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历史课堂

2024-09-14

信息化历史课堂(精选12篇)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1

摘要:基于网络和课堂双平台利用网络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信息化是课程改革的现行趋势, 双平台中的历史课堂, 有利于落实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现有效课堂。

关键词:双平台,自主学习,学生主体性,核心素养

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 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 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化,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已成为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本校的未来教育实践, 对中学信息化历史课堂的优势和实践进行探讨。

一、双平台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双平台教学以其自由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等优势, 能够有效实现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明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将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为几个探究问题, 实行问题教学法。这样, 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历史教学往往需要借助大量的史料, 基于网络的双平台能够提供无限的史料容量, 扩大历史课堂的容量。在历史信息化教学中, 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注重问题探究过程中的知识形成, 注意课堂角色的人机转换, 学生主体, 教师辅助, 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实践中的历史双平台课堂

历史双平台课堂的开展, 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室需要安装电子白板或一体机, 学生需要配备安装双平台的电脑, 学校还须提供课堂顺利进行的网络保障。

在硬件设备完成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如何将传统课堂转化为开放式课堂?如何实现师生在课堂地位的转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深思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课堂组织过程中, 小组设置是必要条件。根据班级学生人数, 合理设置学习小组, 并注重小组成员的均衡化分配。我校未来教育班总共30人, 一般设置为5个学习小组。在备课过程, 教师通过整合课本知识, 将本课内容设置为对应数量的探究任务, 每组担任一个探究任务, 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主合作学习, 并派选发言人进行口头或平台展示。教师也可安排一个学习小组为点评小组, 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补充, 实现组与组之间的互动。

除了课堂组织形式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 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 双平台课堂也要突出开放性和综合性。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教师首先根据课标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重难点。每个探究任务一般包含3-4道问题, 由浅到深, 层层递进, 包含识记内容、教学重难点, 还须设置结合网络资源的开放性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查询网络实现知识拓展。问题表现可通过图片、文字材料、数据、视频等形式展示。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师的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 找出问题的答案, 并在平台中发布, 对于知识仍存在疑问的同学, 可在平台的“问题墙”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老师或其他同学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解答。在最后的课堂练习环节, 学生提交答案之后, 平台迅速完成结果统计,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也有具体显示, 教师可实现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了解。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 简述两则案例: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一课,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和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笔者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将本课分为冶铸技术、分类、精品赏析之司母戊鼎、精品赏析之四羊方尊和精品赏析之三星堆五个探究主题, 每个学习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合作学习。每个主题包含3个问题, 问题的设置从基础到能力,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老师所提供的材料以及查询网络资源进行回答。如精品赏析之四羊方尊这个探究任务, 包含问题有:1、结合书本知识及老师所提供的材料, 以简洁的语言介绍该青铜器的特点, 并为其写出一句广告语。2、总结欣赏青铜器的角度和方法。3、结合网络资源, 查询并简介另外一件类似的青铜精品。学生通过查询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网站, 对青铜器的知识有了全面了解, 除了课本所涉及的青铜器, 学生还认识更多种类的器物, 扩展知识层面。在此课中, 笔者对于问题的设置, 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知识和资料, 鼓励学生通过查询网络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延伸课堂含量。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宋代的社会生活》一课, 笔者根据课本的内容, 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设置教学主题, 每组承担一个探究任务, 另设一个小组为点评小组。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 每个学习小组结合书本知识, 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及上海世博会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在五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探究, 并依次向全班进行展示。服饰小组从着装的材质和色彩等角度分析当时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分工;饮食小组以南北方的地理环境、气候差异角度介绍主食的迥异, 总结百姓生活中的燃料变化, 提倡当下对能源的珍惜;居住小组介绍房屋差别, 进一步为大家介绍中国的园林文化;交通小组除了介绍课本知识, 还以宋词为切入点, 介绍当时的交通工具。传统课堂, 教师深化一个知识点需要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 通过详细的讲解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双平台教学以各组同时探究和生生互动的形式, 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潘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8) 。

[2]张敏霞, 王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 (01) 。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2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无孔不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授课方式甚至变成了上课的必备条件,否则的话就显得很落伍、很没有时代气息。好的信息技术课件以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流畅的程序,巧妙的设计,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果。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很重视这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初三历史的复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网络图,绘制表格,精讲习题,大大节约了黑板板书时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增加了习题量。

