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分制(共12篇)
实施学分制 篇1
摘要:推行学分制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实施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立足国内,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 对学分制的一些相关情况作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必修课,选修课
一、美国实施学分制的历史及现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西方各国高校一般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发展追其根源, 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1779年, 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首先把选课制引入了威廉和玛丽学院。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实行课程选修制。1825年, 选课制建议被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 并在新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开始试行。随后, 一些老牌大学, 如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 也开始尝试实施选课制。1851年, 密执安大学的校长塔蓬在大学中开设工科选修课。1869年,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 (Charlcs Eliot) 主张实行选修课。1872年开始, 学分制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在哈佛大学开始施行。1894年, 哈佛大学规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课程就可获得学位。1909年, 洛厄尔继任哈佛大学校长后, 采用限定选修制代替自由选课制。到20世纪初, 选课制与学分制在美国得到普遍推行, 大多数的学校还对学生的选修做了种种限制。
学分制首先在美国产生并得以推广, 是与美国包括市场经济、多元政治、教育地方自治等体制在内的国情分不开的。美国人信奉通才教育思想, 强调发扬个性, 倡导“个人本位”思想。学校不规定固定的学习年限, 教师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课程, 学生随心所欲地加以选择, 毕业后自主择业。
二、我国实行学分制的世纪回眸
五四运动前后, 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日本或欧美引进了学分制, 如张伯芩在天津南开大学实行积点学分制和选科制。然而普遍认为, 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及广东部分高校紧随其后, 也将学级制改为选科制。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特别强调“谋个性之发展”, 规定大学采用“选科制”和“学分制”。此后二十余年,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其中, “根在国外, 权在教会”的教会大学可以说是实行学分制的典型.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10月8日高教秘字第172号通令颁布的《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中规定:“本年度, 文、法、教育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 每周三小时, 一年学完, 共六学分, 二三年级学生除特殊情况外, 暂不修习。”1950年8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中对各课的学分都做了仔细的规定。52年院系调整之后直到1978年, 学分制再次崭露头角, 出现了全国范围内实行学分制的第一次“高潮”。当时, 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因此,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学分制。
我国实行学分制的第二次“高潮”出现于1983年。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学, 由综合性、多科性院校扩大到单科性院校等其它类别的高校。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此后高校中出现了实行学分制的第三次“高潮”。具不完全统计, 到1986年为止, 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达到200余所, 大多数重点院校实行了学分制。90年代以来,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高校中出现了实行学分制的第四次“高潮”。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开始推行学分制。截止到1996年底, 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已实行了学分制。
目前, 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正如火如荼, 方兴未艾。
三、实施学分制的优点及不足
1、学分制具有以下优点
(1) 对教师来说, 可以挂牌上课, 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通过选课, 必然对课程和教师教学进行一番比较和评价, 这就促进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2) 对学生来说, 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3) 为发展新兴的学科和边沿学科创造条件, 科技和生产中的前沿知识更容易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4) 有利于进一步推广高等教育。学分制不存在严格的年级和学习年限, 便于在职人员的学习, 也便于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休学或停学的学生的学习。据麻省理工学院统计 (MIT) , 1983至1986年入学的学生中, 约有90%的学生修读6年才获得学士学位。
(5) 有利于高校中进行文理渗透, 实施素质教育。例如, 北大实行通选课程制, 以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北师大的自然科学选修课也广受欢迎;上海交大开展2学分的音乐艺术教育;西北大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本科学生毕业时, 除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 还应取得不低于10个课外附加学分。加学分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课外附加学分; (2) 思想品德表现与社会工作课外附加学分; (3) 文体活动课外附加学分; (4) 其他方面课外附加学分。
(6) 有利于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例如,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5所高校组成教学共同体;哈佛大学和临近的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之间也采取开放性选课政策。
(7) 有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例如,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获得研究学分的有5门课程, 总共可获得16学分。
(8) 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有的学校将学生的发明、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用学分进行考核和奖励。
2、学分制也有不足之处
(1) 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 学生学习的计划性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质量不容易保证。
(2) 有的学生在选课上可能就易避难, 形成“凑学分”现象, 这样势必降低学习质量, 影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的实现。
(3)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很小, 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 学习过程全靠自觉, 纪律无法保证。针对这种情况, 许多高校都对学生的旷课做出了必要的惩罚规定, 例如清华大学规定, 任课教师可按正式下达的组班名单对学生进行考勤, 查出三次未到, 取消考试资格, 成绩记零分。
(4) 由于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要求, 导致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校间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术水平差别较大。
(5) 由于学生自由度大, 容易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条件、意义及现状分析
探究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决定教育体制采取何种模式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模式。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校实行计划招生、计划分配, 教学上实行岗位性很强的对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要求高等教育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扩大学校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拓宽专业面。同时, 既然学生需要自主择业, 就要给他们更大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力。所有这些, 都要求改变以往较僵硬的教学体系, 转而实施较灵活的学分制。显而易见, 学分制的推行, 从根本上来说, 是教育受制约于经济, 同时又是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一种表现。
当前条件下实施学分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新形势, 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伴随而来的“宽进严出”、“学制灵活”的趋势相吻合。不仅如此, 它还能适应在校大学生不受婚姻状况限制, 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新规定。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推行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诸多因素, 其中良好的学校内部的条件和协调的外部社会条件是实行学分制的基础。内部条件主要指, 针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及其它行政管理都须适应新形势。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需要有较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既需要专职工作人员具有对学分制的深刻认识和研究, 又需要他们精于管理, 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 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物变得井然有序。
学分制和选课制相伴而生, 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 选课制为学分制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有学分制的叫法, 而在教学组织中不实施选课制, 那么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保证选修课的应有数量和质量, 是学分制的精髓。与美国学分制的产生过程相比, 我国高校走的是与学分制的自然产生过程完全相反的道路, 即先引进学分制, 后发展选课制;先有形式, 后有内容。在美国, 选课制先于学分制出现, 学分制是选课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我国推行学分制所走过的道路, 其实也是许多向美国学习的其它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许多高校实际上根本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这就使得学分制改革看似轰轰烈烈, 实则成效不大。选修课发展不充分不成熟, 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是否实行学分制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高校的类型、性质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据研究,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最现实的背景有:高校之间竞争激烈, 为吸引生源, 大学必须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要求;美国的职业流动性大, 学生选修, 有利于专业课程的转换进而有利于就业;美国学生要靠自立挣钱交学费, 往往半工半读, 工读交替;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差, 中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进入大学后难以编班上课, 只好实行学分制。
其实, 教学制度的选择, 要依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目标、性质、任务和实际条件而定, 如医科专业的对应性强, 专业转移的跨度小, 故学生选课通常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就实践来看, 实行学分制或学年制并非是决定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哈佛大学取消学分制后, 教育质量并未因此而下降。从我国高校的性质看, 有的属于多科性的综合性大学或研究性大学, 有的是单科性的学院或专科学校;前者学科门类多, 有组织跨学科教学的条件, 可以培养宽厚型、复合型的人才;后者学科相对比较单一, 适合于培养专业技术或动手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有的高校科研力量雄厚, 形成了教学、科研“两个中心”, 有的学校则以教学为主, 科研全无或比较少。从办学条件看, 各校之间存在着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设施条件、教学经费充裕程度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实践表明, 那些学科比较齐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生源质量好、学习潜力较大、设施条件 (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教室校园场地等) 较好、教学经费比较充裕、管理水平较高的院校, 更适合于采用学分制管理教学。有专家认为, 学分制虽比学年制在教育管理上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更多的优越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都要“齐步走”。一般地讲, 有两类学校不宜实行学分制:一类是军事院校;二类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 行业针对性强的高校。
也有人认为, 在我国现时条件下, 通过改革过死的学籍管理制度, 实施灵活的学年制同样可以达到实施学分制的目的, 实行学年制也照样可以通过开设优质优量选修科目而达到培养“通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思亮.课程决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
[3]杨汉清, 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7.
