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机制

2024-09-19

调查机制(通用12篇)

调查机制 篇1

元嘉银行最初也同大多数商业银行一样, 薪酬以基本工资为主, 实行的是按工龄和职务等计算的等级工资。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 绩效工资在员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 由2005年的20%上升到2012年的40%。但这块占比对所有的岗位比率都是一样, 原有的福利住房、医疗制度也被住房货币化、医疗改革所替代。目前该行有关部门已经设计了一套薪酬体系, 薪酬包括三个部分:岗位工资及奖金、津贴和福利。

1.岗位工资及奖金。公司员工共分为五类, 见表1。

除去第一类高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采用年薪制。支付方式为式 (3.1) 和式 (3.2) 。

客户经理采用固定岗位工资和部门总奖金再分配的工资制度。部门总奖金是指部门任务完成率对应的奖励, 分配到具体客户经理时会相结合个人任务完成情况, 但差距不大。

柜员实行区间工资制。支付方式为式 (3.3) 和式 (3.4) 。

网点拿到人均平均奖总额后再根据部门内考核, 对部门内员工做微调。区间岗位奖金是全行根据柜员总奖金的平均值, 再在该平均值的50%至150%内发放。

管理、辅助、专业技术和后勤岗位人员采取岗位工资制, 分固定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支付方式为式 (3.5) 和式 (3.6) 。

部门拿到人均平均奖总额后再根据部门内考核, 对部门内员工做微调。

2.津贴。包括夜餐费、加班费、交通补贴等, 按银行有关规定标准发放。

3.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全员福利。福利主要包括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加班津贴、值班津贴、劳保用品津贴等。其中, 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由元嘉银行按照员工基本工资等级按月缴入员工公积金、保险金帐户, 加班津贴、值班津贴和劳保用品津贴是按季平均发放。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元嘉银行全体员工对现行薪酬制度和分配方案的真实想法, 以及他们对薪酬体系改革的期望, 为薪酬体系改革提供现实基础和导向, 我们特地组织了不同层次员工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

对员工访谈和调查, 可以了解掌握员工对薪酬制度和分配方案的切身感受。为了进一步了解员工对现行薪酬政策和分配方案的满意度, 我们制定了问卷调查表。通过对薪酬政策的问卷调查可以考察薪酬制度是否符合原则, 进而发现其不足之处。之所以要进行薪酬满意度调查, 是因为薪酬管理人员要通过薪酬满意度调查, 了解员工对银行薪酬体系的满意程度, 或某一具体薪酬制度的看法和意见, 及时找出并解决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以此为依据, 作为下次薪酬体系设计、调整的参考。

因为薪酬体系的调查设计面向银行的所有部门、职位和员工, 问卷中的问题集中在员工对现行薪酬的满意度、公平感、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的联系, 考核制度对薪酬满意度的影响等。因为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性质有所不同, 所以要进行深入分析, 要找出不同岗位的工作差异及由此导致的薪酬差异。

二、组织调查

我们在确定好调查内容后, 选择了10家支行开展调查, 涉及所有的岗位, 调查对象和人数见表2。本次调查范围是元嘉银行员工, 涉及上中下人员。共发出问卷160份, 回收问卷145份, 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111份, 有效率为76.6%。需要说明的是, 同个部门员工填写问卷时存在员工集中填写情况, 其中有个别问卷完全雷同的答案, 已在有效问卷中剔除。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薪酬制度认为不合适的占比较高, 对薪酬水平与外部同业相比是满意的, 但对内部各岗位间的收入平衡问题意见大, 特别是客户经理和支行领导中, 认为不平衡严重, 绩效工资占比普遍认为应该提高, 认为绩效考核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根据同业薪酬调查, 元嘉银行在当地各个行业中和金融同业中总体薪酬水平都是靠前的, 高收入是得到本行员工和同业一致公认的, 收入优势非常明显。

调查薪酬体系分别与业绩、职务和相关性时, 多数人认为与业绩关系一般, 但与职务升迁关联度高, 这说明该薪酬体系不是以业绩为重心来设计的, 而偏重于职务的提升, 带来收入变化较大。这种考核导向可能会导致员工把提高收入的重点放在职务升迁上, 而不在业绩提升上, 今后都按这种考核导向对工作会非常不利。

1. 对报酬外部公平性的评价。

由表3可以看出, 员工对报酬感觉非常满意的占58.6%, 感觉比较满意的占26.1%, 不满意及很不满意的只有4.5%。由此我们认为员工对本行薪酬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

2.对报酬内部公平性的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 认为不公平的占36%, 很不公平的占21.6%, 认为非常公平的只占2.7%。通过员工访谈得知, 各部门同级岗位间收入不平衡, 如客户经理和柜员间, 一些柜员比客户经理收入还高;支行行长和分行的部门老总之间收入不平衡, 多个管理部门的老总比支行行长收入还高, 员工意见非常大。事实说明元嘉银行各岗位间收入不公平现象非常严重, 访谈和调查可以看出内部公平问题是元嘉银行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 必须尽快解决, 否则会影响到大部分员工的士气, 进而影响业务发展。

3.对业绩考核制度合理性的评价。

由表5可以看出, 员工对目前我行所采取的工作业绩考核方法不满意。

4.对考核制度落实的评价。

调查认为考核制度落实情况一般的占34.2%, 认为很少落实的占27%。访谈了解主要原因是薪酬考核的人为因素较多, “平均分配”思想较严重, 所以可以看出元嘉银行考核制度的落实亟待提高。

5. 不同部门岗位间报酬的激励性。

调查数据表明认为内部不同部门的相同级别岗位之间, 不公平报酬缺乏激励性比例高达82%, 说明该问题己经非常严重。

分析结果显示82%的员工认为内部不同部门的相同级别岗位之间不公平报酬缺乏激励性, 这与员工对不同部门的相同级别岗位间报酬不满意度密切相关。可见元嘉银行员工普遍希望获得公平的激励性强的薪酬。

四、元嘉银行薪酬机制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 元嘉银行的现行薪酬机制, 尚未形成一套适合银行自身发展的激励体系, 造成员工收入差距大, 利益关系矛盾突出, 员工公平感差, 劳动关系不和谐等问题, 导致不少元嘉银行员工劳动积极性每况愈下。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着元嘉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对元嘉银行员工现行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公平感调查分析后发现, 元嘉银行现行薪酬机制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公平性较差。公平应该是薪酬制度设计的首要原则。当前, 元嘉银行在薪酬分配方面, 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在薪酬设计中, 员工关注内部的相对不公平远远大于外部的, 员工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收入水平, 更关心与他人收入的比较。内部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岗位员工的工资差异。一方面体现在营销人员和其他部门员工的差异上, 营销人员认为市场营销难度大, 业绩贡献大, 但收入水平和工资增幅与其他部门同类员工并无明显差距, 使这部分员工意见较大。调查发现特别是客户经理和部份支行管理者, 他们认为做业务很辛苦, 收入与后台管理部门差不多, 不公平。相反管理部门员工同样也没有感到满意, 主要认为营销人员地位高、受重视, 只是因为岗位不同, 但岗位的分配是领导决定的, 大部分岗位没有采取竞岗或双向选择方式, 不能让人信服。另一方面, 即使同类岗位, 工资几乎没有差异,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不以业绩论贡献, 同样也让人感到不公平。

2.工资构成不合理。元嘉银行对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员工工资构成是一样的, 不论岗位性质如何, 均采取同一种工资套算标准。即:只要职务相同、工龄相差不多, 工资标准基本相同;而且绩效奖金作为浮动工资, 在工资额中的占比也是一样的,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大部分员工薪酬的提高除了正常的调资和晋级外, 唯一的途径便是依赖职务的晋升, 凭借专业技术的提升, 导致工资提高很少, 还得依赖于行政职务的晋升, 导致分行的薪酬等级在无形中带有了“官本位”色彩, 诱导银行许多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员工将其心力与智慧投向职务的晋升上, 使“官本位”成为许多员工的薪酬攀升通道。然而各行目前管理人员职数毕竟有限, 这种工资结构难以给员工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上升和发展空间, 极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薪酬分配制度缺乏配套的考核机制。当前元嘉银行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考核机制, 整个考核体系设计比较简单, 在许多方面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 (1) 考核指标设置比较简单, 任务指标缺少对历史贡献的衡量; (2) 指标的设定比较随意, 经常人为随意调整, 缺乏制度化; (3) 指标设定缺乏数据分析, 没有进行科学的计量, 说服力不强, 往往导致部门之间、支行之间、部门与支行之间的利益冲突, 影响银行整体效益提高; (4) 考核缺乏长期稳定指标, 缺乏持续性, 短中长期发展目标不明确, 不利于基层经营单位长期规划, 经营行普遍存在短视行为。

4.薪酬分配随意性强。元嘉银行在分配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具体的分配方案, 大多是根据当年的临时方案来进行薪酬分配, 这样不能形成长期指向的作用, 而且再分配过程会出现人为干涉的情况, 这样员工不能够预料自己的工资, 员工也不知道工作的重心。而且, 薪酬分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 造成员工的攀比现象, 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这种政策和人为随意性带来的不良效果, 极大地损害了元嘉银行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杜红梅.公办初中薪酬管理的现状设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紫阳中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李娟.浅论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建立[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3) :26-30

[3]邢会生.工行唐山分行薪酬体系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徐莹.国内公用垄断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以武汉水务集团为例[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调查机制 篇2

影响本地区稳定的主要因素 XX街道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6.52万,其中户籍人口数3.33万,寄住人口数1.84万,流动人口1.15万,下辖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处城乡结合部,四通八达,带有农村的性质,平房多且分散,敞开式小区占绝大多数、半封闭式、封闭式小区占30%左右,防范设施严重缺乏。地区居民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居民结构复杂,有拆迁居民,有村民转为居民的,加之流动人口居多、占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人员自防意识差且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单位数量多且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综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管理难度大,影响稳定的因素诸多。

1、刑事案件居高不下,居民群众缺乏安全感。今年1-6月本地区共发生刑事案件167起,盗窃案137起、占82%以上,其中入居民住户盗窃36起,入单位内部盗窃14起,窃摩托车(助力车、电动车)52起。以上数据表明: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社区规模普遍较大、创建无刑事案件社区有一定难度。

调查机制 篇3

关键词:法律监督 调查 审查 处分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制度并不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存在缺陷,致使法律监督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法律监督的事后性、法律监督手段的滞后而使法律监督在社会关系损害、社会财富浪费、行政成本增加后显得成效受损。在原有法律监督体制下,如何立足完善法律监督职能实现检察机关的监督权?结合我国现状,笔者认为构建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当是目前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可探讨方法。

