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信息管理

2024-10-22

媒体信息管理(精选12篇)

媒体信息管理 篇1

在文化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下, 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大众媒体也是社会中重要的经济生活, 而媒体节目及相关素材就是媒体的产品, 是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所以实现对媒体信息资产的管理及对信息进行产业规划, 有利于实现产品的不断被利用而不断的产生新的产品、新的媒体信息资产,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实现了媒体资产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利于相关的媒体有效利用的媒体资产, 从而不断驱动相关行业发展自身的能力, 实现媒体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一、媒体信息资产管理的技术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1. 元数据管理

要实现对媒体信息资产的管理, 就要实现对元数据的生成管理。所谓的元数据就是指根据媒体历史存储的各种素材及节目的管理归档中的各种关键字进行标识的数据类型, 是建立在完整统计学基础上的可以满足当下媒体信息资产管理又可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灵活空间的数据类型。元数据的建立直接影响到媒体信息资产管理的后续工作, 所以只有建立元数据于媒体数据的对应关系才能够保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真实可用。在元数据的生产工作中主要包括手工和计算机自动生化两种方式, 在完成元数据库的搭建之后, 对数据库的维护是贯穿整个媒体信息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灵魂工作。只有在这三个工作顺利完成之后, 才能实现元数据的高效调用。

2. 存储管理

在数据大爆炸的当下, 如何实现对媒体信息的存储管理是媒体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在相关媒体的信息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媒体数据的共享使用与集中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对媒体信息的集中管理之后, 才可能实现对媒体集团内部整个信息资源的管理。在一般情况下, 媒体数据基本可分为素材、成品节目和归档数据三种属性。在媒体内部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中心, 以便将录制的素材录像转成相应的素材文件, 或是将卫星信号等远端设备传送过来的节目进行下载并转换成相应文件。

3. 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许多十分珍贵的镜头和声音均无法重新制作, 因此对媒体信息资产的合理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对相关资料的重复利用。其中对于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中相关媒体资料的版权以及检索计费的管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视音频资料的主题和内容存在着较为模糊的范围, 所以在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 相关用户需要从一个较为精确的角度进行查找, 但目前国内的视频的检索水平还不能够提供精确的检索, 这就直接影响信息数据的交换和传播, 所在未来的工作中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精确的编目。

二、信息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

1. 素材的数据化

由于国内各媒体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 所以媒体拍摄的节目素材虽大部分实现数字化, 但仍有部分媒体的素材是记录在模拟磁带上的, 同时在处理较为陈旧的媒体素材时也需要考虑模拟磁带的问题。想要完全实现素材的数据化就是将信息流变为数据块文件, 也就是将模拟磁带上的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再将数字化的节目素材通过压缩、编码之后变成某种便于流通使用的文件。在以往的非数据化媒体资产管理过程中, 对其管理只能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机械手进行管理, 不同的素材之间只有控制协议而没有数据协议, 从而不能实现网络联接, 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可见对节目素材的数据化是媒体资产管理及产业化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2. 媒体资产存储格式及存储介质

在对媒体资产存储格式的选择时, 需要权衡的是对资源的压缩质量和压缩效率。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需要保证媒体信息存储的质量, 尽可能降低存储成本, 减少网络传输压力, 同时也需要考虑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通用性。在各种媒体资源存储格式中最基本的国际标准就是MPEG-2, 它是标准视频数据压缩编码格式。在选择合适的存储格式之后就要考虑对素材存储介质的选择, 采用的存储介质包括数据流磁带、DVD光盘和硬盘等。用户对存储介质的选择应全面考虑资料存取时间短、存储寿命长等因素。

3. 媒体资产的存储方式

在媒体的资产管理系统中, 对视音频资料的存储需要巨大的存储空间, 因此如何采用先进的存储技术合理的解决视频数据的海量存储问题是推动媒体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国内采用的媒体资产存储方式主要有在线、离线及近线三种方式, 其中在线是指设备以永久方式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 可以直接访问这些设备。而离线是指设备或介质平时没有装载在计算机系统中, 在存取数据时需要将设备或介质临时性地装载或连接到计算机系统, 当数据访问完成时可以脱开连接。而近线是指介于在线和离线之间。一般是采用自动化的磁带库或光盘库, 结合相应的存储管理软件, 构成近线存储系统。相关媒体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求和环境, 选择较为合适的存储方式。

三、结束语

就现阶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来看, 涉及到媒体资产管理的基础性技术都已经基本成熟, 相关信息素材的大数据存储设备无论在价格和品质上都已发展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同时涉及到相应的元数据库搭建的软件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所以不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及相应信息产业化的工作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科大洋公司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2]赵黎, 祁卫, 李子青, 杨士强, 张宏江.利用改进NFL算法对镜头进行基于内容的检索[J].软件学报, 2002, 13 (4) :586-590.

[3]彭宇新.Ngo Cw, 董庆杰等一种通过视频片段进行视频检索的方法[J].软件学报, 2003, 14 (8) :1409-1417.

媒体信息管理 篇2

1、江苏中医药一般信息月刊每月5日出版。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投稿地址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210029E-mail: jstcm@sohu.comTel: 025-86617285

2、新中医一般信息月刊每月

5日出版。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投稿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 《新中医》编辑部

510405E-mail: xzybjb@gzhtcm.edu.cnTel: 020-36585485

3、国医

论坛一般信息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由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主办。投稿地址河

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31号 《国医论坛》编辑部 473061E-mail:

gylt@vip.163.com网址

4、北京中医一般信息双月刊逢双月

25日出版。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投稿地址北京东单三条甲七

号 《北京中医》编辑部 100005E-mail: bjTcm@pubLic3.bta.net.CN5、光明中医一般信息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投稿地址北京

105信箱海淀区平台村9号 《光明中医》编辑部 100036E-mail:

gmzy@chinajournal.net.cnTel: 010-84043509

6、山东中医杂志一般信息月刊每月5日出版。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办。投稿地址济南市经十路53号 《山

东中医杂志》编辑部 250014E-mail: zazhi@sdutcm.edu.cnTel:

0531-2613034

7、黑龙江中医药一般信息双月刊逢双月10日出版。由黑龙江省中医研

究院主办。投稿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 《黑龙江中医药》编辑部 150036

E-mail: gfjh@public.hr.hl.cn8、江西中医药一般信息月刊

每月15日出版。由江西中医学院主办。投稿地址南昌市阳明路56号 《江西中医药》编

辑部 330006E-mail: Jxzy@chinajournal.net.cnTel: 0791-6814440

四川中医Schzhy@sina.com 福建中医fjzy@fjtcm.edu.cn 长春中医jlzyybjb@126.com

或者cczyydxxb@126.com 山东中医zazhi@sdutcm.edu.cn 安徽中医药学报

ahxbbjb@163.com 山西中医药sxzy.j@163.com国内主要中医杂志共计45种

1、江苏中医药一般信息月刊每月5日出版。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主办。投稿地址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210029E-mail:

jstcm@sohu.comTel: 025-86617285

2、新中医一般信息月刊每月5日出

版。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投稿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 《新中医》编辑部 510405

E-mail: xzybjb@gzhtcm.edu.cnTel: 020-36585485

3、国医论坛一般信

息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由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主办。投稿地址河南省南阳市

