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2024-06-17

体育(精选12篇)

体育 篇1

导言

基础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就像房屋的地基一样;要想建造高楼大厦、房舍殿宇必须有稳固的地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必须建立在基础概念的地基之上;基本概念对学科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基础概念的混乱的学术研究就像根基不稳的房屋一样缺乏有力的支撑。在体育学研究领域内,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常常被混淆与乱用。因此,明确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由“民俗”和“体育”两个词构成,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对“民俗”一词的理解。“民俗”是一个外来词,“这个词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1]。民俗是指民间风俗现象,那么要把握“民俗”,就要对“民间”和“风俗”二者的含义有清晰地认识。“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2]“‘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3]。因此,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4]。

世界著名民俗学家哈森教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分类,它有文化内涵和形式两方面的东西。文化是人造的环境,它不能被生物性地遗传,人类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这被称作文化适应(inchlturation),学习他所出生社会、社区的文化,所以一个婴儿出生了,它需要学习语言、礼仪、风俗、宗教、价值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这就是学习,这就是认知,学习通过训练塑造人们的行为。谈及民俗,民俗可能是文化所是的任何东西,它可能是语言、社会组织、礼仪和习俗、信仰和知识、仪式、宗教、幽默、娱乐等等、社会交往———男人在女人面前怎么表现,女人在男人面前怎么表现,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传统文化。民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让中国人成为中国人,让俄国人成为俄国人,让埃及人成为埃及人,如此等等,通过学习获得,使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5]。哈森教授主要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释民俗,而华东师范大学的田兆元教授则从民俗的社会功能方面来解释民俗,他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即传统与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文化的精华,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民俗对于特定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因此,民俗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哈森教授和田兆元教授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民俗”到底是什么,他们都强调了民俗的文化认同功能,民俗无论是在个体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而言,个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和适应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世界;在社会而言,社会通过民俗的文化认同性组织和巩固自身结构。那么,民俗体育则是民间风俗活动中出现的体育,这种体育与民俗关系密切,是民俗的有机部分,是能够体现民俗文化属性的体育。是在特定群体中具有文化认同的体育形态,就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是帮助个体形成群体认同感的体育文化,例如,我们儿时玩得踢毽子、跳房子、拔河等等,通过参加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我们获得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融入日常生活的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将民俗体育理解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民间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体育文化形态;它形成于过去并绵延至今,始终处于动态的更新和发展之中,是一种活态的体育文化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中,民俗体育原初赖以生存的语境发生了巨变,因而其发展模式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裂变;在传统社会中,民俗体育发展的文化空间主要是节庆节日、集、庙会等传统文化空间;而在现代城市中,传统文化空间已经不复存在,民俗体育失却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城市中的社区、公园以及赛事、表演活动成为了民俗体育发展的新的文化空间,民俗体育由原来节庆节日走入了日常健身活动。这些新现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体育。在城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空竹、风筝、气功、太极拳等民俗体育活动,它们既不是发生在节日节庆的文化空间之中,也不具有传统的仪式,可见,民俗体育的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变化。

另外,国家编创和推广的新体育项目中,很多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体育,但是它们的编创吸收了传统风俗文化、体育文化的要素,那么它们又应不应被纳入民俗体育的范畴呢?本文认为应该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虽然这些新的民俗体育项目未必具有民俗体育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特点,但是它是从民俗体育“根”上长出的新枝叶,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代性条件下民俗体育发展中自然衍生出的新路径,是民俗体育适应性发展的结果。正如现代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中衍生出的,但是我们不会否认竞技武术是武术的事实;现代龙舟竞技也是从传统龙舟竞渡文化中发展起来,龙舟的竞技化发展虽然使龙舟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竞技龙舟文化促进了传统龙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因此,鉴于民俗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我们将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体育中能够体现某一民俗活动功能和文化意蕴的体育。

2 民间体育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7]。那么民间体育就是在广大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与官方体育相对,也就是说除官方体育之外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依此而言,民间体育几乎涵盖了所有体育活动形式,只要是在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的范畴,即使是小区中偶尔发生的一场足球赛、篮球赛,也属于民间体育。

但是,《体育科学词典》对民间体育的解释是“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8]。并且指出“民间体育具有民族气息、地方特色,是传统的体育形式。这一特征又使其严格与近代西方体育形式相区别”[9]。按照这一概念,民间体育应该不包含近代西方体育的内容,那么现今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以及新兴的攀岩、自行车、轮滑等不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这与现实生活中民众对民间体育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在生活中,当提到民间体育时人们一般认为是指与官方体育活动相对的体育形态,即除官方体育以外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可以称为民间体育,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体育项目。

“民间”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鸦片战争之前,西方体育还未传入中国,民众口中的“民间体育”指的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世界中广泛存在和开展的游戏、竞技、娱乐等活动形式,民众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日常生活习惯以语言的形式保存了下来。程征先生就认为:“‘民间’的概念是随着原始文化阶段的混沌状态的结束,文化在文明社会条件下演进分化,相对于宫廷、文人等概念的确立而确立的”[10]。另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指人民中间,主要指与官方相对而言”[11]。程征先生关于“民间”的观点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与钟敬文先生对“民间”的定义是一致的,都是指民众中间,与官方相对。而《体育科学词典》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则强调民族气息、地方特色以及传统性,其对民间体育的界定与“民间”一词的理解不相符,并且与现实和当下研究趋势也不相符;另外,《体育科学词典》对民间体育的界定,容易引起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等其他相关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不采用《体育科学词典》的观点。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

3 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传统文化在体育中的体现。对“传统”或者说“传统文化”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传统体育的界定。“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12]。“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他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13]。也就是说传统不仅仅只是历史的遗存,而是“活在现在的历史”或者说“活着的过去”,是较现代而言的。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也变革着历史,它是历史在现代的活跃。

因此,传统体育是指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目前,在我国,传统体育一般是指鸦片战争以前形成,并一直衍传至今的体育文化形态。应该说,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而言,目前学术界的这种关于传统体育的认识存在商榷的地方。