一、构建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的意义

法律监督调查从属于检察机关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自然延伸,是依照法定程序对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程序或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核实、纠正或保护的工作机制。法律监督审查,是指检察机关通过对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领域、公共机构等部门的工作制度和程序进行检查、分析、核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这些制度和程序运行的工作机制。法律监督处分,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所拥有的对经调查、审查后的整个行为进行处理的权力,也就是经调查、审查后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工作机制。

从上述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的概念来看,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不是检察机关自行设置的一项新职权,而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是检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抽象的、原则的法律监督权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和规范,通过发现、核实、纠正诉讼和行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监督调查是检察室开展工作的有益探索,向地方党委写出调研报告,向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负有社会管理和化解矛盾纠纷、平衡利益关系的职能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这是法律监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督促职能部门勤政廉政,解决基层突出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查权本身就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监督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要把问题找准,提出中肯的、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推动治安环境的整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1]

二、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性质与特征

(一)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性质

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性质应界定为监督权,而非侦查权。侦查权行使的对象是犯罪行为,而调查、审查、处分权行使的对象是违法行为或者性质不明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明确调查对象的定性问题,为行使纠正权、建议权等监督权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调查、审查、处分权是真正实现监督权的必然前提,监督权是调查、审查、处分权的必然归宿,没有监督权,行使调查、审查、处分权就是无的放矢,而不行使调查、审查、处分权,监督权也无从谈起。调查、审查、处分权是监督权的形式和表现,两者是手段和目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二)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的特征

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权有六个特征:一是预防性,调查、审查、处分是对过程的监督,而不是对结果的监督,也正因为这种前置性监督从而使其具备了预防作用,克服了法律监督的事后性、法律监督手段的滞后,也使法律监督在产生严重后果前就发挥作用,避免社会关系损害、社会财富的浪费、行政成本的增加;二是参与性,如前所述,调查、审查、处分是对过程的监督,而不是对结果的监督,在整个执法活动或行使公职活动中行使该权力,其监督权得以充分发挥,公职行为依法充分进行;三是适度性,调查、审查、处分是柔性而不是刚性的,要立足于检察职能,而不能超越检察职能变成强行干预;四是保护性,对整个社会关系而言,调查、审查、处分的预防作用也使其起到保护社会关系不致被破坏的作用;五是程序性,调查、审查、处分权的行使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依法进行;六是制度性,要有很严密完善的制度,每一个程序都要有保障和监督。

三、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

(一)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中立原则。即检察机关在行使监督权时,其角色应是中立者,因此对于所调查、审查、处分行为应奉行客观中立的原则予以监督。

2.及时原则。即法律监督调查应该及时进行,过度的拖延将有可能使严重的程序违法导致行为无效甚至被撤消的严重后果。

3.适当性原则。指在行使法律监督调查权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调查手段,防止将调查与侦查混同,严禁采取人身强制措施。

(二)法律监督调查、审查、处分工作机制应遵循的程序

1.调查应遵循的程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调查权的启动可依职权启动,也可依当事人的申请启动。调查要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普遍性问题、涉及民生的重要政策的执行过程、行政机关履行公务的过程。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事由的出现,即可视为调查权启动的时间条件已经具备;检察机关应首先对法定事由进行书面审查,判断其是否达到启动调查权的标准,而后才可启动调查权,通过调查加深或抵消书面审查所形成的判断,从而进行或不进行法律监督。调查权的启动应遵循快速、便捷的原则,这是其监督权的性质所要求的,经过检察长批准后登记即可。

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调查权的启动线索来源,笔者认为可以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设一个举报热线,24小时专人值班,要求对打进来的电话全部进行录音并记录,不允许有任何漏记。每天把前一天的举报逐个分析,看提供的材料充不充足,投诉的行为是否属于检察院职责范围等来确定是否需要调查。[2]

另外,检察机关对于程序性事实的调查应采取询问、调阅案卷、要求汇报的方式进行。调查不同于侦查,不是国家追究犯罪的行为,因此不能启用侦查手段和人身强制措施。调查的对象是程序违法行为,这类行为往往发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对其调查原则上应不妨碍正常工作的进行。调查是整个工作机制中的基础,是处分的依据,因此,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调查工作中,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内涵、目的和主体,确保调查工作依法规范进行,其次要明确调查的对象、程序、措施和期限,增强调查的可操作性。

(2)开展调查遵循审批程序,制定调查方案,收集相关资料,拟写调查报告和运用调查报告等程序进行。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进行询问、查询、座谈、调取有关材料,也可以商请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勘验、鉴定。

(3)调查工作要严格遵守调查程序和纪律,不得泄露调查中知悉的案情或个人隐私,更不能借调查手段谋取利益。

(4)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反腐败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调查审查;结合查处的系统性、行业性案件,针对群众反映有问题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结合有群众反映的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活动以及群众最关注、隐患较多的部门或单位进行调查;针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各项工作环节可能产生职务犯罪开展调查。

(5)法律监督调查与行使法律监督过程中的调查是不同的。如前所述,前者具有前置性,后者具有事后性;前者一般应在发现违法问题时启动,后者是依案件需要启动收集证据。

2.审查应遵循的程序。审查并不是调查的延伸,而是跟调查平行的另一种机制。检察机关的审查是对工作制度和程序运作情况的审查,在预防当中承担治本的功能。

(1)法律监督审查与法院的司法审查不同。首先,司法审查制度是一种国家权力对另一种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即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审查并纠正不法行政行为,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国家行政机关侵害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法律监督审查则是检察机关对有关领域、机构工作制度和程序进行的核实、核对,是一种程序性工作;其次,法院所享有的司法审查权是被动司法审查权,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审查是主动的审查权;再次,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只能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诉讼过程中进行,而法律监督审查并不是诉讼过程的审查;最后,检察院的审查,主要立足于预防职务犯罪,而法院的司法审查主要立足于支持依法行政。

(2)审查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审查人员由检察人员组成,并专职从事审查工作。二是审查的主动性。审查并不一定要依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申请或举报才能进行,而是针对一些涉及民生领域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公共机构,检察机关可依职权对其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主动介入进行法律监督。比如,目前海南省在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有许多的工程和项目,涉及征地补偿款的发放等成为贪污和挪用公款罪的高发段,在这个时候,检察机关就可以介入对其所开展工作所依赖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做以审查,提供如何防止职务犯罪的意见以及加强管理的相关措施。三是审查不仅要书面审查,而且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或对相前人员进行询问。

(3)审查的步骤。一是选定审查的课题。在审查之前,先确定哪些领域和机构、部门属于职务犯罪高发阶段,选定哪些制度和程序需要进行研究。确定的途径可以是检察机关反贪、反渎部门的案件,可以是一些公共机构、相关机关主动提出要求审查,可以是本部门经常关注的各种制度和程序可能发生的变更。二是要针对所审查的机关、内容的不同而制订审查方案。方案包括研究审查的范围、要点、方法、进度以及审查的人员等。三是搜集可作相关制度、工作程序背景研究的文件、被审查机关的相关工作报告以及被审查单位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被审查单位有相对方,在必要时还可以向相对方进行询问调查。四是分析、比对、研究所搜集的资料,找出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症结,由审查人员对分析结果进行商讨,有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或实践工作者。五是针对分析结果,做出客观详实的审查报告。审查报告的制作、审批和使用应当规范,增强对策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处分应遵循的程序。调查或审查的结果都可能引发处分这一程序。经调查或审查发现没有违法事实的,终止调查、审查;经调查确认违法,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在调查的基础上,向党委和上级机关提出“法律监督意见书”;对于审查过程中发现被审查单位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有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漏洞或不完善,提出“法律监督意见书”,建议修订或改良;调查、审查发现有涉嫌犯罪嫌疑的,作为线索转交侦查部门进行侦查。此过程的证明标准只要求主观上认为有犯罪可能即可,不要求有明确的事实和证据,否则调查、审查权就会异化为侦查权。在行使处分权时,要注意对于审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经领导批准后采取向有关单位发出“法律监督意见书”的形式。

我们知道,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是检察建议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笔者在上文提出的“法律监督意见书”可以做为检察建议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的补充来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即检察机关在履行调查、审查权后的一种处分权。法律监督意见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在经过调查或审查后针对一般违法行为或有关工作制度和程序的漏洞、违法或不完善而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纠正其违法意见时而制作的非诉讼法律文书。在行使处分权时要重视落实法律监督意见书,即每件通过法律监督意见书来化解社会矛盾的案件办结后,都要督促意见的落实,巩固取得的成果。

注释:

[1]海南省人民检察院:《马勇霞检察长在三亚调研时讲话整理稿》,载《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通报》2011年第12期。

五台山林区合作造林机制调查分析 篇4

关键词:五台山林区,合作造林,分析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 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 对改善环境、促进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造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环节, 是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手段。山西省大力开展了人工造林绿化活动, “十二五期”每年安排了32万hm2造林任务, 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2013年完成了造林6 400hm2。但造林投资低、造林地少是目前制约国有林区造林进程的重要因素, 如何解决难题, 五台山林局进行了积极探索, 实施了与地方政府股份制合作造林形式, 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股份制合作造林机制的提出

1.1 造林投资低, 影响造林成效

造林投资不足是影响造林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山西省造林是以国家补贴形式投资为主, 林场自有资金又有限, 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进行补贴。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每亩投资是300元、太行山示范工程是400元。而实际造林成本是多少, 以造油松为例测算:造林密度每公顷1 650株、40cm的油松容器苗木价格为4元, 每公顷苗木费需要6 600元;每个工120元, 整地每公顷需22.50个工、栽植每公顷需50个工, 整地栽植费为3 600元, 3年抚育费每公顷5 400元, 这些直接费用已为3 600元, 更不用说浇水、施肥、管理费, 上级投资明显不足。投资不足导致了苗木规格降低、整地栽植抚育环节质量降低, 导致了抗旱科技措施不能充分落实应用, 最终影响了造林成效。

1.2 国有林区宜林地不足, 影响了造林任务落实

目前国有林区自有的宜林地不多, 且多为困难立地。五台山林区以往是向村民购买宜林地使用权, 林区完全实施造林活动, 造林地条件差又分散, 造林活动和管护难度大, 牛羊危害严重。

1.3 体制不顺, 投入与收益不等价, 造林越多负担越重

国有林区的林分广泛分布于山区, 为造林护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营造的林分发挥着生态和社会效益。林业是公益事业, 林分效益是外部性的, 由全社会享受, 也即国有林区的产品无偿供给社会, 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受益。少数人投入全社会受益, 有悖于等价交换原则, 扩大再生产难, 只能是造林越多负担越重。虽然是国有林区持有林权证, 但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回收慢而低, 只是加重了管护责任, 目前的生态造林体制不顺。

