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分析刍议(精选10篇)
道德分析刍议 篇1
道德来自于社会, 社会具有的繁杂性使其孕育出道德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正是其复杂的特性在对道德进行剖析时, 不难发现其既涵盖个人活动又包括社会整体的道德行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入手, 利用客观的定义、理论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探讨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同时将伦理与经济领域完美融合, 从而打破了经济和道德绝对对立的局面。但不可忽视的是, 经济学只是用来解析道德行为的方式之一, 而非对道德进行评价的准则。
1 道德行为含有的经济价值
(一) 道德的公共性质。
按照经济学所说经济活动产生的结果分为两种即私人与公共, 其中道德就属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具排他性, 因此在经济领域中就会存在这种现象, 一些人没有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却最终也享受到该经济活动带来的成果, 这就是公共产品发展的阻碍, 道德行为亦然。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道德产品的供给者面临亏损, 从而降低对道德产品供给, 最终损害道德建设的机制;这种现象存在过多时间过久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 从而减少道德行为的出现;机会主义者的长期存在使社会道德活动产生恶性循环现象[1]。
(二) 道德与经济成本。
商品进行交易时会存在经济成本这一概念, 这是经济活动中必然需要花费的资金, 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而道德行为正是减少资金成本的关键所在, 道德行为越高其资金费用越低。道德愈发匮乏的社会活动, 其资金成本消耗更多, 如广泛存在的偷盗现象, 虽然资金不过是使用主体的转移, 总体的财富数值并未改变, 但却增加了相应的防盗支出, 偷盗现象越严重该支出越多, 其资金成本越高, 这就是道德制度不规范导致的经济问题。因此, 道德行为准则是否良好, 是节约资金成本, 节省社会总体资源的重要因素。
(三) 道德与个人及社会经济利益。
道德行为、个人经济利益和社会收益三者间有着紧密关系, 大体来说就是实施道德行为的主体其个人利益越少, 社会收益自然越高, 反之亦然。根据上述两点分析可知, 这种现象是由于道德行为的主体其获得的经济利益使用到社会中, 其实现经济活动的资金成本则由自己消化[2]。因此, 道德行为普遍存在一个共通的现象, 其主体付出的越多所收获的财富或利益越小, 然而对于社会由于主体的付出营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 从而减小了社会为规范道德付出的人力、经济和政策等压力, 也就是说道德行为的主体其经济价值全部体验到社会当中。由于这是一个注定亏本的买卖, 所以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乐于助人的现象越来越少。
2 不道德行为含有的经济价值
(一) 低成本与高收益。
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是经济活动成功的标准, 然而不道德的行为产生的高收益只能是以损害他人及社会为代价。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包含物质、精神以及后期社会与法律对其进行谴责制裁等。其收益则含有经济利益与精神满足, 经济利益是实施不道德行为的主体通过某种手段获得的财富, 可用金钱衡量, 精神满足则是主体在进行该行为后情绪或心理的以发泄从而产生愉悦感。而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比例, 与其成本及收益高低有直接关系, 低成本高收益自然会加强不道德现象发生。
(二) 经济学角度可以理解却无法存在。
单纯以经济学角度来讲, 实现私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学所遵循的原则, 利用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高收益同样可以理解为合理的经济活动。但依据"帕累托最优"准则, 不道德行为是以伤害他人经济财产为代价进行的经济活动;其不仅没有促进社会整体经济福利水平, 还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力;造成社会经济、生活、机会产生不公平现象, 因此, 不道德行为虽然予以理解却不能存在[3]。
3 建立健全对道德行为进行规范的准则和制度
社会生活中存在不道德行为, 即损害了道德行为主体的利益、也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资本, 同时对社会良好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 应根据经济学理论建立健全其准则和制度, 首先将道德行为主体收获的利益实施内部保护机制, 不道德行为的资金成本则强制使其内部消化, 以此激励发扬道德行为, 打击不道德主体的投机取巧;其次, 制定严格的道德准则及制度, 以书面条文形式强制人们进行道德行为, 摒弃不道德的意识与想法;最后, 道德准则的确立推行应与该社会的经济生活、政策方针紧密结合、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度的设定、将道德准则和规范全面落实到行为当中切实执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经济价值、制度规范三方面对道德行为的经济进行分析, 经研究得出道德行为的经济价值在于道德的公共性质;道德与经济成本;道德与个人及社会经济利益三方面, 而不道德行为的经济价值包含低成本与高收益;经济学角度可以理解却无法存在两方面内容。同时,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一定的道德行为制度及规范, 用以刺激道良好的德行为发展, 解决不道德行为带来的阻碍, 最终促使我国社会道德行为实现良性循环。
摘要:道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其即表现在心理范畴, 又存在于日常行为当中, 同时又含有一定的制度成分。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理论对道德行为予以重点分析, 并从道德和不道德两方面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做以阐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理解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但依然应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用以杜绝这类行为的出现。
关键词:道德行为,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聂佃忠, 王芳霞.道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 2011, (1) :115-118.
[2]贾平.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行为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7) :17-18.
[3]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2, 12 (2) :17-24.
职业教育之道德教育刍议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道德教育 对策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将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中职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在思想道德上站得住、立得直,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一、职业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意义
从大的方面讲,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直接针对企业需求,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职业思想稳定的爱岗敬业者。而有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上岗后非但不能安心工作,更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因此频频引发事故,为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应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可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从小的方面讲,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个人的就业等方面有重大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就业。毕业生因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而砸了饭碗,被企业辞退的例子屡见不鲜。很多企业表示,他们辞退员工很少是因为员工的工作能力问题,而多与服务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职业道德问题有关。由此可见,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业可操、有业能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二、职业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学生就业率上,而忽略了道德教育,职业学校不愿在道德教育上多投入,开设的道德教育课也是国家规定的政治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收效甚微。由于职业教育在实践层面上注重与职业有关的技能训练,导致学生职业伦理意识淡化。学校道德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体现在企业、社会需要什么,道德教育就抓什么,忽视了对人性的影响,这种偏执与缺失直接影响了对学生的基础道德和职业伦理精神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脱离现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片面追求虚空的道德高标准,忽视了最普通、最基础的道德要求。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的冲击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薄弱的职业学生受到了影响,致使许多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屡屡做出冲击道德底线的行为。这更体现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加强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对策
为改善当前职业道德教育的弊病,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应当修订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这两个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05年3月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贯彻这一德育宏观目标,并按此要求制定出符合本校的总体德育目标。在符合学生特点及认知规律,体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使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能够升华学生的感情和意志,并且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可操作性。
另外,还应当丰富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格局、价值观的多元化,以灌输、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应当创新、实施更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问题探究法,老师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针对其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合作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道德认知的需要,验证了自我职业道德是否正确。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传道,而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辩证,满足了自己探索的需求。
总之,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从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渗透、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在根本上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刍议 篇3
一、生态道德情感在学生生态道德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
1. 生态道德情感是个体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初始
情感是婴幼儿道德发展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婴儿前语言学习阶段是利用情绪信号来进行的, 对于生态道德信息的接受, 情绪具有先在性、早发性。儿童通过感情表明他们的需要, 通过情绪的表达与判断来建立或间离与周围人、物的关系。初始的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建立孩子与父母、与家、家乡的联系感, 积累孩子的生态道德情感, 形成生态道德准备态势。
2. 情感在人格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 生态道德情感是培养学生生态人格的基础
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就是把生态道德的具体要求带进其生态环境、生活情境中, 与其生活经验及其感受相联系, 从而不仅体验生态价值, 而且理解生态价值、力行生态价值的过程。“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 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 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 是生命内部的过程, 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 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既然精神发育是一个内在的过程, 就一定会变化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2]。情感对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支持性或阻挠性, 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生态人格, 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与接纳, 否则就不会真正内化为个人的品德, 生成为良好的个体生态人格特征。
3. 生态道德情感是生态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
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但你去与不去使用这些知识和能力及其他资源, 或用得好与不好, 取决于你内心的状态, 即情绪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 它可以驱动个体从事各种生态道德活动。可以作为人的认识和探究活动的动机, 驱动生态认识和生态行为的完成。
二、生态体验是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基本方式
20世纪70年代, 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 倡导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生态体验就是个体置身于具体的生态情境之中, 感受、理解、领悟和接受生态万物的运行规律, 形成内心情感的过程与状态。通过生态体验, 体验者认知和体悟生态关系的全部内涵和真谛, 触发和生成体验者的生态情感、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生态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身心状态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呈现融入的身心状态, 生成一种欣赏的情绪情感, 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善意和亲近感、赞叹感, 生态境界逐渐提升, 生态人格逐渐形成。而在非生态体验状态下, 体验者与其他生态元素间处于挑剔、对立的状态。
1. 生态体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是学生生态道德成长的过程
