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2024-10-18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共11篇)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1

摘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是有差异的人。对于一些“后进生”, 一定不要忽视他们, 他们往往是这个班集体的风向标。要建设好班集体, 首先要使他们发生转变。而且这样的转变对他们来说, 是有很大意义的, 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教师首先要把“后进生”作为一种教育财富, 以启迪、佑护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为己任。要特别珍惜他们的进步, 实事求是的加以总结和肯定。要使他们获得一份持续进步的动力和信心。对于后进生, 他们的转变来得会迟一些, 慢一些。但只要不放弃, 一定会有转变。

关键词:后进生,财富,鼓励自信,体验成功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是有差异的人,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尤其中小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 差异变化是绝对的。我们应该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出发, 照顾差异, 宽容另类, 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帮助后进生转化为先进, 追求学生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是班主任教师的目标。

一、接受挑战, 欢迎差异

(一) “后进生”是财富

班主任对“后进生”要有正确的认识, 承认学生的差异, 对班主任来说, “后进生”是难得的教育资源、是宝贵的财富, 不是负担。一个班主任要成为名班主任, 一定要和后进生打交道, 后进生能够促使你对教育有更深入的研究、更深刻的思考。班主任老师有时就象一名医生, 他要为每个孩子开出心灵的良方, 修补他们各个方面的不足, 确保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我是化学教师, 初中阶段只有初三才有化学课, 所以我只能担任初三班主任, 每年接触的都是新面孔, 也曾抱怨别的老师不愿意教的学生, 我都要教一年, 现在看是一种幸运和挑战。因为在和各种各样学生接触中, 我要不断思考, 总结经验教训, 正是这些学生使我不断提高, 实现教学相长。

(二) “后进生”是标签

对学生差异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根据差异形成原因, 寻找解决策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是个体差异和特性, 也正因为有不同层次的人和他们的个性成为人类文明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对学生不要“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 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不要给学生贴标签“好”与“差”。

后进生其实很可爱, 我班的体委小业同学上课管不住自己, 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学习成绩不好, 但他关心班级, 经常主动清扫教室, 处理班级同学喝水后扔下的废瓶子, 而且硬笔书法好, 爱好唱歌和体育, 在校艺术节中荣获歌曲二等奖, 荣获硬笔书法一等奖, 这么多优点, 你能说他不可爱吗?不要刻意追求完美和求全责备。我经常对学生说:你们在老师眼里都是最棒的, 你们都有很多优点。可能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神奇的期待效应, 他们的确在进步。

二、真心关爱, 鼓励自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后进生更需要格外的关爱。对待后进生要理解、赏识,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 就看我们是否发现, 是否细心。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十分注重与同学们真诚交流和沟通。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 才有实效。后进生不是永远甘心于落后的, 每个孩子都希望成功, 给孩子成功的机会, 帮助他们增强自信。把自信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和头脑中, 将会使他们全力以赴, 不断取得成功。我想方设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使他们感到自己能行。创造一切机会, 为学生搭建进步的舞台。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 成绩的差距可以暂时接受, 但纪律不好就没有任何理由了, 我们就要做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我经常重点找一些同学谈心, 提出具体的要求, 给每名班委分配任务, 还经常找机会提示纪律不好的同学。效果渐渐显现出来, 我们班, 这个全校公认的差班, 得到了班级成立以来的首个流动红旗。同学们把红旗端端正地挂好, 特别开心, 他们获得了比流动红旗更重要的信心, 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新的开始。

我定期让学生总结自己, 而且认真阅读他们的个人总结, 细心查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也在自己内心享受各种不同的感动。然后我写上真心鼓励性的语言, 采用“暖风常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 尽量多写他们的优点, 缺点以希望的方式提出。我发现他们每次阅读我的评语时, 教室里特别地安静, 他们的脸上总是荡起喜悦的涟漪。同学们的进步很快!

我认为没有什么能比成功的体验更能提升孩子的自信了。教师有意识地激励孩子、支持孩子、给他们赞扬、承认他们的成绩, 孩子就会自信, 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三、充分信任自主管理

责任心, 也可称为责任感,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是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一种自觉态度。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若没有热情, 他将一事无成, 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育学生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首先班级干部各负其责,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干部都是同学选的, 班级干部要有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要起榜样作用。其次, 班级平时日常工作, 需要人人参与, 人人是教育者, 又是被教育者。我把班级工作分成很多份, 让学生自己认领, 人人领任务, 包括自习课纪律、卫生清扫、间操、作业等, 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官当。我常跟学生讲, 一个班级的好与不好, 关键看老师不在的时候, 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关心班级、关心集体,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从小处着眼,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日久天长, 他们就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学会分担, 体谅老师的辛苦, 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班主任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首先要有充分的信心和毫不动摇的意志, 坚定的信念是成功之母;必须具有爱人之心, 用真诚的爱感染学生。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 要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 点燃他们进取之火,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2

泗阳县来安中心小学赵杰响

“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他们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留心,甚至有的受了批评还顶撞老师。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经研究可知,有些学生虽然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因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从而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就是造成后进生很主要的一个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量民工纷纷外出务工,农村中小学生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外出打工,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其子女就寄托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家,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的现象。导致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和偏差,有些孩子因此变得任性、自私、性格孤僻、厌学逃学、辍学、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看黄碟成网迷,甚至违法犯罪。