实施学分制 篇2
本文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辽宁何氏医学院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同类院校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辽宁何氏医学院;学分制;效果;问卷调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学分制管理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给传统教学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此被广泛认同并迅速推行。
辽宁何氏医学院自起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迄今已两年多。
为深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辽宁何氏医学院于初以学生为对象,针对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展开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思考 篇3
学分制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开放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多样化的教育规格和较为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注重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挥,按照培养目标和专业化方向,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是一种目标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一、 实施学分制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学年制,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计划过死,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狭窄。而中等职教是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的学年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和学年制相比较,学分制展示了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在学年制的条件下,统一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标准和学习规格,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统一,忽视了学生个性层次的差异;学分制可以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年龄、经历、文化基础和就业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与课程安排,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2.有利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学年制的条件下,学生必须服从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分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着独特的选“科”特征。学生入学后,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修专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辅修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每学期修课数量等,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
3.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学年制条件下,教学计划中各课程的安排平分秋色,教学标准单一,容易脱离客观实际;学分制充分考虑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可以有不同的学习进度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标准,有效地融合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为一体,合理确定最佳培养目标,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4.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学年制的条件下,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每年重复着单调的教学,缺少竞争和压力;在学分制的条件下,由于大量开设选修课,促进了课程的急剧增加和课程范围种类的扩大,这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通过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等制度的建立,完善了教学竞争机制,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 有利于建立灵活的教学机制。在学年制的条件下,教学机制采取单一的形式,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要求,一次性完成学业;学分制使学生在学习的时空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分阶段、分档次、采取多种形式完成学业,使学校教学管理可以适应就业、上岗、转岗的不同需要。
二、 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实施
1. 明确思想,统一认识。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分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树立一切为学生的观念,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课程为中心,以书本为依据的传统的职业教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素质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个体发展为核心,以专业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技能为主线,以目标管理为手段的教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各级教育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教学适应性。
2.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修定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是实施学分制的基础,构建课程体系是实行学分制的核心。在“宽基础”、“活模块”基础上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可采用三级分类法,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必修课包含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课,主要目标是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限选课以拓宽、深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行模块化,以利于学生选修。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或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为目的而设置。课程规模要小,课程内容与要求实行模块化。这样职业学校的学生修读课程方式就是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类课程要有合理的比例,大体上必修课的学分约占65%,限选课约占25%,任选课占10%。
⑵建立选课制度。依据新的课程体系的实际需要,教务处要及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公布选修课程。明确选修课的目录、课程内容简介、课程学分、任课教师介绍、学生选课的程序、选课的原则、补选的办法等
⑶实施导师制度。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年龄较小,自我定位、自我决策能力较差,因此,建立导师制就更加重要。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导师一般指导30~50名学生,主要负责选课、选专业及心理咨询等,导师的指导能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保证作用。但介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安排专门的导师是很不现实的,因此,这就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一方面和学生接触较多,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⑷完善考试制度。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向创造型和开拓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统一的必修课考试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这样既促进了各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保证了公正、公平的原则。同时还要改革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实践能力强的课程,可以采用口试、社会调查、现场制作或操作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核。
⑸ 严格教学组织管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排列、教师授课、学生选课、教师安排等。选修课的编排形式打破了原来的班级界限,重新组合新班上课,这给管理带来很大问题。因此在教学管理安排中要注意处理好必修课、原来班级(自然班)与上课班级(教学班)的关系、班主任与授课教师的关系;还要解决好学生跨专业、班级选课、教师挂牌上课、学生上课考勤、选修、免修、辅修、改修、重修、考试等问题。
3.进行校内外各项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学分制的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实施学分制的特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配套完善。如目前的招生就业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等。另外实施学分制也必然引起学生学籍管理等的一系列的变化,也会涉及到学校管理制度等的一系列改革,因此,各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学籍管理规定,改善办学条件,推行教师聘任制,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要实现教育部门和学校两极相互衔接的行政管理,使学校推行和区域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其生命活力。实施学分制,可使该地区的校际之间的学分更易于沟通、衔接和互认。因此,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还应建立普教、职教、成教之间,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之间的学分互认机制。
三、 实施学分制应注意的问题
1.学分制的试行应分步进行,不可急于求成。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对所选择的专业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二是正处在青春成长期,自控能力比较差;三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从一入学就实施学分制,由于他们没有像大学生那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逃课现象就会时有发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学分制应分步走:低年级采取学年学分制,经过一到两年的过渡后再转入完全学分制。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使学生逐步进入自主管理的学习状态。这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降低理论课考试的难度,加强技能课的考核。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基础知识比较差。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客观的实际情况。在理论课的考核过程中,尽量降低难度。而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就应该加强技能课考核的力度。而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学校要适当加大技能考核学分的权重,促使学生重视实践课,掌握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加就业的机会。
3.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实施学分制,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变终身上一门课为胜任多门课程的教学,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要增强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努力适应学分制的需要。
实施学分制下的选课管理 篇4
关键词:选课管理,学分制,教学质量,培养目标
学分制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陈旧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重能力、高素质、强适应性, 具有创新精神”专门人才的具体措施。实现学生基础扎实, 技术素质、逻辑素质、分析问题能力、创新素质, 综合素质培养的目地。
实施学分制选课其运行管理中的特点, 不论是欠学分或是得学分的计算, 统计数据及观察点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则要求管理的信息快捷、准确, 并能为学校和学院 (系) 教务管理、教师、学生, 提供动态变化与异动调整信息, 确保教学正常运行。我校的选课选教已实行了多年, 根据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体会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交流, 学院的建议及数据统计、分析。我们深深感到建立一个完善的选课选教平台, 实现动态管理, 质量监控, 时时信息处理, 闭环的时时信息反馈控制管理体系。就需要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开展质量活动。不仅确保实现质量要求, 而且必须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加以证实。质量保证的精髓是证实性、预防性、系统性、反应能力, 一个好的质量保证体系, 应能对影响满足质量要求的问题迅速作出反应, 并以强有力的领导和充分的投入确保能得到有效的纠正和预防。必需设计制定监控体系, 相关的制度, 科学合理的运行与管理网络平台, 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正常运行。
选课选教平台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 使传统的教务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确立了开放的管理服务模式。而网络的一大特点正是满足资源的共享, 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教师都可以通过Internet以不同的身份登录系统, 实现了对应权限的信息查询及修改, 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数据层层传达及存储的模式。利用选课选教平台, 管理人员与师生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 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实效性,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换与互动。这样, 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也为历史数据的查询及使用提供了便捷。为学生、教师、学校相关工作, 提供准确、可靠、方便、快捷教学信息服务。强化工作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一、选课课程设置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生基础扎实, 技术素质、逻辑素质、分析问题能力、创新素质, 综合素质培养目地。培养具有“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特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不断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1. 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 夯实本科基础知识的功底。强化专业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和整合课程。
2. 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综合得到全面发展, 充分体现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
3. 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 形成科学基础、文化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有机的结合公共基础教育。根据学科大类构建专业基础平台, 拓宽专业方向。
