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刍议

2024-09-11

构建刍议(共12篇)

构建刍议 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税收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 和谐的税收体系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现实的税收环境中, 存在的不和谐音符侵蚀着税收工作的主旋律。其表现:一是税收政策的制定有失完备;二是政策执行缺乏公正;三是偷税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税务执法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税怎么收、怎么用,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全新的考验和重大课题。构建和谐的税收体系, 从税制设计到税收管理, 都要与时俱进, 增强“和谐”理念,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税收事业长期追求的价值目标, 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种治税理念、治税方略和治税机制, 从和谐出发, 以和谐为目的, 为和谐服务。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党的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以人为本, 意味着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 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也只有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顺理成章。把以人为本具体到税收事业上, 一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全体税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把干部队伍作为“第二税源”;二是要以优化服务为宗旨, 把纳税人感到方便、快捷作为构建和谐税收体系的另一个目标。

二、要实现税收与经济和谐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 从经济长远发展和鼓励企业创新、民众创业的角度, 调整治税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机制要求, 宏观与微观、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税改思路。抓住当前全国税收增势良好这一机遇, 积极推行有增有减的税制改革, 加快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 积极推行出口退税改革、增值税转型试点, 科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改进税收优惠方式,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 使税收增长与可实现税收的GDP增长保持同步, 提高经济税源质量。要建立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优化收入分析预测方法, 充分运用税收综合征管系统、金税工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 全面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 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实现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合理适度, 税收收入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在收税聚财过程中, 既防止“乱作为”, 又防止“不作为”。通过依法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强化社会再分配功能,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三、要实现税制与法制的和谐统一

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依法治税是现在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税收工作的灵魂和主线。税收法律法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整经济利益分配,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上, 作用极为突出。构建和谐的税收体系必须深入贯彻依法治税方略, 在逐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把依法治税理念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 构建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

加快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法立法进程, 建立以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为主体的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逐步改变目前以部门立法为主的现状, 大力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立法, 保证税收立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增强税收立法的透明度, 建立税法制定公示制度, 真正体现纳税人参与税收立法的民主权利。

2. 规范税务行政执法。

依法设立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税务机关, 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开展税收执法活动。完善税收业务流程, 明确各类税收执法程序的工作步骤和标准。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 进一步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建立纳税人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沟通协调机制, 增加纳税人对税收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决策权, 使税收改革发展能够更好地体现纳税人的意志和要求。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 进一步完善稽查工作机制, 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3. 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障体系。

加强税务部门与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配合, 形成良好的协作互动机制, 共同做好打击偷骗税犯罪行为。

4. 大力开展税收宣传工作。

扩大税收宣传广度, 挖掘税收宣传深度, 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继续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开展税收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宣传, 面向纳税人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日常宣传与辅导。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曝光和欠税大户的公告力度, 督促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 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四、要实现涉税管理与社会文明的和谐推进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和谐水平。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创建“三个文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税务机关创建“三个文明”,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质量, 提高纳税人的满意率。各级税务机关, 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 必须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来引导税收工作, 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 始终高度重视纳税人满意度, 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 建立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 提高完善对纳税人的服务工作, 实现由满足征管需求为主向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的转变。

五、要实现税收信息和现代科技的和谐应用

要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形势,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税收工作中, 强化对征管信息的利用和分析, 及时发现并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金税工程各项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其打击利用专用发票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作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更好地体现税收工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纳税人的宗旨。

六、要实现工作效率与队伍素质的和谐提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构建和谐税收体系必须进一步更新干部管理思想, 着力抓好干部素质建设。要坚持以发展统一思想, 用事业凝聚人心;坚持班长抓班子, 班子带队伍, 队伍促发展的原则, 始终把带班子、建班子、用干部作为带队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用科学的知识充实人,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 用正确的导向激励人, 以重点培训和岗位练兵为主要手段, 着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应用人才、一批复合型业务人才和一批领导人才。完善激励创新机制, 加大考试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 在干部中形成立足岗位、系统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要在体制内加强系统建设和机关建设, 营造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要坚持工作从基层抓起, 切实把基层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 始终把建设基层、服务基层、发展基层作为工作的重点, 支持和鼓励基层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创新等领域出思路、出办法、出成果。

构建刍议 篇2

一、深入钻研教材

新课改中提出要我们灵活运用教材,但语文教材仍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是我们语文课教学内容的载体,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此为基础。我们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那就得在课前多花工夫,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我们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我们自己的学生对这些内容能接受多少,在那些问题上会遇到理解困难等等。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精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运用多种方法

高效的课堂是怎样的?就是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那什么是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个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总体的原则上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就是最佳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我们都知道:人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身体的各个机能是最好的,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大脑的反应了。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自主性,更有利于知识生成。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自己生动的语言、精心设计的课件、选取的音乐等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中,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

(二)组织小学合作学习。现在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课堂上老师们常用的一种创新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能使其陷入为讨论而讨论的境地。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课堂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问的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的理念。

(四)合理巧妙的布置作业。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布置一些拓展题还可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提高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努力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一个好教师可以影响一批学生,当然这个教师得用自己的独特风格来吸引学生。所以,要在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丰富的知识是上好语文课的基础,深厚的语文功底犹如源源不断的泉水,时时充盈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位充满文化气息、妙语连珠的语文教师总是让学生如坐春风。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感情充沛。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感情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金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刍议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刍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高效课堂的界定,观点颇多,但提要勾玄地简而言之,就是变“注入式的满堂灌”和“教师倾情表演学生昏昏然然”的传统模式与观念,让学生有真正的在场感和强烈的存在意识,做课堂的主宰者,围绕教学任务开动脑筋,在动脑、动手、动口和动情上积极凸显自己鲜明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知识得以流畅传递,能力训练能够有效展开并有提升,让师生都在课堂45分钟内能够有最大限度知识信息的交换、最完美的能力生成和最尽情的情感激涤,完成教学任务和育人目标,以获取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们可以试着进行以下尝试。

一、正确地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高屋建瓴建立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既要进行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知识训练,又要进行陶冶情操的人文思想教育,而其工具性决定了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面向学生的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所以,宏观上要正确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高屋建瓴建立大语文观,微观上要从语文的工具性入手,把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落实到课堂各环节,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智力的发展为要务,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换言之,就是从语文的工具性入手,让学生通过对大量的语文材料的感知,以丰澹的语文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大量读、写的积累和感悟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二、袖手于前有备而战,在有效的备课中寻求课堂高效

行动的改变始于观念的调整。有了大语文观的形成,只是为探究高效课堂提供了可能,效益的获得需要扎实而艰辛的付出。“袖手于前”方能高效于后,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备课,涉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清晰认识,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备课,还涉及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独具个性的自我开发,做到因材施教,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使他们在情感和知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有效备课,也涉及对学生情况的准确把握,以学生主体为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有效备课,还少不了对教学环节的构想和教学方法的思量和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等,都是教师在课前应做足的功课。有了以上功夫的磨炼和准备,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就又多了一分把握。

三、有效开展教学各环节,让语文高效课堂渐渐成型

(一)强化课前的有效预习

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不只是停留在口头的一种形而上的概念,而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形而下的自觉行为。具体过程中,不只是要过好字词关,也不只是要过好内容关、结构关和表达关等,更应该让学生真正地而不是浮浅地走近、触摸作者灌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悟,并且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充分的讨论、沟通和碰撞,有自己独具个性的解读和探究,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打好基础,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演好语文课堂开场戏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激荡,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充满深情地演好课堂开场戏,可以通过课前两三分钟的有效引入或者激情演讲,为学生徐徐打开一扇深情无限、魅力无比的知识大门,使他们隐约可窥辽阔的海洋或者无垠的旷野,自然能够跃跃欲动,充满对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洗礼的渴望,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课堂上行动的迟缓、精神的懈怠自然不会出现,而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激情燃烧的舞台。提供了参与的平台,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自然可感、可触。

(三)把握语文课堂的张弛和节奏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它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将之延伸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就是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密布、能力的高度和学生的接受力,安排和掌控好教学过程推进的快慢,运用好“环境磨性法”“比赛胜负法”“‘偏心考试法”“‘下岗模拟法”“困难设置法”和“批评教育法”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艺术,在把握好学生的接受心理的基础上,得到教学付出与知识接受、能力生成和情感淘洗的最佳比度。

(四)以现代教育手段教学让语文课堂在高效的天空飞翔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会使识记的可能性倍增。在语文课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释放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强烈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根据语文本身蕴含的丰富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教育艺术中的艺术,要讲究适当,要拿捏火候,需要智慧,需要胆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要求也会水涨船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刍议 篇4