生态体验意味着体验者主体的觉醒、情感的激活、心灵的唤醒, 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自己生态道德的建构, 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生态道德知识、情感和行为的生成。生态体验是个体化的行为, 有极强的主观性, 鲜明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体验是不同的。学生在生态道德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是情感的丰富和满足, 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习者的感受、领悟和体验, 教育者本身也是体验者, 在学生学习中只起指导作用。生态道德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旨意不是先在于结果, 而是先在于过程之中。生态体验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是一种过程性学习。在过程性学习中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性。
2. 生态体验是以体验为基础、以反思为根本的过程
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来说, 只有当人内心体验到一定的道德事件的某种价值, 产生认同感、敬畏感或厌恶感、羞愧感时, 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洞察力和反思能力。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发生态道德体验, 触动生态道德情感。通过不断地体验、反思, 逐步积累生态道德情感、生成生态道德智慧。可以说, 生态道德教育的真正奏效, 有赖于能否有效促发师生的生态道德体验和反思。只有通过反思内省, 才能将体验学习与生活联结起来, 体验所形成的意义才可能与其他经验整合, 从而形成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3. 生态体验是学生与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
学生生活在环境中, 并构成环境的一部分, 意味着他们生活在一系列的情境中。学生与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来解释:“经验在个体内部无法简单继续。它能继续是因为它影响着动机和目标的态度形成。但是这不是真实经历的全部。每一次真实体验都离不开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改变客观条件的主动方面。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就是建立在后续经验发生时先前经验已经改变客观条件的程度。”“相互作用一词, 确定了体验的客观外部条件和主观内部条件两方面平等的权利。任何正常的体验都是这两方面条件的相互作用, 一言以蔽之, 它们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情境”[3]。
4. 生态体验是学生生态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协调发展的完整过程
生态体验是以生态情感为核心, 以体验为基础, 整合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知经验、行为经验与相一致的情感经验, 从而形成自觉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完整过程。从内容上说, 它包括通过生态道德的反复体验与反思, 构建以生态价值信念为支点、以生态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意行一体化结构, 在体验中实现事实与价值、思想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等等的统一。
三、通过生态体验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策略
1. 加强教师教育, 全面提高教师能力
一直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偏重认知素质, 忽略情感素质;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传递已有的生态道德规范知识, 德育课堂崇尚道德知识的接受;教师往往没有激情, 缺乏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意识和能力, 缺乏组织和指导学生体验自然、体验社会生活、体验自我的能力, 往往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生态道德规范的要求。因此, 要创建教师情感教育, 让教师在职业工作中, “善于与学生顺利进行情感交往, 能够胜任对学生情感导向的教育工作”[4]。同时, 在教师教育中要开设《体验活动设计》课, 培养教师设计、实施、评价、研究体验活动的能力。
2. 改革生态道德教学内容, 编写生态道德体验教材
在生态道德教学内容的编排上, 要选择体现各种生态关系的具体事实、事件, 设立科学健康、与学生生态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匹配、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便于学生体验的项目。突破既往注重生态道德认识的教材编写框架, 把学生身边的城市社区、工厂、乡村、山川、河流、空气等放进教材内容,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资源, 为学生参与到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活动中, 参与到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中, 引导学生与环境亲近、融合, 在环境中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直觉、体验, 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格提供内容保障。
3. 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验方法
生态道德体验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善于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具有吸引力的具体方法。从大的方面看, 生态道德体验的方式有实地体验和模拟情境体验两大类。实地体验, 可以通过远足野营、感受民俗民风与自然的关系、观察动植物、调查水文气象、回收可再利用资源、评估生态环境等方法, 获得真情实感。也可以通过模拟情境, 场景的布置, 创设生态道德体验校园、舞台、课堂, 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 同样获得真情实感。以生态道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 有所侧重, 既保证生态道德体验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方式的多样性, 使每一次教育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情感的激活, 对生态道德意义的体验和对生态道德价值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新西兰]K.T.Strongman著.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王力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108.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0.
[3][美]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0~31.
加强道德教育中的生命性刍议 篇4
关键词: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10-03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有一个共识,即学校道德教育应“以人为本”,至于如何理解“人”这个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可以说,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及“怎样”落实以人为本等问题,是实现道德教育转型的关键。如果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此不能做出恰当的回答,那么道德教育“以人为本”也就难免流于形式。因此如何理解“人”,也就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关键。
综合反思人类在20世纪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在自己创造的社会,在自己创造的历史中,失落了。而哲学本身也陷入了对人的失落的困境——人的哲学的视野中,不再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只可能是抽象化的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教育不仅丧失了其自身,而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人”、“经济人”、“政治人”等“单向度”的人。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抽象化的人”、“单向度”的人形成的原因,不难发现这正是按照当时社会对“人是什么”的理解的产物。可见,所谓人的失落并不是真的没有了人,而是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不能简单地、笼统地说以人为本而必须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理解人。
20世纪哲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走向本体论。如果说以往哲学研究的关注点是“人”,那么今天哲学研究的兴奋点开始转到人的本体“生命”上来了。对于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当代新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在这样的视野下,生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网络,不仅仅是作用与反作用,它是每一部分都影响着整体。生命能够自我组织,生命体是一个通过不断汲取外部能量来维持甚至扩展有序结构的系统。它是一个耗散结构,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使生命生产出远离平衡态的结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这种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生命属于人的本体,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人与他物的联系与区别首先都体现在生命中;人的生命是属于人类的,即每个个体生命都是其生命的持有者与展示者;每个个体生命都是以其“独特”的方式生成着,这种“独特”的方式是由其自身的遗传因素和他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每个个体生命围绕着需要的满足状态,有着多种可能的生成形态;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整体。
将人置于生命的视野下来理解,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是活的,是靠需要的不断满足而发展的,关注人的需要是教育的一个主题;二、人具有“共同”性与“共通”性,不仅人与人之间如此,而且人与他类生命之间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他类生命之间应平等相待;三、人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观并不是线性思维下的整体为各部分之和的整体观,而是非线性思维下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观;人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与类生命构成一个整体,而且体现为身心的整体性、完整性上,所以不可以局部的利益来损害整体;四、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人与人之间应尊重彼此的差异性。这样在回答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说是鲜活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的人为本;在回答以“人的什么”为本问题上,可以说是以人的生命为本。
如果我们认可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上、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人不是为道德而道德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教育是为了每一个人的生命的丰满、发展与幸福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提出关爱生命是落实以人的生命为本的重要体现,是道德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关爱生命意味着保护、尊重生命、相信生命和敬爱生命。
学校道德教育首先是要担当起保护生命的功能,要有助于保障生命体存在所需的基础能量,有助于生命的健康成长;要帮助学生确立保护生命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生命的情感与能力。保护生命包括个体生命、人类的生命、他类的生命以及生命所赖以存在的自然;要帮助学生处理好自保与利他之间的关系,即帮助学生理解,对个体生命而言,从存在的意义上讲,自保是道德的,没有自保就难以存在。生命体的感受是道德的基础,没了生命的存在,道德也就失去了产生的根基。从关系的维度看,个体生命离开了其生存环境,离开了他人就不能存在,个体生命的成长是在与他人、社会、自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相互的能量传递、转换过程中实现的。利他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自保与利他相互依存、互为实现条件。自保的实现有赖于利他的条件,没有利他也难于真正实现自保。
在生命世界中,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轻视、无视、蔑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要尊重生命的根源所在。学校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尊重主要表现为:一是尊重个体生命遗传的独特性。包括独特性的存在,独特的成长规律与独特的表现样式,个体生命的差异性,生物多样性及其共在的生命世界等。二是尊重个体生命独特的经历与经验。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是通过其独特的经历与经验、感受与体验体现出来的。而人又是以其经历而形成的自我经验来感受生活、他人、世界的,也是基于此来理解生活、他人、世界的。三是尊重个体的生命需要。生命需要是其生存状况的直接反映,具有多种多样的层次和种类。人的哪一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的制约。而个体生命生成哪一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对他的怎样之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成,并对这种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道德教育对生命需要的尊重意味着承认本能存在的下面、积极作用与接受其具有负面、消极影响,同时给予指引和疏导,而不是“放任”与“纵容”。
相反生命是因为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智慧和力量。在当代,强调相信生命具有特殊的道德教育意义。一方面,以往的道德教育对此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洛克的“白板说”影响,过分强调教育的人为“塑造”。这样以来,在夸大教育的塑造作用的同时,忽视或无视生命自身的特性,出现了许多反生命的教育现象。为此,学校道德教育首先应确立相信生命的信念,在具体的教育中要体现这样的一些理念:一是生命会随时间而展示它的力量,只要活着,只要给生命以时间、生命自身就会有一种力量,战胜与克服所遭受的不幸。二是生命的智慧是人的意识层面所无法比拟的,理性的智慧只是生命智慧的“冰山一角”。三是生命具有向善的“快感”,顺生命而动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人生的真实。四是大脑具有“提示”过幸福生活的功能,每个人的先天脑里都铭刻着某种优秀的才能,需要适当引导,才能发挥出来。
敬畏生命主要源于生命本身的神奇、力量、生命体的死亡。学校道德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这样的信念:生命是世上最完美的造物。一个人得以诞生到世上,活着就是一个奇迹。因此,一个人活着就应当珍爱生命。其次,个体生命的死亡中孕育了自身,然后又将归于死亡。死亡是个体生命之必然,是保持生命活力、进化的重要一环。第三,死亡具有生命意义。
在当代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中,教师也是如此。而当我们在探讨教师的素质时,会发现教师的爱是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更为核心与关键的因素。朱小蔓教授曾指出,“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教育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和自我的尊重、关爱、信任与平等的态度。在此,仅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这一方面。