残酷的现实令人心焦,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而他们的教育问题,又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而又决不能被忽视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棘手难题,是摆在社会、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教育好这一类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一个

沉重的话题。

能否转化学习上和纪律上暂时落后的后进生,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着手进行转化后进生这一工作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克服偏见,“偏爱”后进生。

由于后进生常常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久而久之,慢慢养成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对他们一定要施以爱,要克服偏见,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即“偏爱”他们,要像农民对弱苗那样,给他们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使他们和其它幼苗一样,茁壮成长。“偏爱”后进生,能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有利于教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能使教师更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一位后进生,一直以来都调皮捣蛋,无心学习,很多老师都说他是“烂泥扶不上墙”,对他只有批评,没有表扬。他也知道老师看不起他,自己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应有的尊重,所以自暴自弃,自称为“烂泥”,认为自己总比不上人家。自从接手这个班以后,我便深入地了解他的情况。并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从学习和生活上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到老师没有歧视他,把他和优等生一样看待,而且对他是“偏爱”的。同时在学习上我给以他多个“优先”,即发言优先,质疑优先,辅导优先,训练优先,对

他在学习和纪律上的一点点小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及时指出他今后努力的方向。此外,我还鼓励他积极参加班、团活动,号召班干部带头与他一起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篮球等,满足他健康精神生活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他消除了自暴自弃的心理,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从此,他不再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上别人,消除了自卑的心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可见,克服偏见,“偏爱”后进生是转化工作的第一步。

二、多一点宽容,多一份关怀。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后进生,犯错的机会更大。他们的理智对情绪的约束力比较差,感情一冲动就不顾一切,忘却已经形成的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正确地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关键。

例如,有一次,两位后进生在课室打架,其中一位学生的眼镜被打烂了。我得知情况后,并没有当众训斥他们,而是把他们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当时他们愤怒的情绪还没有消除,我便让他们站着沉默十分钟。十分钟过去了,他们的气也消了一大半,我这了解他们打架的原因。其实,他们当时只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事起争执,各自为维护自己的面子形成对立情绪而逐步升级,最后导致打架。在我的教育下,他们都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时错误的,都低下头来等待我处理。我想:“这是他们一时冲动引起的打架,不能把他们当坏孩子处理。”

于是我作出这样的处理,犯了错误要改正,认真写一份检讨书,让他们协商眼镜损坏的赔偿问题。他们听了都非常惊讶:“你是第一个不在我们父母面前告状的老师,要是以前的班主任,非把我们拉到政教处训斥一顿不可,然后向我们家长告状。我们一定认真改过。”这样的处理,令师生间的隔阂消除了,而且两位打架的同学还成为了好朋友。班主任的宽容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是爱护的。

自此,两位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了,学习和纪律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当然,宽容绝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蕴含着班主任对他的无限期望,它跟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三、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使其扬长避短

每个后进生都差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只要我们抓住其闪光点,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就能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取得学生们的信任。有一位后进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校经常欺负其他同学。经过深入的调查,我了解到他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由于他父母外出工作对他的学习从不过问,他自小贪玩平时学习懒散造成的。由于其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经常对他打骂,所以他便养成了欺负同学的换习惯。但在开学不久,我发现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时上课较认真,积极举手争取发言,而且有时回答也比较正确。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他有一定的上进心,智力很好,只是自小养成了坏习惯,一时改不了而已。在一次班会上,我表扬了他,说

他有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发言这一优点,要求全班同学学习他的优点。这一次表扬,令他兴奋不已。同时,我又另外找机会单独指出他调皮捣蛋,欺负同学的缺点,要求他努力改正。他非常乐意地接受我的意见。此后,他学习特别起劲,我又再一次表扬他。从此,他慢慢变好,学习有了进步,不良行为也大大减少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想,有时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有些闪光点一闪而过,很难觉察。这就要求老师要以辩证的思想,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不辞劳苦地像淘金工人那样,锲而不舍地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再抓住其心理变化实施转化。

四、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进取精神

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人把兴趣看作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不无道理的。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就充分道出了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不遗其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一般说,后进生的厌学情绪比较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不断地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直接兴趣。这主要靠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后进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既有新颖的一面,又有熟悉的一面;即有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浅谈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学生 篇3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的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非常重要!

