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加减(精选10篇)
大柴胡汤加减 篇1
慢性胆囊炎由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病变导致, 主要临床症状为口干恶心、纳差、消化不良、右肋疼痛等[1]。该病易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 临床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 但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医学认为,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范畴, 肝胆湿热证为常见证型之一, 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顺理胆气为主[2]。本文采用中药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患者,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患者18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中女56例, 男34例, 年龄21~67岁, 平均 (43.2±7.6) 岁, 病程2个月至8年;对照组女59例, 男31例, 年龄22~69岁, 平均 (44.2±7.5) 岁, 病程3个月至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病程程等等一一般般资资料料比比较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苏州会议发布的《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3]进行拟定, 即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 部分患者右肩肝区疼痛, 临床症状包括腹胀、口苦胃涨、厌食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情绪急躁易怒;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病情加重, 发病具有病程长、急性发作、反复发作的特点;胆囊部位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肝胆B超结果显示胆囊增大, 胆囊壁增厚, 囊内不清晰或含结石。肝胆湿热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及右胁有灼热感, 并阵发疼痛, 引起肩背不适;体温升高、口中苦涩, 恶心呕吐, 胸闷, 胃气不降消化不良, 部分患者或目黄, 小便黄, 大便不畅, 舌红且苔黄腻, 脉弦相, 为热郁少阳、胆火炽盛之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 排除严重心肾功能不足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以消炎止痛、缓解痉挛为主, 并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对照组患者口服消炎利胆片, 每日3次, 每次6片。
治疗组患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药方:柴胡15g、黄芩10g、大黄9g、枳实10g、青皮9g、金钱草10g、姜黄8g、赤芍10g、炒白术5g、姜半夏10g、丹参30g, 以水煎服, 取其汁, 每日1剂。加减:恶心呕吐者加藿香9g、竹茹及生姜各10g;纳呆腹胀者加鸡内金10g、砂仁10g、炒麦芽及山楂各20g;黄疸者加栀子10g、秦艽15g、茵陈30g;大便干者加川朴15g、芒硝10g;便溏次数多者易枳实、大黄, 加莲子15g, 炒山药、茯苓、炒薏仁各30g;便秘患者加大黄5g、芒硝10g;小便短赤者加车前子15g、茵陈30g;有结石患者加芒硝、鸡内金各10g, 威灵仙、海金沙各30g;恢复期可合用六君子汤。
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文献[4]拟定。显效:患者主要临床不适症状消失, 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著改善, 随访半年无复发现象;有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肝胆B超检查有明显好转, 若多食油腻仍偶发胁痛;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 B超检查结果无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右肋疼痛、纳呆腹胀、口干舌口苦证候积分及总证候积分下降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n)
(±s)
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是由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胆囊结石长期存在所致的胆囊功能异常、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病变, 患者多在进食油腻后症状加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理论认为,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的范畴, 发病原因为肝胆气机郁滞所致的血气不畅和疼痛, 其次还有饮食不节、油腻或情绪抑郁所引起的肝胆疏泄失常, 郁滞不通, 从而出现胁痛、呕吐、纳呆腹胀等症状。该病病理因素主要为“郁、湿、热、砂石”, 临床以“通腑泻热、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等为治疗原则。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5], 本研究采用大柴胡汤加减, 方中黄芩、大黄、金钱草清热解毒, 柴胡、青皮、枳实疏理胆气, 赤芍、姜黄、丹参活血通络、解痉止痛。临床治疗中, 根据患者症状辨证施治, 对药方进行加减,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保肝利胆、通腑泻热、行气止痛等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 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右肋疼痛、纳呆腹胀、口干舌苦证候积分及总证候积分下降更为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胆实热证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清肝利胆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76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 (1) :79-81.
[2]钟芳芬.大柴胡汤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胆囊炎35例[J].中医杂志, 2012, 53 (1) :61-62.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 (8) :1041-1043.
[4]王长建, 马秀明, 王竹风, 等.自拟清热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 (10) :183-186.
[5]陈明.《伤寒论》大柴胡汤证解读[J].河南中医, 2014, 34 (6) :997-999.
