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策略

2024-09-11

就业策略(精选12篇)

就业策略 篇1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特点分析

(一) 过剩的热门专业人才

随着前些年几个热门专业的出现, 如法学、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 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报考, 现在来说还是热门专业, 虽然就业市场需求量大, 但这些专业毕业的人更多, 就业市场已经超过饱和,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供应大于需求现象。

(二) 收入与希望值不符

很多本科毕业生, 特别是名校的毕业生, 刚刚毕业踏入社会, 天真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没有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希望自己的薪水高一些, 从而不屑于相对较低薪水的一些企业。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往往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 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三) 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 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明知大学生是公司将来的栋梁和骨干, 离开大学生的企业没有发展。但是, 由于应届大学生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 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大学生, 如何获得工作经验, 这是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目前, 大学生的素质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自己的专业课并不熟练;二是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 这样沟通合作的能力就有问题;三是择业期望值偏高。期望值偏高是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够完全认识自己, 他们的实际能力又偏低, 这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同时, 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渴望“孔雀东南飞”, 希望到收入多的沿海城市淘金, 却缺乏到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有调查发现, 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37.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 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7.3%;对月薪的要求上, 选择2000-4000元的毕业生就占58%。这都说明众多毕业生的眼光很高, 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二) 高校方面的原因

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时有很大问题, 专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高考指南”或是网络上都标明了“高考热门专业”。其中就包括了法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等。而按照相关专家的统计预测, 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律师人才等。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在慢慢向市场需求靠拢, 甚至像社会工作这样的专业也已开始超前设置, 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不能保证每个专业都与社会需求相符。

(三) 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应过于需求”, 用人单位也逐步提高了就业的标准。与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上就没有多少优势了。同时, 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会优先录用国立院校的毕业生, 这让不少毕业于二级学院的毕业生吃了苦头。一位叫杨吉华的博士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说, “他虽然凭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但因为没有显赫的第一学历, 不是重点大学出身, 求职时处处碰壁”。在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本科生数量急增的严峻形势下, 研究生也在扩招。不少用人单位招募员工动不动就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这使更多的本科生不得不投身于考研的洪流中。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策略探索

大学生就业之“坚冰”待破, 而“莫道今年春将尽, 明年春色倍还人”“取火莫若取燧, 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3月13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 温家宝总理三次引用古诗文, 向处于金融危机阴霾中的中国释放融融暖意, 为高校毕业生点燃了新的希望。

(一) 深化体制改革,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就业

目前, 中小企业的发展, 急需大量的人才, 这是毕业生就业的很好渠道。另外, 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工作创造条件, 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为毕业生到基层单位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 建立和完善求职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 实现双方供需的资源共享。在毕业生就业中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应抓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统一的需求信息库, 提高毕业生的信息化利用率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 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 合理置换冗员

1. 要根据需要引进大学毕业生

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 按需择人。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是高层次的人才, 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是中低层次的毕业生。只有恰当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做到量才适用, 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 要加强人才储备, 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阵地, 虽然许多企业面临着冗员的问题, 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 没有高层次人才,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不强, 竞争力就低下。因此, 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 积极培养大学毕业生, 加强人才储备, 调整人才结构, 同时合理置换不能适应岗位的冗员, 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 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 深化教学改革, 使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要

高校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发展变化的就业市场, 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科学地预测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大力发展有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

2. 加强就业指导,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座谈等多种形式, 加强毕业生求职的择业指导, 帮助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择业的合理目标。同时, 要广开渠道, 高校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做到既了解学生, 又熟悉用人单位, 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 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 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而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 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 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姚玉舟代表认为, 政府要构建好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比如制定出台更为优惠的人才政策,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和基层就业;让免费创业培训走进高校;推行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建立院地合作机制等等。民盟中央一份提案指出, 大学生“就业难”有一个深层原因, 即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生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国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 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必须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增长和教育改革。只有经济增长了, 才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更加“适销对路”, 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 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自身素质

1. 注重综合技能的锻炼, 提高整体素质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 毕业生要想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 必须主动地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 自主创业, 建立大学生创业载体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 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园, 也可与企业联办大学生创业科技实体。在创业的锻炼中,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总之, 就是让学生深入市场, 深入现场, 深入实际地去办实业、搞经营, 感受当代企业的创业氛围, 增强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3. 转变就业观念, 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在今年两会上, 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部分,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极大, 经济水平还不高,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 我国的就业问题一直就比较突出。再加上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 就业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在高校毕业生“市场导向、政府控制、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引导下, 无论是大学生择业, 还是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由市场主导就业的事实实际上已经确立, 这种机制也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更需要大学生调整观念, 找准就业定位。充分认识自我, 做好就业决策。努力学以致用, 在尽可能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的前提下, 注意培养自己的形象、气质、性格、表达能力等非专业特点。

就业观念必须转变, 只要大学生从专业、薪金、地域等一些无形的框框中解放出来, 就会发现大学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就业要着眼国家需求, 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能向企业索取什么, 而是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文东茅.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1]文东茅.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2]杨宜勇.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2]杨宜勇.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

[3]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7 (4) .[3]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7 (4) .

[4]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8 (2) .[4]张颖.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8 (2) .

[5]徐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5]徐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就业策略 篇2

关键词:就业人数;就业现状;就业趋势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扩大招生,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社会,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式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16年的就业人数大幅提升竞争压力巨大,高校毕业生高于770万加上出国回来的往届毕业生,就业人数预计达到1000万。

(一)大学生人量与岗位数不平衡。近年来高校扩招造成了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2016年的就业人数达到700万加上出国回来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形式非常严峻,已有的岗位出现严重不足,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加上新生岗位也不能满足上涨的毕业生数量,随着大学生数量与就业岗位的不平衡现象2016年的毕业生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就业区域不协调。大多数毕业的学生都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这就造成了发达地区就业人数大幅增加,而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小型城市及县城大学生毕业人数比例占大学生人数的20.2%,到乡镇农村的就业比例分别为7.7%和0.9%,26.6%的毕业生对于应聘地点没有具体的要求。选择大中城市的毕业生比率为76.6%,这就造成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平衡。

(三)专业与人才之间不匹配。我国目前各个行业发展不平衡,近年来计算机、电子类等行业需要大量的毕业生,而毕业生数不能满足岗位数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岗位需求大于毕业生人数,文科、农林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就业岗位数量,造成了毕业生行业与人才之间不平衡。

(四)学历对于就业形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学历非常看重,高学历毕业生达成了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模式,用人单位在招聘有时候会提出学历要求,而低学历学生就业范围非常局限,一般情况下低学历学生找工作的模式也形成了另一种系统。学历与工作形成应对形式学历对于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五)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行业发展趋势对于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继续加强学生就业。

(六)参加招聘会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据调查,在大学生求职过程当中参加招聘会的学生大约有50%,通过e-mail邮件有15%简历邮寄有14%直接面试的有10%大型双选会招聘的有29%学校老师推荐的有26%,家庭联系的有24%新闻媒体应聘的有9%朋友介绍的有6%中介机构介绍工作的有2%,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就业选择招聘会形式这种招聘虽然很直接但是单一,这种求职方式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

