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试验(精选6篇)
耐药试验 篇1
大肠杆菌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因而对该病的防治尤为重要。防治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有许多,沈建忠等[1]已做关于氧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试验,证明氧氟沙星对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显著,但目前没有报道速效泰康对大肠杆菌病的药效试验。速效泰康该药成分中的氧氟沙星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又名氟嗪酸,是在喹诺酮类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均为氮双并环结构的基础上,同时增加子并环,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于1982年开发,属广谱抗菌药物,对细菌、支原体及部分厌氧菌有效。本试验选用速效泰康作为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试验通过对大肠杆菌标准菌O78的药敏试验,来比较速效泰康与对照药物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的体外抑菌效果,并进行动物防治试验,来测试这种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为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品
速效泰康(4%氧氟沙星及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
1.2 试验动物
14日龄雏鸡60只,购自山西阳高某鸡场,公母均有,未经鸡大肠杆菌疫苗免疫。试验前按照常规饲养,喂全价饲料,自由采食及饮水,并进行临床观察。试验时随机分为6组。
1.3 抗菌药物的制备
取氧氟沙星溶液1ml溶于1000ml水中配成溶液备用,取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粉末0.01g溶于400ml水中配成溶液备用。含药滤纸片的制备:选择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直径为6mm的小圆片,将打成的小圆片包成一纸包,121℃灭菌15min,置100℃干燥箱内烘干备用。将灭菌滤纸片摊布于灭菌平皿中,每50张滤纸片加药液0.5ml (药敏片含氧氟沙星0.4μg、药敏片含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0.25μg),不时翻动滤纸片,使滤纸片将药液均匀吸净,浸泡30min。然后取出含药纸片置于一沙布袋中,置37℃温箱中干燥。干燥后,立即装入无菌的小瓶中加塞,至于干燥箱内保存。
2 试验结果
2.1 体外抑菌试验
2.1.1 细菌计数
大肠杆菌接种于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在37℃培养24h,菌悬液浓度为每毫升含大肠杆菌2.28×108个。
2.1.2 药敏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速效泰康(40g/L)和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24.5g/L)对鸡源大肠杆菌O78平均抑菌直径分别为28.9mm和27.6mm,但治疗剂量的速效泰康的抑菌效果显著(P<0.05)高于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详见表1。
2.2 药物治疗结果
注: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试验分组死亡率由低到高分别为:速效泰康预防组和速效泰康治疗组(11.26%),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和免疫激动剂组(21.35%),阳性组(43.56%);保护率由低到高分别为:阳性组(52.26%),免疫激动剂组、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75.38%)和速效泰康预防组、速效泰康治疗组(82.66%);相对增重率由低到高分别为:速效泰康治疗组(52.97%),免疫激动剂组(67.80%),速效泰康预防组(70.11%),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84.29%)和阳性对照组(114.87%)。
3 讨论
(1)药敏试验表明,治疗剂量的氧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为高度敏感。氧氟沙星与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药理作用均为通过抑制细菌原核细胞DNA旋转酶和DNA复制而发挥作用。治疗剂量的氧氟沙星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析原因可能为试验中所用的左旋氧氟沙星的浓度远远低于氧氟沙星,所以抑菌效果没有治疗量的氧氟沙星好。
(2)由药效试验结果可见速效泰康预防组、速效泰康治疗组、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和免疫激动剂组在死亡率和保护率方面都好于阳性对照组。这说明速效泰康预防组、速效泰康治疗组、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和免疫激动剂组对鸡大肠杆菌病都有一定的疗效。这是由于速效泰康预防组和速效泰康组均使用速效泰康。氧氟沙星为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群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均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杀菌机理同氧氟沙星,但甲磺酸左旋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2~4倍。免疫激动剂组使用免疫激动剂作为治疗药物,添加于鸡饲料中用于预防和提高免疫力,作用机理为此免疫激动剂在体内可以激活由受体构成的动物生物防御系统,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由此激发和调动免疫防御系统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耐药试验 篇2
该病的防治主要使用抗菌药和抗生素, 药物的大量和频繁使用造成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 致使治疗效果下降, 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时, 抗菌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给养禽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本试验, 分离鉴定和了解鸡大肠杆菌血清型及耐药性现状, 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 病料来源。样品来自太谷县周边几个鸡养殖场, 共采样25份, 经临床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
(2) 培养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伊红美蓝琼脂和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均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M.R.试剂、V-P试剂、靛基质试验用培养基等均按照常规方法配制。细菌生化微量鉴定管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3) 大肠杆菌O抗原定型血清诊断液购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实验动物为体重20~25g小白鼠20只, 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4) 药敏试验。选择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呋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链霉素和先锋Ⅴ号等药物进行。
1.2 试验方法
