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分制(精选12篇)
创新学分制 篇1
众所周知,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保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创新的根本是要培养创新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 高校作为国家的人才库, 要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何谓创新学分
目前, 我国高校已经普遍采用学分制这一柔性教学管理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众多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现行学分制的基础上推行创新学分制。所谓创新学分, 是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 经学校创新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也就是说, 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由原来的定性化上升为定量化, 由原来的弹性指标上升为硬性指标, 对学生创新成果的量化考核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物化肯定, 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创新的目的[1]。实施创新教育, 设立创新学分正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引入创新学分的必要性
(一) 创新学分能够更好地规范大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
在本科教育中,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般可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展开。课内一般是基本动手和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但是创新活动是多样化、个性化的, 仅仅依靠集中式的课内培养显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创新活动。因此, 课外创新活动就成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在各高校, 课外创新活动主要表现为依托科技创新基地的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的举办。但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 创新能力培养的对象是各学科门类的学生, 而且具体到各门类, 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内涵并不一致。现有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及竞赛主要面对的大都是理工科学生,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第二, 创新是有层次区分的, 从学生的创新能力来看, 做到原始创新即全新型创新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的学生停留在改进型创新或是模仿创新阶段, 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宣传以及激励措施不到位, 缺乏创新意识, 所以, 涵盖各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热情, 显然无法达到。第三, 相对于课内很强的教学计划性, 课外创新活动显得松散, 参与学生人数有限, 目标性弱, 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基于上述问题, 须引入一整套“创新学分”体系, 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规范,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 设立创新学分是推进学分制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 学分制是以课程结构为基础, 以学分来评定学生学业标准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是对课程设置固定、修业年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能力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 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长期以来, 各高校纷纷实行完全学分制, 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 一些高校压缩学分数以及学时数, 以达到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的目的, 但同时对压缩学分后学生会出现“无所事事”的状况也存在一定的担忧, 这种担忧是不无道理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只要我们引导有方, 就能使学生对所学产生兴趣。本科生创新学分的设立是对学分制的创新, 是人们对学分制更深层次的再认识, 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需求、贡献社会、发展自身的举措。创新学分不只是单纯的学业计分, 而是对学生各个方面素质所达到程度及水平的综合计分。创新学分制推崇“能力本位”, 而非“学历本位”, 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尽快设立本科生创新学分, 对促进学分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创新学分的目标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新科学、新知识、新工艺层出不穷, 各个行业和领域交叉进一步加剧, 边缘科学发展迅速。因此, 必须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由注重灌输知识向着力教给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尤其是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方式转变, 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在对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各部门人员调查得知, 约80%的部门管理人员希望企业的员工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他们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素, 所以企业希望大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开阔思维、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宽基础, 厚素质, 创新精神”是具有独创精神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必备的条件, 这是当代社会对优秀人才提出的要求。而创新学分的设立正是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挖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潜力,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未知领域的渴求,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四) 创新学分更能反映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教育观念最主要的问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培养模式上, 强调人才培养的统一性, 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忽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在学习上很少有选择权和自主权;在师生关系上, 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 在这种单向授受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只能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客体, 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设立创新学分, 就是要改变这种教学中“教师本位观”和“知识本位观”的错误观点, 树立“学生本位观”, 让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努力提倡“能自主、有交叉、会研究、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即学生能自己调整专业、课程, 构建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 在相关领域中可以交叉学习。学生不但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而且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学生能了解多种文化环境, 从而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是从深层次体现学分制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先决条件。
三、高校实施创新学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 创新能力存在问题
有些大学生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事, 可望而不可及;有些大学生只关注个人的实际利益, 比如出国、深造、就业等, 社会责任感较低;也有些大学生想创新但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抱怀疑的态度, 往往一遇到挫折就会放弃。这些大学生的表现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是高校长期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强调共同发展, 忽视个性发展, 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 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主, 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实践, 长此以往, 挫伤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是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 缺少“智慧型”教师, 即具有教学实践智慧、在教学中敢于创新的教师。从社会来讲, 过去长时间以来社会缺乏创新环境以及对大学生创新的资金扶助, 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二) 创新学分项目设定以及评定标准不一
调查诸多高校以后发现, 每所高校对创新学分的多少有不同的要求, 如河北理工大学规定不低于6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华东师范大学规定必须修够4个创新学分, 超过6个学分将给予奖励同时优先保送研究生;辽宁工业大学规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2个课外创新学分, 方准予毕业;浙江工商大学要求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应获得不少于1学分的创新学分;更有一些高校对拿到创新学分的多或少, 给予不同的奖励, 未对创新学分作硬性规定。西安理工大学也于2004年提出了必须获得2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的要求, 但是, 到底多少创新学分的规定能实现其科学性, 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规定。同时, 每个学校对创新学分给予的标准不一。如同是对发表科研论文给予创新学分, 就同是第一作者而言, 华中农业大学计2学分/篇, 云南师范大学第一作者计3学分/篇, 山东工商学院只是表明核心期刊8学分, 一般期刊6学分, 没有作更深入的说明[2]。每个学校只是针对自己学校的情况, 采用自己的记分标准。这使学生难以跨系或者跨学校进行选课, 并且这种标准不一的记分方法使得跨校的合作难以实现, 不利于教育资源共享、多校合作。
(三) 缺少相应的监控体系作保障而流于形式
大部分高校推出的“创新学分”, 其实质是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和对创新成果的物化肯定。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成果的优劣, 更多地应该注重过程, 而并非只看结果。而现实实践中, 多数高校往往只注重对创新成果的考核和对实践数量或形式的书面考查。不乏许多高校的学生随意听两个讲座开个证明就能拿到创新学分。这些都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建立创新学分的初衷, 也失去了建立“创新学分”的意义。同时, 创新学分的评比以竞赛获奖名次, 论文发表档次及篇数, 课题研究成果轻重及多少, 资格证书的取得等, 这些“硬性指标”也的确在一定程度、范围上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水准。但长期发展学术研究将日趋功利化, 效益短期化。即为了拿到学分而去创新, 大学生若怀着这样的目的来做课题, 搞研究, 这必定与高等教育人文化的陶染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南辕北辙。因此, 建立起实施“创新学分”的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各种监控机制,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保证创新学分的质量, 是目前实施“创新学分”的高校应重点解决好的问题。
四、对创新学分建设的探索
(一) 分层次设计创新项目
从学生的创新能力看, 是有层次区分的, 所以创新学分的项目设置要照顾到普遍学生的创新水平, 但是也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创新活动, 可以使高水平的学生获得更多好处和实惠。如西安理工大学在设置创新学分项目方面, 获得国家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可一次性获得8个创新学分奖励, 很多学生也可通过拿到驾照获得2个最低要求的创新学分, 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流动性分层式教学管理模式, 涵盖各个层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而能够依据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实际状况制定个人的发展目标, 使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二) 建立创新学分的科学评价体系
在教育中应注重创造教育的内容, 切忌形式主义, 注重创新成果的质量。学分的给予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由于学生创造性表现的评价不同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评价, 其复杂性更大, 因此, 评价此类学分应有专门的组织、人员和评价指标体系, 以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3]。没有质量, 创新成果是华而不实的。所以, 对创新学分实施的绩效如何也须作出科学的判断, 以利于高校学分系统的有效运行, 因此应建立创新学分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 必须建立完善各种监控机制,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保证创新学分的质量和实际内涵。监控体系应该包括一支由领导、同行专家和学生组成的创新学分质量评价队伍、一个负责组织并进行创新学分质量评价的机构、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学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个完整周到的咨询指导服务体系等。
(三) 采用导师制, 为学生的创新实践保驾护航
导师制是实行创新学分制的重要保证。实施创新学分是由自发的粗放管理模式转变为科学化的规范管理模式, 学生的自由度大了, 打破了以往的专业、班级界线, 原来的班级概念已不存在, 原来班主任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加之, 学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往往缺乏独立自主意识, 适应性差, 在选择获取创新学分的途径时, 往往片面追求学分, 而忽略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以及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学校应建立导师制, 导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能力, 以及内心需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为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 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方式获得创新学分[4]。此外, 还应指导学生立项, 编写指导方案, 制订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认真、负责地解答项目组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经常检查项目组的项目进度, 把握项目研究方向, 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的阶段检查、结题答辩。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下探索与创造的空间, 使学生运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检验其应用价值。
(四) 搭建平台, 拓宽创新学分获得渠道, 加强阵地建设
首先, 要广泛开展多层次竞赛。倡导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 学校也应为创新能力较弱的学生开展各类竞赛, 如校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 为每一位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 使其获得创新学分。其次,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社团和兴趣小组, 开展各种科研类校园文化活动。为使各社团和兴趣小组更好地开展科研学术活动, 不但要制定相关制度, 而且还要为各社团和兴趣小组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科研、科技类学生团体, 开展技能培训、实践锻炼、设计竞赛等科研活动。最后, 要努力配套建设相应的创新实验基地或实验室,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与实验室资源, 并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加大企业与大学生科研的合作力度, 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 让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所合作的项目研究, 拓宽资助渠道, 也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华正伟.创新学分: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J].理论界, 2005, (10) .
