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资源(共7篇)
浅部资源 篇1
我国是地质资源大国, 尤其是新疆地区, 然而由于近年来地下水矿化度的不断增高, 新疆地区的水质情况逐渐下降, 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环境问题。地下热水的来源受浅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 为此笔者从新疆地区的赋存条件和水质情况对地热资源地质特征进行了简析。
1 新疆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条件
我国地热资源的形成及分布主要是由我国地质构造的特点以及所处全球构造位置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全球性的地热带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各大板块交界部位, 中、低温地下热水的出露和分布与板块内部活动性深大断裂与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演化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能够进行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只是依附于一些特定的地质构造中[1]。我国大陆地区位于亚欧板块的东部, 在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以及菲律宾板块共同的作用之下, 形成了我国现在的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以及准格尔盆地等地形地貌。然而以上地质格局对我国新疆地热资源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滇藏地区与及东南沿海的地热分布区。
我国新疆地区的地质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疆地热资源的存在形式:①地热温泉;②地下深部热水。地热温泉是通过热泉的形式将泉水从地下涌出, 提供开发的地段仅限于地表有地热显示的地区;地下热水主要是埋藏在地下深处的热储层内, 主要依靠地球内部的热传导进行热量的传输, 从而进行开发利用。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一般是以地下水为载体, 通过一定深度的循环, 不断吸收地球内部热量, 并在特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赋存、运移, 出路地表后被人们发现。
2 我国新疆地区地热资源地质特征
2.1 新疆地区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我国新疆地区主要以盆地分布为主, 最著名的盆地为塔里木盆地与准格尔盆地。地下水主要是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天山南麓与北麓、昆仑山北麓山前地区的冲洪倾斜平原, 其余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等沙漠地区[2]。
山前冲洪积地区主要包括砾质平原区以及细土平原区, 含水层是由冲洪积卵砾石、砂砾石、含砾中粗砂、以及中细砂层组成, 其厚度大致为400~600m左右, 其中也包含一些1000m左右的地段。而含水结构层从山前向盆地内部从砾质平原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转化为细土平原的多层结构潜水承压水含水层, 含水层颗粒也在逐渐变细, 甚至出现了粉土、粉质粘土等相应的隔水层。受其影响, 该地区的含水层富水性也逐渐减弱, 单井的出水量已经逐渐从砾质平原区每天2000m3以上减少为细土平原区每天1000m3。
在这个地区内的地下水主要是来自于新疆地区河流的入渗补给, 以及周围水库、农田灌溉、以及山区之内的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在山前平原地区向盆地腹地沙漠地区径流的过程中, 地下水主要以泉水外溢、水体蒸发、以及人工抽取地下水等开采形式排泄。顺着地下水径流方向, 山前平原地区的水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塔里木盆地的砾质平原区域的地下水主要是矿化度小于1g/L的硫酸一重碳酸盐型淡水为主, 水质比较好, 但到细土平原地区的水质矿化度则上升为1~3g/L, 从硫酸一重碳酸盐型转化为硫酸盐—氯化物型, 水质较差。
在该区域内的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较分散, 其主要原因是受出山河流流量大小的影响, 即出山河水的流量越大, 其形成的地下水资源就越丰富。
2.2 新疆地区沙漠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新疆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昌吉地区的地下水资源, 其冲洪积粉细砂含水层承压水在该水域中属于自流斜地的延伸, 其水质是矿化度小于1g/L的淡水;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部的莫索湾地区, 沙漠以下的承压水主要是玛纳斯河的冲积层而成, 其中的水质主要为矿化度为0.34g/L的重碳酸钙型水, 水质较好, 但是单井的涌水量较小, 为每天1000m3以下。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部, 第三系出露地表, 其中有一部分地区被沙漠掩盖, 其中赋存第三系层间承压水, 但是其水量比较弱, 单井的涌水量只能达到每天100m3, 其水质为矿化度2~3g/L。
而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 在沙丘下的塔里木河古河道有潜水区分布, 其水质主要为矿化度3~6g/L, 单井用水量较小, 要小于500m3/d[3]。在新疆地区的其它沙漠中, 均有地下水分布, 只是水量比较小, 且水质复杂。沙漠地区分布的地下淡水, 主要是隐伏古河道及湖积平原, 或者是古河道带中分布的地下水, 其地下水主要是通过山前平原地下水侧向径流转变而成。
3 结束语
我国新疆地区的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其赋存、运移、出露等条件受浅表地下水特征的影响。新疆地区在水资源的分布上比较分散, 在水量比较充足的区域水质相对较好, 水量贫瘠的地区水质则相对较差。将新疆地区的水文地质基本特征进行了解, 对该地区的地热资源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助于推动新疆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顾新鲁, 曾永刚.新疆温泉县地热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J].新疆地质, 2011, 02:226~230.
[2]顾新鲁, 刘涛, 陈锋, 丁光发, 杜江岩.新疆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及控热模式分析[J].新疆地质, 2015, 02:275~278.
[3]李岩, 张莹.浅谈地热资源地质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3:6.