尽管教师的诸多素质对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都具有影响,但在我看来,最核心的力量来自于教师的爱。教师之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
一是成熟性。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一种自私的、统治的、占有之爱,不是不分你我的,缺乏独立人格的、缺乏主体性的“共融性”之爱,而是以宽阔的胸怀、开放的思维、独立的人格给予学生的生命之爱。这种爱能够给学生带来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赞许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独立见解”、“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失、“恶作剧”等,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出于人对人、成人对儿童的自然之情,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具有理性的自觉之爱。这种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是无私、“无类”、不求回报的,超越了母爱的盲目性,是教师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了充分认知、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领悟、对教师职能和角色有了清晰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之爱。
二是创造性。创造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创造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实现需要以人的独特个性的实现与发挥为必要条件。一个人个性实现与发挥得越充分,他的创新潜能也就越能得到充分实现;个性越是被束缚,其创新潜能也就越是难于实现,两者成正相关。个性的实现与发挥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包括他自身所能拥有的和他所置身其中的环境所提供的两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就是对学生不自由的束缚的解脱,就是使学生个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而每个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又决定了教师的关爱必须能适合学生的个性,所以,这种爱只能是“解活”的,生动的创造性活动。
三是教育性。这是源于教育自身的特质。《礼记·学记》中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关爱是通向学生信任教师的桥梁,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打开心扉。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影响。不仅如此,学生也十分关注老师能怎样看自己,怎样待自己。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教师的爱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太阳”,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感到温暖,心情愉快,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典型的就是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1968年)实验,教师的爱,通过友善的态度、亲近的言行,期望的表情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业成绩都有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再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态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体验了人对人的友善、慷慨、宽容的品质,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之爱不仅能够激活个体生命中爱的种子,而且还能够播洒爱的种子于生命中,有助于培育学生爱的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刍议 篇5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现状
近年来, 我国有关会计造假的问题频现, 如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事件, 不但使股东遭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 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而这一些层出不穷的会计欺诈案件以及审计失败案例, 使得会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遭受了严峻挑战, 对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会计造假的情况十分普遍, 很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没有遵守会计行业的标准, 面对利益诱惑没有坚持工作原则, 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伪造会计凭证或者会计报表等行为, 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一些会计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准则, 没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弄虚作假, 参与欺骗投资者的行为。有这些恶劣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观原因是主要的, 但也有客观原因的作用, 很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 缺乏相关知识基础, 遵守职业道德的水平较低, 而且自我控制能力也低。在利益驱使下受社会风气影响, 容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二)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监督不力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思想意识增强, 个人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市场经济下, 物质利益的极大满足, 致使人们容易发生道德缺失。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物质欲增加, 职业道德法制观念薄弱, 伪造、改变、隐藏会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 使得国家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 不主动学习最新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 不能严格依法办事。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和相关政策法规十分模糊。这使实际会计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受到严重的打击。此外,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相关监督机制不完备。某些单位的内部审计混乱, 基本上起不到有力监督的作用。这些漏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长单位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弄虚作假舞弊之风。
(三) 外部环境混乱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很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往往是要求熟悉相关财务技能, 这样可为企业利益最大化做出贡献。但仍然有领导为了一己私利指使甚至强制相关会计从业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会计相关工作不够重视, 一些单位没有把财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 因此相关财务人员在工作时还存在很多的实际困难。所以会计工作被动应付强制做账的现象严重, 更谈不上发挥参与决策和管理等的高级职能作用。此外,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 这也是导致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而我国对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罚力度小, 使得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混乱的现状。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 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 缺乏透明度
由于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各异, 因此相关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制定就不可能十分完备, 只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的大概的原则和规范, 这样就容易出现同一会计情形在不同地方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 导致会计相关处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可选择性, 从而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形。会计相关准则的制定对于会计具体实践也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当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 会计具体实践很难在现有的条款中找到可以遵循的准则, 导致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签约不完备的漏洞, 为经营者能够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一些规定中明显体现了国家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 但是却还没有明确将这些内容作为职业道德, 也没有明确制定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和要求。虽然一些规定的变化都表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正在逐步发展, 但依旧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 个人利益驱使
个人物质利益追求致使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增多, 会计人员在这种环境下的价值观念和取向也同样发生了变化。利益驱动就是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一种负面体现。会计从业人员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违反了客观公正的工作要求和事实求是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经济活动中, 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为满足个人物质欲望,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 弄虚作假,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由于个人利益驱使, 伪造会计资料、损毁会计信息, 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事件已经非常普遍。
(三)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
目前, 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低。仅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上岗的制度与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严重不符。会计行业不仅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熟练, 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强, 还要求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坚持一定的原则,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因此, 我国不规范的会计从业人员制度和宽松的素质要求也是导致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 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实际情况, 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将一些含糊其辞的条款内容明确出来, 并及时补充增加那些法律法规中没有或者很少涉及的情况相关规定。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基本能够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但是, 我国的制度建设与整个大环境的要求相比, 差距还很大, 因此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健全。现有的会计工作中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虽然与法律不健全有一定关系, 但是执法力度不严也是原因之一。因此, 必须加大日常会计工作的执法力度, 切实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 加强监管, 对实际工作中的违规问题, 必须依法进行处罚, 若构成犯罪, 则要依法交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 加强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从业人员良好职业道德和规范职业行为的重要环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是传授会计业务技能, 而是要宣传坚持职业道德标准和敬业奉献精神。培养实事求是、遵纪守法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修养, 在会计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立足本职会计工作, 从点滴做起。会计从业人员还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 只有注重思想意识才能做好本职会计工作, 才能更好地履行会计职能, 为单位和社会作出贡献。会计从业人员要严格约束日常行为, 正确处理会计职业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不但要敢于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 而且要承担起职业责任, 自觉履行义务。
(三)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档案并且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关监督体系是加强会计工作的有效措施。建立完整独立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监督会计从业人员,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监督和检查, 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对于那些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 会计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奖励, 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从业人员, 应进行处罚, 若构成犯罪, 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进行大力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
总之, 会计行业涉及面广, 因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 会直接影响到其会计职能的发挥, 影响信息获得者的决策, 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贯彻会计诚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因此, 会计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动因、原则和职能[J].会计之友, 2013, (8) .
