩实行小组为单位的考核,本组组员的缺勤直接与本小组考核挂钩。小组成员无故缺勤一次,则本次对本小组实行扣一分,直接影响到本组其他同学的平时成绩。同时,如果一名学生无故缺勤多次,本小组组长可以申请通过本小组民主投票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本小组成员资格,以避免其他组员利益受损,这种由学生之间民主决策的方式促使组员无法缺课。同时,组员一旦被“请”出本小组,则该成员称为“自由人”,其平时成绩为零,则直接导致本门课程不及格。这种制度设计对过去经常缺勤的学生是一种非常大的震慑。

2. 对课堂教学进度的调整与引导。

小组成员在上课之前需要对所学课程进行预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核心知识点实行重点分析,强调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案例,实行小组间抢答,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

3. 对课堂抢答的适度控制。

一是在组长与优胜者的得分方面实行适度控制,一方面是不能超过该项上限;另一方面,在小组讲演环节,为了鼓励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原则上不鼓励组长或本学期被评为优胜者的同学讲演,以提供给更多的机会让其他同学发言。如果出现此情况,则不累计加分。二是教师对每一位同学每次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实行适度控制,鼓励每一位同学参与平等竞争。一般每堂课,每位同学不能回答超过三次。如果出现多次回答情况,则不累计加分。

三、教学改革的成效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由于小组成员希望本小组和自身能够取得优胜,都会自觉地在上课之前认真地预习与复习,以便能够在课堂上争取积极主动。同时,踊跃发言可以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更让其具有较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种良性循环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生缺勤的情况得到遏制。目前,每组同学按照横排依次排列,教室的座位设计正好是每排11—12人,这样每组同学的人数相对固定,教师直接通过目测就可以判断哪一组同学缺勤,更是让学生没有缺勤的侥幸心理。学生一方面不想冒险,另一方面,也不想背负影响小组成绩的责任而备受指责。目前,无故缺勤率几乎为零,考勤改革初见成效。

3.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性增强。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是:(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2)问题的发现者;(3)学生与知识的中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4.考核方式的精准化与科学化。通过课堂抢答、小组讲演以及课后作业等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公开化、透明化、公平化与科学化的定量考核标准,学生之间的互助共赢意识得到加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自我懒散心理与相互之间的负面博弈心理都得到一定程度地解除,团队的协同效应得以发挥。

四、不足之处

任何一项制度设计都打上了人为的烙印,有待于逐步完善与发展。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难免会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调整与改革。具体表现如下:

(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差异化要求

现在课堂考核模式主要是通过口头抢答来体现,仍然无法调动那些性格内向、习惯沉默的同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他们希望本组其他组员踊跃表现以提高个人成绩的“搭便车”的心理依然存在。同时,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和有失公允,教师提问次数的有限性与竞争的激烈性都会导致部分同学无法回答问题,而沉默者并不一定没有思考。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更加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二)教学方式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主观条件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师对问题难度的把握以及学生对上课的积极配合。教师对问题的难度与深度要加以把握,如果问题太简单会导致同学踊跃抢答,太难却无人回答的不均衡状态,无法很好地控制课堂节奏与学习气氛;而学生对上课的积极配合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的营造与改革的成效。如果在上课前普遍没有预习教材,则导致教师提问题学生都无法回答的冷场局面,很容易回复到教师自问自答的境地。同时,这种实行小组抢答和竞争的学习方式也会增加学生上课的心理负担和投机心理,导致部分同学不太适应而产生抵制或反感情绪;或者演变成学生单纯为寻找或回答问题而看书,而忽略了真正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客观条件方面,这种小组以排或者列为单位的座位设计,还受到班级人数、教学场地等教学条件多方面的限制,如果班级人数过多或者教室过大或座位设置有限,都会导致小组学习无法有序正常开展。

(三)教师受制于学生评教的压力未解除

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是着眼于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标。目前,学院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评教来体现,因此往往以学生的意识与需求为依归的考评方式,没有解除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心理压力,如学生因为不适应改革而打分偏低,无疑会影响教师进行教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不足

学院目前从宏观战略上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给教师很大的教学与研究改革要进行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学院需要提高对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平衡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奖勤罚懒的执行、对精品课程建设组的教师实行适度的课时奖励、评职称的优待、进修的机会优先等相关辅助性措施都有待完善。