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每天都从各个角度不停地接受新知识,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那么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究竟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除了一些基本的常规工作以外,必须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要忽略另一个角落的呼声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世界的判断使我们产生亲疏观;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作业的批改使我们无法顾及太多的学子;我们的眼睛是有光的,现实的色彩往往吸引了我们大部分的凝视……然而不管如何,请班主任一定不要忽略来自另一个角落的呼声,也许那里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呵护。

我记得那也是一次毫无异常的家长会:一样的老师,一样的父母,一样的攀谈,一样的对老师雷同的请求,一样的让老师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然而就是最后的那位不起眼的家长的请求却难倒了身经百战的老师,让习惯侃侃而谈的她哑口无言。因为他只是希望老师能够——上课多喊喊女儿,好让她有点兴趣。是啊,作为一个父亲,他没有更高的希望,只希望被冷落的女儿课上能活泼起来,能受到老师的关注,这是老师容易忽略,但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只因她是个听话的学生,只因她遵规守纪又默默无闻,只因她成绩一般,因而在老师眼里就成了毫不起眼的角色。可是他们是多么渴望老师的关注,那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活泼起来。所以无论课上课下都必须给予这类花朵更多的呵护和培育,一定不要忽略了另一个角落的呼喊声。

二、不要厌烦身边的学困生

作为一个班级的构成,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有自己淘气的天性,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他们或多或少会出一些“问题”或“花招”让老师应接不暇,让老师劳累头痛。这时候一定不要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因为一个淘气的学生,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内心良知与邪恶的斗争,才具有了今日之现状的。这样决定了他们的转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几朝几夕的事。他们在几年的淘气史中,会有过上百次的自食其言,会有过上百次的拒绝良言相劝,会有过上百次的逃避父母管教,会有过上百次的敷衍老师。对我们某一次成功的教育来说,只要不是第一百零一次拒绝、敷衍,只要有了一步朝前面的跨越,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期望太高,不要奢望在学生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

三、不要认为“骏马”就不需要“驯化”

对于成绩好又听话的学生,老师自然喜欢,并常常以他们作为全班的楷模,学习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但是教育者一定不能把人理想化,不能在表扬学生时把他说的十全十美,相反还必须意识到:适当的让好学生挨批评和使学困生受表扬同样重要。否则,有的好学生常弱不禁风,不能批评,不能失败,不能不如人,不能受挫折,不能……总之,一切不好的方面都不能与他相连。一旦真的遇到失败、挫折、打击,立即感觉人生一片昏暗,情绪极端低沉,或玩世不恭,或痛不欲生,最终将无法经受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洗礼。因此,好学生并不是一切皆如人意,他们也需要批评,也需要别人指点才会进步,一时的“骏马”需要不断的“驯化”。

我记得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曾在“教师的作用”中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过的愉快,也能让他们过得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我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

浅谈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4

作为班主任, 我们应该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 再加上先天的个性差异, 使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缺点有多少, 错误有大小, 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有一种平衡的心态, 客观地看问题, 理智地思考问题, 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优秀的学生有优点, 可是也有缺点, 只是优点多, 掩盖了他们的不足之处。而后进生就不一样了, 本身就有很多坏习惯, 缺点多, 优点少, 缺点往往掩盖了本身的优点。特别是在一些只重视成绩, 只看重班级稳定的学校里, 在教师眼里后进生是横竖不顺眼, 差字概括了差生的全部。其实, 再好的学生也有缺点, 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 我们只是没有去仔细观察, 认真考虑, 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不能全面认识学罢了。我记得有这么一个典故, 两个学生, 一个优等生, 一个后进生, 优等生在老师门前摔了一跤, 老师说, 看这小伙儿摔跤的姿势多优美;后进生也摔了一跤, 老师却说, 没出息, 这么平的地面还摔跤, 成不了事。都是不小心跌倒了, 由于跌倒的对象不同, 就有了不同的评价。再者,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认识的提高, 学生也在不断改变, 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形成一些好品质。有时候, 我们会感到差生屡教不改, 自己对他们付出了很多教育, 就是不见进步。俗话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一个人不良的习惯和思想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 对后进生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几次教育就能完成, 需要经常性提醒教育, 学生就会逐步提高思想认识, 慢慢纠正自己的错误, 改掉不良习惯。

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 不因喜而乐, 不因悲而怒。我们面对的是一些年幼的孩子, 不是敌人, 他们思想单纯, 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即使伟人也会发生错误, 何况是一些年幼无知的孩子。面对学生的错误, 我们应控制住情绪, 平静下来, 就可以客观分析问题, 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 采用合理的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 让学生受到启发, 得到感悟,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身心健康地发展。教学是一种艺术, 教育也是一种艺术, 是一场戏, 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演, 不可以在剧情里产生情感激动, 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 认识到自己是在教育学生, 应冷静处理问题, 不可意气用事。有些教师由于情绪激动或一时冲动,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棍棒相加, 大打出手, 有的还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侮辱, 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这些棍棒和辱骂, 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学生有可能出现逆反心理, 产生对抗情绪, 不要我怎么样, 偏要怎么样, 导致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5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何况一个班五六十人呢?在各科教学中,每个班总有几个后进生,而大多数教师也为此而头痛。其实,差生并不永远是后进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治好头痛病。十几年来,我一直思考探索,粗略的悟出了几点。

一、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后进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后进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成绩差而羞于见数学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久而久之,问题会越积越多,思想包袱会愈来愈重,学习会愈来愈困难。因而,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动接触他们,向他们提问,找机会与他们接近交谈,和他们交朋友,多给他们情感,以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沁出他们的自卑感和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例如:对后进生微微一笑;打个手势;说一声“请回答”,就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舍生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和他们“心理换位”,当后进生遇到了困难时,要循循善诱、来信辅导;当后进生发表了不同意见时,要虚心听取,客观评价;当后进生做错时,不挖苦,不讽刺,和他们一起讨论,启发寻找原因,直到弄懂为止。以教师的良好的情绪感染他们,使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心态,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和教师合作学习数学。

