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检测分析(共10篇)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1
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 可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继发性不孕等疾病。近年来,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 且耐药株大量出现, 为了解本地区的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笔者对来我院157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 现报道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本院泌尿科、性病科、妇科门诊患者共1572例, 其中男456例, 女1116例, 年龄16~58岁。
1.2 标本采集
女性患者用灭菌的棉拭子插入宫颈1~2cm处, 停留10~30s后缓慢旋转2周;采集含有足量上皮细胞的棉拭子, 立即送检;男性患者用消毒棉签擦拭尿道口后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口1~2cm, 停留10~30s, 旋转2周后取出, 立即送检。
1.3 试剂与方法
支原体IST试剂盒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提供, 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如培养基由黄变红提示有支原体生长, 颜色不变为阴性。药敏结果判定:8种抗生素各有两个药物浓度, 仅普那霉素为1个药物浓度, 当指示孔变色, 两孔均变红为耐药;低浓度孔变红、而高浓度不变色为中介;两药物孔48小时不变色为敏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572例被检标本中, 检出支原体阳性712例, 总检出率45.3%, 其中男性160例, 阳性检出率为35.1% (160/456) , 女性检出552例, 阳性检出率为49.5% (552/1116) 。在712例阳性标本中, 出现了3种阳性结果:即Uu单项感染, Mh单项感染, Uu和Mh混合感染见表1, 药敏结果见表2。
3 讨论
注:*:与男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支原体感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其发病率已超过淋病跃居性病首位[1]。因其定植于人体生殖道黏膜, 黏附于靶细胞表面[2], 对人体上皮细胞具有极强的亲和性, 从而造成黏膜的细胞损伤, 这是其致病原因所在。Uu与Mh的感染率国内报道约为24.19%~49.13%[3,4], 国外报道约为20%~60%[5], 我们检测的感染率为45.3%, 与上述基本一致。在712例阳性标本中占绝对优势的为Uu (77.9%) , Uu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而女性支原体的检出率为49.5%, 高于男性 (35.1%) , 差异有显著性 (P<0.005) , 与相关的报道一致[6]。表1显示, 被检出的712例阳性标本中, 出现了3种阳性结果, 3种阳性结果的阳性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而单一的Mh感染较少见, 占3.1% (50/1572) , Uu与Mh 混合感染占6.4% (107/1572) , 这一倾向值得注意。
因为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 专性细胞内寄生, 所以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且文献报道[7], Uu在基因组中携带链球菌耐四环素基因 (tetM) 及红霉素的作用靶位改变或灭活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 (MIC) 已高于有效血药浓度。从本组药敏来看, Uu对普那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较敏感, 对于阿奇霉素, Uu的耐药率达41.3%, 与龙邵甫等[8]报道基本一致, 而与罗阳等[9]报道的敏感率 (>94%) 有一定的出入, 对于氟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为45.6%以及环丙沙星的47.7%都呈现较高的耐药性, 分析原因可能存在地区性用药差异以及被不规范的广泛滥用从而使支原体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所致, 我们在咨询患者用药及本院医生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常用的药物中得到了验证。单纯的Mh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 只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普那霉素较为敏感, 而对于Uu+Mh混合型感染也呈现较高的耐药性, 其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多西环素、普那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红霉素。表2中显示, 三种类型感染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及交沙霉素最为敏感, 耐药率均<10%, 但由于普那霉素的毒性较强, 而多西环素国内已不生产, 所以不能选用, 建议交沙霉素在本地区可作为目前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常用药物。
随着支原体耐药率的上升, 我们认为对可疑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作为常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关注其耐药性的变化, 临床医生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而有效地控制支原体的感染及流行。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I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7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 712例支原体阳性, 阳性率为45.3%;其中, 解脲支原体 (Uu) 555例 (77.9%) 、人型支原体 (Mh) 50例 (7.0%) 、Uu+Mh混合型107例 (15.0%) ;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5.1%和49.5%,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P<0.005) 。对支原体耐药性较低的药物有普那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结论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 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支原体,药敏试验,耐药性
参考文献
[1]姜志辉, 郝永静, 张迪, 等.159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及耐药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2, 34 (4) :324-326.
[2]王慧, 熊礼宽, 李影.双表位酶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方法的建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1, 24 (6) :373-374.
[3]方雪娟.儿科255株不同部位感染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20 (6) :518.
[4]袁晃堆, 张玉琼, 麦达昌.502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研究[J].广东医学报, 2003, 21 (5) :488-489.
[5]谢国强, 王春新, 盛裕芬.泌尿系大肠埃希菌感染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12) :950-951.
[6]刘海方, 董云华, 陈大妹, 等.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2) :150-151.
[7]张卓然, 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92-295.
[8]龙邵甫, 蒋顺奎.解脲支原体体外耐药性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1, 15 (6) :396-397.
