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途径

2024-09-03

问题途径(精选12篇)

问题途径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来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创设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兴趣呢?下面我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景

讲故事生动、感染力强,在数学教学中用讲趣味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问题的不断探究和深入的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便于他们对信息的存储和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在数学中不乏有趣的事例。

如在教“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我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说完题目,高斯稍加思考就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地挨个相加呢。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我再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创设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创设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复习“方程和不等式”知识时设置问题:五一期间,两位教师计划组织若干名学生旅游,联系了报价均为每人500元的甲乙两家旅行社,经协商,甲旅行社两名教师全额,学生七折,乙旅行社教师和学生都八折。如果你是组织者,你如何选择旅行社?

旅游花钱多少,决策是关键。本题联系生活,可用方程、不等式的知识解决问题,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生动性等特征,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要善于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中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巧妙设计旧问题的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在学习《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时,考虑到学生已掌握同底数的幂乘法及除法法则的意义,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1)填空:

(2)将以上四个式子表示成除法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后四个式子的特点和规律,顺利引入同底数的幂的除法的法则。这种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和转化去创设问题情境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认知期待,使学生应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四、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教师不但要善于释疑,而且要善于设疑。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矛盾焦点上,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从而积极主动学习。

如在“复数概念”的引入教学中,我设置问题:

此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的和是负数呢?学生不知,此时课堂就像炸开的锅,有的跟同桌讨论,有的翻书找答案,有的双眉紧锁在沉思,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自觉积极地开展了探索活动。

五、通过动手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学习数学,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性直接经验,让数学走进生活。

如,讲授椭圆的概念时,我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长度为定长的细线,根据要求画出点运动的轨迹。

然后提出问题思考讨论:(1)这些点有何特征?(2)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3)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4)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最后我揭示本质,给出定义。这样,学生经过了感性认识———分析思考后,对椭圆定义的实质掌握得很好,不会出现忽略椭圆定义中的定长应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错误。

六、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许多条,远不止上面列举的这些。办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个“问题”意识,要有创设问题的机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学生改变数学“枯燥、单调、抽象”的认识,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参考文献

[1]林光来.问题情境创设的几个案例.数学通讯, 2008.

[2]梁卫宏.创设情境, 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数学教学研究, 2009.

[3]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教育出版社.

问题途径 篇2

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忽视生态途径

“三农”问题的解决,已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决策部门有他们的许多措施和政策,学者们有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策建议。从生态的角度看,“三农”问题也是一个生态问题。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可缺少生态的方式。

——农民问题:一个严重的人口生态失衡问题

“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问题。因为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和出发点。我国的农民问题最关

键的是农民人口太多,打破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引发了很多的问题。首先,农民人口太多引起农村耕地资源人均严重不足。人多地少的问题就是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环境与消费者和生产者失衡的问题人口作为消费者的数量太大,非生物环境与生产者相对太少,因此,造成“三农”中农民和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使“三农”问题自身比例失调,因而引发“三农”问题。其次,农民人口太多造成农民在农村就业压力巨大。有些地方的农民只有几分责任田和几分自留地,一年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有力没有地方使,由于收入不高,只能维持一般的温饱,造成农民劳动力巨大的浪费。其三,农民人口太多,还使农村稳定问题严重。

——农业问题:生态破坏造成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由于生态的破坏,每年都有局部的洪水和局部的旱灾、虫灾,加上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最

终都将降临到农民的头上——农业歉收甚至完全失收,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在农业生产条件正在日益恶化。

首先,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在日益变坏。农业生产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或减少产量,或降低质量。增产不多,甚至要用高成本才能维持原来的产量,致使农业的增产问题日益严重。其次,生态的破坏引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局部的灾难在我国从没有间断过,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据专家估计远远超出了农业的增长。再次,生态的坡坏使农业的生态链被损害,影响农业的收成。森林砍伐、草地破坏、杀虫剂的过度使用、化肥的滥用,已经使土地的生产能力在日益退化,这需要生态的长期恢复和环境的逐步优化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同时,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的生产活动存在巨大的危机。——农村问题:生态制约不可持续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土地等资源的可持续,但是,我国农村的生态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所以也是一个生态问题。首先,生态失衡使我国农村的资源正在日益减少,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农村的耕地资源正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中锐减。我国现有近1亿农民工和4000万失地农民由于土地资源缺乏而加重农村问题。据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的统计,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为亩,到减少到亩,七年间竟减少1亿亩。同时,农村的其他资源也在日益减少。其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其三,生态问题也威胁我国农村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生存。

我国当前的许多农产品由于生态问题而被拒绝在国际贸易之外,我国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就不能参与世界的贸易竞争,这不仅会使农村的发展受到

阻碍,而且会使我国农村在竞争中被挤垮

——生态方式:标本兼治求解“三农”问题

由以上得知:“三农”问题是一个生态问题,那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用生态的方式。只有生态方式,才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标本兼治的方法。

其一,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在农村,必须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出发,切实维护农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坚持农村、农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发展观。其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生态农业既是人类的自然需要,也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是生态化的,人类社会也只有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发展自己和使自己幸福。其三,以生态的标准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为解决农村的就业压力、缓

剖析典型问题 优化解决途径 篇3

[关键词] 问题;推导;思想;实际;典型;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分析问题的本质,都有其根源和缘由,教师要抓住问题的根本,从学生出发,采用相应的策略去解决,并让学生学会分析、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学生的这些问题可能是知识处理方面的,也可能来自心理层面. 无论何种问题,都会对最终的数学学习效果造成影响. 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与总结归纳还没有具备完全成熟的应对能力,出现学习问题时难免手足无措. 为此,教师们便需要从旁积极介入,从思想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带领他们走出学习困境,迈向新的进步,更要引领学生积累方法、总结思想、提升能力.