(1) 细菌分离培养。将采集病料样品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上, 37℃恒温培养18h,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和菌落特征。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 37℃恒温培养24h后挑取可疑、红色、中等大小和光滑的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将革兰染色情况、形态和大小等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的菌株初步确定为大肠杆菌, 对疑似大肠杆菌进行菌种保存。
(2) 生化试验。将分离纯化的细菌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检测。
(3) 致病性试验。将20只小白鼠分成2组, 每组10只。Ⅰ组为试验组, 用鸡大肠杆菌肉汤培养物接种, 腹腔注射0.3m L/只;Ⅱ组为对照组, 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0.3m L/只。注射后每天观察2次, 连续观察7d。剖检病死鼠, 取死鼠的肝脏涂片染色镜检, 再将其接种于麦康凯琼脂, 挑取可疑菌落分离培养, 进行观察。
(4) 血清型鉴定。按大肠杆菌O抗原定型血清诊断液使用说明书操作。首先将分离的细菌进行玻板凝集反应, 初步筛选疑似O血清型菌株, 然后通过试管凝集反应进一步确定其血清型。
(5) 耐药性实验。采用纸片法, 测量抑菌圈直径。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为高度敏感、10~20mm为中度敏感、小于10mm为耐药。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从25份病料中分离出大肠杆菌11株, 分离率为44%。分离菌在营养琼脂上生长24h后, 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光滑、湿润和灰白色的菌落, 直径为2~3mm;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和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小菌落;在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浑浊, 管底有灰白色沉淀, 振荡呈云雾状散开。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无芽孢、短小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2.2 生化试验
11株分离菌对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 M.R和吲哚实验结果阳性, 枸橼酸盐、明胶和V-P反应呈阴性, 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2.3 致病性试验
Ⅰ组2只小鼠5h内死亡, 5只24h内死亡, 3只36h内死亡。病理剖检可见肝脏肿大, 有坏死灶及出血点;肠严重臌气, 心包淤血, 肺出血, 脾脏淤血。采取死亡小鼠的肝和脾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及普通肉汤, 37℃培养24h, 有细菌生长。革兰氏染色及生化鉴定表明, 此菌与接种细菌为同种细菌。说明该菌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力。Ⅱ组饲养7d后全部存活, 剖检未见明显病变。
2.4 血清型鉴定
11株大肠杆菌主要血清型是O157。
2.5 药敏实验结果
d≧20mm, 高度敏感;10mm≦d﹤20mm, 中度敏感;d﹤10mm, 耐药。
18株大肠杆菌对14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具体结果见表1。
3 结论与讨论
3.1 分离株鉴定及发生感染的原因
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鉴定, 得知引发该地区肉鸡发病死亡的致病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为O157。大肠杆菌为条件致病菌, 而现代规模化饲养场的肉鸡饲养主要采用网上平养方式, 饲养密度大、鸡舍空气污浊、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肉鸡生长速度快、耗氧量大以及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肠道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 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因此,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鸡舍及周围环境卫生, 发病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并对鸡舍及污染场地清理消毒。
3.2 耐药菌株产生的原因
从药敏试验结果看, 该地区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磷霉素和先锋Ⅴ号有耐药性, 对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中度敏感, 对氟苯尼考、新霉素和硫酸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临床上长期、大量和不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致使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 耐药谱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养殖户为了达到治疗效果, 盲目加大用药剂量, 不仅破坏了鸡肠道的正常菌群, 而且间接地影响了人体健康, 最后导致药物残留。因此, 最好采取联合用药、交叉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方式, 一方面充分发挥抗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 另一方面避免因细菌长期与某一种药物接触而增强耐药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出现可能与菌株长期处于多种抗生素选择的环境中, 其耐药基因通过染色体或耐药质粒在菌群间广泛传播或扩散有关。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才是控制大肠杆菌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具有极其复杂的特征, 这也是鸡大肠杆菌病难以根除的关键所在。只有定期对本地区鸡场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 配以药敏试验用药、加强管理等综合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摘要:对太谷县周边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亡鸡的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 并进一步进行血清型鉴定、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 引起鸡场发病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 主要血清型为O157。该菌株有较强的致病性, 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对硫酸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 对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中敏, 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耐药。
耐药试验 篇3
1 材料
被检奶样: 选取包头市4 个规模较大的奶牛场中经兽医师确诊为乳房炎的40 头患牛的60 份乳样。
主要培养基: 5% 绵羊鲜血琼脂平板、普通肉汤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平皿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却甫曼平皿培养基等,均按微生物培养基制备方法配制。
药敏纸片: 环丙沙星( 环) 、链霉素( 链) 、庆大霉素( 庆) 、卡那霉素( 卡) 、红霉素( 红) 、呋喃唑酮( 呋) 、四环素( 四) 、氯霉素( 氯) 、磺胺嘧啶( 磺) 、青霉素( 青) 等10 种常用抗生素药敏纸片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 方法
