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2024-07-22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精选10篇)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1

法国开发署优惠紧急贷款四川灾后重建项目于2009年启动, 由法国开发署提供优惠紧急贷款2亿美元, 中央财政统贷统还, 支持四川地震灾区农村沼气和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灾后重建。其中,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提供优惠紧急贷款5 000万美介会的强势推动下, 广元展区在推介会当天现场销售278万余元, 签订意向性协议4.6亿元。

二、客商踊跃, 贸易签约再创新高在北京展销周上, “川字号”特色农产品深受商家青睐, 北京四川商会、沃尓玛百货有限公司及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国内外有实力的商超负责人纷纷前来展销周现场寻求商机, 开展贸易合作。本次北京 (稻品) 展示展销、金奖评比、高层论坛、战略合作等活动, 共吸引了国内外350多家企业参展、1000多名客商和代表参会。我厅粮油处、农技总站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稻米生产加工企业、农技推广人员参展参会, 参会人员共30余人。省农技推广总站获“最佳组织奖”。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2

一、对于因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可减征其个人所得税。地震发生后,国家税务总局紧急公布了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出台的《关于认真落实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通知》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进出口税收等八大类税收,并要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八大类税收新政

企业所得税?捐赠可享部分抵税

1.企业实际发生的因地震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个人所得税?受灾重可减征个税

1.因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2.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3.个人将其所得向地震灾区的捐赠,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资源税?纳税人减免资源税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地震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减征或免征资源税。

房产税?毁损房免征房产税

1.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和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2.房屋大修停用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

契税?失房户可减免契税

因地震灾害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准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具体减免办法由受灾地区省级政府制定。

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定期减免

纳税人因地震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车船报废可申退税款

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终了期间的税款。

进出口税收?境外捐赠免征进口税

对外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向我国境内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药品、抢救工具等,免征进口环节税收。

二、地震灾区可延期申报纳税

对于四川、重庆、甘肃、陕西、云南、青海和湖北等遭受强烈地震灾害地区,相关企业和个人可延期申报纳税。昨天,税总公布了这一消息。国家税务总局这次发出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四川、重庆、甘肃、陕西、云南、青海和湖北等遭受强烈地震灾害地区可延期申报纳税。对于上述地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地震灾害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其应缴纳的税款,可以延期缴纳。延期时限由各省市在最长不超过3个月的期限内自行核准。

核准期限届满,因灾情影响仍无法正常缴纳税款的,应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延期期间,纳税人的应纳税款一律不加收滞纳金、不罚款。

三、央行、银监会紧急下发通知 银行不得向灾区借款人催贷

针对灾区借款人如何还款及取现等问题,央行和银监会昨晚紧急下发《关于全力做好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银行应充分考虑到受灾地区群众和企业的实际困难。对灾区不能按时偿还各类贷款的单位和个人,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

《通知》要求,银行须确保受灾群众方便提取存款。对于持有效存款凭证的,银行应及时办理。对于有效存款凭证缺失,但存款人可以提供其他有效证明信息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向其先行支付5000 元以下的现金。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关系的论述,阐明了当前应该如何利用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以永久性农房重建为契机,与小城镇建设、产业规划、旅游经济相结合,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加快全市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绵阳市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

“5·12”特大地震,绵阳市受灾最重的是北川、平武等山区农业县和安县、江油等山区农业乡镇,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房遭到极大破坏,农村灾后重建成为全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2009年是绵阳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为了响应“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号召。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对于尽快恢复农村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是抢抓机遇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最后,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还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绵阳市委的相关工作精神,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的迫切要求。

二、利用灾后重建的有利契机,全力推进绵阳市新农村建设

(一)灾后重建为绵阳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对绵阳来讲,刚刚过去的一年,可谓“灾难深重”,但千年不遇的灾难也孕育了“千年”不遇的机遇。一方面,灾后重建是绵阳最大的机遇,也是灾区独特的优势。在国家规划拉动投资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也计划投入3万亿资金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也将推动绵阳市的经济发展。可见,绵阳市新农村建设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家的资金投入能推动绵阳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发展。

(二)当前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就是灾后重建

当前,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来展开。地震使全市农房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了极大破坏,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就业难、增收难等民生问题在灾区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绵阳市的实际来看,就是要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三)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跨越式的推进绵阳市新农村建设

当前,绵阳市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财、物都逐渐有了眉目。就“人”来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东南部沿海返乡的务工人员刚好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财”和“物”来说,国家灾后重建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或与农业和农村工作相关的资金占了很大比例。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努力实现绵阳市在灾后重建实现上档升级

(一)按照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的要求,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要搞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试点,一是发展设施农业;二是发展农业机械化;三是发展农业标准化;四是发展循环农业;五是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为全市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二)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提升就业消化能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宽裕”的目标

在灾后重建中,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永久性住房等需要重建,成为我们提升就业消化能力新的切入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已先后制定出台了就业援助、以工代赈等一系列适合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就业政策。绵阳市重灾乡镇的农民工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三)按照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要求,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担当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

一要采用新观念改造农民,引导农民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二要采用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整合乡镇和社区的力量,共同利用扶贫培训、灾后重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素质。三要用新文化塑造农民,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生活,努力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

(四)灾后重建决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复原,而要按照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整洁”的要求来建设

一是组织实施好灾后重建项目,二是搞好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加强水利和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加强农机装备,五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六是建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五)按照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作用

不论是灾后重建还是新农村建设,广大的农民群众都是主体。为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各级各部门既要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在管理上深入民主观念,又要突出农民群众在灾后重建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总之,如何使灾后重建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确实是一项全新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从而使绵阳的新农村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2009年绵阳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

[2]《关于“十一五”前三年全市农业发展情况汇报》,绵阳市委农办,2009年6月11日.

[3]《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情况汇报》,绵阳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2008年12月16日.

杨艳 (1981-),女,汉族,四川绵阳人,中共绵阳市委党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试论灾后重建中经济法的完善 篇4

2008年6月26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经表决, 通过了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此前, 国务院已制定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相关规定。这一系列重要举措都说明灾后重建中经济法的完善十分重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活保障。地震给灾区人民的衣、食、住、用、行造成了重大影响。食品短缺、住房紧张、交通不便, 提供水、电、气、通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同时, 卫生防疫、环境监控等部门还肩负预防地震次生灾害的重任, 这些都使当地恢复正常生活秩序面临重大挑战。经济法在市场调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都与此息息相关。

第二, 灾害补偿。震后应急阶段, 抢救生命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家政府为此采取了大量应急措施, 不仅包括对灾区群众及企事业单位财产自由所采取的限制措施, 还包括救灾过程中从全国各地支援的人力、物资、资金。这些支援是否无偿, 参与救灾单位和个人的合理损失是否需要国家补偿, 都需要依照法律加以明确。

第三, 资金管理。救灾过程中, 除中央和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外, 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据统计, 目前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已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3亿元, 国内外捐赠款物合计已达524.78亿元。如此巨大的救灾款项, 如何在重建中实现严格监督, 不仅需要经办人员的道德自律, 更需要审计、会计等相关法律的制度约束。

第四, 重建规划。受灾群众在安置中的利益如何平衡, 国企、民企、外资企业等不同受灾企业在救助资金上如何分配, 受灾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在重建时如何规划布局, 这些规划在依法治国和十一五规划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都需要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 应急预警。地震使国家预警、救援、应急等机制都经受了考验, 救灾重建中的经验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加以总结, 并上升为法律, 政府在公共危机时的处置管理权限也需要通过法律加以明确。更为长远的是, 地震使国家对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将对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产生重要影响。