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有效克

服畏难情绪

数学学习进入到初中阶段之后,一些疑难复杂的问题逐步开始显现,这也触发了我们将要谈到的第一个学习问题——畏难情绪. 从前的学习过程,大多是以轻松、有趣的内容为主,学生很少在数学学习当中感受到对思维的考验. 而进入初中之后,这种情况出现得愈发频繁了. 面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觉得手足无措,找不到解决方法,或是经常会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出现错误. 所有这些,都从心理上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打击,畏难情绪由此出现.

例如,在对二次函数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抛物线y=ax2+bx+c(a≠0)关于x=1对称,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且AB=4,点D(2,1.5)在抛物线上,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2(k≠0),O为坐标原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l平分四边形COBD的面积,求k的值;

(3)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抛物线与直线l交于M,N两点,那么,y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P,使得k无论取何值,直线MP与直线NP总是关于y轴对称?

在这个由浅入深的问题解题引领下,学生的思维也逐步走向深入. 且在这种梯度解题的搭建下,思维提升的难度也小了很多.

畏难情绪的出现,直接阻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自信心的形成.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势必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每况愈下. 因此,想要将数学教学实效提升起来,解决心理问题是根本. 所以,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专注代数推导训练,有效避免

计算错误

教师除了要从心理方面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畏惧,还要分析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会畏惧数学问题. 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数学问题难度过大. 既然难度较大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困难无助,而这种难度层级的问题又是教学所要求的,所以,教师需要从复杂问题的呈现方式上想办法,为高难度的问题设置层级、阶梯,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加以接受. 这样既能满足部分基层薄弱学生的需要,又能在渐进式推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思维方法、思维技巧,何乐而不为呢?

“这道题明白吗?”“明白. ”“那为什么还会出现错误呢?”“算错了……”相信这样的师生对白,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并不陌生. 明明清楚知识内容以及所要用到的解题方法,却由于具体计算当中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问题解答归为失败. 这样输在细节上或是输在最后一步的现象,让很多学生觉得很冤枉. 计算错误可以说是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出现的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了,必须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并着重加以解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计算错误的现象虽然在初中数学学习当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却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大家总是将这个问题归咎于粗心或不小心. 然而,计算错误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学生对于基本规则与公式掌握不到位,以及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无法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这对于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讲都是大问题. 看似简单的过失,其实是由于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所引起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纯代数角度的计算与推导的训练,必须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必备环节,让学生能够时刻关注、熟能生巧.

及时提炼思想方法,有效整理

混乱思维

随着复杂问题数量的不断增加,清晰合理的数学分析思维便显得尤为重要. 它让学生面对多种数学元素以及数量关系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地将问题准确解答. 因此,教师们不能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来要求学生加以掌握,还需要将视野放宽,拓展到对思想方法的关注之上.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面对各类测试当中的各种问题都能处变不惊. 然而,这也正是当前初中生在数学问题处理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没有建立或形成一个有效的、有序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平面几何的学习当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道习题:如图2,矩形ABCD被两条对角线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 已知这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之和是86,且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3,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路比较巧妙,既然要求的是矩形的面积,则只需要求出AB·BC这个整体的值即可,无需将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求出. 这样一来,求解过程一下子简化了许多. 对于这种整体思想的运用,笔者也在问题解出之后向学生进行了分析,大家表示受益匪浅.

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阅历毕竟尚浅,如果没有教师的从旁引导,很难自觉主动地跳出具体问题的包围,对思想方法进行提炼. 所以,要想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清晰,教师的明确启发很重要. 当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方法被提炼出来之后,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原来数学问题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凌乱,而是万变不离其宗,许多问题是一种思想的灵活多变,一种类型的变式换位. 虽然问题出现的形式不同,但究其内核,所考查的思维方法不外乎那么几种. 找到了这些方法,便可以轻松分析疑难多变的问题了,数学学习也瞬间轻松了不少.

切实回归生活实际,有效彰显

学科价值

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当中还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走不出课本,不会学以致用. 数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理论绝不是数学的全部. 纵观数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来都是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以数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然后再将研究结果投入到对实际生活的指导当中去. 因此,我们对数学理论进行学习,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把数学学“死”了,这并非我们所要追求的. 立足于这个典型问题,也就对教师们提出了勤于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要求.

例如,学生学习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后,笔者请大家试着解答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千米. 3小时后,两人之间的距离为3千米,再过2小时,甲距离B地的路程是乙距离A地路程的2倍. 求两人的行进速度.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马上反应出要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式来求解. 随着分析的深入,大家发现,3小时后,两人是否已经相遇,会对应完全不同的结论. 于是,大家区分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组,求出了正确答案. 大家意识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是需要仔细思考的,只有将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全面,才能完全准确地加以适用.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应当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一个常规性动作,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意识的树立. 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阐释理论知识,让学生顺畅地理解数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使之能够自主地拓宽学习视野,将知识学“活”.

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可谓多种多样.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要做的是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将典型问题提炼、总结出来,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提纲挈领地解决周边一系列问题. 教师们还应当意识到,这个解决问题的工作并不是偶尔为之的,而是需要将其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来完成. 也就是说,通过日常教学当中的观察,一旦发现问题,便马上引起重视,当确定了一个典型问题后就应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处理,不让任何一种学习问题困扰学生过久. 只有时刻保持这种查缺补漏的警惕意识,才能让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在坚实完善的基础之上稳健提升.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途径 篇4

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延伸地带,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21%, 全县总人口72.6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66.99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92%。阜蒙县属于辽宁省贫困县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除水资源短缺外, 因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而引发的骨质疏松、尿道结石、儿童大门牙、心脑血管硬化以及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发病率高, 波及范围广。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使农村饮用水源短缺、水质不达标问题日益加剧, 不仅使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 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多年来, 通过实施基本饮水井工程和防氟改水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截止到2005年全县饮水安全人口35.74万人, 大牲畜7.69万头, 占农村总人口的53%;尚有31.25万人饮水未达到标准, 占农村总人口的47%, 其中饮用氟含量超标水0.65万人, 引用苦咸水6.94万人, 饮用污染水1.66万人, 水量不达标12.83万人, 用水方便长度不达标2.43万人,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6.61万人, 其它水质超标0.13万人。