2. 1 样本采集
选取包头市4 个规模较大的奶牛场,采集患有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区奶样。采样前先用碘伏消毒乳头和采样者的双手,再用75% 的酒精棉球脱碘; 手工挤去前3 把奶,然后无菌操作采集每个乳区乳样20 ~ 30 m L,置于50 m L无菌离心管中。要避免乳头接触采样管,每乳区1 管,标好牛号、乳区号、采集日期后立即将乳样进行冰浴( 装有冰袋的塑料泡沫盒子中) ,带回实验室。乳样送达实验室后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和相关检测,4 ℃ 冰箱保存时间应不超过24 h。[3]
2. 2 微生物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新鲜乳样接种于培养基中,置于37 ℃温箱中培养24 ~ 72 h,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革兰染色后镜检,观察细菌形态和染色特性,同时挑取单个可疑菌落进行纯培养[4 - 6]。
2. 3 药敏试验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 2011 年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耐药性判断均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 2012 年药敏试验标准进行[7 - 8]。
2. 4 治疗试验
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包头市4 个规模较大奶牛场的40 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进行治疗试验,将患牛乳区的乳汁挤净,经乳导管将敏感性高的药物注入乳池,给药后用手捏住乳头轻撞数次,以便药液扩散,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选取未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的55 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
3 结果与分析
3. 1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见表1)
对60 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检出124 株细菌。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1 株,占细菌总数的33. 06% ; 链球菌30 株,占细菌总数的24. 19% ; 大肠杆菌20 株,占细菌总数的16. 13%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检出次数占整总检出数的73. 39% ( 见表1) 。
3. 2 病原菌的混合感染情况( 见表2)
包头地区乳房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但单独感染很少,多数是2 种或以上菌株共同感染,混合感染情况严重( 见表2) 。这可能与牛场的饲养管理不科学有着直接关系,挤奶时消毒不彻底也是发生乳房炎的主要诱因。因此,加强牛场的饲养管理、加强卫生意识、强化挤奶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措施。
3. 3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60 份奶样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对三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知,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极敏感,对呋喃唑酮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均不敏感,所以临床用药首选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
3. 4 治疗试验结果
分析传统治疗组与敏感药物治疗组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如治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 治愈率+ 有效率) ,结果见表4、表5。
结果表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传统治疗组治愈率为26. 7% ,有效率为37. 1% ,总有效率达63. 8% ; 敏感药物治疗组治愈率为69. 6% ,有效率为30. 4% ,总有效率达100% 。经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敏感药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极显著( P < 0. 01) ,充分说明敏感药物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好。
注: 敏感药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表示差异极显著( P <0. 01) 。
4 结论
选取兽医临床上常用的10 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极为敏感; 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极为敏感; 链球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极为敏感。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所有的致病菌都对青霉素、链霉素产生了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3) 显示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为包头地区治疗乳房炎的首选药物。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 见表5) 显示: 敏感药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极显著。因此,治疗奶牛乳房炎最好的办法就是分离主要的致病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避免了滥用抗菌药物,提高了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5 讨论
在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中,用药不规范、尝试性用药、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治疗效果不显著。
本次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治愈率为69. 6% ,总有效率达100% 。经统计学分析得出: 敏感药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极显著,说明敏感药物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治疗组,由于临床用药是根据致病菌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用药,所以治疗效果显著。根据临床实践及治疗试验结果对今后防治奶牛乳房炎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饲养管理,强化卫生意识,尤其应加强挤奶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2) 牛场要经常通风,更换垫草,防止疾病的继发; 3) 降低乳房炎发生率,干奶期用药也很重要; 4) 有条件的牛场应结合药敏试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条件不具备的牛场应首选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此外也可使用卡那霉素、红霉素等,尽量避免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
参考文献
[1]柯兴龙,方旭,汪国山.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J].新疆畜牧业,2009(4):50-51.