五、改进方向

(一)实行多元化的过程考核模式

在课堂参与方面,除了实行口头抢答,教师会结合课堂小测验的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同时,将这种书面考核与小组成绩直接挂钩,有利于小组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提升。

(二)教学主客观条件的改进与完善

主观上,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沟通,并参考学生的建议对当前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促使学生能够接受教学方式的改革;客观上,学院教学部门尽量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如对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场地的完善等等,通过周到的教学服务来协助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三)减低教师进行教改的心理压力

学院目前也进行了部分改革,如加强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在对教师绩效考核的比例,适度降低学生对教师评教的比例,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积极努力地进行教学改革。

(四)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与教改的支持

目前我院对精品课程建设有专项支持、对推行教研教改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由教师自主决定,进一步放开了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规程,这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权进行改革,通过激励先进教师和树立典型,促进教师集体能量的发挥。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574903.htm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4) .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10

一、教学方法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中的价值

方法, 古代指量度方形的法则, 《墨子·天志中》提到:“中吾矩者谓之方, 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 是以方与不方, 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 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合以及有机统一,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是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 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 老师在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 而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帮助者, 学生才是主动的建构者, 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按照高等教育学的普遍解释,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 怎样把列举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少分析能力、发展能力, 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的手段。”[1]因此, 对法学本科教育而言, 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意义特别重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高校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中唯一一门集实体法与程序法于一体的专业课程, 且其教学内容、相关概念、涉及的法律规范都非常的多, 且不存在一部统一的法典, 因此, 相对于其他基础课程而言, 其教与学的难度均比较大。在国外法学院教学中, 这种教学的困难也是普遍存在的, 甚至有教授认为, “行政法始终是被认为是最为烦闷的课程, 而学生也是对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最为缺乏头绪的”。[2]这些由学科本身的因素导致的困难都是非常难以克服的。因此, 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都寄希望于寻求良好的教学方法来破解其中教与学的困境。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师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或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实施现状

(一) 对于实践教学的关注仍然不够

虽然各个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 但是, 这种重视程度只停留在表面,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严重失调。比如, 根据笔者所在校的法学本科培养方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课时只有51课时, 而实践教学也仅仅6课时, 有些实践环节如果认真做, 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心血的, 但给老师的课时量却很少, 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 从教师的实际工作来说, 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也是不够的, 没有认真研究不同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作用, 经常流于形式;从学生来说, 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不高, 很多实践环节都没有认真去做, 最后交一份报告了事。

(二) 教学方法单一, 使用随意, 教学效果不佳

就目前教学实践而言, 教师并没有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而选择, 整合各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单一, 要么只用“讲授法”一堂课从头讲到尾;要么从头问到尾;要么一律采取讨论式教学, 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单一的教学方式的使用, 使得课堂缺乏一种凝聚力, 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反而费时费力甚至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 在教学当中, 很多老师在使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很随意, 并没有考虑到主题或者教学目标的实现, 仅仅只是为了体现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这样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可能并不适合这个主题或者就是一个形式, 根本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美国著名教育家大卫·爱尔坎德 (David Elkind) 教授曾通过大量的教改实践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传统的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 已不能满足现实的法学教学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团, 当今法学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发挥。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一) 坚持的原则

第一, 教学方式多元化原则。应该摈弃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学方法, 应该说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法, 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就比如讲授法, 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的阐述法律概念、法律规则, 让学生能够收获系统的知识, 但是其屡遭诟病。其实质问题不在于这种方法自身, 而是具体的操作运用是否恰当。

第二, 从实际出发原则。这个实际一方面是指任何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和使用都不能脱离实际, 要做好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衔接, 而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设置等方面, 使之为其服务。