县域由辽河和大凌河两大水系控制,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26亿m3, 可开发利用量3.07亿m3, 目前以开发利用量1.388亿m3, 占可利用量的45.2%。依地下水资源和水质不同, 全县划分为5个区:

⑴县域的西北部、南部地区, 地层岩性多为岩浆岩, 其含水和储水条件差, 多为裂隙水, 单井出水量在10~30m3/d。该区的水质条件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水不安全问题只要是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⑵县区的中部属细河流域, 是工矿企业集中地区。地质岩性以变质岩为多, 地下水较丰富, 天然水质大部分满足饮用水标准, 局部地区含氟量超标。但由于细河受城市排污影响, 地表水严重污染, 化学需氧量 (C O D) 平均值和生化需氧量 (B O D) 平均值分别为433.0mg/L和156.8mg/L, 是地表V类水质标准的10.8倍和15.7倍。河水入渗造成沿岸乡镇饮用水质下降。另一方面, 由于煤炭开采抽取大量地下水, 使地下水位下降, 造成人畜饮水量不足。

⑶县域东部地区, 地形低洼易涝, 地质岩性以变质岩为主, 有部分地区为岩浆岩, 地下水十分丰富。受地形、土壤条件影响, 地表水排泄能力差, 局部形成闭塞、半闭塞洼地、死水泡子等, 是阜蒙县重点氟病区, 地下水含氟量多在1.5~3.5mg/L之间。同时该区也是苦咸水富集地区, 碳酸钙含量大于450mg/L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大于1000mg/L, 碱含量超标。

⑷县域内由于铁矿、金矿的开采, 排放废水产生地下水污染, 形成部分地区饮用水铁、锰、铬等元素超标4~10倍, 水质不达标。

2 评价指标

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的, 即视为不安全。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L为安全;不低于20~40L为基本安全。

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 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3 措施与对策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 国家水利部已将其列入了农村水利第一要务。结合阜新实际, 要按照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 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的力度, 提高饮用水水质, 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因此, 必须从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以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程。

3.1 统一规划, 保护水源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制定分阶段实施目标, 人口集中、缺水严重、水质超标严重地区优先解决, “十一五”期间解决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到2015年在阜蒙县农村基本消除饮水安全问题。

在水资源分配利用上, 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安全用水的需要。合理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 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生产活动, 清除污染源。防止超采地下水, 确保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

3.2 政府协调, 多渠道筹资

各级政府作好与饮水安全相关的水利、卫生防疫、环保等部门协调工作, 为工程建设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基本生存条件, 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 在资金筹集方面, 按照中央、地方和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 在上级政府扶持引导下, 收益农户力所能及的投劳投资, 同时要引入市场机制, 吸收社会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仅要用好国家补助资金, 还要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渠道, 按谁受益, 谁投资的原则, 依靠群众, 依托社会, 融合企业,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增加社会投入。

3.3 合理选择供水工程

根据阜蒙县自然地理条件, 境内多为季节性河流, 年内大部分时段河道干枯, 现有库、塘工程多数远离村屯, 供水管路铺设和水质净化所需资金投入较多, 因此, 引水水源利用地表水的潜力大, 应以打井开发地下水为主, 井型以干砌石井、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沉井为主, 井深25~35m。

对于供水范围大、人口多、水源较远、高差大的供水区, 采取自来水供水到户的形式, 调压设备以修建高位水池或安装恒压供水设备 (微机) 为主。对于供水范围小、人口少的村屯, 采取集中供水点的方式。地下水源经技术部门检验附和饮用水标准的, 不可设水质净化设备。

利用地表水源的, 必须进行水质净化, 安装自来水, 供水到户。

摘要:阜蒙县农村饮用水源短缺、水质不达标问题严重, 因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农村人口发病率高, 波及范围广。通过实施基本饮水井工程和防氟改水工程, 采取统一规划, 保护水源, 政府协调, 多渠道筹资, 合理选择供水水源工程等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问题途径 篇5

一、“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二元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是“三农“问题的政治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之间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过分悬殊。长期以来,中国的城乡体制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户籍制度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人为的把农民拒绝于城市之外,把劳动制度分为农民和工人,让你们供养工人;把工资福利制度分为可享受福利和无福利保障的两种人,把农民拒绝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等等一系列所谓的城乡分割制度。这些制度体现为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由此带来农村现代化程度低,经济封闭落后,带有浓厚的传统特性。同时使得70%的劳动群体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现在无论是城乡经济还是农村经济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社会更关注的是怎么样解决和提高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变本加厉的推行“以农哺工”政策,以保证城市人的利益,似乎农民的生死与国家利益并无紧要关系,这样一个理念这样的政策,自然而然的就会造成如今的“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局面,其主要根源在于中国的城乡政策的极度分割局面所造成的,这种政治的原因造成了对农村经济的歧视,可想而知,由此发展,农村的经济永远只是一个帮助城市经济发展的副品,中国的经济也就不可能做到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政策的不合理性。

(二)“重工轻农”的思想

我国“三农”问题的经济根源是重工轻农,工业过渡的 向农业索取,且积重难返。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并没有始终坚持工农协调发展,把农业作为发展的基础战略,而是实行一种过分向工业、向城市倾斜而忽视了农村的发展。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始终把农业作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提倡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而中国正好相反,“以农哺工”,这种思想的长期发展,导致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使得中国的农村经济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统计数据测算,西部地区约有30%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尤以重庆、四川两省市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占比最高。这使西部地区土地撂荒严重,新技术推广困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大片良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这其中的缘由就是社会的“重工轻农”思想所导致的 现象,农民都纷纷到城市去发展。

