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剥夺

2024-07-11

文化剥夺(共7篇)

文化剥夺 篇1

一、新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国家的文化剥夺

与20世纪“帝国主义”一词内含的垄断和剥削实质不同,21世纪美国政界与主流媒体所倡导的“帝国主义”或“新帝国主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美国的仁慈动机,以巧妙的方式与资本主义、剥削等含义做出区别。大卫·哈维重新界定了“新帝国主义”,指出“新帝国主义”是“国家和帝国的政治”与“资本积累在时空中的分子化过程”两种要素矛盾的融合[1]。这就是说新帝国主义是政治权力与资本权力的结合。因此,新帝国主义仍然包含着经济帝国主义的含义,其实质是剥夺性积累。

在利益的驱动下,新帝国主义展开了对世界的资本剥夺、资源剥夺、领土剥夺、空间剥夺以及文化权剥夺。其中,文化剥夺对新帝国主义显得格外重要。西方国家文化剥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最为集中的是采取以下三个手段,即民主自由思想渗透、影视宣传和文化颠覆、网络舆论操纵。一是民主自由思想渗透。西方国家在对外自我宣传时亦把民主和自由作为宣传的中心点。西方国家似乎是一个透明体,其民主与自由的形象日渐深入人心。民主与自由也成为西方国家抨击他国最好的托词。二是影视宣传和文化颠覆。西方国家特别注重在影视和娱乐中注入西方所谓的无条件、无差别的普世价值,借此抨击他国文化的劣性通过打击文化自信心而实施文化颠覆。三是网络舆论操纵。西方国家利用他国的门户网站和博客空间实现网络操控,即发布所需的非全部真实的新闻信息或网罗网络水军对重要事情进行导向性评价以实现其所需要的舆论氛围。西方国家正在与他国展开文化上的争夺战,寄希望通过一场无声的较量最终夺得话语控制权,实现全球话语霸权。

二、大学生的特殊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现代世界以和平为主导形势,但是这些年来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从未放弃针对中国的包围政策。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展开意识形态斗争以期达到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目标。西方国家文化剥夺策略实施的对象是中国的青年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群体优势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关注国内社会现实与国外形势,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但是,由于大学生处于校园与社会的交集阶段,还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所以他们在面对现实时会表现出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与是非观尚未清晰,易受外界变化干扰。笔者作为授课教师与大学生直接发生接触。在授课和交谈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是法定的成年人,具有了行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评判的权力,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和分析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用事实和理性分析去说服大学生,其原有观念又会发生转变。大学生观念的易变性和迷茫性直接展现了他们的不成熟性。所以说,大学生仍处于思想成长期,如何引导是一件紧迫的事情。其二,自我感觉成熟,在成长中处于知识叛逆期,对思想教育十分排斥。如果说十几岁是青年人的性格叛逆期,那么大学时期则是青年人的知识叛逆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对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教育采取审视、质疑、怀疑的态度,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批判有余。大学生表现的不成熟就是缺少一种客观的审视态度,以主观偏见代替了客观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的成见和排斥隐藏的一个潜在的可能就是大学生对否定传统思想教育的观点、或对传统教育持批判性观点的认同和接受。于是,大学生就表现出了第三种不成熟性,即虚无主义倾向,盲目地否定和质疑本国教育,而对西方国家的宣传深信不疑。大学生们看到的和接受的是西方国家宣传的政治文化,相信西方在各个方面优越于自己的国家,进而对本国政治文化采取排斥、质疑、虚无的态度。事实上,大学生尚未展开自己的人生经历,更谈不上把人生经历历练为人生阅历。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必然存在着不成熟性和主观性。所以,当大学生从各种媒介获得一些信息时就很容易受到舆论影响而丧失判断力。从上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表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现在的世界形势已经从传统的帝国主义军事干涉转变为新帝国主义时代的文化剥夺。但是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展现出应对新形势的变化。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困境。以下两种困境尤为突出: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脱离应试教育,未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大学生对大学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来自中学时代对政治课的认知,即这类课程无非是画画背背应付考试了事。而有些思政课教师继续沿用了中学的教学模式———画书、背题、考试,未消除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拒斥心理。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中学教育的无意义的重复。同时,只注重知识内容讲解的教学模式缺少对现实的回应和反馈,授课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而显得极为抽象,无法吸引学生。简言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学教育的自身特色被抹杀。其二,授课内容缺乏广阔性、时代性和前沿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专业性不强,没有更多的空间去展现教师理论研究的深度。但是,在不追求授课内容深度的同时授课内容的广度也被省略了,课堂内容被限制在教材中,既没有形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也没有与时代发展相同步并做出相应调整,更谈不上授课内容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既无深度又无广度,既不回应现实又不具有前瞻性的课程是无法得到学生的接受,获得学生认可的,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学实效。

当思想政治课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时,大学生们便试图从其他途径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时网络等媒介上的宣传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的重要影响便凸现出来。西方国家正是抓住了大学生而展开的针对他们的舆论宣传,希望通过文化剥夺的方式夺取大学生的心理和大脑,从而实现对中国的颜色改变。在西方国家实施文化剥夺战略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西方的文化剥夺战略抓住了大学生求知、求真的心智需要,把自己塑造成真理与真相的掌握者形象,并在东西方文化比较中以自己的优势深深地打动了大学生。西方国家的做法在应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显现了成效。如果我们无法以我们的教育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上的量变会慢慢地转化为质变,最终成为西方文化剥夺的牺牲品。

为了有效地应对西方的文化剥夺战略,需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关于该目标,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2]。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学术性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培养思想、形成思维模式、确立价值观念的心智教育,是学术与思想的结合。基于上述目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以守住高校阵地,在文化剥夺战中处于不败之势。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提升教学品质,使授课内容兼具学术性与时代性,以提升课堂质量。思想政治课面临着专业性与非专业性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而非专业课,课程的受众决定了其所授内容不适宜过于专业性。这种情况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此课程只是道德说教课而对其轻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对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上的困难会导致学生没有兴趣。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教师需要以自己的学术研究带动课堂教学,以理论功底让学生感受到该学科所具有的学术魅力,以改变学生对此课的旧观念。第二,提升思想品质,培养学生思想的能力。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思想的潜能是巨大的。思想既是知识又是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大学阶段,辨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大学生急需具备的能力。辨识能力是大学生进行思考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辨识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对事实和问题的一种求真态度,在纷繁复杂的事态中分辨是非,去伪存真,能够在多数人的意见作用下坚持自己的真理,从而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确立一个“真”的事实基础。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理性思维是一种反思与批判,以“真”的事实为前提实现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在推理和判断中预见事情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具备了理性思维能力,才能够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和理智选择。第三,提升教学品质,守住高校阵地。面对西方文化剥夺战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教师首先需要把握和尊重大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思想变化,以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吸引学生,改变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抵触心理;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转而注重能力培养,从教师的独角戏转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提高学术能力、教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社会剥夺研究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社会剥夺,相对剥夺,多维度测量

引言

学术界对“剥夺”一词有多种不同的学科解释。社会学中的剥夺, 是与医学上的剥夺 (如睡眠剥夺) 和法律中的剥夺 (如剥夺政治权利) 等相区分的一种社会现象, 即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因疾病、贫困、缺乏资源等原因, 生理或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称为社会剥夺。