卧龙路131号 《国医论坛》编辑部 473061E-mail: gylt@vip.163.com网址

4、北京中医一般信息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由北京中医药

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投稿地址北京东单三条甲七号 《北京中医》编辑部 

100005E-mail: bjTcm@pubLic3.bta.net.CN5、光明中医一般信息双月

刊逢双月20日出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投稿地址北京105信箱海淀区平台村9

号 《光明中医》编辑部 100036E-mail: gmzy@chinajournal.net.cnTel:

010-84043509

6、山东中医杂志一般信息月刊每月5日出版。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

中医药大学主办。投稿地址济南市经十路53号 《山东中医杂志》编辑部 250014E-mail: zazhi@sdutcm.edu.cnTel: 0531-2613034

7、黑龙江中医药一般信息双

月刊逢双月10日出版。由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办。投稿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

142号 《黑龙江中医药》编辑部 150036E-mail: gfjh@public.hr.hl.cn8、江西中医药一般信息月刊每月15日出版。由江西中医学院主办。投稿地址南昌市

媒体信息管理 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部门立卷;实物展示;档案宣传;开放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71-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家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008年9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用先进的档案保护技术,防止档案的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对已经破损或者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当及时修复或者复制。对重要档案和破损、褪色修复的档案应当及时数字化,加工成电子档案保管(第三章档案管理中第二十一条)”、“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是……编制检索工具,编研、出版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组织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第八条)”。

要达到上述规定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与模式已经呈现出很大局限性,不能充分适应当今时代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的展示、处理、查询、维护等信息管理习惯和公众接受信息的习惯。纵观目前各大高校档案馆或档案室,在部门立卷、实物展示、档案宣传、开放利用等方面,多媒体管理技术或者难觅踪迹,或者仅起到少部分展示功能,这完全与信息时代不相匹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信息越来越多地涵盖了更多内容,由原来单一的文字之外,还包含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但是,纵观各大高校档案馆或档案室,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仍然主要停留在对多媒体档案的初步采集上,尚缺乏更深层次的应用。因此,在档案管理中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档案管理利用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是高等院校的迫切任务。

二、研究计划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整个实施过程计划经历三个相互衔接而又交叉进行的阶段:通过调研分析、理论探索,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规划和设计信息化时代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阶段;在高校档案管理实践中检验并不断改进管理模式阶段;项目总结及形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阶段。具体实施计划如下:1.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主要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与设计;调研分析我国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梳理、总结已有的工作经验;初步规划和设计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等。2.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实践、评价和完善阶段。主要完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形成性评价与改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总结性评价与修订。3.确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和项目总结阶段。主要进行总结项目研究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形成有推广价值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部门立卷。在当前的部门立卷工作中,各大高校普遍使用培训班或者说明书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培训方式,效果都不佳。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向导软件开展培训,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向导软件,能快速指导档案员进行文件的立卷,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步骤如下:(1)制作:利用摄像机将各种类别的立卷过程分别拍成多媒体视频。再利用多媒体后期制作软件premiere或edius、after effects进行后期处理制作成美观大方,简洁方便的视频软件,若视频内容较多,可借助于office软件中的powpoint进行各视频内容链接,生成.exe文件,实现点播。同时,在制作视频时,可将符合立卷要求的与不符合要求的操作进行对比示范,加深档案员的印象,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归档的质量。(2)使用:利用校园网,将多媒体视频档案向导挂接到校园网上,无需安装其它播放软件,也可使校内人员观看。这样使用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另外,利用多媒体QQ群,在线交流交答疑,可提高档案员归档的效率和质量。2.实物展示。目前,由于实物档案的载体各有不同,形状不一,很多档案馆(室)都没有充裕的空间和足够的装具来陈列,不得不将实物档案放之高阁,导致实物档案的利用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展示各种实物档案及其背景信息。同时,通过网络,利用者可以简易地了解到整个实物档案库存的信息,为利用者提供便利。3.档案宣传。高校档案是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1]。是学校管理与教学的真实历史记录,是丰富的资源库。一般来说,现在各高校档案管理都进入了信息化;也使用了档案管理软件。或此软件是网络版的,不仅仅档案员可查看,其它校内教师或工作人员也可查看。但是查看的内容有限,只可查看常规的内容,不能看全貌。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一些静态的典型事例加工制作成动态的多媒体视频。方便查询者了解相关档案信息。除此之外,也可购置多媒体的电子展厅,按不同主题将历史印记用虚拟的参观功能再现现实。进而扩大了档案宣传,增强了档案的渲染力。4.开放利用。多媒体强大的网络交互功能,提高了馆藏信息的输出力,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档案管理的服务体创造了条件。(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检索技术个性化。针对不同类目的标识和索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现操作的便捷化。(2)利用QQ在线聊天视频,实现档案员之间强有效的交互功能。档案员之间通过语音或视频,能快速地解决档案管理之间出现的问题。

三、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

(一)以石家庄学院档案管理为例,探讨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如何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档案工作管理手段和信息环境,拓宽高校档案管理服务功能等问题,因此研究工作在构建新型档案管理模式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二)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和成果推广,不仅仅对石家庄学院的档案建设与管理有促进作用,而且对高校档案管理领域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深度和层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推广价值,并促进高校管理信息化进程。

四、研究遇到的问题及尚需深入研究之处

(一)人员的配备。因档案员的工作较繁琐,人员太少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不高,影响正常的运转。(二)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要经常实施、维护、内容更新,若档案员的综合素质跟不上,档案管理的运作也会陷入尴尬的局面。(三)经费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类音频、视频、向导软件等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若经费不到位,也会影响档案管理的使用效果,降低档案管理的使用档次。

参考文献:

[1]吕杏.信息化时代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校档案管理改革与创新.文史博览(理论),2010(3):55-56

[作者简介]符蕴芳(1973.6-),女,江西乐安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

关于新媒体信息管理的创新探索 篇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媒体行业内部发生了重大变革, 无论是信息收集、加工方式还是传播方式都与传统媒体大不相同, 原来的“受众”角色也逐渐向“用户”转变, 媒体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要对信息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如何使用全新的方提升信息管理水平是所有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与信息管理概述

媒体是获取社会信息、传递社会信息的组织, 而所谓的信息管理, 就是对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组织、规划和控制, 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 使社会受益, 新媒体以传统媒体为基础, 信息管理是新媒体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从宏观上说, 新媒体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 从微观上来说, 新媒体信息管理是收集、加工以及传递信息。新媒体运行过程离不开网络, 在网络的影响下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因此新媒体信息管理方法急需创新[1]。

二、如何创新新媒体信息管理

(一) 创新信息搜集方式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递效率明显提升, 信息搜集的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了这一重要平台, 做到用最快的速度搜集到最新、最完整的信息。传统媒体搜集信息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得到线索, 线索的来源主要是爆料、指令以及传言等, 第二步是对得到的线索进行价值判断, 第三步是发布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 信息搜集的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通过网络转发、搜索的信息可以用“海量”来形容, 信息搜集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也必须做出调整, 得到线索不再仅仅是通过信件和电话爆料, 而是将邮箱和微博等网络平台作为搜集信息的主要来源, 如果媒体不去适应这种变化, 所获取的信息就失去了即时性, 必然失去市场上的竞争力[2]。搜集信息是新媒体信息管理的重要部分, 新媒体要想有效管理信息, 就必须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来提升信息搜集效率, 新媒体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部, 该部门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不仅掌握新闻知识, 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 从海量信息中搜索出一些具有价值的信息, 为前方记者提供基础材料, 同时要建立信息处理中心, 以适应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传播模式。最后要提升议程设置水平, 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是提高针对性, 就是去关注所有网民关注的话题, 根据这些话题来设置议程;第二是提高前瞻性, 拆分、整合一些收集到的信息,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和再创作。