二、有利于课堂从内容到形式的丰富多彩。

传统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主要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再会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也有疲惫的时候。而课件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却大大调动、调节了课堂气氛。影像资料的使用,使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直接、感性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老师枯燥乏味的说教,更何况老师也不见得是人人都能“嘴下生花 ”。历史上的许多史实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再现。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风云、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等。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根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案的窘境。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借助信息技术导入新课,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讲《宋金南北对峙》时,我运用岳飞的《满江红》(配乐朗诵)导课,极大的诱发了学生对这首词创作背景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像这样的借助信息技术引入课题,不仅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而且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材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紧凑,过渡自然,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能不受时空的限制,随着课堂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随时都可以以各种形态展示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教学。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有时候我们不可能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但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异时异空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秦兵马俑、西安事变旧址、唐大明宫遗址等等。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了空洞的教学,而且大大丰富和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书本干巴巴的文字变得形象、生动和具体。

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历史课堂 篇3

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只有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索历史的愿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以及历史记录片、影视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结果。

二、拨动学生情感,集中注意力

变化的事物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抓住人们的注意力。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可以通过设定动画、影视等手段,化静为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如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学生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形成历史观。

在《一国两制》课件中,关于“香港回归”问题,我首先让学生归纳英国割占香港的过程,学生回顾后,轻点按钮将教学要点展示出来以加深印象,减少了板书的时间;其次简述中英谈判的成果;第三步则插播了一段香港回归的升旗录像,让学生再度体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探讨香港回归的意义。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香港回归雪洗了耻辱,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统一大业迈进了一步,并且认为台湾和大陆的统一问题一定能解决!学生那种期盼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溢于言表。这堂课的学习使学生接受了情感教育的洗礼,道德和心理品质都得到了熏陶和培养,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碰撞出了理想的火花,学生不再认为教师是在吹牛皮、讲大话,抵触情绪没有了,注意力集中了,积极主动地解决了问题。

三、增大知识容量,加快课堂节奏

历史课内容多、头绪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以通过事先储存在电脑中的板书、图形、图像、影视音乐等信息,将历史人物、事件、概念以形象化简单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在说明历史人物、事件、概念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增大了知识容量,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从而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索、掌握要点、理清线索等能力。

在《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件中,我下载了一幅世界地图,然后用动画将新航路的开辟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看到四位航海家的形象和船队的航行路线,教师少费口舌,学生轻松地跟随着四位航海家周游了世界,开辟了新航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学生纷纷要求以后多用这种形式。

四、适时检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每当新课讲授完之后,教师可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预先设计好的检测题目展示出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测试题在内容安排上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思考;在形式上除常见的选择、填空、简答题型外,还可以使用比较、讨论、判断说明、综合归纳等题型。测试题的难度应适当,对于难度不大的习题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习题,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加以引导。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4

一、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制约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1. 教师篇。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课堂教学技能单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课堂上最常见的风景是“一支粉笔两片嘴”,教师总是在重讲、精讲、反复讲中“满堂灌”,侧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主要原因是当今教育体制下学生成绩不仅是改变学生命运的法宝,而且是衡量历史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

(2)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据调查,有71%的中学历史教师从未使用电脑备课,25%的中学历史教师请别人制作课件,还有高达12%的中学历史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后直接使用。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涉及“链接”、“返回”等基本操作常有失误现象出现。此外,几乎没有教师给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学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学习不够,知识和能力更新慢,这是主要的。二是各级部门组织的多媒体教学观摩和培训太少,教师学习提升的机会少。

(3)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受旧教材束缚较大。课标版教材与大纲版教材相比体例上有很大的改动,特别是人民版教材,中学历史教师普遍感觉知识重复、零散,并且常常不能按规定课时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瓮安县作为历史老城和革命圣地,在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上有很大的空间,但是注重和研究并将其引进历史课堂的教师不到10%。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教师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且难以摆脱旧教材教学体系和教学经验的影响。

2. 学生篇。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学生对电视上的“历史剧”倍感兴趣,却不喜欢探究真正的历史。主要原因是在高考和文理分科的影响下,相当多的家长、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以将要选择理科为由,不愿意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上花时间和下工夫。