1 社会剥夺概念的提出和演进

剥夺一词最早见于美国学者Stouffer等人在1949年出版的《美国士兵》一书, 书中用相对剥夺一词来解释士兵晋升过程中将自己与上级士官比较所产生的不满情绪。[1]而那些被人们用来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对象Merton将其称为参照群体。之后Runciman、Gurr等学者进一步充实、发展了相对剥夺理论。[2,3]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心理上的相对剥夺进行阐释, 而在后来的社会研究中, 剥夺的概念被冲突学派广泛运用, 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得到深入的解析。

1.1 社会剥夺研究的缘起

在不少西方学者的论述中贫困与社会剥夺基本是同义的, 这是由于在社会剥夺的理论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现代贫困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的“新贫困”研究赋予了社会剥夺更深厚的内涵, 剥夺不再仅仅是心理学上的概念, 其外延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学者Townsend指出“贫困是一个被侵占被剥夺的过程”[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也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 根本在于穷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往往被系统性地剥夺, 从而使他们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5], 贫困-剥夺-劣势已逐渐成为贫困研究的典型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 Townsend逐渐意识到不能仅仅把贫困定义为生存所需或经济收入的剥夺上, 还应进一步关注人多样化的需求。此外, 他率先提出量化剥夺水平的理念, 并从物质需要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出具体测量指标, 涵盖了饮食、就业、教育、社会活动等13方面[6]。后来的学者对人精神、政治上的剥夺更加重视, 测量的指标呈现多维度多层次的趋势。

1.2 绝对剥夺与相对剥夺

Gurr将相对剥夺分为下降的剥夺、渐进的剥夺和渴望的剥夺, 这种分类方法心理学专业性强, 但适用面较窄。而将社会剥夺分为绝对的剥夺和相对的剥夺的分类方法更为普遍, 这种分类借鉴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分类标准, 认可度较高。

绝对的剥夺指由于不公正的待遇, 个人或群体的最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7];相对的剥夺则指个人将自己与地位更高、条件更好的人比较时产生的不满情绪。绝对剥夺和相对剥夺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受到绝对剥夺的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 基本生活需要难以满足, 所以与他人比较时极易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但绝对剥夺的重心在于对被剥夺者经济状况的研究, 相对剥夺偏重人际比较, 属于心理研究范畴。

此外, 还有学者进一步将相对剥夺分为纵向的相对剥夺和横向的相对剥夺。相对剥夺研究的参照群体通常是他人, 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Davies指出个人也可能通过与自己过去的状况对比而产生今不如昔的感受, 即相对剥夺感。我国有不少学者支持Davies的观点, 认为与自己过去的纵向比较也是相对剥夺的一个重要来源[8,9,10]。

1.3 我国的社会剥夺研究现状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剥夺通常指资产阶级对工人、农民经济上的掠夺, 即经济上的阶级剥削行为。受其影响, 我国较早的文献对阶级剥削进行探讨时也大量使用剥夺一词。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 剥削制度在我国已不复存在, 阶级间的剥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 社会剥夺理论受到我国冲突学派学者重视, 他们运用剥夺理论体系来解释和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出现几个重要社会、经济问题。例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问题[11,12,13]、失地农民问题[14,15]、机构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问题[16]和腐败问题[17]等。社会剥夺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正朝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2 社会剥夺的测量

剥夺的概念说明了一种现象, 但要明确物质或精神上的受剥夺程度, 还需进行具体测算。绝对剥夺和相对剥夺由于侧重不同, 在测量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2.1 绝对剥夺的测量方法

部分西方国家已将社会剥夺理论作为政府剖析社会问题、制定城市管理政策的重要理论工具。1987年Townsend率先提出剥夺指标的概念, 为绝对剥夺测量奠定了基础。绝对剥夺的测量通常又与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多维度测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社区与地方政府组织部的《英国剥夺指数》研究报告, 该报告对社会剥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英国剥夺指数》指出, 测量某一地区的剥夺状况实际就是测量该地区居民的剥夺状况。报告中的测量方法首先是确认剥夺领域, 列举了收入、就业、健康、教育培训、住房负担、犯罪和居住环境七个维度。然后在各个领域中选取具体的可测指标, 报告对指标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说明, 包括能体现该领域的状况、能显示该种剥夺特点、能反映最新情况、能定期更新、能在一定区域内统计且能适用于英国其他地区等。实际测量过程报告建议采用收缩估计来解决大型标准误差。之后, 汇总各项指标测量结果得出各领域的分数, 再根据分数进行排名并将排名转换成特定的指数分布。最后为各领域的指数赋予相应权重便可以得出总的多重剥夺指数。《英国剥夺指数》的测量方法描绘了指标-维度-区域的社会剥夺研究路径, 为测量绝对剥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范式。

2.2 相对剥夺的测量方法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感受, 不能直观地量化但可以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来测算。心理学研究通常通过建立普遍适用的计算模型来对个人或群体的剥夺感进行测量。早期的研究通常将收入差距带来的心理差异作为唯一指标[18], 这种方法简便、直观, 但在指标的选择上过于单一, 没有考虑非货币因素。随着研究发展, 剥夺感测量从单维走向多维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将单个指标拓展为多个指标, 然后通过指数、权重等将各维度测量结果进行统一计算, 如Bourguignon和Chakravarty的公理化计算[19];另一种是以全新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剥夺感测算, 如Betti和Verma利用模糊集构建个体隶属函数, 然后加权平均计算出剥夺感。

此外, 一些学者不仅关注剥夺的多重维度, 也对不同种类的剥夺感进行研究。如郭星华利用主观指标法对十个城市居民的横向和纵向剥夺感进行测量[20]:纵向剥夺感通过样本群体主观评分进行测量, 比较了1978年以前和现在的经济收入、社会风气等多方面的差异, 得出“今不如昔”的结果, 表明人们将现在与过去相比较时产生了明显的纵向剥夺感;横向比较通过对比不同职业和不同收入水平人员的生活状况和自我评价, 发现各职业中军人和警察的剥夺感最强, 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中低收入者剥夺感较强。

多维剥夺感测量方法的研究一直在向着更加全面、科学的方向发展, 目前还很难说哪一种测量方法或模型是最好的, 但学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对适合的测量方法。

3 社会剥夺理论的应用

西方学者通常将社会剥夺与贫困结合在一起, 在文献中常有提及。近年来, 社会剥夺理论受到国外公共卫生领域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献大量引入剥夺来对社区医疗状况、城际卫生资源分配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我国, 社会剥夺理论的运用也相当广泛, 学者们将其与社会热点的贫困、农民问题、医疗健康、公共福利、犯罪研究等结合起来,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得到发展。特别是在近年来的研究中, 学者们将社会剥夺理论与我国具体社会状况相结合, 在农民问题和医疗健康相关的研究中获得较大进展。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涉及的人数巨大, 影响面广, 处理不当会给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留下长期的隐患。一些学者将剥夺理论引入农民问题的探讨, 解释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现状, 积极为改善城市化中的农民社会、经济问题提供解决路径和政策建议。医疗健康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我国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体制不完善导致健康贫困和卫生公平失衡, 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学者们将社会剥夺理论运用到贫困人群就医、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等问题的探讨中, 找寻问题根源, 积极献计献策, 获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

4 研究不足

论剥夺军衔的性质 篇3

关键词:剥夺军衔,实然,应然

剥夺军衔制度最先规定于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22条规定:“军衔是军官终身的光荣称号, 非因犯罪经法院判决, 不得剥夺, 剥夺尉官、校官的军衔, 根据法院判决书, 由国防部命令公布;剥夺将官的军衔, 根据法院判决书, 由国务院命令公布。”1965年我国废止了军衔制度, 1988年又恢复了这一制度。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27条规定:军官犯罪,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由法院判决剥夺军衔。退役军人犯罪的, 依照前款规定剥夺其军衔。关于剥夺军衔的性质, 即是否为一种刑罚, 由于我国的两部刑法都没有规定剥夺军衔, 在理论界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笔者在总结有关剥夺军衔之性质的各家之言的基础上, 引入哲理分析, 得出剥夺军衔性质的实然结论与应然结论。