(三)根本原因: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组织形式

我国农业长期以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体经营形式,但是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开放经济,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强者淘汰弱者的过程,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组织形式没有竞争优势,故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乡村社会落后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但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无法适应越来越开放有序的大市场。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乡村工业化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仅仅靠分散的农户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走产业化之路,产业化的过程就是联合广大分散的农户、共同生产联合作业进而共同应对大市场竞争的过程。然而传统的“个体家户生产”的小生产模式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难以满足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是一个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四)农民自身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危朝安说。据农业普查显示,农村从业人员中文盲或半文盲占14%,小学文化水平占42.1%,初中文化水平占38%,中专文化占5.。1%,大专及以上文化占0.2%,由此可见,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是小学,农民的自身素质是比较低的,这个缺陷降低了他们在非农业闭门的就业机会,所以许多农民到城镇去发展,大多数人也只能从事于社会最低层的工作,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困惑,在农村发展没有前途,然而到城镇来发展仍然由于自己自身的文化水平受限,生活也是的很困难。另一个方面,知识水平的低下使得他们不了解新科技的应用,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工作量大,收获却甚少,与当今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是存在矛盾的,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发展农民的自身素质是十分至关重要的。

二、“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由“城乡分割”转向统筹城乡发展

通过上述的原因分析,我们知道,“三农”问题存在的一个主要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家二元结构不合理性的政策,国家没有把农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过分的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因此,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国家对“三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制定一个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即由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注重统筹城乡的发展。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以农反哺”转向“以工反哺”。必须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刚性, 给予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一样的国民待 遇, 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来化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的涉及户籍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问题,不公平的制度必须得到改正,特别是对于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而代之以居民身份证制度。乡经济统筹发展,主要在政策上体现出城乡居民平等待遇,从住房、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差异,拆除农民进城面对的各种高门槛,实行一体化平等管理。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农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符合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个改变就是由中国的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走向产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乡村工业化、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这个过程就是联合广大分散的农户、共同生产联合作业进而共同应对大市场竞争的过程。这就需要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来 实现这种联合。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南街村、华西村无一不是实行公司制的生产 作业管理经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联合,更重要的是,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农业也要善于利用这项技术,利用科技的手段发展农业,达到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统一。当然,这个发展过程需要农民的意识观念,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农民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发展的局限性,不论是农民要发展社会大生产的农业,还是农民进入城市发展,都需要知识技能。然而中国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同现代化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一现实问题。正如西奥多.W.舒尔茨所言,/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

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许多食物,节约和勤劳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类型农业的落后。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多样化,对进城农民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关键。针对农民知识水平低下的问题,国家应该注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壮年文盲率,提高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入学率来实现。加强对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进城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继而提升农民自身的能力。因此,在政策的扶持下,农民也不断的发展自身的知识技能,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充实自己,缩小自己与城市居民的差距。

(四)真正使中央政府的政策得以贯彻

真如李昌平所说的,“中央政策虽好,但是地方政府可以不执行。”如粮食收购政策,中央是0.55元的保护价收购的,然而有的的地方却0.35元的价格收购,毋庸置疑,农民的收入 很大一部分收到削减;中央实施农民负担政策也是好的,但是在地方真正贯彻起来就成了天壤之别了,只有农民负担出了恶性案件,给社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才追究责任。所以说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还在于政府的实践,好的政策提出来了,是不是真正得到好的贯彻,好的实施,如果不是,再好的政策也解救不了问题。因此,中央政策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政策只要已出台,就一定要得到很好执行,中央要保持绝对的权威。参考文献:

[1]赵阳.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8年

军校学员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篇6

[关键词]军校;学员;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意向和愿望。问题意识在个体的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就学员问题意识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已成为广大军校教员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培养学员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员必须高度重视,结合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系统、科学筹划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有效提高学员问题意识培养的效果。

一、理论教学中学员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

理论教学是以室内课堂为主要组织形式,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知识为主,在传授知识中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它在学员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问题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改进导课方法,引导学员进入问题情境

导课是指在教学中,教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学员进入新课。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导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能从一开始就调动学员的胃口,启迪学员学习的思路。因此,教员应通过精心设计导课,启发诱导学员进入问题情境。具体实施时,可采取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提问导入。即运用精练的语言,直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员进入问题情境。二是列举事例设问导入。即通过列举平时、战时发生的真实事件,引导学员对事件的经验教训进行思考,从正面或反面的角度去提出问题。三是播放视频设问导入。即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员对视频中的事件进行思考,并从正面或反面的角度去提出问题。

(二)展开互动探究,促使学员主动质疑问难

展开互动探究,就是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进行情感互动、知识互动及质疑互动,以培养学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员,一要善于为学员质疑问难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员善于优化课堂结构,既要杜绝教学时间上的满堂灌,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理解上的大包干,要留给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员勤于思考、勤于讨论、勤于质疑问难,增强问题意识。二要善于诱导学员质疑问难。作为教员,要善于从观察提问、比较提问及联想提问等方面引导学员不断尝试,从而使学员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两种事物异同点的比较中提出问题,在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发现问题,逐步使学员由感性问题的质疑过渡到理性问题的质疑,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颖、问得有价值。

3、搞好课堂小结,再次激起学员问题欲望

课堂小结虽然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好的课堂小结不但可以与开头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使整堂课结构完整,还可以再次激起学员的思考高潮和问题欲望,产生回味无穷和启迪智慧的效果。小结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是直接设问,再激新疑。教学是一个不断质疑、释疑的过程,为了质疑激趣,引导学员不断思考,结课时,教员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目的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再次进行直接巧妙的设问,并给学员留出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课后去思索、探讨。二是点而不透,含而不露。就是要求教员用点睛之笔、含蓄之语,在学员“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胃口,在把课推向高潮的同时,使学员在欲罢不能中继续思考。

二、实践教学中学员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强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它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主要采取现场(地)教学的组织形式,目的是在运用知识中发展能力,是培养学员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问题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论提示引出问题,激起学员质疑问难欲望

