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电气专业(精选7篇)
学分制电气专业 篇1
1 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意义
根据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为:2179万人和1280万人。2020年这个比例将要达到:2350万人和1480万人。 (1) 通过这些数据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体途径, 教育规模和质量已进入了一个稳健发展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才需求更加的趋向高层次、高质量, 这就为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提供了推动力。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 有利于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 为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拓宽路径。
2 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
2.1 教育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 而对于同层次的学校当中又区分不同的办学主体, 这就使得中高职教育缺乏沟通, 相同层次职业教育学校间缺乏沟通。
2.2 课程体系衔接问题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三个方面。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完成学生基础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
从培养目标上看, 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指向技能型, 即为企业培养一线工人,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往往忽视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 而偏重于对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样将会对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 在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导致许多中职学生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继续强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强调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现了“基础性”和“技能型”两个特点。 (2) 但是由于高职教育过多的以本科教育为缩影, 所以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均不高的现实, 难以实现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2.3 课程设置重复度高
通过比较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 在课程设置内容上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复性, 如实用电工技术、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等等。课程的这种重复性的设置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上的浪费, 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 中高职衔接不仅要求在形式和层次上有效的衔接, 更要在内涵和实质上建立有机的统筹和配合。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中高职教育一种全新大胆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在某种意义上言之,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可以为中、高职教育达到顺利有效衔接提供灵活催化作用, (3) 对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推动中高职教育体系与结构进一步完善, 具有重要意义。
3 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学分制银行制度
学分制银行的施行, 将突破传统教育的专业限制、学习时间限制, 借用银行信贷运行机制, 以学分累积为主要手段完成学业的学习。学分制银行制度将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弹性学习制。根据学分制银行制度, 学生可以将学习情况、学习奖励、职业证书的获得、企业实习、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认定为学分存入银行, 当存款即学分达到相应的分值即可拿到毕业证书。学分制银行制度的建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效率, 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完成课程任务。
由于学分制银行制度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因此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接下来将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探讨学分制的实际应用问题。
3.1 转变传统职业教育理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认为一个学生应该在某一时间不间断地完成教学内容, 从而具备相应的技能要求, 并获得毕业证书, 因此在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中、高职教育的联系较少,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
学分制银行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与传统职业教育完全不同的理念, 那就是终身教育, 也就是指每个人在一生的多个阶段由于自身的生存需要而进行多方面需求的教育, 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有了学分制银行作为衔接, 消除了中高职两级教育机构间的“壁垒”, 实现教育资源共用以及学分、证书的互认等。 (4)
3.2 建立基于学分制银行的中高职纵向衔接
学分制银行的引入为中高职的纵向衔接提供了媒介, 图1描述了中高职在学分制银行制度下的纵向衔接模式图。学生可以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 结合专业特点将获取的中级维修电工、中级可编程序系统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校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证书、顶岗实习鉴定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学分的累积与转换。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理论基础知识的积累, 更能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使中高职能够在理论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达到全方面的衔接。
3.3 完善与学分制银行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
学分制银行制度的建立需要中、高职在课程体系结构中拥有统一的结构框架, 这样能够避免由于课程重复设置而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教学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中、高职院校应该打破原有不沟通的局面,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编制中高职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且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的不同, 按照课程的顺序性和培养侧重点, 进行课程设置, 并考虑在中、高职教育中教学资源的重叠性, 对技能训练等进行适当的修改与整合。
3.4 建立与学分制银行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分制银行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带来的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由于学分制银行的介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获取学分的方法, 这就可能会出现学生不在校内生活、学习的情况。可见学分制银行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较大的自由度, 这样就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更加广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因此, 建立与学分制银行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将较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 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的同时, 实行柔性的个性化管理。同时为了配合学分制银行制度, 还应借助第二课堂, 广泛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校园技能大赛, 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3.5 建立与学分制银行相适应的教师激励方案
学分制银行制度的建立,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 由于学期和时间的弹性, 教师授课班级内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 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促进课程之间相互渗透, 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促进专业学科的发展。 (6)
4 结论
学分制银行制度, 是一个极其庞杂的系统, 涉及到政策法规的制定、学分标准的界定、学分转换规则的设置、管理平台的建设、管理人员培养及其队伍的形成、制度建设与保障体系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内容。因此要想更好、更完善地将学分制银行制度引入到中高职的衔接当中, 还需要更加全面的研究、论证。
摘要:中职与高职教育是我国目前核心教育手段之一, 二者的成功衔接将为我国的人力资源输送提供坚实的基础。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学分制银行的概念引入可以更好地改进中高职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学分制银行,电气自动化专业
注释
11教育部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 2010-07-19.