[2]刘洁.解析高校创新学分:现状、功能、问题及设想[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
[3]周险峰.关于高校设立创新学分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3, (1) .
[4]赵环宇.大学“创新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11) .
创新学分制 篇2
社会实践学分(1分):
1. 学院规定必须做够2次的社会实践学分,0.5分/次。(同一单位做了2次的只算1次,必须在不同单位。)
2. 实践时间必须是在同一个单位不少于7天,中间的实践天数可以不连续。
3. 实践必须要有单位提供公章盖章等证明才能被认可。(像家教这种无法提供的就不能被认可。)
4. 社会实践报告会于每学期开学的几天内收取,实践报告必须在3000字以上,一份实践报告+1份盖章证明+一份申请表。(相关的具体要求在之前发的白色社会实践手册上写有)。
5. 做了一次实践就要写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不能将两次一并写入一份报告内。
6. 被退回的社会实践报告视为不合格,不能被计入实践档案内。
7. 在中加所做的所有社会实践都不能算入商学院规定的社会实践内(每个人都转入商学院后都必须做2次实践)。
8. 白色的社会实践报告必须保管好。到了大四毕业前需要上交。
创新实践学分(2分):
1.不同于社会实践学分。
2.可以从科研学分,学科竞赛,技能(比如驾照,会从证书,导游证等等各种证….一个证书就可以相当于2分了),创业实践,社会实践获取。(相关的具体内容也会在白色的社会实践手册上面写明。)除了社会实践,其他项目需要得到老师的签字评定。
3.注意:社会实践做够4次的在大四可以转为创新实践学分。(做4次社会实践就可以得到2分的创新实践和1分的社会实践学分了。)需要上交4份实践报告+4份盖章的证明+1份申请表。
创新学分制 篇3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学生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员[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64-0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近年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又联合召开了第二十二次和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作出了部署。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高校要充分认识学生党建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刻分析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创新学生党建工作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完全学分制改革与学生党建工作
学分制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国。50年代我国高校因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模式而停止学分制改用学年制。1978年,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教育部提出可以试行学分制,部分高校重新启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始由学年制逐步转向学分制。因此,我国大部分高校实际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并不是完全学分制,也就是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将学生所修课程折算成学分,适当增加选修课数量,以取得规定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审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学年学分制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环境,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所需要的人才。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发展,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基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于2015年秋季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即实行以选课制为基础,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弹性学制、专业选择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免修重修制、学业预警制、学业导师制等为基本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和自主选择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缩短或延长学习时间,最短3年,最长6年。无疑,完全学分制改革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同时,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习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加大,普遍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传统的行政班观念淡化,班级凝聚力减弱,班级作用弱化,以班级和专业建立的党支部越来越不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集中的教育和管理难以实行,教育信息的传达无法畅通,学生的思想动态较难把握。这都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高校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中央反复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作为工作灵魂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和培养十分重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中国梦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共同时代理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标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龙头,学生党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面对学分制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党建工作唯有创新进取才能不辱使命。
二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对现有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青年大学生心中,以进一步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对于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广东外语外贸学(以下简称广外),这一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2016年1月,距广外实行学分制改革5个月,笔者在各年级各学生群体中进行了关于学分制改革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272份,回收272份,有效问卷272份。参与问卷的共青团员占67.28%,入党积极分子占10.29%,重点发展对象占4.78%,中共党员占15.44%,群众占2.21%。对于“学分制改革下,现有的学生党建工作方式能否适应新的学习体制”这一问题,84.93%的表示“如做适当改革和创新,有可能适应新的学习体制”。对于现有学生党建工作与学分制改革不适应的方面,认为“班级建设期短,无法较好地开展团支部推优工作”占66.18%,“学期较短,课业压力大,复习周与党建工作冲突”占62.13%,“班级观念淡薄,无法较好地开展党支部工作”占56.25%。可见,学分制改革下班级观念淡薄,作用弱化以及学业压力增大等问题是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所面对的最大现实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找寻突破口。
1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持,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查中,对于“学分制改革下,学生党支部建在哪里更适应新的学习体制”这一问题,认为建在宿舍区的占56.25%,建在团学等社团的占48.53%,建在班级、专业的占59.56%。当传统的行政班的作用被弱化时,宿舍作为学生经常活动的空间,使同一栋(同一层)的学生群体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学生社团也成了学生经常进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地方,原来侧重于班级的学生党建工作应及时向宿舍和社团等重要学生组织转移,以占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一方面,根据各栋宿舍的学生人数和党员人数,在各层(楼)建立学生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由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受学生工作部领导。为切实发挥宿舍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作用,在各栋宿舍区建立学生党建工作室,既是指导、带动宿舍区学生活动的工作场所,也是学生党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地方。广外的各栋宿舍都设有文化室等场地,将其中的一部分建成党建工作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发挥党建龙头作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分别建立学业指导室、生涯规划室、就业创业指导室和心理咨询室等,在宿舍区逐步构建学生党支部团结下的面向广大学生的专业化、多方位指导体系,使学生党建工作接地气、贴民生,最终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是学生除了班级外又一重要的学习交流平台,优秀的社团组织更能激发朋辈之间积极的影响力。在有条件的社团组织中建立党支部,使社团活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此方面,广外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在2005年就在学生勤工助学中心成立了勤工党支部,随后,在学生团体联合会中亦成立了团联党支部,党支部的成立着实在党建带团建工作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学分制改革下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确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班级”这一形式仍将长期存在,所以,在改革的进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新意而违背了创新的初心。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构建,不能放松班级党支部的建设,而是应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持,来实现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以适应改革的新情况。为凝聚班级、专业党支部的力量,广外的各院系成立了学生党建工作小组,作为院系党委(党总支)的助手,协助统筹各学生党支部的有关事宜,并注重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和创新。该小组由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并由一名政治素质高、党务水平高的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党建工作小组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秘书部等部门,分别承担教育培训、新闻宣传及平台建设、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资料整理及制度编撰等职责。作为院系党委(党总支)领导各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党建工作小组在团结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致力于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新媒体时代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目前,新媒体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锋冲击的重要平台,并因其平等、互动、便捷、透明等优势深受年轻的大学生们欢迎,对新媒体加以重视,“发挥新媒体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必由之路”[2]。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信息传播、思想传达、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党建工作平台进行创新,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时代责任感,努力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覆盖面。
首先,加强高校党建网站建设,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改变以往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的单调宣传方式,将内容的生动形象与严谨严肃性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建设大学生网上党课,将党课资料、讲义、时政要闻及时上传共享,并对重大事件及时进行科学严谨的解读,以引领青春新常态,使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其次,加快推进自媒体党建平台建设,如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党建博客、党建论坛等,发挥学生创造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实现青春对话。同时,鼓励学生党员带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大党内民主,牢牢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舆论导向。最后,在计算机、新闻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专业学生中组建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建设团队,与校外专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将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校外先进技术和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具时代性和吸引力。
3创新基层党的组织活动,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开展基层党的组织活动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学分制改革下,党的组织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载体,而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不足,基本上只是完成政治理论学习、党内评优和民主评议等任务,缺少创新活动形式的积极性和动力。调查中,关于学分制下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新方面,主张“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寓教于乐”的占76.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占65.81%;“进行时事热点讨论”占64.71%;“根据支部成员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的占63.6%;“举行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讲座”占46.69%;“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史教育”占42.65%。可见,内容丰富深刻、形式多样活泼的支部活动是广大学生的诉求,与之相应,学习型党支部更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学习型党支部是指通过培养整个党支部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支部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以人为本的、能持续发展的党支部形式。[3]其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理论和党的知识的学习,更包括科技、管理、人文、历史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形式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的学习。学分制带来的选课分散、难以集中学习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之间似乎存在矛盾,但只要我们拓展思路,更新思维,准确把握学习的内涵和学分制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就一定会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专业、年级的限制,能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带来支部成员所学知识的多样化,增强团队的学习能力。如前所述,以班级为支点,以宿舍、社团为支持的党建工作新模式的确立和党建工作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在支部活动方面,应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贴近大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如: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广外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辩论赛、抗战历史图片展、慰问抗战老兵等形式,极大调动了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展示、评比评优,从组织、策划、宣传、参与、效果等方面对各支部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党日活动进行宣传和表彰,及时树立榜样以形成共同学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4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务工作队伍
再好的设计归根到底是要人来完成的,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党务工作队伍,是学分制改革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和组织保障。目前,很多高校仍是辅导员或者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还具体负责学生教育管理事务以及担任其他工作,往往在支部书记一职上力不从心;而高年级学生党员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党务能力方面与专业教师相比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给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了瓶颈。
首先,组建一支科学的专兼职党务工作队伍。为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了解和把握,应鼓励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但应适当调配辅导员的带班数量或增加辅导员的进人计划,以保证辅导员的支部书记工作和日常学生工作能双双兼顾。学分制改革将推动导师制的发展,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大学生活,和学生关系密切,鼓励导师担任支部书记亦是可行之举。同时,可在校内选拔具有党务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专业教师兼当支部书记,还可以从退休教师中聘任身体健康、热爱学生工作的老教师担任支部书记或组织员。学生党建工作并不仅是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而是高校上下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的大事,只要达成这一共识,组建一支科学的专兼职党务工作队伍指日可待。
其次,加强党务工作队伍的培训培养,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水平。建立党务工作队伍学习培训制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务知识和形势政策,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型、学习型、专业型队伍。构建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网络教育、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并定期进行考评,从而调动队伍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和积极投身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教师,在绩效工资、职级晋升、年终考核、干部提拔等方面应给予政策倾斜,并将激励机制写入相关的制度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4]在学分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形势下,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高校要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新队伍,建立党委、团委、学工以及院系党组织分工负责、团结合作,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有机嵌入、积极配合的大思政格局,从而完成大党建的顶层设计,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1—20(1).
[2]王曦.善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01(05):6.
[3]崔海霞.完全学分制下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载体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218.
