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信息协调

2024-08-28

技术信息协调(通用7篇)

技术信息协调 篇1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 各行各业都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与科技发展的时代,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也不例外,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电网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系统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系统功能与应用成效。随着我国大电网不断发展, 该研究将有效提高调度计划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系统

随着北京电网网架规模的不断扩大、网架结构的日益复杂, 仅依靠人工编制调度计划, 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科学、公平、安全、经济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北京市调根据电网运行状况的变化趋势, 以风险预估与防范、动态决策技术为依据, 自适应地决策电网的调度方案和风险控制策略, 突破单纯日调度计划的模式, 与国电南瑞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年、季、月、日、滚动等时序递进式协调优化的调度决策技术。该系统可以统筹安全、经济、节能与网损等多目标优化的发电调度技术, 实现调度计划与调度运行工作的紧密衔接。

1 信息化时代下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意义

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工作中, 年、月、周、日、日内等计划多为手动编制, 且计划经常会出现较大变动, 如系统负荷预测偏差、机组启停时间与顺序、输变电设备停复役时间的变动等, 客观上造成部分发电机组无法完全执行事前制定的发电计划。

在实时调度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机组跳机、来风突增、联络线突变等调整困难的情况, 若不借助相应的协调优化手段, 运行人员仅依靠调度经验去处理, 会造成系统整体优化空间小、精确性、经济性较差等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 我们提出了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的概念, 根据年度机组检修计划安排好每个月机组开停机计划, 这是我们基于负荷预测、电网方式与机组检修情况做出的判断。为了使得优化的深度有所增加, 我们在月计划上面叠加上周计划和日前计划, 这两个短期计划始终围绕上一级计划波动, 以上一级计划的大方向作为基础。为了将计划安排的更加精益, 我们在日前计划的基础上叠加上日内滚动计划, 对一天的每个时段都进行精细的计划。最终形成年、月、日、日前滚动发电计划协调优化模式, 由远及近、逐级校验、各级协调、动态优化, 实现风险预防、逐级预控、闭环校正。

2 发电计划系统功能结构

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系统由中长期发电计划、日前发电计划、日内实时滚动发电计划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其中中长期发电计划模块包括年度机组检修计划、合同电量管理、月度机组组合管理等。

年度机组检修计划与月度机组组合方案主要依靠发电计划专工综合考虑设备检修周期、负荷率、系统负荷预测、年度合同电量等进行编制。在“年度-月度-日前-日内”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编制过程中, 月度机组组合通过SCUC算法, 以年度合同电量分解到月度的计划电量完成率为优化目标, 确定未来月份机组组合方案。月度发电计划与机组组合为日前计划编制提供基础信息, 向日前计划传递最新的建议电量信息, 日前计划模块综合考虑“三公”调度与电网安全约束, 以节能、“三公”电量或者购电费用最低等为优化目标, 编制日前发电计划。日内发电计划沿用日前计划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 根据电网实时运行情况滚动修正日前计划, 利用AGC机组快速调整偏差。

3 日内计划编制原理

3.1 日前与日内计划数据衔接

在日前发电计划的基础上, 基于增量模型进行微量调整, 形成日内滚动计划。日内计划编制时需要获取大量日前数据, 包括日前系统负荷预测、机组发电计划、风电计划、联络线计划、机组运行状态以及爬坡速率、可调出力等技术参数数据。

日内与日前计划的调整量计算公式采用日内超短期负荷预测与日前负荷预测之间的偏差、联络线偏差、风电运行偏差、跳机偏差累加。

日内计划在获取上述日前数据和调整量之后, 还要获取电网的实时态数据, 主要包括电网拓扑变化、母线实际负荷数据等, 对日前计划进行准确修正。

3.2 日内滚动计划目标与内涵

针对实际需求, 滚动计划采取多目标函数, 即能耗最低、成本最低等。在系统运行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优先调整AGC机组出力进行偏差消除, 以减少工作量。如果系统的负荷偏差超过一定值, 则启动滚动计算。滚动计划采用增量模型算法, 即在日前计划的基础上, 对负荷预测偏差或者机组出力偏差进行增量调整, 不重新分配计划出力, 实现发电计划的实时动态修正。

3.3 日内滚动计划功能流程

日内滚动计划流程首先是导入初始计划, 自动导入火电计划、风电计划、获取系统实时数据, 实现有序协调、深度衔接。然后计算系统偏差, 系统根据事前机组排序、日前机组出力申报、机组剩余容量约束、固定出力机组约束等参数, 形成机组优先级。上述三个基本流程结束后, 系统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偏差量优化分配, 并对分配后的计划进行基态安全校核、N-1安全校核与优化, 校核后的发电计划通过EMS系统或者网厂互动平台进行发布, 保证机组精确执行。

4 系统应用及效果

该系统在北京电网实际运行后, 在“三公”调度与生产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妥善解决了“三公”调度在机组电量和负荷两方面的要求, 保证机组负荷与电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均衡分布, 提高了发电计划编制工作的精益化水平。日前滚动计划模块, 将调度员从重复性的修改曲线与电话联系中解放出来, 运行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力系统的宏观把握上, 从思考如何调频转向分析如何将调频工作做得更好。

5 结语

目前已进入大电网信息化时代, 电网耦合度日益增强, 对调度计划工作更高要求。通过对年度、月度、日前、日内计划之间关系分析, 明确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研究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北京电网实际, 对系统的功能架构、关键功能模块、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系统通过时序协调优化发电计划, 实现电网调度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减轻调度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满足调度计划精细化发展的要求, 有力的保障了首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之栩, 李丹, 梁吉.华北电网日内发电计划及实时调度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2]管益斌, 王岗, 李强.江苏电网月度机组组合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技术信息协调 篇2

公路项目的安全性评价是从行车安全性的角度对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成果及运营公路进行评价, 达到减少交通事故, 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的目的。随着我国新建公路和运营公路的快速增长, 对公路的安全性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公路运行速度V85预测计算是公路安全性评价首先面临的问题, 研究者提出了许多运行速度预测的数学模型, 论证了不同自然条件、不同铺装材料和不同车辆对运行速度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 这些模型大部分是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进行计算与分析。即便采用程序计算, 输出的结果也是表格, 抽象繁琐。主要表现的问题有:

( 1) 由于缺乏空间图形的支持, 表格形式的运行速度不形象直观, 难以进行结果的总体校审与宏观评价;