4.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整合优化知识和课程结构。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 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体系。
5. 以学生为主体, 适当减少课内学习总学时,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空间。增加、强化课外第二课堂, 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思维。
6.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在大学本科培养的同时, 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7.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合理、有效地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 使之达到培养的目的。例如:工程训练、电子实习等;通过多层次、不同的结合、多环节与渠道的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使实践教学“全程贯穿、分层实现”, 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和社会实践。
8. 鼓励教师开设新的公共选修课, 尤其是理、工类的公选课。设定合理的每门公选课最低开课次数, 达不到规定次数取消或不予开设该课程, 加强对公选课的质量监督。
9. 建立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创新教育等。根据培养目标, 合理的确定课程性质, 每们课程的所对应不同专业学分数的百分比。例如我校修订的08版, 教学计划分配表 (见表1) :
二、选课原则与程序
实施选课, 旨在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实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 激励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进一步推进我校学分制教学改革。学生根据专业培养计划、个人学习能力、时间和兴趣, 在学校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进行网上选课。
1. 选课原则
学生应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选课的重要依据, 学生应在学院和老师的指导下,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安排修读课程, 以取得规定学分, 达到毕业要求。
学生可以提前修读, 也可以滞后修读, 但滞后修读会使学生延迟毕业。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能力, 听取学院和指导老师意见后, 决定每学期选修的课程。一般应按本科四年学习进程安排。确有特殊需要, 可以少选或跨年级多选, 但原则上每学期选修的学分最低不能少于学校学籍管理所规定的学分, 最高不超过学校学籍管理所规定的学分。学生选课首先要保证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 应先选必修课程。选择修读课程的授课教师时, 必须在规定的优选类别内进行选择, 以避免课程教学时间的冲突。有不同学分数的同名课程, 在开课单位相同, 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时, 学生可选修比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分数高的课程, 在此情况下可进行学分替代。对于需要连续在多学期开设才能完成的课程, 应连续选取课程学习。
2. 选课程序
校园网和书面方式预告下一学期的课程表, 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有关选课管理规定。对于初修课程, 网上选课原则划分为预选、正选与补和退选三个阶段。分别用于选定课程与相应任课教师, 选定相应上课的教学班级, 补、退选部分课程。
例如:我校选课实行五轮选课方法:
(1) 第一轮为正选: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参照“※※学年第※学期课程预告”所公布的课程信息 (包括上课时间、地点和教师) 在学院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上机提交下学期修读课程的选课申请。
(1) 去除非优选类别的错误选择, 确保上课时间安排上的不冲突。
(2) 按照机会均等的思想, 运用随机抽取申请的方法消除某一课程选课人数大于课程容量的冲突, 实现每一成功的选课都是申请者满意的选择。
(2) 第二轮为补选:在第一轮选课数据处理完成后, 学生应上网查看选课结果, 对于第一轮未选中的课程, 学生可根据选课系统中课程预告的容量余额, 在第二轮选课规定的时间内再次上机提交选课申请, 但应注意避免与选中课程上课时间的冲突。
(1) 去除非优选类别的错误选择, 确保上课时间安排上的不冲突。
(2) 运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平衡同名课程之间某一教学班选课人数大于课程容量的冲突, 确保每一申请者都能选中要上的课。
(3) 第三轮重修选课:需要跨年级重修或前修的选课申请仅在本轮次才能有效提交, 选课系统不再作非优选类别的数据剔除。请同学们注意自行避让课程之间上课时间的冲突。
(4) 第四轮个人调整选课:学生可以进行增选、改选、退选课程。此轮选课数据是动态实时的, 改选时要防止退选后无课可选的情况发生。
同学们第一轮、第二轮上机选课提交的仅仅是选课申请, 选中与否还要根据是否符合选课规定和课程容量而定, 请同学们提交申请后注意及时登录教务网站查询选课结果以及选课的最新动态。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插空选课, 空满截止。先选先进, 选中即定。教务处将以此四轮选课确定的数据向开课教师提供教学班学生名单。此后, 学校将截止选课工作。选课完毕后, 经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 由选课系统生成任课教师、新生等系列课表。一年级新生课表考虑新生第一次选课, 不熟悉选课情况由学校统一制作发放课表, 其他学生课表可通过校园网查询个人课表。
三、实施选课管理
在依据学校的教学计划, 设置了所有的选课课程, 制定了选课的原则与程序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校园网络的选课平台。选课的核心就是如何实施执行选课计划, 如何展开选课的管理,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能够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确保教学的质量。
1. 健全选课管理制度
要根据选课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制定规范、严密, 并且适应信息系统的选课管理规章制度。教务管理各级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并执行其规章制度, 不应因某些特殊或不正当的原因进行系统的非正常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2. 加强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采用登录地址受限, 所以在系统开发和使用阶段都应规范化系统各级用户的权限管理、密码设置, 并不断地完善系统, 防范可能存在的漏洞。有规律地备份系统数据, 以备意外情况下的系统恢复, 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3. 完善系统服务功能
部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由于不熟悉选课系统及网上操作, 不能充分利用系统查询相关的选课信息。为了使广大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更好地使用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一方面, 我们可以加强新生普及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 可在系统登录界面上添加一些用户指南或系统功能及操作的文字说明材料。
4. 完善硬件配套设施
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提高办公效率的重要保证。高校日常教务管理工作需要处理大量的排课、选课以及网络数据库上的数据。在选课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的同时, 系统软件本身的数据存储会成倍增加, 这就要求拥有使用性能与处理速度更为出色的微机设备。高校应该加强资金投入, 全面更新教学管理设施, 以提高管理效率。
5. 重视管理队伍建设
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在操作系统过程中, 不应仅仅局限于对选课管理系统的操作, 为了使从系统中复制出的数据为己所需, 还需要熟悉文字处理、数据报表、数据库等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信息技术在选课管理中的使用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吃苦耐劳、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又要时刻关注现代管理工具的发展情况。客观的工作要求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一支既懂教学管理, 又精通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队伍长期、稳定地奋斗在教学管理第一线, 将是高校各级领导应该重视的问题。
6. 其他
(1) 选课前学生应认真学习、了解相关的专业课程计划, 严格遵守选课规定。上机前确定好所选课程, 以提高选课准确率, 节约上机提交的时间。
(2) 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安排好一学期内选修课程和选修的学分。
(3) 每学期每位同学至多可以选修学校规定的门数公共选修课, 选课时应根据课程预告的授课时间, 合理地选择课程, 自行避免上课时间冲突。为了确保每位同学至少可以选中一门公共选修课, 对于已经选中两门公共选修课的同学, 选课系统将不再允许选第。
(4) 选课结束后, 应按课表上安排的课程、上课时间、教室与教师听课, 服从教师的管理, 不得随意更换课程、擅自跨班听课。各任课教师应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确保选课结果得到执行, 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5) 为维护学分制条件下正常的课堂教学、考试秩序以及减少考试后对授课、阅卷教师的干扰, 对于未经选课参加听课不予鼓励, 对于未经选课参加考核的成绩无法提交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也不予登记。
(6) 选课期间各学院应做好学生选课培训与指导工作, 学生应及时向学院咨询有关事宜, 注意登录教务网站获得最新的选课动态和信息。
2011年培训学分制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焦煤公司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全员“过关”培训为主线,以滚动递进螺旋式提升全员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行“学分制”培训管理,突出培训工作重点,找准培训工作的落脚点,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由以理论培训为主向实操技能为主的转变,为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训原则
坚持学用结合、力求实效原则,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按需选学、有的放矢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三、培训对象
全体员工
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按培训内容分为职业素养、岗位业务知识及岗位技能、取证、最佳实践类等四类。
(一)职业素养类培训课程:
全体员工素养类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公共课
程;管理人员素养类培训课程主要有领导艺术、执行力、沟通力、团
队建设等;技术人员、操作员工和其他工作人员素养类课程主要有感
恩教育、责任意识、态度、人际交往等。
(二)岗位业务知识及技能类培训课程:
岗位业务知识及技能课程指为满足在岗员工岗位需求进行的基
本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以及岗位相关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的课程。
1.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本专业涉
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技术人员培训课程主要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推广等。
3.操作员工培训课程有本岗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标准、规程、危险源辨识和处置能力以及现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4.其他工作人员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服务技能等。
(三)取证类培训课程:
取证类培训课程是为满足员工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必须参
加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而设置的培训课程。取证培训包括安全管
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师资格、学历、员工技术等级鉴定、特种作业
人员上岗资格等。
(四)最佳实践类培训课程:
最佳实践类培训课程是通过典型案例,总结推广企业内部科技发
展成果和管理经验,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一种最佳实践类课程,不同
专业人员设不同的案例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创新、岗位成才等案例。
五、培训学时、学分的确定
(一)根据员工岗位(职务)不同,每人每年必须接受不低于
30-80学时的培训。具体标准见《员工最低学时标准》。
(二)员工学时折算公式:1学分=10学时,1课时=1学时,不同形式的培训,学时设置不同。具体学分计算见附表2。
(三)员工获得学分的途径主要有参加自主学习考试、各类培训
班、讲座、报告、学术交流、远程教育、科内集中学习、非脱产学历
教育和参加各类涉及培训方面的竞赛活动等,员工外出培训按照结业
证书核定学分,员工也可凭发表论文、写学习心得体会等获得一定学
分。
(四)各类证明学分的材料经培训中心认定、审核后,进行学分
登记。
1.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学员培训学分证明材料主要包括培训实
施计划、绩效评估报告、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成绩等。由基层单位
和相关科室提供,培训中心统一管理。
2.凡以个人名义参加的各类培训班,由培训中心进行折算学时,提交培训中心主任审核签字确认;证明材料由员工个人提供,证明材
料除个人培训笔记外,其它材料(或复印件)均由培训中心保管。
3.员工参加各类学历、进修或职业资格培训(含技师培训),凭
主办部门颁发的证书或成绩单,经培训中心核实,按课程折算学分,进行登记。
4.签订师带徝徒合同者,按签订的师徒合同标准进行考核,合格
者师徒各计相应的学分。
(五)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由培训中心根据
获奖类别进行审核、折算,提交培训中心主任审核签字确认,同类奖
项若一学年多次获奖,可累计得分。
六、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分制培训工作由煤炭管
理科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班组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是
各班组长、技术人员要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带头参培参学。
(二)员工要按照个人学习计划,除按时参加公司或本单位组织的培训外,根据个人工作实际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按时完成规定学时或学分。
(三)加强督查,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建立健全学习管理制度,严格督查考核评比工作。对因故未按规定完成学习培训或未达到学习
培训学时学分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员工最低学时标准
对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探讨 篇6
学分制五年制高职弹性学制选课制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颁發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确定了一定数量的职业学校开始学分制试点工作。2004年8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学分制逐步在职业学校全面推开。2005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为落实意见要求,颁发《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推行学分制是尊重学习者个性与差异、保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市场和企业多样化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思想的制度保证。可见,学分制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一大趋势。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目的就是要实行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制度,也是要有利于五年制高职后教育,为学生进行终身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文在分析五年制高职现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五年制高职教学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构想。
二、现行的五年制高职学分制教育中的问题
