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模式(精选12篇)
企业成长模式 篇1
企业在既有事业范围内保持必要的成长速度与成长率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跟随所在产业的成长而成长;二是所在产业的成长率减缓或停滞时, 通过竞争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以此维持成长。那么, 面对产业的动态演进和不断变化, 面对产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企业如何准确判断产业环境, 采取何种措施适应产业环境, 如何超越产业环境束缚?为此, 本文在充分借鉴已有的企业成长及成长模式选择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应用演进经济学的观点, 在产业演进过程中为企业寻找符合自身的成长模式。
一、基于演化理论的企业组织选择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反思。正因为如此,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演化论在经济理论的危机中被引入。博尔丁1981年出版了《演化经济学》, 尼尔森和温特汇集他们多年研究之成果, 于1982年出版了目前已成经典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进入90年代, 演化经济学成为一种潮流, 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创刊。演化经济学已成为20世纪末在社会科学中最重要并取得重大进展的学术领域之一。
20世纪的后20年, 随着企业组织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动态化, 随着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有关企业组织演化机制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于是从演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组织动态变化的特征, 给有关企业成长、企业组织演进、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企业战略选择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成为先进企业组织理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归纳这些基于演进的企业组织理论, 可以发现, 现代企业组织演化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1. 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生态性。
现代西方组织形式演化理论将自然界物种进化的法则、特征和规律用于分析企业组织演化的过程。他们认为, 企业组织的演化规律和自然界物种进化过程所呈现出的规律几乎是相同的。企业组织的演化由两个基本的要素决定:第一, 企业组织自身存在着演化变异的“因子”, 即企业总是为了自身的组织目标, 不断地由低向高变革着自己的内在需求;第二, 环境的变化同样存在着变化的特征, 环境变迁会对企业组织变革施加影响, 每一次企业组织变革中都可以说映射着环境变迁的烙印, 环境变迁与企业组织变迁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
2. 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动态调整性。
企业被看作是由利润推动, 并寻求某种途径去增加利润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使企业的决策不可能是最优的, 企业对自己选择的方案感到满意即可, 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可能被完全预测到。企业的经营环境是随机的, 不可能被完全预测, 只能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态进行选择, 改变不合适的组织形式, 修正或发展新的组织形式。选择的结果是, 赢利的企业繁荣发展, 不赢利的企业淘汰出局。而选择后企业状态又是下一个选择的状态变量, 企业的状态又是由企业组织既往状态决定的, 企业的演化过程是一个马尔克夫过程。
3. 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和替代。
以经济学家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企业组织效率演化理论认为, 企业组织应该是一个有效率的组织, 市场对企业组织自然选择的结果将使得更有效率的组织取代效率低下的组织。现存的所有制度安排都将被提升到最可能有效的那个位置。同样, 詹森和麦克林认为, 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成为一种主流的组织形态, 应该是组织效率动态演化的最好的历史标本。威廉姆森认为, 在市场竞争压力下, 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会把无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驱逐出去。如果某种组织形式比其他组织形式更加有效率, 那么它自然会取代那种无效率的组织形式。他认为, U型组织被M型组织所替代, 主要原因就是M型组织被创造出来的目的, 就是要减少U型组织企业中经理人员的负担, 希望使得经理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率地执行他们的管理职能。
4. 环境、资源、能力、惯例对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决定性影响。
如上所述, 基于演化的企业组织理论重视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不仅如此, 企业组织自身的能力、知识、资源状况也是决定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重要变量。企业行为具有内生性, 即企业的竞争行为或战略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内在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它决定了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问题时竞争行为的多样性。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所谓的最优行为策略是不存在的, 持续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实现取决于企业对未来的判断、预期和在已有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战略选择, 这构成了企业之间创新性竞争的基础。企业需要不断重新构造组织优势的能力, 这种能力既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把握, 又依赖于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能力、资源以及企业组织形式演进的历史路径。
综上所述, 基于演进的企业组织理论,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动因,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组织理论中关于组织形式演化、组织形式动态选择方面的缺陷, 使得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理论从整体上具有相当的逻辑性、系统性, 同时具备相当的实用性、操作性。本文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平台上, 利用演化的思想和企业组织形式演化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手段, 论述产业动态演进中企业成长模式的适应性调整和优化选择问题。
二、产业演进中的企业成长战略特征
演化经济学的视角, 给解释现实世界中企业成长模式的多样性、动态性以及企业成长模式与产业、资源、环境的动态适应性等前沿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本文也正是利用这个工具, 将演进经济学的观点引入到企业成长模式的选择和调整的研究中, 分析随着产业动态演进中企业成长模式的适应性调整和优化选择问题。
产业演进理论对产业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描述, 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产业演进就是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技术的变迁和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 导致市场内需求的变化、产业内资源配置的变化、产业内市场供给的变化、产业内市场容量的变化, 从而又会引起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相应变化, 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 结果使得产业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就是说, 通常而言市场容量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呈现先加速增加、后减速增加、最后下降的演化趋势。由此, 推测产业演进的大致规律是从产业生命周期这一原始概念引申而来的。某一产业要经历若干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使用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 产业长期发展趋势一般规律的图形描述就是产业生命周期曲线。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动过程中, 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态势也将随之变化。产业所处的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面临的竞争态势, 企业的战略选择可以概括如下: (1) 导入期的战略特征。在这个阶段, 只有少数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 市场前景还不明确, 因此, 企业的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查和市场反馈研究, 及时改进产品, 慎重扩展。 (2) 成长期的战略特征。随着更多竞争企业的出现, 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 因此, 企业应该着力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 成本的降低, 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 营销推广的增强等。企业倾向于通过购并方式进行横向一体化, 快速扩大生产规模, 以期获取规模经济效应, 增加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及利润。 (3) 成熟期的战略特征。在这个阶段,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市场空间增长潜力不大。增加市场份额很困难, 产品价格或者说生产成本将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对成熟产业内企业来说, 市场营销的有效性是竞争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它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产品和企业形象, 留住老顾客, 吸引新顾客。在这个阶段, 企业一般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 以期通过前向或后向的整合来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地位;或者采用加强型战略, 以期通过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等方式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地位。 (4) 衰退期的战略特征。随着产业进入衰退阶段, 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市场日益萎缩, 供给严重过剩, 由此迫使产业内的部分企业退出或者转移。在此期间, 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的收缩战略, 以此进行资产退出;或者采用进攻性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以此进行资产转移。
总之, 随着产业演进, 在不同的产业周期阶段, 企业面临着不同的产业外部环境, 从而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同。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的不同深刻影响着企业成长模式的选择。
三、产业演进和企业成长模式的选择
企业成长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从企业的经营结构上看, 企业成长模式主要分专业化成长和多元化成长, 其中多元化成长中按相关性又分为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从企业的成长手段上看, 分为内部积累式成长、外部并购 (联盟) 成长;从企业组织成长上看, 分为单一企业层级制度、公司+事业部制、集团公司制、跨行业集团公司。本文之所以这样划分, 主要是想说明随着产业演进,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两者的变化, 在不同产业阶段管理体制和内部组织结构上两者有不同的组合, 本文选取的是有代表性的组合方案, 简单的定义为企业组织模式的成长。
1.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组织结构对企业成长产生促进影响是以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假设作为前提条件的。若组织结构能够适应环境条件, 有利于企业效率提高的时候, 将促进企业的成长。而当组织结构赖以成功的环境背景发生变化, 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 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健康发展, 于是企业内外环境、企业成长的要求会一起促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迁。然而, 组织和领导范式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营理念、企业制度、管理规则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它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建立和明确界限, 对规范和控制企业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企业面临的产业环境和企业内部战略要求改变, 而使得原来优秀的范式不再适应新的条件, 而成为阻碍企业管理有效性的因素的时候, 必须对这些组织和领导范式做出动态的调整。管理学家巴克尔认为, 战略调整与范式转换有着直接的联系。简言之, 产业环境影响企业成长的战略, 企业战略的导向影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选择。企业战略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企业战略是由企业的各种目标与之构成的独特的模式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政策和计划。它们将明确企业现在与未来的经营领域以及企业现在与未来的类型。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认为, 企业战略本质上是有一组对企业行为给予引导的决策准则。他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有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1) 产品与市场范围, 即企业战略应该首先明确企业现在的产品结构和市场范围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竞争优势, 即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市场; (3) 协同效应, 即对有多元产品的生产企业, 应有一个共同的战略, 以便为它们所有的活动提供统一的目标, 并应寻找和挖掘企业在它的不同行业和不同经营领域之间的协同潜力, 追求企业成长过程中销售、经营、投资和管理方面协同作用最大化; (4) 成长向量, 即企业战略应包括对企业发展与成长方向的选择, 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与多元化经营等。
2. 企业内外部成长模式的选择。
企业在选择外部成长战略时, 必须全面考虑以上提出的行业、企业、环境制度这三方面因素, 并需要有个整体的决策模型, 来指导企业的战略抉择。一般来说, 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分析的二个基本维度, 但考虑到购并和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的一种交易行为, 因此还应包括交易维度。由于企业的所有战略行为都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调整, 本文认为, 在面对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征的时候, 战略成长方式的选择是不同的, 为此本文把环境因素和外部制度放在一个维度———制度环境维度加以考察。在战略成长行为交易过程中不同的交易行为、不同的交易对象、不同的战略整合目标的交易特性不同, 具体表现在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的频率、交易的协同性和企业对交易的管理成本, 为此本文把这些影响战略路径选择的交易性质放在一个维度———交易维度。不同企业在实施自己的成长战略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不同, 自身的战略目标、资源状况和学习能力, 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战略成长能力, 更深深的影响着企业战略路径的选择, 为此本文把这些因素放在企业特征维度里加以考察。
3. 企业多元化与单一化成长模式的选择。
企业在面对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选择时, 主要考虑的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的根本是企业战略资产的特性。本文认为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产是决定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的根本, 战略资产决定了企业所面临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而追求最大利润的厂商必定会沿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道路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成长模式。
企业成长模式 篇2
爱乐集团的老总曾说:“要生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替别人生孩子,过去替人生孩子,是想学会怎么生孩子”,一句大白话为“加工成长式”做出了解释。
加工成长是指企业通过对外加工学习技术管理,积累实力,在一定基础上自创品牌,或者通过继续加工辅助品牌成长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应该说是全球经济化发展给予中国的企业带来的“借牌立足”的机遇。
目前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国内许多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都是国外的知名企业的定牌制造商。中国的电器业、服装制造业中是定牌制造商最多的,在广东顺德一带的许多电子制造厂都是国外知名电器品牌的加工商,而在福建晋江,有很多鞋厂都是为耐克、阿迪、康威等品牌加工的。同是一个厂家出来的产品,只是因为贴上名牌,就可以卖上比自己的牌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钱,被形象的比喻为“有人吃肉,有人喝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内很多企业都宁愿做国外企业的
OEM ,也不愿费力去自创品牌。
但也有一批企业抓住机遇,在 OEM 合作中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成长为国内知名企业,电器业的格兰仕,鞋业中的安踏、爱乐、日化行业中的立白等都是
OEM 方面的典范,他们是在国际大品牌的 OEM 下,养大、养结实的品牌。
同样是加工成长,安踏的选择是从国际转向国内,从贴牌转向创牌,但格兰仕却正好相反:格兰仕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不惜将自己的产品贴上外国企业的牌子,它的定位是做“‘世界制造中心’的