( 2) 计算中不能充分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

( 3) 表格的格式交付, 难以直接进行后续空间分析应用拓宽的条件。

目前市场上的公路安全性分析系统主要是纬地软件的Hint SF, 该软件实现了根据设计平纵的CAD成果自动计算分析线路的运行速度, 极大地简化了计算的复杂程度。但是该软件单纯由路线几何条件计算结果, 缺乏模型拓展的空间。此外, 输出的成果是电子表格, 依旧不能直接进行后续空间分析应用。

GIS ( 地理信息科学) 具有良好的空间展示、信息处理、空间分析、地学统计等特点, 在公路路线运行速度的预测中, 可以实现模型编程、属性处理、图形查询与展示等一系列环节, 极大方便了公路路线运行速度的应用。利用几何信息同时, 实现各类属性与图形单元的对应, 是基于GIS进行路线运行速度分析的特点之一。本文对GIS技术在公路运行速度预测中的流程、方法、关键点进行初步探讨, 并以某地公路进行了计算, 对提出的相关方法和思路进行验证。行有良

2 基于GIS的公路运行速度计算

以GIS为基础平台, 将路线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速度计算模型中的各类影响因子综合, 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速度预测模型的程序, 然后计算得出空间分布的运行速度结果, 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输出。具体的流程如图1:

2. 1 路线计算单元确定

目前, 路线设计主要是使用二、三维CAD分别进行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 平面线中包含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纵面包含竖曲线和直线。如何将路线设计的平、纵成果转换为可用的GIS数据, 是首要问题。总体原则是依据速度预测模型的需求, 将平面线和纵面线各自进行单元划分, 然后再将两者取交集, 修改整理后形成最终的路线计算单元。

2. 2 计算相关要素

许多速度计算模型中都包含地理气象环境因子、车辆因子和其它因子。地理气象环境因子 ( 如风场、雨雪雾分布、限速区、交通网络等) 数据采集或收集以后, 一般形成矢量或栅格数据格式, 叠加在一起, 如图2。这些地理数据可以通过空间连接 ( join on spatial location) 与路线计算单元相挂接。车辆因子 ( 如车辆加速度、制动类型) 需要明确不同车型的相关参数, 一般是基于统计、测试基础上的经验值。其它因子包括路面材料、路面状况、驾驶员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计算模型选取不同的因子。

2. 3 建模计算

GIS优异的二次开发支持是其一大特点, 主流GIS平台都支持脚本程序或者独立应用程序的编写。工程人员只需要将速度预测模型利用VB、Python、C / C + + 、C#等编程语言进行编码实现即可。

2. 4 运行速度计算

调用编写的程序模块, 读入计算单元, 输入初始速度、车辆加速度等设定值, 循环执行得出各单元的运行速度结果。

2. 5 问题定位与分析

依据计算的速度, 结合该公路的设计速度等, 进行分级渲染和空间查询, 快速定位运行速度问题区段。对于问题区段进行缓冲区分析, 叠加其它数据, 计算影响范围内的匝道口、路政管理处、清障点等兴趣点。

2. 6 成果输出

利用GIS强大的样式管理器, 选择适当的符号样式和图形图表, 输出相关速度数值表、分级渲染图、超速或低速缓冲区图、危险区段点状图、速度曲线图、直方图、多维图等多种形式的成果。依据关注点的不同, 可以输出关于计算单元的驶入速度、驶出速度、中间速度、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等等数值的结果图。

3 基于GIS的公路运行速度计算关键点

3. 1 图元与计算单元的统一

在线型CAD数据转换到GIS数据时, 会出现以下问题:

( 1) 图形类型的变化, 如CAD中的圆弧 ( Arc) 类型变为线串类型;

( 2) 数据精度的变化, 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精度的丢失;

( 3) 平面线和纵面线单元划分, 依据不同的计算模型, 计算单元和图元之间需要统一, 以图元为载体承载计算单元。

3. 2 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时, 可以直接调用GIS相关的API进行, 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部分高级计算, 如矩阵计算、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等, 需要自行开发或者加载第三方数学函数。此外, 如果速度预测模型较复杂, 则需要进行预处 ( 如建立空间索引) , 提高计算效率。

3. 3 空间处理与分析

借助GIS的空间处理可以实现基于空间相交、重合、相邻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连接; 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方便了结果的空间分析。

3. 4 数据库的支持

利用SQL实现数据查询与统计, 实现各种需求的查询, 实现数据的有效提取。数据库存储形式的原始数据和结果数据, 有利于统一管理和交付使用。同时数据库的应用还方便了历史案例对比和分析, 建立数据档案。

4 应用案例

交通部于2004 年发布了推荐性行业标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 下称《指南》) , 初步提出了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安全性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 本案例以该标准中的运行速度模型为例进行论述。本案例选用Arc GIS作为GIS平台进行分析计算, 路线设计成果为Auto CAD的dwg格式。该条公路为中国西部某省山区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80km/h。计算中小客车初始驶入速度设定为95km / h, 大货车初始驶入速度设定为65km / h。

4. 1 计算单元划分

按照《指南》中的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依据曲线半径和纵坡大小, 将计算单元类型划分为: 直线段、纵坡段、平曲线段、弯坡组合段和短直线段。具体标准如表1:

在数据处理中, 首先, 将平面线按照平面形状打断成直线和曲线两部分, 缓和曲线部分属于曲线计算单元, 形成平面图层P; 然后, 将平面线以变坡点为界打断成各个坡度单元, 然后赋予坡度字段以对应数值, 形成纵坡分布图层Z; 图层P与图层Z做空间运算, 得到包含平纵信息的各个计算单元, 最后对属性字段 ( 桩号、半径、单元程度、坡度等) 进行补充与完善, 结果如图3:

速度计算模型程序实现中, 速度计算依据前一段计算单元的输出速度作为驶入速度, 参考《指南》附录B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4. 2 结果渲染

依据绝对驶出速度值, 分级设计结果和运行速度V85曲线如图5; 在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分析中, 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 ( 《指南》中的V85- V设) 大于20km/h的路段分布如图6, 差值直方分布如图7; 在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中, 相邻路段的运行速度之差绝对值> 20km/h、10 ~ 20km/h、< 10km / h的分级如图8。

运行速度计算完成后, 结合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 对平曲线半径、结果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可以与后期的道路运维数据叠加分析, 探求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 为科学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5 结论