大柴胡汤加减 篇2
【中图分类号】R2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99-01
刘玉洁教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特别是在心系疾病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笔者有幸伺诊,现将刘老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悸56例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我院2008.9至2010.9门诊患者,诊断标准均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 56例。治疗组 56例中 ,男性 30例,女性 26例;年龄 16~74岁 ,平均 55. 2岁;冠心病28例 ,高血压病 12例 ,病毒性心肌炎10例 ,风心病 3例 ,肺心病3例。对照组 56例中,男性 32例 ,女性24例;年龄 17~72岁 ,平均 57岁;冠心病 26例 ,高血压病 20例 ,病毒性心肌炎 5例 ,风心病 3例 ,肺心病 2例。中医主要症见:心悸、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失眠、脉结或代等,根据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均属肝气郁结、心悸不宁。
1.2 治疗方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柴胡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黄芩10g,党参10g,桂枝10g熟军3g茯苓15g,炙甘草10g,半夏10g。加减:兼汗出烦热者加百合30g 浮小麦30g;兼胸闷气短易怒加丹参30g郁金10g合欢皮30g;兼形体肥胖、痰湿内盛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兼头痛、头晕者加天麻15g、钩藤18g;兼身疲乏力者加黄芪20g、当归 10g; 兼双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5g、菊花30g;兼失眠较重者,加入茯神30g夜交藤30g、炒枣仁30g。以上诸药水煎服,取汁约200 ml, 每日1剂,早晚分服,7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律平150mg,3次/天,连续服用4周。
1.3主要观察指标
每周记录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其中心悸、气短、乏力三症按其严重程度的无、轻、中、重,分别记0 、1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符合2002年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悸”的疗效判断标准[2] :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95%以上;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70%以上,且在95%以下;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达30%以上,且在70%以下;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在30%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比较,见表2。
與治疗前比较,*P<0.01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 <0.0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60岁,2009年3月16日初诊。心悸时作6年余,加重伴汗出、失眠1月。近6年来心悸时作,伴汗出、烦躁、失眠,近1月来自觉心悸加重,伴烦热汗出、易怒、失眠、乏力、大便干结、小便调。舌质边尖红,苔黄腻,脉弦。证属肝郁化火之心悸,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黄芩10 g,党参10 g, 茯苓10 g,炙甘草10 g,半夏10 g,熟军3g,百合30 g,炒枣仁30g,浮小麦30g, 茯神30g石菖蒲10 g远志10 g合欢皮30g夜交藤40g。水煎服。7剂后诸症减轻。又坚持服药月余症状消失,停药后未复发。
4 体会: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本病多见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等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刘老师认为,肝为气血之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条达气机的功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以及各器官组织都赖血以养,血的运行又赖气的推动,赖肝气以调,才能使气血流畅,经络疏通,脏腑功能和调,四肢关节健利,诸窍开阖正常,从而使整体机能健壮,精力充沛情绪舒畅,耐受疲劳,抵御外邪,表明了肝能生养五脏六腑的特点。但如果肝的功能失常,发生肝气郁结、肝火过旺,肝风内动或肝寒凝滞,则影响了心脏的机能运作。“母不生子”,主要表现为心悸, 可伴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潮热汗出,胸胁苦满,失眠,行动不定,坐卧不安,易怒易惊等,因此必须以调理心、肝两脏为主,在调理中使母子相生、机体失衡得以平和。故在治疗上证时,首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每每收到显著疗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医宗金鉴》谓“是证也,为阴阳错杂之邪,是方也,亦攻补错杂之药……斯为以错杂之药而治错杂之症也。”该方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清夏燥湿化痰,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培土抑木,桂枝熟军相佐,温通心脉止悸,龙骨、牡蛎潜阳镇逆,收敛心气,安神定志。诸药共成疏肝解郁、安神止悸之方。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4%, P〈0.05;两组患者疗程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心悸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作者简介:
大柴胡汤加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5±4.7)岁,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6±4.1)岁,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类型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法
临床医生应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口服红霉素、先锋Ⅳ胶囊,等利胆药物。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1.2.2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大柴胡汤药物组成:醋柴胡12 g,炒黄芩12 g,炒枳实15 g,生大黄10 g,赤芍药10 g,杭白芍药30 g,郁金10 g,姜半夏15 g,苍术、白术各15 g,虎杖15 g,金钱草30 g,鸡内金15 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重症每日2剂。随证加减:气郁腹胀者酌加制香附、川厚朴、莱菔子;肝胆湿热、久炼成石者加海金沙;热毒盛者重用大黄、枳实;胁痛拒按、痛处不移或有包块者加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等活血通瘀之品;胁痛绵绵、口干心烦、舌红苔少者加当归、沙参、天花粉、地骨皮或一贯煎,以养阴护津。俟服药症减则及时健脾助运、益气养阴,投以党参、黄芪、当归白芍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
1.3 评定标准[2]
疗效判定:按照《胆囊炎治疗临床指标》相关标准,疗效评为显效、好转、无效。有效: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胆绞痛、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好转: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胆绞痛、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有所改善,为好转;无效: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胆绞痛、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无好转或发生恶化,体征无恢复正常趋势,为无效。
满意度调查:针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恢复情况、治疗态度、医患关系进行评定,每项20分,总分100,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2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25例(71.43),好转9例(25.71),1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显效15例(42.86),5例(14.29),15例(42.85),总有效率为57.14%。比较2组疗效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
2.2 两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2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30例(85.71),满意4例(11.43),不满意1例(2.86),总满意度97.14%。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57.14),满意2例(5.71),不满意13例(37.15),总满意度62.85%。比较2组数据,差距显著(X2=17.2896,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大柴胡汤[3]具有内泻热结、和解少阳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大柴胡汤主要由柴胡、黄岑、大黄、生姜、白芍、大枣组成[4]。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以化石[5]。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故合并叙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胆汁排泄不畅、消化功能障碍,进食较多食物时可发生剧痛。约有70%的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有结石存在。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胆囊病变较轻者,仅有胆囊壁增厚,重者可以显著肥厚、萎缩、囊腔缩小以至功能丧失。本研究中,分别给予2组患者常规治疗、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效率为57.14%,明显低于观察组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85%,明显低于观察组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896,P<0.05)。
综上所述,在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中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有效性,促进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大柴胡加减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7.14%,对照组为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柴胡汤加减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参考文献
[1]王运仁.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5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09):82.
[2]冯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16):121-123.
