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周期理论(共11篇)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1
经济周期理论在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不断得到突破和发展。经济周期主流理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不断更迭着, 扮演着“一代王朝”的命运角色。“经济大气候”, 即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现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仅19世纪中叶至二战前这段时间, 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数十种经济周期理论。每一种经济周期理论都是以前一种经济周期主流理论对实际经济周期的解释出现了功能障碍后兴起。而20世纪80年代后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和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是关于实际的理论预警, 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解释了97金融危机和近期备受瞩目的次贷危机。
一、主要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理论的解释功能
(一) 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无危机论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在工业革命初期 ,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虔诚地相信资本主义是最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 , 在 “经济人”、最大化原则、市场出清和充分竞争等隐含假定下 , 萨伊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 因此而得出结论是储蓄会全部用于投资 ( I = S) , 产出和就业仅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 , 即使可能出现暂时的、 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危机 , 但从长期看来绝对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危机。萨伊和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相信自由的市场制度可以解决自身的需求 , 政策主张宣扬自由放任。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大力发展起着理论基础, 使资产阶级彻底摆脱封建残留势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政府的经济干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 无危机论给了市场经济以肯定的自发运行、自我调节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早期, 无危机论赋予其活力和生命力。但应该注意到萨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萨伊定律时, 资本主义经济中还没有出现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正统主流思想——无危机论, 即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 实现充分就业。这种幻想在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中破灭了。此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现象并且在理论上提不出任何的政策见解。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是从心理因素角度来论证它。心理因素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等。凯恩斯认为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 “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 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 价格上涨, 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 随着生产成本增大,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 仍大量投资, 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 乐观过度, 购买过多, 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危机后, 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 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 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 因而投资不振, 生产萎缩, 就业不足, 商品存货积压, 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把心理因素引入了经济周期模型, 但心理因素的作用是通过实物因素 (如资本) 来发挥作用的。理论上很好地解释了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危机, 它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投资的不合理、过度等, 即生产过剩产生的根源。凯恩斯经济周期的外延被相继的经济学家扩大, 使之理论功能解释功能增强。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从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关系出发, 分析事前投资、事后投资、事先储蓄和事后储蓄之间的差异如何引起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则分析了投资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动等。
(三)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第一个公开打出反凯恩斯“革命”的旗号, 其现代货币数量论, 几乎重新恢复了“古典”货币数量论 (费雪方程:MV = PQ) 的权威, 即关于货币供应是外生的,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总量经济活动系列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所导致的短期就业和产出的增加以及长期的价格抬升是由于货币实际余额效应发挥作用以及工人和企业主“货币幻觉”产生的结果。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功能在历史的每个阶段都不能产生完全合意的解释力。因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存在缺陷——导致政府大量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 此理论的产生是为了弥补这个理论缺陷而提出的。他们反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选择政策和组合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而主张采用 “单一货币规则”, 而这与大量的实证结果存在矛盾。
然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物——中性货币政策, 即不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并用利率来调节经济, 而是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从现实来看, 实行这种货币政策的国家 (如澳大利亚) 物价稳定, 经济良好。因此,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危机解释功能欠佳, 但也有其实际意义。
(四)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的先驱者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是此理论的杰出代表, 他在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 试图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均衡分析的基本理论协调起来, 也就是说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连续出清的价格机制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他用“理性预期”代替了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因为适应性预期意味着经济主体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采取的资产组合调整存在系统的误差和较长的滞后效应, 理性预期假说则是经济主体根据已知的信息所做出的最优预期, 并且隐含地认为, 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
该理论坚持货币中性论, 坚持危机具有随机性。它对经济周期的评价是并非需要干预的扰乱 , 而是经济正常增长过程的一部分。它对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的解释功能体现在认为危机是自然产物, 无法避免。由此, 应用在政府的政策效果分析上, 认为由于经济当事人的价格预期是理性的, 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规则的, 能被公众预期到, 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理性预期学派得出了规则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政府的积极行为有可能使得预期价格朝着不利于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 从而加剧经济波动。
二、当前主流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次贷危机的解释力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都在80年代兴起。两者之间既有经济理论上的分歧, 也有政策主张上的分歧, 但它们都是当前主流理论。同时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前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认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 而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这四种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称为当前主流理论的原因在于对当今经济周期有较强的解释力, 特别是对于次贷危机的解读。次贷危机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 席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 可谓是一种较新形式的经济危机。第一部分的四种经济周期理论对次贷危机的解释功能较弱, 无法涉及它发生的主要的、深层的原因, 而新兴的经济周期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成为此次危机中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是否有效的一个理论基础;反之, 现阶段各国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也能够成为评价两种具有分歧的理论孰优的经验检验。
(一)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金融因素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强调实物因素在经济周期生成和传导中的作用。然而, 历次的货币、金融危机和此次的次贷危机证明, 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影响十分显著。
该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在繁荣过后的脆弱性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的经济学家Bagehot把脆弱性归于两方面:一是经济扩张期的价格不断攀升, 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会高估对其销售产品的需求, 从而无形中犯了一个“错误”;二是现代的金融资本和金融中介出现以后, 价格加速攀升往往诱惑人们去犯更多的“错误”。而第二点恰恰是人们带着不满情绪去评判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信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将上述“错误”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市场缺陷。他指出, 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 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这完全符合次贷危机的原因——“过度房贷”和之后的贷款无法偿还而造成资金链断裂, 流动性不足等后果。此外, Berger和Udell认为, 由于金融市场中道德风险的存在, 资产价格通常都与其基本价值脱节, 从而产生泡沫。把次级债“打包”发行高评级的债券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为道德风险的暴露以及债券价格与基础资产价值严重脱节。信贷理论认为金融冲击通过金融市场的内生机制而被放大, 而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就是许多金融机构不断发行、转手次级债券或为债券作担保, 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和内生机制把危机放大而造成的。
信贷理论突破了信息完全对称的周期理论假设前提, 是一种有意义的创新。经过此次危机的现实检验, 理论的预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佐证, 即预示过度负债和外生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二) 世界经济周期理论
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 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 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 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 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次贷危机中的特定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在世界大范围销售以及美国所特有的世界影响力。
学者提出了世界经济周期的十个主要特征, 其中六点在次贷危机中都呈现出来, 这六个特征为: (1) 多国的产出总量和产出增长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2) 多国的消费具有正相关性, 但略低于产出的跨国相关程度; (3) 多国的投资和就业具有正相关性; (4) 和19 世纪末期相比, 近几十年所有的衰退伴随着私人固定投资的收缩, 国家间的投资同步收缩, 影响力更大; (5) 投资的收缩对世界经济衰退有重要作用, 在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复苏中, 存货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6) 国家间证券价格波动的波峰通常领先于产出的波峰, 而波谷大致同步, 国家间证券价格衰退的同步性比国家间经济衰退的同步性要强。
(三)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982 年, 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货币意外模型陷入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双重困境, 已经被广泛地认为在当时的工业化国家是不适用的。以普雷斯科特、基德兰德等为首的一些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第二代的经济学家, 创建了实际周期理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 详细论证了供给方冲击也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其研究成果是对经济周期看法的“革命”——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无规则的, 因而, 无法对它作出准确甚至是较为准确的预测。此观点能够说明“创新”是引起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 而次贷危机从另一个角度可认为是金融创新的“负面”产物。
同时, 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的结果, 是经济主体对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所做出的最优反应, 是经济运行的竞争性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现象, 政府人为地抑制波动很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确实采取的是相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美国政府现在的救市计划的政策效果有一定成效, 但还有待检验。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成立, 经济周期在现阶段的表现是无规则的, 那么政策效果就无法评价, 即目前是市场逐渐调节经济, 还是政府大力救市挽救金融危机在起作用是难以判断的。价格弹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完全市场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 但次贷危机的种种表现形式反映出这四个假设条件与对危机原因分析的主流看法是相违背的, 所以当前各国政府采取的种种措施是背离此理论的。
(四)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为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20 世纪80 年代几乎与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同时期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的新学派出现了, 这就是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 经济波动的根源可能来自供给一方, 也可能来自需求一方。该理论经济具有重要的非瓦尔拉斯特征:价格黏性、市场不能出清、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这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是完全对立的。因此, 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不应当实行自由放任、政府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各国政府面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行为是符合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的。
三、主流经济周期理论融合化的趋势
世界经济周期的体系是复杂多样的, 每一个经济周期理论都没有绝对的覆盖解释力。但各个经济理论都在放宽自身的假设条件和扩展相关因素。例如, 新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设并且赞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提出的造成经济波动的冲击是随机的、波动是不规则的、不可预测的;而新的实际经济周期中有许多包含了很大程度的市场失灵, 因而政府干预可能是合意的。这种融合化的趋势最大的的目的是让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并且构造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经济趋势。
摘要:本文以经济周期解释功能分析为视角, 介绍了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在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 传统周期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力不足, 而当前主流经济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当期的次贷危机。经济周期理论显示出融合化的趋势, 以加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功能。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解释功能
参考文献
[1]黄险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吴易风, 王键, 方松英.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8.