关于完善创新学分制的思考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学分,对策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业状况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调动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同时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分制是19世纪末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 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 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 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我国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重点把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实施创新学分制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很多高校将创新学分的获得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 而且学校不限制创新学分获得的学期,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 这样学生既有一定的自主权, 学校也有一定的硬性规定[1]。
一、创新学分的内涵
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 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2]。
二、创新学分包含的内容
1. 学生的发明创造及科研成果。
学校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学生可自主申请, 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国家或省部级等期刊或报纸上发表论文、发明专利, 还有一些学生的发明创造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搞科研和发明创造的热情。
2. 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
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的均可以获得创新学分, 竞赛一般分为知识竞赛和文体活动类竞赛, 知识竞赛包括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 文体活动类竞赛包括演讲比赛、体育类比赛以及各类文艺演出等。这些竞赛只要获奖都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参与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考能力。
3. 学生的社会实践。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社会调查、科技咨询、勤工俭学等方面, 这些活动有相应的成果或获得省部级及校级奖励的均可以获得创新学分, 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是现在的学生, 有很多学生考虑自主创新创业, 这些活动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目前创新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自创新学分制实施以来, 经历了探索阶段, 并逐步进入发展期,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 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提高, 也有部分学生公开发表论文,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但由于实施创新学分制相对来说缺乏相应的经验, 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对大学生搞科研所需的环境支持力度不足。
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 学生有想做科研的意愿, 却没有充裕的资金, 有的学校虽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但缺少经费支持的灵动机制, 一般学校也仅只给予创新项目资金1000元左右, 这不足以完成一般的科研项目, 更别提做高质量的科研;另一方面, 专门用于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仪器、设备等很少, 学生有想法也不能借助实验室来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学生的自信心。
2. 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推行创新学分。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不适宜创新学分的实施, 学校都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 来获得创新学分, 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应的调整或压缩必修课的学分比例, 学生课程负担太重, 一般高校毕业学分都要在165~170学分之间, 使得学生用大部分的精力去应付规定的课程,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与创新相关的问题, 更谈不上参与高难度的科研训练活动。由于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 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3]。
3. 大部分师生对创新学分的实施不重视。
学校实施“创新学分”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学分的保障作用, 让更多的学生有意识地多参与科研创新活动[4], 而现实是在老师方面, 很多老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漠不关心, 认为那只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事, 与自己无关, 这便产生一种学生想自己选题开展科学研究却找不到指导教师的现象, 指导教师因为没有额外的工作量也不愿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学生方面, 大部分高校因为没有把创新学分的获得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对学生的影响和积极性的调动不足, 一些学生也就得过且过, 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创新项目的研究, 从而制约了创新学分制的发展。
4. 学校对师生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对于老师来说, 一方面没有额外的工作量, 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另一方面在于老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 没有精力指导学生做创新项目,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可以冲抵一定的公共选修课的学分, 也没有其他的物质精神奖励,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学分制的发展。
四、完善创新学分制的措施及建议
1. 学校要提供大学生良好的科研环境。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会不断增加, 学校就要准备充裕的资金, 资助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 因此各个学校都应该积极筹措资金, 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专项本科科研创新基金。还要积极寻求其他的途径, 如依靠校友或者社会企业捐助等, 确保科技创新活动常年发展下去。
2. 优化课程结构, 将“创新学分”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减少必修课学时, 适当增加实践环节, 可以多开设一些类似于创造学分等方面的课程, 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还需要增加选修课比例, 这样一方面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特殊兴趣, 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有必要把“创新学分”写到教学培养方案中, 规定在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获得几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 由鼓励创新变为要求学生主动创新, 通过创新能力培养, 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质量的目的。
3. 不断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化过程中,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从课堂上的知识讲授逐渐过渡到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过渡到主动要求学习。怎样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 已成为当今教师教学中需考虑的现实问题, 因此学校要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老师来指导学生, 同时发掘学生的潜力, 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敢于立项, 敢于创新, 促进创新学分制的发展。
4. 进一步完善创新学分激励体制, 给予学生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科研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 要比老师讲授一门课或学生选修一门课难得多, 因此为了鼓励师生参与科研创新,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师而言, 学校可根据创新项目的任务量和完成质量给予教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 并在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等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学生来说, 不仅把学生获得的创新学分来冲抵一定的选修学分, 还要在其他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比如在推选研究生免试资格、评定奖学金等方面给予优先, 科研创新项目结题后, 根据实施结果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等。
5. 完善创新学分认定系统。
随着创新学分制涉及的学生逐渐增多, 这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网上管理系统, 申请、审核、审批以及后续的核查, 由学生在网上提交申请, 网上初次审核, 管理人员在网上给予审批, 同意的给予学分, 不同意的或者需要学生提交原始材料的时候在系统上反馈, 做到信息化管理。
总之, 设立创新学分, 肯定了学生的科研与发明创造,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创造中, 将取得创新学分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 是符合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完善创新学分制, 对促进学分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文.北京工业大学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采取强制措施, 本科生修满“创新学分”方可毕业[N].中国教育报, 2007-11-15 (002) .
[2]华正伟, 刘洁.创新学分制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趋势[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5) :82-84.
[3]战君, 潘瑞.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2 (2) :3-5.
关于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认定说明 篇5
1、可以加分项都已经在附件4学分核定标准中写明,在这之外的,一律不考虑加分。
2、凡相同加分项不可叠加,比如同一类比赛或者体育赛事,取最高加分项。
3、凡比赛、创新项目、论文等一律写全基本信息,比如级别(论文要注明是哪种等级的期刊)、全称、获奖情况或者结果。
4、凡多人合作的,比赛或者专利、论文等,一律要排序,加分按照规定排序,按照表格下方的注释减分。
5、比赛奖状或者证书要注意签章,以章印来判断等级。
6、实习属于校企合作一类,要求30小时以上,提交报告、企业证明材料(不少于2页信纸,手写),加1分。
7、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30个小时,加1分。
8、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工作一年,经考核合格,加1分。
9、托福、雅思、GRE等要求成绩达总分60%才允许加分。
10、证书类加分必须是核定标准中列出的,否则不给加分。
11、EXCEL表统计注意事项:
获6个获6个以上学分,6个一下,没有获得学分
创新学分制 篇6
关键词:学分制;指导老师;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25-02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很多学校实施了学分制指导教师制[1]。它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并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成为今后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2]。
一、建立指导老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3][4]
学分制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强调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在学习年限、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上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争取实现更高学习目标的基本条件。但一、二年级学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结构体系缺乏了解,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导致盲目选课。因此,有必要由专业老师根据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给予有效指导。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还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业压力、情感变化和经济状况等矛盾都可能引发心理障碍,而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等诸多方面。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困惑期,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师生关系将会更融洽,双方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二、指导老师制的体系构建
我校实施学分制指导老师制度已多年,在此过程中已建立较完善的体系,对指导老师的资格和职责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1.指导教师的资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一定的教育经验,懂教育规律,有教学热情。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培养过程。
2.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发展。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①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有智慧的四有新人。②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内容、特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所属学科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端正学习目的。③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所学专业教学计划、选课程序、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要求及毕业要求等。④向学生介绍有关选课的各种规定、程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并审核学生选课单。⑤注意发现和培养思想素质好、能力强、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⑥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与研究工作,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⑦经常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指导老师制的实施效果
我们经过几年研究实践,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建立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教师工作体系,并运用于实践。
1.重点指导学生在入学后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能够独立地管理自己,明确学习目的等。
2.通过研究,为学生编制了“关于学分制学生学习相关问题解答手册”,并编印成册,发给每位新生,手册解答了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毕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询问和老师的解答,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選课的各种规定及选课操作流程,专门为学生制作“四川大学学生选课系统使用示范”软件,并制成光盘发给学生,通过软件的指导,学生能轻松、顺利选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全面系统地给学生介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内容,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内容、方向及发展趋势,根据专业要求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以及对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的了解,指导学生安排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并做好教与学两方面的沟通工作,为三年级的专业分流和四年级的考研做好准备。
4.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帮助和启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进行一定思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运用知识并构建符合自身特点、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针对学生对学科研究方向了解不多,对科研实验室的情况了解甚少等,聘请多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热情,并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扩大了学生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为培养创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增强,特别对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如个人兴趣爱好、人生规划、创新创业意识等,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指导老师制实施过程中的思考[4][5][6]
1.合理的学生与导师比例。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应控制在l0~15人左右。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会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导师制度的实施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2.采用双向选择制度。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由管理部门指定导师和分配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若能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选择,可使双方的关系更协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有些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比较繁重,无法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如:有的学生反映与指导教师见面的次数少,指导教师制没能获得预期的指导目的。导师与学生联系较少,以致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思想、兴趣、特长不太了解。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就是奉献,应加强对导师的培训,使其增强责任心。
4.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导师制度还需要比较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许多考核点还难于检查和量化。也没能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考核和评定,以致导师对其工作的实施缺乏压力、动力和工作热情。我校采用学生打分和定期座谈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敖山.完善学分制,培养创新型人才[J].毕节学院学报,2011,(3):110-113.
[2]吴毓斌.高校完善学分制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6):113.