[9]罗阳, 张雪, 黄君富, 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试验, 2005, 15 (4) 467-469.收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2
关键词 院内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 耐药性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79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来自我院住院患者2006~2007年分离的临床菌株,共收集大肠埃希氏菌(ECO)和克雷伯氏菌(KPN)共计546株。所用于质控的标准菌株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700603为ESBLs阳性质控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为ESBLs阴性质控菌,均来自卫生部药品生物检定所。
培养基:分离鉴定培养基和MH琼脂干粉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细菌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药敏纸片: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氨曲南(ATM)、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亚胺培南(IMP)、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
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判断标准按照NCCLSI1999年版规定进行以敏感(S)、中介(I)、耐药(R)报告结果。
ESBLs测定:①纸片协同试验:按纸片扩散法在M-H平板上涂布细菌,在平板中心贴上阿莫西林/克栓(AMC)纸片,距中心纸片25mm处分别贴上CRZ、CTX、ATM纸片,35℃孵育18~24小时观察结果,在中心纸片和CAZ、CTX、ATM3种纸片抑菌环间出现协同,则初步判断ESBLs阳性。②确证试验:在涂布待测菌的M-H平面上分别贴上CTX(30μg)、CAZ(30μg)、CTX/CLAV(30/10μg)、CAZ/CLAV(3/10μg)纸片,37℃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即加克拉维酸和不加克拉维酸纸片的直径之差≥5mm,可确认为ESBLs菌株。
统计方法:采用WHONET-5软件系统。
结 果
ESBLs检出率: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分离率2006、2007年分别为 33.3%、35.3%,克雷伯氏菌产ESBLs分离率2006、2007年分别为27.5%、35.5%。
ESBLs的耐药率:2006~2007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动态观察中发现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啶、头孢哌酮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以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常用抗菌用药均高度耐药,而且表现为多重耐药。见表1。
讨 论
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氏菌是产ESBLs的重要菌株,由于大量使用广谱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原因,近年来临床产ESBLs的细菌分布率逐渐增加,已成为临床感染重要致病菌,本院两年来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412株,ESBLs阳性率平均为34.3%,克雷伯氏菌134株,产ESBLs株平均为31.5%,和文献报道相同[1,2],大肠埃希氏菌产酶率高于克雷伯氏菌。产ESBLs菌株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低于不产ESBLs菌株,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呈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也达到 38%~78%,但有58%的产ESBLs株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酶烯类敏感,因此,临床治疗ESBLs菌感染不宜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宜选用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酶烯类药物。由于许多的产ESBLs菌株在体外不表达酶的活性,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出对氨曲南等抗菌药物部分敏感,按照NccLs规定,对于产ESBLs菌株无论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如何,均应报告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等单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因此,实验室应注重ESBLs的检测,以提供正确的药敏试验报告,产ESBL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于产ESBLs肠杆菌细菌重点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首选药物。
由于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和经质粒传播迅速等特点,很容易在细菌间传递播撒,导致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个体传播,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医疗费用增加,平均住院日延长,病死率增加,通过两年的检测,了解我院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产ESBLs的产生情况,及时快速地检测出ESBLs,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产ESBLs菌株的增多。
参考文献
1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我国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81-884.
我院儿科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12月送检标本3305份, 其中血液标本培养1273份, 细菌检出率为8.2% (104/1273) ;痰标本培养1393份, 细菌检出率为63.1% (879/1393) ;尿标本培养117份, 细菌检出率为34.2% (40/117) ;大便标本培养522份, 致病性细菌检出率为3.6% (19/522) 。分离培养出1042株细菌,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8株 (54.4%) , 革兰阳性球菌448株 (35.4%) , 其他105株 (10.1%) 。
1.2 方法
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推荐的K-B琼脂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
2 结 果
各属主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率见表1~7。
3 讨 论
我院儿科常用抗生素主要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包括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这与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较多有关。而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引起。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 毒副反应少等优点, 但随着不合理用药及药物的长期应用, 伴随着耐药菌株的产生, 某些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的复合剂型得到广泛应用。β-内酰胺类复合剂型的广泛应用, 可提高疗效, 减缓耐药菌的产生。近年来, 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增多, 尤其是肺部感染呈上升趋势, 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量剧增[2]。但随之而来很多细菌对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限制了喹若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使用, 这更限制了儿科医师对药物的选择[3]。更应保护好目前使用的药物, 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因我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严重,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为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 保证抗菌药物可持续在临床发挥主要作用, 应纠正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 遏制细菌耐药的发展。建议临床中对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 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及当地细菌耐药菌株流行情况, 制定或修订抗感染质量方案, 进一步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4,5]。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基石, 也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春雷, 瞿旭光, 茆海峰.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淮海医药, 2009, 27 (1) :31-32.
[2]黄晓群.院内感染性肺炎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15) :932-933.
[3]谢永武, 宋玫, 宝杰, 等.小儿肺炎细菌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6, 28 (6) :437-439.