(二) 创新信息加工方法

所谓的信息加工, 就是变换原始信息的形式或者是处理原始信息的内容, 满足人们不同的接受习惯, 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信息加工同样是信息管理的重要部分, 为了满足用户要求,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必须创新信息加工方法。首先, 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碎片化加工, 这种方式是与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完整性加工相对应的, 这与用户的阅读习惯有关, 如今人们喜欢在乘地铁、等人的时候随意翻阅新闻, 且一般不进行深层次阅读, 只要获取一些碎片信息即可。碎片化信息加工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微博, 其所传播的消息以短小精悍为特征, 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网民的关注, 这种方法与近几年人们提出的“半句话新闻”理念相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碎片化加工并不是简单的将信息长度缩短, 而是将同一个内容以差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满足不同传播媒介的要求[3]。其次, 要以全符号方式加工信息, 这是与传统信息管理中的文字加工相对应的, 文字固然是信息的载体, 但是很多情况下其说服力并不够强, 而所谓的“有图有真相”, 就是用户对信息提出的新要求, 媒体应该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来加工信息, 包括图片、图标、线条甚至音频等, 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以文字为中心的信息加工方式, 将多种符号配合起来使用, 使信息变得更加生动, 进而提升其说服力, 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 创新信息传播途径

所谓的信息传播就是将信息转移, 这种转移包括空间上, 也包括时间上。信息传播是信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只有信息传播出去并被用户接收到, 才能够产生管理信息的预期效果, 否则信息的搜集与加工都会失去意义, 因此在管理信息时应该创新信息传播途径。首先, 要将用户变为传播信息的途径, 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通常将用户作为传播信息的终点, 即用户接收到信息以后, 信息传播的过程就结束了, 因此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网络时代的到来就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传播模式, 受众角色发生重要变化, 接收信息的身份变为“用户”, 即他们不仅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 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如果对浏览的信息感兴趣, 就可以转发, 使更多人知道, 同时也可以在消息下面附录自己的评论, 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能够使用户积极参与进来, 将用户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途径,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是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第三是保证信息具有互动性, 只要满足这几点, 就能够直击用户的传播心理, 达到传播目的[4]。其次, 要将信息进行多媒介以及多层次传播。

总结

如今人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各种新兴媒体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刷新信息传播记录, 各个媒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信息管理方式, 应当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改变以往信息搜集以及加工的方法, 并拓展信息传播途径, 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常娥, 袁曦临.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0 (12) 02:55-58.

[2]刘超华, 赵勇.一种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 2009, 11 (13) 22:71-75.

[3]汪昌云, 武佳薇, 孙艳梅, 甘顺利.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与IPO定价效率[J].管理世界, 2015, 6 (11) 01:118-128.

媒体信息管理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PowerPoint进行素材的加工

2、学会在PowerPoint中集成各种素材,添加各种自定义动画

3、学会使用超链接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多媒体作品,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升对多媒体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2、能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多媒体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PPT中集成各种信息素材,添加自定义动画 教学难点:

理解超链接并灵活运用

三、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比较多、杂,需要学生本身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演示了,学生看懂了,但是仍存在不会做的情况,需要教师在讲解中选择容易的来进行讲解,在练习中,也需要小组互助来完成,这样也可以调动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采用观看作品、讲授、案例分析、探究、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环境及课时安排

机房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

2、讲解

封面上节课已经完成了,已学内容回顾:

(1)插入图片、图片工具栏(2)插入声音(3)插入、编辑文本框(4)添加自定义动画 待学新内容的特点:

(1)“人物”栏中 导航栏(超链接功能)(2)“怀念”栏中 电子相册(3)“传承”栏中 视频(4)每张幻灯片播放时都有动画

3、观看不完整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

探究不完美的地方:

(1)导航栏没有超链接功能(2)“人物”栏目中没有动画效果(3)“怀念”栏目中缺少一个电子相册

(4)“传承”栏目中缺少孙中山北伐试誓师的录像

4、教师演示操作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黑板投影幕上显示需要操作更改的地方)

七、课堂巩固—自主探究时间

作品《花的结构》

1、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本幅作品添加相应效果

2、选取优秀的学生作品加以展示

3、以学生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作品并上交作业至教师端

八、课堂小结

超链接

自定义动画(之前、之后)插入视频、.gif图像 插入.swf影片

九、课后作业

媒体与信息 篇6

当今数字和网络时代,媒体与信息的联系更趋紧密,传统媒体如此,新兴媒体更是如此。有一个需要讨论和明确的问题是:怎样理解媒体传播的信息,媒体与信息的联系呈现出什么样的本质特征?

信息是什么?辞书和各种著作中的定义有一百多种,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信息的性质和特征。我国国家标准《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中关于信息的解释为:“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表述,说明信息是客观世界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因而具有客观性。信息的客观性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信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状态、变化和特征,而不能背离客观实际。客观性和由此产生的真实性,是对信息的根本要求,是信息的基本特征。因此,媒体传播的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真实的,要尽力反映和传播客观事物中真善美的一面,而不能主观臆造,无中生有,或颠倒黑白,变美为丑。

在信息社会,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生不息,日新月异,在科技推动下,信息量更是有增无减。然而人类永远难以穷尽信息的获取。《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标志着‘信息社会’终于名副其实。我们收集的所有数字信息都可以用新的方式加以利用。”他接着说:“科技再先进也无法将世界上数据的总量尽数收集、储存和加工……我们所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只是世界上极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如何让数据为我所用,而不让我们成为数据的奴隶。”由此维克托在他的另一著作《删除》中讲解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大数据与取舍是对立的统一。信息产生的无限性与信息采集的有限性是媒体面对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正确处理和解决的途径是在充分采集和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和整合。信息是分层次的,大量存在的是原始状态的信息,它不可能被利用和传播,要使其成为有效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产品,必须进行一次、二次和三次加工。信息的力量在于对其选择、过滤、整合和加工,原始状态的信息是没有生命力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的信息,是经过选择、过滤、整合和加工的信息。这是包括自媒体在内一切媒体已经在做和必须要做的事,也是一切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对于身处茫茫信息大海的受众来说,一方面可以有无限多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经常面对优劣互见、真伪难辨的信息,深感焦虑与惶惑。信息过载妨碍思维的深度拓展和专注,越是信息过载,越需要理性自觉,受众需要提升自身对信息的批判性接受能力,又需要媒体选择、过滤、整合和加工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受众的信息需求更加丰富,受众同时又要求获取的信息更为简洁和准确。移动终端即使如手机那样便捷、适用和普及,其容量也是有限的,对信息也必须进行选择。冗余信息困扰人们的生活,那些质量平庸、抄来抄去的信息,受众不会长期忍受,最终会受到受众的冷淡和唾弃。在“人人可以为媒体”的今天,在一手信息越来越少、二手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受众的这种期望和要求,各种自媒体要更加自觉地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把关。

