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民族

2024-10-09

中越民族(精选10篇)

中越民族 篇1

在民事纠纷的处理和消除负面, 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以及行政调解是最为主要三种纠纷解决机制。就当下而言, 在中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需要解决跨境少数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主要可以概括为国家纠纷解决以及非国家纠纷解决机制, 一般在国家纠纷解决机制方面主要依靠的是国家司法体系来进行解决, 而非国家纠纷的处理和解决机制一般都归入到调解体系来用调解的方式加以解决。其中, 司法调解主要是指针对一些社会矛盾调节需要进行给予一定司法效力给予支持的条件下实施的调解机制[1]。对于我国而言, 我国的司法调解政策的变化一般大都是为了配合国家治理战略转型的需要, 司法调解制度的改革也为反思司法改革, 重构适合于中国社会新发展的新型司法制度的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机会。在中越跨境少数民族的民事纠纷案件中, 通过完善司法调解机制、有效利用司法调解机制, 能够在在解决中越跨境民事纠纷案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对我国边境管理、维系良好的少数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 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事纠纷的司法调解与解决机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度和发展, 在不断的摸索中、实践中已然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纠纷解决体系。

一、关于司法调解的研究与分析

上面提到过, 司法调解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 除了受到一般的司法政策、司法自身局限性的影响之外, 其本身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或者说是常规的纠纷解决模式, 在一些纠纷的处理过程中, 一般也会受到一些像法律技术性特征、对手效应、案件第三人的偏好与特质、关系距离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法律的社会学研究证实, 一般情况对于案件的处理, 其处理的结果与案件的社会结构是存在一定的密切关系的, 具体到每一个案件都要根据其具体的情况, 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测和决定案件的处理和解决方法。对于司法调解这种机制而言, 在民事诉讼中与一般的诉讼、审判方式相比, 一般要以当事人的意愿为主要的遵循和参考原则,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与一般的法律诉讼等相比具有一些如程序便利、情节重视等特点或者说是优势[2]。因为, 司法调解机制对于一些民事纠纷案件的处理需要受到一些社会结构、关系的影响。其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司法调解, 在司法调解的选择与适用方面是客观的也是规律可循的。

在很多时候, 盲目地应用一些司法调解来尝试解决一些民事纠纷, 并不一定见得比适用判决方式更为有效和合理。因此在司法政策上, 目前在我国很多各地的法院在调解结案上还是要以遵循科学性为依据。从法律技术的角度来看, 我国是急需要确一套相对稳定的司法调解民事纠纷解决体系的, 以此体系确定司法调解其适用的法定范围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转介调解机制。在司法调解方面, 司法理论的研究以及制度的建设, 也要在充分的、客观的评估司法调解的真实价值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司法调解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角色。

二、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司法调解的现状

对于中越两国人民来说, 两国人民一直彼此的交往中保持着良好的睦邻往来, 包括一些边民的生意往来和探亲访友等活动都是从未间断过的。在中越两国人民的交往、交易过程以及往来过程中产生的民事纠纷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在这类的民事纠纷中最为常见就是贸易往来中产生的各种纠纷、债务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以及非法务工纠纷等, 这些纠纷如果应用我国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寻求司法程序上的解决和处理往往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加上一般诉讼的经济费用、时间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解决纠纷的时候, 采用司法调解的方式既可以节约时间成本, 又可以得到国家审判机关的效力保证, 这对纠纷的解决是很有利的。但从当下来看, 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一旦发生, 当事人一般不会首先想到向法院寻求救济, 而是到公安机关寻求解决,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向法院起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由于当事人大多对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程序不了解, 担心纠纷解决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过高, 二是传统的厌讼观念使得人们不愿诉诸法院, 这些都是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司法调解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地解决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 自2011年起, 广西百色市平孟镇建立了联合调解室, 也即由法院、司法部门、公安机关共同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联合工作的“三位一体”调解机制。“三位一体”调解机制能够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 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 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建立中越跨境司法调解机制的意义

(一) 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定的区域社会氛围

建立中越跨境少数民族司法调解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其在维护边境稳定都是需要司法调解的。从社会发展的层面和角度上来看, 司法调节机制的功能正在向着非国家性的方向上发展, 也就是在具体的司法调解领域要弱化国家性的因素。在中越跨境民事纠纷的处理和解决过程中, 司法调解机制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中越边境地区, 一般的跨境民事纠纷在很多也都涉及到了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其都是比较敏感问题, 司法调解在保证了一定的约束力和效力的同时也能很好的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和促进当前形势下中越边境地区民间贸易、群众往来等活动矛盾纠纷的化解。

(二) 中越跨境少数民族司法调解机制有利构建和谐的社会法律环境

从中、越两国的法律体制上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的, 中国和越南参加的国际条约、双边条约情况有很大差异, 特别是在与两国国民和贸易往来相关的国际私法调整上更是相差甚远。据统计,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双边条约就有202个。而越南从1980年至今所参加的国际条约却非常少, 且主要是涉及政治方面的国际公法条约范畴为主, 并不是调整公民跨国往来及贸易私法方面的条约。例如,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全球应用广泛, 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政府于1981年9月30日就已签署本公约, 1986年12月11日交存核准书, 有保留地加入了该公约。而据《越南经济时报》2010年9月14日报道, 越南国际贸易政策咨询委员会于2010年4月份才提出越南加入该公约的建议。也就是说, 越南于2010年才开始计划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从这方面来看, 中、越两国法制环境差异还是比较大。鉴于这种情况, 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对两国的贸易往来进行调整, 要通过行政干预、司法诉讼以及跨国司法协助解决两国民间贸易往来中的矛盾是有着很大困难的。司法调解虽然是由国家审判机关主持的, 但是在程序上一般不会受缚于严格的司法执法程序限制, 而效力上有审判机关作为支持和保证, 其在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的调解上是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

四、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的司法调解机制

(一) 确立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庭前调解制度, 提高法官的调解积极性

对于在中越边境发生的一些简单的跨境民事纠纷, 可以确立庭前调解制度, 赋予法官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的职责, 即可以树立法官进行民事调解的责任心, 最大限度地提高纠纷的调解率, 化解中越跨境民事纠纷, 又可以使相当比例的案件在开庭前解决, 减轻法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对当事人而言, 确立庭前调解制度, 民法院可以避免审查复杂的案件事实, 当事人也无须承担严格的举证责任, 节约诉讼时间和费用。同时还能避免因当事人在庭审中正面交锋而引起情绪的对立乃至矛盾激化。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法官可以根据案情的需要, 选择开庭前调解或者庭审时在综合听取当事人的诉辩意见后主持调解[4]。

(二) 采取分阶段收取诉讼费的方式, 提高当事人参与司法调解的积极性

审判实践中, 调解结案的情形很多,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哪个阶段、以哪种形式实现调解结案, 所动用的公力资源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其所应交纳的诉讼费也应当有所区别[5]。因此, 对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纠纷, 要提高当事人参与司法调解的积极性, 应当设计一个更合理的调解案件收费制度, 可以按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工作量, 分阶段收取案件受理费, 在不同阶段达成调解协议的, 案件受理费也相应的有所区别。

(三) 利用现有的“三位一体”调解机制, 建立相关“诉调对接”组织机构

法院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诉调对接模式, 利用现有的“三位一体”调解机制, 对于一些法院解决不了的疑难复杂案件, 可以在联合调解室中及时与司法部门、公安机关沟通和协调, 将案件纳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调解机制来解决, 利用其综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势, 化解矛盾。

摘要:司法调解也称诉讼调解, 属于一种在民事纠纷调解中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调节机制, 通常情况下其影响解决纠纷的因素是多元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本文以具体的研究对象—中越边境少数民族民事诉讼的司法调解机制入手, 对具体的调解模式、关键点进行了论述和探究。

关键词:中越跨境,少数民族,民事诉讼,司法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峰江.外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现状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 2008 (12) .

[2]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岭南学刊, 2008 (5) .

[3]刘铮.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模式设计与立法建议[J].岭南学刊, 2008 (04) .

[4]周谨慧.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国际借鉴与问题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

[5]陈文清, 陈永香.浅谈边疆地区的和谐发展与跨境共振——以云南跨境民族为例[C].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 (2010) .发展理念卷, 2010.