OEM 模式“,先做 OEM ,再收割品牌价值。
终端反推式
在产品走向趋同,品牌竞争加剧、消费者成熟的“微利时代“,谁能在提升品牌附加值上做好文章,谁就能赢得青睐。因此一批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追求高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终端反推之路。
终端反推即一部分企业走非常规化的品牌推广路线,通过反推服务、设计等其他的流程在市场形成品牌效应的一种成长模式。例如戴尔的“个性化定制”、耐克的“多元化设计“,星巴克、宜家的“体验式营销”等。他们没有仅仅将视野局限在“卖产品”之上,而是通过开发其他流程,将卖产品转换为“卖服务”、“卖设计”、“卖感觉”,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吸引消费者,
美国耐克公司以“虚拟经营”闻名于世,自己没有一家生产工厂,一个制鞋工人,仅仅依靠品牌运作,使“耐克”牌成为称雄全球运动鞋市场的世界品牌。“虚拟经营”并不是耐克首创,但耐克却运用的最得心应手。在把生产流程包销出去后,耐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等其他流程上:进行疯狂的体育营销、建立全球化的销售网络、投入花费惊人的产品研发。尤其是耐克的产品研发,超越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阿迪达斯,产品组合更为丰富、款式更为新颖,为耐克树立了“品种最全“的个性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们在弄明白原来耐克并不生产一双鞋,却仍然忠诚于耐克品牌的原因,因为耐克鞋的样式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随着市场趋于同质,终端反推式运用越来越普遍,也有更多企业品牌仰仗这一策略而取得成功。听闻,广州就一家有名为“小牧童“的小型鲜奶企业依靠增值服务击退了大企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借势经营式
何谓借势经营?可以归纳为国内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借得品牌与技术、管理资源,逐步走向独立品牌开拓与经营的一种品牌成长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战略中比较常见,也就是俗称的“傍外资”、“傍大款”。像大家熟知的
TCL 电器、德赛电子都是“傍”的比较成功的,而汽车业更是“傍款”成风:江铃与美国福特,天津汽车与日本丰田,长安汽车与日本铃木、美国福特,上汽与美国通用,一汽与德国大众
年中国汽车业兼并成风,与上汽、一汽的兼并、重组不同,重庆长安走的是一条与外国公司合作来做大做强的策略之路。自从 1993 年与日本铃木合作组建长安铃木汽车公司,去年长安又与另一巨头美国福特联姻,成立长安福特有限公司。在与外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长安引进技术、车型,引进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并且始终坚持自己控股,致力于打造中国汽车自己的品牌,推出了“长安”,“长安. 奥拓 ” 、 ” 长安。羚羊 ” 、 ” 奥拓 . 都市贝贝 ” 、 ” 奥拓 . 快乐王子“等一系列主副品牌。目前 ” 长安 ” 已是中国微型车市场的一块黄金招牌。
“借势经营“,无疑能加快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但要注意不要患上“傍款病”,在合作中丧失了了自我,丢失了自有品牌,要强化保护意识,毕竟“傍大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品牌。
产业集群与乡镇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 乡镇企业集群 核心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Michael .E. Porter 在《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一文中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波特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认为产业集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规模经济导致经济集群产业点,范围经济产生集群产业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产生经济集聚核心区。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理论界对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趋向于认为主要有直接经济因素和非直接经济因素两种:
(一)直接经济因素,以哈佛商学院波特为代表,集中表现为生产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要素。主要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形成;
(1)生产成本优势: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生产成本优势可以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劳动分工、范围经济和劳动力供给来解释。①信息搜寻成本降低。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在某一特定领域,信息变得集中和更易于搜寻,人才和客户的搜寻成本必然也大大降低。②生产成本降低。集群内企业可以共享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③学习成本降低。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联系的密切,人际交流和接触的频繁,使得隐性知识学习的成本降低,特别是经验类非编码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在提升产业生产效能,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④采购的成本降低。集群内主导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可以实现大批量的购买。另外,集群形成的外部规模效益也有利于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的议价能力。⑤交易成本降低。在企业间的长期分工合作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规范的基础之上的,诚信合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之间降低合作和交易的成本。⑥销售成本降低。产品销售需要作大量的宣传推销工作例如广告投入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因为集聚产生的经济性、规模效益、高质量、低成本和低价格优势可以产生较大的比较优势,吸引大量的客户前去购买,口头宣传能提升品牌声誉,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大大降低销售成本。
(2)产品差异化优势:产品差异化是市场营销理论中关于细分市场确立和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战略。企业集群化生产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在精确的分工和高度的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各中小企业可以明确自身优势,确定自己在整个生产环节上的地位,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设计、包装、功能、文化内涵方面的创新,以保证高质量基础上的差别化生产和产品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持久的竞争优势。
(3)区域营销优势:区域营销的优势在于产业集群所创造的“区位品牌”,品牌声誉内涵丰富,它意味着产品的产地、特色、质量、文化内涵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认同感等。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要经过产品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要消耗相当的时间和资本,而消费者的口头宣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它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区位品牌”的打造除了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产业特色外,需要靠这种消费者和客户之间的口头宣传增加知名度,提高品牌声誉,提升区域营销优势。另外,集群内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传统途径建立“区位品牌”、加强营销网络等扩展分工,获得纵向一体化利润,而且可以依靠现代科技,利用“区位品牌”从事电子商务,改善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效率,取得协同效应,营造市场优势。
(4)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群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体现于所在产业的吸引力、市场竞争地位和议价能力三个方面。產业方面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产业吸引力的定性分析可以用产业在生命周期(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期)中所处的阶段解释和分析;集群在市场竞争方面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发展特色产业,企业本身的资源限制和交易费用使得企业不可能在整个行业中面面俱全,但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重点选择某一细分市场或者产品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来促进自身成长和不断壮大。议价能力这表现在作为买方和卖方力量两个方面——市场地位越高的企业,越具备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确保自己的利润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增加自己的收入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二)非直接经济因素,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和北欧学习型经济三个相似学派为代表,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要素在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强调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因素是特定的资源和制度背景,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具有促进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主要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形成。
(1)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竞争优势。依靠本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集聚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是持续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即指形成一个完善的供应商、客户群、竞争者、中介服务机构、支撑机构在内的生产销售网络结构,由企业之建、企业和支撑机构之间共同作用,形成知识和技术创新及有效的信息扩散系统。①众多的中小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设施条件、融资渠道、资金实力都处于不相上下的水平,生产同质化的产品,在有限的市场份额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显得格外激励。因此,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有改进生产条件,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激励,有利于创造性行为的发生。②众多的中小企业和相关的支撑机构处于同一区域内,能够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给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支撑机构如大学、研究所、职业培训单位、R&D机构、技术中介、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支持知识和技术在集群众的创造和扩散。③集群内特殊的制度系统使得熟练技术工人之间交流频繁,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形成“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ive)”和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一些难以编码的经验类的知识的传播。
(2)区域系统的机构创新优势。集群创新环境包括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前者指集群和外部联系物质、信息和知识与技术流、集群外部的产业环境,后者指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如何形成互动网络,共同创新。①这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建立行业协会,通过共同努力建立行业行为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监督检测体系等,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防止恶性竞争发生,对企业集群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一个生存环境将有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能够有效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展。②加强与支撑机构的合作,利用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加快创新技术的研发速度和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我国乡镇企业成长模式探讨
由于中小企业对于地域、资源的依赖性,加上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强大的区域竞争优势,使得中小企业集群理论在发展我国农村工业,促进小城镇建设,推动乡镇企业成长发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我国乡镇企业具备中小企业规模小、市场接近难、市场竞争力弱、融资渠道少、融资难、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缺乏等相同劣势,同时也具有地缘接近、资源丰富等相同比较优势,因此,乡镇企业成长模式可以借鉴中小企业成长模式。不同的是,中小企业成长有企业家优势,中小企业的初始成长可以凭借企业家敏锐的眼光、睿利的智慧、发达的人脉和高度的素质引导中小企业灵活应变,把握机会,不断发展壮大。而乡镇企业虽然能够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这些生产者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创新思维意识不强,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的需要,充其量只是简单的集中,也不能够产生很高的生产力。同时,乡镇企业大多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附属,最终利益分配机制不能起到激励所有者创新的效果。所以,政府要在深入学习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乡镇企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走产业集群的道路,为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提供动力,切實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可行道路。
在探讨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中,一般认为产业集群中企业集聚形式分为锥型集群(又叫中心产业卫星式)和扁平型两种模式。前者以集群中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几个实力雄厚的大生产企业为主体,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生产链上的某一生产环节,形成一种功能明确的分包加工体系,承担大企业部分外包工作,如原材料采购、初级产品加工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纵向垂直的生产关系,企业之间的合同签订和执行成本也可以因为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和规范机制而转变为订单和出厂核销单而大大减少。中小企业依托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来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随着大企业的成长不断壮大。
另外一种是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各企业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关系,企业之间通过加强协作,进行专业化的分工,频繁的交流和联系,促使信息、技术和知识在集群内广泛传播,形成网络化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扁平式的网络结构有利于产品和技术创新,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依据我国乡镇企业的比较优势,作者认为,从乡镇企业产业性质来看,乡镇企业主要是围绕当地特色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开发发展农村工业经济。科技含量较低,但是劳动力需求较大,专业化生产要求较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我国乡镇企业应该走扁平式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可以发展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农村观光旅游业,也可以生产具有农村特色的产品,例如特色蔬果、花卉加工业等;另外,乡镇企业也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作为大企业的后方生产加工部门,成为大企业生产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产品价值链上的一部分,例如农畜养殖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大企业负责资金筹措、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物流配送等工作,而中小企业之间就负责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密切相互之间的联系,提高专业化程度,提升产品品质。
四、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乡镇企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要发挥在集群中的指导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由环境因素、需求条件、生产要素、关联产业与支撑性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发生、发展中毫无作为,只能听任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相反,政府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集群的产生需要政府的间接参与。虽然说在市场规律中,政府不该进行行政性干预,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帮助,集群的产生就会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出现夭折。(2)集群氛围的改善需要政府。集群内部的不正当行为的遏制、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集群外部的市场环境建设均离不开政府的参与。
