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技能

2024-10-26

非农技能(精选4篇)

非农技能 篇1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各界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渐将成为制约我国就业层次的主要因素之一, 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非农技能的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

近年来, 我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使得农民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相关劳动技能, 从而不同程度地制约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所以, 逐步加强对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提高其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能力,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政策顺利实现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1.加大非农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已经单纯是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水平、劳动技能和知识素养的提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 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当前所急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农民劳动素质的问题。只有经过非农技能的培训, 才能使掌握一定的技能, 从而更容易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开展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据报道, 当前我国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 而其中就有1.5亿是没工作岗位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其首要原因, 因而, 只有充分对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的平稳转移, 并充分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

3.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 是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

研究表明, 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农民的收入状况息息相关, 也就是劳动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 其人均纯收入相应较高。近些年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 使得非农产业俨然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此外,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历史要求。

►►二、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分析

1.建立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网络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以县和乡镇为实施主体, 切实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努力提高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效率。同时, 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各类社会办学力量和办学资源, 充分发挥各种农业教育机构作用, 并要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此外, 还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结合当前农民的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培育和发展灵活有效的培训市场, 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2.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

不断构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 根据具体实际执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计划, 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同时, 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一心一意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切实地领导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走向, 使之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局面。

3.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我国农民非农技能培训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同时, 各级财政支出中, 应该明确安排专项经费主要是用来扶持农民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此外, 对于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相关培训机构, 国家应该给你大力的支持与补助, 对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的学员, 其培训费用可适当减免或者直接由国家来承担。

4.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效率

对于农民非农技能的培训, 应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并探索出一种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创新型培训模式。这就要求相关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根据经济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 科学地确定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规模, 从而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 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储备”、“定向”等培训模式, 以输出带动培训, 并要开展渠道、多元化的培训。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培训设备、场所、师资等资源, 开展短期培训班、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了使农村农民能够与时俱进, 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民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 从而进一步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丛山.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途径和方法[J].职业, 2009

[2]王家祥.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柳娥, 蒋爱群.农民工培训现状调查报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4]杜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非农技能 篇2

1、在相应部门拿到户口迁移证;

2、到迁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即你迁往农村的地方派出所)领取非转农申请表(一定要携带户口迁移证,如果可以的话在网上下载,免的跑一趟路);

3、写一份非转农申请书(具体格式参见本人空间其他文章);

4、将填写好的非转农申请表与申请书(十个左右村民签字同意)交给村为会盖章,申请书还需村小组签字同意;

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分析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

一、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与此同时,该省农村也出现了过剩劳动力,每年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农民就近,跨地区从事非农行业。从城乡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分布上,截至2007年,该省全部就业人口为1 827.6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878.2万人,乡村就业人口为949.4万人,乡村就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为53.9%。而1986年,乡村就业人口为492.1万人,从1986年到2007年,乡村就业人数增加了457.3万人。从就业结构上看,1986年,在乡村总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为4 269 540人,占乡村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86.7%,工业、建筑业的总就业人数为327 140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7%,从事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其他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为324 722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6%;而2007年,在乡村总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为6 751 454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71.1%,其比值比1986年下降了15.6%,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就业人数为1 208 432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12.7%,该比值比1986年上升了6.0%,从事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等其他行业的总就业人数为153 411人,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16.2%,该比值比1986年上升了9.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比值的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值上升,从一定程度上看出该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普遍,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谋生存。

二、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民非农就业现状的完善,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同时,大量“农民潮”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十分关注的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一)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难度增加

截至2011年9月,黑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4.9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8%。据不完善统计,农村剩余人口达到400多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约25%左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转移、安置问题极其严重。如果将他们输出到各个城市,就将使得该省各城市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城镇失业率将达到更高水平。因此,跨省份输送劳动力为权宜之计,但是,外出务工的工资、报酬水平及其人身安全不得不加以考虑。在就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使农民打工的收入增加,这也是当前农民非农就业的一大难题。截至2004年前,该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达到350万人,但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仅为36.8%,仅实现收入近100亿元。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释放,黑龙江非农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非农就业的农民局限于市场谋生的最低层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技术水平均较低,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层次和转移领域。一国经济在向更高层面发展过程中,必然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其对高技能、高素质从业人员的要求自不待言。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1996年,全国56 147.9万的农村从业人员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8.0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4.01%。全国农村从业人员总的平均接受教育程度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农村女性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5.98年,比男性平均受教育程度7.26年低1.2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现状也是如此,因此农民的自身现状决定其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文化层面、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将农业推向现代化水平。