一、实然状态下的剥夺军衔

法的实然是指法实际是什么, 即法的现实状态。那么从实然的视角分析“剥夺军衔”的现实状态, 笔者认为, 剥夺军衔既是一种刑罚, 又是一种行政处罚。

首先, 剥夺军衔是一种刑罚。理由如下:一是从立法现状来分析。正如有学者所说, 1988年7月1日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27条规定:军官犯罪,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由法院判决剥夺军衔。退役军人犯罪的, 依照前款规定剥夺其军衔。刑法虽然对此没有作出规定, 但也未明示废止, 《中国人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也未废止, 既然如此, 就应当认为剥夺军衔是一种资格刑[1]。二是从否定说的论据来分析。否定说认为, 资格刑作为一种刑罚, 理应在刑法中加以规定, 如果将剥夺军衔视为一种附加刑, 就等于说, 在刑法之外有刑, 这与罪刑法定相违背[2]。以上两个论据的焦点是我国刑法典之外是否能设置法定刑的问题。刑法学界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认可肯定说, 因为附属刑法规定独立的罪状和法定刑有法律依据。第一, 宪法依据。《宪法》第67条第3项规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由前者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虽说这样的修改与补充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但宪法并未禁止在附属刑法中规定独立的罪状和法定刑。何况对刑法典进行这样的修改和补充, 也并没有与刑法典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第二, 基本法律依据。《刑法》第101条规定:本法总则适用于其他有刑罚规定的法律, 但是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这说明立法者在制定刑法典时, 已经考虑到在其他法律中可能有刑罚规定。附属刑法当然在这一范畴之内。

其次, 剥夺军衔是一种行政处罚。1995年5月10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会议通过了《预备役军官法》。该法第29条规定:“预备役军官犯罪, 被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应当剥夺其预备役军官军衔。批准剥夺预备役军管军衔的权限, 与批准授予该预备役军官军衔的权限相同。”因为这种剥夺军衔的批准机关是军事机关, 而不是人民法院, 所以由军事机关适用的剥夺 (预备军官) 军衔是一种行政处罚。另外,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第34条规定:“士兵被除名、开除军籍、劳动教养或者判处徒刑的,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 取消或者剥夺军衔。”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制定和发布机关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因此该条例的性质是行政法规。既然该条例是一个行政法规, 那么剥夺 (士兵) 军衔就应认定为一种行政处罚。

二、应然状态下的剥夺军衔

法的应然是指法应当是什么, 即法的理想状态。那么从应然的视角解析“剥夺军衔”的理想状态, 剥夺军衔要么是一种刑罚, 要么是一种行政处罚。

分析某一处遇措施的性质应从解析其本质入手, 因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 是它自身的本质规定;对于他事物来说, 则是该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刑罚以其惩罚的严厉性为其本质属性”[3]。如前所述, 实然状态下的剥夺军衔是刑罚, 又是一种行政处罚。某一处遇措施既是一种刑罚, 又是一种行政处罚, 其刑罚本质——惩罚的严厉性——便无法体现。易言之, 剥夺军衔是一种行政处罚, 其又为一种刑罚便不具备其本质。既然不具备刑罚的本质, 那么不应是一种刑罚, 只能是一种行政处罚。换种角度来思考, 剥夺军衔不为行政处罚, 在形式上可以满足其作为刑罚的条件。

三、解决实然与应然之矛盾

通过上述分析, 实然状态下“剥夺军衔”的性质与应然状态下“剥夺军衔”的性质是矛盾的。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差距。正如西方法律思想史上首先将法律作“应然”和“实然”严格划分的耶米利·边沁所说:“法律实际如何”与“法律应当如何”是全然不同的事情[4]。

解决实然与应然这一矛盾, 只能由立法来完成。即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27条。第27条修改为:军官犯罪,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应当剥夺其军衔, 批准剥夺军官军衔的权限, 与批准授予该军官军衔的权限相同。退役军人犯罪的, 依照前款规定剥夺其军衔。即剥夺军衔不作为一种刑罚, 只是一种行政处罚。理由如下:

(一) 是我国犯罪概念模式决定的。

如前所述, 剥夺军衔要么是一种刑罚, 要么是一种行政处罚。我国犯罪概念模式决定了剥夺军衔只能是一种行政处罚。这是我国犯罪概念模式决定的。综观世界各国刑事立法的规定, 大致有两种界定犯罪概念的基本模式, 这就是单纯的定性分析模式和复合性的定性加定量的分析模式。单纯的定性分析模式是指立法者在规定犯罪概念时只是对行为性质进行考察, 而不作任何量的分析, 也就是犯罪界定时不含任何数量成分, 定量的问题交给司法去解决。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法律以违警罚所处罚之犯罪, 称违警罪;法律以惩治刑所处罚之犯罪, 称轻罪;法律以身体刑或名誉刑所处罚之犯罪, 称重罪。”定性加定量犯罪概念模式, 即对行为的性质进行考察, 又对行为中所包含的“数量”进行评价, 是否达到一定的数量对决定某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重要意义。如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正如有学者所说, 定性加定量分析模式, 使得犯罪的范围相当窄小, 和西方一些国家相比, 我国犯罪相当它们的重罪和一部分轻罪, 违警罪不包括在内, 甚至一些轻罪都不作为犯罪[5]。这种定性加定量的犯罪概念模式决定了我国不能将那些国家的违警罪与一部分轻罪认为是犯罪而交给司法机关适用刑罚, 而将这类行为认定为一般违法行为, 将其交给行政机关适用行政处罚。既然对一般违法行为都可能予以剥夺军衔, 那么剥夺军衔就不能选择为是一种刑罚, 而只能选择为是一种行政处罚。同时既然对一般违法行为都可能予以剥夺军衔, 那么剥夺军衔不是一种严厉的法律责任。既然不是严厉的法律责任, 那么不应是一种刑罚, 只能是一种行政处罚。

另外, 定性加定量犯罪概念模式深受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强烈影响, 从而具有文化的品性。正如有学者指出,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义务本位、“法即刑”等。反映在刑法上形成犯罪概念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这一中国特色, 与此相关的就是在中国违法与犯罪有明确界, 法文化征现于统治经验方面, 形成了刑事政策上“法不治众”、“治乱世用重典”等传统。国家管理与社会生活传统上尽量少依赖法律, 许多问题宁可用家族、祠堂、宗族来解决, 在上述办法不奏效时, 才诉诸法律 (主要是刑法) 。“远罪避罚”、“非讼”是民众的普遍心态反应模式。“刑事政策的底蕴是法文化。”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也明显受到传统法文化的影响。刑事政策体现在刑法 (立法和司法) 中便是刑罚目的、刑罚制度和刑罚轻重, 在犯罪上就是犯罪控制方略。文化视界透视, 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有定量因素是中华传统治国经验之结晶, 是刑法的文化品格之征显[6]。

(二) 这是刑事立法现代要求。

由罪刑法定这一现代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所决定, 现代化的刑事立法应当具备谦抑性。关于刑法的谦抑性, 平野龙一认为谦抑性就是刑法的补充性:“即使行为侵害威胁了他人的生活利益, 也不是必须直接动用刑法。可能的话, 采取其他社会统制手段才是理想的。可以只有在其他社会统制手段不充分时, 或者其他社会手段 (如私刑) 过于强烈, 有代之刑罚的必要时, 才可以动用。这叫刑法的补充性或者谦抑性[7]。”