[3]陈勇,张革英.学分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4-125,140.
[4]张惠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7):15-17.
[5]农琪.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1,(5):159-160.
创新学分制 篇7
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 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集导师制、弹性学制等制度于一身, 是一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具有较完善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1]。完全学分制可以因材施教, 更好地服务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能够切实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足够的条件, 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完全学分制的特点
完全学分制不规定学生的修业年限, 学生可以以兴趣为导向, 自由选择所修课程及任课教师,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学年制相比, 完全学分制具有以下特点:
1.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自主安排大学学习计划, 挑选修读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调动学习主动性, 又能优化知识结构、合理规划学业方向[2]。
2. 提高学习年限的灵活度。
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 允许学生因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及学习质量、个人计划、经济问题等因素提前或者延长毕业时间, 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不同要求[3]。
3. 更注重目标性管理。
在完全学分制下, 更注重目标考核和考试, 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通过学分绩点来衡量。只要考核通过或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 修满该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4]。
4. 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在完全学分制下, 任课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授课程, 还要增强创新意识,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充分展现人格魅力, 提高课堂吸引力, 避免因选课人数过少而停开课程甚至解聘[5]。
三、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采用的是“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 年级抓班级”的工作模式[6]。实行完全学分制后, 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会发生重大转变, 也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需要自己确定所修选课。由于学生对学科体系不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自主学习能力差等原因, 容易随意选课或者盲目跟从他人选课等。此外, 在完全学分制下, 由于修满学分即可毕业, 容易导致学生过于看重学分、学习目标偏移等。
2. 课堂表现无人监督。
在完全学分制下, 同一自然班的同学将分散在不同的教室上课, 班干部无法全面、及时地督促班级同学, 辅导员和班主任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久而久之, 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容易出现迟到早退、不听讲、旷课等现象, 老师和同学均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
3. 奖助评定标准难统一。
在完全学分制下, 同一自然班的同学所学课程不同, 难易程度不同, 任课教师的给分标准也不同, 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难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 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
4. 信息传递渠道弱化。
在学年制下, 学生管理工作以党团组织为纽带, 从学校党 (团) 委到学院 (系) 分党 (团) 委、专业学生党支部 (团总支) 到班级团支部, 形成自上而下的传达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完全学分制打破了学院、专业、年级、班级的界线, 打破了信息沟通渠道的格局, 使信息沟通遇到了巨大难题。
5. 集体概念弱化。
在完全学分制下, 原有的自然班级概念逐渐弱化, 每个人的课程安排不同, 难以在指定时间开展班级集体活动。
四、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在完全学分制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观念更新、手段创新、载体换新的挑战, 因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完全学分制为背景创新管理模式, 将学生群体维系的纽带由自然班级转向教学园区和宿舍园区。
1. 组建课程班班委会, 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学风建设体制。
完全学分制下, 自然班班委难以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建议每个课堂选举若干名负责人, 重点负责班级的课堂监督和学习质量工作。课程班级的班委会要协助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完成本班的课堂出勤、听讲态度和学习质量等工作, 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导师和辅导员传达。
2. 加强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可以提前修满学分实现提前毕业, 也可因自主创业或其他原因放慢学习进度延迟毕业。因此,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开设相应课程和讲座, 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 改进素质测评模式, 进一步完善奖惩体系。
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 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进度和难度各异成绩已难以真实反映学习效果和差异。自然班级概念淡化, 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成绩考核中班级同学互评和班级评定小组评估。因此, 评奖评优的标准、办法和途径等需要重新评估, 甚至需要重新制定。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应包括: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社团 (班级) 任职工作、个人进步奖励、其他特殊贡献等。也可设置体育奖学金、艺术奖学金、工作奖学金等多项专项奖学金, 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
4. 拓展校园宣传平台,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园的宣传平台,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利用课堂休息时间, 在教室播放主旋律微视频;在校园内、宿舍区设立校园广播站, 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微党课的开展。变显性教学为隐性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 以此作为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5. 加强学生公寓社区化建设, 完善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在完全学分制下班级观念弱化, 班级管理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学生公寓社区作为学生的常居地, 应发挥管理和育人功能。宿舍区以学院为单位呈块状划分区域, 以宿舍楼、楼层为单位设立党、团组织, 以开展党、团活动。可在楼层、宿舍设立学习小组, 调节宿舍区学习氛围;可在宿舍区设立学生会办公室、活动室、咖啡厅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 定期组织特色主题活动;可在宿舍区设立教师辅导室、心理咨询室, 改变“宿舍是旅舍”的局面, 使教育、活动、学习进宿舍, 充分发挥宿舍在日常管理和全面育人中的功能。
五、结语
完全学分制是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接轨的产物,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但是, 完全学分制的有效实施需要以教学管理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为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惧困难, 积极应对挑战, 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 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晓明.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公寓分团委模式设想[J].中国商界, 2009, (186) .
[2]王蕊.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 2014, (2) .
[3]邹从清.论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德育创新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1) .
[4]卞海勇.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 2006, 10 (5) .
[5]赵艳红.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5 (4) .
