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2024-10-24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通用7篇)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1

骨质疏松症属于老年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 会导致其骨质脆性显著增加, 随之出现腰腿疼痛、弯腰、驼背等一系列症状, 甚至在轻微活动时都会容易导致骨折发生。阿仑膦酸钠是临床上常用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 能够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导致的腕部、髋部、椎体等骨折。本文通过观察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52例, 年龄59~63岁, 平均 (65.4±1.4) 岁, 体重指数21.08~30.10kg/m2, 均符合1994年WHO制定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主要临床表现为有自发性或者负重性的腰背疼痛、全身性疼痛或者有轻微损伤引起骨折史。同时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建议应用的1999年WHO所颁布的糖尿病的诊断新标准[1]: (1) 空腹血糖均>7.0mmol/L; (2) 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 且任意时间段的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3) 通过OGTT试验, 餐后2h血糖水平≥11.1mmol/L。皆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其应激状态、慢性并发症、有可干扰骨代谢的疾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使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 对照组单纯使用钙尔奇D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方法

1.2方法

1.2.1观察组

采取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 每周给予口服1粒阿仑膦酸钠 (意大利默沙东药厂生产) , 另外给予口服钙尔奇D (成分为750mg的碳酸钙/片, 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1天2次, 1次1片, 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21.2.2对照组

单纯使用钙尔奇治疗, 给予口服钙尔奇D (成分为750mg的碳酸钙/片, 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1天2次, 1次1片, 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检测方法

治疗前后12周分别对骨密度 (BMD) 进行检查,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 (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 批号:QDR-4500A) , 分别对侧位L2~L4与腰椎正位L2~L4的骨密度测量。

1.4评价标准

1.4.1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以下疗效标准[2]:显效:经治疗后腰痛症状及体征消失, 经骨密度检查明显升高;有效:经治疗后腰痛症状及体征好转, 经骨密度检查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后腰痛症状及体征无好转, 经骨密度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疼痛评分标准

参考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对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无痛;1~4分:轻度疼痛;5~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10分:剧烈疼痛[3]。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疗效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 各项参数采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骨密度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 期间采取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16例, 有效14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3.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 (P<0.05)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 (VAS) 进行疼痛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2~L4骨密度明显比治疗前增加, 观察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注:*为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5) , #为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3讨论骨质疏

骨质疏松症患者大多数是老年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 对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饮食需要控制, 往往导致骨生长所需营养物质进一步缺乏, 且治疗期间的血钙水平不断降低, 还容易使骨吸收增强, 使骨质疏松的程度进一步加重。

阿仑膦酸钠是临床上应用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药物, 其疗效明显, 属于第三代的双膦酸盐制剂, 能够通过结合骨内的羟基磷灰石, 对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 进一步促进其凋亡, 能够有效地使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受到抑制, 提高骨密度, 促进骨的形成, 进而起到降低骨折发生率的效果。且近年来有研究指出, 应用阿仑膦酸钠虽无法使人体内已经断裂、变细甚至消失的骨小梁恢复到原始的结构, 同时也不能恢复至年轻时候的骨量水平, 但阿鲁膦酸钠能够有效预防骨量的继续丢失, 对现有的骨量有维持的作用。本文中统计发现, 应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总有效率达94.4%, 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钙尔奇D的总有效率83.3%;且前者治疗后的L2~L4骨密度升高程度更为显著, 疼痛减轻程度更为明显, 显示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综上所述, 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优于单独使用钙尔奇D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减轻疼痛,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忠厚, 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42.

[2]中国健康促进会骨质疏松防治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9, 3 (3) :148-154.