大柴胡汤加减 篇4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柴胡牛蒡汤加减;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062-01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由甲状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疼痛性甲状腺炎,研究表明其临床发病率为4.9万~10万,中医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上取得了一定成效[1]。本研究对柴胡牛蒡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线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1.58±5.23)岁,病程5~38d,平均病程(14.6±7.3)d;对照组34例,男8例,女26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5.52±5.46)岁,病程5~36d,平均病程(16.4±7.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片(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2020123,规格5mg/片),每天3次,每次10mg。临床症状缓解后,适当减少药量。4周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柴胡牛蒡汤加减治疗。柴胡牛蒡汤组成为:柴胡10g,牛蒡子12g,连翘12g,板蓝根15g,黄岑10g,玄参12g,蒲公英15g,金荞麦12g,夏枯草12g,赤芍10g,羌活6g,天花粉15g。患者退烧后,去天花粉、柴胡、黄岑;患者出现甲减时,加黄芪、法半夏、云苓;甲状腺结节疼痛时,加当归、陈皮、穿山甲;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4周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复发率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2],痊愈:患者甲状腺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有效:甲状腺疼痛消失,甲状腺肿症状明显减轻,血沉改善在30%以上;无效:临床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以及血沉等指标改善不足30%或均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34例患者中痊愈1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34例患者中痊愈7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有1例发生甲减、2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转氨酶增高,3例胃疼不适,4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复发率2.9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6.47%(P<0.05)。
3 讨论
近年来,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多采用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减量或者停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现象,同时还存在副作用多等问题。中医认为此病发病机制主要为热蕴结颈部,兼风热痰湿上扰等,因此临床应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瘿为治疗原则。而柴胡牛蒡汤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退热的作用;牛蒡子具有消肿解毒、疏散风热及利咽的功效;黄芩具有清肌表之热、上焦之火、消肿清咽等作用;蒲公英、金荞麦及连翘、板蓝根等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具散结消肿的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清热、解毒、镇痛、抗炎之功效。本文研究表明,药柴胡牛蒡汤加减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率高达94.12%,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明显比西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总之,药柴胡牛蒡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鲁建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31):180-18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6-228.
大柴胡汤加减 篇5
关键词:癌症发热,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伴随癌性发热症状, 主要是因患者体质虚弱, 肿瘤细胞生成产物、感染引起发热[1]。此类症状单纯利用抗生素或退热药物展开治疗时疗效不显著, 且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极为不利。我院采取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症发热, 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癌症发热患者64例, 其中男38例, 女26例, 年龄52~81岁, 平均 (62.5±7.4) 岁;体温为37.5~39.1℃, 其中体温在38℃以上者16例, 在38℃以下者48例。肿瘤类型:胰腺癌7例, 胃癌12例, 肺癌19例, 食管癌6例, 肝癌20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体温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展开对比。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患者恶性肿瘤均存在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依据, 患者体温均不低于37.5℃, 且持续时间在7天以上。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发热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展开常规抗癌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包括抗生素及退热药物应用等;观察组将所有退烧药物停用, 采取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小柴胡汤基本方为柴胡20~30g, 大枣5枚, 半枝莲30g, 炙甘草10g, 清半夏20g, 党参15g, 生姜10g, 黄芩10g, 白花蛇舌草30g。柴胡用量为:体温不足38℃者用柴胡20g, 体温在38℃以上者用柴胡30g;对于高热不退患者加用知母10g与生石膏30g;对于湿重患者加用薏苡仁30g与苍白术10g;阴虚便干患者加用生大黄3g、胡黄连10g与生地黄10g。共有7剂, 1剂/d, 用2 000mL水煎制成400mL汤药, 在早晚时分为2次温服, 嘱咐患者饮药后进食1碗热稀粥。
1.4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进行记录, 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体温恢复为正常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体温有明显下降, 临床症状有显著好转;无效:患者体温未见升高或降低, 临床症状未见改变。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 用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内数据展开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体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对比
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 (13.64±1.87) d,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 (8.44±1.32) d, 对比可知,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恶性肿瘤发热包括非感染性发热及感染发热两种, 其中非感染性发热和恶性肿瘤之间有密切联系, 即癌性发热。目前癌性发热发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正气虚弱, 不能和邪气抗争, 致使邪气旺盛而引发高热或发热现象, 时休时作, 易缠绵不愈。
已有临床实践证实, 癌性发热应用退热药物或抗生素行西医治疗时效果不明显, 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时, 总有效率为68.8%, 这与上述理论一致。在此疾病治疗中, 中医辨证治疗可发挥显著优势, 特别是在此病正邪相争时利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 或扶正或祛邪, 或两者并用, 治疗效果往往十分理想。小柴胡汤属于千古名方, 目前在临床中仍有广泛应用[2]。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 利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主要由柴胡、大枣、半枝莲、炙甘草、清半夏、党参、生姜、黄芩、白花蛇舌草组成, 柴胡微寒味辛, 用量相对较大, 有和解少阳发挥退热效果;党参与大枣、炙甘草相配合, 可扶正祛邪、益气滋阴, 避免邪气入内;用药时加入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 可促使患者机体抗癌能力增强, 对癌性发热加以控制;诸药合用可共奏扶正祛邪、和解少阳、疏理三焦、和畅气机、宣通内外、和胃降逆、调达上下功效。在煎制药物时要浓煎, 长时间煎制可促使药液不断浓缩, 或去渍后再煎, 发挥调和效果, 从而有效降低给患者胃肠道造成的刺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小柴胡汤有明显的抗炎解热效果, 可对组织血管通透性及细胞内外环境予以有效改善, 可对机体的免疫机制予以有效调节, 促使机体的抵抗力增强, 还可对肿瘤转移及增殖发挥有效抑制作用。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这一数据明显比对照组高, 同时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 这揭示利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可促使肿瘤患者生命有效延长, 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 在癌症发热治疗中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患者体温可快速恢复正常,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馨月.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发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3, 34 (12) :2276-2277.