[4]苗晋华, 赵喜荣, 许淑秀, 等.我院2008年度临床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 2009, 21 (5) :57.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4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MDRO 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2014年检验科细菌室对我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7324株,多重耐药菌1997株,占33.7%;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多重耐药菌中占前三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加强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播散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抗药性;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137-03
多重耐药菌(MDRO,multidrug resisont orgonism)感染已遍布全球,在社区或医院中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暴发流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其产生与流行已构成社会性危害,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威胁[2],为及时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本院2013~2014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以了解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菌种特征,探讨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为临床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临床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等不同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7324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997株,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分离出相同菌株只计1株。
1.2 方法 细菌药敏鉴定及菌株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1版),常规方法从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细菌,采用珠海黑马DL-96型全自动病原菌鉴定及药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检测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酚胺酶(ESBL)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A)、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E)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 MDRO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9.1%。MDRO株数前三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MDRO分离率最高的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达68.7%,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6.9%。见表1。
2.2 标本分布 两年总计送检各类标本1997个,其中以痰和尿标本为主,分别占63.0%和21.4%。见表2。
2.3 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 全院11个内科科室多重耐药菌总计占45.52%,9个外科科室总计占22.13%,综合ICU占23.74%。见表3。
2.4 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见表4。
3 讨论
3.1 MDRO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而且细菌耐药性具有地区性差异,及时了解各地区和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对掌握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全年共检出致病菌7324株,其中多重耐芍菌1997株,检出率27.2%。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2.1%),与其他医院研究结果相近[3]。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占前三位菌种为条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占前三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原因,与近年来第三代头孢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流行[4]。耐药菌分离率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酯、复方新诺明耐药率100.00%。究其原因为铜绿假单胞菌拥有巨大并且复杂的基因组,不仅含有自己的药物抗性基因,还能从其他细菌获取抗性基因,从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天然或获得性的多重耐药性[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对碳氢酶烯酶类抗菌药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13%和0.23% 。调查显示革兰阳性耐药菌较少(10.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分别为1.32%、2.34%,与国外[7]的30%~50%相比较耐药率略低。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及社区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且近年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增多的趋势[5],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
3.2 MDRO科室和标本分布 从标本的构成比看,排在前两位为痰、尿分别占63.0%和21.4%,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痰、尿标本较血以及分泌物等具有易于采集,对患者无伤害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可能与血液标本的量不够、严重溶血、严重脂血、标本污染等不合格血标本,且阳性率不高,仅有7.5%[8]有关。说明MDRO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这与内科患者占比较大相一致。内科、ICU发现MDRO株数比例较大,主要原因为内科患者多为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频繁。而ICU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9],患者多为其他科室转入,病情较重,且在转入TCU前已使用过多种抗菌药物。
3.3 预防与控制MDRO措施 要遏制耐药菌不断上升,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着手。首先减少气道、尿道定植菌的数量,减少气管插管、导尿管插管等各类侵入性操作及持续时间。其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手卫生和医院环境卫生的管理,严格执行一床一巾,拖把分区使用、多重耐药菌患者接触隔离等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对控制措施的落实进行具体监测[10],制定奖惩制度,对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落实到位。再次加强对标本采集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各类标本的送检率以及标本合格率。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杜绝不必要预防性用药。最后,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防止耐药菌在病床间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9.
[2]Waiters AS, LeBrocq C, Dhar A , et al . Vali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 rating scale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J]. Sleep Med, 2003, 4(2):121-132.
[3] 张任飞, 马永能, 潘淑. 2010年某院主要病原菌耐药监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1079-1081.
[4] 戚少云, 马兴好, 闵建珍,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1, 7(20): 2476-2478.
[5]Brüssow H. Pseudomonas biofilms, cystic fibrosis, and phage: a silver lining [J]MBio, 2012 ,3(2) :12-61.
[6] 李乡,李光荣,向成立.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8):1155-1158.
[7]刘振华,李彦,贾淑琴,等.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09,19(22):3116.
[8]李梦妮, 邱萌, 吴蓉,等.不同血标本采集法对病原菌检出率的影响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1):107-109.
[9]Seral C, Saenz Y, Algarate S, et a1. Nosoeomial outbreak of methicillin and linezolid-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ssociated with cathete related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 Int J Medical Mcmbio, 20ll, 30(1): 354-358.