二、就业现状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有专家做过专门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就业教育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不仅是由大学扩招所导致和高等学校的教育有很大关系,20世纪以来在高等学校教育发展下形成了高等学校教育的方式,在学校思路下围绕着经济发展改革,对高等学校教育进行全面的发展明确了新方向,大力促进了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但是高校的改革还没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二)毕业生就业受户籍限制。近年来国家出台很多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各类企业去学校招聘,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取消城市落户限制,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这些就业政策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户籍管理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档案不能在城市之间流动,由于缺乏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毕业生的档案问题成为学生毕业办理手续的困难问题,这就造成了一些机构以盈利为目招收高校毕业生存放档案户口,这种现象容易出现档案存放的不安全。

(三)就业制度与大学生就业心态相互矛盾。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面对就业与人才的双向选择,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部分学生不能很快找到工作,有些学生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出现了就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就业制度学生就业心理有很大关系。

三、毕业生就业趋势

(一)就业方向逐渐多元化。虽然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国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选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校毕业生开始转变就业观念,从以前的高级管理人员学校教师机关等单位等就业意向开始逐渐转变为企业单位非国有企业外企等单位的职位。这种就业方向的改变不仅增加了就业而且也满足了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自主创业很大的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形成了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大大提高了高校的就业率。

(二)多元化的就业领域。一方面随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就业也出现了多领域的变化,专业的多元化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报考专业时根据社会需求填报,随着专业种类的增加也扩大了行业就业面,另一方面是工作领域的多元化,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就业形势,例如外语类专业依然得到很大的应用,外语类专业的学生随着现有的就业形势就业方向也逐渐增多,金融管理方面的人才这几年有了较好的去向,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就业行业范围也逐渐增多,计算机电子类专业的学生随着行业的发展,这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也非常高学生容易就业。中文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如编辑、记者、秘书、管理,历史,社会。哲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公务员或其他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就业由以前的东部地区逐渐转移到西部地区,农村就业得到了改善西部大学生就业的比率增加,随着国家对西部就业的支持以及人才引进的政策,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工作人数逐渐增多。

(三)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学生毕业后寻找的工作中大部分企业提供的岗位已经不能满足毕业人数,民营企业的增长较快成为主要接收毕业生的企业,随着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民营企业的岗位不断增加,促使毕业生去民营企业就业。大学生就业的不断流动性和再就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形式,有些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存在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理,有些单位更希望能招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所以有些学生不能进入选择的单位就会再次就业,这样就造成了过快的人才流动,有些单位经常处于招聘状态许多人处于择业状态,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利于就业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大学生从学校毕业,更注重在以后工作中自我的实现,所以公司的发展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四、结语

就业策略 篇3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涵义解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走势高低起伏日趋频繁,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青年就业困境,自此就业力逐渐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青年政策议题,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协助学生发展就业力,也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焦点。以欧洲为例,在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四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Sorbonne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力明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99年,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共同签署“Bologna宣言”,再度确认“提升公民就业力”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1]

关于就业力的定义,目前尚难统一,笔者选取四种常见的解释列举如下:①《维基百科全书》的定义,就业力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②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③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④我国学者郑晓明将就业力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

综合以上四种主流定义和大学生的角色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习得的独立策划、实施求职并顺利获取工作的能力,发挥潜能去适应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善于规划和总结并实现职业发展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解析

大学生就业力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国内外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试图分析现有四种主流框架以归纳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构成。

(一)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提出的就业技能框架

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以下简称DEST),向全美教育系统发布了一份“对未来教育系统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技能”在美国被公认为是除了“传统技能”以外,面向21世纪最不可缺少的工作技能。而DEST就业技能框架主要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

(二)《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归纳的最重要的10项就业力

2009年由山东省政府委托该省相关研究机构出炉的《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通过对就业力分项的比较发现,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

(三)《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归纳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

由麦可思研究院根据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从企业、高校、学生的角度分别归纳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研究中在对企业、高校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而学生则认为“自信心”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然而,三者在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上看法却基本一致。具体见表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3]在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力的定义及其内容构成之后,我们可以围绕这一概念探讨就业指导课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以就业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就业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内容安排、课堂组织、课程训练、课后指导等环节始终围绕就业力的培养进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获取、胜任、发展三个层次的就业能力。此外,帮助学生树立新的以提升个人就业力为核心的学习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不少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时或多或少地带有功利倾向,要么就是在临近毕业的年级开设课程,要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过度看重就业政策的宣讲和求职技巧的特训,这些举措都会给学生传递“期望速成,内容浅显,对未来发展作用不大”等信息,加之授课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方法陈旧等原因,导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必须想办法把学生“要我学”的思想导向“我要学”的信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帮助学生培养提升个人就业力的学习理念来加以实现。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定义及其内容构成的解读,让学生明白就业力是毕业工作后最核心的竞争力,其作用并不仅限于眼前,更事关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

(二)就业力的培养讲求循序渐进

由表2可知,一级能力要素包含了以获取工作为代表的初级就业力、以适应和胜任工作为代表的中级就业力、以实现职业发展为代表的高级就业力三层,二级能力要素属于相应的能力内容,通用能力要素属于各级共有的能力内容。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就业力的培养应讲求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策略。在不同教学专题的讲授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扎实的初级就业力,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和训练学生稳定的中级就业力,最后还要适时启发和训练学生宝贵的高级就业力。与此同时,通用能力要素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丰富、案例材料的生动、课堂活动的有益,以此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nlc202309051243

(三)以现实需求指导教学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重视互动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现实需求指导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组织和实施教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首先,以学生求职和发展的需求指导教学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学习就业的相关政策、信息、途径,求职策略与技巧,探索个人性格特征和职业兴趣的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方法等等。其次,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指导教学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训练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和专注精神、谦虚好学之心、职场发展之道等等。此外,教师还须尽量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例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运用到不同的实际当中,充分运用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锻炼领导、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中还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第一,就业指导课在课程规划及改进中应纳入产业界人士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如条件允许可以邀请他们协助或参与课堂教学。第二,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应大力提升自身对职场现实的了解,鼓励教师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在课堂上多创设职场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模拟招聘、应聘等环节体验求职情境和压力。第四,鼓励学生在确保自身权益的情况下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直接的体验感受职场生活。第五,在就业指导课中引入情感智商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的训练。众多研究表明,情感智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等等。由此可见,情感智商对于个人成功的重要。

相比就业率这一数量概念而言,就业力是一个质量概念,它并非只注重短期的就业数量,而是更重视大学生的现实竞争力。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重视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把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中,以此改善企业、高校、学生三者在就业能力培养与需求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夏鹏.创造与企业接轨的大学生就业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89-91页。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第5期,第91-92页。

[3]刘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31-34页。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学生工作处)