[3]丁纪纲.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6) .
[4]马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比较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 (2) .
[5]宋玉华, 徐前春.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文献评述[J].世界经济, 2004, (6) .
[6]李泽祥, 曹永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及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2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命周期视野下住宅建筑能源消耗的基本构成,探讨了节能推广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命周期;住宅建筑;节能
我国建筑物不仅建设过程中能源消耗大,建成后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较长,从而使得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耗。统计资料显示,建筑能耗已经占到我国终端能源消耗的27.5%,由此可见推动注重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但从实践来看,截止到2011年底,城镇既有建筑总面积中仅23%为节能建筑。因此,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探讨住宅建筑节能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住宅建筑能源消耗的构成
虽然从总量来看,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要低于发达国家33%的水平,但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却是这些国家的2-3倍。从原材料的生产、运输与仓储,住宅的建造和维修,住宅的使用等全过程来看,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能源消耗。
1、建筑材料生产用能
在住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水泥、砼石块,此外还有石灰、各类装饰材料等等,首先,不同类型的材料会导致不同的能源消耗,如烧结空心砖块与实心砖块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能源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次,从原材料消耗的数量来看,如果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等计算更为准确,则可以有效的控制原材料的消耗,否则可能导致部分建筑原材料使用超标,或者由于不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而导致返工,这都会增加原材料的能源消耗。
2、建筑材料运输与仓储用能
首先,建筑材料运输与仓储过程中本身会产生能源损耗,建筑材料不仅消耗数量大,而且一般都需要经过运输才会到达建筑工地,而按照当前的管理水平,工地本身还难以做到“零库存”,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其次,建筑材料运输与仓储过程中的损耗导致的能源消耗,这种损耗包括人为的因素带来的损耗以及气候变化等带来的损耗,等等。
3、住宅建筑建造与维修乃至最后的拆除用能
首先,从材料的消耗来看,除正常的消耗外,还存在由于返工等带来的消耗,由于施工过程中非人力因素导致的消耗,等等,这些消耗无疑会形成巨大的能源开销。其次,从废弃物的处理来看,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各种边角废料进行处理,这无疑也会形成诸多的能源消费。
4、住宅建筑使用过程中用能
住宅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用能包括照明、采暖、各类电器等等,这些用能会随着建筑的存在而不断延续,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用能规模将不断加大。
二、生命周期视野下住宅建筑节能面临的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到2011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已基本达到100%,但离65%设计标准还有较大的距离,施工阶段也还没有全部达到国家预计标准,这都表明住宅建筑节能的实施还面临诸多的挑战。
1、节能型住宅建筑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挑战 住宅建筑的节能首先在于开发商,但开发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节能型建筑则会直接增加开发商的成本,在消费者没有对“节能环保”概念普遍接受的背景下,会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难于被开发商所接受。测算表明,一星绿色建筑每平方米约需新增成本50元左右,一套100平米的住宅增加了成本5000元,再考虑开发商的利润加成等因素,这就会导致成本更大程度的上升。
2、节能型住宅建筑在技术上面临挑战
首先,从设计人员来看,由于我国推广运用节能型建筑的时间不长,部分设计人员对节能型建筑设计的方法、材料等还不熟悉,甚至为了提高设计的中标率而放弃对节能型材料或者技术的使用。或者即使采用了这些技术,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如构建设计和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其次,从施工过程来看,由于我国相关的规范还不是很健全,施工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度还不够,从而使施工阶段可能存在技术上的难题。
3、消费者的观念影响住宅建筑节能行动
研究表明,如果在建筑、电器等方面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能源方面的节约可以达到30%以上,但当前我国大量的消费者为了更好的享受“住房”、家电等带来的乐趣,在材料等的采购中注重“环保”不注重节能,注重品质不关心能耗等,从而影响了节能建筑的推广运用。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部分居民按照“一辈子建一套房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建漂亮”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能源消耗。
三、生命周期视野下促进住宅建筑节能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在推动新建建筑节能的同时注重对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的目标,这无疑对于推动住宅建筑节能有着极大的好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就是要在建筑设计、促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落实到施工与建成后的管理过程中。
1、变更理念促进建筑节能设计
首先,国家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倡导建筑建筑节能,加强对这种节能举措的宣传,帮助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转变理念,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建筑节能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做好设计阶段的建筑节能工作,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强相应的技术培训,帮助技术人员转变观念,掌握新标准下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推动节能型住宅建筑的应用。
2、促进节能型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首先,要加大节能技术、材料的研发力度,建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积极完善这种新材料、技术产学研一体化机制,通过房地产企业、研究机构等多主体的合作加快研发步伐,而政府部门则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基金给予引导、奖励,特别是对于各种生活电器更是如此。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的目标,要在进一步细化、量化、实化有关目标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甚至形成一种强制性的政策,如山东省2009年提出《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等,从制度上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
3、建筑施工与建筑运行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有效降低各种非生产性的损耗,努力提高边角废料的利用价值,有效控制能源浪费。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努力提高施工水平,避免返工等问题的产生。其次,要加强对建筑运行的管理,鼓励居民采购节能型的设备设施,在一些公共设施中积极加快节能改造的步伐。参考文献:
[1]苏义坤,罗蕴姣.住宅建筑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3)
关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篇3
关键词: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发展
关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有很多,学者们划分集群生命周期往往是结合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聚集阶段;出现阶段;成熟阶段;转型阶段(Andersson,Serger,Sorvik and Hansson,2004)。有的学者也有其它的分类方式。集群生命周期分为雏形阶段、融合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阶段(Bianchi et al.,1997;Cortringht,2006)。集群生命周期分为存在阶段、出现阶段和潜在阶段(Feser,2004)。根据Andersson等人(2004)观点,认为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名义上的集聚阶段、出现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但是根据Handayani等人(2009,2010)的观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应该由更为复杂的阶段组成。
对于如何发展产业集群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每个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要做到有清楚认识,必须运用包含一系列判别因素的评价模型。我们在设计发展评价模型既要考虑集群发展阶段的特征,又要在原有的文献基础上有所发展。具体包括:对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的界定、评价内容的界定以及特征指标的设计等三方面。
集群最主要的要素是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了解了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定后便能明确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存在着鲜明的特点。汇总文献可得出如表。
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本文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聚集阶段、出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转型阶段。其各自的特点为:聚集阶段。由于产业基础、市场潜能以及“偶然因素”等的原因,某区域存在着大量的相关企业和劳动力;出现阶段。聚集效应、成本、需求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间出现简单协作和一定的创新,从而出现了形似集群的“集团”,其典型特点为“集而不群”,其作用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发展阶段。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和企業数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并伴随着大量的创新出现,如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成熟阶段。其特点为产业结构稳定、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以及产品形成差异梯度。这个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形成,该阶段真正能够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即助推区域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改善创新环境;转型阶段。该阶段由于受到市场的影响,产业集群整体下滑,成为产业集群的“夕阳”阶段。产业集群处于这个阶段就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可以从专业分工角度进行考虑。
基于上文的总结和归纳。在成长期,企业和劳动力数量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出现、发展、成熟三个阶段都呈现出“S”型增长,但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明显滞后产品生命周期。这是由于集群内企业对其自身调整是基于市场的反馈信息,信息的传递和企业的行为都是具有延迟的。在转型期,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和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下滑,然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的出现震荡。这是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了其中一部分企业,而产业集群产品所形成的差异化克服了这种影响,同时成熟阶段所形成的创新能力又有可能制造出新产品来缓解“旧产品”带来的下行压力。但是,在转型期的总体趋势识别,还有根据不同的产业特性来进一步判断。(作者单位:辽宁省统计局教育与从业资格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Kuznets.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28.
[2]R.Barro 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M].New York:McGraw Hill,Inc.,1995,chapter 1.