随着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重要性的凸显, 对大中型公路项目进行安全性评价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用GIS进行公路运行速度预测分析以及安全性评价, 可以提高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可用性, 带来工作思路、评价理念、实现方式和输出结果各个环节的改变。本文以安全性评价中首要的速度预测为切入点, 初步探讨了基于GIS进行运行速度计算的相关流程与方式, 替代了原有的电子表格计算结果形式。提交的成果不但包括各类图表, 还可以提供空间数据, 方便更深层次的空间分析。

结合地理信息二次开发, 基于GIS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尚有很多需要研究的空间。如何在二三维GIS系统下, 进行深度的速度预测、动静态视距分析、行车模拟、构筑物分析等等, 最后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工具和软件, 是利用GIS进行公路安全性评价中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分析了当前公路项目运行速度预测缺乏空间支持的不足, 探讨利用GIS进行运行速度预测计算的流程和关键点, 最后利用实际公路项目数据, 基于GIS进行运行速度的计算单元确定、建模、计算、分析与结果输出, 讨论了将GIS作为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基本手段的可行性。

关键词:运行速度,GIS,公路路线

参考文献

[1]廖军洪, 刘德福, 等.基于GIS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11 (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T 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3]刘丹.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2.

技术信息协调 篇3

1.1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理

现代物流朝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内部分工逐渐深化, 随着物流业务的分工不断深化, 多数企业将自己的业务作为发展的重要项目, 结合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促进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已成为物流业务的发展趋势, 而物流网络在业务推广中成为了新的模式, 利用网络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任务协调来完成。

物流网络任务协调主要是将企业的物流服务项目规划为网络资源, 以此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 对网络中适合运用的资源进行规划, 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配置, 并把网络资源结合于物流子任务, 在这种结合的形式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在互相配合的形势下完成物流任务。这说明, 物流网络任务协作在物流网络使用中意义重大, 以信息共享、信息系统、任务协作为主是物流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方式。

建立物流网络任务协调的模式, 需按照以下三个流程进行: (1) 把流任务划为子任务; (2) 以最佳的网络资源配合子任务的完成; (3) 对子任务实施检验集成。这种物流任务协调机理保障了物

3.2.2加强4M的管理

TQM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预防性”, 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 变管结果为管原因。在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 影响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 (Man, 全部员工) 、设备 (Machine, 所有设备) 、材料 (Material, 所有资源) 、方法 (Method, 作业方法和条件) , 简称为4M。物流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应加强对四大因素的管理, 即4M管理, 具体做法如下:

人是四大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不论是设备的操作、检修、保养, 还是资源的验收把关, 以及作业方法的遵守和改进, 都依靠工人的智能和积极性, 因此, 应加强TQM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员工的技能训练。对于设备, 不仅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定期的检修, 尽早发现设备运转的不良状态, 分析其原因, 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整;还要进行预防性维护, 防患于未然。对于材料 (即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资源) , 要加强验收检查, 改进保管方法, 避免材料的碰伤、变形和变质等。对于“作业方法”, 应该将最佳的作业方法予以标准化, 程序化, 形成书面文档, 并向员工彻底说明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及早消除影响服务质量的隐患因素, 控制和提高服务质量。

3.2.3推行“5S”活动

“5S”活动, 是指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循环。物流企业在提高物流服务的过程中, 可以推行“5S”活动来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具体做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杜琳琳唐山市缸窑房产物业管理公司赵立鑫

流网络整体利益最大化, 而对物流任务进行分解使得每个物流子任务的完成所需要的资源需求门槛不高, 对物流资源的可选择性增加, 有利于产生有益的竞争环境和增强网络可靠性。

1.2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过程

物流网络的运行情况必须以客户的实际需要为主, 并结合物流任务形成的相关物流活动以及具体的运行情况, 主要涉及方面包括了服务、成本、效率、环境等, 这些对于物流任务的完成有影响。

(1) 任务分解物流网络中存在物流需求并承接物流任务的节点成为协调节点。物流节点在一般情况下是难以独立解决的物流项目, 需要寻找合作伙伴, 根据网络中物流资源的能力恰到好处地分解任务。任务分解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 这样可以时刻关注网络上的物流资源动态, 熟悉相关的工作绩效记载, 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物流任务;网络中能够担工作任务的物流业务节点在得到物流任务信息时能够积极组织协调节点进行交叉。

(2) 当子任务资源遇到对动态的环境或企业业务发生变化时, 企业可以把物流任务与物流资源相互结合起来运行。而物流网络则把物流任务不断分解, 以变成有效的物流组织来结束子任务。物流子任务结合物流资源能够让拥有物流资源的物流组织跟物流任法如下:

整理:是彻底把需要与不需要的人、事、物分开, 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 以改善作业现场, 提高工作效率。

整顿: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 对整理后需要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明确数量, 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以便在最有效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清扫:把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 营造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清洁:是对前三项 (3S) 的坚持与深入, 并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 经常保持工作环境处在美观状态。

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 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 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遵守规则做事。

物流企业将TQM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 是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获得控制、改进和提高的基础, 是物流企业开创品牌、开拓市场的支撑, 对促进企业整体的发展、增加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柴邦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M].机械工业出版社.[2]王占祥.新编企业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3]陈其林.企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务实现结合, 当物流任务资源匹配后, 可利用物流组织调整控制物流资源, 以很好地完成物流任务。

(3) 子任务集成物流网络的动态特性使企业在进行物流任务和集合时不能采用静态方法。研究时, 假定在物流任务分配时刻, 物流网络中的物流任务、物流资源以及物流组织常常会不断发生改变, 能将其当成任务分配的对象, 处理时需运用新型的算法。当物流任务在完成过程中, 物流网络会随即发生变动, 这就引起了物流任务、物流资源也随之变化, 这时需要企业运用不同的方式做进一步协调处理。

2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的实现

2.1 实现基础

2.1.1 信息系统集成

物流信息网络主要是利用资源之间的互相配合补充。其根本在于以物流任务为主, 以科学分配网络的各个要素、以完善组合, 形成有效的协同功能与结构, 这样能够促进放大系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集成涉及的内容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技术方法的集成与人和组织的集成。

2.1.2 物流信息网络的模块集成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企业所面临的是不断追求个性化产品的客户、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旦企业把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利润率看得同样重要时, 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就会出现:根据细分客户群的需求提供最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围绕着客户的需求, 在不同的环节进行合理分配, 如:生产、供应、销售等, 这样才能建立起客户为中心的商业运营模式。物流服务被模块化, 模块化的服务可以重复、交替地建立一系列职能、程序和服务版块, 通过物流网络中定义好的标准化“界面”来实现交互。模块之间、企业之间通过整体运作而获得的价值关联, 为提供物流服务模块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成长机遇。