818例浅部真菌病例临床分析 篇2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818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478例, 女340例。年龄最小2个月, 最大78岁。病程最短1周, 最长20年。有23例患者同时患2种以上浅部真菌病。
1.2 检查方法
用75%的乙醇处理皮损表面后, 用钝刀刮取皮损表面的屑或痂皮, 置于玻片上, 加一滴10%KOH溶液, 在酒精灯上微加热, 待标本溶解, 轻轻加压盖玻片直接镜检, 如镜下发现菌丝或孢子, 即可确定诊断[1]。
1.3 各年份浅部真菌病的发患者数见表1。
1.4 各年龄组及发患者数见表2。
1.5 各种浅部真菌病在不同年龄组的发患者数见表3。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 近5年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变化不大, 而且趋于逐年下降趋势。表2显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50岁, 明显高于儿童及老年。表3可以看出股癣、足癣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病种, 而外生殖器念珠菌病发病率最高。
3 讨论
浅部真菌病又称皮肤癣菌病, 简称癣。按其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 命名不同[1]。通过对疑似真菌感染的1238例患者进行真菌镜检, 818例患者检出真菌, 占受检人数的66.07%。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 各年份浅部真菌病的发患者数无明显变化, 且呈现发病率逐年下降的趋势。股癣、足癣的发患者数分别是157例和164例, 分别占真菌患者总数的19.19%和20.05%, 高于其他病种。患股癣的患者男性居多, 136例明显高于女性21例。足癣患者男性81例, 女性85例, 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率最高的外生殖器念珠菌病208例, 占真菌病总数的25.43%。其中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77例, 阴道、外阴念珠菌病131例, 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股癣、足癣的发病率季节性强, 每年的发病高峰期是6~9月份, 天气湿热, 气温偏高, 适合真菌的生长繁殖, 是引起浅部真菌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外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因为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消化道、阴道和皮肤上, 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致病, 故有条件致病菌之称。而近年来由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增多, 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以及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 导致了机体免疫力的降低、菌群失调等因素[2], 因而使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 头癣的发病率最低, 仅5例, 占总患者数的0.61%。其他浅部真菌病根据其发患者数排列分别是体癣79例 (9.66%) 、手癣73例 (8.92%) 、花斑癣72例 (8.8%) 、甲癣60例 (7.33%) 。另有23例患者同时患有2种以上浅部真菌病。因此, 要提请真菌病患者及医务人员, 一定要及时治疗原发性真菌感染病灶, 防止其自身接种, 继发同类疾病。
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状况。方法 分组统计各年龄组的病种及发病人数。结果 浅部真菌病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明显不同。结论 青中年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及老年。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发病率,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2-73.
浅部资源 篇3
渭河断裂是一条纵贯渭河盆地中部的大断裂,国家地质总局第三石油普查勘探大队1977年主要依据区域重力、磁力和渭河盆地人工地震反射勘探等资料确定该断裂。之后,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省地震局、咸阳市地震局等单位对渭河断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渭河断裂西起宝鸡,东至渭南,长达320 km,规模大,形成时代古老,据有关资料,渭河断裂是一条基底断裂,错断了第三纪以前的古老地层,第四纪地层错断不明显,有人将该断裂称为隐伏断裂,表明断裂在地表的迹象不明显。断裂总体近东西走向,以西安市草滩镇一带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宝鸡—草滩)走向NWW—NEE,南倾,倾角65°~80°;东段(草滩—华阴),断裂走向NEE—EW,断面北倾,倾角70°左右,为高角度正断层,断裂形成于前震旦纪,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属于活动断裂[1,2,3,4,5]。
