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收费制的经济账

2024-12-04

学分收费制的经济账(精选5篇)

学分收费制的经济账 篇1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它是学分作为学生的学习计量单位, 把取得一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标准的一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 把实行学分制作为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再次强调, 要逐步实行学分制。此后, 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学分制改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由部分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实施学分制改革需要高校与之相配套的保障体系:改革人事制度;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学分制收费;建立学生学习中心等, 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打破现有的程序和方法, 探讨一套更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特别是高校在学分制下如何合理地收费, 乃是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配套措施之一, 也是保证学分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新的课题摆在每个高校财务工作者面前。在此, 本人就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难点和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旨在抛砖引玉。

一、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难点

(一) 学分制收费政策滞后, 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实行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和学校各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原有的收费政策是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 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收费管理方面的法规相对滞后, 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学分制管理的配套指导性意见不充分, 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 出现了政策空白, 难以确定收费标准, 在收费管理和物价申报等方面不够规范和完整;另一方面配套改革的制度、方式、方法不健全, 在摸索当中, 制定的文件缺乏可操作性, 如学生毕业政策、学费收取政策、财政拨款、就业政策、资助政策等等不配套、不完备。

(二) 收费标准难以合理、公平确定

无论是学年制还是学分制的收费标准都是以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等三家联合下发的文件为准, 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收费标准无区别, 同一所高校不同的专业收费标准差不多, 没有体现优质优价和成本分担原则。高等教育收费合理与否, 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 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还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学生及其家庭的生活。目前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学分制收费标准分为专业学费标准和学分收费标准, 收费总额不能突破学年制收费总额。然而, 学年制的收费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公平, 值得商榷, 那么学分制收费标准中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又如何定价, 使用什么换算和测算方法, 才能体现收费公平、科学、合理呢?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 收费管理工作复杂性加大在学

在学分制条件下,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可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的空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学校有关规定和具体指导下跨专业、跨年级、甚至跨院系自主选修课程, 在学习时间方面,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 同时进校但可不同时毕业, 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毕业时间将由一个统一的“时点”变成“时段”,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由于学生的上课方式由原来的班级改为自主选课后的自由组合, 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概念, 管理方式也由原来的班级管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个体管理, 从而大大地加大了收费工作的难度。

因自主选课, 选修科目不一, 毕业时间不一, 每个学生按所学学分计算交费金额, 必然使学生收费数额多样化、复杂化而且出现突破或低于收费标准的情况, 学生交费的数额不一;收费时间将由时点变为时期, 财务部门要根据教务部门的选修资料信息数次调整收费数据, 使收费工作变为长期的工作, 给高校收费工作带来极大地挑战, 以致传统的收费管理方式、方法无法解决学分制收费管理问题。

(四) 收费管理手段滞后长期以来,

长期以来, 高校一直以学年收费管理, 相应的收费管理模式已建立、健全, 现代化的学生收费管理信息系统也较完善。但学分制管理模式下, 教务部门需要及时、准确地将学生的选课情况、学籍变动情况等传递给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又得将据以确定的学费收缴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务、学生管理部门, 作为学生注册、学籍管理、学费催缴工作的依据, 同时要与银行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实现电子联网, 将代扣的缴费信息实时传递给学校。学分制收费的复杂性, 使目前的学年制学生收费管理系统难以适应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需要, 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配合, 缺乏信息资源共享, 为了实现电子化办公, 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需要改变原有的收费管理方式、方法,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实行综合管理。

二、加强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学分制政策保障机制

实施学分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事关政府、教育、财政、物价、人事、劳动等各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 涉及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政策、毕业证书发放政策、财政拨款政策、学费收取政策、就业派遣政策等等, 需要政府导向观念的更新, 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 及时调整或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使整个社会达成共识, 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二) 加强成本核算, 合理制定收费标准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 建立一套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根据学费标准在成本中的分担比例, 规范教育成本构成, 加强教育成本支出的核算, 归集成本项目, 再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调整相关成本项目, 得到生均实际培养成本, 进而以成本为基础, 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 拟定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师资情况下的学分制收费标准。根据学生选修情况, 实行多修多交费, 少修少交费, 符合经济原则, 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学分制收费定价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服务政府管理和调控, 不得高于政府规定的学费标准;另一方面应考虑市场对专业的需求, 依据优质优价、成本分担和受益原则, 采取差别收费政策。

(三) 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

学分制收费是指按学生修读的学分数计收学费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部分省份有关文件规定学分制收费一般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各高等学校可在学年学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学分学费, 并统一规定每学分的收费标准;专业学费为规定的学年学费减去学分学费之差。学生正常完成规定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校按学生当年实际所修课程的学分数收取学费。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初可按所学专业学年收费标准预收学费, 在下一学年开学时, 应根据学生上一学年实际所修的学分, 按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学费结算, 第二学年及以后按学生选修学分数收费。