(二)建立有利于乡镇企业集群的融资体制。乡镇企业由于其抗风险能力低、市场风险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不愿问津的市场空白。(1)国家应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例如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社区信用社等入驻农村地区,顺畅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2)设立中小企业产业基金,对于乡镇企业中进行创新活动和创新技术开发的企业进行财政上的补贴和支持。(3)制定产业政策,优惠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对乡镇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增加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加强对集群区域农民进行素质培养和职业培训。虽然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问题,使他们变成职业工人,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这部分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率较低已经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瓶颈。在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因素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只有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才能把农村近2/3的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生产力。
(四)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乡镇企业的创业环境。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量中小企业在某一地域上的集中,对地域环境的要求必然很高。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加快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构建,才能吸引大量的中小企业来此聚集。当地政府才能在扶持本地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依靠更多外在力量加快本地县域经济建设,推进当地小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ston;Nov/Dec;1998
[2]《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研究——访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0期 P27
[3]王步芳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01 P12~16
[4]魏后凯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 《经济管理》2003年6月 P6~9
[5]刘湘辉 孙艳华 《中小企业集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探讨—以湖南省为例》 《城镇化研究》
[6]李萍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中小企业竞争战略》《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9期 P39~41
[7]毛艳华 《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 《经济学家》2004年5月
[8]张树全 《利用中小企业集群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经济观察》2004年第06期
[9]朱静芬 史占中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理论探悉》 《上海经济》2003年10月
企业家成长的“三环模式”研究 篇4
一、企业家成长的核心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的核心。Joseph Alois Schumpeter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取得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者不是实验室的科学家,而是有胆识、敢于承担风险又有组织实干才能的企业家[1]。在Schumpeter之后,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受到学者们一致推崇和进一步完善。Frank Rnight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2]。E.G.Freema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国家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发展企业家精神[3]。Michael E.Porter强调将一批组织集中到一起进行创新,并把这种形式称为Cluster(集群)[4]。Miller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并把创新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内容[5]。Peter F.Drucker克明确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我们社会需要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与变革是正常的、健康的、稳定的与连续不断的需要”[6]。通过对突飞猛进的90年代的观察,Peter F.Drucker得出结论: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构成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特殊工具。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学会系统化的创新思考,这种思考首先建立在对创新来源的研究基础之上[6]。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成长的灵魂,Schumpeter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1]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成长的实质和特征;创新是企业家成长的本能,企业家成长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是企业家成长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等;创新是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家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创造的活的源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1]。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满意度,试图将“一种物质”转换成一种“资源”[1],或将已有资源组成新颖、生产力更大的结构。也正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赋于更深刻的意义,企业家与其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空前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二、企业家成长的素质
“理想的”企业家素质并不存在。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是交际型的或沉默寡言的、分析型的或直觉型的、规避风险型的或寻求刺激型的。但他们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素质:
(一)诚信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取信于人、信守承诺、坦诚相待,永远是管理的第一要术。诚信也是商业活动的第一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家没有诚信就无法正确牵引企业,企业没有诚信就无法持续生存。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二)冒险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企业家是为个人追求机会,通过创新满足需要,而不顾手中现有资源的活动过程。虽然他们不怕承担风险,但他们决不盲目地冒险,他们更愿意冒那些他们认为能够控制结局的风险。众多企业创始人的生长环境、成长背景和创业机缘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
(三)合作
合作是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求生存,合作求发展。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
(四)敬业
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企业家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面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入迷和执着的心态,“赚钱”不再是身家性命的问题,也不是养家糊口的简单问题。达到了这种心态的企业家,往往会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自己的事业中去,对于自己的事业,往往是怀着朝圣者的心情和顶礼膜拜的态度,这种心态所形成的敬业精神超越于献身精神之上。
(五)执著
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企业家不但充满梦想和欲望,他们更具有一种为实现梦想、满足欲望而拼命奋斗的执著精神和内在推动力。古今中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家不但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而且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在挫折面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
(六)激情
激情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激情”,因为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件事都来自于激情。不管表现出来的是辛劳、勤奋,还是偏执、强硬,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梦想的“满怀激情”。一个对实现梦想满怀激情的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会阻挡他们,妨碍他们。而且,他们愿意放弃几乎任何东西去将其完成。
三、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企业家成长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并逐步走向成功的社会过程,毫无疑问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对企业家成长具有很强的破坏或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应该比企业家的素质更为重要!
(一)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是建立法治规则和诚信文化的基础。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有利于保护各类财产权,促进各种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企业家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功能是对要素进行配置,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交换、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企业和整个经济只能低效运转。这即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家成长的重要基础[7]。
(二)创新和创业的人文环境
企业家在崇尚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中更容易繁盛!要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人文环境。人没有一点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就干不成事情。社会对这些精神没有容忍、提倡的基本态度,就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如果社会不崇尚不提倡创新、冒险的精神,不重视宽容个性特征,不鼓励敢想敢干,不容忍失败挫折,那么企业家就没有社会宽容和理解的文化土壤,就会丧失勇气和冲劲。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崛起的经验表明,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是杰出职业企业家辈出的必须条件。取得成功固然伟大,但创新者倒在探索路上的失败同样值得尊敬。他们的失败给后来者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路标[8]。
(三)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企业家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律体系的保障。在法律混乱的环境中,企业家行为更多地体现为非生产性行为,而不是生产性行为。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讲,健全的法律制度能促使企业家作出生产性行为,并抑制非生产性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家的成长。企业家产权作为企业家最为关心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是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四)声誉激励机制
声誉既是一种公共产品,又是一种“内激力”。“内激力”是企业家出于内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个被激励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和巩固的过程。真正持久和强效的企业家精神必然需要企业家对其正面声誉的自我营造,当然也需要社会构建外在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家行为的控制,对企业家精神的引导[9]。
同时声誉也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可称之为“交易性人力资本”,拥有好的声誉,可以提高企业家的交易能力,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预期收益。但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的获得,不仅仅靠企业家自身,还必须从企业家和社会两方面着手,既要努力培育重“声誉”的文化氛围,又要提高对损害声誉的败德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使企业家从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投资开发声誉性人力资本[10]。
企业家声誉机制是对企业合约的完善和补充,是企业家进行经营活动的依据和前提,也是社会经济秩序良性化和健康化的基本前提。对转轨期间的中国而言,市场声誉机制的建设极不健全,尤其是企业家信誉(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企业家个人的信誉(信用)仅仅停留在原始的人际关系阶段,单单依靠个人的道德来约束,而没有一个社会制度体系作为规范的平台,这样的信用状况是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之所以出现融资困难问题,这与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有直接的关系。
四、企业家成长的“三环模式”
企业家成长中的创新精神、自身素质与成长环境起着系统而复杂的交互作用。其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处于核心地位,它对其他各因素起到指导、传接和凝聚的作用,失去了企业家创新精神这一核心因素,就无从探讨企业家的本质内涵和属性,更无从谈企业家成长。企业家素质、能力及其成长必然地受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形下,企业家创新精神直接决定了企业家把握企业创新和寻找潜在机遇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决定了企业家的成长与成败。
企业家的素质处于基本地位。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家个人的成长,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走向,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诚信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石、冒险是企业家成长的天性、合作是企业家成长的精华、敬业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础、执著是企业家成长的本色、激情是企业家成长的动力。但企业的基业长青,要建立“让企业家实现其价值”的企业家制度,使得作为组织的企业要不断跨越企业家生命周期的风险。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处于基础地位。企业家能否顺利成长与其所身处的社会背景不无相关。企业家的成长并不只凭个人意愿和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它严格受制于社会的法律制度环境与人文环境,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础、创新和创业的人文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的空间、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的保障、声誉激励机制是企业家成长的“内激力”。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基于创新精神、素质与成长环境的企业家成长“三环模式”(如图1所示)。企业家成长的创新精神处于核心层,如同果树的根。企业家成长的素质处于中间层,如同果树的树干。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处于外层,如同果树成长所需的阳光、空气、水。企业家的成长如同果树一样,有了发达的根系、健壮的树干、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就能拙壮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一个国家的国力竞争,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作支撑,而优秀的企业源于优秀的企业家。中国目前最缺少的是优秀的企业家人才。中国企业家及其群体的成长必须基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自身素质、成长的环境三重优化。
摘要: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都有赖于企业家的不断成长。企业家及其群体的成长必须基于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自身素质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三重优化,据此提出了基于创新精神、自身素质与成长环境的企业家成长“三环模式”。
关键词:企业家,创新精神,素质,环境,三环模式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美]奈特(H.Knoght,F.H.K.).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王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英)克利斯·弗里曼(Chris Freeman),[英]罗克·苏特(Luc Soete).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Miller,D.Enterpreneuship correlates in three types of firms[M].Management Science,1983(29):770-791.