创新学分制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学生工作,创新
全面实行完全学分制是我国高教改革的重大举措, 它对高校体制改革, 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实现个性化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顺应这一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也已逐渐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摒弃传统的学年制制度, 这种变化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但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种挑战在学生工作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是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效量的单位。就完全学分制而言, 是指以学分计量、以选修课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强调学生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 有相对弹性的修学年限, 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与需求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 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在这样的一种严格而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下,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注重共性和个性的需求差异, 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 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基于此, 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课程考察的变通性等方面都会有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样, 传统班级被淡化, 同一年级、同一班学生可以不同期选修同一门课, 同一时间入学的学生可能在2-5年内不同时间毕业。这势必对传统的学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 因时而变, 探索完全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应对与创新, 对于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亟为紧迫的意义。
1 完全学分制给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的契机分析
学分制作为高职院校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 其与学年制相较, 优势在于其“以学生为本”,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中, 能够将学校的教学安排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分制的实行, 既遵循了人才培养的规律, 重视学生的群体和谐发展, 又体现了对学生自我发展的尊重, 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出发, 兼顾到学生因个人兴趣和爱好形成的特殊学习需要。这种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 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 完全学分制给高职院校传统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分析
目前, 高职院校基本实行学年制管理, 这种管理以较为封闭的教学思想为基础, 学生管理工作基本实行的是“学校抓院系, 院系抓班级”的模式, 重视学生“齐步走”, 忽略学生个体差异, 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完全学分制后, 这种工作模式必将面临巨大挑战和模式更新。
2.1 传统的学生工作理念面临挑战
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学生工作理念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注重共性教育, 相对忽视个性特长和个体需要。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自主性加强, 通过自主学习, 使自己广泛涉猎所需知识, 不局限于某一种专门知识。学分制下的高职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 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 发展学生的个性, 肯定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要求。
2.2 传统的学生工作载体面临挑战
实行完全学分制后, 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进程、教师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同室不同课的现象成了常象。班级成员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流动性, 班级弹性增加,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呈非紧密状态, 传统意义上的班级观念淡化, 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以班级为载体的学生工作难以实现。同时, 学生学习、生活自由度增大也带来集体归宿感的弱化。
2.3 传统的学生工作效果面临挑战
完全学分制下的自由选课, 照顾了学生的志趣爱好, 满足了学生的知识欲求, 一定程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学分制固有的功利性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选课等方面偏离方向, 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同时, 完全学分制会加剧学生间的泛性竞争, 加之学生归宿感的弱化, 学生由此产生的学习、思想压力和心理问题将日益突出。
2.4 完全学分制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的学习、考试、住宿和课余活动等方面具有不确定性, 对学校提出了实行动态教育与管理、开放性管理、目标化管理和多元化管理的要求。学分制下, 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不再按照一个教学计划和进程学习, 学生从注册、选课、上课、考试和住宿等方面都具有了不确定性, 客观要求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选课制的普遍实行, 原有的班级观念淡化, 形成了以课堂为纽带、多变的听课群,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 学生管理工作不仅限于本专业本年级学生, 还涉及它专业它年级的学生, 学生在弹性学习年限内,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范围内的调整, 客观形成了开放性管理、目标性管理和多元化管理的新要求。
3 完全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分析
完全学分制的实行, 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必须主动快速应对, 既要正视其提出的挑战, 又要抓住其带来的契机, 全面审视原有的学生工作, 积极创新, 以提升学生工作实效,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讲,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创新:
3.1 学生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理念
完全学分制下,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必须主动适应学生培养体制的变化,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长发展, 关注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 要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合理需要和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生工作的标准。
3.2 突出学生工作的服务功能, 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业年限,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权, 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工作者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生工作要突出为学生服务的功能, 由重管理转变为重服务,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帮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成长。
3.3 建立综合性学生成长指导中心, 充分发挥指导中心的咨询指导作用
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工作对学生的咨询、指导、服务及帮助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综合性成长指导中心显得尤有建设必要, 其主要职能包括职业生涯指导、教学服务、就业指导、心理咨询、资助服务、社团管理等, 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咨询指导系统, 满足学分制条件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4 建立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增强学生的社区归属感
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 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学习、生活、娱乐等的特定区域。由学工处、团委牵头, 整合力量, 辅导员进驻宿舍, 以楼栋、楼层等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年级进行服务管理, 在社区成立党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大学生居民委员会, 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将学生在课堂和学生社区的学习、生活行为表现纳入学分体系, 以评优评先为导引, 变社区“多重管理”为“合力育人”。
3.5 完善导师制, 强化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度, 聘任责任心强、教育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组成导师团队, 突破课堂界限, 对学生进行跨年限、跨专业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以外得到更多的启发与引导,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适应学分制的需要。导师制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过程, 导师不仅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 而且在思想和生活上给予必要的指导, 保证导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使学生层次管理具有深入性和专业性。
参考文献
[1]王政书.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 2007, (8) .
[2]叶怀远.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J].道德教育研究, 2007, (6) .
[3]孟雅杰.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创新[J].教育探索, 2006, (5) .
创新学分制 篇9
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 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到底什么是学分制?高职学分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如何?如何通过学分制改革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对此, 本文做了初步思考和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升华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是由“创业教育”概念演变而来的。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被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 被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1998年, 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引领了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2002年,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随后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发展新阶段, 形成了“试点推进、项目引入与政策支持”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2]。创新创业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宗旨, 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升华。其核心内涵是“事业心和开拓教育”, 不只是传授创业理论知识, 而是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路。10余年来, 高职院校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些进展, 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及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扶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