虽然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做”的环节,但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做铺垫,则很可能在一开始就将实践教学置于盲做、無序的状态。实践表明,理论提示虽然时间不长,但科学的理论提示,能让学员对即将进行的实践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使学员不由自主地产生对“怎么办”探寻的欲望。那么,如何在理论提示环节贯彻培养学员问题意识的宗旨呢?笔者认为,宜采取启发式问答的方法。这要求教员在理论提示中不但要提出问题,更要选准问题,巧妙提问,正确引导。通过启发式问答,让学员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正确的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激起学员在实践中质疑问难的欲望。

(二)区分形式、科学组训,引导学员勤于质疑问难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员应根据教学内容性质与组织形式的不同,把教练式教学、现场(地)教学、参观教学和演习等多种形式区分开来,通过科学组训,引导学员勤于质疑问难。比如,进行教练式教学时,教员应善于引导学员从观察提问、正误动作对比提问等方面质疑问难;进行现场(地)教学时,则要善于引导学员从想定情况、从担当角色的任务行动等方面质疑问难;进行参观教学时,则要善于引导学员从被参观对象的经验或教训中质疑问难。

(三)把握作业讲评技巧,巩固学员质疑问难意识

不少教员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实践教学任务完成、轻实践教学作业讲评,但其实不管是一个内容或阶段结束后的小结讲评,还是课目完成后的作业讲评,看起来事虽小,但其作用不可小视。对学员质疑问难情况不讲评,或讲评不及时,或以此为句号不再引导学员继续思考问题,不但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不利于学员质疑问难意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员在进行作业讲评时,除了讲评教学训练的情况与效果,还要对学员的质疑问难情况进行及时、客观、公正的讲评,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前瞻教学内容发展的角度思考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康伟,刘亚萍:《试论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西安通信学院学报》,2006 年第5期 :56

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途径初探 篇7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第一步, 就是要让学生 “敢问”,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勇敢迈出这一步却并不十分容易.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单方讲解为主, 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想要让学生一下子转变角色,由聆听者成为发现者,离不开教师们的不断鼓励以及通过巧妙设置课堂环节来对学生的求知意愿进行激发.

例如, 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之前, 我先向学生们展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下图当中有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并且画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坐标如图所示. 现将这个三角形以点C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一个新的直角三角形△EFC. 那么, 原直角三角形中点A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什么? 这个形式的问题是学生们之前没有遇到过的, 觉得很新颖. 我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引导学生的思路, 而是让大家在小组之间自由讨论. 在这种和谐气氛之下,大家通过画图、裁剪等方式得到了最后结果,并且也提出了“如何找到一个固定的规律来解决平移现象”的问题,使得本次课程的讨论顺利展开了.

由此可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们敢于提问的前提.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显得过于强势,或者一味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很容易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使学生不敢运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问题,更不要说主动质疑提问了. 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开始阶段, 教师就应当首先更新观念尽可能地让课堂氛围平等、和谐、自由,让学生们敢于思考敢于提问.

二、巧妙预留遐想空间,让学生“想问”

在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树立信心之后, 接下来,教师们要做的就是增加学生提问的意愿, 即让学生们 “想问”问题意识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 因此, 引导学生做到 “想问”至关重要,然而,如果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于禁锢,让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完全走在教师的预定轨道之上,又怎么能为自主提问留出空隙呢? 所以,教师们必须在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刚刚开始接触平面几何知识时,在学习有关线段的性质及公理时, 我将学生们带入了这样一个情境当中:王力需要从广州到上海出差,现有火车、飞机、轮船三种交通方式可供其选择. 如果乘火车,其路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如果乘飞机, 其路线是连接广州与上海两地的一条标准线段;而如果选择轮船,其路线则是一条弧线. 那么,不考虑时间因素,仅从这三种路线上来看,哪一种交通方式所经过的距离最短呢? 飞机的路线距离最短,这一答案的得出并不难,但学生们很自然地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 在这样的疑问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呼之欲出了.

想要预留出合理的遐想空间, 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放手很多教师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具备足够的数学知识基础,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独立思考和处理数学问题,于是始终手把手地进行教学, 造成学生们毫无自由思考的空间实际上,只要教师们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学生常常可以迸发出令人惊喜的思维火花.

三、有效激发好奇心理,让学生“爱问”

当然,自主的数学学习,仅靠一两个问题的主动提出,远远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因此,问题意识对于教师、学生所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就是“爱问”,让学生们对于提问与解问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自发的数学问题链条,推动整个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笔者选择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入手,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概率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下一幅柱状图,并且告诉学生,这是对于某学校初三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查统计之后形成的统计图.从这幅图当中,我们可以得出,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其年龄为17岁的概率是多少,这句话一出,学生们立刻兴趣大增.这种柱形图是大家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但是,学生们往往只会关注其所表示出的表面含义,如本图当中的每个年龄段有多少人,却没想到还可以从中得出上述概率.这让大家感到很好奇,对于这个问题解答方法的关注热情也高涨了很多.

通过上述方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了很多时候, 教师们都可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地灵活处理,不要一上来就进行平铺直叙的讲解,而是可以为这些内容保留一些神秘之感, 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样一来,学生们自然会主动关注这部分知识内容,并且在关注的同时发现问题,由“想问”走向“爱问”.

四、适当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会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很喜欢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但不少问题的含金量并不高,常常是稍加思考,或是再次验算便能够得到解决的. 这说明,学生们还是不够“会问”. 质量不高的问题过多,反而会造成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对于问题的发掘也就流于形式了. 因此, 在问题意识培养的高级阶段,教师们需要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们会找问题,能够找出高质量、有思考的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问题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例如,在学习过二次函数的知识之后,学生们认为自己对于这部分内容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 于是, 我引入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当我们将一个小球垂直上抛的时候,小球会经历一个上升再下落的运动过程. 如果现在已知这个小球所运动的高度h同它的运动时间t之间满足h = -4.9t2+ 9.8t的二次函数关系,那么,小球所达到的最高点的高度是多少? 这个实际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们迅速理解了这个问题的指向所在. 大家发现, 自己现有的关于二次函数的基本认知还很肤浅,想要解决类似问题,还需要找到求解二次函数最大值的方法. 掌握了这个方法后, 生活中的很多类似问题便都得以解决了.