二、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让后进生有成功的体验

后进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作业错误多,考试失败多,屡屡的错误和失败,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而且还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中可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作的问题给后进生作,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面对他们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寻找他们思维的合理成分,找出他们的闪光点。首先问全体学生,所求结果符不符合题意,然后教师指出他们的可贵之处,扬长避短的评讲,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题的自觉性和必胜信心。

三、创新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让后进生快乐的学习

实践有证明,一味地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而且讲授效果往往不怎么理想,常常既不能把学生教会(特别是后进生),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听懂。所以,改变传统方法,创新设计,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把课堂提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以迎合学生好动心理,培养学生的乐趣,使学生在活动操作中,既吸取又加工,即生化概念又形成能力。

四、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后进生积极的参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的目标应从双重使命转化到单一目标,为所有学生提供重要的、共同的核心,教学者应采用“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把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而不能为了教学气氛、容量,把提问、演板的机会全包给优生,使后进生当了“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做必然挫伤了查神秘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因此,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

五、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让后进生拾级而上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后进生知识“欠帐多”,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形成过程,即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小步子能倒退的手段,给后进生大气思维的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

总之,融洽的环境,十足的信心,高昂的兴趣,广阔的天地,轻松的台阶,后进生还会差吗?!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6

一、早恋问题概述

早恋是专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间确立恋爱关系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性生理和性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性间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开始趋于成熟,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早恋行为。具体来说,初中生出现早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理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生理开始趋向成熟,因而在生理上本能会产生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二是心理方面,对应生理上的变化,初中生心理上也开始出现变化,出现性意识的概念,性心理开始发展,具体表现为爱慕心理、好奇心理以及寄托心理等。爱慕心理是指随着生理的发展,对异性会产生爱慕的感觉,喜欢与异性进行接触。好奇心理则来源于对异性生理变化的好奇,想要了解异性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而这种好奇心就会驱使异性之间相互靠近。寄托心理是指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开始违背家长的指令,产生逆反心理,而异性作为自己的同龄人,拥有相同的叛逆心理,因而在心理上会觉得异性能够理解自己,最终导致早恋行为。

二、科学引导早恋行为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学生出现早恋问题时,应该认真科学地处理早恋问题,科学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分析早恋的危害,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以帮助学生尽早解决早恋问题,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可能出现早恋现象时,不要立即出面制止,而是通过间接处理的方式对学生早恋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学生的感情表示理解和尊重,认真思考解决早恋问题的可行方法。可以通过一对一交谈的方式,尊重学生的隐私,对学生的早恋采取不公开的态度,通过私下通信或聊天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早恋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学会理性处理早恋问题。在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对于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这些状况表示理解,可以向学生讲述自身在青春期的一些经验,帮助学生处理好青春期的问题。同时,在对待早恋问题上,教师应该以教育为主,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惩罚,将重点放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通过和学生分析早恋原因和对学习生活的一些影响,让学生自己从思想上调整对早恋的认识,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自觉规束自身的行为,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青春期的宣传教育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或课程,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意识到在社会中生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自我约束,自觉遵守行为道德,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加深对这些教育内容的理解。对初中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青春期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了解早恋出现的原因,认清在初中阶段异性之间爱恋关系的本质,在深入了解之后,学生对早恋的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就会减轻,从而有效预防早恋的发生。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早恋问题解决的前提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才能自觉进行自我转变。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班主任不应该摆出高高在上的师者形象,而是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早恋的意见和自身的想法,在充分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意见,进行自我意识调整,学会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问题。在引导教育方面,为了增加可信度,班主任可以以亲身经验来讲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班主任在早恋问题上的处理意见,从而有利于早恋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

正确对待早恋问题对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应该科学合理地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对学生表示尊重和理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7

对转化后进生, 关键在于统一好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 明确其具体的责任, 制定各科后进生合适的转化计划。后进生的基础虽然比较弱, 他们仍是具有可塑性。

在我的班级里有样一个孩子, 他不聪明, 也不笨, 但由于懒惰, 学习总是跟不上, 所以自暴自弃, 知识缺陷越来越多, 学习也没有兴趣。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 发现他做事无长性, 遇到难题就退缩, 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懒是他前进的最大障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我就先抽空找他谈心, 告诉他:“人与人之间虽然在智力上有差异, 但并不是很大的, 一个班级里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好和学习差两种不同的效果, 关键是每个人对学习的态度不同, 学习的意志品质不同。学习是很艰苦的劳动, 需要不怕吃苦, 不怕累的精神。你很聪明, 就是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如果你努力学, 一定能成功。老师是你最大的支持。”通过不断的与其谈心, 使孩子感到老师的关爱, 学习在心理上的障碍逐渐消除了, 还增进了我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平时, 我还很留心观察他上课的表现, 经常叫他发言, 不管对错都给他鼓励的话语, 让他感受到学习的甜头, 从而调动了他学习的兴趣。课下和他交朋友, 只要有空, 就叫他做几道题, 发现他学习上的漏洞及时讲解。对于每一次作业和测验中的错题, 我都主动找到他, 分析错误的原因, 趁机鼓励他:“只要做题细心分析, 一定不会错。”使他对自已的学习充满信心。经过我和这个孩子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 他真的变了, 变得爱学习了, 人也勤快了, 还经常到我这问这问那, 期末考试竟然得了92分。看着他一点一滴的进步, 我坚信, 总有一天他会成为我的骄傲。