(二)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3]。国务院《意见》的出台, 旨在通过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完成创业知识和能力储备, 使之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主力军。
二、高职学分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制约
尽管许多高校已实行学分制, 但由于认识偏差、选课资源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等原因, 目前的学分制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效果评价形成现实制约。
(一) 对学分制认识偏差, 难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量学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利用“学分”这一不具特定意义的数学符号简化了大学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标准和方法[4]。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更是一种以学习自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根植于德国的学术自由思想, 并介入了美国民主自由和实用主义思潮, 融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发展以及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5]。学分制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资源丰富的平台, 把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自由, 以致形成自我思想的自由。相对而言, 学分制在管理上更加灵活,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体现人才培养的特异性。
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强调个性化, 这与学分制的自由思想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实行的学分制是基于学年的学分制, 学分只是作为计量单位, 学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能否取得毕业资格的依据。这种学年学分制与学年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与完全学分制还有一段距离。由于缺乏对学分制的本质认识, 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实现了学分制的计量功能, 而没有实现其流通功能和个性化功能, 难以落实以自由学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不利于培养具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 选课资源的不足, 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学习需要
创新创业人才“不但要有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基础, 还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以致用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6]。学分制是建立在广泛的选课制基础上的, 它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有利于增加学习兴趣, 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理想的学分制是一个学生一张课表, 即使必修课程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和时间段。然而, 现行的学年学分制是基于专业培养方案, 以学期为单位开设的, 不同专业之间界限分明, 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很小, 基本上就只有任意选修课有选择余地, 灵活性不够, 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不明显。受限于教学资源, 很多高职院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选择知难而退, 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三) 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难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素质提升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以创业为实践的教育模式,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到学校多个部门。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教务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学生处、人事处、质监办、地方服务处和科研处等多个部门。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创业课程, 然而专业、行业前沿课程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专业老师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甚少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学者通过对6所杭州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 高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上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这些老师表示教学难度较大, 自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更没有自主创业经历[7]。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创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 也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 需要两者的深入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特长生培养、创业计划大赛和技能竞赛等项目与专业教育结合相对紧密, 但其数量有限, 只限于少数学生, 难以满足大众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而不应限于少数精英。
(四) 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效果
尽管一些学校已经把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但创新创业活动内容丰富, 学分认定相对复杂。如某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包括假期教学、企业实习实践、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校园创业、第二课堂等活动取得的学分。按照相关规定, 学生可以用参加技能运动会的训练与竞赛科技活动学分来顶替任意选修课学分、校本公共课学分和不超过30%的专业课学分, 但具体如何认定和顶替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文件, 只是根据学生申请, 由专业 (群) 认定和学院审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缺乏互通, 创新创业活动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三、以学分制改革“三大建设”助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三大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支持体系机制建设, 可助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一) 打通专业边界,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纲要》对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要求;教育部《意见》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国务院《意见》更加明确提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 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这表明, 打通专业边界已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向。
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新创业课程还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学内容的实施差异也很大。除了创新创业课程, 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仍需进一步挖掘和充实。高职院校可基于自身的公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增设专业、行业前沿课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编制特色教材, 形成模范效应。以此打通专业界限, 扩大选课范围,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二)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国务院《意见》提出:“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 折算为学分。”学分由于较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的量和质, 因而可作为学生和大学之间进行知识交换的“货币”。“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银行的功能特点, 通过学分的存取、兑现以及贷分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学分银行”为运行载体, 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通过学分积累、认证与转化, 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设立个人成长账户。
学分转化必须经历从学分认证、互认到通兑的过程, 学分通兑是学分银行的最高境界[8]。创新创业学分的折算要兼顾激励和公平原则, 如何算、算多少, 需要制定合理、客观的折算标准, 与现有学分制度有效衔接。以“创业学分”为例, 如果学分折算过高, 对于在校踏实学习的学生有欠公平;如果学分折算过低, 又起不到激励大学生创业的作用。
(三)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体系和创新创业支持服务机制
学分制的理论基础是学习自由, 其实现形式则是选课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以此实现个性化学习。然而学分制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自己选课、自己负责学习。学分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学生选课指导体系。导师制作为学分制的重要配套制度, 通过给予学生有效的选课指导和学习支持, 有利于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
学分制的另一特征是弹性学制。学分制按学分注册, 按学分缴费, 按学分毕业, 不受学习时间限制, 可以提前毕业, 也可以延迟毕业。
如何建立创新创业支持服务机制也是高职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营造各部门积极主动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 通过宣传成功案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目前高职学分制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效果评价形成现实制约。通过“三大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支持体系机制建设, 可助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学分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革, 刘乔斐.高等学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述评[J].中国高等研究, 2009 (9) :56-57.