22 张雪松, 赵群.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辽宁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为例[J].考试周刊, 2005 (29) :163.
33 郑春华, 高壮峰.建立中高职衔接学分银行制探析[J].职教论坛, 2013 (3) :16.
44 高洁, 付建军.“学分银行”服务于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研究[J].继续教育, 2014 (7) :10.
55 郭庆春, 寇立群, 孔令军, 张小永, 史永博, 崔文娟.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1 (8) :34.
66 熊绍刚, 田家富.论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9) :118.
学分制电气专业 篇2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 在此带动下船舶电气呈现网络化、信息化特点, 船舶电气向专业化、科技化方向纵深发展。2010年6月国际海事组织马尼拉修正案关于增设船舶电子员岗位的要求, 打破了船舶“机电合一”的局面, 使船舶电气的人才培养焕发生机。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把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设置为特控专业, 船舶电气工程人才成为高等院校所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学分制是指普通高等学校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和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 以达到基本毕业学分作为学生毕业主要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学分制管理是高校的一项系统改革工程[1]。山东省自2013年起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开展学分制管理试点工作, 2014年山东交通学院开始进行学分制培养方案制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深入船舶制造企业、海洋运输行业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邀请行业专家联合研究, 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二、学分制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思想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是集船舶电子、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及船舶管理于一体, 以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海事法规为标准,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具有鲜明的水上交通行业特色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在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必须紧密结合船舶电气的行业特色, 设置理论和实践相互依托的教学体系, 以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海事法规为标准,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有成长力的海洋运输行业和船舶制造业一线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 以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为基础, 以船舶远洋运输业为专业发展方向, 培养适应船舶海洋运输、船舶电气设备设计与维护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船舶电气工程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专业特色, 符合培养具备船舶电气工程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方案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如何根据学分制要求, 合理整合各类基础课, 适度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体现个性化培养, 优化知识和课程体系, 建设学科平台课程, 设置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二是如何转变教育理念, 推进教学改革, 体现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强化实习实训环节。
学分制培养方案制定中, 为保证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性和可行性, 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遵照“三三制”原则, 即要对海外三所同类型相同相近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借鉴, 调研国内三家大中型相关行业 (企业) 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总结往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与问题, 召开培养方案专题论证会。
三、船舶电子电气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 船舶电子电气专业能力与课程关联分析
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注重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知识体系集船舶电子、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及船舶管理于一体。通用能力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 掌握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 为学生进一步专业学习与扩展打好基础。专业基础能力着眼于船舶电气、船舶工程类知识的学习, 其内容往往渗透到不同的专业课程, 体现交叉性、共同性。专业核心能力有较强的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根据电子员胜任考试要求设置核心课程体系[2]。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托, 按能力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注重专业发展潜力, 职业资格培训与电子员证书培训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能力与课程关联如附表1所示。
(二) 船舶电子电气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船舶电子电气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型, 要在实践性、适应性、创新性等方面强化人才的训练。船舶电子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最终归结为电子员岗位能力的培养, 从这一角度说就是一种职业教育, 因此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其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 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 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取创新学分或奖励学分。
实践环节既依托于理论课程, 又通过各种职业资格培训提高专业能力。通过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构建四大模块, 实现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行业能力的培养。集中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及军训、社会实践、创新实践、C语言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控与PLC课程设计、船舶电站操作与维护、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计算机与自动化、通信与导航设备维护、船舶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ETO综合实训、工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等, 集中实践教学安排总周数在43周。实践环节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学实践, 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小论文、小发明、学科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等创新实践;同时通过学校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参加创业体验与创业孵化,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附表:
(三) 船舶电子电气学分制培养体系的建立
人才培养是一步一步推进的过程, 要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 协同推进非常重要。在有限的空间里, 课堂教学、课余活动和自我成长的协同, 顺着能力提升的脉络进行各环节活动。学校标准学制一般为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 标准学制为四年的本科在校修读年限为3-8年。
在学分制培养方案中, 课程的学分按教学时数确定:理论教学一般以课堂授课16学时为1学分;各类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 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一周计1学分, 每门课程的最小学分值为0.5。方案提倡实行“小课型、短课时”课程, 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精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引领学生有效开展课余自主学习。每门课程的学分一般不超过3学分, 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结构表3所示。
四、结语
学分制培养方案对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它的研究和制定能够以学生为本,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大提高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知识配置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分制的培养方案也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让学分制方案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为我国的海洋运输业、海洋制造业输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船舶电气人才, 为提高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艳春.实施绩点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朱庆智[J].黑龙江教育世界海运, 2011 (1) :45-46.