(2)信息技术素养低,不适应多媒体教学。由于受硬件设施和“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尤其是乡镇学生面对多媒体课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深感不适应,难以突破“抄—背—抄”的学习模式。

(3)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能力薄弱。据调查,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以“背”为主,尤其是以考前突击背诵为主,学生在面对历史问题时不愿思考也不会思考。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不科学的教法把历史知识教“死”了,不科学的学法把学生的思维学“死”了。

3. 设备篇。

瓮安县在黔南地区是教育大县、高考大县。但是,全县各级中学的多媒体设备严重不足,受调查的26所中学中有76.9%的学校只有1-2间多媒体教室,多媒体配备资费在5万元以下的达42.3%。同时,在多媒体设备的多样化、在硬件和软件维护方面跟不上更新的步伐,甚至有34%的学校从未更新过电脑软件。目前,全县普通中学里只有正在拆建的瓮安第二中学的多数教室装备了先进的交互式多媒体设备,装备率为91.3%。这主要在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不够,教育经费不足所致。

二、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1.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2010年7月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部分强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因此,在贵州全面实施新课改之际,各级部门应大力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建设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为进一步提高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创造条件。

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教育方式。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谈到:“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就好比母亲与蹒跚学步的孩子,无论母亲怎么讲解示范,终究要孩子自己迈步走,才能走得好、走得远。所以,历史教师要把“牵着”学生走路变为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自己走。

3.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在高考指挥棒下,学生成绩是教学有效性最好的体现。所以,历史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要把握好资料的“量”,不能贪多,教学流程要清晰明朗;要把握好上多媒体课的“度”,对哪些课更适合用多媒体教学必须胸中有数。同时,要善于结合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强化训练教师的表达能力,以便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迅速而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习兴趣的持久是历史课堂有效的关键。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直观、动态、教学信息量大等优势,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电影加以剪辑并引入历史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其背后的历史真相,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持久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并通过随堂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将持续研究以期找到更适合、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5

情境教学是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并促进其个方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贯彻和运用情境教学呢?当然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是很难实现的,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

一、利用客观真实的史料,再现历史情境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它能真实的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史料包括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如讲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当时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因此在教学中我引用了《一天等于二十年》这一歌谣:“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下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歌谣来自民间,真实、形象的再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

在创设历史情境方面,历史影视及音乐因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善加利用。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我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的对比,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学习热情被激发,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我要学生搜集了不少革命歌曲,如《长征组歌》、《南泥湾》、《松花江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三、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活历史情境

历史是无法返回的,学生无法对他进行直接的观察,教师应尽量通过生动形象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历史。通过讲述,要让学生似乎听得到几千年前 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震臂高呼,看得到万里之为法国吗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

教学语言要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做的通俗易懂。教学语言还要抑扬顿唑,充满感情色彩。另外,还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如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这有助于加强口头表述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历史情境

历史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浅谈 篇6

一、备课运用预测信息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预测信息,即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单元基本特征、每节课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课堂目标检测练习,预测出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根据以往教学所获得的经验,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际出发,优化教法,注重扶、引、放、收,巧妙安排历史课堂结构,引导点拨恰到好处。这样,既能让教师将学生可能出现的失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游刃有余,又可以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与契机。

二、信息反馈必须及时

信息反馈贵在及时,否则时过境迁,作用就会太大减弱。如将学生做过的作业或试卷放置很久才去讲评,讲解时学生早已忘记做题时的感觉,一些错误的认识经过时间的沉淀也可能已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形成定势,进而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因此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就会对后续教学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及时进行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三、信息反馈务必真实

真实,是信息反馈的生命。有的教师上课,讲完某个知识点后总爱问学生懂不懂,学生都回答懂了,但这个信息极有可能是不真实的。作为教师,在进行信息反馈时要注意联系多方面的实际,力争做到客观有效。面对几十名学生,不易了解每个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若想得到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反馈信息,教师就必须要注意反馈好、中、差各层次学生的接受情况,而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减少麻烦,就一味地提问好学生,冷淡中、差生,这样往往会欲速则不达。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反馈信息,当学生有了失误时,教师要指点迷津,矫正补救,帮助学生克服弱点、树立信心,发挥信息反馈的真正效用。

四、信息反馈要多渠道

要获取学生学习历史的真实情况,掌握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进行:

1.表情反馈。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反应。例如在讲授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时,许多学生的眼神是迷茫的,这表明他们没有领会教师输出的信息。这时教师应放慢讲授速度,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以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2.语言反馈。教师针对学情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掌握反馈信息,也可让学生当堂讨论质疑,或用批改作业及试卷、课后交谈等方式掌握反馈信息。

3.活动反馈。寓历史教育于活动中不失为掌握反馈信息的一种重要而必要的策略。通过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办历史小报、展览图片邮票、参观当地文物古迹、排练历史知识小品、制造简单的文物模型等,使课堂内外衔接起来,既反馈了信息,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分析、判断、表述、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历史教学信息反馈也体现了同样的道理。历史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系统归纳反馈信息是不够的,要“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调控,使学生从完全接受教师的反馈逐步转变为进行独立的自我反馈,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历史”为“会学历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将训练中出现的失误填入每次一式两份的错题集中,并及时对比总结,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六、反馈信息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当代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自我意识较强、渴望被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在反馈信息时与学生平等相处,诚恳地和学生一同探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当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受阻时,教师应耐心引导、鼓励他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在反馈信息时,教师应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鼓励、赞扬,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多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不断摸索, 认真总结, 以下就从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三个心得, 以供各位同行探讨。

1 借助多媒体, 实现历史情境再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四个一”:一个老师, 一张嘴, 一根粉笔, 一块黑板, 多年来一贯如此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难免心生厌烦。部分学生排斥上课的情绪甚至伴随着上课的铃声而产生。 如何改变单一的文字讲述而产生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已成了当前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时情境教学,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就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通过声、光、色、形等因素综合起来, 为学生营造一种历史情境,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历史场景, 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甚至可以诱发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走进历史”———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这就达到了调动学生心、眼、耳和脑等功能的作用, 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而这种情境教学方式就可以起到“又学又思”的效果。

举个例子, 在讲授“抗日战争”内容时, 我分别选取了《九一八》爱国歌曲, 《南京! 南京! 》和《东京大审判》等著名的抗日爱国影片资料片段。让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暴行有了更深 刻的理解,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贡献有了理性的思考, 对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有了更高的敬仰。在掌握知识体系的同时, 熏陶了学生的三观。达到了“通过历史学习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

2 组织课堂辩论 (讨论)

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相比, 高中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具有系统性, 对人和事的理解更理性化, 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 甚至还可能出现对某些传统观点的“质疑”。如何合 理、科学地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 这是每一个高中历史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我适时地引进了课堂辩论, 这一能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引爆头脑风暴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分小组定正反方进行辩论, 也可以就某一确定主题进行自由发表意见的讨论 (如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评价) 。但是无论哪种形式, 讨论的问题应该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疑点。

现代的图书馆网络系统为学生搜寻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组织讨论过程中, 学生可以进图书馆、博物馆通过上网查找, 广泛收集相关材料, 进行充分准备; 另外指导学生要依据历史事实, 但却不拘泥于传统观点, 鼓励他们立足史实又敢于“怀疑”权威。在讨论现场, 先是让学生自由分组, 自由发表观点, 然后每一个小组指派一个代表, 做本小组的总结发言;然后, 就开始全班的自由讨论阶段了, 全班学生可以对某个观点进行质疑、反驳, 也可以对自己支持的观点提供更有力、更充分的论据。大讨论过程中, 要尽量营造一种让学生能完整、自由阐述自己观点的轻松环境, 培养学生思维拓展、临场应变和独立思辨能力, 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对该问题有更深刻的分析和更理性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 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主题, 要以辩证历史唯物史观来看待人和事, 不要偏题, 不要跑题, 更不要一味情绪化地“钻牛角尖”。以我组织过关于“我看太平天国”的讨论为例, 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既不要“神化”, 也不要“妖化”, 要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看待, 这样的讨论才能有效而且高效。

3 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外, 我还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选择重点问题作为论题, 指导学生广泛查找资料, 甚至可以适当向学生提供几个思考方向供参考。

撰写历史小论文, 主要在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和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 达到锻炼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所以, 除了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之外,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 根据所想、所感, 写出“史海拾贝”、“读史偶得”等小文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要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 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 要强调立足史实, 独立思考, 还要发散思维, 选取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同时要做到选题新颖, 不要墨守成规。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为例, 在明确“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前提下, 可以让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找出“打开国门”后, 在对旧势力摧毁的同时, 也给中国带来了进步的东西。