各高校在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建立学分制教学管理与收费管理相衔接的软件平台的同时, 可以结合本校实际, 按照简便易行、计费合理的原则, 选定合适的学分制计费方式,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包括学分制收费标准、退费办法、学分制收费管理及减免政策等的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 健全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运行新模式, 严格遵守学分制收费有关规定, 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及收费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 建立集现代化、网络化、个性化为一体的学分制管理平台

实现网络化、个性化收费是解决学分制收费问题的有效手段, 各高校应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子网络, 利用高校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 依托学校内部管理局域网和互联网, 建立学生选修、收费管理的资源共享并能与银行连接的高级管理平台, 实行收费管理的个体化, 开通学生收费查询系统, 实行“校园一卡通”, 学校财务、教务、学生管理部门可通过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 提高学校各部门之间以及与银行之间的协作效率, 不断提高学生收费管理水平。

(五) 落实收费配套设施, 建立贫困资助体系

实行学分制后, 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现象依旧存在, 高校必须进一步落实收费配套政策, 建立和谐校园。加强与银行的合作, 建立以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 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机会为重要途径, 以发放一定的奖学金、助学金为激励方式, 以通过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辅助手段的全方位助学保障绿色通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解学费负担, 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使贫困学生不至于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上学的机会, 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学分收费制的经济账 篇2

关键词:共享;数据集成;视图

一、引言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各部门间学生信息不统一。针对实际工作中教务管理系统与收费系统数据共享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讨论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模块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数据共享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调研发现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学生收费系统实行学分制收费。各部门与教务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基本是采用数据导入、导出处理(Excel,DBF,PDF)格式或者纸质格式。由于数据量大纸质文件根本不可能胜任,电子数据导入导出占据大量时间,同时导入前还要做大量的手工数据匹配工作,时间花费大而且数据容易出错。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基本信息不一致。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学籍状态的变化将导致收费系统中信息的变化(如学生休学、复学、退学、提前毕业、延长学制等)。从工作中实际问题出发研究本课题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有重要的意义:一是确保各部门间数据的一致,只要职能部门对相关信息确认后,其他部门就可以直接获取,避免手工资料传递造成的丢失和传统业务办理各部门间的跑动。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三是为以后实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实施手段。

三、实现目标

结合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学生收费管理系统集成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认证集成——确定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用户权威身份信息,建立起统一的认证平台,实现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和信息门户平台上单点登陆。

信息门户集成——以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可发布应用为基础,通过信息门户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统一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数据集成——利用公共数据平台,从学生收费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抽取出需要共享的数据,使共享数据平台成为全校范围内唯一的全面的数据源。

四、统一身份认证集成

建立身份认证仓库,将用户的访问信息独立于应用程序来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单一的权威目录作为所有数据的数据源;采用基于身份认证的单点登录技术,采用单点登陆机制后,使用单一账号,系统维护自动接驳到后台各应用系统的账号管理。灵活可扩展的认证接口,支持LDAP、NIS、AD、PKI等标准认证技术。采用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相结合、应用数字证书,对用户身份和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本科生学号由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提供,研究生学号由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提供。

(一)共享资料集成

1.集成要求。

(1)学生收费管理系统提供需对外共享的数据,数据集成平台将共享的数据周期性(1天/次)的将学生收费管理系统提供的共享数据同步到共享数据库;

(2)数据集成平台提供学生收费管理系统需要的共享数据(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生选课学分、学籍状态、异动情况),将共享数据写入到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的临时表(不直接写入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的正式数据表);

2.集成方式。

(1)数据访问接口方式:接口共享目录,就是资源目录体系,就是对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的共享目录,建设一套接口的共享目录,所有单位的接口都可以在共享目录中搜索和查找,是共享数据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录信息浏览,用户能够分层浏览目录信息。目前,Web Service技术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WSDL是Web Service接口的标准描述语言,使用UDDI可以实现对WSDL格式的Web Service接口进行规范的保存、查找、获取详细信息和删除功能。

(2)共享数据库方式:数据集成为双向集成,即分为“提供数据给其他系统”和“获得其他系统的数据”。把公用数据、视图存放在共享数据库,一方面只提供需要的数据、授予对方读取的权限。另一方面不是直接访问对方的数据库,在调度过程中如果发生错误,oracle中间件oracle data intergrator工具会报错(oracle data intergrator体系结构的组织主要是围绕一种模块化存储库展开,通过完全在JAVA中编写的图形模块和执行代理(程序)、以用户服务器模式对存储库进行访问。该体系结构还包括Web应用以及Metadata Navigator,它们可以使用户通过Web接口访问信息。)减小因为访问带来的危害,保障资料的安全。在这里我们主要对采用共享数据库方式进行研究。