基于以上分析,麦克卢汉所指的“媒介即讯息”显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信息,不能停留于原始状态信息的理解。麦氏认为媒介对于信息不是消极的、静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有强烈的反作用和重大影响。这种反作用就是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把关,“在信息社会里,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并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约翰·奈斯比特语)。正如英国《经济学人》副主编艾玛·邓肯在2015年2月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所说:“人们仍需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媒体应该明确自身的价值,明晰自己在业内的贡献。对于《经济学人》来讲,我们想给人们提供关于事件的更深刻思考。当人们被无穷无尽的信息包围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厘清一些信息”,“努力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见2015年2月14日《光明日报》)。因此,我们不妨接着麦克卢汉的话说:“媒介即是有价值的信息。”媒体与信息的真实联系便是传播经过选择、过滤、整合和加工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信息。这也是媒体的本质特征。

用信息技术管理多媒体教室 篇7

1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模式

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种,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合同工技术人员+后勤人员共同管理模式;第二种,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临时工管理模式;第三种, 由承担多媒体教室建设的集成公司与校方签订有偿服务合同, 进行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的管理;第四种, 现代教育中心管理人员管设备并简单维护+物业管理管教室和设备钥匙+教务处管教室的安排和使用+承建多媒体设备公司负责设备维护和维修。上述第四种模式, 需要使用者借用钥匙来开关多媒体设备。

2 当前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现状

大多高校的管理模式, 均需要使用者借用钥匙来开关多媒体设备。使用者必须先到值班室登记后取钥匙, 使用后还钥匙。并且填写多媒体教室相关使用信息。当多媒体教室过多时, 干脆不登记, 使用者用证件换钥匙, 使用后用钥匙换回证件。若使用者证件未带, 管理人员就很为难。在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的故障时, 使用者只能通过电话与设备维护人员进行联系, 现场解决或先登记, 课后再排除故障。这种传统的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模式, 手段原始, 服务缓慢, 教学督查不方便, 维护人员不能及时了解使用状态。

将信息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管理, 设计一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实现管理现代化, 规范化, 登记方便快捷, 并能服务于教学督导。

3 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

用指纹识别仪采集用户指纹特征写入数据库, 指纹识别仪读取用户指纹, 与指纹特征数据库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如找到取出用户代码, 从教室课表中找该用户当天当时上课的多媒体教室, 如找到屏幕显示教室代号用户姓名, 管理人员发钥匙, 并在教室使用表中登记取日期时间和用户代号。归还钥匙时, 指纹识别仪读取用户指纹, 与指纹特征数据库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取出用户代码, 在教室使用表中登记归还日期时间。

可以采用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该系统。为加快取还钥匙的速度, 指纹特征库放在客户端, 指纹比对也在客户端进行, 采用C/S模式。其他信息处理采用B/S模式。

本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模块, 指纹采集模块, 取钥匙功能模块, 还钥匙功能模块, 设备报修模块, 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室模块, 申请设备使用环境模块, 查询与统计课表执行模块等。

3.1 用指纹识别多媒体教室使用者身份

随着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如:指纹、手掌、声音、视网膜、瞳孔、面纹等识别技术纷纷从实验室中走出来。指纹识别技术开创了个人身份鉴别的新时代。指纹是指人手指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的纹路具有不变性和唯一性的基本特征。通过指纹识别仪把课表中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师的指纹采集成数据库, 通过指纹的比对以实现使用者身份的判断。相比传统的身份识别更加快捷和准确。

3.2 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的教室课表

学校排课一般已用管理软件, 它能生成教师课表、班级课表、教室课表等。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可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教室课表, 每个教室一张EXCEL表, 包括具体的上课等信息。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根据这个表来确定上课者身份, 指纹特征所指的教师代码必须能在课表中找到, 并要符合上课的时间段, 如特征不满足, 则不能取多媒体教室钥匙。如是调课或临时安排使用多媒体教室, 必须网上申请, 审核后方可使用。这种管理方法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要求老师按教学规范来进行教学, 不能随意调停课。

3.3 多媒体教室临时使用网上申请

为了加强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防止乱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除了按课表正常运行外, 其他教学活动需要办理审批手续才能使用, 申请者可上网填写申请表, 主要内容包括:申请部门, 申请事由, 校区, 教室座位数, 使用日期, 使用时间, 申请人, 申请人指纹, 申请时间, 申请部门领导意见,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者根据申请情况进行审核并分配多媒体教室并形成多媒体教室申请分配表, 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教室编号, 使用日期, 使用时间, 用途, 申请人。教师因各种原因需要调课, 若要使用多媒体教室, 同样需要办申请手续。

3.4 多媒体教室设备维修网上申报

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是正常现象, 传统报修方法速度比较慢, 不便于多校区管理。通过网上报修可加快速度, 使用者上网填写多媒体教室设备维修申报单, 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设备状况并能及时安排人员检查维修。设备维修申报单表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教室编号, 设备名称, 故障现象, 申报日期, 申报时间, 申报人, 是否维修。

3.5 任课教师提出多媒体设备要求

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 为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人为随意删除软件, 管理人员在安装好系统后, 再装一些常用软件, 然后用保护卡将系统保护起来, 同时开放一个分区来存放教师的课件。教师对软件有一些特殊要求可提前与管理人员联系,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在课表排定后, 通过系统上网登记特殊要求, 主要内容为:多媒体教室编号, 任教课程, 特殊要求, 申请部门, 申请人。管理人员对这些要求进行分析, 有些软件不能安装的, 就要请任课教师一起解决, 必要时申请购买。有的课程可能上课时要现场安装计算机软件, 并进行配置, 成功后计算机不重新启动就能用更好, 如一定要重启动后才能使用, 就要请管理人员放开保护卡的写权限, 安装配置成功后再进行写保护。除了计算机的要求外, 有其它设备的要求用同样方法提出。

3.6 为教学督导提供教师出勤信息

因采用指纹识别身份方式取多媒体教室钥匙并记录下取还时间, 实际上就是记录了教师是否按课表上课, 上课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 有无代上课, 实现调课、停课次数统计。教学管理者只要有一定的权限, 上网进入系统就可以查看这些数据, 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为教学秩序的稳定提供了很有效的方法。

结束语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管理, 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开发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对多媒体教室管理更加规范化、现代化, 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摘要:多媒体教室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首先用指纹识别使用者身份, 确认后才允许借钥匙使用, 并能记录使用的起止时间, 使用者通过网络可临时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室, 可以对多媒体设备故障进行网上申报维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为教学督导提供可靠的数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管理,多媒体教室,指纹识别

参考文献

[1]张万力.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模式之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5) .

[2]周芬芳.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1) .

[3]阮进军.指纹识别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23) .