[6][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张军.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8]何清涟.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环境[J].Global Entrepreneur,2003(3).
[9]张早平.企业家成长之路:中国职业企业家成长机制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如何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 篇5
近年来,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他们对那些能在西点军校严苛残酷的训练、筛选中坚持到最后的毕业生、医学院预科生(因为入学考核难度很大)、拼字大赛获胜者等等人群进行研究。他们想要发现,究竟是哪些特质,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够成功,另一些人却不能。结果,专家们发现有一种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坚毅(grit)!
坚毅是什么?坚毅是——热情,加上坚持为长期目标而努力。就是说,成功,取决于一个人有热情地勤奋努力的程度。
企业成长模式 篇6
[关键词] 浙江 中小企业 成长模式 产业集群
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特征相当明显。据浙江省经贸委统计的结果,2005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就有360个,分布于全省各地。如全国著名的绍兴轻纺城、温州的乐清电器、海宁皮革制品、嵊州的领带、义乌小商品市场等等。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过程,并已成为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流模式之一。
从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其中有的是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商品市场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集群;有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如有利的区位、特殊的人缘关系、传统的能工巧匠)从家庭作坊、合伙企业或乡村集体企业起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区。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中小企业在集聚化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型”、“依托专业市场成长型”、“依托工业园区成长型”、“中卫型”等多种成长模式。本文试对浙江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研究和剖析。
一、“市场型”模式
“市场型”成长模式,也称“丛林经济”,是指有传统手工业背景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落,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企业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形成微观小规模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从而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益。浙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以“市场型“为主,是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主流模式。如宁波的服装业聚集区、温州的鞋业聚集区、海宁的皮革制品、诸暨的大唐袜业和苍南县的徽章生产等等。
“市场型”模式的优势首先在于它把原本分散的同行业中小企业联结起来,企业之间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弥补了单个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取得了许多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获得的效益。其次,由于这类产业集聚有助于强化竞争、聚集人才、促进先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因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此外,产业聚集还有助于专业市场在本地形成,成为专业商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促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和流通费用下降,从而使商品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提高。如苍南县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在那里,这种小商品的生产工序就有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晒板、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包装等十几道,每道工序的加工都由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进行,半成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这些企业没有规模特征,没有知名品牌,没有高新技术,它们沿着价值链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市场关系。这样,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加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使得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能不断从内部剥离出各种可分割的操作,节约了生产费用,获得了专业化优势,同时整个区域又实现了规模经济。
但是,“市场型”模式发展至今,也暴露出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这类群落内部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市场竞争过度,自主创新不足。规模过大、产品雷同、没有创新活力的低水平竞争将危及集群的生命力。浙江永康保温杯群落的衰落就是一个“过度竞争”的典型案例。如何培育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克服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 实现集群的转型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依托专业市场模式
近几年来,由于浙江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周围中小企业的同步成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群落。这类集群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最有浙江特色的“专业市场+中小企业”式的经营格局,也就是“小企业、大市场”的成长模式。如:绍兴的纺织企业集群和绍兴纺织商品城,杭州的四季青服装企业集群和四季青服装市场,义乌的有各类小商品生产企业集群和小商品城。
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并联耦合、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是这类企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首先,专业市场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专业市场成了中小企业的“柜台”,产品销售靠“柜台”,调整产品靠“柜台”反馈的信息。其次,中小企业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投产速度都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正好迎合了专业市场的需要,占据了专业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額,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全国著名的大型服装市场。经多年努力,市场形成了“品种多、款式新、质量好、价格廉”的特色,成为大江南北服装交流的重要集散地。服装市场的繁荣,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大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服装企业在其周遍集聚成群。根据调查,服装市场交易的产品中,大约有55%左右的产品为周边中小企业产品。通过研究四季青周边聚集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
三、依托工业园区模式
最近几年,浙江把提升产业集群与建设工业园区紧密结合,已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2005年,全省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高达2962.6亿元,占同期制造业总投资的50.4%。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二次创业”和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新的产业基地,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中小企业“低小散”的面貌。2005年,全省118家工业园区工业产出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6%,取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依托工业园区的集聚化成长模式有诸多优点,如:它为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相互学习提供了方便;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便于对进区的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等等。
以浙江台州市为例,目前该市已有各种工业园区199个,其中,大溪镇的注塑工业园区集中了300多家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无论客户需要哪种规格哪个品种,需要的量多少,工业园区都可以提供,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但要注意的是,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集聚并不是企业的简单搬迁,而是通过有序集聚,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实现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四、依托企业集团模式
依托企业集团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依托于企业集团实现本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模式。它往往由少数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核心层),运用资本或其他契约方式把骨干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紧密层;再通过这些骨干企业按照经济原则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将中小企业纳人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形成边界较为模糊的半紧密层、松散型协作层。大量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企业集团的发展轨道,与集团内其他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企业间通过生产、技术、资金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相互渗透,既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取得单个小企业不可能取得的规模经济效益。是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浙江省内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多数已被企业集团纳人自己的生产销售体系,使之优势大增。
温州柳州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集群主要产品销售占到全国的66%。目前,该市的电器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正泰、德立西和天正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一体化程度高、技术能力相对雄厚;第二层次以常安、华荣等中型企业为代表,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第三层次主要是小型低压电器组装企业和专业零配件生产上,有些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主要为前两层次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集团内的中小企业依托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加速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产品结构,既增强了集团的整体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资源,取得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益,实现了中小企业依托企业集团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五、“中卫型”模式
“中卫型”成长模式,也称“大榕树经济”,是指众多中小企业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大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根据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内容、方式的不同,“中卫型”可细分为三种模式:(1)以原材料供应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某大型原材料生产供应企业为当地中小企业集群供应原材料而带来相对优势。如浙江省浦江县的水晶玻璃工艺品产业群,专业加工水晶工艺品的企业达300多家,但浦江县及其周边地区没有任何水晶玻璃的原料供应资源,品质最高的原料需直接从捷克或奥地利进口,中低档的玻璃毛坯也只能从河北等地采购。水晶玻璃原料的供应商自然而然成为该企业集群的核心企业;(2)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一家贸易公司为核心企业,负责专营销售,而与之配套的广大中小企业专门按照核心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的产品按照原来的协定由核心企业收购。如浙江嵊州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领带,年产量达2亿多条,绝大部分产品通过300多家专业化的销售型企业远销国内外;(3)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开发、最终组装,以及一些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经济反应灵敏的配套产品的生产;而大量的卫星小企业主要生产技术要求较低、批量小、专业分工程度高的相关零部件与半成品。
“中卫型”模式具备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大型企业将成百上千的中小企业集结起来,不仅充分利用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创造力,而且,通过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能够实现技术、管理知识的快速扩散,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同时,大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巨大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使中小企业能稳定地专业化于零部件的生产和技术改进,双方的互惠关系使协作关系趋于长期穩定。但由于浙江省大企业不够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专、不够精的现象比较突出,还缺乏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当前“中卫型”的成长模式还不多见,但这种模式是“市场型”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各种成长模式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各模式间相互交叉,彼此联系,形成关联互动。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按照一种模式来获取成长的,而是可能同时具备几种不同的成长方式。另外,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并不总是有效的,集聚经济的取得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具有协同效应的中小企业按一定的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那种“袋装马铃薯”式的企业集结,不但不会取得集聚经济,反而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一般说来,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的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必须伴随积极的协同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池仁勇:“浙江省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 .《华东经济管理》.1997(3)
[2]施放胡琳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中旬刊)
[3]高剑明:“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12
[4]邹全胜:“民营中小企业成长模式初探”. 《企业管理》.2003年第l期
成长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篇7
一、家族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组织, 也是有机的生命体, 会经历由生到死、由盛转衰的生命周期。家族企业是家族与企业两个生命体的融合, 同样也会呈现出生命周期现象。
结合家族企业规模、发展能力以及组织制度, 可以划分出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化期 (或衰亡期) 。
初创期的家族企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 企业规模小、信息不透明、融资能力差, 基本依靠家族的内源资金, 家族成员完全拥有企业的控制权。
进入成长期的家族企业, 规模开始扩大, 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增加, 需要寻求外部资本。此时, 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方式, 外部资金的注入, 对企业的剩余所有权也会有相应的要求。