一、生态德育的内涵

要构建生态德育系统, 首先要剖析生态德育的内涵。所谓生态德育, 是指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和解决学校德育问题。从学科理论建构上, 生态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观的拓展, 是新德育观向德育本质的自觉复归。众所周知,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举凡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分化、生殖等的因子都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如何使生物与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环境因子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保证生物健康、有序生长。而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成长过程, 尤其“道德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性”———道德体现的是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关系的平衡、和谐和发展———这与生态学有着相似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生态德育”一词应运而生, 开始出现在国内外某些学术著作中。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 研究还不够深入, 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出, 道德教育是“一切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 而“对于从生活中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兴趣, 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他的这种思想包含着很明显的生态理念, 强调的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体验过程。对此, 我国一些学者有着自己的看法, 刘运喜认为, 生态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借助生态学、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 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消除德育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 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 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 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郭事军认为, 生态德育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过程中, 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 根据人的特点、德育的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凡此种种, 虽各有侧重, 但关于生态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即“整体和谐观、动态平衡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也就回到文章开头所讲到的, 生态德育究其根本, 就是要使影响道德品质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道德环境因子”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各种要素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在相互合作和影响的作用下, 形成各种要素之间良性的互动, 从而达成动态的平衡,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各种“道德环境因子”系统的形成是生态德育实现的基础。

二、生态德育系统的基石:生态环境的建设

传统德育注重调节和规范人和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 却忽视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生态德育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 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本体论意义上看, 保护自然环境与保护自身是同构而不可分离的主客观统一。人性危机导致现代生态问题和环境破坏, 就需要重构人性, 让自然“合乎人性”, 也让人性关切自然。因此,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必不可少的基石。

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做到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书香四溢, 必将对学生品德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校园要做好绿化建设。保证足够的绿化覆盖率, 既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也能够舒缓师生心境, 有利于师生和谐相处。其次, 应充分利用校园回廊、宣传栏、橱窗等阵地, 设置名人墙、荣誉墙、先锋榜等,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笔者的校园里, 就设有论语墙、时代人物墙、感动校园人物墙、班级之星展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等, 并且会不定期更新内容。学生行走在校园里, 每天都与这些正能量零距离接触, 长期耳濡目染, 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应局限于公共场所, 还应深入教室、宿舍、食堂。所以还应大力提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 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成为育人的环境, 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生态管理的确立

目前, 德育最大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实践理性受制于外在感性的欲望和服从他律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理性中明确道德的普遍性。因此, 生态德育需要人性的复归, 通过生态的理性, 有效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所以, 生态管理的确立是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

所谓生态管理, 是指一切管理理念、制度及手段都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在生态管理理念下, 不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不能做什么, 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要去做什么, 引导学生在良性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因此, 在管理手段上, 应多“理”少“管”, 要多出台鼓励学生个性成长、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引导性条例, 而少一些处罚性、约束性的强制性条例。比如, 针对校园贴吧的乱象, 学校可以设专人负责, 但并不是粗暴干涉、简单删帖, 而是放低姿态, 与学生坦诚相待、沟通交流、因势利导, 最终既赢得学生尊重和支持, 也规范了校园贴吧的秩序。

生态管理也要求每位教职员工都做管理者。每位管理者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应以学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 既关注整体, 也关注每个个体。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都是生态德育的核心要素, 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生态管理要做的就是关爱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越是存在问题的学生, 越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就好比自然生态系统当中, 越是弱小的幼苗, 越需要园丁细心呵护。

四、生态德育实现的载体:生态活动的开展

生态德育的性质就是将保护自然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格。生态德育的宗旨就在于帮助那些面临生存和道德两难的人们能够做出理性选择而坚守自身的道德基本原则和义务。而这种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需要不断在活动和实践中才能达到和完善的境界。所以, 生态活动的开展是生态德育得以实现的载体。

生态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育活动, 是必须符合生态学理论的德育活动。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主体性唤醒、活动式主导、正能量传递、规范化模式”的德育活动指导思想, 较好地诠释了生态活动的内涵。生态活动, 即通过开展规范化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各种文体活动, 传递校园的正能量;而且在活动的全过程中, 应尽量去教师化, 提倡以学生为主, 学生自主设计、主持、参与活动, 更大程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生态德育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 教育者因势利导, 使学生学会关心, 富有责任感、义务感, 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这正是生态德育的本质追求。如我校的学生集会, 经过不断摸索, 逐渐规范化、模式化。每次集会时间一到, 班长督促学生到场, 安全员负责锁闭教室门窗;到场后, 体育委员迅速整队, 班长配合维持纪律;整队完毕, 体育委员站在班级队伍的左前方, 班长站在班级队伍在右后方。整个过程, 班主任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环节, 培养了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树立了全体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学生也在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后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学校更多的活动, 如艺术节、读书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都放手让学生组织、策划, 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道德本来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追寻自己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生活实践。学生只有在这一系列丰富的生态活动中亲身体验之后内化, 产生的道德才更具生命力。

五、生态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课程的建立

传统德育下, 很多学生的尊重生命意识的淡漠, 究其原因就是德育课程的单调, 侧重于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 内容枯燥而缺乏时代感。所以, 生态课程的建立是生态德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课程是指在德育课程基础上, 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的生理、心理特征, 设置具有阶段性、差异性、针对性的德育课程,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及时发现或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生命观、道德价值观。比如有些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环境、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这些只要稍加加工, 就会成为优良的生态德育资源, 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使学校德育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从而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比如说, 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 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身体机能逐步健全, 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据优势, 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 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但同时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新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但很快紧张与困惑又接踵而至。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 就必须设置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重点是加强养成教育, 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 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需要;注重心理辅导, 加强自我意识教育、青春期教育、情绪控制教育, 使其尽快成熟;加强学法指导,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密切家校联系, 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校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他学段同样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 确立不同重点、不同方式的德育课程, 这样才符合生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构建刍议 篇5

在高校办学“同质化”的当今,如何利用各地独特的地方资源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可以成为塑造地方高校品牌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广西作为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区,现在又作为中国-东盟的通道,在区内高校开设地方特色课程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是被称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学专业,更具可挖掘之处。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每所高校每个专业必不可少的内容,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活动。 这种活动,应当根据各个高校自己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进行设计,而每个高校根据其性质和办学定位的同,其所培养的人才也应当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导出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当是具有自己特点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高校“同质化”或“趋同化”愈加严重。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地方特色课程,既可充分利用地方独有资源,又体现出各地自己的独特文化,塑造自己的高校品牌。

一、现实问题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性政策,作为西部省份之一的广西,其招生规模也在年年增长,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转变。然而,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大好局面并不能改变办学质量仍有待提高的客观事实。广西各高校在办学“大跃进”过程当中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盲目“跟风”现象越来越多。以法学专业为例,不仅综合型、多科性高校争开法学专业,一些师范类、财经类都开办有法学专业。虽然各高校在国家规定的核心课程之外也开设有选修课程,但限于学分,大多选修课名存实亡。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近几年,法学专业在各专业中就业率一直都在亮“红牌”,法科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愈加激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学专业泛滥化的原因,也有各高校在培养法科学生过程中培养目标缺位的因素。从历年就业的表象来讲,法科学生就业难是供大于求所导致。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供大于求是一种供需脱节的结构性失衡,而非真正的数量性失衡,即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偏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适应性不强,并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同现象。” 这种这种趋同现象的表现之一就是课程体系的设置过于单一化。笔者搜集比较了广西各高校的法学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大部分高校的法学课程极为类似,除国家规定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其他各选修课也雷同者多。

从广西高校的生源来看,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广西区内,学生毕业后也基本上都会在广西区内就业。学生在校内学习的课程基本上都是通识课程、基础课程,难以照顾到广西地方现状。据课题组对我校法学毕业生的回访了解,一方面,因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与其他高校基本相似,在就业竞争中不具优势。

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仅要求学生熟悉法学专业基本知识,很多还需要对广西的民族地区政策、东盟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这些,恰恰是目前学生所没有掌握的内容。

因此,研究构建广西高校法学类地方特色课程体系,成为目前广西高校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构建法学专业地方特色课程的价值

广西作为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区,现在又作为中国-东盟的通道,在区内高校开设地方特色课程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一)能够开拓传承广西地方文化的新思路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包括广西在内的各地方文化都面临着文化同质化趋势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如何保存自己的特色文化,扩展其发展空间和彰显其价值。而构建广西高校地方特色课程体系对于传承广西地方文化能起到巨大作用,其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筛选和整理能够促进广西地方文化的系统化。

(二)能够服务于广西地方社会发展,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

我国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虽在保证国家整体教育质量起到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其又很难照顾到各地方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差异性,造成地方的教育与地方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广西作为西部省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开设地方特色课程提供很好的素材。如多民族聚居区对高校法学课程的影响,可以研究民族政策在法学基础知识里面的应用,培养学生处理民族法律问题的能力。再如东盟相关课程的开设,随着广西成为中国-东盟的通道,与东盟国家的法律问题愈来愈多,这也对传统的法学基础课提出挑战。这些法律实践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地方性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就要求我们构建创新型的地方特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的革新,师资的培养等。