事实证明:大多数好孩子都是在关爱和夸奖下才逐渐脱颖而出的, 作为教师也不应吝啬自己的情感, 对此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建立后进生良好转化的信心, 树立转化的起点。

(一) 付出一份爱心。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选择。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一句短短的话语都可以传递对学生的关爱。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 因为后进生总觉得教师对他们不满意, 所以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 进而心里孤独和感觉无助。教师的关怀、体贴就是对他们的召唤。对后进生冷漠心灵的召唤, 离不开教师感情做媒介, 教师与后进生之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需要教师借助爱的力量去撞击, 需要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不求回报的感情投资, 俗话说“情通才理达”。

(二) 还出一份“自信”要转变后进生, 开发他们的潜能, 关键是唤起他们的自信, 后进生一般比较孤僻, 自卑。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该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克服自卑心里, 各项活动都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 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 用全方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还后进生一份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拥有自信、舒展、快乐的童年。

(三) 抓住一丝契机。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励人, 在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 教师要称赞他们,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知道“我能行”, “我还可以”, “我不错”。

(四) 保持一份耐心。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期待学生的成功需要有耐心。

二、为后进生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后进学生不是各方面都弱, 有的是学习弱, 有的是行为习惯弱。对他们要多偏爱一点, 采取“倾斜政策”, 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 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 促进他们尽快转化。

1、学习创造机会, 激发向上, 展现自我

有研究显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即“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形成的两个重要的条件。有了这种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课堂环境来说, 作为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机会。我认为课堂讨论是营造和谐、宽松气氛的最佳方法。在讨论中拒绝评判。这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一条重要原则, 即不轻易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这样会给学生, 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心理带来安全感, 清除他们怕受批评的紧张情绪, 更好地发挥创造才能。

其次, 减少规定。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势必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因此, 为了让学生有部分的自由去创新, 要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

还要多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标新立异, 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回答问题、解题练习时, 要提倡一问多答、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新方案, 从小陪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这样就能创造出师生有效交往的愉悦环境, 达到心智相通, 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尝试的环境。

2、表扬可以挖掘学困生的学习潜能。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通过表扬和鼓励扬起孩子心中希望的风帆是转化心理自卑的最好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自信。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良好的心态, 学会自信, 学会欣赏自己, 赶走内心的自卑, 树立起创造者的自尊。

班里的浩然同学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孩子。校短跑比赛获第二名, 最近又参加了国际象棋比赛。就这样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一面对学习就产生一种为难的情绪。每次考生字, 他都是错的最多的一个。他曾对我说:“老师, 我每天回家都看生字, 可还是记不住。我是不是比别的同学笨?”听了他的话, 我的心里不觉一震, 他在学习上产生了心理障碍, 必须使他消除这种想法。于是, 我亲切地对他说:“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只是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想一想, 你能在众多的参赛者中取得第二名, 说明你很有实力。我们班可是没有几个同学会下国际象棋的, 而你却很早就已经学会了, 说明你是一个肯动脑、很有创造意识的孩子。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相信你的学习也一定不会比别人差, 你能行!”听了我的话, 他使劲的点点头。从那以后, 每节识字课, 他都会高高举起小手, 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来记忆生字。慢慢地, 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至今我也忘不了他第一次得了优秀时的情景, 他高兴得跳起, 全班同学都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浩然同学取得进步的祝贺, 这掌声更是对他最大的鼓舞。

可见, 自信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基础, 而表扬和鼓励是培养自信的妙方。只有把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田, 才能帮助他们找到成功的感觉, 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创造优异的班级环境, 矫正不良性格。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是后进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断进步的摇篮。仅靠老师的力量是不行的, 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拴在手腕上, 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为此, 我重点做了:创建良好的班级风气, 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开展互帮互学, 使后进生学有人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后进生不断提供表现自我才能的平台。这些后进生在集体的大熔炉里受到了感化, 他们思想变了, 学习努力了, 有的已成为班上的骨干力量, 有的在各项活动中为集体争得了荣誉。没有土壤, 泰山不能称其大;没有细流, 江水不能成其深。

总之, 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从兴趣爱好出发,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努力学习, 把后进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摘要: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从兴趣爱好出发,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努力学习, 把后进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8

我被这篇文章深深触动了。作为班主任,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后进生呢?