成熟期的家族企业, 具有稳定的现金流, 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 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定, 初步具备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条件, 股权结构的变化将带来治理结构的改变。
转化 (衰败) 期的家族企业, 此时, 家族企业的利润急剧下降, 融资渠道也趋于阻塞, 如果不能实现战略性的突破, 企业将走向消亡。
二、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类型
当前普遍认可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有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东南亚模式。
英美模式下, 家族企业在保留家族对企业最终控制权的同时, 将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融入家族企业, 形成比较成熟的企业治理模式。该模式下, 家族企业在股权开放中仍然保留高度的控制权。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带来家族企业专业化管理程度高, 即家族拥有所有权外, 还对企业拥有控制权, 分离给职业经理人的仅仅是管理权, 委托代理成本成为治理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治理模式打破了家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局限, 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德日模式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 属于内部监控型, 家族色彩浓厚。该模式下股权相对集中, 法人之间交叉持股, 股票周转率低。银行对企业持股并是企业重要的债权人, 因此对企业的影响较大, 一般地, 主银行会向企业派遣内部董事, 以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家族企业的管理权交给职业经理人, 但家族依然掌握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东南亚治理模式是建立在以家族为代表的控股股东基础之上的, 具有儒家传统观念的关系治理。该模式下, 股权相对集中在家族手中, 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董事会具有家族化倾向, 企业的决策主要来自于董事长个人决策和家族成员集体决策, 不是所有者的经营者只负责具体的操作和实施。
三、成长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
在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环境约束的共同影响下, 我国大部分家族企业在初创期主要依靠内源融资, 此时企业规模小, 信息不透明, 容易形成产权单一的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家族成员目标利益高度一致, 企业凝聚力强, 委托代理成本和企业运行协调成本低。当企业进入成长期后, 随着规模扩大, 内源融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企业必须转向社会寻求融资渠道。在外源资本进入企业的同时, 必定会对完全“内化”的治理模式提出挑战, 此时, 在企业初创期起推动作用的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 如果不随之进行修改和完善, 则会成为发展期的桎梏。
一个企业的治理模式选择, 要在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制度环境背景的前提下, 分析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 特别是以人力资本为核心资源的高科技企业和以物质资本为核心资源的传统企业有很大差异。当前, 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这决定了稀缺的物质资本尤其是财务资本是传统家族企业成长期的核心资源之一。同时, 由于我国经济转型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 部分家族企业进入高科技产业, 技术型和管理型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高科技家族企业的核心资源。可见, 不同的家族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不同, 治理模式也应有所差别。
其一, 成长期传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具体包括:
(1) 成长期传统家族企业的特点及融资方式选择。从事传统产业的家族企业进入成长期后, 企业规模逐渐变大, 产品开始被市场认可, 销售量不断增长, 利润显著增加, 形成一定的商业信用。此时, 企业资金来源的轨迹开始发生偏移, 逐步向外源融资拓展。就外部融资环境而言, 在初创期, 由于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获取外部融资的概率极低。进入成长期, 外部融资环境逐步改善, 此时企业在融资决策中首先是确保家族投入企业的资源安全性、盈利性以及对企业的控制。初创期, 企业的初始资本主要来源于企业家及其家族, 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经营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由于债权融资不会引起家族所有权的让渡, 有利于维护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 因此, 成长期的家族企业会尽可能地采取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对引进外部权益资本持抵触态度。从融资渠道看, 依然以银行贷款为主。尤其是对民间资本放开后, 大量的民间资本将涌入金融领域, 为缓解家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持。
进入成长期的传统家族企业, 必定要扩大产能, 提高市场占有率, 内源性融资已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 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融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 虽然已先后设立了中小板和创业板, 但进入门槛高, 从事传统产业的家族企业, 很少能满足上市要求, 因此, 基本不可能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按照新优序融资理论, 处于成长期的家族企业也会优先考虑债权融资方式, 以维护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债权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发行企业债债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等, 我国对企业发行债券的要求普遍较高, 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传统家族企业基本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的资格, 无法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因此寻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成为其现实选择。同时, 进入成长期的传统家族企业由于获利能力的提升, 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 可以满足银行, 尤其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基本要求, 从而缓解其发展中资金紧张的问题。
(2) 成长期传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中小企业与一家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成本小于与多家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成本;银行由于信息优势, 也容易与企业建立长久的信贷伙伴关系。因此, 成长期的传统家族企业可以借鉴德日模式, 建立主银行制的治理模式。该模式下, 企业股权依然集中在家族手中, 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 主银行持有较少股份并是企业主要的债权人, 银行向董事会派遣内部董事, 以加强对企业的影响。
从家族企业的角度看, 负债融资不会影响企业的控制权, 而适当的所有权让渡带来长久地融资渠道畅通。而且, 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公开披露信息对成长期的企业而言或许是更大的风险, 从银行获取资金则可以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只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公开。此外, 主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 也会对通过董事会从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决策程序等方面帮助企业规范管理, 不断完善企业治理。
其二, 成长期高科技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主要包括:
(1) 成长期高科技家族企业的特点及融资方式选择。经过艰苦创业, 实现了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后, 高科技企业进入成长期。此时, 企业生产规模迅速膨胀, 市场由企业独占或只有少数同行, 竞争不十分激烈。由于高技术产业的产业替代周期短, 技术进步快, 如果不能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则很快会被竞争对手所取代。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 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的资金主要通过内源性融资获取, 只有少数可以获得天使资金, 总体上看, 高科技企业初创期资本基本从创业企业家个人或其家族获取, 大多数属于家族企业。进入成长期后, 资本的需求量急剧扩大, 企业必须转向外部寻求资金支持。刚刚进入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 规模偏小, 相应的信用记录缺乏, 有形资产少, 自身担保能力弱小, 而且其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突出, 很多高技术企业此时还处于亏损状态, 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愿对其大量放款。同时, 刚刚步入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通常还不具备在创业板上市的资格, 因此, 高科技企业只能以放弃部分股权为代价, 寻求风险资本的帮助。
(2) 成长期高科技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进入成长期的高科技家族企业可以考虑引入风险资本的联合控制治理模式。该模式下, 企业分批让渡大部分股权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多轮资金需求, 同时, 借助风险资本家的专业技能, 从发展战略、营销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完善自己, 以寻求更高层次的融资平台。风险资本家通过股权融资方式, 对企业全方位进行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为风险资本顺利退出提供保障。
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往往具备较高的学历, 是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家, 而风险资本家主要是从事金融、管理的专家, 他们在对高科技企业注入资本的同时, 还会注入管理和营销的理念, 如何做出科学决策、进行生产管理、降低成本、建立营销网络、开拓市场、控制风险、加强财务核算等, 以弥补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风险资本家作为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 会调动自己的资源, 尽可能帮助创业者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专业上的互补成为高科技家族企业联合控制的基础。高度的风险和巨大的资本需求, 使高科技企业需要用巨额股权把自身利益和投资人捆绑, 以获得投资人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另一方面, 创始人在技术上的不可替代性, 这种智力垄断可以保证创始人在失去控股权后不至于沦为无足轻重的小股东, 创始人敢于转让控股权。
风险资本是一种中长期的股权投资, 项目投资期一般在3-7年,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批投入, 只有发展符合约定条件的企业才能得到下一轮的资金投入, 因此, 该模式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风险资本会积极寻求退出渠道, 最佳的选择是创业板IPO, 这对高科技企业和风险资本而言是双赢的局面, 因此, 大多数风险资本也会积极提升企业的公司治理能力, 以谋求最大的投资收益。此外, 风险投资者通过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 有利于在掌握企业的内部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监控, 从而降低代理人风险。
四、结论
随着家族企业进入成长期, 其对规模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如果资金局限在家族范围内, 必定会影响企业的筹资规模, 难以在短期内筹集到提升技术层次或产业层次升级所必需的大规模资本。家族企业要继续发展, 必须转变观念, 寻求外源性资本。随着家族外的利益相关者资本的引入, 企业的治理模式也需要随之改变, 以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传统家族企业对企业的控制权要求更多, 会选择债权融资方式, 主银行制的治理方式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高科技家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 通常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 从风险资本获得资金, 可以选择风险资本家与创业企业家联合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凌、叶长兵:《中小家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7期。[1]陈凌、叶长兵:《中小家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7期。
[2]耿成轩、李南:《基于生命周期的家族企业融资行为动态变迁探析》, 《管理世界》2009年第9期[2]耿成轩、李南:《基于生命周期的家族企业融资行为动态变迁探析》, 《管理世界》2009年第9期
[3]吕洪霞、丁文锋:《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1期。[3]吕洪霞、丁文锋:《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1期。
[4]万弋芳、谢海东:《中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效应》, 《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1期。[4]万弋芳、谢海东:《中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效应》, 《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1期。
创业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研究 篇8
一、创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现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般的现有成熟企业, 还没有从理论层面形成专属于新创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成果, 针对新创企业的战略研究, 也通常是借鉴成熟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然而, 由于企业发展阶段不同, 新创企业的战略目的、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 必然与成熟企业存在差异。所以, 研究企业创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意义在于, 将战略管理研究前移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 由此填补和充实以往战略管理理论不够重视创业和战略管理融合研究的不足, 从而使战略管理的研究覆盖企业的全生命周期, 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二) 实践意义
据有关资料统计, 国内小微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 大中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至8年, 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 就是很多国内企业在创办之初缺乏科学的创业战略管理, 以致从开始就没有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 最终都难免走向失败。因此, 研究创业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应用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 指导和帮助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就系统思考整个创业过程,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务实可行的创业计划, 采取更加有效的战略措施实现成功创业。
二、创业战略管理的重点
(一) 创业企业的战略准备
创业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员在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基础上, 为建立科学可行的企业战略, 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明确远景。
创业企业决策人员需洞察本企业将要发生的业务变化以及市场可能出现的机会, 对企业将要面临的市场竞争、技术以及管理等环境进行客观分析, 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 通过提出富有吸引力且切实可行的概念, 从而激活创业企业的战略。
2. 确立使命。
创业企业应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 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依据, 来制定出投资者及企业员工理解并为之自豪的、切实可行的使命。对国家, 创业企业要有报国之情,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自觉纳税, 积极支持国家建设发展;对社会, 要以促进社会繁荣与和谐发展作为使命, 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员工, 要为其创设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 将其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强大, 进而产生自豪感。
3. 制定战略。