因此,构建广西地方特色性课程体系,通过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处理民族、文化多元发展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三) 能够打造广西高校的品牌特色课程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获得急速发展,高校增多,专业不断扩展。但实事求是地说,知名大学并不多,品牌性高校则更少,难以与东部、中部省区的高校形成竞争力。但广西作为边疆省区,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如多民族聚居区、面向东盟等。如何利用这些独特优势,开设相关地方性特色课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等就成为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利用广西地方资源来建设法学类地方性的课程体系,进而转变“千篇 一律”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广西高校特色品牌课程。这个课程体系涉及到对广西地方资源的筛选和整理,还涉及到对已有课程内容的融合和改革,更涉及到相关师资的培养。不仅解决课程教学中的趋同化现象,而且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甚至学生就业后的职业知识需求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以广西高校法学专业为研究范本,探讨构建广西高校地方特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构建措施等。第一,可引为广西兄弟院校法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范本。第二,通过构建地方特色课程体系,制定“差异性”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能为政府及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和对策,有助于破解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三、构建地方特色课程的宏观路径

地方特色课程的基本依托是具有特色的、丰富的地方资源,而这些地方资源能够进入课堂,成为一门严谨的高校课程,还需要众多具体的构建路径和客观条件为保障。

(一)成立地方课程开发委员会

严格说来,“只有那些最终走进课程的课程资源才能够实现课程资源对课程的支持价值。” 因此,对于何种地方资源能够进入学校,成为课堂课程,必须经过严格的遴选、论证和评审。这项工作可由地方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此机构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研究和论证,在地方资源的选取、课程建设的规划、立项、评审等方面为地方高校决策提供依据,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的机构。其成员由各学科教学团队负责人、学校遴选的教学论专家组成,以保证课程选取方面的客观、全面和可行性等。

(二)经费保障

作为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地方特色课程建设,更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传统的课程建设,仅需要考虑何种课程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无须过多考虑该课程的教材、师资等工作。而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则是一个完全创新性的工作。使一种或几种地方资源成为课程,首先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地方资源的调查、资料的搜集、选取的路径等。前期工作完成后,则面临着教材或讲义的`编写、教师团队的组成、与原有课程的契合度、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查等。最后,还需要对该开发课程进行课程评估、学生满意度调查等。这些大量的工作没有充足的资金是难以完成的。因此,经费的保障是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的有力保障,如此,才能够调动老师们探索开发地方特色课程的积极性,才能够保障地方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

(三)建立地方特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地方特色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办学“同质化”现象,培养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但该课程建立起来后,其效果如何、质量如何保障等还需要长时间的检验。在此过程中,更有必要建立起质量监控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地方特色课程的质量标准。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涵盖日常教学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主要教学环节。在理论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方面,对主讲教师职责、教学大纲编写、教材选用、课堂讲授以及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答疑、考核等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方面也应作出明文规定。

2.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特色课程所在的院系应当建立多维度、多层级的质量监控组织。从横向来说,应当建立成立包括校内外专家、同行、学生等在内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学生,他们是课程最直接的受众,对于课程的好坏具有最直接的感受,他们通过对多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更直接地发现特色课程的优劣。因此,学生的评价应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采取多种方式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角度看待特色课程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其评价的标准的也不应该相同。在对一门地方特色课程进行评价时,在注重定量评价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定性评价。常见的定量评价方式包括学生选课人次、网站点击率、访问量、课程的建设频率与更新量、经费投入数、网站开通天数、交流次数等指标。而该课程对于学生总体素质的培养、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等都可以作为定性评价的指标。忽视定量和定性的任何一面,都是不客观的。

4.建立地方特色课程经费分期拨付制。借鉴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等经费拨付方式,按地方特色课程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拨付相应经费,对于建设完成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地方特色课程,可以采用停止或收回拨付经费等,这将有效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构建数学精简高效课堂刍议 篇6

【关键词】构建 精简 高效 数学课堂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这一重大转变,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学法,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创新能力;注重情感领域,倡导愉快教学,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构建数学的精简而高效课堂成为一条重要渠道。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想,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和导向作用。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快速、高效、扎实地掌握课堂知识,掌握新课标要求的基本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学科女人和特点各异,教学内容不一样,教学对象不一样,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那么,怎样才是自主、高效的课堂呢?对于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结合教学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中学数学课堂要精简,才能高效。我所任教的是一所运动技术学院,这里生源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来自全省,他们有优秀的运动天赋,但是对于文化学习尤其是数学学习却体现出突然的低能或者说低效,兴趣不大,投入不足,能力有限,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可怕的影响。作为教师,只有以对他们终身负责的态度,全面推进课改、建构精简的高效课堂,促进他们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学内容,提升数学能力,才能找到出路。结合中学数学的学科特色,要想课堂精简和高效,教师务必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精简教学目标,定位课堂高效。众所周知,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灵活地处理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乍一看,好像增加了我们老师的压力。其实仔细领会,我们就可以看出,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挖掘出这三个目标,而是有重点地提炼出其中重要之一、二即可。以前,老师们总是对照教材,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工作,老是抱怨内容多,上不完,常常会拖堂,学生不仅不领情,反而怨声载道、恩将仇报,甚至讨厌老师至于厌恶学习。这种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更累的课堂完全与新课改的要求南辕北辙。可是,教材的内容并没有减少,该怎样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处理教学目标,一节课成功的起点便是教师精细地提炼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备课时,更新观念,杜绝面面俱到。而是反反复复地琢磨,突出重难点,把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两相融合,提炼出最精简、最可行的教学目标。唯有这样,才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师生都能在课上从容面对,教师能有充足的时间精讲必讲的内容,才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习他们乐于学习的内容。如果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贪多求全,不切实际,必定事与愿违,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精简教学目标是新课改的呼唤。新的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已经悄然转变为引导者、指路人。教师要扮演好这样的角色,就要精心备课,给自己找出好的引导途径,为学生指出好的学习方法,备精、备细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精简教学内容,促进课堂高效。“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该如何“备教材”呢?“备教材”就是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既立足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超越教材;既要依据教材,又要重组教材。备课时,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要对教材内容忍痛割爱,该精简的就精简,不要让学生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做那些“无用功”。

目前,数学教师们最容易忽视的正好是“精简教学内容”这个环节。他们往往照抄照搬,讲解例题,让学生完成练习作业。其实,课本上的例题并非都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可能有的例题仅仅适合于大中城市的学生,而并不适合我们这类特殊的学生。

由此可见,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精简教学内容不仅是一门教育科学,更是一门教学艺术。一位成功的中学数学教师必定是一位善于合理剪裁、大胆取舍、精简浓缩的教师。精简教学内容,就是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中最有价值的地方,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始终明确学习目标。只有学生头脑清醒,才能知道每一节课该学什么,怎样去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精简教学方法,达成课堂高效。高效教学法是当今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之中。谁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如何认识教学方法,如何取舍教学方法,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识者几年以前就发起过“教学方法孰优孰劣”的讨论,引起了广大读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通过这场讨论,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元素,其地位、功能和作用极为显著。这场讨论对于梳理和澄清有关教学手段的功能认识,指导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讨论的结果是:教学手段应拒绝孰优孰劣的简单判断,教学手段的选用应该回归到课堂的本真。真正的教学效率体现在还原课堂清新、自然的本色,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教学手段,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精简数学课堂,就是要采用灵活应变、言简意赅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尽量针对学生实际,经济消除体育训练因素的干扰,及时进行数学化引领,精益教学目标,删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精简和高效。

精简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实现魅力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肖飞.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3;

[2]龙宝新.走向核心知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代意蕴.全球教育展望. 2012.3;

学校组织文化构建刍议 篇7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文化,组织文化

一、学校组织文化的产生及界定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组织文化理论的产生、发展并广泛应用与其他领域的基础上, 人们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性质、内容等, 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 从而产生了学校组织文化, 并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热潮。

在我国,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最初来源于校园文化研究,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研究视野的拓展, 人们开始慢慢研究起学校组织文化的性质、特点、功能等, 以至发展到今天。时至今日,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已进行约20年左右, 许多科研工作者在借鉴、引用的基础上, 极力想创造出符合我国本土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 但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学术界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甚至关于学校组织文化的界定都尚未达成一致看法。下面是目前几种主要的观点。

1.学校组织文化的简称是学校文化, 即学校经过其内在系统 (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生活) 的维持与外在环境的互动, 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假设、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的有机统整。