由此可见, 刑事立法要贯彻谦抑性原则, 就必须强调刑法的补充性。即对于危害行为, 只有在排除了用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其他法律手段予以调控的可能性之后, 才有将其规定为犯罪, 或者动用刑罚手段予以规制的必要。还有学者也指出:“若以任何其他法律效果也能制止不法行为时, 则尽可能地避免刑罚的使用, 也即只有在其他法律效果不足以生效时, 才适用刑罚。换言之, 把刑罚保留作为非不得已时的最后手段[8]。”

如何确立刑罚权的发动是非不得已而为之呢?有学者认为, 具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 刑法就不应当干预: (1) 无效果。所谓无效果, 就是指对某一危害行为来说, 即使规定为犯罪, 并且处以刑罚, 也不能达到预防和抗制之效果。 (2) 可替代。所谓可替代, 就是指对于某一危害行为来说, 即使不运用刑罚手段, 而动用其他社会的或法律的手段, 例如道德教育、民事或行政制裁, 也足以预防和抗制这一危害行为。 (3) 太昂贵。所谓太昂贵, 是指通过刑罚所得到效益要小于其所产生的消极作用[9]。

综上所述, 行政处罚中已剥夺军衔, 再发动刑罚权显然并非不得已而为之。在没有排除行政法手段予以调控的可能性之前, 动用刑罚手段予以规制显得没有必要。

(三) 从实际效果来分析。

虽然作为刑罚的剥夺军衔与作为行政处罚的剥夺军衔有区别, 但只停留在形式层面或程序层面上, 剥夺军衔不为一种刑罚后, 对犯罪的军人依然可以适用剥夺军衔, 在这种情况下, 仍然可以达到剥夺其军衔的目的。在实际生活中, 人都是会变化的, 用唯物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现在犯了罪, 应该判刑, 但不能因此否认他过去做出的贡献、获得的荣誉, 就如同过去的功劳不能抵当现在的罪过一样。另外, 纵观世界各国刑法, 几乎没有将剥夺军衔作为刑罚[10]。

参考文献

[1]吴平.资格刑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299.

[2]高铭暄, 王俊平.中俄资格刑适用范围比较研究.刘家琛.当代刑罚价值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461-462.

[3]邱兴隆, 许润章.刑罚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8.60.

[4]周占生.关于“应然”和“实然”的法哲学思考.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4.34, (3) :20.

[5]张军, 姜伟, 郎胜等.刑法纵横谈·总则部分[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99.

[6]赵秉志.刑法基础理论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1) :310-311.

[7]平野龙一.现代刑法的机能.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00.

[8]王建今.现代刑法的基本问题.赵秉志.刑法基础理论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1) :16.

[9]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8-9.

护士睡眠剥夺的人文关怀管理实践 篇4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临床护士74名, 均为女性, 详细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 (1) 自愿参加并配合本研究的注册护士。 (2)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参与倒夜班满1年者。

2 方法

2.1 开展“护士睡眠日”管理

世界睡眠日 (Word Sleep Day) 为每年3月21日, 其设立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 多数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 甚至是睡眠剥夺。为使护士拥有良好的睡眠, 保持体力、精力的恢复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院护理部倡导人文关怀, 关爱护士睡眠健康, 在全院推行“护士睡眠日 (Nurse Sleep Day) ”活动。护士长对下夜班的第一天在护士排班表上使用“SD” (Sleep Day) 进行标注。这一天医院不安排护士加班、培训、学习及参加科室的其他活动, 建议护士充分利用护士睡眠日, 保证充足的休息, 避免睡眠剥夺, 促进健康睡眠。

2.2 建立预约制培训管理

培训是护理质量与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推动力[5],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护士的操作培训往往是利用休息或进出夜班时间参加的强制培训, 因此, 很大程度地导致了护士的持续性疲劳, 甚至造成睡眠剥夺, 培训倦怠现象也较为普遍。为了减轻护士疲劳,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效率、激发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 使培训弹性化、个性化, 我们采用自愿性预约制培训管理。临床护士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通过网上预约形式弹性化、个性化的确定时间参加院护理部每月技能操作培训, 以保障培训率, 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实施人性化排班, 护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最早提前1个月将排班意愿写在排班表护士排班要求栏内, 护士长在保证人力与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护士的需求进行排班。

2.3 加强护士自身建设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 护士是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6]。为加强护士自身建设, 开展健康睡眠专题讲座培训教育, 帮助护士提高睡眠认识, 建立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同时, 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关怀活动, 鼓励发展健康的业余爱好, 如:健美操、羽毛球、摄影、烹饪、亲子教子课程等, 使护士保持心境开阔, 降低自身应激反应水平, 保持身心健康。护理部成立“护士家园”活动中心, 建有专门的心理工作室, 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设备和先进的心理测试软件、按摩床、健身器材、音乐室等, 为护士释放压力、排解压力提供专业心理干预和辅导。专科培养1~2名心理咨询师, 运用微技巧培训提高护士心理护理能力, 积极引导护士完善自己的性格, 指导工作中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 评价标准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 [7]于实施睡眠人文关怀管理前后2个月评价护士睡眠, 量表共有10个项目, 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 (1~5) , 评分愈高, 说明睡眠问题愈严重。此量表最低分为10分 (基本无睡眠问题) , 最高分为50分 (最严重) 。由本科室取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护士讲述SRSS的填写方法、注意事项和每个项目的涵义, 临床护士20分钟内作出自我评定。本研究实际发放问卷74份, 收回有效问卷74份, 有效回收率100%。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睡眠人文关怀管理前后护士睡眠状况自评表评分比较, 见表2。

4 讨论

4.1 人文关怀管理有效改善护士睡眠质量

护士作为特殊职业群体, 其睡眠不足可能出现焦虑、易怒、交流意愿下降、工作期间反应变慢、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质量下降等问题, 从而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全[8]。护理管理者要关心护士的睡眠健康问题。一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 其员工一定是以最饱满的热情, 竭尽全力与其共同创造最大的效益[9]。开展“护士睡眠日”、“实施预约制培训”、“睡眠卫生知识讲座”等人文关怀管理实践, 体现了“以护士为中心”的护理柔性管理, 让每一位护士感受到领导的关怀。护士对护理管理满意。关怀又称关心、关爱, 是一种被对象感知到的主观体验[10], 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更体现在关爱护士、尊重护士[11]。同时, 护理管理者要提供一个恰当的释放场所, 使护士发泄各种不满情绪, 降低工作压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进护士健康睡眠。表2结果显示, 开展睡眠人文关怀管理后护士睡眠不足、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困难、多梦夜惊、失眠后反应方面明显改善 (P<0.05) 。针对护士睡眠人文管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4.2 建议

是谁剥夺了孩子讲真话的权利 篇5

老师问到朋友的孩子:“小胜, 你会怎么办?”

小胜想了想, 说:“我会坐在那里哭, 让大人把我带回家。”

小胜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放学后, 老师将这件事当作笑话告诉了小胜的母亲。本来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 小胜的母亲却认为老师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 脸上便挂不住了, 便冲小胜一阵训导:“你怎么这么笨呢!怎么能说是坐在那里哭呢?你应该说找警察叔叔, 或者说向大人问路, 或者说看路牌自己找回家啊!”小胜迷惑地睁着大眼睛,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后, 老师提问小胜, 小胜再也不想回答。

朋友说完, 深叹了一口气, 说:“这是孩子的真心话呀!”

