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就业

2024-07-30

护理就业(共11篇)

护理就业 篇1

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护理专业即是最近几年在这种形势下开设的新专业,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平顶山学院2012年的招生中, 招生规模由2011年的130人扩大到500人, 结果全部完成了招生计划, 在其他专科生招生严重缩水的情况下, 可谓是一枝独秀。

一、高职护理专业就业的有利条件

1. 巨大的市场需求。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重点扶持专业。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 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 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 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的要求, 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 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 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 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目前我国护士总数为130.78万人, 医生总数为209.97万人, 按卫生部最低医护配置, 护士的数量缺口近300万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 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提出的目标: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 实现护士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到2007年, 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 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闻发布会称,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 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 今后将加大对护士的培养, 预期到2015年, 我国的医护比达到1∶1。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护理人才紧缺, 男护士更是供不应求。全国各类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大医院都需要男护士。他们认为男护士身体素质好, 动手能力强, 在急诊科、手术室、ICU病房等岗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服务患者。平顶山学院2005届首批男护士毕业后已被上海及市直各大医院录用。

2. 高度的社会认可度。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 人们越来越看重职业的稳定性, 如教师、医生等是被人们普遍看好的职业, 但是对于这两种职业,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 门槛比较高, 而护士的门槛相对比较低, 专科即可, 对于女孩们的家长们来说, 报考护理专业是学生在高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 家长对她们未来的首选志愿。

二、护理专业就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不被用人单位认可。

从目前看, 很多地方院校是在迎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而开设的护理专业, 由于以前缺乏办医学专业的基础, 这就造成在实际的教学中, 师资力量缺乏, 试验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 对于培养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 理论课掌握的一般较好, 但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 她们在找工作的时候, 不被一些较好的单位认可, 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

2. 一次性就业率低, 就业层次较低。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 护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以笔者所带的学生来分析, 一次性就业率在40%左右, 并且就业的层次不高, 所签的就业协议合同制的居多, 就业层次总体不高。

三、高职护理专业就业对策

1. 改善办学条件, 注重实践环节, 培养社会认可的高质量毕业生。

高校应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利用现在的有利条件, 积极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积极投入资金, 购买试验设备, 完善试验室建设,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应该建立学校和医院合作的制度, 聘请医院的一些著名的医生给予学生指导, 积极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注重学生的实习环节, 学校要积极联系好的医院 (争取是三甲医院) 供学生实习。总之, 建立一种合力制度, 共同培养社会认可的高质量毕业生。

2. 狠抓护士资格证考试, 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

在笔者所带平顶山学院护理学院2008届毕业生, 她们在2011年的护士资格证考试中, 有学生103人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 有102人通过, 通过率达到99.9%。如此高的通过率, 是与本校平时的教学与管理分不开的。在本校的日常管理中, 辅导员积极向学生强调护士资格证的重要, 引起她们思想上的重视。在教学中, 本校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结合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要点进行讲解, 考前又开办免费辅导班对她们进行专门的辅导, 学生们护士资格证的通过, 为学生们的顺利就业扫清了障碍。

3.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鼓励学生们到基层就业。

当前在城市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 学生去基层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 河南省2010年“即日起 (5月26日) , 省卫生厅开始面向省内外选拔2340名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这些学生一旦被选中, 省卫生厅将报销其上学期间的相关费用, 同时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其中, 专科生达1000名。对选拔到中心卫生院以外的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高校医学院校全日制专科生, 凡取得执业医师、药师、护士资格证的, 工资由县级财政部门给予保障, 实行岗位管理, 人事部门给予备案, 其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期间 (含直至退休者) 与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享有同等待遇。”另外, 积极鼓励学生到社区诊所就业、自主创业。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 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存在大量的私人诊所, 有些私人诊所已初具规模, 并且效益良好, 私人诊所也应该成为未来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方向。

4. 积极与医院联系, 举办招聘会。

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 应该积极与本市医院联系, 及时了解医院的需求状况, 在医院需求较大的情况下, 邀请医院举行就业招聘会, 为学生的就业工作铺路架桥。

5. 鼓励学生在实习时积极表现, 争取留在用人单位。

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实习, 学生在实习单位有充分的表现机会, 应该鼓励学生在实习单位踏实工作, 认真学习, 以优异的表现、过硬的技术, 来赢得实习单位的认可, 在实习单位确实缺人的情况下, 争取留在实习单位就业, 这样就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也给学校留下了良好的声誉, 为下一届学生的实习、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6. 在校多培训, 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作为辅导员, 要多培训学生, 提升职业素养。第一, 从学生一入校就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树立明确的目标, 有针对性的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第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帮助学生不断摆脱学生习气和小孩子脾气, 学会用成熟的情感来对待工作。如善于与思想习惯不同的人一起工作;主动承担与职责相关的责任, 并敢于为结果负责;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等等。第三, 学习礼仪知识, 礼仪是打开人际交往的重要钥匙。第四, 就业前的准备, 比如, 及时的收集并发布就业信息, 提前知道学生的就业简历制作情况, 指导一些必要的面试技巧, 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做好一切服务工作。

护理就业 篇2

国内形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的目标:“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到2007年,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闻发布会称,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今后将加大护士的培养,预期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达到1:1。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护理人才紧缺,男护士更是供不应求。全国各类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大医院都需要男护士。他们认为男护士身体素质好,动手能力强,在急诊科、手术室、ICU病房等岗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服务患者。我校2005届首批男护士毕业后已被上海及市直各大医院录用。

国际形势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

护理就业 篇3

护生就业指导必要性职业规划

一、加强护生就业指导,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就业形势与国家就业政策,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就业是否顺利。充分了解并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可以更好地了解择业的机遇,接受就业挑战,有助于大学生顺利择业就业。

1.我国高等教育现在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方式也由过去的“精英就业”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就业”,由统一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种大众化的就业方式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并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啃老族”“北漂族”“校漂族”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考研究生和公务员的队伍也在不断膨胀;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资水平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零工资”就业,无业可就、有业不就的现象频频出现。

2.我国护理专业作为“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紧缺型人才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国内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我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我国护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然而,医疗体制改革及国家对医院行政性拨款的减少,医院事业编制每年增幅有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医院工作。就短期内而言,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仍存在很多问题,亟需加强就业知识相关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有关方面的信息准备。