渭河断裂从咸阳市区北部通过,陕西省地震局和咸阳市地震局在市区西郊的魏家泉和东郊的龚家湾附近进行了物探和槽探,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分布于渭河三级阶地与二级阶地的交界部位,西郊程家—大泉一带发现的地裂缝与渭河断裂位置一致[3]。咸阳市区渭河断裂研究较少,关于渭河断裂的具体位置,不同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将渭河断裂划在三级阶地前缘陡坎处,有些将其划在二级阶地后部毕塬路。吴家堡村附近渭河断裂的位置,不同资料之间的差异达30—80 m,这势必给城市规划造成一定困扰,影响规划决策,很有必要对其较准确的位置进行探查确定。尽管本研究涉及区域较小,但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渭河断裂咸阳段的总体特征积累工作经验和数据资料。
2 探查区概况与探查方法
咸阳市秦都区吴家堡村地处渭河断陷盆地中部,地貌单元属渭河左岸二级阶地后部与三级阶地前缘。探查区位于吴家堡村附近,范围西起西兰路,东到联盟三路北沿线,南从毕塬路南侧,北到三级阶地前缘陡坎上。场地地形不太平坦,勘探点位地面标高398.96—406.78 m,高差为7.82 m。
本研究基础资料源于吴家堡城中村改造渭河隐伏断裂探查项目,该项目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场区位于居民区,民房密集,道路车辆较多,对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波信号的干扰比较大,探查工作采用现场钻探与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相结合进行,现场钻探为主,地震勘探为辅。在与断裂垂直的方向布置浅层地震勘探剖面三条(其中第二条受建筑物阻挡分为两段测线),地震勘探工作共获得记录261炮,测线总长度529 m。
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采用国产SWS—2型瞬时浮点高分辨率综合数字地震仪采集记录,40 Hz速度型传感器拾取地震信号。震源采用24磅铁锤震击。仪器参数设置为,采样长度1 024 ms,采样率0.5 ms。勘探测量道距1.0—2.0 m,23个道间距, 24通道标准仪器接收,12次覆盖观测系统。
在地震勘探剖面线上共布置钻探孔18个,孔间距约10—40 m,控制孔深度约60 m,一般孔约12—20 m。钻探采用DPP—4型汽车钻,钻孔总进尺525.0 m,另外利用已有钻孔资料3个210.0 m。
3 浅层地震勘探成果
3.1 地震测线布置与数据处理
浅层地震勘探在场区从西向东选择与断裂方向垂直的3条南北向道路布设3条地震测线(DZ-Ⅰ测线,DZ-Ⅱ-1和DZ-Ⅱ-2测线,DZ-Ⅲ测线),各测线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DZ-Ⅰ测线道间距2 m,偏移距4-30 m,测线长164 m,共敲击58炮;DZ-Ⅱ-1测线道间距1 m,偏移距15-20 m,测线长155 m,共敲击119炮;DZ-Ⅱ-2测线道间距1 m,偏移距5-23 m,测线长66 m,共敲击39炮;DZ-Ⅲ测线道间距2 m,偏移距10 m,测线长144 m,共敲击45炮。
由于本次工作中环境干扰大,敲击能量相对偏弱,故均采用多次垂直迭加技术,叠加次数为2-5次。
本次数据处理流程如下:格式转换→能量均衡→道、炮编辑→频谱分析→自动增益控制(AGC)→带通滤波→定义观测系统→施加道头→FK二维滤波→FX信噪分离→能量均衡→选排→速度分析→动校正→水平迭加→带通滤波→修饰性处理。 其中,一维带通滤波参数为30/35-100/110 Hz,自动增益控制(AGC)时窗为90 ms,FK二维滤波参数取决于各条测线的具体情况。
3.2 地震勘探成果
吴家堡村渭河断裂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获得的主要成果资料为水平迭加时间剖面图。剖面横坐标顶端标示了地面桩号和地震CDP道顺序号,剖面的纵坐标标示的是地震波双程反射时间,数值以毫秒(ms)为单位。剖面的形态基本反映了地下地层界面的空间分布形态。
上述三条测线CDP时间迭加剖面均显示同相轴有错断现象(如图2),从其错断形态推测该断裂为一条NEE向南倾的正断裂。需要说明的是,断裂异常是根据时间剖面同相轴错断形态推得的,可作为判断断裂的一个主要依据,但其在地表位置可能与实际位置存在一定的误差,还需要钻探加以验证。
4 钻探成果
4.1 地层分布特征
本次断裂探查布置南北向钻探剖面线3条,与地震测线基本重合,每条剖面线各6个钻孔。据钻探资料,该场地(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所有钻孔揭露的地层结构均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其下部为河流冲积成因的砂与粉质黏土互层,上部为风积成因的黄土地层(包括黄土与古土壤)。地层层序总的特征也较相似,但断裂两侧地层仍有一定差异,且地层不连续。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及中更新统风积黄土冲积黄土状粉质黏土和中砂及粉质黏土组成,顶部为人工填土层(地层层序、各层岩性特征和分布如表1)。
上述地层中,二级阶地④—1层中砂和④—2层粉质黏土与三级阶地④层黄土为同时期不同沉积相的产物。三级阶地在⑤层中砂堆积之后结束了河流堆积的历史,二级阶地仍接受河流沉积物直到③层古土壤发育中后期也结束了河流堆积的历史。
4.2 断裂位置的确定
渭河咸阳段的阶地类型属堆积阶地,地层结构均有冲积风积“二元结构”,三级阶地发育时期形成的河流冲积相地层时代较早,在两级阶地中均有分布,这些地层是研究断裂的较好标志层,渭河断裂在咸阳市区分布于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之间,断裂的上下垂直错动会在这些标志层中留下痕迹,造成断裂两侧地层的不连续,而地层的不连续处即为断裂经过的位置。