红河大桥联通中越 篇2

此次活动中外来宾人员多、规格高,活动范围广,为确保活动期间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红河交警认真踏勘活动途径的线路及涉及的场所,在活动途经沿线、场所合理部署警力,加大路面的管控力度,强化道路巡逻监控和交通指挥疏导,排查影响安全的内在隐患,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此次交通安全保卫任务中,红河交警共出动警力350余人次,警车60余辆次。全体参战民警、协勤员在属地公安机关和支队的统一指挥下,齐心协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顺利完成了此次庆典的一系列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汤勇邹丰屹)

■ 新闻链接:

中越红河界河公路大桥是中越“两廊一圈”合作项目中的重点工程,桥址在中国河口北山开发区东端,南岸为越南老街金城商贸区。为加快实现中越两国领导人倡导的“两廊一圈”重大构想,两国政府于2006年2月签署了共同建设中越红河界河公路大桥的协定。经过双方三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大桥如期竣工并通车,标志着“两廊一圈”中连接“昆明—蒙自—河口—老街—河内—海防”这一经济走廊基本得以贯通。

“便民考试快车”开通

近日,曲靖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考试中心专门组织警力,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师生们学驾考试打开“绿色通道”。

在通常的科目二、三考试预约模式中,每天由支队车辆管理所,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发布当天考试量,各机动车驾驶培训站(校)根据每天发布的考试量提前网上预约考试,约满为止。而很多学驾师生报名时间参差不齐,如果按照常规预约安排,根本无法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假期内完成考试。

为此,支队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安排车管所专门组织考试员,利用周末和晚上的休息时间,为广大学驾师生加班加点进行考试。学驾师生只需出具教师证、学生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可踏上“绿色通道”,搭乘“便民学驾考试快车”优先进行考试。

中越民族 篇3

本研究主要以龙州县为例, 研究新媒体背景下中越边境少数族群在民族认同中如何进行文化传播。龙州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 西北与越南接壤, 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族, 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5%。而本次选取的调查地金龙镇地处中越边境, 其中, 金龙镇有汉族和壮族两个民族, 壮族具体又可以分为布岱族群和布侬族群。金龙地区远在秦汉时期就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骆越。

根据调查发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已经基本对金龙镇的村屯进行了全面覆盖, 截止到2015年12月, 金龙镇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96.2% 和98.3%。但是广播电视所使用的无线功率不高、节目类型少等因素, 使得与越南接壤处的村屯接收到的广播电视信号比较弱, 甚至仍有少数村屯处于广播电视无线信号覆盖的盲区。

根据第37次CNNIC数据统计可知, 截止到2015年12月, 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总数的28.4%, 规模达到1.95亿, 较2014年12月增加了1694万人, 城镇网民占总数的71.6%, 规模达到4.93亿, 较2014年12月增加了2257万人, 农村的网民在全国网民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使用规模增长的速度是城镇的2倍。[1]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中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族群的发展普遍落后、信息滞后, 新媒体使用率相对较低。

首先, 金龙镇整体的新媒体使用率较低。占当地81% 的人群不愿意或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实力接触和使用新媒体。其次, 文化程度及年龄也决定了当地族群不太愿意接受新媒体。在金龙镇经常使用新媒体的群体75.1% 为年龄在16至28岁的年轻人, 而且文化程度基本上都在初中以上水平。再次, 对于新媒体提供的信息, 少数族群更倾向于影视、综艺节目等娱乐类型的内容, 使用的层次比较单一。最后, 使用新媒体的群体媒介素养不高。当地少数族群对新媒体巨大的影响力缺乏充分和全面的认识, 对新媒体信息缺少正确的判断力和足够的认知能力, 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传播和传承各自族群的优秀文化, 使边境的民间文化传承陷入了困境。

二、少数族群的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是指在种族或族群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个体对自己民族或族群归属的自觉认知。相对来说, 民族认同是具有独立性的、自我进步和完善的不断与外界交流的系统, 民族族群的情感、信仰、价值等构成该系统的基本要素, 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结构, 该结构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延续性和排他性等特点。[2]

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曾这样描述民族认同:“民族是具有相同生活方式的群体所形成的共同体, 必须和‘他者’接触和交流才能发生民族认同。”[3]世界更加深刻的全球化带给人们非常强烈的思想以及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群体中原有的文化体系、文化结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新媒体背景下的个体对民族、群体的认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三、新媒体对当地少数族群民族认同的影响

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改变了中越边境少数族群原本存在的媒介生态系统, 当地族群个体已经逐渐意识到社会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认同结构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对群体中的年轻个体的影响比较显著, 这类个体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认同。调查发现, 金龙镇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壮族群体平时会穿一些壮族传统的服饰, 但是壮族的年轻人平时基本上不会穿这些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服饰, 只有在盛大的民族节日或表演中才会穿上自己民族的服饰。其原因在于, 年轻的个体对外界精彩纷呈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的认同, 于是他们会在服饰方面潜意识地表现得跟社会主流群体成员一样。由此可见, 新媒体不仅对中越边境少数族群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还对他们的民族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新媒体对中越边境少数族群的民族认同产生了强化作用。新媒体在中越边境村屯的初步应用打破了以地域结构为基础的民族认同, 产生了民族或族群界限的重新构建。在日常生活中, 族群中的个体根据特定的时空环境来建构自身的民族认同。传统意义上地理结构的改变造成了地理地点和社会地点的割裂, 与此同时个体在特定的群体中的交流和文化传播等活动不需再局限于特定的时空环境, 无形中给个体进行自由交流创造了优质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个体可以任意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其他主流社会群体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接触与了解。这些都将对强化或重构民族认同产生极其深远的意义。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直接接壤, 其边境线涉及广西的8个县 (市、区) , 在中越边境生活着一些少数族群。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 中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族群的发展普遍落后、信息滞后, 新媒体使用率相对较低, 其文化交流和民族认同出现了问题。笔者曾到中越边境的龙州县就中越边境媒介使用与文化建设进行调查研究, 本文拟从民族认同的角度对该项调查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越边境,少数族群,民族认同

参考文献

[1]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W020160122639198410766.pdf, 2016-1-22.

[2]杨惠林.大众传媒与壮族民族认同——基于那平村的个案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22.

中越关系重回务实轨道 篇4

4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北京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中越传统友谊是由双方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应该倍加珍惜、精心维护。阮富仲则表示,越南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持续稳定的友好关系,并称这是越方“优先和长久政策,是战略选择”。

舆论认为,这是两国向外界发出双方要超越领土争端、加强中越友好务实合作关系的强烈信号。

党际交流成压舱石

阮富仲此次访华是应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也是自去年夏季两国关系陷于低谷以来,越南最高领导人的首次访华。

除了阮富仲外,这次访华的越南高官还包括中央宣教部部长、国会副主席、国防部长和公安部长四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规格很高。习近平也率中共政治局委员王沪宁、刘奇葆、栗战书等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为阮富仲举行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鸣礼炮21响。

今年恰逢中越建交65周年,舆论普遍认为,两国都希望借此契机,缓和局势,为双方逐步解决争端和分歧创造便利。

去年5月,中国981钻井平台事件导致中越海上力量出现两个月的对峙,同时越南国内也爆发了一波针对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打砸抢烧活动,两国关系曾一度跌入谷底。

“此次阮富仲访华,标志着中越两国已经走出低谷,步入正轨。”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合作是双方共同的需要,两国总体国家利益以及地缘政治决定了彼此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利共赢。”

这次中越高层会晤,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引渡合作、国防、基础设施、金融、文化等领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共与越共两党还签署了一项五年合作计划(2016—2020年)。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双方交恶以来,中越两党首次签署长期合作计划。

有分析指出,这一动作不仅显示两党今后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相互借鉴、相互支持,也为降低中越在南中国海冲突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中越两党间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互信,党际交流成为两国缓和紧张局势、修补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中越之间并非只有政府间交往一条路可走。”她说。

2014年8月,中共中央邀请越共党内的重要人物黎鸿英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特使的身份访华,为推动南海紧张降温、促进双边关系向“正方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许利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中越两党的交流好比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非常重要。

在此次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政治制度相同、发展道路相近、前途命运相关,两国发展互为重要机遇。这一提法在2011年阮富仲访华期间中越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并未体现。

苏晓晖认为,这说明中越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进一步认识。

管控海上分歧

在阮富仲访华前夕,越南媒体报道了越共的声明,称“希望弥合两国之间的分歧,为营造和平与稳定的环境开辟道路”。不难发现,此次阮富仲访华的公开名义是纪念中越建交65周年,但最大的焦点仍是南海问题。

去年,越南派出数百艘舰船对中国大型勘探平台“海洋石油981”围追堵截,进行干扰。与此同时,越南国内反华情绪升温,中国在越南的企业遭到不法分子打砸烧抢,4名中国公民遇害,300余人被打伤。

显然,如何处理海上主权纠纷是阮富仲这次访华的中心议题,也是国际舆论观察这次访问成果的一个标杆。

从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来看,两国强调通过协商和谈判,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解决办法,并且探讨“过渡性解决办法”。两国主张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

“双方都希望淡化矛盾。”浙江工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兴球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多年来中越关系一直受到领土争端的困扰,但两国的经贸合作仍在快速增长,尤其是越南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很高。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对越南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1年,两国的贸易额仅为3223万美元,到2013年,据越南官方统计,双边贸易额已达到502亿美元。