撰写小论文, 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善于在辩论 (讨论) 会上用言语表达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很好的阐述观点的机会。所以, 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小论文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认真批改学生的小论文, 选取一定数量的好文章予以公开并嘉奖, 有条件的学校, 还可将小论文的完成质量和学生的学期成绩评定相挂钩, 以此来激发学生完成小论文的热情。小论文的撰写我一般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来完成, 关键在于组织得当, 引导合理, 以促进学生思考, 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 .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8

虽然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教学这一举措能够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时候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有一位教师在上“冷战中的对峙”一课时,把有关冷战的所有的知识点都打在了课件上,包括背景、含义、表现、实质、影响等,以及每个知识点相应的图片、文字、史料,还在课件里加入了四个视频资料,这样总共加起来这个课件达到了40多页。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容量过大,整堂课就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眼花缭乱根本无法跟上思路,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这不是个别现象,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先选择教学媒体,然后再去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就变得本末倒置了。

(2)画蛇添足,生搬硬套。有的教师完全用现代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把可以在课本上找出的简单问题堂而皇之地写在投影上,把可以写在黑板上的知识提纲也照搬照套到课件上,这样的运用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甚至有的教师还把与本节课不是十分贴切的资料也在课堂上展示,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在观看完相关的资料之后,不知道用处何在,只是觉得挺热闹而已。教师的这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往往使学生摸不到头脑,甚至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

(3)轻视抽象概括,忽视思维点拨。这是目前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所遇到的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上的运用,目前还停留在简单的演示或者是展示的层面上,缺乏加工和再创造,轻视抽象概括,忽视思维点拨。所用的资源不能和重点内容重点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能启发思维,缺乏实效性。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老师没有确立“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需要与课堂教学创造性地整合”这样的一种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简单化倾向,不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学生的需求等等一些实际的情况。

二、解决的方法

(1)合理设计,层次分明。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的内容时,首先请同学结合屏幕投影的画面来给大家讲一下《九色鹿》的故事,然后老师介绍到:“这三幅美丽的图画就出自于敦煌257窟的精美壁画,接下来请同学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敦煌的资料一起欣赏一段有关敦煌的视频,边看视频边思考敦煌的艺术价值是什么。”视频中丰富清晰的壁画、悠扬的乐曲与适时的解说使学生体会到了敦煌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了古人的伟大创造,最后学生归纳为“敦煌艺术是隋唐艺术的一个缩影,是一座瑰丽的艺术宝库”,“对敦煌艺术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等。在这堂课中信息技术可以说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从看图讲故事到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以及进一步归纳得出敦煌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做到了层次分明、结构清楚。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全盘考虑,整体设计。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使用,都应当紧扣学习主题和重点内容,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性。

(2)加工创造,突出重点。一位教师在完成“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的新课导入之后,介绍到蒙古族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汉族有一定的差别,在元朝以前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请学生看视频。视频介绍了蒙古族的发祥地、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状况和各部落间的斗争,是教师精选若干段视频、图片、背景音乐,根据教学要求进行重组加工,配以解说制作而成的。这种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不但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营造出历史氛围,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使得教学节奏明快而紧凑,教师在课堂上也能留出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当缺乏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的时候,教师应该有能力对资料进行搜集、筛选、重组和加工,使之更加符合教学要求,从而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3)有效互动,激发火花。由于没有生活在科举考试的那个年代,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科举考试的形式,一位教师在“科举制的创立”的课堂上制作了一个唐代科举考试的抢答小游戏,在导入新课后首先进行考前热身,让学生带着投影上有关隋唐科举制内容的六个问题,认真仔细阅读科举制的诞生和完善两个子目,然后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演示唐代科举考试的过程。从投牒自荐到州县考试再到省试和放榜,其中学生在州县考试和省试的环节被老师分成两大组对科举制相关内容进行抢答,学生为了“中榜”积极应答,你追我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课上通过互动游戏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寻找答案,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参与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的新知,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为下面进一步分析科举制的影响作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铺垫。