2 灾后重建中完善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说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法, 不仅是法律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博弈的产物, 也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虽然正义就像普洛透斯的脸捉摸不定, 但仍然与理性、自由、平等、安全、共同福利等价值紧密相连, 并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间创设出适当的平衡。随着现代社会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快速发展, 诸如“避免贫困、无知和歧视的自由, 获得健康环境、社会保障的权利, 以及保护免受大规模的金融、商业、公司甚至政府的压迫和欺诈的权利”, 在实践中面临当事人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的困境。以民法为代表的传统私法在确认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自由平等、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维护法律的稳定与预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 传统私法在法律适用中回避当事人现实经济地位的差异, 使法律实质上演变为保护社会强者的工具。为了摆脱这种困境, 现代私法逐渐抛弃形式正义观念而追求实质正义, 并对相应法律原则和制度作出调整。

3 灾后重建中完善经济法的发展方向

十六大之后, 中央明确概括出政府的四大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灾后重建中具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 也是国家通过计划履行上述政府职能的重要形式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计划法》对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规划时的职能进行全面规划, 通过明确权限和责任, 为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秩序提供制度保障。

在恢复生活方面, 要完善社会保障法。第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破产制度。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贷款人与银行间的债务关系, 不因为抵押物 (房屋) 的灭失而消失。保险业通用的《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条款》第六条规定, 由于地震或地震次生原因造成保险财产的损失, 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 住房严重受损的灾区群众不仅无法免除房贷债务, 还很难因地震造成的损害请求保险赔付。事实上, 很多人已无力偿付欠款。有的贷款者已经遇难, 偿付成为不现实的事情。5月19日, 央行、银监会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对灾区不能按时偿还各类贷款的单位和个人, 不催收催缴、不罚息, 不作不良记录, 有商业银行甚至表示愿提供最长6个月的宽限期。这对并未完全丧失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的有效清偿而言, 具有积极意义。但是, 对在地震中失去房屋、土地的农民来说, 要求其继续履行还贷就相当困难。国际上, 美国等发达国家及我国的港台地区都设有自然人的破产制度, 该制度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国家公权力清理自然人不能清偿的债权债务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发生“9·21大地震”后, 也存在房贷还款问题。当地政府通过5年内免除商业银行营业税、商业银行推迟还款期限以及个人破产制度, 缓解了灾民的还款压力, 同时也确保了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因此, 当前我国通过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清理地震中不能清偿的债务, 将使失去财产的灾区群众更有重建新生活的可能。第二, 完善土地承包和户籍管理制度。地震使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和房屋, 灾后重建将使当前的土地利益分配格局更显紧张。因此, 国家有必要完善机会公平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制度, 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加强对农民经济权益的保护力度。同时, 由于耕地有限, 当地必然出现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国家应当通过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使这部分农民在城市获得合理、合法的生存空间, 并通过就业引导、就业培训等措施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到关爱社会境况最差者”, 不仅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也是法律走向实质正义的需要。

在保障生产方面, 要完善市场秩序法。第一, 完善财税、银行、保险、投资、产业政策、土地管理、市场准入、政府采购、转移支付、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明确国家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目标、手段、程序以及法律责任制度。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立法工作计划, 国有资产法、循环经济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及残疾人保障法等六项法律草案将争取年内审议并通过消防法、保险法、防震减灾法、国家赔偿法等十项法律草案将提请审议修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将提请审议制定。这些法律将在相关领域为国家干预行为提供立法依据, 同时也为市场主体的正当权利提供制度保障。第二, 完善预算、审计、会计、监察制度, 并与行政法、刑法等衔接, 建立完善社会分配和监管体系, 实现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有学者认为, 影响“公平分享”实现的原因包括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国家需要通过法律创设实现公平的制度条件, 并通过经济性、心理性、社会性等标准对是否实现公平作出评价。其中, 经济性标准包括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和库兹涅茨“倒U形理论”, 心理性标准是从结果上、程序上和人际互动上判断公平性, 社会性标准是社会指标、社会分层结构和“上升流动”标准。

在应急预警方面, 要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第一, 要完善消防法。救灾中具有专业救援技能和专业设备的消防官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消防工作的内涵已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救火工作, 法律应当对消防队伍的法律地位、职能权限加以明确, 并对各级消防人员、装备、经费予以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修订草案) 》拟规定“公安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即为对地震经验的回应。第二, 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法。地震使各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经受了考验, 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法、防震减灾法等, 需要在法律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履行应急职责进一步加以明确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方法[M].邓正来,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251-298.

[2][意]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M].徐昕,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72.

[3]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179.

[4]震后房贷问题凸现个人破产制度重提[N].华夏时报, 2008-05-24, 转引自: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ysc/cysc-zh/200805/24/t20080524-15600461.shtml.

[5]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58.

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工作汇报 篇5

青川县地处川、甘、陕三省结合部,震惊全国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全县带来了毁灭性灾难。灾区百废待举,群众充满期待,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资金保障的时效性要求极高。面临新的形势,青川财政干部职工发扬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灾后重建资金使用管理快捷、安全、有效,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的刀刃上,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事情,推动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立足主动及早谋划面临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财政部门积极主动,制度靠前建设,人员及时培训,监督全面跟进。一是及时建立恢复重建工作机构。成立了县财政局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机构职责,为管好、用好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及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5.12”后,县财政局及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管理的通知》、《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暂行办法》、《青川县浙江援建补助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出台了《青川县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青川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规范了重建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监督。三是及时研究政策,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针对资金到位情况,提出了统筹安排重建资金的基本原则、保障重点。中央灾后重建资金控制数下达后,积极与发改部门配合,明确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做好预算资金与项目对接工作,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及时进行梳理、分类,做好资金、项目平衡工作。四是及时落实内部监管责任。完善了局内部目标责任制,把灾后重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实行局领导、股室联系乡镇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检查救灾资金管理和账务管理,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五是及时抓好人员培训。10月,县财政局组织全县财政系统职工开展了救灾资金管理暨财会业务培训会。,又先后聘请专家对各乡镇、各项目单位财会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了项目资金管理业务培训,为进一步规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奠定了基础。认清困难重点切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特点是数额大、项目多,管理上主要有“三难”:一是统筹组织、平衡安排难。表现在资金渠道多,数额巨大,是以前县级财政支出的十数倍,另一方面资金在总体需求上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调整后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238亿元。已落实重建资金154亿元,其余84亿元,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自筹解决。二是组织实施、项目管理难。目前,调整后全县灾后重建项目总个数有920个。由于项目多,资金渠道多,形成管理部门多,不同项目类别资金安排标准难以相互衔接、相对统一,同类性质的项目因管理部门、实施主体的不同而难以有效地整合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后,要在两三年内统筹组织好资金,并安全有效用出去,困难大、责任重。三是全面跟进、有效监督难。庞大的资金、项目,单独靠一个部门、以日常监督形式不能实现有效监督。由于专项监督工作量剧增,必须建立健全部门间联系协调机制,才能确保灾后重建有序开展。多措并举强化管理针对这些特点,县财政局按照上级有关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要求,努力实现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围绕规划保障资金。一是坚持以重建规划为依据,科学制定筹资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到筹资规模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使筹资计划与重建时间进度相匹配,使专项资金安排与专项规划实施相统一。二是结合全县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全力做好国家、省、市对灾后重建各项投入的政策研究,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申报和衔接落实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财政对全县灾后重建支持。三是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非应急性专项支出,挤出财力支持恢复重建。四是全力做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广泛吸收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恢复重建。五是整合各类资金,搞好资金统筹平衡。大力整合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国债投资、转移支付等多种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投资管理和资金运作方式,全力支持恢复重建。“三专”“三严”强化管理。一是坚持“三专”管理原则。项目资金的使用注重绩效、快捷方便,坚持“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重建项目资金统一在“灾后重建资金专户”中进行核算、实行直接支付。细化了重建资金到项目具体实施单位,明确资金拨付方式和办法,规范资金申报流程,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资金监管实行“三严”。严格资金使用方向,确保灾后重建资金根据项目规划落实到位,不得随意更改资金用途,不得任意改变或扩大资金使用范围;严把拨付审核关,申报资金时应前期规划落实、手续齐备、程序规范,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严明资金拨付时效,做到资金跟着进度走,既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又避免资金闲置浪费。对于不按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或 []