我听完, 长“唉”了一声, 说:“也是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呀!”

孩子是天真的。在公园里走失了, 找不到爸妈了, 怎么办?孩子的天性决定, 他首先选择的是哭, 以哭引起大人的注意, 从而主动把他带回家。这是孩子天真的想法, 也是孩子单纯的思维里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怎么就不理解、不认同孩子这种实在的想法呢?

孩子是无辜的。农村学校一年级的孩子, 除了在课本、在电视里见过警察, 现实生活中, 他们几时有过跟真警察接触的体验呢?遇到困难, 他们怎么又会首先想到找警察呢?农村学校一年级的孩子, 他们几时见过路牌?又怎么想到迷了路可以看路牌找回家呢?农村学校一年级的孩子, 生活中尚未积累或是完全没有的经验, 硬要孩子说出来,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难为孩子吗?

孩子是聪明的。农村学校一年级的孩子, 在没有什么人生历练的情况下, 假设迷了路, 他尚且懂得以“哭”来招引大人的注意, 让大人带他回家。能笑话孩子笨吗?况且, 孩子说的是真心话啊!当然, 老师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迷了路, 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 也可以向大人问路, 还可以看路牌自己找回家……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但决不能逼孩子说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否则, 孩子的纯真会被“教”除殆尽, 成为见风使舵、巧言令色的小大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学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我们的教育教学, 应该引导孩子学真知识, 讲真心话, 练真本领, 悟真道理, 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诱导孩子说假话, 学花样, 耍花招, 练花拳绣腿。

文化剥夺 篇6

1 爱的剥夺

安托瓦内特爱她的母亲, 但是母亲一直不需要她。安内特把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照顾脑子有缺陷的小儿子皮尔。小皮尔走路摇摇晃晃, 讲话也讲不清楚。安内特说服医生来给小皮尔看病, 医生却告诉他没有办法治好他的病。从那个时候开始, 她就变得瘦弱且安静, 从此拒绝离开这所房子。她的双眸之间总是有道深深的褶皱, 像是用刀刻出来的一样。有一次, 安托瓦内特想要抚平这倒褶皱, 却被安内特冷冷地推开, 一句话也没有说, 好像她早已确定她女儿对她来说是完全无用的。安内特对女儿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一个人待着吧。”她宁可自言自语也不跟女儿讲话, 这让安托瓦内特有点儿害怕她。一天下午, 安托瓦内特看到母亲上嘴皮上有汗珠, 眼睛周围又黑眼圈。她就给母亲扇风, 但是她把脸转朝一边说她想一个人休息一下。安托瓦内特总是找各种借口接近母亲, 当她为母亲梳头发的时候, 她感觉像一个柔软的黑色大斗篷盖着她, 把她藏在安全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安托瓦内特想从她妈妈那里得到爱和庇护, 这本该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权利, 但总是被她妈妈拒之千里之外。

当那场无情的大火夺走了她深爱的儿子之后, 安内特的灵魂也死了。她辱骂、尖叫并威胁要杀了她的丈夫, 之后被丈夫囚禁在一个小房间里, 由一个黑人男人和一个白种女人照顾, 他们经常侮辱她虐待她。安托瓦内特伤好之后, 她央求克里斯多芬带她去探望母亲。刚见面的时候安内特紧紧地拥抱女儿并亲吻她。但当她发现找不到小儿子的时候, 她突然情绪失控。她轻声说“不!”然后声音越来越大“不!不!不!”她把安托瓦内特推开, 安托瓦内特摔在墙上受了伤。安托瓦内特像以前一样被母亲残酷地拒绝掉。甚至没有那个病弱的弟弟在身边, 安托瓦内特还是无法接近她妈妈, 得到她一丝一毫的关心和爱。

正如伊丽莎白道尔顿所说“安托瓦内特的经历跟很多因为有弟弟而被父母拒绝的小姑娘一样, 这些孩子会无意中把这个拒绝归因于自身巨大的缺陷和身体的缺失。”很明显, 正是她的小弟弟皮尔剥夺了母亲对她的关心和爱。尽管皮尔残疾又愚蠢, 他还是毫不费力地赢得了妈妈所有的爱。而不管安托瓦内特多努力地想讨母亲的欢心, 却总是分不到一点点儿的爱和关注。因为她残疾的弟弟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 她不得不忍受她妈妈长时间的漠视。这对她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导致她严重缺乏安全感, 长时间被自卑所笼罩。后来才会在罗切斯特的虚情假意下奋不顾身地去爱, 失去理智, 最后酿成悲剧。

2 财产的剥夺

在安托瓦内特的时代, 女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结婚生孩子。她们在学校接受国内应试教育, 导致她们的择业范围很小, 以至于无法独立生活。正因为她们没有学过如何谋生, 所以她们不得不依靠她们的丈夫。没有工作经验, 也没有一技之长, 女人很难建立自信和对自己价值的肯定, 却倾向于对男性经济和精神的依赖性。所以, 如果她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也无能无力, 她们被自己的依赖性所牵绊。

梅森先生出现在这对被不幸折磨得快要绝望的母女身边, 接管库利伯里, 甚至计划重修这个宅子和农庄, 从东印度进口些苦力来为他工作。表面上看梅森先生来库利伯里的目的是找个妻子, 事实上他是来做生意的。“跳舞!他可不是到西印度群岛跳舞的—他是来赚钱的。许多大庄园现在贱价出售, 有人折本, 肯定就有人赚钱。” (茫茫藻海, 17) 梅森先生是个典型的贪婪唯利是图的丈夫。婚后一年, 他们开始就搬家这件事吵架。安内特很担心他们的现状会激怒黑人, 他们会伺机报复。但是梅森先生却认为他的想法很好笑, 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安内特无法自己离开, 因为她没有钱, 她的所有财产都在梅森先生的名下。梅森先生是唯一有权利决定去留的人, 因为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罗切斯特先生, 作为家里的次子, 他没有权利继承父亲的财产, 所以他只能找一个富裕的妻子来保证他富足的生活。而且, 他的父亲和哥哥都不喜欢他。所以他来西印度的目的是找回的缺失的爱和财产。年轻漂亮天真且富有的安托瓦内特成了他的猎物。他用他的甜言蜜语和虚情假意让安托瓦内特相信他会保护她并永远爱她。他只是在扮演他被期望扮演的角色。然后他得到了这个克里姑娘所有的钱和庄园,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到“这个小庄园位于向风群岛, 是家庭财产的一部分, 安托瓦内特对它很是依恋。” (茫茫藻海, 64) 安托瓦内特的财产和美貌应该可以保证罗切斯特作为一个独立的英国绅士的身份了。在书中第二章开始的地方, 罗切斯特说“就这样, 全都结束了:前进与后退, 怀疑和犹豫—不管是好是坏, 一切都结束了。” (茫茫藻海, 53) “前进与后退”显示出罗切斯特把这场婚姻看做一场战斗。他的婚姻是为了获得安托瓦内特和她的财产的一种军事征服。

他甚至把这场婚姻看做是一场交易“亲爱的父亲, 我拿到了三万英镑, 没有提问题, 也没有附加条件。我已经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或者说是你卖了它, 不过这个买卖还不算太坏吧?” (茫茫藻海, 58) 稍后, 他表现出对安托瓦内特用钱方式的不满“她给钱的时候总是大手大脚, 数也不数, 不知道给了多少出去, 还有些陌生的面孔, 姐妹啊、亲戚啊什么的, 经常出现又消失, 没有一次不是大吃大喝。” (茫茫藻海, 79) 他的不满反映了他不仅要占有财产而且要完全控制财产的雄心。