二、加强护生就业指导,是满足社会卫生体制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我国社会体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户口档案管理限制多、用人需求不足、不公平现象以及一些部门对就业信息的掌握和宣传不不及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造成“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的现象,使得护生丧失很多就业机会。

许多医院不注重人才储备、人才高消费、对毕业生过于挑剔、没有良好引入人才代理机制解决好毕业生人事档案问题等,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诸多问题。加强就業指导可以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医院,因此,亟需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三、加强护生就业指导,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方式没有突破,教育始终处于单一的学分制模式。学生招生的大幅提高,但学校的教学质量却得不到大幅度提升。另外,有的学校的专业知名度不高、平时缺乏对学生就业指导、导致就业服务不全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有的高校也开始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招聘会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工作。但由于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自身能力有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就业体系,没有取得良好的就业工作效果。

近年来,一些初具规模的私立医院开始成立并发展起来,新型机体必然需要更多新鲜血液,这将会成为护理专业广大毕业生新的就业出路。并且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也急需大最的护理人国员;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但现有观念需要转变,所以学校应加强在校护生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为护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强护生就业指导,是护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由于毕业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就业政策都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未来工作缺乏客观的、科学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甚至由于考虑不周而错失良好的工作机会。

学生本身对就业问题出现许多错误的理解,对于自己的就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如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积极主动性不够、学历层次、生源地受限制等。有的毕业生对将来的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只希望自己可以到沿海发达地区或是到“三甲”医院就业,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还有的毕业生从众心理严重,羡慕别人找到什么样的好工作,却不考虑自身条件,片面强调工资待遇,不愿意去县城、边远山区或是西部地区工作。基于以上情况,导致护业就业难度加大,亟需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对护生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改变就业观念。

五、加强护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1.有利于护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指导、政策导向指导、信息需求指导、职业观念指导、择业心理咨询、个人特征评价、职业技能培训、创业素质培养八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有利于护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考虑社会需求,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就业准备的核心。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中心环节。通过这样的就业指导,学生可以准确给自己定位并目标明确,有意识的向自己科学的职业规划的方向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2.有利于护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

通过对护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使其更加准确地了解国家政策和用人单位信息,掌握现行的就业形势,为自身的就业增添砝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让他们切实的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从而找准自己的定位,养成正确的择业观。

3.有利于护生护理职业技能的提高

护理专业毕业生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专业能力和素质的竞争。良好的就业指导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使学生深刻理解只有提高自己技能才能在竞争中更好的表现自己。通过就业指导进一步激励护生不断提高自我职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中稳操胜券。

4.有利于毕业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抱怨毫无意义。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可以调整护生的就业心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其面对挫折和压力的信心,正确引导护生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道德素养,使其对工作的要求不要好高骛远,先就业、后择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分析,让其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求职中把握好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六、结语

加强护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我校护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护理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也直接体现了我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我校护理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完美就业指导体系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应不断完善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及实践领域,积极指导护生做好相关就业的准备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护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11-02-03.

[2]李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

护理就业 篇4

1.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

本研究主要随机抽取了所调查学校的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 方式以问卷为主。从所回收的474张调查问卷来看, 就业的学生有465名, 就业率高达97%以上;就业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 而通过学生自主寻找就业机会的情况较少。具体情况见表1,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三甲医院的比例不足50%, 说明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

2.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

笔者调查了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 得到的结果见表2:

根据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查, 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留在当地就业, 只有少部分学生的就业地点在外地。部分学生是通过家庭关系找到的工作, 也有部分学生是自己在社会上联系到的企业。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职三甲医院的学生比例较多, 超过了70%。在就业去向方面明显优于中职学校。

二中、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

1.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

在上述调查的中职毕业生中得到的就业岗位情况见表3:

根据表3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情况较多, 一般很少出现在非护理专业。

2.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

根据所调查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4:

通过表4的统计可以看出, 与中职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就业专业较分散, 从事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比例较高。

根据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 所调查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还是选择本专业的就业岗位, 只有极少部分毕业生选择的是非医学专业岗位。另外, 有少量毕业生也选择了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岗位。总的来说, 中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观上大多还是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 说明就业岗位较集中;而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相对来说比中职毕业生要宽, 能选择的岗位较多。

三不同医院级别及不同就业岗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同

1. 不同级别的医院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笔者通过调查不同医院, 其在对待中职院校、高职院校招聘方面要求也存在不一致, 一般来说三甲医院比较看重学生在校成绩和学生在校所担任的职位, 而普通医院比较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 在招聘高职院校毕业生时对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而在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比较在意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调查还发现,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招聘单位多为私营企业, 待遇较低, 相关要求也较低;但相对来说,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招聘单位有部分国企, 在待遇方面明显优于中职毕业生。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三甲医院的学生比例超过中职院校。

2. 不同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不同的岗位对中、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普通护理职位的要求较低, 只要毕业生在学校没有不良学习记录, 对护理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一般医院都能接受。而其他与护理相关的职位根据不同的职位要求有不同的专业素质要求。医药销售职位却不在乎毕业生的护理专业技能, 只要能吃苦耐劳, 懂得与人沟通即可。其他非医学职位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另有不同。总之, 对于护理专业毕业生来说, 就业于护理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 而在非护理专业就业则根据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要求。

四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不同

1. 中职护理院校应该注重理论知识

目前, 根据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就业于护理专业, 因此应该加大力度巩固他们的护理理论知识。所以我国中职院校在护理专业方面应设置较多的理论知识课程, 通过书本和网络进行综合的理论知识讲解, 同时注意应该在课程设置方面尽量全面。另外, 在认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门成立实验室供学生深入研究探讨该专业的内涵。总之,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不足, 在护理课程设置上要尽量从基础护理专业课程开始,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一步步完成基础护理课程的教学, 尽量保证每个护理专业毕业生都具有扎实的护理基本能力。

2. 高职护理院校应该注重实践知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高级护理等方面就业率较高, 也就是说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的技能培养较重要, 因此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高职护理专业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应该有较多培训, 保证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态度较端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本身较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应该在教学基础护理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对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使他们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得到提高的护理毕业生。

五结束语

总之, 目前我国正处于医疗改革的重要时期, 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 我国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和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当前经济背景下, 中职院校应积极改变教育课程设置, 借鉴有关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 在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前提下, 积极扩展就业渠道, 为护理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护理就业 篇5

