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案

2024-10-21

不同麻醉方案(共7篇)

不同麻醉方案 篇1

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急诊开颅手术, 而该术式对麻醉要求高且麻醉难度大, 甚至麻醉情况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1]。为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麻醉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选择最佳麻醉方案, 本研究比较分析三种不同麻醉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中男13例, 女7例;年龄41.5±15.4岁;GCS 5.2±1.0分。B组患者中男14例, 女6例;年龄41.9±15.7岁;GCS 5.1±0.9分。C组中男15例, 女5例;年龄42.1±15.2岁;GCS 5.3±1.1分。对比三组年龄、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60例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 术前30min行0.5mg阿托品、100mg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 入室后及时建立静脉通路, 桡动脉穿刺后局麻, 随后穿刺右颈静脉, 与Phillip多功能监护仪连接, 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0.04mg/kg咪达唑仑、4ug/kg芬太尼、0.2mg/kg顺阿曲库铵、1mg/kg丙泊酚静注行气管插管全麻, 成功后与麻醉机连接。术中A组患者行丙泊酚静脉麻醉, 3ug/L丙泊酚、6ng/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B组患者则给予0.8MAC七氟烷吸入麻醉, 4ng/L瑞芬太尼辅助麻醉;C组患者则行静吸复合麻醉, 2ug/L丙泊酚、4ng/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及0.8MAC七氟烷吸入复合麻醉。同时三组患者术中均通过间断输注顺阿曲库铵保持肌肉松弛。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 (T0) 、插管即刻 (T1) 、插管后2min (T2) 、手术开始后30min (T3) 、术毕 (T4) 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通过抽取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包括MAP (平均动脉压) 、HR (心率) 、SPO2 (血氧饱和度) 等指标。另外,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计算脑代谢指标, 包括Sjv O2、Dajv O2, 即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于麻醉诱导前 (T5) 、诱导完成即刻 (T6) 、手术开始后1h (T7) 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MAP、HR及SPO2比较

三组T2、T3、T4时MAP水平较组内T0、T1时MAP水平明显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三组脑氧代谢指标比较

三组T7时间点Sjv O2较组内T5时间点高, Dajv O2较组内T5时间点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引起, 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易合并脑疝等特点[2], 通常需急诊麻醉手术。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症状, 易引发继发性脑损伤, 不利于预后, 为此麻醉选择需考虑到保护脑组织[3]。

目前临床治疗颅脑损伤等外科手术通常选择全身麻醉, 但麻醉药物及给药途径较多, 不同药物、给药途径所产生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给药途径主要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常用药物为丙泊酚、瑞芬太尼, 吸入麻醉则为七氟烷[4]。由于麻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为此本文通过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旨在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选择提供依据。

丙泊酚静注起效快, 术后苏醒快且彻底, 安全性高, 且对大脑有保护作用, 在临床手术麻醉中应用多。七氟烷作为临床一种常见全身麻醉药物, 镇痛效果良好, 能有效松弛肌肉, 且对呼吸抑制作用相对小。通过资料查询及临床经验可知, 麻醉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为血流动力学稳定, 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 应激反应小[5]。本研究表1中可知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小, 除了插管即刻时患者心率上升外, 其他时间点患者心率基本维持在80次/min左右, 同时患者插管后2min、手术开始后30min、术毕MVP变化不大, 提示三种麻醉方式均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另外, 重型颅脑损伤时患者脑氧代谢异常, 对脑循环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早期需及时恢复大脑供氧, 维持氧供需平衡, 促进脑损伤组织恢复[6]。Sjv O2通常用于大脑氧供需平衡状态反映, 正常人体一般为54%~75%, 当其含量40%以下时表示全脑缺氧缺血。本研究表2中可知三组患者Sjv O2水平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 提示三种麻醉方案均可保护脑组织, 这可能与麻醉药物药性有关。

综上所述, 丙泊酚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均能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 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参考文献

[1]姚敏.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2) :238-239.

[2]李家金, 周杰, 侯进才, 等.中重型颅脑损伤61例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30) :7451-7452.

[3]何二宁, 甘伟耀, 辜春霖, 等.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7) :1213-1214.

[4]邹斌.不同麻醉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 (24) :26-29.

[5]李志国.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3) :117-118.

[6]骆智宇, 李斌, 梁大干, 等.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14) :2119-2121.