2.学校组织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组织里, 以学校组织成员为文化主体, 以为办学工作为客体, 通过组织内部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总和。其中包括学校群体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行为、规章制度、语言符号和校史传统等, 是一套整体文化模式, 表现了学校的综合个性。

3.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成果及精神力量, 包括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生活信念以及对学校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等。

4.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 “是把学校组织在一起的纽带”, 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信念、期望、价值和行为准则组成, 具有比行政权威更大的作用力, 是一种软约束力。

5.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学校在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信念、制度、规范、标识、仪式等精神现象。它支配学校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规范, 并对成员的行为具有引导、协调、约束和控制等作用,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理念、内容、方法和希望的变革都离不开学校组织文化的影响。

6.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 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风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反映着自己的“组织个性”。

7.学校组织文化简称学校文化, 指在学校这个社会组织里, 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学校群体价值观、管理思想、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和管理制度及校史传统等, 是学校精神的体现, 表现学校的综合个性。

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界定, 是基于人们对“文化”“组织文化”理解上的不同而已, 不管是哪一种界定, 我们无需评论“孰是孰非”, 它们都代表着学者们对现状研究的进步与深入, 代表着研究者本人的观点和兴趣, 共同推动着学校组织文化理论研究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学校组织文化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今天, 许多学校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并积极构建本校特色的组织文化, 利用其特有的功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虽然“学校组织文化”界定各有千秋, 但总结起来有着共性, 其内容无外乎包括三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观念文化或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学校组织中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组织文化中能看得见的实体部分, 如学校环境, 教室等, 是学校组织文化中可直接感受到的, 直接作用于我们视觉的显性文化, 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或条件, 是较易改变的。学校组织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组织全体职工共同的意识活动, 包括学校价值观、组织精神、思想道德意识等, 处于学校组织文化最深层的一种隐性文化, 是学校组织文化中比较稳定的内核, 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源泉, 是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支柱。学校组织中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 主要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及传统习惯等, 主要通过人的行为来体现, 如学校的校规校纪, 庆典仪式等, 构成了学校在管理上的文化个性特征, 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学校组织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由外到内的分布构成了学校组织文化结构, 这种结构并不是静止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彼此密不可分, 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共同构成学校组织文化的完整体系。

二、学校组织文化构建的步骤

1.初步目标建立阶段

学校组织文化初建时, 一定要根据当前的教育方针、政策、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期望, 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洞察未来的发展趋势, 争取大多数教职工的意见, 经校党委、工会等部门研究同意后, 提出初步的学校组织文化目标草案, 并试行之。一旦文化建设目标草案出台之后, 校领导一定要热情对待每一位教职工, 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要求全体职工关心并投入到学校组织文化的构建中来, 及时地献言献策。

2.目标执行阶段

学校组织文化目标草案一经出台, 就需执行, 运用到学校管理当中。所以本阶段主要将目标草案的总任务分解到学校各部门组织当中, 使各部门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任务, 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 形成具有本部门特色的小范围文化氛围, 与整个学校组织文化相得益彰, 并将目标落实到实处, 变成行动。

3.目标信息反馈、评价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 要进行信息收集, 成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小组, 根据反馈信息来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学校组织文化构建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找出其中的原因。这一阶段主要涉及到两方面, 一是学校组织文化目标是否符合职工和学校的现状, 即是否脱离实际;二是各个部门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是否体现了学校组织文化的宗旨。

4.修改检验阶段

将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在修改的过程中一定要履行程序, 结合原因, 听取广泛意见, 集体审议通过后, 方能达成最终修改决定, 杜绝领导或个人独断专行, 修改后的目标再次试行, 应用到组织当中, 接受实践的检验。

5.跟踪观察阶段

修改过的学校组织文化目标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应跟踪调查, 看是否符合学校组织发展实际, 若符合则执行, 并总结经验。若不符合, 继续探究原因, 做深层次分析, 最终决定取舍, 并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

以上五个步骤, 不是彼此独立、分离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每经历一次循环, 组织文化会提升一次, 接近于完美, 向学校组织文化目标迈进一步。

三、学校组织文化的构建

1.发挥校长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一所学校的发展, 就是校长的智慧、能力的表现, 优秀的组织文化往往体现校长的远见卓识, 表现他的教育哲学观、管理哲学观。一所学校在建校之初, 校长就扮演着创业者的角色, 校长的价值观、行为方式、领导方式和管理哲学都对初创的学校组织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像哈瑞斯所言:“教育管理虽然包括技术性的方面, 但它的主要方面是组织中的文化, 这个文化包括组织中所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文化符号……教育管理者是在教育机构中有能力形成文化符号的人。”①学校校长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 学校校长应成为学校组织文化的设计者、示范者、引导者和维持者。他立足现实, 集思广益, 在把握学校发展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 深入了解学校的传统与历史, 密切关注师生的利益与愿望;他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在思想上、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体现、维护本校的组织文化;他坦诚民主, 科学管理, 在积极宣传、推广学校组织文化理念的同时,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进而引领师生员工共同构建合乎时代要求, 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

2.创建有利于学校组织文化构建的物质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是学校组织文化的重要部分, 是学校师生员工学习办公的场所, 是学校组织文化中最具体部分, 也是较易改变的, 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创建学校的物质环境非常重要。首先, 在物质环境建设理念上要突出人文特色, 以人为本, 民主平等, 诚信合作, 求实创新;其次, 建筑设计风格上, 要结合本校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 突出特色, 彰显个性, 与学校的周围环境和校内的其他景观交相辉映, 相互衬托, 呈现出学校的知识性、文化性;再次, 在学校的橱窗栏目和板报设计中要体现发展、创新。

3.加强规章制度在学校组织文化中的保障作用

学校中的制度是学校员工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现状制定出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定, 能够保证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 保障教职工在享受权利范围内有着极大的热情去工作。

制度既经建立, 就要执行, 立而不行, 等于不立。执行制度要严格, 不得任何人违反, 在制度的贯彻执行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定”与“变”, “破”与“立”的关系, 坚持合理的规章制度, 及时革新过失的规章制度, 在修改和废除规章制度时不得由个人独断专行, 而是由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结论, 并且要采取严肃和慎重的态度, 保持规章制度的相对稳定。

4.健全学校组织文化的心理机制

组织文化周围微观的文化氛围构了组织内部的心理环镜, 有利地影响和制约着组织成员的理想、追求、道德、感情和行为, 发挥着凝聚、规范和导向作用。在构建学校组织文化时要注意:第一, 利用从众心理。从众, 是指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当成熟的学校组织文化形成时, 可以利用从众心理, 让刚进入学校的新成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学校的价值观、精神和行为准则等, 使其很快融入到新团体中, 缩短适应期。第二, 提升学校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所谓学校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学校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 是学校组织成员的群体意识与集体态度的总称。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 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其关键在于教师们能否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 并成功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日常工作行为。但教师改变并非易事, 尤其关涉到教师价值观念、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变革时更是艰难异常, 这就需要提升教师的认同感。校领导根据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心理需求和学校的现状特点, 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 给予人文关怀, 感情上沟通, 生活上照顾, 工作中支持, 学习上鼓励,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职工的合理要求, 尽量使其在工作岗位上有着成就感和主人公地位。这样以来, 他们就会自愿内化和认可学校组织的价值和精神, 主动为学校服务、献身等。

5.完善学校组织文化的方法

第一, 示范法。通过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开展先进人物报告会活动, 发挥党员、劳动模范的示范作用, 及时表扬学校中的好人好事, 为学校职工提供学习榜样。营造好学校组织文化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学校组织成员的健康、和谐发展, 使其与组织融为一体。第二, 熏陶法。个人一旦进入学校组织当中, 就与学校组织相互依存, 共生共长, 须臾不离。因此, 组织环境的熏陶对职工的影响不可低估。校领导应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 比如, 网络、电视、文艺活动等媒体向职工感染、熏陶。第三, 表扬激励法。对于职工的进步和成功, 要进行及时的表扬与激励, 既包括物质上的, 也包括精神上的。在使用的过程中, 一定要公平合理、层次分明, 对个别在学校组织名誉提升方面有重要影响的个人, 应加大奖励力度。 第四, 洗脑、充电法。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与日俱增的科技信息和产品扑面而来, 知识的变更速度越来越快, 学校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也遇到前所未有的不确定因素, 随时都有接受变革的可能, 这就要求教职工必须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 增强洗脑意识, 创新观念, 提高竞争合作能力。学校定期举行研讨会、学术报告、集体学习、备课……经常开展校本培训, 把名人引进讲课、介绍经验和本校职工外出学习、参观相结合, 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

6.建立合理的文化价值评价体系

学校组织文化形成于过去的环境之中, 并为特定时期服务, 且一旦形成,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又有着文化本身的保守性, 有着天生的抵御和排斥外来文化机能。众人所知, 物质是运动的, 世界是变化的, 同样, 学校组织文化一样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道向前发展。由达尔文的进化论可知“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 学校组织文化中某些过时了的观念、行为准则等肯定会被人们遗弃。要想保持学校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外部形象, 在构建学校组织文化时, 一定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文化价值评价体系,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有取有舍, 避免文化的保守性对学校组织建设的消极影响, 依照科学方法对学校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内容等进行价值判断, 分辨出精华和糟粕, 以便有的放矢, 始终要保持学校组织文化的先进性统领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金保华, 张国强.关于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 .