[3]励丽, 褚建平,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 :300-302.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抽选2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0例, 均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且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胃肠道病史患者、不能站立或坐直至少30 min者、低钙血症及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该110例患者中男48例, 女62例, 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 (64.2±3.7) 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 (n=55) 和对照组 (n=55) , 观察组男23例, 女32例, 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 (63.2±3.5) ;对照组男25例, 女30例, 年龄50~74岁, 平均年龄 (62.7±3.6)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清晨口服治疗 (70 mg/次) , 1次/周, 嘱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晨起时用一满杯白水送服, 服药后至少30 min内和当日首次进食前避免躺卧[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肽片饭后口服治疗 (0.3~0.6 g/次, 3次/d) , 15 d为1个疗程[4]。两组患者持续给药6个月。

1.3 疗效评价

1.3.1 疗效比较

采用VRS疼痛程度分级法对两组患者前后疼痛情况进行分级 (0级:无疼痛;Ⅰ级:有疼痛但可忍受;Ⅱ级: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Ⅲ级: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 。根据疼痛程度评价治疗疗效, 显效:患者疼痛级别0级, 或下降2个级别;有效:患者疼痛级别Ⅰ级, 或下降一个级别;无效:患者疼痛程度Ⅱ级、Ⅲ级, 或较治疗前疼痛症状无改善, 或疼痛级别上升。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

1.3.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记录治疗中两组患者头痛、恶心、腹痛、便秘、胀气、肌肉骨骼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t检验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7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头痛1例、恶心1例, 腹痛2例;对照组肌肉骨骼疼痛2例、腹痛3例、便秘加胀气2例、头痛3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95, P>0.05) 。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 (OP) 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骨折、身长缩短、驼背、呼吸功能下降等, 疼痛以腰背痛多见, 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展, 仰卧或坐位时痛感减轻, 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痛感加重, 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痛感加重[5,6]。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甚至需要在镇痛药的帮助下才能进入睡眠。随着年龄增长患者骨折风险也逐渐增加, 临床上阿仑膦酸钠片和骨肽片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药物, 阿仑膦酸钠片大剂量使用时易造成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7,8], 研究者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5,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7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 P<0.05) 。

综上, 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疏松症伴疼痛临床疗效好,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疏松症伴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症伴疼痛患者11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n=55) 和对照组 (n=55) , 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肽片饭后口服,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74.5% (χ2=3.91,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95, P>0.05) 。结论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疏松症伴疼痛疗效好, 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快, 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片,骨肽片,骨质疏松症,疼痛

参考文献

[1]崔晓燕, 徐伟娥, 丁云霞.中西医结合式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和抑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7) :2009-2011.

[2]方小正.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4, 54 (33) :82-83.

[3]林勇, 李龙英, 熊萍, 等.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 2012, 33 (8) :1345-1346.

[4]邹文孝, 田维君, 张春.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60例[J].中国药业, 2012, 21 (8) :93-94.

[5]彭丽红, 马改霞.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 2013 (1) :98-101.

[6]陈爱芬, 何敏娟.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疼痛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12, 11 (12) :1178-1179.

[7]郭丙杰, 张东阳.阿仑膦酸钠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 2014, 43 (10) :166-169.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3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颈椎前路融合手术,除了围手术期需进行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外,使用坚强、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同样重要。对于植骨融合材料,既往大多使用自体髂骨,但存在取骨区相关并发症及植骨块塌陷等问题[1,5]。近年来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得到广泛应用,但根据椎间融合器用于伴骨质疏松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的结果显示,在2年随访时间内仅有56%的患者达到坚强植骨融合,且有54%的患者出现螺钉松动[6],但是关于颈椎椎间融合器用于伴骨质疏松的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手术的研究未见报道。Hee等报道21例伴有骨质疏松的多节段颈椎病采用前路钛网植骨并附加钛板固定的并发症情况,可以达到95%的植骨融合,但仍有高达33%的病例出现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椎间融合器及钛网的失效[7]。附加颈椎前路钛板固定可有效增加植骨融合率,更有学者尝试通过骨水泥强化钛板螺钉孔以增加固定稳定性[8]。虽然目前的颈椎前路钛板切迹已较小,但仍存在螺钉钛板滑脱、断裂、吞咽困难、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9]。

零切迹(Zero-Profile)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前路手术治疗中[10,11]。我科自2010年12月使用至今已成功用于200余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选择其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伴存骨质疏松的颈椎病患者18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其中女14例,男4例;年龄60~76岁,平均66.5岁;病程6~40个月,平均15.7个月。其中单节段病变16例,双节段病变2例。C3~44例,C4~56例,C5~68例,C6~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0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混合型颈椎病2例。3例患者为既往相邻节段有颈椎融合手术,本次均为融合节段上位节段病变。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疼痛、行走不稳、四肢感觉肌力减退等;术前均行DEXA骨密度测定、颈椎正侧位、CT及MRI检查。