就业策略 篇4

1 体育专业招生人数过大

体育专业招生受我国整体招生影响,招生数量是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2倍或是3倍,这种招生局面严重违反了招生与用人之间的平衡。80年代初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数量明显缺乏,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但扩招以后,这种不足已变成过剩,体育人才是少数具有体育天赋的人所从事的专业,它的数量可以说应该不能超过学校已有教师的正常指数,但是体育院校因招生来源就是财源,谁也不去考虑体育是专门人才培养院校,也跟着大量扩招,致使体育学生文化素质提高,运动技能严重下降的局面。文化素质当然需要提高,但绝不是不要运动技能,体育院校是以运动技能为前提的。当今很多学生拿着体育院校毕业证书,但身上的运动技能却低的可怜,学体操的连单杠上最简单的动作也不会做,教学的技能和理论也差的厉害。这样的体育学生哪个学校愿意要呢?再加上这样的学生人数过剩,一个退休的老体育教师,身后就有数十个体育毕业生等着,这种情况是体育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体育专业教育仅仅培养体育方面的技能已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就业和吃饭问题。扩招的结果就是造成就业困难,就不了业如何生存,学生到了工作阶段,靠丛事体育就业已经行不通了,而体育院校还是按着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去教学,就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就是说学校目前根本就不缺体育教师,体育院校主要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应注重能力培养,不追求数量。所以希望我国计划招生部门,以及体育院校一定要考虑学生就业因素,不要盲目的追求发展,而浪费了人才资源。招生的盲目性是学生就业困难的明显原因,是否调查和研究,这都是明摆着的事实。就业已经如此困难了,学生第一不要报考体育院校了,学体育就业困难还学什么体育,第二体育院校招不来学生,还制定那么多的招生计划何用,赶紧缩小招生计划,按客观现实和教育规律办事,才能不出现体育专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2 体育专业教学的科学改革

面对我国当前的体育招生形势,体育专业教学需要科学的改革。改革的方向第一应为减少当前的招生人数,提高体育招生的学费,专业院校不是大众学校,及特殊的学生可减少学费。第二改革体育专业生的培养计划,目前尽管体育专业在专业上丰富了体育学科的内容,比如体育装备专业,体育管理专业等等,但体育教育专业仍然没有较大的改革,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对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在如何适应学生兴趣、如何是学生正确形成体育学科观,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怎么样让学生重视体育。记得前些年我国部分初中学校把体育纳入升高中的考试,效果其说不一,近些年这种考试恐怕早已烟消云散了。当前中小学师资的水平呈现表面化,注入不了新鲜的血液,致使学校体育仍然流于形式。学生一届一届的对体育的印象就是玩,就是休闲,没有人真正把体育当成一门学科来对待。体育专业院校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使青年学生转变对体育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学生认识到体育是人生当中极其重要的课程,如何让当前教育界的人士,都能了解体育,都能知道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这是体育研究的重大课题。学生的培养,应尽量面向社会,对体育教育的技术示范有一定的标准即可,不需要达标技评式的考核。认为中小学的学生不需要那么精确的运动技术。体育专业生应有一项专项训练能力。更多的本事应在如何组织学生练体育、懂体育、知体育。因为学校的体育目的和核心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围绕体质增强的主核心,教师就应在练习上,体质增强上,运动量的循序渐进上,让学生深入心里。体育是普通学生身体与技能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掌握体育的科学手段不亚于身体练习的重要。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认识掌握的过程,这个过程掌握了,思想也就产生了飞跃。同时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知识要全面加强。不然社会认识总是社会陋习的观点看体育,总认为体育教师就是身大力不亏,什么体育棒子,以及头脑简单等侮辱人格的桂冠都加在体育人的头上。这是一个矛盾的现实,尽管很多体育教师都提高了文化与知识能力,但总有少数人仍然脱离不了那桂冠的影子。因此体育专业也可以让学生跨专业学点其他专业,年纪大的时候,也可该改行,免得让教育业内人士认为体育教师除了体育什么也不能教。体育人才的培养改革是彻底改革体育教育致诞生开始所存留下的顽疾,这个顽疾不铲除,体育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反展。

3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高校体育专业学要改革,那么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也要改革。现今中小学体育教学仍然是过去的教学方式,从体育教学课本上发现,一些体育学者,仍然把体育拴在其他学科上,这里主要是指仍然把体育和其他知识等同,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去分布在各个年级。这是不可行的,因为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等学科都存在一定的理论逻辑体系,可以说体育身体机能不存在这种逻辑体系,比如球类,分解动作在专业院校是可以的,但普通学生就不喜欢这样的教学,动作被分解后,整个运动的内涵趣味就没有了,这就像音乐一样不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掌握,必须是体会一部完整的乐曲,从头到尾的弹出来,美术也一样,不能把人体的头部各种形态都练得最好,然后是身体,四肢,最后在根据人体的形态组装,这不是美术,没有人这样教美术。体育也是一样,不能破坏他的运动完整性。所以只能从学生的能力划分级别,从篮球的篮筐的高度,足球门的大小来分年级教学,要在学生的兴趣前提下强调学生的动作过程,教师示范是最重要的。同时,体育从小学就要在风雨课开设体育文化知识课,强调体育为国争光的精神,强调优秀运动员的那种拼搏精神和顽强为国争光的精神。要求学生从小就懂得体育是一门科学,身体生长发育更离不开人体运动即体育课。所以中小学的体育课应开设体育文化知识课,体育运动健身课,以及体育专项训练课。是教师各能发挥所长,老教师上文化体育课,青年教师上体育健身课,中年教师上体育训练课。学校体育教师不是饱和,而是大量缺少编制,缺少科学教学制度。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糊弄体育,有其名无其实。有几个教师领着学生玩一玩就算了,谁考虑什么科学教学。所以体育专业学生,怎么能就业呢?可以说,体育学生已经进入了层层的矛盾之中,怎么能寻求生存之路呢。没办法改行,体育教学资源严重浪费。所以中小学,包括高校的体育教学都面临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4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体育是少数人的教育,也是少数人从事行道,不能盲目的扩大体育招生,把那些体育天赋不大的人也招到体育院校,这不仅影响体育院校培养质量,更让学生无法就业。体育才能不是一般的学生也不能报考体育专业,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最好去报考高职院校学点技术生存能力。不能希望在体育院校混张本科文凭。目前,私人体育健身馆建立的比较多,学生可以暂时到哪里就业,可以当体育管理员,也可以当训练指导员,少数专业可自租场所招生训练,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还有健身训练等等,都是就业的渠道,当今不能像过去那样,一毕业就有学校就业,挣着事业单位的皇粮,这种局面很难一时改变。另一种方式也可以到一些大企业工会就业,也可到体育用品商店就业,可以说只要当前不挑剔职业,就业的路子还比较广泛的。但就业的对策前提,还是要在体育院校学习好过硬的本事,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谁愿意要你呢。所以体育毕业生在校期间要有几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渊博的文化知识,当今的体育生绝不是以前的学生,只培养或强调体育运动技能,忽视学生的文化的学习,但当今体育院校对文化知识学习忠实的还不够,还需学生自学,一定要有强大的文化知识底蕴,他的目的就是为暂时改行用的。如果不愿意作上述就业,就可以凭文化知识做别的工作,商业、地产业、药业等等都可以,第二方面就是在学校要学好运动技能,学好训练指导的实践和理论。第三方面自学或在学校开设的其他专业学一门跨学科专业,宽泛自己的就业路子。

5 结语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对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应有计划的缩减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适当扩充社会体育、体育康复保健、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课程,同时,要避免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市场行情。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单一向多样,从统一向个性方向发展,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随时代发展进行重新构建,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机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协调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意识高的人才,是当前社会需求发展目标。

摘要:体育专业生面对就业的困惑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问题,针对社会就业难的现象,该文着重从招生、改革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论述与述评,并对就业相应对策。重点解释了就业困惑的原因和需要全社会对教育的理解或支持,以及教育业内需要科学的培养人才,在一定层面上回答了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转变观念,适当减少体育专业的扩招,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就业策略 篇5