刍议高职教育与心理道德建设 篇6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万。如此巨大的就业数量怎样才能被社会消化吸收, 一直是每个高校最大的难题。恰是因此, 很多高校, 尤其是高职院校存在着过分追求就业率, 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漠视教育本质的现象, 使得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工作, 出现消极待工、“无故”被辞等多种社会问题。
教育不仅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甚至是将问题转嫁给了社会。“师者, 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以传道为先, 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和工作上各种问题的思维, 才是教师首要任务。鉴于此, 我国高职教育必然面临变革, 其原因有二:
(一) 注重学生个性教育, 忽视基本道德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 思想和物质发生了巨大碰撞。很多家长由于文化素养与其经济能力不符, 很容易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宠溺孩子, 使得孩子丧失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又由于大量外来文化思想的冲击, 在基础教育中过早的强调了个性教育, 致使很多学生过于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缺失正确的道德素养, 如:谦虚、拼搏、包容、知错能改。
在没有判别事物正确与否的同时, 又不能听取他人意见, 不顾他人感受的去做事, 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很多学生一直陷在这样一个怪圈中:做事→失败→烦躁、责怪他人→自己无错→做事。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只是将罪责一味的加之于他人, 自我意识过于强烈, 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现象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很多人也将其合理化, 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法将这种病态视为正确。
(二) 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忽视心理抗压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主要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 是其首要工作。就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 全部以专业课程为主, 如: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金融企业会计、税务会计、财务基本技能。除去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外, 很少涉猎其他方面知识, 各个高职院校, 不论实力大小, 都会列出琳琅满目的实训教室。甚至有些学校提出将基础课程删除, 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而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 能够举出来的也就是国家要求每个学校配备的心理教师。笔者认为,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生产”出的学生仅仅是一个会工作的机器人, 如果发生什么问题, 就只能被报废处理。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高度的精神压力。高抗压力是每个职场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去过高职院校的都知道,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节奏是很缓慢的, 学生压力较小, 心态较为稳定。有时面对部分学生稍微感到精神压力而做出的行为, 真的让人啼笑皆。笔者就见过男学生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在课堂上痛哭流涕、女学生因为别人说她胖而寻死觅活。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现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学生的抗压能力如此之低, 不得不发人深省。
二、如何加强心理道德教育
曾经的社会对80后的学生评价是温室里的花朵, 需要细心呵护。那么面对90后这群更加稚嫩却又很聪明的学子, 作为教育工作者又该何去何从?
(一) 从学生角度出发, 以学生的共同处为着手点, 加强对其思想上的教育
90后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变好, 对于物质的追求是历代学子中最强的。他们对于品牌的追求会强于产品本身的实用性。各个大品牌会在社会上做广告, 那么学校就反其道而行之, 专门对物品的实用性做宣传, 告诉他们很多时候实用性是强于品牌本身。可以告知学生, 如何使用同样的价钱买到更实用的物品, 甚至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这样可以避免攀比与不公的心态的产生, 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到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大力宣传环保、节约的小窍门, 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乐趣。
除此之外, 鉴于90后的学子对待事物较为冷漠, 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状, 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增开社会服务课程, 要求学生必须达到服务时间, 才能修的学分。其课堂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学生和教室, 而应该放置到社会福利机构, 如敬老院、残疾人中心等, 将课堂变成施助人、受助人和辅助人。施助人是学生, 受助人是老人或者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人群, 辅助人是教师, 主要是告知施助人如何帮助他人。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 让其了解到世界上不仅仅有他们自己, 还有很多需要他们帮助、关心和包容的人存在。其好处有三:首先, 使学生走出自我世界, 了解世间的疾苦;其次, 为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人力支持;第三避免同样的社会问题发生。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工作,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由于学生被家长保护过严, 学校又注重理论教育, 致使学生人生经历过少, 当面对压力时无法排解。这时正确的心理建设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着务实的角度, 高职院校可以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多开展心理讲座, 这些讲座要和学生的生活相关, 如如何处理寝室关系、如何对待高职学业、如何与人交流等, 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同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的加以疏导。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使其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就业前的最后一道管卡, 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学生工作技能方面问题, 还要弥补之前教育内容的缺失。技能方面可以培养, 但是基本素质和心理能力的强弱会左右学生职业生涯总体走向。治水不能一味靠堵, 更要好好地去疏导、引流。所以盲目的追求就业率并不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 更要从学生本身这个根源着手,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摘要:近几年来,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 而高职院校也在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其发展定位的同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为社会提供专业化人才。但时至今日, 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就业率, 使其输送出的毕业生, 一直存在能力不足、遇事怯懦、甚至是玩忽职守的现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试图通过教育培养工作, 对学生做到从思想到技能上的再教育,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也使其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刍议 篇7
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它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纵观医保推行的实践可以发现,由于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和经办监管的缺失,给患方提供了过度享受医疗服务的方便,也给医疗机构创造了过度供给、弄虚作假的机会。回顾现有该领域研究可以发现,医保道德风险的规避仍然没有得到良好控制。本文通过定性的文献研究法,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分析,从法律和道德双重视角分析造成医保道德风险的潜在因素,并探索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研究现状