【关键词】高职;涉外护理;就业

1.高职护理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医疗卫生行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国家卫生部对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比卫生部医护比例,目前临床护理资源明显短缺,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预期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达到1:1。据此,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因此,在大环境上,护理就业前景是良好的。

但在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护理专业的数量和质量比从前有了很大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和比例迅速增长。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护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高职护生的就业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由原先的供不应求逐渐向趋于饱和的状态过渡,甚至变为供过于求。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就业压力和环境下,许多高职护生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就业市场。

2.涉外护理就业市场环境和概况

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和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理人员的短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护理缺口将在200万左右。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这个人才大国。在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高职护生国内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为高职护生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西方护理界有研究表明,当每个护士照顾的病人人数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护士每多照顾一个病人,病人的平均死亡率就会上升7%。这些实证研究说明了护理在病人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人口的老化,护士变得奇缺,而且日趋严重虽然每年有20多万人加入到护士行业,(其中有约6万6千名来自海外),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护士短缺的危机[1]。

以美国、新加坡、日本为例。美国各州都制定了严格的护士和病人的比例。例如:护士与普通病人的比例是1:7,重症监护室是1:1等等。在这样一个规定之下,就意味着美国护士的人数就必须随人口基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在美国,护士曾被称为永远不会失业的职业。美国的护理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一门学科。学生在课室学习的时间,和到医院实习的时间,必须保持在几乎1:1比例。法律规定,学生去医院实习时,必须由实习导师带领。每个实习老师只能带10名实习生。由于原来护理教育的师资不足,当战后年代美国人口加速扩张时,美国护理教育系统无法自动扩大招生数量来培养社会需要的护士。年复一年,美国社会对护士需求与美国护理院校可以提供的毕业生的数量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在护士短缺已成为美国医疗系统的头号问题。

据美国劳工部的最新统计,美国护士年均缺口12万,2010年前,缺100万护士。其他发达国家全都面临同样的护士短缺问题。在移民条例中,护士属于紧缺专业人才海外输入的护士,外国护士是美国国会允许外国人大量移民美国的唯一一种职业人士,曾经在2005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一个法案,给中、印、菲三国护士5.5万个移民配额。美国护士平均年收入4-8万美元,如果算上加班工资,护士实际收入为8万-15万美元;(加拿大护士平均年收入5-8万加币;英国护士年薪约3万英磅,护理员年薪1.2-1.9万英镑;澳大利亚注册护士年薪3.5-4.5万澳币。)

新加坡人口316万,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老龄化十分严重。近十年当中,劳动力的缺口主要是引进外来劳动力。新加坡正面临老年人护理专业人员和资源的短缺,许多医院和疗养机构不得不聘请菲律宾人等外籍人士来担任治疗助手或护士。一些专家认为,如不及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会愈来愈严重。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去年新加坡每12个人中就有一名65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每5个人中就会有一名65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60岁以上的人在今后的40年中将会位于世界老龄化人口之列,不管是对劳动力的社会保障,还有可雇佣的素质都将会带来巨大的挑战[1]。

据日本总务省2007年7月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日本在人口为3000万以上的37个国家中老龄人口比例最大,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老龄化国家。到2012年预计达到3000万,到2018年将达3500万,2042年达3863万。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看,2013年将达到25.2%,每4个人有1名老人;2035年33.7%,每3个人有1名老人;到2055年老龄人口将达40.5%,平均2.5人中就有1名65岁以上的老人。而护理人才的缺乏、护理服务的不足限制了健康保险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也导致了很多老年病人选择长期的,没有必要的“社会住院治疗”。除非护理服务得到扩展,否则预计到2000年需要护理的增加至二百八十万的老年人口,和到2010年增加至四百万的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口将会加重现在的情况。日本社会的少子化现象更严重影响着日本社会的人力资源内部补给能力。据统计,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老龄化国家,尤其是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大灾难以后,伤亡人员的增加和老龄化的加速,其缺口在未来还将不断扩大。日本的护理人才缺口在近两年内就将达到20万人,甚至更多。因此高职涉外护理就业市场中,日本就业市场前景也不容小觑[2]。

3.高职涉外护理就业的可行性和要求

(1)在我國,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占护理专业教育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由于有广阔的病患资源,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与国外的护士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可以走出国门的却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是语言不过关。英语类国家的护理资格证考试对语言的要求都很高,学生如果想从事涉外护理工作,除了在国内要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之外,还要考取相应的国外护理资格证,例如去美国的话需要通过CGFNS(美国护士注册资格证书),NCLEX-RN考试(美国注册护士执照考试),去日本的话需要通过日本看护师资格考试等,这样才能获得在国外从事护理行业的资格。例如CGFNS考试需要所有申请人要向CGFNS递交学历证明,护理课程和实习证明,本国的护士执照和IELTS(雅思)或者TOEFL(托福)的顺利通过成绩,这样才能参加考试。众所周知,雅思考试和托福考试的难度每年都在增加,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有很大的难度,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高职生来说就更加困难。CGFNS和NCLEX-RN考试的低通过率使绝大部分中国护士被挡在了门外[3]。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说走出国门,寻找更广阔就业市场的希望为零。近年来,国家和卫生部也开始注意到护理业国外市场这块蛋糕,对护士海外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促进,比如从2009年开始,除了护理界众所周知的CGFNS,我国护士可以不必出国,在国内考ISPN(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是卫生部人才中心同CGFNS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组织的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考试对象为取得中国执业护士资格的人员,考试使用语言为全英,试题是以临床实际工作为背景的客观性选择题。能否通过美国护士从业执照考试,ISPN是个先决参考条件。ISPN项目中,由CGFNS提供ISPN考试资料和成绩评定,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报名、组织考试和合格证明发放工作。该考试属于CGFNS资格考试是CGFNS认证项目和签证申请项目的组成部分。卫生部ispn培训项目也在筹建中,为护士顺利通过ispn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2)护士在语言成绩达到要求以外,学历至少需要三年全日制护理中专以上学历,最好是护理大专。需要持有中国注册护士执照。此外国外医院在选拔人才时特别注重工作经验和实际的操作技能。本科护士至少应具备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大专护士至少需要2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中专护士应至少有3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如果工作经验年限达不到,则可以申请做护理员(英国)或者Enrolled nurse(新加坡),待工作年限达到要求以后,可以通过考试转为正式的注册护士。这对于新毕业的高职护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4]。

除了以上一些硬性条件,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工作以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融入能力也是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前提,包括对个体的健康成长与事业的确立,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要求和自己职业适应性的全面了解。适应环境和文化,适应社会,就能被社会承认,最终体现自己的价值。

高职护生目前涉外护理就业在整体就业中没有占到很大比例,但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多方了解,拓宽就业渠道,在医药卫生对外交流合作程度的加深的今天,涉外护理就业必将成为高职护生就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园园.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向选择初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35.