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手术过程参考我们既往方法[11]:患者仰卧位,颈部垫薄枕,保持颈部呈中立位。右侧颈前常规入路,切除椎间盘及椎体后缘骨赘,彻底减压,处理骨性终板直至新鲜血液渗出。根据椎间隙高度及患者解剖形态选择合适的Zero-P系统(DePuy Synthes)并填塞自体碎骨及人工骨。在瞄准器的导航下分别在上下椎体植入固定螺钉各2枚。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口。

术后24h拔除引流管,术后费城颈围保护3个月。术后按照我们既往方法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12],治疗方案如下:口服活性维生素D+钙剂,活性维生素D选择阿法骨化醇,口服,0.5μg/次,1次/d,钙剂选择钙尔奇D,口服,600mg/次,1次/d;对于符合条件者使用唑来膦酸,不符合条件者术后1周开始使用阿仑膦酸钠,口服70mg,每周1次。术后第2天在腰围保护下下地负重。

1.3 疗效判定

在术前、术后3、12、36个月通过以下指标进行疗效判断。

1.3.1 颈椎功能评分

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颈椎功能。

1.3.2 神经功能评分

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17分评分法。

1.3.3 Bazaz吞咽困难评分[13]

无吞咽困难:吞咽液态及固态食物无困难;轻度:极少有吞咽固态食物困难;中度:无或极少有吞咽液态食物困难,偶有吞咽特殊固态食物困难;重度:无或极少有吞咽液态食物困难,经常有吞咽固态食物困难。

1.3.4 影像学评估

a)植骨融合情况(植骨融合标准为X线片上可见:融合器与椎体界面有骨小梁通过;融合器与上下椎体界面间无透亮带;颈椎动力位片上棘突间无异常活动)[14];b)颈椎曲度:通过测量侧位X线片上Cobb角表示,曲度朝前记为正值,曲度朝后记为负值;c)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融合节段上位椎体下终板最高点与下位椎体上终板最近点之间的距离;d)内固定情况:观察有无融合器下沉、螺钉松动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例患者经DEXA均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平均值为-2.3)。其中16例为单节段手术,2例为双节段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62±21)min,术中出血量(50.5±22.5)mL。术后随访36~50个月,平均40.1个月。所有患者颈椎功能明显改善,NDI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时有2例女性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12个月时完全消失。

随访期间,仅有1例女性患者在随访3个月时出现融合器轻度下沉,但患者无任何不适,继续颈托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时融合器下沉未进一步加重。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88.6%,术后12个月100%。术后颈椎曲度Cobb角得到改善,由术前(8.7±7.1)°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1±8.4)°,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得到改善,由术前(4.6±0.7)mm改善至末次随访时(8.3±0.6)mm,两者在随访期间均得到较好维持,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典型病例:a)72岁男性患者,DEXA股骨颈骨密度均值为-2.5,因“颈痛伴左上肢痛麻4年余,右上肢痛麻1年”入院,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b)72岁男性患者,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5年前行颈椎前路手术,术前骨密度T值为-2.2,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5~7。

3 讨论

3.1 骨质疏松患者的颈椎前路融合手术特点

国外一项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伴发骨质疏松者2%,其颈椎前路手术率为63.35%[3]。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为了实现牢固可靠的植骨融合,除了围手术期需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外,使用坚强、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同样重要。随着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广泛应用,Hee等报道21例伴有骨质疏松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钛网植骨并附加钛板固定,结果发现尽管可以达到95%的植骨融合,但仍有高达33%的病例出现由于椎间融合器及钛网失效导致的并发症[7]。Yan等[15]一项单中心研究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除使用钛网及动态钛板固定,结果发现神经功能恢复及术后颈椎曲度等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在融合器下沉方面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中存在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植骨融合。由此可见在骨质疏松的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在附加钛板固定的前提下,即使采用钛网植骨,虽然可能存在融合器的下沉,但是仍可以达到满意的植骨融合,提示颈椎椎间融合器在伴骨质疏松的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当然,围手术期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特点进行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必须的,并且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Wang等研究伴骨质疏松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比较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整体疗效的影响,结果证实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颈椎曲度及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可以更好地缓解上肢疼痛[16]。本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症状明显缓解,NDI、JOA等评分明显改善,且在长达3年的随访期间疗效得到较好维持,所有手术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有效维持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无一例内固定失败,说明在抗骨质疏松的前提下,椎间融合器治疗伴骨质疏松的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可以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