(二)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

第一, 讲授式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概念的讲解、理论的灌输和法律条文的阐释为主, 虽然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弊端, 但在法学本科教育中, 需要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为了克服其弊端, 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丰富课堂教学,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事先布置讨论议题, 让学生组织材料, 充分准备, 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授课教师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观点, 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 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主持人的教师在讨论中应当尽量地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而扩展学生的思维。讨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全班一起讨论, 但是要注意控制整个过程, 比如学生跑题了就要将之引导回主题, 或者在讨论中出现了争议比较大的观点, 教师要适时介入进行评析, 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提示和引导, 对于某些偏激的观点, 教师要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第三, 案例教学法。法学 (包括“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它不仅以认识法律为目的, 更重要在于把法律运用于实践。[3]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分析以及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 扩展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分析生动的案例过程中, 轻松地掌握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 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应该是法学教育中让学生接触实践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四, 诊所式教学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现行行政法律制度的框架及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的程序,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法律思维能力, 能够运用法律逻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行政法律问题, 培养在行政领域、司法领域的职业能力及帮助行政相对方进行权利救济的能力。而诊所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实践教学, 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诊所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其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模式, 通过让学生办理真实案件, 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和细节的处理, 亲身体验律师的社会角色,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法律实际运用能力, 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摘要:目前, 在我国法学教学中, 讲授教学法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然而, 就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而言, 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关概念、所涉法律规范杂多, 且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典, 因而, 教与学都非常难。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该课程的教学需求, 因此, 改进现有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和诊所式教学法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威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213.

[2][美]西德尼·A·夏皮罗:法科学生不喜欢〈行政法〉的十大原因及其对策[EB/OL].苏苗罕译.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800/216/2006/8/xi40636493718860024324-0.htm, 2012-11-25.

行政改革牌如何打 篇11

現時的五位司長中,行政法務司司長、經濟財政司司長、保安司司長均已在位十五年,換人之聲不絕。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早前表態,認為五司應“換血”,但五司體制合適,毋須增減;有學者亦不支持“五司變六司”,指關鍵不在數量而是領導才能,增加司長將導致政府架構更臃腫。拆司、改組的意見紛呈,處理五司架構成為下屆政府的首要任務。

再是官員問責及績效評估制度的構建,社會至今一頭霧水,甚至被批評為空談。巴士合同“瑕疵”、電信範疇一團糟等,官員不作為、亂作為、胡作非為的現象,未見究責。難怪有議員曾狠批,行政長官口頭上對現時民怨甚深的官僚現象的責難,就變得只是作為“消消氣”、“說了算”的口惠,實際上不處理。問責績效似空談。

官員問責及績效評估缺位,同時亦帶出現行委任制度的低透明度,任人唯親的猜疑,空穴來風。在完善領導和主管委任制、問責制,引入官員選拔競爭機制上,我認為在領導和主管委任過程中要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招聘透明度,通過公開透明的競爭性選拔,將有資歷、有能力者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特別是可以在主管級(廳、處級)作競爭性選拔,再加以委任,杜絕用人唯親、私相授受,為中層公務員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同時要完善問責制,建立健全的領導、主管以及高級官員的培養、考核機制。

而就是人才到位、問責完善、晉升有制度,實際操作,現時行政部門不少民生施政的行政效率不彰,表現為跨部門的協調、溝通不足。長期以來,跨部門尤其跨司長範疇的工作,難以讓外界看到部門間良好的協作和溝通,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統籌的只是自己轄下的部門。本澳的公共行政效率未能跟上經濟發展,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專責的統籌部門。跨部門的職能關係未能釐清,如近年極力推動的電子政務亦大受阻礙。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 篇12

1 行政生态理论

所谓行政生态研究, 是指研究一国行政制度与行为时, 不可只从行政本身作孤立地描述和比较, 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影响[1]。行政生态研究理论是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应用到行政学领域的结果。因此, 行政生态研究的一般理论框架主要由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构成。首先,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功能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当其中一方的功能发生变化时, 另一方的功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要受到影响, 并发生相适应的变化;再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 即有机体与外在环境间信息交换过程, 呈现出来的一种动态连续性与均衡性状态;最后, 生态研究的泛学科性, 即指生态学研究与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乃至各种自然科学之间具有关联性, 往往要运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才能对特定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高斯认为, 行政生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个人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施加某种影响的新满足和新机会”, 因为“它将导致很多人对政府职能的根源、公众态度和管理问题所产生的不同环境做细致的观察”, “通过公共手段建立起某种新体制的基础”, 最终实现其研究目的。“只有以生态的观点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观察行政”。由此可见, 行政生态研究的直接出发点, 正在于要使“我们对官僚治体及其他社会制度的探讨上, 将可获得更佳地了解”, 即目的在于要对行政制度及其行为进行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与理解。