不同麻醉方案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 -2013年11月间住院行腹部微创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3例,女97例,年龄18~70岁,平均(48.4±5.6)岁。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7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42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26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20例,其他腹部微创手术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66例,B组67例,C组67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纳入本研究后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完善患者相应的影像学及生化检查,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检测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给予心电监护,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及0.1 g苯巴比妥钠。面罩吸氧3 min后,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A组患者诱导麻醉与维持麻醉均吸入1.5%~3%七氟醚,氧流量6 L/min (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0~1.2MAC);B组患者诱导麻醉与维持麻醉均给予2.5 mg/kg丙泊酚,4μg/ml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血浆靶浓度3~6μg/ml;C组患者诱导麻醉按照1.5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给予吸入1.5%~3%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0~1.2 MAC)。术中根据情况可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5μg/kg追加麻醉。手术完成前半小时停止维库溴铵与芬太尼,手术结束时停止七氟醚、丙泊酚麻醉,术后给予预防恶心、呕吐及镇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不同组别患者的插管、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拔除气管插管等时间,以及心动过速、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3天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等免疫反应指标。麻醉药物费用根据使用麻醉药物数量计算,C组丙泊酚诱导麻醉使用200 mg/20 ml规格,B组丙泊酚诱导麻醉与维持麻醉均使用500 mg/50 ml规格。七氟醚使用量根据公式:浓度×氧流量×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三组麻醉方法麻醉及恢复质量比较

三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两相比,B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意识消失时间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三组麻醉方法不良反应比较

A组患者发生心动过速1例,低血压2例,躁动3例,恶心呕吐2例,呛咳2例,寒战1例;B组患者发生心动过速2例,低血压1例,躁动2例,恶心呕吐2例,呛咳2例,寒战2例;C组患者发生心动过速1例,低血压1例,躁动2例,恶心呕吐3例,呛咳3例,寒战1例。三组患者心动过速、低血压、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及寒战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三组麻醉方法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

三组麻醉方法术前、术后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4 三组麻醉方法麻醉药费用比较

三组患者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追加麻醉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两相比,B组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均明显高于A和C组(P <0.05),追加麻醉费用低于A组(P <0.05),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追加麻醉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腹腔微创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手术的主要方式,但如何选择手术诱导麻醉及维持麻醉的麻醉药物,以便在保证麻醉效果及手术顺利的条件下,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是需要关注点之一。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物,其具有诱导与苏醒迅速、血气分配系数低等优点,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物之一。丙泊酚是烷基酚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通过激活GABA受体 - 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患者镇静,具有功能恢复完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3]。

本研究比较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和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 -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三种不同麻醉方案麻醉恢复质量发现,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 -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且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 -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意识消失时间高于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可见与静脉麻醉相比,吸入七氟醚麻醉的诱导效果最好。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七氟醚可以更好地通过血 / 气分配达到血药浓度有关,吸入七氟醚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氧流量[4],在目前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有效监测下,可更方便地进行七氟醚浓度的调整[5]。同时吸入麻醉在麻醉深浅与脑组织中药物的分压相关[6],与静脉给药相比,吸入麻醉代谢及排出时间更短,因此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短。本研究对三组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及免疫应激分析发现,三组心动过速、低血压、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及寒战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术前、术后CD4+、CD8+、CD4+/CD8+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三种麻醉方案均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及可操作性。

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三组麻醉方法麻醉药费用发现,B组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均明显高于A和C组,追加麻醉费用低于A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追加麻醉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高于C组。可见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 -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是最为经济的麻醉方案。分析原因认为B与C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的规格为200 mg/20 ml,按照患者体重以2.5 mg/kg进行给药,多数患者使用量1瓶即可,与B组采用500mg/50 ml相比,明显避免了浪费。而A组患者为更好达到诱导麻醉效果,需要提高氧流量及七氟醚浓度,因此诱导麻醉费用比较高。在维持麻醉中A组与C组虽然均采用吸入七氟醚维持,但与A组相比,C组由于诱导麻醉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其麻醉深度比较大,因此其需要吸入七氟醚浓度及氧流量均比较低,同时术中追加维库溴铵及芬太尼麻醉的量亦比较少,进一步降低了其追加麻醉费用。B组虽然麻醉诱导亦采用丙泊酚,但其维持麻醉采用500 mg/50 ml规格,造成了术中丙泊酚实际使用量低于处方量,因此B组维持麻醉费用比较高。刘光跃等[6]研究发现,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和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 -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和 / 或丙泊酚费用、所有麻醉药物费用、每小时七氟醚和 / 或丙泊酚费用及每小时所有麻醉药物费用降低(P <0.05);与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比较,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 - 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和 / 或丙泊酚费用、所有麻醉药物费用、每小时七氟醚和 / 或丙泊酚费用及每小时所有麻醉药物费用降低(P <0.05)。