结合实际生活寻找问题,是问题意识培养当中的一条捷径. 初中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之中的体现有很多, 相关素材的选取比较容易. 与此同时,生活情景的融入,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顺利地接受知识内容,从中发现问题也容易、贴切了很多. 在这个过程中, 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将数学知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因此,在这当中所发现的问题,也一定是颇具实践意义的,可以很好地启发和深化知识理解.

论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篇8

1 兴修水利, 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1974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了一个有关粮食安全的基本解释, 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因此, 从这个角度上讲, 粮食安全的本质是持续、稳定的粮食获得能力, 保障农产品的供给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 努力提高单产, 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所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由当时的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 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 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 主要包括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兴修水利、完善土地承包和流转制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加快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多个方面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制度性保障[3]。值得注意的是, 与之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侧重点不同, 兴修水利是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亮点, 也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兴修水利问题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根本上是因为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因此带来的巨大损失揭露出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滞后。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 “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2010年, 我国干旱、洪涝、山洪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 为1998年以来之最。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并且带领我们创造了无数水利建设的奇迹, 为新中国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水利建设存在着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水利意识淡薄、社会资金参与性不强等多种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步伐。水利部的相关调研显示, 目前全国50%以上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 现有的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 威胁到粮食安全的基础。因此, 中央提出的“大兴水利强基础”的思路恰逢其时, 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水利建设滞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笔者认为, 加强水利建设应该坚持以下3个原则:一是统筹规划的原则。所谓统筹规划, 指的是在水利建设的规划阶段, 应该充分考虑水利建设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 把水利建设打造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工程。二是增加投入的原则。中央工作会议指出, 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 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足额提取, 定向使用。“三个重点、三个确保”从制度上保证了水利建设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得财政资金。三是着眼未来的原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我国农业必将面临着基本经济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变和创新。因此, 未来的水利建设必然要符合我国农业的大变革, 只有着眼未来, 水利建设才能长期为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改善粮食流通体制, 保持粮食价格稳定

充足稳定的粮食获得能力是解决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 而如何把粮食需求和粮食供给有效地对接起来, 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把粮食运送到消费者和生产者手中, 则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到粮食流通体制问题[4]。笔者认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特别强调农产品流通体制的重要性, 原因可以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从理论上讲, 在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过程中,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告诉人们, 农产品供给的增多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否则, 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削弱城市企业的盈利能力, 影响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愿望和能力, 最终会引起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中断。因此, 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应有之意。二是持续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11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5.1%, 为2年以来新高。其中蔬菜、粮食等农产品等食品类价格贡献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个百分点, 贡献率74%。相关的研究表明, 流通成本的快速上涨是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认为我国的流通环节成本在农产品方面体现得比较高, 是国外的2~3倍。目前, 农业流通领域始终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衔接不到位的矛盾, 农产品流通成本一直无法“瘦身”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始终存在着“两头叫、中间笑”的怪相, 即农民抱怨赚不到钱, 消费者声称菜价太高, 而中间商却得益颇丰。

笔者认为, 结合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该从以下2个方面改善农产品物流体制, 稳定农产品价格。一是确立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的公益性流通平台地位, 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关调研表明, 高额摊位费和进场费是导致农产品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在西方国家, 农产品批发市场被确立为公益性的流通基础设施, 大都由政府投资建设, 然后通过制定企事业单位的形式, 实行低收费保本经营。但是, 在我国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由企业投资兴办的, 企业的逐利性最终推高了农产品摊位费和进场费。因此, 明确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的公益性, 增加政府的投入, 切实降低农产品的摊位费和进场费, 可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流通费用过高的现象。二是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2010年9月, 商务部、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将由中央财政支持, 在河北、辽宁、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 力争3~5年初步建成高效、快捷、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试点省份要在以下方面做出探索: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设施;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 开展“农超对接”, 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产销对接;试点城市可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包装化, 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大经销商开展订单农业。

参考文献

[1]高帆.粮食安全的真问题是什么[J].调研世界, 2006 (3) :12.

[2]沙琪, 李燕.影响粮食安全的制度因素及解决路径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2) :421-423.

[3]刘磊.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靠自己[J].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0 (2) :7.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篇9

一、发现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 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都需要创造的想象力。”学生不断有问题, 会提问题, 说明他们常在思考、研究, 也就会不断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阅读中, 学生会遇到大量的复杂信息, 会提出许多问题, 其中有些是常规性的问题, 有些是创新性的问题, 我们教师应多点拨学生去发现和提出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教学《夹竹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时的一个精彩片段。

师:课文第5自然段作者由夹竹桃在月光下的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产生了许多幻想。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 结合文中的句式, 想一想作者季羡林还可能幻想到什么。

生:我觉得文章有一个地方应改动一下。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望着她。有人轻声地嘀咕:季羡林可是一位语言大师啊!)