中国学术界有关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李良军、牟一新、刘小平、盛宝军(1995)《医疗保险供方控制方法研究》[1]。他们认为医疗消费的质量会受到供方的“诱导需求”及其他道德损害。因此必须将医疗保险的营运结果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控制医保风险。这成为了理论界有关该问题的较早探讨,但是仅局限于研究供方欺诈,忽视需方欺诈可能。其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保险的不断改革使医保制度缺憾逐渐凸显,理论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不同视角开始探讨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问题。黎民(2004)《社会保障领域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2]比较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制度特点,提出了一些规避道德风险的方法。温小霓(2006)《社会医疗保险风险研究》[3]分析了医保市场的不完善性特征,提出信息不对称、供方引致需求以及难以量度的医疗服务边际收益会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提倡通过建立两期代际交叠模型规避风险。毛瑛、范文斌、王枫叶(2006)《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博弈分析》[4]一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医疗机构、参保人、保险机构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博弈条件、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从破坏博弈条件、干扰破坏博弈过程两个角度防范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马蔚姝(2010)《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制衡机制研究》[5]以医疗保险费用不合理上涨部分的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医疗保险制度内生的制衡作用,探寻如何通过医疗保险制衡机制体系的构建有效控制费用。
分析中国医保道德风险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数量日渐增多,质量日益深入,但是依然无法逆转日益猖獗的欺诈局面。现有成果参差不齐,有的学者从经济学、统计学视角通过博弈论、利用数学建模来分析问题;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管理学角度,通过政策分析、运用管理理论来解释现象。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医保道德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忽略实证研究的意义;并且就事论事,就制度论制度,太多关注政策制定,却忽略制度监管,往往有惩无罚,咎责体系的建议提出没有落到实处。本文旨在抛砖引玉,通过简要分析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三个案例引出研究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并呼吁法律和道德工具双管齐下来监控道德风险。
二、医保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近年来,社会各界有关医疗骗保事件曝光率的提高给社会敲响了警钟,这已不再是个案行为,它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体欺诈。浏览数次媒介曝光骗保案件,可以将医疗骗保行为归结为三类:参保人员单独所为、医疗机构蓄意欺诈、医患合谋恶意骗保[6]。下面让我们回顾几个有代表性的医保欺诈案例。
参保人单独所为一般表现为伪造、涂改医疗保险票据、处方、病历;以欺骗、胁迫等手段重复开药、超量开药;转卖医疗保险基金报销的药品谋取不当利益;将本人的社保卡转借他人,或者使用他人社保卡并产生医疗费用;冒名住院骗取医保基金等。
案例:冒用医保卡,活人变“死人”[7]
2011年5月1日,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的安徽人许某,因肝癌病情加重,医治无效死亡。医院开具死亡证明时,发现病历上登记的名字并不是许某本人。许某为贪图少付医疗费用,借用了沈某的医保卡,闹出了“活人”变“死人”的笑话。医保卡是参保人员的就医凭证,也是医疗费用结算凭证。冒用他人医保卡,不仅会造成医保基金的损失,也干扰了参保人员的正常就医,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利益。个体自私贪婪的欲望与医保管理漏洞共同造就了活人变“死人”的笑话,造成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
医疗机构蓄意欺诈一般表现为虚开多报费用,伪造虚假住院证明、特殊病历;利用医学专业误导参保人员,多收取费用,而由医保“买单”;分解住院,迫使患者分几次住院,从中获取相应医保定额;降低住院收费标准,门诊病人归类为住院治疗,小病大治等。
案例:深圳市六联医院高额骗保案[8]
2008年7月18日下午4时左右,南方都市报接到群众举报,六联医院外三科主任严菖菖和另外几名医生与病人串通,伪造病历,骗取医保基金。经过调查发现,六联医院283份病历中85份存在问题,并总结出六联医院六宗罪:伪造入院诊断依据、伪造化验单据、无相关入院诊断依据或诊断依据不足、轻病入院、分解记账、过度治疗。近几年来,涉嫌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频频发生,骗保医院很多,真正取消医保定点资格的却很少。这种缺陷不仅表现出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管不力和监管效果不佳,目前的支付方式也无法起到规范行为、控制不合理费用的目的。因此,有必要从加大处罚和监督力度两个方面入手防患于未然。
医患合谋恶意骗保一般表现为医患联手开具虚假医保支付项目,将非医保支付病种伪造为医保支付病种申报;挂床住院,虚设住院病人,所有开销都由医保买单,住院期间仍回家休养或回单位上班,住院费中仅包含检查费用和药品费用,而无相关住院费用;医院、药店为患者虚开两联不符票据,多开多报套取医保基金,将普通药物开成特殊病用药等。
案例:安徽蚌埠传染病院挂床套保案[9]
2006年4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揭露了蚌埠传染病医院违规套取医疗保险资金事件。初步调查显示,仅2006年一年来,这家医院就以多种方式骗保113次,套取医保基金32.67万元,73名医务人员参与骗保。据蚌埠市卫生局调查,非典疫情发生后,这家医院为解决医院收入锐减和债务压力的问题,采取与病人合谋的方式,“挂床”收治医保住院病人,违规套取医保基金。所谓“挂床”是指虚设住院病人,医院把参保人的卡拿来办住院手续,本人根本不住院,检查、化验、打针、吃药等开销都由医保买单。种种迹象表明,“挂床住院”的背后可能还存在更多不为人知的黑心交易,日益严苛的社会现实呼吁我们,只惩不罚、只罚不改的事后作为已无法弥补体制和监管的漏洞。
三、医疗保险道德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无数的医疗骗保案件无不以触目惊心的数字向人们反映了医疗保险道德风险事件的严重危害,同时也进一步启发了人们去分析和解决这一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
(一)解析医疗保险系统
社会医疗保险运行中,有三个交易主体:医保的供给人(社保机构)、服务的提供人(医院)和保险的投保人(患者)[10]。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保护医疗卫生行业正常运转,需要由医疗保险发挥保障作用,也因此必然受到政府的行政管控,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医疗保险机构、投保人、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政府组成的四方立体关系:(1)医疗保险机构与投保人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收取保险费、医疗费用报销等。(2)投保人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提供及接受服务和支付服务费用等。(3)医疗服务提供者与医疗保险机构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医疗保险机构为投保人确定服务项目、支付服务费用以及对服务质量监督。(4)政府与医疗保险系统三方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政府对医疗保险机构、投保人、医疗服务提供者三方的管控。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表现为第三方付费,保险方出现在医疗服务提供方和患者之间,三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拥有各自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日益增长的欺诈行为已经带动医保费用支出规模的日益增大,进而演变为各国公共支出的一个沉重负担。
(二)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1.“第三方支付”制度
“第三方支付”制度是导致医患双方产生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医患双方没有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实施支付行为,患者便误解为医治服务是免费的;并且患者不用考虑自身支付能力也可享受高级服务,因此便倾向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开支,造成隐性保险欺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三方支付”使得患方、医方、保方三者权利义务不对称,医务人员和投保人易于形成联盟共同对抗保险机构,出现所谓“医患共谋”的现象。同时,患方因为付费风险意识薄弱,认为费用支付与自己无关,是医疗保险部门的事,从而忽视对医方的费用监督,甚至和医方一起向医疗保险部门套取高额保险补偿。
第三方付费的方式优于简单的双向付费,对于控制医方的行为,方便就医等都有一定作用。但该支付方式导致医患共谋骗保的案例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论证,但是建议提出往往没有区别于不同群体,对症下药。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患方,可以设立更加合理的起付线和止付线。设立建立在不同阶层人群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分析基础上的分层支付线,通过有关数据模型分析和实际调查分析,相应提高或降低个人支付标准。通过扩大需求弹性,适度提高患方自付比例,最终达到控制医疗服务需方道德风险的目的。对于医方,要逐渐转变医方通过医保机构获得偿付的方式。同样通过科学分析,设立医院中各项服务的付费标准,并参照该标准,预先支付医院的医务行为。这样便可规避医方诱导患方需求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控制医方道德风险产生。
2. 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医疗服务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医生垄断性的掌握各项医疗知识和信息,对疾病的发展过程,医治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医疗救治的适当性等有充分认知。反之,患者由于无法接收完全和充分的医疗信息,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加之,患者专业医学知识的缺乏,对待疾病的突发性又有未知恐惧心理,因此对医生往往采取高度信服态度。由此,医生凭借特殊的垄断地位,实施了诱导需求行为,产生道德欺诈。