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国,占到其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国还是越南出口的第四大国,占其出口总额的10%。

在投资方面,越南官方数据显示, 2013年全年,中国对越投资22.8亿美元,占越南当年全部外国投资的16%,在对越投资国家中排名第三。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旅游客源国,2013年赴越的中国游客达1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5%,占同年度越南接待国际游客总数的25%。

两国关系的骤然紧张,给越南经济发展造成显著负面影响。据越南政府统计,自去年5月南海981钻井平台事件发生以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双方关系的恶化就给越南经济带来了高达1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7%。

越南本土基础产业不成熟,原材料多依赖中国进口,如纤维、纺织品的原材料55%~60%都依赖中国进口。一旦中国停止出口,越南的许多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李文认为,中越双方在国力对比上差距较大,在现阶段,越南无法承受与中国关系全面恶化的代价。不过,中国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同样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就合作实现中国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圈构想达成共识,成立了由两国专家组成的“基础设施合作工作组”和“金融合作工作组”,确认将以亚投行为基轴,推动港口设施、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许利平说,越南希望借助亚投行及“一带一路”来促进其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他相信,“中越双方在两国领导层的引领下,合作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务实的平衡外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阮富仲启程访问中国前夕,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应越南总理阮晋勇的邀请,在4月5日至7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而且陪同梅德韦杰夫访越的还有两名俄罗斯副总理、工业和贸易部部长以及能源部部长,阵容可以说相当强大,反映了越南与俄罗斯之间的密切关系。

俄罗斯是越南的传统盟友和战略伙伴,也是越南武器、特别是海空军装备的主要供应者。梅德韦杰夫这次访问,重点是扩大两国经贸关系和加强军事合作。同时,推动越南与俄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尽快签署自贸区协议。越南将很可能是第一个与这个经济联盟签署自贸协议的国家。

而在访华之后,预计阮富仲将于今夏首次出访美国。今年是越战结束40周年,也是美越邦交正常化20周年。据悉,美国政府已正式向阮富仲发出访美邀请,这是1995年越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首次邀请越共总书记访美。

近几年来,美越关系迅速升温。2011年9月两国签署了国防合作备忘录,成为首个军事合作协议。2013年两国关系升级为 “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总理阮晋勇分别与奥巴马会晤。美国部分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民用核协议正式生效,美方还提供1800万美元改善越南海警能力。

“美越这几年关系急剧升温,是因为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制衡中国)的战略利益是一致的,未来美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提升。”黄兴球说。

中越民族 篇5

1 左州镇金山花炮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及现状

金山花炮节,当地人称之为“歌坡节”,据先关史料考证,金山花炮节源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农历二月十九。“左州金山寺,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左州镇左西北角约一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上。据资料考证,此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建立。金山寺建前,在小山上发现一个金炉,故取名为金山。建立金山寺后,连日香火不断,明成化十四年(即公元1448年)农历二月十九定为纪念日,延续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当地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节日。”[1]在金山花炮节这一天,附近的壮族村民们会举办大型的舞龙、舞狮、唱戏、对山歌,并且会在金山寺设祭坛祈求当地人民的健康和平安,举办抢花炮活动,节日期间的各色民族节目丰富多彩,形成了左州镇颇具壮族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传统文化节日。其中,抢花炮是金山节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是一项集群众娱乐性、观赏性、民族性和体育竟技性为一体,极具发展潜力和空间的民族体育运动。在现代竟技体育的打压下,抢花炮运动还会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根源于它的民族仪式性文化形态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当地村民的精神信仰里,它的发展始终与当地村民的经济与文化生活相协调的,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

2 构建中越边境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的可行性分析

2.1 民族政策支持

“2012年6月21日中共广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会审议强调:要建设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自崇左市建市以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边疆民族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并落实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计划,并且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纳入全市各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给予政策性的保障支持。崇左市政府对市县的民族传统体育工作非常重视,从娃娃抓起,举办中小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非常支持,多次举办崇左市少数民族运动会,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非常强,既满足了边疆群众全民健身的需求,又增强了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在崇左县市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民族特色浓郁,积极向上发展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有利于推动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发展。

2.2 少数民族节庆日的文化优势

2010年,左州镇金山花炮节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授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州金山花炮节日中的舞龙舞狮、对山歌,蚂拐舞和抢花炮这些具有浓郁地方传统民族性特色的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民族韵味十足,不断吸引来自全区、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极大地促进了区内民族的团结友爱,将壮族先民的文化精髓及风土人情传播到全国各地,彰显了中越边境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友爱团结的悠久历史文化。因此,探析构建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的可行性,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可以从更大程度上推广普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让后人有延续性的传承和创新。

2.3 群众基础深厚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金山花炮节这一传统的节日里,左州镇附近的村民都会非常自觉地加入到准备工作当中,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其乐融融地参与这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是周边村民自觉组织的民族性体育庆祝活动,都会吸引上千的群众参与其中,是一种自发性的体育行为,并非由政府部门组织。由此可见看出,在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开展传统的民族节庆活动,在当地已经具有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积淀并发扬了本民族优秀文化,还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 构建中越边境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的必要性分析

3.1 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性方针,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名词。其核心内容为,“改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的能力”。[3]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白皮书》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中国正式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经过二十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作为制定各类发展性战略、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出发点。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构建就是要以新的民族文化传播理念为基础,将保护与继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与创新民族体育文化二者相结合起来,发展地方民族经济同时,积极促进开展民族文化生态的建设,将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发展与民族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

3.2 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

构建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对于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多元性文化,挖掘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会形成重要的传播和推动作用。“挖掘区域文化圈中的丰富传播资源,构建一种具有现代性的传播理念,营造一种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既是区域文化传播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传播媒介应该承担起的历史使命。[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多,一般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才开展活动,活动的开展具有区域性。因此可见,在中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通过依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庆日来构建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是提升和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平台。构建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这样可以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冲击的大背景下,能够继续保持并扩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面,并提高其知名度,提升社会新闻媒体的关注与传播,扩大各民族人民参与的程度,从而弘扬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3 满足全民参与健身的要求

少数民族区域全民健身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衡量标志之一。容小宁主编的《广西民族体育十大传统技艺》提到广西共有217个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种类齐全、文化内涵深广而独特,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5]这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既满足了地方人民自身锻炼健身的需求,有同时在少数民族区域内形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健身性与娱乐性。通过构建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可以为边境地区的全民参与健身与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4 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构建的战略性意义

4.1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族群,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越边境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壮族、苗族、京族、彝族等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民族关系复杂,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各方面相对保守和封闭。在中越边境建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不仅可以促进边境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种文化的融合,也可以充分地促进构建和谐族群。金山花炮节这类群体活动中,其他民族的同胞们也经常会参与其中。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的构建,不仅可以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还可以增进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2 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创新边境文化生产力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往,民族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人们充分地重视,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势所在。民族文化大多蕴涵于当地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中,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欣欣繁荣的外在体现。如何有效地保护、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民族体育文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依托中越边境地区传统民族节日为平台,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创新民族体育文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将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体育经济优势,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效应,这将会极大地提升边境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和谐社会。

4.3 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随着外来现代体育文化的进入,影响和冲击着人们的体育世界观,对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还是稍显滞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极大地破坏和流失,以及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的构建,不仅可以让中越边境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自身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唤醒其民族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和提升主动和自觉保护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逐步推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另外,在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日,开展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活动,比如“金山花炮节”、“歌坡节”、“蚂拐节”和“丰收节”等。这些特色少数民族传统节口中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可以充分地调动边境各族人民参与民族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推广和普及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5 结论

构建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从全局的战略角度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抓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这一重要资源优势,树立民族文化观念,建设并创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努力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外来包容性,树立中越边境地方民族体育特色,以民族体育文化推动边境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

摘要:文章以崇左市左州镇“金山节”为田野调查点,结合当地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中越边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构建的可行性及理论框架,并就其实现途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越边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

参考文献

[1]王成科.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民族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29.

[2]甘启足.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圈构建探析[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13:35.

[3]汪玉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政府转型与构建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73.

[4]郑微波.区域文化圈的传播分析[J].三峡文化研究,2007:56-65.