[2]刘秀丽,郝永清,郭宇.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11(3):117-120.
[3]宋亚攀,杨利国.中国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10(12):48-53.
[4]王华.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剧慧栋.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相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BOTREL M A,HAENNI M,MORIGNAT E,et al.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clinical and subclinical mastitis pathogens in dairy cows in rhne-Alpes,France[J],Foodborne Pathog Dis,2010,7(5):479-487.
[7]段玉,闻重阳,杜克龙,等.大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研究及调查[J].畜牧与兽医,2006,38(9):36-38.
耐药试验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48名, 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35.7岁。临床上已诊断为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 (WBC) 常规检查大于10个/HP, 卵磷脂小体不同程度减少, 且有明显症状者。
1.2 标本采集
嘱患者排尿后, 常规消毒尿道口, 按摩前列腺后无菌收集前列腺液, 30min内送检。
1.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将前列腺液标本立即接种血琼脂平板、中国兰和巧克力平板上, 35℃卵箱培养22~24h, 观察结果并计数菌落, 阳性结果提出的菌株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和绿脓假单胞菌) 。
1.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异常, 无其他器质性疾病, 结合细菌培养结果, 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新分类标准诊断为前列腺炎。
2 结果
2.1 检出结果
148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98株, 阳性率72.6%。为粪肠球菌7例 (7.14%) , 阴沟肠杆菌4例 (4.08%) , 大肠埃希菌6例 (6.12%) , 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 (8.16%) , 表皮葡萄球菌20例 (20.41%) , 溶血葡萄球菌26例 (26.53%) , 模仿葡萄球菌4例 (4.08%) , 华纳葡萄球菌3例 (3.06%) , 木糖葡萄球菌3例 (3.06%) , 头部葡萄球菌解脲亚种5例 (5.10%) , 人葡萄球菌人亚种5例 (5.10%) , 牛链球菌4例 (4.08%) , 草绿色溶血链球菌3例 (3.06%) 。细菌总检出率为66.22% (98/148) 。50例标本无菌生长 (33.78%) 。
2.2 药敏结果
检出的主要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1。
以葡萄球菌为例, 结果显示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8.44%;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96.21%;对亚胺硫霉素为88.87%;头孢唑啉86.62;苯唑青霉素为84.25%;红霉素为79.21%;庆大霉素为65.28%。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为零。
3 讨论
本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培养结果表明病原菌阳性率达72.6%, 提示难治慢性前列腺炎仍以细菌感染为主。阳性球菌仍是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 占总检出率的89.80% (88/98) , 且耐药性很强, 治疗难度大;88株阳性球菌中共分离出葡萄球菌74株, 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6株, 居首位, 占总检出菌株的67.35 (66/98) 。本试验中革兰阴性杆菌及其他细菌只占小部分, 这与通常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的观点有所不同。因此, 及时了解本地区前列腺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能更好地对本病进行诊断及治疗。
本组药敏结果表明, 检出的主要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葡萄球菌只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较敏感, 大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敏感。可以看出慢性前列腺炎的感染细菌的耐药率较高。因此, 对病程长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开展前列腺液培养及耐药性监测,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外, 应针对患者病情可能存在的病原菌相应地增加一些特殊培养基及设备, 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作祥.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2) :124.
[2] 夏红灯, 徐元宏.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13) :797~798.