学分制下的农林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篇3
一、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管理难点
(一)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不健全。
学分制对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分制要求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管理,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林专业在校学生人数直线上升,而我校在学籍管理制度、选课管理制度、考试管理配套制度不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不完备,目前缺乏一套完全学分制的管理系统来对其日常教学秩序和规范进行管理,这些问题导致我校学分制管理系统混乱。
(二)观念阻滞。
由于我院长期实行学年制,上至决策层、教学管理层,下至教师、学生,在人才培养、教育价值、效益竞争等诸多观念上,都已形成了学年制的思维定式,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实践抑或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均习惯于学年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教学上目前还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只是一味地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被动上课被动接受,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这样使教育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同学生能力、自身的需求、社会的需要还缺少有机的联系。
(三)学生数量增多与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学分制的实施是以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前提条件的,目前我校由于教学资源的相对短缺,如课程体系不完善、课源不足、选修课质量不高、师资水平偏低、教学计划弹性不够等,根本没有能力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选课制。一是课程资源少,二是选课的自由度不大。只是将原来某一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再开设有限数量的任选课供学生去选择,因而学分制往往给人一种仅仅是“对学年制进行修补”的感觉。
(四)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学分制弹性学制的矛盾。
学分制的核心就是弹性学制,我校农林专业受原有的学年制影响,目前使用固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对行政班级进行统一的教学,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使弹性学制的整体优势发挥不出来。体现不出学分制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精神。
(五)学生选课盲目,选课不符合自己的兴趣。
学生在系限选和校任选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通常情况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积极合理地选择课程。由于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程缺乏了解,所在学科教师指导、宣传不够,导致部分学生面对众多的选修课程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选择,盲目随众。
二、完善改进农林专业学分制的措施
推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许多院校学分制起步晚,其全面实施势必会引起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着重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加强宣传,树立正确的学分制观念。
推行学分制的首要前提是破旧立新和转变观念,现阶段做好学分制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学生、管理者树立学分制的观念,为全面推行学分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加大基金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实施学分制管理,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首先,设立充足硬件条件满足多专业、公共性、流动性的选课制需要;其次,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软件系统,保证学生选课、成绩查询、成绩录入、评教等网上交流平台的畅通及运行管理的高效率。
(三)构筑学分制动态教学计划体系,完善选课制。
教学计划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体现办学思想、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系(院)的教学计划制订要围绕学分制运行模式制定。首先,要千方百计多开设选修课;其次,要科学地设计必修课和选修课;最后,要完善选课方式。
(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分制的施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师资短缺,教师教学任务加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和博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重偏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现象。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要求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理论和知识,而且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从而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需要。
(五)加大教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教务管理水平。
学分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队伍既要懂得教育和管理科学,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因此,在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责的同时,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学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六)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学分制对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课堂管理制度是顺利推行学分制的基础。为此首先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加强课堂考勤制度,提高督导监察力度,杜绝学分制学生旷课时有发生现象,从教师、学生和督导三方面加强管理,互相监督。
(七)完善配套政策和支撑条件。
随着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全面实施,必须制定和完善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相配套的有关实施办法、选修课管理办法、本科生导师制暂行条例等规章制度。实行学分制后,由于选修课的大量增加,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和缴费模式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它需要全校各部门如后勤服务、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及图书馆等的通力协作,这势必引起学校管理体制一系列的变革。因此,学校要加大投入,加强学分制实施的各项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平稳运行。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
杜振亭袁茂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杨凌
摘要:《有机合成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有机化学的延伸。作者结合本校应化专业有机合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际经验,从前提条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探索的实践表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双语教学达到较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有机合成化学双语教学互动式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各种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交际与应用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教育部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决定》中指出,要积极推动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多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1]。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进一步强调教学质量工程要重视双语教学,并且正式启动了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审定了全国首批百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这为规范全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有机合成化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化工、制药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06-09级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前提条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是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入学以前已经系统地学过了语法知识,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进入大学后经过“大学英语”课程的继续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与此同时,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量的化学专业词汇。承担双语教学的老师均为从事有机合成化学教学和科研且有海外背影的老师。以上两方面是确保有机合成化学课程能够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前提。
二、选择教材
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之一,而英文原版教材的选取,则是双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虽然我国也有一部分专业工作者致力于相关领域英文版教材的编写工
三、结语
实施学分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要确保农林专业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首先要认识到实现学分制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林专业技术人才。
王俊儒高锦明
作,但在很多学校双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都是优先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国际交流的语言规范,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不断地掌握国际最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英文版教材对农林院校的学生来说还具有相当的难度,且价格也较昂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了Hanson编写的“Organic Synthetic Methods”的英文版,由唐川江进行了概要性的翻译。比如将摘要与重点词语翻译成汉语,对其中的部分专业词汇做了中文解释,对较难理解的内容做了中文提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预习和理解。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了地道的英文表达,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一方面,双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形式,其首要目标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不能忽视专业课程本身知识教学,一味地强调英语知识的理解,这样难免会本末倒置,从而失去双语教学最初的意义。另一方面,双语教学并不是全英文教学,鉴于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在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中英文可以互相补充,以达到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因此,在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进度。双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于一些常见的专业词汇,如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中取代基的名称methyl,ethyl等;di-,tri-,tetra-等表示复数的词头;constitutional isomer,configurational isomer,conformational isomer等易混淆的专业概念,一定要反复强调,要求学生牢记,便于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另外,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一定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进行烷烃名称教学中,烷烃的英文后缀是-ane,由此引出烯烃的英文后缀是-ene,炔烃的英文后缀是-yne,醇的后缀是-ol等,当学生学习完烷烃的命名后,只要变化后缀,其他化合物的母体名称就同时学会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和理念的传递。与此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一些简单背景知识,如烷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应用、IUPAC的简单介绍等,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讨论、教师加以补充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在双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得到了直观形象的展示,扩大了知识的信息量,便于知识的反复重现,也节省了时间,从一定程