2.1.3 物流信息网络的集成特点

物流信息网络并不只是简单的信息集成,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交流下的信息共享。在物流信息网络运作过程中, 把顾客的需求信息贯彻到网络中每个成员企业及其运作的始末, 既要保证成员企业子目标与物流总体目标一致, 而且能使物流网络运行的效率大大提高。物流网络的优势是“无等级、无中心”的结构。“无等级、无中心”结构设计是采用网格理念, 可以彻底改变当前物流信息自上而下逐级下达, 然后自下而上实施反馈的信息流动方式, 实现了网状、多路由、可控制、多方式、端到端的有序流动。模块化结构保障物流网络功能实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SOA架构的中间件产品的出现, 模块化系统结构给IT系统建设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是由模块组成, 模块可以不受组织结构的约束, 可以自由搭配, 按需组合成所需的网络结构。

2.2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1) 网格与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目前最有影响的体系结构是五层沙漏结构和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立足于“五层沙漏结构”, 建立在Web Service技术上研制出的。服务为中主是OGSA最基本的思想, , 将整个网格看做网格服务的集合, 能够基于简单基本的服务形成更复杂、更高级、更抽象的服务。

(2)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在物流信息网络的运行中积极运用网格技术实现了物流网络的资源的有效结合, 以此构建能满足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而不断言研制连接整体网格的中间件和物流信息服务借口, 是促进网格资源有效分配利用的重要措施。

3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的评价

3.1 评价的意义

分析物流信息网络对物流管理者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同时也会对物流信息网络的开放、共享、互通提供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网格性能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结构不仅能从理论上探讨物流信息网络的可行性, 又能对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特别是针对中国物流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现状指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3.2 绩效评价的程序

针对物流网络任务协调机制这一新型的运作模式来评价物流网络的绩效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绩效评价目标;获取绩效评价信息;形成评价框架;设计关键绩效指标;确定评价标准;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做出判断。

3.3 物流信息网络评价方法

常用绩效综合评价方法是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 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全体, 根据所给的条件, 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 再据此得出判断结论。绩效综合评价就是把反映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 给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 物流网络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只有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评才能做到全面客观的评价。要使得现有方法理论很好地满足物流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就必须结合物流网络的运作特点, 分析其对模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韧.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青木昌彦, 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技术信息协调 篇4

关键词:灾害应急管理,信息协调,研究

1 灾害应急管理中信息协调的现状

1.1 灾害应急管理现状。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上来看, 协调研究视角都可以分为社会视角、代理机构视角和个人视角三大类, 在社会视角下, 灾害应急管理是一个具有网络关系的结构, 将整个社会的牵涉进来,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其中还包括了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代理机构, 当灾害发生时, 很多突发事件都可能导致灾害应急管理复杂性, 所以难以对危机状态下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 这种复杂性不仅包括在灾害应急管理中参与者的数量还包括不同组织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对于信息协调的应急管理具有必要性, 信息协调不仅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还取决于其他代理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信息只用通过协调才能在多组织的网络中进行流通, 然而我国在灾害应急管理过程汇总缺乏一个对信息进行协调的中心。利用代理机构进行灾害应急管理能对社会层面组织要素之间的混乱进行避免, 在代理机构的角度下看, 灾害应急管理其实是不同组织文化和结构的代理机构通过信息协调对紧急事件进行应对, 救援机构不属于军事机构, 其纪律性、民主性等都有一定的差异, 当发生灾害时, 这些机构难以协调, 个人在灾害应急中对信息进行分析并采取决策更具有挑战性, 常常导致决策不准确或者行动延迟等, 在紧急情况下, 人们难以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

1.2 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信息协调现状。权变理论和制度理论能够对环境发生变化后灾害管理组织转变他们的运作流程和结构进行解释。构建更深层次和弹性的社会结构制度理论等都较为广泛, 组织和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组织具有奖励有效性, 而制度环境的奖励规范更具有适用性和合法性, 这都要求符合程序、修辞等标准要求, 如果组织环境发生变化, 组织的应对方法应该强调社会执行者的制度规则和相对效率, 组织的日常运作流程不是单纯的依靠市场机制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定的。信息协调的有效性取决于社会、代理、个人三个层次的综合, 它们三种都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 在社会视角下存在的典型问题有组织孤岛、无激励的横向信息共享、组织结构相互冲突、目标不匹配、项目孤立、异构系统等问题;在代理机构视角下容易存在着对协议的依赖、侧重于纵向信息的共享、职责分配、隐私、安全和验证等问题。个人应急机构存在着信息超载、无法确定共享哪些信息、信息的误解、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处理问题时的优先顺序、信息质量、系统质量、访问权限等。

2 不同视角下灾害应急管理信息协调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视角。在社会层面上, 第一, 国家能够在体制方面实施一些制度或者法律对组织间的信息协调进行监督, 对组织内的政策和方针进行决断, 然而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着滞后性, 缺乏协调的法律保障。第二, 紧急救援人员难以全面理解计算机组织信息共享系统对于灾害管理中的价值, 这种认知存在着消极性, 对IOISS的使用效果产生了影响, 因此培养出人们信息共享与协调的价值观, 并设计出合理的机制保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 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能够促进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第三, 灾害应急管理中在信息协调方面的流程和技术还不完善, 这就造成了部分信息在共享过程中流失, 如果流程复杂, 就很容易出错, 所以对流程进行简化能够提高信息协调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信息协调的步骤要透明, 无论从技术还是从信息化出发都要考虑多个参与者跨机构、跨层次的协调和便利。

2.2 代理机构视角。在代理机构视角下, 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信息协调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代理机构是一个涉及到利益的群体, 灾害管理具有短暂性会在这些利益群体中产生一些临时性的合作, 在信息协调方面几乎难以达成共识。首先, 这些代理机构会关注直接性的紧急任务, 对于少量的数据信息不会去处理, 这些数据信息与灾害应急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些代理机构的员工在工作中不会去关注其他代理机构的信息的, 他们既不愿意为其他代理机构提供信息, 又对其他机构的功能没有兴趣。其次, 就信息共享来说, 救援人员对于这分问题很难进行统一。第三, 灾害管理中组织间的信息协调没有相关的报酬, 工作人员甚至机构难以提高积极性。第四, 灾害应急人员对灾害应急管理的全局情况缺乏了解, 这是灾害应急管理中最大的障碍。