[10]Clocks A, Cohen B, Behta M, et al. Contact precautions for multidruy-resistant organisms: Current recommendation and actual practice [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0, 38(2): 105-111.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4例到该院进行检查并诊断明确的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病例34例, 女性病例40例, 年龄分布在23~65岁间, 平均年龄是 (45.3±2.1) 岁。所有患者中单发一侧耳朵病例56例, 双侧耳朵发病18例, 病程为3个月~37年, 平均病程时间为 (159.7±7.8) 个月。所有患者均发现患侧耳部流奇臭脓液, 45例患者伴随发热症状, 体温测定值分布在38.6~40.1℃, 未见昏迷休克症状。进一步检查可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听力下降情况, 其中53例患者单纯气导阈值增高, 21例患者出现骨导、气导阈值均增高现象。在基础疾病检查中, 74例患者有呼吸道疾病者38例, 循环系统疾病者21例, 神经功能障碍者8例, 未见严重脑脓肿病例。
1.2 方法
(1) 菌株采集:所有74例患者均在进行药物治疗前或者在停药48 h后开始进行病原菌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先对患者外耳道常规消毒, 后用无菌的棉拭子采取患者耳部分泌物, 采集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杂菌污染。采集完成后尽快送检, 对于未能及时送检的标本, 保存在4℃低温环境下, 但是对于需进行厌氧菌培养的菌株, 则必须马上送检。 (2) 细菌鉴定:将采集到的菌株标本分别在血琼脂培养基、苯唑、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等培养基上进行需氧菌的培养, 培养时间通常为1 d。在厌氧菌培养过程中, 以巧克力色血平板作为培养基, 在二氧化碳培养箱制作的无氧环境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一般为2 d。如果标本两种培养方式均不能获得菌株, 则怀疑可能有真菌感染情况, 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菌株培养完成后, 用HX-21全自动基本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标本菌落种类。 (3) 生物膜半定量测定:菌落在刚果红培养基完成培养后转移到血平板, 在转移到适合浓度的TSB0.25%Glu、TSB2%Alc、TSB4%Na Cl上培养, 最后使用96孔板半定量生物膜, 记录所获得的比色数值。 (4) 药敏检测:细菌药敏性检测采用琼脂扩散法, 用青霉素、头孢他啶、红霉素等抗菌药敏试纸检测。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细菌鉴定结果
所有74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出细菌的送检标本为51例, 其中需氧菌株被培养出67株, 未发现厌氧菌株, 真菌培养数量为1株。68株培养出来的菌株中革兰氏阳性菌株数量为41株, 革兰氏阴性菌株数量为26株, 主要的菌株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 表皮葡萄球菌8株, 铜绿假单胞菌19株, 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
2.2 生物膜半定量测定结果
3种主要菌株平均光密度OD测得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具体数值为0.5, 0.25, 0.1。
2.3 药敏检测结果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来说, 检测结果发现普遍的有生物膜的比没有生物膜的对先锋霉素V、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情形严重, 两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于葡萄球菌来说, 产生物膜的葡萄球菌总体上也比未产生物膜的葡萄球菌耐药性强, 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最严重的一种, 并且极易造成并发症损害。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其形成过程中会不断造成上皮细胞的堆积, 在狭小的耳道中不得排出从而形成对周边组织的压迫性伤害。这种破坏如果向耳道上方、向耳道内侧或者向耳道后方发展都会直接影响到机体重要的血管和中枢神经[1]。当这种堆积向颅内扩张时, 细菌会侵害脑内组织, 形成脓肿等并发症, 则危害不仅仅是中耳结构破坏、听力下降, 而是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目前临床主张一旦发现患者耳部有持续发生的长期的恶臭流脓现象, 应该进一步确诊胆脂瘤型中耳炎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
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灶、获得干耳, 在此基础上提高听力。要获得干耳, 除手术要完全清除病灶外, 药物治疗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在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细菌的研究中, 一项研究显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原菌种类繁多, 该研究中, 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被葡萄球菌。不过本次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细菌及以往类似的研究中, 有分析显示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原菌致病谱不断改变, 并且随“三间”改变而改变的特点[2]。比如一项针对1992~1997年的研究显示[3], 在检出的104株菌株中, 出现率最高的前3位是铜绿假单胞菌、恶嗅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而同一研究单位2008~2010年对检出的195例菌株的统计显示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两个结果与该研究所得均不同。因此对患者进行脓液菌株检测和细菌药敏实验, 获得比较确切的感染菌株情况, 避免抗生素滥用, 增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在细菌耐药性观察中,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来说, 检测结果发现普遍的有生物膜的比没有生物膜的对先锋霉素V、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情形严重, 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于葡萄球菌来说, 产生物膜的葡萄球菌总体上也比未产生物膜的葡萄球菌耐药性强, 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非流动固体表面通过多糖—蛋白复合物形成的组织结构, 为Bayston和Penny在1972年首通过扫描电镜发现, 并且在近年以来成为细菌耐药机制方面被广泛研究的热点, 有望成为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一个突破点。细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高达97%的水、菌体、细菌分泌的大分子多聚物、吸附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及细菌裂解产物等, 具有与高等生物类似的组织结构。其耐药机制目前认为是通过分泌胞外多糖聚合物, 使细菌以非常精细的方式相互粘连, 形成的结构紧密的膜状物, 发挥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作用, 抵御包括抗生素等物质的破坏, 并在繁殖到一定数量通过调控机制释放内部细菌, 造成机体反复、慢性的感染[4]。
综上所述, 目前胆脂瘤型中耳炎细菌的致病原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产生细菌耐药性的原因可能包括抗生素滥用和生物膜的抵抗作用, 不过由于受该研究技术手段和研究对象不充分的限制, 确切的研究成果仍然需要做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洁, 李朝军.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J].重庆医学, 2003, 6 (3) :218-219.
[2]Lazar RH, Younis RT, Long TE.Functional endonasal sinus surgery in adults and children[J].Laryngoscope, 1993, 103 (1) :1-5.