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项规定,不按批复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进行建设,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相关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财政坚决不予拨款。坚持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在加快重建过程中,把灾后重建工程纳入财政投资评审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监控关口前移,扎实开展项目(概)预算的评审工作。确定预算控制价,作为招投标的最高限价,使项目预算更为节约合理。二是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6

2008年, 四川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 造成四川全省52%的面积受灾, 受灾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1/3, 1000多万人因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而无家可归, 全省因灾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

2009年5月7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会上提出, 从2008年9月国务院《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发起, 到2010年9月, 四川累计完成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均达到85%左右, 基本完成城乡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任务, 基本实现“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四川面临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四川地震灾区重建主要包括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城镇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等方面, 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刺激四川经济, 拉动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灾后重建已成为四川省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下文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讨论灾后恢复重建对四川经济的影响。

2 恢复重建对四川经济的影响

2.1 拉动四川经济增长

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 宏观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消费、投资及出口等变量影响形成,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投资乘数理论表明, 扩大投资会拉动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劳动力等的需求, 从而拉动与投资活动相关行业的产出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引致国内生产总值的成倍增加。灾后恢复重建包含了大量投资项目, 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从而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本文选取了四川省1997—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投资额与GDP的关系进行分析, 进而测度灾后重建对四川经济的拉动效应。

(1)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以1978年为不变价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 该指标可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定基指数换算得到。将各年以当年价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标用价格指数缩减后作为投入的资本量。

(2) 模型计算。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间是线性关系, 则可以表示为:

GDP=a+bI (1)

其中, I代表投资, a和b分别为截距系数和斜率系数。

那么投资额的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间有何数量关系呢, 这主要取决于投资乘数, 其关系式可表示为:

ΔGDP=b×ΔI (2)

其中ΔGDP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 ΔI为投资额的增量。

根据四川省1997—2007年期间的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数据整理如下表, 表中数据均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 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内在规律性。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 (2007—2008)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页表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统计检验可得:

ΔGDP=1.928×ΔI (3)

根据国家批复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四川省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极重灾县和重灾县恢复重建总投资为8858亿元, 加上纳入省规划的12个重灾县以及88个一般受灾县的恢复重建,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总需求将达到1.7万亿元。主要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外界援助、自身挖潜以及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4种渠道筹集资金。此外, 根据2009年5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通报,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 中央财政总计将下达四川省重建基金2203亿元, 全省各级政府计划安排灾后重建基金412亿元 (其中省级财政筹集安排灾后重建基金270亿元) , 合计2615亿元, 运用 (3) 式初步测算, 财政资金在恢复重建中对四川经济的总效应是GDP将增加5041.72亿元。而如果以重建资金的投资总需求计算,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将使四川的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2776亿元, 接近2007年四川省GDP总量的3倍。

2.2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以上分析, 恢复重建将提高四川的经济总量, 促进众多产业的发展, 从而带来四川财政收入的增长。对四川省1997—2007年期间的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可得:

ΔR=0.065×ΔGDP (4)

其中, ΔR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量。根据前面的测算, 恢复重建中财政资金对四川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是GDP将增加5041.72亿元, 因此根据 (4) 式, 四川地方财政收入将增加327.71亿元。如果以投资总需求计算, 地方财政收入将增加2130.44亿元, 接近2007年四川地方财政收入的3倍。值得一提的是, 从长远来看, 如果四川能在灾后抓住恢复重建这一时机, 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地方财政收入将有更大的提高。

2.3 促进建筑业与建材工业的发展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 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将给建筑业带来巨大的需求。对四川省1997—2007年期间的建筑业总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ΔJ=0.122×ΔI (5)

其中, ΔJ为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量, ΔI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

根据 (5) 式, 仅财政重建资金投资将增加建筑业总产值319.03亿元, 而随着重建项目的开展, 投资的逐步到位, 建筑业的产值将在长时间内持续增加, 预计其带来的增量为2074亿元。自2008年年底开始, 四川省一批灾后重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已陆续开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成绵乐客运专线、成兰铁路、广元至南充等高速公路, 西安至成都、成都至贵阳铁路、双流机场二跑道、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产业项目如阿坝铝厂、德阳磷化工基地、兰州至成都原油管道工程等;城乡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项目也将启动。这些项目无疑会给四川的建筑业和建材工业以及建筑设计业、制造业带来商机。预计今后几年, 四川省工程专用车及混凝土机械产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3 结 论

综上所述, 仅就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重建资金计算, 预计将使四川省的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041.72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增加327.71亿元, 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加319.03亿元。如果将其他的融资渠道筹集的资金考虑在内, 整个灾后重建的规模和经济效应将会进一步放大, 其对四川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将在较长时期内促进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对地震灾害后恢复重建给四川经济带来的影响作定量研究, 旨在说明恢复重建给四川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 包括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及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等方面, 并为重建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恢复重建,投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2007—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7

陇南市结合地震灾后重建, 对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做了完善的规划, 确立了“坚持总体目标, 彰显地方特色;坚持因地制宜, 尊重群众意见;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务实管用;坚持统筹协调, 有效利用资源”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原则。陇南市成县围绕党中央的20字方针, 在生态文明、灾后重建背景下已建成58个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笔者于2012年7~9月多次走访调查陇南成县城郊型李武村和产业带动型西狭村的新农村建设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旨在对灾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1 李武村和西狭村概况

李武村地处县城东南郊区,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非常便利。李武村总面积7.6km2, 有耕地2070亩, 人均0.94亩;辖10个村民小组500户2206人。全村有种植业、养殖、建筑、旅游服务、废旧金属收购和豆制品加工等各类专业户325户, 农业科技示范户420户, 十星级文明户156户。“5·12”地震中受灾较严重, 全村倒塌房屋639间, 损毁农田120亩, 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和道路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毁坏。2011年,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21.1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830元。

西狭村位于小川镇东部, 距镇中心3km, 西接小川核桃交易中心, 南临江武公路, 地理位置优越。西狭村依山傍水, 环境优美, 因地处国家“AAAA”级《西狭颂》风景区而得名。西狭村总面积6.5km2, 现有耕地1240亩, 人均1.1亩;辖6个村民小组, 254户1108人, 总劳动力512人, 村内现有私营企业1家, 农家乐3户。“5·12”地震中受灾较严重, 全村倒塌房屋261间, 损毁农田87亩, 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和道路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毁坏。2011年, 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404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2006年, 李武村和西狭村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5·12”地震后两村的新农村建设在结合灾后重建与彰显特色的基础上,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初步形成城郊型和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