4 民族体育

民族体育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对“民族”一词的把握,对民族体育概念的研究也大都是从“民族”一词入手,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涂传飞将国内外已有的对民族的定义分为三个流派:一是强调民族的“客观”因素来界定民族的概念,最典型的是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二是强调“主观”因素来界定民族的概念,代表性的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三是选择跨越“主观———客观”谱系的标准对民族进行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安东尼·斯密斯。[14]涂传飞在三个流派的基础上总结出民族的本质属性是“民族认同”,认为“民族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体育是因为它是为一定的民族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因为,在一定的民族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形式,而只有为一定的民族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传统体育文化才是该民族的民族体育”[15]。王俊奇则采用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的《文化学词典》对民族的解释:“民族,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有广义、狭义。广义的民族包括原始、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同时还有其它广泛用法,如作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狭义的专指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并依此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民族体育概念进行界定,广义的民族体育是“在历史上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的为该民族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印度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狭义民族体育界定是“近现代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反映并承载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该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一种特殊体育文化”[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民族体育的概念,涂传飞强调“民族认同”、“民族共同意识”;王俊奇则强调“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它们最根本的是指民族体育的群体认同性,即它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建立发展起来,是民族文化的产物。首先,从民族体育起源和形成过程来看,民族体育既可能是本民族土生土长的体育文化,也可能是从其他民族传入,经过与本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最终成为民族的体育文化。归根结底,只有获得了群体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形态才是民族体育。其次,从民族体育的存在形式上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不限于一个民族,它可能为多个民族或国家所有,如秋千、龙舟、舞龙、舞狮等,就为多个民族或国家所有;然而,不同的民族可能拥有相同的民族体育项目,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则各具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印记。最后,在民族的历史中曾经绵延存在过一定时间并产生民族认同,但现今已不复存在的体育形式,是否属于民族体育?本文认为是属于的。民族体育概念的核心和本质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至于是否一直绵延存续至今并不是民族体育的本质特征,因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定时间并产生民族认同但现今已不存在的体育形式属于民族体育。这也是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区别之一。

由此可见,民族体育项目不一定为某一民族所独有,而可能存在于多个民族,但是不同民族的同一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不同,即反映和承载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文化不同。另外,历史上存在过现已消逝的具有民族共同意识的体育,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因此,民族体育是反映和承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民众共同享用的民族整体的体育文化。

5 民俗体育、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的关系辨析

民俗体育是民俗中的体育,是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民众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习俗,是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民间体育活动。民间体育则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也就是说除官方体育以外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既包括传统体育也包括西方体育、现代体育等非传统体育,只要是在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就可以称之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具有内在的联系,民俗体育是具有集体性、模式性和传承性的民间体育,它们都是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体育。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相比,民间体育具有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外延更加广阔:民间体育的文化空间几乎可以是民众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而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一般是特定的节庆节日和特定的场所,即民俗体育的发生具有内在的节律性。因此,本文认为民间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是能够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意识,具有民族认同并为民众所享用的文化。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体育的本质与核心是民族认同或者说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强调的是“民族整体”。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体育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认同,具有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且56个民族共同享用的体育;56个民族也各拥有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如汉族体育、藏族体育、蒙古族体育等等。另外,历史上存在过现今已不存在的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也是民族体育的范畴,虽然它们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们曾是产生过民族认同的文化,而只是随着民族的消逝而消逝了。传统体育是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是其传统性。

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两者之间互有交叉、重叠:传统体育包含大部分民族体育的内容,但是从广义的民族体育概念来说,民族体育包括已经消逝的民族体育,而这一部分民族体育不符合传统体育“活着的过去”的特点,不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因此,传统体育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民族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一般而言,民俗体育一定具有传统性,传统性是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所以民俗体育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而民间体育与传统体育则是互有交叉、重叠:民间体育包含一部分传统体育,同时还包含非传统体育;而传统体育中不仅有民间体育的内容而且还有官方(宫廷)体育,因此,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都不能包含彼此所有的内容,而是互有交叉、重叠。民族体育与民俗体育也是如此,既有交叉、重叠又不完全相同:民俗体育具有集体性的特征,但是这种集体性在某些民俗体育中可能还未达到“民族整体”的程度,而是被民族整体中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所认同;反过来,民族体育也不包含民俗体育的所有内容,民俗体育具有模式性,往往具有一定的仪式,而民族体育不具有这一特征,有些民族体育是没有仪式的。民族体育与民间体育也是既有交叉、重叠,又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一样,都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民间体育包含一部分民族体育项目,但是不能包含全部的民族体育,例如,历史上曾存在的古埃及体育、古希腊体育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却不是民间体育。

可见,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之间的关系: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及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是相互交叉、重叠,既具有相同的部分,又拥有各自独特的领域。

6 结语

关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我们认为,它们的所指和能指是针对不同出场语境中显现的文化意蕴而言的。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与民族体育以及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都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对于某两个概念而言,它们又可能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对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和使用,要结合它们发展的实践语境来探讨。

参考文献

[1][2][3][7]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4]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5][6]中国民俗学网.民俗研究:对象、方法与现实挑战[N/OL].[2013-1-25].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1&NewsID=9122.

[8][9]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9-180.

[10][11]引自占玉珍,王俊奇.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42.

[1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3]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4][15]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32.

[16]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J].体育学刊,2008(9):103.

体育 篇2

《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课教案

教案主题

快乐的小青蛙

学练内容

跳跃:立定跳远 自主游戏

学练目标

1、 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去

2、 让学生亲自体验立定跳远起跳前两臂的摆动和膝关节弹性屈伸,塑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

3、 培养学生在学练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顺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小青蛙快长大

1、 通过迷语导入课

2、 引导学生学练小青蛙跳

3、 引导小青蛙与小动物交朋友

1、 散点队形围着老师猜迷语

2、 快乐地学小青蛙跳

3、 敢于与其它小动物比本领

与学生拉近情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一、小青蛙学本领

1、 小青蛙玩瓶子

2、 小青蛙连续跳瓶子

要求:自学自练、不规定动作

3、 请学生演示

4、 组织评价

乐于表扬“玩”的`好的学生,鼓励学生“星”

二、小青蛙显本领

1、 小青蛙双脚向前跳

2、 小青蛙跳过一定远度的瓶子

要求:学生能向前向上跳起

3、 小青蛙展示本领

老师组织学生评价

4、再次激励小青蛙学本领

一、小青蛙体验性学练

1、 散点队形,每人将瓶子放地上“玩”跳瓶子,可用各种姿势和跳

2、 几个同学自由组合,将瓶子放成各种图形跳

3、演示的同学认真演示

4、积极评价同学所做的动作

二、小青蛙探索性学练

1、 小青蛙体验双臂摆动,屈膝向前跳

2、 同样动作跳过一定远度的瓶子

3、 认真观察的同时积极参与评价

4、继续学练

让学生在“玩”中学练本领

让学生通过看、练、思来完成动作

小青蛙施展本领

1、 给学生每人一只小皮球

2、 组织学生利用小皮球与手中的瓶子自创游戏

3、 自由组合八个组开始学练

1、 每人领取一只小皮球

2、 自由组合学练小组后进行自创游戏练习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让他们积极参与,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创设一种愉悦身心的情景,与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内心交流

●学生再次参与评价,互相赠“星”

充分放松全身

积极参与评价

体育 篇3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体育教学的中心是为了各项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快乐中进行体育教学。这种思想产生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将运动当作体育追求的目的而非手段,体现了对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僵化思想的批判。所谓“阳光体育”,是针对我国学生体能普遍下降的趋势,于2007年提出的理念,目标是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促使学生每日锻炼身体,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一、快乐体育的优势与不足