[2]董振花.探析我国涉外护士国外就业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4(15):

82-83.

[3]张少华,粱琼芳,杨晨,等.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45-46.

[4]陈文松,章向红,余薇.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007,22(10):870-872.

作者简介:

侯亚琼(1984—),女,河南郑州人,大学本科,现供职于河南职工医学院,从事医学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

孙蓓,现供职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从事临床眼科护理工作。

护理就业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5 年3 月至4 月,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在校学生 (高职2013 级、2014 级) 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 (1) 普通护理专业学生; (2) 目前在校正常就读; (3) 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排除标准:“3+2”大专护理专业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6 份, 回收有效问卷295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6.41%。其中2014 级198 人, 2013 级 (实习阶段) 97 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基础, 再通过访谈法访问社区护理授课教师、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及社区护理用人单位负责人, 了解可能对学生社区就业意向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内容包括3 个方面: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社区护理就业意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spearman相关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见表1)

2.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2.2.1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有75 人 (占25.4%) , 熟悉部分社区护理工作的有162 人 (占54.9%) , 不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有58 人 (占19.7%) 。

2.2.2 对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前景的认知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的有207 人 (占70.2%) , 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前景不确定的有80 人 (占27.1%) , 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没有发展前景的有8 人 (占2.7%) 。

2.2.3 影响因素通过进一步调查可知,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与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对月薪的期望具有正相关性 (P<0.05) 。

3 讨论

3.1 不同年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

从表1 可以看出, 2013 级学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数比例高于2014 级学生 (P<0.05) 。2013 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社区护理课程, 2014 级学生刚学习完医学基础课程, 说明学校的社区护理教育对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向有很大的影响。但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开展比较晚, 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要求, 到社区服务机构调研时, 工作人员也提出目前学校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 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护理工作服务, 首先, 学校应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增加社会医学、老年护理学、营养与膳食、心理护理学、人际沟通等的课时数;其次, 社区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人口学特征,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最后, 社区护理学由于开设较晚, 有的学校把其列为考查课, 且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 缺少见习、实习等, 这对学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方法, 增加社区实践。

3.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向的影响因素

3.2.1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本研究表明, 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是影响其社区护理工作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 70.2%的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 但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为调查人数的1/4 左右,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区护理知识的教育, 促进学生对社区护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可。谈学灵[2]在进行相关调查后, 建议在教学内容中补充社区护理的相关政策、职业发展等内容, 增加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

3.2.2 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 愿意毕业后到社区工作的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 且对社区护理工作持乐观的态度。国外护士的工作情况是:约50%的护士在社区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有家庭访视、健康指导、慢性疾病病人的功能恢复、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家庭护理等。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 国家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改革的重点行列, 因此, 我国护理人员以后的工作场所也将主要是社区和家庭。但是目前我国的护理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 社区护理人员严重匮乏[3], 这将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因此学校要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3.2.3 对月薪的期望大多数学生择业时会考虑经济因素, 对月薪期望值较高。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政策使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 社区护理工作也处于上升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也日益规范, 但社区护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4], 因此学生在就业时偏向于收入较高的综合医院。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 月薪高低也成为学生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 大部分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但毕业后愿意直接到社区服务机构工作的比例不高。影响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知, 调查发现这些认知受学校社区护理教育的影响。因此, 学校应加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 重视社区护理实习实践, 在教学中提供职业发展信息, 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并积极为其提供就业途径。

摘要:目的 通过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选择社区方向就业意愿的现状,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5.3%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各年级之间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人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影响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社区护理发展前景以及对月薪的期望。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就业意向不高,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参考文献

[1]陈四清, 邹玉莲, 彭兰地, 等.高职院校与卫生服务中心 (站) 社区护理对接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8) :78.

[2]谈学灵.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 2011, 25 (11) :2857-2859.

[3]王辉.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比较[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3, 36 (5) :363-365.

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篇7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2008届护理专业毕业生,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设计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为基础, 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进行增加、删减, 共发出问卷255份, 回收有效问卷255份, 回收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1.毕业前的计划

调查显示, 我院2008届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计划上主要集中在“直接就业”, 占84.7%, 少数人选择自己创业和考研。这说明, 多数毕业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求职择业的严峻形势, 因此, 希望较早地抓住机会实现就业, “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成为毕业生首选指导思想。

2.择业的考虑因素

从毕业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 选择“收入与福利”的占38.4%, “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占18.31%, “就业城市与工作环境”的占17.7%, “个人兴趣爱好”的占10.7%, “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占8.1%, “职业优越与晋升机会”的占5%。由此可见, 收入与福利是我院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最先考虑的, 反映出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生存压力较大, 内心有所惧怵, 急切希望拥有一份稳定其收入较高的工作。而毕业生选择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 有潜在的就业激情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 希望将自身的发展与眼前的待遇有所兼顾, 在二者的平衡中缺乏理性认识。

3.就业地区选择

毕业生在就业地域选择时, 首选成都市的占63.7%, 外省11.2%, 西部及边远地区10.1%, 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城市的占7.9%, 沿海的占6.8%。说明我院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单一, 主动到外省及边远地区的人数偏少, 原因是我院学生大部分来自四川及云南、贵州、西藏,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城市, 近几年发展迅猛, 就业机会多, 发展空间大, 适合于工作和居住, 因此, 选择留在成都工作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但毕业生却忽略了机会越多竞争越激烈, 缺少对自我的认真评估, 会失去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4.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态度