3.提供数据给其他系统。

(1)数据流向。(2)提供的数据字段。(3)实现过程。

4.获得其他系统的数据。

(1)数据流向。(2)提供的数据字段。

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本科生基本信息表、研究生基本信息表、留学生基本信息表、走读旁听生基本信息表等。

本科生基本信息表主要字段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姓名简拼、出生时间、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入学时间、学制、班级名称、专业名称、学院名称、层次、形式、培养方式、学籍状态、一卡通号。其他表格基本字段元元相同不一一陈述。

学籍异动表主要字段包括:学号、异动日期、异动原因(休学、复学、自动退学、校际转入转出、转专业、留出出国、降级、开除等)、审批日期、原院学校、原院系、原专业、原年级、现年级、现学院、现班级、现专业、备注等。

(3)实现过程。收费数据库开放中介数据库,开放系统访问账号,授予写入目标数据表的权限;在中介数据库中创建目标数据表。

5.数据管理工具。

(1)数据集成工具。数据集成工具是共享数据库对数据源(各业务系统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的工具。它使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设置,让系统自动从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库中将数据提取到共享数据库中,其主要工作流程包括:选择数据源,即源数据库;选择数据库中的表;设置各个表之间的关系;设置目标数据库;设置目标数据库行和列;设置字段映射关系;设置是否需要通过审核;设置数据集成调度,即数据集成的周期和操作。

(2)数据同步工具。数据同步工具是针对已有业务系统数据库与共享数据库之间的同步。因为原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建设较早,其设计与共享数据库的总体设计一定有所不同,从技术角度来说很难做到像资料访问层那样使后续建设的业务系统数据库与共享数据库之间保持自动的实时同步。所以,兼顾已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采用数据同步工具来保持已有业务系统数据库与共享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五、用户和日志管理

数据中心交换平台还应提供一些相应的管理机制以确保该平台系统的顺畅运行,如用户管理和日志管理,其中应用用户管理涉及应用管理(对应用系统进行增删改操作)、应用权限管理(划分应用对元数据表的访问权限,可将访问权限分为只读式访问和独占式访问)、用户管理等;日志管理除了常规的查看、删除、备份和导出日志记录等功能外,还包括日志审计功能,即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选择较为关注的日志信息项,着重管理一部分日志。數据中心交换平台使整个新系统、不同时期已经存在的已有系统能进行有机的集成,保持整个数据的统一和一致,形成一个唯一的可信数据源,并为整个学校的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足够的、全面的数据保障,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平台基础。

六、结论

浅析学分制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学分制,内部控制,定价发法,收费模型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分作为学生的学习计量单位, 把取得一定数量的学分作为学习毕业标准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1872年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在国内, 北京大学1918年引进“选科制”, 是中国学分制的开端。1978年, 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 到1996年底, 全国已有近1/3的高校实行了学分制。学分制在中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 目前几乎所有的全国和地方重点大学均已实行学分制。笔者拟在本文中时在“学分制”条件下, 采用什么样的收费标准和怎样加强收费的内部控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的必要性

1. 实行学分制收费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率。

实行学分制收费后,学生选择课程时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相对于学年制收费,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对教学资源的占用时间大致相等,但由于学生可以提前毕业、选修第二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相应地提高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 实行学分制收费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经济负担, 降低高校学费欠费率。

实行学分制收费,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通过适当少选课或努力早日完成学业,以减轻学费负担;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助学或打工,以缓解学费压力。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后,对学生实行未缴费就不能取得学分, 从而降低学校的学费欠费率。

3. 实行学分制收费有利于解决重修费的问题。

实行学分制后,从某种意义上就没有了重修费的概念,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得不到学分,只能继续学习,继续缴纳相应的学分学费,直到拿到学分为止。

二、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学分制收费下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

高校学分制改革后,学生的收费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收费工作将涉及到各个部门。比如学生的选课信息、学籍变动、退学、休学等都会带来学生学费的调整问题,而这些信息应该有教务、学工等部门提供给财务处,财务收费部门对学生的学费做相应的处理。而目前高校中各部门的联系不够紧密,信息的相互提供不够及时,部门之间的缺乏协作,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收费管理工作。