所谓学分制,一般认为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量化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实现学分制教学管理,应适合其教育的特点。五年制高职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将中职和高职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学习期内,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
当前,学分制在五年制高职业已推广,但还不能在教育中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保障自主学习、激发学习潜能、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特点,具体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为学分制而实行学分制,将学分制简单化、盲目化
一些学校在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时带有盲目性,将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行政命令盲目执行,不认真分析了解实行学分制的真实意图、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认真调查论证实行学分制的利弊,不认真讨论研究实现学分制的有效措施,对实行学分制既没有学习上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实际准备,只是按以往的课程体系安排简单定出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各专业的总学分便开始实行学分制了。以形而上学的态度把学分制理想化和简单化,以为实行学分制中的选课制就能就能使学年制教学管理中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此学分制,课程还是原来的课程,换汤不换药,一切照旧。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被摈弃,却没有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取而代之,形成了教学管理上的“制度真空”,在真空中运行的学分制,其结果可想而知。
2.学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弹性
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和精髓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课程)、学习方式、学习进程等,而这种可选择性,就是学分制的弹性。学生的可选择性越大,学分制的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学分制下学生毕业的标准为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总学分即可毕业。而实际的情况是,弹性学制在理论上比较科学,但目前在一些高职学校实际操作还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学制缺乏应有的弹性,少数能够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不能提早领取毕业证书,因为国家在毕业证发放工作中的某些规定还未与学分制接轨;不能及时毕业的学生,因住宿、学校教育成本以及学籍管理等原因不能继续留在学校,若不能组织起来进行规范的管理,要修满剩余的学分仍然存在困难,毕业显得遥遥无期。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学分制快出人才的长处没有发挥出来。
另外,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越小,课程体系的弹性就越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实施的学年学分制,是在以必修课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当增设选修课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总体上说,课程体系的弹性普遍很小,主要表现在必修课所占比例过高,一般达70%~90%;选修课中限选课设置不尽科学,且选择余地不大;任选课的比例普遍也较小(一般在5%~10%左右)。选修课数量的限制影响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与学分制在管理上具有灵活性,因材施教、符合适合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律不相符。
3.选修课的开发及师资难以满足需要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即学校制定弹性课程,“选”是形式,“课”是核心。从学生角度看,就是由他们自主灵活选课。从学校的角度就是在制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研究课程结构,也要考虑课程的功能,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将课程划分不同的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灵活选择,因此,必须构建面向职业群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层次化和模块化,而当前选修课程的开发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从教师需求的角度看,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既可以是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等,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经验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所具有的教学经验也相差较大。可想而知,要开设相当数量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对学校师资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4.选课缺乏科学指导
实行具有多规格培养模式的学分制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及各类人才的培养,但如果不对学生选课及时引导,会导致部分学生盲目选课。由于对课程、专业、教师了解不够,又没有注意阅读和咨询学校有关学分制的介绍和规定,再加上对专业课程的先修后继关系不清楚,部分学生对课程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出现选择专业性强、难度较大课程的学生偏少,而选择容易通过考试的课程的学生偏多的情况:上课听不懂,或者不顾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趋易避难,避重就轻,或者是选取管理不严的教师授课,把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势必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将违背学分制给学生学习上以自主权的初衷。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在实施学分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在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构想
学分制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知识更新,实行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现有的高职课程实施全面改革。一是对现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体现综合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要求;二是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允许学生部分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由此看来,改革课程体系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学分制以选课为特点,而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接轨,这就促进了教师努力开出更多更好的各种选修课,特别是要把新技术、新知识、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學内容。至于开课的内容和质量,也会像市场经济中的产品一样优胜劣汰。
1.进行可选性课程的开发
课程设置的质量与数量是实施选课制的基础。尤其是选修课程的设置,更是能体现学分制实施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课程设置要既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实现知识的广博性,即专与博、质与量的统一。这种矛盾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就是如何分配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问题。为此,要大力开发选修课程,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要根据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在专业群课程中设置多个专门化方向,开发专门化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限选课程;跟踪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丰富多彩的任选课程。减少必修课比例,扩大任选课的比例,
建议五年制高职学分制中的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个部分组成的:必修课是学生的主修领域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类课程,掌握本专业领域较为系统的基本知识,达到一定深度的知识层次和专业化程度;限选课程可采用模块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企业岗位需求、学生能力的高低,在专业群主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比如,《数控技术》专业,必修课程可以设置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床数控常识》等,在限选课设置上可选择数控加工模块、数控工艺模块、CAD/CAM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数控机床维修模块等分别设置一些基础和核心课程。任选课程的开设,可以设置一些人文类、体育类、专业类、实践类等,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结合专业前沿知识,引导学生未来研究方向,或可引导和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跨学校选修课程和参加社会培训与认证考试,积极探索开展网络教育和在线教育等。
2.在具体课程的开发中实施分层教学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多元智能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多元智能的核心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都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智能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尊重学生的智能特征并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智能。多元智能教学给予学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学习风格路径的权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在五年制高职学分制下的课程开发中实施分层教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甚至形成走班的选修制。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兴趣导向、能力目标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再加上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在五年制高职中有许多专业课,有些理论性强,相对深奥,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体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例如可以将课程知识划分成若干模块,教师在透彻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那些更有兴趣,专业能力、动手能力更强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在课堂上可以分组执行计划,形成“分层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任课教师要通过细致地调查和观察,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知识水平及社会环境背景,将学生分成小组形成多个学习群体,每个小组完成不同模块的学习任务,就像“量体裁衣”,完成课程开发。
3.建立体现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育中建立起体现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多元智能理论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也能更有效地实行学分制管理。
配合学分制实行的管理机制,对学生的五年学习生涯进行有效的指导,分别在学生入学以及三年级两个相对具有突出特点的阶段进行集中的大型咨询与指导,结合他们的职业生涯取向进行规划。一年级刚入学时重点是专业取向与分层,新生通过咨询和导师的指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进行学习,三年级后进入职业与技能取向的分层,一部分学生准备就业,一部分学生可能将进入高职或者转本衔接班学习,与此同时,根据他们的兴趣与特长,还可以进入到有专门教师指导和授课的企业冠名工作室、软件操作提高班或者是各种职业技能提高班进行相应技能提高的学习。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在学分制下,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和课程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个性特长自主选课的改革,完成他们对于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等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
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依据也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道理,而在具体实施时所依赖的,依然是学分制这种灵活和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4.实现学分制实施的有效管理机制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实行选课制,贯彻因材施教。开出足够质量和数量的选修课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为此要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跨专业跨学校选课,互认学分,以及组织、引导学生选课。
②实行导师制,建立咨询制度,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由于许多开设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先学过一些先期的基础课程后方可注册选修,所以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选择。学生选课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及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选课提供有效指导。
③实行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包括弹性学制、学分绩点制及辅修制等。
④实行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学业质量合理评价,這是因为与学分制密切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
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校系分级管理,形成有效的学分制实施保障机制。
四、结束语
学分制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高职院校要完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摈弃过去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不务实、不踏实、不真实的弊端,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思想的学分制在五年制高职的教学管理中运行起来,将对积极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起到巨大的作用和成果。
参考文献:
[1]丁佩芬.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66-67.
[2]束剑华,戴洪生,杨祖衡等.试论高职学分制的弹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4):15-17.
[3]刘海峰,梁舸江.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及普高衔接和沟通[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49-50.
[4]张庆亮,王建刚.学分制的制度优势与实施保障条件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6,8(2):103-106.