制定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将企业风险降至最低, 从而确保创业成功。战略的制定需先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前, 充分考虑战略的针对性与前瞻性, 让企业投资者和员工对行动方向达成共识。创业企业领导人员在制定战略计划时, 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获得相关情报资源, 再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方向相结合, 进而根据建立企业的总体目标、制定具体的生产经营方案、制定3至5年的中长期计划、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程序, 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总体策划。
(二) 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1. 成长战略的选择。
任何一家创业企业都要经历长短不一的成长战略实施期, 因为只有成长战略才能使创业企业不断拓展和壮大业务规模, 使企业从竞争力弱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所以, 企业在创办之初就要根据自身的远景目标、功能定位和经营业务, 选择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成长战略, 如市场渗透战略、新兴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市场创新战略等。
2. 竞争战略的选择。
在确定了成长战略后, 创业企业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业务层级或者事业部层级的竞争战略, 这是指导和管理企业具体经营策略的行动计划。企业竞争战略设定的关键, 就是要根据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和市场特征, 明确企业产品或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并形成优势地位的策略组合, 比如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集中化战略和总成本领先战略等。
(三) 创业企业的战略实施
1. 战略实施的遵循原则。
创业企业在实施战略时, 为将战略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就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理适度的原则。在实施战略时, 由于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的变化, 执行人员就需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合理改变战略内容, 确保不对企业总体目标造成影响。二是统一领导的原则。在实施战略时, 创业企业的领导阶层应统一领导, 确保资源分配、组织调整、制度建立及信息沟通等工作协调进行。三是应势权变的原则。在实施战略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实际与假设不同的情况, 创业企业此时就要适当调整之前的战略计划, 促进企业应变能力的提升。
2. 战略实施模式的选择。
创业企业将战略付诸行动的阶段为实施阶段, 企业领导人员应以自身具体情况为依据, 选择合适的战略模式, 推动战略管理的实施, 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创业企业可选择的战略实施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指挥型。此种战略实施模式指的是创业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战略后, 要求全体员工严格实施战略计划, 自己同样参与其中, 并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搜集与掌握, 从而为后续的战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变革型。此种模式指的是创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将实施战略作为工作的核心, 并在各部门的共同协助下,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建立新的信息系统及组织机构, 通过采取新的激励方式, 将投资者和员工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在得到他们的认可支持基础上, 促进战略实施成功率的提高。三是合作型。此种模式是指创业企业管理人员引导员工对有关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问题展开讨论, 并听取他们合理化的意见, 确保做出全面、准确的决策, 从而促进战略的有序实施。需要注意的是, 创业企业在实施战略时, 应以自身的经营状态及发展程度为基准, 混合或交叉应用上述几种实施模式, 从而确保战略的实施符合企业实际。
三、创业企业的成长模式
(一) 财务方面的成长
财务增长是创业企业最直观、最现实的成长表现, 具体包括企业销售收入、总资产的增长, 以及财务制度的完善等, 随着财务的成长, 创业企业的价值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 财务制度与企业所有者及管理者等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它可以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与外部的投资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二) 组织方面的成长
在外部, 创业企业的成长体现在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在内部, 则表现在管理制度的逐步规范与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 从而使得组织具备较好的柔性。除此之外, 创业企业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愈发专业化, 进而确保企业在组织机构不断扩大及快速成长过程中, 能够对市场风险及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与控制, 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三) 人才方面的成长
随着创业企业的不断进步与成长, 其人才资源管理体制为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就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 不断优化员工队伍, 并以年薪制及股权制等制度, 来激励员工, 确保企业管理队伍的创新性及稳定性。此外, 创业企业在纳入富有优势的人才资源后, 便会通过角色转换来促进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 在这一优势互补的整合过程中, 企业的人才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成长发展。
(四) 战略方面的成长
面对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 创业企业必须站在战略高度, 对企业自身资源及市场发展方向适时进行审视与和中心定位, 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 为确保生存与健康发展, 必须加大自身能力的建设力度, 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在此种情况下, 作为企业成长核心部分的战略能力也将得到充分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 创业企业为获得生存及长远的发展, 就要在创业阶段将自身条件与发展情况同外部环境相结合, 对创业企业的成长需求及模式展开动态分析, 通过选择科学、有效的战略模式, 为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持, 在避免各类风险、防止创业失败的基础上, 成长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卓越企业。
参考文献
[1]程艳.创业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讨[J].企业经济, 2011, 9 (01) :22-24
[2]姚峰, 鲁明泓.企业创业阶段的经营管理[J].南京社会科学, 2010, 16 (03) :217-218
企业成长模式 篇9
1.1 “两型社会”赋予企业新的社会责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 理所当然地包括企业在内。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构成要素, 其生存与发展必须与自然、经济和社会中的其它主体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这种交换是双向的、平等的。如果企业不顾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社会的稳定、人类的健康, 片面地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必然会破坏自然、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生态平衡, 企业就不能持续地获得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实现。
因此,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 每一个企业, 都应当本着对人类社会和资源环境高度负责的精神, 承担新的社会责任, 能够正确处理企业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避免在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危及环境和社会的利益, 破坏了自然 、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生态平衡,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1.2 “两型社会”意蕴的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社会责任观。广义社会责任观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卡罗尔 (Carrol1) , 该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责任, 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由裁量责任等全部责任。狭义社会责任观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布鲁梅尔 (Brummer) , 该观点认为企业责任可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4种, 其中社会责任是企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1]“两型社会”意蕴的企业社会责任更接近狭义社会责任观。
1.2.1 提升技术水平
“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巨大的科技需求, 迫切需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个“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提高区域创新体能力上走在中部前列, 成为自主创新的示范地区, 重点是大力整合区域科研资源, 建立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 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因此, 作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第一主体的企业, 应把提升技术水平作为首要的社会责任。
1.2.2 节约能源资源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大量消耗能源资源, 是一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而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可见, 在建设“两型社会”中, 节能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节能降耗对缓解能源约束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要通过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短腿式社会发展模式, 代之以节约集约、统筹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能源, 降低污染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因此, 企业要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节约能源资源的先行者,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1.2.3 保护生态环境
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企业来说, 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尤其对于我国这个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加速、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企业所承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企业承担保护生态环境责任, 要求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减排降耗、节约资源和能源, 采用的是绿色核算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和污染排放标准, 完善和落实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1.2.4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旨在转变以高资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2]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
2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转型
2.1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悖的企业成长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悖的企业成长模式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等, 它们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下面一些严重问题:
2.1.1 资源危机
资源是资源依赖型企业成长模式的基石和生命线, 资源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资源依赖型企业的生死存亡。资源危机是指资源依赖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正在面临着资源短缺乃至趋向枯竭的问题。 (1) 资源利用率低, 大部分原材料被搁置、抛弃; (2) 掠夺性开发, 资源的供给和再生能力下降, 降低了资源的供给质量。
2.1.2 技术落后
生产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等企业成长模式, 都是依靠大量消耗资源 (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大量资金投入来获取利润、谋求快速成长, 而没有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没有竭尽所能去改进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 结果使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日趋明显。
2.1.3 环境污染
(1)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 自然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土壤质量日趋下降, 生物多样性面临丧失, 自然景观不断损坏甚至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2)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加,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质量不断下降, 水体酸化程度不断上升。[3]
2.2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转型设计
“两型社会”建设对企业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成长应该构筑在创新驱动上而不是要素驱动或投资驱动的基础上, 成长的动力不应该来源于大量消耗资源或大量资金投入, 而是来源于一个合理的市场、技术、管理为主体的运行结构体系。因此,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成长模式转型可做如下构想:[4][5][6]
2.3 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容的企业成长模式细化
2.3.1 创新驱动型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创新贯穿于企业成长全过程之中,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以及它们间的协同, 才能增强其竞争优势, 驱动其持续快速成长。主要表现形式有:
(1) 技术创新驱动型
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市场化→企业成长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良技术→产品升级→企业成长
(2) 管理创新驱动型
制度创新→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企业成长
文化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成长
(3) 市场创新驱动型
市场创新→合适的经营战略→恰当的市场定位→稳定的市场份额→企业成长
2.2.2 集群驱动型
企业聚群式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整合区域内整个产业、行业的资源, 促进生产要素共享, 生产能量顺畅流通, 快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1) 集聚型:企业联盟、兼并、重组→集团化→企业成长
(2) 裂变型:组织裂变、产权裂变→专业化→企业成长
2.2.3 再生型[7]
企业再生成长模式一般发生在企业衰老期,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要求, 企业可以通过剥离不良资产以分叉变异成长、通过技术转型以蜕变再生。
(1) 蜕变型:改制、重组、技术转型→蜕变→企业再生成长
(2) 分叉变异型:剥离不良资产、破产保护→分叉变异→企业再生成长
3 自主创新:企业成长模式转型的动力支撑
3.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和效果, 是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决定的。[8]研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 应该围绕自主创新能力这中心目标来开展, 真正把经济发展思路集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经济发展思路对不对头, 要看是不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中心环节;科技发展思路正不正确, 要看是不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
3.2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成长模式转型