2 新农村建设现状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李武村在交通建设上, 以支泰路为骨架, 相继拓宽硬化了杜崖路、武坝路、书房路、周湾路等四条主干道9.5km;修通了两个山区社的村社道路4.5km;修整硬化大小巷道98条, 共24800m2;新修机耕路4条1.6km。在水利建设上, 治理河堤4.3km;整修疏通排洪渠道1.29km;铺设田间管网8km;结合“一池三改”工程, 新修人畜饮水工程18处, 解决了38户19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能源建设上, 改造农电线路1.2km, 全村群众100%用上了低价电;2006年以来, 累计修建沼气池357座, 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已超过100户。在文化建设上, 固定电话入户率达80%;移动电话入户率达100%, 被移动公司列为手机信息村;修建了太山庙戏台、整修硬化了泰山庙景区道路。在村办公设施建设上, 投资50余万元新建2层楼房两栋32间;硬化庭院400多平方米;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村民服务组织办公室一应俱全, 设施齐备, 管理规范, 服务功能良好。在人居环境建设上, 结合灾后重建项目, 整合建设资金, 全村修建二层以上楼房62栋501间, 平房128座512间, 改造危房71座211间, 新修围墙65户1.08km, 大门44座。与此同时, 积极开展“三清” (清垃圾、清污垢、清路障) 活动;推广“三小” (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 模式, 保持了村容整洁, 加快了居住环境“三化”进程。

西狭村完成6.8km的通村公路、村内环形道路、小单路西狭段及西狭至上狭村道路硬化工作;建成惠民桥一座;新修河堤0.98km;建成月牙湖水坝一座;建成西狭景区西口停车场;建成旅游休闲型农家乐3户。同时,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建成标准化示范小学一所;建成党员村级组织活动室8间, 对院内600多平方米进行了硬化, 新修了花园, 并在围墙四周布置了新农村建设宣传展板9幅;硬化场地1200 m2, 建成西狭文化活动广场, 安装标准篮球架1副, 乒乓球台2副, 健身器械1套;完成小康村房屋改造工程56户224间;完成250户自来水到户工程;实施新能源工程, 完成一池 (沼气池) 三改 (改厨、改厕、改圈) 工程105户, 为群众配发太阳灶250套, 做到了一户一个太阳灶;加强了学校和村级活动室配套设施建设;整村开展房屋整洁亮化工程;实施一户一个小花园工程;完成210户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实施百户联防, 完成100户电子防盗器的安装。通过各项建设项目的实施, 使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为实现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提供了基本保证。

2.2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特色产业开发步伐

调整产业结构, 能更合理利用区域内的各类资源, 科学布局各类产业, 促进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并且产业结构通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判断。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李武村在确定为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前,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2006年, 开始新农村建设, 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 拓展特色产业潜力, 以发展综合产业为主体。全村以“支部+协会+信贷+农户”为基本模式, 种植、养殖、豆制品加工、核桃加工运销、废旧金属加工、建筑建材、旅游服务等区域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其中, 豆制品加工协会1个;养鸡协会1个;核桃加工购销协会1个;废旧金属加工协会1个;生猪养殖贩运协会1个;林果协会1个;联保信贷协会1个, 会员400人, 累计为农户联保放贷800多万元, 极大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

西狭村紧紧依托《西狭颂》风景区西出口的区位优势, 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将西狭旅游业发展为其最具特色的产业。该村紧抓每年的庙会、樱花笔会、樱桃艺术节、春节社火演出及《西狭颂》文化旅游节等节会, 加强宣传, 提升旅游品位和知名度, 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 依托当地的光热资源, 将樱桃产业和蔬菜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加以重点开发。建成了1000m3蓄水池一座, 加压喷灌300亩, 500m3自压喷水池一座, 可供500亩樱桃灌溉;栽培西洋樱桃苗木30000株, 建成650亩西洋樱桃示范园;建成2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冬播洋芋300亩, 地膜大蒜180亩;建成了占地10亩的台湾袖珍蘑菇繁育基地, 协调资金, 进行技术改造。另外通过招商引资, 成功引进并建成西狭矿泉水厂, 就地解决劳动力20多人, 实现年产值100多万元。

成县根据各村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在灾后重建背景下, 于新农村建设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不断加快特色产业开发步伐, 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2.3 强化基层民主建设, 促进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李武村在强化基层民主建设方面通过“双联双促、双培双带”活动, 认真贯彻执行村级干部“九不十公开”廉政制度和社干部与党员“五不五带头”制度;按照“四个民主”的要求, 强化村民自治, 加强民主管理, 推行村务公开;完善了村级治保、调解、民兵等治安防范体系网络建设;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了村内和谐社会稳定;精神文明也得到长足发展。

西狭村在强化基层民主建设上, 加强了班子建设, 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 大力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 通过设置政策宣传、带动致富、纠纷调解、村务监督等岗位, 让农村党员由“无职”变“有为”, 助推新农村建设。同时, 把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科技培训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长抓不懈。

2.4 统筹兼顾, 确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李武村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改善办学条件, 完善配套了教学设备, 争取国家危改资金41万元及县上财政支持, 改建支旗小学危房500平方米, 灾后重建教学楼正在施工, 灾后援助47套教学多媒体全部到位;不断扩大农民科技培训覆盖面,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每年完成科技培训和劳务技能培训均在1000人 (次) 以上;以现有村级卫生所为基础, 鼓励有资质的村民开办诊所, 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范围, 做到小病、小疾不出村, 确保村民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

2.5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确保项目建设科学有序实施

李武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后,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政府领导和李武村支书主任及相关人员组成的李武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由党委书记亲自联系, 领导小组下设一个综合办公室, 三个工作小组 (宣传组、项目组、材料组) , 统一协调指导该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 根据省、市、县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及系列文件精神, 立足李武村实际, 在广泛征求群众及代表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成县李武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村庄建设规划》两个纲领性文件, 为指导全村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在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结束后, 对村内的公共设施, 村容村貌如何保持, 垃圾的有效及时处理, 污水的净化达标等工作缺少长效管理机制, 必然造成村庄再度出现“脏、乱、差”现象。

3.2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目前, 新农村建设资金尽管实行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 但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工程, 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加之帮扶单位本身财力有限, 或主观积极性不高, 工作被动应付, 群众小农意识强, 对公益事业投资热情不高, 加之灾后重建中很多重建户已耗尽积蓄, 甚至债台高累, 群众筹资难度大, 从而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来源。

3.3 新农村建设内容单一, 品位不高

目前, 成县新农村建设主要以修路、改水、改厕等为主要内容, 虽然也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建设、生态建设、卫生建设、富民工程建设、集镇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 但建设层次低、质量次, 还远远达不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新农村建设内涵肤浅。

3.4 新农村建设农民参与度不高

乡镇机构人员过多, 职能错位, 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不稳定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缺乏公众参与。如李武村灾后重建结合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建成的12栋72套新农村别墅式住宅楼, 基本由“上面”完成, 建成后公开向社会以商品房的形式出售, 临街面每套售价60万元左右, 靠背面每套售价42万元左右, 普通村民没有话语权和购买力, 村民没有得到实惠, 意见很大。

3.5 新农村建设中对村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不够

农村广大群众由于多种原因长期导致的道德素养弱化、法制意识淡薄、不良卫生习惯、生活陋习等多方面的意识和生活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还没有全面渗透。时有弃虐老人, 邻里纠纷等事件发生;同时, 保持村内卫生、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还没有完全变为村民自觉的行动。

4 成县灾后重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对策

4.1 引入市场化管理, 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成县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卫生管理基本上是村上设立垃圾池, 要求村民将固体垃圾免费入池。由于垃圾池数量有限, 管理无细则、无专人, 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污水的处理就更为薄弱。

制定管理细则, 实行专人负责, 垃圾分类处理, 污水入池, 引入市场化管理, 适当收取费用, 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确保村容村貌卫生整洁。