参考文献
[1]李联明.高校学分制实施历史及现状浅析[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1-10-15.
[2]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144-145.
[3]李静.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J].教育与现代化,2003(1):35-39.
[4]吕淑云.教学与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91-93.
[5]姚利民.再论中国高校学分制[J].大学教育科学,2003(2):63-67.
学分制电气专业 篇4
一、学分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特点
贵州大学在完全学分制下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学分167(第一课堂)+4(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的特点是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和个性课程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31.14%,学科大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4.85%,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38.02%,个性课程占总学分的5.99%。其中必修课学分不超过总学分的70%,选修课学分不能低于总学分的30%,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第二课堂为4个学分。
二、学分制下各类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体系的优化
学分制下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四类。其中通识课程分为思想政治类、军事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和通识拓展课程。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政治、外语、计算机等基本理论,还可扩展知识面,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学科大类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主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扎实的数学、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选修课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的重要理论和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及科研论文的写作要点,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学科大类课程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掌握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的理论和知识奠定了基础。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植物保护专业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识设为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动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药学概论”、“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药商品与应用”、“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学”、“作物学概论”、“土壤学”等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能力。对于植物保护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时有限又不能设为必修课程的设为限定选修课程,如“农药残留分析”、“害虫生物防治”、“农业螨类学”、“植物免疫学”、“植物线虫学”、“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方法”等。个性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共设有27门个性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学习,进一步拓展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开阔视野。通过以上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分制下课程内容的改革
根据学分制下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教学任务重、时数少的特点,组织植物保护系教师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并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优化,促进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增强课程中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基本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又具有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先进研究方法和优秀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新的知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和专业的现状,追踪专业前沿。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而精,突出重要知识点,增大信息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普遍规律,在有限的教学期间,完成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并且可触类旁通。如“农业昆虫学”课程重点讲授目前农业生产中发生为害严重和有代表性的害虫,并且讲深讲透,使学生全面掌握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技术。而对次要的害虫,只讲其特殊性,通过启发学生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学的方式对该害虫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四、学分制下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分制下课程设置十分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图2): (1)构建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持续接受实践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大学科的基础实践、农业技能训练;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创新实验及“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药学概论”课程教学实习实践;三年级专业课“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药商品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习,综合各学科知识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践和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与设计的撰写和答辩综合实践。上述体系构成综合的和不间断的一系列实践环节,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结合,课程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课内吸纳知识,课外延伸知识,课内训练思维,课外锻炼能力,并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了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开拓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了创造力,开阔了视野,发展了创新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2)积极推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对实验课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认真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整合优化实验课内容,每门课程除了验证性实验外,均开设了综合性实验,部分课程还开设了设计性实验,使实验课不仅培养学生过硬的基本技能,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进行实验设计,由实验室主任审核后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活动。近年来,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为本科生开放了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天敌昆虫捕食能力的研究等数十个开放实验项目,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针对“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实验内容多,并且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形态特征观察的特点,首先由教师在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然后再看实物标本。这样可利用丰富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单调的知识生动化、复杂的知识条理化。(5)增设第二课堂。学分制课程设立了第二课堂,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图3)。学生可通过SRT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参加教师科研训练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上积极探索,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通过学科竞赛,参加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专业调研报告等提高对本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可通过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或社会活动等增加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五、学分制下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建设
通过建设“普通植物病理学”重点课程、“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检疫学”精品课程,提高团队授课的整体质量,并带动和推进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积极探索双语课程改革,建设“农业螨类学”、“害虫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学”三门双语课程。根据课程特点设定特色课程,如昆虫形态识别是农业昆虫学的重要内容,是进行害虫防治的基础,因此,将“昆虫识别与鉴定”设为研究型课程。该课程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检疫性害虫的为害越来越大,因此,将“植物检疫学”设为讨论型课程,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力度,使课程学习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并且更加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
总之,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随着科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植保人才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植物保护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摘要: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以贵州大学学分制改革为契机,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完善实践与实验教学、建设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等一系列措施, 构建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素质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分制,课程体系,植物保护专业
参考文献
[1]胡继超等.完全学分制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3) .