[3]Paul M.Romer.Increase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5):1002-1037.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4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指教师在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进行课题和科学、学术研究乃至最终实现专业自主, 更好地服务社会而进行的促进自身的教育理念、服务精神、教育机智、科研内在能力等自我认知结构的完善、提高和成熟而进行的各种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的活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突发的、转眼间就可以完成的过程,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反复的、有机的、渐进的过程,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分阶段完成的, 突出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本文以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因素展开分析, 对其外在各阶段因素在时间维度上展开对应研究。
一、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的有关研究
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斯·富勒 (Frances Fuller) 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 即职前关注阶段、入职初期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从此拉开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的序幕。随后, 卡茨 (Katz) 、伯登 (Burden) 、菲勒斯 (Fessler) 、伯利纳 (Berliner) 、休伯曼 (Huban) 等人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 采用多种不同研究方法, 对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种种考察与描述,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卡茨 (Katz) 在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教师成长发展可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的四个阶段。
伯登 (Burden) 等人在访谈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生涯发展论, 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菲勒斯 (Fessler) 提出教师生涯循环论, 认为教师成长经历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和生涯退出阶段。
伯利纳 (Berliner) 提出, 教师发展成长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
斯德菲 (Steffy) 提出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论, 将教师发展成长经历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瑞士学者休伯曼 (Huban) 等人提出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教师生涯经历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
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在上世纪末, 国内学者借鉴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部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师成长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我国专家学者对促进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叶澜教授等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等五个阶段。
傅道春教授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归结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学生关注”阶段。
吴康宁教授将教师专业化过程分为预期专业社会化与继续专业社会化两个阶段。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管理的现状, 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在高等院校中的重要战略性地位, 并对现在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和完善措施。
部分研究者认为要转变教师管理观念, 并提出了一些新理论, 如:人本观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双阶梯机制理论、马氏预测法等, 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研究理论创新大有好处, 实际应用也成效显著。
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 高校教师增加869566人。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 当年全国高校40岁以下 (含40岁) 青年教师为822173人, 占教师总数的63.48%。高校青年教师已经占据了高校教师的较大比例, 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随着“量的增加”, 需要研究者重视和关注青年教师“质的提高”。目前,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缺少主体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等方面的问题。
1.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者单一, 仍以政府和相关鉴于主管部门为主, 不够多元化。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少主体性。
青年教师在入职后常常会发现, 因为自身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往往与学校的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 或者因工作需要被安排从事不是很适合的教学任务, 而无法施展才华, 逐渐流于平庸。
2. 目前针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内容主要为学历补偿式教育, 强调对青年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学习, 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实践性。
根据江苏某高校教学督导组专家近三年来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整理发现, 老专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担忧主要集中于:不少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暴露出对所教的科目没有把握, 因缺乏学科知识的教育技能而经常照本宣科, 依赖于只要求单一答案的问题, 不能进一步补充和扩大学生的回答, 墨守成规。
3. 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上来看, 现有的培养模式主要为岗前培训、进修学习, 形式单一, 导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多样性。
以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方式为例, 自上而下、千篇一律的评价指标, 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 也无法促进优秀的青年教师更多承担起更广泛的职责。
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从我国高校建设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 进行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化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研究的重点,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本次研究对象———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来说, 这一过程包括重在奠基的职前准备阶段、重在适应的入门适应阶段、重在建设的在职专业阶段、重在提高的歧变重估阶段。
1. 职前准备阶段:严格高校教师准入机制。
职前准备阶段既包括毕业于师范院校的青年教师接受的教师教育, 又包括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接受的职前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的时候, 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需要明确引进人才的相关要求, 全面考察、了解拟引进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基础, 了解他们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和人生品质, 严把入门质量。
在青年教师进修岗前培训时, 要延长岗前的培训的时间, 丰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除了进行常规的高等教育学、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等课程的培训外, 还要进行一些高等教育理念、教学技能、课堂教学中常见情境, 高校学生特点和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机智等方面的培训, 让青年教师对这些方面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使他们在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前有一个心理、思想上的准备。另外, 要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老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经验的介绍, 和青年教师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丰富青年教师的经验和感受。要让他们认识到岗前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不能敷衍塞责, 一定要有对自己、对学校、对学生负责的意识。这些尤其是对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教育技能培训方面, 要教导青年教师探究学科的主要概念和组织原则, 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 而且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在培训结束时, 要采用相应的形式进行严格全面的考核, 严把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关, 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坚决不授予资格证书, 宁缺毋滥。
2. 入门适应阶段:加强高校教师组织建设。
入门适应阶段指青年教师入职3年之内的时间。新任教师在最初3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整个教师生涯并决定新任教师的去留。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的适应期, 是需要特别关注、支持和帮助的时期。
对于新任教师来说, 渴望获得高校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信息。譬如, 学校组织对他们的期望, 他们是否有权参与目标的制定, 他们享有的权利和职责, 他们应该努力达到的发展目标, 他们已经达到目标的程度, 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 他们能否缩小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之间的差距, 等等。尽管高校中处于入门阶段的新任教师在年龄、文化、个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他们中间仍存在着共同的需求, 譬如, 相对自主、获得个人发展发展的机遇、接受令人感兴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发挥特殊专长的机会等。
从国外的很多研究中可以看出, 教师组织这个团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益和必不可少的。但本次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中基本没有教师组织这个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教师组织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年教师加入其中, 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合作, 能够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大大缩短专业发展的进程, 减少因靠自身摸索而造成的精力上的浪费。
青年教师在组织中, 除了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外, 还能够从组织中获取新的技能, 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也能从组织中获取归属感、安全感, 并以业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获得荣誉和尊重。这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 在职专业阶段:注重高校教师文化氛围营造。
在职专业阶段是指青年教师入职后7—10年, 这一时期是青年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经过之前的准备和适应, 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也逐渐清晰, 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同时, 由于这一阶段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仍比较脆弱,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屈服于外在的评价, 有时难以协调各种关系、创造条件以获得专业发展, 还会产生自我怀疑失去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 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来说, 应注重高校教师文化氛围的营造。
加强高校教师文化氛围营造, 能使青年教师有较多的机会能够与学者、专家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专业对话, 进行批判性反思, 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通过与学者、专家的对话, 青年教师能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责任, 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逐步构建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知识体系。
青年教师应该努力适应独特的学校氛围。高校组织应该努力创造适应教师心态的学校氛围。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意义之一就是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合。高校组织要听取和研究各种合理的建议和批评, 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得这些建议和批评融入到学校组织的氛围之中。
4. 歧变重估阶段:激发高校教师“自我更新”。
歧变重估阶段是指青年教师入职10年前后。40岁以前经历这一时期的主要是两类青年教师:一类是入校时未到达最高学历的青年教师, 在工作的10年间, 经过进修和培训提高了学历层次, 对教师生涯进行重新评价。另一类是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顺利的青年教师, 已经获得高级职称, 希望通过创新实践进一步激发自己的专业潜能, 在突破中继续提高。
在这一阶段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已逐渐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 而不再受到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 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 此时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青年与中年的转型时期, 已经可以自觉地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 有意识地自我规划, 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在这一阶段中, 决定留任的教师会全心致力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能够对专业发展的问题予以整体、全面的关注。
因为这一时期同样为青年教师发展的再评价期, 如果教师感到难以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教学, 而且切身感到教师职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并非想象的那样高, 机械、重复的劳动很多, 等等, 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会心灰意冷, 甚至离任。
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来看, 要使其获得较为满意的专业发展, 高校组织需要对青年教师进行长期的、阶段性的关注, 特别是在职后稳定、成熟的歧变重估阶段, 更要注重对青年教师自我更新意识的培养, 以“自我更新”取向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帮助青年教师形成内在专业结构和自我更新意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使青年教师自身能在自我更新意识指导下谋求专业发展, 顺利走完整个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第三编教师发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0.
[2]王斌华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0.