2. 学分制条件下财务收费部门的内部控制问题。

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学费的项目比以往都复杂,学生实际的缴费随自己所修学分的多少而变化,每个学生的学费总额都不相同。财务收费部门学期初根据教务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生成学费的应收款项,但由于学生有休学、退学、学籍变动、宿舍调整等项目的变动财务收费部门对学生的收费数额也要做相应的变动,也就是说学校学费的应收额在不断变动,而变动的额度、变动的时间、变动的依据目前高校财务部门还缺乏自身的内部控制。另外,目前大部分高校收费系统和财务记账系统脱节,在对学生收退费和暂存款处理以后不能及时在财务记账系统里及时反应,这样就减弱了对收费部门的监督和控制。

3. 学分制条件下收费模型的构建问题。

学分收费模型构建问题是目前学分制管理主要问题。而收费标准的确定是收费模型构建的基础。目前,我国各高校收费标准主要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的,并没有完全按各学科、各专业的实际教学成本来测算,根据价格管理部门核定的统一收费标准所推算出来的单位学分收费标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教学成本支出。因此,在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合理地测算高等学校教育的完全成本,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从而构建出合理的收费模型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1. 明确职责权限,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高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决不是财务处一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及院 (系) 的协助配合与支持。应建立一个以财务部门为主,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各院 (系) 为辅的全校一体化收费管理体系:财务处是学生收费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全校学杂费的收缴、核算、欠费的催缴等;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配合做好学生的招录、学籍管理、专业调整、奖 (助) 学金发放、学生学费减免等;院 (系) 及宿舍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的报到、日常生活管理,并协助财务部门催缴欠费等。同时,各职能部门应及时提供各类学生名单、学生变动信息及毕业生清单等,以便财务处准确无误地开展学生学杂费的收缴、核算和统计。在明确职责权限的同时,各职能部门及院 (系) 应加强协作,不断提高学生收费工作的质量。

2. 各部门协商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收费的内部控制。

针对学分制下,学生学籍变动、选课变动、宿舍调整等情况都会引起学生应收款项的变动,各部门应共同商讨出相关文件,规范变动的时间段和变动的幅度,各部门按照文件定时把学生的相关变动情况报送至财务收费管理部门,财务收费部门对变动学生的应收款项做相应的调整,并做备查账,这样对应收款的管理就比较明确,做到有章可循。

在财务收费部门和财务记账部门之间进行系统对接,记账部门对每笔收款、退款和暂存款及时入账,这样财务记账系统可以做到与学生收费的各项处理同步进行,做到对收费部门的监督和控制。

3. 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学分制收费的定价方法。

如前所述, 学分制收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收费模式,在当前阶段核心要解决的是定价问题, 包括采用何种定价模式, 以及单位学分的定价标准, 这是学分制收费的关键, 也是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

(1)单学分收费法。此种方法是将现行政府物价部门规定的学年制总学费除以学校教学计划平均总学分折算出单位学分的学分单价,再根据学生实际选修课程学分数乘以学分单价计收学费。公式表示如下:

学分单价=学年制年学费标准×标准学制÷学生培养计划总学分

应收学费=学分单价×学生实际选修学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以学年制学费为基础,计算简单,而且每学分学费标准相对较高,对学生提前毕业,超计划选课等情况学校能得到相对多一点的教育成本补偿。但不足之处在于:首先,该方法是将学年制学费简单折算,其收费的依据未变,只是由于学生各学年选修课程数量不同与学年制学费在时间上分布不同而已。其次,此种收费方法未考虑不同学科学生在培养成本上的差异,而以相同的标准折算,势必造成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同一课程所缴纳的学费不一样,出现新的收费不公。上海的一些大学就出现了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同一课程所缴纳学费不一样的不公平现象。

(2)固定学费+变动学费法。这种方法是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不同,而将学费分为固定部分(专业费)和变动部分(学分学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培养成本差异规定不同的专业费,而每一个学生选修课程的学分单价是相同的。公式表示如下:

学分学费=学生实际选修课程学分总数×学分单价

应收学费=专业费+学分学费

这种方法是目前江苏省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收费定价模式,比较典型的有浙江大学。该种方法可以对不同专业的不同收费标准进行调剂。即使以后国家对学年制学费进行调整,都可以利用专业费进行调剂,而按学分收费的标准可以保持不变。不足之处就在于专业费确定难度较大,而且带有学年制学费的痕迹,对同一学年少选课或学年未满提前完成学业的学生有失公平。

4. 构建合理的学分制收费管理模型。

构建模型一:学分制收费管理模型分为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构成。专业注册费是固定不变的,而学分学费是由学分数和单位学分学费相乘得到的,是变化的。不同专业所修学分不同,单位学分学费也不同,学校可以根据社会对某专业的需求程度来制定单位的学分学费,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学分学费可以制定的高些,相反可以制定得低些。