[3]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4]操太圣, 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大学报, 2005, (9) .

刍议农村之美的构建 篇8

1 农村人文之美的构建

农村人文包括“人”和“文”两个方面, 他们既分离又统一。“人”, 农村之人当然应该是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我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俭朴, 最善良可爱的一群人, 他们在泥土地里种下淳朴收获憨厚, 在朝起日落里耕耘人情世故, 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着千年农耕民族的善良和好客, 他们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 是城市人最初的根。“文”, 即文化。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之一, 我们的民族曾经在数千年的农耕文化里繁衍生息, 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而农村则是农耕文化的源泉。农村文化体现在乡风民俗里, 体现在农村艺术等各个方面。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农村人文之美呢?

第一, 我们应该在农村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民外出务工, 他们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一些糟粕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以80、90后的农民工最为典型, 有些人在外学会了吃喝嫖赌抽, 自私自利, 奢靡之风大行其道, 甚至有些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因此我们应该在农村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决有效的遏制不良文化和思想在农村的蔓延。

第二,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农村的影响深远, 老一辈的农村人都具有传统的文化思想意识, 他们勤劳质朴, 重亲情, 尽孝道。但是现在许多农村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丢失太多, 有些人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不思勤劳致富却只想一夜暴富, 甚至有些人从不关心老人和孩子, 严重缺乏亲情和尽孝之心。

第三, 重视发掘和保护农村文艺。农村潜藏着巨大的文艺财富, 这些文艺是传统农村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剪纸、绘画、民俗、体育游艺等等项目, 这些项目如果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它们将对发展农村旅游业起到巨大的作用。

2 农村环境之美的构建

环境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西域的楼兰古城等都是因为环境的极度恶化才最终消失成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客观的来讲, 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重视和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由于农村开发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 粗放式开发往往在布局上缺乏科学考虑, 造成有些农村被工厂包围, 乡村环境极度恶化, 水源、生态、动植物等都受到严重威胁。有些地方出现地下水位降低, 饮用水受到污染, 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外来生物入侵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要求我们在极力补救农村生态危机的同时, 在农村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规划, 绝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 一定考虑环境为先,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抓紧偿还生态欠债,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促进生态文明。”

第二,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人是自然之子, “人类应该摒弃‘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仆观念’, 应该尊重并顺应自然。”然而,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存在“白色垃圾”问题, 尤其以中西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问题更为明显。“白色垃圾”问题除了现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塑料袋以外, 还有一点就是部分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还不够。生活中对于塑料袋依赖程度较高, 没有养成使用环保袋的习惯, 同时随手丢垃圾, 不注意集中收集和处理“白色垃圾”。因此要普遍培养和提高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

第三, 注意保护古村落。我国的古村落不但是我国农村文明的活化石, 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见证。过去受时代和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 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古村落遭到破坏, 这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来讲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对于构建美丽乡村来讲也是一种遗憾和损失。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 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的要求, 切实保护好我们的古村落。

3 农村建设之美的构建

农村是需要建设的, 但是我们必须通过建设使农村变得更美丽, 而不能因为不适当的建设破坏农村之美。

第一, 重视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注意因地制宜,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质保量搞好建设, 要注意建设的合理性和长远性。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建设, 比如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发展光伏、风电、小水电等, 既可满足能源需求, 又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将扶贫开发与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 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完善农村沼气建管机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工程,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第二, 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升农民自身素养,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农民。现代化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 而农村之美最重要的也是人的“美”。构建农村之美需要有知识有文化, 懂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现代文明和礼仪素养的农民, 他们身上应该体现出中国传统农民的勤劳朴实之美, 同时也应该具有现代农民文明礼貌的待人接物之美。

第三, 注意建设特色乡村, 尤其是古村落和少数民族村落。特色乡村往往具有独特魅力, 她要么自然环境优美, 要么古色古香, 或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特色农村往往具有代表性, 他们是建设美丽农村的榜样, 同时也可能是著名的旅游之地, 建设和打造他们不但有利于提升农村的形象, 同时也可以鼓励和带动其他乡村朝着美丽的方向不断努力和迈进。

第四,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日常生活与管理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一个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可以带领广大农民把农村建设得更美丽, 使农村朝着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的方向发展。相反, 一个纪律松散, 作风不良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可能带坏农村的风气, 极大地破坏和影响农村和农民的有序生活。因此, 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 进一步选好管好用好带头人。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 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 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 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全面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

4 农村服务之美的构建

农村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村为社会资源提供的服务两个方面。第一,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以及体育娱乐设施等方面。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极度缺乏教育资源, 医疗卫生水平低下, 体育娱乐设施欠缺甚至最低生活都无法保证的地方可以奢谈美丽。所以, 建设美丽的农村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农村老百姓身边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加大力度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 重视教育资源在农村的公平合理配置,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学生的免费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 同时特别注意发展“老、少、边、穷”地方的农村教育。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上下功夫, 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 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 改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场地和资源, 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 农村为社会资源提供的服务。在建设美丽农村的过程中, 光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去。我们已经走过了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 现在到了工业支持农业, 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时期, 社会资本等应该投向农村建设。但是, 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同时, 农村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使社会资本能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 可采取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 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对于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 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目录, 研究制定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摘要:“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农村之美是一个整体美, 它的整体美应该包括农村人文之美、农村环境之美、农村建设之美以及农村服务之美。构建农村之美就应该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农村之美,人文之美,环境之美,建设之美,服务之美

参考文献

[1]韩俊.论“三农”中国梦的实现[J].农村经济, 2014 (8) :3-6.

[2]刘海霞, 王宗礼.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 2015 (3) :29-33.

[3]刘海霞, 王宗礼.邓小平生态环境思想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6) :219-223.

[4]田珍都, 王伟.建立美丽农村—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与整治现状及对策[J].红旗文稿, 2010 (6) :16-17.

高校教师英文主页构建刍议 篇9

关键词:高校教师,英文主页,构建新特点,文化归因,改善

高校教师个人英文主页研究的意义

校园网教师个人主页是教师个人学术形象的网络载体,承载着构建个人与学校国际形象、宣扬高等院校实力的重要职能。作为教师形象的电子呈现方式,教师主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当今网络时代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纸质媒介。据国外一项对50多万学术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受调查者中,71%的学者都拥有至少一个个人主页[1]。

教师个人主页的广泛建立引发了国外语言学界的关注,众多学者分别以主页内容[2]等多个要素作为影响因子进行了主页的相关研究。目前,教师英文主页在我国众多重点高校也普遍建立起来。然而,以“教师英文主页”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的检索发现,相关研究还处于几近空白的状态;针对高等院校英文网页的研究多聚焦于“学校介绍”或“校长致辞”这一单一语篇类型。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教师个人英文主页的构建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及所在高校国际形象的展示。鉴于此,探寻、总结国外构建高校教师主页好的做法,探讨国内教师英文主页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是否成熟、完善,具有质的保障,指出可能存在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与较大的实践推广价值;相关研究的展开将有助于国内教师英文主页建构与国外同类网页文献的接轨,从而更好地宣传国内高校的实力,吸引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以及寻求和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国际间高校合作的开展、促进高校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国外高校教师英文主页构建的演变、新特点与文化归因

回顾国外相关文献,早期的研究多认为高校教师个人英文主页的构建需服务于教师就职高校的宣传功能,以吸引更多的资源[3];教师们在主页构建的实际过程中往往也并不需要“撰写”,而只需将特定的学科领域所重视的要素,如科研兴趣、教研工作经历等予以“组合”即可[4]。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教师主页的构建教师个体特色表现得日趋明显,以上观点开始受到了质疑,学者们也相应地就教师个人特色的表现与院校模板限制之间的协调与融合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著名语言学家K.Hyland将高校教师主页语料分析与对小范围教师的“电子邮件访谈”相结合,在对教师主页的文本、照片呈现及超链接使用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教师主页文本主要包含工作经历、研究兴趣、成就荣誉、教育背景、个人信息、教学工作、联系方式、出版发表物与学术会议参加、学术团体职位9部分;这些内容的出现主要与高校教师的主页模板设置要求有关,尤其是前两部分在各篇主页文本中均有出现,以突出教师的学术形象。但在受到模板限制的同时,教师个人仍努力在主页中凸显个人特色,具体的策略包括在文本中设置超链接,以展示与其个人有关的学术活动、著作的图片或与个人教育、研究经历有关的知名人物简介等,[5]在遵循主页模板要求的同时力图丰富个人的形象塑造。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极具个人特色的超链接与图片被“挪用”到主页之后,不仅减弱了模板使用易导致的刻板的“学究式”印象,而且将教师的个人形象展现得更为丰满多面,使内容变得更加鲜活可信、富有勃勃生机与人性美感。