就毕业生在选择到西部、基层工作的态度时, 有32.5%的毕业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愿意到西部去, 这说明大学生开始认识到西部和基层将是实现自我发展和奉献社会的广阔舞台, 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有56.6%的毕业生认为到西部和基层去很有意义, 有很大的挑战性, 在没有其他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 说明仍有绝大多数毕业生将西部和基层作为无可奈何的选择。有6.5%和4.2%的毕业生认为不想考虑和不愿意去, 原因是条件太艰苦, 工作环境太差,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 以追求大城市、高收入、名企业为目标, 而对国家到西部、基层工作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够, 因此,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应加大西部、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锻炼自己、服务社会, 实现自我发展。

5.求职途径选择

在调查中显示, 有83.4%的毕业生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机会求职择业, 大部分毕业生认识到求职是属于自己的事情, 依靠自己, 不放过一切求职机会。认为应该由学校推荐帮助的占6.3%.认为应该依靠家人、亲朋介绍的占7.1%。选择其它途径的占8%, 由此可见, 虽然大部分毕业生认识到求职是属于自己的事情, 但真正依靠自己积极主动求职的毕业生较少, 表现出依赖心理, “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说明毕业生对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的认识不到位。

6.就业单位选择

调查显示, 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8.5%, 选择卫生事业单位的占63%, 国有企业的占10.8%, 部队占4%, 外资企业占5.7%, 高新技术企业占2.7%, 私营卫生单位占2.3%, 自由职业占2.7%。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 大部分毕业生把专业对口看作很重要的参考值, 对三级甲等医院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他们向往的单位人满为患, 而有需求的单位他们不愿去。在1993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明确了护士考试、注册、执业等方面规定, 《护士管理条例》正在酝酿之中, 对促进护理毕业生积极就业起到极大的作用。大部分毕业生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 使需求旺盛的护理专业就业率接近100%.

7.求职困境与求助对象选择

在求职困难中, 有28.4%的毕业生认为得不到有效的需求信息;其次是社会关系不足, 占23.3%;缺乏求职技巧锻炼的占19.7%;认为社会不公平的占13.7%;感觉自身能力不足的占7.3%;还有4.3%的认为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这说明, 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和加强就业能力训练对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这提示我们在就业指导方面应结合护理专业特点, 加强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教育及就业技巧的指导。

8.就业指导与服务

据调查, 每天都浏览就业网站的占6.1%, 每周浏览两三次的占18.7%, 经常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的占13%, 偶尔参加的占41.3%, 从不参加的占20.6%。这说明, 毕业生一方面, 知道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又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和参加, 毕业生不经常关注和不参加就业指导活动势必影响信息传达, 使毕业生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这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参与就业指导活动, 通过就业咨询、就业讲座、求职技巧和岗前培训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宣教和个别指导。

我们认为:护理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不能单靠学校的引导和毕业生思想的转变。首先,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基础的服务体系、竞争机制、调控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健全的就业市场;其次, 用人单位应树立“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观念, 积极创造条件, 吸引人才;第三, 在就业竞争中, 提倡“人才竞争”, 反对“关系竞争”, 毕业生自己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 为择业竞争创造条件。这样, 才能保证护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备。护理专业毕业生, 只要打开眼界, 就会有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蒋毅芳.浅谈学分制下新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6 (53) .

护理就业 篇8

一、仿真教学与人文护理的内涵

仿真教学的内涵:仿真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情景与真实病案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方法。利用与“临床工作环境、文化氛围、管理模式一致”的仿真医院进行教学。这不但可以弥补学生与临床脱节的缺陷, 而且能节约时间和经济支出, 可控性强[1]。

人文护理的内涵:《辞海》中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护理, 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 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 是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在专业性帮助行为之中[2]。护理行业职业精神的精髓是人本精神, 人文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要以病人为中心,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 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 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文化、情感等服务, 以满足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及情感等健康的需求, 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 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

护理教学中将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 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人文关怀, 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关爱、同情等情感, 培养学生对他人关怀需求的敏感性和同情心, 培养学生对“人”的人文情感关怀, 培养与“人”的沟通技巧, 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神圣的职业使命感, 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自信心, 为将来更好地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二、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的特殊作用

1.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意义。

临床工作中, 对于任何一个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都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以确保工作中能够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重返工作岗位, 从而创造出1+1>2的价值。为此, 在护理教学中, 我们充分利用仿真教学的优势, 通过仿真模拟系统共同进行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经过相互间的团队协作,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例如, 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按4~6人为一小组, 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以小组形式, 让护生在模拟病房中扮演“护士”与“病人”角色, 按护理程序步骤对“病人” (学生或护理模型人) 进行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 选择临床常见、典型而有代表性的案例, 开展模拟健康教育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由“护士”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通过这些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进行护理操作实训等, 真正把“模型当真人”、“真人真做”,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贴近了岗位需求, 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国外已证实模拟教学可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临床, 缩短“知”和“做”之间的距离[3]。由于临床急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在面临危重病人急救的黄金时刻, 更需要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 争分夺秒地全力抢救病人, 才能使病人转危为安。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 更能体现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因此, 我们在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中, 经常开展急救技能演练活动。我们通过设计院外损伤的案例, 模拟真实情景, 如对触电、车祸、煤气中毒、电击伤等病人的现场救护, 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能,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 把教学课程中学习的各种急救技能、人文关怀等知识, 综合运用到院外急救护理任务中, 让学生完成现场急救任务。

综上所述,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 不仅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 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场景下, 实施安全高效抢救, 除需个人良好的能力外, 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 可实现从培养个人能力向培养团队整体能力的跨越, 更加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我们通过对某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与市级医院等8家不同等级医院中往届护理专业174名毕业生,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就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认为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有重要意义。其所占百分比, 在三级医院中占72.2%, 二级医院中占22.2%, 一级医院中占5.6%。这说明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而团队协作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职业精神,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选才的标准之一。

2.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非常重大。忽视职业素养的职业教育, 则会疏离人的主体性, 其结果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理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萎缩。只教人一门专门知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专业知识和技术虽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给人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 人要凭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 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 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 才能与别人和社会有着合适的关系[4]。

当前, 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 职业院校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就很难做出优秀的业绩。企业方面, 也更青睐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因为, 职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不仅能为用人单位开源节流, 提高效率, 更会增加企业在社会的竞争优势。从更高的层面来讲, 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 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 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 更要注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借鉴企业管理技术, 对实训室推行PDCA和8S管理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 , 实现“教、学、做、训”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模拟病房为模拟病人 (模型人或学生) 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和各种护理操作的实训, 实践模拟病房的系统管理, 使校内实训的现场管理与医院的现场管理接轨,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等) , 使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8S”管理的精髓是“素养”。通过推行“8S”管理, 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形成依规行事的工作作风, 成为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人, 将来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