师: (感到有些突然) 你说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刘老师, 作者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得很美。不过我觉得有一点遗憾———如果在这节结尾处作者不用句号, 而用省略号, 就更好了。

(下面马上有学生附和。)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对月光下夹竹桃的幻想不可能就这三种, 应该还有很多, 所以这儿如果用省略号, 就能给人以更多的回味。

生:刘老师,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用句号好像作者的想象就到此结束了, 这不能尽情地体现夹竹桃的美。如果用省略号, 则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也能充分地表现出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

学生发现的这个问题很有个性, 很有思维含量, 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能独立思考, 善于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 能促进其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提取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突破

任何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都需要从贮存在头脑的知识与经验中提取有关的信息。提取问题,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突破口, 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综合、筛选有共性, 符合教材要求, 富于创新、求异的问题。在提取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这个过程是一个激活思维的过程, 是学生形成创新心理的关键性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分析、概括和判断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 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2江上的大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诸葛亮知道三天后会有大雾?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 诸葛亮怎么敢请他帮忙?4诸葛亮吩咐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之箭”是什么意思?5丞相是什么官?6开始周瑜要害诸葛亮, 最后又为什么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不如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提取、选择其中对学习课文内容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大家觉得:问题2涉及到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问题4和5比较简单, 同学们读课文就可以明白, 不需要全班学生集体学习。其中问题136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值得仔细研究。在提取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领悟了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贮存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思考

问题是思考的表现。对于同一内容提出的问题越多, 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的思考越多。当然, 也许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是无效的, 但至少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 而且还被学生自动纳入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当在课堂上遇到类似内容, 原先学生思考的问题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迸发出来。其实, 对于学生来说, 这个过程就是问题的贮存过程, 最根本的也就是学生的自学过程。因而作为教师需要重视贮存问题,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

贮存问题, 就是将获取的问题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贮存起来。所获取的问题的贮存量与能产生创新性思考有密切的关系。在进行思考时, 问题信息贮存得多, 贮存得合理, 就容易被激活, 容易被提取和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 这样, 学生的思路也就灵活。头脑里贮存了一定量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 会主动地阅读课文, 主动地获取知识, 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应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生生、师生互相交流、对话, 贮存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思考。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庐山的云雾》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文开始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 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读这个题目, 你猜猜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 (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 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文章主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 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庐山的云雾。现在你脑海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师板书:?)

师:把这几个问题记下来。你们是想让我直接告诉, 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从书里找答案。

师:好。打开书, 拿起笔, 默读课文, 把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加上拼音, 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 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问题。

……

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提问让学生学会了思考。没有问题就不会诱发思考, 不会思考就不会学习。“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让学生抓住课题质疑:“读这个题目, 你猜猜课文会重点写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带领学生直奔中心, 自然而然地告诉学生“读题目要动脑筋, 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文章主要写什么”。接着教师又通过让学生说说“现在你脑海里 面还会有 什么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留出时间供学生自学、思考, 让学生主动去获取和处理信息。学生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会更主动、积极, 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不断地迸发。

四、重组问题, 引领学生有效生成

美国著名创新思维的学者迪伯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正确, 而在于有效。”这种“有效”思维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重组问题正是“有效思维”的先导。同样, 教师引导学生将在阅读课文中提出的问题重新组合加工, 获得“新的领悟”, 这也是创新。

如教完《三顾茅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后, 有一位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刘备会比张飞高明?显然, 这个问题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但老师不满足于这一问题, 而是启发学生:“对这个问题, 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来问:在对待人才这件事上, 刘备和张飞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更好?”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教师引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经过加工、重新组合, 上升到思路优化的层面, 鼓励学生探索, 这既是活化思路的训练, 更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三条途径 篇10

1.三个基本观点

1.1力的观点

力的观点主要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动力学问题。 其因果关系是: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这是一种瞬时对应关系, 也是一种矢量关系, 其规律是牛顿第二定律:F=ma。 在中学阶段只能用于匀变速运动 (包括直线或曲线) , 而对于变力作用下的复杂运动, 则不能用其求解。

1.2动量的观点

动量观点主要包括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其因果关系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 (即冲量) 是物体动量改变的原因。这是一过程关系, 也是一种矢量关系, 其规律是动量定理:Ft=p1-p2。 动量是状态量, 动量守恒不涉及物体的过程量, 所以尤其适用于变力作用下的复杂变化, 如打击、碰撞、爆炸等瞬时作用 (或时间很短) 的问题。 当然, 对恒力的持续作用问题, 也可以从动量角度解决。

1.3能量的观点

能量观点主要包括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其因果关系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 (即功) 是物体动能改变的原因, 这是一种过程关系, 也是一种标量关系。 其规律是动能定理:W合=EK2-EK1.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涉及物体的始、末状态, 而不涉及具体过程和过程量, 从而避免分析过程量 (诸如s、a、t等) 所带来的复杂性, 使解题过程得以简化, 对于恒力或变力、持续作用或短暂作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都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解决, 而且越是复杂多变的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难以解决的问题, 用能量解决就越显得简便。

2.选用动力学规律的基本原则

2.1研究某一物体所受力的瞬时作用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时, 一般用力的观点解题。

2.2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 一般用动量定理 (涉及时间问题) 和动能定理 (涉及位移问题) 解决问题。

2.3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 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 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但必须注意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正确确定适用的定律。

2.4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优先考虑适用能量守恒定律, 即用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也即转化为系统内能的量。

3.应用举例

题目:光滑地面上静止着一辆质量为M的平板车, 某时刻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以初速度v0冲上平板车, 已知二者之间滑动摩擦因数为μ, 问:若想使物块最终不离开平板车, 平板车长L至少有多长?

解析:首先分析完整的运动过程。 对于小木块而言:当它滑上平板车之后, 由于相对运动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故而做加速度恒定的减速运动;对平板车而言:会受到木块施加给它的向右的摩擦力, 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 最终当获得和小木块相同的速度时, 二者相对静止,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题目中所要求的就是二者从开始相互作用到最终相对静止小木块在平板车上发生的相对位移。 所以, 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二者的位移。 它们的位移与平板车长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这一物理情景的隐含关系有:其一, “光滑地面”, 意味着对于小车和木块系统来说,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外力, 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即为:mv0= (m+M) v;其二, “若想使物块最终不离开平板车”, 意味着最终二者具有相同的速度, 且木块相对于板车的位移为L。

解法一:牛顿运动定律

对m:由牛顿定律及运动学关系有:v2-v02=-2μgs1, 其中 μg为m的加速度。 (1)

对M:同理可得

对m和M系统:由动量守恒得:mv0= (m+M) v (3)

又L=s1-s2 (4)

四式联立, 求得平板车的长度:

解法二:动量定理

对m, 根据动量定理得:-μmgt=mv-mv0 (1)

对m和M系统:由动量守恒得:mv0= (m+M) v (4)

五式联立, 即可求得平板车的长度:

解法三:动能定理

对m和M系统:由动量守恒得mv0= (m+M) v (3)

四式联立, 即可求得平板车的长度:

解法四:功能关系

从图2中可知, 相对位移大小恰好就是平板车的长度L, 所以可得:

对m和M系统:由动量守恒得:

科学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篇11

关键词:趣味问题;现代教育手段;实验

“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它不仅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背景,而且能反映出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因此教学中很有必要把探究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高质量的物理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和具体,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这些问题情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番体验后,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联想,并积极地投入后续的探究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那么创设问题情境有哪些方法呢?