[2]李树坚等.深化学分制改革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 2008, (4) .
[3]陆欣, 顾南.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 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5) .
[4]席鸿建, 林小峰.广西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 2004, (6) .
[5]殷为民, 郑蕾.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以苏州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
[6]岳松等.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
[7]赵海霞等.四川农业大学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2) .
学分制电气专业 篇5
1 学分制对实践教学的意义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理念在教学管理上的具体体现。学分制改革的目的是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将竞争机制放入教学环节,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主要体现在选课方式、教学形式、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不同。此外, 学分制还可以通过国际间、校际间、院际间相互承认学分和开放办学, 将各学校、院系相互分隔的教育资源融通为可以共享的大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为实践教学解决了资源不足的问题。与理论教学相比, 实践教学对资源耗费的依赖性更强, 其良性运行往往受制于资源条件, 如果能够解决好资源不足的问题, 是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发展的。
2 学分制对管理类实践教学的冲击
根据国内外大学实践发现,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解决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最佳策略。在现代大学理念的指导下,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因而实践教学不再是从属于理论教学的验证式环节, 而是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具有开拓性的、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从学分制模式的特点来看, 必然会对现行的诸多教育过程产生冲击, 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指导等, 因此, 如何针对学分制特点, 设计灵活可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 根据已经实施学分制高校的经验来看, 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程序较为复杂, 对学生个体能力要求较高, 导致部分学生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环节。
3 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1) 如何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是首要关键问题;
(2) 如何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基地标准、实践教学操作规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3)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等。
4 对策建议
4.1 重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实践教学要想取得较大进步, 需要重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目的在于强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 用制度来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的顺利实施。此外, 还需要加强领导, 理顺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通过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要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集中统一、归口管理。再有, 通过对实践教学人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目标要求, 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 还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因为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规范管理的前提是要保证教学计划中有明确的实践内容, 既要有意义又要有创新, 要做到结合时代和科技的发展, 不断更新、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此外, 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材、课程设计指导书、实习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等是规范实践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制订和完善, 使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 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拓展实践教学的范畴, 积极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并充分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时间。
4.2 加强实践环节的科学化管理
(1) 加强实习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实习、参观实习、毕业设计、科研餐饮等内容,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 也有不同的要求, 必须根据专业特点, 对每个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进行监控和管理。
(2) 抓好实践教学环节诸要素的合理调配。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涉及到人员、场地、时间、计划等一系列教学要素, 同时, 还涉及到与课堂教学的协调并进等问题。在硬件还不是十分充裕的情况下, 要合理调配有限的教学资源, 协调好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及其他环节的关系, 避免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资源的效能, 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他诸环节的正常进行。
4.3 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思考
为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需要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 主要有:
(1) 探索毕业论文指导的新模式, 主要通过实施非定点式选题、指导和答辩, 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和灵活性, 迎合学分制需求;
(2) 通过建立内容管理系统, 或者应用MOOC等现代教育技术, 将相关视频、资料、录音等进行管理, 并将讲座、企业参观、案例学习、系统模拟和沙盘等纳入到实习教学体系, 可以充分发挥资料的重用性, 切实解决实习环节经费紧张、形式单一的问题;
(3) 基于时间、场地、内容、考核多维度、灵活性的实验形式, 切实解决实验方面的瓶颈问题;
(4) 通过构建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规范性文档和流程设计, 可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5 结语
本文针对学分制背景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基础性分析, 拟通过优化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高质量且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但是, 从教学实践来看, 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运行效率, 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需要从制度、师资、硬件、软件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实习环节, 即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晋.试论学分制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0 (1) :122-123.