关于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 篇7
弹性学制首先从制度上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含中断学习时间) , 本科生累计不得超过八年 (五年制本科为九年) 。凡在规定学制年限内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数者, 可允许其延长学习年限。其次是教学计划的制定, 保证弹性学制的实施。教学计划的设计与修订是学分制改革的制度基础和规则保障。教学计划分别在2001年、2003年、2006年做了三次大的调整。2001年推行学分制改革, 以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 进一步强化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 重新拟订本科教学计划, 提出从2001级新生起全面推行学分制。2003年调整、修订教学计划, 试行让优秀学生选择专业,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改革。2005年学校进行 “2+X”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课程设置体系按照“2平台+X”模式, 对教学计划进行了第三次修订。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 选择适合的专业, 充分体现了学分制的优越性。这样从教学模式上满足了学分制管理的要求, 从教学安排上实现了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和弹性学制, 从人才培养角度实现个性化教学。再次, 开设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课程为学生开辟了多样化的学习渠道。这三次调整都从学分设定、课程设置、进度安排等方面, 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选课、自主规划学业期限创造了条件。
二、 选课制
1.大力加强课程建设, 保障选课制顺利施行。
课程建设是实施选课制度的基础, 只有开出足够数量的优质课程, 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选课的平台。目前, 学校已开课程3000多门, 校级精品课程84门。建立了校、院两级实验教学平台, 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99.86%。
2.选课制起码要有足够的课程门数, 更要有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为选课制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 学校积极实施 “师表工程”的发展战略, 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学科梯队建设为中心, 以提高教师层次、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 实施“内扶外引”, 积极引进和培养“双高”人才。目前, 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5%,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5%, 教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60%。
3.使用清华教务管理系统, 为选课制提供技术保障。
2001年学校使用清华教务管理系统, 2006年对清华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 并以校园网络为平台, 实现了网上排课、选课、成绩录入、教学质量评价、成绩查询等一系列教务信息传输与处理。建起了“扬州大学教育在线”网络平台, 目前, 已审批在建网上教学课程达到287门, 网络教学资源不断丰富, 网上教与学两者互动不断, 促进了校园网络系统和教务系统的良好运行, 为选课制的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 导师制
随着学分制的推进, 选课制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 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选课, 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加强了学生与专业教师的联系与沟通, 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又便于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积极参加社会和科技创新活动, 引导优秀学生提前进入导师科研室。导师的聘任、考核都有严格规定, 明确导师的职责。导师制的实施, 使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的比例不断提高。
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巨大挑战。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思想不明确, 措施不到位, 管理和控制不当, 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学生在选课上可能会避难就易, 避重就轻, 出现凑学分的功利主义行为, 学习的自主性不明确;二是教学辅助设备等条件还不能满足学分制的要求;三是少数教师授课能力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分制的实施;四是学生管理的难度增加。
四、重视和完善实施字分虽出现的问题, 找出对策。
(一) 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 强化对学分制的认识。
推行学分制首先要肯定学分制的优势和先进性。从学分制自由、平等、竞争的合理内核出发, 树立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建立起鼓励个人创新、拔尖的教育新理念。学分制对于勤奋、自觉的学生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对于懒惰的、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对后一类学生在选课中避难就易、避重就轻、出现凑学分的功利主义行为, 首先要明确学分制的指导思想。传统的学年制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管理中则强调对学生的制度和规范。学分制的教育理念是强调人的个性的自我形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活动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各种各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安排个人的修业计划, 因此, 要正确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学生要明确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实行导师制时, 要选聘有高度责任意识的导师, 加强导师的指导, 完整、准确地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发展动态及社会需求情况, 弄清各选修课之间先修后修的关系,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和发展计划,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 加大投资力度, 改善师资和教学的辅助条件。
学分制要求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开设多样化的课程需要有充裕的教室和完备的实验条件做基础。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因此为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体现学分制的优势, 就要加大投资力度。在硬件方面要逐年加大投入, 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 改善多媒体设备, 增加实验室的设备台套数。在软件方面充实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通过“内扶外引”,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学科梯队建设, 为实施学分制提供必需的人力和物力支撑。
(三)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
前面讲了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学校培养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 但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 也就是教师在最大能力范围内把知识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学分制的优势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势必违背了学分制的要求, 随着网络资源的被利用, 大多数教师都喜欢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以其题材丰富形象, 拓新学习方式, 优化课程教学效果而受到教师喜爱。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应根据课程的性质, 不能过分追求教学密度, 不能使其变为时髦包装。学校要求各学院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岗位练兵, 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另外学校制定督导、领导、同行听课制度, 定期进行教学检查, 如通过期中教学检查举行各种座谈会、学生网上评教等活动, 这样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反馈, 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以不断提高。
(四) 以大学生生活园区、社团与校园文化、行政班级与学习班级为阵地,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载体。
实行学分制后, 原有的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地位和作用显著下降, 以班集体为组织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弱化, 导致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因此,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转变观念, 主动适应体制的变化, 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思路:一是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 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交流由过去的班级、教室向生活园区转移的事实, 尝试把党团组织建到学生公寓和宿舍去, 使大学生生活园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最具影响力的新阵地;二是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中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目的;三是实行行政班级与教学班级分离并存, 行政班级是大学的基本组织, 学生的主要活动阵地, 学习班级是指仅仅只有学习活动在其中进行的一个集体, 实行两者分离并存, 一方面便于学生管理和教育, 同时又不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 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场革命, 它必然带来高等教育教学形式、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革, 发挥学分制的优势, 更好地培养人才。学分制固然有许多优点和长处, 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学分制模式, 因此, 进行学分制管理研究, 应根据自身条件探索适合自己的学分制, 不可照搬他人。
摘要:关于实行学分制在其核心部分即弹性学制、选课制及导师制等方面的实践, 以及结合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完善学分制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学分制,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
参考文献
[1]程瑞芳, 祃海霞.“四体系保障”学分制管理运行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7) .
[2]席鸿建, 林小峰.广西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 2004 (6) .
实施学分制 篇8
一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实施的条件
1外部有利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施弹性的学习制度, 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 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在这种形势下, 各高校纷纷出台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管理方法、细则, 并在实践中总结很多宝贵经验, 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可以在短期内充分借鉴并制定出符合自己院校所需的完全学分制的一系管理制度和细则, 让完全学分制这一管理制度能得以实施。
2内部适合的条件
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开设出大量优质的课程供学生选读是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先决条件。如果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选择要求, 学生失去了选择的空间, 那么完全学分制就无从谈起。 (2) 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与实施者, 必须要提高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在量上保证一定的师生比, 同时要在质上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3) 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然要求学校提供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比较充足的教学设施, 学校硬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分制的实施。以教室为例, 据已全面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统计, 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室需求量是学年制的1.6倍。[2] (4) 实施完全学分制后, 学生学习时间、教师授课时间、学习方式、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选课、编班、课表安排、成绩管理、学籍处理等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带来较学年制大得多的随机性, 增大了教学管理工作量, 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必须具备一支结构合理并且相对稳定的具有较高工作水平、管理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高职院校完全学分制实施的策略
1完善选课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离开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可供学生选择修读的课程, 学分制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选课制:首先, 要丰富课程资源, 提高课程的可选范围。完全学分制灵活、选择的特性要求课程形式多样、富有变化。要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宽基础、活模块”, 注意课程的整合, 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要及时对课程进行评价, 淘汰选修率低、不受学生欢迎、内容贫乏的课程。其次, 针对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存在随意、盲从、避重就轻的现象, 教务部门应成立选课指导中心, 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并进行答疑。另外, 出台一本完善的《学生选课指南》,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和兴趣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先试听一段时间 (一般控制在二周内) , 以期达到教与学协调一致。最后, 专门指定几个网络实验室为选修室, 并对各个年级的选课时间、补充时间与确认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
2实行导师制
导师制是成功实施完全学分制的重要一环。完全学分制为学生独立地安排学习、选择课程和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 完全学分制下的班级是比较松散的组织,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及知识结构缺乏了解, 往往会随大流, 追求短期效益, 因而有较大盲目性。为防止学生盲目选课造成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 我们认为学分制的实施必须要建立导师制。每班配备1~2名导师, 导师由各系部负责管理。导师的职责就是在教务部门的选课指导中心和系选课指导委员会的配合下, 对学生的选课进行指导和咨询, 具体地研究、涉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 以避免学生知识结构及技术结构的不合理, 避免学生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式的选课。
3加大教学质量监控, 实行淘汰制
在完全学分制下, 应避免学生选课是为赚学分, 什么课程老师“好说话”, 打分随意, 平时老师对学生学业抓不紧, 有无到课都没有管理, 到时都能过, 学生就选什么课。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充分发挥院校教学委员会的教学监管作用,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所授课程进行监督,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时时评估;为了防止作弊, 要实行教考分离 (可参考高等自学考试的考试制度) , 交叉评卷, 流水作业。对于不能胜任的老师, 应严格实行淘汰制;取消补考, 对于首次拿不到学分的, 一律交费重修。
4组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师资队伍
学分制的实施, 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队伍建设将面临着多重知识结构的调整、更新和反复培训的任务, 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多样化方式, 区别不同层次,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为完全学分制的全面实施提供保障。
5实施学分替换、学分预警机制
(1) 实行学分替换。如学生取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参加省部或国家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等获得荣誉证书, 参加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优良成绩等均可奖励学分。这些奖励学分可以替代某些理论课程的等值学分, 专业主修模块中的部分理论课程学分也可以用技能学分予以替换。 (2) 实行学分预警制度。即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所修课程学分超过了该时间段规定的最高学分或者达不到该时间段规定的最低要求时, 学校将给予提醒或警告。[3]
6学校各部门通力配合, 调动全校职工的积极性
实行完全学分制这个新管理制度的实施决不是教学管理部门独立完成就能达到的, 需要全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 才能得以实施的。学分制后, 鼓励老师多开课, 开好课, 排课不是传统的一天6~7节课就能完成, 一天至少安排十几节课, 白天、晚上都在上课, 这就涉及到图书馆、实验实训室、机房、教室等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都要使用, 这些部门的管理人员, 就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服务方式。这种新的工作体制也要求在分配制度上体现出自由灵活、多劳多得原则。在老师的工作量以课时计算, 超工作量的进行重奖,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对于所涉及的管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时间、工作质量挂钩, 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学分制的推行得到全校各部门、老师的支持与配合。
总之, 当前国家正处于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高职院校处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之际, 推行完全学分制这一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机会, 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学分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 更需要高职院校大胆尝试, 不断探索与研究, 使之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3]付小平.高职特色完全学分制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11) :96-98.