不同麻醉方案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例患儿中, 男102例, 女96例, 其中56例年龄不足1岁, 79例年龄为1~3岁, 3~6岁35例, 6~12岁28例。椎管内麻醉组48例;臂丛麻醉组38例;全麻组112例 (其中15例患儿采取插管麻醉, 97例采取氯氨酮分离麻醉) ,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为保证麻醉效果, 采取统一的要求, 术前6 h所有患儿禁止饮食。将阿托品0.02 mg/kg, 安定0.2 mg/kg, 在实施麻醉前30 min对患儿进行肌注。全麻组中氯胺酮分离麻醉用药:先常规肌注氯胺酮4~6 mg/kg, 患儿入睡后进手术室, 开放静脉, 术中维持用量为氯胺酮肌注2~3 mg/kg或静脉注射1 mg/kg[1]。术中吸氧, 注意保障呼吸道通畅;通常情况下硬膜外麻醉用药为1.33%利多卡因10 mg/kg。进行穿刺时选择合适的手术部位, 镇静药的应用可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术中密切注意患者循环、呼吸情况;临床应用中臂丛麻醉采用肌间沟法, 用药为1.5%利多卡因10 mg/kg, 患儿出现异感效果更好。围术期监测患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2 结果

在所有麻醉方法中全麻组应用氯胺酮方法相对简便, 在临床应用中加强管理安全性有保证。椎管内麻醉术中肌松效果好, 术中加强对阻滞平面的控制非常重要。臂丛麻醉效果确切, 临床中适用于上肢手术范围。198例患儿除硬膜外麻醉有2例和臂丛麻醉有1例因镇痛不全于中途改用氯氨酮麻醉外, 其余病例均取得满良好的果。

3 讨论

3.1 麻醉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的访视和检查, 可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 使患儿在进行麻醉时得到良好的配合, 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紧张不安的情绪[2]。术前根据不同的用药环境合理采用用药方案, 通常情况下对于0岁~1岁婴儿可只单独用阿托品即可, 对于1岁以上的加用镇静药, 规定病儿禁食水的时间至少为6 h。

3.2 问题及对策

本组97例氯胺酮分离麻醉中,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氯胺酮, 在实施麻醉中均无不良反应, 对患儿均采用肌注给药方式, 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好的儿童, 实施静脉给药时, 应保持合适的给药速度。对腹部手术常规加用咪唑安定0.03 mg/kg静注, 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联合用药, 相互间对抗了其不良反应, 从而减少了多次追加给药的麻烦, 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在临床应用中咪唑安定具有起效快以及半衰期短和刺激性小等诸多优点[3]。

小儿椎管麻醉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规情况下对5岁以上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 通常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方法。本组病例在实施麻醉过程中4例患者血压下降, 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恶心呕吐, 其麻醉平面均超过胸4, 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节, 患者采取头低平卧位或用麻黄素后, 不良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臂丛阻滞麻醉广泛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中。本组38例臂丛阻滞, 其平均年龄都在6岁以上, 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病儿无不良反应。

3.3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本组198例麻醉中, 其中采取氯胺酮分离麻醉的97例, 采取臂丛麻醉的患儿38例, 椎管内麻醉48例。在临床应用中氯胺酮分离麻醉起效快, 针对体表镇痛效果非常好, 同时对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交感兴奋作用。氯胺酮分离麻醉对呼吸系统影响轻微,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由氯胺酮药性可知, 氯胺酮对脑血管具有明显扩张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 对颅脑外伤患者、脑水肿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麻醉时, 应禁用氯胺酮[4]。

综上所述, 由于氯胺酮分离麻醉方法操作简便, 不良影响相对较小, 在用药过程中准确把握剂量, 采取合适的给药途径以及合理的注药速度, 同时麻醉中加强管理, 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在临床麻醉中小儿患者属于特殊群体, 应重视在麻醉方法的选择, 根据各种手术的特点合理有效地选择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钱福元.小儿麻醉211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师, 2008, (27) :106, 110.

[2]万惠芬.浅谈心理学在麻醉科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 (4) :16.

[3]王艳.不同剂量咪唑安定的镇静和遗忘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6) :48.