4.2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监管机制,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成县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 对于新农村建设政府态度比较积极, 农民比较欢迎, 最大困难莫过于资金问题, 没有资金, 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弥补基层财力不足;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管好用活资金。筹集到建设资金是前提, 管好用活资金才是关键。灾后重建背景下, 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要由一个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和结算银行对来自各渠道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同时, 资金的监督机制也亟需建立, 要严肃财经纪律, 确保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挪用, 实行专户、专账和专人管理。

4.3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要有一套有效的推进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把政府的积极性和农民的积极性结合在一起。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民的广泛参与, 是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要通过优先解决对农民利益最直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4 提升新农村建设文化软实力, 提高建设层次

当前, 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建设只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属于狭义的新农村建设范畴, 可以作为近期要着力实现的目标。而真正的新农村建设应当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工程, 各项事业要协调发展, 不可失之偏颇。为此, 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开展以下工作:要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保障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要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事业, 培育高素质的新农民。要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在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同时, 更要注重发展支柱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实现农民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的双提高。广泛开展“文明人、文明户、文明村”活动和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 树立文明新风, 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广泛在农民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 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层次。■

摘要:文章通过对李武村、西狭村的重点调查, 论述了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灾后重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调查表明, 陇南成县结合地震灾后重建, 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特色产业开发步伐”等为主要内容, 兼顾基层民主建设,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新农村建设层次不高”等诸多问题, 并提出了“引入市场化管理,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监管机制, 提升新农村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陇南成县,灾后重建,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成县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2012.

[2]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3]陆大道, 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261.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8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围绕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对于尽快恢复农村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5·12”特大地震中, 绵阳市受灾人口共有521.7万人, 173万户;房屋倒塌419 628户, 其中, 农村377 041户;严重损毁623 116户, 其中, 农村463 765户。加快农房重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就显得尤为紧迫、刻不容缓。

2.围绕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是抢抓机遇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绵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加快发展任务紧迫。无论是创造发展优势还是改善发展环境,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 用好“危”中之“机”, 确保全面完成全市100多亿元投资的农业灾后重建项目。

3.围绕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绵阳市委相关工作精神, 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的迫切要求绵阳市灾后重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6月底要完成90%以上的恢复重建任务, 明年底要全面完成重建任务, 如不争分夺秒、加快进度, 重建任务就难以完成。

二、利用灾后重建的有利契机, 全力推进绵阳新农村建设

要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契机, 坚持在恢复中提升, 在重建中发展,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灾后重建为绵阳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对绵阳来讲, 刚刚过去的一年, 可谓“灾难深重”, 但千年不遇的灾难也孕育了“千年”不遇的机遇。首先, 当前灾后重建是绵阳最大的机遇, 也是灾区独特的优势。在国家规划拉动投资的基础上, 四川省委、省政府也计划按3万亿规模来启动投资和消费。绵阳作为受灾最重地区, 争取支持具有独特优势。其次, 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我市两年完成3 000亿的投资, 有实实在在的项目作支撑。农业方面, 两年可完成投资210亿元以上。可见, 绵阳新农村建设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国家灾后重建资金中, 直接用于农业或与农业和农村工作相关的资金占了很大比例, 只要项目做得好, 重建工作抓得好, 就能推动绵阳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发展。

2. 当前绵阳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就是灾后重建

当前, 绵阳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来展开。特大地震影响最大的是北川、平武等山区农业县和安县、江油等山区农业乡镇, 全市农房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了极大破坏。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 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使就业难、增收难等民生问题在灾区尤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依靠发展, 从绵阳的实际来看, 就是要抓好灾后重建。

3.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跨越式地推进绵阳新农村建设

当前, 绵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财、物都逐渐有了眉目。就“人”来说, 受金融危机影响, 东南部沿海返乡的务工人员刚好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财”和“物”来说, 国家灾后重建资金中, 直接用于农业或与农业和农村工作相关的资金占了很大比例。所以, 现在是有资金有条件, 我们应该在科学重建的过程中,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 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努力实现绵阳灾后重建上档升级

用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在切实搞好灾区的农房重建、基础设施恢复、产业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农机推广等不同类型, 以加快绵阳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 按照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的要求, 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大好时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 一方面, 要搞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试点:一是发展设施农业。在三台县花园、永新等乡镇建立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发展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协会的作用, 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扩大农业机械在农作物运用范围,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发展农业标准化。进一步完善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 不断提高其它农产品农业标准化水平;四是发展循环农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以国家“农村户用沼气池国债建设项目”和省“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为依托, 进一步推进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五是发展特色农业。用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另一方面, 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如在重建中就涌现出象安县方碑村将农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依托绵安养殖产业带, 通过招商引资, 组建了方碑村股份合作公司, 综合开发种养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的新型模式, 为全市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2.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提升就业消化能力, 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的目标

在灾后重建中, 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永久性住房等进行重建, 成为我们提升就业消化能力新的切入点。省委、省政府提出灾后恢复重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四川省各级政府已先后制定出台了就业援助、以工代赈等一系列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就业政策。以工代赈方式可以拓宽灾区群众就业渠道, 大量吸纳灾区群众和返乡农民工参加灾后重建工程建设, 使灾区群众优先就近就业, 提高灾区群众收入。绵阳重灾乡镇的农民工, 就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3. 按照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要求, 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担当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

一要采用新观念改造农民, 引导农民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二要采用创新技能培训方式, 整合乡镇和社区的力量, 共同利用扶贫培训、灾后重建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素质。当前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瞄准灾后重建工程和拉动内需项目, 以建筑领域各类技术工种为重点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其次, 结合“民生工程”培训项目, 开展“川妹子”、“川厨师”、“川保安”、“川维修”、“川美发”、“川电子”等地方品牌培训;再次, 围绕“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 开展家电维修、农村服务业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三要用新文化塑造农民,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丰富农民生活, 占领乡村文化阵地。

4. 灾后重建决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复原, 而要按照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来建设

第一, 组织实施好灾后重建项目。应当加快农口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度, 努力保证项目质量, 保证全市农口100多亿元的灾后重建项目投资全面完成;第二, 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在永久性农房建设上, 要避免“夹道”建房, 注意节约使用土地, 为未来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留足空间。还要注意防止集镇乱摆、乱停、乱扔、乱贴、乱放“五乱”现象;第三, 加强水利和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以项目建设为载体, 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第四, 加强农机装备。应当加大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着力解决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瓶颈问题;第五,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川西北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绵阳现代粮食物流中心”、“西南水果批发市场”等为重点, 努力建设上规模的批发市场;第六, 建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完善化肥、农药储备制度, 增加化肥、农药淡季储备量, 保障市场供应。

5. 按照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要求,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作用

不论是灾后重建还是新农村建设, 广大农民群众都是主体。只有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 建设美好家园才有坚实的基础。如果不这样, 必然助长群众的依赖思想, 失去恢复重建的根本力量, 最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 灾后重建既要坚持政府主导, 各级各部门要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 又要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性, 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9

一、布局规划的参与

1. 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的灾后重建和维护工作十分繁重, 教育教学工作是重头戏, 根据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地震灾区的中小学重建和维护, 安全原则为首位原则。《导则》要求要把地震灾区学校建设成最安全、最牢固和最让群众放心的建筑, 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应该在学校的重建和维护中作出考虑, 从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到灾后学校重建的工作中, 规划出建筑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学生使用安全的校址和建筑。把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纳入灾后重建学校教育教学的恢复中的一项, 列入其中并贯彻始终。