[3]威尔伯特.J.麦肯齐等著.徐辉译.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外部干预与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 篇5
关键词:合法性;生命周期;外部干预;利比亚危机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15-02
在國际政治干预的现实活动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相互矛盾的现象。比如2011年的利比亚,法、美等国家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理由干预利比亚危机,推翻了卡扎菲政权。但是当2014年利比亚由于地方武装冲突再次陷入政治混乱,海湾国家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理由试图干预利比亚内部事务时,法、美等国家却反对干预,还撤出了在利比亚的使馆。后卡扎菲时期相比卡扎菲时期的人道主义危机并不逊色多少,那么法、美等西方国家为什么采取双重标准呢?有的观点认为西方国家对某个政权有偏好,也有的观点从民主的代价来解释。这些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都忽略了作为政权的合法性建构成本要远大于破坏性成本的事实。从政权合法性的生成到合法性的丧失、重建,合法性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合法性的生命周期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外部干预的选择性问题。
一、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的讨论前提
一种事物的生命周期是在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具有某种脱离主观意志的客观性。合法性作为一种秩序性的“文化”,也具有某种客观的属性。这种客观属性表现在:一是某政权的建立、成熟与衰败同合法性相比,具有一致性,但并不同步。政权建立通常表现为建立政府机构、专政机关,开展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但是开展这些事业并不意味着合法性已经建立,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事业是合法性生成的手段。二是合法性一旦建立,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在这个层次上来说,合法性凝聚为文化,合法性持续的生命周期越长,其文化的特征也越明显。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治理超过几百年的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合法性文化。文化是物质与意识中间的中介物,它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形成某种“客观”的属性。三是合法性实现形式(即合法性资源)的构成也具有客观性。合法性的工具包含有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经济成就、民主程序等等,这些内容并不全属于上层建筑,但都具有客观性。一旦形成就会与人的主观意志形成独立运行的体系。
合法性的客观属性,是我们研究合法性生命周期的起点。客观性使得合法性能够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合法性工具的经济成就、意识形态、历史传统、民主秩序等内容,会使得合法性被锁定在历史的记忆中。中国古代的新朝代,对前朝的经济成就、政治清明时代会加以肯定,就是合法性残余在起作用的表现。每个朝代,都会留下怀念前朝的遗老,他们会在思想上进行追思,在组织上开展活动。
二、合法性生命周期的一般解释框架
合法性生命周期,是指“合法性”有生长、成熟、衰弱、再生和崩溃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合法性生命周期与政权生命时期是两个概念。例如在西汉前期,合法性的资源主要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抗、暴力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与民休息。随着越来越多民众出生在西汉之后的年代,民众这个合法性的内容记忆越来越淡漠。合法性资源中“前朝暴政”的衰弱引发了对新的合法性资源的追求,“独尊儒术”和“驱逐鞑虏”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内容开始生成新的合法性资源,进入新的生命周期。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对某个朝代或政权而言,可以使用多个合法性资源,但是这些合法性资源都有其生命的周期。在某个主导的合法性资源处于衰弱的时候,政权如果能看到危机,纳入新的合法性资源,就可以开创政权新的稳定。而如果该政权固守某个传统的合法性资源,看不到该合法性资源是存在生命周期的,那么就合法性资源的流失就会不断侵蚀政权的存在,造成政权的颠覆或执政集团地位的丧失。
第一,合法性资源的效用遵循产生、形成到最后消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即合法性资源效用的运动具有完整性、联系性。第二,合法性资源并不依赖于合法性本身而存在,尽管合法性资源对合法性效用走向衰亡,并不意味着合法性资源本身消亡,只有某种潜在的、可以被用于合法性的资源被当政者利用为合法性的资源,它才具有生命周期。因此,合法性资源是独立的,而合法性资源的效用则是有生命周期的。在政权产生之前,某种合法性资源可能一直在国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运行,但是只有被政权使用,才具有政治合法性意义,因而也才有合法性效能。一般而言,合法性的整体效能后发于政权建立,而即使政权消亡但合法性仍存在局部效能。也就是说,政权的普遍合法性一定产生于政权建立之后,而仍存在于政权消亡之后。第三,一个政权对国家的治理要借助于合法性资源,而且一般会借助于多个合法性资源,但是主体的合法性资源一般只有一种:传统型、魅力型或法理型。每个类型内部的核心资源也是不同的。例如即使是魅力型的合法性类型,也涉及领袖死亡之后新的领袖继承和再建构的过程。即使是法理型,也会涉及程序法理和正义法理为主体的转换问题。由于知识从论证合法性的效能最终会由于理性的沉淀、习惯于该合法性资源因而逐渐熟视无睹(另外一方面来看,可能与喜新厌旧的人性有关)、习惯于不满现实而忽视既有的利益,因而该资源的效能必然要经历从兴盛到衰落的必然过程。这一点已经被苏联最后的历史所证实。
三、外部干预对合法性生命周期的影响
之所以要外部干预对合法性生命周期的影响,是因为合法性资源的生长、衰亡是自然形成规律,它对政权兴衰的过程保持历史联系性。但是外部干预成为这个生命周期中最有力的杠杆,尤其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干预变量”的影响力日益显示出“尽管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但内政却日益国际化”的现实。
外部干预对合法性的生命周期可以是整个过程的,可以作用于合法性生成初期,也可以作用于合法性生成的衰弱时期。外部干预既有强弱之分,也有正反之分。外部干预的两极性体现在:在同一个时间段,既存在着使合法性衰弱的外部干预力量,也存在着促使合法性维系的力量;在不同的时间段,一种外部干预力量可能是促进合法性生成的,也可能在另外一个时间段是导致合法性衰弱的。但是无论作为主体的干预者身份与角色是否会发生转变以及作为干预者数量、实力对比的差异有多大,但干预的方向总是有两种:促进合法性生成和维系的,促进合法性解体和衰弱的。我们可以将之称为“正向干预”和“反向干预”。
第一,在合法性相对巩固的条件下,如果强迫推翻合法性仍然存在的政权,尽管该政权的物质基础被推翻,但延续的合法性会寻找时机重新建立政权机关。例如委内瑞拉查韦斯时期发生的政变,结果没有持续几天就被平定。第二,在外部干预具有一定的强度,但还不足以完全推翻原有政权合法性条件下,外部干预的威胁会通过增强民族主义来强化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資源,巩固本政权的合法性。第三,外部干预的正向干预,通常会对政权的合法性起到巩固作用。外部国家与国际组织给予的经济援助、外部承认,使得该国政府能够利用国际公共资源实现国家利益,从而客观上有助于促进生产、改善民生,加强政权的合法性。第四,外部干预的反向干预,通常会消解政权的合法性,但是在合法性包含民族主义的时候,外部干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限度内会造成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增强合法性。只有外部干预达到足以推翻政权时,合法性的削弱才呈现为一种趋势。在新的合法性与旧的合法性相互较量时,外部干预起到的作用也是两面的。
四、合法性生命周期的意义
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为解释某些国家的政府倒台后又奇迹般恢复治理权,而一些国家的政府主动实行某些改革,对外在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轮换提供了政治学视角。合法性生命周期的理论中,外部干预因素的引入使得国政政治经济学具有了较强的解释空间。
第一,在观察和研究合法性问题时要坚持过程原则,认识到合法性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的有效性是呈现兴衰周期的。对于政府而言,要及时更换合法性的资源,进行合法性内部效能主体的转换,在每个合法性资源的使用上,都不宜超过三十年。现代信息化时代,这个兴衰的周期还会缩短。第二,合法性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先后表现出不同的效能和价值。因此某个合法性资源的整体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运动阶段,即合法性资源的运动具有阶段性。根据不同的运动阶段应采用相应的运用方式。第三,从政权的视角来看,其治理权威的长期保持,对合法性资源的运用必然是带有“连续体”的特征,即呈现“连环相扣”的形态,即不间断运用新的合法性资源——在一个合法性资源的效能衰弱后,采用新的合法性资源来补充,之后连环相继。如果以某一单个的合法性资源为视角审视,该合法性资源有着兴衰过程,但对于政权而言,可以在某个合法性资源衰亡的末期,即使用新的合法性资源补充、弥补。相互交叉的合法性资源越多,说明合法性危机越严重,而原有的合法性资源进入的“晚期”也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政权作为裁判机构、合法性危机的预警机构和合法性资源使用的中间性过渡性机构,需要对合法性资源的周期以及多个合法性资源构成的“连续体”进行管理、预警、历史回顾和现实研判。第四,外部干预对合法性周期的作用是两面的,在适度层面可以正面促进合法性资源的成熟,但过度的外部影响,又会对合法性造成伤害,使合法性资源快速衰亡。因此,利用外部干预形成压力机制,促成民族主义成为合法性资源主体是双刃剑,是在悬崖边的舞蹈,需要政权慎重进行。
五、合法性生命周期理论对利比亚危机的解释
合法性资源具有生命周期,外部干预的作用是双面的。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解释利比亚合法性危机。
首先,由于从某项合法性资源具有生命周期,因此不及时调整就会危及政权的合法性。1969年9月,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在以威权方式实施国家治理过程中,卡扎菲运用“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以及“九·一”革命领导人等魅力型合法性资源治理国家。尽管执政期间利比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魅力型的革命领袖资源已经在信息社会和民主化浪潮中逐步衰亡,而卡扎菲没能进行及时地调整,造成2011年利比亚内战并导致外国干预以及政权垮台。
其次,外部干预只能促成生长和消亡,但不能越俎代庖,自己变成合法性生成的主体。外部干预作为合法性中的国际政治变量只能作用于已有的、该国国内的合法性资源身上。当2014年利比亚地方武装的冲突再次陷入政治混乱时,西方国家无法以干预的形式生成合法性资源。原因就在于对政权来说,多个合法性资源没有及时形成“连环相扣”,结果使得合法性连续体断裂。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6
目前, 国内系统研究科技金融的著作是赵昌文等教授2009年出版的《科技金融》, 在书中, 他们对科技金融做这样的阐释, 即“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 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业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后续颁布并推行的配套文件为基础, 目前我国制定并完善了大量的科技金融政策文件, 初步形成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 但较难有效贴合, 近年来,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被列为国家战略, 河北省着力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对河北省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进行研究与分析, 提出契合的理论取向,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的政策环境, 有针对的进行政策引导与支持, 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
二、政府政策有关职能及在科技金融中的应用
政府政策是为了扶持产业更好的发展, 促进产业扩大再生产。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是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根据经验总结, 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进和促进作用。科技型企业数量众多, 技术和企业的成长周期、成长阶段不同。同时, 政府资源和金融资源有限, 因此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将产业和金融结合, 构建金融支持体系, 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
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技金融政策分析
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 分析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变化, 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的特征, 构建四个不同的科技金融政策支撑体系, 形成地方政府有效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技企业普遍受益的发展体系, 推动新兴科技企业的“鱼跃式”发展。
(一) 种子期阶段科技金融政策:通过立法保障科技投入
种子期阶段指的是处于酝酿阶段或者在孵的科技项目, 由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且没有“有形”的产品可供抵押。此阶段应构建完善的科技和金融联合机制, 通过立法保障科技投入, 包括以政府引导投资为主体, 积极引入科技担保产品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 增加天使投资基金规模, 为种子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方式直接为处于种子期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对风险投资机构提供“风险补偿”的方式或者以税收优惠的方式降低风投机构运营成本推动风投机构的创设并引导风投机构向科技企业提供支持;或者通过设立公共创业风险基金的政策性金融方式与其他风险投资机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方式对种子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二) 初创期科技金融政策:以政策性金融为主, 产业链金融和天使资本为辅