耐药试验 篇5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198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1]收集2002年5月~2006年5月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第1组,共计140例;2006年5月~2010年5月为第2组,共计102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12例;胎龄<37周81例,37~42周152例,>42周9例;出生体质量<2 500 g有46例,2 500~3 999 g有190例,>4 000 g有6例;发病日龄0~3 d124例,4~7 d 53例,8~28 d 65例;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196例,脐炎36例,皮肤感染208例,消化道感染1例,羊水早破62例,感染途径不明7例。临床表现:气促26例,黄疸220例,发热12例,体温不升2例,反应差拒乳31例,体质量不增36例,腹泻23例,腹胀28例,呕吐89例,休克2例。
1.2 血培养及菌种鉴定方法
标本取得后半小时内送检,放Esp血培养仪上作细菌常规培养,革兰染色和/或增菌培养,若有菌生长,转种血平板,中国兰平板进行纯培养,用Micro Scan Walk 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所有细菌进行鉴定及抗生素耐药试验。
1.3 统计学处理
以χ2检验进行显著性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血培养细菌检出结果:两组242例新生儿共检出致病菌32种,243株,只有1例双重感染,主要致病菌见表1。
由表1可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近年来的构成比明显升高,由25%上升至68.93%,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构成比明显下降,由32.14%降至9.71%,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由6.43%降至0.97%,微球菌由2.86%升至9.71%,肠球菌由1.43%升至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不同日龄新生儿血培养主要检出菌分布:第1组0~7 d 102例,8~28 d 38例;第2组0~7 d75例,8~28 d 27例,血培养主要检出菌分布见表2。
由表2可见,与4年前比较,各日龄段CNS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金葡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肠杆菌的构成比无显著变化。
两组血培养主要检出菌药敏情况的比较。
由表3可见,CNS对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性呈升高趋势,分别由原来的23.53%、70.59%、64.71%升高到52.11%、91.55%、92.86%,CNS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由原来的82.35%降至56.34%。金葡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呈递升趋势,由62.22%、58.14%、38.64%升至90.00%、88.89%、66.67%。肠杆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上升,由66.67%、45.45%均升至10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由54.55%降至33.33%。
3 讨论
3.1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的构成比随年代推移,地理位置不同出现变迁,20世纪30~40年代,以链球菌为主,50~60年代大肠埃希菌上升至首位,70年代以来以葡萄球菌为主,进入80年代,CNS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外资料均显示CNS已成为小儿血培养的第1位检出菌[2,3],检出构成比明显增高,而金葡菌、大肠埃希菌及其他一些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下降[4]。全组资料显示,医院2002年以来新生儿血培养检出菌中CNS构成比上升,金葡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显著下降,与文献报道一致。本地区新生儿血培养检出菌近4年有以下变化(1)G+球菌呈增加趋势,以CNS增加为主。(2)金葡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3)微球菌、肠球菌的检出呈上升趋势。(4)未检出真菌。
3.2 检出菌与发病日龄的关系
各年龄段新生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及感染途径不同,致病菌种类亦不同,一般认为早期新生儿经产道感染,国内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欧美国家以GBS为主,晚期新生儿常经皮肤、脐、呼吸道感染,以G球菌居首位。柏进等[5]研究指出早发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晚发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全文显示,早发组与晚发组均以G+球菌为主,近4年CNS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金葡菌呈下降趋势,肠杆菌的构成比则无明显变化,因此,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检出菌与发病日龄无明显相关性,任何时期的G+球菌感染均应引起高度重视。
3.3 检出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变化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致病菌的耐药性随年代及地区不同不断变迁,新近研究指出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高,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是目前最敏感抗菌药物[6,7]。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检出菌药敏试验有以下特点:(1)CNS对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对阿莫西林敏感性增强。(2)金葡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3)肠杆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上升,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增强。(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由此可见红霉素、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哌拉西林5种抗生素已不宜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首选药。阿莫西林耐药下降,考虑与加了克拉维酸钾和舒巴坦钠有关,环丙沙星敏感性增强可能与医院新生儿科较少使用该类药品有关。
从细菌分布看,近4年葡萄球菌占了近80%,所以选择对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基本就能覆盖大多数的临床病例,其中耐药率低于50%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利福平和头孢噻肟。有报道认为一旦明确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最好选择万古霉素[8]。在临床用药中感觉只要严格遵守万古霉素的剂量和疗程,注意查小便常规,该药还是比较安全。呋喃妥因耐药率低,但血中浓度很低,尿中浓度较高,一般只用于尿路感染。亚胺培南抗菌谱广,为避免依赖及耐药,宜于其他抗生素疗效欠佳时选用。环丙沙星虽较敏感,但由于目前国内外报道喹诺酮类药物对动物软骨发育有副作用[9],尽管也有研究表示对幼儿的软骨发育无明显影响[10],但仍使其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中受到限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过家长同意方可短期使用。氯霉素、利福平副作用较大,基本不用于新生儿。头孢噻肟等第3代头孢菌素价格适中,副作用少,可作为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首选药。
总之,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新生儿,在采集血培养的同时,宜根据近年病原菌变迁情况,推测最可能的致病菌,根据近年本地区药敏特点,经验性选用抗生素,以达最佳疗效。同时要加强病房的消毒和隔离,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和清洁,以减少医院感染的机会,预防和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WU SX.Revise program of neonatal septicemia diagnostic code[J].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1988,26(3):163.Chinese
[2]GUO CY.Pathogenic bacteria construction and drug fast diversifyin neonatal septicemia[J].Chinese Journal of Neonatology,2006,21(2):94-96.Chinese
[3]AKISU M,CETIN H,YALAZ M,Neonatal nosocomial sepsis ina leval NICU:evaluation of the causative agenis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aties[J].Turk J Pediatr 2006,48(1):13-18.