1.4 国有林区有着苗木充足、技术力量强的优势

山西国有林区在几十年的经营活动中, 积累了丰富的造林经验, 形成了科学的造林技术, 培养了较强大的技术队伍。以五台山林局为例, 目前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有70多名, 这些工程技术人员责任心强, 热爱林业建设, 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营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局现有苗圃534hm2, 培育了各种高质量的不同规格苗木, 可以为造林提供优质苗木。

基于上述因素, 为破解造林难题, 国有林区与地方政府进行股份制合作造林是必须的。

2 股份制合作造林的实施

2013年五台山林局与繁峙县政府股份制合作完成造林667hm2, 造林质量高, 效果明显。按照“地方供地、县局共同投资、林局实施、约定分成”的形式, 形成合理的造林机制。即县政府负责与农民协商土地使用事宜, 提供造林地, 五台山林局每公顷投入资金4 500元、县政府投入1.20万元, 林局投入管理、技术力量, 负责实施, 并由县政府参与监督。在利益分配上, 坚持不求全所有、但求有林的原则, 其实这种原则体现了现代大林业的观念, 林分不管谁有, 产生的效益由全社会享受。在后期的林分管护上, 县政府发挥组织作用, 林局主动配合、落实管护经费, 共同巩固造林成果。

这种股份制合作造林与以往的合作造林不同, 以往合作造林是农民出地、林局出资金并实施, 资金紧缺、农民也不参与造林和管护, 牛羊危害严重, 造林效果很差。

这种股份制合作造林与股份制造林也不同, 股份制造林是林局与企业或私人老板共同出资造林。由于五台山区降水量低, 营造的林分大部分是生态林, 树木生长慢, 资金周转期长, 经济效益见效迟, 企业或私人老板是不愿意参与造林的。因此, 只有与地方政府进行股份制合作造林, 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机制, 县政府虽然出了大部分资金, 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股份制合作造林效果分析

3.1 解决了造林投资不足问题

国有林区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 增加了造林投资, 为造林各环节的费用提供了保障, 各环节的技术措施、质量标准能够保证做到位。如果仅仅由一家投资, 是达不到造林所需费用的。

3.2 解决了造林地难找的难题

地方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与农民好沟通, 能够将农民闲置的荒山荒地提供给造林者使用, 而且落实的造林地又集中连片, 不用国有林区分散到处再找造林地。

3.3 提高了造林成效

由于投资增加, 造林地又集中, 立地条件好, 使用林局培育的高质量苗木, 合作的667hm2造林全部按精品标准实施, 容器苗、覆盖、浇水、抚育等抗旱措施都能落实到位, 造林效果大大提高, 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9%。并且使用了部分2.0m高的大苗和多种花灌木以及仁用杏苗木, 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相结合营造, 完成的667hm2造林中, 有140hm2的森林公园公益林和153hm2的经济林。

3.4 拓展了国有林区优势发挥的空间

国有林区的技术、管理优势在造林中得到充分发挥, 林区优质种苗得到了使用, 地方政府和群众都高度评价了林局, 提高了林区社会地位, 搭建了林区与地方合作的平台, 融洽了关系, 为更好地配合森林防火、森林管护等营造了良好氛围。

3.5 发挥了社会效益, 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合作造林地位于繁峙县砂河镇周围, 这里地处五台山区, 宜林荒山荒地多。造林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 促进了卫生城镇建设, 而且地方政府投资得到了优良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6 加快了营林体制创新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篇5

在城市管理上,除葛洲坝、夜明珠、西坝3个街办部分由葛洲坝工程局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外,其余均由市、区两级政府按其划分的职责管理。区管道路共160条,车行道面积350773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42020.3平方米,行道树2864棵,临街绿地5712.35平方米,社会空地175块,面积

469285平方米(不含西陵经济园区社会空地),清扫作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一、我区城市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

“率先创优、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XX区建设管理局全力服务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城区建设和管理,按照精心建设区域性“三心一区”目标,在全力实施区域统筹、市区联动、“西进北联”的框架内,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改善发展环境,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努力把XX区建设成为城区经济的排头兵、和谐社会的示范区、“魅力宜昌”的展示地。

(一)以背街小巷改造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逐步完善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背街小巷、杂居小区改造进程,逐步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加强市政设施维修维护监管,逐步提高市政服务水平。

(二)以细化管理为手段,促进市容市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狠抓环境卫生作业质量,确保环卫保洁无缝隙不间断;狠抓城市综合管理,确保监管考核及时有力;狠抓农贸市场、七小门店专项整治,确保成果显著长效。

(三)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带动城市经营管理难点突破。

积极推进XX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积极推进绿化管养市场化;积极推行路段长责任制;积极推行城市网格化试点。

二、城市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管理经费投入不到位

1、背街小巷和杂居小区、社会型小区改造资金投入不足。我区现有43个杂居小区、社会型小区,大都建于八、九十年代,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快、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几年我们改造了10多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初步统计我区尚需改造的背街小巷多达44条,仅靠区一级政府来解决有很大困难,市城管局每年下拨资金只有17万元,资金缺口相当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2、下拨的环卫经费严重不足。辖区环卫作业范围内居民住户总数为45000多户,作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以此为基数按标准计算,我区环卫管理作业经费为487万元,市环卫处下拨环卫经费只有160多万元。下拨经费与实际金额相距甚远,环卫经费严重不足。

3、绿化费用不足。目前没有一个合理的绿化费用收取依据,绿化费用收取难度大,导致绿化种植后无维护能力。

4、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资金不足。街道承担组织指导社区、协调辖区单位、处理居民投述等工作,但是没有预算安排工作经费。在一些阶段性、应急性工作中,由上级部门划拨专款进行整治,不适XX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5、城市管理执法经费不足。西陵执法分局全年的工作经费按支队给大队核算经费计划,共计54万元,包括二万一千平方米的拆违费用,十一辆汽车、十辆侧三轮摩托车的燃油、修理费、办公费等全部因公需支出的费用,资金缺口巨大,大队人员长年加班无加班费,一些拆违工作也因经费问题无法开展。

(二)部门合力共管协作不到位

1、职能交叉,部门协作不力。城市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加上体制和法律规定上的不统一,经常导致相互扯皮、推诿,不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而且还影响工作合力的形成。如户外广告管理需要涉及工商、交通、建设部门;农贸市场管理需要涉及工商、卫生和建设部门;交通秩序维护涉及交通、交警和建设等部门。上述工作相关部门不能协调配合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

2、职权弱化,上下联动不力。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针对辖区具体情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主要负责落实“门前三包”、社会小区建筑垃圾清运、野广告的治理以及居民杂物的清理等工作。各社区虽然配备了卫生专干及卫生协管员,但开展城市管理的职权很弱,仅凭宣传、教育、劝导、协调等有限手段很难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3、职能缺失,小区自治不力。杂居小区和单位小区在辖区占了相当比重。这些小区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力,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无法与区管作业地域同步。

4、职责不清,市区共管不力。市、区环卫作业地段交叉问题。如:常浏路居委会辖区安居小区一直由市环卫处清运,环境卫生由物业公司负责组织人员清扫。2007年,居民卫生费改为水费收取后,物业公司坚持了1年,从2008年开始,因收取不到其他管理费就撤离出来。目前,安居小区院内因无人清扫,环境卫生差,居民意见很大,多次反映到市环卫处,至今还没有解决。其它如香港名店街、北门外正街铁路坝雅斯等都存在类似情况,影响了辖区保洁质量。

(三)行政执法难题解决不到位

1、行政执法主体职责不明确。虽然在我区成立了城市管理执法分局,但职责上没有明确规定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在人事、财务管理上和西陵城监大队没有隶属关系,在业务上西陵大队主要还是以完成市支队下达的任务为主,分局只能被动协调,工作效率低下。

2、行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城监西陵大队现有城管执法人员97名,其中正式队员54名,协管员43名,如果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的市容管理要求,以建设部规定的执法人员按5-8‰的比例配置的下限5‰计算,执法人员缺口达160多人,缺口比例达60%(以XX区人口

40万,流动人口10万计算),如果以地域面积、街道数或按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计算城管执法人员,缺口则更大。因人员严重不足,迫使队员长年加班,队伍长期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加上经费严重不足,加班工资多年来始终未得到解决,加之队员个人身份问题也没得到解决,抑制队员工作积极性和整个队伍的正常运转。

3、行政执法难度不断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贫困人员,受自身条件限制和城市就业容量限制,占道经营成为他们谋求生活来源的简单选择。在实际执法活动中,由于切断了占道经营者的生活来源,暴力抗拒执法的事例时有发生,执法队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4、行政执法疏导空间有限。XX区作为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及交通密度大,有限的城市空间几乎没有可以作为市容管理疏导的场所,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严重馈乏,原有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也有相当一部分改作他用,城市功能的缺失,客观上造成市容管理的难度。

(四)社会参与支持不到位

1、全民素质尚待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识、法律素质、行为习惯与城市文明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少数人清扫保洁、多数人乱扔乱倒”、“少数人管理、多数人旁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2、社区自治管理常遇难题。社区居委会因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一些城管问题因缺乏市民配合难以解决。例如,对装潢垃圾、无主垃圾以及非常规垃圾的清除责任问题,对居民区的违建问题,社区干部解决不了。不少社区都是无物管的老小区,在环境清扫、居民停车、居民养狗、摊点和违建的控制等方面,工作压力和难度更大。

三、关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城市管理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实现足量投入

城市管理事业要保持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稳定可靠的保障体制。应科学测定所需投入,出台政策,落实资金筹措渠道。

1、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区急需改造的道路有44条,预算需投入资金

3700多万元,我们建议按照现行的市、区两级财政收入6:4的比例分配进行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改造建设任务。

2、污水外溢、道路维修、绿化管养的资金投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和绿化管养面积在逐年增加,加上XX区污水外溢的现象比较严重,原有的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建议污水外溢、道路维修、绿化管养的维护资金按照每平方米5元核算,由市、区共同分担足额下拨。

3、环卫设施的资金投入。垃圾屋、垃圾桶、果皮箱由于各种原因,损坏的频率快,建议每年按照20%的维修更换率进行建设和维护。

4、杂居小区综合改造投入。按照统筹规划、分片建设原则对杂居小区进行综合改造。

5、执法资金的投入。按照城管队伍的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增加城管人员的数量,解决经费缺口问题。

(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大城管”

1、全区协调管理,加强部门联动。一是成立区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区政府办,负责协调全区各单位城市管理工作,负责对各部门、单位的城市管理责任目标的考核。二是继续推行一个区直部门挂点一个社区。每周定时到社区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由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检查、督办、考核。三是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单位工作目标体系中,并提高城市管理工作在考核百分制中的比重。各单位城市管理工作如受到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通报一次以上的,在评优实行一票否决。