3.2 Zero-P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附加颈椎前路钛板固定可有效增加植骨融合率,虽然目前的颈椎前路钛板切迹已较小,但植入的前路钛板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如吞咽困难、食道瘘、甚至死亡可能,而吞咽困难程度与颈前路钛板的厚度及宽度相关[10]。如何在充分保证植骨融合的前提下,减少相关并发症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研究热点。

Zero-P系统设计同时具备颈椎椎间融合器以及颈椎前路钛板的优点。早期Scholz等人进行的人体标本生物力学测试(标本骨密度BMD均值0.5g/cm2,年龄61岁),结果证实Zero-P系统与锁定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相比,术后颈椎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随后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即使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中,Zero-P系统仍可以提供满意的固定效果,尤其可以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率[18,19]。我们既往研究结果也证实了Zero-P系统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具有以下优势:a)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b)减少内植物失败发生率;c)减少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d)减少手术创伤及时间[20,21,22]。由于骨质疏松患者以老年高龄患者为主,椎体前方骨赘增生一般较年轻人明显,而Zero-P系统固定不需要更多显露手术节段椎体上下缘,不需要切除椎体前缘凸起骨赘和附着的肌肉来放置钛板,明显减少手术创伤,节约手术时间。

另外,Zero-P在椎间融合器的基础上将前路钢板微型化,实现椎间融合并椎间固定,对于“临椎病”、“夹心椎”需二次手术者,再次前路手术时无需取出原钛板,缩短手术时间,降化内固定取出的风险,在这类病例中Zero-P有独特优势。本研究中3例患者为在既往手术融合节段的上位节段需再次手术,术中操作方便,术后疗效满意。

3.3 Zero-P系统应用于伴骨质疏松的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安全性

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伴骨质疏松的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使用Zero-P系统的大宗病例文献报道。根据既往文献中可以发现较多中国南方中老年妇女病例使用Zero-P系统的情况,如Wang等的报道(20例女性,平均年龄55岁)[23]、Chen的报道(26例女性,平均年龄53岁)[18]、Shi等的报道(7例女性,平均年龄56岁)[19],虽然这些文献中并未将骨质疏松单独提出来作为预后分析的因素,但是几乎所有病例均实现了植骨融合,且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极低,从一个侧面间接说明Zero-P系统用于伴骨质疏松的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的安全性。另外,Zero-P系统独特的融合器和螺钉的结合界面,融合器与固定板上的应力分离,螺钉一步锁定,融合器表面齿状结构提供初始稳定性;即使骨质疏松导致螺钉松动,也不会影响融合器稳定性,同时也降低融合器下沉风险,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结合本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仅有1例病例出现融合器下沉,但是在随访期间下床未进一步加重,且最终手术疗效满意。说明即使是在伴骨质疏松的颈椎病前路融合手术中使用Zero-P系统固定也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实现满意的植骨融合效果,并且短中期疗效得到较好维持。

3.4 操作注意事项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5例,男35例,女40例;年龄55~87岁,平均(65.64±3.27)岁。病因为车肇事伤25例,摔伤44例,被重物砸伤6例。根据Evans标准分型:Ⅰ型7例,Ⅱ型14例,Ⅲ型16例,Ⅳ型27例,V型11例。不稳定型骨折51例,其中合并其它部位骨折8例;稳定型骨折24例。37例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为PFNA组,属Evans之Ⅲ、Ⅳ、Ⅴ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3~8d,平均4d。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病及肺部疾病共41例。术前半小时均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38例采用DHS手术治疗为DHS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患肢制动,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骨牵引,及时用药缓解疼痛。完善各项入院常规化验及物理检查。开放性骨折给予应用抗生素静滴,如有条件可行骨折处三维CT重建及骨密度测定。询问病史以及既往史,监测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术前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肺疾病等手术禁忌证,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并请相关专科会诊,协助进行术前准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Hg,糖尿病患者除非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急诊手术外,应尽可能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实施限期和择期手术[3]。