[3]阿不都如苏力, 程秀琴, 柯星星.胆脂瘤型中耳炎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0, 16 (5) :388-390.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临床科室收集保存的183株铜绿假单胞菌, 其中来自ICU115株, 呼吸内科23株, 内分泌科14株, 脑外科11株, 肿瘤内科5株, 神经内科5株, 其他外科5株, 肾内、心内、消化内等科室5株。其中菌株来源于痰液155株, 尿液8株, 胸水9株, 分泌物7株, 腹水2株, 血液1株, 导管1株。
1.2 方法
将我院保存的铜绿假单胞菌183株进行复苏。采用简化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采用我院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NC31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组合板) 进行分析。根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制定标准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1]。细菌鉴定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 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见表1。
注: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头孢曲松 (74.8%) 、头孢噻吩 (73.7%) 、庆大霉素 (61.7%) 、妥布霉素 (56.2%) 、氨曲南 (53.0%) 、呱拉西林 (51.3%) 、头孢哌酮 (50.2%) 、头孢他啶 (45.9%) 、头孢吡肟 (44.2%) 、亚胺培南 (41.5%) 哌拉西林胞唑巴坦 (41.0%) 、阿米卡星 (15.8%)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 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并成为医院感染监测目标菌之一。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天然或获得性耐药, 在临床抗该菌治疗中能够选用的抗菌药很少[2]。
我院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标本主要是痰液、尿液、胸水、分泌物及腹水, 其中以痰标本为做多。这与肺部感染主要是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有关, 特别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铜绿假单胞菌居致病菌之首。在感染的科室分布中, 依次是ICU、呼吸科、内分泌科、脑外科、神经内科等, 其中ICU和呼吸科共占75.4% (138/183) 。可能与以下关系有关:①患者病情多危重、住院时间较长, 并且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 再加上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 正常菌群被破坏, 使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机会增加。②在临床治疗中, 使用侵入性诊疗器械等太多, 如插管、呼吸机等, 使机体的正常黏膜屏障被破坏, 也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3,4]。
在本文中, 对18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2种抗生素耐药实验, 可以看出,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单环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 仅对阿米卡星比较敏感。183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亚胺培南总耐药率为41.5%。2003年的报道中发现,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达到40%以上[5,6]。在本文耐药试验表明,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已经达40%以上。所以, 临床科室在应用抗菌药治疗感染时, 应当根据体外敏感实验用药, 不要盲目应用抗生素, 以免引起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增加。
参考文献
[1]张淑兰, 陈旭.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4 (12) :1418-1421.
[2]今毅, 郑晖, 谢文.11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医药导报, 2007, 26 (10) :1239-1241.
[3]肖时超, 林应.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趋势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11) :651-652.
[4]朱斌, 吴安华, 张平.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耐药性检测.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8 (2) :130-132.
[5]孙敏霞, 吴纯, 雷红.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9, 30 (3) :331-332.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7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但不同的地区其感染菌株的分布及细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了解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的特点,有助于该地区的临床医师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我们收集了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院的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652株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住院及门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出的致病菌652株。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ATCC 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分离鉴定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及法国梅里埃APL-20E生化鉴定试条,鉴定到种水平。
1.3药敏试验
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02年规则标准进行判读,用CLSI2005推荐的双纸片法确证实验测定ESBLS株,用头孢西丁纸片筛选MRSA。每周定期做质控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
2结果
2.1病原菌检出分布
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65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23株,占80.2%;阳性致病菌129株,占19.8%。病原菌构成见表1。
2.2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最高,结果见表2。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RSA)除对万古霉素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重耐药性,结果见表3。
注: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甲氨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2.3高耐药菌株检出情祝
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7株,检出率为68.5%;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1株,产酶率为21.4%;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6株,产酶率为18.4%。
3讨论
表1可以看出我院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2%,与目前的国内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一致[1,2]。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占21.6%,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导致医院感染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与有关文献报道的一致[3]。
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临床上主要以广谱β-内酰胺酶药物治疗。但随着广谱及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革兰阴性杆菌产酶细菌日趋增多,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由于携带ESBLS的质粒可同时携带对非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耐药的基因,因而产ES-BLS菌株常呈多耐药性。而且产ESBLS菌可以通过接合,转化等形式在同种或异种细菌间传播耐药基因,从而造成医院严重的交叉感染[4]。本资料中有18.4%的肺炎克雷菌,21.4%的大肠埃希菌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应引起高度重视。
表2显示,革兰阴性杆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和加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本资料中显示,同一抗菌药物对不同的革兰阴性杆菌显示不同的敏感性,我们没有发现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与亚胺培南费用昂贵、除严重感染外较少使用等因素有关。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11.4%,应引起关注,有待进一步研究。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0.4%,看来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氨苄西林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大于82%,加之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固有耐药性,我们认为已经不适宜用于控制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
本资料中,革兰阳性菌的感染较革兰阴性菌低,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MRAS的分离率占68.5%,已成为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菌的主要病原菌。表3可见,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显示出多重耐药性。万古霉素是迄今对严重MRSA感染唯一可以选用单独并能有效治疗的抗生素。目前,国内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的报道,但随着万古霉素的使用增多应高度重视并密切监测对万古霉素中介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内已有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性降低的报道[5]。国外报道已证实有VRS的存在[6]。因此,提示我们必须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严格掌控适应证,严防耐药菌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院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经验性治疗仅对尚未获得耐药性的病原菌有效。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大量用药和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良平.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350-1360.