2、城市网格管理,整合全区资源。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行横到边纵到底的立体化管理,不断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环境,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议将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安排,在四方堰、红星路社区试点工作基础上,全区推广,在社区建立起网格化管理工作室,街办建立起城管办公室,区建立监督指挥平台,整合区建管局、区环保局、区工商分局、区卫生局、区交警大队、城监西陵大队、街道和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明确责任,界定任务,协作共管。

3、环卫属地管理,明确作业范围。市、区的环卫作业要么以整块划分,打破市、区两级作业范围,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市环卫处全部收到一起统一管理;要么市作业的居民部分全部下放到各区管理,对存在争议的交叉管理地段明确管理主体。彻底杜绝因管理不明、职责不清而影响环卫质量的现象。

4、基层责任管理,强化社区职能。切实完善基层各XX市管理制度,细化责任,为落实城市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赋予街道、社区相应的职能和权利,人、财、物给予保障。二是要继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对辖区进行全覆盖的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依托城市网格化的管理,加强对

“门前三包”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出现问题的单位、个体要追究责任,实施处罚。按照《XX区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定期考核,实行经费与考核成绩挂钩,推动基层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落实。建议政府出台“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度,统一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和奖罚措施,把“门前三包”制度化。

5、小区物业管理,弥补区管真空。建议由市房管部门牵头,按杂居小区状况进行分类,推行不同的物业管理。对参与杂居小区管理的物业公司,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三)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体系,逐步实现高效执法

1、以合理规划为先导,降低执法疏导难度。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是否符合城市管理的规律、要求密切相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规划、建设的先天不足带来的。因此,要跳出管理抓管理,认真做好规划和建设环节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抓起,制订全区城市管理专业规划,完善对广告店招、夜景亮化、农贸市场、早餐摊点、大排挡、修理修旧摊位、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城市配套设施的专项要求,发挥好规划的先导作用和约束功能。在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关城市配套设施纳入建设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2、以明确职能为基础,保证执法顺利开展。进一步明确执法分局的职能职责,建议比照市局的职权,合理明确分局职能职责,并适当赋于一定的审批、处罚权限,便于区级执法分局在辖区内能顺利开展执法工作。

3、以人本管理为目标,促进执法疏堵结合。一是建议政府办集贸市场。个人或集体办的集贸市场,受利益的驱动,常常重收费轻管理,造成集贸市场周边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自产自销的农民很难进入市场卖菜,客观上造成集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的混乱。二是建议设立“跳蚤市场”和节假日市场,限时限地规范经营。对部分区域实行有条件地适当放开,由街办或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既满足市民需求,又减轻市容管理压力,缓解社会矛盾。三是建议加大投入,合理开办夜市和室外洗车场。现有夜市多为自发形成,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必要条件,缺乏有效管理,政府应加大投入,创造必要的条件,引导经营者进场规范经营。

(四)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全民参与

1、明确对象,强化各部门对自身在城市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的认识。由于各部门认识不均衡,导致城市管理工作各自为政,大多情况下城管部门在唱独角戏,这种局面必须要从思想上加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形成工作合力。要切实发挥各级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该哪级管的要管起来,该哪级统的要统起来,增强城市管理工作力度和强度。

2、引导市民,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城市管理是全社会的事,有赖于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一是要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导市民增强社会公德、卫生习惯和城市管理意识,从身边做起,形成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风尚。二是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重视发挥好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在居民社区开展卫生自治活动,动员广大居民自己维护,自己监督,自己管理。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落实沿街单位门前市容环卫责任制,充分调动有关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市容整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调查机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状况;预警机制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层次变得越来越复杂,加上社会竞争的激烈度加大,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突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其他问题便能迎韧而解。基于此,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并深入剖析了其心理危机产生的因素,提出了分层次建立预警系统组织及其运行监督机制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有效性。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状况

大学生特殊群体就是指生存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那一部分学生,即在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心理承受力的脆弱性、综合素质及竞争实力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存在一方面或几方面问题的非正式群体。他们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研究者制定了调查问卷来进行样本分析。样本取自湖南工程学院的13个院系,共88人参加调查,大学生特殊群体按类别分为家庭贫困人群20人,学习困难生20人,网络困扰20人,其他心理疾患24人,数据由各院系心理辅导员采集并集中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L·Derogatis,1973),调查分项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大类,参加调查的学生分值从0到4,0-完全没有,1-偶尔有;2-有时有,3-比较常有;4-频繁出现,分值越高说明问题越严重。统计计算工具为SPSS13.0软件包,统计方法有T检验及X2检验。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面表格可以得出, 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家庭贫困人群在躯体化, 人际敏感与普通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学习困难生则体现在抑郁焦虑2项, 网络困扰者心理问题为躯体化, 强迫 ,抑郁。大学生特殊群体中其他心理疾患人群除了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 ,其他项目和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P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

二、分层次建立预警系统组织及其运行监督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瞽机制就是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预先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发生,达到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的目的。危机预瞽机制可以按以下层次来划分和执行监督。

1.建立心理危机预瞽指标体系

具体而言,可以从(1)个体生理状况;如身体舒适度(2) 个体心理一般状况,如以上提到到9个项目(3)人际关系指标,包括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和满意度;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看法和满意度;(4)不良心理指标。如报复心理。从这4个方面来掌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预瞽指数。

2.分层次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站

除了常规的学校-院系-班级模式外,还可以在寝室建立心理辅导责任制。 此外,成立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领导、学工、保卫、校医院及各学院有关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校要从上至下,形成合力,改变观点,高度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部署和协调工作。

3.加强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联动

分层次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预警系统组织及其运行监督机制不仅仅是学生工作处等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任务,应该是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和组合。它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包括保卫处,学生办,医院等。学校各职能部门除了日常监督外,还可以举行一些心理活动来促进心理危机预瞽体系的建立。如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举行的“和谐心理 健康成长”有奖征文,电气信息学院“青春纪念册之美好心灵”ppt展示大赛:以相册勾起回忆,用回忆引发共鸣,因共鳴思考青春,让青春感动生命,展示赛的过程仿佛是一道心灵鸡汤,让现场的同学收获了温馨与感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分层次建立预警系统组织及其运行监督机制的措施是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有效性。1月8日,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2年年会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隆重召开。湖南工程学院被评为“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这个成就与学校实施分层次建立心理预警系统组织及其运行监督机制是离不开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工程学院校级思想政治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

[1]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 成人教育,2006(3).

[2]赫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3]才立琴.“大一新生”意义世界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青年研究 ,2005(6).

[4]李子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概念与意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2(3).

[5]周海咏.完善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5(7).

[6]Foldman S Lazarus RS ,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Journal l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0 571-579

调查机制 篇7

背景简介

依据美国消防协会的统计数据, 美国几乎每年都有近1万名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期间受伤。美国对于消防员伤亡情况的重视, 首先得益于其立法机构, 即美国国会的立法倾向。国会内部常有议员在各种议题下结成联盟, “消防联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它主张从消防立法上为所有现场救援人员争取利益。为了使“消防联盟”在国会的消防立法和财政划拨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美国国会消防学会于1989年成立。该学会是为国家制定消防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意见的非营利、无党派组织, 定期就消防工作动态向国会开展系列游说和宣传活动, 使国会直观地感知消防组织所面临的挑战。

在消防联盟的支持和消防学会的积极参与下, 美国国会于1992年创立了殉职消防员基金会, 对光荣殉职的消防员进行纪念的同时为其家人及所在消防局提供精神支持与物质援助。1998年, 美国国会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持续采取措施, 缓解全国范围内频发的消防员执行灭火救援任务过程中牺牲的问题。为此国会划拨专项资金促使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启动了“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 该项目的展开强化了美国消防员安全工作。

专项工作

NIOSH是隶属于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个研究机构, 该机构主要职责是通过提供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研究、信息、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就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和疾病的预防提出建议, 确保作业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虽然消防是一个危险的职业, 但如果对消防员的安全和健康问题适当注意, 就可以降低消防员因公伤亡的数量。对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期间遭遇死亡事件的各种特征、程度和性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的、详尽的调查研究,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死亡、致命创伤和致命病变的发生情况, 进而有助于确定应坚持哪些正确的作业行为和程序, 应从事哪些方面的科学和技术研究, 提出预防此类事故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并向消防部门宣传推广预防这类事故发生的策略, 从而达到减少消防职业固有人员伤亡风险的最终目的。NIOSH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思路, 对消防人员伤亡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 NIOSH对所选定的消防员牺牲事件实施独立调查, 其调查对象既包括职业消防员殉职事件, 也包括志愿消防员殉职事件。

该项目调查工作的关注点主要包括2点, 一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美国消防协会的数据显示突发心脏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是消防员牺牲事件最常见类型;NIOSH的调查主要针对消防员个体和救援作业场所2方面的因素。在个体因素方面, 主要是确认消防员个人的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因素;在救援作业场所方面, 主要评估相关场所对消防员施加的短时间的且剧烈的体力活动要求;估算相关场所对消防员施加的短时间且剧烈的化学危险品暴露危险, 评价相关消防局关于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筛查工作的状态, 评价相关消防局所开展的消防员个人保健工作的状态。二是由于事故所产生外力造成身体损伤而导致的死亡。NIOSH对各种事故环境给消防员造成的致命损伤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的选择对象包括火灾及非火灾事故现场, 涉及交通事故、高温、坠落、建筑物倒塌、溺水、电击等因素造成消防员致命损伤的情况。

项目运行机制

调查对象选取

NIOSH的“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并不是对每起消防员牺牲事件都进行调查, 而是通过“决定流程表”的方式, 确定调查的优先顺序。同时, 随着对所积累的消防员死亡情况数据中关于主要风险因素的不断审视以及相关机构关注意向的变化, 会对调查的优先顺序进行调整。

调查形式和方式

NIOSH获知发生消防员牺牲事件的途径包括:国家消防局、地方消防局中的职业安全代表、国际消防员协会、各州防火处、媒体。在获知事件发生之后, NIOSH就会对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进行核查, 以确定是否应该启动调查工作。一旦决定对事件进行调查, NIOSH就会指定1名代表人员与涉事消防局进行接触, 以取得对方的合作, 并制定进行实地调研的时间表。对于由事故所产生外力造成身体损伤而导致的死亡事件, NIOSH会争取在事故发生后的3周之内实施实地调查。涉事消防局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参与NIOSH的“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

NIOSH工作人员在实施实地调研时, 会前往事故发生现场收集信息、拍照、测量, 同时核查所有获得的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涉事消防局所制定的灭火救援标准作业规程;事故发生过程中的消防力量调度记录;牺牲者从业期间所接受的训练记录, 事故指挥员和其他官员的培训记录;牺牲者的医疗记录;验尸官或医生所作的报告;死亡证明;发生事故的建筑物的蓝图;警察报告;与事故相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等。