中越贸易关系实证分析 篇6

一、越南的经贸发展状况概述

自从1986年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以来, 越南从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成一个低等收入国家, 人均收入增长了10倍以上, 贫困率也显著下降。自从2005年以来越南GDP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其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成为其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对提高竞争力和出口导向型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自从越南在2007年1月加入世贸组织后其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有了很大的增长。2012年越南人口总数为8877.6万, 名义GDP达到了1552.8亿美元, 货物、服务贸易出口总额11457.3亿美元, 进口总额达到了10468.9亿美元, 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位居世界第37位, 进口位居第33位, 服务贸易出口进口分别位列世界第54、55位。自入世以来, 贸易进出口基本上保持了近20%的年均增长率, 除了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进出口都有所回落。

二、中越贸易状况

越南和中国一衣带水, 两国贸易有着地缘优势以及文化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产业结构、资源方面又兼具互补性, 非常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发展。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起起伏伏,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越南要更好的融入世界这个大市场, 离不开与中国的双边贸易。

(一) 中越贸易总量

中越邦交正常化以来, 两国在经贸方面的交往发展迅速, 中国已经成为越南的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近几年, 中国连续8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位居越南出口贸易的第三大目的地, 同时也是越南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2007年越南入世第一年越中贸易总额为164亿美元, 在2012年两国贸易总额达到了419亿美元, 是入世初的2.5倍。这六年里除了2009年受危机影响, 贸易增速放缓, 增长率为个位数之外, 其他5年都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率, 显示了两国之间贸易的活力和依赖度。如图1所示, 2007-2012期间, 越中进出口贸易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2009年危机之后增速加快。同时越中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此期间越南对中国贸易的逆差占到越南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70%以上, 即使在2012年越南对外贸易总体出现顺差的时候, 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反而上升。这是因为发展中的越南更依赖工业化现代化程度更高的中国提供的制造品。

(二) 中越贸易商品集中度分析

越南自然资源富裕, 其出口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在2007~2012年期间, 越南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品主要以资源类产品、农副产品为主。如表1所示, 越南对中国出口占比最大的3类商品集中在SITC23 (指天然橡胶, 包括合成和再生) , SITC33 (指-石油, 石油产品及副产品) , SITC32 (指煤, 焦煤及煤球) , 总比重占到40%-50%。在2010年度SITC72 (指个别工业专用机械) 的出口比重从第四上升到2012年的第一位, 比重达到出口总额的15.31%。

中越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从越南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集中度可以看出, 越南相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集中在资源类产品和农副产品, 如原油、煤、铁矿石、药材、食用油、天然橡胶等, 水果、红薯干、大米、热带水果及其加工产品等, 海鲜、甲鱼等水产品, 等等。越南是制造业比较薄弱的国家, 整个越南的工业早期是靠中国和苏联的援助开始积累起来的。随着入世后越南的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越来越多的包括中国企业, 以及面向中国市场在内的外资企业向越南投资。由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外资制造企业的出口加大, 因此越南向中国的第72类商品 (个别专用工业机械) 的出口贸易入世3年后有了很大的提高, 到2012年位居第一。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 资源稀缺, 虽然经过了30年改革开放发展, 但其经济模式过去以粗放型增长为主, 资源利用率低, 因此资源进口比重较大, 所以从越南的资源进口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面临的资源压力。

注:1.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简称:SITC) 23指天然橡胶 (包括合成和再生) , 33指石油, 石油产品及副产品, 32指煤, 焦煤及煤球, 72指个别工业专用机械;51有机化工产品;93指特殊交易和商品并无按实物。2.数据来源:UNCOMTRADE

越南从中国的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品, 见表2, 如第65 (纺织纱线, 织物, 制成品, 不另说明, 以及相关产品) ;67 (钢铁) ;71 (发电机械设备) 72 (个别工业专用机械) ;33 (石油, 石油产品及副产品) 。在2007-2012期间, 从中国进口贸易最大的四类商品比重占到60%-90%, 说明越南的进口产品不仅主要来自于中国, 而且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也具有高度的集中度。其中2007-2008, 占出口贸易比重最大的前四类商品是67、72、71、65, 总占比达到80%。从2010年起, 第72类商品占比位居第一, 并且其比重逐年上升, 到2012年达到了28.06%。随着发展中的越南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 对中国的制造设备比如电力设备纺织机械设备等的需求旺盛, 越南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量也是一直是各来源国中最高的。

注:1.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简称:SITC) 商品编码, 65指纺织纱线, 织物, 制成品, 不另说明, 以及相关产品;67指钢铁;71指发电机械设备;72指个别工业专用机械;33指石油, 石油产品及副产品。2.数据来源:UNCOMTRADE

总之, 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不难发现中越两国的贸易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越南以资源类和初级加工品出口为主, 同时越南对于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比较大, 主要是在工业制成品方面。处于对外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中的越南, 其制造业刚起步, 相对于中国, 主要从事低端和附加值低的制造品, 而且由于越南自身购买力的制约, 中国的制造品同欧美、日韩等国的制造品对于越南市场更有吸引力。所以在越中贸易方面出现了越南对中国的巨大贸易逆差, 并且越南对于中国商品的进口也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大比重。

三、中越贸易对越南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了分析中越贸易对于越南经济增长的作用, 本文将选取中越贸易额Trade为自变量, 越南的经济发展指标GDP作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 见式1。

选取1992~2012年份的样本数据, 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因此,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中越贸易总额对于推动越南GDP的增长有积极的正相关关系, 其线性关系见式2, 中越贸易总额上升1%, 将会促进越南GDP上涨0.45%。说明在过去20年, 自越南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贸易对于促进其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可以预见随着越南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中越贸易的发展, 越南经济一定会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四、启示

总之, 中越贸易的数量和比重逐年上升, 促进中越贸易对于越南经济的发张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是越南的重要出口市场, 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推动越南对于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 中国又是越南第一进口来源地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地, 中国为越南的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 这将继续在越南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提供动力和支持。

当然中国也同样需要继续深化与越南的贸易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内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和昂贵, 而中国从越南的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品, 通过从越南进口丰富的资源类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面临的资源稀缺的压力。随着中国劳动红利的下降,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转型的中国可以利用越南年轻充裕, 成本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以缓解传统产业面临的用工困境。

所以, 中越两国应该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 积极沟通, 排除政治影响和他国干扰, 积极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贸易, 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CABALLERO, KRISHNAMURTHY.Global Imbalances and Financial Frag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09, 99 (2) .

[2]李红.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越边境区位优势再造[J].广西大学东盟研究院出版社, 2006.

[3]红州.越中贸易关系[J].越南贸易时报, 2004, (05) .

[4]阮怀.两条经济走廊促进越中贸易的发展[J].越南经济日报, 2006.

[5]潘金娥.越中贸易现状、前景与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M].东南亚纵横, 2007, (10) .

中越边境京族竹竿舞研究 篇7

1 京族的历史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京族的母语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属于南亚语系, 所以京族一般情况下被视为南亚语系民族。另有一种说法认为, 京族是以百越后裔壮侗语系民族中的雒越为主体, 加上南岛语系民族中的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中的高棉人及汉藏语系民族中的汉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但经过长期汉化的熏陶, 京族文化更接近于中国而非东南亚。广西东兴市京族主要是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 最开始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 后来才逐渐向万尾岛、山心岛、潭吉等地发展。到了清政府时期, 清政府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 清朝末年, 划属防城县管辖。在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 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 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民族紧密团结, 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京族人民都做出了贡献。

2 竹竿舞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1 竹竿舞的起源

竹竿舞是广西东兴市京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京族的竹竿舞, 又可以称为跳竹竿、竹杠舞, 是当地一项很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竹竿舞运动是京族哈节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据传, 这种古老的祭祀方式, 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它是一项健身运动, 所以被很多的外国游客称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同时, 东兴市当地的京族人民在庆祝节日、庆祝丰收时, 也会跳竹竿舞。在跳竹竿舞时, 将两根长木杆平行排放, 两杆之间相距约9尺, 其间横放6-8条竹竿, 分为四对, 每对间隔2尺左右, 操竹竿者为6-8位男子, 分为两边, 每边四人, 蹲在地上操作竹竿, 一手一根, 对面相向, 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 操杆者按鼓点节拍, 敲一下木杠, 合一下竹竿, 或者敲两下木杆, 合一下竹竿, 发出“的的打打拍拍的响声, 青年男女便在竹竿之间跳跃。基本姿态是击竹者3-4对人, 位于细竿的两端, 左右人的间距宽于一臂, 相对的两人执一对竿。竹竿的握法是一手握一竿。击竿时, 两手前后稍错开, 以竹竿相碰对不碰手为度。跪地击竿时, 开击是双手打开以细竿击粗竿。关击是双手合拢以细竿击粗竿。“跳竹竿”分“单跳”、“双跳”两种, 单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 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 边跳边舞, 以躲避竹竿碰脚, 向前向后往复不止。双跳的方式为:两人一组, 双方的动作必须协调, 彼此互相照顾, 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 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 跳完上个空格后, 又重复返回, 如此往返不停, 直到尽兴为止。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 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 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 上跳下踏, 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变化多样的动作。在表演时, 一些男女青年会因为动作不协调或者动作不熟练而出现一些错误, 会引起周围群众的哄堂大笑, 当然一些动作敏捷的小伙子跳的却非常的好, 会博得观赏者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声。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能活跃当地节日的气氛, 而且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起到的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竹竿舞运动的发展