1. 快乐体育理念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了开心、轻松。其次,为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设了一些小学生喜爱的项目,充实了体育教学教材。再次,快乐体育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技术,创新了体育教学思想。最后,快乐体育促进了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 改革意味着变更和突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快乐体育在实施中,同样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快乐体育对学生训练量的要求明显减少,为凸显趣味性,淡化了对体育力量和强度的要求。因此,虽然达到“快乐”的效果,却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第二,快乐体育尊重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性,由小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和训练步骤,这就为体育教师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指导带来了困难。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与身体机能发育毕竟有限,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必然忽视了体育课堂的秩序和目标。第三,快乐体育教学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持,有的体育教师将快乐体育片面解释为教学方法、形式或者手段、措施。部分师生对快乐体育认识不足,不能在教学中遵循体育学科训练规律和教学规律。第四,快乐体育是对沉闷枯燥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挑战和革新,但是,长期缺乏科学的规范和理解,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持续性发展。

在体育教育方面,阳光体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生理和心理,而快乐体育的理念与实施,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锻炼中去。只有将阳光体育与快乐体育有机统一,才能实现阳光体育的终极目标。

二、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的教学策略

“阳光体育”提倡让每个学校都开展校园锻炼,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的体育锻炼氛围,吸引青少年学生走到操场、自然、阳光下,自觉热爱和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1.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1)生动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场地、学生队形、组织手段等灵活安排,体现多变性和新鲜感,为学生设置新颖别致、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教学氛围。做热身运动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多种活泼的自由运动姿势与形式,可以小组练习与自由练习相结合。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自己编排舞蹈或动作,师生互相学习与模仿,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2)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在传授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耐心地讲解、示范和纠错中,为学生传授规范的训练动作,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以及师生、生生的热烈交流中,轻松掌握体育动作要领。同时,教师应该安排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例如,在前滚翻训练中,教师精讲示范后,可以安排学生自练、互练、小组竞赛练习等。教师在此过程中,精当点拨,同时,对不同梯度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任务,实现整体的提高。

2. 将艺术引入体育课堂。

小学生的体育课堂主要是在操场进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场地进行艺术性加工,引入音乐、舞蹈等艺术,让智育、美育与体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将录音机带入操场,配合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内容,播放不同形式的音乐。如,导入时,播放《体育进行曲》,让学生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整理队形和走步;动作训练时,播放儿童音乐;快下课时,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课堂训练和运动的愉悦感,在美妙的音乐中,缓解疲劳,形成对体育的良好印象和心理,实现快乐体育的目标。

3.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育入手,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兴趣。小学生虽处于个性尚未形成时期,但个性的差异性已经显露,尤其在体育课堂上,小学生因为性格、爱好、身体素质、生活体验不同,因此,课堂表现和潜质也呈现多样化特征。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和学生真诚、耐心、平等地互动交流,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与兴趣充分展现的平台,真正地打造阳光体育教学。

4. 游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就是开展有效的课堂游戏。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体育锻炼游戏,满足小学生好奇、好胜、求异心理。例如,可以在投掷训练过程中,设计成“敌我双方”的攻击游戏。将学生划分为几组,分为“敌我双方”,将垒球作为“炮弹”,设置模拟的攻击目标,让学生对准“敌人”进行“射击”训练,体育教师在旁边进行要领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在战斗情境中,兴致勃勃、斗志昂扬,争先恐后地进行练习,提高了投掷能力。

综上所述,将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精神指引下进行规范的体育技能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促进小学校园的体育运动潮流和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学会更新教学思想,提高体育技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为促进我国体育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体育 篇4

终身体育, 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 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活动又包括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两个主要的方面。

2 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 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延续与发展, 在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环境中, 在终身体育的“耳濡目染”下, 自然学校体育也会做得更好。

3 制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

终身体育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 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内在需要, 但是各人在遗传、营养、教育、环境等方面的不相同制约了终身体育的发展, 导致了终身体育的手段、意识等各不相同:

3.1 体育健康知识的薄弱, 缺乏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

制约这一因素的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教育者的意识, 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锻炼的指导, 而在现如今的体育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体质、学生的技能, 恰恰忽略的就是体育健康知识, 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笔者发现在许多学校基本上就没有体育健康知识的专门性教学, 最多就是利用雨雪天气在室内进行简单知识的简单讲解, 而这一点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是远远不够的。

3.2 缺乏锻炼身体的习惯, 对运动锻炼不感兴趣

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最重要的, 兴趣的持之以恒就成了习惯。缺少了这种习惯, 就导致终身体育意识的缺失。许多学生在学校中除了参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 其他的体育活动就不怎么参与;在毕业之后少了体育课, 就更少参加体育锻炼了。那就更加不具备在各种环境下自我锻炼的能力。经过调查, 有明显体育兴趣爱好, 有锻炼习惯的人, 在中老年期间也坚持着体育锻炼, 保持着终身体育的意识。

3.3 部分地区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欠缺

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也是制约终身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学校体育阶段到社会实践, 各地区的运动场地和设施都有较大的区别。东部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还是比较充足的, 能够满足人群锻炼身体的需要。但是在一些其他地区, 运动场地、设施、器材都严重不足, 大大制约了人群的终身体育的发展。

3.4 部分地区师资力量的缺失

在很多地区, 缺少专职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都是有其他的一些教师担任, 对于体育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练习都是一种遗憾, 因此, 师资力量也是制约终身体育的重要因素。

4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衔接

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要有效结合, 主要是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服务。学校体育不光要解决学习体育技能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主要从体育课堂和体育课外活动这两大方面入手:

4.1 体育课堂方面

4.1.1 教材体系要“序”

在小学阶段, 要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教育, 重在让学生参与各项体育练习, 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加工, 帮助小学生熟悉运动, 知道各项运动的名称、以及简单地参与到各项练习, 要广泛参与、重点学习, 帮助小学生建立动作模型, 打好运动技能的基础。在中学阶段, 教材体系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进一步提高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安排多种项目的选修课,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去练习、去提高、去深化。在高校阶段, 高校的教材体系更多的是可以根据学校的已有条件, 去开发一些运动项目, 提高参与性, 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专长的健身手段, 内容要体现终身性、娱乐性, 为终身体育做铺垫。

4.1.2 教学内容要“乐”

教材内容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需要, 让学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学在其中。有很多学校采用了选项课这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特长, 来选择自己要学的项目, 这样一种手段对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可以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4.1.3 教学手段要“变”

现阶段, 体育课中很流行的是探究式教学, 相对于授受式教学, 是以学生为本, 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 这种过程包括自己探究、相互探究和老师一起探究等。对于这样的教学手段, 老师更多的是用引导、疏通等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 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的使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体验。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是复杂的, 用语言来描述是抽象不具体的, 如果采用电教的形式展现出来, 有的动作甚至是可以用慢镜头进行展现, 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电教手段也要在学校体育中普及使用。