政策性金融主要在科技型企业初创期进入, 可以采取股本资本和债务资本结合的方式, 以分散风险。
充分发挥产业链金融的作用。针对科技型企业缺乏抵押和担保的现状, 很多商业银行推出了产业链金融产品, 将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与众多的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 以产业链为服务对象, 扩大业务, 并降低风险。产业链金融还包括产业链内的关键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种形式的资金往来。
天使投资是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最佳的融资渠道选择。政府可以引导关键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以天使投资者的身份进入科技型企业, 一方面可以部分缓解科技型企业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能以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管理能力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使其成功度过初创期, 快速进入成长期。
(三) 成长期科技金融政策:运用财政工具,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企业进入成长期, 各方面的资质有所提高, 盈利能力、可抵押资产较初创期会显著改善, 信用评级也会提升。该类企业的融资需要充分选择市场, 利用金融市场自发机制来完成企业的金融活动。此时, 政府应运用财政工具, 重点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 为科技企业的初次公开金融创设平台。同时, 推动金融方式、交易方式的标准化工作, 为初始投资者和科技企业在二级市场的再金融提供基础;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科技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类型机构的创设和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为了确保上述工作的开展, 便利科技企业金融, 政府还应积极通过财税政策支持科技金融中介组织与市场的繁荣发展, 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交易提供基础性、规范化服务, 增加信息透明度, 降低交易成本。
政府利用初创期内金融支持获得的信息作为保证, 吸引风险投资机构收购政府手中的股权, 不再提供小额补贴及贴息贷款。政府的支持转向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主。促进风险投资机构跟进投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准入门槛, 鼓励产业链内的关键企业和民间资本创办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发行风险投资收益凭证等方式将居民储蓄转化为风险资本, 拓宽风险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可以不定期地举行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对接会, 或是定期发布及在网上披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制定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等措施, 引导风险资本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 成熟期科技金融政策:促进市场化融资体系及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
科技企业步入成熟阶段, 经营风险减少, 盈利水平提高, 营运、财务、管理等制度趋于健全, 企业的金融渠道拓宽, 金融能力明显增强, 可选择的金融方式也增多。
一方面, 成熟期科技企业在资产质量、规模方面满足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 后者也愿意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另一方面, 科技企业的经营规模壮大, 财务状况改善, 开始尝试由前期较单一的银行贷款或自我投资的方式向资本市场突破。此时, 应鼓励科技企业利用科技信用保险等手段丰富金融渠道。
另一方面对于成熟期的科技政策, 政府的资产从直接的资金支持转向间接支持, 制定鼓励科技型业自主研发创新和进行内部积累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提高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税前扣除比例, 对留存收益转增资本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等措施。
最后, 针对成熟期企业对战略投资和产业投资的需求, 探索科技资金有偿使用机制, 吸收更多社会资金, 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同时推动企业积极改制, 使其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增强企业成长性, 加快上市进程为科技初创团队与各类投资银行机构对接提供平台, 政府对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鼓励科技型企业到国内初创板、中小企业板上市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例如, 通过私募股权金融的方式筹集社会资本, 通过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系统的公开金融, 通过债券市场发行集合企业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等, 甚至争取在初创板、中小企业板上市金融。
企业在度过危险的成长期后, 将迈入稳定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企业的特点是企业主要业务稳定, 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同行业中具有一个稳定的地位。由于成熟期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为理想的状态, 在这一阶段, 企业有稳定的产品或技术, 此时的政策应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可通过人大立法、政府规章、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在内的不同层次政策体系,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形成高效产业链, 有助于科技企业回笼资金, 实现可持发展。
四、结论
建设一个科学的科技金融制度, 必需针对企业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明确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根据企业的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经营特点、管理目标、市场表现等, 建设适应本阶段的科技金融体系, 使企业科技金融环境得以优化、科技金融相关要素得以完善。同时还应注意到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会经历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时期, 相关部门必须灵活调整科技金融实施的关键点, 注意科技金融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只有在科技金融制度能够防范企业的内外部风险时, 才能推动科技金融体制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 2010.11.
[2]赵昌文, 陈春发, 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肖龙沧.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探析:山东实践[J].金融发展研究.2011.5.
[4]吴宇, 孔东梅.京津冀科技金融的合作机制研究[J].经济导刊.2012.3.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7
软件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 它受业主单位的委托, 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 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目前, 我国软件工程监理处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还比较缺乏。在软件工程监理关系中, 业主 (建设单位) 授予监理方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权力, 监理单位代表业主从事项目管理活动。一些监理公司依据有关的信息技术规范和软件工程项目合同规定, 凭借着自己的行业经验进行监理工作, 但对软件项目监理的操作比较零散, 难以形成1个系统的监理评估体系。本文, 笔者在仔细的研究分析软件工程特点的基础上, 论证了业主和软件工程承包商之间增加监理的必要性, 建立了软件工程监理量化评估模型。
二、软件工程监理在软件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作用
1. 软件工程的全生命期。
根据ISO的相关定义, 软件工程的全生命期分为实施阶段、使用阶段和维护阶段, 其中实施阶段又可进一步地细分为准备、设计和施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有4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诞生”阶段。第2个阶段系统进入决策阶段, 一旦系统通过决策, 系统就进入第2个阶段。第2阶段即设计阶段, 在该阶段抽象出系统模型。第3个阶段是实施阶段, 即系统投入开发和施工阶段。第4个阶段是运营维护阶段, 即系统投入运行的阶段。
2. 软件工程监理在软件工程的全生命期中的作用。
软件工程监理是软件工程领域的一种质量管控方式, 是独立于甲、乙双方的第三方机构。它为软件工程提供的规划与组织、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管理、监督与评价等方面的服务, 其目的是利用监理单位的经验和专业技术保证软件工程的成功。软件工程监理应该在软件工程的设计阶段之后所有的阶段进行相应的监理, 以反映软件工程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软件工程的全生命期监理如图1所示。
三、软件工程监理评估模型
1. 软件工程监理评估维度模型的建立。
信息化工程监理的目标是实现利益。在软件工程监理评估过程中, 业主和软件工程承包商签订合同后, 就形成了二元关系。监理的作用是可以减缓双方当事人的不对称压力。因此, 第三方监理的出现是必然的。监理方、业主和开发方形成了三元组织关系。软件工程监理虽然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监理的存在提高了项目成功的几率, 降低了社会净资产的流失。监理规范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流程, 保证了项目的质量, 降低了项目维护费用。软件工程监理的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 软件项目达到了质量规定的要求。软件工程监理评估维度模型如图2所示。
2. 软件工程监理评估。
在软件工程监理过程中, 需要进行不断的评估, 因此, 需要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 量化最终的结果。软件工程监理是典型的外包工程, 其评估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 SSE代表软件工程监理评估质量。C1代表在第1个里程碑时, 费用花费了多少。CD1代表在第1个里程碑时, 预算花费了多少。CD2代表在第2个里程碑时, 费用花费了多少。C2代表在第2个里程碑时, 预算花费的数值。根据项目的里程碑数量一直累加到的第i个里程碑时的情况, 表示当前计算到的里程碑。在软件工程项目中, 呈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有工程中的权重因子,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里程碑中, 其关心对象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软件工程项目中权重影响因素如图3所示。
下面, 给出软件工程监理评估模型的第2个量化计算公式:
目前, 我国的软件工程项目建设风险较大, 建设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地规范。为了减少软件工程建设的风险, 规范软件工程建设市场, 保证业主和承建单位双方的利益, 对软件工程建设进行有组织、规范化的监理评估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四、软件工程监理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技术在最近10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如今在各行各业纷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企业ERP系统、数字化校园系统等软件工程项目在不断地涌现, 但是, 由于软件工程监理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法规制度还不是很完备, 对于软件工程的监理远远不能和成熟的建筑工程监理相比, 所以, 今后软件工程监理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在软件工程项目中, 软件工程监理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如图4所示。
1. 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
目前, 国内的软件工程监理市场比较混乱, 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关系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 大量监管单位为了承揽业务而竞相压价, 甚至采取给回扣和好处费等不正当手段来争取客户, 这是由于国内软件工程监管市场还不是很规范, 有关部门应该规范监理企业间的竞争, 逐步改善不规范竞争的情况, 形成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
2. 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信息项目监理虽然经过近10年的努力, 至今仍然面临着实践方面的困难, 还不能很好地将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与欧美国家的大型监理企业相比, 在监理整体思想和基础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 信息监理企业规范化。
很多信息项目监理单位本身的制度都不健全, 管理松散, 只关心利润, 不重视技术和服务, 使得项目的监理质量低下, 监理企业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 监理企业规模偏小, 资本不够雄厚, 很难和国内外大企业直接竞争, 所以, 监理企业规范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必须进行改进。
4. 信息项目监理企业规模扩大。