3.2.1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 大力发展各类创新联盟。积极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基础、以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为目标、以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重点的紧密型联盟模式, 通过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 促进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 加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立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 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
(3) 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努力培育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
(4) 要促进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发展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 推动创新体系的融合,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
(5) 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对大量重复引进的企业要予以抑制。[9]
3.2.2 改善创新活动的投融资环境
(1) 探索推进科技金融创新, 吸引和带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资、资本市场等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 提高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水平,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2) 通过金融信贷、创新投资、资本市场等投入机制, 促进科技计划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同时, 大力鼓励风险投资, 设立创业板, 不断强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3) 加强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金融创新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贷创新、建立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引导基金、推动建立技术交易平台、探索科技保险和各类高技术债券。
3.2.3 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 加强研究与开发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力度, 对各级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有条件的高校要根据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 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 整合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 加强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2) 加强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创新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 构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整合和建设一批工程中心, 提高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教育部、科技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 申报军工科研生产基地。
(3) 加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着力构建重大设备、科技信息、软件开发服务三大平台, 实现科技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搭建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培训和孵化平台。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整合高校的数据资源形成主题数据库或科学数据中心 (网) 并实现共享。有些高等院校要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微生物和人类遗传资源库、标本库等资源平台建设。
3.2.4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 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着力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 拓宽人才视野, 既要重视在原始性创新中发挥人才的作用, 又要重视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发挥人才作用;既要重视在科学研究、科技攻关中发挥人才作用, 又要重视在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普及中发挥人才的作用;既要重视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又要重视企业家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
(3) 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实施重大项目的重点学科建设, 进一步加大选拔和培育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力度。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实践中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采取多种积极政策措施, 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 突出创新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
3.2.5 切实营造自主创新宽松文化环境
(1) 要宽容失败、允许失败
创新就要允许犯错误, 自主创新更应如此。道理很简单:创新是探索未知, 没有先例可循, 无非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 且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创新思想都有实际价值, 也许100种创新思想中能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只有10种甚至更少。但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先生认为, 学术上的思想、见解“能有10%是正确的, 就是非常了不起了!”允许失败, 宽容失败, 有利于创新者在失败后重新奋起。对创新者而言, 每一次失败都会增加一次磨炼自己的机会。
(2) 要鼓励爱“国货”、用“国货”
就经济发展而言, 中华民族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不被动挨打, 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 要发挥民族传统的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 发挥传统的“优势”, 组织技术创新, 参与市场竞争。因此, 我国国人必须人人要有强国志, 个个都有国货情, 千方百计为国产名牌和当地有特色的支柱产业, 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特色的队伍, 来大力宣传和支持我们的自主品牌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在产品性能价格比相当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提倡爱国货用国货, 来支持和鼓励我国产业技术自主创新。
(3) 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就好像“鱼”与“水”、“树木”与“土壤”的关系, 离开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自主创新就没有扎实根基。通过科普工作, 弘扬科学精神, 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激发自主创新的热情, 使个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 使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发扬光大, 渗透到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去。
参考文献
[1].吴树畅.论企业社会责任:一种可持续增长的价值观[J].财会通讯, 2008, (8) :43
[2].乔法容, 王丽阳.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伦理学研究, 2008, (1) :24~26
[3].茶娜, 王锋正, 郭晓川.高新技术支撑下西部资源型企业成长模式转变[J].商业时代, 2007, (32) :102
[4].张钢, 于小涵.我国家族式企业的特征与成长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2, (7) :58~62
[5].吴照云, 黎军民.我国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可选择的模式[J].经济管理, 2005, (17) :42~44
[6].王德禄, 俞雷.企业创新特征与企业成长阶段模型分析[J].商业研究, 2000, (9) :28~29
[7].马若鹏, 冯宗宪.我国高科技企业成长模式初探[J].生产力研究, 2006, (12) :142
[8].宋天和.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 2008, (3) :40
企业成长模式 篇10
1.1 选题背景
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并在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驱动下对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操作。传统物流业在现代电商物流及移动互联的双重驱动下, 进入转型的新车道。
1.2 选题意义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新兴的国民经济增长点。然而, 商业模式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但它的研究仍旧主要集中几个有限的产业内, 对于物流等其他产业, 则知之甚少。不同产业间商业模式的差异性, 使得在商业模式产业研究的完善上受到较大制约。本文研究物流企业的商业模式问题, 对于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具有一定的意义。
许多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商业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以沃尔玛为例:1992年, 沃尔玛公司提出其成功经营的十条戒律, 其中第八条是“Beyond the consumer expectations”, 沃尔玛持续降价, 为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 超越消费者的期望的“Everyday Parity”策略, 使得沃尔玛尽全力减少开支, 降低成本, 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为低收入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及优化服务的能力上, 换句话说, 它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先进的商业模式上。
2 商业模式创新
2.1 全球商业创新模式
2010年8月麦肯锡发布预测, 提出了在高新技术支持下, 全球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将出现:开放式创新、组织网络化发展、更大范围地利用协作技术、物联网技术、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实验系统、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服务替代有形产品、网络时代的特色营销方式[1]。以上十个全球商业创新模式, 揭示了世界领先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基于物流产业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特殊地位, 这种创新也将对物流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直接表现在当物流企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等问题时能够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加以解决, 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 物流企业作为现代化网络经济中的一员, 商业模式创新趋势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样适用。物流企业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抓住机遇, 积极推进商业模式的改革, 为自身增加活力, 以此提升竞争力。
2.2 物流行业现有商业模式
(1) 苦力模式即传统搬运模式。
(2) 黄牛模式:物流基层车场依托自身的人脉、信息资源形成的信息服务机构, 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信息的共享性越来越高, 该模式生存处境岌岌可危。
(3) 服务项目模式:过去20年, 中国物流行业应用最多的形式。这种阶段性的项目服务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需求驱动, 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交付。包括合同物流、物流咨询项目服务、物流软件项目服务等。但由于上游客户的业务环境是动态的, 所以项目合作无长久性, 因此不具备实现大规模价值。
(4) 一体化物流模式即第三方物流整体外包模式。这种商业模式, 甲方作为第三方物流, 将业务外包给乙方, 乙方通过资源、业务整合, 以及提供增值服务等内容来获取利润。这种服务企业间互信度高, 更有深度价值, 但成功的案例很少。
(5) 众包供应链服务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提供多维度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服务类别上涉及从物流、保税、流通加工等多项增值性服务[2]。
(6) 物流系统SAAS服务即运营服务模式。通过开放平台, 提供一系列的SAAS服务, 然后通过平台用户数来收取一定费用。此模式对于振奋中国松散的物流运力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种有较大潜力的模式。
(7) 反向担保模式即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物流企业在这种模式中充当仓储角色和担保人角色。收益主要来源:第一, 仓储和管理存放货物的费用;第二, 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以物流行业为载体, 以金融为依托, 市场前景广阔。
(8) 物流地产模式:静候地价增值的模式。中国物流园区遍地开花, 大部分是圈地后坐等商业地产的增值。虽然容易赚钱, 但不具备持续性, 生命周期注定不长。
(9) 平台模式:2014年中国物流的平台经济的格局已经出现, 从现有趋势来看, 未来物流业注定是平台经济的时代。原有的第三方物流模式的物流园区逐步吞并, 多区域、网络化、标准化运营平台正在形成。
(10) 生态经济的三维模式:马云的立体生态模式——菜鸟模式, 将会最终掌控整个商业生态, 成为最大的供应链链主平台。
3 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的新挑战及建议
3.1 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
3.1.1 行业发展受传统观念约束较深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仍处于固有的自我服务的经营模式, 这是制约中国物流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3]。
3.1.2 管理机制制约企业发展
在中国, 不同运输方式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使得政策之间有时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2 对策与建议
3.2.1 坚持走专业化道路
公司在战略层面要“专注”。“集中专一化”战略, 能使得企业在为目标客户服务的时候能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 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同时使企业对自身有十分明确的定位, 有利于塑造品牌个性, 使得公司在未来发展道路中, 有效对抗来自各方竞争力量的抵制, 打造难以攻陷的产业及贸易壁垒, 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谈判实力。
3.2.2 构建物流供应链合作战略联盟
在机动有效的供应链联盟的作用下, 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龙头企业的领导地位。众多“小而精”的企业, 通过加入供应链联盟迅速壮大, 迅速成长为某一领域中的“巨人”。
3.2.3 物流集成化
以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手段, 生产商、经销商、供应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 我国物流企业以向社会提供高效率、专业化、低成本、多样化的服务为目标, 整合业务结构, 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
3.2.4 服务增值化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创新等方式来不断完善供应链服务, 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化的每个点。进一步降低成本, 增加便利性, 提高反应速度来实现服务增值, 使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4 结语
现如今, 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原来的技术、人才、产品、市场的单项竞争转变为商业模式 (盈利模式) 间的竞争。每个物流企业要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人群, 并找到与其相适应的商业模式[4]。任何企业都不能盲目地进行榜样学习, 是否借鉴及借鉴什么标准应该是这种模仿是否能促进企业本身商业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Jacques Bughin, Michael Chui, James Manyika.云计算、海量数据和智能设施:值得关注的十种由技术带动的商业趋势[J].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0 (11) .
[2]杨晓红.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创新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01) .