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探索与研究 篇9
1 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的英文是“credit systerm”, 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首先在美国产生并得以推广。学分制以选课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免修制、弹性学习制等为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制度上承认了学生的个性、智能的差异性, 尊重了学生学习上的合理选择权, 强调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学分制的核心机制是选择, 是以学生作为选择的主体, 它所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化。
2 我国现行学分制的主要模式
探究学分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 决定教育体制模式的根本因素是本国的经济模式, 因此, 各国的学分制没有统一的模式。在我国, 由于教育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进行宏观管理, 加之学分制的实施需要相应条件保障, 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模式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
2.1 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保留了学年制的特色, 并融入了一些学分制的做法, 形成了以学年制为基础、以选修制为前提的学年学分制, 是传统教育模式与完全学分制的一种折中与过渡形式。它尽管对每门课程按学时数规定了相应学分, 按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把各门课程的学分累加起来而规定了各专业的总学分, 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实际管理与传统学年制相似, 它不打乱传统的教学安排框架, 也不能满足部分学生要求跨学期选课、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等一些新的要求。
2.2 完全学分制模式
完全学分制即全面实施的学分制, 它以选课制为基础, 是一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具有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必修课中引入选修课, 开出不同类型的课程,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等情况进行选择;通过压缩课内总学时, 扩大选修课比例;采用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 实行弹性学制;可采用绩点制来全面衡量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学分制的优势
3.1 实施学分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分制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表现自由的选择特征, 这使得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因素自主地选择课程、教师、上课时间、修读方式等, 既可以适当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 又可以设计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学分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个性差异, 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显著特点,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3.2 学分制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现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这势必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巨大差异,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学与管理的顺利开展, 实行学分制,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结构与水平进行选修,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分制的实施, 使学生有了充足的选择和发展空间。目前, 为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各高校都在不断地调整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 加强实践环节。大量选修课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优选与设置、各种创新活动的开展等, 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开拓了多种途径, 为实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一专多能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发展平台。
4 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资源紧缺
学分制的实施是以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前提条件的。近年来, 大量的扩招, 使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 而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 尤其是教学空间、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严重地限制了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 特别是普通高校, 目前还处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时期。
4.2 选修课质量偏低
一些学校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教师和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少数教师对选修课备课不充分, 上课不认真。学生思想上对选修课还没有充分认识, 学习虎头蛇尾, 学习不刻苦努力, 混学分现象较多。这样导致了选修课教学质量下降。
4.3 教学计划弹性不够
学分制的特点是弹性学习。弹性教学计划强调教学科目安排的灵活性, 改变学年制单一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限制,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跨学院 (系) 专业选课, 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目前, 许多高校在扩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基础课等方面做的不够,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还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5 完善学分制的具体措施
5.1 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实施学分制意味着选修课增多, 对学校的教室数、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需求增大, 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5.2 改革课程体系结构, 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
我们要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模式, 使学生所学课程既符合国家的统一要求, 又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要调整好必修课、选修课的比例, 可选课程要充足, 要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学生修完一个专业的主要课程, 确保培养规格和专业水平, 再通过选修课发展其个性、拓宽其知识面。要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3 完善导师制
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实施学分制, 学生的自由度大了, 为了使学生在安排学习过程中克服片面性和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 必须实施导师制, 选择高素质的教师担任导师, 建立导师选拔、聘任、定期考核一系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 使导师真正成为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个体之间联系的纽带。
5.4 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应健全和完善学分制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如学籍制度、选课制度、导师制度、转专业制度、重修制度等, 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体制, 加强学校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国资、学生处等部门配套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地对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监督, 对全校的教职工进行全面的监督。
总之, 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下, 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 确实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不断探索学分制的发展规律, 在实践中深化对学分制的认识和了解, 使我国的学分制早日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宫艳霞.关于高校实施学分制问题的思考[J].高教论坛, 2005 (6) .
[2]苏渭昌.关于学分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6) .
[3]盛洪.推行弹性学习制度-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4) .
对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探讨 篇10
2001年,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各省、市、自治区确定了一定数量的职业学校开始学分制试点工作。2004年8月, 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 学分制逐步在职业学校全面推开。2005年1月, 江苏省教育厅为落实意见要求, 颁发《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 明确推行学分制是尊重学习者个性与差异、保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是适应市场和企业多样化要求的重要举措, 是落实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思想的制度保证。可见, 学分制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一大趋势。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目的就是要实行体现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教育制度, 也是要有利于五年制高职后教育, 为学生进行终身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文在分析五年制高职现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对五年制高职教学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构想。
二、现行的五年制高职学分制教育中的问题
所谓学分制, 一般认为是以选课为前提, 以学分作为量化单位, 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实现学分制教学管理, 应适合其教育的特点。五年制高职的特点和优势在于, 它将中职和高职教育贯通, 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五年学习期内, 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 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
当前, 学分制在五年制高职业已推广, 但还不能在教育中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保障自主学习、激发学习潜能、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的特点, 具体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为学分制而实行学分制, 将学分制简单化、盲目化
一些学校在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时带有盲目性, 将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行政命令盲目执行, 不认真分析了解实行学分制的真实意图、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认真调查论证实行学分制的利弊, 不认真讨论研究实现学分制的有效措施, 对实行学分制既没有学习上的思想准备, 也没有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实际准备, 只是按以往的课程体系安排简单定出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各专业的总学分便开始实行学分制了。以形而上学的态度把学分制理想化和简单化, 以为实行学分制中的选课制就能就能使学年制教学管理中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此学分制, 课程还是原来的课程, 换汤不换药, 一切照旧。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被摈弃, 却没有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取而代之, 形成了教学管理上的“制度真空”, 在真空中运行的学分制, 其结果可想而知。
2.学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弹性
学分制的本质特征和精髓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课程) 、学习方式、学习进程等, 而这种可选择性, 就是学分制的弹性。学生的可选择性越大, 学分制的弹性越大, 反之弹性越小。学分制下学生毕业的标准为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总学分即可毕业。而实际的情况是, 弹性学制在理论上比较科学, 但目前在一些高职学校实际操作还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学制缺乏应有的弹性, 少数能够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不能提早领取毕业证书, 因为国家在毕业证发放工作中的某些规定还未与学分制接轨;不能及时毕业的学生, 因住宿、学校教育成本以及学籍管理等原因不能继续留在学校, 若不能组织起来进行规范的管理, 要修满剩余的学分仍然存在困难, 毕业显得遥遥无期。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学分制快出人才的长处没有发挥出来。
另外, 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 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越小, 课程体系的弹性就越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实施的学年学分制, 是在以必修课为主体的基础上, 适当增设选修课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总体上说, 课程体系的弹性普遍很小, 主要表现在必修课所占比例过高, 一般达70%~90%;选修课中限选课设置不尽科学, 且选择余地不大;任选课的比例普遍也较小 (一般在5%~10%左右) 。选修课数量的限制影响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与学分制在管理上具有灵活性, 因材施教、符合适合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律不相符。
3.选修课的开发及师资难以满足需要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 即学校制定弹性课程, “选”是形式, “课”是核心。从学生角度看, 就是由他们自主灵活选课。从学校的角度就是在制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研究课程结构, 也要考虑课程的功能, 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将课程划分不同的模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灵活选择, 因此, 必须构建面向职业群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的层次化和模块化, 而当前选修课程的开发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从教师需求的角度看, 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 既可以是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 也可以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等, 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教学与专业实践的经验各不相同, 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所具有的教学经验也相差较大。可想而知, 要开设相当数量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对学校师资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4.选课缺乏科学指导
实行具有多规格培养模式的学分制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及各类人才的培养, 但如果不对学生选课及时引导, 会导致部分学生盲目选课。由于对课程、专业、教师了解不够, 又没有注意阅读和咨询学校有关学分制的介绍和规定, 再加上对专业课程的先修后继关系不清楚, 部分学生对课程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 出现选择专业性强、难度较大课程的学生偏少, 而选择容易通过考试的课程的学生偏多的情况:上课听不懂, 或者不顾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趋易避难, 避重就轻, 或者是选取管理不严的教师授课, 把获取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 势必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将违背学分制给学生学习上以自主权的初衷。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 在实施学分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 总结经验,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在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构想
学分制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知识更新, 实行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 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现有的高职课程实施全面改革。一是对现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 体现综合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要求;二是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 允许学生部分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由此看来, 改革课程体系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学分制以选课为特点, 而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接轨, 这就促进了教师努力开出更多更好的各种选修课, 特别是要把新技术、新知识、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内容。至于开课的内容和质量, 也会像市场经济中的产品一样优胜劣汰。
1.进行可选性课程的开发
课程设置的质量与数量是实施选课制的基础。尤其是选修课程的设置, 更是能体现学分制实施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课程设置要既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实现知识的广博性, 即专与博、质与量的统一。这种矛盾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就是如何分配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问题。为此, 要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要根据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在专业群课程中设置多个专门化方向, 开发专门化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限选课程;跟踪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 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开发丰富多彩的任选课程。减少必修课比例, 扩大任选课的比例,