【来源:联创世华 编辑:hanbing 更新时间: 2009-10-11 14:31:00 点击数:857 】

回答此类热点问题,要提及“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重要观点。解决就业问题的举措:

a 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在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b 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c 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

d 个人应做到——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一、就业难问题

(一)、形成就业难的原因

客观上,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即高增长低就业);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大量供给,即劳动力资料过剩。具体说:

1、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

2、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这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3、劳动就业岗位创造乏力,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不够,对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增加较多就业的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及社区服务等行业挖掘不够。

4、劳动力市场有些政策还没有到位,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就业领域存在着劳动权益不平等现象。

(二)、对策

我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各级政府通过坚持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把发展服务行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

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

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增长低就业)

(2)、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3)、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

(4)、分配派遣中的某些障碍

2、对策

(1)、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2)、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以及档案管理“一条龙”服务

(3)、加强对失业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

就业策略 篇6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令人堪忧,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协作。高校是大学生的主要培训机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從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入手,探究了如何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效能,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现状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7.3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导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增加了岗位负荷量,使得就业面临极大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就业知识,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工作品德,保证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质量以及适应度。大学是学生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努力提升自我的最好场所,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内涵及主要工作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室我国高校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以及竞争力,在大学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工作者。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以及社会上的各个岗位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毕业以后走弯路。第二,指导大学生进行就业规划,在学生毕业之前,应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个阶段要对自己有有合理的定位,以便明确将来的目标。第三,为学生开设求职技能培训课,就业是否顺利并不简单的取决于知识的掌握质量,技能的熟练程度,应聘技巧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求职技巧培训课的开设会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找到理想工作扫清障碍。第四,不时的为大学生更新就业信息,并时常的搜罗筛选好的就业岗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靠的机会。

二、当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

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就业观、了解就业现状、制定就业规划、提升就业质量的主要途径。虽然,目前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形式上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就业指导课内容的深度不够,仅仅停留在表层的面试技巧上,不重视就业观念的引导;授课形式单一,不注重师生互动以及课后实践;还有教师的队伍不专业,授课老师绝大一部分是辅导员或管理人员兼职,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

(二)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程序化和抽象化

在许多高校中,就业指导被视为附属工作,没有给予和教学工作同等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就业技能、就业心理、就业观念等方面,并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或者就业指导课程中只是阐述理论,缺乏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内容过于程序化和抽象化。每年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总是固定的,没有随着就业形势的改变而改变。从认识就业形势和政策,到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和劳动合同的签约,几年下来,几乎没有变化。宏观空泛的内容,太过于抽象化,达不到时间应用的目的。

(三)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了衡量一个专业、一个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功利心理,千方百计把大学毕业生推向工作岗位,不考虑学生和岗位的适合度。这就导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突出表现在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为同学提供一些不恰当的就业指导信息,形成错误的就业观,降低学生的就业质量。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策略

针对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指导以及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笔者提出了一下几个创新策略。

(一)增强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活的就业信息技能的主要途径,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就业问题。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当下学生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对学生的就业技能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学到的就业理论应用到就业实践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要加入讨论法、情景设置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二)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调整自身观念,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素质。学生的心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活,例如大一应该侧重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最自身的重新定位、对奋斗目标的确立;大二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技能的积累;大三应更多的了解本专业对口岗位的职业现状,定向的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四应该注着重关注就业形势、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技巧等,并且注意心态的调整,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就业指导团队

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形成完善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达到的目标,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就业指导团队的建设,把就业指导放在与教学同等高度。首先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成员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合作。另一方面应增加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注意节俭国外的成功经验,做一位称职的大学就业指导工作者。

小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内涵及主要工作内容,其次分析了当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内容过于程序化和抽象化;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最后根据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增强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优化就业指导团队。

参看文献:

[1]王允: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建议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

就业策略 篇7

近年来, 由于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毕业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 但就业品质不高, 已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 因“就业率”这个指标往往只是简单地反映出就业的“量”, 无法体现就业的“质”, 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的公信度和适用性受到质疑。当前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品质的指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单一, 无法说明大学生就业实际状况。目前的大学生就业评价, 只能体现出大学生就业的数量, 无法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 (2) 重视大学生就业结果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大学生就业评价应该是一个过程, 这样才客观合理。 (3) 政府是大学生就业评价的唯一主体, 缺乏公正性, 应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4) 就业状况界定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有难度。有些是自由择业者, 但由于没有固化, 也算“未就业”, 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5) 过分重视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 致使许多学生在毕业时“被就业”, 实际数据缺乏真实性。笔者认为, 应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品质评价体系, 确保学校将精力投入到学校内涵建设中, 切实提升学生就业品质, 而不是疲于应对。

二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笔者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0~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专业没有限制, 共有672名毕业生参与答卷, 调查问卷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社会保障、工作稳定性、发展空间。

个人基本情况:在提交者中, 发现男生是女生总数的2/3, 其中88%是团员, 10%是党员或预备党员, 62%人际交往能力一般, 30%认为个人交往能力较强, 在校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有15%, 担任过一段时间学生干部的有28%, 在工作前具有相关工作实践经历的有6%, 36%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在良好以上, 42%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一般。从调查数据来看, 基本上符合二八定律, 既约有2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较高, 表现优秀。

工作情况:从调研数据来看, 我校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型为私营企业占71%, 其中国有企业12%, 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和计算机行业等, 和我校开设的专业有关, 目前55%的学生从事基础技术、管理工作或是营销人员, 16%的学生担任项目经理或部门主管, 说明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基层生产的骨干力量。66%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 在大型企业占9.47%。65%集中在发达城市或省会, 选择目前工作的原因56%因为福利待遇, 25%因为发展前景, 说明学生刚毕业的前几年, 比较看重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率为68%, 说明大部分学生工作后还是从事自己专业的相关工作。

社会保障:从调研的数据来看, 所在单位具有带薪休假制度的占36%, 所在单位具有加班薪酬制度的占72%, 所从事的劳动强度35%认为一般, 40%认为较高, 24%所在单位具有工会组织, 90%所在单位都购买了工伤保险, 32%购买了五险, 其中有45%的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 说明大部分企业都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给予劳动者以保障, 但也有部分公司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毕业生月薪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和3000~4000元, 所占比例为26.89%和34.13%。62%每周的工作时长为40~50小时, 对现工作岗位和福利满意度为65%, 93%的人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从调研数据显示来看, 大部分毕业生的工资达到了国家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水平线, 对现有单位基本满意,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工作单位不满意, 这将导致以后工作的不稳定。

工作稳定性和发展空间:调查结果显示, 43%的毕业生都有离职经历, 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 (37%) 和个人发展空间不够 (30%) , 和毕业生选择现工作单位原因的数据基本相符, 说明毕业生较看重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认为所在岗位对应的职业素养中爱岗敬业占66%, 积极主动占60%, 诚实守信占59%, 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 要注重这三方面的培养。在发展空间上, 56%的毕业生选择现就职单位工作3年后预期月工资5000~8000元, 15%选择8000~12000元, 从学生预期薪酬可看到, 企业前景较好, 51%的毕业生选择3~5年后能够晋升, 37%选择可能晋升, 选择不能晋升的只有12%, 75%的单位每年给予1~3次培训机会, 15%的单位每年有4~5次培训, 说明企业非常看重员工的个人成长。