一、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在正常生理状况下,思想与众不同、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差跟不上同龄伙伴那一种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一般有三种表现特征。

1. 行为动机的盲目性。

一些学生犯错误时并无特殊目的,只是出于好奇、好动等心理,经不起外界的刺激和诱惑,而做出各种不良的行为。

2. 注意力的转移速度慢。

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后进生的速度则比较慢,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3. 心理意识具有逆反性。

一部分后进生因经常得不到别人的赞赏而产生逆反心理,很多情况下是明知故犯,做一些损害集体、他人的事情,或自暴自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二、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在一个班里,虽然后进生不多,但能量却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关系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目标的实现。我是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的。

1. 用心关爱。

“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是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期待和关爱,是激励学生萌发进取意识的外在动力,也是教育成功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条件。任何学生都需要老师施以爱心,尤其是后进生,他们也是一个有丰富感情和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他们倾注真诚的爱,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增加共同语言,解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对立情绪,缩小心理距离,达到心理相融。只有使他们能真正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指导,才可能逐渐焕发自己的内动力,把外在的教育转化为自身的需要,不断努力,逐步获取成功。

2. 扬长避短。

后进生最缺乏的是自信。任何一位后进生,他身上都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闪光点。我们应机智、敏锐地捕捉这些闪光点,及时做出积极的评价——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以激起他们的自信。有一位学生,英语单词经常默写不出来,导致成绩经常不及格,时间一长,他便失去了信心,还出现了无故旷课的现象。在一次谈话后,我就故意不经意地透露给他第二天要默写的内容,结果他得了五十分,在课堂上我就问他,“昨天你背英语花了多少时间?”他回答说差不多十分钟。我就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他,鼓励他,说他其实是很聪明的,昨天花了十分钟就得了五十分,那要是再花十分钟不就可以得满分了吗?至少也可以得个九十分,以前不理想只是没花时间背,老师相信你能行的,紧接着我大声地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相信这个同学能行吗?”同学们也大声地回答“行!能行!”我看到他激动得眼里噙着泪花,这时我就势鼓起了掌,全班也响起热烈的掌声。就在这热烈的掌声中他站起来大声地说:“我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期望,谢谢老师,谢谢同学,我一定努力。”我们又使劲地鼓掌。后来他成为了班上好学的好学生,还在市里的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可见老师对后进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当他们有突出表现时,要精心培育。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巨大的潜在能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 因材施教。

后进生一般都各自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也往往是造成他们落后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本身的原因,比如性格内向,或任性、固执、自控力差等,也有外部原因,譬如家庭原因、周围环境的原因、结交朋友的原因等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深入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的关键,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对自卑感强的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也可以适度降低一些学习的难度,使其取得成功,获得自信;也可以降低评分标准,不用同一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或者纵向比较,使他从自己的起跑线上出发,每迈出一步,便是一点进步,久而久之便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聪明但非常好动、爱捣乱、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可以委托他们担任一定的班级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任前“教育培训”工作,并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让他们在工作中约束自己,认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的危害性,从而转变自己、提高自己。对于那些从不知道爱别人、对这个世界始终充满“仇恨”的学生,我们做班主任的就要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交友,使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使他们学会爱别人,学会爱集体等。对于那些任性、犟脾气的学生,在犯错误之后,不要当即处理,也不要与其正面交锋,而要采用过时处理、冷处理的方法来解决,使他们的倔劲、牛劲无用武之地。总之,班主任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对症下药”方有成效。

4. 形成合力。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找到下面的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家校合力。

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或教育效果不明显,或感到问题棘手,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行为动态。同时与家长商讨教育对策,使其在校纠正的不良行为不在家里“复发”,在家里纠正的不良行为不在学校“复发”,从而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局面。

(2)与任课教师合力。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是一时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班主任关注后进生的思想行为时,应与任课教师配合,了解他们在其他课上或其他方面的表现,尽量做到了解透彻,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他们的不良思想、行为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从而形成师师合力的良好局面。林孟平指出:“要关爱一个人,首先就要了解他,而要了解一个人,则必须进入其情绪和思想领域中去,以他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他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来推理他的一切。”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多方配合反复抓、经常抓,这样,才能推动后进生的进步。

愿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心后进生,给他们一个温馨、宽松的成长环境。

摘要: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成绩有差异的学生,这是客观存在的,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如何对待差生,如何培养差生学习的主动性。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班主任如何对待学生的不礼貌现象 篇9

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 笔者体会到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事件发生时, 宜冷不宜热

当学生对自己不礼貌时, 不激动、不发火, 作为班主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 要以理智战胜感情, 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 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记得去年, 笔者刚接手担任一个初二班的班主任, 开班会时, 一位男生提出:班里的篮球坏了, 想拿班费再买一个。笔者正为班里的大部分男生不学习, 只想玩而发愁。学生说:“我们原来小学的班主任就给班上买球, 比你好!”使得本来很严肃的班会, 变成了班主任和学生吵架的战场。这件事在班中影响很不好, 学生们都认为新班主任是个专制的人, 对我敬而远之, 工作很难开展。事后一段时间, 冷静下来细想, 学生不爱学习有很多原因, 可以利用篮球对抗赛激励学生学习。经与同学商量, 班上买来新篮球, 新篮球买来后, 男同学更加努力学习, 成绩大有进步了。

现在回想起来, 虽然这件事未造成重大后果, 但如果当时冷静处理, 会节省很多时间, 班级工作也避免走弯路。

二在事件发生后, 宜静不宜动

一些班主任在不礼貌事件发生后, 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 或到学校政教处寻求解决的办法。在不礼貌事件发生后,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 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 证明事件发生后, 不要急于采取行动, 而要静下心来思考,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礼貌事件,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