建议五年制高职学分制中的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个部分组成的:必修课是学生的主修领域的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该类课程, 掌握本专业领域较为系统的基本知识, 达到一定深度的知识层次和专业化程度;限选课程可采用模块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企业岗位需求、学生能力的高低, 在专业群主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比如, 《数控技术》专业, 必修课程可以设置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床数控常识》等, 在限选课设置上可选择数控加工模块、数控工艺模块、CAD/CAM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数控机床维修模块等分别设置一些基础和核心课程。任选课程的开设, 可以设置一些人文类、体育类、专业类、实践类等,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结合专业前沿知识, 引导学生未来研究方向, 或可引导和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跨学校选修课程和参加社会培训与认证考试, 积极探索开展网络教育和在线教育等。
2.在具体课程的开发中实施分层教学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早在1983年就提出多元智能化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 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多元智能的核心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 都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智能个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强调尊重学生的智能特征并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智能。多元智能教学给予学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学习风格路径的权力。因此, 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 因材施教, 在五年制高职学分制下的课程开发中实施分层教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兴趣、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 有基础班, 提高班等, 甚至形成走班的选修制。分层教学的优点是, 由于增加了兴趣导向、能力目标作为依据, 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 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再加上不同科目各自分组, 能够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在五年制高职中有许多专业课, 有些理论性强, 相对深奥, 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正体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例如可以将课程知识划分成若干模块, 教师在透彻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的基础上, 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 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 哪些属较高要求, 是那些更有兴趣, 专业能力、动手能力更强的学生需要掌握的, 然后, 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 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在课堂上可以分组执行计划, 形成“分层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 任课教师要通过细致地调查和观察, 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知识水平及社会环境背景, 将学生分成小组形成多个学习群体, 每个小组完成不同模块的学习任务, 就像“量体裁衣”, 完成课程开发。
3.建立体现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育中建立起体现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也是多元智能理论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 也能更有效地实行学分制管理。
配合学分制实行的管理机制, 对学生的五年学习生涯进行有效的指导, 分别在学生入学以及三年级两个相对具有突出特点的阶段进行集中的大型咨询与指导, 结合他们的职业生涯取向进行规划。一年级刚入学时重点是专业取向与分层, 新生通过咨询和导师的指导,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进行学习, 三年级后进入职业与技能取向的分层, 一部分学生准备就业, 一部分学生可能将进入高职或者转本衔接班学习, 与此同时, 根据他们的兴趣与特长, 还可以进入到有专门教师指导和授课的企业冠名工作室、软件操作提高班或者是各种职业技能提高班进行相应技能提高的学习。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真正体现在学分制下, 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和课程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个性特长自主选课的改革, 完成他们对于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 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等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
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依据也是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的道理, 而在具体实施时所依赖的, 依然是学分制这种灵活和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4.实现学分制实施的有效管理机制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实行选课制, 贯彻因材施教。开出足够质量和数量的选修课是学分制的根本和核心, 为此要优化课程整体结构, 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跨专业跨学校选课, 互认学分, 以及组织、引导学生选课。
②实行导师制, 建立咨询制度, 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由于许多开设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先学过一些先期的基础课程后方可注册选修, 所以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选择。学生选课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及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情况, 为学生选课提供有效指导。
③实行弹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包括弹性学制、学分绩点制及辅修制等。
④实行灵活与严格相结合的考试制度, 对学业质量合理评价, 这是因为与学分制密切相关,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分制操作质量的就是学生的成绩考核。
⑤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 实行校系分级管理, 形成有效的学分制实施保障机制。
四、结束语
学分制从人的个性出发, 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 因材施教, 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高职院校要完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起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摈弃过去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不务实、不踏实、不真实的弊端, 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思想的学分制在五年制高职的教学管理中运行起来, 将对积极推进教育制度创新,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起到巨大的作用和成果。
摘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五年制高职现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对五年制高职教学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学分制,五年制高职,弹性学制,选课制
参考文献
[1]丁佩芬.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2) :66-67.
[2]束剑华, 戴洪生, 杨祖衡等.试论高职学分制的弹性[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5 (34) :15-17.
[3]刘海峰, 梁舸江.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学如何与高职及普高衔接和沟通[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49-50.
[4]张庆亮, 王建刚.学分制的制度优势与实施保障条件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 2006, 8 (2) :103-106.
实施学分制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学分制 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王承宽(1958- ),男,江苏沛县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人口管理。(江苏南京210042)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改重点研究课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改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5A09)
[中图分类号]G64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043-03
高等学校实施以学分制为主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是世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本文结合实际谈谈实施学分制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历史回顾
有关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历史过程,众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专题研究并给予了仔细的回顾。归纳起来,学者们对实施学分制的过程比较公认的主要有:一是学分制的起源,在19世纪初始于德国,而在19世纪70年代起在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开始实施;二是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美国实施学分制的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从“平行课程”和“部分课程”的选课制发展成为“全面自由选课的学分制”,继而又发展成为“集中与分散制”的学分制,后来又发展成为“全面发展要素结构制”的学分制;三是学分制的实施,受到高教界的普遍欢迎,20世纪上半叶,西欧、北美和日本的高等学校相继普遍实施了学分制,因而它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四是对学分制的基本定义及内涵达成共识,即学分制是以选课制、柔性学制和导师制为基本特征,是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教育体制,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五是北京大学是我国率先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时间是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学习前苏联的做法,改学分制为学年制,直到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正式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实施学分制”之后,我国高校又开始了实施学分制的历史;六是我国1978年后实施学分制的历史出现过四次推行学分制的热潮:第一次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了按学生的才能与品质差异区别对待的精辟论述,极大鼓舞了高教战线的同志,学分制开始在部分重点大学率先进行试验;第二次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和1983年全国高教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学分制从部分重点大学试行扩大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高校扩大到其他类别的院校;第三次是1985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诸如实施学分制等各种教学制度改革的试验。从此开始,全国大多院校开始试行学年学分制;第四次是进入90年代后期,尤其是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表,对各级各类教育给予了很大的鼓舞和促进,对学分制的进一步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至此,各高等学校基本上都实行了学分制教学的改革。
二、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基本经验
我国高校在试行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中,尤其是近几年来,特别注重从我国的国情和各高校的实际出发,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实施学分制的宝贵经验和实际效果,主要有:
一是教学计划动态化、课程结构模块化的改革,充分体现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要求。学分制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一般被分成三个大的模块,即通修课程(一般指公共必修课程)、学科核心课程(一般指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也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般指全校公共选修课、文化素质课、专业方向课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分制教学计划规定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的分配原则等内容,也规定了三大模块中学分的大致比例。这种通过对课程模块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和要求,可以调整和控制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保证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保证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从根本上防止了选课上的自由倾向。
二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了实施学分制的运行机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优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大多高校都试行了下述几项教学管理制度。(1)实施弹性学制。即规定学生在一定的修业年限内,允许其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的一种学籍管理制度。(2)实施主辅修制。即允许在主修专业学业成绩优良且学有余力的学生,经自愿申请,相关院系批准,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跨学科选修另一学科的课程,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且获得相应的足够学分,就可以获得辅修专业的辅修证书和第二学位证书。这种主辅修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增强了教学管理上的灵活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实施课程选修制度。即各校在教学计划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技能力,要求所有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学习的类别分别从艺术体育类、人文社科类、科学技术类等分类中,跨专业选修若干学分的课程。实践也证明,这种跨专业、跨学科的选课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在具体实施选修制度时,各高校为了使这一工作能有序地进行,还制定了有关选课管理规章制度、免修、免听管理制度等,保证了教学制度的正常运行。(4)实施导师制。导师制是指定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指导的一种制度。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指导选修课程,是一项有针对性进行个别培养的制度。(5)改革成绩考核制度。试行学分制,必然要涉及考试考查课程的管理问题,因而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大都对考试考查制度进行了改革,尤其是2000年前后,许多高校都相继取消了补考制,实行重修制,并建立了教考分离的制度,只是由于收费方面的矛盾,从2006年起,大多数高校按教育部的要求,又恢复了补考。
三是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普遍实施了学分绩点制。这在各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中均有说明和论述。学分绩点是一种把学生学习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分方法。课程学分的确定原则是以学习所付出的时间为参照标准,大多高校采用的是每教学16个学时规定为1个学分,也有采用每教学18个学时规定为1个学分的,因而学分只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数量,而未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为考核学习的质与量,引入了学分绩点,又称为学分绩,其计算办法为: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成绩绩点)/∑(课程学分),其中课程考核成绩与课程成绩绩点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学生学习的优劣,同时也可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它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办法。
四是为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学校设置了奖励学分的政策。如有的学校对参加全国性的大型竞赛活动,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暑期参加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重大科研项目,有创新的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项目中的优秀分子等给予适当的奖励学分。这些措施的实施,较好地保证了合格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我国在近年学分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在几十年的学分制改革与探索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在学分制改革中还是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如何扩大学生学习自由度的问题。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大多学校已经试行了学分制,但还没有多少学校真正实行完全学分制,而是实行学年学分制。有的学校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求学生必修的内容太多,四年本科的课内学时有的要达到3000学时以上,从而造成即使开出了选修课或跨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在大量的必修课的压力下,也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选修,只能被动地按学校的计划听课,很少有学习的自由度。
二是每年的连续扩招,使高校师资面临困难。学分制改革,尤其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跨专业选课,给学校的师资建设带来重大压力。过去分科制完全以班级或年级为教学单位,一张课表、一位教师面向本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了,而实施学分制要求开出更多更好的优质课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质量、学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但就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教学水平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课时量大,任务重,也没有时间安排进修提高,因而不具备开新课的能力,造成开课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学分制的有效实施,使学分制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三是一些管理制度与学分制指导思想的矛盾问题难以解决。我国高校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管理之下,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的诸多问题一时还难以适应,还缺乏必要的活力,一些管理制度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进而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在学生纪律等方面的管理上,各高校都把上课考勤作为加强纪律的主要手段。再如,我国各高校在授予学生学位时也与学分制的指导思想有偏差,有的学校规定有多少门课程补考就不能授予学位,等等。
