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金融市场 搜索结果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金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有资金投入, 制度建设是吸引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关键, 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如何根据当前其他金...
2024-12-12长期以来, 地处内陆的贵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工业、农业都发展缓慢, 金融业的发展更是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 关注贵州金融发展, 推动贵州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学者们研究思考的一大热点。金融制度...
2024-11-061 农业制度变迁的原因众所周知, 制度安排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农地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变动。在这一过程中, 农地制度的安排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国的农地制度处在不断的变迁和发展之中呢?只有了解了这一问题, 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农地制度发...
2024-07-19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合作化与人民公社时期以及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三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它所呈现出的历史规律,对深化土地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下改革应着眼于农地制度的分配结果变化,重视路径依赖作用,实现有效的产权配置。基于历史变迁的启示,目前农地制度改革应坚持集体所有家庭经...
2024-05-15一、引言公司并购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学者讨论并研究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有关并购能否为股东创造财富的研究更是并购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涉及到制度问题, 国内有关并购的研究大都缺乏深层次分析, 然而, 制度变迁仍然是不容回避的。为了解决长期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 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启动...
2024-06-21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社会治理”列入全会文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成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任务。本文在厘清社会治理制度变迁的基础上, 探索新时期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主要任务和路径。一、社会治理制度变迁过程社会治理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 我国早期社会管理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
2024-07-24摘要: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不同,适宜的制度变迁方式能实现较高的变迁效率和较好的变迁效果。制度变迁进程中须进行方式的转换,因而分析制度变迁的转换时机和条件是问题的关键。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主要包括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进入和退出两种情况。关键词:制度变迁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
2024-09-21医院是承担了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其性质决定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既属于事业单位, 其会计核算应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同时, 有药品购销行为、有医药收入, 需要核算成本, 有类似于企业、商业的地方。于是, 医院既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 又区别于企业, 福利性、企业化管理、独特的经济...
2024-10-28诺斯曾定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由此定义可以看出, 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在众多改革当中, 农业方面的制度改革走在了经济制度改革的前沿。中国 (指中国大陆) 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生活居住在...
2024-12-20摘要:文章阐释了医师准入制度在我国的演进历程与定型;并以时间为序列, 将过去百年分为四个不同阶段, 探讨每个时期医师制度的差异;最后, 依据路径依靠理论, 通过对既往史料的分析, 旨在为当代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参照。关键词:医师制度,卫生制度史,卫生政策史今天, 我们将依法从事疾病预防与治疗活动...
2025-01-09道格拉斯·诺思 (Douglas.C.North) , 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由于他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历史做全新的解释, 为经济史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经济学界拥有崇高声望的另一个原因是, 他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ldq...
2025-02-02传统中国的土地制度从共有、国有和大土地所有并存到私有制的产生、扩散并巩固。而单纯从土地制度系统来看,中央政府、大地所有者和普通农户三者之间的进化博弈是传统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推动力。如果视野放宽,那么自然环境、制度结构和人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共生演化才是传统中国土地变迁的源动力。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进化博...
2025-02-23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虽几经变革, 但城乡有别的供给政策和以制度外筹资为主要特征的供给制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后,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渐建立, 原有的供给政策和制度外筹...
2024-05-10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 (Douglass North) 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指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由此可见, 制度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由...
2024-07-05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路径的选择是历史在起作用, 经济发展也是如此。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解决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就必须进行土地流转。因此必须对新中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政策调整进行脉络梳...
2024-08-29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要谨记历史教训, 以史为鉴。只有在历史的条件下, 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研究。从中总结教训, 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便于我们进行日后推行新的土地制度。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将我国经历的历史阶段依据马克思对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理论, 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2024-12-06建国初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合作社土地集体制、人民公社公有制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其中, 农民的行为与实践是不容忽视的解释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变量。本文以农民组织行为为视角, 对建国初期的土地制度变迁进行了探讨, 认为互助合作、瞒产私分、包产到户等...
2025-02-10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将近10%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而经历了体制转型与经济改革的中国更被看作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样本。然而,...
2024-05-22土地制度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收入和预期, 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收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指出:“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富之父。”[1]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中最重要的制度, 同时也是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因此, 认真分析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
2024-08-15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恢复期、规范期、深化改革期和积极发展期直到如今的提高期。2006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110万人, 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 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我国教育制度的变迁...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