NIOSH工作人员会与事故发生时在现场的其他消防员和工作人员进行面谈。面谈不作正式记录, 故而NIOSH工作人员在调查报告中依据自己的笔记和相关的文件来对导致消防员伤亡的事故状态和环境进行描述说明, 这种描述说明只是出于交待其所提出建议的适用背景, 以达成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为目的。

如果在被调查的事故中, 导致消防员伤亡的原因有可能涉及消防员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则NIOSH内部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和呼吸装备技术人员也会参与调查工作, 会要求涉事消防局将相关消防防护服和装备发往NIOSH的“个人防护技术国家实验室”, 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每项调查最终都会出具调查总结报告。调查完成后, NIOSH会理顺和总结与事故相关各个环节的发生顺序, 提出报告草案。相关的各消防局、消防员家庭 (对于报告草案涉及消防员的身体和医疗记录的情况) 都有机会审阅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这种做法有助于进一步保证调查报告的真实性。报告终稿中会加入NIOSH所提出的专业建议;对于由事故所产生外力造成身体损伤而导致的消防员死亡事件, 消防专业人士也可以审阅报告草案及其建议。

调查信息发布

经过NIOSH审阅的所有调查报告最终都会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而且NIOSH的所有调查报告和出版物都属于公众服务信息, 允许自由复制、用于教育和培训。NIOSH与消防相关的出版物包括消防员殉职报告、消防职业安全与保健警示、消防员健康风险评估报告、针对具体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题报告等。NIOSH通过邮寄、网站、消防期刊、召开会议等途径, 向消防部门散发这些出版物;也通过与消防机构中相关部门开展合作研究、讲座研讨、政策调整等活动, 就调查报告的结论进行推广和交流。

项目成效的评估

评估方法

在对于“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成效的评估研究中, 需要完成课题设计、制订调查问卷、提出调查问卷, 以及焦点小组访谈方法的技术指导、抽样调查、访谈实施、数据分析, 并从研究结果中凝练出进一步工作建议。

1.评估重点的选择

NIOSH在评估研究过程中确定了31项建议, 其中22项涉及由于事故所产生外力造成身体损伤而导致的死亡, 9项涉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在这些建议中, 又选择17项建议作为评估研究的“哨兵建议”, 选择的依据是其在NIOSH“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报告中被提及的频率、建议内容的具体程度, 以及各类安全建议之间的平衡。评估的重点集中于这些NIOSH“哨兵建议”在消防员训练、标准作业规程、安全实践以及消防局的安全环境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抽样调查

NIOSH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全国消防局中抽取了3 000个在类型、辖区面积、辖区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消防局。NIOSH向样本消防局寄出了问卷调查表;在要求的时限内得到消防局对调查问卷的回复后, 依据分层随机抽样标准统计方法, 将样本调查结果映射为整体评估值。

3.消防员焦点小组访谈

为了进一步收集到通过其他方法难以收集的信息, 课题组设计了6个与一线消防员共同实施的系列焦点小组访谈。参与者中既有来自职业消防局也有来自志愿消防局的消防员, 既有来自城市地区也有来自偏远地区的消防员。

评估结论

1.NIOSH“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的被认知状态

该项目评估显示出消防组织对于该项目的认知仅属于中等或一般水平。大多数消防官员对NIOSH较熟悉, 其中一些消防官员知道并认真阅读过“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调查报告。另有消防官员对于该项目本身并不熟知, 尤其是该项目中确定哪些事件应该进行调查的程序、调查的实施、报告的结论。

某些消防局先后采用了NIOSH建议, 用于改进其训练内容, 主要涉及个人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个人安全报警装备、事故指挥系统、交通隐患、无线电通信等方面。

2.NIOSH“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所提出建议的落实状态

对于NIOSH所给出的建议, 美国绝大多数消防局都要求其消防员就其中的5~6项进行训练, 包括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建筑火灾的扑救、安全驾驶、无线通信装备的使用、标准化事故指挥体系的使用、消防呼吸器装备的维护。

NIOSH建议中所确认的消防指挥员职责共有3项:对事故进行初步的评估、监控现场所有消防员所处的位置、启动并展开风险管理工作。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 这与大多数消防局所认可的消防员安全要求是吻合的, 他们认为这属于指挥员职责的一部分, 消防局的指挥员通常会指定一个官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问题。

3.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

部分消防局在落实NIOSH“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建议时所要面对的不利因素包括装备、人员和训练所需的资金不足。比如消防局没有足够的资金为所有的消防员配置密封程度适合消防员个人状况的呼吸器面罩;消防员在身着消防服时无法舒适地使用救援车辆上的安全带。

如果消防局经历过消防员殉职事件, 经历过“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调查, 或者消防官员对具体的安全事项特别注意, 消防局内设有消防员工会代表, 这些都是促使NIOSH安全建议落实的有利因素。比如, “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的调查能减少消防员在使用个人安全报警装备和个人呼吸器面罩方面的认知误区。

4.NIOSH信息发布的途径是否得当

对具体事件的研究学习有利于消防员培养安全的工作实践, 在接触过NIOSH报告的消防官员中, 多数消防员认为报告的内容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具体切实, 但提议NIOSH应更有效地设计报告的各级标题和提纲, 以方便读者进行快速浏览;增加更多的图片、表格 (比如事故发生的事件表、现场的平面图、照片等) , 对火灾现场进行更清晰的表述, 增加牺牲者的相关信息;同时建议NIOSH针对具体的不安全作业方法的种类, 统计出因此而造成的消防员伤亡数据, 并采用纸质媒体常用的交流技巧将其汇总为更多的总结文章。

消防官员还希望NIOSH能将其安全建议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消防局工作内容, 能接收到以“消防员殉职报告”为基础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训练资料, 并建议NIOSH围绕具体的主题与消防组织展开合作活动, 每次活动都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安全事项, 有利于提高整个消防行业的安全意识。

从评估研究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规模较小、志愿消防局是遵循安全指导的“重灾区”;现有的消防资源对安全实践形成了限制;消防人员知识和态度之间的割裂也对安全实践形成了限制;NIOSH“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和“消防员殉职报告”能够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安全信息, 同时, 消防局还需要其他的信息以强化消防员殉职报告所产生的效果;消防员和消防局需要以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的信息;NIOSH“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的资料需要更好地发布和宣传以提高人们的意识, 并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

改进措施

在上述严谨科学的评估研究基础上, NIOSH明确了“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未来发展的方向, 形成和采取了以下4项调整和改进措施。

加强外部联系工作

NIOSH加强了对于规模较小的、偏远地区的以及志愿消防局的联系工作。无论是否计划展开调查工作, NIOSH都应及时与发生了消防员牺牲事件或者侥幸逃生事件的消防局联系。如果需要, NIOSH应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 提供相关的“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资料以及技术支持以帮助明确安全问题。

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制订有利于消防局预算合理化的关于装备、训练、作战程序方面的建议文件。针对规模较小的、志愿性质的消防局, 提供更多的有助于申请“消防资助项目”的技术支持。同时, NIOSH加入了类似美国消防协会的标准编订组织下属的多个标准编订技术委员会, 这种直接参与消防标准制订的行为有利于将NIOSH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收获提交给这些对消防部门具有影响力的组织, 有利于提高消防员的安全和健康水平。

强化资料的特色与种类

继续编写和发布“消防员殉职报告”, 保持报告行文现有的4个部分, 即总结、调查结论、讨论和建议;但通过报告的格式、标题、提纲的变化, 强化了独立报告和系列报告所要传达的安全信息。从报告内容上, 提高可读性和信息量, 增加照片、时间表、图示等吸引注意力的内容, 使用图表、统计数据及其他工具对风险程度和安全实践进行表述, 方便消防员和消防局用于提高其安全工作。NIOSH核查了调查所需的程序内容, 在用于提出技术建议的资源方面, 配置了必要的外部专家小组对调查结论进行审阅。

同时, 通过制定以“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为基础的培训工具, 转化从该项目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 加大了现有出版物的发行量, 并使这些出版物覆盖更多的主题。

项目的推广

NIOSH开发了多种机制, 以提高消防部门和公众对于“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的认知程度。首先改进了“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网站, 在各个主题下, 链接相关的安全建议和作战行动要求、“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特定的消防员殉职报告等相关资源。同时, 提高对该网站的推广力度, 设计便于在消防站公告栏中宣传该网址的宣传文件, 并定期就某个独立主题展开协作推广活动。

NIOSH还探索了通过公众服务活动的形式, 对“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调查结论进行宣传的新技术, 比如采用录像、公共服务频道、网络视频流等发布“消防员死亡事件调查和预防项目”每项主要建议所要传达的安全理念。这些理念凝炼了多个调查案例的结论, 并体现出公共安全倡议的技巧。

调查机制 篇8

但从目前来看,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织成员大部分来自行政管理部门, 而且参加人员都是临时凑在一起的, 尽管有些行政人员也是某方面的专家, 但就整个事故调查组而言很难做到专业结构配套[3]。即便是在专业素质较高的消防部门, 很多火灾事故调查员也是半路出家, 大部分只有高中或者中专文化程度, 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系统学习过火灾事故调查专业知识的人员很少, 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服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业务技术水平不强,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普遍存在重经验而轻证据、主观臆断、随意性大等问题[4]。基于事故调查本身的复杂性, 调查员需要具有充分的专业技能和调查经验, 否则很难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工作, 这样势必影响到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因此, 建立事故调查员资格审查制度和培训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国外事故调查培训模式与经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调查管理革新中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调查员培训机制, 为调查人才的持续供给、调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美国,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及各地区监察办事处负责职业事故调查的所有安全与卫生法规事务官 (Compliance Safety and Health Officer, CSHO) 都要接受相关培训, 如模拟事故调查、编制调查计划、应急协调能力训练, 以及基本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被选定为调查专家的高级CSHO还要接受有关危险物品作业及应急响应、化工企业重点计划, 以及涉及灾难性事件的建筑等的课程培训, 或者每年进行一次专门领域的资格、能力的考核[5]。OSHA设有自己的培训学院 (OSHA Training Institute) , 并依托地方大学等科研机构, 在全美建立了14家培训中心, 提供包括初级事故调查、高级事故调查及犯罪事故调查等各种类别和层次的培训。