2.3 个人视角。信息协调的第一步是对信息进行收集, 对信息收集之后决定是否将其传递给其他人, 呼叫中心能够信息传递给另一个相关群体。如果每个人都能把信息的正确理解进行传递, 灾害的具体情况将会更迅速的被众多群体所了解。但是在现实过程中, 在紧急情况发生后, 应急响应者在危急情况下难以有正常的信息处理能力, 对于信息难以进行综合并把其变成有用的信息。在灾害管理中, 不仅要花时间区收集信息对机构的运作进行指导, 还要对各机构进行协调。虽然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其提供帮助, 但是决策者对这些信息缺乏信息, 在对地图的选择上, 大多数人相信纸质地图, 对于三维地图缺乏信任, 在具体行动上往往从经验出发, 不相信科技。另外, 报道中心的人员常常会对信息进行过滤防止信息过载, 但是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 一些有用的信息被过滤掉, 其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 部分救援人员对于全局难以掌握对于信息协调的流程难以理解。

3 灾害应急管理中实现信息协调的建议

就社会视角来说, 第一需要建立有关机构灾害应急管理信息协调的的规范性文件或标准, 制定一部国家综合灾害应急联动管理的法律, 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应急管理的过程有法可依。第二, 建立完整的灾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无论是灾害预警还是灾害应急、灾害恢复都需要协调机制的支持, 灾害发生前要有健全的灾害预警机制, 建立协调互助协议或者举行灾害联动协调的培训过和演习, 这样才能对发生的灾害进行防范, 通过建立了评估机制不仅能够对协调的效果进行反馈, 还能为灾害恢复的协调联动提供经验教训。第三、建立制度化的激励机制, 对协调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 从而提高应急管理机制的效率, 调动应急机构协调的积极性。就代理机构来说, 第一, 建立统一的灾害应急联动协调中心, 第二各应急机构应熟悉其他不同应急机构的业务流程, 提高灾害应急协调的效率。第三, 健全有利于联动协调的组织规范和价值观。就个人视角而言, 第一, 树立信息协调意识, 提升对社会灾害应急服务的责任感。第二, 提高IOISS的易用性, 将其整合到应急机构的日常业务流程中。

参考文献

[1]刘春年, 黄弋芸.灾害应急联动管理中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研究:基于不同视角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5:73-76.

[2]孙斌, 韩传峰.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39-44.

[3]程琦, 云俊.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18-22.

[4]史培军, 叶涛, 王静爱, 邹铭, 何飞.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130-136.

[5]陈玉清, 张青.浅析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中信息沟通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7:189, 186.

技术信息协调 篇5

一、问题与挑战

(一)区域金融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金融业向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金融业信息安全保障难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金融逐渐成为境内外网络威胁的针对性目标,网络联通又使得信息安全风险的传导作用不断扩大,社会对金融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给金融业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更大挑战。

(二)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指导尚未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

金融机构信息化过程迅速,相比而言,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明确规定了基层央行承担金融业信息安全属地协调管理职责,然而同样的工作也在各地的银监局开展,监管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给很多金融机构造成误解,使得金融机构丧失了与基层央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目标、完整的认识以及监管的依据和标准,使得基层央行对各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缺乏正确的指导,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手段缺失,致使基层央行的监管缺乏主动性。

(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

随着地市级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原本只有在省会等大城市才有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也纷纷在地市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然而在地市一级,除了人民银行及银监会之外,证监会、保监会等均未设立相关分支监管机构,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防范,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四)缺乏必要的检查依据和制度标准。

虽然新“三定”方案规定了人民银行行业协调管理职责,但尚未出台更加具体的相关规范、工作指引、实施细则以及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理权,使得基层央行在实施协调管理职能过程中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查指导职能的发挥,导致部分工作的开展和执行效果不理想。

(五)地市级金融机构科技力量薄弱。

随着金融机构数据集中范围扩大,数据集中程度加深,地市级金融机构科技工作职能、部门与人员结构、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地市级金融机构撤并了相应科技部门,只安排一两名科技人员挂靠业务部门,工作职责除一般的设备运维管理外,有些还需要兼顾业务。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其科技支持与保障基本依靠外包服务,隐藏巨大安全风险。

二、促进基层央行有效履职的建议

(一)加快组织制定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建议由一行三会联合下文,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方式和内容,确定我国金融信息标准体系的目标、任务、发展阶段策略和原则等,全面规划金融行业通信和网络技术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金融业网络平台体系,提出金融信息认证技术框架和公共的必要设施,建立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安全管理合作长效机制。

(二)建立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建议总行尽快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对金融机构的检查、指导规则,以便基层央行能有效开展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的监督和协调指导,确保金融信息安全协调指导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

(三)明确基层央行行业管理的任务、举措、规范和指导行为。

作为基层央行,承担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管理的责任和工作量是艰巨和繁重的。这就要求人民银行各级机构统一思想认识,理顺工作思路,形成指导氛围,提高履职能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人力、技术、资金的投入,促进协调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

(四)将金融信息安全纳入金融稳定范畴深度推进。

随着金融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信息安全已成为金融业整体安全与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部分,因此,建议将金融信息安全作为评价地区金融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范围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通过将其纳入金融稳定工作来推动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省市间金融行业指导。

建议省级金融业信息安全协调机构要加强对辖内地市的行业指导,加强省市两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上下两级互动及信息的共享,特别是对于地市级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目前指导相对薄弱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省级证监会和保监会要加大行业指导力度,及时向地市级协调领导小组通报有关信息安全情况,消除地市级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管理的盲区。

三、目前地市中支履行协调管理职责的途径

(一)加强区域协调机制建设。

成立地市级金融信息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人民银行地市中支、地市银监分局和辖区内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同组成。为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金融信息化领域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协调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由人民银行地市中支、地市银监分局主管信息化工作领导担任,各金融机构主管信息化工作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常务办公室在人民银行地市中支科技科,科技科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地市银监分局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人为副主任,各金融机构指派一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采取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研究探讨辖区金融信息安全问题,共同维护辖区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构建区域金融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机制。

建立地市级金融信息系统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实施重要信息系统上线、升级、变更、停运、废止等事前报告制度和信息技术风险提示制度,并参照国内外较成熟的金融信息系统风险评价指标,每年由协调领导小组组织辖区金融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信息系统的应急方案。应急方案应将公安、电信、电力等协作部门纳入进来,建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和应急工作联系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辖区风险防范主体(各金融机构)与风险处置协作体(公安、电信、电力)参加的应急协调工作会议,组织开展辖区金融信息系统应急处置演练,通报金融信息化系统运行中的突出风险源,防止辖区金融信息系统风险传播扩大,维护辖区金融信息安全。