[2]商应美, 方琳, 马成龙.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发展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1) :43-47.
[3]万玉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了“处方”[N].中国教育报, 2015-05-16.
[4]薛成龙, 乌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7) :138-156.
[5]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3) :6-15.
[6]张澍军, 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 2013-03-14.
[7]吴光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4) :65-67.
创新学分制 篇10
一、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惯性的制约。
传统的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是依靠管理者自身的经验进行协调的, 这些管理的措施和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局部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但是缺少相应的应变机制, 不能够对全局进行有效的统筹。同时, 管理的观念比较陈旧、管理的手段较为落后, 很多部门都是各自为政, 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不了有效的整合。另外, 一些干部对于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足够的认识, 思想较为落后, 新的技术手段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这些都阻碍了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影响到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实施教务管理的队伍较为薄弱。
从事教务管理中的教务人员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 一般习惯于按照文件和精神进行办事, 对于信息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不高, 对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应用水平也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加上教务管理本身的压力比较大, 责任也比较重, 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愿意从事教务管理工作, 这使得教务管理的队伍不够稳定, 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 影响了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实行了学分制或者是学年学分制, 学分制作为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也更加适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受到了广大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更加复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在学年制下, 学生的学籍管理较为统一, 课程设置方面也比较固定。但是在实行了学分制之后, 学生的爱好有所不同, 所选择的课程差异也会比较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辅修课程的选择, 也可以进行跨专业课程的选择, 同时也可以进行第二学位的考取或者转专业。学分制实行之后, 就算是同一年入学的学生, 在学校期间的管理年限也会有着很多的不同。这使得课程的安排与成绩的管理都更加复杂。学分制下, 教务管理的很多环节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另外对于教学管理来讲, 每个学期的课程安排和开课计划等都存在着不确定的情况, 这给教务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如果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工作。
2. 教务管理的手段趋于信息化。
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顺应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的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互联网, 教务管理也呈现出信息化和规范化的特点, 这些都提升了教务管理的效率, 有效地改善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模式构建思路
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其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学校的班级数和专业数等也在大规模增加, 依据传统的机械方式进行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信息数量, 也很容易造成各类失误, 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动态管理的过程, 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又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灵活复杂。所以, 在新的时期, 教务管理的工作应当符合信息化与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不断地转变工作方法, 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主要是体现在学生、教学资源、教师服务和整合的各个环节,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 使得教学的各种资源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利用, 以便能够获取最佳的管理效果。
2. 建立规范的程序和管理制度。
首先在工作中要健全和监理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内部的结构要进行合理的设置, 明确执行的职责和管理的职责, 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推诿和工作职能不清的情况。其次, 要建立起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 以便可以实现地域教务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督, 真正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提升工作效率,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目前, 高等学校的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着大众化的教育方向不断发展, 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教育管理制度方面也要作出必要的调整。教务管理作为高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必然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学分制的实施, 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的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新时期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务管理模式涉及体制的改革与人员素质的提升等多个层面, 教务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在学分制实施之后, 高等学校构建符合学分制的教务管理模式是目前高等学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教学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和学分制下管理模式的特征, 指出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教务管理,创新模式,思路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华伟.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浅析[J].科技信息.2010 (09)
[2]马春宏、王跃.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 (03)
推行学分制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学分制 学校管理 学生个性发展
一、职业高中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高中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偏低,厌学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怕学,教师怕教,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一现实,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办法,这也是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
学校施行学分制管理办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把学分考核的主动权交予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态度、考勤、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等环节监控教学,并以此进行学生学分的评定。由于学生文化素质偏低,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训练,极大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施学分制,各教研组根据学生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制订相应学分评定标准,加大课堂管理力度,如加强考勤管理,逐步让学生转变学校态度,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每一节课有所收获,争取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
二、学分制推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中初级人才,学校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办法,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如学生可根据学习的要求和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学科的技能考核,并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和加分,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合格证,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
学校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办法,注重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在学分制管理办法中,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根据学生理论水平不高,而动手能力较强的现状,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团活动,如书法绘画、电子电工小发明、围棋等活动,学生参加相应活动并考核合格,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制的实施,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学生开阔了视野,发挥特长,增长才干,张扬个性,通过这一形式,学生主动获取相应的学分,这样的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主动获取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转化成将来立足社会的能力,这样的效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应该说,学分制的实施,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并能按职业教育的规律实施教学,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是职业教育考试考核制到度的一大改革,当然,学分制的实施,可谓是牵一而动全身,它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学分制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實施者,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开展好这一改革,推进学校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为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增强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意识,本着为学校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态度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以更高的姿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如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科特点要求、学生的能力水平实施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师生的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学分制的实施,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方位地检验。学校实行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功不可没,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把学生管理提高到更高的层面,如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是管理学生更深层次的要求。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所收获,这应该是组织活动最低层面的要求,即“看热闹”的层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丰富活动内涵,让学生在“看热闹”的同时,也能“看门道”,如在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时,根据学生爱好特长,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需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学分含金量更足,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及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学分制的实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如课程设置、校本教材的研发,都需要切合学校学分制的要求。如实施弹性学分制课程类型中的选修课,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本教材的研发,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的现状,研发《中职生人文素养读本》,教材从“必背的一百首古诗词”、“必读的二十篇文言文”、“必背的二十首现代诗词”、“必读的二十篇现代散文”、“必读的十部小说”、“必看的二十部电影”、“必唱的二十首歌”、“必掌握的十大技能”、“必会的十大技术”和“必会的十项体育运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利用早自习、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测试或活动,成绩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这样的选修课,一方面可以深化、拓宽学生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知识,培养专门化技能;另外也可以拓宽、加深知识和技能层面或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作为教师,在研发教材的过程中,对学情、教材、教法都有一定的研究,也提升了素质和能力。