对于独立的事故调查机构来说, 调查员的培训更多的是采用合作办学的模式。例如, 美国全国运输安全委员会 (NTSB) 与华盛顿大学合作建立的培训中心, 旨在为提高独立调查事故技能和水平的人员提供综合性培训和训练, 倡导独立、客观的调查理念和先进的调查技术与方法。其开设的培训课程涵盖了航空、道路、铁路运输事故专项调查、人因因素研究、摄影照相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公共事务处理以及重大运输事故灾难应对方法等内容。此外, 培训中心还设置了实践与模拟环节, 充分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6]。

为使调查员具备基本的调查技能、知识及在应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 (ATSB) 与堪培拉技术学院 (CIT) 合作, 首次引入了Diploma计划。该计划针对调查员的不同培训需求, 提供了系统化的课程学习体系, 包括课程教学、个性化的学习指南及在职培训, 并根据学员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设计了从基本的职责和工作技能到更为复杂的调查技术的不同培训标准。培训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被授予全澳认可的相应级别的“运输安全调查证书” (DTSI) 。DTSI培训计划包括三大部分:培训前的评估 (受训者的技能和知识基础, 如交流与沟通、信息技术与管理等) 、关键领域的理论培训 (如人因因素、职业健康与安全、媒体、谈判、证人问询以及证据的搜集、记录及评价) 、在职培训及体验 (受训者起初是到事故现场作为观察员, 然后逐步在有资质的前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7]。

在英国, 分别负责海上事故、飞行事故及铁路运输事故调查的MAIB、AAIB及RAIB以Cranfield大学为基地建立培训中心, 为这些调查机构的新老调查员提供培训。该培训中心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 如飞行事故、海上事故及铁路事故调查培训, 强调交通事故调查员所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 除了课堂学习外, 还让学员到事故现场观摩和训练, 有时则采用桌面演练方式。该中心根据学员的学历及能力水平, 提供三个层次水平的培训, 包括研究生结业证书、毕业证书及硕士学位证书三个级别[8]。

在加拿大, 运输安全委员会 (TSB) 提出了综合安全调查方法 (Integrated Safety Investigation Methodology, ISIM) 的理念, 旨在使TSB调查员能更好地理解安全缺陷及风险评价的思想, 更深入、系统的寻找事故原因, 这样才可提出合理可行的补救措施。TSB管理层制定了适应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培训计划, 对所有TSB调查员进行轮番培训, 并通过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强化来促进持续性的学习, 以训练新要求的技能。通过这样一种方法, 使调查员掌握必需的知识、技能, 端正态度, 在调查中能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信息、更有效的决策和分配稀有资源, 并且对后续培训进行跟踪反馈和持续加强[9]。

2 事故调查分级培训机制与方法

2.1 事故调查过程与级别

事故调查过程中涵盖了很多活动和工作, 不同机构和人员给出的定义也不一样。美国能源部 (DOE) 将事故调查分为三个阶段:证据与事实材料的搜集、事实材料的分析, 以及提出结论和撰写报告[10]。有些学者认为安全建议的提出及实施也是调查工作的一部分;也有人将事故调查分为五个基本环节, 还包括现场勘察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11]。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基本上是按照逐级上报、分解调查处理的原则进行。所谓分级调查, 是指按事故严重程度组成相应的调查组, 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但对于事故调查, 国外还有一条很新颖的理念。欧盟理事会指令中有一条很独特的规定:“调查的范围必须取决于为改善安全而可望从调查中得到的教训”, 即调查的重要性和范围不取决于伤亡了多少人, 而是决定于可以从事故调查中获得多少教训和经验。Kjellén也认为事故调查必须有所取舍, 不可能对所有事故都进行同等调查, 而必须有选择的进行, 应倾向于对那些能总结和吸取教训的事故进行调查, 为此他将事故调查分为个三个层次级别[11]。

2.2 事故调查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前面指出, 事故调查员应具备多种知识、技能和能力,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和教育来获得, 并且不同调查级别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是不一样的, 即便在同一项调查中, 各个阶段对于调查员的素质要求也有差异, 因此, 有必要采取分级调查和分层次培训的方法, 并且要对调查人员的资格进行限制 (如图1所示[12]) 。

ATSB、NTSB及FAIB等调查机构认为, 不同级别的调查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调查项目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此外, 调查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还包括:系统思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调查方法、人因分析、问询技术、证据分析 (记录、取样、证明) 、职业健康与安全 (个人防护、现场纪律) 、伤亡处置 (设备、其他相关人员) 、有效的信息沟通及报告、知识运用及质量控制等。根据事故调查层次级别的不同, G.Th.Koning等将调查员划分为五个级别:初级调查员 (starting investigator) 、中级调查员 (developing investigator) 、资深调查员 (experienced investigator) 、调查项目管理人 (project manager) 及重大事故调查项目管理人 (project manager for major disasters) , 并对不同级别调查员的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等进行了分析。

2.3 事故调查分级培训方法

在开展事故调查培训之前, 首先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的需求、对象范围、方式及培训内容等。培训需求分析可由培训管理、教学部门或承担培训任务的相关人员根据当前一段时期内本地区或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 对各类事故调查人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的评价, 并进一步确定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确定培训需求后, 可以根据不同类别和级别的调查员设置不同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既要突出工作职能需求特点, 又要把握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行性。总之, 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对各类培训方案设计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 形成包括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类培训方案在内的培训方案体系, 在充分考虑灵活性基础上, 逐步建立不同类别和级别调查员与其培训内容及方法的稳定应对关系。

3 事故调查培训绩效评估体系

3.1 评估基础

培训绩效, 又称为培训效果或培训有效性。美国学者Raymond Andrew Noe将其定义为公司和受训者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对员工个人来说, 收益意味着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公司来说, 包括销售的增加、顾客满意度的增加等[13]。

与企业员工培训不同的是, 事故调查培训更注重社会性, 调查培训绩效也需要从受训对象 (调查员) 、政府、企业及社会等从培训当中获得的收益来衡量, 即调查人员将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其特性应用于事故调查与分析中的程度, 以及培训给政府、企业及社会等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而言, 培训对调查人员个体方面的良性表现是他们可以学习事故调查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的行为方式, 对政府的良性表现则是通过事故调查所体现的政府绩效和公信力的提高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对企业和社会的良性表现是社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的发展。

调查培训是一个完整的流程, 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教材与师资开发、培训活动组织实施及培训绩效评估。其中绩效评估应包含两方面内容: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过程评估是指根据各阶段评估重点不同、采用相对应的科学方法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教材与师资开发、培训活动组织实施等环节的评估。结果评估则是对参加过培训的调查人员的从业资格和职业能力进行测评, 并对培训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都需要以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 以评价培训是否达到既定目标。

3.2 评估方法与模型

培训绩效评估的方法有很多, 总体上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大类。

对于培训评估标准的研究, 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最为经典的是美国学者Kirkpatrick提出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他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效果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14]。

3.3 事故调查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层次清晰、关系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是调查培训绩效评估的前提。由于绩效评估涉及工作效率、理念转变和行为转化等许多方面, 用一两个评估指标或系统均不足以对培训绩效进行完整的描述。本文以Kirkpatrick四层次评估模型为依据, 将事故调查培训绩效评估指标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以及指标, 并在一级指标下设立了若干个二级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 上述评估标准需要再深入研究并细化, 以使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后,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建立评估模型, 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一步评估调查培训绩效, 从中可分析受训调查员对培训各项内容的满意度如何, 调查培训在哪些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在哪些方面与培训目标还存在差距。根据这些评估结果, 结合实际情况, 进一步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 为今后调查员的培训工作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达到提供培训质量的目的。

4 我国事故调查人员培训体制对策

4.1 建立事故调查人员资格审查制度, 提高事故调查队伍整体素质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逐步建立事故调查员资质管理制度, 提高调查人员的准入门槛, 加强上岗资格审查, 旨在提高调查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具备事故调查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相关组织和机构的考核后方可参与事故调查。事故调查人员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外, 还要具备相关经验, 因为事故调查涉及电气、化工、建筑、法医、问询技巧、心理学、物证鉴定技术、现场照相以及法律等众多问题, 要求调查人员具备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并能熟练运用。因此, 可以按照不同的调查类型和级别, 对事故调查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 满足事故调查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

4.2 建立事故调查培训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事故调查培训标准, 旨在统一培训理念, 完善培训操作体系, 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等, 建立培训机构保障系统, 以保证培训的顺利、高效进行。例如, 国际海事组织 (IMO) 为推进海事调查的国际统一, 提出了海事调查员培训的标准教程 (Model Course) , 而且关于疲劳、人为因素等有关文件, 也用于指导海事调查[15]。建立事故调查培训标准, 不仅有利于调查人员的统一或分级培训, 也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化的事故调查体制和机制, 以及标准化的事故调查程序等。

4.3 建立调查员培训方案体系的更新机制, 实现不同类别和级别调查员与其培训的动态匹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也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如何解决事故调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是事故调查人员必须及时跟进的紧要问题。此外, 随着事故调查机制体制的变化, 我国事故调查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和需要也在改变。因此, 要建立培训方案体系的更新机制, 根据调查员工作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变化中实现不同类别和级别调查员与其培训内容的动态匹配, 例如, 适时地将国外的一些调查技术方法、调查理念、管理方式等纳入培训方案体系, 以满足调查人员的不同培训需求。

4.4 建立稳定的教学与培训基地

事故调查员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办学经验的积累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 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和稳定的培训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独立调查机构的情况下, 应当在有关院校挂靠成立专业培训机构, 由政府部门给予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和试验与评价方面的研究项目支持, 为学员提供学习事故调查专业理论知识及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的机会,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疑难事故调查的能力。

4.5 多种人才培养方式相结合

发挥多方面积极性, 建立各种调查员培训中心和学院。创新调查员培训机制, 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大力培养素质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依托科研院校, 建立调查技能培训中心, 举办各种研修班、专科班, 鼓励调查人员在职自学, 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技术或管理人员到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参观学习, 或邀请国外同行到国内讲学, 逐步提高事故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

5 结束语

调查机制 篇9

研究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是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高层次的教育形式。它的发展受到所处社会环境各种复杂因素, 包括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科技水平、教育基础和教育政策等若干重要因素的影响;同时, 研究生教育又对社会及其若干重要方面变革和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21世纪以来, 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逐渐表现为各国人才的竞争, 而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又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贮备。近些年, 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势必要求原有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对社会发展来说, 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型、职业型高层次人才。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 研究生教育必须重新定位, 培养模式必须变革。如何改革与完善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调查了工科专业学院在读研究生对现行培养环节的切身体会和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状况, 着重分析了研究生成长轨迹与培养模式及培养体系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总结, 从而验证了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可行性, 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调查

本节主要针对工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调查分析, 从课程设置、思想教育、课题研究以及实践和培训的情况来反映学院现行培养模式的特点。