国外高校教师主页对于个人多维度形象塑造的日益重视与西方文化对个人主义的崇尚密不可分。西方国家文化多属于低语境文化,强调显性、明了;20世纪,西方文化对个人主义的推崇更是达到了高峰,人们追求个体的独立性,多敢于突出自我,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表现在个人主页的构建方面,高校教师多寻求在遵循学校统一的网页模板内容要求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一定的个人特色,以彰显作为网页内容主体的重要地位,使读者印象深刻,避免与他人的雷同,从而有效宣扬自身与院校。

国内高校教师英文主页的构建现状、文化归因与改善尝试

随着国内外高校合作交流的日趋频繁,众多国内知名高校纷纷意识到了教师主页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教师主页建设已成为高校网站建设的要素之一。通过笔者对部分985、211院校教师主页的分析发现,国内教师主页内容的主体架构较为完善,与国外主页类似,也包含工作经历、研究兴趣、成就荣誉、出版发表物等部分;但遗憾的是,超链接的使用几近为零,除教师个人照片迥异,各个高校的教师主页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模板痕迹,显得较为单薄。国内教师主页构建表现出的不足与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注重内隐、含蓄,中国人自古强调“克己”,在交际时奉行谦虚、低调的原则。因此,在呈现个人主页时,也往往惯于遵从模板的要求,以保持与他人一致,避免“锋芒毕露”。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部分国内高校教师认识到了英文个人主页的不足与误区,力所能及地进行了改善。他们结合个人在海外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对国外教师主页的认知,在英文主页构建过程中明确英文网页读者群主体的西方文化背景特点与目标期待,力图在满足模板要求的基础之上以超链接或是导航条等多种形式补充一些具有个人色彩的内容,如师生欢聚、同行交流、个人学术游历的图片、文字等。[6]在满足主页模板内容要求的同时有效适宜地彰显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积极、友善、勤奋、敬业的活生生的个人形象呼之欲出,使读者过目不忘。

建议

英文主页是高校教师面向国际重要的身份展示平台,高质量的教师主页的意义不言而喻。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构建过程中多参照国外相关网页、拓宽眼界,学习一些较为成熟的做法。要正确地认识网站教师主页模板的作用,“一分为二”看模板,一方面要利用其对主页构建要求的高度凝练,掌握英文主页构建的主要特点,相对较快地“入乡随俗”,以构建出符合英语国家表达习惯的个人主页,并为他们所接受,从而较为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国外教师主页模板使用的具体分析,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照搬照用”,要认真探究国外教师主页细节表达中体现出的西方文化特点,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充分重视文化对网页构建的影响,明确目标文化的期待,注意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误区,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沟通与传播效果,使高校教师英文网页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2011-04-28]Tang,J.,Zhang,D.,Yao,L.(2007).Social network extrac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ers.In Seve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http://keg.cs.tsinghua.edu.cn/../ICDM07-Tang-et-al-Academic-Network-Extraction.pdf.

[2]Dumont,K.,&Frindte,W.(2005).“Content analysis of the homepages of academic psychologis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1(1):73–83.

[3]Foucault,M.(1972).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London:Tavistock.

[4]Chandler,D.&Roberts-Young,D.(1998).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the personal homepages of adolescents.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strasbourg.html.

[5]K.Hyland.“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scholarly life:Identity and marginalization in academic homepage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11(30):286–297.

我国宣言信托制度构建刍议 篇10

宣言信托(Declaration Trust,Trust by Declaration)源于英美法系,是一种委托人将其合法持有的特定财产作为信托财产并宣告自己为受托人,为受益人利益或其他特定目的管理该财产的特殊信托形式。

大陆法系国家的信托法大多由英美法系国家继受而来,但两个法系对信托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在英美法系,信托先于合同而存在,其对信托关系的理解是“以财产为基础”。而在大陆法系,合同先于信托产生和发展,其对信托关系的理解则是“以契约为基础”。英美法系信托法可以不受契约法的约束;信托法在大陆法系国家往往要在契约法的框架内运作。因此,宣言信托作为一种特殊信托形式,其融入大陆法系的过程显得尤为曲折。

(一)英美法系的普遍认可

目前,英美法系国家立法普遍认可宣言信托,并有大量的司法实践。宣言信托是英美法系国家信托法中一项重要的信托形式。一般来说,在英美法系成立宣言信托须满足两个基本要件:一是合法财产持有人做出成立宣言信托的意思表示;二是信托财产/利益的确定性,即财产所有人必须将宣言信托的信托财产与自有其他财产相分离。由此可见,英美法系对宣言信托并未严格规制,这促进了宣言信托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民商事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

基于历史的原因,英国信托法主要靠衡平法运作,而“衡平法着重实质而不是形式”。宣言信托在实质上与其他信托并无不同,都是普通法下财产权和衡平法下财产权的分离,而在形式上的不同仅限于宣言信托的委托人和受托人是重合的。英国判例对宣言信托持完全认可态度,并且没有过多限制宣言信托的适用。宣言信托不需要有对价,也不需要通知受益人,这是宣言信托在英美法系不受契约法约束的证明之一。除了土地外,宣言信托不需要做出书面通知。在英国判例中,比较有争议的是宣言信托和转让的关系。

在美国,1935年美国《信托法重述》便已认可宣言信托。该法第17条规定:“信托可以通过……财产所有人宣称他作为受托人为其他人持有的方式而设立。”但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常做出不同的结论,即使同一法院,在面对使用不同表述方式的宣言信托时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1947年美国《信托法重述》对此做出了针对性的规定和说明,一方面承认宣言信托的效力,一方面又给予严格限制,即当表述语言不够正式和委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控制力仍很强大并违反《遗嘱法》时,宣言信托无效。这就留给了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在判断出委托人有规避税费时,则对宣言信托不予承认。

2005年美国《统一信托法典》第401条规定“委托人可以自己特定财产为信托财产宣称自己为受托人设立信托。”可见,《统一信托法典》要求宣言信托财产具有确定性,即财产所有人必须将宣言信托的信托财产与自有其他财产相分离,将信托财产标示“the owner holds identifiable property as trustee”,并要给出信托财产清单。在美国,受托人多是为了营业牟利而接受信托,信托制度以商事信托的形式确立起来。宣言信托在美国可应用在遗嘱和赠与中,但主要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来操作,诸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商业信托(Massachusetts Business Trusts)以及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等。这些信托模式在房地产、船舶、飞机等高投入的商业融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陆法系的逐渐认可

大陆法系国家在引进英美法系信托制度时,不管是出于法律体系统一的考虑还是宣言信托的实际价值,大多并没有对宣言信托认可。但随着宣言信托在商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在理论界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例如,荷兰奈梅亨大学(University of Nijmegen)商业与法律研究中心在1996年成立了一个国际信托法专家组。这个专家组致力于使欧洲各国的信托法得到统一,并为此编写了《欧洲信托法原则》。《欧洲信托法原则》第二条规定:“委托人可以通过宣告自己成为其所有的某特定财产的受托人而设立信托。”立法认可宣言信托已成为必然趋势。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开始立法认可宣言信托。

2006年12月15日,基于宣言信托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日本信托法(修正稿)》第3条对宣言信托予以承认。修正稿规定了一系列防止宣言信托滥用的措施:1.信托宣言的设立必须采用公证书或者电子记录方式。公证书将确认宣言信托的设立或其他事项发生的时间,可以防止委托人(受托人)采用倒签日期的方式来侵害债权人的权利。2.委托人的债权人可以针对通过简易手续设定的宣言信托财产主张权利。3.根据修正稿附则的规定,该法开始施行的一年内,不适用有关宣言信托的规定。同时,上述制度为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调整留出了充分的时间。

在我国台湾地区1996年起草《信托法》时,宣言信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最终,台湾《信托法》认可宣言信托,但将其仅适用于公益信托。台湾地区《信托法》第71条规定:“法人为增进公共利益,得经决议对外宣言自为委托人及受托人,并邀公众加入为委托人。”根据该规定,我国台湾地区并不承认自然人设立的宣言信托和法人设立的非公益性宣言信托。