[2]于翠香,博爱玲,阎申,等.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学杂志,2004,14(12):1415-1417.
[3]李振江,孙长贵,曾贤铭,等.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37-739.
[4]陈国军,胡中杰,陆建江,等.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564-566.
[5]任文贵,邹云,王东,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924.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 妇科, 皮肤科就诊患者339例, 均有一定程度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 患者取标本前1周停用抗菌药物。
1.2 标本采集
男性患者先用消毒棉签将尿道口分泌物擦干净, 再用无菌拭子进入前尿道1~2cm处, 旋转360°停留20s后出, 也可取前列腺按摩液, 精液。女性患者用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 用无菌棉签擦干宫颈多余粘液, 再用另一无菌拭子插入宫颈管内1~2cm, 旋转360°停留20s后出。
1.3 试剂
支原体分离培养试剂盒, 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 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试验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结果判断: (1) 支原体培养24h或48h后, 培养基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为阳性, 仍为黄色为阴性。 (2) 药敏试验培养24h或48h后, 药敏孔变为红色为阳性, 仍为黄色为阴性。
2 结果
见表1、表2。
阳性检出率:就诊339例患者中, 感染总人数119人。Uu阳性89例, 阳性率为26.25%。Mh阳性21例, 阳性率为6.19%。Uu和Mh均是阳性的有9例, 阳性率为2.65%。
3 讨论
解脲脲原体, 是1954年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尿道炎 (NGU) 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主要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Uu主要引起的疾病是非淋菌性尿道炎, 男性主要引起前列腺炎和附睾炎。女性主要引起阴道炎, 宫颈炎, 输卵管炎并能导致流产。Mh也主要寄居于人生殖道, 女性携带率常高于男性。Mh和Uu均能导致不孕。
本院339例就诊患者中, Uu阳性89例, 阳性率为26.25%。Mh阳性21例, 阳性率为6.19%。混合感染阳性的有9例, 阳性率为2.65%。因此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男性阳性率为19.7%, 女性阳性率为67.2%, 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
随着支原体感染的不断增加及抗生素的滥用, 支原体的耐药率也在不断地增加。经药敏实验发现, Uu对交沙霉素, 强力霉素, 美满霉素耐药率最低, 分别为4.3%和7.53%临床治疗应首选。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4.52%, 这可能与MH 23S rRNA V区基因点突变导致其天然对红霉素具有一定耐受性有关[1];其次为环丙沙星, 耐药率占59.14%, 这与支原体染色体上旋转酶基因发生突变致使DNA旋转酶靶位改变, 从而降低药物积累而产生耐药性有关[2]。司巴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率也较高, 分别为34.41%, 38.71%及48.39%。这可能与近些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在食品、医疗行业中广泛的滥用有关[3]。由于支原体属于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 因此对于作用于细胞壁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无效[4]。
支原体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因各体差异有所不同, 建议临床在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时, 要先进行药敏实验, 确定治疗的首选药物或联合用药的最佳治疗方案, 足量, 足疗程,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对某些药物敏感的患者也应避免过度使用这种药物, 防止支原体耐药菌株的出现。
参考文献
[1]Furneri PM, Rappazzo G, Musumarra MP, et al.Geneticbasis of natural resistance to erythromycin by Mycoplasmahominis[J].J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 45 (4) :547-548.
[2]罗晓云.967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4) :4034-4035.
[3]陈建设.1587例妇女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 28 (6) :588-648.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9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耐药性的特点以及对7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收集的广东顺德区555例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法对所用的7种药:异烟肼(INH,H)、乙胺丁醇(EMB,E)、链霉素(SM,S)、利福平(RFP,R)、阿米卡星(AKW,A)、左氧氟沙星(LOF,L)、对氨基水杨酸(PAS,P)进行敏感性试验,分析它们的耐药性。结果:总耐药率为33%,耐药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结论:本地结核菌的耐药性相比其他地区略偏高,应进一步加强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便为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2-02
结核病是一种重大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随着耐药性结核病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人类的生命安全正受到严重考验,中国结核病的总数位居世界前列,是严重的灾区。结核病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在控制结核病方面的水平。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检测,不仅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方向,还可以评价地区控制结核病的成功与否,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用药指向正确的方向[2]。据此,收集的广东顺德区555例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本地结核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现将具体的情况报道如下。
3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为了及时了解结核病的疫情和耐药基本情况,开展结核病耐药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3年本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区结核病的总耐药率为33%(183/555),略高于全国27.8%的水平;总耐多药率为34%(19/555),远低于全国107%水平[3],也明显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耐多药率68%[4]的水平。这可能与不同地方菌株的耐药性不同有关。治疗管理不规范及患者治疗遗依从性差,长期被认为是最直接影响到结核病患者并使之产生耐药性的因素。结核菌对7种药物的耐药率(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在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中,以SM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INH、RFP,这和报道一致[5],可能与早期的化疗方案是以SM、INH的组合为主,应用较普遍有关,因此在结控项目中已不再将SM应用于初治病人。至于RFP由于其抗菌谱广,在早期也曾是普遍单一使用,从而引起耐药性的增加。对于新药PAS以及AKW,它们的耐药性很低,较为敏感,提示在治疗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选用这类药物。
坚持联合用药,合理选择用药和制定化疗方案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原则[6],在制定的方案中,应该至少包含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在巩固期至少需要3种以上的药物,对于强化期,最好用5~6种药物。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抗菌素,不仅是广谱抗菌药物,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抗结核作用,能够抑制DNA旋转酶A亚单位,以此来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以及转录,从而达到抗菌作用。另外,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没有出现交叉耐药,是目前医学上治疗耐多药结核的重要药物之一。从药敏结果可知,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可能是由滥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阿米卡星在试管中对结核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通过观察,以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成的用药方案,协同效果好,而且在临床中副作用也很少,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方案之一[7]。
综上所述,我区2013年结核病的总耐药率略高于全国278%水平。为减少和防止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建立一种更快更准确的药敏试验方法,如引进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仪,为临床患者尽早提供合理的化疗方案;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必需加强结核病患者归口管理,实行结核药物统一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导化疗。
参考文献
[1] 朱长太,胡忠义.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0): 768-770.