当前的软件监理单位, 其规模都不大, 从业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相对较低, 很多监理公司为了降低成本, 往往是接到项目之后, 才进行监理人员的聘用, 这就造成了监理项目质量的不稳定, 因此, 需要扩大软件信息项目监理企业的规模, 以促进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
5. 信息项目监理费用偏低。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8
1 旅游地生命周期涵义
在市场营销学中, 最早的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即一种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淘汰退出市场的过程。从八十年代初, 该理论被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 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产品的发展过程要经历开发、发展、繁荣、衰退四个阶段。
旅游地生命周期其实就是指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旅游地发展走向衰落实质就是旅游产品不再为市场所接受,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到了衰落阶段。
2 九江旅游资源概述
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 在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有230多个景点景观, 形成以庐山为“龙头”, 包括“六区” (牯岭、山南、沙河、永修、浔阳、共青) , “两点” (石钟山、龙宫洞) , “一线” (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的大型旅游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中国惟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等大江大湖交汇, 名山名水争辉。九江钟灵毓秀, 人杰地灵,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眉目之地”的美誉。
3 九江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
旅游地生命周期具有不同阶段的特征:在产品投入期, 销量低、销售增长缓慢;在产品成长期, 销售量迅速增长;在产品成熟期, 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饱和, 而销售量则趋于基本稳定;在产品衰退期, 销售量减少从而诱发出更新的产品问世。要研究九江地区旅游地生命周期, 先来分析九江市旅游发展脉络:
20世纪70年代, 九江还没有旅游这个概念, 到80年代中期, 才有外国游客来九江。随游客数量的增加, 九江景区才得以开发, 旅游设施才开始规划和建设。到90年代, 国内外游客逐渐增多, 这是九江旅游的初创期。
1999年以来, 九江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九江接待游客428.27万人次, 收入26.91亿元, 分别比1981年增长3.09倍和611.37倍;2009年九江市共接待游客1525.99万人次, 收入115.95亿元。九江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持续上升, 旅游市场规模开始形成, 这是九江旅游的成长阶段。
4 九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 九江旅游业在旅游市场上开始出现良好的竞争趋势, 但并不很乐观。2008年, 九江旅游接待游客量和收入低于黄山 (接待游客1801.3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140.9亿元) 、安徽芜湖、湖南岳阳等城市, 九江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慢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4.1 城市魅力缺失
九江是大江大湖大山齐聚之地, 但是“山水之城”只停留在口号上, 对庐山的开发相对积极, 但对鄱阳湖的水域景观、市区内的历史文化景观开发不足。所以游客都知道庐山, 反而不知道九江。就庐山的开发也有缺失, 都说庐山秀甲天下, 但是秀在何处, 展示不足, 使得游客印象不深, 不仅未领略到其自然美, 也忽略了对其文化的品味, 从而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下。
4.2 旅游创意不足
旅游业实际上是创意经济, 谁的创意好, 谁就能发展。九江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 发展较缓慢, 就是因为缺乏创新性开发。长期以来, 九江地区精品线路的设计开发单一, 产品“包装”营销和服务层面低, 旅游开发还停留在“观光游”层面, 缺乏对“深度游”、自驾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对战略。
4.3 管理体制不顺
九江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行政壁垒严重阻碍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遏制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以庐山景区为例, 地跨多个县区, “一山分六治”长期得不到解决, 严重制约了庐山及九江旅游业的发展, 制约了旅游资源整体优势的发挥, 引发了资源争夺和重复建设。
5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九江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在旅游产品的成长期, 旅游业要抓住市场机会, 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产品品种, 提供系列服务, 迅速扩大接待能力。结合九江市旅游存在的不足, 提出以下措施:
5.1 产品方面:提高旅游品味
九江旅游应在提升产品质量, 增加品种和扩大规模上功夫, 通过“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和“候鸟珍禽王国——鄱阳湖”, 展示其奇特绝妙的自然人文景观, 同时开发山地森林、湖泊湿地、候鸟珍禽等集观赏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生态旅游”, 形成九江旅游经济圈。着力推出庐山鄱阳湖精品, 形成以精品为龙头, 以各种资源为辅助, 互相促进,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格局。
5.2 管理方面:理顺管理体制
浅析三亚市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管理分院符之杰
摘要:为了建好海南国际旅游岛, 将三亚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 “十二五”期间, 三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进一步和国际化标准接轨, 完善旅游行业。
关键词:三亚旅游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0) 12 (c) -159-02
1旅游产品开发目标
(1) 打造一个由核心旅游产品与延伸旅游产品组成的完整旅游产品谱系, 进一步深化观光型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促进旅游产品体系的转型升级, 突出热带海岛旅游产品与生态绿色产品特色。
(2) 通过旅游产品开发, 统筹城乡关系, 加快发展具有热带特色的乡村旅游, 向农民提供旅游就业、旅游创业机会, 利用三亚市区旅游发展带动周边乡镇旅游开发, 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利用旅游开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3) 继续推进旅游景区的改造和扩建, 鼓励旅游企业构建一批具有特色旅游线路, 旅游主题多样, 旅游时长不一, 旅游产品价格具有层次性, 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4) 迎合并引领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 促进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创新, 根据国务院旅游发展意见提炼出代表性旅游产品。
(5) 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互动, 进行旅游延伸产品开发, 如旅游购物、影视旅游以及旅游地产等。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契机, 加快各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让三
九江旅游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在整合旅游资源的前提下, 按照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 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使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九江旅游主角——庐山, 要针对长期以来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中“诸侯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 进一步树立“风景与旅游一体、资源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战略思想, 使其发展思路、规划布局、宣传口径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 使之有效地促进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5.3 发展方面: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保障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在旅游业发展中, 九江必须正确处理好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做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 才能真正延长旅游区的生命周期,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5.4 市场方面:优化旅游环境
九江市旅游发展目前处于成长期, 特别要注重树立形象, 提高声誉, 同时为以后开发系列产品做准备。为切实提高九江旅游环境整体形象, 要加大对景区环境、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力度。目前九江地区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完善, 比如面对近年来兴起的自驾车旅游潮, 九江缺少专门为此提供服务的设施, 因此经常导致车辆在景区堵塞或滞留。还必须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 特别是要抓好旅游软环境建设, 通过举行旅游交易会、旅游节庆如“庐山国际旅游节”及旅游论坛“鄱阳湖生态经济论坛”等形式作为媒介, 使九江旅游旅游宣传及环境建设稳步进行。
5.5 行业方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亚旅游经济发展走上一条生态、低碳、环保、特色的快速发展道路。
2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2.1文化战略
对三亚旅游发展进行三脉梳理, 依据人脉、地脉和文脉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体现黎苗历史文化、特色休闲文化以及美食文化。在深入研究三亚地域特色文化和现代旅游发展态势基础上, 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适应现代国内外游客的审美和体验需求, 完成由特色文化到特色旅游产品的外显和转化, 实现三亚从“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的转变。提升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创意, 延长旅游者在三亚的停留时间, 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水平, 加强旅游者与三亚之间的情感互动, 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
2.2差异化战略
明确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 由政府引导旅游企业进行不同主题产品的开发, 突出旅游产品特色, 避免同质化产品重复出现。在三亚内部实行旅游功能分区, 实现区域互助互补, 以三亚市区旅
在九江旅游发展中, 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为旅游相关产业的进入壁垒低、行业限制小和技术含量不高, 导致九江旅游业散乱经营,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上市公司。旅游企业规模较小, 没有能力开发出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 打不出品牌, 建立现代旅游企业制度迫在眉睫。
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旅游服务质量, 据统计, 目前九江市一线旅游服务人员的学历普遍在大专及其以下, 这与日益提高的游客需求极不相称, 因此, 必须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首先, 要加强对旅游管理干部和企业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建立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懂国际法规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次, 要积极创造条件, 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 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 要加强导游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考核、选拔、使用的有效机制,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从业人员执业评价机制, 坚持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总之,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九江要在保持环境的完整性、资源的原始性、容量的适度性、规划开发的创新性前提下, 塑造旅游地形象、丰富产品结构、加大宣传与促销力度, 以此促进九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并达到延长其旅游生命周期的目的。
摘要: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通过对近几年九江旅游发展数据的比较分析, 界定九江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阶段, 本文在可持续理论指导下, 提出促进九江旅游地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命周期,可持续旅游,对策,九江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李晓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产品开发初探——以新疆喀纳斯湖为例[J].资源与产业, 2006.