(三)强化日常管理和信息安全检查。

人民银行地市中支要以总行出台的《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和各地出台的新设金融机构央行管理与服务指引为抓手,加强准入环节信息安全风险管控,强化、细化对新设金融机构准入时的信息安全基本要求,建立金融机构信息和金融城市网接入年检制度,协调指导小型金融机构接入金融城市网,将控制关口前移,严把准入关,避免新设金融机构一开张就存在信息安全先天不足的问题。要按照总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信息技术管理指引》的要求,开展好辖内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信息建设的技术检测和指导工作,努力防范支付技术风险。

(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指导。

人民银行地市中支要加强对辖区内各金融机构的服务指导,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灾备建设、信息安全和金融IC卡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指导,通过现场指导、约见谈话或者经验交流,帮助各金融机构互相借鉴成功经验,使金融机构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风险发展的新趋势,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度认识到做好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金融机构对金融信息安全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有效地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五)建立区域金融科技信息交流平台。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篇6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协调

1 前言

长期以来,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困扰会计界的重大问题, 同时还是会计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近些年以来, 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屡屡发生, 这便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及其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质量特征就是相关性与可靠性, 两者的权衡能够将最有用的会计信息带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从某些层面上来看,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统一的, 但是在另外的一些角度上来看, 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又有着对抗及矛盾存在。随着信息相关者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 协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已经逐渐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2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内涵及特征

2.1 相关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体指的是会计使用者所需做出的经济决策与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 对其关于企业未来、现在以及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预测的作出产生帮助。可以说,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可用性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可以使用与否, 会计信息具备使用价值与否, 主要就是看使用者所需作出的决策与会计信息相关与否。通常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能够修正抑或是证实过去的有关预测, 进而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 因而有着相对较强的反馈价值。与此同时, 相关的会计信息还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成果、现金流量以及财务状况, 因而还具备着一定的预测价值。

2.2 可靠性

所谓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则指的是企业对自身实际所发生的事项或者交易, 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内容完整且可靠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具备可用性的重要基础就是可靠性, 如果会计信息是不具备可靠性的, 那么便不会具备可用性, 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甚至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特征主要是中立性、可验证性以及真实性, 详细来讲也就是: (1) 中立性。即在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并不代表任何组织或者任何个人的意志, 也并非会受到任何人的控制及操纵, 会计信息是客观公正地将其意在反映的东西反映出来; (2) 可验证性。即通过检查相同的记录、数据和证据, 不同的人员可以得到相近的结论抑或是相同的结论。该原则并不是要求每次均能够将完全相同的结果得到, 而是允许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有差异存在; (3) 真实性。即会计信息应当相符合与客观实际, 也就是会计信息要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只是可靠性内容的组成部分, 而与可靠性并不等同。

3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就是尽可能提供具备较强可靠性及相关性的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以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作出合理的决策。妥善的协调及正确的认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 才能够将合理科学的会计政策加以选用。

3.1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

3.1.1 精确与及时的矛盾

及时性作为相关性的一个附属特征, 在确保会计信息有用性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及时的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那么相关的会计信息便会变成无关的会计信息。而要想将及时性提高, 那么企业的会计人员则需要尽可能减少耗费时间的核算、认证等工作,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该做法又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造成损害。

3.1.2 未来与历史的矛盾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往往是面向历史的, 其要求将企业过去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如实的反映出来。相关性则主要面向的是企业未来, 有着相对较多的判断和估计, 重点强调的是反馈价值、预测价值, 更为重视的是及时性。因此, 这便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不能完全互相兼容的, 在某些状况下还需要针对二者的重要程度来进行选择。

3.2 相关性与可靠性相辅相成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并不是始终在相同的方向上来对有用性产生影响, 但是又需最大限度的处于决策有用性的统一目标下。会计信息相关性如果将可靠性的支持失去, 那么就会使得其可信度失去或者降低, 甚至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如果会计信息即便是可靠真实的, 但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却相去甚远, 则会由于相关性的缺乏而导致可靠性的存在的意义失去。

3.3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联系

一方面,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均是由信息使用者的层面所提出。相关性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何种会计信息予以回答, 而可靠性则指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且充分信任会计信息;另一方面, 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会在受到重要性原则及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过度精确的会计信息不仅可能会有错误产生, 而且会使得交易费用增加。另外, 相关性与可靠性将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成。相关性与可靠性是有用会计信息尤为突出的质量特征, 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共同发生作用, 对任何一方片面地进行强调, 均会对会计信息有用性造成损害。

4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措施

4.1 提高相关性的措施

4.1.1 强化法制层面的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四大层次, 也就是由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国家财政部门、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所以, 应当在各级法规制度的前提下, 将会计信息相关性方面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尽快使会计实物界与会计理论界达成共识, 并且还应当适当考虑与国际接轨。

4.1.2 强化对使用者的引导

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相关的会计制度、准则、法规等加以积极完善, 使其能够不断地朝着满足决策者需求的方向发展;企业则应当充分地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加以了解, 采取已有的会计资源, 将理想的会计信息提供出来;外部使用者要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动的要求, 而并非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被动地接受。

4.1.3 重视先进科技的利用

企业应当充分地将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起来, 以此促进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高。主要是运用无线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来提供信息服务、数据传输等, 以此将会计信息的网络相关程度提高。在企业的财务报告网上, 不但要将可以满足财务报告对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计算准确的会计信息披露出来, 而且还应当运用自动化、智能化和集中化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 以实现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从而便于作出决策。

4.2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现阶段, 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已经有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不良状况存在, 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会计信息可靠性提高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 重视会计信息的公开。要将企业公开会计信息程度的提高, 加强人民群众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编报, 严格的惩罚编制虚假会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暗箱操作的不良现象;其二, 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目前, 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仍然存在着较强的不完善性, 对于社会、国家以及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体系, 我国相关部门尚且未颁布落实其实施的具体细则。部分企业提供不一致的会计信息给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不同的部门, 造成会计信息所体现与反映出的会计核算结果有误;其三,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明确会计主体地位。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结合会计人员的现状, 将专门性的职业道德法规法律制定出来, 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工作, 而且还应当有可评价的、可操作的、具体的标准, 促进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 从而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5 结论