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对找家长、找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反感。这样, 班主任工作将无法开展。

三处理不礼貌事件, 宜深不宜浅

学生很清楚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般情况下, 只要发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不礼貌事件, 其背后必有隐情。我们在处理不礼貌事件时, 应深入调查、了解, 决不能敷衍了事。

四处理不礼貌事件的态度, 宜真不宜假

有时, 不礼貌事件发生后, 班主任怕把事件扩大, 伪装自己的情感, 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不礼貌事件多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 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 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伤害。

同时, 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 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不礼貌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 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于学生, 要有宽宏的气量。

五处理不礼貌的尺度上, 宜宽不宜严

不礼貌是针对教师, 教师受到伤害, 所以, 处理不礼貌更应把握好尺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 宽容策略的提出, 不是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 而是更加严格;不是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 而是提高了要求和标准。教师的所作所为以教育为目的, 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老师受一点委屈是值得的。

六班主任如何避免不礼貌事件的发生

1. 加强自身修养, 赢得学生的尊敬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性,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 那么, 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严于律己, 品德高尚, 博学多才, 积极进取, 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 塑造学生。具体来说, 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 平等相待;业务精熟, 知识广博;热爱学生, 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 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2. 平时加强扎实细致的思想工作,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班主任开展工作, 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的了解。有经验的班主任, 在接管新班级时会很快通过家访、谈心、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及社会背景;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等。这种了解不是为了抓学生的短处, 而是为了对他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合理、更容易被接受。这样就避免了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 因方法不得当引起学生的反感。

班主任还应勤与学生交流。首先, 勤交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 防患于未然。其次, 勤交流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了解, 增进感情。交流的态度要诚恳;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样;交流的时间、地点可以不受限制。

3. 树立良好的班风

俗话中“入鲍鱼之舱, 久闻不知其臭。”“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都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不敬”的发生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 如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 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这样的班级中, 学生很少或根本不会发生对教师的不礼貌。

4. 批评学生要讲艺术, 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

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往往发生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自尊心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 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中对家长的批评经常反驳。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讲艺术。首先, 批评对事不对人,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一生都会犯许多错误, 尤其是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教育的责任赋予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我们不能放弃这一权力, 但也不能滥用。班主任批评的是学生的行为, 不是学生自身。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改正行为。在批评中班主任应指出学生行为上的错误, 错误造成的影响, 改正错误的方法。不要对学生讽刺挖苦, 进行人身攻击。尤其是常犯错误的同学, 更需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其次, 把批评的语言“包装”后再使用。班主任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批评学生, 既使他容易接受, 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还要有一颗爱心。处罚学生要把握好尺度。班主任处罚学生时, 要宽容为怀, 减少处罚。

班主任应如何对待班级的好学生 篇10

一些教师对分数高, 听话乖巧的学生总是偏爱有加, 有时甚至宠着、惯着、护着, 怎么看怎么喜欢, 就算发现他们身上有缺点, 也都会给予迁就,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不痛不痒地说几句, 生怕让他们受了委屈。评选各类好学生的时候也总想通过各种途径促使其当选, 就算条件不够也会求这位老师提两分, 那位老师提两分, 就连体育成绩也能由及格提成优。就因为这是好孩子, 评不上多可惜呀。这些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做法不值得提倡, 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这些“好孩子”身上宠出“骄、娇”二气, 使他们认为自己真是完美无缺。从而不能主动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 更不能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再说, 老师过分偏爱这些学生必然会对其他学生, 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不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因此, 我想对青年班主任老师说:别让“好学生”成为教育的盲区, 根据我的工作实践, 我认为在这些“好学生”身上可能具有以下缺陷, 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挫折感差, 只能听表扬, 不能听批评, 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

这些好学生往往在小学就深得老师喜爱, 天天听的都是表扬, 各类“好学生”都当过, 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表扬、荣誉就应当属于他们。所以我们往往发现这些学生“说不得”, 老师要是一批评, 反应就比较剧烈, 哭天抹泪的, 如果评选中落选了, 更是不能接受。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也往往容易抱怨、放弃, 而缺乏与困难做斗争的顽强意志。据家长反映, 这些孩子在家里也表现出经不起打击, 听不进批评, 只能接受顺境, 不能适应逆境。究其所因就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太顺了, 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夸赞, 没有经过多少挫折的考验,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 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 并且对挫折甚至失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只有这样失败了才能重新爬起来奋斗, 这些一帆风顺的“好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 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考验, 将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还能绽放吗?