[2]邵晓兰, 高峻.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现状和展望[J].旅游学刊, 2006, (6) .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9
竞赛是竞技体育训练活动的杠杆, 赛制则是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赛制变化是促进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国际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赛会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职业联赛制广泛开展, 比赛遍布于整个赛季, 比赛密度大幅度增加。在全球范围内, 自行车、高尔夫、网球、足球、拳击、赛车等职业赛事如火如荼。在市场经济极为成熟的美国, 以四大职业联盟 (NBA、NFL、NLM、MLB) 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发展迅速, 其中NBA篮球冠亚军球队打完季前赛、常规赛和季后赛, 其比赛总场次即为113~118场。随着国际竞技体育赛制的改革, 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完善, 我国以球类为代表的大多数项目由传统的赛会制变为现行的主客场联赛制,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职业联赛为主体、以各类商业性比赛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1]。
职业联赛的多赛制现象成为当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显著特征之一, 比赛的数量、密度、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原有的训练和比赛周期安排随之发生急剧改变, 训练周期理论也从传统分期训练理论一枝独秀, 到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之并存。周期训练理论是研究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并依此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2]。训练周期理论运用了人体在生物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该理论被广泛地作用于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基础。随着竞技体育训练实践的发展, 周期训练从分期理论发展到板块理论, 不断丰富完善。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
1 .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兴起
早在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之际, 各国运动训练专家就对运动训练周期问题给予了关注[3]。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起, 随着二战的结束, 国际赛事恢复正常, 有关周期训练的研究在前苏联广泛开展, 朴素的年度周期训练理念被人们普遍接受[4]。自20世纪初莫乐菲与托夫提出“阶段训练分期”思想, 经过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拉乌尔和毕卡拉“ 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发展, 至1964年Matveyev基于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备战奥运会与世锦赛训练实践的系统研究[5], 出版了《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 标志着分期训练理论的形成。前苏联及俄罗斯一直关注周期训练的研究, 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并拥有丰富的运动训练经验, 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过骄人成绩, 竞技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普拉托诺夫研究显示, 前苏联国家队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展示出赛季最好成绩的比例高达55%~70%, 同一指标高于西方国家运动员3~4倍[6]。
1 . 2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多年来, 分期训练理论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教练员的认同, 成为指导周期训练安排的典范。其理论核心内容在于以下所述。
第一, 竞技状态及其评价标准。根据Matveyev的研究,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阶段, 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有益于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其中, 竞赛条件下运动员所展示出来的运动成绩, 是竞技状态评价的核心与最终指标。
第二, 竞技状态发展时相及年度周期的划分。分期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周期训练理论认为, 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是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由获得阶段、保持阶段、暂时消失阶段3个交替变化的阶段组成, 由此训练的周期也相应地划分为准备期、比赛期与过渡期, 如表1所示, 每个时期赋予了相应的阶段目标与训练安排。同时, Matveyev通过统计分析450多份田径、举重、游泳等体能类为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安排与运动成绩变化, 确定了高水平运动员年度竞技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并提出年度周期的单周期、双周期和三周期模式类型。
第三, 各时期训练安排特点。大周期的基本模式确定后, Matveyev进一步阐述了大周期各时期的训练安排特点 (见表1) 。准备期:进一步分为一般训练阶段、专门训练阶段两个大阶段, 一般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一般训练, 训练负荷安排以渐进地增长训练量和强度进行, 但主要是增加训练量;专门训练阶段, 训练负荷安排训练量达到最大, 并且有选择性地提高训练强度。比赛期:主要是完整的比赛练习, 专项训练安排在增加训练强度的同时, 相对减少或保持训练量。过渡期:负荷安排低训练量、高强度, 全面促进形成参赛竞技状态模式。
1 . 3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竞技状态的形成以超量恢复为生物学基础, 这一理论通过建立负荷与恢复之间的关系, 以刺激-恢复后肌糖原系统的变化为依据而提出, 核心在于后一小周期训练的开始恰好处于前一周期机体超量恢复的最高点[7], 如图1所示, 通过3个小周期的训练叠加效应, 使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能源供应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 从而促进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形成。有研究认为, 长跑运动员可以用超量恢复说明其训练的规律, 即训练过程分为疲劳、恢复与超量恢复3个部分, 这种模式可应用在一次训练课、小周期或中周期训练中[8]。
周期训练层级的划分为训练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教练员可以根据比赛日程和季节的变化, 选择周期的顺序、内容和持续时间, 确定各周期具体的训练方式方法, 以决定运动竞技能力的高峰期以及该高峰期的持续时间。早期的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将一年作为一个大周期, 特别适合于具有季节性的项目, 如滑雪、滑冰和赛艇等项目。后来, 训练周期也作了改进, 针对一年双赛或三赛项目, 年周期内出现两个或3个大周期, 每个大周期再根据专项训练目标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周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马特维耶夫本人也对这一理论不断完善, 提出应补充考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训练个性化问题, 以弥补一般性理论的不足[9]。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
2 . 1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竞技体育多赛制的巨大变化, 使得传统的分期训练理论已不能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诸如:一些运动和技术能力的同步发展带来的限制;无法提供竞技状态的多次高峰, 即在多次比赛中获得成功;基础和专项准备时间过长等[10]。在这种背景下,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板块周期训练。“板块”一词最早出现在Verhoshansky (1985) 的专著《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中, 用来指集中使用某一单方向负荷的阶段, 1999年Verhoshansky专门撰文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批驳[11]。20世纪90年代以Verhoshansky为代表, 近年则以Issurin[12]为代表, 在批判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缺陷的同时, 对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内涵进行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2 .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板块训练是指一种具有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化训练模式, 由几个训练因素集合成一种具有专项功能和彼此紧密联系的单元[13]。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板块强调按序列依次发展运动员的各种运动能力, 并认为多种具有高度指向性的训练负荷不能同时进行, 单方向的集中训练负荷可以有效避免同步发展多种能力时能力间的相互干扰, 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具有可控性, 运动员需要的各种能力因而得到依次发展, 而不像传统周期那样要求同步发展。
基于上述训练理念, 板块周期理论划分了小周期、中周期、训练阶段, 并设计了不同训练板块的基本目标与要素。小周期包括若干训练课, 并持续若干天 (一般一周) 的训练周期[14] (见表2) , 中周期包括一系列小周期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15], 这种中周期-板块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是板块理论的最突出体现, 这种训练计划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加可控。
3种板块对训练分别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积累板块主要用于运动员积累基本的运动和技术能力;转换板块用于将运动员的运动潜力转变为专项比赛能力;实现板块实现运动员的比赛准备并促使达到预期参赛效果。积累板块和转换板块的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周, 实现板块的持续时间为2个周, 这3个板块被组合为以比赛结束为标志的一个独立的训练阶段, 一系列的训练阶段又构成了年度大周期, 如表3所示。
2 . 3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最关键、最基础是训练负荷的集中原理, 即只有高度集中的训练负荷才能产生有效的刺激,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其理论基石:一是高度集中的训练要求将同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概率降至最低。二是当所需训练的运动专门能力超过同步训练的数量时, 序列式训练成为唯一可行的路径。三是专门化的中周期-板块分别对训练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16]。与以往传统的周期训练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训练总量大幅减少, 降低了运动员过度训练发生的概率。二是多高峰的训练安排, 使运动员可以在整个赛季多场比赛中表现出高水平竞技状态, 更多地获取优胜。三是每个中周期需要评估的运动能力数量大幅减少, 使训练过程的监控更加有效。四是根据不同训练的主导方式, 营养饮食方案以及身体恢复计划可以得到适时地调整。五是由多阶段构成的年度训练计划, 可以促进重大比赛适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板块周期理论与方法, 已经发展为针对高水平运动队频繁参加赛事具有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
3 两种周期训练理论分野与整合
3 . 1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分歧
当前, 竞技训练理论界围绕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学术争论颇多。从发展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一些学者认为, Matveyev的周期训练理论过分强调一般训练, 忽视了专项竞赛的需求, 这就使得训练过程从形式到负荷安排都脱离了竞赛对专项竞技能力的根本要求。从生理学的角度讲, 高水平运动员若长期给予非针对性的一般训练安排, 机体的生理负荷就难以达到或接近专项能力适应水平, 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下降, 运动成绩的下滑。又由于赛事准备期时间长, 中间缺乏高水平的竞技比赛, 机体得不到有效的强度刺激, 以致进入比赛期后机体对突然的高强度竞赛负荷刺激无法适应, 容易促发运动伤病。从实践发展的角度看, 由于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的快速发展, 竞技比赛密度大幅增加, 高水平运动员只能依靠赛事间隙进行调整、恢复或针对性训练, 而不再像过去全年单项赛“大周期”训练那样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随着竞技体育赛事活动的深刻变化,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那些在赛季任何时间或整个赛季都要具备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运动项目。与传统周期训练模式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 板块周期理论也存在某种缺位。一是当前的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还不够细致完整, 还没有体现出准确性、多元化、多维度结构的思维特征与安排方式。二是板块周期的训练结构缺乏完全的准备期。如果准备期基础训练不够完整, 机体的能量储备就会有所缺失, 至比赛期就会出现体能缺乏、动力不足的现象, 影响到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板块周期结构安排明显具有针对性的局部设计, 而不是总体版图, 因而缺乏全面综合发展的理念, 如果长年按此安排进行训练, 极易导致大强度造成的伤病而得不偿失。
3 . 2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整合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是当时训练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中训练安排理念与方法至今仍对训练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既要认识到该理论的历史作用, 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推进其发展,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从运动训练实践应用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具有一定互补性, 各自有其适应范围与应用领域, 在指导不同训练对象、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寻求整合路径。
从所针对的训练对象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是包括多年、全年及半年型的大周期以及中周期和小周期的理论, 其针对的训练对象既包括处于基础训练阶段、训练提高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 也包括处于最佳竞技阶段与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 而板块训练理论所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适应于处于最佳竞技或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所适用的训练对象范围更广。从所针对的竞技项目来看, 现代竞赛体制的改变并没有覆盖所有的竞技项目, 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来说, 多赛制与传统的赛会制相比明显发生了变革, 每年竞赛数量大幅增加, 但对于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赛艇、皮划艇等项目来说, 还是以成功参加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每年的两大赛 (世锦赛、世界杯;全国锦标赛、冠军赛) 为主要目标。前者的训练安排以板块周期为主, 最大特点是依据高水平运动员的适应规律, 强调以板块形式依次集中发展少数专项能力, 使运动负荷及其机体内部发生高度精确性反应。后者的训练安排以传统周期训练为主, 其优势在于突出了训练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总的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应用于不同的训练对象与竞技项目, 并在训练组织的整体性规律和竞技状态的适时调控中实现应用整合。