1.2.2 手术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必要时监测血气。PFNA组37例患者取大转子顶点上端做外侧切口,以顶点作为进针点,插入导针,依次扩髓,然后在器械协助下插入PFNA主钉,再依次置入螺旋刀片,安装远端锁定螺钉。DHS组38例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外侧切口,首先暴露股骨大转子上端,打入主钉导针,置入主钉后再置入侧方钢板[4]。

1.2.3 术后处理

病情较重者可送ICU病房观察,病情平稳者返病房后给予心电监护,应用抗生素1d~5d,引流管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按时拔除。术后第二天可取坐位,加强护理,及时叩背吸痰,每天进行髋部、膝部、踝部、大腿、小腿肌肉功能锻炼,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可使用下肢弹力袜及适度应用抗凝药物。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法评分,疗效标准:优≥90,良80~89,可70~79,差<70。所有患者均经过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经过观察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1.89%,DHS组的优良率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PFNA组可以较快恢复患肢髋关节功能,具体见表1。

3 讨论

骨质疏松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是老年人的高发病,而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时又需要兼顾各个方面,因此手术整复骨折以及行内固定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既要安全简便,又要固定可靠;既要治疗骨折,又要治疗骨质疏松。因此治疗难度不言而喻。治疗目的是尽早恢复伤前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老年人由于生理机制衰退,多合并内科疾患,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措施积极治疗,死亡率高达35%[5]。因此,临床医师主张只要患者没有绝对的手术禁忌症,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各项合并症的调整及充分的术前准备也很重要,有可能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也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是否行手术治疗、何时行手术治疗。但也需注意不能盲目的一概而论。

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是PFNA和DHS两种。而DHS较早的得到临床应用,PFNA由PFN经改进而来,是AO近年来推荐的髓内固定系统。DHS属于髓外钉板内固定系统,虽然固定比较可靠,但也存在着手术副损伤较大、螺钉松动以及钢板断裂的可能性,尤其是Evans之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内、外侧骨性支撑遭到破坏,患者骨质疏松,即使术中透视可见内侧及后侧骨皮质相接触,也很难说是一种稳定的复位。况且安放于股骨张力侧的DHS是钉-板结构,需要承受较大的折弯力,抗压应力集中于DHS,易使骨折处畸形或内固定失败。另外,DHS抗旋转作用较差,手术时间较长会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加,副损伤增大,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对不稳定型或粗隆下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者应慎用或不用DHS内固定。PFN的优点为抗旋转的强度比PFN大大增强,因为近端锁钉包括了两枚自攻螺钉;手术更加规范化、副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引流量少。虽然近年来PFN技术用于固定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取得了较DHS技术更好的临床疗效。但也有其自身的缺点,比如股骨近端内植物较多导致的取钉后股骨近端不稳;主钉末端和锁定螺钉的距离太近,不可避免的造成钉尾处的应力集中,增加股骨干骨折的发生风险,以及没有很好地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PFNA不仅集中了PFN所有的优点,而且克服了PFN诸多不足之处,属于非扩髓型髓内固定,使手术时间缩短,副损伤减小。其螺旋刀片的设计使其打入时能够嵌压周围骨质,从而获得理想的锚合力,其抗旋转及成角稳定性强,防止髋内翻的发生[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PFNA与DHS比较而言各有利弊,虽然PFNA较DHS的费用昂贵,但对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能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DHS及PFNA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方法。随机分为PFNA组37例,DHS组3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12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少于DHS(P<0.05)。经过观察评分,PFNA组的优良率为91.89%,DHS组的优良率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多发病,常见于老年人,此类骨折愈合能力降低,PFNA不但能够给予坚强的固定,又允许早期下地活动,更加适合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DHS

参考文献

[1]李凡,陆海明,王秋根,等.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6):1265-1267.

[2]杨声波,陈文帅,沈伟冰.PFNA与DHs治疗2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6):35.

[3]杨兴桃.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11,138.

[4]陈欣,陈洵其.解剖锁定钢板与DHC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68-169.