1. 调查对象

为了更全面有效地对工科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分析, 调查前期制作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 并通过邮件形式发放。重点调查对象可大体分为两类:在读研究生和已工作的毕业生。其中在读研究生问卷发放200份, 收回157份, 毕业生发放50份, 问卷收回27份。

2. 调查内容

根据在读研究生的实际感受, 各类课程的重要性排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 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普遍被认为非常重要, 公共实验课重要性稍差。而专业实验课则评价不高, 其中原因可能是学院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与学生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另外, 学院针对学历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虽然不同, 但实际在实验设置上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并不明显, 故学生从中获得的能力提升并不显著。

从图2对毕业生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基础类课程重要性稍大于专业或实验类课程, 但总体来说这五类课都比较重要。这说明, 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都是非常关键的培养环节, 而由于将来工作内容可能与所学专业不同, 专业性太强的课程往往用处不大或者只能应用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 基础课程由于具有基础性、广泛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特点, 对于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要和持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基础知识稳固就好比捕鱼技能精湛。这也提示所有在校研究生,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打下牢固的根基, 同时不可忽视其他类课程的学习, 扩展知识面, 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关于教学方式及其效果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均为毕业生的选择。大多数人认为PPT展示较优, 少数的人则认为传统的手写板书教学效果更好。PPT展示是近十年来逐步兴起的, 目前来说也是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一种展示手段, 它形式多样, 条理清晰, 比较容易制作且方便老师控制授课时间。但由于其电子形式方便传播易于拷贝, 也导致随之产生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及逃课的不良现象。此外, 课堂上同学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观看PPT上, 不经意间就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之相比, 传统手写板书的形式可以使同学们在听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授课老师的讲课节奏会有所下降, 有利于同学们写笔记和随堂理解所授课的知识。因此, 如何将二者的优点结合, 是一个值得教师们以及学校思考的问题。

关于课堂形式, 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是认为互动提问的方式更有助于课堂内对所学知识的快速掌握, 同时可养成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谈到作业和考核的形式,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不必拘泥于一般的课后练习题和期末考试, 或许加入让学生主动性更强一些的自主研究和研究报告的形式更为可取。

目前, 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 体现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高学历的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到底该采取何种形式、占用多少时间精力, 是一个必须要认识清楚的问题。从调查结果图4来看, 在校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很小, 可见对学校而言思想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图5对毕业生关于思想教育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他们最希望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公益活动, 其次是专题讲座、支部讨论和走访慰问活动。总之, 灵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图6可以看到, 在读研究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而毕业生们也普遍认为, 在教研室课题上是应该付出较多时间的, 如图7。但同时毕业生们也提出, 将过多时间花费在课题研究上似乎也不太可取, 研究生生活不应该枯燥单调, 除了搞研究也应该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 比如交际能力、实践能力等。

图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研究生在面临就业时会有很多的困扰和疑惑, 如不了解未来工作的内容, 不清楚三方协议等问题。在读研究生对本专业就业等信息的普遍匮乏, 说明专业发展形势和就业政策培训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工科背景十分浓厚的学院, 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工科系统内工作。所以在校阶段, 学生们大都有参观科研单位、了解行业发展形势的心愿, 参看图9。这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有的放矢的知识学习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过程调查小结

从以上各个方面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 在工科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要求普遍较高, 这与相关就业单位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相当吻合的。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才会在相关领域有所作为。同时, 思想品德高、个人修养好也是必备的素质。尽可能早地融入教研室课题研究, 能帮助在校研究生形成科学研究的思路, 以适应未来科研工作的环境。而有效的实践和培训环节, 是塑造一个知识装备完全、思想先进灵活的优秀研究人才必不可少的过程。

总而言之, 培养方案中的重点要求都体现在了目前的培养过程中, 然而这种培养过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比如,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导师聘用模式, 已经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基本认可, 但在具体的培养环节中尚未发挥出应有优势。此外, 某些课程的教学方式略显呆板, 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

三、毕业生就业发展调查

本节主要根据北京某工科学院2000年到2009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 分析总结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和系统内外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并以工作多年的毕业生角度提出对在校研究生的培养建议。

1. 就业发展状况

该学院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为科研单位, 高等院校、部队、升学、出国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少。统计人数为156人, 其中100人进入相关科研单位工作;从就业地点分布来说, 96人在北京, 16人在上海, 44人在其它地方。

该学院研究生毕业生中, 大多数人选择了与本专业相关的系统内单位就职, 也有少部分选择去系统外或自行创业。大体来看, 可分为系统内发展和系统外发展两种模式。系统内发展是指在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 从事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或工程项目。该发展模式下的毕业生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 吃苦耐劳, 踏实细致;工作方法上, 都是从学校环境中单纯的自我学习转变到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思想认识上, 都具有较强的合作创新精神。系统外发展的院友有多种选择, 比如自主创业或外企、私企择业, 一般来说, 系统外的院友发展历程不同于系统内就业, 没有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及众多前辈的经验和帮助, 系统外就业需要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勇气、对自己更清晰的了解, 以及对未来更明确的规划。

2. 对在校生的建议

(1) 建议在校生不但要认真学好老师指定的课程, 纵向拓深知识, 还要横向联系各科知识, 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而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加以灵活运用;必须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利用学校的实验室, 提高动手能力。

(2) 选择工作时, 按照自己的兴趣, 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刚毕业要学会“放低”自己, 不要眼高手低;如图10所示, 科研院所在招聘时最看重的还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如图11所示, 研究生期间最应该培养的前五项能力分别是: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研究能力。

(3) 作为一名在校生, 一定要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培养个人修养, 注意言谈举止;作为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 应培养一些业余文体方面的爱好。

四、总结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到, 不论选择系统内还是系统外发展模式, 工科专业学院的毕业生大都能规划并实现适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从就业单位类型与地理分布可知, 绝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在相关系统内得到良好发展, 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治国栋梁, 跻身于总师和管理的一线。这些都与工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针“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是一致的, 同时也是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肯定。

参考文献

[1]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9.

[2]张郁.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

[3]路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2006.

[4]刘惠玲, 我国重点理工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4.

[5]李景元, 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6) .

调查机制 篇10

1修订草案的相关规定

修订草案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规定,基本继承了现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但也有部分改变。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协调、各分段监管部门负责处置,只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政府才按照预案进行直接指挥处置,改变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由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置;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从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修改为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从协助升级为应当的表述,进一步强化疾控机构的调查处置职责。

2食品安全调查处置体制历史沿革及影响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在《食品卫生法(试行)》 时代均是由各级卫生防疫站承担,卫生防疫站当时是该法的执法主体,承担着包括食品卫生在内的卫生监督职责。即使在《食品卫生法》实施后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执法,食物中毒等调查处置仍由其全程负责。在卫生防疫站2000年后改革分设为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后相应的卫生专业业务人员绝大多数划到卫生监督机构[2,3],而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置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国多数地区均由卫生监督机构承担[3,4]。卫生监督机构实行从受理、流行病学(含卫生学)调查、采样、违法行为调查取证、卫生处置、行政处罚等一体化模式进行处置,具有依法高效特点。同时, 在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下,各级疾控机构能配合做好样品检验鉴定工作。但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后,规定疾控机构协助承担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处理职责,随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后食品安全职能及相关专业人员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管局,虽规定综合协调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但实际跨部门往往难以协调到位[2,5]。即使在一些地方餐饮环节监管职能未调整到位仍由卫生监督机构代管情况下,卫监和疾控机构也经常互相扯皮协调困难,各地调查处置模式出现一片混乱,仅以浙江省为例,有的地区疾控机构负责全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包括卫生学调查),有的由疾控机构负责相关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监督机构或食药部门负责卫生学调查,有的仍由监督机构或食药部门全程负责调查等。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调整及卫生行政部门退出综合协调,今后如要食药监管部门组织疾控机构调查,恐怕又会造成更大的体制性混乱。

3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特点对处置机制的要求

食品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群体性、跨地域性特点[6,7],特别是食物中毒事故,潜伏期短(多数在数十分钟至数十小时),发病急剧,病势凶猛,短时间内有共同膳食史的人员可能有多人发病,对暴露群体和周边人群冲击力大,可短时间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处置不当极易影响社会稳定[6]。因此,相比其他食品安全事故更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更需要紧急调查处置。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结果与多方有利害关系, 涉及到肇事方、供货方、受害人甚至保险机构等膳食活动参与者,也可能涉及到监管部门、认证机构、检验机构及相关人员责任,还可能关系到当地政府政绩 (重大食物中毒列入地方政府创卫、平安、食品安全考核等一票否决性指标)和地方形象[8]。其调查结论受到各方关注,也是追究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和证据。所以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必须要边调查边取证,调查结论要经得起各方质疑和司法审查。现场处置必须快、准、实,杜绝再发事故。由于卫生处理实质上是行政强制行为,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和职能开展。 因此,无论调查取证还是卫生及善后处理,必须由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原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都是规定由食品卫生执法主体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并由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依法进行[9,10]。由于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特点,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必须高效统一、依法实施,否则多部门、多机构参与调查处置会带来协调困难、低效扯皮,造成调查机会流失,难以查清原因[2,5],职责不清可能造成再发事故。实践上以往由卫生防疫站或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从事故受理、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执法取证、卫生及善后处理、行政控制、处罚等一体化调查处理机制是十分有效的。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规定看也是由相关监管机构统一负责调查处置,如日本是由地方负责食品卫生监督职责的保健所统一负责调查处置[11],香港也由负责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食物环境卫生署进行调查处理[12],新加坡由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家环境局负责调查处理[12]。在国内立法中,对危害健康的的牵涉到专业性、技术性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故调查处置中也是规定相关监管部门负责调查处置,如职业中毒事故由安监部门负责调查处置[13],环境污染事故由环保部门负责调查处置[14]。 国内外立法对相关事故处置由行政监管部门负责,这是因为监管部门有强大行政动员的资源,可高效调查处置。

4疾控机构履职存在问题

自从卫生防疫站分设后承担包括食品卫生工作在内的五大卫生业务人员绝大多数都去了卫生监督机构,尤其是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几乎未留在疾控机构。疾控机构已长期未承担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相关工作,缺少专业人员,一般仅承担检验职责,整体业务多呈荒疏[2,3,8],。目前,县级等基层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多以防控传染病、慢性病、健康教育、卫生检验等为主配置,本身配置尚未充足,新增职能未同步增加编制。且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特点比一般的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人员要更多[8],而目前编制根本难以满足。另外,无专项经费,靠挤占其他经费开展工作,也给工作带来困难。从业务能力上看也有很大欠缺,一是疾控机构没有调查执法权,很难得到经营单位甚至受害人配合。对于现越来越多的跨地域事件(如旅游团队食物中毒事件)更难以及时得到相关地区的有关部门及机构配合。二是卫生学调查和处置能力低下。由于疾控机构单设后缺乏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疾控人员也不参与日常监管,与食品行业接触少, 缺少食品行业实务知识,往往难以有针对性调查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和污染环节能力(即卫生学调查能力), 影响原因确诊和事故判断。同样,因缺少食品、场所、 设备等卫生处置实务知识,很容易处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再发事故[8,15]。另外,疾控人员不是行政执法人员没有行政强制执法权力往往难以得到当事人配合处理[5]。三是疾控调查人员也未经取证培训,缺乏取证能力。即使勉强获得调查资料因不属于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获取,调查资料从法理上讲不能作为行政执法的证据,影响案件查处、赔偿甚至进一步刑事处罚。