企业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篇8

企业e化是政府积极推动e-Taiwan目标之一, 各级企业不断努力落实的信息基础建设工作, 相对的企业行政信息化将面对异质网络环境而受到极大的冲击而需提供不同的服务, 方能符合需求。针对网络环境, 高速的因特网以及无线通信环境, 尤其是移动式设备, 例如移动电话、个人资料助理 (PDA) 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发展得相当快速, 让人与人间的互动日趋频繁, 如何通过Web与移动装置, 随时随地提取各类信息, 提供用户适当与迅速的信息是一大课题。

企业行政业务是一项过程繁琐数据庞杂而且责任重大的工作。为争取时效、节省人力、加强精确性, 利用信息科技是达成目的的最佳工具。其中在企业行政信息系统发展, 国内就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研究。有学者指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组织中的计算机运作、电信网络或是应用程序开发的工作转交给外部的专业服务。一般企业行政系统大部分都由电算中心人员自行或委外开发, 时间长久后, 形成小系统林立, 而系统功能亦可能在行政业务人员要求下, 日渐扩增与不断修改。若不建立一套标准的架构, 将使得系统维护困难, 而蝴蝶效应将会日趋明显。有学者提出利用设计样式及框架的观念, 以建置Web企业行政系统经验为基础, 从中解析出抽象类, 并定义这些类别之间的互动, 加上自定义服务器端控件及公用函式库共同组成了一个支持单一登录的企业行政系统Web应用程序框架。基于这个框架, 开发人员上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具有MVC、单一登录、一致外观、有效资源管制及结构化错误处理机制的应用程序, 不同程度的开发人员所产出之程序代码也能具有一致风格及质量, 并有助于软件稳定性及可维护性的提升。

二、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近几年来, 企业行政信息化不论是采用自行开发抑或委外开发失败的例子时有所闻。从简单的计算机作业到集中式的大型主机, 又从大型主机到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e化企业行政信息系统, 企业行政单位相关人员不断地在求新求变, 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因此针对未来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也将会朝向:一是以多媒体与增值应用服务为主, 不单纯只提供一般文字性的信息, 二是近年来主从式系统蓬勃发展, 而主从式系统可有效降低主机的负荷, 三是将摆脱以往硬件的限制, 通过各种多样化的平台达到实时传递信息的目的, 在宽带与移动电话高普及率的整合式环境, 在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下, 让使用者可以随心所欲的通过手持装置, 在任何地点, 在任何时间自由的上网存取数据。即移动计算技术可以提供使用者需要的服务, 并支持与多移动使用者的互动。

在信息技术层面上而言, 开发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有一定方向与作法, 但推行过程中会衍生相关问题, 包括参与人员的认知态度、人力资源的限制、有限的开发经费、使用者与技术人员间之沟通方式、开发建构方式及开发技术等, 都将是企业行政业务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推动与建构一个适用及高质量且有效率的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根据过去的开发经验, 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行政系统都具有以下问题及需求:一是风格一致的使用者界面, 二是如何协助开发人员开发Web应用程序, 三是必须支持单一登录 (Single Sign-on) , 四是登入机制的抽象化, 五是管制资源的不当存取, 六是结构化的错误处理。

针对企业行政信息系统建构实施策略而言, 一般企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之方式不外乎有自行开发或称内制 (in-house) 、委外开发 (outsourcing) 、采购应用软件包、或由各级政府统筹设计等实施方式, 但这些建构方式也都内含了一些问题。包括:第一, 采用混合式建构时, 由于开发团队各有需求上的考虑与不同, 缺乏统一标准, 形成不同的信息系统间虽然存有共通的数据, 但却无法充分整合为一致的规范。第二, 采用委外开发, 则需考虑的有整体委外或部分委外、何时委外、及对委外服务信息厂商的信任度与担负的风险。第三, 采用自行开发则需考虑信息中心人力与技术不足以及相关开发建置成本等因素。第四, 早期开发的系统间并未能整合, 而在重新开发新系统时, 越早实施行政业务信息化的企业相对地愈能感受到压力, 尤其是不同数据库间地转文件与整合, 更是相当繁杂与费时。

基于以上考虑, 无论自行开发或委外开发, 软件的技术或工具, 应朝向开放性架构, 其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采用过于封闭性的技术很可能造成技术转型或移转时的困难;另一方面技术的传承、成长与系统的维护则需依赖企业信息中心人员, 否则信息化更新与传承将产生长期的危机。

三、总结

企业如何善用信息科技, 并开始发展自己本身独特的特色, 以建构出自己的信息化企业环境, 进而创造附加价值抢得先机, 使得企业的推动得以借助完好的信息系统持续发展与成长。论文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式多媒体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摘要:面对现今的大环境与信息技术日益迅速发展下, 为有效管理及运用企业各项资源, 实时掌握有效信息, 达到简化作业流程、节省时间及软硬件费用的目的, 并提供实时且正确的数据, 以提高服务质量与增进行政效率, 企业e化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企业e化的建设层面非常广泛, 除了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及信息设备等硬件基础建设外, 也需要提供使用者容易使用的软件环境, 同时更需要兼顾到信息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 惟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才能提高行政支持的效能及效率。另一方面行政规则的多变、应用环境更替、异类数据库整合, 更加突显企业对一个整合式信息系统需求殷切与困难。本论文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式多媒体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企业e化,多媒体信息管理,网络及信息设备

参考文献

[1]丰娟娟.浅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2008年01期.

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 篇9

关键词: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

1 建立干部档案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的必要性

1.1 国家信息化和新时期组织工作的迫切需要。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成熟的信息及电子技术已普及到各行各业。江总书记关于“四个现代化, 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的重要指示, 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信息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我国近年来大大加快了各项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而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更应该走在前面。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手段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 更好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既是新时期组织工作的迫切需要, 也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必然要求。

1.2 干部信息规范化的需要。

在日常的干部管理工作中, 形成了大量的干部信息, 这部分信息绝大部分是用手工管理的。由于是手工管理, 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分隔, 使信息内容不规范, 信息流程不科学, 因而难以满足人员个体微观管理和人员群体宏观管理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管理体系和信息处理系统, 用现代化工具管理干部信息, 从而提高信息的规范程度与利用效率。

1.3 合理使用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级组织部门都购进了相当的计算机和其他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备, 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软件开发不及时, 应用水平较低, 现有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等,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应用水平和工作效率, 从而不断促进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 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

2.1 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全方位的干部信息。

干部信息数据库及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后, 我们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干部的自然情况、简历、素质、特长以及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信息, 还可以随时查询干部诸如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声音和影像资料, 了解干部全方位的综合信息。利用这套系统, 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在较短时间内为领导和部门提供全方位的干部信息,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从纸面上静态了解干部的传统方式。

2.2 使信息充分得到共享, 提高劳动效率与工作质量。

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干部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全方位的干部信息。通过网络可以使信息共享, 避免各部门重复录入相同的信息, 减少重复劳动。而且在干部管理工作中, 随时可能产生一些新的信息, 各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更新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信息, 向需要信息的领导和部门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大大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共享之后, 各部门可以从各个侧面, 全方位了解一个干部, 走出在本部门业务范围内, 从一个侧面了解干部的局限性,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对干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使用这套系统, 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以前手工管理干部的情况, 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利用这套系统, 短时间内就可以高质量地完成, 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简历等常用材料可以自动生成, 并可以实现部门之间信函、文件的电子传递, 减少手工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2.3 可以使干部任免更加科学化, 提高知人识人的深度和广度。