大柴胡汤加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75例中风后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40例, 女35例;年龄30岁~65岁;均有头晕目眩、恶心等感觉, 符合诊治标准且确诊为中风后眩晕。患者均了解自身病情, 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37例, 对照组38例, 2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 患者每日3次口服地芬尼多片, 每次25 mg, 连续治疗7 d, 直至眩晕症状消失。
观察组:在服用地芬尼多片 (参照对照组) 之外, 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柴胡汤方剂:柴胡25 g、黄岑14 g、半夏16 g、人参10 g、甘草12 g、大枣5枚和生姜18 g。每日1剂, 加水800 m L, 浸泡20 min~30 min, 煎煮15 min, 取600 m L分3次服用, 连续服用7 d。药量结合患者病情而适当增减, 同时对于有其他合并症患者可增减药物及使用量。如患者面色苍白、心悸失眠, 多半是气血较虚, 可添加黄芪、当归、白术、陈皮;若患者明显咳嗽, 则去掉人参、生姜和大枣, 添加干姜和五味子;渴则以花粉代替半夏;微热不渴则加桂枝代替人参;患者有腹痛等症状, 应去黄岑, 加芍药;若患者肾虚, 有多梦、健忘、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可适当加入黄柏、熟地黄、枸杞子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显效:患者病情得到了极大改善, 眩晕时间明显缩短, 旋转感觉消失但稍有头痛昏沉之感, 不耽误正常生活。有效:患者在疗后略有起色, 眩晕次数及持续时间有所减少但不稳定, 生活可以自理。无效:病情无显著变化, 甚至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观察分析, 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均有所缓解, 对照组治愈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 总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存在显著差 (P<0.05) 。见表1。
3 讨论
中风可分为外风和内风, 前者多由风邪所致, 后者属于内伤病证, 一般所说中风是指后者。饮食不科学、过度劳累、情志郁怒、血液瘀滞都会引起中风, 中风者常有肢体麻木、突然昏厥、口舌歪斜等表现[3]。对于一些年纪较大者, 身体免疫力及组织功能有所衰减, 容易合并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 在中风后易出现眩晕情况, 经常是反复发作, 有一定的治愈难度。按照眩晕程度可分为: (1) 轻度眩晕, 患者闭眼休息后头晕眼花感觉会明显削弱或者消失; (2) 重度眩晕, 患者难以站立, 感觉自身在不断旋转。眩晕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 长期下去还可能会损坏神经系统, 需及时治疗。关键在于疏肝调气、化痰健脾、肝脾同治, 《伤寒论·少阳篇》:“少阳之为病, 口苦, 咽干, 目眩”, 而小柴胡汤则主治少阳病[4]。
小柴胡汤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具有和解少阳、和胃降逆之功效, 用于治疗中风后眩晕颇为有效, 方剂主要有柴胡、黄岑、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和大枣。柴胡味苦微寒, 可疏肝调气、排解忧郁, 为君药;黄岑苦寒, 可疏肝利胆, 具有养阴退热、清热解毒之功效, 为臣药;人参、甘草具有补气和中之用, 阻止邪风入里, 为佐药;半夏味辛性温, 可和胃健脾、化痰止呕, 从而缓解恶心症状, 防止患者呕吐;再配以生姜、大枣之辛甘, 以水煎服成汤,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可调达上下、宣通内外, 畅三焦、化痰浊, 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该方剂要灵活应用,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予以相对应的治疗。当患者痰浊时, 可添加陈皮、白术、茯苓, 陈皮理气调中, 白术健脾益气, 茯苓健脾养胃;枸杞有明目利肾之功效, 适量添加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患者;龙胆草清热降湿, 适量添加可抑制肝阳上扰;葛根能够健脾养胃、益气补血, 适量添加可解决气血亏虚的问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37例中风后眩晕患者加用小柴胡汤治疗, 30例痊愈、5例显效、2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8例患者中, 19例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81.6%。相比之下,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可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 疗效十分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治疗中风后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75例中风后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柴胡汤可有效治疗中风后眩晕, 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加减。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中风,眩晕,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朝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 (8) :115-116.
[2]王爱玲.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5) :151-152.
[3]杨军伟.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2) :2948-2949.
小柴胡汤加减在骨科的应用探讨 篇7
1 肋软骨炎
患者男性, 32岁, 工人。2011年4月18日就诊, 两胁疼痛, 伴胸膺肋骨隆起, 掀肿红痛, 胸闷不适, 善太息, 舌质紫暗, 苔白腻, 脉弦滑。属于少阳经脉分布之处, 中医属于气郁血瘀痰阻经脉, 治疗以和解少阳, 活血化痰为法, 投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加入四逆散理气解郁, 方药:柴胡24g, 黄芩15g, 半夏12g, 人参12g, 白芍18g, 枳实24g, 穿山甲6g, 当归12g, 川芎12g, 郁金12g, 元胡15g, 大枣5g, 生姜6g, 水煎服, 日一剂, 服药10剂后, 症状明显减轻, 再守上方服6剂, 症状消失。
[按]现代医学肋软骨炎属于中医的胸肋骨痹。相当于足少阳经脉分布之处。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 其支者, 下胸中, 贯膈, 络肝, 循胁里。中医认为是湿热瘀血凝滞于经脉为主要致病因素。其治疗大法, 以和解少阳之经为主, 投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四逆散疏肝理气, 解郁止痛, 加入穿山甲, 川芎, 当归, 元胡活血化瘀止痛, 效果如鼓应桴。
2 颈椎病
患者男性, 56岁, 2011年2月24日就诊。患者颈肩部疼痛1年余, 伴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 上肢麻木, 舌红, 脉弦。X线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 证系正气先虚, 外邪乘虚而入少阳经络, 气郁痰阻, 气血闭阻成疾。投柴胡12g, 黄芩12g, 半夏12g, 人参15g, 白芍24g, 枳实30g, 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30g, 葛根30g, 桑枝15g, 川芎12g, 大枣5g、水煎服, 日一剂。服药10剂后, 症状明显减轻, 再守上方服20剂, 肩部疼痛, 上肢麻木, 未见复发。
[按]颈椎病是慢性筋骨病 (骨退行性病变) 属于中医“骨痹”、“骨痿”范畴。风寒湿三气侵袭为外因;经络闭阻, 气血失畅, 是主要病机。气虚血瘀, 本虚标实是颈椎病的主要病理环节;《黄帝内经》云:“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经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 益气温经, 和血通痹, 加葛根缓解颈项强痛等症状, 两方和用, 相得益彰, 效果满意。
3 腰椎间盘突出