总而言之,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经济类型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法律的持续健全, 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的要求也将会随之日益提高。因此, 企业应当针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针对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及关系, 尽快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协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以便于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技术信息协调 篇7

关键词:公共信息模型,IEC61850模型,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公共语义模型,模型映射,智能电网

0 引言

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且一体化耦合程度越来越高,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特点之一。统一的信息模型,是电网一体化耦合的重要支撑,也是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1,2,3,4]。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智能电网路线图和互操作框架中,把需要一个统一的公共语义模型作为5个跨领域的全局问题之一[5,6]。

IEC 61970,IEC 61968,IEC 61850都属于目前智能电网的核心标准,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是它们的模型并不统一。IEC 61970和IEC 61968采用公共信息模型(CIM),应用于调度、配电自动化等领域,并且CIM理论上应该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公共电力系统模型的地方[7];IEC 61850则为广大变电站定义了自己的模型[8]。

这种不统一非常不利于电力系统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它导致了在互联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模型却部分分割孤立,调度端和变电站端各自重复建模,模型的实时性不够,各种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模块缺乏统一的模型基础。

在IEC 61970和IEC 61850还处于草案阶段时,CIM和IEC 61850模型不统一的问题就已经引起了ABB公司等机构的重视和研究[9,10],近年来更是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IEC TC57)的第10工作组(WG10)、第13工作组(WG13)和第19工作组(WG19)都非常重视此问题,许多其他研究机构和专家也对此陆续展开了研究。本文经过分析和比较,把目前的各种解决方案归类为模型映射[9,11,12]、无缝通信体系[13,14]、直接统一模型[15,16,17,18]和公共语义模型[19,20,21,22]等几类。

本文在分析CIM和IEC 61850模型关键区别的基础上,对目前模型协调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了评析,并对图形和实时通信研究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最后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1CIM和IEC 61850模型的关键差异

CIM的定义范围包括整个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对象,IEC 61850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的定义范围是变电站内的电力对象,两者的交集限定在变电站内对象的定义,主要涉及CIM中Core,Topology,Meas,Protection,SCADA等几个包中定义的对象。梳理CIM与IEC 61850模型的关键差异,是进一步进行模型协调研究的基础,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11,12,13,14,15,17,18,19,20,21,22,23]。本文认为CIM和IEC 61850模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CIM着眼点在变电站内的一次设备模型上,包括拓扑关系,但是对于变电站内实际功能模型则很少涉及;IEC 61850 SCL可以定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模型,但相比CIM简单得多,其着眼点在二次智能电子设备(IED)上,包括一次设备上的智能控制部分,并通过逻辑节点(LN)给出了反映变电站内保护、控制、采集、通信等众多功能内部机理的功能模型。

2种模型间具体的关键差异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描述机制不同

IEC 61850采用语法描述层面的工具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Schema描述SCL文件规范,CIM则采用建模原语和资源描述框架(RDF)描述CIM文件规范。

2)对象标识方式不同

IEC 61850中主要是通过命名空间(name space)加路径名(pathname)的方式来唯一标识对象,CIM中则允许通过采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主资源描述符(MRID)以及完整路径名来标识对象。

3)量测、状态信息表达方式不同

IEC 61850模型中量测信息和状态信息最终是关联在IED的LN上,CIM中则把这些信息关联在一次设备上。

4)量测单位值域不同

IEC 61850基本全部采用了ISO 1000国际单位制,CIM中则没有采用那么多的单位。

5)类关联关系风格不同

在IEC 61850模型中,变电站类结构整体上是层次化的树,SCL对象之间只定义了单向关联;CIM要复杂得多,类结构之间的双向关联对应关系普遍使用,整体呈网状。

6)对于对象描述的详细程度不同

CIM对于一次设备的描述比IEC 61850模型详细,而IEC 61850模型则给出了更为详细的保护、控制、采集、通信等变电站内功能模型描述。

7)描述统一电力系统对象的类对象属性不同

在SCL中是大量的可选属性(optional attributes),在CIM中对应的类中可能是强制属性(mandatory attributes)。

2 目前研究现状

调度控制中心通常遵循IEC 61970标准,采用CIM;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则采用IEC 61850标准。两者的模型基本上是独立建立,互不相同的。CIM与IEC 61850模型协调关系如图1所示。

下面结合几个主要的研究机构情况和具体技术方案,分别叙述如下。

2.1IEC TC57

2000—2004年召开了6次战略决策会议(SPAG),都重点研究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过IEC 61850通信的有关问题[24]。IEC TC57成立了WG19负责TC57范围内互操作性的长期战略研究,成立之初,一个重要目标就是IEC 61970和IEC 61850的模型协调[25,26],不断有各方的研究报告提供给WG19作参考建议。

从近年IEC TC57所制定标准的发展趋势来

看,CIM未来可能统一电力系统内所有模型,当然还要随着实际应用的需求不断扩充;IEC 61850将用来解决电力系统内所有系统间的通信问题,其名称在第2版中已从原来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改为《电力公用事业自动化的通信网络和系统》[8,24,25]。

2.2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的公共语义模型研究

近年来,EPRI也一直有科研项目进行此项研究[19,20,21,22]。几个典型项目的研究报告概况见表1。

表1中2010年的这份报告是EPRI委托Xtensible Solutions和SISCO公司完成的,其核心是建立公共语义模型,具体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公共语义模型可以理解为在CIM基础上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的包容IEC 61850模型的新的类对象体系,使CIM和IEC 61850模型都可以在新的模型中实现语义级别的互相理解。这样在实际应用中,2种模型通过转换引擎,能无损地转化为等效的对方标准格式模型。目前,EPRI已初步完成该UML公共语义模型的定义,选取了一些用例进行验证,并提交给IEC TC57 WG19作为参考。

2.3 无缝通信体系研究

在第1版IEC 61850-7-1的附录D中,提出了将来计划使用代理技术实现无缝通信,具体示意如图3所示。当时提出了3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过代理实现控制中心直接访问变电站物理设备;在代理内用逻辑设备(如图中的逻辑设备视图1)定义控制中心所需收集信息的数据集;在代理中定义新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提供变电站的控制中心视图(如图中的逻辑设备视图2)。在后续的工作中,主要是对后2种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2007年左右,国内西南交通大学对此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IEC 61850+通信标准的方案,综合了后2种实现方式的特点,并在实验室小范围内验证了无缝通信的可行性[13]。2008—2010年,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通过一些科研项目对此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代理技术和协议转换,给出了综合模型映射、协议转换的多种可选无缝通信实现方案,并在国内数个数字化变电站得到实际应用[14]。