不同麻醉方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外科2010年9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择期手术老年患者108例, 纳入标准为: (1) 年龄≥60岁; (2) ASA分级Ⅰ~Ⅱ级; (3) 手术类型主要选择骨科、腹部、眼科、泌尿外科手术, 严格排除心脑血管系统、神经外科等复杂手术; (4) 严格排除精神障碍、严重听力或视觉疾病及不能配合全程手术患者。根据术前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局麻组、全麻组和硬麻组各36例, 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前30 min均肌注0.5 mg阿托品、0.1 g苯巴比妥钠进行镇静, 术中严密监测基本生命体征。 (1) 全麻组:进行静息复合全麻, 静注0.1 mg芬太尼、0.1 mg/kg咪唑安定和万可松进行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期内吸入2%左右的异氟烷, 术中根据患者体动情况适当追加麻醉剂量。 (2) 硬麻组:本组进行硬膜外麻醉, 选择适当的椎管间隙, 穿刺后注入地卡因 (0.33%) 和利多卡因 (2%) 混合液, 根据术中操作控制好麻醉平面。 (3) 局麻组: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注射麻醉, 用药总量<400 mg。

1.3 效果判定

术前及术后第1, 3, 5天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 从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语言等6个方面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POCD) 程度。以术后测试值-术前测试值≥1分为术后出现POCD。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前后MMSE得分3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全麻组术后1 d及3 d患者的MMSE得分较术前下降明显 (P<0.05) , 见表2。3组共发生术后POCD 10例, 占 (9.3%) , 其中局麻组发生POCD 1例 (2.8%) , 硬麻组发生3例 (8.3%) , 全麻组6例 (16.7%) , 硬麻组与全麻组和局麻组差异均不大, 但全麻组明显高于局麻组 (χ2=3.96, P<0.05) 。

注:全麻组术后1 d及3 d患者的MMSE得分与术前比较检验值分别为:t=2.45 (P<0.05) 、t=4.12 (P<0.01) 。

3 讨论

认知功能包括思维、感觉、学习、定向、注意力等, 是大脑皮质的一种高级活动。受手术创伤、手术耐受力等因素影响, 手术患者常出现以健忘、记忆损害、人格改变等为特征的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 术后1年内POCD发生率为19.2%, 老年患者群体则为25.8%[2]。因此加强老年患者围术期的科学治疗和护理工作, 减少和避免POCD诱因是当前临床必须重视的问题。

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当前临床比较常用的麻醉方法,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3组患者术后MMSE得分均不同程度降低, 其中全麻组表现尤为明显, 这可能与全身麻醉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机制相关。此外,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具有特殊性, 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退变使之对中枢抑制药物更加敏感, 患者术后容易出现意识恍惚、记忆障碍等现象。此外, 王丽等学者的研究认为, 使用异氟烷等麻醉药物进行全麻后, 30%以上的老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POCD[3]。本文中, 全麻组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率最高 (16.7%) , 与其报道有一致之处。

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是当前广泛被认可的适用于老年患者群体的麻醉方法, 两者麻醉剂量所需不大, 不易在患者体内蓄积, 易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因此对老年人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POCD发生率较低, 且症状较轻, 适合进行推广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麻醉只是手术的辅助性操作, 因此必须要根据具体术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而不能脱离手术单纯地选择麻醉方法。本文全麻组患者POCD发生率较高, 除全麻本身的缺点之外, 主要是因为本组多为下肢骨折和腹部手术患者, 结合术式大多必须选择全麻。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MMSE影响并不大, 但全麻组术后POSD发生率较高, 局麻和硬麻相对更为安全。科学的麻醉方法必须以具体术式为依据, 不可盲目选择。此外, 由于本文样本较小,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研究难免有不全面之处, 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进一步完善结论。

参考文献

[1]马良宏.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2 (9) :89-90.

[2]陈锋卫.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0 (21) :123-125.

不同麻醉方案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8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男46例, 女34例, 年龄最小62岁, 最大84岁, 平均年龄 (70.2±3.1) 岁;体质量最小为46 kg, 最大为88 kg, 平均为 (68.4±6.2) kg;普外科24例, 妇科11例, 骨科21例, 神经外科11例, 肛肠科13例;其中择期手术60例, 急诊手术20例;ASA分级:Ⅰ~Ⅱ级20例, Ⅲ级54例, Ⅳ级6例。

1.2 方法

术前患者均不行麻醉药物、镇痛药物治疗, 入手术室后, 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检查, 并且及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氧流量1~3 L/min。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合适的麻醉方式:神经外科患者行全身麻醉;妇产科、普外科及下肢骨折患者行腰麻、硬膜外麻醉;上肢骨折患者行颈丛及臂丛阻滞麻醉;肛肠科患者行局麻。麻醉期间对患者血压、输血量、输液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气分析、脉搏等进行监测, 同时给予患者小剂量芬太尼及氯诺昔康。