患者, 48岁, 农民。2011年4月8日就诊。患者腰部疼痛1年, 劳累后加重1个月余, 伴下肢麻木不适, 腰膝酸软无力, 畏寒, 舌质淡薄, 脉沉弱。MRI:L4~5, 腰椎间突出, 黄韧带轻度增生。证系气血不和, 肝肾不足, 经脉空虚, 寒湿入侵, 日久瘀血凝滞经脉, 血气壅阻而成。治以和解少阳, 益肝肾, 补气血, 止痹痛。方用小柴胡汤和独活寄生汤加减:柴胡12g, 黄芩15g, 半夏12g, 人参12g, 独活12g, 寄生15g, 生地12g, 肉桂3g, 杜仲12g, 牛膝15g, 白芍15g, 防风15g, 川芎15g, 茯苓12g, 甘草6g, 水煎服。服药15剂后, 症状明显减轻, 再守上方服20剂。腰痛及下肢麻木已瘥。
[按]腰椎间突出属于中医“骨枯”、“骨极”的范畴;《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胸胁肋髀膝外至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 小指次指不用”。腰腿痛属于足少阳经者, 其疼痛部位是以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和足部外侧放散掣痛为特征。其病因大多由于气血不和, 经脉空虚, 寒湿之邪乘虚而入, 或劳累过度内伤肝肾, 筋脉失养而成。故遵守少阳经的治疗原则, 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用独活寄生汤祛风湿, 止痹痛, 滋补肝肾, 补气血, 两方和用, 效果满意。
4 外伤引起发热不退
患者男性, 30岁, 农民。2012年5月18日就诊。外伤后发热不退1月余, 1月前由于外伤脑震荡, 遗留低热不退, 伴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口苦, 舌质淡红, 脉弦数。证系少阳经证;故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4g, 黄芩12g, 半夏12g, 人参15g, 银柴胡15g, 胡黄连12g, 白芷15g, 甘草15g, 生姜6g, 大枣5g, 水煎服。日一剂, 服药5剂后, 诸证悉除。
[按]外伤后发热, 伴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口苦, 脉弦, 均是小柴胡汤主证, 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银柴胡, 胡黄连, 清虚热, 白芷通气以升清阳, 诸药和用, 效果更佳。
2 体会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以《伤寒论》原文主治“口苦, 咽干, 目眩”, “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食, 心烦喜呕, 休作有时, 苔白, 脉弦等脉证”和《伤寒论》101条中所言“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这一理论为依据, 笔者近年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肋软骨炎,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外伤后发热不退均获良好疗效。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说;“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在临床各科疾病中, 它们症状表现复杂, 难以入手, 但从病因、经络部位、症状表现分析, 只要具有小柴胡汤证的特征, 就可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 皆获得明显疗效, 体现了中医学的“异病同治”思想。
摘要:阐述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 治疗肋软骨炎,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外伤后发热不退等骨科疾病, 取得明显疗效。
大柴胡汤加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 均可服用中药治疗, 排除严重心、肝、肾病者及不能服用中药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男36例, 女24例;年龄38~52岁, 平均年龄 (44.3±4.5) 岁;脑叶9例, 丘脑5例, 梗死部位基底节区者35例, 脑干6例, 多发性梗死5例;基础疾病糖尿病者23例, 高血压者31例, 冠心病者6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年龄37~49岁, 平均年龄 (43.6±4.8) 岁;脑叶11例, 丘脑3例, 梗死部位基底节区者35例, 脑干5例, 多发性梗死6例;基础疾病糖尿病者25例, 高血压者28例, 冠心病者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疗法, 包括溶栓、脱水、降压、抗凝及服用神经药剂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疗法, 具体药剂为:生牡蛎30g、石决明30g、石菖蒲10g、酒大黄10g、党参12g、桃仁10g、枳壳12g、赤芍12g、瓜萎30g、黄芩10g。辨证加减:若患者痰热较重, 加竹沥12g、胆南星15g、川贝母10g;若患者心烦, 则加炒栀子12g;若患者头痛较重, 则加夏枯草12g、羚羊角粉5g;若患者肝阳上亢, 则加珍珠母30g、钩藤10g;若患者手脚肿胀, 则加薏苡仁30g、泽泻15g、茯苓12g;若患者大便溏泻, 去酒大黄, 加山药15g、炒白术12g;若患者瘀血较重, 则加地龙10g、丹参30g、鸡血藤30g。取500mL水煎煮, 分早晚2次服用, 每天1剂。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CSS评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4]进行评价患者的CSS评分, 治疗后差值越大即代表改善程度越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 且能自理日常生活;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及患肢肌力提高2级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患肢肌力提高1级以上;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4周的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有所降低, 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s)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愈31例, 显效19例, 有效7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00% (57/60) ;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 显效14例, 有效15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6.67% (46/60)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2924,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指组织软化坏死, 局部脑组织缺血或缺氧均可引起脑梗死的发生, 分为动脉硬化性血栓脑梗死、脑栓塞[5]。脑梗死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致残率, 且治疗后复发率也极高。常规治疗包括溶栓、脱水、降压、抗凝及服用神经药剂等, 并不能有效治愈脑梗死[6]。因此, 有效治疗脑梗死、降低复发率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研究显示, 中药治疗脑梗死具有特殊的功效, 可有效缓解脑梗死引发的血瘀、热痰等一系列反应。
本研究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 方中富含多种中药, 石决明、石菖蒲清热镇静、降血压, 酒大黄、黄芩解毒消痈, 党参健脾益肺、补中益气, 赤芍活血祛瘀、清热凉血[7,8], 山药、炒白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 夏枯草、羚羊角粉散结消肿, 诸药合用, 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 疏通经脉[9]。结果表明,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常规治疗患者的C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患者,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明显。
综上所述,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值,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谦谦.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 (5) :894-896.