构建模型二:学分制收费管理模型分为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两个部分,专业注册费根据各个专业的社会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需求量大的专业专业注册费高,相反则低,而各个专业的学分学费是相同的。

构建模型三:学分制学费管理模型分为两个部分,即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但根据专业的市场需求的不同而制定出不同的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也就是说专业注册费和单位学分学费都随专业的需求程度而变化。比较热门的专业专业注册费和单位学分学费都可以制定得高些,相反可以都制定得低些。

参考文献

[1].胡美霞.独立学院学分制收费若干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 2011 (3)

[2].胡耀宗, 刘珂珂.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科学, 2010 (4)

[3].王红梅, 劳士健.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0 (4)

[4].何科铭.对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09 (22)

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篇4

一、学分制收费的意义

1. 学分制收费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计算与核定办法 (试行) 》的有效举措。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成本核算, 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有所不同。根据“利益获得”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 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学费标准应有所差别, 这种差别只有通过学分制学费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学分制学费以教育成本作为定价的基础, 促使高校将加强教育成本核算, 因此能有效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

2. 学分制收费有利于提高收费的透明度。

学分制收费主要按教育成本设定每门课程的收费标准, 收费精确到每门课的每一个学分, 学生可经济合理地进行选课, 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也可在学校规定的学业年限内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本;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偏好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依据成本分担, 制定合理的课程学分学费, 学分制学费符合市场的经济原则, 有利于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提高收费的透明度。

3. 学分制收费能体现公平原则。

学年制收费是按照政府规定的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年收取学费, 而学生在一学年内的课程数量却不能与学费标准挂钩, 这对课少的学生有失公平, 而对课多的学生学校无法收回合理的教育成本。学分制收费按照学生选课的数量来收取, 多选多收, 少选少收, 学费直接与学生所用学校的资源挂钩, 与成本挂钩, 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4. 学分制收费能缓解贫困学生交费困难问题。

学分制学费属弹性学费, 每学年的学费可由学生自主控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来安排选课, 安排学业。学生可以以修满学分为限, 尽可能提前毕业, 以减少在校生活费总额、提前领到工资等来减轻家庭负担;学生也可以每学年少选课, 通过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虽然学习年限会有所增加, 但能解决家庭的燃眉之急。

5. 学分制收费能有效遏制学生欠费现象。

学年制收费中学生欠费问题一直是高校收费管理的难题, 欠费现象较为严重, 年级越高欠费率越高, 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而是恶意欠费。学分制学费与学生选课紧密相连, 学生只有交纳了学分学费才能取得选修的学分, 促使那些恶意欠费的学生主动交纳学费, 学生欠费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学分制收费管理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1. 学分学费标准难以合理确定。

学分制学费应体现高校的教育成本、市场对专业的需求, 热门课程和一般课程的差异。当前高校的会计制度和核算原则不利于教育成本归集, 对教育成本尚处于测算和探索阶段;另外, 政府部门对学分制收费的指导性意见也不够充分, 政府只要求按学分制培养方案正常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能高于实行学年制学费总额, 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收费标准一样, 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基本相同。在学分制收费的实践中, 高校对学分制学费的收费方式和定价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固定学费加变动学费法、简单折算法、学科成本系数折算法等, 但归根到底学分制学费只是根据学年制学费简单换算得到, 没能体现成本分担、专业需求、课程的难易情况。学分制学费定价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但仍缺乏实践基础和完善的计量方法, 如何科学、合理的定价是学分学费难点所在, 有待高校进一步探讨。

2. 收费及收费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实行学分制后, 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自主性, 学生可以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 可自主安排毕业时间, 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打破了原来班级概念。学生收费金额随学生所选课程学分多少而变化, 学生对学费的关注会大大提高, 不同学生收费金额会有所不同, 同一学生每次交费金额也会有所不同;收费对象也从原来的同时进校同时毕业的统一管理, 转为同时进校不同时毕业的差异化管理, 收费对象和收费金额的个性化加大了财务收费管理的难度。

在学年制收费中, 大部分高校的财务与教务还是自成一体, 除学籍异动信息通过原始的手段进行传递外, 其它的基本不相往来, 学年制收费从学生基本信息的建立、收费标准的设定以及学费的收取等绝大部分高校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学分制收费必须打破这种格局, 学分制学费由所选学分计算得到, 学生选课的学分数据需要由教务部门来提供;另外, 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学生休学、复学变得频繁, 学生的学习进程不同, 毕业时间不同, 学分制收费管理需要教务等部门共同协作, 密切配合。