[5]黄俊,纪方.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10(10):1261-1263.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2013年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 56例对照组中, 女性患者有26例, 男性患者有30例, 最小年龄不低于40岁, 最大年龄不超过70岁, 平均年龄大约是 (50.6±2.6) 岁。病程最长为13年, 病程最短为1.6年, 平均病程大约是 (4.6±0.5) 年。56例观察组中, 女性患者有25例, 男性患者有31例, 最小年龄不低于42岁, 最大年龄不超过71岁, 平均年龄大约是 (51.2±2.2) 岁。病程最长为12.3年 , 病程最短 为1.3年 , 平均病程 大约是 (5.0±0.3) 年。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别构成、病程长短、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 法

采用单纯治疗法治疗43例对照组患者: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评估之后, 给予患者西药治疗 , 如普通胰岛 素、诺和灵、格列 齐特、瑞格列奈、阿卡波塘、二甲双胍等。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1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川穹胶囊和生脉饮。川穹胶囊的主要成分是川穹、五味子、麦冬、人参, 患者每天口服3次, 每次服用3粒, 分别在饱餐0.5 h之后服用, 患者要坚持治疗8 d。2饮食治疗:患者要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多进食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医务人员要为患者制定合理且科学的饮食计划, 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3功能锻炼。患者在治疗期间要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医务人员为患者制定锻炼计划, 并督促患者完成每天的锻炼计划[1]。

1.3 疗效评 定 标准

当患者饱餐2 h后血糖不超过8.3 mmol/L, 空腹状态下血糖不超过7.2 mmol/L, 24 h尿糖定量降低了至少30%, 且骨密度增加了至少20%, 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当患者饱餐2 h后血糖不超过10.0 mmol/L, 空腹状态下血糖不超过8.3 mmol/L, 24 h尿糖定量降低了至少10%, 且骨密度增加了至少10%, 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当患者的治疗效果既不能达到显效的标准, 也不能达到有效的标准, 则可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 18.2对两组病人的治疗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用 (±s) 表示计量, 用t来验证组间数据差异, 用χ2表示对比率, 经软件计算, 两组病人的病情变化数据差异明显P<0.05, 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糖尿病合并骨 质疏松 患者的 各项 指标

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后, 空腹血糖、血清骨钙素、骨密度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比两组糖尿病合并骨 质疏松 患者的 疗效

对照组中, 治疗无效的总共有12例, 治疗有效的总共有20例, 治疗显效的总共有24例, 总有效率仅为78.6%。

观察组中, 治疗无效的仅有1例, 治疗有效的总共有10例, 治疗显效的总共有45例, 总有效率可达98.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致残率、骨折率较高, 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 在中医学上, 该病属于“腰腿疼”、“骨痿”、“消渴”、“骨枯”的范畴[2]。川穹加生脉饮具有活血壮骨、养阴的作用 , 特别是药方中的人参, 活血养血、生津止渴的作用较为明显, 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五味子能够生津滋肾, 麦冬能够清心除烦、养阴燥润[3]。诸药联合使用 , 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疗效较好。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后, 空腹血糖、血清骨钙素、骨密度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6%,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8.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较佳, 值得在临床上推荐[4]。

摘要:目的 重点探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初—2013年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采用单纯疗法治疗56例对照组患者,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56例观察组患者, 对比常规疗法和综合疗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后, 空腹血糖、血清骨钙素、骨密度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6%,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8.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较佳, 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关键词:综合疗法,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疗效

参考文献

[1]赵春芝, 娄方勇.胰岛素、阿仑膦酸钠治疗新诊断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 5 (23) :555-556.

[2]吴能沆, 陈金春, 黄建武, 等.福善美合仙灵骨葆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钙素和降钙素及骨密度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学术版) , 2012, 9 (25) :720-721.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进组及传统组, 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有不同程度腰痛症状, 下地活动和翻身受限, 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欠佳。传统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62~80岁, 平均年龄 (71.17±2.15) 岁;改进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62~81岁, 平均年龄 (70.91±2.1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椎体后凸成形术。改进组患者采取改进型椎体后凸成形术, 患者取俯卧过伸体位, C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伤椎, 用微创器械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至椎体中前1/3处, 用特制球囊器械扩张, 并观察扩张情况, 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或球囊压力增大时停止操作, 取出球囊器。应用分次骨水泥灌注方法, 1次灌注以少量粘稠拉丝期后期或面团期早期状态骨水泥灌注, 将缺损堵塞, 监视至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时停止注射, 等待凝固;2次以稀薄拉丝期早期骨水泥灌注, 在裂隙内填充及扩散满意后停止注射, 骨水泥变硬化旋转拔出套管。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的变化, 并比较手术成功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