以往讨论任免干部, 基本上是采取文字材料加口头汇报的传统方式, 使用这套系统可以采集干部工作、学习、深入生产一线的声像, 结合干部考核中形成的文字材料, 通过网络和各种多媒体设备把动态影像、声音和相应的文字融为一体, 并通过投影显示出来。它不仅可以提供被任免干部的自然情况和现实表现方面的信息, 而且可以看到被任免干部的形象、气质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使领导对任免人选有一个比较全面、直观和生动的了解, 可以更好地评价和使用干部, 提高知人识人的深度和广度, 从而拓宽视野,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的需要, 选拔出各种类型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才, 让选拔上来的干部真正能够“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3 建立和使用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要采用规范的应用软件。

为了达到信息共享, 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使用标准规范的软件是必须的。为此, 中央组织部制定和颁发了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体系》, 它是为实现干部信息的标准化及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按照人员管理及机构管理中科学的信息流程制定的, 不仅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而且具有总揽全局的权威性。因此, 必须选用中央组织部推行的、建立在《信息结构体系》基础上的系统软件, 否则会造成数据结构混乱, 使上下级数据无法沟通与共享。不但是信息体系与软件, 系统所涉及到的其他应用项目也应当建立在相关的标准之上。如文本、照片、声像等的采集与报送都应该制定和遵循相关的标准, 减少转换与重新制作的难度, 这也是信息共享及上下沟通的必要条件。

3.2 要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来构建整个信息系统。

建立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要涉及到很多先进的技术, 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

应用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 首先要建立起干部信息数据库, 包括文字信息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数据库, 这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源泉。数据库的内容要丰富, 要涵盖干部各方面的综合信息, 以提供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多媒体数据库是难点, 图像和视频数据有着容量大、不易管理、调用速度慢等特性, 如果简单的以文件方式存放, 满足不了数据量日益增多时的调用、管理、更新、存储等方面的需要。从长远看, 必须采用先进的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 以保证多媒体数据的应用。

要使干部多媒体信息系统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高性能的设备是必要的。从数据源的采集到后期制作都应该保证较高的质量, 照片要采用高清晰度的扫描仪录入计算机, 音频和视频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字杜比和DVD技术, 在为领导提供更逼真的声音和更清晰的影像的同时, 也能保证在较长时间内的适应性。

网络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只有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网络系统, 才能实现系统建设的高投入与高产出, 为各级领导和组织工作提供优质、高效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现阶段比较先进的组网技术有ATM和千兆位以太网, 在小型局域网中, 十兆以太网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了较高的带宽, 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网络建设中还要考虑利用Internet, 上同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组织部相连, 下同各县、区委组织部相连, 形成一个组织系统广域网, 实现组织工作信息大面积共享。

3.3 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建设多媒体信息系统。

第一, 先建成系统的基本框架, 包括各种资料数据的采集与录入、应用软件的选用与开发、高速网络系统的建立等。三个环节可以同时进行, 其中信息资源的采集是重点, 也是基础, 干部信息的采集与报送工作应当规范化、制度化, 把其当成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第二, 进一步完善、改进和提高整个系统, 并将成熟的经验推广、普及, 不断提高整体应用水平。第三, 进一步加大投入, 使整个系统臻于完善, 最终满足组织工作的全面需要。

3.4 要全员参与, 以应用为主线, 提高整体使用水平。

干部信息系统的应用, 涉及到很多工作领域, 也涉及到干部管理的多个部门。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包括括班子建设、干部管理、干部任免、干部档案、干部教育、干部统计、党员统计等信息内容, 与干部考核、考察等工作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系统的建设上, 应该全员参与, 分清职能, 明确信息的采集、维护和使用等各项工作的分工与权限, 最终形成科学、有序、规范、协调的运行机制。

准确、完整、规范的信息资源是整个系统的生命, 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过程当中, 要重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与利用, 不能只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而忽略信息资源及系统的应用。要以应用为主线, 开发选用一些实用的应用程序,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拓宽应用范围, 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使信息系统真正成为组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信息管理 篇10

因此, 本文以企业外部媒体监督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作为出发点, 探求媒体监督这一外部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 研究假设

媒体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督机制之一当对企业所披露出来的信息存疑时, 媒体会进一步地跟踪调查以检验信息的真伪度, 迫使该企业尽早改正并补充其已披露的信息, 从而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基于此, 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受到的媒体监督越多, 其信息透明度也就越高。

此外, 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经理人权力过大等特点。管理者或为了显示自己的利益, 从而对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信息进行修饰, 加剧了企业与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管的控制权越强,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越低 (代彬等, 2011) 。而媒体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媒介, 其向社会公众报道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绩效方面消息的功能, 让信息需求者可以直接获知企业的营运状况, 缓解了企业管理层与信息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减小了信息需求者投资活动的交易风险 (Fang等, 2009) , 降低了管理层违规操纵的动机和概率。媒体监督不仅会通过大量报道引发政府相关机构的介入, 而且也会通过外界舆论压力促使企业管理层注重自身声誉建设, 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因此, 媒体监督会制约管理层权力影响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能力。提出如下假设:

H2:媒体监督的增强会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负面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设计

出于某种动机和自身利益的需要, 我国的企业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而达到目的。因此, 盈余激进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信息透明度的状况。借鉴胡突明 (2008) 和桂仕燕 (2013) 的研究方法, 选择盈余激进度EA作为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媒体监督的度量参考Fang (2009) 和李培功 (2010) 的相关研究, 采取“1+媒体报道次数”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媒体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督程度, 媒体报道数据则来自于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将媒体的范围限定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和《第一财经日报》这8份财经报纸, 通过人工统计以上报纸每年内有关该公司年报的所有新闻报道的数量来度量企业的媒体监督程度。

以2012年~2013年两年4550家沪深两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 分析媒体监督对我国企业信息透明度及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并做如下处理: (1) 剔除了ST、PT公司; (2) 剔除金融类行业; (3) 剔除上市公司核心高管 (CEO、总经理或总裁) 当年发生变更的样本公司; (4) 剔除了数据缺失的样本公司。最后, 得到3098家上市公司作为假设的研究样本, 财务数据及管理层权力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媒体监督数据来自于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通过手工搜集获取。由于媒体监督效果存在滞后性, 因此该变量采用的是2012年~2013年的数据。

2.2 研究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设计, 建立了以下两个模型用于检验前文假设。

(1) 模型一, 考察媒体监督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

(2) 模型二, 考察媒体监督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信息透明度的交互影响: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由表1可知, EA均值低于0.1, 表明企业的盈余确认偏于稳健, 即企业的信息透明度适中。在媒体监督方面, 相较于媒体对企业所有的报道, 样本公司受到媒体负面报道的平均值0.513低于受到媒体所有报道平均值1.256的一半。这表明在对企业所有的报道中, 负面报道数量占比较少。在管理层权力方面, 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的均值和最大值分别是1.011和3, 表明样本公司中的管理层普遍拥有一定的权力, 且存在个别企业的管理层权力很大的情况。其中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占样本总量的25.1%, 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可以在制度层面可对总经理进行有效的制约, 但仍存在部分企业的管理层拥有较大的结构性权力。此外, 管理层任期与股权分散的均值分别为0.49和0.27, 所代表的所有权权力与结构性权力大小差不多, 但是声誉权力却很大, 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管理层普遍任职时间较长。