随着广西境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东兴市作为我国南部地区对东南亚各国开放的一个重要边境城市,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外来体育文化的不断冲击,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正发生着变化。竹竿舞作为我国京族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分别在1982年和1986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被优秀表演项目和“精选集锦表演项目”。一段时间内, 京族竹竿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现在更有人建议将健美操的一些技术动作融入其中。这样, 竹竿舞运动对培养青少年的乐感、协调性、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竹竿舞动作优美, 跳法多种多样, 再加上健美操的音乐, 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的舞蹈, 集传统与现代两种特色的舞蹈。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及面临的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 近些年京族竹竿舞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京族自身传统文化的不断流失、没有充足的资金发展竹竿舞运动、竹竿舞传承人不足等问题。

3 竹竿舞运动的社会功能

3.1 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东兴市京族人民经过共同的历史文化熏陶和特有的民俗民风, 对京族竹竿舞进行保护与传承。在广西东兴市京族地区, 京族人民大多性格豪爽、感情丰富、能歌善舞。竹竿舞运动为主要的舞蹈形式之一, 在当地广为传承与传播。每到节日或者节庆时分更为热闹, 参加的人数也非常多, 全村京族人家男女老少喜气洋洋, 身穿节日盛装, 欢聚一起, 亦是唱歌亦是跳舞, 丰富着当地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

3.2 增强民族凝聚力

京族竹竿舞运动是东兴地区人们日常生活和节日节庆中重要的一部分, 是京族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将京族的竹竿舞运动作为娱乐健身活动, 能够使京族地区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此项活动中, 竹竿舞运动是一项多人参与的活动, 讲究多人之间合作与配合。在一定程度上, 既是一项锻炼群众身体的项目, 也是一种培养群众自觉性、能动性和集体性的活动。在强身健体、培养民族勇敢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竹竿舞运动的社会价值

4.1 竹竿舞运动的健身价值

竹竿舞运动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传统体育运动, 它靠人们利用竹竿的分合来做各种动作, 还通过各种翻身、蹦跳、跃龙门等动作, 让身体的上下肢、全身肌肉、韧带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它的动作是以人们的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 刺激内脏器官, 改善人们的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 增强人们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 使得人们越来越年轻, 走路有力, 显得充满朝气。

4.2 竹竿舞运动的娱乐价值

竹竿舞运动在京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是一项简单易学, 并且对年龄、场地、时间等条件要求不高, 便于开展, 是一项能够因地、因人而异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既可以锻炼身体, 也可以作为当地群众茶余饭后从事的娱乐活动。在此项活动中, 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 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同时健身强体的作用也显现出来。它既是当地男女老少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又是别具特色的娱乐文化活动, 因为有着当地群众基础, 参与的人数也较多, 具有广泛的传播与开展。如今, 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 竹竿舞作为一项极具娱乐性的民族体育项目, 将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它。

4.3 竹竿舞运动的竞技表演价值

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重视, 各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也日益增多,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也相继进行。各省市制定多种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和规则, 各项制度越来越规范, 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成为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竹竿舞活动作为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 近年来, 广西东兴市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规则与动作进行整理, 制定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比赛规则。如:比赛表演的形式以集体协作为基础, 把队员分为打竿者和跳竿者。跳竿者可以分为单人、双人、三人或者六人以上的集体表演。如今, 竹竿舞运动已经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重要的竞技表演项目之一, 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5 小结

广西东兴竹竿舞运动是经过京族人民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 慢慢流传下来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它当地群众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更需要这样的活动加入, 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为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添砖加瓦, 促进我国各行业的发展。竹竿舞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 应该得以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对广西京族竹竿舞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 分析挖掘竹竿舞运动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并提出一些对京族竹竿舞运动今后发展有利的建议, 以此促进京族竹竿舞运动的发展, 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竹竿舞,起源与特点,社会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福振.民俗体育的特点及功能探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10 (6) :7-9.

[2]刘勇.陕北民俗体育的社会特征及功能价值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 2008 (6) :73-74.

[3]盛昌繁, 潘华.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开发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 :114-118.

中越电子贸易现状研究 篇8

日益活跃的双边贸易, 为中越两国企业家带来了无限商机, 同时也带来了贸易信息互通和低成本交易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世界

和出口管制只能扩大两国的技术差距, 使贸易差额问题恶化。德·狄维士在2010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美国应尽快放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 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政策。”总理温家宝也表示:要贸易平衡, 必须要解禁对中国的科技产品, 或者科学技术的输出。

5相关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 缩小中美贸易差额, 缓解贸易摩擦途径主要有坚持自由贸易和缩小技术差距。本文就这两方面作以下建议:

5.1中国应加大自身R&D投入, 实现技术跨阶段发展

中国长期以来的增长方式为以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的外生型增长, 接下来我国应该向生产率提高、制度完善、R&D投入等为主导的内生型增长。只有实现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跨阶段发展, 才能走出模仿国外淘汰技术的恶性循环,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2加快与美国技术交流合作和技术授权转让进程

中美应完善两国间的技术转让和授权制度, 降低技术的国际转移成本, 促进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缩小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以此缩小两国商品价格差距和贸易差额, 缓解贸易摩擦。

5.3果断回击美国的反倾销案, 维护本国制造企业利益

反倾销案件诉讼成本高, 过程复杂, 法律灵活性大, 离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少有企业能够独立承担, 因此, 政府应该持续完善相关政策, 支持我国企业对反倾销案件予以回击。

5.4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产品附加值范围内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全新的贸易模式, 使传统贸易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据IDC (中国) 研究公司最新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逆市前行, 电子商务贸易总额已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 比2008年增长40%, 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与金融危机下不景气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低落的市场信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越南, 据Vinalink公司考察, 越南现有B2C网站9300多个, 以各种方式通过网上和电话在线购物营业额达到4.5亿美元, 占到GDP的0.5%, B2B企业近3000家, 营业收入约15亿美元, 占到GDP的2%, 两者总和占到GDP的2.5%, 越南电子商务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顺应时代潮流, 中越电子贸易也正面临着绝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从微观角度研究中越电子贸易现状, 谋求发展对策, 对推动中越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对越南电子贸易平台发展现状

在国内, 针对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中最为活跃的中越贸易, 已经开设有各类专门面向越南市场的中越贸易网站。这些网站中, 既有

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从“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走向高级工业制造品为主的进口替代贸易是缓解贸易差额的内在需要。提高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5.5开拓具有相似需求的东盟贸易市场

我国可以将贸易方向由纵向转为横向, 开拓新兴市场。国际贸易偏好相似理论说明与我国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更具有开展国际贸易的潜力。因此, 我国应积极开拓东盟贸易市场, 转移矛盾焦点, 缓解与欧美国家之间的纠纷。

6结语

后危机时代,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加快世界经济恢复的关键。因此加快我国技术进步, 转换发展方式, 缩小中美贸易差额, 缓解贸易纠纷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论如何, 我们必须坚持:贸易保护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术合作才是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原毅军.国际经济学·第三章现代贸易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 2005.

[2]保罗·克鲁格曼, 奥伯斯法尔德著, 海闻译.国际经济学 (第六版)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振, 刘玉树, 葛育祥.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中国因素[J].商

情, 2009, (9) .

[4]叶迎, 孟祺.汇率、垂直专业化与中美贸易不平衡[J].当代经贸,

为贸易促进而开办的具有中国官方背景的网站, 也有以企业主体为中越贸易商提供贸易服务而开设的网站, 同时阿里巴巴、慧聪网等面向全球的综合性的B2B网站也为中越电子贸易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对这些网站的情况调查, 可以了解到中国对越南电子贸易的发展现状。

1.1 政府主办的中越贸易网站

(1) 中国-越南经贸合作网 (www.chinavietnam.gov.cn) 。这个网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贸易部共同主办,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贸易部电子商务司共同承办的政府网站。网站提供来自官方的权威商务信息、政策法规、行业分析、贸易机会、双方经贸合作等内容, 能为中国贸易商提供较多的宏观政策面的信息。但同时, 由于网站并没有提供贸易流程里所需服务, 加上网站的官方性质, 使中越双方企业的参与度不高, 网站也没有较大的访问量, 来自企业方面的供求信息并不丰富。网站分为中文版网站与越南语版网站, 由中越双方政府分别维护。目前, 中文版的中国-越南经贸合作网正常运作, 但越南文版部分却因为中国政府2009年5月在中越经贸合作网中文站上张贴一篇包含有中国外交发言人姜瑜的话, 抨击越南宣称拥有西沙群岛的文章, 在越南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随后越南贸易部关闭了中越经贸合作网的越南文网站, 至今没有重新开放。