[2]张晓云, 林钰久.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8) :1224-1227.
[3]张春良, 刘宏顺.大黄通腑汤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害8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12, 53 (6) :499-502.
[4]刘辉武, 马柏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4) :626-627.
[5]何小刚, 蔡秋芳, 马海蓉, 等.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 (瘀热证) 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 (10) :1938-1940.
[6]张松青, 杨飞燕, 陈楚权, 等.土家“二七补阳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 (6) :1060-1062.
[7]王洪涛, 陈凡, 刘行高, 等.针灸联合五虫通络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牛津残障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 (1) :66-68.
[8]高成森, 任小斐, 朱敬云, 等.补阳还五汤联合经颅脑超声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 (21) :119-120.
大柴胡汤加减 篇9
关键词 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清热化痰/治疗应用 医案
笔者自2001年以来,以柴胡陷胸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19~58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年,多在1年以内;60例中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26例,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21例,房性早搏8例,房扑4例,房颤1例。
治疗方法:选用《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组成:柴胡9g,半夏9g,黄连9g,瓜萎30g,黄芩6g,桔梗6g,枳实10g,生姜3g。加减应用:兼有气阴两虚加太子参15g,寸冬、玉竹各10g;兼痰阻气机胸阳不振加薤白15g,枳壳、桂枝各10g;兼痰湿困脾;水气凌心加苦参、云苓、桑皮各10g;兼阴盛格阳,虚阳外越者加龙骨、磁石各10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并评判疗效。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变化为无效。
结 果
本组病人60例,其中治愈43例(71.6%),好转15例(25.1%);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本组病例均属单纯中药治疗或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
典型病例:患者,男,32岁,农民,1995年7月1日初诊。半月前因感冒并发扁桃腺炎,经口服冬凌草片、复方新诺明治疗痊愈。3天前因开山放炮受惊而诱发心悸、胸闷、乏力,伴有心烦欲吐、口苦便秘、头晕失眠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心电图检查: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药用全瓜蒌30g,黄连9g,半夏9g,黄岑6g,枳实10g,柴胡9g,桔梗6g,生姜3g,7剂。二诊胸闷、心悸、心烦明显减轻,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6次/分,原方继服5剂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并嘱其节饮食、适寒温,畅情志并随访3年未发。
讨 论
大柴胡汤加减 篇10
病例1 患者, 女, 33岁。因“间断双手掌双足脓疱2年半, 对称性肩、颈部及腰部疼痛2年, 加重半年”于2011年6月17日就诊。患者2年半前无诱因出现双手掌、双足脓疱, 2年前出现右肩部疼痛, 逐渐发展至双肩、颈腰部, 晨起及休息时加重, 活动后减轻。2010年11月出现右锁骨处肿痛, 活动受限, 某医院诊断为“右锁骨及第一肋骨慢性骨髓炎”, 并行骨移植手术。术后1个月双肩、颈、腰部疼痛加重, 双手、左下肢及右肩部手术切口处有脓疱。2011年1月住某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红细胞沉降率 (ESR) 11mm/h, C反应蛋白 (CRP) 5.56mg/L (正常0~8mg/L) , 类风湿因子 (RF) (-) , 人白细胞抗原B27 (HLA-B27) (-) 。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结构完整, 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下关节面未见明显斑片状硬化, 关节间隙无狭窄。左髂骨骨岛 (左侧髂骨类圆形钙化, 边界清晰) 。诊断为SAPHO综合征, 予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柳氮磺吡啶 (SASP) 等治疗1周, 病情好转出院。现双手掌及双足脓疱, 双肩, 颈部, 腰部疼痛, 右胸锁骨处压痛, 时有胸闷憋气。近两年每于月经前外阴出现无痛性硬肿块。白带量多, 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黄厚, 脉沉细。口服SASP 750mg, 每天3次, 扶他林肠溶片50 mg, 每天3次, 阿仑膦酸钠 (福善美) 70mg/W。辨证为肝胆气郁, 营卫失和, 湿热痹阻。治以疏肝利胆, 调和营卫, 清利湿热。方用柴胡桂枝汤合二妙散加减:柴胡、黄芩、半夏、党参、桂枝、白芍、秦艽、片姜黄、海桐皮、苍术、黄柏各10g, 穿山龙、金雀根各30g, 威灵仙15g, 炙甘草6g。服药1月, 自停SASP、福善美, 双手掌及双足脓疱消失, 无胸闷憋气, 体力增加, 颈腰痛减轻, 双肩颈部仍感麻木, 白带量多, 外阴、肛门有硬肿块, 大便不成形。舌淡红, 苔白偏黄, 脉沉细。守方去秦艽、片姜黄、海桐皮, 加苦参、车前子、皂角刺各10g, 葛根15g, 再服14剂。颈肩、腰痛均好转, 掌足有散在脓疱, 外阴经前无痛性硬肿块减轻, 白带减少, 大便成形。继以上方加减治疗至今, 病情稳定。