4.1.4 体育检测方法要“新”

为了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应该要建立新的检测体系, 建立考核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有利于养成锻炼体习惯的评估指标, 例如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兴趣和态度, 学生在课后自觉锻炼的时间、内容等等。应该对众身多的项目进行检测, 以检测促健身, 以检测促兴趣的终身性。体育检测的手段要由单独的老师测评转而化为老师评测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学生与家长之间评议三种手段相互结合使用, 才能得到学生更多的关于体育的情意评价。

4.1.5 体育课堂氛围要“活”

体育课堂氛围要生动活泼, 学生的练习情绪高涨, 对于保证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老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学生的“朋友”, “引路人”。体育课上教师的情绪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情绪饱满, 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 氛围会变得轻松活跃, 相反如果教师课堂情绪不好, 会给学生造成压抑的感觉, 使课堂气氛沉闷, 影响学生的练习兴趣。

4.2 课外体育活动方面

学校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基础上, 还必须要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包括大课间、体外课等活动,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这些活动的时间里, 许多传统和时尚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参与进来, 传统的项目譬如说抖空竹、太极武术等, 现代时尚的项目包括打陀螺、轮滑等等。这些运动项目的加入使课外体育活动增色, 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操场上挥洒自己的汗水,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摘要:本文从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内涵着手, 进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资料法和访谈法了解调查制约终身体育的因素, 从而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二者之间的衔接, 从学校体育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方面加以改进, 以期学校体育能更好为终身体育服务。

体育 篇5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从学校体育学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学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又是课程与教学的下位概念,两者都统一于教育学这个大系统。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它们属于不同学科范畴。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程是教学的前提,课程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没有课程理论作指导,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困境;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理论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课程理论,从而引领新一轮课程变革。因此,弄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建设有价值,而且对体育教育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2.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研究

2.1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必要性

体育属于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体育学科研究还不够成熟,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起步较晚,关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专著和书籍并不是很多。我们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

2.2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么是体育课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我国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1]。这一观点为我们探讨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例如李艳翎对体育课程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所赋予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进程 [2]。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体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据是这些概念中所欠缺的。对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倾向于张学忠的观点:体育课程是国家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程内容结构、时限、进程、学习或锻炼方式的过程,以及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文化和技能素养、实践能力和体质健康标准的总体规划或设计[3]。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述概念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基本明确了体育课程的范畴。

2.3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分别出现“教”与“学”两个字。比较甲骨文中“教”、“学”两个字的构成,一般认为“教”字来源于“学”字[4]。据《礼记学记》中叙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5]在西方,learn与teach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曾说:teach自古以来就同learn结下了不解之缘[6]。因此,从词源上讲,“教”与“学”被原始地规定到了一起。

根据以上对教学的阐述,结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本人将体育教学定义概括为:体育教学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

3. 学校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

3.1什么是学校体育课程论

根据现代课程论的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张学忠等人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论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最基本的理论、实践、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7]。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体育课程范畴领域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以及处理体育课程内部和外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体育课程论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只是一种新兴理论体系,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中有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

3.2什么是体育教学论

根据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国的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他的教学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夸美纽斯在拉特克的理论基础上完成《大教学论》,他把教学论定义为“教授术”,后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影响颇深。教学论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主流观点:①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②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③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一种理论。

教育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学校体育教学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教学论的基础上,体育教学论发展形成新的学科体系。在王伯英和曲宗湖著的《体育教学论》中阐述:体育教学理论是以特定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的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特征、本质和规律等问题的一门学科[8]。

4.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4.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途径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相对独立,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影响着教学,教学也不断地反馈课程。美国学者塞勒等人曾经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我们颇有启示。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队员根据对手和本队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的比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随时做出明智的反应;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同样的课程方案,不同的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学效果不好,不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的问题不在于课程方案本身的好坏,而是在于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实施过程中,是否采用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的方法科学化,教学的效果相对就好得多,就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4.2小结

总之,课程与教学之间肯定存在着各种联系和交叉重叠部分,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课程论必然要考虑课程的实施问题,教学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首先要摆正和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现代课程不再局限于“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应成为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德海,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

[2] 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6。

[3] 张学忠,学校体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5。

[4]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5] 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 张学忠,学校体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7。

体育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阳光体育;快乐体育

之所以要在小学开办体育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知识和智力获得发展的同时不耽误身体的锻炼。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尤其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念。为了培养健康的体育观念,不能让学生对体育教育产生排斥心理。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能够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的概念

1.快乐体育的概念

快乐教育,重在快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而不是厌倦。只有快乐的学习,才有学习的动力,才有学习的渴望。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视情感和美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正能量。

2.阳光体育的概念

阳光体育是我国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倡导积极的体育观念,培养良好的全民体育习惯而发起的一场大范围的体育锻炼运动。发起这场运动是为了促使广大学生走向户外,唤醒全民健身的意识。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口号是“健康、运动、阳光、未来”,健康是运动的目标,运动是保持健康的方式,阳光代表了运动的精神状态,只有提高了全民体育素质,我们的国家才有美好的未来。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原则

小学体育教学并非无章可循,要实事求是地践行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的理念,就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快乐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需求。要从快乐教育的角度深入阳光体育的理念,就一定要注意趣味性的原则。趣味性是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学习动力的主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寓教于乐,把艰深的理论知识和辛苦的体育训练融入有趣的教学内容里,利用趣味的情境设置游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这就是阳光体育的魅力。

2.教育性原则

注重趣味的同时,不能本末倒置,把课堂变成了游乐场。从根本上说,趣味性的教学手法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脱离了教学,再有趣味的手段都失去了意义。在思考教学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巧妙地引出课堂内容,在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注意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的重要性,也要注意教育性的根本原则。

3.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平等,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要想使快乐体育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向阳关体育发展,就要保持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也应该是教师的朋友。教师要学会利用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阳光体育”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的理念也有一定的联系。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创设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和心太重领略到户外体育的魅力,充分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模拟人物形象,让学生融入模拟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开始体育锻炼。

2.开发体育教学游戏

游戏是体系消耗巨大的活动,至今,动物仍然在通过游戏来锻炼生存技能。可见,游戏是为了体育锻炼而生的。开发体育教学游戏可以重新把这种方式利用起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教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设计构思教学游戏。比如,训练跑步可以不必绕着操场跑,让学生通过接球传递游戏进行跑步训练,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3.促进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既是指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指教师之间的合作。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不同班级联谊的教学手法,在课堂上引入交流和对抗的元素,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同学分组对抗,也能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建立阳光心态的同时,与他人有效合作,取得成绩,这其中的意义不亚于锻炼身体的意义。