因而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医疗服务电子系统,通过该系统,患者不再只听从医方所作出的医疗治理结果,相反的,可拥有自身的些许价值判断。通过该系统明确病人所享受的医疗服务的真实支付价格,同时能够查阅医生的工作资质与技术水平等相关鉴定证明资料。与此同时,保险机构也能发挥费用监督作用,适时审查治疗方式是否合理;还便于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服务质量进行横向评比,适时给予评价和奖惩;此外,借助系统,还可对患者和医生进行信用监测等。
3. 医疗体制的内在缺陷
现有的“以药养医”政策,激发了医疗机构诱导客户需求的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医方道德风险的滋生和蔓延。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从药品销售中获利来促进业务经营。医生的工资奖金与所开药品价格、医院的经济收入紧密联系,因此,虚开药单、过度报销就成了医生行为的本能趋向。由于现有的“以药养医”体制使得医生的处方权与药物销售权合二为一,无形中强化了医药不分的垄断地位。他们的收入与医疗费用的高低成正比,基于经济人利益的考虑,医院内在的倾向于提高医疗费用金额。在整个过程中,保险机构不直接参与诊疗过程,只能被动支付,缺乏主动了解医疗机构行为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患方的指导人,医疗机构具有服务建议者和提供者双重身份,因势利导用医疗专业蒙蔽患者,激发其产生非自愿的不合理的医疗需求,从而产生了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道德风险。
“以药养医”的畸形医疗体系,致使医生与药品业私下勾结,医生收受高额回扣、获取提成、返点等。为了切断医生和药品销售的直接联系,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医药分开,针对病种目录,取消部分常见药品销售权利将之授予独立的药品销售场所,保留大病重病等处方药售卖权。实行药品与医疗分化经营,这既限制了医院通过多开多售药品来牟取私利,又减少了医药合谋的可能性,降低了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道德风险。另外,制定统一的偿付上线,扩大拒保范围,避免那些费用开支过高或道德风险规避成本较高的救治服务产生巨额消费,将那些道德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险种排除在医保承保范围之外[11]。
4. 政府对医疗保险三方监管缺位
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经济人”利益的驱使都是普遍存在的。投保人误解社会医保用意,如果约定期限内没有产生消费而无法享受医保就等于白白送钱。医院工作者乃至整个行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惜违背职业操守和道德法律约束,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第三方,医保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忽视对医院救治行为的监督,采取姑息放任态度,以期收受回扣。政府与医保系统三方的关系主要在于政府对医疗保险机构、投保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与控制。但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针对该领域监管的不足或缺失而导致的医保基金漏洞以及道德风险现象已经异常严重。即使对违规医院和人员进行处置,也难以列入刑事处罚类别,大多只停留在行政处罚层面,存在欺诈的医院和医生很多,真正摘牌的却很少,这种低成本、小代价的事后处置并不能釜底抽薪的解决医保道德风险问题,反而更加助长了这种投机行为,形成医保支出巨额“黑洞”。
对于道德风险的控制,需要从医疗保险三方着手,从根本降低三方主体滋生欺诈行为的机会概率。第一,针对投保人,应当使其树立正确的就医意识,不要单单盲从信任大医院,如果社区医院可以满足其医疗需求,便鼓励其去社区医院就医,这样也可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压力;同时,建立投保人就医信用档案,累计投保人信用分值和信用等级,依照此档案,适时增加和扣除相应信用分值,严格记录和监督患者违规或者骗保等任何道德风险行为,并约束和限制信用等级较低的投保人享受某些权利,形成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全民范围的保险信用体系。第二,对于医疗服务机构,要在各级医院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任何垄断行业和产业总是伴随着大量缺陷的。通过医疗行业的内部竞争带动医疗服务费用缩减的自发连锁行为,扭转保险机构控制费用的被动做法,从而降低医疗成本,达到抑制诱导需求、降低医疗服务机构道德风险的目的。第三,针对医保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监督作用,制定具体的医保病种目录,明确支付限额、支付比例、所需材料及认定标准,并且及时更新和调整病种目录,使其顺应医学疾病发展态势。同时,要不定期抽验核查医保经办人员工作情况,建立分层审批和内部审核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医保基金流失。
5. 社会道德的缺失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将浮躁和功利的因子附着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价值观的颠倒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和利益落差,造成部分人群心理失衡,为了宣泄心理郁结获得经济补偿,欺诈医保基金就成为了此类人群平衡心态的首选。但究其根本,源于人自私的本质,由于缺乏自身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约束和规范,自私的品质被放大成窥视现有政策法律的空子,从中谋取私利。因此,必须从建立健全法律约束与道德指引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有效防范医保道德风险。
在法律方面,依据《社会保险法》,制定社会保险反欺诈处罚条例,设立“社会保险诈骗罪”的罪名,通过分析社会医疗保险欺诈行为,认定其处罚标准和处罚办法。为加大司法机关介入打击医保欺诈行为的力度,可依据该条例规定,结合个案典型的判决结果,针对社会保险欺诈行为作出司法解释,裁定处罚方式。
此外,地方政府也要全力配合该条例,加强地方行政处罚立法,制定社会保险反欺诈处罚办法,明确规定医保欺诈行为的处罚标准、处罚办法以及骗保人理应承担的经济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调整和修改不完善、不合理的政策制度设计,使政策制度导向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道德风险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虽然法律的强制性和适用性能够起到严正的惩处目的,但是这只是事后处理手段。医疗骗保问题如果想要根除,必须要从事前规避入手,加强道德约束。无论是医保体系中的哪方主体,如果真正从头脑和意识中将任何骗保行为都纳入非道德行为的领域,其思考做事的行动都受到常态道德标准的约束,那么骗保行为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出现。同时伴随着政府、媒体以及社区工作者的各种道德宣传和诚信提倡,逐渐将诚信发展成一种普遍行动标准和风气,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那么无论是医疗、老保、低保的欺诈还是商业保险欺诈,甚至是保险领域之外的各类欺诈行为都将会起到很好的约束效果。
结论
社会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一种非盈利性社会事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现行的医疗保险体制存在的种种缺陷加之医疗保险市场三方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滋生了医疗保险市场上严重的道德风险,从而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低效甚至无效利用和医疗费用的非理性增长。目前,医保道德风险已经以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威胁着国家的财政体系,并且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信用危机。因此,这正是我们整合个人、政府乃至全社会力量来不遗余力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刻。相信伴随着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齐心努力,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各领域的道德风险将会逐渐褪去,整个民族的诚信品质将会再次闪光。
摘要:中国社会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实行的一种非盈利性社会事业,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健康、人力资源的保护增值与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其要义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现行的医疗保险体制运行中的种种缺陷而引致的医保欺诈现象愈演愈烈,不仅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信用危机。因此,医保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骗保
参考文献
[1]李良军,牟一新,刘小平,盛宝军.医疗保险供方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1995,(6):58-59.
[2]黎民.社会保障领域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J].社会科学研究,2004,(5):101-105.
[3]温小霓.社会医疗保险风险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4]毛瑛,范文斌,王枫叶.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博弈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4):79-81.
[5]马蔚姝.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制衡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6]李新.基本医疗保险骗保行为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40-41.
[7]黄安琪,李烁.合谋冒用医保卡,不料变成“活死人[EB/OL].新华每日电讯,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1-08/09/c_131036788.htm,2011-08-09.
[8]陈以怀.医院骗保被罚128万[EB/OL].南方都市报,http://epaper.oeeee.com/H/html/2008-07/26/content_526804.htm,2008-07-26.
[9]代群.调查显示蚌埠传染病医院仅今年就骗保113次[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6/content_4477393.htm,2006-04-26.