学年制收费在每学年开学时集中收取, 虽然平时会有零星收费, 但收费相对来说是集中在开学这一“时点”。学分制学费要根据学生的选课信息不断进行调整, 收费变成长期性工作, 大部分高校为了收费时间的相对统一, 往往采取每学年入学时预收, 这就必然会遇到学分学费清算的难题。

3. 与学生的信息沟通有待加强。

推行学分制收费后, 学费不再是固定数额, 学生对学费的关注会大大提高, 学生选课不同应交纳的学费也有所不同, 学费的不统一容易使学生产生疑虑或冠以乱收费的帽子, 高校应加大收费标准宣传力度。预收学分学费存在清算, 清算的时间、方法及金额等与学生沟通的必要。

4. 学分制收费容易促成学生功利化。

学分制是以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 每门课程都明码标价, 每个学分都需要花钱“购买”。有些学生为了降低学习成本, 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 会选耗时、耗力最少, 课程难度较低, 容易学习、容易通过的课程, 只求修满学分毕业了事, 容易造成学生功利化。

三、加强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夯实定价基础,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 建立一套教育成本核算办法, 规范和加强教育成本核算, 归集教育成本项目。高校可以按博士、硕士、本科生等学历层次作为教育成本的归集对象, 根据与教学的相关性将支出划分为教学成本和间接费用, 教育成本直接按对象归集, 间接费用可在年末按一定比例分摊, 得出生均培养成本。同时, 高校应对培养计划所确定的课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 对教师授课价值、市场对课程所属的专业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根据学费在教育成本的配比分担原则, 结合课程培养体系的评估, 在符合政府政策条件下, 制定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收费标准。

2. 整合学校教育资源,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实现资源共享是解决学分制收费个性化问题的有效举措, 高校部门之间应形成密切配合的格局, 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 依托学校局域网和互联网, 建立学生选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平台, 实时或定时交互数据。教务等部门实时传送的学生选课信息、学籍异动信息作为财务部门收费提供依据, 财务部门实时传送的收费信息作为教务等部门学籍管理、学分认定的依据。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 提升学校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提高收费管理水平, 为个性化收费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供更为方便、快捷、先进的缴费渠道, 提高清算的效率。

学分学费收取由“时点”变为“时期”, 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借助银行系统平台进行收费显得更加重要。学年制的收费相对集中在秋季开学这一“时点”, 虽然高校会通过银行批量扣收学费, 但大多数通过人工手段完成。学分制收费根据学生选课信息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收费变成长期性工作, 为了方便学生, 提高收费的工作效率, 高校应调整收费方式, 收费工作应从财务人员为收费主力转为借助银行为主、财务人员为辅的收费理念。首先, 学校的学生收费系统应与银行系统对接, 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批量扣收学费;同时应开发网上自助交费系统, 学生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实行网上自助缴费。

学分学费不管是按学年制收费标准预收还是按学生选课系统的学分换算的学费收取, 都存在清算问题。为了减轻清算的工作量, 提高清算的效率, 高校需制定方便、切实清算办法。对非毕业生年级, 可采取按学年制学费预收, 在每学年清算时将多交纳的学费结转到下一学年, 采取“多转少补”的清算方法。因大部分学生都会前期多选课, 后期少选课, 对毕业年级的学生若仍按学年制学费预收, 会存在大量多预收学费的现象。为了减少退费, 对毕业年级的学生应按学生所选学分换算的学费来收取。

4. 加强收费信息沟通。

推行学分制收费后, 学费的不统一需要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高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是加大宣传的力度, 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做好学费制收费的政策、标准、交费流程、清算办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宣传。其次, 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开通学生选课和缴费网上查询系统, 及时、完整、详细地为学生提供收费信息有关情况, 为学生合理地选课提供方便;开通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学生对收费有疑问的可通过信息沟通平台进行提问, 由相关部门进行解答;开通手机短信平台, 将学生交费及清算信息传递给学生。

5. 建立配套措施, 保障学分制收费顺利实施。

在学分制教学体系下, 高校应尽快建立规范、合理的措施, 如建立导师制、教考分离制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 配合学分制学费顺利实施。首先, 为避免学生的“功利化”制定对应的奖励办法, 对超额完成学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建立奖、助、免等激励机制;其次, 完善助学保障体系, 从实际出发, 建立“奖、减、免、缓、补、贷、勤”等资助体系, 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减轻困难学生的交费压力。要各方面配合尽最大努力, 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注释

1 郑立明.论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价格月刊, 2008 (8) :18-20

2 何科铭.对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的思考.财会研究, 2009 (22) 47-48