2. 布局规划

《导则》中指出:“学校的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抗震、防火、防洪、抗风雪和防雷击等安全措施”。教育技术装备是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构成教育教学环境的必要物质条件, 根据国家建设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要求,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条件宜分别设置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且有利于疏散。在规划中应考虑到节能环保, 农村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应建在通风、透气、排水并远离学生、教师住宿生活区的教学区内。对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化学药品设立专门保管室。在参与规划选址过程中, 要参阅历年的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在布局中, 要考虑教育生态的连续性, 参阅现在行政规划区长住的人口数, 劳动人口的流入流出数, 一岁至五岁儿童的统计数, 现在学生班额的大小, 学校的规模, 学校可利用的资源, 教育技术装备的类别等。遵循“小学就近入学, 初中相对集中”中小学布局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相结合的原则, 为学校做一个5年或更长的规划。

二、设计过程参与

提供专业数据供设计参考。学校在重建和维护工作中, 对教育技术装备这一块的装备标准不是十分熟悉, 如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演示播放室、信息技术教室、理化生实验保管室、信息下载编辑室、教师多媒体备课室、图书阅览室等, 由于每间教室的功能不同, 对每间教室的大小面积层高要求也不相同, 每间教室对其内部的采光、通风、排水、电能、内部的设施要求也不一样。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均衡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在校园内考虑校园信息网建设, 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利用, 互联网信息的链接, 校园网建设, 要在校园内通盘考虑。教室、教师寝室、学生宿舍、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演示室、信息下载编辑室、教师多媒体备课室等都应该有三线接入口, 即数据线、电视线、智能安全系统线等。设计布线应考虑学校今后的发展, 既方便师生使用, 又美观大方, 同时又安全到位。在整个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设计理念, 以满足学生教师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总的设计理念是节约土地使用, 建设环保节能友好型校园。基层教育技术装备的工作部门应提供一个可供学校重建参考的样本、数据、图纸, 为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建设过程中的参与

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 普通教室、音像监控控制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演示播放室、信息技术教室、理化生实验保管室、信息下载编辑室、教师多媒体备课室、图书阅览室等, 各室的面积和层高是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施工的质量是否通过质检部门的验收, 建筑的基础、柱、梁、板、剪力墙是否钢筋混凝土整体全现浇, 抗震度数是否达到国家颁布的标准。电源线、数据线、电视线、安装是否安全, 避雷针、防火措施是否妥当, 化学实验室从水电到桌是否规范, 化学实验室、化学保管室、通风、排气、排水、排污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等, 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贮存室是否安全可靠, 地震来袭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等。这些都需要在再建过程中加以监督和控制, 工程验收过程中要有基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人员参与验收, 特别是涉及辅助教学用房和设施安全问题应该由专业人员和质检部门验收。涉及避雷系统还要同气象局的专业人员一起验收。只有参与和监控建设的全过程, 重建校园的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恢复

仪器设备的清理和购置。根据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努力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 加强水、电、气和教室、实验室、等公共设施的使用和管理。遵循这一原则, 灾后重建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 一是从地震后没有完全破坏的教育设备教学仪器中清理出能用的部分。二是清理出轻微受损稍作修理可以正常使用的教学设备。三是列出完全损毁需要教学仪器的清单, 由教育装备部门统筹报财政, 政府统一采购的部分。对于学校购置部分,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给学校提供装备的品种数量类别, 供学校参考, 给学校提相关建议。基层的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受灾学校受损程度不一样, 教学设备仪器受损也就千差万别, 有的学校受损十分严重, 有的学校受损轻微, 学校通过自查, 把受损教学仪器设备登记造册, 分门别类报在建立的教育技术信息平台上, 县上统筹后报政府统一集中采购。政府集中采购有一个招标投标中标的过程, 中标公司或企业组织物流, 基层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组织验货, 协助企业分发到校。特别是易燃、易爆化学药品的贮藏和运输, 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是基层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全程参与, 同时做好预案。在装备设备的过程中, 教育技术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大显身手,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学校重建教育教学的恢复节约了时间。

五、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逐步恢复

灾后教育教学的开展。地震给学校带来的创伤是学校教育教学生态链的断裂。地震后, 很多学校搭建了板房, 学生在板房内上课, 原有的理化生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都不能上课, 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只能选择性地上一部分, 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获得受到限制。灾后重建中的学校教学涉及理化生课程实验部分与非地震灾区学校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在板房上科学课打破了原有实验室教学的惯例, 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不便, 给学生的理科学习也带来困难。全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间要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学生在板房内上课, 从没有完全被损的教学设备仪器中清理出能使用的仪器设备, 恢复部分演示实验的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第二阶段, 重建学校的基建任务完成, 逐步搬进教室和各种功能室上课, 告别板房的时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配备人员, 完善管理制度, 设施设备到位。完成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演示播放室、信息技术教室、图书室以及各种保管室的装备工作, 做好防火、防盗、防震工作。建立物质账目清单, 柜、卡、物相符。建立健全各室的规章管理制度, 紧急情况安全处理预案, 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定期上报跟踪制度, 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要求学校做到物质到位, 管理到位, 教学到位。第三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恢复期。对第二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评估, 按照时间表对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人员编制到位的情况, 人员工作量的核算, 责任制的实行;教学设备、设施完好率, 教学软件资料配套率;教学环境是否良好。分阶段恢复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演示教学工作。

为全面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做好基础性工作。按照理科教学大纲要求, 全面恢复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 全面恢复学生理科实验操作能力考试和信息技术能力考试, 使学校理科实验教学工作, 各项教学工作指标达到地震前的水平。

基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人员参与灾后学校重建的过程, 其目的是受灾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全面恢复。“5·12”大地震以后,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 灾区的学校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现在的校园美观大方, 教学设施设备齐备, 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师生关系和谐, 与地震前相比, 学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GBJ99-86-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S]

农村经济灾后重建管理 篇10

关键词:灾后重建,农村社区,民间组织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科学理性有效地展开, 这就要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既要立足于我国和灾区的实际情况, 也应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汶川地震之后民间社会力量迅速行动起来, 无论是灾区的自救, 还是民间组织的反应, 都比以往任何一次危机事件要积极、有效。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展开, 仅仅依靠政府是不足以应对灾后重建的大量需要, 必须实现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

一、成都市农村社区受损的灾情评估

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关键时期, 社会各种累积矛盾和潜在矛盾将长期存在, 灾后重建中社会经济面临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成为影响和制约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1.成都农村社区受损情况严重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成都市农村社区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 紧邻震中的都江堰市、彭州市、祟州市、大邑县受灾严重, 都江堰市和彭州市被列为汶川大地震十大极重灾区县 (市) 。据有关资料显示, 大地震造成全市地震灾区直接经济损失1270多亿元, 占四川全省灾区直接经济损失1.1万亿元的12.3%, 成都因此成为“经济重灾区”。[1] (1) 受灾范围广。全市19个区 (市) 县共315个乡镇 (街道) 、3477个村 (社区) , 大地震中有308个乡镇 (街道) 、3111个行政村 (社区) 不同程度受损, 分别占乡镇 (街道) 数的97.9%, 村 (社区) 数的88.2%, 其中都江堰、彭州、祟州3市有23个乡镇、259个行政村 (社区) 为重灾区;都江堰、彭州、祟州3市其他乡镇和大邑县、温江区等86个乡镇、1113个行政村 (社区) 为较重灾区;其余199个乡镇、1739个行政村 (社区) 为一般灾区。

(2) 受灾人口多。据统计, 全市受灾人口280多万人, 因灾致伤 (残) 2.81万人, 死亡4264人, 失踪515人, 造成三孤 (孤老、孤残、孤儿) 74人。其中全市受灾最严重的都江堰市受灾人口62.21万人、彭州市57.72万人、祟州市32.16万人, 受灾人数分别占3市总人数比重的92%、80%和48.3%。如此规模大、分布广的受灾人口给灾后安置工作和灾后社会经济重建带来了巨大挑战。