1.3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优:手术期间患者不会出现疼痛现象, 手术可正常进行;良:手术期间患者出现疼痛现象, 但可耐受, 且不会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差:手术期间患者伴有明显疼痛现象, 且不可耐受, 对手术产生影响, 造成手术中止[1]。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术前病情评估及麻醉处理后, 无1例死亡, 11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 麻醉效果均为优;46例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 其中39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6例患者为良, 1例患者为差;10例患者采用颈丛及臂丛阻滞麻醉, 其中6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3例患者为良, 1例患者为差;13例患者采用局麻, 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2例患者为良, 3例患者为差。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 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 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口约占我国总人数的10.9%[2]。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上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人数。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功能逐渐下降, 同时多数老年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从而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及困难。因此, 在给予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时必须要加强对麻醉方式选择的重视。

通过分析本文资料, 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几种麻醉方式而言全麻方式的麻醉效果最佳, 而颈丛、臂丛阻滞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次之, 而局麻相对于其他几种麻醉方式而言其麻醉效果最差。虽然全麻的麻醉效果较佳, 但该麻醉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给予老年患者全麻后, 往往会使得患者出现体温下降、血压升高、术后苏醒时间延长、低血氧等不良后果。此外, 受麻醉药物残留、患者术前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老年患者麻醉后极易出现呕吐、躁动、心脑血管意外、呼吸道阻塞等现象, 使得麻醉风险增加[3]。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患者术后恢复期观察及护理的重视, 从而尽可能地促进患者苏醒,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现阶段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硬膜外麻醉是较适宜老年患者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然而麻醉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其和手术治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从而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则必须要加强对患者评估的重视, 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麻醉水平, 从而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本组80例患者经术前病情评估及麻醉处理后, 无1例患者死亡, 11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式, 麻醉效果均为优;46例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 其中39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6例患者为良, 1例患者为差;10例患者采用颈丛及臂丛阻滞麻醉, 其中6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3例患者为良, 1例患者为差;13例患者采用局麻, 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2例患者为良, 3例患者为差。说明老年患者各项身体功能逐渐下降, 其对麻醉药物的吸收及利用度也相对下降, 因此, 临床上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给予其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从而尽可能地提高麻醉效果, 促进患者术后麻醉期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 对其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术前病情评估及麻醉处理后, 无1例死亡, 11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 麻醉效果均为优;46例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 其中39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10例患者采用颈丛及臂丛阻滞麻醉, 其中6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13例患者采用局麻, 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结论老年患者各项身体功能逐渐下降, 对麻醉药物的吸收及利用度也相对下降, 因此临床上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给予其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从而尽可能地提高麻醉效果,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方式,术后麻醉恢复期,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振贵, 郭向前.老年患者的麻醉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22) :1055-1056.

[2]孙明.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5) :113.

不同麻醉方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患者, 其中男54例, 女44例;年龄61~83岁, 中位年龄72.1岁;其中颅脑外科手术12例, 肝胆外科28例, 妇科手术14例, 胃肠外科手术8例, 骨科手术19例, 肛肠外科手术17例;98例患者中择期手术70例, 急诊手术28例;患者病情分级:Ⅰ~Ⅱ级18例, Ⅲ组72例, Ⅳ级8例。

1.2 方法

本组98例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均行镇痛药物及麻醉药物治疗, 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其呼吸、脉搏、血氧、血压等常规监测, 并对患者行吸氧治疗。对于颅脑外科手术患者, 给予其全麻;对骨科上肢骨折患者给予其臂丛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给予其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肛肠外科患者则给予其局部浸润麻醉;对肝胆外科、妇科、胃肠外科等手术患者给予其硬膜外麻醉。术中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及总液体出入量变化情况的观察, 同时还认真对患者的血气情况进行分析, 并且要确保监测的连续性,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给予患者小剂量芬太尼及氯诺昔康治疗。

1.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手术期间患者未出现疼痛现象, 手术顺利完成;良:手术期间患者伴有轻度疼痛现象, 患者可耐受, 且不会对手术产生影响;差:手术期间患者伴有明显疼痛现象, 且患者不可耐受, 造成手术停止。