病例2 患者, 女, 66岁。因“反复腰骶部疼痛28年、前胸部疼痛20年, 加重1月”于2007年10月9日就诊。患者1979年劳累后出现腰骶部疼痛、发僵, 严重时不能久坐、弯腰, 影响睡眠。1981年症状加重, 伴午后低热、盗汗, 实验室检查:ESR 34mm/h, 腰椎X线平片:L5前缘及以下骨质破坏, L5-S1椎间隙变窄, 行抗结核治疗3年, 疼痛逐渐缓解。1984年间断出现胸锁关节和胸肋关节灼痛, 手提重物时加重。1988年复查骶髂关节X线平片发现“耻骨联合及右骶髂关节间隙狭窄”, 曾就诊于多家医院未能确诊。2000年后背出现片状有鳞屑皮疹, 外用激素治疗后好转。2003年6月劳累后再次发生胸部疼痛, 且较前加重, 实验室检查:ESR29mm/h, 结核菌素试验 (PPD) (+) , CT:胸骨柄、锁骨骨质破坏, 腰骶椎体及附近多处骨质增生硬化吸收区;双骶髂关节面模糊, 边缘增生硬化, 关节间隙模糊、变窄。骶髂关节面下小囊变区。骨显像:L4、双侧骶髂关节、双侧胸锁关节、胸骨、多处肋骨见多发放射性浓聚区。因疼痛反复发作, 遂于2004年9月住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 诊断为SAPHO综合征。予SASP和沙利度胺治疗2年, 症状好转, 但因皮疹而停药。近1月腰骶部、前胸部、胸骨后疼痛加重。实验室检查:ESR 47mm/h, CRP 8.28mg/L。骨密度示:股骨区骨质疏松明显。全身骨显像:胸骨下段相当于第6/8/10胸椎、第四腰椎、左侧骶髂关节及右侧坐骨可见异常放射性增高及浓聚区, 性质待定。予口服阿仑膦酸钠 (福善美) 70mg/W, 硫酸氨基葡萄糖 (维固力) 胶囊300mg, 每天3次治疗。现全身疼痛, 以胸肋部、腰骶部为重, 尤其后背明显, 躺卧后翻身受限。行走困难, 持杖来诊。胸闷憋气, 心烦易怒, 口干汗出, 脱发, 肢体怕冷, 大便干燥。舌红暗, 苔薄白, 脉沉细。辨证为肝郁气滞, 营卫失和, 肝肾不足, 寒湿阻络。治以疏肝理气, 调和营卫, 补益肝肾, 散寒除湿。方用柴胡桂枝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柴胡、桂枝、羌活、独活、当归、川芎、秦艽、防风、枳壳、女贞子、补骨脂各10g, 生地30g, 桑寄生、白芍、生白术、续断各15g, 细辛3g, 炙甘草6g。加减服药3月余, 怕冷感缓解, 身痛明显减轻, 活动不受限, 可以自己步履, 翻身自如, 但起床仍费力, 口干, 大便不畅。2011年3月18日复诊, 诉2周前感冒, 现寒热往来, 咽痛、流涕、汗出、恶风、腹胀、大便不畅。舌苔白腻, 脉细弦。证属少阳郁热, 营卫不和, 夹有湿热毒邪。方用柴胡桂枝汤合平胃散加减:柴胡、黄芩各12g, 半夏、苍术、厚朴、枳壳、菖蒲、郁金、连翘、白僵蚕、蝉蜕各10g, 桂枝、白芍各15g, 生薏苡仁、金银花各30g, 炙甘草5g, 加减服用3个月, 未再发热, 仅感背部酸痛。以上方加减治疗至今已有5年, 周身紧束僵硬感明显好转, 可步行4000余米, 化验ESR 30~42mm/h, CRP 4.43mg/L。生活自理, 病情稳定。
2 分析与讨论
2.1 西医诊断与治疗
SAPHO综合征即滑膜炎 (synovitis) 、痤疮 (acne) 、脓疱病 (pustu-losis) 、骨肥厚 (hyperostosis) 、骨炎 (osteitis) 综合征, 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骨关节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由Chamot等在1987年首次命名[1]。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人, 男女均可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临床表现包括骨关节病变和皮肤表现, 间断性发作和缓解, 可迁延多年。骨关节病变表现为受累骨关节处肿痛、压痛。最常见的是对称性前上胸壁肿痛, 病情严重者可因局部骨肥厚压迫邻近神经血管结构, 引起上胸壁及上肢的疼痛和水肿 (即“胸出口综合征”) 。其次为脊柱受累, 表现为相邻两椎体融合, 以胸椎最多见, 腰椎、颈椎亦可累及。皮肤病变包括掌跖部脓疱病、脓疱性牛皮癣、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及化脓性汗腺炎等。但皮肤病变并非为确诊所必需[2]。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白细胞 (WBC) 、ESR正常或稍增加, CRP可升高。RF、抗核抗体 (ANA) 大多为阴性, HLA-B27阳性率为30%。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骨骼损害的主要方法, 在中青年主要发生于胸锁肋关节部位 (65%~90%) , 其他依次是脊柱 (33%) 、骨盆 (13%~52%) 、长骨 (30%) 和扁骨 (10%) , 特征性的表现为骨质增生和骨炎。胸锁肋关节部位病变是较特异的改变:病变初期X线光片可见局限于肋锁韧带骨化或附着点处骨密度增加, CT可见软组织肿块, 伴有新生骨形成。第二期, 病变累及胸锁关节, X线光片可见关节面不规则破坏, 关节旁骨质硬化, 第一肋软骨硬化。第三期, 连续的骨硬化、骨质增生累及锁骨内侧段、胸骨及上肋骨, 附近关节关节炎[3]。部分患者脊柱和骶髂关节也可受累, 故多数学者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属于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治疗以非甾类抗炎药或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及细胞毒类药物 (CTX、MTX) 为主, 部分病情严重者也可加用激素[2]。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病例1以反复的掌足脓疱, 对称性肩、颈、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并出现右锁骨处肿痛, 行骨移植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病例2虽无典型的脓疱性皮肤表现, 但骨关节症状如腰骶、前胸、胸肋部疼痛明显, CT示胸骨柄、锁骨骨质破坏, 腰骶椎体及附近多处骨质增生硬化吸收区;双骶髂关节面模糊, 边缘增生硬化, 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因此均符合SA-PHO综合征的诊断。