[2] 吴龙章,潘美玉,刘欣,等. 结核分枝杆菌对对硝基苯甲酸耐药性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2): 117-119.
[3]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2,25(1):3-7.
[4]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123-125.
[5] 钟球,钱明,李建伟,等.广东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1):5-8.
[6] 王湘,张丽霞.2008-2010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 4394-4395.
[7]杨彩娥,王琰,雷红,等.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与耐药株的耐药状况比较[J]. 中国防痨杂志,2011,33(3): 9.
(收稿日期:20140428)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耐药性的特点以及对7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收集的广东顺德区555例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法对所用的7种药:异烟肼(INH,H)、乙胺丁醇(EMB,E)、链霉素(SM,S)、利福平(RFP,R)、阿米卡星(AKW,A)、左氧氟沙星(LOF,L)、对氨基水杨酸(PAS,P)进行敏感性试验,分析它们的耐药性。结果:总耐药率为33%,耐药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结论:本地结核菌的耐药性相比其他地区略偏高,应进一步加强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便为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2-02
结核病是一种重大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随着耐药性结核病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人类的生命安全正受到严重考验,中国结核病的总数位居世界前列,是严重的灾区。结核病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在控制结核病方面的水平。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检测,不仅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方向,还可以评价地区控制结核病的成功与否,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用药指向正确的方向[2]。据此,收集的广东顺德区555例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本地结核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现将具体的情况报道如下。
3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为了及时了解结核病的疫情和耐药基本情况,开展结核病耐药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3年本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区结核病的总耐药率为33%(183/555),略高于全国27.8%的水平;总耐多药率为34%(19/555),远低于全国107%水平[3],也明显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耐多药率68%[4]的水平。这可能与不同地方菌株的耐药性不同有关。治疗管理不规范及患者治疗遗依从性差,长期被认为是最直接影响到结核病患者并使之产生耐药性的因素。结核菌对7种药物的耐药率(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在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中,以SM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INH、RFP,这和报道一致[5],可能与早期的化疗方案是以SM、INH的组合为主,应用较普遍有关,因此在结控项目中已不再将SM应用于初治病人。至于RFP由于其抗菌谱广,在早期也曾是普遍单一使用,从而引起耐药性的增加。对于新药PAS以及AKW,它们的耐药性很低,较为敏感,提示在治疗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选用这类药物。
坚持联合用药,合理选择用药和制定化疗方案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原则[6],在制定的方案中,应该至少包含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在巩固期至少需要3种以上的药物,对于强化期,最好用5~6种药物。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抗菌素,不仅是广谱抗菌药物,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抗结核作用,能够抑制DNA旋转酶A亚单位,以此来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以及转录,从而达到抗菌作用。另外,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没有出现交叉耐药,是目前医学上治疗耐多药结核的重要药物之一。从药敏结果可知,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可能是由滥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阿米卡星在试管中对结核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通过观察,以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成的用药方案,协同效果好,而且在临床中副作用也很少,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方案之一[7]。
综上所述,我区2013年结核病的总耐药率略高于全国278%水平。为减少和防止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建立一种更快更准确的药敏试验方法,如引进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仪,为临床患者尽早提供合理的化疗方案;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必需加强结核病患者归口管理,实行结核药物统一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导化疗。
参考文献
[1] 朱长太,胡忠义.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0): 768-770.
[2] 吴龙章,潘美玉,刘欣,等. 结核分枝杆菌对对硝基苯甲酸耐药性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2): 117-119.
[3]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2,25(1):3-7.
[4]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123-125.
[5] 钟球,钱明,李建伟,等.广东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1):5-8.
[6] 王湘,张丽霞.2008-2010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 4394-4395.
[7]杨彩娥,王琰,雷红,等.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与耐药株的耐药状况比较[J]. 中国防痨杂志,2011,33(3): 9.