当安托瓦内特不能忍受丈夫的怀疑和冷漠时, 克里斯多芬建议她下决心迅速地离开她丈夫。但因为没有钱, 她哪里都去不了。“你必须知道, 我现在是个穷光蛋, 我的名下没有钱了, 我所有的财产都归他了。” (茫茫藻海, 102) 稍后克里斯多芬建议她要一笔钱假装要去拜访亲戚, 然后不回来继续要更多的钱。看似这个是个可行的办法, 但是想起那些钱原本是她的, 现在却只能绞尽脑汁获得一部分, 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当克里斯多芬计划带着心碎的安托瓦内特离开并向罗切斯特要钱的时候, 他突然警觉起来, 随时准备为自己辩护。特别害怕失去从安托瓦内特那儿得来的钱, 他忍不住问“她脑海中具体的数量。”

科拉姨妈, 一个脱离悲惨命运的前奴隶主。当安内特一家陷入绝境的时候没有伸出援助之手, 因为她的丈夫是英国人, 而且他不喜欢他们。在丈夫过世之后, 她才有机会有能力在帮助这家落魄的亲戚。

当所有钱都在丈夫口袋里的时候, 女人很难做什么事情去改变悲惨的现状。也许剥夺妻子财产是一种把妻子拴在身边的有效办法。没钱的情况下, 女人不仅经济上依靠男人, 心理上也依赖男人。

3 性的剥夺

在父权社会, 女人没权利支配自己的身体。这点我们可以从安托瓦内特的生父那里看出来。他睡了很多女人, 其中大部分是黑佣, 因此有很多私生子。众所周知, 白人男人可以随意跟黑人女人做爱而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这就是所谓的白人权利。克里斯多芬说她有三个孩子, 属于三个不同的男人。正因为黑人女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所以她们的身体总被不同的男人占有, 是遭受最多的一个群体。

罗切斯特在整部小说里对女人的观察都仅限于外表, 尤其是对他的妻子安托瓦内特。他在给父亲的第一封信中提到“这个女孩被认为很漂亮, 她的确很漂亮。” (茫茫藻海, 58) 当他第一次认真地看她的时候, 他这样描述她“她坐在沙发上, 我奇怪自己为何一直没注意到她如此漂亮。她的头发从脸上梳开, 顺滑地垂到腰部以下。我看到头发里闪烁着红色与金色。” (茫茫藻海, 68) 在文中, 近乎所有他对妻子的描述都是外在的, 甚至没有情绪的猜测。这个说明他从来关心也不在乎安托瓦内特怎么想。

早晨, 当克里斯多芬给他们送来早餐的时候, 他挑剔地评价她“她穿的很正式, 气派十足:花裙子的下摆托在身后, 沙沙作响;黄绸子头巾扎得用心几十, 又长又重的金耳环辣的耳垂向下坠。” (茫茫藻海, 73) 他对克里斯多芬的描述也是纯视觉的, 而且他想通过她的装束来看透她。因为他一直把女人当做简单的物种, 没有多少深层次的东西, 可以一眼看穿而且容易哄骗。后来, 他还批判克里斯多芬的着装方式“她应该提起裙子走路。一大截摆裙托在地上, 肯定会脏得很厉害。” (茫茫藻海, 74)

当他把艾米丽压倒在身下的时候, 他赞美她“她笑得那么欢快, 那么自然, 肯定感染到了我, 因为我一点儿也没有感到负疚。” (茫茫藻海, 134) 但是早上他的感觉就全变了“她的皮肤比我想象中更黑, 嘴唇也更厚。” (茫茫藻海, 134) 他再也不想碰她, 只想赶快把她送走。这个男人最在意的还是女人的相貌, 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罗切斯特听说安托瓦内特毫无理由地拒绝他的求婚的时候, 他感觉很受伤“这下我克丢大人了。我不可能接受作为被这个克里奥女孩抛弃的求婚者回到英国去, 我必须知道为什么。” (茫茫藻海, 67) 然后他冲到安托瓦内特家, 热情地吻她, 向她承诺平安、幸福、安全。这是第一次罗切斯特与安托瓦内特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虽然粗鲁, 但却让这个单纯的克里奥女孩相信了他炙热的爱情。

虽然不情愿, 安托瓦内特还是很快毫无保留地相信了罗切斯特并与他跨入婚姻的殿堂。某天, 她赞美带着花环的丈夫“你就像个国王, 一个皇帝。” (茫茫藻海, 62) 婚后, 罗切斯特沉溺于妻子的美貌, 试图激活她的欲望, 狂野地与她做爱。他们在日光下, 树荫里, 月光下, 烛光里尽情地享受性爱。他们的性只是为了满足罗切斯特的生理需求。很快地, 安托瓦内特渴望并沉溺于所谓的爱中, 罗切斯特甚至改变了她的人生观。她不只一次地说:在认识他之前她希望自己可以死去。只有在激烈的性爱过后, 她才重拾生的欲望。她是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女子, 甚至当她快乐的时候, 她也时刻担心有人将它抢走“可是,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希望我活下去了, 那我该怎么办?要是你在我没有留心的时候, 夺走这幸福。” (茫茫藻海, 82) 罗切斯特总想“我不爱她, 我对她感到饥渴, 但那不是爱。我对她几乎感受不到温情。” (茫茫藻海, 83) 当他筋疲力尽的时候, 他总是转身睡去, 没有一句情话, 也没有一番爱抚, 感觉身边躺着的是个陌生人。爱应该是肉体跟灵魂的双重结合, 但这对夫妻只有肉体的欢愉, 完全没有精神上的交流, 这是不能称之为爱。

渐渐地, 罗切斯特被与安托瓦内特之间的亲密吓到, 开始厌倦她, 丹尼那封充满谎言的信成了他冷漠的理由。他刻意地与安托瓦内特保持距离并对她表现出明显的怀疑。他突然停止的爱, 让这个为爱而生的女人痛不欲生。让她最害怕的是失去这个男人的爱。因为女人天生有被爱的欲望, 男人的爱就是他们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克里斯多芬指责他“你向她求爱, 直到把她迷住, 比任何美酒都让她迷醉, 直到她没有你的爱就不行。现在是她爱得死去活来了。她的眼里只有你, 而你却只想着弄死她。” (茫茫藻海, 149) 失去理智的安托瓦内特乞求克里斯多芬用黑巫术帮助她, 她坚信只要她丈夫再回到她床上一次, 他一定会再次爱上她, 甚至冒着他之后会恨她的风险。克里斯多芬多次的拒绝都改变不了她固执的逻辑, 只好给她一剂迷药。事实证明那药确实发挥了作用, 他的丈夫真的回到她的床上, 只是还伴随着令人心痛的暴力行为。然后, 安托瓦内特彻底成为了丈夫的性奴, 被他欲望所支配折磨。

第二天, 罗切斯特对用迷药一事非常生气, 他在隔壁房间与佣人艾米丽发生关系来报复妻子。当他想要艾米丽时, 他赞美她“可爱, 欣喜, 自然”。事过之后, 他感觉到平静和满足并不想再沾到这个黑人。他给了艾米丽一份大礼作为让她离开的补偿, 艾米丽毫无表情地收下。又是老一套戏码:消遣—抛弃, 像是处理一个毫无价值的玩具。男人们从来不在意女人的想法和她们真正想要什么, 他们把女人带来的快乐当做理所应当, 像是他们买了女人, 可以为所欲为, 甚至奢望得到女人的感激。