3.2 多元回归分析

3.2.1 媒体监督与企业信息透明度

全部样本公司中不同程度的媒体监督与企业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回归结果:左侧回归结果中的媒体监督变量是所有的媒体报道, 右侧回归结果中的媒体监督变量是对企业的负面报道。在表2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程度的媒体监督回归结果中, 两种程度的媒体监督均与盈余激进度负相关, 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 即媒体监督与企业信息透明度正相关, 表明媒体对企业的监督程度越大, 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就越高, 媒体监督可有效减少企业与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与预期假设相符。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发现, 企业的媒体监督变量Media1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媒体监督变量Media2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媒体监督变量Media2比Media1的显著性水平高, 说明媒体对企业负面报道的治理作用更强, 它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引导舆论方向, 而负面报道造成的社会舆论压力通过增加管理层败德行为的惩罚成本, 可有效制约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该结果支持了假设H1。

3.2.2 媒体监督、管理层权力与企业信息透明度

从表2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 两个回归模型中的Power (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 与EA (盈余激进度) 均显著正相关, 显著性水平分别为5%和1%, 这与已有的结论相符合, 说明管理层权力较大时, 更有助于管理者对企业信息的操纵行为, 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也就越低。在两种不同程度的媒体监督变量中, 只有媒体的负面报道 (Media2) 显著为负, 且显著性水平达到了1%。相应的, Media1*Power和Media2*Power (两个媒体监督变量与管理层权力的交叉变量) 的相关系数虽均为负, 但是只有Media2*Power (媒体负面报道与管理层权力的交叉变量) 的系数显著, 且显著性水平为1%。这说明媒体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负面影响, 这与假设H2是一致的。

由于影响管理层权力的主要是媒体对企业的负面报道, 为了进一步研究媒体监督是如何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 对管理层权力变量进行细分, 将每个单维度的管理层权力变量 (即结构性权力、声誉权力和所有权权力) 和其与媒体负面报道的交叉项加入回归模型, 表3是该模型的回归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 Power1和Power2与盈余激进度均正相关, 即与信息透明度负相关, 且相关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主要是管理层权力中的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负向影响企业的信息透明度。然而, 只有Media2*Power1的相关系数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Media2*Power2的相关系数也接近显著, 说明了媒体的负面报道主要是通过影响管理层权力中的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来降低管理层权力与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性。Power3和Media2*Power3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 说明所有权权力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不大, 相应的媒体的负面报道对其抑制作用也不强。

总之, 表2、表3的实证检验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假设H2, 即媒体监督的增强会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负面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负向影响信息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是管理层的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 而媒体监督 (仅指媒体的负面报道) 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 其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对管理层权力中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的抑制作用而降低管理层权力与信息透明度间的负向相关性。

3.3 稳健性检验

由于信息透明度度量方式的多样性, 因此,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做了如下稳健性检验: (1) 将度量企业信息透明度的盈余激进度换成Bhattachaya等 (2003) 研究方法中的盈余激进度进行检验; (2) 采用深交所发布的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度量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指标, 作为信息透明度的替代变量进行分析。结果与上文基本一致。

4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受到的媒体监督程度越大, 越有利于减少企业与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也就越高。此外, 管理层权力负向影响企业信息透明度主要是通过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实现的, 虽然所有权权力也对信息透明度有影响, 但影响的能力不大。可能的原因是,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 总经理与董事长通常由一人担任, 这种职位设定扩大了总经理的任职权限, 造成总经理会干涉董事会的决定, 使得董事会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媒体监督对管理层权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管理层权力的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来实现的。媒体的负面报道增加了管理层败德行为的风险和受惩罚的成本, 一方面, 企业负面报道的播出, 能引起所有权人对管理层的问责, 这最终体现在对管理层的任职决定与报酬数量;另一方面, 企业丑闻的揭露会影响管理层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 也会增加社会公众对该企业的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和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背景, 提出以下建议:第一, 媒体作为外部监督机制之一, 应充分发挥其治理作用。第二, 设置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 约束管理层的结构性权力和声誉权力。总之, 提高我国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应该内外监督机制结合, 共同完善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

参考文献

[1]Dyck, Alexander, Volchkova, Natalya, Lulgi Zingales.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Of The media:Evidence From Russia[J].Journal of Finance, 2008 (3) .

[2]魏明海, 刘峰, 施鳗翔.论会计透明度[J].会计研究, 2001 (9) .

[3]黎文靖, 卢锐.管理层权力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8) .

[4]王克敏, 姬美光, 李薇.公司信息透明度与大股东资金占用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6) .

[5]李培功, 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 2010 (4) .

浅谈媒体的信息公开 篇11

【关键词】信息公开 阻碍因素 必要性

一、新闻报道的信息公开现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媒体接受着考验,经历了洗礼,“信息公开”一直是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信息公开是新闻界的老话题,尽管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新闻人及普通大众。

1、信息公开欠缺的案例

(1)非典时期的非典型报道。2003年非典”初期,媒体的整体沉默造成流言满天飞的不利状况,使广州乃至整个中国陷入了流言以及对不明传染病的恐慌中。随后,在国内外各方面的压力下,媒体才发出强音告诫大众,把真相展示给大众,让大家行动起来,抵御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非典”初期,由于处置不当,给后期工作带来很大阻力,使得国际形象受到损害。

(2)关于阜阳手足口病的相关报道。从2008年3月上旬,阜阳市的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开始,到4月16日,出现10例患儿死亡,而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公布任何可靠消息,全城陷入恐慌,以至于“怪病”夺取儿童生命的谣言四起,谣言传播范围以至全国,负面影响颇大。可此时,官方仅以“呼吸道疾病”搪塞民众,而民众却在各幼儿园门口看到“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大量宣传单,这种信息公开方面的自相矛盾,引起了百姓的恐慌。

2、信息公开的成功典型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中,我国媒体快捷、全面、准确地传递着这场灾难的真实场景和救援过程,让全国和世界的受众如身临现场感受到天灾的无情和人间的真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针对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媒体打破以往惯例,迅速反应,大规模、强力度报道。媒体不仅是记录者,还是各种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不少新闻记者当地震发生后,不顾个人安危及时奔赴现场,把那些悲惨的场景、生命的无助以及积极的救援及时报道出来,使民众能更多地了解灾情、了解灾区人民的苦难,与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美国《国际日报》在题为《也该表扬表扬(中国)媒体》的评论文章中称:“媒体所做出的没有遮盖、没有美化的如实报道,让世人看到了灾区的惨景,看到了灾民的痛苦,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忍辱负重,看到了中国政府果断、快速、有效处理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媒体的真诚打动了世界。”

但此次关于地震的报道中,也出现一些在新闻伦理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一些媒体对于假新闻的炒作,干扰了民众对新闻事实本身的关注;一些记者不停追问采访地震中幸存者家属,强求采访对象回忆痛苦经历,给他们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有些记者只顾着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完全忽略死者的尊严,缺乏人文关怀,为民众所不能接受。

二、信息公开的相关阻碍要素

1、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制度

仍以广东“非典”事件为例,2003年4月20日前,有关部门封锁关于“非典”的真实消息,造成社会人心恐慌不安,具体领导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根本上还是制度本身造成的。