3 孟锦, 徐云丽, 罗俊强.建立高校收费管理一体化和信息透明化的学分制收费模式.教育财会研究, 2010 (3) :20-23

江苏科技大学学分制收费实践探索 篇5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教学学分制,随着教学学分制的推广,构建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学分制收费管理体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江苏科技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多科性高校,对学分制收费管理进行积极科学的探索。

1 学分制的特点

1.1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由选课制、导师制、绩点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免修制、弹性学制等部分组成。学分制的核心是选择,是以学生作为选择的主体,它所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化。

1.2 学分制是实现对学生学习管理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

它是在学生对课程的修习过程中,通过学分认定,实现对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结果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形式,通过学分认定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学分制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唯分”制,它更加关注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管理,这种管理是“教者”与“学者”双方的事情,是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科学管理形式。也是我们老师所期望的。

1.3 学分制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分制并不表示可以无限制地乱选,而是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让学生选择科目,必然是要以本专业内部的科目为主体,以非本专业科目为辅助;让学生选择科目,总是必修与选修的结合。所以说这样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在保证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非必修课中进行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 学分制收费的特征

江苏科技大学没有实施完全学分制收费,用的学年学分制收费制度,这种制度既保留了学年制的特点,又融入了一些学分制的理念和做法,形成了以学年制为基础,以选修制为辅助的学年学分制。学校按照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按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把各门课程的学分累加起来,确定每个专业的总学分和每门课程的学分,并按规定的学年收费标准,换算成学分收费标准,它对每门课程按学时数规定了相应的学分,课程分为主修课和选修课,不打乱传统的教学安排形式。江苏科技大学学分制学生收费的主要特色:

2.1 收费项目明细化,透明化,合理化

我校从2007年开始正式实行学分制收费,按照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6]702号规定,实行学分制收费的高校,收取的学分学费总额不能高于学年制的总额。学校可以将收取的学费分成专业注册费和选课学分费两部分收取,专业注册费按学年学费的一定比例计算,选课学分学费按学分计算。经过探索和实践,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分制收费标准,摸索了针对本校不同情况学生学费计算模式:

(1)由于学生入学之初,学校无法判断每个学生缴费金额,所以先按学年预收学费。每学年开学初按所学专业学年学费预收,学生正式入学选课以后,财务处按照教务处提供的选课信息,清算学年学生实际应缴款,包括专业注册费,学分学费以及重修学费,在该学年结束时根据该生的专业学费和实际所修课程学分学费的总额按实结算。

(2)若当年实际所修学分费用超过预收款,则视为欠费,作为应收款处理;若清算后当年实际所修学分费用少于预收款,则该生有结余退费,留作冲减学生的重修学费以及下一年度所选的学分费用;学生选课并按实际学分数结清学分学费后方能取得相关课程的注册资格,完成课程各环节的考核要求取得相应学分;课程考核不合格不能获得学分,则必须按相应的学分重新交纳学费。

(3)学生在自己所修专业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外要求加(选、辅)修其他专业课程,按所修课程规定的学分收费标准收取学分学费,免收加(选、辅)修专业的专业学费。

(4)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转专业,如转入专业的专业学费与原专业不一致的,学校按转入专业的专业学费标准计收全年的专业学费。同时,学生还须按转入专业的毕业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并按转入专业的学分收费标准缴纳学分学费。

(5)学生每学年初选定修读课程后,学校给学生不少于2周的试修时间,学生因各种原因在试修期间自行退选课程,免收退选课程的学分学费;就学时间在课程课时一半以内的,免收退选课程50%的学费;超过一半的,全额收取退选课程的学分学费。

(6)学生退学、转学、出国等终止学业,在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一个月内批准的,全额退还其专业学费;超过一个月的退还50%的专业学费。第二学期内批准的不退专业学费。学分学费退费按第八条的规定处理。

学生因病等原因休学或参军的,可以比照退学退费的规定退还有关费用。学生休学期间,不交纳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休学期满复读,按随读年级和专业标准收取学费。

(7)实行学分制后,学校给考试不及格而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的学生一次免费补考机会。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需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学校按该课程的学分收费标准收取学分学费。对因特殊原因经批准需延长修业年限的学生,学校按需修课程的学分收费标准收取学分学费,不收取专业学费。

学分制收费细化收费项目,提高了收费透明度,更加规范了高校收费行为。学分制收费是按照所开设课程明码标价的,学生可以考虑个人兴趣和支付能力进行课程选择,课程项目的选择自主权增加,时间安排上有足够的弹性,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进行足额缴费。

2.2 缴费方式多样化,人性化,网络化

财务处在新生入学前为每一位新生开立个人银行帐户,并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通知其将学杂费及各种应缴款(资料费、军训服、住宿费等)汇人个人账户,由学校委托开户银行在指定日期统一划扣。