三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品质的策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并要求将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理念贯穿到教育工作全局。而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三型”高技术技能人才, 提升学生的就业品质,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 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学校应转变思想, 深化改革, 转型升级, 提升内涵。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较单一的结构向实际的“双师”及多元结构转型, 形成具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复合团队。 (2) 强化市场导向, 加强教学改革:强化以教学做一体与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形成学生自主式、交互式、协作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新理念, 在注重培养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的同时, 更要注重基于技术活动全过程所需要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三型”人才。 (3) 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由小规模、浅层次向大规模、深层次、多元化转变。探索和实践“多主体”合作办学,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在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等的基础上, 合作建立“双主体”办学机构, 引入企业为学校提供能代表行业最先进水平的产品技术和现代企业文化体验中心、实训室等, 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 适当延长并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 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 以各种竞赛为载体, 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 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 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 积极利用各种资源, 竭力拓宽就业渠道, 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招聘会和网上发布各类招聘信息, 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二, 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 (1)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择业竞争力。大学生活一开始, 就要自己设计职业生涯,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利用课余时间, 学习有关知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与社会接触, 锻炼自己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 (2) 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 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才可避免择业受挫。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社会需求, 切忌功利主义。 (3)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调整好心态,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积极寻找机会, 从被动的求职者向主动的职业创造者跨越。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把个人潜能、职业理想、职业岗位有机结合, 并不断付出努力, 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三, 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 提升大学生就业品质。 (1) 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投入和支持的力度, 出台相关政策, 解决学校资金不足、师资不强, 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2) 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来增加对高职毕业生的消化吸纳能力。 (3) 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要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体制, 从根本上保证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

高职院校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品质问题折射出整个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 面对问题, 民办高校应苦练内功提升内涵, 尽快转型升级, 打造自身特色和品牌, 服务社会服务学生, 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品质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坚.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教育探索, 2012 (9) :108~109

[2]周建松.高职院校办学的六个质量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7) :24

中职学校就业渠道建设策略探索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职学校,招生就业,学校竞争

对职业教育而言, 就业是学生、家长、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就业牌”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利器, 就业工作已经从信息获取和发布发展为学生管理和跟踪, 并向内延伸到校办企业的建立和订单培养的开发, 向后延伸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创业活动开展。

一、中职教育的就业困境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之困, 突出表现在本地就业还是异地就业的问题上。在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制造业以资本密集的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为主, 部分地区重工业产出动辄接近当地一半的地区生产总值, 但提供的就业岗位只占劳动力的五分之一。地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并不能解决中职教育的就业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是服务业和轻工业, 但面向中职学生的服务业岗位往往集中在中小企业的餐饮服务、业务销售, 轻工业岗位往往集中在电子厂、服装厂的作业员。经过一两年的实习后, 这些重复性较高的岗位对学生的吸引力减弱。与没有接受过中职教育的建筑、家政等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相比, 中职学生的收入也没有优势。同时, 由于户籍、社保、人力市场分割等因素影响, 中职学生在东部沿海地区难以城镇化, 一段时间后常常回流。近年内地部分地区发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 如重庆、贵州等地。但是要看到, 这些引入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电子组装或服装制作, 对劳动力的要求较低, 其工艺技术和管理方式多为简单复制沿海模式, 工资水平还低于沿海, 对中职学生的吸引力不高。

二、就业渠道的构成

不考虑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层次和布局, 站在某一所学校及其学生的角度看, 就业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是学校和用人企业信息不对称;二是校内就业部门和教学部门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中职学生的异地就业, 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从中会发挥一定作用。中介机构分为:有派遣资格的劳务公司, 帮助劳务公司联系学校的小机构。在这种模式下, 信息的掌握程度和传递顺序依次是:用人企业>劳务派遣公司>小中介机构>学校就业科室>学校教学部门。这条冗长的就业渠道, 至少造成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企业需求信息的传递失真, 使得学校的培养规格和数量产生“牛鞭效应”。用人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各层次均会在上一层的基础上放大需求, 导致用人企业的需求量与学校学生的规格和数量不匹配。二是多方参与, 权责难以明确。特别是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方面, 从校内教学部门到用人企业, 牵涉环节较多, 无法用可靠的双方协议规避风险。

三、拓宽中职学生就业渠道的策略

采用“零渠道”模式, 打破信息不对称。就业渠道策略是指, 对中职学校而言, 在实习和就业当地应常年保有一支实习和就业管理队伍, 由专业课教师轮岗组成, 队伍结构是“男女搭配”, “老中青三结合”。这种实习和就业期间由专职教师引导学生工作和生活的渠道策略, 作用在于:一是便于掌握学生情况, 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二是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随时交换学生信息, 便于增进家庭与学校关系;三是专职教师与企业密切接触, 稳固校企合作, 推进伙伴关系;四是实习教师实行轮岗, 一年后返回教学岗位的时候, 能把来自生产一线的经验和知识带到教学活动中去, 有力地促进了校企一体化、教师师傅一体化。中职学生前两年一般在校就读, 第三年到省内制造业或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城市或沿海地区顶岗实习, 毕业后在该单位转正或重新返校安排工作。由于实习和就业地点离学校较远, 而此时大多数学生年龄仅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 自立能力不强, 因此, 就业工作的好坏常常就体现在第三学年对学生的管理和毕业后对学生的跟踪服务上。就业的渠道策略能较好提升学生的家长的满意度, 促进学生成长, 促进教师成才, 同时降低学校的管理风险。

四、就业渠道的管理

“零渠道”的就业模式需要学校强有力的管理和资金投入, 也需要教师的努力与付出。

(一) 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应根据产业布局和本校专业开设情况设定工作点, 分别有专人负责区域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和实习教师应踏实敬业, 热爱学生, 并渴望接触、学习企业的实践知识。

(二) 信息共享。

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体, 用人企业、学生家长、学校科室共同分享的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电话、邮寄等沟通工具。以异地就业为例, 学生在校期间, 就业单位可以随时收集和了解到对口学生的情况, 家长在入学时就了解就业单位的情况;学生实习期间, 家长会收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短信和电话反馈, 节假日还会收到企业和学校的问候卡片, 这些都是学校的就业渠道策略。

(三) 需求管理。

对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管理:一是需求调查, 在入学前和每一学年结束都对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调查, 并有针对性进行需求引导和资源投入。二是职业指导课的课程体系, 一年级学生侧重生活和工作作风的养成, 并了解专业和行业状况;二年级学生侧重开发个人兴趣和特点, 并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三年级学生学习求职与就业知识与技能, 促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三是开放办学, 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 促进学校和企业一体化, 教室和车间一体化, 教师和师傅一体化, 引导学生形成技能型人才的自我定位。

(四) 渠道弹性。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指导

1 我校对毕业生开展社会评价的调查

大学生就业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直是学校关注的问题。为了能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状况, 学校组织了针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 对2006届、2007届毕业生所就业的五百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问卷调查, 要求在问卷回答完毕后, 用人单位通过邮件等方式反馈给我们。回收到的有效问卷多达410多家, 占整个调查对象的百分之八十, 可以有效反映我校学生的就业状况, 我们对这些问卷材料逐一进行分析并统计。

在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方面, 本次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包括了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10个大项, 除此之外, 还对毕业生的就职时间和目前的就职岗位做了系统调查。