(三)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调节作用极其重要。同样,在劳动力市场,其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通过市场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我国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不仅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分离,而且也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城乡分割的状态。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需要补充劳动力时,由于劳动力的长期分割,短期地区域性的劳动力流动都会给流出地、流入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严重侵犯了农民非农就业的自主权,大大增加了农民就业的成本,不仅使农民在非农择业中表现极大的盲目性,而且给农民的就业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阻碍了农民非农就业的历程。

三、制约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的障碍分析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较早,政府出台大量政策扶持该产业的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无法实现就近转移,或者跨地区转移,但该种转移成本高,不是农民首选的择业方式。这种情况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现象普遍,这些城市工业发展及其雄厚,重工业基础良好,但是其他产业发展及其滞后。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对黑龙江省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是却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等第三产业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就不能吸纳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内部消化饱和情况下,农民非农就业问题得不到顺利解决。

(二)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

当前,黑龙江省由于专门对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培训机构缺乏,培训机制落后,以及务工中介部门缺乏,农民在进城务工之前没有一定的就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导致农民进入城市后,再加之客观因素:语言不通、环境陌生、生活习惯不适应等,致使农民非农就业道路艰难,而且在心灵上还受到极大的伤害。同时,在劳动力输入地也没有相关部门对该类问题给予重视,没有将本地市场劳动力供需情况对外公开发布。机构的缺乏、信息交流的缺失,阻碍了该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使农民非农就业现状更加恶化。

(三)扶持农民非农就业的资金缺乏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调控对策研究 篇4

1 建设占用耕地存在的问题

耕地减少的过程中,生态退耕和灾毁减少的耕地是无法控制的。农业结构调整则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耕地调整为其它农用地后仍保证作为农用地使用,条件成熟时可重新转化为耕地。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时不但复垦成本较高,而且复垦后的耕地质量无法保障,建设占用耕地对耕地减少具有不可逆转性。

1.1 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较大

按照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hm2,包括坡度在25°以上耕地面积404.087万hm2,这意味着从数字上看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927h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4,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据统计,2001—2006年期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共113.21万hm2,平均每年占用约18.869万hm2。2004年国家暂缓批准新增建设用地,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4.51万hm2,2005年受政策延续影响,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较低但也达到了13.87万hm2,而2006年建设占用耕地高达25.9万hm2(图1),因此建设占用耕地一直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

1.2 建设占用耕地分布无序

大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急剧扩展,过渡分散的小城镇在大城市郊区遍地开花,以及城郊结合部建设用地的过快扩展,使得区域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城市内部用地的功能结构趋于不合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为了追求经济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很多地方建设用地拓展既不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也未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成区空间范围发展,多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1.3 违法占用耕地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违法用地、滥占耕地的现象日益突出,土地违法特征显著,违法用地现象严重。2005年国土资源部对全国15个城市70多个区县展开执法检查时发现,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期间违法用地约占建设用地比例的52.8%。自2004年9月以来,一些城市违法用地比例高达60%到90%左右。2006年国土资源用地大调查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31077件,涉及土地10万hm2,其中耕地4.3万hm2,“以租代征”或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名擅自将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取得建设用地范围,但目前许多用地单位直接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协议,在未办理任何合法手续的前提下就已经将集体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2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发展基础,尤其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容量有限、交通拥挤,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决策者把目标转投向交通比较便利、土地资源丰富的城郊接合部。

2.1 经济利益因素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地区性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大量的人口集聚引起交通、居住、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需求增加;同时,大量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对工业用房、沿街店铺、城市道路沿线用地需求激增,土地供给有限,无法满足实际大量的用地需求,必然引起城市中心土地价格上涨,城市中心区地价要高出城区几倍,甚至几十倍。

城乡结合部和郊区距离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这种土地低价优势和区位优势的结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得大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工业园区、企业等选择近郊或者城郊结合部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

2.2 制度环境因素

土地权利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设占用耕地。《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转让、租赁,而集体土地除按政府规定可以转化为国有土地之外,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样就形成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代表的不同利益主体。

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在市场中的角色不对等,势必引起土地使用者的利益冲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土地进入市场,必然引起违法、违规用地。

2.3 社会政治因素

耕地作为农用自然资源,每年获利较少,一旦转为工业用地、居民住宅用地或者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短期内利润非常显著,不仅因为耕地的城市化利用和农村利用之间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距,而且耕地征用和最终出让之间的价格也存在着巨大经济利益。