从上述地层分布特征及3条南北向剖面图可以看出,3条地质剖面上均发现⑤层中砂分布不连续,有上下错动现象。1—1剖面图中(图3)引用了咸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场地附近已有3个深孔钻探资料,使得剖面长度大大增加,错动现象更加明显。从农行吴家堡3#住宅楼Z2孔到文林枫景小区Z1孔,再到本场地Z1—Z4孔,⑤层中砂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该层顶面标高较稳定,约在397.0 m左右, 1—1剖面图中⑤层中砂在Z4钻孔中分布正常,Z5钻孔中其层顶分布位置变低,Z6钻孔中更低,层顶标高为366.15 m。从Z6钻孔到七厂十字Z2钻孔,本层顶面也比较稳定。显然,渭河断裂从Z4钻孔北侧通过,Z4钻孔穿过断面, Z4、Z6钻孔之间显示的断距约31.7 m。2—2、3—3剖面与1—1剖面特征相同。
5 断裂分布特征及其活动性
5.1 断裂平面和剖面分布特征
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及工程地质钻探揭露,CDP时间迭加剖面显示的断裂位置与工程地质剖面图显示断裂位置基本一致。从平面分布(图1)来看:渭河断裂在吴家堡村附近分布从西兰路口到联盟三路之间,西从毕塬路中线,东到联盟三路北沿线距毕塬路中线约82 m处,呈N—EE向分布。需要说明的是,该断裂规模较大,断裂面并非是简单的一个面,平面上也并非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带,有一定宽度。
从剖面分布来看,浅层地震勘探CDP时间迭加剖面和工程地质剖面图均显示该断裂面南倾,倾角约50°~65°,断面两侧地层上下错动方向为:下盘(断裂北侧)相对上升,上盘(断裂南侧)相对下降,表明断裂为一张性正断层。从L2黄土堆积开始至今,该断面错动距离约30 m左右。
5.2 断裂活动性
已有研究资料证明渭河断裂是一条活动断裂,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仍在活动。据国家地震局第二形变监测中心跨渭河断裂的西安—礼泉水准测线1986~1996年10年间测量结果显示,活动速率达3.3 mm/a[6]。另外,位于咸阳之西的武功,1988年发生3.8级地震;西安东北1568年的6.7级地震均发生在渭河断裂带上,也表明渭河断裂是一条发震断裂。咸阳市秦都区马泉镇程家—大泉一带1996年出现的地裂缝也与断裂有一定关系。上述均说明渭河断裂有一定的活动性,属全新活动性断裂。
从断裂错断的地层时代和断距来分析其活动速率,⑤层中砂位于L2黄土之下,形成时代比L2黄土早,由黄土-古土壤系列地层年代学研究成果可知,L2黄土形成与距今180 000年前,由此可见,渭河断裂两侧⑤层中砂顶面近30 m的断距所经历的时间也大约为180 000年,计算断裂上下错动的平均速率约为0.17 mm/a,这一错动速率比形变监测速率小很多。当然,断裂活动有阶段性,有相对活跃期和相对稳定期,用断距推测的错断速率是变形的平均值,应该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尽管上述推测的活动速率很小,但其活动经过积累必然会对建于其上的建筑物产生破坏,应引起规划和设计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避让和建筑结构措施,防止因断裂活动引起地面建筑物和有关设施的破坏。
6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吴家堡附近渭河断裂的探查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
1) 浅层地震勘探CDP时间迭加剖面图和工程地质钻探均发现⑤层中砂及其以下的地层南北分布不连续,有错断现象。该错断现象为渭河断裂所为。
2)渭河断裂在平面分布上从吴家堡村南侧通过(具体位置见图1)。
3) 浅层地震勘探CDP时间迭加剖面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均显示该断裂在剖面上的错动方向为南盘相对下降,北盘相对上升,为一断面向南倾斜的正断层,断面倾角约50°~65°,垂直方向断距约30 m。
4) 渭河断裂属全新活动断裂,吴家堡附近断裂两侧平均垂向错动速率约为0.17 mm/a。尽管平均垂向错动速率不大,但断裂活动有阶段性,城市建设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避让和建筑结构措施,以避免断裂加速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摘要:为了准确掌握渭河断裂在咸阳吴家堡附近的浅部特征,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城市道路、居民点分布等实际,采用现场钻探为主,地震勘探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渭河断裂在场区内的分布位置、形态特征、类型及活动性进行探查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吴家堡附近渭河断裂面南倾,倾角约50°~65°,为一张性正断层。断面浅部垂向错动距离约30 m,推算错动的平均速率为0.17 mm/a。
关键词:渭河断裂,位置,浅部特征,活动性,咸阳
参考文献
[1]冯希杰,李晓妮,任隽,等.渭河断裂深、中、浅和近地表显示.地震地质,2008;30(1):265—270
[2]冯希杰,田勤俭,申旭辉.渭河断裂西段活动差异性分析.地质论评,2003;49(3):233—237
[3]张秀香,王秀生.渭河盆地隐伏断层的视电阻率特征.西北地震学报,1997;19(2):77—79
[4]谢振乾,杨建军,郑宁平.论渭河盆地断块运动及地震活动特征.陕西地质,2010;28(2):60—61
[5]方永安.陕西地震活动规律与活动断裂的关系.陕西地质,1997;15(1):72—83
浅部资源 篇4
1 模型建立