2、报喜不报忧的惯性思维

在公开性的社会问题上,不能“报喜不报忧”。试想,如果我们只报“喜”不报“忧”,难以让民众去发现问题,信息难以被完善,长此以往,社会公众难免质疑。相反,一旦既报“喜”又报“忧”,信息逐渐透明化,信息公开的程度逐渐加大,老百姓也逐渐理解情况的严重程度,明白政府各种措施的必要性,积极响应与配合政府。

3、自尊心作祟

由于中国过去受过太多磨难,因而对任何突发事件都很敏感,动不动就涉及民族自尊。而“一个国家的疫情或灾情不是靠一个国家所能控制的,更谈不上所谓的民族自尊,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新闻报道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表示,“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此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加大信息公开步伐的起点。

2、社会大众知情权的要求

信息公开和知情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府有公开信息的义务,公众有了解信息的权利。在“非典”时期,信息不公开造成的社会恐慌,政府形象受到负面影响。信息公开有利于和谐社会创建,有利于政权的科学运转,更有利于服务百姓。关于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信息公开充分,政府及时高效地应对,取得国内国际的支援和帮助,更取得人们对政府的信任。通过信息公开,从而引起公众对事件的高度警觉和积极配合。虽然最初可能或者说必然会导致一些恐慌,但解决的办法仍不是隐瞒不报,而是继续的、强度的信息公开,因为这远比忽略它造成的危害小很多。

3、中国加入WTO的要求

中国政府自加入WTO以来,有条不紊地实施对WTO协议所做的承诺。协议文本对中国加大信息透明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入WTO后,信息公开已成为必然,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有责任向世界通报国内的灾情,这也是对自己和全世界负责。有了信息公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可以接受并且要求国际社会给予援助,在别国遇到灾害时也可以援助他们。

信息公开的实施及加大,对国家的民主化建设,对新闻改革有很大的推动力。新闻界应借东风,在中国市场经济与国际规则的日益接轨中,深化改革,为扩大公民知情权和加大信息公开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①吴飞:《传媒竞争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②丁柏铨:《加入W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③展江、白贵:《中国舆论监督年度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④张瑞云:《中国传媒冲击力报告——新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新闻事件回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媒体信息管理 篇12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来处理声音、图画、视频、文本等多种信息并在一定的逻辑架构上完成多种信息的组合与优化, 使之集成一个系统进而完成多种功能的新技术。多媒体具有典型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同步性, 多媒体信息管理就是对系统中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 对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能尽量减少开发费用, 便于综合利用、数据共享,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对提高多媒体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企业信息管理又开始酝酿新的变革。传统的数据库模型比较死板, 只能存放定长字符的规范数据, 当嵌入其他不规则数据 (如图片、视频、声音、文本等) 后会导致数量级和属性集冲突, 这些种种制约使得多媒体技术迅速的发展起来, 并渐渐的渗入到企业信息管理之中。

2 多媒体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

2.1 多媒体企业信息开发技术

由于能给更好的对复杂对象进行描述, 面向对象技术已经在数据库领域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多媒体数据的特殊性,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这种机制正好满足多媒体数据库在建模方面的要求。面向对象多媒体数据模型具有典型的个性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对关系建模设施进行了深度优化与改进, 能够深度处理多媒体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复杂的非一般逻辑关系;第二是聚集层次较为合理, 它可以得到同级各对象间的复杂关系, 同时也可以清楚的实现复杂对象堆积的鲜明结构;第三是管理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众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企业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拆分、重组与优化。

2.2 多媒体企业信息检索技术

多媒体数据由于自身独特的特点, 其信息线索难以使用规范的符号给与描述, 例如要对信息系统中的图形颜色与格式、声音的强弱与频率、文档的大小与类型进行检索事, 就必须在检索之前的数据库建立时预先置入这些对口特征, 虽然某些复杂语义看似容易让人理解, 但是利用这些语义线索进行检索时却难以轻易实现对口寻找靶目标。在进行实际的检索时, 各种信息被转化为基于一定语法的字符和语言, 企业各种信息通常根据媒体的匹配程度给予回复, 这个过程就是检索的一个中间过程, 此过程降低了用户检索效率, 不利于深度交互的出现, 随着人们对深度检索的需求, 这种“转换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检索效率。基于内容的检索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一缺点, 它直接将信息语义与检索过程有机结合, 从信息中直接提取语义线索, 这种检索过程优越性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尤为突出, 彰显出来更加有效的适应性。

2.3 多媒体企业信息关联技术

信息的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在于声音、图片、文档等单一的形式,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引进, 信息的变现形式进一步得到拓展, 例如说触觉的表现形式。现如今, 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有机结合, 使得信息的表达与转述形式更具准确具体, 大大优化了信息与靶目标的交互效率与交互程度, 同时多媒体技术又给超文本带来许多便利, 他是超文本的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 二者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促生了超媒体的诞生。超媒体运行过程的主管部门“超媒体系统”负责编辑穿媒体资料, 超媒体的链和节点可以动态的改变, 各个节点中的信息可以更新而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在一个由千百个节点组成, 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中的超媒体信息网络中, 浏览工具显得十分重要, 它可以帮助用户在网络中寻路和定位。所以, 最终超媒体系统实现的是一个超媒体化的信息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由各种信息工具来构筑, 用户可以通过专门的浏览器进行访问。

3 多媒体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的注意要点

3.1 多媒体情报检索

多媒体数据库不仅包含大量规范的结构化数据, 而且包含大量的图形、图像、声音等非结构性数据信息。多媒体情报检索技术是针对读者对数据、文本、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情报信息的全方位需求而提供的情报查找技术。查找时, 应考虑好分哪些数据库来进行查询, 每个库的结构是什么, 对每一个库来说有哪些查询需要, 查询项目是什么, 查询方式是什么。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方便的人机交互式检索系统是多媒体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检索时只需用手指触摸屏幕上的文字、图形或提示标志, 就可以从屏幕上得到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3.2 多媒体情报信息服务

利用多媒体系统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 情报信息机构的人员可以向需要咨询的人提供全新服务, 对情报信息机构广泛宣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书新刊 (包括电子书刊) 也有很好的效果。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智能网的建立,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千里之外的家中向情报信息机构提出咨询, 并获得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信息。

3.3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信息机构的情报管理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 普通的纸质资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企业信息里面包括了大量的非纸质资料, 例如说视频会议资料、图纸电子资料等, 这些资料使得传统信息管理工作难以胜任, 必须嵌入多媒体进行处理, 多媒体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录入工具进行保存, 例如借助说摄像机、刻录机、扫描仪将一般化的纸质资料或者其他非电子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可以实现企业信息的有效储存, 在企业需要某个特定信息时, 能够随意调出, 并在多媒体计算机的协助下进行显示。在多媒体管理的支撑下, 企业信息管理将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信息机构的人员可以自动完成企业信息管理, 大大挺高了工作效率, 优化了企业信息管理, 大大挺高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范文广.浅谈多媒体的发展前景[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34) .

[2]李俊福, 于铁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实施[J].煤炭高等教育, 1994 (04) .

上一篇:术后应用下一篇:介入治疗大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