(3) 经济损失重。汶川大地震造成全市地震灾区直接经济损失1270多亿元, 而间接损失更加巨大, 震灾损害对成都市是全方位和深远的。灾后调查表明, 在民生方面, 仅房屋损毁、倒塌就达490万间、17850多万平方米, 直接经济损失512.58亿元。其中, 全市农村房屋损毁、倒塌245.4万间, 造成严重损害537.2万间, 农村房屋受损面积11799.2万平方米, 直接经济损失279.85亿元。在农林商旅等产业方面, 农业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01797亩, 经济作物受灾面积131512亩, 大棚损毁面积32764亩, 经济损失6.02亿元;林业损毁477042亩, 经济损失31.21亿元;商业网点等公共建筑损毁107.68万平方米, 直接经济损失21.88亿元;旅游业因旅游设施 (包括景区财产、宾馆饭店、旅行社) 受损和旅游人数下降, 直接经济损失233.81亿元。

2.农村劳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地震摧毁了灾区人们赖依生存的农田、厂房、商铺, 使许多农村劳动力成为失业人口。据调查, 因地震失去农业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者13.7万人, 因地震导致的农村零就业家庭2.79万户, 其中96.7%来自于重灾区的都江堰、彭州、祟州3市, 农村灾区劳动者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成都市劳动力就业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二、三产业需求比重分别为29%和78%, 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转移劳动力, 是农村地区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就业目的地。地震摧毁了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岗位, 使大量本该在当地这类行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丧失了工作机会, 成为失业人口。

3.重建资金缺口巨大

据初步估计, 成都市三年灾后重建资金需求在5000亿元左右, 而地方可支配财力常年仅20多亿元。一方面地震使成都财税收入减少, 据市财政和国土初步测算, 灾后用地无偿供给仅土地收益一项将减收数百亿元;另一方面因灾增支项目是刚性的, 灾区群众住房重建增支、毁损学校重建增支、毁损医院重建增支、水电气路基设施重建增支等需要投资2000多亿元, 灾后重建资金需要量与地方财力有限性的矛盾会日益凸现, 资金筹集面临很多挑战。

4.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土地供给在我国人口众多的条件下显得十分敏感, 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全国关注的大事。在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权衡上,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第一位是无可质疑的, 这就使得灾后重建中受灾群众住房用地、农业商业恢复重建用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的需求与现存土地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初步测算成都地震毁损住房重建等各种重建需要用地100多平方公里, 其中都江堰新城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 重灾乡镇异地重建用地40平方公里, 接纳安置灾区移民和生态移民城镇扩建用地20平方公里。

5.灾区生态建设与脱贫进程受阻

地震灾害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毁损严重, 其中受灾耕地面积67748亩, 灭失耕地面积36947亩, 直接经济损失58.78亿元;林木毁损、生态环境破坏等经济损失21.89亿元。同时, 地震重灾区域与生态建设、山区脱贫等紧密相连, 都江堰、彭州、祟州、大邑等县 (市) 受灾较重的乡镇主要地处山区, 这些地区既是成都生态建设的主体功能区域, 也是山区脱贫的重点地区。地震导致灾区生态建设与脱贫进程严重受阻,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6.社会矛盾尖锐

一是受灾群众心灵创伤短期难以抚平。大地震给灾区群众造成前所未有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失衡, 幸存者绝大多数存在恐怖心理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特别是“三孤”人员不仅要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而且还要为今后的生计和生存而倍感忧虑。地震受害者们的恐惧压力, 短期内难以抚平, 有的甚至会伴随终身。二是涉灾矛盾纠纷大量涌现。由于灾民的安置将打破原有次序环境, 不同行政区域的灾民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生活风俗的不同以及灾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灾民之间、灾民与行政部门之间、灾民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行政部门之间都可能因经济上的、政策上的、法规上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而引发矛盾或纠纷。这种灾区和灾民的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的社会矛盾, 将是灾后重建中应当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民间组织在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的作用

目前, 灾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全力救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这种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等的重建, 更是社会、秩序、文化和心理的重建, 而灾后重建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与物力投入。因此, 举全国之力, 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志愿者、灾区人民等各种主体积极参与, 成为灾后重建的必然趋势。

1.民间组织参与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现实意义

(1) 重建主体多元化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的新型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灾后重建风险管理上所面临的难度和挑战, “5·12”抗震救灾的事实说明, 单一政府行为在灾后重建中或许因为任务太繁重、牵头单位太多、灾区需求不断增加等原因, 体现出多方面的无序状态。这种无序性会给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建设留下先天不足的隐患, 也会使灾区雷同的地震遗址博物馆 (纪念馆) 等文化遗产留下败笔与遗憾, 还会使当地的生态恢复难以进行, 甚至加剧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 建立多元化社会管理体系是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的新型模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来解决灾后重建的诸多问题, 以此壮大和激发更多的社会自身力量参与其中, 既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构建以政府为中心的分权危机管理机制, 形成分工有序、管理有效的多元化社会管理体系, 理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志愿者、灾区人民等各种主体在重建中的地位与功能, 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 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2]

(2) 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灾后重建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

灾后重建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破解项目推进难、资金筹措难、产业发展难、扩大就业难等问题。灾后重建的经济工作将围绕扩大资金来源, 努力增强投资而展开, 这就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 资金缺口以财政投入为主, 实现多元投资主体, 多渠道来筹集资金。因此, 重建资金的投入应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 辅之以地方财政和地区间的转移支付;赢得银行信贷的支持, 实行适当倾斜的信贷投入;通过政府性资金的引导, 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通过资本市场来赢得资金;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 通过灵活的投资合作模式, 引进社会资金,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充分调动灾区群众的投资积极性, 用多种方式参与灾后重建的基金投入。总之, 在重建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多元化投入、多主体参与、灵活开放、统筹安排、有效监管, 确保重建资金有效利用。

(3) 协调机制多元化是灾后重建的体制保障。

灾后重建由于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的不同主体, 协调机制多元化便成为灾后重建的体制保障。完善协调机制多元化, 一是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即各部门、各单位、各施工主体应定期与当地党委、政府召开联席会议, 通报情况, 使重建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下有序进行。二是实行项目、事项公开报告制度。由于灾后重建涉及多种项目建设, 为确保资金管理、援建物资等方面阳光、公正、规范, 有必要建立项目、事项公开报告制度, 使之达到政府、建设单位、社会公众共同监管, 加强沟通协调的目的。三是健全联合监督检查、协调各方关系的制度。对重大招标项目、关系灾区民生项目需定期组织对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联合监督检查, 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同时应与重建地区的监察、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 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 杜绝腐败、消极等现象, 实现灾后重建效益的最大化。

2.民间组织在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的积极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 在地震等自然灾难的灾后重建中, 单一的政府作用或市场努力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寻求政府力量和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作用, 将是灾后重建的的最隹路径。

(1) 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可直接参与灾后农村社区重建。

民间组织一般都是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机构或团体,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可有效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或与政府救助形成合力, 利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 可在细致专业领域如学校重建、社区建设、文化恢复、心理救助、家庭回归、个案关怀、志愿者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可在自治参与领域, 通过公众参与、志愿者服务等, 保持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社会资源的持续动员, 形成自我组织、互助服务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还可在公共倡导领域为今后类似灾害的防治与政府、企业等合作互动, 做出贡献。