4 思想的剥夺

在安托瓦内特生活的时代, 女性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基本上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因为他们固定的社会角色。安托瓦内特在修道院学习刺绣、针织、礼仪和圣人的故事, 全部的学习都是为了使她们成为有能力的妻子, 而不是有一技之长的个体。在19世纪中叶, 世界公认女人的唯一任务就是结婚生子。女性被认为更感性、富有激情, 而且具有动物属性。而且通常被认为原始、未开化、更容易不理智、发疯。所以女人的想法在男人眼里是无足轻重的, 他们通常把女人当做小傻瓜。

罗切斯特被告知安托万内特不想嫁他, 他询问原因, 她哥哥说“她不会说的。我已经跟这个小傻瓜争论了一个小时了。” (茫茫藻海, 66) 罗切斯特与妻子去河边散步, 当他问及河边的螃蟹和蛇的时候, 安托瓦内特给出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 甚至不清楚他们是否有毒。罗切斯特评价说“她碰到事情总是犹豫不决—任何事情都是。” (茫茫藻海, 77) 当他们谈论英国是什么样子时, 安托瓦内特问他很多问题, 认真地听他回答却一点儿都不相信。他认为“现实可能会使她不舒服, 迷惑她, 伤害她, 但那不是真的。”女人被当做拒绝承认事实的人, 仿佛事实会对她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影响她们思想的仅是不可靠的想象和毫无根据的传言。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她们的思想, 也没有人可以重塑她们的思想。在男人看来女人天生就是小傻瓜, 一辈子都是小傻瓜。

男人几乎不把女人的想法放在心上, 当女人萌生了他们不赞同的想法的时候, 他们总是找一些所谓理智的原因来压制女性。婚后不久, 安内特察觉到黑人日益膨胀的愤怒和仇恨, 猜测他们可能在任何时候发起恶意的攻击, 所以无数次地努力尝试说服丈夫离开庄园。但是每次安内特提到离开的想法时, 梅森先生总是大笑并说“安妮特, 理智点。你前夫是奴隶主, 你父亲是奴隶主, 我们认识的时候, 你带着孩子在这儿孤身住了五年。当时的情况是最糟的。不过, 就算是在那时, 你也没有被骚扰和伤害过。” (茫茫藻海, 20) 她跟梅森先生解释说, 当她们穷的时候, 黑人可以嘲笑他们看不起他们。可是他们现在条件改善了, 黑人开始嫉妒, 每天以编造故事散播谣言为乐。梅森先生太过自大, 没有听从安内特的意见, 最后才酿成了家破人亡的惨剧。那场大火夺取了安内特的一切—她的儿子, 还有她活下去的欲望。

罗切斯特收到安托瓦内特的所谓哥哥写来的充满谎言的信时, 他毫不犹豫地就相信了信里的内容。只因为那个写信的陌生人证明了他一直以来的猜想—安托瓦内特跟她的仆人在努力掩盖一些秘密, 他们一同在玩弄他, 他便毫不怀疑地完全相信了写信人。他深信他就是这场婚姻的唯一受害者, 这个女孩行为放荡, 而且血液里就有遗传的疯病。很快地, 他就刻意疏远安托瓦内特, 让这个沉溺于性爱的女孩近乎崩溃。曾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信件内容的真实性, 但是他从未想过问安托瓦内特的想法, 因为在他看来女人的想法是毫无可信度、毫无价值的。

在罗切斯特的描述里, 那天中午是阿梅丽色诱了他。罗切斯特感觉被深深地欺骗了, 选择用身体的出轨来作为报复。没有经过阿梅丽的同意, 他就在妻子隔壁的屋子里占有了这个仆人的肉体。当他满足了, 他就命令阿梅丽离开并给了一份大礼作为补偿。在整个过程中, 他从来没有询问过阿梅丽是否愿意, 她在想什么, 她想要什么, 因为女人的想法一点儿都不重要, 黑人女仆的想法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安托瓦内特无路可走决定跟罗切斯特坦白的时候, 他却拒绝听她的解释。是他要求安托瓦内特给一个关于她妈妈的合理解释, 但当安托瓦内特开始讲述的时候, 他却打断说“我们现在不谈论这个。今晚先休息吧。”“不是今晚, 另选时间吧。” (茫茫藻海, 123) 他抢夺安托瓦内特的话语权, 剥夺她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每个人存在于世界上最基本的权利。他真正想要的不是一个解释, 他的成见已经坚不可撼, 无论安托瓦内特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他真正想要的是对安托瓦内特思想的束缚和话语权的剥夺。

5 姓名的剥夺

名字的剥夺就是身份的剥夺, 另外一种形式的剥削, 跟殖民过程是一样的, 因为名字是通过别人的语言形成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姓名也是语言构成的基本成分, 是一个人的社会标志。名字就像镜子里的影像一样, 不是自己本身, 却是别人看到的你自己。它能反应一个人的性别、家族、宗教, 甚至是社会地位。重命名是殖民者常用来标志殖民地和被殖民者的手段, 新名字使殖民者更能理解这个新的地盘并控制它。

开篇的时候, 女主角随生父姓, 名叫安托瓦内特·克斯韦。她妈妈改嫁给英国人时, 她不得不随继父姓, 改名为安托瓦内特·梅森。当安托瓦内特进入修道院的时候, 一个修女问她的名字, 她回答“安托瓦内特”。但是修女立刻纠正了她“你是安托瓦内特·克斯韦, 现在叫安托瓦内特·梅森。” (茫茫藻海, 40) 她并不愿意接受这个名字, 她的刺绣中体现的很明显“在下面, 我会用火红的颜色写上我的名字:安托瓦内特·梅森, 原姓克斯韦。” (茫茫藻海, 41)

在父权社会里, 女人被当做是男人附属品, 一个随男人支配的劣势群体。婚后女人依靠男人的姓氏来得到自己的财产和社会地位。男人被认为是她们的统治者, 女人被期待服务并依靠男人。罗切斯特把安托瓦内特改名为伯莎, 那曾是她母亲的名字, 目的是摧毁安托瓦内特的自我认识, 强迫她回忆母亲的疯癫。伯莎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名字, 某次罗切斯特曾说“她可能是纯正的英国血统的克里姑娘, 但是既不属英国也不属欧洲。”, 所以他想减轻这个女孩身上的西印度味道, 那味道总是让他觉得陌生, 难以捉摸, 无法控制, 同时向培养驯服乖巧的英国味道。伯莎这个名字慢慢地渗入安托瓦内特的脑子里, 把她拽入恐怖的回忆, 强迫她认为自己是个跟母亲一样的疯子。

罗切斯特给妻子的另外一个名字是牵线木偶, 这个名字体现出他想控制妻子操纵妻子的强烈愿望。如果安托瓦内特是牵线木偶, 那他一定是那个操纵线并完全控制她的人。他刻意改掉安托瓦内特的名字, 是为了剥夺她的身份, 以便更好地驯服她控制她。在文中第二章, 他对安托瓦内特直呼其名, 而不是我妻子或者伯莎。但是当他成功把安托瓦内特逼疯并囚禁在小阁楼的时候, 最常用的称呼是伯莎。安托瓦内特的经历证明了更改名字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迫失去自我, 失去身份, 自主权和能力的过程。