4 结语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10
关键词:资本结构 企业生命周期 债务资本 权益资本
一、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对资本结构的研究是以资金成本最小化为着眼点展开的;二是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仅仅是一种定性描述,没有严格的数量分析。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通过严格的假设和严密的数学推导,使得资本结构成为一种严格的、科学的理论,从而奠定了资本结构理论在财务学中的主流地位。
以代理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理论。代理成本指因股东正确处理企业管理者和债权人之间代理关系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这一理论认为: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代理成本等于债务的税收抵免收益时的企业资本结构。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世上萬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企业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具有生老病死等生命特征,企业也具有从产生到死亡的周期性规律,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围绕这些问题所形成的理论,就是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可以将企业的生命周期依次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其形状类似于正态分布曲线:
三、资本结构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关系
(一)初创期的资本结构
初创期是企业新生的阶段。从外部条件来说,该阶段的企业资产规模小,自身不被社会了解,也没有一定的资信度,因此企业通过外界筹资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从内部条件来说,由于该阶段企业的产品技术不完善,质量有待提高,而且成本较高,与此相对应的价格又不能过分太高,市场占有率较低。
在初创期的企业,其资本结构主要是权益资本,债务资本的比例很低,可以不作为筹资决策的考虑因素。
(二)成长期的资本结构
当企业顺利进入成长期时,其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外部条件来说,成长期的企业发展迅速,在社会上被广泛认知,与外界的交往增多,向外界传递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信息,各类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愿意提供资金,企业举债的资信条件得到满足。从内部条件来看,随着企业规模的矿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利润显著增加。
在成长期的企业,此时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例会略高于权益资本的比例,但又不能完全忽视债务资本高风险的特点,这一阶段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因而发展要快中求稳,过高负债无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成熟期的资本结构
成熟期是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业务记录和财务管理趋于完善,组织健全,经验丰富,产品被社会广泛熟知,市场趋于饱和,资信度高,销售量持续增长。在这一时期,企业可获得各种优惠的贷款机会,并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资产规模和信息条件。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尽管有可供选择的众多资本成本低的债务资金,但不可过度举债,适度的负债是成熟期企业的明智选择。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此时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外界举债筹集的资金并不十分依赖;其次,企业销售额和利润虽然在增长,但速度减慢是企业逐渐萎缩的前兆。如果没有非常有利的投资项目,过度负债没有必要。
熟期阶段的。
(四)衰退期的资本结构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产品的销量将加速下滑,利润大幅度减少,企业可能出现亏损,产品缺乏竞争力,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创新意识淡薄,各种企业弊病纷纷出现,种种不利的条件使企业筹资非常困难。不但如此,债权人甚至会因为担心企业破产清算而要求提前偿还债务。
因此,衰退期的资本结构又回到了引入期的时候,主要是权益资本,负债的比例非常小,企业应减少现金流出并增加现金的流人,积累内部力量来寻找新的机会,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谋求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
四、结束语
资本结构是现代企业的“基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效益。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在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筹集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共同任务。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制约条件不断的放宽,相对应的资本结构也会有差别。针对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采用科学的资本结构,合理地进行资本成本与资本收益间的权衡,有利于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海林.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硬伤[J].企业管理.2003(02)
[2]赵冬青,朱武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09)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 篇11
一、两种理论起源之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一定的理论产生并反作用于一定的实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社会科学性质的档案学理论,它们是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档案实践的产物,其形成无不受到当时经济、科学、技术、文件等诸因素的影响, 直接反映了当时档案工作现实与发展对理论的要求。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之背景。
现代世界档案学史表明,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和理论源头来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件中心和文件生命周期论述, 正式提出则是由英国档案学者在1950年第一次国际档案大会上完成的, 其后又经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档案学家的丰富和发展, 才不断完善起来。20世纪40年代以来(二战后),纸质文件大量增加,以纸质文件为主要对象的文件管理, 其管理重心是如何处置、精简文件,减少库房压力。实践上受到登记室的启发,理论上由于文件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随着文件中心的建立发展以及对文件生命周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不仅从理论上为建立文件中心找到了科学依据,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从而升华为档案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2. 文件连续体理论起源之背景。
文件连续体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澳大利亚,首先创制文件连续体模型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厄普沃德 (Upward)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直接导致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档案管理者开始面临电子文件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文件管理重点因电子文件自身属性的变化而相应发生了变化, 文件数量问题不再是文件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转移到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地管理、控制电子文件, 以及电子文件的“档案化”问题上。随着电子文件管理实践的发展,传统的文件(档案)管理手段逐渐出现弊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受到质疑,文件连续体理论应运而生。因此,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践基础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子文件管理。
二、两种理论之本源
从以上两种理论起源的背景可以看出,两种理论的起源都是由于实践的新变化,即文件管理的变化,而这两种理论的焦点都是为了抓住文件运动的规律,从而更加经济、有效地控制、管理文件。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注的都是文件运动,都是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文件 (档案)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 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 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而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运动的周期性, 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阶段性运动规律的体现。
文件从现行、半现行到非现行(文件———档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运动过程, 通常称作文件生命周期, 它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阶段性在文件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最早发现文件运动周期性特点的是美国的档案学家, 最早形成理论成果的是英国的档案学者, 该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相当成熟了。
对于文件的活动状态而言, 文件运动依次经历了文件制作形成、现行、半现行和永久保存或销毁;而对于纸质文件运动依附的对象而言, 文件运动依次经历了制作形成单位、现行使用单位、文件中心(或档案室)和档案馆。作为对新的档案工作实践的科学总结,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清晰地揭示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阶段性质变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2.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文件运动螺旋式发展规律的体现。
前面已经提到,文件运动的螺旋式发展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来看, 文件运动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信息系统, 它是根据利用者需要, 人为使文件划分出“文件”与“档案”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并循环转化的一个信息流。因此,虽然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件运动周期内,“文件———档案”(“现行—半现行—非现行”)的转化呈线性运动状态, 但也要看到,在文件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利用者的需要以及文件本身的价值因素,也会出现档案又由“非现行”向“现行文件”跳转,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在文件运动出现跳转之后,又开始了新的文件运动周期,使文件遵循着自然形成规律一个周期套着一个周期连续不断地螺旋式地向前发展, 构成了文件运动的全部历史过程。
而今在电子环境下, 电子文件的产生、运动过程呈现出的非线性特点尤为明显。在网络环境下, 电子文件的特性使其可以在形成之时就同时存在于四维中, 或者说存在于文件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空点上, 因此文件运动不只是线性发展的, 还表现出多维性的特点。
文件连续体理论正是强调文件运动是多维的, 由于文件连续体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当前数字和网络时代对激增的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因此它强调文件可以同时存在于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空点上。也就是说,文件处于任何一种活动状态时或依附于任一对象时, 都可以同时增加其他活动状态和依附对象。
三、两种理论之关系———同源异流,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的是文件运动的阶段性运动规律。就文件运动而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是揭示了其中一部分规律, 并没有穷尽它的全部规律,而文件连续体理论正是揭示了文件运动的另一部分规律———文件运动的螺旋式发展规律。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在本质上是同源的,都是关于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而其区别只是在于他们分别侧重、体现了文件运动规律的不同侧面。两者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因此这两种理论就不应该是互相对立的,也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电子文件这一新生事物不能作出完全合理的解释, 需要用文件连续体理论来补充说明电子文件不同于纸质文件的特点, 并以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立体思维方式来改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平面思维方式。相应地, 文件连续体理论也是在吸收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文件运动整体性、文件价值阶段性的基础上创立的。
因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理论它们本身具有灵活性、自我完善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电子文件时代, 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优势整合起来, 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文件和档案管理目标的优化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电子文件时代的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实践,是未来档案工作者要做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达多, 金更达.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同一性探讨[J].档案学研究, 2005 (3) .
[2]邹吉辉, 杨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6 (1) .
[3]何嘉荪, 叶鹰.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运动理论研究之一[J].档案学通讯, 2003 (5) .
【职业发展周期理论】推荐阅读: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09-25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05-20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07-06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05-31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06-13
职业选择理论11-24
职业选择理论08-22
理论职业指导试卷10-22
霍兰德职业性格理论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