[2]王静, 杨中华.学分制下交叉学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估体系研究[J].教育探索, 2014 (4) :88-89.
学分制电气专业 篇6
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从2008 年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学分制改革也是我国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实施的一项有益的尝试,但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到如何转变培养和管理模式,优化培养计划,小到如何进行课程安排,如何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仅从专业选修课和考核方式两个方面做一些思考。
一、“完全学分制”下我校选修课选课现状及问题
“完全学分制”以选修制为基础,最突出的特点是选修课程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完全学分制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修读专业、修习课程、学习方式、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与地点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这一制度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可展其所能,开出最能体现自己教学水平和拥有自身特点的课程,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可尽其所长,选学符合自己兴趣和最能发展自己特长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基础好、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这一培养目标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但是与此同时,实施“完全学分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现实中由于对“完全学分制”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限制,操作层面的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健全等各方面问题,使“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受到一定的制约。本人在《战后中美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曾连续做过三届学生的问卷调查,从选课和学习情况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现行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自主选课存在矛盾
(1)仅以课程安排为例,虽然学校已经实行了“完全学分制”,但实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总学分数偏高、总学时偏多、学制弹性不足,必修课程过多、选修比例偏小等问题。我校公共基础课全校要统一排课,特别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公共基础课要占到总学时的二分之一,之后各院系安排专业必修课,等轮到选修课特别是公共选修课,基本上都要排到晚上或周六、日上课,学生的休息时间被长期占用,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学校课程设置时间没有统一的安排,很多院系的学生在选择了公选课的同时,院系内还会安排其他课程,理科院系会随时安排学生做实验,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演出等等,学生会拿着院系开具的请假证明,合情合理的无法按时正常上选修课,所以选修课上课时的出勤率合理合法的无法保证。出现学生选而不修, 修而不学和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
2. 部分学生学习质量可能有所下降
“完全学分制”下,教学计划的强制能力受到减弱,学生在修学计划上的过度自由。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对“完全学分制”缺乏全面理解,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引导和指导不到位, 不可避免的在一部分学生中产生了拿到总学分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学校对选修课没有任何限制,使得学生集中在大一和大二选课,学生个人的课程安排过于集中,无法消化吸收所学内容,等大三的时候已修够所需学分,每天无所事事。
同时,“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受到的约束力变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很多学生对课程、专业和教师了解不够,盲口跟风选课。在选课时出现避难就易, 删繁就简, 拼凑学分的现象。从问卷看,约50% 的学生选择课程的时候,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是课程名称的吸引力,学生单凭兴趣爱好和第一感觉选课,其次是是否容易通过,使选择的课程带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关联性、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更不关心是哪位教师上课,教师的专业造诣如何。
3. 选课的功利性和市场化倾向
学生在选择公共选课程的时候,除了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外,大多数学生会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就业的热门职业等方面来选择课程, 以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相对理想且待遇又好的工作岗位。“完全学分制”为学生的这种追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这种功利性的学习目标和择业观, 使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倾向。学生为了就业需要,忽视人文教育,最终导致知识割裂,使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比例失调,一些冷门专业岗位人才短缺,出现结构性失业现象。从历史专业的所开课程来看,随着国学热度的升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选择比较多,对世界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包括战后中美关系这门课程,本来是社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在的选课热度也有所下降。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觉得世界史难懂、人名、地名难记,不关注当代国际时事,都成为学生不学世界史的理由。
4. 教师的不适应
“完全学分制”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试行探索, 但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 也没有完全掌握“完全学分制”的内涵及其规律和特点, 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 不仅专业知识面不广, 课程开发能力欠缺, 而且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方面都显不足,这种状态下, 实行“完全学分制”,会使部分教师由于学生的“自由”选课造成“下课”的危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在“完全学分制”实施的现实过程中,教师虽然是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关键因素,但种种不适应,使得教师始终不是一个推行“完全学分制”的积极因素。
二、我校现行课程考核模式的分析
课程考核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普遍公认的比较公平合理的测试手段,也是衡量合格人才质量的重要关口。当前我校虽然实行了完全学分制,但就考核方式而言,与全国的其他许多高校一样,依然采用的是沿用几十年的传统考核方式,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单一评价工具,是一种“以考为本”、“一卷定优劣”的传统考核模式。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新阶段,高校传统考核的目的性及功用性受到广泛质疑,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的弊端在实践中已经反映出来了。高校(包括我校)现行的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考核模式的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校特别是在文科类课程中采用的课程考核模式,不外乎以下三种: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撰写小论文。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形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无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综合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这些方式造成了学生平时不认真上课,到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并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其导向性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文科类型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基本是采取课堂开卷考试或撰写相关论文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学生更是采取应付的态度,期末的时候抄袭或拼凑一篇论文就完事大吉。