综合目前无缝通信方案的各种实现方式以及工程应用的实际需求,无缝通信方案的未来发展可能包括3种主流方式,具体示意如图4所示。

方式1是把调度平台扩充到变电站端,使两者间的通信成为调度系统内部通信,具体的协议可以使用IEC 61970组件接口规范(CIS)或者国调中心自主知识产权的S语言和M编码;方式2是把变电站平台扩充到调度端,使两者间的通信成为变电站系统内部通信,通信方式采用IEC 61850制造报文规范(MMS)通信方式;方式3是采用IEC 60870协议,一般采集和监控数据采用IEC 60870-5-101/104协议,保护采用IEC 60870-5-103协议,在这种模式下,调度端与变电站端还分别要实现与IEC 60870面向点号信息表的双向映射。目前,前2种模式在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但实际应用较少,效果有待检验,最为普遍的是第3种模式。

2.4 直接统一模型

此方案的基本思路在于:制定新的融合IEC 61970 CIM和IEC 61850 SCL的新模型,并实际在电力系统中具体实现(不同于公共语义模型,只是语义层次)。方案的优点在于:彻底统一模型;统一的模型标准为图形、通信、各类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全局意义重大。方案的缺点在于:对于现有IEC 61970标准和IEC 61850标准都需要改变,而且改动量很大;整个模型规模也非常大;相对于新的统一模型标准,现存的大多数系统成为非标准的实现,已有的投资得不到保证。

2006年左右,ABB公司为了实现其对未来电力系统位置透明(location transparency)应用的支持,对IEC 61850和IEC 61970的关键差异作了比较研究,并给出了合并2个标准的初步设想[17]。此外也有其他一些国际研究机构提出扩充IEC 61970 CIM模型,使之完全兼容、包含IEC 61850信息模型和交换模型的设想[18]。

2009年期间,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统一公共信息模型研究[15]。其基本思路在于:以CIM11参考信息模型为基础,作必要调整;融合SCL模型到基础信息模型;增加应用系统需要但信息模型中不包含的内容。

在国内某大型国企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研究中提出的公共数据模型(SG-CIM)也是此类研究。在SG-CIM研究中提出[16],“在充分遵循IEC 61968/IEC 61970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实际业务特点而设计的标准数据模型及接口规范”,目前初步形成了包含12个主题域、65个二级主题域、1 001个实体、10 652个属性值的标准模型。它的管理特点在于:SG-CIM扩展应该是受控的且统一管理。目前已经启动了若干试点。

2.5 模型映射研究

模型映射方案的基本思路:在对现有标准改动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实现从一种体系下的模型映射到另一种体系下的等效模型(主要是IEC 61850模型映射到IEC 61970模型)。具体的核心步骤是把变电站模型配置文件(主要是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SCD))映射为等效的CIM文件(例如CIM/XML文件或CIM/E文件)。当然在两端都要做许多工作,以确保映射成功,并最终在调度中心自动生成变电站模型。例如,为了提供足够的信息使映射工作顺利完成,对SCD文件的生成有许多要求,在调度端需依据映射得来的模型文件提供模型导入、模型校验、模型回退和模型投在线等功能。映射过程包括对IEC 61850模型中的每一个类、每一个属性,定义分别对应到CIM中的哪一个/几个类、哪一个/几个属性;实施具体的对应方法;在软件中实现这种映射;最终生成需要的等效CIM类模型。

模型映射方案的优点在于:对现有标准改动小;便于保留现有的各类系统,已有投资得以保存;切实可行。缺点在于:修修补补,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可以增进自动化过程,解放部分人力,但对整个智能电网建设的意义是有限的。

2003年ABB公司曾经进行过基于UML的模型映射研究[9],并在实验室建立了基于UML模型的自动映射工具原型系统。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在2006年左右进行了理论研究[12],并通过XML文件具体规范化了SCL类、属性映射到CIM模型的规则。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在2009—2010年期间对此方案进行了研究[11],给出了实际系统实现方案,并在工程现场得到实际应用。

3 评述和建议

综合分析目前对于CIM和IEC 61850模型协调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案和成果,发现它们存在如下的关系。

关系1:公共语义模型∈模型映射∈无缝通信体系。

关系2:公共语义模型∈模型映射∈直接统一模型。

关系1的含义在于:公共语义模型研究是所有此类研究的基础,不管它们是否明确提出一个规范的UML公共语义模型。例如,对于模型映射,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公共语义模型,但是在实现模型映射时实际是存在的,即使是不全面的。无缝通信体系研究必然包含模型映射,在实现无缝通信代理系统时,对于模型所作的处理其实质还是映射。

关系2的含义在于:直接统一模型,本身就是CIM和IEC 61850模型的某种并集,当然也包括模型映射功能。公共语义模型的建立只是在原来的CIM和IEC 61850标准之间建立一个相互理解的基础,而直接统一模型则是直接合并标准,建立统一的标准模型。这种统一的电力系统模型,应该是模型协调研究的最终目的,但从IEC等标准机构的动向来看,现阶段还不是合适时机。

关系2与关系1的关键区别在于:无缝通信体系研究在模型映射功能之外,还包含了图形、通信、系统实现等其他研究内容。

就目前而言,不论哪种方式,统一的UML语义模型是最核心的问题和后续研究的基础,模型映射则是工程应用中比较可行的实现方案,而直接统一的标准模型是最终目标。本文预期统一语义模型将会逐步得到IEC和国际电力工业界的认可,并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在现阶段模型映射等各种能够实现模型一体化应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技术方案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随着特高压建设和智能电网的发展,统一模型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后续研究有如下一些建议:①顺应国际最新发展潮流,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对齐,例如目前IEC TC57 WG19正在密切关注EPRI的公共语义模型研究成果;②目前绝大多数变电站还是非数字化,量大面广,是巨大的投资和基础,在进行模型协调研究时也要能够合理引入;③对于CIM和IEC 61850模型协调的研究应该在大电网统一建模的整体框架下;④实施时不但要关心体系的差异,还要关心细节的协调,但最关键的还在于实施标准的制定;⑤建议分为变电站IED模型、二次设备模型、采集模型、保护模型、通信模型、控制模型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详细的模型协调研究。

上一篇:鸡柔嫩艾美尔下一篇:诊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