[10]张晓,刘蓉.社会医疗保险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剖析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职业院校的500名教师和676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有96.3%的教师和88.3%的学生认为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很重要, 只有10.6%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尚未认识到重要。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别在是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时, 回答“可以理解, 学校应从轻处罚”和“可以理解, 学校应从重处罚”的分别占到50%和21%, 大比重的学生数量认为作弊可以理解, 折射出了学生职业道德的认知的不足。在回答“当您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后, 您的还款计划是”的问题时, 回答“没有具体的还款计划”的占到16%, 反映了部分高职生的信用意识较差。还有在作业抄袭、违规冒名顶替、求职资料作假、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随意毁约等诚信问题都不尽如人意。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这些反应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便的不足:具体在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中学课程存在着低水平重复, 职业道德教材编篡不能及时反映职业学习中道德需要的变化, 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 空洞说教, 缺乏生动性和适用性。教育过程中“灌输”依然是主要的教育方法, 缺乏生活性德育的过程, 不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归因分析
1、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重知识技能传授, 轻职业道德培养;重正规课堂教育, 轻日常生活教化;重外在形式, 轻内在修养。第一, 重知识技能传授, 轻职业道德培养。重智育轻德育, 在德育中又片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 忽视良好人格的培养, 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专门的职业道德课进行, 很少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道德内容, 造成了职业道德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第二, 重正规课堂教育, 轻日常生活教化。高校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其内容少且不具有系统性, 更没有专业性与实践性。第三, 重形式, 轻内容。各学校往往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当成一种形式来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政策,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摆设, 领导重视不够, 教育部门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更是很少过问, 真正去考察时又是流于形式只看表面, 根本不能起到检查督促作用。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模糊。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 教育的目标影响着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目标模糊、不科学的问题表现得很明显。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比较笼统模糊, 没有围绕行业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行为准则, 也缺乏明确的教育计划。在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中更多是根据某个授课教师的主观判断, 跟着感觉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 或者直接把大学教育的目标拿过来看成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这种看法明显是不科学的, 丧失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特性, 起不到对职业道德教育指引方向的作用, 反而容易使职业道德教育走入误区。所以,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停留在口头上, 讲起来重要, 但无法落到实处。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不少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影响了教学质量。总的来说, 教师的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专业理论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 18.2%的高职学生对学校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满意, 54.3%的学生比较满意, 20.5%的学生不太满意, 7%的学生非常不满。由于一部分教师的形象不够好, 反过来削弱了教师的人格感染力和道德影响力, 从而也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时, 相比其他学科来说, 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少。学校很少考虑对他们进行相关培养, 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情况必然使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得不到改善, 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和持续发展。
4、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 仍是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重视知识考查, 忽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 忽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 忽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的评价, 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由于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所以很难准确地反映教育的实际状况与水平。另外, 各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因此, 教育部门应制定一定的评估体系来约束高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如果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考评, 职业道德教育就不会得到重视, 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1、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认识, 加大职业道德教育投入。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目标所决定的, 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也是适应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 统一部署, 贯彻落实, 监督检查, 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把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 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组织业务培训, 制定德育工作者年度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 将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目标等写入培养计划当中, 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有章可循。同时。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的检查情况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中, 健全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 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保证一定的经费来源和合理使用。还要探索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改善充实德育设施, 用先进的德育手段开展教育工作, 并对优秀德育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等。
2、提升职业道德教育者的素质, 率先垂范。
搞好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先进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树立正确的观念。学生关于职业道德的接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 起模范带头作用, 否则, 会使教育活动都失去实际的影响力和存在的现实意义。首先,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为学生自觉做好道德榜样。其次,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运用主体性理论,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 教育者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育渠道, 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学生确立这一观念。
3、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育目标展开的, 任何教育措施都是为实现某种教育目标服务的。在德育工作中,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 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也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首要问题。在高职院校中, 生源构成很复杂, 这要求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能搞“一刀切”, 必须划分层次, 因人制宜。逐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道德水平, 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既要加强一般职业道德教育, 又要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德育目标具有现实的基础,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去确定德育目标模式, 使他们看得到、摸得着、做得到, 既可望又可及。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特别要从校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引入普遍德育理论与方法的同时, 逐步形成高职特色, 适应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 不应再用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衡量, 而应该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重视知识考查, 又要重视能力和行为评价;既要重视笔试评价, 又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要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 又要重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既要重视教育者的评价, 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同时, 企业、社会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断给予反馈和评价, 以及时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建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综合评价机制的过程中, 要注意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宗旨和原则。制定评价指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及实施要求。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要遵循导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简易性原则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等。
参考文献
[1].徐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1.
[2].马跃龙等.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法制与社会, 2008.09[下].
道德分析刍议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人格 校园文化 作用表现 作用特征
一、 道德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一) 道德人格的含义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则人格高尚。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道德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因此说,伦理学上的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语。
(二)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
大学生道德人格是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不断呈现出来的不断追求成熟、超越自我、提高素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道德人格有其自身特点:
1、发展性
道德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反复作用下而发生的。经过小学、中学的基础道德教育,大学生能够借助己有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地认识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对道德人格有了更高境界的追求,憧憬着更美好、更高尚的道德人生,并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发展着自身的道德人格。因此,重视对大学生人格教育,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意志力的培养为例,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社会性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未来社会的发展就难以保证。因此,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2、可塑性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先天素质、环境、教育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中实现的,其中教育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本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①同时,“教育是一个评述用词。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 ②教育意味着价值引导,它以培养“可贵品质”为职责。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到:“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情感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中,他们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人进行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德育的具体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自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但由于大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被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不针对性地进行道德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二、 校园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内容、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员工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独特的价值标准、社会心理、基本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以及与其相关的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的总和。” ③
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而且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教师和学校领导,而且也涵盖了学生;不仅涵盖了课外活动,而且也涵盖了师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以学校建筑为主体的整个学校的宏观、微观的物质环境,而且也涵盖了整个学校的课堂、学生寝室的精神氛围;不仅涵盖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养成,而且也涵盖了学校传统的办学特色。
(二) 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校园文化是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区别于社会的其他文化而成一体: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成员为其群体基础,以“校园”为其空间范围的:从时间层面上讲,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自建校时所独特的文化精髓就被世世代代稳固的传承下来:从心理层面上讲,校园文化“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④因此,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的特征。
2、校园文化既有批判性、创新性,又有保守性
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相比,功利性的干扰最少,而且拥有较多的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关怀。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方面,校园文化的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在大学校园里,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最容易产生,旧的观念更容易在批判中更新。在这种文化的产生与更新之中,校园文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校园文化的保守性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为了保持其先进,维护校园的纯洁,校园人在努力抵制批判各种腐朽、没落的劣性文化的同时,也对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庸俗文化采取漠视的态度,筑起心灵的围墙,将校园与外界明显的隔开。