(2) 中越科技贸易网 (www.sinoviet.com) 。它是广西科技信息网的子网, 由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主办, 越南科技部信息中心协办。其致力于中越科技、经济信息的挖掘与传递, 将两国科技、经贸等行业信息及文化通过网络, 以中文版、越文版、英文版三种版本的形式服务国内外用户。与其他中越贸易平台相比, 这个网站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最新越南资讯, 并有东盟专家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对越南市场有较细致的报道, 能为国内贸易商全面了解越南市场提供较大的帮助, 但在供需贸易信息方面所聚合的信息量还比较少, 贸易服务功能也略显简单。

此外, 还有南博网、中国-东盟网等政府部门主办的网站, 里面也包含了比较丰富的越南市场方面的信息。

1.2 以企业联合体为背景开发的中越贸易网站

(1) 中越物流网 (www.cnvnlo.com) 。这个网站是广西华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承办的B2B网站。它汇集了国内数百家物流企业, 为中越贸易提供物流服务。除了各类物流供求信息的整合外, 网外还提供了双向商贸、工贸信息发布功能, 提供越南签证咨询、运输保险、翻译陪同、酒店票务、展览会信息、贸易代理、投资咨询等多种类网络信息服务。目前, 网站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内企业身上, 越南方面参加的企业则非常少, 这说明网站还缺乏在越南的推广, 使中越贸易撮合方面的功能大打折扣。

(2) 中越商务中心 (www.china-vn.com) 。这个网站成立于2004年, 是由越中会展商务有限公司、金兰国际贸易旅游有限公司、寰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越南湄公国际投资发展股份公司等四家具有十几年开发越南市场成功经验, 涉及越南会展、商务、贸易、旅游等各领域的公司共同出资并运营的。中心致力于中越经济和贸易信息的传递, 架设中越企业合作互动的桥梁, 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的专业向导。网站有中文和越南语两个版本, 其凭借已经与越南1000多家包括越南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和信息共享关系的深厚行业背景, 有效促进中越两国企业之间的经贸合作, 并为中国和越南企业提供中越两国市场对接的全方位商务服务。该网站致力于越南市场的开发, 有多家驻越南的机构, 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越南贸易信息, 同时拓展当地业务, 使越南企业参与度非常高, 此为其他网站所不及的优势。但从网站功能上看, 网站的易用性比较差, 网站功能过于简单, 专业性不足, 同时在我国国内市场的推广不够, 我国企业参与度不足, 仍需继续改进。

其他的如中越农资网、中越机械网、中越矿产网等等, 在各主要经贸领域均已建起贸易B2B的网站。另外, 在旅游电子贸易方面, 因为中国到越南的旅游线路开发已相对成熟, 因此各专业旅游网站均有丰富的越南旅游相关信息, 以及提供酒店、机票预订等服务。

1.3 阿里巴巴网站上的中越贸易

阿里巴巴 (www.alibaba.com) , 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贸易网站, 在中国B2B领域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 与前面所提的中越贸易网站相比, 阿里巴巴是一个综合贸易平台, 其聚合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供求贸易信息, 在网站运营上要比其他中越贸易网站成熟得多, 在各国贸易商中的认知度也高得多。中越贸易的快速发展, 也使阿里巴巴集团开始重视越南市场, 据来自越共电子报的消息, 2009年6月3日, 中国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集团和越南河内OSB技术投资公司在河内市发布合作消息, OSB公司成为Alibaba.com在越南的首家经营代理商。阿里巴巴运用已经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开拓经验, 对越南市场进行阿里巴巴贸易平台的拓展。

在阿里巴巴的中国站 (中文站) 上, 越南商品的提供者绝大部分为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公司, 尤以广西东兴市一带为多, 广东贸易商则提供了较多的中国-越南的国际货运业务, 此外, 也有少量的的越南厂商参与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阿里巴巴国内站上国内厂商的身份多数为“已核实” (即企业资质已经经过阿里巴巴的诚信通认证) , 而所有的越南厂商身份均为“未核实”。

在阿里巴巴的国际站 (英文站) 上, 当以fruits (水果) 、machine (机械) 、coffee (咖啡) 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时, 来自越南的贸易供需信息均达到几千条, 这个信息规模超越了其他的贸易平台, 但从绝对数量来说仍然有继续发展的潜力。

2 越南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

在越南,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晚于中国, 互联网的商业应用软环境尚落后于中国。目前越南的电子商务体系以B2B和B2C为主, 网络销售以鲜花订购、小商品销售为主, 而目录分类电子商务刚开始有了一点点阿里巴巴的雏形。越南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多元的文化带动了旅游的交流, 加之与中国西南部毗邻, 靠近中国南海, 使越南的旅游业变得非常发达, 也使得越南大部分的电子商务类站点以旅游为主。以下是选取不同类型的有代表性的越南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的调查。

(1) 越南电子商务网 (www.ECVN.com) , 它是由越南工商部直接管理, 建立于2003年12月17日, 这个网站有越南语、英语和中文三个版, 是为数不多有中文版的一个电子贸易平台。ECVN与许多政府机关、部门、商务处、贸易促进中心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力图在平台上为ECVN的会员创造有效的服务方式, 为会员寻找贸易伙伴。平台功能比较齐全, 除了贸易撮合外, 还有会展、培训等增值服务, 同时具有会员的评价体系, 参与成员可以对交易作出相应的评价, 而收到的对方的评价将作为自己的信用档案被记录下来。从ECVN的越文版网站里可以看到, 商品贸易的供需信息达到两千条的数量级, 服务贸易类信息也达到一千条的数量, 从更新日期来看, 每天都有新的贸易信息;在英文版里, 这商品贸易信息更多, 达到6000条, 服务贸易类信息为两百多条;而在中文版网站里, 商品贸易信息不足30条, 服务贸易信息为0, 在不足30条的信息里, 只有12条为中国企业的产品信息, 而这些信息的最近更新日期为2007年9月。从这个观察里可得知, 中国企业对ECVN的认知度是非常低的, 中文站几乎不起作用。

(2) 越南ITPC网 (www.itpc.gov.vn) , 是一个越南政府办的进出口商和国外贸易商的服务平台, 里面使用越南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在国内贸易商版块用越南语, 对外商的版块用英语, 对外商的版块又分为贸易和投资两个版块。站内有较多来自官方的权威行业调查研究数据和进出口形势分析信息、国外会展信息和政策介绍等内容, 从网站的人气指数来看, 贸易商参与度偏低, 网站上提供的越南国内外采购和供应的贸易信息量都比较少, 在信用约束方面, 网站发布信息的公司要进行公司情况的注册并进行相应的税务方面的验证。

(3) 越南VIETCO网 (www.vietco.com) , 是一个综合性的B2B网站, 有电子、服装、家居用品等十余类商品信息, 商品页面较为简单, 有点类似企业黄页的发布, 没有企业资质验证显示, 网页上有商品评论版块。该网站面向国内企业, 只有越南语版, 人气显得不足, 网站上架商品不足10000件。

尽管越南的互联网软环境还不够成熟, 但各种网络交易模式已然成型, 在商务黄页、旅游、贸易、人才招聘等各领域均已有相应网络平台, 据越南贸易部电子商务司对越南国内11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 其中, 40%的企业已建立自己的网站, 92%的企业开通网络联接, 81%的企业已使用宽带, 可见, 越南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了全力进军网络贸易的硬件条件, 一旦时机成熟, 越南企业网上贸易将会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3 中越电子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越电子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

对以上中越两国的电子贸易平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 两国在电子商务都在近年有了巨大发展, 但发展和应用水平上并不同步, 中越电子贸易要顺利发展, 还面临着几大主要困难。

3.1.1 语言的障碍

中越两国语言从发音到文字都相差很大, 越南语本身是个小语种, 与汉语不相通, 精通中越两国语言和文字的人如凤毛麟角。从对两国有中越双语版本的贸易网站的人气度分析来看, 多数贸易商发布信息仍集中在本土语言的网站, 而贸易平台由于缺乏在对方市场上的推广, 另一国语言版本通常都人气稀少。现状表明, 目前国内中越贸易类网站活跃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商与中国企业, 越南的贸易网站活跃的则是越南本土贸易商与企业, 这导致两国贸易商很难在本土语言网站上直接互通信息。

3.1.2 网络贸易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

由于网络贸易是不见面的交易, 带有一定的虚拟性, 因此交易的完成要依托强有力的信用体系的支撑。目前阿里巴巴已建立成一套较为严格的信用认证体系来对交易参与者的身份和诚信度进行认定, 但在阿里巴巴中国站内看到的越南企业身份均为“未核实”, 突显了该信用体系在企业资质跨国认证上的能力缺失。而越南多家贸易类网站的现状则表明, 多数的网站并未承担起对贸易信息发布者身份进行认证的职责。