四是教学硬件资源的严重不足与学分制实施的矛盾也比较大。我国的学校不仅要做好教学管理等工作,还要认认真真全面解决学生的吃、住等生活问题,这一点与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实施完全学分制必然会有提前或延迟毕业的问题,但由于学生宿舍的紧缺,不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延迟毕业,对其修业年限卡得较死,尽管上级文件规定本科可以延迟8年,但是学校实际操作中,因为学校无力给太多学生提供食宿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对未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学业的学生,大多采取结业的处理方式。
五是我国各高校实施的学分制都是各校自己根据情况制定的,全国或者各省市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因而各高校之间,甚至学校内部的各专业之间,学分与学分之间的价格上是不等值的,学分与学分之间的课时数量上也是不等值的,这就造成了较大的差异,单从学分数上无法进行比较。现在提倡各学校之间尤其是诸多大学城内的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一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按学分收费问题将是最大的障碍。
四、对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学分制,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但问题在于如何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各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形成既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又有学校特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这种教学管理制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更好地强化人才培养和学校的教学改革。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形势为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对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树立新的人才观来迎接挑战,需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学分制既是教学制度的创新,又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也是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因而在制订学分制改革方案时,应体现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一致性,即在处理学生的“专统”关系上,要以专为前提,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
二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实施学分制的主客观条件。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仅在20%左右,高等教育还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马上上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另外,各高等学校的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少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不太高,对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实施计算机选修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这就要求在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时,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其次,开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也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同时考虑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再次,制订计划时,把必修与选修、基础与专业统筹兼顾起来,让学生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三是要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做好综合配套改革。学分制的实施是要靠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保证的。学分制下的教学,是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为此,(1)要加强教师对学生选修课的指导,可采用导师制、班主任制或编印教学指导书发至学生、教师手中以帮助学生选课。(2)要注意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加强管理。(3)是要完善学籍管理办法,使学生的修业年限具有一定的弹性。比如:学生在校时间可以缩短也可以延长;在课堂听课方面,可以适当放松考勤的办法,但必须严把课程考核关,并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借以保证学生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学位授予方面,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学生只要学满规定的学分,在毕业时即授予其学士学位。(4)是要积极实行学分绩点制,使学生修读的课程既有质也有量,做到质与量的结合。
四是要不断加强对学分制的研究和总结,促进其进一步完善。比如:如何把中学的课程改革与大学的课程相衔接;在学生选课过程中,如何积极解决学生选教师和选教室的矛盾问题;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如何把握各类学分与总学分的比例问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学分制的教学计划管理、成绩及学籍管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实施学分制 篇12
1. 高校实施学分制的现实意义
1.1 实行学分制, 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学分制克服了传统高等教育中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覆盖面过于狭小等弊端, 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最为宽广的教育空间, 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编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等环节上学分制都是有与传统教育管理体制无法比拟的优势”[2]。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需要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模式。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心, 学生是我们教学活动的起始点和最终归宿。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也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使他们德、智、体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确立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前提。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平台, 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
1.2 实行学分制, 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
学分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可以自主选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和授课教师, 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充电”, 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经常更新和补充自己的教学内容, 把本领域的最新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吸纳进自己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自己所设立的课程, 否则就面临被淘汰, 就面临“下岗”。这无形中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给教学工作增加了活力。
学分制这种教学模式, 需要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与之相适应, 相匹配, 这里面既包含硬件设施, 又包含软件因素, 如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等。只有软硬件条件都达到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才能体现出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来, 同时也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1.3 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增强有帮助。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和必要的前提。教学对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个人能力, 自主选修课程。它承认学生能力的差异,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 自我设计适合自己及市场需要的知识结构。学分制有一个特点就是弹性学制和间修制, 学生可以自行调整学习进度。对于那些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选课, 就可以提前修满学分, 提前做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 提前毕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少选一些课, 适当延长学制, 在正常规定的时间内毕业。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长短, 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 增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学业,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人才培养模式就可以由学年制的单一固定型向学分制的多样型转变。
2. 新校区实行学分制遇到的困境
2.1 面对的素材有待“雕琢”。
新校区大多是大一、大二级学生, 特别是对于大一年级的学生, 刚刚从高中阶段踏入大学校门, 一下子要从高中应试教育模式过渡到完全学分制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生活中肯定会有不少问题。如何使这些低年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少走弯路, 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2.2 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我国高校经过前些年的扩招, 学校内部早已出现结构性失衡, 师生的比例悬殊”[3]。实施学分制后, 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高质量的教师短缺。为此不少高校不得不返聘教有余力的老教师来“应急”。如果教师力量短缺, 就会影响到所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 势必会造成学生选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授课老师, 就会制约学分制潜力的发挥, 学分制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就会打折扣。能否真正推行学分制, 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具有选择授课教师和选择课程的权力。
面对上述情况, 这些年来一些高校也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强制性地鼓励教授上课, 每个学期必须为本科生讲授一定的课时量, 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取得了一些效果。抽查结果表明, 一些教授确实起到了表率作用, 放下手头的科研工作, 认认真真地为本科生教授课程, 使学生受益匪浅。
2.3 指导教师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指导导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是很清楚, 误认为导师就是以前学年制的班主任, 这就导致他们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太少, 不知道学生在专业上想什么, 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对每个教学对象情况并不熟悉, 对学分制的了解不太到位, 发挥不了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新校区大都是一、二年级低年级的学生, 导师在学生选课时如果不加以指导, 有的学生就会盲目地选课, 没有系统性和很好的规划, 片面追求学分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完整性,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2.4 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学分制对高校课程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效果, 是制订学生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 也直接关系到教学对象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是衡量学分制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
3. 应对措施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加大学分制管理的宣传力度。
新校区大都是低年级的学生, 个个富有朝气, 对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兴趣和需要了解的欲望。他们刚踏入大学, 可以说对学分制这种教学模式一无所知, 更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给他们灌输学分制的理念。因此, 每位教学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努力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改变我们传统教育观念上那种否认每个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注意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2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完善配套必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但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个长期积淀过程, 可以秉承“走出去”的模式培养优秀教师。所谓走出去就是可以把一些优秀青年教师送出国去深造, 也可以把他们送到一些大的企业和公司, 使他们既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世界上前沿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 又可以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学分制的实施, 在更高水平上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 有宽广的知识面, 能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中有所建树, 要求克服过去教学内容狭窄, 贯彻博而通的原则。
学分制的实施, 要求建立起综合的配套管理制度, 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软件方面, 要求我们合理设计学生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课程的模块结构, 建设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简介、选课指南等。在硬件设施方面, 由于实施学分制, 学生对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及计算机房等的使用率就会增大。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投入力度, 使教学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上一个新台阶。
3.3 加强课程建设制订一个有水平的教学计划。
“开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 是学分制赖以生存的基础”[4]。通过优选、调整、改造, 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学校可以通过教学项目资助, 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学校可以对推出内涵丰富, 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的教师或教学团队进行奖励, 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制订教学计划时, 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删减重复、陈旧课程内容, 增加反映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课程知识, 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 构建更合理的知识体系;通过增设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 实施文理渗透;通过加强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厚基础、宽口径, 打通公共基础课, 整合课程体系, 压缩理论学时, 强化实践环节, 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校、院级任选课程和专业模块课程, 强化个性培养;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计划。还要鼓励任课教师多开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校级及院级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特别要鼓励教授开设选修课, 把他们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自己所开选修课中, 以实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3.4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发挥导师的桥梁作用。
实行学分制后, 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生上课地点、所学课程都会不同, 学生对自己的培养计划也不是很了解, 因此, 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 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无缝连接, 使导师能成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座畅通的桥梁, 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少走弯路。特别是对于新校区大一、大二低年级的学生, 更应加强导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实行导师制, 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队伍要相对稳定, 挑选一批有担当、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导师, 导师队伍年龄结构要合理, 可以老中青结合。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管理体制, 实施完全学分制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个人的能力。但是,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实施, 都避免不了会产生问题。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学分制管理的宣传力度、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及完善必要的软硬设施、完善教学计划、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针对实施学分制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学分制,现实意义,困境,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学体制改革的决定[N].经济日报, 1985.5.29[I].
[2]宋尚桂.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意义、困难与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5 (2) .
[3]马赛, 郝智秀.学分制在哈佛大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轨迹[J].高教探索, 2009 (1) .
【实施学分制】推荐阅读:
创新实践学分实施细则08-17
创新与技能8学分实施办法07-30
校本教研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08-12
春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细则07-22
教职工百分制量化考核实施方案12-05
孟坝寄宿制小学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06-28
学分制07-06
创新学分制07-13
学分制模式08-18
学分制评价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