2.2 诊断难点
SAPHO综合征属于罕见疾病, 由于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 易导致误诊和治疗延误。骨关节病变和皮肤损伤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皮肤病变与骨关节病变同时发生, 也可发生在骨关节病变之前或之后。胸锁肋关节部位病变是SA-PHO综合征骨关节病变较特异的改变, 其他依次是脊柱、骨盆、长骨、和扁骨, 即使没有典型的皮肤损害, 出现以上部位的骨关节疼痛, 亦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临床上患者常以皮肤病变或骨关节局部非创伤性肿痛就诊,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多具有间断性发作和自行缓解的特点, 全身症状少见。
对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对不典型病例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 都应把患者看做一个整体, 尽量将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用“一元论”来解释, 如SAPHO综合征既有皮肤损害又有骨关节病变, 不能单一的诊断为皮肤病, 亦不可只诊断为骨病, 因此, 应加强对SAPHO综合征的认识, 提高此病的早期确诊率。
2.3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中医古代文献对本病没有相应病名的记载, 根据其骨关节病变可归属于“痹证”, 其皮肤病变归属于“粉刺”、“脓疱疮”等范畴。有学者报道[4], 其病机是湿热蕴结证, 主要为湿、热、毒三邪合犯。董振华教授认为, 从经络循行而言, 人身颈项、后背、腰部及臀部为足太阳膀胱经脉走循之处;肩背两侧、胸胁为足少阳胆经脉所过之处。SAPHO综合征的骨关节病变主要累及前上胸壁、颈背、脊柱和骶髂关节等部位, 均为太阳经和少阳经循行部位。风寒湿热毒邪侵袭人体, 痹阻于经络, 导致营卫气血功能失调, 太阳、少阳经气不利,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 故而循行之处疼痛反复发作, 缠绵不愈。关于掌跖脓疱病, 即《灵枢·玉版第六十》所云:“阴阳不通, 两热相搏, 乃化为脓。”《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记载有:“此证生于指掌之中, 形如茱萸, 两手相对而生。亦有成攒者, 起黄色白脓疱, 痒痛无时, 破津黄汁水, 时好时发, 极其疲顽, 由风湿客于肌腠而成。”因此SAPHO综合征病机主要为枢机不利、营卫不和、风湿热毒阻络。
2.4 中医药治疗启示
两例SAPHO综合征患者均采用柴胡桂枝汤为主加减治疗, 本方出自《伤寒论》原文第146条:“伤寒六七日, 发热, 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系指伤寒日久, 太阳表邪未解, 部分病邪传入少阳, 而见太阳少阳两经之并病, 方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合方组成。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 疏散邪热, 清利肝胆;以桂枝汤调和营卫, 通利气血, 通络止痛。两方合用后则调达枢机, 宣通营卫, 其效益彰。条文中有“支节烦疼”一语, 烦, 犹剧也, 即四肢关节的剧烈疼痛, 与SAPHO综合征导致胸胁、腰背、肢节疼痛的临床表现颇为相符。
病例1除了气血痹阻而见“支节烦疼”外, 同时兼有双手掌、跖脓疱, 白带量多, 大便溏薄等症状。少阳枢机不利而湿热蕴结, 外不得宣泄, 阻于肌表而生脓疱;内不得通利, 困阻于脾, 健运失常而便溏;湿热下注则白带量多。故用柴胡桂枝汤理气机、通血痹, 加苍术、黄柏、苦参、车前子等清热利湿热之品, 则少阳得疏, 营卫和谐, 气机得以升降, 湿热乃除。病例2初治时因兼有后背、腰骶部疼痛剧烈, 活动受限, 乃病程日久, 累及肝肾、筋骨, 故合用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强腰脊;其后因外感湿热毒邪, 少阳、太阳经气郁滞不通, 复以柴胡桂枝汤合平胃散加减两解太少、燥湿清热解毒, 坚持守法守方, 终使病情趋于缓解和稳定。提示遇到疑难病或罕见病, 一定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遣方用药, 方可收效。鉴于本病病程绵长、反复发作的特点, 其远期疗效仍待观察。
参考文献
[1]Chamot AM, Benhamou CL, Kahn MF, et al.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 syndrome.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85cases[J].Rev Rhum Mal Osteoartic, 1987, 54 (3) :187-196.
[2]刘蕊, 刘湘源.滑膜炎-痤疮-脓疱疹-骨肥厚-骨炎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40 (6) :652-653.
[3]王恩成.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综述[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 (12) :1903-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