加快小学体育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的推进,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小学是特殊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一生尤为重要,明确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的概念,遵守小学体育教学的原则,就能让小学体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卫国.石家庄市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李秀梅.潍坊市峡山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杨冰.地震灾区重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体育 篇7

1 高校体育的发展形势

1 . 1 高校体育发展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校体育,其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民体育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化得到培养。使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 2 高校体育发展的状态

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许多高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了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改革,但是现阶段高校体育的现状就是:学生的体能素质整体不高,肺活量指标有所降低,身体肥胖的学生显著增多,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着较为淡薄的意识。

1 . 3 未来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体制以及培养的目标都决定着高校体育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与社会化接轨,最终实现社会化是其改革的目的所在。因在高等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比较成熟且稳定,是健身意识以及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佳阶段。高校体育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其的社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2 . 1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不同点

(1)其在目的上就有很大的不同,社会体育是人民群众自愿自主开展的身体活动,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而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科目,需肩负使大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以及道德、意志加强,运动技能提高的责任,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计划性以及目的性。

(2)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社会体育的对象是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体质的人,而高校体育主要针对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其将身体素质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关注点。

(3)两者之间有不同的参与方式,社会体育中,参与的人群可自由的支配时间,遵循自愿的原则,活动方式以及活动内容都以个人爱好为主。高校体育中学生主要都是以课堂为载体进行学习。

(4)两者之间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社会体育中,可自由选择运动的项目。在高校体育中,排除能够自主选课外,不再有选择项目的权力,对技术以及技能的学习过分强调,没有灵活性。

(5)二者之间所处的地位也不相同,高校体育有教育的性质存在,且能够向社会体育进行过度。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是体育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水平的真实反映。二者无法相互取代。

2 . 2 高校体育对社会体育的积极影响

高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社会体育的不足进行弥补,在社会体育中,因受到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发展社会体育的经费欠缺,指导员的数量以及素质普遍不高,体育场地以及器材不够充足,使社会体育发展更加困难。但是在高校体育中,却占据着社会体育缺少的资源,高校学生在经过专业化训练后,能够成为社会体育中优秀的指导员,弥补社会体育中指导员欠缺的不足,且高校体育中,有较大的体育场地以及较为丰富的器材设备,将其应用于社会体育中,就能够使经费得到有效节约,有了更为充足的物质保障。而社会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高校体育的改革进步,原本单一枯燥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高校采用了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的先进形式,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高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形成终身体育

在高校体育中,需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此方案在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是因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在高校体育中真正实行。现阶段,一些高校仍在坚持以“三基”教育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基础,未有效重视并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思想以及体育能力,没有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生毕业后,也就脱离了体育。所以,高校体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点,摒弃传统的旧观念,使能够适应现代体育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新体系得以建立。

与此同时,还应使终身体育的思想加入到学生的教材体系中,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并加强。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都本着重视实践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教学理论的传授,许多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都局限在跑步、打球等户外活动中,而很少有学生能够注重体育课的理论知识,学校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也未有重视。长此以往,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失衡。高校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样作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论教材的主线设为具有终身教育意义的内容,例如体育的基础知识、体育锻炼的原理以及方法、体育卫生以及保健等。此外,还需将学生对理论考试的态度加以转化,使其更具科学化、规范化,达到使学生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并提高的目的。

使学生的体魄更加强壮、身心更加健康是终身体育的目的,所以,应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以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实施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不断加强。

4 结语

体育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联系,融合

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维系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长期以来,体育学术界更多地关注于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关系研究,关于二者的研究主要有“普及提高”“相互对立”“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几个学说[1]。自1995 年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确立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助力二者的发展,特别是后者,长期以来处于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大众体育的基础和竞技体育的活力源泉,高校体育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二者的发展。在高校体育中既含有竞技体育的因素,又含有健身体育的因素。因此,笔者以高校体育为中介点,深入探究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进一步审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

1 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同根同源

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同属体育范畴,都具有体育的基本特性,即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同时兼具体育的基本功能,即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2]。三者在发展中互相交融、相辅相成,并非孤立独行。

大众体育是高校体育的延伸和继续,广大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后,是大众体育的重要成员。竞技体育对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来源于大众体育实践,适合观赏和表演,能够体现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大众体育是孕育竞技体育的载体,竞技体育是对大众体育的传承和创新[3]。

2 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

现代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起源于高校。篮球运动是1891 年美国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1895 年美国威廉摩根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 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1896 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作为竞技体育的巅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开始就和教育密切联系,其创始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认为体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萨马兰奇先生主张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奥林匹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修课程。美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其大学生的运动成绩在全世界遥遥领先,风靡世界的NBA球员乔丹就是在全国大学体育协会(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NCAA) 大学联赛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上职业道路。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学校为中心,美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基本上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奥运军团中80% 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中直接选拔出来的[4]。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也开始注重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颇有成效。2015 年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参赛的大学生运动员达到85% ,获得佳绩,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相结合已见成效。

3 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联系

大众体育一开始就和体育教育紧密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张个性张扬,推崇户外自然活动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欧美各国盛行。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欧美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例如增加各级高校体育课时、经费,实施体制测试标准制度等。1965 年林格兰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倡议。20 世纪60 年代末,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工业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大众心理紧张,工作压力大,“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现代文明病”,大众身心健康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70 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会后不久便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这标志大众体育运动的真正形成。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关于青少年体育的会议,确认了终身体育的普遍价值,并于1978 年通过了《国际体育运动宪章》,宣布体育运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大众体育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首先大众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多半人在公园等非体育场所锻炼。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 46 m2,不足美国现有相应数值的1 /10,不足日本的1 /12。其次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较低,健身功效不强。我国多数居民采用运动强度小,身体负荷低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太极拳、民族舞、散步、压腿等; 而在西方国家,采用对抗性强和相对激烈的竞技性项目健身很常见。在我国体操属于高、精、尖项目,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在美国,根据2012 年美国体操协会官方公布的数字,约520 万人从事体操练习,注册俱乐部有4 000 多家。

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具有齐全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丰富的体育人才储备、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与大众体育现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合理调控和管理高校的体育场地,在保证正常教学和日常训练的情况下,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合理、有序地向公众开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大众体育面临的场地设施短缺问题,促进大众体育有序发展。同时高校丰富的体育人才储备也是大众体育指导员和管理员的重要补充。

4 结语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高校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高校体育这一平台,回顾历史,展望二者未来发展趋势,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能够在高校体育中实现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面向21 世纪,竞技体育、大众体育都面临着科学化发展。大众体育在发展社会经济、丰富科技文化交流及提高人类素质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大众体育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融合了社会学、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例如运动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装备等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竞技体育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具有优越的人力资源和科研环境,必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融合也势必推动高校体育更富有活力,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融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谈群林,黄炜.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关系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05):532-533,570.

[2]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3):11.