2 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行颅脑外科手术12例, 术前行全麻, 且麻醉效果均为优;肝胆、妇科、下肢骨干骨折、胃肠手术患者58例, 给予其腰麻及硬膜外麻醉, 其中麻醉效果为优51例 (87.93%) , 良7例 (12.07%) ;骨科上肢骨折11例, 行颈丛及臂丛阻滞麻醉, 其中优8例 (72.73%) , 良3例 (27.27%) ;行肛肠手术17例, 给予其局麻, 其中优8例 (47.06%) , 良8例 (47.06%) , 差1例 (5.88%) , 术后发生寒颤现象。本组98例患者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的加快, 老年人口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据调查, 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约有1.3亿人, 其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10.9%左右[1]。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器官功能也逐渐退化, 且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风险。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选择的重视, 在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此次观察表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效果最为显著, 而给予老年患者颈丛、臂丛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及腰麻同样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但局部麻醉效果则相对较差, 同时还极易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寒颤现象。然而给予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虽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但也同时增加了手术风险。给予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体温下降、术后苏醒时间延长等现象, 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因此, 在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时, 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术中麻醉及术后恢复期管理的重视, 从而有效缩短麻醉恢复期, 避免麻醉过深现象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其相对于单纯全麻而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应激反应; (2) 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 (3) 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同时何加宁等研究结果也表明, 对行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相对于单纯全麻而言其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 且还具有术后镇痛完全、麻醉恢复期短等多种优点[2]。这就表明给予老年患者全麻联合其他麻醉方式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 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期。

综上所述, 麻醉方式的选择必须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老年患者身体状况为依据, 从而在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粉婷, 王宁, 牛晓丽.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8) :24-26.

不同麻醉方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0例, 据腰麻阻滞使用不同的注药速度分为A、B、C三组, 各10例。三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患者使用B-D公司的G25whitacre针, 患者进入病室后, 进行常规监测ECG、血压 (BP) 、呼吸频率 (RR) 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 并建立起静脉通路, 在对患者麻醉前准备负荷晶体液 (格林氏液) 300~500 ml。对每组都进行针内针法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为L2-3, 采取侧卧方式, 确定硬膜外针处于硬膜外腔后, 插入腰麻针, 针孔向后端, 在有清亮脑脊液溢出时, 即对患者注入0.75%布比卡因1.5~1.8 ml, 注药速度分别为10 s、15 s和20 s。注药结束后向头端位置置入硬膜外导管2~3 cm, 改为平卧。注药到平卧过程需在3 min内完成。三组的穿刺注药为同一名医师操作完成。而针刺皮肤测试的麻醉效果使用另一名不知注药速度的医师。如果对患者的麻醉平面没有达到所做手术要求或者术中平面减退干扰手术时, 可以从硬膜外管追加适量麻醉药。A、B、C三组在手术前和围手术期时液体的质量用法相同。通常在首次注药之后 (腰麻阻滞) 15~20 min开始进行手术, 手术时间为60~150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情况, 手术中镇痛效果、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和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的镇痛最高平面和血压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最低血压的出现时间点与T6镇痛平面出现时间和最低血压值出现的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和B组在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上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手术麻醉应该完全满足对患者的镇痛效果的完全和持久性, 保持肌肉松弛良好, 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不出现异常, 手术中能维持良好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手术麻醉后不良反应少, 身体功能恢复快[2]。临床医学用布比卡因作为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在妇科手术中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用药使患者阻滞满意, 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但是医学对于运用布比卡因注药速度对患者麻醉效果产生的临床影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3]。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最低血压值出现时间以及镇痛平面T6的出现时间和最高平面出现的时间上, A组和C组之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都在手术前、手术中充分、有效地扩充血容量, 手术期间患者的心血管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注药的速度保持在10~20 s能够在更久的时间内维持患者的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 减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维持患者的心血管稳定状态, 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应当针对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注药速度, 提高麻醉效果, 避免因为注药速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减少患者的痛苦。而通过三组研究对比, 最低血压的出现时间点与T6镇痛平面出现时间和最低血压值出现的时间比较, 在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上, B组和C组均优于A组 (P<0.05) 。因此0.75%布比卡因在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时, 腰部麻醉阻滞的注药速度控制在10~20 s安全有效, 注药15~20 s的平面可控制性优于注药10 s, 而且运动阻滞维持较长, 血流动力学变化小, 心血管状态相比也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田大岭.不同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13, 35 (10) :1521-1523.

[2]彭贤硬膜外主要对腰硬联合剖宫产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8 (4) :143-144.

上一篇:背景与历程下一篇:生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