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深水浅层由于沉积时间较短,塑性较强,具有较低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受饱和土固结理论控制,井壁周围处于弹塑性状态[5]。此外,深水浅层经历的构造运动少,且地层泊松比较大,水平地应力间差值不大,可认为深水浅层受均匀水平地应力作用[6]。假设深水浅层为均质、各向同性的理想弹塑性材料,井眼钻开前地层为弹性状态,地层的屈服服从Mohr-Coulomb强度准则[7,8]。固井水泥石和地层具有相似的性质,可以认为是弹塑性材料。套管-水泥环-深水浅层组合体共同承载封闭系统内外的载荷[9],由于套管的弹性模量远大于水泥环及深水浅层,套管承受较大的套管内压。组合体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对套管环空组合体模型做出如下假设:①套管、水泥环和弱胶结地层为各项同性材料,套管为弹性材料,水泥环和弱胶结地层为弹塑性材料,并且选取摩尔-库伦准则作为水泥环和弱胶结地层的破坏准则;②原地应力均匀水平分布;③套管、水泥环以及深水浅层紧密连接;④井眼垂直,套管居中;⑤不考虑水泥石凝固硬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1.2 模型参数设计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水泥环的受力状态进行模拟。由于地应力分布均匀,为减少运算量,节约运算成本,本文采用组合体模型的1/4进行模拟。模型采用三维实体单元C3D8R,网格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模型网格划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套管-水泥环和水泥环-弱胶结地层建立接触,法向接触为硬接触,切向接触选取粗糙,接触属性为允许分开但不允许渗透;并用ABAQUS功能对原地应力进行预处理。根据圣维南原理,为有效消除井眼应力对远场应力的影响,模型选取地层尺寸为井眼尺寸的12倍,为消除端部效应,选取井眼半径的6%作为模型高度。模拟水深500 m,泥线面以下100 m的深水浅层,上覆岩层压力为10 MPa,水平地应力σH=σh=8 MPa。组合体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质均来自公开文献[10]。某深海海域浅层泊松比在0.35~0.5之间,弹性模量在0.1~1.6 GPa之间,井眼尺寸444.5 mm,套管外径339.73 mm,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定为30 MPa,抗拉强度定为3 MPa(如表1所示)。
1.3 界面初始应力
固井封固系统初始作用力[11]是指固井作业完成后,封固系统刚刚形成时作用于封固系统的外力和封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力[12],对套管,水泥环的受力及破坏形式和封固系统的封隔性能及失效形式有重要影响[13],由于深水浅层孔隙度大,地层含水率高,上覆数百米的海水,浅部地层压力比陆地地层要大,水泥石在硬化过程中需要传递的孔隙压力更大,在一、二界面产生的初始应力对水泥环应力分布的影响也越大,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水泥环受力,只考虑水泥石凝固以后一二界面的初始应力,一界面即套管-水泥环界面,二界面即深水浅层-水泥环界面,一、二界面初始应力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二界面处的初始作用力是水泥浆水化直至形成水泥石的过程中逐渐传递地层孔隙压力的结果,封固系统中二界面初始应力值等于地层孔隙压力,水泥由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中,水泥环逐渐能够承受部分压力,故一界面应力值稍小于地层孔隙压力,即P1>P2,在数值模拟的过程中设置P1=6 MPa,P2=5 MPa。
2 深水浅层固井水泥环应力分布研究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套压下套管-水泥环-弱胶结地层组合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圆柱坐标系下水泥环径向应力、周向应力沿径向的分布规律;研究不同弹性参数的水泥石和地层对水泥环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一、二界面有无初始应力时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规定应力的符号: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2.1 不同套管内压下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
为与油气井生命过程中套管所承受的内压情况相似,本文模拟套管内压在10~45 MPa时水泥环应力分布。由图5(a)所知,随套管内压值的增加,周向应力逐渐由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当套管内压值较低时,周向应力处于受压状态,水泥环受力随水泥环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水泥环外壁处周向压力达到最大值;当套管内压处于一定范围时,周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水泥环所受的周向拉应力随套管内压的增加而增大,水泥环受力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水泥环的内壁处周向拉应力处于最大值;当套管内压超过一定值时,周向拉应力随径向距离的增加线性增加,与在低套压下呈现不同的应力分布规律,可能与水泥环的塑性应变有关。
由图5(b)所示,水泥环径向应力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减小的幅度先增大后减小,水泥环内壁承受最大的径向压应力;随着套管内压的增加水泥环的径向应力逐渐增大,水泥环内外壁之间的径向应力差值逐渐增大,对水泥环的破坏性更大。
由于水泥石的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1/13~1/10,一般为2~4 MPa,水泥环易受到周向拉伸破坏。当套管内压超过一定值以后,水泥环内壁处周向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破坏水泥环的完整性。
2.2 不同弹性模量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