教师更新教学技能,锤炼书本知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把书本中没有的故事、视频、图片创造性地搬上屏幕,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需要把书本中的重点知识提炼出来,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更好地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去感受所要学习的知识,并能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变照本宣科为情境体验,有效地实现人机“对话”,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协调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信息技术虽然能够变抽象为具体,但是它却不能代替老师的语言、教态、板书的变化所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综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它们的优势互补,提升教学的整体功效。

其次,课件设计要考虑实用性原则,突出重点。课件一定要简明清晰,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字体也不能太小,版面不能过于花哨,视频也不能太长,每一设计都要考虑到它实际操作时所应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最有效的信息,从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

第三,教学设计注意主体性原则,注意“留白”。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运用多媒体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介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留出适当的“空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通过积极思维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9

一、信息技术有助于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 强化德育功能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众所周知, 历史学科讲述的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曲折发展的历程, 其内容极其丰富,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等, 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 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如何把枯燥的历史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老师们一直比较棘手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 凭借其容量大、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等优势就把这一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从而促进课堂高效。我在教学中经常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焦点问题为切口, 联系历史, 强化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同时为加深理解现实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执教《鸦片战争》时, 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成果展示给同学门, 这样学生从直观的材料就能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的落伍了, 不仅填补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盲区, 加深了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 形成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和奋发图强信念, 同时放眼世界的国际意识也会增强。

二、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课堂高效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好奇性, 乐意接受新事物, 容易吸收新知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影视资料、自制动画、文物图片、地图等显示某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人物的形象等内容, 为历史教学营造声、像、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 使教师原本枯燥的讲解、干巴的历史概念活起来, 生动而迅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形成感性认识, 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如我在教授《日本无条件投降》一课时, 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幅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某些片段,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 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多媒体教学中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 优美动听的声音, 色彩鲜艳的图片, 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促进课堂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 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促进课堂高效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 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 学生感到陌生, 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 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声为有声,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 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 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如讲“三国鼎立的形成”内容时, 对于赤壁之战交战双方进退路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 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并配以声音讲解, 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 从而突破学生难以树立空间概念这一难点。

四、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践行时有一定的约束和阻碍, 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能更好地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高昂兴奋的状态;能有效创设历史情境,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再加之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适时点拨, 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极佳的平台, 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快速提高。

五、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 促进课堂高效

历史学科知识是过去的事情, 它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 记忆容量大。理论研究表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 只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 能记忆25%的内容;但同时调动视觉与听觉就能记忆65%的内容。我们的学习所得有94%左右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而来的。也就是说, 通过多种感官用多种信息形式向学生提供信息, 是最好的传达方式。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历史,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它通过剪辑了的电影电视画面、动画画面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 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例如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播放纪录片《邓小平》片断, 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 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 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能力。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10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是现代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运用信息技术的声像效果, 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内心体验, 引起情感共鸣, 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熏陶,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媒体技术, 通过大量的地图、图片、表格以及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 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 为学生营造恰当的历史情景, 再现历史场面, 增强真实感, 让学生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 引起情感共鸣, 从而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例如, 在讲授“红军长征”时, 播放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作为引课, 在听诗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会带着疑问主动转入阅读教材, 寻找历史, 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在初中历史传统教学中, 概念、结论、规律这些抽象的知识, 都是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 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发展。如“九一八事变”一节, 可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并且播放这样几个镜头:东北抗日义勇军奋勇抗敌, 血洒疆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命令的原文;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后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画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短短半年东北全部沦陷?为什么蒋介石不抵抗?为什么东北人民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学生依据历史情境, 联系镜头, 积极进行思考, 得出结论。通过不断的思考,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11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从学科的角度出发,着眼点是解决本学科的难题,体现本学科的特色

(一)扩大信息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的难题之一是信息来源单一和教学方式呆板。网络上有广泛的信息源,让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上网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与合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其优点是:给学生以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减少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和课本的依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培养了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接触了更多鲜活的多样性观点,锻炼了与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等。

(二)改变信息呈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也是历史教学面对的难题之一。信息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音像资料的播放可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境,亲眼目睹当时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历史地图上的行进路线和事件发展态势可以动态展示,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发展过程;散乱的知识点可以整理成立体的结构图示,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开辟历史“第二课堂”,扩大学生视野