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标准。0~10分, 分数越高, 疼痛越剧烈[1]。ODI指数:包括睡眠、疼痛、站立、行走、性生活、个人起居等10个条目, 每个条目6项, 每一项从无症状到症状严重分数依次为0~5分, 总分0~50分, 分值越高说明病情越重[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传统组比较, 改进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更低 (P<0.05) 。见表1。

2.2两组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等比较与传统组比较, 改进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凸Cobb角恢复更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3。

注:与传统组比较, aP<0.05, bP>0.05

注:与干预前比较, aP<0.05;干预后与传统组比较, bP<0.05

注:干预后与传统组比较, aP>0.05

3讨论

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为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因延迟性缺血坏死所引起的椎体裂隙样变。临床研究表明,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效果肯定, 但因椎体内裂隙样边缘硬化骨质, 导致骨水泥无法往周围松质骨组织弥散, 以致于疗效不理想, 因此, 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骨水泥在伤椎的充分扩散和伤椎稳定性的提高[3]。

通过改进手术, 采取俯卧位过伸体位, 有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骨水泥聚合分为湿砂期、拉丝期、面团期和硬化期4个阶段, 湿砂期粘稠度低, 容易扩散, 渗漏率增加。而硬化期弥散难, 骨水泥推管容易堵塞, 导致灌注失败。因随着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骨水泥硬化加快, 为了获取最佳灌注时机, 改进型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将骨水泥置于4℃下储存, 骨水泥调制时间保持在22℃上下, 以延长骨水泥硬化时间[4]。调制好骨水泥并置入骨水泥推管后, 10 s将推管口骨水泥和橡胶手套接触, 不粘手套且较为粘稠, 可竖立时, 即为骨水泥拉丝后期或面团期早期, 可用少量骨水泥先进行灌注, 将椎体缺损堵塞, 避免流动性强的稀薄骨水泥渗漏, 然后再次调脂骨水泥后置入推管, 与橡胶手套接触后出现稀薄、明显拉丝状态即为拉丝早期, 进行二次灌注, 可实现骨水泥均匀分布, 降低渗漏发生率。经分次灌注, 充分利用骨水泥生物特性, 以拉丝期骨水泥对松质骨骨小梁的均匀渗入特性, 避免节段生物力学变化和预防椎体塌陷, 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5,6]。

综上所述, 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但改进型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更好恢复伤椎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凸Cobb角, 减少骨水泥渗漏和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磊升, 吕世桥, 谭江威, 等.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真空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1 (4) :338-341.

[2]李亮, 张景林, 高洪辉, 等.采取传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真空裂隙征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创伤外科杂志, 2013, 25 (6) :535-538.

[3]李亮, 于学忠, 隋海涛, 等.伴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椎体强化后骨水泥分布模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2 (26) :4789-4796.

[4]陈景泉, 徐展望.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不愈合继发椎体塌陷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0 (1) :17-20.

[5]赵洪全, 迟金军, 张子东, 等.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发症的影像学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5, 22 (3) :318-322.

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6月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86例, 男28例, 女58例;年龄48~78岁, 平均年龄 (60.3±8.7) 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例, 初中以上57例, 初中及以下17例。均为医保患者, 并排除影响骨质代谢的其他疾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 观察组男13例, 女30例, 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 (60.2±7.2) 岁;对照组男15例, 女28例, 年龄49~78岁, 平均年龄 (60.6±7.0) 岁。两组资料比较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以上患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骨质疏松学》中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密度 (BMD) 低于年轻人峰值2.5个标准差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 包括大课堂讲课和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观察组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更强调协同护理。协同护理的责任护士由专科护士或高年资护士担任。