从统计结果来看, 有20%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持续就职时间较长, 担任了部门初级主管职位, 并且学生在以上10个就业能力方面, 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与评价;有50%的毕业生在工作单位就职时间较短, 毕业后由于在工作上频繁跳槽, 调查时被该用人单位聘用不久, 用人单位对这部分学生评价一般;还有30%毕业生已经离开用人单位, 暂未就业, 并且用人单位对这部分学生评价较低。由此可见, 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好, 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并能在企业稳定就业, 迅速成长;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社会适应能力、团体合作精神、工作态度、责任心等较弱, 不能被企业认可, 就业情况不理想。

2 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我国就业制度已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统包统分”, 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的新发展阶段。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 社会经济结构正在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 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 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没有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 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与社会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矛盾都日益突出。市场经济和就业机制改革使高等教育和毕业生面临更多的挑战。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适应经济的发展, 关键在于是否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的人才。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 农业经济时代需要“体能型”人才, 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技能型”人才, 而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企业最需要什么标准的人才, 还值得高校去探索。根据我校对毕业生开展社会评价调查的分析, 发现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 不仅考虑学历, 还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 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是一种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 它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 即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 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 如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 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 如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判断选择能力等。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基本标准。非专业能力则成为判断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成为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必要条件。

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专业设置不合理, 学生毕业时所学非所用;学生知识与智能结构不合理, 重知识, 轻技能, 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专业能力一般, 非专业能力较弱, 毕业后难以成功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上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培养出就业能力强的学生, 才会有更好的出路。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结合专科院校的实际,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基层为导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和服务功能, 使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升。现以我校为例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阐述:

3.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坚持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做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 为兴皖富民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招生计划, 减少社会需求不足,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专业招生, 三年来停招了三个专业;新增加就业前景好专业的招生计划, 新设三个新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会展策划与管理, 进一步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开办特色专业, 培育精品课程, 努力将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已获批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营销与策划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会计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营销策划, 进一步推进院内质量工程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力度, 统筹规划实验、实训室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营销与策划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沙盘模拟等活动, 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学校从源头上狠抓人才质量的培养, 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3.2 加强就业指导的导向作用和服务功能

学校一直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坚持实施“一把手”负责制, 成立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副院长定期召开各系部分管学生工作书记就业专题会议, 及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按月公布各系部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开展就业工作专项评估, 召开就业评估表彰会。构建了学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各系部书记、就业指导老师、班主任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已形成院领导主抓、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各系部层层落实、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做好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实施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必修课, 从大一学生入校就开设, 全力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前置。根据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该课程贯穿大学三年的整个培养过程。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就业、创业和生涯规划教育, 推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进程;充分发挥校园活动渠道, 举办就业讲座、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创业大赛、校友创业报告会、模拟招聘等多种校园文化活动, 使就业指导通过参与载体在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激发同学们的就业创业的意识, 在竞争中把握机会, 挖掘潜能, 施展才华, 让其闪光点更加发扬光大。近三年我校组织选手参加安徽省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创业大赛, 学校连续获得大赛组织奖, 两位同学获全省职业规划之星银奖, 八位同学获铜奖。一个团队获创业之星银奖。

贯彻落实就业政策, 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就业信息网、电话等多种途径, 加强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 引导、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加强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 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充分利用自身的本领和优势, 积极踊跃投身创业, 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引导学生参加“选聘生”、“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项目,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基层最艰苦的地方, 最能磨练人的意志, 有最适合的发展机遇。三年来我校最终选聘到村任职的毕业生52名, 超过省内同类型高校。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0%。

加大弱势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摸清家底, 建立双困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档案, 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在全面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就业意向的基础上, 区别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 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于就业心理困难的学生, 重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挫折, 增强自信心, 消除不良就业心理, 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 走出就业困境。对于“双困”毕业生、残疾毕业生, 采取一对一重点就业指导服务, 有针对地搜集就业信息, 重点推荐就业岗位。

学校坚持市场导向, 增强市场意识, 广泛收集市场需求信息, 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 一是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和专场招聘会。近三年举办了校园大型招聘会, 院内每周固定开放常设招聘市场。全年应邀来校的用人单位达几百家, 提供省内省外就业岗位3200个, 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二是走出去主动开拓就业市场,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赴省内外企业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为毕业生就业和实践建立基地。各系部和就业指导中心将学生实践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在市场开拓中发挥专业优势, 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提升职业技能, 提高就业能力。

我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抓住机遇、不等不靠, 采取多项新举措, 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切实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为突破口, 将学校打造成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创新型高校。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校学报, 2002 (3) .

[2]吴国英.完善高校校内实践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时代教育, 2009 (1) .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篇10

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学生眼高手低, 职业素质低下。调查显示, 2011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仅68%, 较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 放弃求职人数也创新高。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企业的薪资、福利待遇要求过高, 对学校教授的课程设置不满意, 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学生群体在校期间的逃课、旷课情况也屡见不鲜;其次, 目前已就业学生在企业流动率高, 无长期职业规划可言;最后, 社会就业缺口大, 与就业人数成反比。社会上巨大的人才需求与屡创新低的就业率反比极大。一方面众多岗位急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无数的往、应届毕业生倾诉着找工作的艰辛。

普遍来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然而, 高职学生情况却是在校课程往往是5个学期的, 也就是两年半在校, 半年顶岗实习与论文设计。如若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心放在高年级, 必定影响高职学生专业实训与实习。为此,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将第一、第二年的内容浓缩, 并在第二课堂、班团会中有所涉及。整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心应放在第二年, 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找准定位, 做好求职面试技巧与简历制作训练。目前,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处于脱节状态,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通过选修相关辅助课程、讲座的途径完成就业指导课程的全面学习。学习过程中, 学生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面对几百人的大课堂也只能蜻蜓点水, 大幅带过。这样一来, 学生无法掌握适合自身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平时交心谈心的工作, 更容易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挖掘自身优势, 培养就业能力。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虽掌握着多数学生的思想动向, 但往往由于辅导员代课的制约和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 不能完成系统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所以笔者认为,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培育非认知技能, 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人们常说:“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 但实际上两者在运行规则、群体心理和文化形态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 往往使得社会阅历尚浅的高职毕业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理想化和片面化。不少刚毕业的高职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 角色转换慢, 适应过程长。企业最为看重的高职毕业生“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往往成为其就业中的“短板”。这表明, 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非认知技能的培育问题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操守教育, 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在高职教育中, 传授知识、技能很重要, 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更重要。同时, 学技术、长知识也是学会做人和做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要把教育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放在首位,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职业精神、协作精神和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为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其次要深化社会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进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周期, 融入到企业文化氛围当中,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的社会实践是高职毕业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借助社会实践平台, 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而且通过社会实践, 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 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二、加强引导和教育, 形成正确的择业心态

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择业心理, 突出表现在期望过高、定位不够合理, 高职毕业生在薪酬预期、就业地域、企业规模等通常都会出现高估的情况, 这也是目前国内外所有研究都获得的一致的研究结论。这种脱离现实的择业观容易导致与社会需求的失调。一些学生盲目攀比, 造成多头应聘、毁约不去, 既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就业, 也往往给学校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 广大高职毕业生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首先, 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 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 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其次,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很多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 一些毕业生则期待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 高职毕业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的途径。