通过实验测试,深海低温水泥浆体系的弹性模量在1~15 GPa之间,选取30 MPa套管内压,分别模拟不同弹性模量水泥环的应力分布规律。由图6(a)可知,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水泥环的周向应力逐渐从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且周向拉应力逐渐增大;当水泥环处于周向拉应力状态时,沿径向水泥环的周向拉应力逐渐减小,水泥环内壁成为危险面,易受到拉伸破坏。由图6(b)所知,水泥环径向应力随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水泥环内外壁之间的径向压力差值逐渐增大,径向应力沿水泥环径向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水泥环的弹性模量越大,越不利于水泥环的封隔稳定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小的弹性模量以减小周向拉应力。
2.3 不同泊松比水泥环周向应力分布规律
通过实验测试,深海低温水泥浆体系的弹性模量在0.1~0.4之间,选取30 MPa套管内压,分别模拟不同泊松比水泥环的应力分布规律。由图7(a)所知,随水泥石泊松比的增加,水泥环的周向应力逐渐减小;沿径向距离的增加,水泥环周向应力逐渐减小,且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水泥环内壁承受最大的周向拉应力。由图7(b)所知,随水泥石泊松比的增加,水泥环的径向应力逐渐减小,且水泥环内外壁之间的径向应力差值减小;沿径向距离的增加,水泥环径向应力逐渐减小,水泥环内壁具有最大径向应力。泊松比对水泥环的径向应力大小以及分布规律的影响虽然不大,为了减小水泥环内壁的拉伸破坏,适合选用泊松比稍大的水泥环。
2.4 水泥环内壁应力分布规律
水泥环内壁处有较大的径向应力和周向拉应力,是水泥环的危险面,对水泥环内壁的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研究一、二界面初始应力对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在一、二界面分别施加接触应力,分析有无初始应力时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的不同。
选取套管内压30 MPa,在一、二界面分别施加5MPa和6 MPa初始应力,研究水泥环的应力分布规律。随水泥环弹性模量的增加,水泥环内壁的周向应力逐渐由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当弹性模量值较低时,周向压应力随弹性模量的增加线性减小,周向拉应力随弹性模量的增加线性增大,当弹性模量超过一定值时,周向拉应力随弹性模量的增加线性减小;水泥环内壁处的径向应力随弹性模量的增加逐渐增大,且变化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定值;当叠加初始应力时,周向拉应力有所减小,径向压应力有所增加,应力的变化趋势与未叠加初始应力时相似。
由图8(b)知: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均随泊松比的增加近似线性减小;当叠加初始应力时,周向拉应力减小,径向压应力增加。为了水泥环内壁安全,宜采用较低弹性模量,较高泊松比的水泥环。
由分析可知,当叠加初始应力时,水泥环内壁具有更小的周向拉应力,更大的径向压应力。周向拉应力越小,水泥环越不容易受到周向拉伸破坏,对于水泥环的安全是有利的;当径向压力低于水泥环的抗压强度时,适当增加一、二界面水泥环的径向应力,使一、二界面处于接触挤压状态,对于维持界面的密封完整性,降低封固系统产生微环隙的风险,提高界面的封固性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2.5 水泥环在不同泊松比地层中的应力分布规律
选取套管内压30 MPa,改变深水浅层泊松比,其他参数不变。由图9(a)可知,水泥环在不同泊松比地层中的径向应力呈压应力分布,随着地层泊松比的增加,水泥环所受的径向压应力逐渐增大并且压应力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水泥环径向应力随径向距离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水泥环内壁处于径向压应力最大值。由图9(b)可知,在不同泊松比地层中,水泥环在内壁处的周向应力值的大小比在外壁处更为集中;随着地层泊松比的增加,水泥环周向拉应力逐渐减小,水泥环遭受周向拉伸破坏的可能性越小。
2.6 水泥环在不同弹性模量地层中的应力分布规律
选取套管内压30 MPa,改变深水浅层弹性模量,其他参数不变。由图10(a)可知,水泥环在不同弹性模量地层中的径向应力呈压应力分布,随着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加,水泥环所受的径向应力逐渐增大;水泥环径向压应力随径向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水泥环内壁承受较大的径向压应力;水泥环在内壁处的径向应力值的大小比在外壁处更为集中;由图10(b)可知,随着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加,水泥环的周向拉应力逐渐减小;水泥环周向拉应力随径向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水泥环的内壁处周向拉应力最大;在不同弹性模量地层中,水泥环在内壁处的周向拉应力值的大小比在外壁处更为集中,深水浅部地层弹性模量越小,水泥环越易受破坏。
3 结论
(1)随着套管内压的增加,水泥环径向压应力逐渐增大,水泥环周向应力由压应力状态向拉应力状态过渡,水泥环的失效形式主要是周向拉伸破坏。
(2)水泥环弹性模量越大,水泥环越容易受到周向拉伸破坏;水泥环泊松比与弹性模量对水泥环应力分布的影响相反,为了确保水泥环的安全,宜采用低弹性模量、高泊松比的油井水泥。