我们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 认为有最重要意义的在三级医院中占57.9%, 二级医院中占36.8%, 一级医院中占5.3%。这说明在校内实训教学中, 坚持实行“8S”管理, 通过营造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氛围, 实施严谨规范的管理, 经长时潜移默化, 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职业岗位意识, 并产生职业责任感, 养成严谨的职业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进而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

3.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自信心的教育作用。

学生毕业后, 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他们常常焦虑、恐惧, 担心疾病是否能较快地痊愈。如护士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话, 若遇到紧急情况, 可能会畏首畏尾, 很难获得机会与信赖让自我得到展示。因此良好的自信心, 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我们在仿真教学中融入人文护理, 使学生能够通过仿真教学学习护理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对“人”的人文情感关怀及与“人”的沟通技巧, 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神圣的职业使命感, 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自信心, 使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我们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自信心的教育作用, 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在三级医院中占68.4%, 二级医院占中26.3%, 一级医院中占5.3%, 说明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更重要的是, 可提高学生的职业自信心, 找到成功的兴奋点。

三、结语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在护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仿真教学, 能够将医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 更加贴近病人, 更加贴近社会, 切实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仿真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职业自信心, 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毕业后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摘要:为使护理教学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 我们通过仿真教学将医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在仿真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这不仅能提高护理技能, 更能提高护理人才人本精神,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养、敬业奉献精神及职业自信心, 使学生在就业后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人文护理,仿真教学,护理专业,就业,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志美, 胡静, 施达.仿真教学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7) :308-309.

[2]赵伟英, 沈雪艳, 陈三妹, 周萍.多元文化视野下人文护理的内涵与实践[J].护理研究, 2014, 5 (5) :1538-1540.

[3]郭红霞, 陈红.仿真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 2013, (9) :2939-2940.

护理就业 篇9

近年来,由于护理行业竞争的加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问题,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已经产生了影响个人生活乃至个体生存的障碍。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1 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在找工作期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常见的有焦虑型,表现为一提到找工作就紧张烦躁、心绪不宁、意志消沉、无所适从,有的学生甚至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依赖型,表现为貌似很潇洒,提到找工作时表现出无所谓,好像找工作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认定家人会替自己打理好,缺乏自我能动性;攀比型,表现为非“三甲”医院不进,而主要原因不是和某医院的理念特别相投,而是因为看到有学生进了“三甲”医院,觉得自己不进“三甲”没面子;从众型,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也没有对自我进行定位,同学找工作时自己也去找工作,同学升学时自己也想升学,最后弄得一场空;恐惧型,有些学生实习时,看到护士工作的辛苦,对护士工作充满了恐惧,从而对就业心生抵触;迷茫型,即对自己的将来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工作能不能找到、自己能不能做好护士都没有自信,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满了迷茫等。

2 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原因

现今社会竞争中常常出现有失公正的现象。近年来,护理本科毕业生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使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和以前相比有明显下滑。在经历了实习之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但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正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此时,一些平时相对比较上进但家庭背景普通的学生就会陷入到焦虑当中。在涉足社会以后,普通家庭出身的他们感受到就业压力,而自己却没有办法解决,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

2.2 专业原因

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一些学生怀揣着“白衣天使”的梦想来到医院实习,但由于理想太过美好,易于被医院里护士的工作现状给吓倒。笔者曾经遇到一名学生,在实习快结束时执意要求退学。教师家长苦心劝说,该生却说她要早日脱离地狱般的深渊,理由是她发现护士很辛苦,而且在医院还没有地位。这名学生的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类学生选择护理专业大多是因为一直将护士看作“白衣天使”,却对护士的艰辛和不易了解不足,面对现实后心理落差太大,又没能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其对这份职业产生畏惧感。

2.3 学校原因

在高职护理教学中,实习是就业前的临床实践。在实习中,学生不仅会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和困惑,也会有思想上的波动。对于一位高职护理学生来说,实习过程不仅是操作技能进步的过程,更是心理和思想成长的过程。但是在传统观念中,护理实习似乎更偏重技能的培养。从班主任到学校相关部门,都认为实习生已经成熟,因此对他们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关注会比在校学习时少一些。学校对实习就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是技术的指导,而缺乏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这也是一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调整的原因之一。

2.4 自身原因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高职护理学生常常会出现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很多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以为进入职业学校,只要学会职业技能就可以了,对于外面的世界和自我的发展认识不足。尽管心理学是护士专业的必修课,但大部分学生觉得它只是一门必须要通过的课程而已,很少与自己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建设联系起来,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较差在进入实习就业期以后就凸显出来了。

3 就业心理指导的策略

针对高职护理学生出现的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防止酿成严重的后果。在高职护理学生进入实习期以后,也就是学生进入就业状态前,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就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杂志、板报宣传等形式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对出现就业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采取心理咨询的方式,甚至不排除危机心理干预的方式。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围绕以下几个主题。

3.1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对自我的认识是个体自我成长中的重要内容。很多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出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不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多学生在选择医院时标准单一,主要围绕是不是“三甲”医院、名气大不大等条件去选,而很少去考虑自己和医院的匹配度,也不太考虑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生活理念与该医院的要求是否相符。这样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就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拥挤性,有些学生因此迟迟找不到工作。就目前的护理专业就业形势来看,这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就业心理发生偏差而导致的“高不成、低不就”情况发生。因此,就业心理指导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自己,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定位和规划。只有对自己有了准确的定位和认识,才能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

3.2 调整学生就业心态

由于目前护理专业需求的缺口较大,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就业率还不错。据卫生部统计,截止2007年底,我国医护比例仅为1:0.77左右,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1]。临床护士缺口大,因而护士的就业率相对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高就业率并不意味着每位学护理的学生找到的工作都在三甲医院。很多学生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和学姐比,就业不如从前;和某成绩还不如自己的同班同学相比,自己的工作太不如意等,而看不到在今天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已经高于大学生整体就业水平了。因此,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将学生横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和纵放在个体成长坐标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绝大部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如果可以调整心态、脚踏实地,在今天的护理就业市场中是完全可以实现就业的。

3.3 培养学生和谐人格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总是以此为目的,即在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具有和谐的人格[2]。就业仅仅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远非全部。成功就业之后,工作生活仍在延续,而一份健康、和谐的人格才是个体在生活中工作顺利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找工作期间,学校可以根据“就业和成就”这样的话题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人格养成讲座。这样的就业心理指导相信会给学生将来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雯斐.关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5 (3) :30-31.