一、利用趣味性的问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和趣味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以趣引思,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贮存和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组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教学时,在课的开始我安排了“纸锅烧水”这个实验。学生凭自己的经验认为一点就能燃烧的纸,折成小纸盒装入水放在酒精灯上烧时,纸盒肯定会被烧破。考虑到学生对物理有操作兴趣,我决定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当他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实验“纸锅”真的把水烧开而并没有被烧破时,他们在惊叹的同时也对本课的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接下来的“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中,他们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都出奇的仔细和认真。

二、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在学习物理的各部分知识时,只要这些现象或事例是现实中或课堂上不能实现、看到的,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的视频、音响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现代科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表现力丰富等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联想。例如:在“光的传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适时地播放了动画片《宝莲灯》中关于“天狗吃月”的片段,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学生带入了探究月食形成的学习环境中。

三、利用实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动手操作或实验的方式,自己主动去发现或得出有关的结论。教师要利用好实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去解决问题或得出科学规律尤为重要。例如,在探究大气压强时,在课的开头利用演示实验“烧瓶吞鹌鹑蛋”,即将一个用开水烫过的烧瓶倒扣在铁架台上,在烧瓶口放一个比瓶口稍大的鹌鹑蛋,当学生看到蛋从瓶口慢慢进入烧瓶中的过程时,他们心中充满了疑问。此时让每个学生写出心中的疑问后交流,学生很自然地会达成共识:是什么力量使鹌鹑蛋慢慢进入了烧瓶中呢?像这样利用有趣且引人思考的实验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物理的氛围中的做法,举不胜举,可以说是创设物理情境最重要的方法。

四、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物理更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广泛联系着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物理是很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当我们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生产联系起来时,往往也能创设出很好的学习情境。例如,学生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时教师如何引导呢?如果教师这时拿出准备好的矿石、酒、农作物种子,让学生进行鉴别、测浓度、选种子等有实际意义的事时,学生就会进入到物理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展开“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的教学。

五、利用现实生活,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角度来创设情境

物理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回归生活,也就是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来创设情境,不仅符合科学教学的目标,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新课程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问题情境设置、激发思维、引发兴趣,是实践课程标准的最佳形式之一,应贯穿于教学始终。创设恰当的物理问题情境,对于探究课的开展和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探究课的根本意义所在。

参考文獻:

王铁桦,张越.中学物理新课程资源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问题途径 篇12

一、“读一读”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 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使学困生不断产生兴趣.数学教材中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 既可以扩大知识面, 又能增强数学活动的实用性.例如, “谈谈储蓄的利息” (七年级) 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一些简单的计息演算, 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好处, 提高学习兴趣.又如, 为配合学生阅读“用不规则的四边形边角余料来铺地板, 可以不留空隙” (七年级) , 课前收集并剪贴了一些建筑装潢的地板图案及一些工艺美术品的图案 (同时也要求学生收集) , 用以激发兴趣, 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剪一些全等的任意四边形, 并在课桌面上拼一拼, 通过实践活动验证数学活动中的结论, 进而让学生猜一猜:用一些不等边的全等三角形可不可以铺成无空隙的地板?在阅读“黄金分割” (八年级) 知识时, 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及建筑设计等方面应用黄金分割的例子, 并提出:为什么拍照时, 常把主要景物摄于接近画面的黄金分割处?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活动中这样一些内容详实、趣味性强的知识, 既体现了教学大纲中要求“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 包括商品经济的实际中去”的精神, 又培养了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感到数学虽“抽象”也“实在”, 感受到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做一做”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 学生学得苦, 教师也教得苦, 特别是数学问题生到头来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 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 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适当使用“做一做”, 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例如:在测量中 (八年级) , 让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长度, 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方法, 并说出哪一种方法误差最大, 是如何造成的.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哪一种形状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的“做一做”活动, 既触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 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 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三、“猜一猜”开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 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猜一猜”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 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 “猜一猜”引导学生动脑, 并使学生进入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课程的执行者, 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 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猜想的欲望.在教七年级数学“几何体”部分时, 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数学活动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 在寻找的过程中多猜想, 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 学生兴趣高涨, 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在操作过程中, 要求学生多想一想, 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这样, 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也增强了问题生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上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 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数学活动的精髓所在.

四、“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 问题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 对数学学习会产生一些困惑, 这无疑是一个挑战.对此, 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 而应该多试一试, 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 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数学活动.如,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这一节的习题中提到“|a|”的问题, 因为在此之前并未学习字母能表示数, 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两种方法, 一是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挪到下一章去做;二是引导学生对a选取不同的值试一试, 从这些不同的结果中去想、去探索、去归纳;三是从绝对值的概念出发, 利用数轴求出有多少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a|.第一种方法采取了回避困难的态度, 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养成, 有悖于数学活动的宗旨.我们应当选择第二种或第三种方法, 在尝试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数学学习中, 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 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 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 引发数学问题生的进取心.利用“读一读”“猜一猜”“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 结合问题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让问题学生从“读”“猜”“试”“做”中体会学数学的快乐, 真正地让所有学生活动起来, 让数学问题生学习数学不成问题, 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石生民, 马小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员工薪酬及风险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前预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