3、校园文化具有高雅性
大学校园是人才汇聚的场所,校园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文化修养,一般都寻求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由于创造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决定了在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追求上要比普通大众的品位高。而且大学校园是知识汇集的场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丰富知识的校园人能够运用知识,以理性的头脑、更灵活的思考问题,能够更准确地在校园文化取舍、鉴别、等方面做出决断,而不是如大众文化一般盲目追随:丰富的知识也使校园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更新,因此相对于一般社会而言,校园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格调会更高雅。
4、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
当今社会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信息、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国家和民族间的距离,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特点。高校校园成了外来文化最主要的集散地。国外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科技,大多首先传到学校,再通过学校的辐射和人才的流动注入社会。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具有接收外来文化的条件和转化、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是校园文化多元性的成因。
三、 校园文化对道德人格形成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生作用具有其自在的特征,主要有界域涵盖的广泛性、情景辐射的渗透性、行为互动的暗示性和实施过程的隐蔽性。⑤
1、界域涵盖的广泛性
校园文化界域涵盖的广泛性,深刻的影响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广泛性。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从生活、学习和交流的各个场所,而且体现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在各个层面的影响。校园文化界域涵盖的广泛性,说明其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我们要广泛、精心加以控制和设计。
2、情景辐射的渗透性
实践证明,环境育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可以将各种文化要素渗透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各种具有鲜明的形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心灵交融的形式辐射并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教育情境包含着有意识创设的情境和即时情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具有把学校的育人要求渗透于校园内部各种环境因素而形成有意识创设的情境,它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感受到和领悟到这种情境的教育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认同它、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认知要求和行为品质。例如,校容校貌、校训标语、集体规范、校风班风等无不熔铸教育者的心血和教育要求,无不体现着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意志,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就会自然而然感受到渗透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的辐射。再如,学校的升国旗仪式、学校的颁奖大会等,这些情境构成了主题鲜明、情感浓厚的氛围,契合了不同的教育意义,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这些情感的流露又会加速度辐射到其它同学身上,从而又创设出更具有感染力的情境,铸就教育情境场的良胜循环。最为生动有趣、最富有感染力和最具有精神教育力的情境是学校生活中随时或随地可能出现的各种教育即时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影响辐射的时效性极强,影响触发的表现性很明显。
3、行为互动的暗示性
心理上,暗示是个体所固有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是从动物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引申而来的心理规律,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只要是刺激物,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或效应,在校园文化各种要素中,教师的语言、校园设计,教室颜色与布置,班级的氛围都会产生暗示作用,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互动中无意识产生某种观念,进而把这种观念实现于动作和行为之中。在学校实际教育中,师生之间行为互动本身传递着信息的导向和榜样的模仿,在学生无意识或潜意识中牵引着一种暗示的教育意义,“无意识心理倾向的机制显然是暗示现象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师生行为互动中,学生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师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避免学生心理抵制情绪,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所要求的师生行为互动是一种以平等心态交流的交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采用强制的教育方式易为学生所接受,并且是在愉快而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具有同心感染的倾向在不知不觉中激活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主体感化和模拟的积极作用,主动合乎需要进行自我认知和品德内化,实现行为互动的正面意义。校园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都包容着暗示性,特别是行为互动中的教师期望效应暗示、语言暗示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奖励与惩罚暗示等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贴近学生心理,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在关注各种因素暗示作用时,要有意识、主动地利用暗示的积极优势,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消极的暗示,抑制消极暗示的影响力,真正开发文化环境育人的新途径,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4、实施过程的隐蔽性
校园文化发挥作用的优势在于它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如情感、兴趣、期望、态度、需要等而影响学生的,因而它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痕迹不外露,学生对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大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缺乏自觉性和明确目的性,教育过程习氛围隐含其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通过教师文化、班级文化等互动,以内隐的、间接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以有形或无形的内在启迪和鼓舞,使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潜隐的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这种隐蔽、间接的教育影响,避免了学生对教育说教的“抗药性”,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因此,在文化育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并设计好隐蔽性的影响通道,通过无意识、间接的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品德内化的能力。
注释:
① 鞠献利.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吕潍师专学报.1998,12.
② 吴冰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2001,7.
③ 马宪平.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1996,4.
④ 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江苏高教,1997,5.
⑤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8.
参考文献:
[1]赵成文.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初探.社会科学.1999,7.
[2] 鞠献利.高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吕潍师专学报.1998,12.
[3]吴冰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基本思路.思想文化道德研究.2001,7.
[4]马宪平.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1996,4.
[5]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江苏高教,1997,5.
[6]唐敏.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江苏社会科学.1999,7.
[7]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8.
[8]唐检云.双重人格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省高教研究》.2006年第9期.
[9]崔景贵.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吉林教育科学》,2004(3).
刍议部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 篇10
在国家会计体系的众多组成部分中, 部队会计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手段如实记录部队的经济活动过程,以此作为军事经济管理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部队会计身负监督控制之职,对军事经费做出合理的调控,从而使资金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总之, 部队会计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信息处理和提供依据方面, 还体现在直接参与到军事经济管理活动中去。
二、 部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部队会计人员接受了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 能坚定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忠于祖国维护法律,但鉴于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会面对各式各样的诱惑,因此,虽然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在个别单位中,仍存在以下部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或失范的问题:职业道德偏低。 部分会计人员对工作不够热爱,没有钻研精神,更不能做到求真务实。 职业纪律松散。 部分会计人员不能坚定落实制度、标准,不能及时抵制不合规定的经费收支等。 职业水平不高。 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不熟练,部队会计业务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对新时期部队会计工作不够了解,更不注重学习提升当家理财、处理信息、决策决断等能力。
(二)职业道德成因分析
1、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使人们忽视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部队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个别会计人员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2、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科学
由于现部队会计规则较笼统, 各级单位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财务制度,以此来协调配合道德的调节作用。
3、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教育
部队会计人员在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工作中,也应接受足够的职业道德培训。 但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作为一个专题教育,在部队中还没有开展过。
三、部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关于部队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
一套明确的从业标准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 因此,部队的相关部门要考虑到地方的职业道德准则与部队上的区别, 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道德准则,来规范部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1、 从荣誉感、客观性、正义感等方面制定处事的一般原则
作为部队的一员,首先要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要不遗余力的做好, 把自己的荣誉上升到集体荣誉的高度,要时刻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集体的集体的荣誉。 其次,要客观对待工作中遇到的状况。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就是保证客观的基本要求,要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如实地、及时地记录、分析, 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 再次,正义感是每一个部队人员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特别是部队会计人员,在面对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威胁时,要坚守原则,不畏强权,不慕名利,以职业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2、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法律法规的熟知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正确认识等。 部队会计人员在为其他部门服务时, 经常会有高姿态、消极怠工的现象出现,会计人员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把服务摆在工作的第一位,以高效、积极的心态完成本职工作。 在专业技能提升方面,部队会计人员要有谦虚好学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使自己的职业技能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
(二)关于部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我意识, 更要靠系统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来引导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行为。 部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应是如此。 因此,我们党和部队在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部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部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品德教育(爱岗敬业、客观、忠诚等);纪律教育(熟悉法规制度、严守机密等);能力教育(搞好服务工作、开拓创新、提高专业技能等)。 针对不同受教育对象,侧重不同方面做出适当调整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部队会计人员应接受岗前教育。 针对部队会计人员中非会计专业出身占较大比例的情况,岗前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且任务较重,品德、纪律、能力三方面的教育都应得到重视。 已从事部队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注重因材施教,总体来说,部队会计从业人员的出身和背景相对复杂, 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时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会计业务能力不强的重点进行能力教育,思想不稳定的加强品德和纪律教育等等。
因为部队会计人员多是会计专业的科班出身, 所以可建议这些院校对在校生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在此过程中, 要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应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访问先进工作单位、观看优秀教育影片、举办业务竞赛、开展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要在现有条件下做好部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 让受教育的人自觉接受教育。 首先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在会计工作中认真落实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最后除了职业道德教育,还应该充分意识到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中对部队会计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 从而实现提升部队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目标。
摘要:目前,财务工作在部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促进军事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整体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要想提高部队财务工作的质量,就要从思想意识上加强部队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制定出明确的职业行为准则,全面落实部队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工作。
关键词:部队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建设
参考文献
[1]葛锐.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现代商业,2013
[2]杨岳迪.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必要性.青春岁月,2013
【道德分析刍议】推荐阅读:
个体道德选择分析09-09
新闻职业道德分析06-08
教师职业道德分析07-11
企业职业道德分析08-06
调查与分析校园道德09-11
网络营销道德分析07-30
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06-30
农民工道德素养分析10-01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分析09-20
道德与法治质量分析表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