2. 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功利化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但现在看来,考核成为目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数,取得足够的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文凭。特别是像“战后中美关系”这类全校性公选课程,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学生是因为对本课程的内容有兴趣外,大多数学生选课的首要因素是为了凑够学分,没有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连贯性,更甚少考虑为了拓展历史知识的“广”、“博”。
3. 考试观实际上是教育观的反映
由于以上种种考核目的的定位不当,造成了考核的功能不能全面而充分地发挥出来。大部分教师把考试当成了例行公事,更多的是拘泥于理论考核,很少在命题方面花费心思,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反馈也是流于形式;学校的管理者重点关注学籍问题、考风考纪,很少分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考核差异情况。更谈不上思考、关注如何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形成情况、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
三、完全学分制下专业选修课及考核方式的思考
1. 学校、教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完全学分制下,一个合理、完善、高效的管理机制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障。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和学习活动的特点, 规律, 有针对性进行改革, 建立适应“完全学分制”下的可实施性强各项相关制度, 制定新型的教学监控系统和有效的管理机制。 “完全学分制”要求教师有丰厚的知识储备, 全面的专业知识面, 宽泛的人文素养以及较高的学术水平, 要有较强的吸收、转化和传播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为此,学校要从制度上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努力提高自己;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全方位提高自己,打造“品牌”, 通过“名声”和讲授的“精品课程”来吸引学生选择课程, 选择自己。
2. 对专业选修课程及考核模式的一些思考
(1)从我校近几年实行的情况看,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时,特别是解决学制弹性不足、选修课比例偏小和对选修课时间安排上的“歧视”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压缩不必要的公共基础课课时,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应对学生每个学期的选修课的数量做出一个科学的限定,在数量上不至于使学生过分集中在前几个学期选课,后几个学期在修满学业学分之后无所事事的现象。学生连上课时间都无法保证,考试更是穷于应付。更谈不上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保证学习质量的问题了。
(2)要根据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符合各自学科特点的合理的多种多样考核方式,不能又搞成千篇一律的统一考核模式。
只有摒弃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彻底端正对考核目的的认识,才能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以“战后中美关系”课程为例,本课程与现实联系密切,可通过对现实中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分析认识中美关系的实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美关系实质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3)加强过程性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试改革愈来愈受到重视。考试改革必须适应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只有不断研究考试方法和考试手段,完善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学生学风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才能使考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过程性考核在中国高校开始被重视,我校也正积极的实施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意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考核不是为了难住学生,而是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根据不同内容和阶段的教学要求,运用讨论、提问、作业、小测验、小论文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详细记录并分析每个学生在每个活动中的特点与潜能、不足及发展的需要,并根据所获取的这些教学实践效果,积累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并以此过程的效果作为过程性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使教与学的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方式强调的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其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给教师带来更多的挑战,比如会占用更多的时间、提高了工作难度和强度,要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等等方面。因此,高校课程考核模式多元化的实践,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它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思想理念、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等密切相关。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改革考核的形式与内容,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包括制度的保障,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取得实效。
摘要:文章从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情况下,分析了当前选修课程的安排、考核模式的现状,以及在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情况下的矛盾与问题,并试图通过探究合理安排课程,实施过程性考核模式,达到充分发挥考核的功能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目的。
学分制电气专业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学院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中随机抽取正常人体结构、诊断学基础、运动学、康复评定4门课作为本研究的课程对象;以该专业2006级、2007级和2008级全体学生以上4门课每门课综合成绩作为研究对象, 共计3个年级8个班级401名学生的1 604个课程成绩。为保证本项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可比性, 以上4门课均由同一教师讲授、考核, 保证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内容与方式、成绩构成与评定的一致性。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以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后, 学院2007级和2008级康复专业302名学生以上4门课成绩为研究组, 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前的2006级康复专业99名学生以上4门课成绩为对照组。
1.2.2 成绩调查方法
通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成绩管理系统, 对相应年级、班级和课程综合成绩进行调查及数据采集。
1.2.3 学生成绩统计方法
以年级为单位描述学生成绩频数分布状态, 计算成绩分布构成比及平均成绩。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不同年级平均成绩比较用F分析, 计数资料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段学生分布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考试成绩频数及构成比分布 (见图1~4)