三、利用辅导员优势, 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辅导员是帮助学生完成培养就业能力工作的主力军, 他们拥有以下几项优势:与学生接触时间长, 了解透彻。学生进校时见到的第一人和离校时见到的最后一人均是辅导员。其与学生在校期间朝夕相处, 更容易得到学生信任。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交心谈心、排除心理障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辅导员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的个性和优缺点了如指掌, 在就业课程的教授中更容易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找准定位。做好职业指导、心理测评、招聘会组织与企业宣讲、一对一咨询与就业后回访。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包括危机处理和前途规划。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危机干预处理, 加强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团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四、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产学结合水平

通过校企合作, 促进产学结合, 是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 也是结合我国国情, 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职教育值得借鉴的。我们发现, 一方面企业十分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又深感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深化校企合作, 不断提高产学合作水平对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途径, 建立高职教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机制, 通过“四个嵌入”提高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的了解:注重对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借鉴与吸收, 将其有机地嵌入到现行的学历教育体系中;努力把握职业资格证内涵, 改善课程内容与结构, 有效地将职业资格论证体系嵌入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契机, 积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努力挖掘行业标准, 并将其合理地嵌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之中, 让学院办学目标更加明确, 专业建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引强企进校, 融校企于一体, 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园环境, 为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真正的生产性氛围和真实的企业文化熏陶。

摘要: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容乐观。就学校层面来看, 这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际适应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以及所学专业不对口、自身择业观念错位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对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诸多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并提出对策, 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 1999.6.

[2]文晓风.信息时代的就业能力发展[J].企业经济, 2002.10.

[3]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 2006.8.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篇11

大学生就业难,但是近几年参加各种考试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没有缓解,反而就业心理危机问题出现的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三江学院法律系8届毕业生的数据统计分析,构建高效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我国自从2009年大学生扩招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呈递增式增长,同样,每年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未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还有不能及时取得毕业证书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为了求职,会出现很多的就业心理问题。本文以三江学院法律系8届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心理干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的积极影响,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就业辅导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便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及成因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都是在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系统中呈现,根据我系毕业生近几年的数据统计,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占85.6%,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占0.8%,应征义务兵占0.7%,升学占9.3%,未就业占3.6%。不能按期毕业的同学,在系统中不作为毕业生处理,不用做数据,但是在高校,不能如期毕业的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更为突出。

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巨大。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不能按期毕业,数据都在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0%以内,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学业问题不能毕业。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精英教育”早已转变成“大众教育”,很多学生进了大学,都以为自己进了象牙塔,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校期间,上课玩手机现象很严重,是一群“准上课族”,为自己的学业考试埋下隐患。经过后面的课程考试,补考,重修考试,毕业前重修考试,几轮考试都没有通过,导致不能正常领取毕业证书,贻误就业签合同。这类学生心理压力很大,不敢告訴家长,只说自己先找到工作了,一般在学校所在城市先找一份销售的工作(不要求大学毕业证书),一边工作养活自己一边到学校继续申请考试,直到考试通过拿到毕业证书后,才敢和家里说实话。这段期间,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

能够按期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各不相同。能够正常毕业的学生占了总学生数的90%多。但是这类学生中每人的就业期望值不同,这就导致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症状。参加各种考试也是就业的选择。

参加司法考试的同学,存在从众心理的居多。回顾历年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7%左右,最高的也就是20%左右,究其原因发现,很多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考试,只有少部分的人是抱着必胜的态度考试的,而通过的7%正是这抱有必胜态度的人员。我们的毕业生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通过司法考试,但是人数极少,说明在司法考试面前,很多同学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此证对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心理上胆怯,行动上不够刻苦认真,思想上容易松懈,很多同学复习到中途放弃,有的甚至临考前弃考,这都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考试态度和就业态度。

参加考研的同学,很多出现逃避就业的心理。如今本科毕业生非常多,觉得以本科文凭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延缓就业。但是考研通过率仅仅在10%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同学仅仅抱着不后悔的态度来参加考研,没有切实地认清自己的状态,不少人是在前辈研友或某场考研讲座中受到鼓舞,这时候贸然制定下的计划就会过分苛严,待到几天后热情褪去了,计划就显得难以执行。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叫做“计划谬误”,指的就是人们在制定计划时,往往会忽视自己执行计划时可能遇上的困难与意外,造成过分乐观的情况,这种计划一旦执行,任务大多无法按计划按时完成。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很多都是求安稳的心理。公务员是一份相对于企业来说更加稳定的工作,有“铁饭碗”之称,福利待遇不错,而且政治地位高。这就是每年国考大军数字庞大的原因。但是每年考上公务员的人数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究起原因是这类学生往往听从父母的安排,想找一份稳定可靠体面的工作,参加国考纯属碰碰运气找份工作或者是检验下自己的水平考着玩,没有破釜沉舟的气概。

参加村官考试的同学,很多都是务实的心理。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选聘大学生村官蔚然成风。到2015年,全国有一半左右的行政村配备了大学生村官。

迄今为止,村官考试都在公务员考试之后,而2016年村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同一天,这就提高了村官的录取门槛。很多学生考村官还是抱着务实的态度,因为国家有政策,村官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比高。但是村官考不上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在校期间学生干部工作锻炼不够,村官很看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强。

参加苏北计划和西部计划的同学,这是多数家庭困难学生的首选。国家号召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西部,但是我系8届毕业生只有2名同学考取苏北计划,1名同学考取西部计划。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苏北农村工作,不愿意到西部工作,宁愿留在省城,到苏南、苏中工作,觉得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正应了毕业生常说的那句话“宁要省城一张床,不要乡下一栋房”。而考取苏北计划和西部计划的3名学生,都是考回了自己的家乡。

参加事业单位招考的同学,家长的关注点高。很多家庭非常关注子女的就业,在子女毕业班的时候,会让子女报考一些事业单位,而这些事业单位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人脉关系存在。我院8届学生中有3人考取事业单位。如:江苏省烟草公司六合分局,南京地铁公司,浙江青田公安局事业编制招考。这些都是内部招考,知道招聘信息的才能报名考试。

什么都没有考上只能就业的同学,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凸显。根据我系8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参加以上各种考试录取成功的学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20.86%,剩余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要走上就业岗位的,经历了一系列的考试,没有考取,学生也不再后悔,开始一门心思准备找工作。但是在求职面试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面试碰壁,情感问题,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压力问题,其他特殊毕业群体的问题等等,而导致的种种心理问题如:烦躁、焦虑、恐慌、自卑、依赖、从众。

构建预防和干预机制,有效干预毕业生心理危机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中要求: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各高校要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特别要注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

增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的职能。目前,任何一个高校都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帮助解决大学生的生活情绪问题,感情纠葛问题,缓解人际关系矛盾等等。但是毕业生的心理危机,不仅仅需要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帮助,更需要就业中心帮助。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开设《就业政策与择业技巧》课程,给毕业生灌输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以及签约后续事宜等等,让毕业生了解求职过程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差异如何辨识。如在求职过程中再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解决了。

加强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建设。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但是在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毕竟是少数,而工作在学生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和论文指导老师,是和学生联系最密切的,是能够发现学生问题的源头,学校应该花重金让这些辅导员、班主任和论文指导老师出去参加培训学习,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者三级证书,这样壮大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能够更有效及时地发现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危机干预措施,解决问题。