(收稿日期:20140428)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耐药性的特点以及对7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收集的广东顺德区555例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法对所用的7种药:异烟肼(INH,H)、乙胺丁醇(EMB,E)、链霉素(SM,S)、利福平(RFP,R)、阿米卡星(AKW,A)、左氧氟沙星(LOF,L)、对氨基水杨酸(PAS,P)进行敏感性试验,分析它们的耐药性。结果:总耐药率为33%,耐药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结论:本地结核菌的耐药性相比其他地区略偏高,应进一步加强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便为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2-02
结核病是一种重大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1]。随着耐药性结核病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人类的生命安全正受到严重考验,中国结核病的总数位居世界前列,是严重的灾区。结核病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在控制结核病方面的水平。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检测,不仅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方向,还可以评价地区控制结核病的成功与否,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用药指向正确的方向[2]。据此,收集的广东顺德区555例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本地结核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现将具体的情况报道如下。
3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为了及时了解结核病的疫情和耐药基本情况,开展结核病耐药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3年本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区结核病的总耐药率为33%(183/555),略高于全国27.8%的水平;总耐多药率为34%(19/555),远低于全国107%水平[3],也明显低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耐多药率68%[4]的水平。这可能与不同地方菌株的耐药性不同有关。治疗管理不规范及患者治疗遗依从性差,长期被认为是最直接影响到结核病患者并使之产生耐药性的因素。结核菌对7种药物的耐药率(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在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中,以SM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INH、RFP,这和报道一致[5],可能与早期的化疗方案是以SM、INH的组合为主,应用较普遍有关,因此在结控项目中已不再将SM应用于初治病人。至于RFP由于其抗菌谱广,在早期也曾是普遍单一使用,从而引起耐药性的增加。对于新药PAS以及AKW,它们的耐药性很低,较为敏感,提示在治疗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选用这类药物。
坚持联合用药,合理选择用药和制定化疗方案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原则[6],在制定的方案中,应该至少包含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在巩固期至少需要3种以上的药物,对于强化期,最好用5~6种药物。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抗菌素,不仅是广谱抗菌药物,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抗结核作用,能够抑制DNA旋转酶A亚单位,以此来抑制细菌DNA的复制以及转录,从而达到抗菌作用。另外,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没有出现交叉耐药,是目前医学上治疗耐多药结核的重要药物之一。从药敏结果可知,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可能是由滥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阿米卡星在试管中对结核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通过观察,以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成的用药方案,协同效果好,而且在临床中副作用也很少,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方案之一[7]。
综上所述,我区2013年结核病的总耐药率略高于全国278%水平。为减少和防止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一方面在技术上要建立一种更快更准确的药敏试验方法,如引进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仪,为临床患者尽早提供合理的化疗方案;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必需加强结核病患者归口管理,实行结核药物统一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导化疗。
参考文献
[1] 朱长太,胡忠义.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0): 768-770.
[2] 吴龙章,潘美玉,刘欣,等. 结核分枝杆菌对对硝基苯甲酸耐药性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2): 117-119.
[3]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2,25(1):3-7.
[4]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123-125.
[5] 钟球,钱明,李建伟,等.广东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1):5-8.
[6] 王湘,张丽霞.2008-2010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 4394-4395.
[7]杨彩娥,王琰,雷红,等.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与耐药株的耐药状况比较[J]. 中国防痨杂志,2011,33(3): 9.
耐药性检测分析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98份标本来自2008~2010年在我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其中, 男性标本536份, 女性标本762份。
1.2 标本的采集
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 男性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洗尿道口, 用专用拭子插入尿道2~3cm, 停留10~20s, 顺时针旋转一周尽量采集尿道的上皮细胞, 置入配套塑料试管立即送检;女性用扩阴器扩阴道, 用无菌药棉去除子宫口多余粘液, 在用专用无菌拭子插取宫颈分泌物, 置入配套无菌试管立即送检, 应避免局部用药。
1.3 检验方法
国产安图生物公司生产的鉴定药敏试剂盒,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抗生素包括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司帕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
2 结果
2.1 1298份标本中, 支原体阳性518例, 检出率39.9%, 其中762份
女性标本中解脲支原体阳性413份, 检出率54.2%, 536份男性标本中解脲支原体阳性105份, 检出率19.6%。
2.2 药敏实验结果
518份解脲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74.9% (388/518) , 红霉素68.1% (353/518) , 罗红霉素53.7% (278/518) , 克林霉素78% (404/518) , 克拉霉素56% (290/518) , 美满霉素16.2% (84/518) , 交沙霉素8.3% (43/518) , 强力霉素6.2% (32/518) , 阿奇霉素5.2% (27/518) , 司帕霉素23.2% (120/518) , 加替沙星15% (78/518) , 甲砜霉素6.9% (36/518) 。
3 讨论
【耐药性检测分析】推荐阅读: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09-08
多耐药/临床分析08-07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07-06
泛耐药性07-03
耐药性细菌08-07
耐药性比较08-25
多耐药性08-25
耐药性乳腺癌10-10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06-19
耐药试验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