3.1.3 电子支付手段的缺失

近年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支付宝等一批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已经迅速崛起, 它们提供了电子交易中的资金结算接口, 甚至还充当了交易中的第三方, 为买卖双方的商品安全转移提供保障, 实现了间接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在越南, 类似支付宝一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人们仍然习惯于现款交易。据越南工贸部统计, 截至2008年底, 有74.1%的企业在交易时使用现款结算, 在线结算的仅占3.5%。统计结果还显示, 约75%企业接受从银行转帐结算, 25%的企业通过邮政系统转帐结算。越南电子商务协会主席认为,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银行对电子商务交易意愿不高, 没有很好地发挥销售者和购物者中间环节的作用, 没有承担起对电子交易资金的担保, 另一方面, 越南消费者存在对商品质量和销售者信誉无保证的心理, 担心转钱后收不到货, 或者是收到的商品质量低于要求。除此之外, 中越两国贸易中的支付还面临着外汇结算的问题, 目前尚未有一个电子支付平台能提供外汇结算的接口。

3.2 中越电子贸易发展对策

3.2.1 打造第三方专业翻译平台, 解决语言沟通问题

跨越语言鸿沟, 实现顺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是贸易成功的第一步, 语言关问题的解决可以依靠一个能提供中越双语互译服务的第三方平台, 一方面把贸易交流过程中的基本流程所涉及的询盘、报价等常见行为进行规范化, 做成统一的双语模板, 买卖双方只需要输入价格单位等信息就可以进行相互沟通;另一方面是培养一支专业翻译队伍, 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第三方中越翻译服务, 以解决贸易双方的交流问题, 便于更多的中小企业能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参与贸易活动。

3.2.2 推进中越贸易网络信用体系建设

网络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中越双方共同参与, 应考虑联合中越两国内的权威认证机构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 对贸易企业的资质、身份进行交叉认证, 为电子贸易提供信用保证, 同时, 在电子贸易平台上, 通过为客户建立诚信档案, 记录客户贸易活动和提供相应信用评价体系而构成完整的信用平台, 使贸易商在电子贸易平台上的欺诈行为得以受约束。

3.2.3 引入先进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2009年10月,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宣布开通面向大陆之外买家的支付通道, 持有台湾、香港等相关银行的VISA卡用户, 可以在当地通过开通支付宝账户, 购买内地消费品。要实现中越国际贸易的资金便利、安全的结算的目标, 一是在电子贸易平台中应引入类似支付宝这样的先进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二是与越南国内金融系统协同开发外汇结算的接口, 三是电子支付平台同时要充当起交易中的第三方, 为资金提供有效保障。

4 结语

尽管中越电子贸易面临着两国电子商务水平发展不平衡, 语言天然屏障以及薄弱的信用基础和支付手段等种种问题, 但随着中越贸易进一步深化发展, 信息化建设在两国的推进, 电子贸易手段的逐步完善, 电子贸易以其高效海量的贸易信息聚合、快捷低成本的信息互动模式, 必将成为中越贸易中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陆弘彦.基于SWOT分析的中越电子贸易发展策略研究[J].东南亚纵横, 2010, (2) .

中越边境的“地摊银行” 篇9

2014年春节过后,中越边境云南省河口口岸继续着由来已久的热闹,这里也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每天早晨8点口岸一开关,许多越南人便蜂拥过来,购物、逛街、探亲访友……无论哪一种行为,都与使用货币有关。事实上,河口口岸几乎所有商户都在做货币兑换生意,尤其是在当地著名的中越边贸街上,人们习惯将这项生意称为“卖人民币”,而这些商户又被当地人称为“地摊银行”。

“因涉及两个国家的民众,所以在使用货币方面很难统一,其中就需要一个兑换的程序。”河口国际旅行社的一名经理说,“虽然人民币和越南盾在中越边境地区都可以同时使用,但越南盾几乎只限于越南人之间使用,而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当然,想把人民币、美元、欧元等货币与越南盾互相兑换,在中越国境线两边都非常容易。”

走在河口街头,随处可见一些越南人挎着包坐在路边,热情地招呼着路过的行人,为所有人提供现场货币兑换服务。

“一个电话,几分钟办妥”,这几乎是“地摊银行”的通用广告词。除了简便快捷之外,地摊银行还开展着多项业务,不但兑换现钞,还提供代理支付、临时融资和交易担保等服务。

每天到中国“上班”

“要不要换钱?”“老板来换钱。”

每一个初到河口口岸的外地人,可能会被一些奇怪的话语惊扰,这些话听起来像云南方言,但仔细听又不是,显然是外国人学说的云南话。

“我们都是越南人,由于住在边境,只学会了云南话,而不会普通话,不过好像所有中国人都能听懂云南话。”家住河口县城对岸越南老街省的阿莉说,“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换钱,早上口岸一开关我就过来,晚上闭关前回到越南老街家里,每天就像到中国上班一样。”

按照阿莉的介绍,做换钱生意的越南人以妇女居多,大部分都在越南一边,只有少部分会过境到中国来,原因是这样的行为“在越南合法,没有人干涉;但在中国不合法,偶尔会有人来驱赶”。

阿莉说:“我们可以收人民币、美元和欧元,将它们与越南盾互换,价格也可以商量,同意了就现场交易。要去越南的中国人会来换越南盾,来中国的越南人回去时也会把用不完的人民币换回越南盾,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的人进出中国和越南,都可以找我们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方面对国民管制很严,一般都没有中国人出面做这样的兑换生意,中国官方称其为“地摊银行”,但民间习惯叫做“地下钱庄”。

有人用越南盾买人民币,也有人用人民币买越南盾,一个“地摊银行”就可以实现内部货币自我循环,其收益来自进出兑换差价。例如兑换1万元人民币,进出支付分别约为3500万和3470万越南盾,中间差价为30万越南盾,约为人民币90元。与正规金融机构古板的阶梯定价相比,地摊银行的兑换更具有灵活性,收益可观。

两国政策不同

“中越边境上存在的大量地下钱庄有很多年历史,大一点的基本都是由中国人和越南人合伙经营的。”长期往返于中越两国的商务人士阮海哲说,“起初两国政府均认为它们是违法的,也进行过多次打击,抓捕过很多人。不过越南政府在1997年承认了地下钱庄的合法化,并在几乎所有边境城镇都开辟了合法的服务场所,中国方面则一直坚持严打。”

2004年起,云南省对边境地区的“地摊银行”等民间金融业态进行了清理打击,这类机构随之大为减少。但据央行昆明中心支行的统计,目前中越边境云南河口地区至少仍有17家“地摊银行”;在中缅边境的云南瑞丽约有40多家类似于“地摊银行”的机构从事边贸结算和人民币兑换、金融借货等。

云南省的一名外贸商人说,地摊银行能存在的最大原因,就是越南、缅甸、老挝的官方把自己的币值定得太高,银行方面又没有合理的比价,而地摊银行的比价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总的来说,与市场基本相吻合。

如今,在与中国云南和广西接壤的越南北部所有重要边境口岸上,民间“地摊银行”随处可见,大批的越南盾、美元和人民币随意堆放着,每每令游客惊叹当地治安的良好。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无论是购物还是吃饭乘车,都可以选择使用人民币或越南盾支付,随着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也让其在边贸结算中更受欢迎,想要兑换人民币的越南商人不断增多。

河口口岸的一名商人表示,在中越边境地区,民间人民币现钞结算早已经存在,更早之前是使用美元,但多为边境上的个人或私企,比如地摊、小商店等。

“由于越南盾长期以来非常不稳定、汇率风险较大,所以中国商人都不愿意持有,而越南商人与中国人生意往来多了,总是兑换成美元也比较麻烦,最后‘比美元差,比越币好’的人民币就自然成为了大家的选择。”这名商人说,“这样的情况是两国老百姓自然的选择,不是政府的力量所能够左右的。”

事实上,当中国周边地区的越南人、缅甸人和老挝人觉得人民币比较好用的时候,他们就会自愿持有。道理很简单,只要中国的经济过硬,人民币币值坚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的人愿意持有或使用,这一切都是人们“趋利避害”的自由选择结果。

万一有大笔款项的现金生意怎么办?阿莉答复“不用担心”:“我们在中国的银行也想了办法开有户头,可以划账。如果需要现金也行,我们可以不通过海关把钱送进送出。”

阿莉说的“不通过海关”指的是当地人熟知的“偷渡”,在中越界河之一南溪河的上游,成天有些小型船只在“二道半”偷渡码头为两边民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偷渡服务,既载人也载货。船只快速穿越仅10多米宽的河面,收费仅为50元至100元人民币。事实上,类似的偷渡行为在云南省的中越、中缅和中老边境地区非常普遍,其中既有历史传统,也有现实因素。

河口县的一名旅行社人士透露,“几千、几万元人民币的街头兑换只是小业务;几十万、上百万、甚至过千万元人民币的大业务则是跨境支付或汇款,无论是贸易需要还是其他需要地下钱庄都可以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人的地摊银行收兑的人民币,除保留有一定数额的流动资金外,富余部分基本都回流到中国并存入当地银行,成为中国边境城镇各金融机构现金回笼的重要来源。