重视心理委员的及时汇报制度。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三级制,最高级是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院系的心理咨询室;班级的心理委员。班级的心理委员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起到对全班级同学情况的熟识了解,判断分析,上报跟踪。毕业班课程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习,这就非常需要心理委员及时发现、掌握高危群体和个人的心理状况,更便捷地进行跟踪、援助和上报,防患于未然。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如个人干预、团体干预、网络干预、电话干预等,各种形式有利有弊,应根据产生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实际情况,探寻各种形式的有效结合,采用共情,傾听等心理技巧,建成课内与课外、个人与团体、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以期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建立毕业生心理危机应急干预机制。毕业生心理危机应急干预机制包括毕业生本人的自救、辅导员与家长的心理援助,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指导,还需要相关医疗机构的诊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各负其责,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心理危机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多层面地解决心理危机对毕业生造成的伤害。主要工作还要依靠院系发挥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学生心理委员和班级干部的作用,先解决好一般性的心理危机,对于特别严重的心理危机只好依托相关医疗机构、家长和些小进行通力配合来解决了。

就业策略 篇12

关键词:就业,中介企业,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安国之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虽然我国就业市场资源丰富, 但是劳动力地区之间流动的速度加快, 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的社会现状, 仍然给社会带来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就业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就业中介组织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以就业中介企业为代表的盈利性中介组织。

在我国, 就业中介企业是指, 在劳动人事部门的指导下, 由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 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主要包括: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行使猎头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组织相关行业职业招聘服务等) 的经营盈利性组织。[1]

现阶段,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扩大, 地区之间就业市场的相互制衡, 我国就业中介企业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其功能也并逐渐由单一的职业介绍向人才定位、人力资源指导、行业合作、地区交流、技术支持等多方面业务发展。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就业中介机构准入制度相对较低、立法方面滞后、行业内某些企业自身信用度差而导致的发展瓶颈, 未能真正发挥出就业中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就业中介服务企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我国劳动力就业中介企业如何良性、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和建议。

一、就业中介服务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政府支持层面出现的问题

就业市场是否规范, 就业机构与产业是否协调、良性发展, 都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日常监管息息相关。现阶段,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差异巨大、供求不平衡 (供大于求, 求大于供在不同行业均有发生) 、不同就业群体相对繁杂等状况, 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方面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分析, 对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的监控, 对服务于就业市场的就业中介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笔者所在的哈尔滨市的就业中介企业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劳动市场因为经济产业机构的改变和大学生的涌入, 使得市场出现的问题日益复杂化。而政府在面对复杂的劳动市场, 并没有因势利导, 制定新的管理体制。现阶段, 管理就业市场的部门主要集中在人事部门和各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由于部门管理定位、规划目标不同, 且两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工作配合。导致的后果是, 在公益性服务、档案管理、人力资源调配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协调缺失问题。

2. 市场信息功能相对闭塞。

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部门有着丰富的管理和协调监督经验, 并积极的发挥作用, 促使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发展。但往往疏忽了动态性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在人才库的建设、交流信息、供求分析上均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以网络应用为核心的就业渠道的营建工作, 由于技术力量的薄弱, 使得无论是在网络构建还、数据分析还是从覆盖层面上都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2]

(二) 就业中介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就业中介企业的规范尚未形成。

虽然就业中介企业准入制较低, 但是发展水平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以哈尔滨市为例, 以就业服务为特征的企业数量虽然众多, 但总体力量还略显单薄, 缺乏经营特色, 没有形成集成发展的格局。从市场调研发现, 大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来源小, 经营管理能力欠缺, 对自身定位不准, 导致了普遍规模小、服务能力局限 (中低端市场和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实践实习企业对接) , 尚没有形成对整个就业服务行业的趋势把握。

2. 中介组织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整体服务水平偏低。

由于就业市场的机遇潜力巨大, 因此, 就业中介企业往往“居安于一时”, 满足于现阶段市场份额, 而忽视了市场潜力的深入挖掘。此外, 大都数中介服务公司人员都为非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他们自身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不足, 降低了中介服务的服务效果。其结果是导致职业中介专业人才本身就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培训机制。因此, 无论是从人员配置上还是从企业服务理念的长远规划上, 都没有形成品牌特色, 整体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长远发展。

3. 就业服务的各项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目前, 虽然就业中介公司在服务项目上呈现出多元化。如就业指导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档案管理服务等, 但这些内容大都“各自为战”, 服务项目之间往往缺乏有机的联系和互相的协调。

4. 服务对象同质化严重, 导致创新力明显不足。

中介市场中大量同质化企业的出现, 不仅造成了地区间的恶性竞争, 也导致了资源浪费。一方面, 针对某一行业, 出现了服务水平、服务项目几乎相同的企业。另一方面, 面对差异化的就业趋势, 则凸显出真空的状态。就业中介企业现阶段仍然是以传统的实现就业为目标, 而对新兴的创业、灵活就业、劳务保障代理、高端猎头就业等显出能力的不足。

二、加强我国就业中介企业建设的策略研究及相关建议

加强就业中介服务体系, 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畅通发展的通道和营造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己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 发展策略

1. 市场化策略。

健康的劳动市场环境必须要实现在利益化的同时, 实现公益化。就业中介企业要采取统一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研究就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就业者自身的特点, 构建起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经营和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另外, 要引入企业市场化机制, 通过行业间统一的运作方式, 同样的适合民生发展的收费方式, 在相同的领域内享有平等的市场运作规则, 使行业内的竞争在同一平台内发展。

2. 全局化策略。

国家层面应成立相对独立的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局或中心, 并在各大中城市设立由其直接领导的分支机构, 实行全国统一管理, 各地区信息共享, 这对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要从全国范围强制推行职位空缺调查、统计和发布制度, 搭建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二) 重新审视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发展

1. 加强市场培育和制度建设。

政府部门对于整个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企业的发展, 应定位于宏观指导、监督管理, 设立全面具体的中介组织法律、法规, 重点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行业协会建设, 促进行业自律、规范。

2. 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 进一步明确不同中介企业的定位。

小的中介企业应进一步确立自身的定位, 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中介服务领域, 避免因就业服务项目过多, 而导致的服务水平低下。通过必要的规划和培训, 政策引导, 鼓励就业中介企业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 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3. 就业中介服务内容要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就业中介企业要加强信息收集能力, 并要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做好科学预判、能力评估和专业的指导服务, 还要加强培训及劳动力市场开发管理力度, 引入必要的绩效管理机制, 加强服务效果评估测量。

(三) 推进我国就业中介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

虽然就业中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但是仍建立起回馈社会的免费就业培训机制。因此, 政府除必要的监管外, 还应把公共就业服务经费分配给部门有培训能力和培训经验的中介企业, 以用来鼓励就业中介企业开展公益性的培训。以此来分担公益性的就业培训压力, 弥补就业劳动市场机制的不足, 环节就业压力。

2. 就业中介服务方式逐渐向“一站式”转变。

所谓“一站式服务”, 就是把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失业保险管理与发放等就业服务系列化, 实行集中管理, 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这样既能方便求职者, 也能提高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3. 构建中介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应严格监督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就业中介服务的日常活动有章可循, 形成一整套自律性运行机制, 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用等级制度, 宣传职业中介的重要作用和诚信理念;要搭建就业中介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总之, 要对就业中介经营方式、市场规模、用人体制、财务制度、内控机制、经济效益及社会满意程度等项进行综合考评、定级, 形成真正的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为就业中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物实验室器材管理下一篇: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