(3)深水浅部地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越大,水泥环拉伸破坏的风险越小,并且深水浅层弹性模量比泊松比对水泥石应力分布的影响要小。
泛发性湿疹合并浅部真菌感染1例 篇5
患者,(女,60岁),主因周身起皮疹伴瘙痒半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4月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前臂绿豆大小丘疹伴瘙痒,未予重视,后皮疹延及周身,曾就诊于当地私人诊所,给予药物口服及外用(具体不详),皮疹渐好转,但停药后皮疹加重,2个月前因食鱼后皮疹进一步加重。现症见:周身起皮疹,伴瘙痒,影响睡眠,纳可,大便干,约1周1次,小便正常,舌红,少苔,脉滑数。患者半年来体重下降20余斤。体格检查:T 3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70mmHg。双颌下、腋下、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科检查:四肢、胸胁、双手背、双足背、臀部、会阴部可见大片暗红斑,部分融合成片,以臀部为甚,上散在抓痕、皲裂、鳞屑,右小腿外侧可见散在黄豆大小糜烂面,无渗出。实验室检查:蛋白低于正常值,余未见异常。诊断:泛发性湿疹。入院后患者瘙痒症状较重,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静点,配合依巴斯汀、西替利嗪口服,苯海拉明肌注抗过敏;新瑞普欣静点抗感染;中医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点以清热解毒,配合银翘三黄膏(院内制剂)外用,并辅以中药涂擦治疗,依据病情加减外用药。经治疗10天后,肿大淋巴结逐渐消退,瘙痒症状缓解。但皮疹减轻不明显,仍有新发皮疹,经我科李领娥主任与河北省四院林元珠主任联系后,检查病人,考虑可能存在真菌感染,给予真菌镜检及培养,第一次未查出菌丝及孢子,继续治疗7天后,再次复查真菌,结果回报:可见大量菌丝及孢子;真菌培养结果:热带念珠菌。随后给予斯皮仁诺1粒,2粒/日,口服,口服5天后,皮疹逐渐减轻,结痂开始脱落,体质好转,可以下床活动,结痂脱落处留有暗褐色色素沉着斑。
2 讨论
综上,泛发性湿疹临床时而可见,而真菌感染与湿疹的相关性,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人体接触真菌主要有两种方式:吸入和感染。大多数真菌病在感染期间都会有抗体产生,抗体的保护作用尚未明确[1],但由此产生的IgE却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2]。而本例患者考虑主要感染方式可能为吸入导致。
泛发性湿疹并发浅部真菌感染实属罕见,我科收治的此例患者,长期生活在农村,据本人回忆,患病时间源于炎热的夏季,且患者在田里干农活,因此分析可能与潮湿环境有关。在我皮肤科住院期间,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皮疹情况随时调整口服及外用中药,并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经治疗,患者周身皮疹处结痂脱落,留有暗褐色色素沉着斑,临床好转出院。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刘维达,何春涤.现代皮肤病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522
浅部资源 篇6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8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且2周内未用过任何外用抗真菌药物,1个月内未口服过抗真菌药物。其中男58例,女26例,平均年龄32.5岁,平均病程12.3个月(9d~12年),其中体股癣52例,手足癣20例,花斑癣12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前先用清水洗净患处,再将奈替芬酮康唑乳青薄薄涂于局部,每日早晚各1次,不合并应用其他药物,体股癣治疗15d,手足癣、花斑癣各治20d。
1.2.2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
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行真菌直接镜检,临床观察批标包括红斑、鳞屑、水疱、浸渍等痊愈、皮损消退,症状消失,真菌镜检阴性,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症状明显减轻,真菌镜检阴性,无效:皮损未消退,症状不减,真菌检查阳性,疗程结束时记录患者用药的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84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经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的疗效见表1,不良反应:84例患者中有2例患有在冶疗期间局部发红有瘙痒感。
3 讨论
必亮乳膏是由1%盐酸奈替芬和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制剂盐酸萘替芬和酮康唑,萘替芬属于丙稀胺内药物,可以灭杀皮肤癣菌:抑制曲霉、念珠菌和其他酵母菌;同时具有消炎功效。而酮康唑对皮肤癣菌及酵母菌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1]。该药渗透性好,观察显示,84例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lld (5~22d),体股癣治愈率为92.3%,手足癣为90.0%,花斑癣为91.7%,必亮作为复方联合制剂,疗效和安全性均高于单个处方制剂[2]。故笔者认为,必亮乳膏汉疗皮肤浅部真菌病安全、有效,联合用药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郭代红,陈超.临床药物治疗杂志[J].2007,5(1):27-31.