5讨论和建议

5.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特点需要一体化调查处置由于上述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特点所要求,调查处置必须争分夺秒开展,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行半军事化式的应急处理。而多部门、多机构共同调查处置必然增加环节和协调时间,导致调查处置机会流失,现场遭到破坏,无法采到样品,病人散失,甚至肇事者会有意掩盖问题或转移可疑问题食品,造成无法查明事故原因并对卫生处理带来隐患[2,5]。以往的实践及近年来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的改变, 即使在同一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餐饮环节监管还未调整到位情况下的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经常扯皮,配合困难,直接影响事故处理成效。今后如按修订草案规定处置机制,调查处置机构需跨部门配合进行,更会有协调配合不力问题,还有缺少效率问题。因此,最合适的处置机制是实行一体化调查处置模式。法》实施后,规定增加环节和协调时间,导致调查处置机会流失,现场遭到破坏,无法采到样品,病人散失,甚至肇事者会有意掩盖问题或转移可疑问题食品,造成无法查明事故原因并对卫生处理带来隐患[2,5]。以往的实践及近年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的改变,即使在同一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餐饮环节监管还未调整到位情况下的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经常扯皮, 配合困难,直接影响事故处理成效。今后如按修订草案规定处置机制,调查处置机构需跨部门配合进行, 更会有协调配合不力问题,还有缺少效率问题。因此, 最合适的是实行一体化调查处置模式。

5.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依法履行调查处置职责的权能相符主体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人为地分成流行病学调查和违法行为执法调查,并由疾控机构负责流行病学(含卫生学)调查,而流行病学调查是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核心和重点,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而调查结论所依据的一切过程性资料都是证明事故的证据,故需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取证。卫生处理的实施,也需依法进行,其实施的有效性、依从性也只有监管执法部门才有权威。随着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调整,为理顺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机制打下基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集中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由其统一依法实施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是最佳选择。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能力上看也完全有能力承担,随着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后,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人员成建制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这些专业执法人员本身一直就承担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由于政府及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编制人员增加较快,且因专业执法要求这些新招用人员多有预防医学学历背景,因此无论从人力资源及业务素质上能较好地满足调查处置需要。相反,疾控机构不适宜承担调查处置职责,可以承担确定为公益性食品安全事故样品检验鉴定机构,必要时可由食品安全协调机关组织下提供业务支持。综上所述,建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修订为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负责调查处置,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必要时协助其调查处置。

调查机制 篇11

必须用先进的执法理念支撑规范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为机制建设提供成熟的理论指导。新时期检察管理体制的规范化首先是执法理念的转变。只有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建立起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执法的应变力和竞争力,推进规范化管理。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将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等先进管理理念引入管理过程,强化程序控制、绩效考评和管理改进,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为推进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各级院均应成立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并作为战略措施来抓,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需要在业务、行政管理、领导决策层面形成一个与建设和应用紧密结合、协同配合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对这项工作必须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各级院“一把手”总体抓、分管检察长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同时,要在机制建设领导小组之下建立上下协调顺畅、部门沟通有力的办事机构,按工作项目成立专门小组,承担起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防止推进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部门壁垒”、互相推诿等现象。

研究制定规范化管理机制,为软件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执法行为和队伍管理的规范化为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软件开发的同时也固化了规范化管理模式,经过实践,又会遇到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执法理念,制定符合工作实际和信息化规律的机制,结合执法规范化活动,为应用软件开发打下坚实基础。但,仅仅由各业务条线制定业务流程规范还远远不够,因为仅局限于本部门业务,无法实现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要更多地从网络的应用方面考虑制定工作流程。

建立统一的软件开发应用机制,整合开发符合要求的软件。使用统一科学的软件是规范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的院硬件建设基本满足了需要,但软件的开发应用水平不高。就目前人力物力财力状况来看,对软件开发还存在不规范问题:一是开发使用处在分散状态,各地软件设计结构各有差异。二是软件所要支撑的各业务管理模式需要进行流程再造和结构定型,需要研发机构统一研发与应用。

夯实基础,建立信息化专门人才引进、培养、培训机制。目前,硬件建设飞速发展,可以说,只要具备充分的资金,就可以买到最先进的设备。但设备的作用和功能有时却得不到充分发挥,成为发展的瓶颈。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的作用,即专业化人才。人才的取得有两种途径:一是引进;二是培养。这就需要建立先进的人才引进、管理和激励机制。应在大力引进和培养的同时,建立健全人才评估、培训、激励、奖励、业绩考核等日常管理机制,使专门人才发挥专长,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调查机制 篇12

问卷调查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查对象是我院专科三年级 (2010届) 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32份, 收回398份, 其中有效问卷360份, 有效回收率为83%。使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绘制图表, 对问题进行归类, 对图表进行分析, 为建立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机制提供参考。

1 就业前景与就业信心

(1) 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 自信能找到合适工作、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的分别约占6%、43%;信心不足、认为难以找到合适工作以及担心找不到工作的分别约占24%、26%。说明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缺乏自信, 认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

(2) 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看法。调查发现, 有近70%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前途很好, 其中有近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很有前途。整体反映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充满信心, 对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信心, 认为自己学到了一技之长。针对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 而对就业缺乏信心这一问题, 学校要在以后的就业指导课上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荣誉感教育, 让他们满怀信心地走向人才市场。例如, 以国家经济数据说明国家发展已出现刘易斯拐点, 医药行业的就业前景较好, 只要有一技之长, 完全可以走上自己理想的岗位。

2 其他方面

(1) 就业方向。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工作, 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越来越多, 逐步做到小病进社区, 大病进医院。各种资料显示, 近几年专科层次医学毕业生进入三级医院有一定难度。调查发现, 有近60%的学生选择市级医疗机构就业, 说明学生想在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工作, 不愿去市级以下医疗机构就业。近几年秦皇岛市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市级医疗机构的较少, 护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市级医疗机构的约占30%, 说明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业。为此, 在学生就业指导中, 应指导其正确认识就业方向、定位自己, 以降低求职成本。

(2) 自我定位。调查发现, 近60%的学生对社区、乡镇医疗机构比较认可, 对这些单位有一定的信心。只有不足5%的学生认为基层医疗单位与大医院水平相当。近60%的学生虽然认为基层医疗单位状况还可以, 但与城市大医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此, 笔者认为, 如果能发展全科医学, 使学生就业向基层倾斜, 不但可以提升就业率, 还可以为基层医疗单位储备人力资源, 提高医疗水平。

(3) 社区、乡镇医疗机构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调查发现, 制约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引进人才的因素较多, 学生对于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水平有信心但不等于他们愿意到基层医疗单位工作, 因此, 基层医疗单位要想吸引人才还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学生对于基层医疗单位硬件设施的不满意 (约占24%) 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单位投入的增多会逐步得到解决, 而个人的发展空间问题 (约占18%) , 关键还需国家的政策扶持。

(4) 学生愿意到社区、乡镇医疗机构工作的原因。选择“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的最多 (约占22%) , 认为“发展空间大”的较少 (约占11%) , 说明从个人职业规划角度看, 毕业生对于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前景并不看好。选择“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也较多 (约占15%) , 说明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5) 找工作的方式。调查发现, 还没有一种明显被众多学生接受的就业信息渠道。认为“经熟人介绍可以找到工作”的学生较多, 约占38%, 说明学生认为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是找到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 政府、学校、社会应在人才市场建设上多下功夫, 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 提供海量招聘信息, 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6) 毕业后的打算。调查发现, 近70%的学生选择“就业”, 说明毕业生求职欲强烈, 希望毕业后很快就业。因此, 学校、社会应加大工作职位供给, 及时满足学生对岗位的需求。学校也应重视学生的就业需求, 加大就业指导, 使他们及时了解就业市场变化, 调整就业愿景, 把握就业方向, 毕业后及时就业。

(7) 学生对应聘流程的了解情况。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对求职应聘流程不了解, 只有约10%的人了解。说明我们对于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 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开设招聘会模拟课堂, 预演求职招聘过程, 使学生懂得求职的细节与注意事项, 把求职作为一种专业素养来训练。

(8) 对应聘基层医疗机构优势的认知。调查发现, 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是否对口很在意, 3年的学习经历虽然短暂, 但是学生还是很想找到一个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所以认为专业对口 (约占43%) 是他们到基层医疗单位就业的优势。选择“个人能力”的也较多, 约占34%, 说明学生对自己较有自信, 这是求职成功的基础。

(9) 期望的薪金。对于薪金问题, 学生要求在1 000~2 000元之间的约占62%, 而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 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月薪可以达到1 000~2 000元。所以学生的薪金需求是合理的。

(10) 除了薪金以外, 最期望的待遇。调查发现, 有近50%的学生希望获得进修培训机会。说明学生毕业后很想有机会进一步深造, 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发现, 学生就业信心充足, 对自己的专业认同, 认为经过努力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喜欢到市级医疗机构就业, 虽然认为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较好, 但还是不愿到基层工作;对应聘过程了解的人较少;希望毕业后有深造的机会, 说明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

3 建议与对策

建立招生、就业全面分析、评价工作系统, 包括各种数据分析, 对数据进行科学应用,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有关招生、就业工作计划;建立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通道, 把有关招生、就业信息进行共享, 及时反馈有价值的信息;随时了解国家政策、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调整工作思路以适应政策与市场[2];建立应届毕业生与人才市场的反馈机制, 随时了解学生的就业信息与就业需求, 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为招生、就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以制定切合社会需求的招生、就业计划。为了建立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机制, 我院采取诸多积极措施, 如每年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编写当年的《毕业生就业指南》;召开大型的专场招聘会, 2012年的招聘会为1 236名学生提供2 717个工作岗位, 622名毕业生签约, 签约率达50%;走访实习生单位, 签定实习+就业协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研, 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 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力度, 适应基层对人才的需求, 增加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为地方与国家培养更好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等。

参考文献

[1]彭芳, 张明.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 (12) :93-96.

上一篇:脓毒症性脑病论文下一篇:初生羔羊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