体育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中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一直存在一个较为混沌的问题亟待解决,即学校体育学科中不同子学科的相互区别与联系问题。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资料来看,对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及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了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范畴不清,概念不明,研究零散。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适应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等的比较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明晰我国学校体育诸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借以提高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更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二、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

(一)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同属于学校体育学科的范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都受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又都从广阔的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以加速自身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对两个学科的区别与特点的认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文试在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逐个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1. 体育教育学

体育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前西德的学者提出的。关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在国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和教育(形成个性)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其使命在于研究创立借助于运动对运动员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效率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任务。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以整个体育运动中的教育现象(包括教学、发展和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揭示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是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教学),阐明体育教育活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以及运动课业的教学和教育,以便有效地发展人的体形、体能和活动能力以及个性。

我国的体育教育学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更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应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并认为体育教育学应以体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规律,高效率地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育学》专著。该书作者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一门交叉性的理论应用学科,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

对比国外与国内体育教育学的学科定义,我们认为,体育教育学不能将研究对象与任务仅仅局限于培养优秀运动员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把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体育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由体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成,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2. 学校体育学

在我国,对学校体育学的科学认识是逐步加深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任务逐渐趋于明朗。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标志是1983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由此开始了学校体育自我认识的新阶段。最初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仅仅是体育教学,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人们对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即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学校体育与外部的关系,即: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要研究学校体育内部的关系,即:研究体育锻炼、营养、保健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运动训练、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换句话说,学校体育学关照的研究领域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中的教育现象。

3.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体育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明确与坚持各自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二者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其学科地位比学校体育学要高一个层次,其研究领域自然也比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宽泛得多。具体来说,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而且还包括家庭体育教育、职业体育教育、社会业余体育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即在体育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就教学而言,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的教学,也包括培养体育人才(未来的体育教师、运动员等)的教学,而且以后者为主。而学校体育学则是以学校领域中的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很显然,体育教育学涵盖了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二)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

1. 体育教学论

目前,国内对有关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等论述较多。如王伯英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亦称体育教学法,是教育科学中的分科教学法之一。“它是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张颂歧则把体育教学论定义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体育教学思想和形成体育教学技能,并对体育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于长镇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学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刘清黎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它是探索体育科教学规律和法则”的。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是揭示体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探索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从而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体育课程论

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虽然体育课程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直到现在,体育课程论的真实面目、体育课程论的学科体系等许多相关问题亟待澄清。从“体育课程论”的名称看,体育课程论不仅是课程论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还是学校体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育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以及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而其学科目的则主要是研究体育课程的特殊问题,揭示体育课程的特殊规律。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论是课程论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研究和探索体育课程的本质与规律为己任,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富有明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对体育课程实践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

3.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科,各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三)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及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评价以及体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以上对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分析可知,学校体育学研究领域中的教学过程部分,与体育教学论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交叉甚至重叠,只不过在体育教学论中把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作为了重中之重,而学校体育学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阐述则较之体育教学论浅显。与此相同,体育课程论较之于学校体育学来说,在体育课程方面则更为完整、系统和深入。也就是说,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和学校体育学在研究的领域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研究的层次上是深入和浅出的关系。总而言之,关于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与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的关系相似,体育教学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教学部分的延伸和深化,而体育课程论则是学校体育学中体育课程部分的延伸和深化。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学论及其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研究成果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

三、结论

体育 篇10

一、“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

(一) 快乐体育

所谓快乐体育, 在教学当中强调情感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 将强健学生身心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快乐体育重在用快乐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之下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来。快乐体育这一教学模式十分重视爱的教育与美的教育, 旨在用体育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 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 是国家为了提高全民体质, 特别是青少年体质而掀起的一场全民性体育锻炼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使我国的广大青少年自觉走向操场、大自然与阳光下,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健康、运动、阳光、未来”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口号, 其在我国青少年智力开发与审美情趣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积极作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原则

利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不断向阳光体育运动深入, 就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坚持以下几点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共通的原则。

(一) 趣味性原则

快乐教育是以学生的情感因素为教学活动的进行导向, 因此利用快乐体育向阳光体育深入, 要坚持趣味性的教学原则,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与游戏的安排,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快乐的心情,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当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向阳光体育靠近。

(二) 平等性原则

所谓的平等性, 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 要想使快乐体育的快乐得到体现, 并向阳光发展, 就要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引导者, 更是学生的朋友, 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另外, 教师要学会利用平等性原则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 教育性原则

小学体育的快乐教学模式, 其终归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 教师不仅要重视快乐与阳光的重要性, 更要注意利用快乐教学向阳光教学延伸的观念与手段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

三、小学“阳光体育”教学方法

(一) 创设小学体育教学情境

快乐体育与阳光体育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 快乐体育的理念可以延伸至阳光体育。在将小学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向阳光体育转化时, 教师可以多采用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使学生在快乐当中了解到操场与阳光对于其未来的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来创造具有实体的人物形象, 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下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比如,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都了解与熟悉的北京奥运会作为教学情境, 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设置不同的体育项目, 使学生扮演相关项目中他们喜爱的体育明星。这样, 学生很快就会认识到阳光体育的趣味性, 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二) 开发小学体育教学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游戏, 需要教师对小学体育教材进行全面与深入的分析, 找到游戏设置的切入点, 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 使游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 我们所熟悉的贴人游戏, 就可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积极地进行跑步运动, 并且因为游戏的趣味性不会感到疲劳, 更不会存在体育负担。这样, 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 更乐于走向操场, 走在阳光下。

(三) 促进小学体育合作教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之时, 可以利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与体育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组织进行几种体育比赛, 制定公正公平的规则, 也可以一个比赛当中存在几个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师还可让学生们自由结组, 各组当中的成员选择自己最为擅长的体育项目, 以团体荣誉为目标奋力拼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 还能使学生建立起阳光的心态与人格, 懂得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 分享努力得到的荣誉成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 阳光体育是我国一项全民健身活动, 其与快乐教学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 教师可利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的阳光体育精神, 使其融入到全民健身活动当中来。希望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 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摘要:目前, 阳光体育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响亮口号, 快乐体育也在体育教学当中出现频率较高。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 从学生的感情因素出发, 通过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使学生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来。阳光体育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本文将以小学体育教学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为题, 对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发展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快乐体育,阳光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建国.正确运用体育游戏构建阳光体育校园[J].小学时代:教师, 2012 (4) .

[2]祁伟洪.阳光下的快乐”——快乐体育在开展阳光体育中的运用[J], 2011 (2) .

[3]徐广军.深化阳光体育精心设计“地面文化”——湖北宜城市南街小学[J].体育教学, 2012 (3) .