护理就业 篇10

【关键词】护理学 就业 程式化模式

中国分类号:R47

2014年12月20日,护理系年终就业数据最新出炉,全系毕业生323人共就业319人4人末就业,就业率达到98.41%,圆满完成年初与学校签订的就业目标任务。其中医疗卫生专业就业人数222人专业对口率为68.73%,专升本8人占2.5%,公立医院就业216人占66.87%,事业单位8人占2.5%,自主创业1人占0.3%,企事业就业23人占7.12%。

全系就业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状态,全省各地都有本系毕业生就业,但就业又更多集中在县乡一级医院,特别是地市一级的医院较多,就业呈现以专业就业为主,其他就业形式并存的格局,毕业生中仍有一部分通过升学、公考、事业单位考试、自主创业等多元就业渠道进行就业。

总结取得的成绩主要是源于对全系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抓紧、抓实、抓严,将就业工作放到事前控制中,早在学生实习全系就制定出《实习、就业指南》全程指导学生实习就业,让学生在整个实习、就业过程中始终按照指南的规划有序参与。

一、指导学生明确目标、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全体实习生,从进入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将就业作为成就自我的重点工作来抓,要做到读书的目的就是成就自我,帮助家庭,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一句话就是就业。要找到合适自己、理想的工作,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就业是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主,理性决择。

(二)实习期间就业工作流程

1、毕业前一年7—8月工作内容

(1)认真完成实习前的专业技能的准备工作,力争以熟练的操作技能进入临床实习,尽快将其反映在实习的各科室及带教老师面前,为自己树立信心,争取提高病人及医院各科室的认可度,尽量能在实习期间就将工作落实。

(2)认真做好实习前的专业理论准备。第2学年结束(毕业当年6月中旬),所修科目已經完成,全体同学应认真准备,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并将扎实的理论功底带入临床实习。

(3)认真做好专业礼仪准备工作。

护理专业的全体同学,在进入实习前必须认真学习护理专业礼仪,将规范的护士礼仪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结合起来,进入临床实习。给予医院、医生、带教老师、患者和社会良好的印象。

(4)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心理、思想、物质准备工作。

尽快从心理上适应、接纳,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学会沟通,学会适应,学会接受,学会放弃。

思想准备上,将自己与医院紧密结合,尽快把自己当做医院的一员,去工作和生活。

物质准备方面,认真做好工作和就业必备的财物准备,以便于能顺利开展实习工作。其中,要做好自荐书的准备(包括表格的打印、封面的设计、内容的安排设计以及完成各种必备的签章)。

2、毕业前一年9—12月工作内容

(1)认真做好实习工作,积极投入各科轮转实习,把握住各科专业特点,以利于今后在工作中能尽快上手,并通过各科的实习成果,将自己的特长在自荐书中反映出来。

(2)自荐书的准备工作

在实习前准备的基础上,通过实习获得的各种专业能力于12月底以前,完成推荐书的制作(推荐书的表格格式按学校就业办统一制作的填写并签章,自荐书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手写或打印),自荐书力争做到既简明又能突出自己的特长,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应根据投档的情况尽量多准备,使之够用。

(3)就业信息收集及应聘工作准备

自进入实习开始,每一位学生就应该积极收集、整理与自己就业相关的信息,然后将信息与自己的就业理想进行分析、判断,做到有的放矢。只要有机会又适合自己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包括自己的实习医院、科室),做到每一次应聘都准备充分,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参加应聘。

(4)适时关注学校就业办及系部就业网站专栏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每位学生应认真学习国家、省、学校的就业政策,并将政策用好用足。

学校护理系就业信息网页打开方式为:在各大搜索引擎内输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确认,在搜索选项中点击“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首页”——进入学校网站首页——点击网页上半页“机构设置”,点击“护理系”——点击就业指导专栏,即可查阅各种国家、省、学校提供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在使用校园网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向护理系咨询。

3、毕业当年1—4月工作内容

(1)每年1月开始,国家、省以及各地州市的各种就业招聘将开始,全体同学应密切关注,并随时与学校就业办联系和咨询,学会使用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帮助自己应聘和更好就业。可向学校就业办、护理系咨询。

(2)从实习一直到实习结束期间,除认真做好实习积极准备就业的同时,必须把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准备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力争一次性通过考试。

(3)在离开实习医院前,应多向实习科室及医院打听、了解医院就业情况,主动向医院和科室推荐自己,争取在实习医院就业。

(4)因各地就业需求时间不一,同学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通报就业信息,积极参加实习医院组织的招聘考试,争取就业机会。

4、毕业当年5—6月工作内容

(1)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学校每年4、5月份组织的专场供需见面洽谈会和各种就业招聘会。

(2)也可根据个人的情况,积极参加生源地的各种就业的报名考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

(3)鼓励同学结合实际积极自主创业,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同学应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国家、省的政策支持,并可向学校就业办咨询。

(4)在积极联系就业单位的同时,要做好毕业准备工作,杜绝出现因成绩不及格不能拿到毕业证,失去当年就可就业的机会。

(5)扎实准备返校(或报名地)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5、毕业当年7月后工作内容

学生毕业后末就业的同学应主动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并适时与学校就业办和护理系老师取得联系,争取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帮助自己就业。

6、学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由班主任完成)

7、学生的就业是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重要工作,体现着社会和谐,人心稳定,全系师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系党政将按照学校党政的就业目标考核对各班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考核。

实习就业关乎毕业学生人生发展走向,关乎家庭、社会和学校,每一位毕业生要认真研究自己的实习工作,扎实准备就业,并以指南为指导,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完善补充,更好指导自己实习、就业。只有做有准备的人才能有好的收获。

参考文献:

护理就业 篇11

关键词:男护士,需求,男护生,就业取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及延伸, 男护士的优势日益显现, 对男护士的需求日益扩大。因此, 很多的医学院校陆续加大了男护生的录取和培养。而由于世俗观念的影响, 导致不少的男护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受到影响, 毕业后不愿选择当护士或从护理工作岗位上流失。2013年5月~2014年1月笔者对医院男护士需求及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男生就业取向进行调查研究,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从而改变男护生的就业取向, 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护理行业中来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促进临床工作和护理学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5家实习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绵阳四〇四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遂宁市人民医院) 的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及实习男护生共325名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医生50名, 护士110名, 患者65例, 患者家属55名, 男护生45名。入选标准:男护生均为4年制护理本科学生, 年龄20~23岁;医生、护士分布科室为手术室、ICU、急诊科、内科、外科、儿科等, 年龄25~55岁;患者男35例, 女30例, 年龄25~50岁, 均为高中和 (或)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家属男30名, 女25名, 年龄25~50岁, 均为高中和 (或)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1.2 方法

1.2.1 访谈

采用不记名随访方式进行, 与实习男护生进行单独交流, 收集男护生的就业去向及影响他们就业取向的因素。

1.2.2 问卷

通过相关文献检索, 结合护理工作现状和专家咨询,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发放调查表给被调查医院的医生、护士、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对男护士的需求情况及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 需求情况分为非常需要、需要、可有可无及不需要4个级别, 要求被调查者在各条目中最符合自己真实感受的相应程度栏内打钩。问卷调查表的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数据分析

将访谈笔记和回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系统整理, 形成完整的文字资料, 采用SPSS 11.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进行频数和百分比描述。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对医院男护士的需求情况

在除男护生以外的280名被调查对象中, 82%的医生、92%的护士、76%的患者、73%的患者家属认为医院非常需要和需要男护士。见表1。

2.2 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

除男护生以外的280名被调查对象一致认为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体力、有耐力、有胆量、精力充沛、接受信息快、遇事沉着冷静、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强。见表2。

2.3 男护生就业去向调查

通过对45名实习男护生的调查发现, 毕业后愿意去医院工作的男护生占56%, 而愿意从事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者仅占36%。见表3。

2.4 影响男护生就业取向的因素

通过与被调查医院中的45名实习男护生进行单独交流, 发现影响男护生就业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传统观念、社会舆论、人际关系、工资收入、工作性质、社会地位、没有成就感、亲朋好友的态度几个方面。被调查的45名实习男护生中有31名来自农村且家庭条件较贫困。见表4。

3 讨论

3.1 不同人群对男护士的需求

在调查中可看出, 82%的医生、92%的护士、76%的患者、73%的患者家属认为医院非常需要和需要男护士, 而认为医院不需要男护士者仅占少数。由此可见, 不同人群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逐渐认可, 而且迫切需要他们的加入, 他们在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报道,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 雌激素偏高易产生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易怒等情绪, 从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而男性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合适的男女比例,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维护护士在医疗活动中的安全, 有助于护理事业的和谐发展。另外, 男护士不会受分娩、带孩子、干家务活的影响, 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之中, 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国现在的国情每年老年人口以3.2%的速度持续增加, 到21世纪中叶,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1], 敬老院也将需要大量的护理人才。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男护士自然成为最抢手的“香馍馍”。

3.2 男护士在工作中发挥的优势及重要作用

调查显示, 72%的人群认为男护士接受信息快, 对机器操作比女护士更敏感[2], 这使护士长更愿意接受男护士到科室工作。76%的人群认为男护士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冷静, 且应急能力强, 表现出临危不乱, 具有较强的理性判断能力。83%的人群认为男护士有胆量, 79%的人群认为男护士创新能力强, 男护士更愿意面对挑战性的任务, 在专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更深入, 有利于促进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92%的人群认为男护士有体力, 89%的人群认为男护士有耐力, 在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骨科病房患者的搬运、翻身更适合男护士操作[3]。88%的人群认为男护士精力充沛, 男护士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对护理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男护士的出现适应了当今社会的需要, 同时也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

3.3 男护生的就业去向及影响因素

目前男性从事护理职业社会支持还不足, 社会上很多人对此存在偏见, 认为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没有太大出息, 让人看不起, 因而, 男护生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有难堪、不自在、低人一等的感觉[4]。在学校也是如此, 调查显示, 从跨进大学的第一天起, 89%的男护生就觉得自己比其他专业的医学生要低一等, 自尊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73%的男护生甚至不愿与人交往。进入临床实习后, 这种感觉尤为突出, 87%的男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性质成为他们的心理压力源。护理工作琐碎繁杂, 忙碌辛苦, 整天面对患者的痛苦表情, 不定时转夜班, 生活无规律, 让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担心, 充满迷茫。在社会大众心里, 护理工作很简单, 只是打针、发药, 让80%的男护生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成就感, 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另外, 在影响男护生就业取向的相关因素中传统观念占91%, 社会舆论占89%, 工资收入占91%, 亲朋好友的态度占71%, 这些压力都影响着男护生的就业态度和就业去向。在对45名男护生就业去向调查中发现, 毕业后报考公务员或经商各占6名, 5名男护生正在准备考研究生, 希望能通过继续深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25名男护生选择去医院工作, 他们在交谈中不禁流露出不会长久从事护理工作, 希望以后能转入医院后勤或行政部门工作。近年来, 虽然各大医学院校男护生的数量在逐年上升[5], 但最终能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却很少, 由此可见, 男护士的职业生涯岌岌可危。

3.4 对策

3.4.1 稳定专业思想, 加强就业指导, 调整男护生的就业取向

男生就读护理专业大多数是因为调剂和就业率高的原因, 一旦他们进入护理专业课堂学习后, 就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 产生心里困扰。这时老师应针对性地给予正确引导, 介绍男护士在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绩, 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帮助他们树立起职业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当进入临床实习后, 临床环境和学校环境差异很大, 在医院这一社会环境中, 男护生面对工作、学习、就业的压力及社会的舆论[6], 容易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怀疑, 专业思想产生动摇。因此, 临床实习期是培养护生临床能力、巩固专业思想、稳定就业取向的关键时期, 专职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都应重视男护生职业兴趣、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做好就业指导, 分析目前就业形势, 提供就业信息, 引导学生顺利走向就业岗位, 并以积极的心态、实际的行动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4.2 争取整个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让男护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上一篇:素质维度下一篇:A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