通过分析图1~4可以看出, 2006级学生4门课成绩频数及成绩构成比分布呈现正态分布或类似正态分布, 正常人体结构和运动学2门课成绩频数及构成比在2007级和2008级呈现正偏态分布 (高峰偏向小值) , 而诊断学基础和康复评定2门课成绩频数及构成比在2007级和2008级呈现不规则分布。
2.2 不同年级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知, 2006级与2007、2008级康复专业学生除康复评定课外的其他3门专业必修课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表明在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探索阶段, 受思想观念、管理制度、教学资源、配套政策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跨学期考试会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综合考试成绩。2006级与2008级康复专业学生康复评定课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而与2007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007级与2008级学生诊断学基础和康复评定2门课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表明部分课程中学分制跨学期考试的实施可能会让学生学习心态放松、考试观念淡化,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 讨论
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前提, 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计量单位, 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 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融入市场经济, 满足受教育者多样性发展需求,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在职业学校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5]。考试是教学的基本环节, 是检验、评价和调控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也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 知识巩固不牢固, 给后续课程学习造成困难等不良后果, 我们从2007学年全面实施学分制以来试行跨学期考试制度, 即第1~4学期每学期安排2门专业必修课转入下学期开学前的周末进行考试, 这种考试制度试行3年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表现在学生学习时间延长, 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那些学习能力强、视野宽阔, 有学习主动性、计划性和强烈进取心的学生在这种考试制度下脱颖而出。由于我国高校真正实施学分制的时间不长, 跨学期考试率先在我院试行, 还处在探索阶段, 加之思想观念转变的滞后性、管理制度建设的周期性、教学资源的有限性, 以及经验不足、配套政策不到位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值得大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图1~4所示, 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后, 年级专业必修课成绩频数及成绩构成比分布的偏态性、不规则性及总体成绩呈现下降趋势等。而表1也证实了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对2006级、2007级、2008级康复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成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次表明在实施学分制跨学期考试探索阶段, 要想提高专业必修课教学质量, 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仍需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 研究学分制考试制度改革问题, 并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考试目标、形式、内容和管理方式等。
注:*表示2006级与2007、2008级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示2007级与2008级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透过成绩表层现象, 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对专业必修课学习成绩影响的一系列因素, 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进取心差, 跨学期考试易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课程产生惰性心理, 不能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而受多种因素影响, 学生假期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在“重基础、精专业, 多开选修课”学分制实施思想指导下, 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 很多专业必修课授课学时减少, 这样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时,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就受到很大限制[6];考试目的功利化, 生源素质差异性逐年加大, 学生在学习能力与习惯, 学习基础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以上原因, 学分制跨学期考试实施尚需相应配套制度。 (1) 必修课与选修课应按教学要求在各学期科学、均衡设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通专”兼顾。 (2) 要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调控, 使学生从被动式的“要我学”向主动式的“我要学”转化,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进一步强化学分制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防止“60分万岁”现象出现。 (4)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精力投入和责任心, 达到“以学促专”“以考促学”的目的。 (5) 考试必须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个体差异, 并根据不同课程特点, 采取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考核方法, 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总之, 学分制及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考试改革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应本着“积极、务实、稳妥、循序渐进”原则。
摘要:目的 探讨跨学期考试对专业必修课学习效果的影响, 并研究完善对策。方法 通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为学院)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成绩管理系统, 对2006~2008级康复治疗技术 (简称为康复) 专业4门学生专业必修课综合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学分制跨学期考试探索阶段, 康复专业4门必修课成绩频数和构成比出现偏态分布及总体成绩呈现下降趋势。2006级与2007、2008级该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实施学分制的时间并不长, 而跨学期考试在我院处于试行阶段, 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 继续研究在学分制模式下如何完善各种制度。
关键词:学分制,跨学期考试,专业必修课,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军.高职院校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4) :99~102.
[2]王晓江, 翟轰, 赵居礼.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16~20.
[3]刘向红, 赵居礼.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 2009, (6) :22~27.
[4]王永莲.基于个案的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与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0 (23) :73~77.
[5]祁英富.发展职业教育, 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EB/OL].http://www.ahedu.gov.cn/newscentre/showjyjl.jsp?id=MTcxOTU2, 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