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压力,农转非在短期内既能加快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又能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显著增长的重要途径,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此驱动下,郊区政府可以通过推动非农建设占用农用耕地实现其利益,而用地单位因郊区土地价格具有相对优势,双方都以较优的方式实现了利益,易达成协议,结果是非农建设占用大面积耕地。

2.4 管理体制因素

耕地保护制度不健全: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设立,为保护基本农田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耕地保护信息不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设立只有用地数量的控制和分区,总体规划和方案图上缺乏明确的法定分界线,保护区控制的界址、数量、质量、用途、历史变化等信息不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未能从源头上预防。

土地征用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维护集体土地所有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因其内容对实际操作未能作出详细的规定,却促成了地方政府占用耕地。第一,土地征用的执行者范围难以确立。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征用的主体是国家,实际由地方政府决定土地征用的范围。第二,征地是为了“公众利益的需要”,但公众利益需要的内容被泛化,盈利性和非赢利性土地利用无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这一理由为盈利性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供机会。

2.5 法制观念因素

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中,但因传统观念影响,违法累积和法不责众的观念依然大量存在。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违法用地案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尤其是对一些历史问题特殊处理和既往不咎等处理方式让违法用地单位对违法用地存在侥幸心理,一家违法将引起社会上的跟风违法,单一的国土行政执法部门对违法用地的处理力量和人力资源有限,对大众违法无法控制。

3 建设占用耕地调控对策研究

我国大部分城市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具有客观必然性,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并不是限制城市的发展,禁止非农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而是从观念、经济手段、政策、制度、法律规范等方面调控建设占用耕。

3.1 转变用地观念

加大保护耕地等基本国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不合理的用地观念。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一贯限制占用耕地资源,但并未遏制大量的耕地资源被破坏,这对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详细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让耕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2004年土地调查显示,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195万hm2,空闲土地5.483万hm2,批而未供的土地13.563万hm2,这三类土地总量达26.241万hm2,占城镇建设总量的7.8%。加强对用地群众和政府部门的宣传,转变政府部门的用地观念,加大对闲置地和存量地的利用,建设需要用地尽量使用废弃工矿、闲置地,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是引导和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2 利用经济调控手段

利用经济杠杆,即通过提高耕地占用税的方式,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目前城乡建设的快速增长使得非农业建设乱占滥用耕地现象相当严重,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税收过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建设者侵占耕地,通过经济杠杆提高耕地占用税,使建设占用耕地与其它征地方式相比不再有利可图,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现象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遏止。

3.3 完善耕地相关制度

加强耕地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国家出台了《土地管理法》以及耕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全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和约束力量,但不可能包括土地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际中的细节应由地方制定相关配套法律。以省、市为单位,根据土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省或本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法规,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前提条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程序、使用方向和使用年限等作具体、切实可行的规定,指导非农建设合理利用土地。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土地征用的实现过程,调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亟须界定“公共利益”范围。除国防建设用地、交通建设用地、能源用地、公用设施和公共事业单位用地外,其它征用土地要进行严格的考证和调查,并将土地征用的范围和结果、土地利用的方向公布于众,运用公众力量督促土地征用的规范化运行。

建立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保护责任制:利用不同年份的卫片和航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将耕地保护分派到大城市每一个行政区的行政管理者或土地管理部门,利用卫片准确地掌握并监督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耕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地方管理者政绩的重要指标,激励地方管理者保护农用耕地。

3.4 加强违法用地的执法力度

仅依靠国土管理部门来管理和制止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其力量有限,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不利于管理。只有建立多部门联合监控执法的制度,公安、工商、税务、供电、供水等部门齐抓共建,才能严厉制止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

3.5 建立统一的耕地使用市场

由于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提高了城市土地使用者的用地成本,用地者趋向于使用成本较低的耕地。在现实产权制度下,郊区和城郊结合部集体耕地的使用权和用地主体实质上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用地单位可通过隐形市场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这就加速了农地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此,大城市应明确界定土地市场制度,将郊区和城郊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市场体系,建立大城市专门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市场,核定耕地资源的区位价格范围,制定保护耕地的区域对策;做好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研究,确定最佳土地开发方案;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对大城市周围的集体用地,无论土地利用方向如何,应统一与市区国有土地市场同等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利用价格杠杆减少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价格差,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的土地政策向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提出申请,保证农用地转用的合法性。

4 结束语

保护耕地,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是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坚持的原则。只有针对建设占用耕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政策、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提出调控措施,引导建设合理利用土地,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Z].1999.

[2]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以中国城市化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03-338.

上一篇:世界名牌产品下一篇:飞机结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