二、我国构建宣言信托的必要性

宣言信托强调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的固有财产。许多学者从分析信托成立的要素来否定宣言信托,即信托的成立须转移财产,而宣言信托并不存在财产的转移。笔者认为,财产转移并非信托成立的必要条件:1.在英美法系,只要委托人对其某特定财产做出信托的意思表示,信托便可成立。即使受托人拒绝,也不会影响信托的效力。2.宣言信托虽不存在信托财产法定所有权的转移,但却存在受益权的转移。3.在商事信托,信托成立强调的是信托财产的确定性和独立性。因此,只要受托人能够证明其将某特定财产纳入了信托,在财务制度上将信托财产独立核算等,便可确认信托财产的确定性和独立性。4.当成立宣言信托时,作为受托人的原委托人应当减小对信托财产的权利,降低对信托财产的控制力。在英美法系,法官通过自由裁量判断委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控制力还足够大时,可对其宣言信托不予承认。我国法院在“TMT商标信托”案中已开始认可的拟制信托中同样不存在财产转移问题。

笔者认为,上述反对者看到了宣言信托中信托财产未转移的事实,却忽略了宣言信托所强调的信托财产的确定性和独立性。信托财产在本质上是从委托人向受益人的转移,宣言信托符合信托的本质。我国立法认可宣言信托的原因更是基于宣言信托在民商事领域的重要作用,现分述如下:

(一)民事领域

宣言信托来源于民事领域,并一直在英美法系国家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关系调整功能。在民事领域,宣言信托大多适用于非查验遗嘱(Nonprobate Will)、生前赠与(Inter Vivos Gift)或者解决夫妻或者同居者之间可能产生的财产纠纷。

1.常态信托的过渡机制。

宣言信托可以作为成立常态信托的过渡机制。宣言信托是规避税费下的产物,是遗嘱的替代形式。在英美法系的民事领域,宣言信托多以“Dacey Trust”的形式存在,以使财产避免查验而得到继承。甲(委托人)以受托人的身份,宣告为了乙(受益人)的利益,在甲有生之年可自由管理和处分某确定财产,但甲死后该财产的剩余部分将为乙所有。此时,宣言信托的功能在于甲的财产转移到乙时将避免查验,“Dacey Trust”为可撤销信托,在甲有生之年乙享有的只不过是获得财产剩余部分的期待权。这实际上是利用“Dacey Trust”来替代遗嘱,以规避相关机构对遗产收取税费等管理。在甲死后,可将财产的剩余部分转移给第二受托人(Successor Trustee)丙为了乙的利益而管理。此时,宣言信托在甲死后已经终止,接下来的信托是常态信托,宣言信托作为成立常态信托的过渡机制而设立。由此可见,宣言信托丰富了人们管理和处分自己财产的方式,且相对于遗嘱来说,这种方式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减少遗嘱纠纷的发生。既然宣言信托有规避税费的功能,因此其成立条件需要严格限制。

2.赠与的补救机制。

宣言信托在生前赠与(Inter Vivos Gift)方面具有很大的适用空间,我国台湾地区便认识到这一点,有限度地承认宣言信托在公益信托上的适用。同宣言信托是避免遗嘱法适用一样,宣言信托在这方面的适用是为了补救一些不符合赠与相关程序的捐赠行为。赠与人本具有捐赠意愿,但不符合赠与程序,赠与人为了某种目的可引用宣言信托来支持自己的捐赠行为,或宣言信托可以作为实践中不诚信捐赠行为的补救机制。例如,在公开场合,单位或者个人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宣称其愿意捐赠财产,其后不兑现其承诺时,便可认定他们为受托人,其公开宣称捐赠的财产为信托财产。作为宣言信托的受托人,这些单位或个人如不履行其受托人义务,信托监察人或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

(二)商事领域

随着商事信托的兴起,宣言信托在商事领域也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宣言信托在商事领域主要适用于资产证券化(融资)、商业合作、现有业务重组、开展新业务(高风险行业)和避免使用中介机构的风险等。宣言商事信托是以资产为核心,以信用为基础,以权利主体和利益主体相分离为特征的现代财产管理制度,具有破产隔离功能、规避税负功能、制度设计灵活和信义义务标准更为宽松等优势。

1.企业融资便利,降低商业交易成本。

与常态信托相比,宣言信托省略了受托人的介入,大大降低了委托人的商业交易成本,诸如节省了受托人的报酬和信托财产转移的费用。以采用信托形式的资产证券化为例,发起人(委托人)将其特定资产转移给受托人(通常是信托银行),并将投资者作为该资产的受益人。为此,委托人则需要采取公司分立或业务转移等措施,这个过程本身需要成本,而且容易造成分立出来的业务价值下降。若采用宣言信托,则不需要信托银行的介入,可避免信托银行的高额服务费,同时避免雇员劳动合同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纠纷及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泄漏等诸多问题。

2.操作简便,降低风险。

采用宣言信托形式可以避免商业合同和债权债务的转让,从而可以避免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法律风险。除非为了剥离某些不良资产,最好的受托人其实就是委托人自己,因为受托人的参与往往伴随着商业风险。尤其是在会计制度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的国家,许多企业名不副实。采用宣言信托的形式,既可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也可以降低委托人的商业风险。现在许多债权人往往通过中介机构(代表债权人收取应收款项的实体)来跟债务人接触,采用宣言信托则可以降低委托中介机构的风险。例如,在中介机构将应收款项转交债权人之前,若中介机构破产,债权人便无法收回所有的应收款项。若债权人要求中介机构采用宣言信托,即中介机构将已收回款项或中介机构所有的某些资产进行宣言信托,债权人为受益人,那债权人的应收款项将因为信托的破产隔离功能(中介机构的债权人不能对信托财产进行强制执行程序)得到保障。另外,宣言信托形式还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以信托在融资融券中的运用为例,信托构造虽在解决证券公司处分权、信托财产独立性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信托关系也面临主体不适格、违背当事人意愿,以及与融资融券实务多处抵牾等问题。如果将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受托人和第二受益人,证券公司为第一受益人,建立自身委托自身受托的宣言信托,那么宣言信托为融资融券担保机制妥当性、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持。

三、我国宣言信托制度的构建

鉴于宣言信托在民商事领域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我国应该立法认可宣言信托并构建相应制度体系。民事领域和商事领域的宣言信托可区分规制,总体上,民事宣言信托的设立应宽松,商事宣言信托则要结合金融和税费等制度加以合理规制。

(一)民事宣言信托制度的构建

1.适用范围不局限于公益信托。

我国台湾地区将宣言信托的适用局限于公益信托,这就大大削弱了宣言信托的社会功能。诚然,宣言信托具有被滥用的可能性,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的优点,针对其劣势可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加以消除。宣言信托实质上相当于民事赠与,以特定人为赠与对象的私益宣言信托同样能在个体层面发挥救助和救济作用。在公益信托方面,宣言信托更重要地是作为一种补救机制。因此,为将宣言信托的功能最大化,不应将其适用范围局限于公益信托。

2.民事宣言信托的可撤销性。

在英美法系,宣言信托在民事信托中一般为可撤销信托,以充分尊重委托人的权利。笔者认为,我国在构建宣言信托制度时,对其在民事信托中的适用应区分对待。信托法属于私法,应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因此在私益信托中具有可撤销性,委托人有权撤销、修改、变更宣言信托的内容。而考虑到公益信托的公益性和社会影响力,在公益信托中应严格限制其可撤销性。对可撤销的公益信托可借鉴我国赠与合同的列举式的立法方式和可撤销的具体情形,若宣言信托在不符合列举情形时则不可撤销。

(二)商事宣言信托制度的构建

商事信托财产标的额一般比较大,种类复杂。信托登记可通过电子数据库的形式设立,以方便第三方查阅。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就是指通过登记的办法向社会公开信托事实,并确认信托的成立以及信托财产的产权而建立的管理制度。我国《信托法》虽然规定了设立信托必须要办理信托登记,但并未就信托登记的主管部门或受理机构以及如何办理信托登记做出规定。建立信托登记制度可确定信托财产的范围,监管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保障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和其各自债权人的权益。与此相应,我国的信托登记应变更为登记对抗主义,以促进资产的流通。

虽然宣言信托具有上述优点,但宣言信托如果被滥用也将造成负面效果,主要体现在商事领域。宣言信托可成为企业躲避债务的工具,即滥用宣言信托的破产隔离功能。这也是很多学者否定宣言信托的理由,即减少债权人能够强制执行的财产。但笔者认为,宣言信托可以通过许多辅助制度建设来完善,不能仅因此而彻底否定宣言信托。破产隔离功能是商事信托的基本功能,而非宣言信托独有。即使否定宣言信托,企业也可以通过内部交易,以常态商事信托的方式将信托财产转移出去。我国应借鉴日本认可宣言信托的同时为防止宣言信托滥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宣言信托容易被滥用,委托人可借以损害其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强化债权人的撤销权变得很有必要。我国《信托法》第十二条规定:“委托人设立信托损害其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信托。”即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日本《信托法(修正稿)》规定,在非宣言信托的情况下,委托人的债权人可以根据“信托设定欺诈”的撤销程序撤销信托;而在根据信托宣言设定信托的场合,委托人的债权人可以不经撤销判决,径行对信托财产强制执行。我国在构建宣言信托制度时可借鉴日本在这方面的规定。