学生学习本来就是多渠道的,其中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选择一些历史影视作品和可看性强的历史实况纪录,课外组织学生观看或租借给学生在家庭电脑上观看,并组织观后讨论。第二课堂的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学习模式的探索

(一)学习模式的提出

在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学习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所以可提出以学为主任务驱动的历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教师:创设情景→任务呈现→启发指导→激励求新

学生:进入情景→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反馈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历史学科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按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处理分析,用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连同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进入情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评价讨论。

(二)学习模式的实践

现以初中中国历史教材第一册第八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为例具体介绍这种模式。该课的学习程序为:

(1)展示情景,让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电脑屏幕出现本课文艺作品为背景的画面,课文标题出现时配古朴的音乐。

(2)任务呈现,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任务A(诗歌与散文):在课件中了解三大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简介,欣赏唐诗名句,拷贝出最喜欢的与大家分享。

任务B(书法和绘画):

①按照课件提供的素材比较王羲之行书、魏碑、颜体、柳体的书法作品(也可自行搜索相应的网址进行下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书法,为什么?

②查找“画圣吴道子”,下载其作品,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其“吴带当风”的风格。

任务C(石窟):在本课课件中或因特网上查找敦煌莫高窟的资料,了解他的过去、现在。下载一些优美图片与大家分享,并就它未来的保护提出你的建议,课后把它整理成一篇小论文。

任务D(制表):设计一张表格,把课本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反映在表格内。

(三)教师启发指导,激励求新

学生完成任务、交流反馈。教师通过电脑巡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指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新见解。学生学习中可结伙伴、找对手,在竞争中完成任务、提交作业。完成任务后进入本课预先设立好的论坛,在教师监控下进行交流讨论,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入高潮。

(四)师生共同评价讨论,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

最后教师把学生在论坛上提交的作品(诗、书、画、石窟、作业)投影出来,师生共同分享、欣赏、讨论、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

三、整合带来的变化

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后,计算机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里听、说、读、写、议、练、辩等学习方法得到整合和提升。在这样的一个包括课件、地图、音像、文字资料、计算机处理等在内的立体网络里,学习方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互容互补。在这里,学生可以回答问卷、制作图表、参观访问、搜集信息、审视资料、比较判断、论证课题。在这里,学生可以打破位置空间的限制,自由的选择学习伙伴,商讨、辩论、竞争、协作。

信息化历史课堂 篇12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1.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历史课堂后,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授课过程中, 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 包括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 优美动听的声音, 色彩鲜艳的图片, 生动的文本文件等, 给学生提供或设置历史场景, 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历史, 并把他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真正变成历史的主人,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我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中, 制作了一幅秦、韩、赵、魏、楚、燕、齐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 七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 统一天下的过程, 配上雄壮的背景音乐, 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 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学生如临其境。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引发出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 学习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 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大大提高了。

2.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更好地突出了重点, 突破难点, 加深了对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知识距离学生是遥远的, 单靠传统教学方式, 很难让学生理解。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进入课堂, 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使学生更具体地, 直观地感受到一些感性的材料, 使枯燥的历史概念直观化, 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 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 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 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 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既加深了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认识, 又便于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3.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创设情景,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 可以点拨规律和方法, 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 喜欢就事论事, 对于较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 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 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探寻规律、启迪方法。如我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 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 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 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 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增大了课堂容量, 增加了学生信息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 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并且字迹工整美观, 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 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 信息量增加约20—30%, 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 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 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5.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使历史再现, 加大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动人。授课中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刻挖掘历史所蕴涵的思想素材,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在与历史的直接“对话”中, 心灵受到震撼, 情感得到真正的陶冶。如我在讲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时, 我补充了一些儿历史图片:砍头、杀人取乐、杀人比赛、活埋等图片, 这些血淋淋的场面让学生触目惊心, 加强了对学生的视觉感官刺激, 然后播放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的片断, 这些活生生的场面, 使学生认识到日军的凶狠残暴以及法西斯的丑恶嘴脸, 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加强了情感教育, 从而使学生产生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历史课堂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切忌一味追求教学材料的数量, 教学密度过大, 屏幕切换过频。繁多的资料只能使学生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多余的动画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时间在这些因素的白白流逝, 教学的重点、难点未得到解决, 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直接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 在多媒体演示教学中,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上一篇:高职思政课下一篇:配置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