学生在校期间,学费的缴交、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补贴的发放可全部通过该账户转账进行。学生在暑假放假前,财务部门以书面和上网等多种形式通知学生在新学年开始前将学杂费足额汇(存)入其个人账户,学校在开学前后委托银行分次扣款,并规定学生交费的起止日期,以确保资金及时准确到位,并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学生在学期间所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补贴首先应抵扣所欠学杂费,余额转入个人账户(若学杂费已交清,则全额转入个人账户)。这样,学校在学费的收缴,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补贴的发放方面完全避免了现金的大量流通。此种收费管理的改革,在技术操作上要求较高。

采用现代化网络化手段进行收费管理,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减轻收费人员工作负担。采用现代化的收费方式和手段,也就是利用网络系统,开发“银行代收学杂费”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后,所有收费数据直接输入电脑,统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欠费名单等大量工作都由计算机完成,避免了重复劳动,降低了差错率。按照网络管理权限和各部门对学生收费管理的职责,对学生收费进行管理,既方便又快捷。我校与交通银行合作,采用“银行代收学杂费”系统。银行收费操作平台与学校的收费管理平台联结,财务处收费人员建立学生交费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打印带有交费号的学生交费通知单,随录取通知书寄给新生;老生在每学年结束前,了解下一年度交费情况,学生交费通知单同成绩单一并寄给老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可在全国任何交通银行网点交费,财务处收费人员在每学年收费集中期批量扣学生学费,银行于次日归集汇总收费情况,打印收费流水账。银行收费操作平台提供学生交费信息的数据库,学校可随时了解学生的交费情况。电脑管理人员将学生交费信息挂到财务网上,各学院负责催费的老师利用授权的密码查询所管理的学生交费情况,学生个人也可登陆一卡通校园网查询历年交费信息,这样就实现了信息的公开透明,便于用户查询。

我校为方便学生尽快交费,安装了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的POS终端系统,让那些未及时到银行交费,没有批量扣学费的学生可拿着银联通用的各银行卡到财务处刷卡交费;也可以用传统的现金,本票,支票形式缴费,因为学校针对万人学生的规模,成立了收费科,只要在工作日就有专门负责收费方面业务的工作人员。

3 学分制收费管理引发的思索

总的来说,目前阶段所实行的学分制收费制度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3.1 制定国家统一的高校学分制收费标准

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702号),规范高等学校的收费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对各地区,各级各类高校教育成本科学合理核算基础上的学分制收费最高与最低标准,也没有配套的监督机制。国家应该根据经济以及教育发展差异性与层次性,尽快制定高校学分制的标准,建立相应的审查监管制度。

3.2 完善和健全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政策

以助学贷款为基本措施,辅之以奖、贷、助学金的激励方式,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的辅助手段;另外通过多渠道设置勤工助学岗,让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付出劳动和施展才能获取一定报酬来解决生活困难。由于实行了学分制以后,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合理安排时间,将业余时间来安排勤工助学,可以缓解学费压力,又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3.3 建立高效一体的学分制管理平台

实行学分制管理后,对于学生工作收费而言,“个体管理”现象更加突出,学生的缴费金额将随着学生的选课的学分而变化,校园信息网络化建设,各职能部门的数据需要共享,才能提高效率,特别是财务部门和教务部门之间需建立一个实时更新的信息共享平台,学分制收费是一个信息沟通的系统工程,从学分制标准制定的学费到应缴学费,最后学费清算,都需要这两个部门协调配合并互换信息。

利用学校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依托学校内部管理局域网和互联网,建立学生选课、收费管理的资源共享并能与银行连接的高级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校园一卡通”,使学校财务、教务、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处,各院系学工办)、后勤部门(宿管办等)可通过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收费管理水平。

3.4 加强德育教育科学指导学生选课

国家提倡教学要因材施教,而推行学分制也正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去选择喜欢的科目就读,但是,也正因此而导致大多学生盲目选科,专业热的越热,冷的越冷,重量不重质,使得冷门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少。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也出现功利化现象,一些学生为了混学而避难就易,避轻就重的现象。为此,高校必须成立专门机构为学生选课服务,使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必须具备知识的范围,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3.5 加强收费人员业务培训

学分制收费的推广,对学校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财务处应对相关业务人员有计划的进行业务培训,造就一批高素质财会人员,使他们在学分制收费管理工作中发挥从分的作用,真正体现教育收费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应有的价值。

学分制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在方法的掌握上,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不断修正,就一定能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Z].

[2]闫广芬,翟晓静.高校学分制收费:现状、问题域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张凤霞.完善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6,(3).

上一篇:分泌性中耳炎研究下一篇:林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