6 结束语

本文细致地从男人对女人爱的剥夺、财产的剥夺、性的剥夺、思想的剥夺五个方面分析了安托瓦内特最终重蹈母亲覆辙的原因, 深刻地揭露了男性社会的虚伪和丑陋。男性社会把女性看做低劣的群体, 这便赋予了他们对女性任意妄为的权力。他们一步步对女性进行殖民化的剥削和虐待, 使她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越来越多, 最后失去了自己, 成为疯癫之人。男性的残酷的剥夺才是导致女性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摘要:《茫茫藻海》中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悲惨命运的解析备受关注, 该文通过深入分析男权社会中男人对女人爱、财产、性、思想、姓名五个方面类似殖民的剥夺, 揭示男性的无情剥夺才是导致女性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文化剥夺 篇7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8只, 由南华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体重为 (26±4) g, 饲养环境为12 h白昼交替给予光照, 温度为 (25±5) ℃, 正常喂食和饮水, 小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4组。

1.2 试验动物处理

参照参考文献[6-8]的轻柔刺激法, 通过轻轻拍打小鼠鼠笼的刺激促使大鼠保持清醒, 必要时用纸卷铅笔或用手直接触摸小鼠使小鼠无法进入睡眠。睡眠剥夺时间:第1组不进行睡眠剥夺处理, 第2组第1天8:00—第2天8:00 (24 h) , 第3组第1天8:00—第3天8:00 (48 h) , 第4组第1天8:00—第4天8:00 (72 h) 。正常饲喂与饮水。

2 方法

2.1 小鼠性行为

睡眠剥夺后, 参考A.Agmo[9]的方法在安静的室内将每组动物中的每只睡眠剥夺雄性小鼠放入规格为290 mm×178 mm×160 mm的干净的鼠笼中适应5 min, 随后投入2只同批饲养的雌性小鼠, 观察30 min。观察指标:1) 扑捉潜伏期 (capture incubation period, CIP) , 即自雌鼠投入至雄鼠第1次扑捉雌鼠的时间。2) 扑捉次数 (capture times, CT) , 即雄鼠扑捉雌鼠或爬背或添阴动作次数。

2.2 体重及脏器系数

用电子秤称量性行为观察后SD小鼠的体重, 颈椎脱臼法处死, 分离双侧睾丸、肾脏, 去除脂肪。电子秤称量睾丸及肾脏重量后, 将两侧睾丸用10%福尔马林固定, 备用。脏器系数 (%) =脏器重量 (mg) /体重 (g) ×100%。

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数据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性行为观察 (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 小鼠捕捉潜伏期在24 h、48 h和72 h睡眼剥夺后, 与对照组相比均延长, 其中24 h和48 h睡眼剥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72 h睡眼剥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

小鼠捕捉次数结果见图2, 在24 h、48 h和72 h睡眠剥夺后, 捕捉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 其中24 h睡眠剥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48 h和72 h睡眠剥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

3.2 体重及脏器系数 (结果见图3、图4)

由图3可知, 在24 h、48 h和72 h睡眠剥夺后, 小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降低, 其中24 h睡眠剥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48 h和72 h睡眠剥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

由图4可知:在24 h、48 h和72 h睡眠剥夺后, 小鼠睾丸系数和肾脏系数均有微小变化, 但24 h、48 h和72 h睡眠剥夺处理组睾丸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24 h、48 h睡眠剥夺处理组肾脏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而72 h睡眠剥夺处理组肾脏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NS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

NS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4 小结与讨论

4.1 不同时程睡眠剥夺对雄性小鼠性行为的影响

交配时雄性动物的捕捉潜伏期等性行为的改变作为一种雄性生殖毒性的特异性观察终点, 已被许多学者推荐或用于评价雄性生殖毒性[10]。1989年, 首先由R.W.Steger等[11]建立起一套评价性功能的指标, 并获得众多研究者的认可, 他们认为捕捉潜伏期和捕捉次数是评价性功能的最优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对雄性小鼠捕捉潜伏期和捕捉次数有显著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睡眠剥夺 (24 h、48 h、72 h) 可使雄性小鼠潜伏期显著延长;短时间睡眠剥夺对 (24 h) 雄性小鼠捕捉次无显著影响, 但随着睡眠剥夺时程 (48 h、72 h) 加长, 雄性小鼠捕捉次数明显减少, 这些均表明较长时间的睡眠剥夺 (48 h、72 h) 能明显减弱小鼠性行为能力。

F.J.Cisneors等[12]研究表明, 小鼠性行为的改变可能与毒物致小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损伤、睾酮 (T) 分泌水平降低有关, 表明睡眠剥夺可能抑制睾丸间质合成睾酮, 进而影响雄性小鼠的性行为能力。

4.2 不同时程睡眠剥夺对雄性小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睡眠剥夺会影响动物的摄食、饮水、排泄等生理活动, 也会影响一系列与能量代谢相关的酶活性, 从而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 并有可能在动物的体重增长上有所反映, 也可能造成脏器系数的差异。因此, 观察试验动物睡眠剥夺期间的体重变化情况, 睡眠剥夺结束将其处死后测定肾脏、睾丸等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 是试验观察中一个灵敏、有效和经济的指标, 可较好地反映睡眠剥夺对该脏器的综合影响。

在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后发现, 短时间睡眠剥夺 (24 h) 不能对小鼠体重产生明显影响, 但随着睡眠剥夺时程 (48 h) 的加长, 小鼠体重呈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经过更长时程的睡眠剥夺 (72 h) , 小鼠体重进一步下降, 且差异极显著 (P<0.01) 。这说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 其对小鼠基础新陈代谢的影响进一步增大。

而从测得各组雄性小鼠脏器系数得出, 小鼠睾丸系数和肾脏系数在24 h和48 h后均有变化, 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 2组小鼠睾丸重量均有增加, 肾脏重量则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小鼠经72 h睡眠剥夺后, 睾丸系数差异不显著, 但睾丸重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增加, 而肾脏重量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说明72 h内的睡眠剥夺并不能对生殖系统主要脏器如肾脏、睾丸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RECHTSCHAFFEN A, BERGMANN B M.Sleep deprivation and host defense[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2001, 280 (2) :R602-603.

[2]HEALY D, WATERHOUSE J M.Reactive rhythms and endogenous clocks[J].Psychol Med, 1991, 3:557-564.

[3]HASLER G, BUYSSE D, KLAGHOFER R, 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obesity in young adults:A 13-year prospective study[J].Sleep, 2004, 27 (4) :661-666.

[4]孙清梅, 李冬艳, 冯铁娟.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校医, 2009, 23 (3) :269-270.

[5]蒋超, 周冉, 夏聪聪, 等.72h睡眠剥夺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效应及机制[J].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7) :1325-1327.

[6]ESTABROOKE I V, Mc CARTHY M T, KO E, et al.Fos expression in orexin neurons varies with behavioral state[J].J Neurosci, 2001, 21 (5) :1656-1662.

[7]OLIVE M F, SEIDEL W F, EDGAR D M.Compensatory sleep responses to wakefulness induced by the dopamine autoreceptor antagonist (-) DS12[J].J Pharmacol Exp Ther, 1998, 285 (3) :1073-1083.

[8]ZHANG J Y, CHEN Z T, TAISHI P, et al.Sleep deprivation increases rat hypothalamic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mRNA[J].Am J Physiol, 1998, 275 (6Pt2) :R1755-1761.

[9]AGMO A.Male rat sexual behavior[J].Brain Res Brain Res Protoc, 1997, 1 (2) :203-209.

[10]王心如.毒理学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1]STEGER R W, AMADOR A, LAM E, et al.Streptozotocin-induced deftcits in Sex behavior and neuroendocrine function in male rats[J].Endocrinology, 1989, 124 (4) :1737-1743.

上一篇:担当议下一篇:水利水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