边贸三种结算方式之一

中国游客在东南亚摩肩接踵,中国商贾在东南亚来来往往,中国商品在东南亚市场琳琅满目……这一切并非梦境的现实似乎在提醒着所有的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已经非同小可。

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每年双方人员往来达660多万人次。2012年,中国-东盟的贸易额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既然众多与“中国”有关的人和事物不断出现,“人民币”的区域化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正如两国交往经常是从商业开始,人民币的“区域化”也正是从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的。

从云南到广西的中越边境,河口、水口、凭祥、东兴等边境城市里,中越双方的贸易结算主要有现钞结算、银行结算和地摊银行结算三种方式,并且相互间一直存在竞争。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结算早就存在了,只不过是民间的而不是官方的。”河口县的一名商人说,“从2004年国家允许云南边贸使用人民币结算到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相反不习惯用美元结算了。”

不过,明显与边境地区不同的情况是,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腹地普通市场上使用人民币交易的情况并不常见。云南省一家国际工程公司的总经理说:“我们在东南亚许多地区都有业务,都会涉及使用什么货币结算的问题,美元一直是首选。”

虽然人民币目前的表现非常坚挺,但是东南亚不同国家出于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并非都会迅速接受人民币,比如柬埔寨人更喜欢美元;老挝人除了美元外,更愿意接受泰铢而不是人民币;越南人又不同,他们对人民币和美元的接受程度很接近。从地域上看,人民币主要局限在与中国有活跃边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地域色彩非常鲜明,因此与“国际化”相比,人民币“区域化”的表述更为准确。

2009年3月,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期间表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方案,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完毕,经国务院批准以后,将尽早实施。就云南省而言,这意味着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边境小额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给予退税的试点政策,将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从8个边境地州扩大到全省辖区,从与缅老越泰4国推广到东盟10国。

从2008年底以来,中国与越南、缅甸、俄罗斯、蒙古等周边8国签订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并相继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总规模达48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从当地银行贷到人民币,帮助提升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可接受程度。

中越会计信息管理体制比较 篇10

在我国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 越南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三国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 而且我国到越南投资的企业也逐渐增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 可以预测, 未来越南将会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战略合作伙伴, 而要真正实现中越两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必然要求两国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否则, 两国会计标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 为了提高两国的会计整体水平和协调程度, 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 有必要对中越两国各自会计信息体制进行比较分析, 以便在区域范围内进行会计协调。笔者认为, 会计信息体制的基本框架应以证券监管体制为基础, 涵盖会计信息披露立法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两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越证券监管体制比较

近年来, 随着股份经济的发展, 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规范化进程明显加快, 上市公司及时有效地披露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是确保证券市场能够有效运行并使利益相关者权益得到维护的一项基本要求, 而具有完善的会计信息规范监管体制并得到有效实施, 是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尽管世界各国均以美国的制度框架为典范加以效仿, 但其具体构成内容又因受不同证券监管体制的影响而有所区别。目前, 证券监管体制主要有三种不同模式:一是集中立法型模式, 该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专门的证券市场管理法规, 设立专门的全国性证券监管机构来实现对证券市场的统一管理;二是自律型模式, 该模式是指政府较少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地干预, 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依靠证券交易所及券商协会等组织实施自律管理;三是中间型模式, 该模式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监管模式, 即强调集中统一的立法模式, 同时它也注重自律约束。我国和越南基本都属于了集中立法型的监管模式。不同政治、经济与法律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证券监管体制, 不同的证券监管体制构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体制的基础, 从而也就决定了其内部架构, 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立法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两个层次的内容。

二、中越会计信息披露立法比较

(一) 越南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

在证券立法方面, 越南1999年颁布的《企业法》为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奠定了基础。《企业法》允许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 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 明确规定了股票的分类、特点及性质, 上市公司对库存股票的买卖与比例等。在现阶段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难以立即制定出台《证券法》的情况下, 为保障证券市场的启动和运行, 越南政府于1998年7月颁布了关于证券与证券市场的第48号决定 (以下简称为政府第48号决定) 。与此同时, 政府总理颁布了关于成立胡志明市、河内两个证券交易中心的第127号决定、外国投资者参与越南证券市场的第139号决定等相关法规。政府第48号决定是目前越南关于证券与证券市场的最高法规, 它建立在现行有关法律的基础上, 适应了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 为证券从发行到交易的各种活动提供了法规依据。2000年7月, 越南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在证券领域的违法活动的行政处罚的第22号决定。越南国家证券委员会也会同财政部颁布了各种有关的实施细则。至今, 经过越南国家政券委员会成立四年来的努力, 已颁布了近30个有关证券与证券市场的法规文件, 为证券市场的启动和运作初步建立了一个法律框架。此外, 越南政府还准备在条件成熟时为场外交易市场立法, 为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股份公司的股票能合法流通创造了条件。

(二)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股票交易市场以来, 就十分重视信息披露法律规范的建设。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证券立法方面, 我国在借鉴各国做法的基础上加以融合, 主要遵循《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等法律规范。关于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 最早的法律条文是《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 (1990年11月17) 第39条和第42条、《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1991年6月15日) 第43条, 而正式立法则始于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不仅明确了发行股票应披露的文件 (第13条至第16条) , 而且专设第六章特别规定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第57条至67条) 。1993年6月, 我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 (试行) 》, 对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内容、标准、披露方式及时间做了详细规定, 该细则成为规范信息披露的“蓝本”。同时我国证监会还制定了各种信息披露文件规范的格式与内容, 自1993年始, 陆续颁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共21项。1993年底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设专章对公司会计核算、利润分配和会计信息披露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该法分别于1999年12月和2004年8月作出修正, 并于2005年10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新《公司法》,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1999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证券法》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它规范了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 在较大程度上改进了《公司法》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不足。2006年1月1日新修订的《证券法》正式实施, 该法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披露作了更为全面的规范。

除上述基本证券立法之外, 我国还分别就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制定了《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自2000年7月1日施行的新《会计法》具体规范了会计行为, 从源头上保证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 使会计人员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有法可依, 同时明确了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而《注册会计师法》用以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 维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使注册会计师在保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作用加大。2000年6月, 我国又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对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做出详细的规范。2006年12月13日颁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的正式实施,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则是在部门规章层面上细化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一套以《会计法》为核心, 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两翼, 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为主体, 包括首次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和其他披露等行政法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体系。

三、中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

(一) 越南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越南既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追求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时, 国家也在对市场活动进行调控, 力求实现总量平衡, 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合理。基于这种要求, 企业财务信息的提供便具有层次性, 即最先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此外,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越南还未形成发达的证券市场, 大量的投资行为以直接投资为主, 会计系统以委托人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向其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并更偏向于以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尚未完全适合其财务报表的发展需要。越南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完整性、客观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及可比性。相比之下, 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要求方面, 越南会计准则没有强调相关性, 即为了使信息有用, 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这与越南没有制定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相一致。越南会计信息披露更多地强调了可理解性、可比性, 即保证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要易于理解和相互比较。对会计信息完整性、客观性、及时性的要求, 体现了越南对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视, 而越南陆续出台的会计准则也使得整个国家的会计信息规范体系愈加完善, 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二)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在我国, 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 直至2007年还并存着指导性很强的《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报告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而具体规范上市公司会计实务的相关制度规则是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 以及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有关上市公司会计制度的某些补偿规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2006年修订的基本准则中有专门的规定, 在其第3章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具体规定, 它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其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该规定中强调了决策有用性这一目标,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同时规定,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 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 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与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 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 及时性也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 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到目前为止, 财政部已经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 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实务,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 可以发现, 越南的会计信息管理体制与我国是相似的。在证券监管体制和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规范建设方面, 我国和越南都处在发展阶段, 两国均在趋同于国际会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也必须承认, 两国的相关法律规范在制定与实施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对信息质量要求上, 我国已由受托责任转变为以决策有用性为目标, 而越南仍是受托责任观, 同时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披露要求较越南更具体全面。这些差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是由于两国的所处的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会计信息管理体制是会计工作长期实践的产物, 具有较强的历史渊源, 它深受各国特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 教育水平、价值观念等的影响, 形成了世界各国迥然不同的体制。会计信息管理体制必然是国家化的, 越南和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管理体制恰恰使得两国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参与会计标准国际协调的进程, 通过对两国的会计信息管理体制进行比较分析也将促进彼此的会计向更成熟的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平译:《关于会计、统计、税的法律文本》, 越南财政出版社2003年版。

[2]越南财政部审计和会计制度司编写洪平译:《企业会计长培训教材》, 越南财政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3]黄德汉:《基于中国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准则模式抉择》,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李家瑗:《越南会计法律法规初探》,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上一篇:交通规范管理措施下一篇:系统施工要点