2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

2.1 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下放权力、转变职能”为重点, 自上而下, 逐步向纵深推进, 取得了巨大成就。

(1) 地方基层政府机构简化有所成效。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从中央向地方政府逐步推进, 撤乡并镇, 精简基层政府规模和干部数量。

(2) 地方政府人事制度、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 基层政府机构在改革中能较大范围内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 使多年来机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变, 也促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3)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果。基层政府的角色转变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的建立开始, 在此之后, 基层政府积极鼓励群众学习创新, 从一刀切的管理者渐渐演变为推动发展的掌舵者。

(4) 基层政府管理逐步走向公开化、透明化、法制化。基层政府通过公告栏、广播、电视等媒介, 和基层群众一起学习有关法律、规章;积极传达行政管理活动的办理程序、受理条件、受理时限、收费标准等, 扩大公众监督政府的途径。

(5) 基层行政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层民主选举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1) 传统的行政惯性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在意识形态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坚韧的“吏治—人治”传统, 以及以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撑的、缺乏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背景, 形成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 至今仍然左右许多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方式;而且, 更令人担忧的是, 在近年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 由于官员治理模式滞后, 使得与干部选拔制度密切联系的“官本位”文化不仅没有淡化, 反而有强化的趋势。

(2) 缺乏完善的社会沟通体制, 权利形式中存在致命的弊端。目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层社会中, 民主自治的推进依然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城市社区的自主管理模式中如何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农村推进村民自治中如何处理好村委会与党委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都还值得进一步探索。腐败官员的行为、制度导致的政府强权, 使社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如果这种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

(下转第342页) (上接第334页)

的错误制度安排不能彻底纠正, 那么, 权利腐败、买官晋爵和“逆淘汰”趋势将无法遏制。长此以往, 其对政府的威信和法制信仰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2]。

3 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3.1 改革政治制度, 创造生态行政管理系统

针对我国目前的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不断推进基层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 必须进行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1) 基层政府要积极放权。基层政府部门要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同时, 不忽视中、长期的战略目标, 避免因小失大;保持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证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 基层政府社会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运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 基层政府的使命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搞好服务。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要更多地运用市场规律从事行政管理, 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对污染排放者收取排污费, 而不是强制要求停产。

(3) 实现“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化, 就是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 最终促进政府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治生态化要求基层政府以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 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许多基层政府曾因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2 积极落实国家公务员制度, 改造基层行政文化

基层政府要实现“善治”的目标就必须积极落实现有的公务员制度, 确保基层政府的各级官员真正由公民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 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官员成为人民利益的真实代表。另外, 也必须建立和完善公民约束和监督政府的有效机制, 保证基层政府官员违背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时, 公民能够按照法律和制度有效地剥夺违法或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在此基础上, 推动现代行政伦理建设, 促进基层公务员观念的根本转变。

3.3 为基层企业创造优良的经济环境

基层政府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环境资源, 鼓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使经济活动的收益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各种实际影响。例如, 政府可以用拍卖排放污染许可证的办法来控制污染量。政府根据人类对某一环境资源的生态需求状况, 先确定该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 然后通过科学计算和经验估算, 确定该环境的环境容量 (即污染物的排放量) , 这个最大纳污量就是向该环境资源排放某一类污染物 (如废水、废气、废渣) 的所有当事人允许的污染排放量总和。政府可以把这一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公开拍卖, 把排污许可证 (即污染权) 分配给消除污染费用最高的经济当事人[3]。

3.4 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法规的执法力度

基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 依法行政,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对于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4]。要把环境作为国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和财产来管理, 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及收费制度,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地方政府的先进环保管理经验, 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 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 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严格进行执法监督, 使基层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5]。

3.5 推进基层“公民社会”建设, 奠定基层现代法制基础

提高基层群众的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自动性, 是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也是改造行政生态的重要内容。由于公民社会是现代政府建立的基础, 宪政的实施、法治的有效推行, 必须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的普法精神和法律信仰之上[6]。地方政府公共行政的现代化来源于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来源于法治的实践, 因此, 我国加快基层“公民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 在于为基层群众创造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形式, 发展良好的基层社会组织和团体, 这不仅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法则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社会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彭文贤.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8.

[4]郭济.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9) :3-5.

[5]陈世香.美国生态行政理论的形成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196-200.

上一篇:储层控制因素下一篇:专业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