2. 一部分“好学生”比较自私, 不关心集体, 不愿帮助同学, 甚至看不起学习差的同学。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 学习成绩很好, 但就是自顾自, 对学习绝对是百分之百认真、投入。对集体的事则毫不关心, 属于“觉悟低”这一类的。其中有些学生对自己份内的事, 如值日、扫除还能勉强应付, 另一些学生连对集体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履行, 对集体的活动和班内的日常事务更是袖手旁观, 仿佛他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学习, 考好成绩。但就因为成绩高, 仍能得到老师的喜爱, 而包容他对集体的冷漠。至于利用学习上的优势帮助其他同学更是难上加难, 什么没时间了, 什么家里有事了, 各种理由层出不穷, 他们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同学非常冷淡, 甚至是看不起的。我曾亲耳听见一位小班长, 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在被要求给同学讲题时, 嘴里嘟哝道:“笨猪, 给你讲题你听得懂吗?”仿佛在他的意识里真的认为自己是老师眼里的红人, 是高人一等的特殊学生了。这真是非常可怕的思想。如果连同班同学都看不起的话, 很难想象以后他会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3. 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当着老师一面, 背着老师一面, 对班集体产生消极影响。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两面派”这些学生成绩好, 是因为智力水平确实较高, 脑子灵, 一听就会, 并且深知老师的脾气, 只要成绩高, 给班集体争气, 其他都是小事, 当着班主任老师的面规规矩矩,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 但背着班主任老师, 上其他课时则也时不时表现一番, 说个话、逗个笑、传个条, 看本课外书什么的, 有的甚至是一个区域的中心人物, 能量挺大, 反正他靠脑子好使, 先听懂了再折腾, 会给周围同学带来什么影响、什么干扰那可就管不着了。一旦出了事, 告到班主任老师那, 班主任老师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什么, 不可能呀, 这可是好学生呀, 搞错了吧!”等事情查清了, 板子却往往打在周围同学, 尤其是学习较差同学的身上, 而对“好学生”有时只是轻描淡写, 来个“下不为例”了事。教师的这种心态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却使学生的心理难以接受, 感到不公平, 这既不利用对“两面派”的批评教育, 也不利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不信任感, 对班级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4. 有些“好学生”学习方法较死, 工作能力较差, 遇事没主见。

对于这些成绩好的学生, 老师总觉得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也知道努力, 不用老师再操心了, 因此在学习上老师的注意力往往是在那些较差同学身上。

其实, 这些“好学生”的学习也需要老师的指导, 有些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 这样的成绩是暂时的, 如果老师不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 真正理解知识, 很有可能随着年级升高, 知识加深而失去优势, 还有一些学生有较大的学习潜力, 但由于学习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些能力没有掌握好, 训练好, 使学习潜力发挥不出来, 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点拨, 让这些“好学生”真正做学习的有心人, 不但肯学, 还要会学、巧学、出尖子、出整体优势, 这必定会对整个班级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班主任如何对待后进生 篇11

一、早恋问题概述

早恋是专指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间确立恋爱关系的一种行为, 也是人类性生理和性心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性间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 由于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开始趋于成熟,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早恋行为。具体来说, 初中生出现早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理方面,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性生理开始趋向成熟, 因而在生理上本能会产生相互爱慕的心理体验。二是心理方面, 对应生理上的变化, 初中生心理上也开始出现变化, 出现性意识的概念, 性心理开始发展, 具体表现为爱慕心理、好奇心理以及寄托心理等。爱慕心理是指随着生理的发展, 对异性会产生爱慕的感觉, 喜欢与异性进行接触。好奇心理则来源于对异性生理变化的好奇, 想要了解异性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而这种好奇心就会驱使异性之间相互靠近。寄托心理是指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 开始违背家长的指令, 产生逆反心理, 而异性作为自己的同龄人, 拥有相同的叛逆心理, 因而在心理上会觉得异性能够理解自己, 最终导致早恋行为。

二、科学引导早恋行为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在学生出现早恋问题时, 应该认真科学地处理早恋问题, 科学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 分析早恋的危害,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以帮助学生尽早解决早恋问题, 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可能出现早恋现象时, 不要立即出面制止, 而是通过间接处理的方式对学生早恋的原因进行调查, 并对学生的感情表示理解和尊重, 认真思考解决早恋问题的可行方法。可以通过一对一交谈的方式, 尊重学生的隐私, 对学生的早恋采取不公开的态度, 通过私下通信或聊天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早恋行为所带来的危害, 学会理性处理早恋问题。在与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对于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这些状况表示理解, 可以向学生讲述自身在青春期的一些经验, 帮助学生处理好青春期的问题。同时, 在对待早恋问题上, 教师应该以教育为主, 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惩罚, 将重点放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 通过和学生分析早恋原因和对学习生活的一些影响, 让学生自己从思想上调整对早恋的认识, 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的教育, 自觉规束自身的行为, 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 加强青春期的宣传教育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或课程, 以思想教育为核心, 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法律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意识到在社会中生存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 从而自我约束, 自觉遵守行为道德, 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 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级教育活动, 加深对这些教育内容的理解。对初中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青春期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了解早恋出现的原因, 认清在初中阶段异性之间爱恋关系的本质, 在深入了解之后, 学生对早恋的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就会减轻, 从而有效预防早恋的发生。

(三)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早恋问题解决的前提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信任教师, 才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 才能自觉进行自我转变。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学生的早恋问题, 班主任不应该摆出高高在上的师者形象, 而是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倾听学生对早恋的意见和自身的想法, 在充分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师的意见, 进行自我意识调整, 学会处理与异性的关系问题。在引导教育方面, 为了增加可信度, 班主任可以以亲身经验来讲述,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班主任在早恋问题上的处理意见, 从而有利于早恋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

上一篇:构建新型的教师权威下一篇:必要性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