体育 篇11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文化;建设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摆在了历史的高度,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浪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上作了主题报告,提出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前提下,提出我国的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思路,大力加强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让体育成为一种先进文化的传播符号,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价值。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它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中就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普及体育精神的过程中,弘扬着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助推剂。

1体育文化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就要追溯到它的上位概念,即文化。“文化”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以及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整体,它是一个有机系统。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体育,于是就产生了体育文化。它指的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研究体育与文化的关系,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体育文化现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体育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

2体育的文化价值

2.1振奋民族精神,表现民族自尊

在竞技体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要保持繁荣昌盛,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然弘扬民族精神。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的巨大推动力,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价值具有独到功效。一次重大国际赛事的成功与否,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可以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可以为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为国家的腾飞、民族的昌盛提供难以估量的精神力量。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让中国一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奖牌榜单上的排名,无不体现了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和风采,更好地传递了民族精神,弘扬了体育文化。

2.2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体育文化的功能随着体育运动形式的日益丰富也将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与时俱进的前行与发展,推动和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这也将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所必不可少的永恒条件。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地寻求一种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通过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诉求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态势。

2.3创造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局面

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一种象征。相当数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体育文化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无论从减少社会犯罪率,协调人际关系方面,还是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们文明素质程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群众体育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体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普及体育文化知识、宣传体育精神、增强人民体质、传承和谐精神等具有重要功效。

2.4增进和调节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化趋势的浪潮使体育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重要的交往手段。体育比赛以其独有的魅力,拉近了不同种族间的距离,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和谐国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体育比赛中蕴含的文化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通过比赛传递的那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这种文化是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对于维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作用。

3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3.1体育建筑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哲学观念、伦理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美学思想、行为心理、环境意识等多方面精神因素的外在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建筑实践的迅速发展,体育建筑文化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且日益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建筑实践的发展正在推动着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也将会促进建筑实践的发展。体育建筑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日益向人们展示出它特殊的风采。

3.2体育器材文化

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体育器材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随着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体育器材行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制造工艺、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航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根本的变革,使传统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体育器材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3.3体育运动服装文化

用服装来保护身体,不但是人类极好的生活手段及经济手段,而且是提高人类文化的手段。服装在人类生活中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和文化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服装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随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服装的发展变化。体育运动服装是整个人类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是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

3.4项目体育文化

任何体育项目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其中凝聚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因此,流行时间长和传播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体育项目都包含着不同区域和时代人们的体育情感取向和体育审美观念等浓望的体育文化意味。

3.5体育观众文化

在当今竞技体育的生长要素中,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体育观众。体育观众文化,不仅表示竞技体育赛事进程中观众的心理和行为的总体,也包括围绕竞技者和观众甚至管理者多方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看台和传媒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心理需求的特殊的社会集群和社会文化现象。

4解读体育文化的建设

4.1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4.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分

当前体育文化已被纳入《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把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努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等。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作为促和谐、保民生的特殊文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4.1.2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文化建设维系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如:一次大型的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女排在世界杯的决赛期间,群众的关注程度非常搞,使得社会犯罪率大大降低,社会环境趋于稳定,这足以看出体育文化建设对社会安定团结所起到的作用。

4.1.3建构民族精神支柱的需要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的攻坚阶段契机下,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早已经从简单的身体角逐演变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升华为国家面貌与综合实力的展示。

4.1.4展示综合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体育作为展示国家实力的手段,并通过体育来壮大国威。拿日本、韩国来说,他们国家的高速发展都是靠加强文化建设(软国力)来进行。他们除了提出“科技创造立国”“教育立国”等口号,同时更加注重体育的发展,加强国民素质的发展。其结果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体育文化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4.2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必然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和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契机下,体育文化建设不能没有依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4.2.1主体性原则

人是文化的主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育文化无疑是由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创造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理所当然是体育文化的主体。这一界定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它来源于人们大众,依托于人民大众,这也是今后体育文化建设的总的价值取向;二是判断、评价体育文化建设好坏的客观标准是人们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理论来自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测真理的标准。

4.2.2系统性原则

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责任,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它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事业。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体育文化建设的系统网络,才能发挥系统功能,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4.2.3融合性原则

融合与服务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有效的服务才能达到全面的融合,而只有准确的融合才能有良好的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离开了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将走入歧途,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体育文化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威,经济则要为体育文化发展助力,通过互生机制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

4.2.4开放性原则

体育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与外界密切联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向前发展。因此,通过不断地开展对外交流,并立足自身优势,体育文化建设才能和谐有序地展开。

4.3体育文化建设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共生互动效应

4.3.1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效应

体育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从属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体育文化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为体育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它为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文化渗透和精神重塑的作用。在这种双重作用的驱使下,有效地带动了物质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同时自身的发展也稳定前行。

4.3.2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

当前体育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这种文化效应越来越明显。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格局。

5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活动,从诞生之时起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彰显出其文化建设的巨大功效。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催生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人们有理由去积极寻求如何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使体育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类活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与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建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迈向体育强国——在全国体育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体育文化导刊,2011(8):57-60.

〔2〕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8):101-103.

〔3〕黄迎乒,孙文平.体育文化对体育强国建设助推作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3):33-36.

〔4〕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9):64-67.

〔5〕王振涛,刘伟,单清华等.新形势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66-69.

体育 篇12

但笔者在研读两本教材时,发现二者不仅在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目标”的提法上存在区别,而且在思想内涵上存在主体性及人文差异。笔者经过认真分析,结合自身对我国体育思想发展的认识,认为《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限于笔者认识有限,在此提出以和编者商榷。

1 体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差异

1.1 主体性的内涵

主体性的讨论发端于哲学领域,最初从一般哲学意义上讲,“主体是指从事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1]然而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实践”理论的丰富,人们对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才有了主体性的争论。何谓主体性?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为善研究员等依据中外有关研究成果概括性提出:“主体性是指‘是一个主体’或‘是与主体有关的’这样一种性质,而作为一个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觉能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2]同时,该研究提出了主体性的“客观物质前提”论,指出“人的主体性有双重的物质依托,即人自身的生命物质系统和相应的社会物质系统。由此它强调了主体的对象性本质,指出人既是能动的,同时也是受动的,受他的对象所制约的,人的存在世界是一个物因人而活、人因物而跃的活生生的世界。”[3]从上文有关主体性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强调人的主体性实质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符合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

1.2 “依据”与“目的”的体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差异

两种版本教材在选择“确定体育目的”及其依据时,显示出在体育价值取向上的主体性差异。二者都将“社会(政治)需要、体育的特点(功能和特征)、社会发展状态”列为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在表述方式上,《概论》将国家的“政治需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统归入“社会发展水平”,而《教程》则将“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基本状态”分开表述。区别在于,《概论》将人们的体育需求作为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教程》则选择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另一条重要依据(表1)。