浅部资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资料, 其中有31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 年龄23~42岁, 平均 (32.3±3.0) 岁。有18例患者的脓肿>4cm, 有19例患者的脓肿为3~4cm, 16例患者的囊肿<3cm。依照肛管直肠的周围囊肿临床声像图的特征, 有29例为肛周脓肿、24例为坐骨直肠窝囊肿。
1.2 方法
术前准备:在术前实施常规性的超声检查, 明确其进针的准确位置。在实验室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实施检查。
手术操作:患者需要俯卧并垫高臀部, 将肛门充分暴露在外, 并对肛周实施常规性的消毒, 把超声探头放置在消毒套之内, 对探头扫描的深度、位置等进行调整, 或是轻轻的摆动、转动其超声探头的多个切面, 进而呈现消除脓腔在解剖学中的位置或是结构和范围的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等间重要关系。在明确了没有关键的解剖结构状况之下, 把脓肿距离皮肤最近并长轴最长的切面选取为进针的点。若很多位置出现了纤维的间隔, 呈现出间隔的数量较多的切面可选取为进针的最佳切面。针对于穿刺的脓腔而言, 部分存在间隔的务必要领穿刺针穿过间隔, 其有多个间隔之时, 要穿破每个间隔且对穿刺的口径予以增大, 进而扩大其脓液引流的相关通道, 有助于脓液的抽尽和脓腔的冲洗。利用抽出的脓液量约60%甲硝唑注射液、生理盐水等进行反复式的冲洗, 冲洗至液内没有细小的脓屑和变为清亮之后, 依照脓腔的大小将甲硝唑的溶液、敏感的抗生素保留约5~20m L之后将穿刺针拔除。在5~7d后进行复查, 针对脓液再次形成的患者, 需要实施二次的治疗。在复查时发现脓腔消失并且周围没有显著的低回声病灶及其血流信号之后, 要将介入性的治疗停止。
术后治疗:在介入性的治疗中, 患者要口服一些敏感的抗生素或是在静脉端注射相关抗生素, 要想确保临床的疗效, 在停止了介入性的治疗之后, 还是需要1周口服一些抗生素。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都使用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分析, 运用±s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去检验。若是存在着P<0.05的显著性差异, 则其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的意义。
2. 结果
在所有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 经过对术后的1~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共有53例患者治愈, 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 但是其中有8例患者共治疗4次, 约占15.1%;7例患者共治疗3次, 约占13.2%;38例患者仅治疗1次, 约占71.6%。因此, 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肛管直肠的周围有关软组织、间隙内产生急性化脓性的感染, 且形成了脓肿, 故称之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肛管直肠的周围脓肿在类型上分为:浅部脓肿、深部脓肿, 其浅部脓肿又包含肛周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脓肿主要是由于病菌沿着肛腺管管状的分支、联合其纵肌纤维分别向上、下、外进行扩散至肛管直肠周围的间隙形成。再向外穿过而后联合其纵肌、外括约肌至坐骨直肠间隙成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等。临床患者经常由于疼痛进而不仅承受肛门的指诊或是直肠镜以及在直肠内实施超声的检查, 所以导致其病变或是没有明确的范围进行诊断。当前检查的手段包含磁共振, 然而由于其检查涉及了较高的费用, 并在检查之时要予以对比剂的注射, 及其受来自腔内影像相关视野因素的影响, 故限制了其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性的应用。该疾病在实施手术治疗时极易进行定位, 然而依旧存在较多不足。例如:对其液化有着不完全性分隔脓腔, 进而盲目将腔内有管纤维间隔予以分离, 故没有实现彻底性引流。在每次进行换药之时不可观察其脓液可否实现完全性的引流, 肛瘘极易形成。针对没有液化性脓肿仅能实施保守性的治疗, 在待其实现液化后, 具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务必进行住院实施临床治疗, 针对脓腔要每天进行清洗及换药, 故具有较大的痛苦。超声引导在治疗中具有简单的操作, 能够清楚掌握脓肿治疗的准确位置和范围或是形态以及深度等存在的重要关系, 从而精准的选取出皮肤距离脓肿穿刺的最近有效距离。
5~7d进行一次的复查, 能充分掌握脓肿在治疗以后产生的变化状况, 持续观察患者脓腔的大小和厚度及其周围组织是否产生了转变, 在脓内的透声状况, 进而明确其是否应该实施持续性治疗且制定出治疗的对应方案。在本次临床分析中脓肿治疗的次数和脓腔具体位置以及大小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其治疗的次数有可能和脓腔液化的实际程度以及每次进行冲洗的彻底性或是感染细菌的种类与患者每次在术后可否有坚持持续的用药甚至是休息间有一定的关系。
超声引导的介入性治疗其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实际上是整个过程为实时性的监测, 可以选取较短的路径予以进针, 应随时随地的调整其穿刺针的具体位置以及深度, 有助于多间隔的浓情实现治疗, 在进行冲洗之时能够直观地掌握个部位的冲洗状况及其可否有残腔的存在。临床的门诊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较短的时间、能够较快缓解症状、有着较快的恢复速度。根据文献的研究及报道, 超声引导的检查方式在临床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相关诊断与治疗之中可以有效缩短其病程。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方法在临床中具有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53例患者作为临床对象, 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治疗, 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结果:在所有参与临床分析的患者中, 共有53例患者治愈, 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 但是其中有8例患者共治疗4次, 7例患者共治疗3次, 38例患者仅治疗1次。因此, 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而言, 运用超声引导穿刺方式实现介入性治疗, 它在治疗中具有较小的痛苦, 有着较快的见效速度, 本研究中未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姜宏, 姜进军, 于红娜, 等.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0, 7 (2) :161-163.
[2]王树松, 许加刚, 王霞, 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肛周脓肿46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9 (9) :860-861.
【浅部资源】推荐阅读:
素材资源、环境资源06-12
森林资源与林业资源06-11
人力资源资源开发论文08-25
上海人力资源经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8-02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06-15
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总结10-20
新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答案06-26
资源控制07-16
站点资源07-19
课本资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