(2) 植根于民间的特殊牲可吸纳整合社会资源。

民间组织大多数植根于民间, 作为组织和成员, 广泛性和基层性使民间组织具有吸纳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动员社会各界支持灾后农村社区重建。在吸纳社会资源方面, 民间组织既是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资金提供者, 更在重建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中起中介作用;在整合社会力量方面, 民间组织既是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参与者, 也是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自愿者参与灾后重建的组织者。

(3) 及时反馈重建需求为政府和其他组织判明方向。

灾后重建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十分巨大, 而灾区和受灾群众面临的困难、问题、需求也千差万别, 随着时间条件的不同, 也会产生需求的变化。因此, 在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 对灾区和受灾群众多方面需求的了解和判断就相当重要。如何及时将灾区和受灾群众的需求与政府和援建企业连接, 如何使老人、妇女、儿童等不同身份以及失去亲人、身心残障等特质人群的需求能被了解, 必须有人在第一线与受灾群众进行广泛深入接触, 通过服务灾区和受灾群众了解真实的需求, 从而作出灾后重建的正确判断。民间组织机动灵活的特点, 可有效补政府因职能所限而无法顾及的疏漏, 也可为其他社会组织判明灾区和受灾群众的真实需求。

(4) 基层化倾向可担当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个案管理角色。

灾后农村社区重建多元而复杂, 受灾农户家庭中, 有可能是因灾失去住房、或找不到工作等经济问题, 也可能是因灾失去亲人朋友、或自己就因灾致残等健康和心理问题。因此, 不同情况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帮助, 政府和企业往往不可能充分满足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众多的需求, 而广大受灾群众的自救和互助也是需要来自其他组织或机构的引导。民间组织基层化倾向能深入灾后农村社区近距离接触受灾群众, 了解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现实需求, 满足受灾群众生产发展、心理救助、社区重建等实际需要, 有利于灾后农村社区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灾后重建与民间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地需要社会自身力量来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 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民间组织发展, 关键在于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分权危机管理机制, 形成分工有序、管理有效的多元化管理体系与建立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

1.创新体制机制, 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的重要性, 以更加开放、灵活务实的姿态, 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为参与到重建中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措施、最便捷的服务渠道, 与国内外各类民间组织和各方社会力量建立广泛联系, 根据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意愿, 制定参与灾后重建方案,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充分调动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的积极性。

同时, 民间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灾后重建中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在重建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中起中介作用, 如民间的基金会、慈善机构。据成都市政府网报道, 在地震后一个月的时间内, 即2008年6月12日, 全市就有42家基金会通过民政局、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或其他渠道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6056.48万元, 共有16个基金会接受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款物5972.30万元, 接受社会各界捐款约540亿元, 以三年重建计划概算, 社会各界捐款将主要用于救灾和重建安置需要, 资金量在200亿元左右。二是为灾区和受灾群众提供直接服务, 举办各种民办学校、民营医疗机构以及为灾后特殊人群服务等。通过民间组织支持和帮助志愿者团体和社会工作者进入地震灾区, 参与农村受灾社区服务工作, 弥补农村公共服务的不足。

2.制定法律法规, 推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合作互动

灾后重建项目多、任务重、资金缺口大、重建时间长, 单靠政府难以解决。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灾后重建多元化社会管理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 创建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动关系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4]

首先, 政府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理顺民间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职能、权利、行为准则、社会责任等, 确保民间组织有法可依。健全政策法规其重心应是对民间组织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应当指明法律倡导和禁止行为, 触犯相关法律后接受何种惩戒, 以此规范民间组织按确立的宗旨来服务社会。其次, 建立政府与援建企业、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平等协商对话机制。政府可以与援助灾区的企业和民间组织签署具有指导意义的合作协议, 明确相互之间在灾区建设中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协调和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行为准则。并以援建企业、民间组织的援建项目为出发点, 按其援建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权利。项目援建过程中尊重援建企业、民间组织的主体意识, 在此基础上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与相关服务。再次, 建立援建企业、民间组织参与灾后农村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机制, 通过制度措施为援建企业、民间组织开辟参与灾区建设事务的渠道。例如, 通过援建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公共信息发布, 让灾区民众随时可以了解援建企业和民间组织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灾区的走访调查与灾区群众共谋重建蓝图, 以此来促进援建企业、民间组织的责任意识, 提高其社会公信度。最后, 培育扶持与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 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服务的, 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 最贴近民众、最能反映民众呼声的, 以及关心老少、残疾人的企业和民间组织。只有实现了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共同进取、各尽其责、合作互动的良好局面, 灾后重建的农村和谐社会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3.完善治理结构, 破解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灾后重建是一场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检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也是考验民间组织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灾后重建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与需求是共同的, 因此, 政府要想在灾后重建中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并保持和加强自身的主导地位, 就要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障碍,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改变现行对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 从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入手, 将目前消极被动的控制型管理改变成主动引导型监管体制, 让民间组织体现和发挥出社会公民应尽义务的权力。其次, 灾后重建中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性, 政府应放弃“统包统揽”的思路, 发挥积极组织与协调的作用, 为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为民间组织参与灾后重建提供最便捷的渠道、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服务,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灾后重建贡献智慧、资金与援建项目, 从而使民间组织真正成为灾后重建的一支生力军。再次, 灾后重建中各级政府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放弃“双重负责、双重把关”的审批制度, 通过降低民间组织准入门槛、加大监督管理和资源引导等多种手段, 逐步实现对民间组织的依法、科学和有效管理。同时对民间组织的“控制”改变为“善治”、“同治”, 使政府管理变为社会管理, 以实现灾后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公共利益的最大化。[5]

完善治理结构, 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评估是民间组织取得社会认可的必要前提。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监督机制, 以创新管理方式为出发点, 通过政府常态化管理、新闻监督、社会监督以及独立的第三部门等对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绩效、信用进行评估, 建立民间组织的问责和惩戒机制, 鼓励民间组织间的公平竞争, 对民间组织的违法、违约行为依法实施公开惩戒。建立民间组织完善其财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制定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标准, 形成政府管理、社会监督、民间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格局, 从而有效减少政府的管治成本, 提高民间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强社区建设, 引导灾区群众自助互助, 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和灾后社会重建

发挥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根本, 引导灾区群众自助和互助是灾后农村社区重建的关键。灾区群众既是抗震救灾的主体, 更是灾后重建的主体。灾后重建只有充分发挥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让灾区群众真正成为灾后重建的实施主体、利益主体、责任主体, 从而聚集起重建的强大合力。灾后重建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灾区群众的自救、自助、自强精神, 更是决定他们未来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区建设, 引导灾区群众参与恢复和重建生产秩序、, 生活秩序、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 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和灾后社会重建。[6]

在灾后重建中, 每一个安置点都是一个新社区, 广大灾区群众由于经历不同、生活方式各异, 由此而起的纠纷和矛盾在所难免。因此, 加强社区建设, 建立利益诉求渠道和利益平衡机制, 提高灾后农村社区治理能力, 在建立党组织、管监两委会的同时, 及时在灾后农村社区中恢复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社, 建立团支部、妇工会、志愿者协会、残疾人小组、文化体育组织等各种社会组织, 通过制度创新, 利用他们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发展生产、社区服务、扶贫开发、支教支医、老年人护理、儿童心理健康、残疾人关怀、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服务, 以弥补灾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不足, 有序、高效地推动灾后重建工作。

参考文献

〔1〕程显煜主编.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2〕吴铀生等.汶川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的困境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 (05) .

〔3〕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 (2008)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王名, 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4.

〔5〕丁一等.新农材建设视野中民间组织的作用与发展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04) .

上一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教育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