[3]车靓.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三三”模式加速乡村教师成长 篇11
随县教育人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会思考,乐于写作,不断反思,前进的脚步变得更坚实有力;与此同时,随县教育局搭建平台巧借力,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切入点,破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三专”模式——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阅读——让教师远离浮躁。我们倡导教师把心静下来,把书拿起来,与大师对话,进行心灵沟通。为此,多次邀请全国“十大读书人物”来随县作报告,激发教师读书热情。同时,组织评选“教师读书之星”活动,向全县中小学校推荐基础阅读书目,倡导学校向教师赠书;与新华书店联合选购大量书籍,举办“图书漂流”活动;每学年开展两次“共读一本书”活动,每月定期开展“点亮心灯”主题沙龙活动。通过深度阅读,唤醒教师心灵,点燃教师自我成长的欲望。今年,新教育工作室借助县新教育微信群、QQ群平台向全县教师推荐《2016,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推荐教师阅读朱永新的《致教师》,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为教师专业成长准备丰厚的精神食粮。
写作——让教师学会反思。一个不能写作的教师永远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全县创办“随县教育在线”、《随县教学与研究》等各级各类网站、专刊共27个,为广大教师提供发表论文、案例、反思和教育叙事的平台。“随县教学研究暨随县新教育在线网站”开通后,更是让许多教师拿起笔重新审视自己,一篇篇教学反思,一个个教学案例,一幕幕教育故事在这里展示、传播、分享,点燃了教师笔耕不辍的激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减弱了他们的职业倦怠感。“与你同行”博客是随县新教育博客,开通仅半年,访问人数就达到四万人次。在这个博客的引领与带动下,全县70%的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专业博客,叙说精彩的教育故事,分享成长的历程,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写作水平。
共同体——让志趣相投的人携手同行。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第二届新教育开放周之后,随县新教育工作室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在网络上开通了QQ群,教育局副局长彭静亲自当群主,选派五名工作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业务素养的教师作为管理员,督促主讲团队有效开展工作。每周一下午2:30-5:00开展教师网上分享,每周四下午2:30-5:00开展校长网上交流。每次交流由专人组织,确定主讲团队,每期群聊主题由主讲团队确定,主题内容主要涉及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课程研发等,旨在展示教育成果、碰撞教育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者需根据群聊主题发表观点、选择案例、推荐名家等,留给群成员参与的空间,引导群成员发表见解。群聊结束后,各组织者根据内容写好本期群观察,并上传至群共享。去年,随县教育局启动了“十百千”工程,即选拔10名名师、100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学科骨干教师,同时大面积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切实实现“一个名师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引领一所学校”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情”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新教育倡导“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感受到快乐,才能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教育;只有教师的激情被点燃,才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只有教师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培养出阳光的学生。如何让教师充分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做一名引领孩子幸福成长的创造者?随县教育局以此为切入点,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多途径扎实开展“三情”(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亲情、密切同事之间的友情)教育。
环境改善工程。为了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学校统一购置各类桌面花草,教师自行领养、培育;在办公室张贴各种教师绘画、书法作品美化墙面;建立办公室图书角, 购置教师学习阅读必备书目,让教师爱上阅读;办公电子化,实现办公室无线网络全覆盖。舒适、温馨的办公环境大大调动了教师的工作激情,提高了办公效率,让教师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还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教室。在“缔造完美教室”的基础上,发挥学生智慧,充分利用废弃物,在饮料瓶里种植各种花草,让教室里荡漾着浓浓春意,既养眼又养心。
暖心慰问工程。学校管理过程的人性化还体现在节日上。如三八妇女节,各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对女教师的节日祝福。洪山镇中心学校领导每到这天都会带着“娘家人”的温暖走访慰问学校困难女职工,为她们送去温暖和祝福;淮河镇中心学校别出心裁,为30多位女教职工每人发放一个花盆,让她们种上自己最喜欢的花草,既美化了办公室环境,又愉悦了身心;草店镇中心学校组织女教师包饺子大赛,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更融洽了同事之间的感情……
关爱身心工程。以学校为单位,每学期对教师组织一次常规性体检、一次身心健康知识讲座,疏导教师心理,关注教师保健;注重对教师家庭,特别是新机制教师家庭的照顾。为了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各学校还以工会为依托,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健身活动:教职工运动会、女教师广场舞比赛、协作区篮球联赛、教师登山比赛等,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幸福指数也随之上升。
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周转房为新机制教师和交流教师、校长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园,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在校园里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当教师感到工作的快乐和存在的价值时,他就找到了“幸福感”。一旦教师有了“幸福感”,他就不会把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是一份值得奋斗和努力的事业。
“三课”之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课堂改革。针对教师“教而厌,诲而倦”的心理,随县先后借力“新教育实验的构筑理想课堂”“课内比教学”等,初步打造出了带有区域特色、符合新课改理念和具备新教育实验标识的“随县学习型理想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使课堂成为教师信仰的主阵地。主张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兼收并蓄,既要学习借鉴,又要敢于创新,提炼出适合本校实情的课堂模式。后来,我们着力将这种理想课堂的朝向引领回归到常态课堂的多种课型的研究和实践中,从过去的侧重催生新的课堂模式回归到侧重助产新的常规课堂,呼唤课堂模式的理想回归,追求的不是“为课改而课改”的课堂模式,而是“为质量而课改”的常态课。
课题研究。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大力弘扬“问题即课题”观念,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充分相信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指导这些草根课题的研究,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坚信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有序地指导全县中小学创造条件申报县、市、省、国家级课题。如今,“课题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随县中小学校和教师的主流意识。2015年,教育局局长杨光明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全县教育工作应突出问题导向,以课题研究引领各项工作。每个科室、二级单位都有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要积极实施课题带动,形成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浓厚氛围。坚持给教师下达课题研究任务,让教师在任务驱动下实现专业发展。”
课程研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种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于一体的课程管理和运行机制,作为最基础的县级教研部门,我们要引领学校寻找自身优势,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去年,我们将地域文化(如炎帝文化)与乡村教育的特质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地域故土情结的教育皈依。用炎帝首创“耒耜”的农耕精神来凸显乡村教育的底色,研发了“种子课程”,设置了农耕馆,开辟了农耕体验园,用课程来实现乡村教育的本真回归和未来凝望。学校编有校本教材《蔬菜种植》和《尚市葡萄》,让学生既有了农耕文化体验又丰富了生活知识。
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热闹喧嚣,随县新教育人依然淡定地守望着自己的一块块“麦田”,脚踏实地,辛苦耕耘。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用智慧呈现每一节课堂,用最朴素的平民情怀,为实现美丽的随县乡村教育梦,甘做幸福的“守望者”。
(作者单位:随县新教育工作室)
企业成长模式 篇12
PPG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PPG是一家典型的“轻公司”, 企业的全部运营都集中于上海郊外的三幢小楼, 员工不到500人, 包括200多席位的呼叫人员。除了自主设计和自有品牌, 以及电话呼叫中心和订货网站外, 产品上下游的全部环节, 从生产加工到配送发货, 悉数外包。在具体运营上, 公司将PPG品牌衬衫的设计交给7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 其质量监督由一家叫SGS-CSTC的标准技术服务公司负责。PPG不设零售门店, 全部产品都通过网络销售, 公司采购和销售环节发生的物流, 也由外包承担。因为其“轻”, 所以许多费用变成了利润。以雅戈尔为例, 2006年仅为1500多家零售门店支付的渠道费用就多达3500万元, 而PPG就不存在这类投入。PPG又是一家“快公司”。首先, 它实行了“即时生产”, 目前的7家代工工厂, 除一家位于广东外, 其余均分布在江、浙一带, 距公司的车程都在一个小时之内, 这使得原材料供应和加工过程非常快捷。在PPG, 生产指令发出后, 原材料可在24小时内送到工厂, 工厂在96小时内批量加工, 并将产品送往仓库。其次, 它采用了“戴尔式直销”, 自称“衬衫行业的戴尔”, 通过直接邮寄省去了传统门店销售的时间占用, 传统服装行业的库存期一般在60~90天, 而它只有7天。PPG还是一家“廉公司”, 由于“轻”与“快”节约了成本, 因此它具备了廉价销售的前提, 比传统产销条件下同样质量和同等品牌的衬衫, 价格几乎便宜了一半。
但是, “轻”、“快”、“廉”似乎还不是PPG的核心竞争力。对国内服装产业的“轻资产”探索, 数年前就已经开始。最早尝试这一模式的美特斯·邦威, 其生产环节就是全部外包, 销售方面也仅仅保持了20%的直营店。而“快公司”的特征几乎为所有电子商务公司所共有。“没有中间商”, PPG广告中宣传的这一优势, 实际上是BtoC企业都具备的行业属性。再说“廉”, 就像许多业内人士所说, PPG的价格并无明显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 凡是跟进PPG进入男士衬衫直销的电子商务公司, 价格都略低于PPG。
那么, PPG究竟凭什么创造了强大的竞争力呢?PPG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做品牌, 它的竞争力来源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嵌入”。在操作上, PPG的品牌核心战略集中反映在品牌宣传上的“大方”。过去的一年, PPG对产品广告宣传不惜重金, 在国内多家主流报刊动辄半个版面的彩色广告长达数月, 在电视黄金时段随时可见“Yes!PPG”的画面, 其它如直邮杂志、网站、户外媒介等广告形式也广为PPG所用。除此之外, 它还有一个独特的推广方式:各类网站可以加盟PPG, 只要放上它的广告Banner, 就可以通过专属账号和密码随时查询为它带来的流量。只要订购了产品, 它就会返回销售额的5%给加盟商。PPG的广告投入每月都以千万元计算, 占其总成本的50%以上。
虽然做广告并非“做品牌”的全部, 但它反映了PPG“品牌核心”的主导意识, 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PPG品牌形象的确立。PPG早期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广告诉求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产品品质好, 没有中间商价格便宜, 近3个月的无条件换货保证, 快捷的订货发货流程。即使后来有消费者批评PPG是个地道的国产品牌, 所谓的国际品牌是言过其实, 但它“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仍然在一步步深入人心。PPG广告的投放密度和力度, 是做品牌的企业才采用的, 而广告使消费者认识了它。
“做品牌”是一种位居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活动。产业价值链反映的是厂商内部与厂商之间, 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 它涵盖了产品或服务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 包括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营销等各种增值活动。这些不同的活动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是有区别的, 根据这种区别, 整体的产业价值链可划分为“高端”和“低端”, 产品设计、品牌培育这类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很大, 属于价值链高端。产业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竞争战略定位的启示至少有两条:第一, 价值链客观上存在着可能的垂直分离, 单个企业有可能只进入其中的某些环节;第二, 进入价值链高端有利于取得核心治理者即领导厂商的地位, 获取的收益较大, 但难度和成本也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端嵌入”一方面获得较多, 另一方面又并非轻而易举。
我国的规模服装企业, 大多数过去都是国外品牌的代工厂,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这种“屈居”低端价值链的战略有其很强的合理性。但是, 在我国整体服装产业“低端蓄势”多年, 而且国内市场已逐步形成自有品牌成长空间的形势下, 服装企业的产业价值链“高端嵌入”出现了相应的机遇, 而PPG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机遇, 捷足先登, 从而在行业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其在国内竞争者中的一种比较优势。
PPG商业模式的启示
近十几年来, 我国企业成长的主流路径是价值链的“低端嵌入”和“低端扩张”。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代工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活跃地区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其主要特征是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包订单。这些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没有自己的品牌, 处于相对低端的非核心性价值链环节。由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这类企业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大的成长空间, 而且大多在短期内也不具备在价值链高端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实力, 因而价值链“低端扩张”仍是它们分享国际市场的一种务实的选择。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企业在整体上心安理得地长期“低端生存”, 相反, 部分有条件的“低端嵌入”企业应力争在价值链的“段位提升”中发展自己, 如在做精做强生产制造环节的基础上向委托设计制造 (ODM) 转换, 还可向设计、制造、售后服务 (DMS) 发展, 直至实现自有品牌制造 (OBM) 。目前, 一些珠三角企业就处于贴牌生产 (OEM) 向委托设计制造过渡阶段, 如格兰仕、美的等;还有的正在走向自有品牌制造阶段, 如TCL、创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