总之,学分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师素养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对人才需求、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修养和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和完善学校的管理,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从而改变学生厌学状况,让学生多获取知识,多进步一点,让学分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1.《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弹性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
2.《关于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
3.《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
创新学分制 篇12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辅导员工作,创新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 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更有管理体制深层次的变化, 给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固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但在新的情况下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 辅导员工作需要适应完全学分制这一新环境, 不断探索和创新。
1 转变传统学生管理价值观,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强调社会本位, 重视共性教育, 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完全学分制则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全学分制的特点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 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以选课制为核心, 包括自主选修课程、自主选择主讲教师、自主选择专业 (方向) 以及自主选择学习进程 (上课时间) 等内容。也就是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个人特长与爱好选修课程,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年限, 让学生的自身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1) 主体观念增强。完全学分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安排学习进度, 导师只是从旁提供指导性意见,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独立判断、作出决定, 这样的“决定”大大增强了学生主体意识。
(2) 竞争观念增强。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 选择就意味着竞争。在学分制中, 竞争无处不在:教学质量好的教师、符合自己的上课时间、自己需要的选修课程、早日修满学分、提前毕业等等都需要自己竞争。四年大学生活的竞争过程,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3) 民主观念增强。实施完全学分制后, 学生按照所修学分缴费, 因此他们必然会要求享有与学费相当的教学质量, 将更加重视在选课后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建议的权利, 甚至对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4) 主动意识增强。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费、学分、学习年限都是弹性的, 每个学生都要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 认真思考、认真选择课程, 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 以最少的学费投入、最科学的学习时间的安排、最少的学习年限完成学业, 提高大学的学习效益。这势必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改变传统学生管理途径, 重构学生工作管理载体
长期以来, 高校学生管理都是通过“学校—学院 (系) —班级”的途径进行的, 由于完全学分制实行选课制, 学生可以在修读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上进行自由选择, 从而在时间这个横向上打破了班级存在的可能。失去了行政班级这个传统阵地之后, 势必要重新寻找学生管理的新落脚点, 根据完全学分制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学生工作管理载体, 拓展新的学生管理途径。
(1) 发挥教学班级作用。学生选课之后会行程一个教学班级, 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 且存在时间只有一个学期。教学班级具有结构不稳定性、成员多样性和组织凝聚力弱等特点, 但是作为行政班级的形式延续, 可以给我们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缓冲带, 其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在教学班级中建立教学班委会, 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干部或党员担任成员, 替代行政班级班委和团支部的作用, 行使学习管理、行为养成和思想教育落实的职能。在一个学期内, 教学班委会可以成为学生管理的基本着力点, 承担起师生间信息沟通的渠道作用, 避免了教学班级取消后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真空”。
(2) 加强学生社区建设。在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宿舍以较强的稳定性成为了学生教育管理的最好载体。学生宿舍的集合, 我们称之为学生社区。学生宿舍是学生上课之余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通过对学生宿舍的管理, 可以最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情况, 便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在学生宿舍的布局上总体以院系为单位确定学生居住区域, 即同一院系的学生基本居住在同一公寓楼内;再按单元和楼层组建学区, 辅导员按学区、学院配备。从而使学区成为相对稳定且具备履行行政管理及思想教育职能的学生工作基层组织, 使学生社区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日常管理的切入点、社团活动的基地, 以此提高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 构建以社区为阵地, 以学区为基层组织, 以学生宿舍为载体的辅导员工作新模式。
(3) 重视学生社团功能。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等相同的学生在自愿参与基础上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应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 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顾问, 为社团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 规范社团活动, 培养学生民主意识, 保证社团健康发展。同时, 要增加对社团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活动经费和场地使用上给予支持。
3 改革传统学生管理方式, 完善学生管理保障机制
传统的学生管理把学生作为接受灌输的容器, 注重单向灌输, 强调服从。实施完全学分制后, 学生管理应该由单纯的“管”学生, 转变为服务学生。教育管理者应该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指导者, 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完全学分制下, 有必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管理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若干组织机构, 由辅导员从中发挥主导或者辅助作用, 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思想, 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求学、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并在服务中体现引导、教育、管理等内容。
(1) 学生选课指导中心 (或者称为需我式成才指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教务处。在经过培训的专职辅导员的配合下, 指导学生、确认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的成长方向, 并按照学校规定的办法和程序, 指导学生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课, 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力和学习兴趣。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学工部。其主要任务是:由辅导员为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为大部分心理正常但有一定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咨询交流, 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和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
(3) 大学生帮困助学指导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学生处。主要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辟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由辅导员开展对贫困生实行奖、贷、助、免等政策的指导服务工作, 帮助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将帮困助学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发扬自立自强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协作精神,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4)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学生处。主要是辅导员搞好学校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 加强政策导向, 培育就业市场, 搭建就业服务网络, 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指导就业技巧, 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人才需求提供双向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规律, 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 为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4 调整传统学生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
传统的学生管理机制是以行政班级为依托的:学院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 传达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方针、政策, 布置有关工作;班主任和班干部通过班会等形式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班级通过班团活动增强自身凝聚力,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在班级中寻找心理归属感,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随着完全学分制实行后行政班级的消失, 学生管理的途径有了新的调整, 学生管理机制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把重心转移到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上,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按国家教育部文件规定, 辅导员数和所带学生数的比例是1:120-1:150, 而实际各学校一般都是l:300左右, 也就是说一个辅导员要面对近300人实施方方面面的教育和管理, 从比例上看, 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辅导员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 尤其是在完全学分制下, 辅导员开展工作必须以学生干部为依托, 以做好学生干部工作为突破口, 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 落到实处。在新构建的三个学生工作管理载体中选拔培养具有责任心、办事能力强的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作为学生干部, 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和自我教育中的组织领导作用。
在开展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工作时, 辅导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学生干部选拔标准。学生干部本身是学生, 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同时又是辅导员的助手, 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学生干部必然要牺牲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做好承担的社会工作, 这势必要求具备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因此, 选拔学生干部时要挑选学习成绩好、思想基础好、工作负责、原则性强、威信较高的学生, 优先考虑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考察对象。
(2) 确保学生干部任用的公平公开公正。选拔学生干部, 辅导员必须任人为贤, 处以公心,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个好的学生工作领导班子。辅导员在学生干部的产生过程中要明确标准, 规范流程, 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3) 保持学生干部工作独立性。应该形成学生干部独立开展工作的格局, 学生是学生活动的主体, 而辅导员起好辅导作用。辅导员在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协助, 尊重学生的想法, 不能有家长作风, 信任学生的能力, 不能包办代替, 以免挫伤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4) 注重学生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学生干部的任职是流动的, 根据学生的任职意愿、学业完成情况等因素而变动。辅导员必须把精力花在后备干部的培养上, 做到随缺随补, 以保持学生干部工作的连续性。
实施完全学分制是时代的要求、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 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以“精干、优质、高效”为原则, 不断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机制、新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将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文波.完全学分制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构建[D].东北大学, 2006.
[2]田忠胜.学分制下辅导员工作初探[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6.
【创新学分制】推荐阅读:
创新学分管理系统设计10-08
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08-17
创新学分的管理规定09-03
创新与技能8学分实施办法07-30
1南昌大学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精简版)07-04
学分制07-06
学分制模式08-18
学分制评价08-20
结构学分制09-25
学分制课程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