[4]CHEN ZH,ZHANG P.pathogenic bacteria diversify and drugfast analysis in neonatal septicemia[J].Medical Journal of Qilu,2005,20(5):403-405.Chinese
[5]BO J,YANG J,HAN XH,et al.Pathogenic bacteria and drugfast analysis in neonatal septicemia of early onset and delayedoccurrence[J].Shandong Medicine,2010,50(17):99-100.
[6]王功僚,宋立宇,黄云峰,等7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6):699-701.[6]WANG GL,SONG LY,HUANG YF,et al.pathogenic bacteriaand drug fast test analysis in 76 neonatal septicemia[J].Chinese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9(6):699-701.Chinese
[7]DAVID K,KAREN DF,Clinical microbiology of bacterial andfungal sepsis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J].Clin MicrobiolRev,2004,17(3):645-646.
[8]李梅,董力杰,崔晓梅,等.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13年变迁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85-88.[8]LI M,DONG LJ,CUI XM,et al.pathogenic bacteria diversifyand drug fast test analysis with in 13 years in neonatal sep-ticemia[J].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2003,21(2):85-88.Chinese
[9]CHANNA HM,ASHFAQ M,MASTOI SM,et al.Effect of cipro-foxacin on growing cartilage in albino rat pups[J].Jayub MedColl Abbottabad,2006,18(3):50-54.
耐药试验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0株,均经临床标本分离,耐多种或一种的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无重复株,其中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大肠埃希菌41株,产气肠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阴沟肠杆菌1株,产酸克雷伯菌2株。标本来源:引流液1份,痰液标本18份,生殖道分泌物标本5份,尿液标本34份,血标本2份。均经API20E鉴定。质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为阴性对照菌侏,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阳性对照菌株。准备MH及抗菌剂药敏纸片。
1.2 方法
(1) 碳青霉烯酶初筛试验:应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多种三代头孢菌素药敏试验,依据CISI标准进行判断,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一种或多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敏感,可能由碳青霉烯酶产生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选择。 (2) 改良Hodge试验:在生理盐水中应用大肠埃希菌对0.5麦氏单位标准菌悬液进行制备,后稀释,后常规接种MH琼脂,用纸片扩散法程序,行试验操作。应用拭子,对血琼脂平板过夜生长的质控菌株3~5个进行选取,行12~20h温度35℃孵育后对MH琼脂进行检查,增强生长的为产碳青霉烯酶阳性,相反无增强的为阴性。
2 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60株中,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均在敏感范围内,多种或一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可能有碳青霉烯酶产生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行确证试验后,检出共有4株阳性结果菌株,其中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抑菌圈均在16~22mm直径内,三和四代头孢菌素均耐药。
3 讨论
临床对致病菌感染进行控制的药物中,碳青霉烯类抗菌剂占有较高比例,但此类抗菌剂有耐药现象产生的菌株在近年来不断增多,使临床治疗存在一定棘手性。碳青酶烯酶是造成碳青霉烯类抗菌剂产生耐药的最为主要的机制[2]。随着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剂的增加,相关未对碳青霉烯类产生敏感作用的肠杆菌科细菌也呈增加趋势。KPC酶为新型碳青霉烯酶,可水解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抗菌剂。A类碳青霉烯酶中最为多见的是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产酶菌,其次为沙雷菌展、产酸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中国主要产KPC-2型酶。
本次研究中,确诊试验阳性的4株菌菌均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抑菌圈在16~22mm敏感直径范围内。提示即使行体外碳青霉烯类药物药敏实验呈敏感性,但其产碳青烯类酶已被证明,临床尚不能确定用于肠杆菌科细胞引起的感染治疗中的效果。
综上,细菌行表型确证试验为阳性中,若需对亚型行准确辨别,需对其基因序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临床应用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岷, 赵苏瑛, 曹慧玲.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16)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