1.2.1 刚入院时, 由责任护士负责接待患者, 介绍入院环境及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第一印象,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1.2.2 住院期间, 除了为患者提供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疾病相关知识, 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应用、运动保健与饮食疗法、家庭护理等, 针对糖尿病患者伴随骨质疏松的程度, 进行有计划、连续性的疾病教育。更主要的是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一般由以下几种心理反应: (1) 不以为然:认为骨质疏松是自然发展规律, 不需要预防和处理。 (2) 苛刻要求:患者认为自己有糖尿病, 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出现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成分单一等情况, 致使钙摄入严重不足, 从而引起骨密度下降。 (3) 悲观失望:认为自己一直在自我管理各方面都比较重视, 但是血糖仍然控制不理想, 还出现了骨痛等并发症。 (4) 冲突矛盾:患者自觉需要改变饮食、坚持运动等, 但又缺乏恒心和毅力。针对患者具体的情况给予相关的指导, 每天与患者进行交谈, 鼓励患者表达其内心感觉和情绪, 对患者的诉说采取同感性倾听, 并给予安慰与鼓励,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护理活动, 增强其信心。

1.2.3 出院后, 针对患者具体需要提供个体化教育, 协助患者分析居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情绪、气候、血糖等情况, 为患者提供心理调适、合理饮食、户外运动、日光照射、药物的健康指导。并依据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 和不良习惯改正的过程 (先难后易) 进行电话指导, 第1个月每周电话随访1次, 第2个月每2周电话随访1次, 第3~6个月每月电话随访1次。

1.3 效果评价

(1) 自护行为能力评价:采取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5,6]进行评定, 量表包括饮食控制 (6条) 、规律运动 (4条) 、遵医服药 (3条) 、血糖监测 (4条) 、足部护理 (5条) 、血糖异常的处理 (4条) 6个分量表, 共26个条目。采用5点积分法, 5=完全做到, 4=经常做到, 3=有时做到, 2=很少做到, 1=完全没有做到。量表总得分范围0~130分, 得分越高, 表示自护行为能力越强。调查时, 先向患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及填表方法, 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独立完成填写, 当场收回问卷。 (2) 代谢指标评价: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骨密度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明显增高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代谢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已认识到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保存生命和改善器官功能, 还应重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有报道显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主要与空腹血糖及血糖控制程度有关, 经常处于高血糖状态的病情控制不良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脆性骨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出现反复骨折不易愈合而长期卧床, 产生压力性溃疡、肺部感染、继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8]。不但给患者造成身体上很大的痛苦, 而且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协同护理, 护士给予精神支持疗法, 采取有计划、有目的地个别指导,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减少了骨质疏松的程度, 有效预防了骨折的发生率, 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了家庭经济负担。

3.2 协同护理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鼓励患者与家属参与健康护理, 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财力和人力资源[9]。本文显示, 通过协同护理, 充分发挥并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使其能够主动配合饮食、运动、服药、自我监测、足部护理、血糖异常的处理各方面, 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使得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碱性磷酸酶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 在协同护理过程中, 主要是引导患者发掘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使其由被动接受健康教育变为主动学习, 使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能够应对及解决家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了个人自信心, 维护了自我形象。同时在干预过程中,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 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 更好地建立了医护与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更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林爱琴, 邢华.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 2005, 21 (3) :231-232.

[2]Enhancing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Primary Health Care.Primary Health Care:A Framework That Fits[EB/OL].[2011-07-03].http://www.eicp-acis.ca/en/resources/pdfs/Enhancing-Interdisciplinary-Collaboration in Primary Health Care in Canada.

[3]Sindhu S, Pholpet C, Puttapitukpol S.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chronic illness:a nurse-led collaborative community care program in thailand[J].Collegian, 2010, 17 (2) :93-97.

[4]Myerd K, Stoep AV, Thompson K.Collaborative card for the treatment of Hispanic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Gen Hosp Psychiatry, 2010, 32 (6) :612-614.

[5]Onozato Y, Ishihara H, Lizuka H, et al.Endoscopic suh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s and large flat adenomas[J].Endoscopy, 2006, 38 (10) :980-986.

[6]高井全, 邹继华, 杨金伟.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5) :43.

[7]冉丹丹, 邹海欣.肺癌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及其对身心状况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7, 13 (19) :1783-1785.

[8]征海华, 雷涛.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9, 5 (3) :187-189.

上一篇:助力装置下一篇:思想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