从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发现,《概论》直接提出“人的体育需求”是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体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而这一点从《教程》中没有得到直接体现。不仅如此,在对“依据”内涵的理解上,两种教材也不尽相同。《教程》在选择“社会的需要”依据时,比较片面强调体育的需求的阶级性,认为“任何国家所拟定的体育目的和任务,一方面会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一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和认识倾向”;[4]而《概论》在确定“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依据时,虽然承认“体育目的”的阶级性,但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需要决定文化生活发展的方向”,从这一点来看,《概论》的体育价值取向反映了“客观物质前提论”下的主体性思想,强调的是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观与人本主义的体育价值观的和谐统一。[5]而恰恰相反,《教程》在论及“社会发展的基本状态”的依据时,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决定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6]在强调物质第一性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而从“体育法律法规”和“人们的体育需求”两条依据的区别来看,不仅显示出后者以人为本的主旨,同时,从逻辑出发,还可以发现选择“体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一个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本身就是为保障整个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的产物,它反映了一定社会或社会统治阶级的认识;同样,体育法律法规也体现的是一定社会或社会统治阶级对体育的认识及要求,一定程度上是体育目的的反映。因此,应该是先有“目的”而后有“法律”,体育法律法规应该是实现体育目的的保障而非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既然在确定目的依据的选择上就已经显示出主体性差异,那么其最终确定的体育目的自然不能幸免于这种差异(表2)。

从两种版本教材所确定的体育目的来看,《教程》所确定的体育的目的仍停留在“体质论”思想层面,虽然教材中也明确了“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本质功能与特征,但同时强调“体育完全可以承担,也必须承担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社会职能”。[7]从此不难看出,《教程》所确定的“体育目的”在体育价值取向上偏重于社会本位论而忽视人的主体性。

2 体育“目的”、“任务”,“目标”提法及内涵的人文差异

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主义(humanism)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在西方文艺界所掀起的一股以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异化、强调人的解放为目的的思潮,这种以摆脱宗教对人的异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主义思潮,后来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与传承,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学术传统与学术范式。一些学者称之为“近代人文主义”。“近代人文主义”固然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民主进步和科学的飞跃,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人文主义”因其过于强调人的理性,将理性作为人的本质而逐渐遭到批判,代之而起的是 ‘非理性主义’,也叫做“现代人文主义”,“现代人文主义”更为关注人性的多样性,强调人不仅需要理性,感性也不可或缺。但“不管是近代的理性也好,现代的非理性也好,人文主义始终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它强调的是对‘人’的存在、‘人’的权利的关注。这既包括对作为整体人类的生存状况、前途命运的思索,但更多的是对作为个体‘人’的尊严与独立的关注,它包括对人的天赋权利的捍卫,以及对愚昧、强权等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排斥。这就是‘人文精神’”。[8]

2.2 两种教材体育“目的”、“任务”,“目标”内涵及提法的人文差异

《教程》在第一篇第三章有专门针对“人文体育观”的论述,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基本趋向于上文所述,并且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在某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受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体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体育实践一度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反对人本主义,使体育的人文精神无从谈起。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本质上决定了它具有善于吸收人类历史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特性,这也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体育对源自西方的现代人文精神不应该排斥,而应是吸收、扬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9]这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原则。坚持体育的现代人文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体育领域对党的政策方针的有力贯彻,是体育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涵。

《概论》和《教程》分别提出了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概论》中称为“目标”,“目标”与“任务”在两教材中内涵指向趋近)。(见表2、3)从二者确定的“目的”的区别来看,我们发现《概论》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不再作为体育的目的,而将之归入“目标”层面,这是基于体育人文精神理念下的正确选择。众所周知,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从我国运动员奥运参赛的历程可以发现,从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15枚金牌开始,中国代表团在之后的历届奥运会上刮起了夺金旋风,2004年雅典第28届奥运会,中国军团更是创纪录夺得28枚金牌,排名首次跃居金牌旁次席,因此,有人说我国是奥运强国一点也不为过。国旗在奥运会赛场的一次次的升起,确实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鼓舞了国人的士气。这是“举国体制”创造的最大的效益。然

而,另一方面,在我国竞技体育特别是奥运战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另一个尴尬的现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连年下滑,群众体育的质量滑坡,国民体质下降。而这正应是我国体育应该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概论》之所以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淡出体育目的层面而将之归入“目的”的下一级“目标”层面,出发点正是基于对体育本质、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对我国体育“普及与提高”指导思想的正确贯彻。相反,《教程》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纳入我国体育的“目的”体系,体现出从思想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体育就是竞技”的旧有观念,对将“发展和提高竞技水平”当成体育本质的旧有思想仍然难以割舍。不可否认,在我国体育思想发展史上,“为人民、为国防、为国民健康服务的思想”、“(体育)是党的一项政治任务”的思想等等,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我国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树立国家形象,鼓舞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等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体育的发展终归不能脱离体育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一再提出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体育也应该秉承这种理念,将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国民体质、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作为唯一的根本目的。反之,让“竞技体育中心论”观点继续占据我们的头脑,只会阻碍体育的健康发展。

《概论》和《教程》还有一处明显的区别,即将“任务”换成“目标”提出,其中是有一定的深意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目标”的定义是:①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10]“任务”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11]按照我们的传统文化习惯,我们通常会认为,“任务”带有一定的强制意味,有逐级下达的语言意境;而“目标”则更多地体现出协作,显得主体性稍强。在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社本”趋向“人本”与“社本”相结合的大环境下,用“目标”显得更为适合;并且,严格来讲,“任务”与“目标”的指向不一样,“目标”多指向结果,“任务”多指向围绕结果的活动。所以,《概论》用“目标”取代“任务”,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概论》从体育的本质出发,不仅在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时,坚持人的“主体性”的体育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体育的“目的”、“目标”时更注重体现体育的人文精神。而《教程》在原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的基础上,丰富了教材内容体系,对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本质、体育人文观的理论阐述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台阶。但在确定提出体育目标的依据时仍然受到计划时代下“社会本位论”思想惯性的影响,“主体性”意识不足;提出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仍然印刻有“竞技体育中心论”的痕迹。

古希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发祥地,强调以人为中心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卢元镇先生在解读奥林匹克文化时,认为“古希腊人对人的个人价值的高度重视,不仅为希腊体育尤其是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代西方体育的再度崛起和壮大繁荣埋伏了历史条件”。[12]所以,如何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方针的指引下,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理解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内涵与实质,将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摘要:提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了规定体育实践将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其首要条件必须符合体育的本质,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精神。通过对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体育概论》中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提出方式及内涵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其内涵更为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人文精神。

关键词:目的,任务,目标,主体性,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关于哲学的主体和主体性[J].天津社会科学,1992,(3).

[2]、[3]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研究[N].光明日报,2002-03-26.

[4]、[6]、[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16、117、118.

[5]杨文轩、杨霆,主编.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吴光远.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哲学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6,(2):39

[9]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D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2/content-7054717.htm,2007-11-12.

[10]、[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903、1067.

上一篇:耐药试验下一篇:西线无战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