(三)构建信托制度的建议

1.明确信托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我国《信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由此可见,我国信托法从单一所有权观念出发认为在信托财产上只存在一个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这一所有权由委托人享有。该规定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参考了德国的授权信托。所谓授权信托,是指信托财产所有权属于委托人,同时赋予受托人对信托财产一定管理处分权的信托。但上述信托概念更接近于大陆法系中“间接代理”的概念,离原本的信托概念相差很远。信托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的原则才能为构建宣言信托制度做好铺垫,作为委托人拥有信托财产和作为受托人拥有信托财产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效力。

2.取消其他组织的受托人主体资格限制。

我国《信托法》第24条规定的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范围并不一致,否定了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的受托人资格,如根据《信托法》第8条成立的其他组织是无权设立宣言信托的。笔者认为,这种规定虽然保障了信托的安全,但存在不合理性,尤其是对民事信托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不利于民事信托和公益信托的多样性发展。我国民事信托和公益信托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信托形式多为商业信托。保障信托的安全,关键是要加强制度方面的规划设计,而不是彻底否定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的主体资格。

3.更改信托登记生效主义。

我国《信托法》对设立信托采取要式主义和登记生效主义。对于设立宣言信托的形式,英美法系信托法一般并不要求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委托人可以通过遗嘱、契据、合同和行为等方式设立信托。实践中,当事人多以书面形式设立信托。日本对信托登记采取的是登记对抗主义,也就是信托登记并不影响信托的成立。笔者认为,我国对于信托成立条件要求过于严格,削弱了信托的功能,尤其是民事信托和公益信托。信托是“在实践中,衡平法所发展起来的最重要规则”。如果按照我国对信托成立的现有要求,则上述宣言信托在生前赠与方面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出来,不利于遏制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因此,民事信托和公益信托的生效方式应该放宽。商业信托的生效方式应该严格管制,但信托登记还是应该采取登记对抗主义。

4.完善信托监察人制度。

在宣言信托中,为保障受益人利益,有必要设立信托监察人制度。公益信托监察人一般由委托人在信托契约中指定或确定选任方法,否则由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指定。我国信托监察人仅适用于公益信托,民事信托和营业信托都没有要求设立信托监察人,范围过窄。而我国信托监察人制度规定过粗,未涉及信托监察人的指定、权利和义务等,我国应该完善相应的立法。针对宣言信托,在受益人不特定、尚不存在、丧失行为能力或根本不存在受益人(目的信托)等情况下,应强制其设立信托监察人。

四、结论

我国有立法认可宣言信托的必要性。同时,在构建宣言信托的制度中应注意其与我国现有信托法律体系的融合,并在不同适用情形下进行区分设置。立法认可并构建宣言信托制度,一方面能够发挥其原本在民商事领域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我国信托法律体系。

摘要:宣言信托在英美法系国家已经获得了普遍认可,在大陆法系国家有被立法认可的趋势。我国现有立法并不认可宣言信托。基于宣言信托在民事领域以及商事领域特有的优点,我国应立法认可宣言信托。同时,构建宣言信托制度时应注意其与我国现有信托法律体系的融合,并在不同适用情形下进行区分设置。

关键词:宣言信托,立法认可,制度构建,双重所有权

参考文献

[1]杨良宜.造船合约[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

[2]J.E.Penner.The Law of Trusts[M].London:But-terworths Pulisher,2000:176.

[3]Henry T.Lowe.Some Remarks Concerning the Rev-ocable Self-Declaration of Trust[M].Mo.L.Rev,1967:203.

[4]David J.Hayton.Extending the Boundaries of Trustsand Similar Ring-fenced Funds[M].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19-21.

[5]齐树洁,徐卫.我国宣言信托的立法认可与制度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6(8):192.

[6]John H.Langbein.The Contractarian Basis of theLaw of Trusts[M].Yale Law Journal,2000:673-674.

[7]谭振亭.救灾捐赠财产的信托法律规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

[8]赵廉慧.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J].北方法学,2009,4(56).

[9]廖焕国.论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担保机制的法律构造——以最高额质押为视点的框架分析[J].法律科学,2009(5):34.

[10]张淳.我国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的态度及其法理审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5):8.

[11]周玉华.国际信托法初步研究[J].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7,5(2):28-34.

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刍议 篇11

一、让学生“亮”出来——回归“生本”课堂生态

“生本”是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在生态化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而应退居二线,甘当“幕后英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是要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做一个好的设计者;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做一个好的组织者;在学生遇到困难、产生疑惑时,顺势点拨与启发,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当学生有精彩表现时,给予真诚地表扬与鼓励,做一个好的激励者。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也不讲。要放心地给予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课堂上,老师积极地看,认真地听,用心地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巧妙地推波助澜,点化引导,撞击起学生灵动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教师“淡”了出去,而学生却“亮”了出来——慷慨陈词、畅所欲言,言得有理有据、有质有量。

二、让学生“动”起来——凸现“生动”课堂生态

生态化的语文课堂不应当只是简单地重现课文的语言材料,而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灵活、自由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这样,课堂上便会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生动感人的美丽画卷。生命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显得那么鲜活,那么生动,充满个性,富有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好奇、好学、好动、好表现的需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里充盈着民主气息,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弥漫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师生情感得以共鸣。生态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知识的舞台,也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仓库,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媒介,师生、生生在这里一次次思维碰撞,一次次据理力争后,感悟知识的形成,得到能力的提升,获得学习的快乐。

三、让课堂“大”起来——走向“生活”课堂生态

所谓“大”就是指大语文教学观。教师要变“教科书是学生世界”为“世界是学生教科书”。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被师生所拥有的生活世界,一个有关人的世界,一个“活”的世界。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将学生们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常常玩耍的游戏等等引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来,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也会觉得语文知识不会那么枯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具体可感的,是实在有用的。

有的老师在语文课前常安排了一个“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自主展示,让学生读报刊,讲时事,说发生在周围的新鲜事。让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搭建起课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提倡带着自己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很好地融入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发更多的思考,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可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制作、小练笔等实践活动。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表达生活、展现生活、创造生活……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向生活延展,把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这个小舞台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舞台。

四、让课堂“活”起来——彰显“生成”课堂生态

学生既然是“活”的,那相应的我们课堂也会是“活”的。生态化的语文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预设与生成并行,规则与灵活共生的课堂。这“生成”的课堂是动态的,需要我们教师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底蕴。而要达到这一境界,自然离不开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增强底蕴,也唯有读书。多读,多看,自然眼界就宽了,视野就阔了,心胸就开了,积淀就丰厚了。那么,课堂上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成因素,我们就能泰然地迎接,并加以智慧地处理,从而迎来未曾预约的精彩。生态课堂不怕学生出错,学生出错正是教师调控课堂、调整策略的关键点。

刍议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2

一、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各个学科的文化知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执教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自身对教案的制定、实施及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如当前是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潮流趋势,因此语文老师也应加强多媒体的理论、技术方面的学习。此外,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等,通过老师良好的组织、指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对于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听课效率差等问题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可通过提问上课开小差的同学、开展课堂小游戏等,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对教学课堂有良好的掌控能力,提高老师课堂能动性,能帮助老师引导语文课堂的走向,从而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方法,提高自主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遇到的问题都习惯依赖老师的指导,会造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低下,甚至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拥有自学的能力,使能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不用占有过多的课堂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在《芦花荡》的学习中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第一步,了解作者孙犁的基本信息;第二步,在阅读过程中将“提防”、“吆喝”等重点字词划出来,如碰到读音或者意思不明的字词通过查阅字典、网上查询等方式自行解决并尝试性地了解文章中的中心思想;第三步,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此外,老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拥有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老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老师要给学生一个解决思路,从旁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解题过程、答案一股脑地交给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通常较为单一,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因此,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强,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因此,在实际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云南的歌会》的学习,在新课导入环节老师可通过图片展示其它民族的传统节目,最后放出云南歌会的相关图片,从而引出该课时的学习内容《云南的歌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山歌对唱的视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可将文中的成语“引经据典”、“若无其事”找出来,分组默写,比比看哪个组默写得又多又准确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采用激励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此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均可应用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能优化教学环节,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开展。

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课堂的高效开展

上一篇:学费标准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